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 ,一座村2019/11/04  · 休宁县西部溪口古镇花桥村进行...

1
沙曼 柴锅饭 陪读老妈 章雨晨 人生档案 姬臣 至今犹记赠衣情 我的老朋友胡瑞清先生竟 于某天夜里突然辞世,享寿九 十二岁。 胡瑞清先生身形挺拔,面 容清癯,双目炯炯,英气逼人。 1928年生于安徽省休宁县蓝田 乡 小 溪 村 ,1945 年 考 入 安 徽 省 立徽州中学(今黄山市休宁中 学)高中部就读,他一生有两大 爱好,一是喝酒,二是跑步。他 喝酒不是小酌,而是豪饮,青年 至老,一生不变。每次同桌用 餐,他年登耄耋,满头银丝,开 席之前总是笑呵呵地正襟危 坐,一旦举杯,立刻充满激情, 佳酿入腹,双颊微红,正所谓 “三杯竹叶穿肠过,两朵桃花上 脸来”。席间谈笑风生,声音洪 亮,思维敏捷,开怀畅饮,令人 叹服。虽然酷爱杯中之物,但 他持杯有度,待人有节,从不以 长者自居,倚老卖老。同桌者 不分老幼,均一视同仁,彬彬有 礼,使人切身感受到这位老人 的真诚、热情和文明,每次总是 乘兴而聚,尽兴而散。 他体魄强健,每日清晨沿 着新安江延伸段慢跑,85岁之 前,平均每天7公里,后来年事 渐高,缩减为5公里,风雨无 阻。有时冬日下雪,他身穿滑 雪衣,执伞缓跑,坚持不辍。88 岁时,他被急驶而来的摩托车 撞倒,以致骨折,但很快康复, 又立即恢复慢跑。退休后,他 先后到青海、湖南、天津、重庆 等地参加长跑赛事,更走出国 门,飞赴日本、美国、加拿大等 国参加世界业余老年马拉松比 赛,可以说是“跑遍全国,跑出 亚洲,跑向世界”。他曾将在加 拿大获得的比赛奖品 —一件 金黄色的运动服转赠给我,告 诫我要重视体育锻炼,保持身 体健康。可是我辜负了他的期 望,只是每日步行,并未尝试跑 步。如今赠衣犹在,故人已去, 令人倍感失落。 1949 年 10 月 ,全 国 解 放 , 普天同庆,胡瑞清迎娶同乡少 女余如蕙为妻,二人同岁,育有 二子。如蕙秉持中国传统妇女 所普遍具备的优良品质,相夫 教子,温柔贤惠。晚年体弱多 病,腿脚不便,目已半盲,耳近 全聋,瑞清包揽家务,对衰妻精 心照料,关怀备至。为方便出 行,他专门购买了一辆四轮电 瓶车,常于天气晴好时,驾车携 妻外出,每到河边小径,公园湿 地,总是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老 伴,走走看看。健翁衰妪,白头 携手,相依相伴,令人称道。 2017 年 6 月,余如蕙病逝,瑞清 以九十高龄,整理收集亡妻旧 照,精心编印成册,并亲笔撰写 《悼亡妻》一文,细述七十载夫 妻之情,读之令人泣下。 瑞清先生早年从事小学教 育工作,后长期以基层税务为 主业。他为人耿直,侠骨柔 肠,公道正派,虽然历经坎坷, 始终积极乐观,笑对人生。他 晚年义务主持休宁中学1947、 1948、1949 届 同 学 会 工 作 ,出 集子、发通知、勤联络,多次促 成聚会,凝聚世界各地老同学 的乡情、友谊,事无巨细,不厌 其烦,付出极大的精力,从不 计较个人得失。他重情重义, 乐于助人,童叟无欺,总是尽 己所能,发光发热,受到各界 赞誉。 数周前,瑞清先生从供职 于贵州大学的幼子家中返回屯 溪,子、媳挽留老父多住几日, 但他执意返乡过重阳节,未料 回到家中仅数日就遽然而逝, 如此健康的老人,实在令人惋 惜。又转念一想,生命乃是过 程,人人皆为过客,瑞清老人四 代同堂,其乐融融,溘然长眠, 叶落归根,心中又感到稍许欣 慰。世上本无永恒,除非流传; 人间本无传奇,除非穿越平 凡。在我心中,胡瑞清先生就 是一个来自平凡、穿越平凡又 归于平凡的传奇。 版责任编辑 版责任编辑/ / 胡玉琪 胡玉琪 E Email:hsrbhyq@ mail:hsrbhyq@163 163.com .com 7 万家灯火 2019 年 11 月 4 日 星期一 www.huangshannews.cn 乡村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 方,炊烟袅袅,小桥流水,绿树成 荫,鸟语花香,还有弯曲的山路 ……因此,对于每一个乡村游子 来说,乡村那头依旧是一片净土, 有割舍不下的情结,是内心深处 无比牵挂神往的地方。 我从小在深山里长大,自然 对养育我的大山有着浓浓的依 恋。于是,但凡周末一有时间,总 喜欢钻进自然幽静的大山里, 找寻藏在深山古村落里的乡愁。 秋浓之际,我又开启了行走徽州 的新征程,深入徽州大山,走进了 休宁县西部溪口古镇花桥村进行 实地探访。 那天,在花桥村支书叶剑彬 先生的带领下,就直奔村里下辖 的一个高山村民组白石坑。原因 很简单,那是一个从未被打扰的 古村落,17余户人家的山村,目 前仅剩唯一的年迈老人常年孤守 着一座村庄,这也是我此行所关 注的焦点。 