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37
Higher Education,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063 101.03.29 NO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國內郵資已附 中華郵政 北臺字第 6215 號 局版北誌字第 1887 號 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www.news.high.edu.tw 電子報網址: 高等教育國際化策略 外籍生進入臺灣校園 迎接大陸學生的挑戰 國際專班鎖定農業和工業人才 高教論壇 校園國際化打造競爭力 政大多元國際校園啟動 校園人物 屏科大菲利普:愛上臺灣 校園焦點 淡江大學=國際化領先標竿

Upload: vantuyen

Post on 10-Feb-2018

25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Higher Education,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063101.03.29

NO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時代

國內郵資已附

中華郵政

北臺字第 6215 號

雜 誌

平  信

局版北誌字第 1887 號

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www.news.high.edu.tw電子報網址:

●高等教育國際化策略

●外籍生進入臺灣校園

●迎接大陸學生的挑戰

●國際專班鎖定農業和工業人才

高教論壇

校園國際化打造競爭力

政大多元國際校園啟動

校園人物

屏科大菲利普:愛上臺灣

校園焦點

淡江大學=國際化領先標竿

Page 2: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大學聯合國時代

學校就像地球村

過去來臺灣的外籍生多半是來學華語的,而今 1%的臺灣大學

生來自境外,除了以往熟悉的僑生之外,還多了來自世界五大洲

不同種族、膚色的外籍生,以及來自對岸的陸生,這些來自「聯

合國」的學生,正在改變臺灣高等教育的面貌。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採訪撰文╱陳佩宜

全球化之於臺灣的高等教育不再只是名詞,而是正在發生的現

在進行式,在各大學技職院校裡,多了一群來自海外的國際生,

他們不僅改變了臺灣高等教育招生的方向,同時也讓大學的課程

規劃,甚至大學治理發生結構性的變化。

雖然,目前外籍學生在臺求學的比例還不高,不過教育部預計

到 2020 年,全臺各大學的外籍生將佔全體大學生 10%,大

1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臺大國際長袁孝維

Page 3: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2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全球化之於臺灣的高等教育不再只是名詞,

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在進行式,在各大學技職院

校裡,多了一群來自海外的國際生,他們不僅

改變了臺灣高等教育招生的方向,同時也讓大

學的課程規劃,甚至大學治理發生結構性的變

化。

雖然,目前外籍學生在臺求學的比例還不高,

不過教育部預計到 2020 年,全臺各大學的外

籍生將佔全體大學生 10%,大學必須為此預做

準備。尤其,國際的組成結構複雜,其中包括

短期就讀的交換生、訪問生,以及攻讀學士、

碩博士學位的正式學位生;他們的背景又涵蓋

僑生、陸生,以及來自世界 5 大洲不同種族文

化的學生。

這些具備多元文化背景的國際生,來到臺灣

的大學校園,自然引發相當多值得討論的議題,

諸如國際生招生策略、課程設計乃至生涯規劃

等等,在在關係著大學是否能招收優秀的國際

人才。

拓展國際視野及競爭

對於使用不同語言,進行學習仍有恐懼,同時

也缺乏朝世界探索冒險的精神。

國際生出現在大學校園裡,會讓學子保持國

際競爭的警戒,與留意國際化的效果。像是開

放陸生來臺進修之後,其力求表現的求學態度,

讓臺灣學生產生競爭的心理,其實這是「好的

良性競爭」袁孝維對此抱持肯定態度。

世界更認識臺灣她進一步強調,臺灣目前在東南亞的國際地

位,等同於過去歐美之於臺灣的互動關係,站

在國際社會責任與關懷的角度,臺灣有責任協

助東南亞地區,培養高階人才。跳脫文化衝擊、

壓縮教研品質等刻板問題,從長遠的眼光看待,

國際生接受臺灣高教的洗禮與照顧後,能對當

地社會造成正面影響,相對會對臺灣抱持友善

態度,形成良性循環圈。

去年畢業於淡江國際企業學系的孟熙娃就

說,在臺灣求學,對臺灣文化有另一層瞭解。

臺灣大學國際事務處國際長袁孝

維表示,大專院校招收國際生是世

界趨勢,各國學生在課堂上、生活

文化上的表現,與其所帶進的新觀

念,都能刺激臺灣學生產生不一樣

的思考;其次,增進彼此間練習英

/外語能力的機會,以及帶動本地

生出國進修的氛圍。

近年來,臺灣學生出國進修的人

數大幅下降,一方面源於臺灣高教

品質提升,讓臺灣學生得以善用既

有資源,另一方面卻也反映出,其 ●臺大交換學生校園導覽頒獎。(圖╱臺灣大學)

