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29
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学,规模之浩大,影响之深广,种类之繁多,变化之丰沛, 衍生之疾快,发展历程的波澜壮阔,繁荣景象的缤纷斑斓,都是古今中外的 文学史上空前的和罕见的,也是在可以预想的未来时空里难以企及和比拟的。 为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学修史,是一项伟大而又系统的工程,它也像长城和运 河一样 , 必将进入人类历史的文化史册。当然,这同时也将修史者的时代使命 和历史责任,凸显在无比光荣和前所未见的时空远景上而变得神圣与庄重起 来,从而赋予了心灵与精神的宽阔容纳和澄明无私。这样,相信展示在广大 读者面前的这部《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简史》,随着时光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 应该而且必将是与日俱增地闪耀出客观、辩证和真实的光彩,经受往后的岁 月与时代的衡量和检验。真理的辉耀往往就是对客观真实的认证和勘定。 之所以冠名为《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简史》,是因为这部史典不仅真实 而又公正地勾勒出中国二十世纪的百年文学发展画卷,而且全面而又完整地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于是,中国二十世纪的百年文学成就与盛况,必然融入并定格于世界文学的 宏阔版图之中,成为世界文学整体发展与形成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合部分, 从而汇入世界性的人类文化的永恒洋流,并且不涸不竭。 虽然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有关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的不同典籍,但若从

Upload: others

Post on 16-Sep-2019

1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前 言

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学,规模之浩大,影响之深广,种类之繁多,变化之丰沛,

衍生之疾快,发展历程的波澜壮阔,繁荣景象的缤纷斑斓,都是古今中外的

文学史上空前的和罕见的,也是在可以预想的未来时空里难以企及和比拟的。

为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学修史,是一项伟大而又系统的工程,它也像长城和运

河一样 , 必将进入人类历史的文化史册。当然,这同时也将修史者的时代使命

和历史责任,凸显在无比光荣和前所未见的时空远景上而变得神圣与庄重起

来,从而赋予了心灵与精神的宽阔容纳和澄明无私。这样,相信展示在广大

读者面前的这部《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简史》,随着时光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

应该而且必将是与日俱增地闪耀出客观、辩证和真实的光彩,经受往后的岁

月与时代的衡量和检验。真理的辉耀往往就是对客观真实的认证和勘定。

之所以冠名为《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简史》,是因为这部史典不仅真实

而又公正地勾勒出中国二十世纪的百年文学发展画卷,而且全面而又完整地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于是,中国二十世纪的百年文学成就与盛况,必然融入并定格于世界文学的

宏阔版图之中,成为世界文学整体发展与形成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合部分,

从而汇入世界性的人类文化的永恒洋流,并且不涸不竭。

虽然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有关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的不同典籍,但若从

Page 2: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修编的内容、形式、范畴、内涵以及文学种类等一一考量,极其有必要修编

和出版这样一部《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简史》。这部史典的篇章结构如下:

开卷是前言,紧随其后的第一篇绪论分章阐释的是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概述、

中国二十世纪社会革命与文学发展、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中

国二十世纪文学成就及其影响,第二篇二十世纪小说发展史,第三篇二十世

纪诗歌发展史,第四篇二十世纪散文发展史,第五篇二十世纪报告文学发展史,

第六篇二十世纪传记文学发展史,第七篇二十世纪戏剧文学发展史,第八篇

二十世纪电影电视文学发展史,第九篇二十世纪台港澳及世界华人华文文学

发展概观,第十篇结语分章归纳和概括的是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发展的社会动

因、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发展的时代特征、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发展的主要缺失,后记之后附有参考书目。中国二十世纪

的百年文学历程,主要是由主流文学、审美文学和通俗文学共同构建组合而成,

这三种文学发展的流程将始终贯穿这部文学史典。于是,这部史典的修编主旨、

风格、特点、蕴涵及其布局合理、结构宏大、系统完整和创新独特便不言而喻了。

之所以将《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简史》的修编,赋予高等教育文科教材

与社会普及工具书籍融会整合的题旨,是企冀这部史典具有广泛的读者群和

恒久的生命力。这部史典的撰写要旨,便跃然明晰:一是各种类文学发展史

以编年史方式撰写,在不同阶段不同文学思潮的生成与发展过程中,介绍有

代表性的作家与作品,时间起始原则定为 1900 年至 2000 年,为了前后衔接

顺畅,各种类文学发展史的撰写,可据实际情况及行文需求,适当前伸或后

延三至五年;二是为了统一各种类文学发展史撰写中的编年阶段问题,力求

全书统一格式,形成一个整体,原则确定为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十九世

纪末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第二阶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至四十年代,

第三阶段: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中期,第四阶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

期至九十年代末期;三是将各种类文学发展史在不同阶段的重要文学作家及

其作品、以及为各种类文学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评论家及其代表作品,或融

入整体行文之中,或依次在本阶段文稿的末节予以介绍;四是各种类文学发

展史在四个不同阶段的介绍,基本按编年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记述产生重大

影响的作家及其作品;五是书写文字力求简练、客观、准确、平实,以编年

史的记述文体为圭臬,以《史记》的文体文风为蓝本,以记与述为主,评与

Page 3: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说为次,而且评与说客观精准,不加入任何作者或当时评论文章的情感色彩