白石坑村距离花桥约有2公 里路程,全是崎岖蜿蜒山道,笨重 石块堆砌成阶梯状的坡面,两旁 长满杂草的一段土路,路面不宽, 踩上去倒也稳实。白石坑村在徽 州五千古村落当中,属于微缩版 村落。村庄不大,况且人口也不 多,17 户人家才近 70 人,现保留 户籍的只有56人。村里大部分 以汪姓为主,詹姓及吴姓占据少 数。据村民汪新根介绍,他们汪 氏始迁祖早年从婺源汪口迁过 来。 今年60岁的汪新根,是白石 坑 村 里 的 一 名 竹 编 手 艺 人 ,2008 年就从山上搬到山脚下花桥村居 住了。白石坑不属于高山地质灾 害点,那么为什么要举村外迁? 汪新根言语间一席话却道破了缘 由。他认为,这里位居高山,交通 偏僻、信息闭塞制约着村民的劳 动生产力发展重要瓶颈,比如,看 病就医、孩子读书求学。年轻人 如果长期居住在一个还要依靠肩 挑背担的山头上生活,估计连娶 媳 妇 都 会 成 问 题 。 2016 年 ,伴 随 着詹博武、汪新福父子俩最后搬 出 白 石 坑 村 ,至 此 该 村 99%的 村 民都迁徙到山下居住了,他们有 的在山脚下的花桥村里建起粉墙 黛瓦徽派民居,有的为了孩子的 读书上学及就业,都选择前往溪 口镇上或县城里购置房屋。目 前,村内大部分房屋都被闲置,可 以说是渐成“无人村”。即便一些 村民回家,也只是在春季春笋开 挖和春茶采摘时,才偶尔进山,像 汪新根这样的乡村手艺人,偶尔 白天爬上山来到老房子里代加工 一些竹制半成品出售,也纯粹是 维持生存贴补家用之道。除此之 外,全村仅有一位68岁的吴高祥 还居住在这座百年的古村落。 深秋的徽州,丹枫似火,草深 果黄,镶嵌在约莫海拔400多米苦 竹尖高山之腰的白石坑,古朴而静 默。房前屋后的柿子树上,果实挂 满,金灿灿,红彤彤,没有人来采 摘,任由鸟雀啄食。黑白相间的砖 木结构的老房,周围已是杂草丛 生,渐渐远去的山民已似乎逐渐使 这片乡土被时光所遗忘。 吴高祥老人原籍是休宁溪口 镇和村人,11岁时因为家庭贫困 所迫,从几十里外的村庄被抱养 到这里长大,与养父一起生活。 十年前,伴随着养父及养父另一 个儿子的相继去世,吴高祥老人 独居这幢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 砖瓦结构房屋好多年了。吴高祥 老人身患残疾,从小因小儿麻痹 症所致,至今未成家立业。但吴 高祥老人身残志坚,吃苦耐劳,年 轻时候就游走四方,去休宁各地 上门帮工来养活家庭,养父去世 后,才回到家中操持家业。 在农村,吴高祥应该算是步 入高龄梯队了,但他性情爽朗、思 维敏捷,谈笑间不失幽默。为人 也非常勤快,在他家中,我们看到 堂前屋后料理得干干净净、井井 有条。吴高祥老人自理与独立能 力相当强,每天除了在自己家门 口种点蔬菜外,还养了一头牛。 白石坑与木梨硔同属苦竹尖一座 山脉,两地之间距离较近,从白石 坑徒步到木梨硔村,步行只需40 分钟。这些年,木梨硔村乡村旅 游异常火爆,吴高祥老人还经常 翻山越岭挑着一些自己种植的瓜 果蔬菜带到木梨硔售卖,补贴家 用。 吴高祥是镇里的主要特困供 养贫困户精准扶贫对象,每月能 享受到国家政策发放的五保户的 各种补助。前些年,考虑到吴高 祥老人身体出行不便原因,镇里 还特地在原花桥村小学内给他安 排一间住房。可吴高祥却深感故 土难离,草木情深,又重返老房子 居住。吃水不忘挖井人,吴高祥 老人言语表达虽很质朴,但是对 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有驴友到村里来访问,便逢人必 夸党的政策好。 夕阳余晖,虽不耀眼,仍绚烂 精彩。群山环抱的白石坑,袅袅 炊烟,青林翠竹相衬,五色交辉融 于自然之中,恬静雅致村庄,甚是 清闲。吴高祥依旧像往常一样依 偎着自己那座村庄,享受着那份 不温不火的生活。 一个人 一个人 一座村 一座村 张启立 盛红兵 红色传承 秋色 李海波/摄 吴孙民 文/图 老房子屋后就是一个小山 头,说是山头一点不大,间接竹 林,间接树林,还有一些坟头,从 进山头到出山头,沿着小路走,快 的话,五分钟都要不到,再走过田 畈,就到下一个村庄了。 有山头的话,柴火一定不用 愁了。 一般放假,舅舅家姨家姑家 的孩子们都会在一起玩,大人会 嫌弃我们,呼啦啦的一大帮,翻箱 倒柜太闹腾,然后就打发我们到 后屋山头捡柴火,说是捡完柴就 烀山芋给我们吃。 不管是烀山芋,还是烀蚕豆, 要捡的都是粗一点的树干,手指 粗也行,手腕粗更好,当然引火的 茅草、松毛还有枯叶也需要。粗 的柴火抱着回家,引火的柴火拿 着篮子装回家。 童年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 就是像哈利波特骑扫帚一样骑着 竹耙漫山遍野地跑,耙到松毛回 家烧锅就很开心,那时候丝毫体 会不到辛苦,完全玩来着。 