Page 4: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3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除了課業學習外,孟熙娃也參加了茶藝社,不

但學習泡茶技巧,畢業後也把整套茶具帶回國,

想跟親朋好友分享泡茶的樂趣,在薩爾瓦多推

廣臺灣茶文化。長遠來說,國際生的培養也是

為臺灣找到更多國際的認同與理解。

深根東南亞到放眼全球 一般而言,大專院校招收國際生方式主要有

兩種,一是辦理或參加國際教育展、二是締結

姐妹校合作關係拓展與維繫。目前,來臺求學

的國際生以東南亞國家為主,關鍵在於教育部

提出「東南亞官方人才培育計畫」,開始與泰

國、印度、越南、印尼等國合作,由該國政府

提供獎學金,選送優秀人才前來臺灣深造。

長期以東南亞國家為招生重心的暨南大學,

該校國際事務處國際長陳佩修觀察到,技職院

校與私立大學明顯面臨到升學發展壓力,致使

東南亞地區已經成為臺灣招收國際生的一級戰

區,可是招生宣傳機制缺乏協調,部分招生策

略,過度著重以獎學金為招生誘因,許多優秀

的東南亞國際生,自費到歐美國家留學的人數

也不少,所以讓國際生自行評估後,願意自費

留臺,才是最終的長遠目標。

他特別強調,臺灣的高等教育品質不錯,加

上學費便宜、地理位置、臺商經驗等加權計算,

臺灣高教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對東南亞國際

生回國就業大有幫助。

陳佩修建議,教育部統籌高教海外行銷策略

時,應避免讓東南亞學生產生有獎學金才願意

留臺,各校也應致力朝此方向推廣,否則臺灣

的國際教育市場永遠無法作大。

強化各校招生特色曾擔任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

(FICHET)執行長的袁孝維談到,臺灣高等

教育吸收國際學生的做法,可以策略性的打團

體戰,將臺灣的大專院校做出特色與區隔,例

如輔大與東吳等教會系統,可與國外天主教結

盟;政大社會科學強項、臺大則是研究導向等,

每間學校凸顯出自身的特質,並以此作為國際

管道招收學生。

以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為目標的技職體系,強

調技術深耕的特性,吸引學生來臺就學。例如

辦有包括甘比亞、越南、馬來西亞專班的技職

院校不在少數,其中諸如北科大、屏科大,還

有私立的南台等等,都已經投入相關學程的發

展。

臺灣高等教育的國際招生,必須採取全面整

合性的策略,對國家整體發展來說才是有幫助

的。

英語學程 vs. 華語中心「難道要把所有課程變成英語教學,這就

叫國際化嗎?英語教學就是對國際學生最好的

●國際生在校園參與各項活動。(圖╱世新大學)

Page 5: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4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嗎?」對於這樣質疑與爭議,一直以來存在於

高教間的討論。袁國際長說,這麼多年來臺大

走出自己的方向對大學生與碩博生有不同的想

法與規劃,前者著重大一大二時期的華語學習,

為大三大四階段修習華語專業課程做準備,但

仍規劃有約 600 多門英文授課專業課程,讓大

一大二生可以配合選修。國際事務處為此新增

一個跨處室的功能性組織「國際教育中心」,

搭配校內的 ICLP和 CLD兩大語言中心輔助不

同華語層度的學位生與交換生,強化大學部國

際生的華語能力,作為未來回國就業的新籌碼。

碩博生的部分由於以研究為學習主軸,為避免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院、農經系、土木系越南專班等,華語