与褒贬言辞,最终做到记述与评说和谐一统,浑然一体,不留痕迹;六是各

种类文学发展史撰写过程中,对四个阶段里在国际国内产生广泛影响的作家

及其作品、在国内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家及其作品、在特定历史时段中处于

某种文学思潮或文学流派属于主导地位的作家及其作品、在当时的历史背景

下受到批判但在后来证实是错批误判的具有代表性或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作

家及其作品,据实单列条目记述;七是主笔修史,力争效仿司马迁,不畏权

贵,不计功利,不人云亦云,不迎合当时当地或溢美或贬损的某种谬误评判,

不排斥与修史者审美旨趣相异的作家与作品,秉持不偏不倚、中庸中正、去

伪存真的治学精神,坚持客观性、辩证性、公正性、史实性、准确性和精练

性的修史宗旨,坚守对历史负责,对时间负责,对后人负责;此外,另有三

条是对格式、篇幅和引文的具体规范,是为十条修编准则。至此,这部史典

的文学价值、史学价值和审美价值便见端倪了。

从这部史典篇章主笔者的强大阵容及其治学精神和文化涵养,便可显见

底气和信念:参与修编和撰写的教授和学者,其简况和担纲篇章将在后记里

一一表述。因此,这部史典,是集体的智慧,共同的心血,也是社会的成果

和时代的产物,它将与社会和时代同生共存。

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学,是由社会革命的强大动因,时代进步的现实需求,

人民生活的苦难危舛与纷繁多变,历经一代又一代优秀作家心血与智慧的凝

聚和积淀,共同营造的无比壮美绚丽的人类历史文化的巨幅织锦。《大中华

二十世纪文学简史》的焦点与视野,始终关注与投射的是社会前进的动因,

时代发展的潮流,人民生活的愿景,以及为百年文学的革命、幻变、前进、

发展和繁荣,做出过贡献,产生了影响,烙下印迹的作家和作品;除此之外,

均在从略之下。这部史典,特别将长久以来作为独立文体难成定论的传记文

学和报告文学,首次并列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从而

使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丰富为七大文体。电影电视和戏剧实质上是综合艺术,

广泛地不加区别将其纳入文学,显然不尽科学与合理;影视戏剧艺术中的文学,

仅限于它的文学剧本,因而这部史典只关注影视和戏剧的文学剧本,并不泛

涉这两种文体的整体艺术。同时,这部史典,还将世界华人华语文学,打破

常规涵归大中华文学的广博范畴,这不仅是中华民族二十世纪文学前进与发

Page 4: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展的真实貌况,也为二十一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的鼎盛与辉煌,开拓并创

造了良好的先导因素。至于《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简史》的功过是非,留待

世人和后人评说,并在修正与再印的过程中臻于完善。评说原本就是一种关

注与厚爱。

张俊彪

2013 年 11 月 17 日改于深圳

Page 5: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简史

上 卷

Page 6: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Page 7: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1

目 录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概述 3

第二章 中国二十世纪社会革命与文学发展 10

第三章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 16

第四章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成就及其影响 24

第二篇 中国二十世纪小说发展史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概观 37

第二章 中国小说的新里程碑 44

第一节 小说功能观念的嬗变与鲁迅小说标示的方向 44

第二节 郁达夫的个人化小说 45

第三章 1920—1940 年的小说洪流 47

第一节 小说创作概况 47

第二节 茅盾、老舍、巴金的小说创作 51

第三节 沈从文的小说追求 57

第四章 1940 年代:现实主义河流的狭窄化 60

第一节 国统区和沦陷区小说创作的低谷 60

Page 8: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2

第二节 解放区的通俗化小说 63

第五章 1950—1978 年代的小说流向 67

第六章 新时期小说大潮 73

第一节 现实主义思潮与小说家群落 73

一、反思当代历史的作家群 73

二、乡土小说家群 99

三、知识青年小说家群 116

四、蒋子龙等描写中国第一波变革的小说家群 131

五、女性小说家群 134

六、都市小说家群 143

七、军旅小说家群 151

第二节 探索小说写法的作家们 154

第七章 九十年代的小说新变局 162

第一节 社会变化与文学演变 162

第二节 官场小说的兴起 164

第三节 历史小说的繁盛 168

第四节 写实小说的新潮头 175

第五节 另类作家王小波、陈染 185

第六节 七十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的成熟 188

第八章 编辑与评论 194

第三篇 中国二十世纪诗歌发展史

第一章 中国二十世纪诗歌发展概述 199

第一节 二十世纪新诗的现实主义潮流 199

第二节 二十世纪新诗的浪漫主义潮流 202

第三节 二十世纪新诗的现代主义潮流 203

第二章 新诗的奠基 206

第一节 “诗界革命”概述 206

第二节 新诗拓荒者——胡适 208

第三节 新诗奠基者——郭沫若 209

Page 9: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3

第四节 新月派诗人——闻一多、徐志摩 210

第五节 象征派诗人——李金发、冯至 211

第六节 现代派诗人——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 213

第七节 中国诗歌会诗人——蒲风 215

第三章 新诗的拓展 217

第一节 三十至四十年代诗歌发展概述 217

第二节 伟大时代的歌手——艾青 219

第三节 农民诗人——臧克家、田间 221

第四节 新型叙事诗人——李季 223

第五节 七月诗派的特色及其成就 223

第六节 九叶诗派的特色及其成就 226

第四章 建国初期的诗歌 230

第一节 老诗人的新作 231

一、郭沫若 231

二、胡风 231

三、臧克家 231

四、田间 232

五、徐迟 232

六、冯至 233

七、何其芳 233

第二节 新诗人的成长 233

一、战火中涌现的诗人——未央、张永枚 233

二、西南边陲的军旅诗人——公刘、白桦 234

三、蜀中诗人——雁翼、梁上泉、傅仇 235

四、和平建设时期的歌手——邵燕祥、张志民 236

五、苏皖诗人——严阵、沙白 237

第三节 杰出的政治抒情诗人——郭小川、贺敬之 238

第四节 优秀的抒情诗人——闻捷、李瑛 241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诗歌 243