烧柴锅有好处有坏处,喂柴 在我们老家又叫着“捣锅底”,我 时常觉得捣锅底多幸福呀,还可 以在锅洞里塞橘子、塞山芋烤着 吃,等烤得差不多时候再用火钳 捡出来,欢天喜地地剥皮吃,也不 怕烫手,真是忙里面偷着乐。 要是冬天烧柴锅,那炭火还 可以铲到火桶盆里面去,暖烘烘 的,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烧柴锅 容易把厨房熏得乌漆麻黑,有时 候遇到湿柴火,熏得人眼睛生疼。 烧柴锅,倘若一个人的话,那 么灶上一通忙,灶下一把火,忙得 不可开交,若是多了一个人,自然 也就热闹起来了。 锅里水是沸腾的热闹,人声 是温暖的热闹。 小时候,我妈烧饭,我爸就是 捣锅底的那个,他们俩都是一边 忙活一边唠家常,话题说来说去, 要不就是厂里的事,要不就是收 成,再就是村里的人。 有一回厨房屋顶的瓦坏了, 漏了很多雨水到锅里,我以为这 下可以不用吃饭了,可以泡方便 面吃了。在我小时候,能吃到一 包泡的方便面就很开心了,现在 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结果我爸 还是冒雨把屋顶修好,我妈继续 做饭。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家 户户炒菜用天然气,烧饭用电饭 煲,也就没有了柴锅饭的乐趣。 柴锅烧饭等到锅里水沸腾的 时候,还可以用水瓢舀一点饮汤 (米汤)放在大碗里面喝,我很喜 欢饮汤里面的米香,饭前喝一点, 身上暖和,心里很舒坦。 我爸烧菜不行,唯一拿手的 就是蒸鸡蛋,反正他总是炫耀自 己能用两个鸡蛋蒸出四个的效 果,我一直觉得这是烧柴锅的原 因。等锅里米饭水还有些许,就 把打好的鸡蛋滴几滴酱油连碗 一起放在饭头上蒸,等蒸好了, 舀一勺子猪油倒进去,那鸡蛋羹 嫩嫩滑滑,香香软软,拌饭吃极 好。 除了蒸鸡蛋,柴锅蒸出来的 现菜也格外的香,冬天要吃鱼冻 子,自然不用蒸,像其他的菜,如 肉烧大萝卜,第二餐放在饭头上 一蒸,肉香更充实,萝卜更入味。 农家柴锅旁边一般都配有汤罐, 有时候还没有炒两菜,汤罐里面的 水就开了,就要帮忙装入水壶,除 了烧水,汤罐也可以热菜,冬天里 就不担心烧一个菜冷一个菜了。 我妈喜欢把山芋切成片,然 后在米饭上边贴着锅绕一圈码 好,等饭好了,山芋也就蒸好了, 掀开锅盖的那刻,满室盈香真的 一点不夸张。山芋也分品种,红 心山芋和粉山芋在饭头上蒸出来 的味道和口感是大相径庭,各有 千秋,各有其美。年幼之时,盛饭 的时候,一碗饭上面盖几片山芋 块,就是幸福感。 吃柴锅饭能吃到锅巴,想吃 焦一点锅巴,还是半焦的锅巴,完 全是看喂柴的火候了,有时候就 是点着茅草一把火的事情。吃完 饭拿着锅巴蘸自己家辣椒酱吃, 或者蘸吃完剩菜的汤汁吃,或是 一口菜一口锅巴吃,完全不亚于 一口菜一口酒。 柴锅饭是那个时代的特征, 再想吃柴锅饭,用现在话说,就是 忆苦思甜,追忆似水年华,柴锅饭 的背后是庄稼人的辛苦,是一种 独特的美,更是一种自力更生的 勤劳。 今年44岁的胡进文,平顶 头,国字脸,体态敦实,性格直 爽,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一 看,就是个敢于担当的精明 人。早在26年前,他心中一直 揣着个绿色梦想:参军入伍, 保 家 卫 国 ! 1993 年 12 月 24 日,大雪纷飞、红梅报喜,他终 于如愿以偿,穿上绿军装,踏 入了梦寐以求的军营 —天 津警备区战炮营。 来到部队,他孜孜不倦努 力学习文化知识,起早贪黑刻 苦训练军事技术。一年后,脱 颖而出,被提拔为副班长,不 久 ,又 当 了 班 长 。 在 1995 年 “6 · 4军事大比武”中,他担任 瞄准手,三发炮弹,炮炮中的, 夺得全师榴弹炮射击第一名, 他个人和全班均荣立三等 功。从此,他所带的四班成为 全 连 基 准 班 、标 兵 班 。 1997 年 冬,首长批准他回家探亲,因 表现优秀,营长又奖励他30天 一共75天假期。他心中别提 多高兴了:四年没回家了,这 次得好好陪陪年事渐高的父 母。可是回家才一周,农历十 二月廿八这天,接到部队安排 他去山东接新兵的电报。马 上要过年了,他安慰父母之 后,当即起程。大雪封山,交 通中断,他从汪村镇广源村, 踩着深雪,翻山越岭, 行 30 多公里才坐上汽车,按时赶回 了部队。 在部队,他管理士兵特有 一套。连长把“刺头”都交给 他带。一年后,这些兵一个个 都被他调教得钉是钉,铆是 铆,有的还被评上了先进个 人。当兵五年来,他年年被评 为优秀士兵,多次受师、团嘉 奖,当班长,代理排长,光荣入 党。五年军旅生涯,造就了他 刚正不阿、身手敏捷的优良品 质和体魄。 退役后,在休宁县公安局 交管大 队 担 任 辅 警 ,他 保 持 和发扬部队优良传统,吃苦 在前,享誉在后,踏实肯干, 甘当一颗平淡无奇的铺路 石 。 