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善意的谎言吗? -...

1
2020年1月16日 本版编辑/董征 美术编辑/刘晔 11 “别告诉她”,当然不是所有的 中国家庭都会这么做。但如果有 家庭在老人被诊断出绝症时,选择 隐瞒,是不稀奇的。 这只是一个普通的谎言。不 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从 哪里来的,我们心里有一个“经 验”:如果你告诉一个老人她得了 癌症,她就会死得很快。在电影 里,碧莉的妈妈也是如此告诫她。 一个被宣布癌症晚期的人,宛如一 个死刑犯,恐惧像是一把刀,它比 疾病更坏,年迈的奶奶将无法承受 这份死亡将至的恐惧。所以,“别 告诉她”。 碧莉不懂。在美国,这个谎言 并不普通,它甚至是犯法的。每一 个人都有获知自己真实病情的权 利。“时间不多了,不是更应该告诉 她吗?” “如果奶奶还有事要做呢?如 果她想和谁告别呢?” 她一面配合家人瞒着奶奶,一 边忍不住地追问。 年轻的医生说,这是一个善意 的谎言,他自己的奶奶去世之前, 也是这样做的。 小姨说,为什么要告诉她呀? 奶奶她没什么事要做的,而且,说 再见太痛苦了。 只有大伯说的话叫碧莉动摇: “你要告诉奶奶,是因为你不想承 担责任,你告诉她,你就解脱了。 你不告诉她,才是对她的爱,对她 的负责任,对她的报答。”大伯传递 的信息是,当死神来了,小辈应该 在老人身边营造起一种氛围,让一 切如常,来帮她承担恐惧。 为什么不告诉奶奶?碧莉的 特殊身份,她的执拗,让这个提问 显得从未有过的郑重。它需要解 答,无法意会,不能糊弄。 最后,答案回到了东方和西方 的差异上。在西方,生命是个人 的,但在东方,生命是集体的。如 果奶奶要去世了,那不是她一个人 的死亡,而是这个家庭里面有人将 要死亡。为了孝顺,在生死关头, 家人应当出来帮她承担责任。这 份恐惧要隐藏起来,这份悲哀要均 摊下去。 电影并不是在推崇这个想法, 因为“别告诉她”的本质,始终是欺 骗,以及对个体权利的侵犯。当王 子逸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她就不 仅仅在问自己的亲人“为什么不告 诉奶奶”,她问的是另一个话题 —为什么我们不把坏事告诉亲 人? 其实电影里大部分选择隐瞒 的人,只是随波逐流。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别告诉 她”的理由可能更多一些。担心老 人的倔强,担心她想得太多,担心她 不配合治疗……所以干脆把她蒙在 鼓里,让她处在一个被动的、被呵护 的位置上。但所有隐瞒的原因,归 根结底都是一个:为了她好。 仔细一想, “为了她好,不告诉 她”,简直是我们大多数人生活中 的常客。 当你裸辞了、没钱交房租,你 告诉父母吗?父母在家摔了一跤, 他们告诉你吗?你是什么样的人, 有什么样的梦想,为什么不结婚, 告诉父母了吗? 报喜不报忧,大家心照不宣。 可你瞒我瞒,怎么就成了我们与最 亲密的家人之间,最习惯、最经常 的状态? 为什么“别告诉她” 燕都文化 + Culture Plus 需要善意的谎言吗? 扭曲的告别 有一点需要区分。我们对父母说“我最近挺 好的,你们别操心”,电影中家人对奶奶说“你的 病是良性的”,这两种“善意的谎言”,其实是不一 样的。报喜不报忧,是隐瞒自己的事情,而《别告 诉她》里,却是干预了奶奶了解她自己的病情。 后面的“为了你好”,其实是一种中国的“家 长制”。运用这句“为了你好”,来干预和控制他 人,是中国家长向来擅长的事。 但把它放到电影里,就变成了一个反讽,因 为老奶奶才是家长。 为了说服碧莉,电影里有一个关于死亡的推论。 一、在中国人看来,死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 二、只有一个足够勇敢、理性的人,或者一个 集体里的多个成员共同面对时,才能承受住对死 亡的恐惧。 三、一个老人是脆弱的,有时候像个小孩子 一样不理性,死亡的消息会伤害她,甚至加速她 的死亡。所以,这件事不能让她知道。 这个推论里,藏着一个假设—老人不是一 个理性上完整的人。她一开始就被断定,无法勇敢 地面对自己的死亡。即使她忙里忙外,凭一己之 力,筹办婚礼;即使她曾经也是一家之主,帮助爷爷 承担过死亡的恐惧,只要她现在老了、病了,就被剥 夺了对她理性能力的承认,在精神上矮化了她。她 年轻力壮的孩子,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家长”。 