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義》簡析 - daoist.orglist012\61-5-35.pdf ·...

6
弘道 2014 年第 4 期 / 總第 61 期 35 典經教 作為「科教三師」 1 之一的張萬福 現存著述僅為七篇九卷,與陸修靜及杜 光庭所留卷帙相比顯得「不夠分量」, 但主要活動於唐中前期武后、玄宗開元 年間的他在道教戒律科儀的制度化方面 的確具有重要作用,這既是因為其所留 下的雖不多但高價值的文本,也是因為 重玄學、內修丹道等思想在有唐一代開 始發展,使得在唐代道教史上像張萬福 和陸修靜此類自覺對科儀進行整理革新 的人物相對缺乏,所以張萬福作為銜接 陸簡寂和杜廣成的橋樑有其特殊貢獻。 現可見張萬福的著作有:《洞玄 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義》一卷,收入 《道藏》洞真部玉訣類;《傳授三洞經 戒法籙略說》二卷,收入《道藏》正一 部;《太上洞玄靈寶三洞經誡法籙擇 日曆》一卷,收入《道藏》正一部; 《洞玄靈寶三師名諱形狀居觀方所文》 一卷,收入《道藏》洞玄部譜錄類; 《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籙立成儀》 一卷,收入《道藏》正一部;《三洞眾 何建朝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張萬福《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義》部份內容(收錄於《道藏》洞真部玉訣類) 《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義》簡析

Upload: phungthu

Post on 18-Feb-2018

24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8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義》簡析 - daoist.orglist012\61-5-35.pdf · 年間的他在道教 ... 的確具有重要作用,這既是因為其所留 下的雖不多但高價值的文本,也是因為

弘道 2014 年第 4 期 / 總第 61 期 35

典經教

作為「科教三師」1 之一的張萬福

現存著述僅為七篇九卷,與陸修靜及杜

光庭所留卷帙相比顯得「不夠分量」,

但主要活動於唐中前期武后、玄宗開元

年間的他在道教戒律科儀的制度化方面

的確具有重要作用,這既是因為其所留

下的雖不多但高價值的文本,也是因為

重玄學、內修丹道等思想在有唐一代開

始發展,使得在唐代道教史上像張萬福

和陸修靜此類自覺對科儀進行整理革新

的人物相對缺乏,所以張萬福作為銜接

陸簡寂和杜廣成的橋樑有其特殊貢獻。

現可見張萬福的著作有:《洞玄

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義》一卷,收入

《道藏》洞真部玉訣類;《傳授三洞經

戒法籙略說》二卷,收入《道藏》正一

部;《太上洞玄靈寶三洞經誡法籙擇

日曆》一卷,收入《道藏》正一部;

《洞玄靈寶三師名諱形狀居觀方所文》

一卷,收入《道藏》洞玄部譜錄類;

《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籙立成儀》

一卷,收入《道藏》正一部;《三洞眾

何建朝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張萬福《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義》部份內容(收錄於《道藏》洞真部玉訣類)

《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義》簡析

Page 2: 《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義》簡析 - daoist.orglist012\61-5-35.pdf · 年間的他在道教 ... 的確具有重要作用,這既是因為其所留 下的雖不多但高價值的文本,也是因為

36 弘道 2014 年第 4 期 / 總第 61 期

士,討論義理,尋繹沖微,披珠

叢玉篇之眾書,考《字林》《說

文》之群籍,入其閫閾,得其菁

華。所音見在一切經音義,凡有

一百四十卷;其音義目錄及經目

不入此數之中。庶以宣闡青元,

發揮碧落,毗助風化,訓導甿黎。

令其托志希夷,永絕陶陰之惑;

歸心徽妙,長祛晉亥之迷云爾。

(《一切道經音義妙門由起》)