2011 年 5 月 ,在 追 捕 一 名网上在逃人员时,胡进文与 同事驾车穷追不舍,当追到金 村火车站时,逃犯见无路可 逃,便弃车朝荒野奔命。胡进 文飞身下车,鞋子陷进淤泥 里,他顾不上,光着脚丫猛扑 上去,逃犯见只有一人,捡起 一根木棍,企图负隅顽抗,胡 进文毫不畏 惧 ,徒 手 格 斗 ,很 快 就 拿 下 逃 犯 。 2016 年 11 月底,在巡逻执勤中他发现 一辆装满猪仔的外籍车辆, 陷入冰冻打滑的泥坑无法行 驶,车上猪仔冻得直哼哼,车 主急得直跺脚。他脱下外 套,帮助司机将车推到安全 位置。 胡进文优良的作风品格 不仅源自部队的锻炼,更与他 的家庭息息相关。爷爷胡美 达 是 革 命 烈 士 ,1935 年 参 加 皖 南红军独立团领导的农民团, 担任青年团长。次年因叛徒 出卖,被国民党逮捕,在反动 派制造的“休西惨案”中被杀 害,牺牲时年仅28岁。胡进文 父亲胡汝成,12岁时继承先父 遗志,参加红色儿童团,替游 击队送信,帮助地下党开会时 站岗放哨,写下了“少年壮志 不言愁”的光辉一页。胡进文 从小生活在红色家庭中,耳濡 目染革命家庭的家风家训家 教,身体里流淌着革命先辈的 红色基因。 老妈的陪读史十分漫长,从 我上小学开始,那个时候老妈和 老爸刚刚到县城工作,老爸在企 业上班,老妈一个人开了一家 店。在工作和照顾我的同时,老 妈没有丢下学习,考取了一个护 士证。家庭发展初期的艰辛相 信经历过的人都会了解,在工作 刚刚起步还有一个小屁孩要照 顾的情况下,老妈的学习时间应 该是从日常的间隙中挤出来 的。再接着就到了我上初中的 时候了,老妈决定报考执业医师 的考试。就是放到现在执业医 师也是非常难考的一门考试,而 我的老妈当年也是用抽出来的 时间啃下了这块难啃的大骨 头。紧接着就到了我上了大学 即将考研的时候,快要到50岁的 老妈在家中郑重其事地说要继 续学习提高学历,对于爱学习的 老妈,我和老爸一向是十分支持 的,于是我们俩一个准备考研一 个准备着自己的成人大学。在 我成功考博之后,老妈依然没有 停下她学习的脚步,又在准备着 她的另一个职业考试。 这就是至今为止我老妈的 陪读史,在我成长、学习的每一 个阶段都不曾缺席。以前小的 时候并不懂得学习的意义,就很 纳闷自己只想丢掉作业出去玩 耍,而老妈为什么还自找麻烦主 动学习,还要去参加考试。看到 老妈认真看书并且真的有获得 知识的满足感的时候,突然觉得 学习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 老妈的行为在无形中给幼小的 我树立了一个榜样,教会我要自 己去寻找学习的乐趣。 上初中的时候,那可能是我 学习生活中最开心的时期,我记 得那年暑假,我和妈妈两个人就 在店里面一个写暑假作业一个 准备执业医师的考试。整个假 期的下午,我们都感觉不到炎 热,有时候学累了我们俩就在 一起说说话,偶尔还会一起用 扑克牌计算24点,美其名曰脑 力益智。暑假里我们仿佛一起 自习的同班同学,虽然没有办 法交流学习内容,但是一起学 习获得的充实和快乐却永远留 在了我们的心中。 考研的时候老妈更多的是 给我带来了一种鼓励和支持,对 于当时的我而言,考研报考的学 校是相当有难度的,学习模式也 与以往不同,没有老师授课,也 没有同学们一起学习,什么都得 自己学习自己摸索。经历过考 研的人一定能够懂得其中的酸 甜苦辣,很多次迷茫质疑自己的 时候只能是自我调整然后坚定 目标。老妈不仅给了我鼓励和 支持,她用她的行为让我觉得这 件事可以办到,因为她也和我一 样在努力,每当我想到这一点就 会燃起斗志。现在,我们都还在 各自的道路上摸索着前进,一起 学习,共同进步。老妈的以身作 则让我看到一个人要想发展就 要不断地学习,唯有学习才能提 高我们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能力, 才能充分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后来,老妈告诉我,她陪读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这 是一个要终身学习的时代,只有 不断地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所淘 汰,还可缓解生活上带来的紧张 和焦虑。二是她想以这种方式 陪伴我成长,虽然她不能帮我将 脚下的道路铺平,但她可以用行 为让我更加勇敢更加自信。 我很感谢老妈这么多年的 陪伴与支持。未来的道路我相 信我们在各自的轨道上也一直 能够共同努力,齐头并进!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Jul-2020