别告诉她,确实是为了免除奶奶的恐惧,但 这是建立在一个偏见,一个对老人、病人理性能 力的贬低之上。 是否告诉她,真的有争论的必要吗? 无论如何隐瞒,死亡是藏不住的。它如果真 的来临,不用别人转告。那是奶奶自己的身体。 这部电影实际问的是,如何与最爱的人告 别。《别告诉她》的英文名,原本就是 The Fare- well—“告别”。但 The Farewell 没有直译为 《告别》,导演说,因为“告别”对于中国人来说太 直接了。显然,在英文世界里,“告别”是相对公 开,更容易一些的。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尤其地无法告别,或许与 我们的传统家庭观念有关。 我们的父母一代已经变得拥有自我了,但在 爷爷奶奶那一辈的心目中,家庭仍旧是一个集 体。即使年迈,不再当家做主,但他们仍然坚持 向家庭付出,甚至倾其所有。 面对这样的老人,晚辈确实亏欠的太多,只要 有恩情还不完,如何能不留遗憾地向他们告别。 老人老了,但仍旧是付出的那一方。他们付 出,直到去世之前。 他们自己无怨无悔,但我们如何能心安理 得,如何能承受住这份告别? 《别告诉她》非常奇怪—一方面它虽然是小制作但在北美首映的 成绩却非常亮眼,另一方面它在中国大陆放映,口碑争议却很大。 有人取笑它是“左宗棠鸡”,红遍美国,中国人却吃不惯;但也有一大 批人,对这部电影不吝好评,让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维系在 7 分之上,其 中包括一些留学生、海外工作者。 而引起争论的核心还是“奶奶患了癌症,到底要不要告诉她?”或许这 个问题还是太小了,我们中国人可能会独自哭泣,却不会大张旗鼓为它纠 结。只有当它被一位海外游子捡了起来,借此审视故土之后,这个小小的 问题,才成为了真正的问题。它变成一把柳叶刀,给中国人的死亡教育,剖 开了一道口子:对待死亡的态度,可能会影响我们生命的质感。 告别 告别 缺失的死亡教育 如何与所爱的人告别?问问我 们自己,一样不知所措。 死亡教育,在中国文化里面向 来是缺乏的。 我们有非常隆重的葬礼文化, 但它既不教导我们应当如何面对亲 人的死亡,也不告诉我们如何帮助 亲人面对死亡。 甚至很少有中国人会公开谈论 死亡,人们用“老了”“走了”“去了”, 去代替“死了”。“死”这个字眼,不管 在何种语境下,都显得过于扎眼。 在中国,也几乎没有形成有影响 的死亡哲学。整体上可以说,强调 “死”的学问至大至难,是中国死亡哲 学的传统。某种程度上,它仍旧是被 大部分人回避了。所以中国零星的 死亡哲学流传至今,并没有对现代人 的观念形成一个积极的影响。 我们似乎处于一种焦虑里,认为 生命是线性的,死亡是生命的断灭。 人们贪生怕死,一面无限地追求延长 生命,一面无法正视“生命必然死亡” 的命运。我们患得患失,更不必说如 何为突然到来的告别做好准备。 这是谁的生命,由谁做主?在她 生命最后的进程里,是否能够得到别 人的尊重,获得内心的平静,跟随自 己的意愿进行行动。她或许想要治 疗,或许想行动,去见一个什么人,做 一件事什么,追补此生的遗憾,也许 什么都不做,就在家坐着、躺着。 但我们作为至亲,是否能够跟 随对方的意愿,先尊重她,不贬低她 作为人的理性质量,再想如何行动 “为了她好”。 很多时候,人们对于生命的敬 畏,是从死亡里升腾起来的。 人类的出生经常是单一的,死亡 却多种多样,无限丰富。即使因为犯 罪、战争、天灾人祸,有那么多的意外 死亡和牺牲,但从容地谈论死亡,仍 旧是一个人勇气的体现。死亡的意 义,和人生的意义一样的精彩,我们 对它要充满敬畏。它是圣洁的。 如果谁,能够逐渐在年纪渐长 的时候,某一天里学会如何正确地 对待死亡,摆脱死亡的阴影,这一生 才会真的圆满。否则,即使活到一 百岁,面对死亡战战兢兢,那也是不 灿烂的生命。(南风窗公众号) 碧莉 碧莉 奶奶与家人依依惜别 奶奶与家人依依惜别 奶奶偷偷给碧莉塞钱 奶奶偷偷给碧莉塞钱 别告诉她 别告诉她 剧照 剧照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Oct-2020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需要善意的谎言吗? - yzdsb.hebnews.cnyzdsb.hebnews.cn/pc/paper/att/202001/16/30d0857a-c224-4d8c-9b4… · 年轻的医生说,这是一个善意 的谎言,他自己的奶奶去世之前,