第六节 天安门诗歌 245

Page 10: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4

第五章 新时期诗歌 246

第一节 新诗的复苏——李瑛、雷抒雁、骆耕野、张学梦 246

第二节 归来的诗人——艾青、公木、公刘、邵燕祥、白桦、流沙河 249

第三节 朦胧诗人——舒婷、顾城、北岛、杨炼、江河 252

第四节 新边塞诗人——昌耀、杨牧、周涛、章德益 256

第五节 八十年代后期的诗潮与代表诗人 258

一、后朦胧诗人——海子、骆一禾 258

二、知识分子写作——西川、王家新 260

三、第三代诗人——韩东、于坚、李亚伟 260

四、女性写作——翟永明 262

第六节 二十世纪的新古体诗 263

一、毛泽东 263

二、陈毅 265

三、柳亚子 265

四、赵朴初 266

第四篇 中国二十世纪散文发展史

第一章 中国二十世纪散文发展概述 269

第二章 现代散文的期待 274

第一节 晚清散文的文化基点 274

第二节 梁启超与新文体——报章体 277

第三节 辛亥时期的革命文体 278

第四节 南社:文言向白话的过渡 280

第三章 现代散文的崛起 282

第一节 鲁迅:现代散文的奠基者 282

一、鲁迅是中国文学革命的旗手 282

二、鲁迅的杂文 283

三、鲁迅的散文 284

第二节 周作人:名士情怀及隐逸风格 285

Page 11: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5

第三节 流派纷呈的散文态势 286

一、朱自清等人的写实主义作品 287

二、郁达夫等人的浪漫主义写作 289

三、以冰心为代表的女性写作 293

第四节 左联时期的多元并进 294

一、左翼文学 294

二、京派散文 296

三、自由主义作家的散文 297

第五节 沦陷区和上海“孤岛”的散文 297

一、沦陷区的散文创作 298

二、上海“孤岛”的散文创作 299

第六节 “国统区”和“大后方”的作家群 302

第七节 解放区的散文新风气 304

第四章 现代散文的曲折发展 307

第一节 朝鲜战地散文和农村乡土散文 307

一、朝鲜战地散文 307

二、社会建设散文 308

三、农村乡土散文 309

第二节 酿造生活的作家 310

第三节 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 312

第四节 对社会矛盾的多层探索 314

第五章 新时期散文的突破与发展 316

第一节 巴金的《随想录》及其冲击波 316

第二节 由“说真话”到“写人生” 318

第三节 民族文化精神的探求 320

第四节 金克木、张中行、季羡林的学者情怀 322

第五节 地域和乡土散文的多样风致 324

第六节 女性心灵的广阔天地 326

第七节 散文研究的多方开拓 329

Page 12: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6

第五篇 中国二十世纪报告文学发展史

第一章 中国二十世纪报告文学概述 333

第一节 中国报告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333

第二节 报告文学的主要成就与存在问题 343

一、主要成就 343

二、存在的问题 347

第三节 中国报告文学的渊源 349

第二章 中国报告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353

第一节 梁启超等的报告文学 354

一、叙写人生经历 354

二、反映社会重大事件 355

三、报道社会事件与人物的观感 356

第二节 茅盾、朱自清、谢冰莹等的报告文学 357

一、报告政治运动 357

二、反映社会变革 358

第三章 报告文学的繁荣 360

第一节 阿英、茅盾等的报告文学 361

一、早期的报告文学作品汇编 361

二、茅盾对报告文学的奉献 361

三、人物报告 362

第二节 报告文学趋向成熟 363

一、夏衍的丰碑 363

二、宋之的的创新 364

三、萧乾的花环 364

第三节 报告文学的繁荣 365

一、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激烈鏖战的时代风云扩大了报告文学的视野 365

二、报告文学追寻着红军的足迹在进步 366

三、报告文学在谱写抗日战争军魂中发展 367

四、报告文学从为抗日战争的英雄谱写赞美诗篇中走向繁荣 368

五、报告文学在揭露鞭笞民族败类的卖国罪恶中日趋丰富精彩 370

Page 13: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7

六、报告文学为抗日将领竖起了不倒的英雄丰碑 370

七、报告文学暴露日本强盗的侵略本性 371

八、报告文学揭示出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既合作又摩擦的实况 371

第四节 评论家及代表作品 372

第四章 报告文学落潮期的跌宕前进 376

第一节 报告文学渐入低潮 377

一、周立波的“五反”报告文学 377

二、魏巍等的英雄报告文学 377

三、社会问题报告文学 379

第二节 报告文学的沉寂 380

一、报告文学的总体萎靡 380

二、报告文学的几枝独秀 381

第三节 评论家及其代表作 383

第五章 报告文学的辉煌 385

第一节 转型期的报告文学 386

一、徐迟、陶斯亮的报告文学 386

二、黄宗英、陈祖芬的报告文学 388

三、理由的报告文学 390

第二节 报告文学的春天 391

一、柯岩的报告文学 391

二、乔迈的报告文学 391

三、孟晓云的报告文学 392

四、苏晓康的报告文学 392

第三节 报告文学的辉煌 393

一、战争题材报告文学 393

二、历史题材报告文学 394

三、反思民主与法制的报告文学 395

四、反映经济建设的报告文学 395

五、反映社会问题的报告文学 396

第四节 评论家及其作品 397

Page 14: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Page 15: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第一篇 绪论张俊彪 撰写

Page 16: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Page 17: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3

第一章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概述

中国有史记载以来的文学,起自上古的神话,先秦两汉的散文,魏晋的

文章,隋唐的诗歌,宋代的词,元代的曲,明清的小说与戏剧;《诗经》、

《楚辞》、《左传》、《国语》、《战国策》、《论语》、《道德经》、

《易经》、《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

梦》;孟子、庄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

柳宗元、关汉卿……如此浩大辉耀的文学思想,求索进取的创造精神,璀璨

绚丽宛若银河星汉的繁盛景象,不仅为构筑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与文明

的神殿圣堂,而且也为整个人类历史文化与科学文明的创建、丰富、完善和

进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泱泱中国古往今来,江河山脉一样巍峨绵延的文

学成就,碧空星月一样浩瀚闪烁的文学人物,既令中华民族为之自豪,也使

整个人类为之骄傲!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学与中华民族的文学史诗必然是一脉

相承,气息因袭;也必定是承前启后,血脉固守!