1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一个人 ,一座村2019/11/04  · 休宁县西部溪口古镇花桥村进行 实地探访。那天,在花桥村支书叶剑彬 先生的带领下,就直奔村里下辖 的一个高山村民组白石坑。原因

1051836 沙 曼

履印点点柴 锅 饭

陪 读 老 妈

1051836 章雨晨

家庭手记

人生档案1051836 姬 臣 至 今 犹 记 赠 衣 情我的老朋友胡瑞清先生竟

于某天夜里突然辞世享寿九十二岁

胡瑞清先生身形挺拔面容清癯双目炯炯英气逼人1928年生于安徽省休宁县蓝田乡小溪村1945 年考入安徽省立徽州中学(今黄山市休宁中学)高中部就读他一生有两大爱好一是喝酒二是跑步他喝酒不是小酌而是豪饮青年至老一生不变每次同桌用餐他年登耄耋满头银丝开席 之 前 总 是 笑 呵 呵 地 正 襟 危坐一旦举杯立刻充满激情佳酿入腹双颊微红正所谓

ldquo三杯竹叶穿肠过两朵桃花上脸来rdquo席间谈笑风生声音洪亮思维敏捷开怀畅饮令人叹服虽然酷爱杯中之物但他持杯有度待人有节从不以长者自居倚老卖老同桌者不分老幼均一视同仁彬彬有礼使人切身感受到这位老人

的真诚热情和文明每次总是乘兴而聚尽兴而散

他体魄强健每日清晨沿着新安江延伸段慢跑85 岁之前平均每天 7 公里后来年事渐 高 缩 减 为 5 公 里 风 雨 无阻有时冬日下雪他身穿滑雪衣执伞缓跑坚持不辍88岁时他被急驶而来的摩托车撞倒以致骨折但很快康复又立即恢复慢跑退休后他先后到青海湖南天津重庆等地参加长跑赛事更走出国门飞赴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参加世界业余老年马拉松比赛可以说是ldquo跑遍全国跑出亚洲跑向世界rdquo他曾将在加拿大获得的比赛奖品mdashmdash一件金黄色的运动服转赠给我告诫我要重视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可是我辜负了他的期望只是每日步行并未尝试跑步如今赠衣犹在故人已去令人倍感失落

1949 年 10 月全国解放普天同庆胡瑞清迎娶同乡少女余如蕙为妻二人同岁育有二子如蕙秉持中国传统妇女所普遍具备的优良品质相夫教子温柔贤惠晚年体弱多病腿脚不便目已半盲耳近全聋瑞清包揽家务对衰妻精心照料关怀备至为方便出行他专门购买了一辆四轮电瓶车常于天气晴好时驾车携妻外出每到河边小径公园湿地总是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老伴走走看看健翁衰妪白头携 手 相 依 相 伴 令 人 称 道 2017 年 6 月余如蕙病逝瑞清以九十高龄整理收集亡妻旧照精心编印成册并亲笔撰写《悼亡妻》一文细述七十载夫妻之情读之令人泣下

瑞清先生早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后长期以基层税务为主 业 他 为 人 耿 直 侠 骨 柔肠公道正派虽然历经坎坷

始终积极乐观笑对人生他晚年义务主持休宁中学 194719481949 届同学会工作出集子发通知勤联络多次促成聚会凝聚世界各地老同学的乡情友谊事无巨细不厌其烦付出极大的精力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重情重义乐于助人童叟无欺总是尽己所能发光发热受到各界赞誉

数周前瑞清先生从供职于贵州大学的幼子家中返回屯溪子媳挽留老父多住几日但他执意返乡过重阳节未料回到家中仅数日就遽然而逝如此健康的老人实在令人惋惜又转念一想生命乃是过程人人皆为过客瑞清老人四代同堂其乐融融溘然长眠叶落归根心中又感到稍许欣慰世上本无永恒除非流传人 间 本 无 传 奇 除 非 穿 越 平凡在我心中胡瑞清先生就