按此論可見,《一切道經音義》

乃是玄宗敕命諸觀大德及兩宮學士所纂

修。又〈妙門由起序〉內亦稱太清觀主

臣史崇與兩宮學士同諸觀大德四十餘

人,「據京中藏內見在經二千餘卷」,

以為音訓,名曰《一切道經音義》,兼

撰《妙門由起》六篇,「及今所音經目

與舊經目錄都為一百十三卷」。史崇因

與許多參與《一切道經音義》編纂的昭

文館學士因捲入先天二年(713 年)太

平公主叛亂而被誅殺或流放,因此《一

切道經音義》當完成於先天二年之前,

而其開始編纂時間也當在李隆基與太平

誅滅景龍四年(710 年)韋後之亂而睿

宗復位,玄宗同太平公主掌權之後,此

時,參與《一切道經音義》整理的崇文

館與昭文館學士及諸觀大德亦分為太子

系和公主系兩方勢力,張萬福此時也正

以「京太清觀大德」頭銜身處敕修的團

隊之中。

《一切道經音義》的編修是「披

珠叢玉篇之眾書,考《字林》《說文》

戒文》二卷,收入《道藏》洞真部戒律

類;《三洞法服科戒文》一卷,收入《道

藏》洞神部戒律類。由於張萬福的著述

大都是有關經戒法籙和齋醮科儀之作,

所以,海內外學界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

戒律和醮儀方面 2,對其美學、養生思

想的探析也不乏其人 3,這些研究囊括

了張所留下的幾乎全部文獻資料,但對

《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義》的關注

度卻不高。

一、《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

義》與《一切道經音義》的

關係

《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義》

分為三部份——「經訣」與「音義」及

「經說」。其前半篇引述相關經文闡明

誦讀《度人經》的數條道法儀式,如叩

齒、誦呪、存念、祝想、引炁等,後

半篇先是對經文若干字詞注音釋義,爾

後篇末解析《度人經》篇章結構。《度

人經訣音義》或許同《一切道經音義》

有關。現存《一切道經音義妙門由起》

包括玄宗御製的〈一切道經音義序〉一

篇,史崇等撰的〈妙門由起序〉一篇及

〈一切道經音義妙門由起〉六篇。在〈一

切道經音義序〉中,玄宗說道:

恭惟老氏,國之本宗,虔述

玄經,朕之夙好,詳其乖舛,深

可吁嗟。爰命諸觀大德及兩宮學

Page 3: 《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義》簡析 - daoist.orglist012\61-5-35.pdf · 年間的他在道教 ... 的確具有重要作用,這既是因為其所留 下的雖不多但高價值的文本,也是因為

弘道 2014 年第 4 期 / 總第 61 期 37

典經教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

四卷,北宋陳景元集注,收入《道藏》

洞真部玉訣類。四家注分別是南齊嚴

東、唐李少微、成玄英、薜幽棲枝之

注。陳景元採集四家之說,刪繁去蕪,

編纂校輯。《中華道教大辭典》「道教

經籍」部對《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

注》的內容結構作了如下簡述:「此注

本取《度人經》中道君前序、中序、後

序、洞玄章、玉曆章、靈書中篇等篇章,

逐句逐段加以解說。」4 而在《元始無

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卷四,又單獨

收錄了「經說」和「釋音」兩部份,這

與《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義》「音

義」和篇末「經說」十分接近。對比二

者「經說」部份,僅有五處稍有異同

(見表一),同樣,在「釋音」部份在

「四注本」共三十八個字詞中有二十五

個與「音義」本相同或相似(見表二)。

從中可見,陳景元所集「四注本」第四

卷當為張萬福所撰的《洞玄靈寶無量度

人經訣音義》。《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

經四注》中四家注解各有特色,「嚴注

偏重字詞訓釋,李注引經據典,明於內

音,成注發揮重玄哲理,薛注詳解誦習

方法」5。而《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

音義》有字詞注釋,有對經典的引用,

也有對誦習方法的記錄。至於《度人經

訣音義》分別與四注之間的關係,也值

得進一步去分析。6

之群籍,入其閫閾,得其菁華。所音見

在一切經音義,凡有一百四十卷」,也

就是說《一切道經音義》在對字詞注音

釋義當中主要參考的是《字林考逸》和

《說文解字》。從《洞玄靈寶無量度人

經訣音義》的注音釋義的內容和方式上

來看,也基本上是糅合了《字林》和《說

文》的體例,《字林》的基本注解體例

是:A,B 也,CD 反,如:萎,痺也,

於偽反(五七)。或 A,B 也,音 E,如:

讜,美言也,音黨(三七)。而《說文》

的基本體例是:A,BC 切,D 也,從 E,

如:朔,所角切,月一日始蘇也,從月。

考《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義》體例

有:A,音 B,(C 也)或者 A,BC 切,

(D 也)。其實是混用了《字林》與《說

文》的注釋方法。另外,在反切注音上,

也有不少同《說文》使用的反切字完全

相同,如:粗,徂古切;欻,許物切;

役,營隻切。

雖然《一切道經音義》已佚,但

從名稱、結構、編修人員等方面來看,

張萬福所撰《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

義》與其當有密切關係。後者即使不是

《一切道經音義》的遺篇,也當是張萬

福仿照《一切道經音義》體例而另外編

纂的。

二、《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

義》與《度人經四注》的關

Page 4: 《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義》簡析 - daoist.orglist012\61-5-35.pdf · 年間的他在道教 ... 的確具有重要作用,這既是因為其所留 下的雖不多但高價值的文本,也是因為

38 弘道 2014 年第 4 期 / 總第 61 期

表一

《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義》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