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学,与二十世纪的社会革命一样,具有极端丰富的革

命性、探索性、流变性和创新性。至于当代文学中的诸多文学思潮,其实与

近代和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文学思潮是接驳、重叠、交合乃至融会贯

通的,这也如同江河潮流的前进变化一样,虽然呈现出来的总体终归流向是

一往直前的,但在某些特定的气候环境或地质地貌情形下,却展示出暂时性

的回漩、曲折、环绕乃或倒流逆向,既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合乎社会历

Page 18: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简史(上卷)

4

史发展的规律与逻辑。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学史,运用这样一种发展的规律与

变化的逻辑来归纳、概括、梳理和记述,这应该是一种新的方法,也是一个

突出的特点。如何对待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这是事关全局的重大历史观和

史学观,当然也是《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简史》的主旨、风格及其生命延续

的攸关大事。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学与二十世纪的社会变革一同走过,一体变

幻,一脉承袭,一起发展和进化,必须将文学的发展与社会的革命同笔实录,

尽可能地保持其原生的客观实在性,减少人们主观与情感的臆断性,还复历

史的本真与文学的史实,这种使命与责任有如生命同等贵重。

中国二十世纪的社会革命与文学发展,应该纳入一个完整的发展的进化

体系来研究和论断,而不应将百年的社会革命与文学发展分割开来,对立起

来,甚至切断历史发展的脉络纹路,这显然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的社会观、学术观和史学观。纵观十九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初期,将社

会革命甚至拓延到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海战,直到戊戌革命,辛亥革命;文

学发展从白话文的萌芽,到诗歌革命,小说革命,戏剧革命,从而引发并推

动全社会的文学革命;融集思想家、革命家与文学家为一身的风云人物,从

龚自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学启蒙,到黄遵宪、章炳麟、秋瑾、邹

容、陈天华、柳亚子的革命文学,康有为、梁启超的白话文革命,以及李伯元、

吴趼人、曾朴的深刻揭露笞挞封建社会腐朽没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都汇

聚成为一条由浩大而汹涌的社会革命与文学革命的沧海横流,直接抵达五四

新思想、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爆发与胜利,从而开启了二十世纪中国百年

社会前进与百年文学发展的源流航道。于是,五四运动往后的整整将近一个

世纪的思想、文化和文学,事实上是承启着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思想、

文化和文学的精血与气脉,一路披荆斩棘,穿山越涧,风雷激荡,摧枯拉朽,

乘风破浪呼啸前进直到当今之世纪!

中国二十世纪的百年文学,就其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或者四个

阶段;但就其文学的整体发展态势与结构,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文学模式,或

者文学体系。文学的第一个阶段,是古文朝向现代文学实施的一个战略革命

的过渡期,也是中国百年文学的起始期,即现代和当代文学的萌芽和起源时

期。文学的第二个阶段,是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解放战争大获全胜,

这是民族文学和革命文学的鼎盛时期,也是现代文学达到成熟和收获的阶段。

Page 19: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第一篇 绪论

5

文学的第三个阶段,是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终结,这是现实主义的主流

文学全面开花结果的季节,也是革命文学和载道文学盛极始衰的时期。文学

的第四个阶段,是思想解放运动到市场经济的走向实践,也是主流文学、审

美文学和通俗文学形成鼎立并进的繁荣局势,这是当代文学发展的辉煌时期。

从晚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五四新思想文化运动之前的文学,是一种载负着

承前启后的传承过渡时期的气象,在这期间,有革命,有论战,有对抗,有

斗争,有分化,有进步,从而出现了新生的文学形态;五四新思想文化运动

之后的文学,则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发展态势,虽然始终伴随着革命、论战、

对抗、斗争、分化和前进的复杂环境与艰危时局,但总体处于社会潮头的新

型的现代文学的主流趋势,已经形成定局。五四运动之前的文学,载负的是

承前启后的时代使命;五四运动之后的文学,担当的是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

从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思潮与文学模

式之间的矛盾、对决、冲突和裂变,最终孕育并产生出一种崭新的文学,而

且这种新诞生的文学,以其必胜的战斗性,彻底的革命性,驾驭并主宰着整

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前进朝向与发展趋势,这就是别具特色和富于生命的

中国二十世纪的百年文学。

在中国爆发并获得成功的五四革命运动,是一场从思想、政治、文化到

道德、伦理、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和男女均权等一切领域里的彻底而又完全的

社会大革命,它政治上高擎反侵略反殖民反封建,思想上高扬科学与民主,

文学上高举反古典反文言,生活上高倡平等和仁爱;它彻底推翻、瓦解、扬

弃了一切旧传统、旧观念和旧文化。五四革命是中国社会现代与近代的截然

分野,也是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彻底界变,从此往后的写作,文言文宣告

终结,白话文开始起航。但是,现代文学的思想起源与萌芽,诸如文学的作

用与功能,文学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文学与社会政治乃至国计民生的关联,

文学的时代精神和历史使命,文学的思想内涵和创作实践,总之有关文学的

外在与内在所涉及蕴涵的一切,其实早在鸦片战争前后就已初显端倪了。

五四运动是鸦片战争以来的社会革命力量的总爆发,而五四运动以后的近百

年中国的社会、政治、文化和文学,基本上是沿袭着五四革命的政治、文化、

思想和文学的航道在前进。抗日战争的文学功能与作用,解放战争的文学担

纲与承载,社会主义革命、改造和建设含大跃进和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文学

Page 20: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简史(上卷)