是一个来自平凡穿越平凡又归于平凡的传奇

本本版责任编辑版责任编辑 胡玉琪胡玉琪 EE--mailhsrbhyqmailhsrbhyq163163comcom

第 7 版

万家灯火2019年 11月 4日 星期一 wwwhuangshannewscn

乡村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炊烟袅袅小桥流水绿树成荫鸟 语 花 香还 有 弯 曲 的 山 路helliphellip因此对于每一个乡村游子来说乡村那头依旧是一片净土有割舍不下的情结是内心深处无比牵挂神往的地方

我从小在深山里长大自然对养育我的大山有着浓浓的依恋于是但凡周末一有时间总喜 欢 钻 进 自 然 幽 静 的 大 山 里

找寻藏在深山古村落里的乡愁秋浓之际我又开启了行走徽州的新征程深入徽州大山走进了休宁县西部溪口古镇花桥村进行实地探访

那天在花桥村支书叶剑彬先生的带领下就直奔村里下辖的一个高山村民组白石坑原因很简单那是一个从未被打扰的古村落17 余户人家的山村目前仅剩唯一的年迈老人常年孤守

着一座村庄这也是我此行所关注的焦点

白石坑村距离花桥约有 2公里路程全是崎岖蜿蜒山道笨重石块堆砌成阶梯状的坡面两旁长满杂草的一段土路路面不宽踩上去倒也稳实白石坑村在徽州五千古村落当中属于微缩版村落村庄不大况且人口也不多17 户人家才近 70 人现保留户籍的只有 56 人村里大部分以汪姓为主詹姓及吴姓占据少数据村民汪新根介绍他们汪氏始迁祖早年从婺源汪口迁过来

今年 60岁的汪新根是白石坑村里的一名竹编手艺人2008年就从山上搬到山脚下花桥村居住了白石坑不属于高山地质灾

害点那么为什么要举村外迁汪新根言语间一席话却道破了缘由他认为这里位居高山交通偏僻信息闭塞制约着村民的劳动生产力发展重要瓶颈比如看病就医孩子读书求学年轻人如果长期居住在一个还要依靠肩挑背担的山头上生活估计连娶媳妇都会成问题2016年伴随着詹博武汪新福父子俩最后搬出白石坑村至此该村 99的村民都迁徙到山下居住了他们有的在山脚下的花桥村里建起粉墙黛瓦徽派民居有的为了孩子的读书上学及就业都选择前往溪口镇上或县城里购置房屋目前村内大部分房屋都被闲置可以说是渐成ldquo无人村rdquo即便一些村民回家也只是在春季春笋开

挖和春茶采摘时才偶尔进山像汪新根这样的乡村手艺人偶尔白天爬上山来到老房子里代加工一些竹制半成品出售也纯粹是维持生存贴补家用之道除此之外全村仅有一位 68岁的吴高祥还居住在这座百年的古村落

深秋的徽州丹枫似火草深果黄镶嵌在约莫海拔400多米苦竹尖高山之腰的白石坑古朴而静默房前屋后的柿子树上果实挂满金灿灿红彤彤没有人来采摘任由鸟雀啄食黑白相间的砖木结构的老房周围已是杂草丛生渐渐远去的山民已似乎逐渐使这片乡土被时光所遗忘

吴高祥老人原籍是休宁溪口镇和村人11岁时因为家庭贫困所迫从几十里外的村庄被抱养

到这里长大与养父一起生活十年前伴随着养父及养父另一个儿子的相继去世吴高祥老人独居这幢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砖瓦结构房屋好多年了吴高祥老人身患残疾从小因小儿麻痹症所致至今未成家立业但吴高祥老人身残志坚吃苦耐劳年轻时候就游走四方去休宁各地上门帮工来养活家庭养父去世后才回到家中操持家业

在农村吴高祥应该算是步入高龄梯队了但他性情爽朗思维敏捷谈笑间不失幽默为人也非常勤快在他家中我们看到堂前屋后料理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吴高祥老人自理与独立能力相当强每天除了在自己家门口种点蔬菜外还养了一头牛

白石坑与木梨硔同属苦竹尖一座山脉两地之间距离较近从白石坑徒步到木梨硔村步行只需 40分钟这些年木梨硔村乡村旅游异常火爆吴高祥老人还经常翻山越岭挑着一些自己种植的瓜果蔬菜带到木梨硔售卖补贴家用

吴高祥是镇里的主要特困供养贫困户精准扶贫对象每月能享受到国家政策发放的五保户的各种补助前些年考虑到吴高祥老人身体出行不便原因镇里还特地在原花桥村小学内给他安排一间住房可吴高祥却深感故土难离草木情深又重返老房子居住吃水不忘挖井人吴高祥老人言语表达虽很质朴但是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有驴友到村里来访问便逢人必夸党的政策好

夕阳余晖虽不耀眼仍绚烂精彩群山环抱的白石坑袅袅炊烟青林翠竹相衬五色交辉融于自然之中恬静雅致村庄甚是清闲吴高祥依旧像往常一样依偎着自己那座村庄享受着那份不温不火的生活