2020年1月16日 本版编辑/董征 美术编辑/刘晔11

“别告诉她”,当然不是所有的

中国家庭都会这么做。但如果有

家庭在老人被诊断出绝症时,选择

隐瞒,是不稀奇的。

这只是一个普通的谎言。不

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从

哪里来的,我们心里有一个“经

验”:如果你告诉一个老人她得了

癌症,她就会死得很快。在电影

里,碧莉的妈妈也是如此告诫她。

一个被宣布癌症晚期的人,宛如一

个死刑犯,恐惧像是一把刀,它比

疾病更坏,年迈的奶奶将无法承受

这份死亡将至的恐惧。所以,“别

告诉她”。

碧莉不懂。在美国,这个谎言

并不普通,它甚至是犯法的。每一

个人都有获知自己真实病情的权

利。“时间不多了,不是更应该告诉

她吗?”

“如果奶奶还有事要做呢?如

果她想和谁告别呢?”

她一面配合家人瞒着奶奶,一

边忍不住地追问。

年轻的医生说,这是一个善意

的谎言,他自己的奶奶去世之前,

也是这样做的。

小姨说,为什么要告诉她呀?

奶奶她没什么事要做的,而且,说

再见太痛苦了。

只有大伯说的话叫碧莉动摇:

“你要告诉奶奶,是因为你不想承

担责任,你告诉她,你就解脱了。

你不告诉她,才是对她的爱,对她

的负责任,对她的报答。”大伯传递

的信息是,当死神来了,小辈应该

在老人身边营造起一种氛围,让一

切如常,来帮她承担恐惧。

为什么不告诉奶奶?碧莉的

特殊身份,她的执拗,让这个提问

显得从未有过的郑重。它需要解

答,无法意会,不能糊弄。

最后,答案回到了东方和西方

的差异上。在西方,生命是个人

的,但在东方,生命是集体的。如

果奶奶要去世了,那不是她一个人

的死亡,而是这个家庭里面有人将

要死亡。为了孝顺,在生死关头,

家人应当出来帮她承担责任。这

份恐惧要隐藏起来,这份悲哀要均

摊下去。

电影并不是在推崇这个想法,

因为“别告诉她”的本质,始终是欺

骗,以及对个体权利的侵犯。当王

子逸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她就不

仅仅在问自己的亲人“为什么不告

诉奶奶”,她问的是另一个话题

——为什么我们不把坏事告诉亲

人?

其实电影里大部分选择隐瞒

的人,只是随波逐流。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别告诉

她”的理由可能更多一些。担心老

人的倔强,担心她想得太多,担心她

不配合治疗……所以干脆把她蒙在

鼓里,让她处在一个被动的、被呵护

的位置上。但所有隐瞒的原因,归

根结底都是一个:为了她好。

仔细一想,“为了她好,不告诉

她”,简直是我们大多数人生活中

的常客。

当你裸辞了、没钱交房租,你

告诉父母吗?父母在家摔了一跤,

他们告诉你吗?你是什么样的人,

有什么样的梦想,为什么不结婚,

告诉父母了吗?

报喜不报忧,大家心照不宣。

可你瞒我瞒,怎么就成了我们与最

亲密的家人之间,最习惯、最经常

的状态?

为什么“别告诉她”

燕都文化+Culture Plus

需要善意的谎言吗?扭曲的告别

有一点需要区分。我们对父母说“我最近挺

好的,你们别操心”,电影中家人对奶奶说“你的

病是良性的”,这两种“善意的谎言”,其实是不一

样的。报喜不报忧,是隐瞒自己的事情,而《别告

诉她》里,却是干预了奶奶了解她自己的病情。

后面的“为了你好”,其实是一种中国的“家

长制”。运用这句“为了你好”,来干预和控制他

人,是中国家长向来擅长的事。

但把它放到电影里,就变成了一个反讽,因

为老奶奶才是家长。

为了说服碧莉,电影里有一个关于死亡的推论。

一、在中国人看来,死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

二、只有一个足够勇敢、理性的人,或者一个

集体里的多个成员共同面对时,才能承受住对死

亡的恐惧。

三、一个老人是脆弱的,有时候像个小孩子

一样不理性,死亡的消息会伤害她,甚至加速她

的死亡。所以,这件事不能让她知道。

这个推论里,藏着一个假设——老人不是一

个理性上完整的人。她一开始就被断定,无法勇敢

地面对自己的死亡。即使她忙里忙外,凭一己之

力,筹办婚礼;即使她曾经也是一家之主,帮助爷爷

承担过死亡的恐惧,只要她现在老了、病了,就被剥

夺了对她理性能力的承认,在精神上矮化了她。她

年轻力壮的孩子,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家长”。

别告诉她,确实是为了免除奶奶的恐惧,但

这是建立在一个偏见,一个对老人、病人理性能

力的贬低之上。

是否告诉她,真的有争论的必要吗?