6

主旨与实践,直到文化大革命文学的锋芒与指向及其破坏性与摧毁性,终结

到世纪末期的最后二十年,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以及道德、伦理、观念

和生活方式与男女均权的革命性、彻底性、自由性和多元性,虽然性质和意

义与五四运动迥然相异,但其方式与程度较之五四运动确有过之,同时这个

阶段的文学与社会的解放与进化是同步共进的,甚至在某些时段和环境是超

前运动的,因而表现出了极端的现代性和先锋意识。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学发

展与社会革命一起,共同经受、承袭和担当着五四革命的思想、精神和灵魂。

这就是中国二十世纪百年文学的根本性质与独特血统。

中国二十世纪的百年文学,因其存在的社会接连不断地发生着革命、动荡、

改革、开放和变幻,文学也就自然形成为三种发展体系或生态模式,即主流

文学、审美文学和通俗文学共同构筑起来的相互依存、既斥又纳、此消彼长

直到世纪末期鼎立并起的浩大纷繁的长河景观。在这百年文学历程中,主流

文学即载道文学始终起着一贯性的主导与主体作用和优势地位;审美文学起

伏跌宕,几经危殆衰颓,总是处于艰难曲折的生存境况,直到世纪末期才显

雄起勃发之气象;通俗文学虽然历经几次大的起落,但却总见高潮迭起,且

有野火春风之势,即便滑落低谷空音之际,也与主流文学和审美文学共依并存,

尽显其顽强和不可灭绝的生命底蕴。这一切文学生长现象的交错显现,映象

纷呈,均与社会与时代的变迁相依为命,均属社会与时代的必然体现和反映。

然而,不论是主流文学,还是审美文学和通俗文学,其发展的主旨与趋向,

尽管在不同社会与时代的历史阶段中,三种文学体系在文学的整个格局中,

其个体的发展态势或主或次,或强或弱,或明或隐,但总体流向始终切合不

同时代与社会阶段的社会主潮大趋势。

二十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同样多姿多彩,也多灾多难,世界经历两次大战,

中国更是民族战争与国内战争连绵不断,可以说是炮火连天,烽烟四起,革

命伴随革新,社会动荡幻变。这必然导致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呈

现出前所未见的复杂与多变,也许只有历史上的春秋战国可以比拟。社会的

极端丰富与复杂,致使文学的极端丰沛与纷繁,这就是时代与社会共同导演

并制作的中国百年文学景观,既气势磅礴,壮怀激烈,又命运多舛,曲折坎坷,

不同的文学生态,几度沉寂。二十世纪的百年社会,可以用革命、战争、建设、

破坏、革新和发展来概括;二十世纪的百年文学,同样适宜用继承、引进、

Page 21: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第一篇 绪论

7

创新、试验、探索和进步来阐释。百年文学像百年社会一样,虽然没有一以

贯之的思想主线或政治主题,但却共同承载与因袭着革命和建设的民族精神、

民族使命和民族愿景,这种民族气节和民族魂魄,既是中华民族所独特具有的,

也是整个人类所共同具备的,在这里,便寻得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相通共融的

文学题旨与趋向。中国的百年文学,始终充溢着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

英雄主义以及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理想主义的主题歌音,始终贯穿着现实主

义、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的实践浪潮,这是无庸置疑的百

年文学的真实风貌。

在二十世纪的百年文学中,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文学,是中国传统

文学中起始久远,都曾辉煌到登峰造极的巅盛境况,但在二十世纪特别是

五四运动以后,这四大文体都以崭新的面貌和长足的发展,呈现在世人面前,

并且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建构。特别在二十世纪前半叶,话剧文学移植

并扎根于中国舞台文苑,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戏剧文学,并且推动中国的

戏剧文学与世界的戏剧文学同步前进。随着世纪初期的电影艺术进入中国,

虽然在二十世纪前半期,电影艺术发展很快,但基本上是戏剧的改编和转换,

因而电影文学剧本创作滞后,整个电影文学显得薄弱;五十年代开始,特别

世纪末期的二十年,持续五十年的是电影文学的生长期、发展期和成熟期;

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文学从起步到发展,迅速进入它的成熟期;于是,电影

和电视剧作家共同创立了新的影视文学文体,而且在世纪末期走向它的繁荣

和辉煌。报告文学在中国乃至世界范畴内的产生与兴起,是时代步入现代社

会前后的事情。随着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对外开放的范围以及融入世界

现代化的步伐,尤其是通讯、信息和印刷业的迅速发展,新闻媒体以及报刊

出版事业的追随跟进,于是,在一种越来越新颖的社会环境和时代氛围中,

催生并形成了报告文学这一新生文体。传记文学虽然有兴有衰,但每个历史

时期都不乏优秀之作,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中国的传记文学在百年文学的

发展进程中,尽管经历过几起几落,但总的趋势仍然是处于一种不断发展与

前进的延续生态之中,尤其是八十年代直至世纪末期,更是迎来了待中国有

史以来传记文学的繁荣期与鼎盛期。中国文学正是在此七大文体之中丰富、

发展、繁荣起来,这也是百年文学的空前繁盛与巨大收获。

中国二十世纪的百年文学中,台湾文学,香港文学,澳门文学,以及世

Page 22: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简史(上卷)