一 个 人一 个 人 一 座 村一 座 村

1051836 张启立 盛红兵

红色故事

红 色 传 承

秋色李海波摄

1051836 吴孙民 文图

悠悠心曲

老房子屋后就是一个小山头说是山头一点不大间接竹林间接树林还有一些坟头从进山头到出山头沿着小路走快的话五分钟都要不到再走过田畈就到下一个村庄了

有山头的话柴火一定不用愁了

一般放假舅舅家姨家姑家的孩子们都会在一起玩大人会嫌弃我们呼啦啦的一大帮翻箱倒柜太闹腾然后就打发我们到后屋山头捡柴火说是捡完柴就烀山芋给我们吃

不管是烀山芋还是烀蚕豆要捡的都是粗一点的树干手指粗也行手腕粗更好当然引火的茅草松毛还有枯叶也需要粗的柴火抱着回家引火的柴火拿着篮子装回家

童年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就是像哈利波特骑扫帚一样骑着竹耙漫山遍野地跑耙到松毛回家烧锅就很开心那时候丝毫体

会不到辛苦完全玩来着烧柴锅有好处有坏处喂柴

在我们老家又叫着ldquo捣锅底rdquo我时常觉得捣锅底多幸福呀还可以在锅洞里塞橘子塞山芋烤着吃等烤得差不多时候再用火钳捡出来欢天喜地地剥皮吃也不怕烫手真是忙里面偷着乐

要是冬天烧柴锅那炭火还可以铲到火桶盆里面去暖烘烘的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烧柴锅容易把厨房熏得乌漆麻黑有时候遇到湿柴火熏得人眼睛生疼

烧柴锅倘若一个人的话那么灶上一通忙灶下一把火忙得不可开交若是多了一个人自然也就热闹起来了

锅里水是沸腾的热闹人声是温暖的热闹

小时候我妈烧饭我爸就是捣锅底的那个他们俩都是一边忙活一边唠家常话题说来说去要不就是厂里的事要不就是收成再就是村里的人

有一回厨房屋顶的瓦坏了漏了很多雨水到锅里我以为这下可以不用吃饭了可以泡方便面吃了在我小时候能吃到一包泡的方便面就很开心了现在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结果我爸还是冒雨把屋顶修好我妈继续做饭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家户户炒菜用天然气烧饭用电饭煲也就没有了柴锅饭的乐趣

柴锅烧饭等到锅里水沸腾的时候还可以用水瓢舀一点饮汤(米汤)放在大碗里面喝我很喜欢饮汤里面的米香饭前喝一点身上暖和心里很舒坦

我爸烧菜不行唯一拿手的就是蒸鸡蛋反正他总是炫耀自己能用两个鸡蛋蒸出四个的效果我一直觉得这是烧柴锅的原因等锅里米饭水还有些许就把打好的鸡蛋滴几滴酱油连碗一起放在饭头上蒸等蒸好了舀一勺子猪油倒进去那鸡蛋羹嫩嫩滑滑香香软软拌饭吃极好

除了蒸鸡蛋柴锅蒸出来的现菜也格外的香冬天要吃鱼冻子自然不用蒸像其他的菜如肉烧大萝卜第二餐放在饭头上一蒸肉香更充实萝卜更入味农家柴锅旁边一般都配有汤罐

有时候还没有炒两菜汤罐里面的水就开了就要帮忙装入水壶除了烧水汤罐也可以热菜冬天里就不担心烧一个菜冷一个菜了

我妈喜欢把山芋切成片然后在米饭上边贴着锅绕一圈码好等饭好了山芋也就蒸好了掀开锅盖的那刻满室盈香真的一点不夸张山芋也分品种红心山芋和粉山芋在饭头上蒸出来的味道和口感是大相径庭各有千秋各有其美年幼之时盛饭的时候一碗饭上面盖几片山芋块就是幸福感

吃柴锅饭能吃到锅巴想吃焦一点锅巴还是半焦的锅巴完全是看喂柴的火候了有时候就是点着茅草一把火的事情吃完饭拿着锅巴蘸自己家辣椒酱吃或者蘸吃完剩菜的汤汁吃或是一口菜一口锅巴吃完全不亚于一口菜一口酒

柴锅饭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再想吃柴锅饭用现在话说就是忆苦思甜追忆似水年华柴锅饭的背后是庄稼人的辛苦是一种独特的美更是一种自力更生的勤劳

今年 44岁的胡进文平顶头国字脸体态敦实性格直爽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一看 就 是 个 敢 于 担 当 的 精 明人早在 26年前他心中一直揣着个绿色梦想参军入伍保 家 卫 国 1993 年 12 月 24日大雪纷飞红梅报喜他终于如愿以偿穿上绿军装踏入了梦寐以求的军营mdashmdash天津警备区战炮营

来到部队他孜孜不倦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起早贪黑刻苦训练军事技术一年后脱颖而出被提拔为副班长不久又当了班长在 1995 年

ldquo6middot4 军事大比武rdquo中他担任瞄准手三发炮弹炮炮中的夺得全师榴弹炮射击第一名他 个 人 和 全 班 均 荣 立 三 等功从此他所带的四班成为全连基准班标兵班1997年冬首长批准他回家探亲因表现优秀营长又奖励他 30天一共 75 天假期他心中别提多高兴了四年没回家了这次得好好陪陪年事渐高的父母可是回家才一周农历十二月廿八这天接到部队安排他去山东接新兵的电报马上 要 过 年 了 他 安 慰 父 母 之后当即起程大雪封山交通中断他从汪村镇广源村踩着深雪翻山越岭步行 30多公里才坐上汽车按时赶回了部队