无论如何隐瞒,死亡是藏不住的。它如果真

的来临,不用别人转告。那是奶奶自己的身体。

这部电影实际问的是,如何与最爱的人告

别。《别告诉她》的英文名,原本就是The Fare-

well——“告别”。但 The Farewell 没有直译为

《告别》,导演说,因为“告别”对于中国人来说太

直接了。显然,在英文世界里,“告别”是相对公

开,更容易一些的。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尤其地无法告别,或许与

我们的传统家庭观念有关。

我们的父母一代已经变得拥有自我了,但在

爷爷奶奶那一辈的心目中,家庭仍旧是一个集

体。即使年迈,不再当家做主,但他们仍然坚持

向家庭付出,甚至倾其所有。

面对这样的老人,晚辈确实亏欠的太多,只要

有恩情还不完,如何能不留遗憾地向他们告别。

老人老了,但仍旧是付出的那一方。他们付

出,直到去世之前。

他们自己无怨无悔,但我们如何能心安理

得,如何能承受住这份告别?

《别告诉她》非常奇怪——一方面它虽然是小制作但在北美首映的

成绩却非常亮眼,另一方面它在中国大陆放映,口碑争议却很大。

有人取笑它是“左宗棠鸡”,红遍美国,中国人却吃不惯;但也有一大

批人,对这部电影不吝好评,让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维系在7分之上,其

中包括一些留学生、海外工作者。

而引起争论的核心还是“奶奶患了癌症,到底要不要告诉她?”或许这

个问题还是太小了,我们中国人可能会独自哭泣,却不会大张旗鼓为它纠

结。只有当它被一位海外游子捡了起来,借此审视故土之后,这个小小的

问题,才成为了真正的问题。它变成一把柳叶刀,给中国人的死亡教育,剖

开了一道口子:对待死亡的态度,可能会影响我们生命的质感。

告别告别,,

缺失的死亡教育如何与所爱的人告别?问问我

们自己,一样不知所措。

死亡教育,在中国文化里面向

来是缺乏的。

我们有非常隆重的葬礼文化,

但它既不教导我们应当如何面对亲

人的死亡,也不告诉我们如何帮助

亲人面对死亡。

甚至很少有中国人会公开谈论

死亡,人们用“老了”“走了”“去了”,

去代替“死了”。“死”这个字眼,不管

在何种语境下,都显得过于扎眼。

在中国,也几乎没有形成有影响

的死亡哲学。整体上可以说,强调

“死”的学问至大至难,是中国死亡哲

学的传统。某种程度上,它仍旧是被

大部分人回避了。所以中国零星的

死亡哲学流传至今,并没有对现代人

的观念形成一个积极的影响。

我们似乎处于一种焦虑里,认为

生命是线性的,死亡是生命的断灭。

人们贪生怕死,一面无限地追求延长

生命,一面无法正视“生命必然死亡”

的命运。我们患得患失,更不必说如

何为突然到来的告别做好准备。

这是谁的生命,由谁做主?在她

生命最后的进程里,是否能够得到别

人的尊重,获得内心的平静,跟随自

己的意愿进行行动。她或许想要治

疗,或许想行动,去见一个什么人,做

一件事什么,追补此生的遗憾,也许

什么都不做,就在家坐着、躺着。

但我们作为至亲,是否能够跟

随对方的意愿,先尊重她,不贬低她

作为人的理性质量,再想如何行动

“为了她好”。

很多时候,人们对于生命的敬

畏,是从死亡里升腾起来的。

人类的出生经常是单一的,死亡

却多种多样,无限丰富。即使因为犯

罪、战争、天灾人祸,有那么多的意外

死亡和牺牲,但从容地谈论死亡,仍

旧是一个人勇气的体现。死亡的意

义,和人生的意义一样的精彩,我们

对它要充满敬畏。它是圣洁的。

如果谁,能够逐渐在年纪渐长

的时候,某一天里学会如何正确地

对待死亡,摆脱死亡的阴影,这一生

才会真的圆满。否则,即使活到一

百岁,面对死亡战战兢兢,那也是不

灿烂的生命。(南风窗公众号)

碧莉碧莉

奶奶与家人依依惜别奶奶与家人依依惜别

奶奶偷偷给碧莉塞钱奶奶偷偷给碧莉塞钱

《《别告诉她别告诉她》》剧照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