8

界华人华语文学,始终处于一种与时代和社会同兴衰、共起落、紧关联的整

体生态链环,从而共同构筑营造了大中华二十世纪的百年文学史诗,百年文

学神话和百年文学圣殿。台湾、香港、澳门以及世界华人华语文学,因其共

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罹患出共同的民族情怀与爱国情结,从而孕育并

产生出始终充溢和高扬着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主流文学,这是台港澳和世

界华人华语文学的共同特性。台湾文学,香港文学,澳门文学,它们共同的

开放性与世界性,以及世界华人华语文学的世界性,对大陆文学起到了一种

完善与补缺的重要作用。随着九十年代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前后,以及中国对

外的全面开放,大陆和台湾的往来与交流,两岸四地的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

的认同与融会,大中华文学的整体生态体系已经形成和显现,这是大中华

二十世纪文学的一个崭新机遇,也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好开端。可以

预言,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社会与经济的世纪,也是中国文明与文学的世纪。

中国二十世纪的百年文学,其发展历程与进化态势,大体可以分为四个

发展阶段;基本呈现出三种存在模式,或者生态体系;明确丰富为七大并立

文体,或者文学种类。如此归纳与界说,符合百年社会革命进程和文学发展

实践,既是科学的,也是合理的,因为这就是二十世纪中国的百年社会实况

与文学史实。当然,在百年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和少数

民族文学,都表现出了非凡的发展进度和新奇的丰硕成果,虽然其中不乏审

美文学的精品杰作,但整体趋势依然归属主流文学,并以通俗性与大众性凸

显其鲜明的品格与特点。至于百年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最值得史笔书写的,

当推二十世纪的初期与末期,前者产生了具有社会革命意义的巨大导向作用,

后者对于文学的再度革命与学术的争鸣讨论做出了不凡的努力,其功之大,

不可磨灭。但就整体而言,在百年文学的漫长时段里,真正的文学理论与批

评几乎是一路缺失,既没有产生足以引导文学创新的思想理论,也很少出现

足以值得文坛起敬的评论家。尽管如此,中国二十世纪的百年文学,归总而

言,就是东方西方,传统现代,兼容并蓄,变革创新,融会整合,渐进渐兴,

从而走出了一条民族化、现代化、世界化的发展路径。百年文学发展的迅猛,

成就的巨大,影响的深远,均属前所未有,后难为继,辉煌灿烂,无与伦比。

当然,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产生过代表其时代与社会的伟大作家与不朽

作品,所不同的只是,作家的个性风格与作品的艺术审美,既有同,又有异,

Page 23: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第一篇 绪论

9

其同在于他们体现时代与社会共性特征的艺术概括,其异则在于他们揭示和

反映时代与社会独特存在的深刻程度。大中华二十世纪的百年文学,四个发

展阶段,三种文学生态,七大文学种类,连同台港澳以及世界华人华语文学,

总共构成八大文学史的板块。但是,无论如何分合与论述,它们却同属一个

共同生态体系的时代范畴和社会领域,因为它们共同形成并构建了中华民族

百年文学的澎湃洋流与宏大殿堂,如同中华民族的气血和经络,中华文明的

精神与灵魂,是无法割裂与分解一样,缺失任何一种文学存在因素,都是残

缺的,不完整的,难以成为体系的。于是,大中华二十世纪的文学史诗由此

开篇,这也是沉淀的整个人类文化与文明的不朽史典!

Page 24: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10

第二章 中国二十世纪社会革命与文学发展

  