在部队他管理士兵特有一套连长把ldquo刺头rdquo都交给他带一年后这些兵一个个都 被 他 调 教 得 钉 是 钉 铆 是铆 有 的 还 被 评 上 了 先 进 个人当兵五年来他年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多次受师团嘉奖当班长代理排长光荣入

党五年军旅生涯造就了他刚正不阿身手敏捷的优良品质和体魄

退役后在休宁县公安局交管大 队 担 任 辅 警 他 保 持和 发 扬 部 队 优 良 传 统 吃 苦在前享誉在后踏实肯干甘 当 一 颗 平 淡 无 奇 的 铺 路石 2011 年 5 月 在 追 捕 一名网上在逃人员时胡进文与同事驾车穷追不舍当追到金村 火 车 站 时 逃 犯 见 无 路 可逃便弃车朝荒野奔命胡进文 飞 身 下 车 鞋 子 陷 进 淤 泥里他顾不上光着脚丫猛扑上去逃犯见只有一人捡起一根木棍企图负隅顽抗胡进文毫不畏惧徒手格斗很快 就 拿 下 逃 犯 2016 年 11月 底 在 巡 逻 执 勤 中 他 发 现一 辆 装 满 猪 仔 的 外 籍 车 辆 陷入冰冻打滑的泥坑无法行驶车上猪仔冻得直哼哼车主 急 得 直 跺 脚 他 脱 下 外套 帮 助 司 机 将 车 推 到 安 全位置

胡进文优良的作风品格不仅源自部队的锻炼更与他的家庭息息相关爷爷胡美达是革命烈士1935年参加皖南红军独立团领导的农民团担任青年团长次年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逮捕在反动派制造的ldquo休西惨案rdquo中被杀害牺牲时年仅 28岁胡进文父亲胡汝成12岁时继承先父遗志参加红色儿童团替游击队送信帮助地下党开会时站岗放哨写下了ldquo少年壮志不言愁rdquo的光辉一页胡进文从小生活在红色家庭中耳濡目染革命家庭的家风家训家教身体里流淌着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

老妈的陪读史十分漫长从我上小学开始那个时候老妈和老爸刚刚到县城工作老爸在企业上班老妈一个人开了一家店在工作和照顾我的同时老妈没有丢下学习考取了一个护士证家庭发展初期的艰辛相信经历过的人都会了解在工作刚刚起步还有一个小屁孩要照顾的情况下老妈的学习时间应该 是 从 日 常 的 间 隙 中 挤 出 来的再接着就到了我上初中的时候了老妈决定报考执业医师的考试就是放到现在执业医师也是非常难考的一门考试而我的老妈当年也是用抽出来的时 间 啃 下 了 这 块 难 啃 的 大 骨头紧接着就到了我上了大学即将考研的时候快要到 50岁的老妈在家中郑重其事地说要继续学习提高学历对于爱学习的老妈我和老爸一向是十分支持的于是我们俩一个准备考研一个准备着自己的成人大学在我成功考博之后老妈依然没有停下她学习的脚步又在准备着她的另一个职业考试

这就是至今为止我老妈的陪读史在我成长学习的每一个阶段都不曾缺席以前小的时候并不懂得学习的意义就很纳闷自己只想丢掉作业出去玩耍而老妈为什么还自找麻烦主动学习还要去参加考试看到老妈认真看书并且真的有获得知识的满足感的时候突然觉得学习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老妈的行为在无形中给幼小的我树立了一个榜样教会我要自己去寻找学习的乐趣

上初中的时候那可能是我学习生活中最开心的时期我记得那年暑假我和妈妈两个人就在店里面一个写暑假作业一个

准备执业医师的考试整个假期的下午我们都感觉不到炎热有时候学累了我们俩就在一起说说话偶尔还会一起用扑克牌计算 24 点美其名曰脑力益智暑假里我们仿佛一起自习的同班同学虽然没有办法交流学习内容但是一起学习获得的充实和快乐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考研的时候老妈更多的是给我带来了一种鼓励和支持对于当时的我而言考研报考的学校是相当有难度的学习模式也与以往不同没有老师授课也没有同学们一起学习什么都得自己学习自己摸索经历过考研的人一定能够懂得其中的酸甜苦辣很多次迷茫质疑自己的时候只能是自我调整然后坚定目标老妈不仅给了我鼓励和支持她用她的行为让我觉得这件事可以办到因为她也和我一样在努力每当我想到这一点就会燃起斗志现在我们都还在各自的道路上摸索着前进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老妈的以身作则让我看到一个人要想发展就要不断地学习唯有学习才能提高我们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能力才能充分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后来老妈告诉我她陪读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这是一个要终身学习的时代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还可缓解生活上带来的紧张和焦虑二是她想以这种方式陪伴我成长虽然她不能帮我将脚下的道路铺平但她可以用行为让我更加勇敢更加自信

我很感谢老妈这么多年的陪伴与支持未来的道路我相信我们在各自的轨道上也一直能够共同努力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