前序自道言昔於至東向誦經是也 前序自道言昔於始青天中,至東向誦經是也或以經為章,隱為二章 或以經為一章,隱語為二章,讀誦之士,當心信無疑 讀經之士,當恭信無疑人天同福,存歿沾恩 人天同福,存歿受廕通真之士,勤而行之 通真之士,勤敬誦之

表二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 《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義》

浮黎土 : 音杜 浮黎土音杜無鞅 : 音央 無鞅,於仰切,天圍限也瘖 : 音陰 喑,音因,疾不言,陰之謂也跛 : 博我切 跛,博我切,足疾也痾 : 音阿 痾,音久,疾阿也痼 : 音固 痼,音沈,困久故遠之貌勃勃 : 音拂 勃勃,音拂

: 音自,妬也 : 音忌尸解 : 音賈,謂托形隱化,內身成仙 尸解,肯托形隱化,內賈身成仙也斷地 : 徒短切 斷地,徒管切三華 : 平 三華,平聲離便 : 方便之便 離便,方便之便鬱繿 : 音藍 鬱繿,音藍懀 : 烏外切 恬懀,上音甜,下烏外切皇笳 : 笳音加 皇笳,音加阮樂 : 音岳 阮樂,音岳勃勃 : 音沛 勃悖,音沛秀樂 : 音洛 秀樂,音洛馘 : 古栢切 斬馘,古伯切,去耳之刑不樂 : 五孝切 不樂,五教切得過 : 音戈 得過,音戈。亶 : 丹上聲 亶,丹上惒 : 音和,去聲 惒,胡臥切觀 : 音貫 觀,音貫總監 : 音鑒 總監,音鑒

Page 5: 《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義》簡析 - daoist.orglist012\61-5-35.pdf · 年間的他在道教 ... 的確具有重要作用,這既是因為其所留 下的雖不多但高價值的文本,也是因為

弘道 2014 年第 4 期 / 總第 61 期 39

典經教

權的重視,而在歷史的書寫當中上清派似乎成了唐代道教甚至整個唐前道教史上的主角,這種角色定位使得上清派知識體系擴大至整個唐代,尤其是唐中前期的道教體系,但事實卻是,上清派理論作為迎合了皇室階層及部份知識分子或文化團體的需求,並與心性論、重玄論等思想形態相吻合。同時,應當看到還有其他方向的社會需求,其中相當重要的一支就是濟度祛厄的需求。與佛教大乘、普渡等思想相契合,佛道兩家的這種度人思想在此時都處在一種發展轉向和完善的階段,如《度人經》在道教內部的重要性日趨上升,《度人經》的注本也大量湧現。張萬福的《度人經訣音義》重點雖然不在闡析其思想上,但通過其對《度人經》的注解仍可判斷他對這一文本思想的瞭解重視,以及這一文本在當時社會環境中的影響。在陳景元所集的《度人經四注》中雖然四家注解各有特色,義理闡發也有所偏重,然大抵以外修為主,而南宋之後各家注本多偏重內修丹道,這種變化同樣也是一種社會思潮和需求變化的結果。

張萬福在《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義》中雖然主要是敷述誦讀《度人經》時存神、唸咒、祝誦、引炁、叩齒等道法儀式以及字詞注解,但通過其所引經文和注解仍能發現其對《度人經》思想的理解。這首先表現在其引用「洞元靈寶十部經序」對《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的題解上:

《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

品妙經》者,斯乃人法雙舉,總

別俱舍,太上一代之法王,道君

三、《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

義》所表現的「濟度」思想

歷 經 南 北 朝 末 至 隋 唐 之 際 的 板蕩,「歲月久盈,科戒遺泯,積習生常,十不存一」7,如張萬福在《洞玄靈寶道士受三洞經誡法籙擇日曆》中說:

伏尋三洞經教,四輔法文,

原始所說,道君傳授,而眾聖修

行,群真禮誦,祕之三境,流布

十方。代歷塵沙,年踰浩劫,方

乎日月,論之水火,凡聖共觀,

人天等用,法雖無量,軌範不殊。

世雖有革,威儀恒一。

唐初道教在科條戒規、儀式軌範等方面都面臨亟須重新規整的主客觀需求,而這種重整有兩種方向:一是通過對先前經書文本的搜集整理以糾正現有經文的舛誤;二是根據現實狀況在原有制度科條基礎上進行修改或重建。不過,這兩種方式又都有一個共同的內核,即社會需求。無論是搜羅「古文經書」還是重寫「今文經書」,都不同程度要受到當時社會需求機制的制約,這種社會需求又包括不同層級和範圍,所以,同一時期為滿足不同的需求,文本的書寫和知識體系的架構也定然是豐富的。但在實際情況中,卻往往表現出福柯所指出的那種特殊的「權力—知識」關係:「權力關係造就了一種知識體系,知識則擴大和強化了這種權力的效應。」由於李唐王朝與道教的獨特關係,唐代道教在許多方面更具「權力化」特徵,如茅山一系道教因為屢受皇