社会与文学的关系问题,是长期以来一直争论未休的问题,而且一直困

扰着作家,干预或影响着文学实践活动健康顺畅地向前发展。中国二十世纪

的百年文学历程中,特别是文学理论与批评,常常将许多浅显易懂的问题复

杂化,使争鸣发展为对立斗争,致学术引发出政治风潮,产生过多次重大的

社会运动与文学罹难。这应该视为是二十世纪百年文学,向二十一世纪文学

进步所提供的最为深刻的教训与宝贵的经验。

文学是社会与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人与自然的产物。人在推动社会历

史前进的进程中,社会的内在矛盾与斗争行进到白热化的程度,必然孕聚并

爆裂出革命。革命是一种积聚已久的社会爆发力,它是社会跨越旧阶段而进

入新阶段的前进与革新的动力源,也是时代变异与历史进步的巨大生产力。

文学是这种动力与活力的一个社会组成部分,甚或是一种最为活跃的因素,

它在特定社会革命阶段产生并派分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文学社团,以及

由此而派生并新起的文学体裁、文学语境和文学模式,既是合理的社会存在,

也是真实的文学现象;同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与历史阶段中,也是新兴的、

变革的和探索的,而且也具有其独特存在的客观性、科学性和真实性。文学

史对不同历史阶段与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的

记述与评断,必须符合其缘起与存在的社会特定环境和时代特定风貌,这样

才能减少偏见与疏漏,还历史的真实貌相。

Page 25: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第一篇 绪论

11

中国二十世纪的社会革命与文学发展是互为一体的,社会革命催生着文

学的创新与变化,为新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前景与壮烈的生

活画卷,而文学的发展又推动着社会革命向着它的广度与纵深持续前进,同

时为社会革命营造了宽泛的社会舆论与鲜活的精神动力。社会的政治革命或

工业革命,必然以先进的思想革命为先导,而思想革命必定也必须以文化革

命为载体来实践,文学是文化革命中最具承载思想内涵又最为广大民众所接

纳的唯一鼎器。从清朝末期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中国二十世纪百年文学

的第一阶段,也是新文学的萌芽、生成和起始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革命与变

革的动荡历程中,先后爆发了多次波及全国乃至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军事

和文化结构局势的革命运动,前溯有戊戌变法运动直至鸦片战争的深刻影

响,其间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北伐战争,而对社会革命整个进程起着决

定作用的,是鸦片战争的革命源起与五四运动的巨大胜利。五四新文化运动,

最先发端于文学的变革与创新,进而波及整个文化领域,形成声势浩大的文

化革命运动,最终深入社会的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并遍及各阶层各领域,

出现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最剧烈、最彻底的一次社会革命。这

次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根基,摧毁了帝国主

义列强企图瓜分和吞并中国的思想文化阴霾,荡涤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

国民精神灵魂,使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从此开启了一种崭新的起

航。五四运动产生了中国的新文学,而这种崭新的文学是以白话文写作为其

显著的标识与特点,同时以社会革命思潮为其前进和发展的精神主旨,于是,

五四新文学顺应和适从了当时的社会大潮与时代趋势,很快形成并主宰着这

个时期文学前进与发展的主体方向,成为当时社会与时代的主流文学,并发

挥着其无以替代的社会功效与革命作用。五四革命是中国新文学命运攸关的

重大转折,此前的白话文写作与文学的社会担纲,虽然在鸦片战争前后已经

初显思想端倪,在戊戌革命前后已见实践形迹,但古典写作与传统文学依然

占据时代与社会的主宰地位,起着绝对优势的制导作用;然而,以五四运动

为明显分界,此后的文学已经是白话文写作的绝对主导局势,而且发展到致

使古文写作几乎荡然无存。五四新文学的写作实践,先起于诗歌、散文和小说,

往后相继而来的是话剧和电影进入中国文坛戏苑,报告文学和传记文学新起

并借鉴了传统文学便一发而不可收,翻译作品和国外文学理论也一潮一潮地

Page 26: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简史(上卷)

12

涌流而来,共同掀起中国百年文学第一阶段主流文学的繁荣潮涌。在这个过

程中,审美文学和通俗文学在中国的不同地域,不同时段和不同社会阶层,

也都曾经出现过各不相同的表现与态势,对主流文学形成了必不可缺的补充

和丰富,从而构建起百年文学起始阶段的完整生态体系。在这个阶段,文学

理论和批评,发挥了思想先导和实践火炬的划时代意义的社会功效。同时,

儿童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和民间文学都有程度不等的实践与收获。在这里,

社会革命为文学发展开拓了无限广袤的展示时空,而文学革命也为社会发展

起到了思想舆论与精神汇聚的无穷功效与活力。

日本对中国领土的悍然侵略,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奋起抗击日本侵略,从

而全面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甚至世界文明史上,最为惨烈、血腥、持久和漫长

的八年抗日战争。在这期间,国内的一切矛盾便集中表现为民族矛盾,无论

是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还是国民党统治区以及日本侵占区,中华民族团结

起来,筑成新的钢铁长城,枪炮一致迎击日本侵略者,挽救民族危亡的呼声

与抗争,响彻了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处山河,而且也完全涵括着台湾、

香港、澳门和世界华裔华人以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际友好人士,这既是当时

的社会与时代浪潮,也是中华民族文学的实践思潮与主旨,从而构成了人民

大众的民族的抗日战争的主流文学写作的大趋势。在这种主流文学势如野火

春风一般蔓延发展的历程中,解放区最为活跃的是诗歌、散文、中短篇小说、

报告文学、戏曲文学和传记文学,同时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也自始至终地加

入到这种文学斗争的潮流之中,而且其活跃程度与广泛程度都是空前绝后的,

实实在在地发挥了难以估量的团结战斗和宣传鼓动作用,并且极大限度地转

化为抗日战争军民的思想情潮与精神力量。国民党统治区和日本侵占区的文

学,当然是以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为主旨的主流文学创作趋势,但相比解放

区的主流文学,前者由于国民党的意识形态作用,后者囿于日本侵略者与汉

奸势力的恐怖统治,相对薄弱了许多,其作品的战斗性也显微弱;然而,在

这些广大地域,特别是上海、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城市,审美文学却有相当

的优势,通俗文学也曾出现过一度的繁荣。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世界华人华

语文学,在这个时期对中国抗日战争时局的关注与百姓生活惨酷的同情,是

百年文学中前所未有、后无承继的。抗日战争胜利,中国人民为期四年的解

放战争拉开序幕,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前夜,中国的土地与人民仍然

Page 27: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第一篇 绪论

13

处于硝烟炮火与流血牺牲的生死考验之中。这一阶段的主流文学集中表现在

两个方面:一是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的主流文学,其导向主要是文学为时

代与社会服务,为民众的翻身解放和国家的统一而战斗;另外就是国民党统

治地域以反对共产党、挽救败颓时局为写作导向的主流文学;这便形成了这

个特定历史阶段中,两种意识形态规范下的相互迥异的两种不同性质的主流

文学。在这个阶段中,审美文学和通俗文学相对滞颓。

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此后

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大陆社会革命主要经历了两大重要阶段:第

一阶段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其间经历了解放军跨过鸭绿江

支援朝鲜对美国三年作战,历时短暂的中国与印度边界冲突引发了一场速战

速决的胜利战争,以及几次涉及整个社会领域的政治运动和三年困难时期;

第二阶段是影响广泛而且危害深重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作为对立意识形态和

社会机制的台湾,整个发展阶段的政治主张和军事斗争,主要是亲和美国企

求援助,反对共产党,始终觊觎反攻大陆,而且先后多次试探性地蠢蠢欲动,

意图挑起军事冲突乃至引发世界战争。在这期间,大陆第一阶段的文学,主

要是承袭五四运动的革命精神和文学旨向,发扬光大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

期所形成的文学主张、文学方向、文学路线和文学创作趋势,继续文学为现

实斗争和社会改造服务的主流文学写作体制与模式;文学写作的主题和内容,

基本上归属为两大范畴:一是集中反映共产党的革命历史及其领导下的光辉

历程;二是集中表现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火热斗争与英雄

人物;在这个历史阶段中,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学的创作、发展和繁荣,在百

年文学中应该是空前绝后的,出现了鼎盛的顶峰。在这种主流文学发展的空

前盛况下,诗歌、散文、中短篇小说以及长篇小说引领文学潮头,其发行的

宽泛与受众的广泛都是罕见的,特别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

两部长篇小说同时获得前苏联斯大林文学奖;戏剧文学和电影文学开始了创

作的兴盛时期,同时舞台艺术和银幕艺术深入山乡水寨;报告文学和传记文

学更是一度繁荣,《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几乎是炙手可热,争相传阅;

儿童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和民间文学也加入主流文学浪潮;通俗文学以及各

种各样战争年代屡见不鲜的大众文学创作同样是高潮迭起,走红大江南北;

以前苏联文学为主体的诗歌、小说、戏剧和电影以及文学理论作品大量翻译

Page 28: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简史(上卷)

14

介绍进来,极大地丰富并推动了主流文学的发展潮流。然而,对于文学的完

整性与生态体系而言,审美文学在这漫长的几十年里,几乎处于沉寂与蛰伏

的休眠状态。至于文化大革命十年,也有两种文学存在与文学生态,共同构

成这个特定时期完全对立的两种泾渭分明的社会主流文学模式:一种是正式

出版发行并广泛流传的,带着鲜明时代狂躁与社会动乱烙印的文学作品,但

数量极少,种类单一,特别是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受禁冰封库存后,只有几

位政治抒情诗人的诗作,几部长篇小说,八个大型戏剧,十来个由戏剧或小

说改编的电影,还有反映珍宝岛反击战和西沙群岛冲突的寥寥无几的诗歌或

电影写实作品;另一种是非出版的文学写作,以传抄本的模式出现并广泛流传,

且形成一种与正式出版作品对抗的写作态势,直到演进为举世震惊的天安门

祭献诗文的政治事件,其中不乏优秀的诗歌、散文和小说,但大量的仅属于

政治倾向和情感宣泄的通俗作品,也是特定时代与社会的必然产物。这个时

期的台湾主流文学,依然是与大陆意识形态与社会体制相抗衡的文学写作,

特别是突出的反对共产党的文学和反攻大陆的文学,并形成了不可小觑的社

会气候。但是,台湾在这个时期里,审美文学和通俗文学出现了长足的发展,

并以民族情怀与爱国情绪为其精神和灵魂。这种文学态势,与香港、澳门和

世界华人华语的民族爱国文学相互呼应,蔚为壮观,从而使大中华的文学生

态趋于基本完整与均衡。

文化大革命终结后,中国最先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

大讨论,从而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紧随其后的便是改革开放,商品经济

意识的确立,市场经济的建设,于是,在二十世纪末期的二十多年里,中国

社会渐进渐趋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根本性的转折与变化。随着工业文明、商

业文明对长期以来的农耕文明的变革与扬弃,国门逐渐向世界全面开放,世

界先进的文明、文化、科技、营销、管理以及教育和学术等等,潮涌一样滚

滚而来,特别是数字信息、高端科技、先进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金融

业和服务业在中国沿海城市的接踵登陆驻足,继之而起的是以信息革命和科

技革命为先导驱动的后现代文明时代的开启与来临,高科技产业、信息数字

产业、现代金融业、现代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和现代文化服务产业的崛起,从

而使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时代的新潮目不暇接,人们的观念、兴趣、生活

和阅读也随之而改变,要求文学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进化的步伐,适应不断

Page 29: 前 言 - superbookcity.com · 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语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这部 这部 史典的修编与面世,既是中国的,也是具有相对世界性质与意义的文化史典。

第一篇 绪论

15

更新的社会阅读旨趣,于是,这二十来年文学的变化与发展,其速度之疾,

衍化之快,种类之多,更新之频,是古往今来从未闻见的。在这个改革与创

新的阶段,首先是文学对于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社会毁灭与心灵伤痛的揭

示与反映,接着是文学对于建国以来的时代躁动与社会盲进的再现与省视,

其次是文学对于五四运动以来的社会革命与文学发展的审察与诘问,尔后是

文学对于人本理念与人性关怀的探寻与吁求,于是,经历如此全方位的回眸

凝望与世界范围的极目观照,新时期的文学以崭新的精神面貌与超常的革新

进度,从而刷新了中国文学的时代貌相,创造了中国文学的历史神话,谱写

了中国文学壮丽宏浩的崭新史篇,也开始确立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并在世界

文坛占据应有的举足轻重地位。在这个文学走向全面成熟的重要阶段,短篇

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进入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繁盛时期,诗歌曾经一度

引领文学创新的潮头,报告文学也曾掀起社会观照热潮,电影文学和电视文

学从模式革新到走向成熟,戏剧文学不断出现无愧于时代和社会的优秀作品,

传记文学进入写作的辉煌阶段,散文特别是杂文不断发展,儿童文学、少数

民族文学和民间文学都有了新的斩获,特别重要的是,主流文学和审美文学

以及通俗文学,显现出齐头并进、鼎立互补、高潮迭起、异彩纷呈的新时期

的文学壮观。台湾文学在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特别是大陆实施改革开

放政策以来,逐渐摈弃了两岸对峙数十年的政治敌视与军事对抗,弱化淡出

地对待社会体制与意识形态,开始并加强了民间商贸往来与文化交流,从而

使文学的发展获得了新的生机,特别在两岸文学的共同走向现代文学潮流和

进军世界文学阵容,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可贵的尝试。香港和澳门在进入

八十年代后,尤其是随着回归期限的临近,加之深圳和珠海经济特区的设立,

都为其文学交流与文学创作带来了历史性的大好机遇,从而加快了文学朝向

祖国的回归与整合,这既是香港文学的繁荣时期,更是澳门文学的发展时期,

于是,香港、澳门和世界华人华语文学日渐融入大陆和台湾的中华文学一体

化的时代流程,共同创造了两岸四地大中华文学的世纪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