Page 6: 《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義》簡析 - daoist.orglist012\61-5-35.pdf · 年間的他在道教 ... 的確具有重要作用,這既是因為其所留 下的雖不多但高價值的文本,也是因為

40 弘道 2014 年第 4 期 / 總第 61 期

宣經之化主……無量度人者,無

是不有之目,量是數極之名,度

以濟彼為言,人以物類成稱。斯

乃濟度天人,極無數量,凡厥升

進,俱入妙門,成就有心,使歸

無相……尋斯旨趣,義含無量,

就明無量,自有五意。一者體無

量,二者德無量,三者威無量,

四者品無量,五者音無量。(《元

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

其次,從每一密咒唸誦之後所達到的效驗,可見持誦《度人經》的功德不僅能度己,還能濟度先祖,如曰:「萬遍道成,即得飛行,七祖同福,皆升南宮也」;「七祖超升,上入福堂,反胎王家,即得更生」;「慶及七祖,升度南宮,反胎更生,世世王門」;「還年留景,保命三清,慶及七祖,世世生仙」。同樣,張萬福還提及讀誦之士可以「人天同福,存歿沾恩」且「玄門靈驗記、道門集驗記,持此經得驗記,皆有傳載」。由此可見,濟度思想所針對的「受眾」在道教內部從個人擴展至家族,進而推及集體社會。道教以《度人經》為代表的大乘濟度思想是作為其走向成熟宗教的基石,而靈寶科儀成為道教各種儀式的主要範本來源,也是根植於靈寶度人這一義理內涵上,正如薛幽棲在《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中所言:「且《洞玄靈寶》,則三洞中洞之一部,《無量度人》,則中洞一部之一卷。修習之法,則一部多門;諷誦之篇,則此卷為首。上消天災,保鎮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中拔祖宗,已身

得道。」

1張澤洪:〈論科教三師〉,成都:《宗教學研究》,

1998 年第 4期,第 33-39 頁。

2 例如:楠山春樹的〈道教和儒教〉一文 , 概述

了《三洞眾戒文》的戒律;丸山宏的〈道士張

萬福と唐代前半期の道敎界〉概述了張萬福所

整理的文獻中的道士受戒的階位制度;山田利

明的〈張萬福修醮考〉以及卿希泰主編的《中

國道教史》第二卷 , 概述了張萬福主要的道教

戒律文獻和思想;此外還有張澤洪的〈論科教

三師〉、張永龍的〈張萬福道教戒律思想研究〉

等等。雖然專門討論張萬福和其著述的文章為

數不多,但在各種《道教史》、《道教思想史》

以及有關戒律、科儀的研究當中都有對其貢獻

的提及。

3 如李裴的〈論張萬福的道教服飾美學思想〉、

史降雲的〈張萬福的養生教育思想〉等。

4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

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年),「道教經籍」

部。

5 同上。

6 即:《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義》與四家本

具體內容的異同點,可以猜想是否有以其中一

家或幾家本 底本。這一問題暫時還沒有考慮清

楚。

7 《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開篇托敘述

文本緣起時,云:「尋三洞大經,率備威儀科

戒。若道士,若女冠,舉動施為,坐起臥息,

衣服飲食,住止居處,莫不具於經旨。其立觀

度人,造像寫經,供養禮拜,燒香明燈,讀誦

講說,傳授啟請,齋戒軌儀,修行法相,事事

有則,皆著科條,其來已久。但文字浩漫,披

按頓周,或一時雖見,過後便忘,或見而不行,

或行而不遍,或各率乃心,任情所施,登壇入

靜,各異威儀。禮懺讀經,人為軌則遞相指

斥,罕共遵行,遂使晚學初門,莫詳孰是,既

多方喪道,則寡識迷途,惰慢日生,威儀時替。

加復競為辭飾,爭逞伎能,啟告之辰,皆興新

制,陳謝之日,全棄舊儀,歲月久盈,科戒遺

泯,積習生常,十不存一。若依經戒者,具科

行事,反見嗤鄙,違損正典,既而昧多悟少,

達竟更迷,守法不精,翻致訛廢,眇詳先世,

已其陵遲,俯思今後,浸成深谷,故指修時要,

凡五百十二條,儀範八章,分為三卷,題曰《三

洞奉道科戒》,皆依經錄出,非構虛詞,庶萬

古同軌,十方共則,與我齊者,宜弘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