學習的部分則提供一年的通識課可修習。袁國

際長表示,臺大長期以來獲得了很多補助經費,

任何代表進步的先驅計畫,臺大有責任率先開

始啟動相關機制,從各個層面著手讓學生的需

求可以被滿足。

暨南大學國際長陳佩修的看法則認為,針對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或成立專班,在國

際化初期是一種示範性,適合在特殊目的、領

域或因交流學校間的協定下執行。但最重要的

還是要在友善的中文環境下學習,使用華語教

學才能學習到華語文化底藴的精華,他舉例表示,

暨大的東南亞研究所每年至少有 5 位左右的國

際碩博生,入學前皆要求一定的中文成績水平。

根據其過去五年經營越南胡志明市的臺灣教育

中心的經驗,現在大約有一半以上的東南亞國

際生在當地學過中文,有些學生甚至備有華語

檢定成績,當地的華測 TOP 報考人數逐年倍

增。對非英語系國家的國際生來說,學習華語、

融入華語環境對他們的收獲是更大的也是留臺

的初衷,陳佩修國際長建議,各大學能發展出

自己的華語中心與華語課程,讓國際生用華語

學習並提升華語能力才是正軌。

●臺大外籍生的新春活動。(圖╱臺灣大學)

Page 6: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5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最終關注:國際生生涯規劃 回顧臺灣早期經濟落後,許多人前往美國求

學並留在當地尋求工作機會,如此積極出國留

學背後的強烈動機,不外乎是為了未來有機會

改變經濟現況,甚至有可能進而改變下一代原

本的宿命。現在臺灣與東南亞、第三世界等國

家之間的關係,其實,就如同當年美國與臺灣

之間的關係。但目前由於勞委會為保障國人工

作權益不受外籍人士所影響 故國際學生完成學

業後便需離開臺灣,其生涯規劃在某種程度上

可以說是受限了,此狀況也間接地影響到外籍

人士來臺修習學業的意願。對此,臺大國際長

袁孝維認為,每個年代各有其時空需求,國際

地位已經轉換的臺灣卻未相對釋出足夠的工作

機會予以外籍人士,使得大專院校在招收優質

國際學生時,所掌握的籌碼變少了!相關部會

與勞委會應該對此議題進行相當程度之溝通,

不妨針對國際生留臺工作機制建立嚴格的審核

制度,替他們未來在臺生涯規劃開啟一扇創造

雙方互惠的大門。

●交換學生迎新說明會。(圖╱臺灣大學)

●交換學生迎新社團介紹。(圖╱臺灣大學)

Page 7: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6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高等教育國際化策略

政策論述:人才是競爭關鍵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2011 年 9 月 22 日澳洲聯邦政府宣布,新的

留學生簽證將以赴澳攻讀學位或短期職業教育

訓練來區分,不管留學生的國籍,留學簽證作

業更加便利簡化。

2011 年由上海市教委、浦東新區、美國紐約

大學(NYU)、華東師範大學聯合建設的上海

紐約大學(NYU Shanghai),預計 2013 年

招生,該校學生將享有紐約大學(NYU)的全

球資源,可選擇該校位於全世界的 16 個分校

上課。上海紐約大學校址選於上海陸家嘴竹園

商貿區的經貿地段,期待日後結合當地的金融

資源,以吸引眾多優秀的人才來到當地。

2011 年美國研究所發出國際學生錄取函

(offers of admission) 的 成 長 率(growth

rate)達 11%,是自 2006 年以來最高的成長

比率。

2012 年春天,英國內政部負責移民事務的部

長達米安 ‧ 格林透露,英國內政部將推出一種

有效期 12 個月的簽證,允許優秀學生在學習

結束後留在英國,最高可延長至兩年。

撰文/高教司專門委員馬湘萍

Page 8: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7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香港近年來極力延攬國際優秀師資及學生;

而中國大陸「十一五規劃」,已打出要吸引港

臺澳等地約 200 萬名的國際專業人才;新加坡

也針對非居住民人才,提供5年所得稅率優惠。

以上這些案例,可以見到世界各國的高等教

育完全往全球化發展,現今的大學不論學生或

教室,不一定都得留在本國。

迎接國際化挑戰國際化所造成的無國界力量和影響,在 21

世紀繼續席捲全球,世界政治、經濟、環境的

急速變遷,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亞洲的躍升

和崛起,世界正在轉變。面對 21 世紀國際化

環境和激烈競爭,臺灣的機會和挑戰在哪哩?

有 2 千 3 百萬人口的臺灣,地狹人稠、天然資

源極其有限,卻創造了經濟奇蹟,這是因為豐

沛的人力資源,人力資源是臺灣最珍貴的資產,

也是知識經濟時代國家競爭力的根本,更是未

來國際競爭的關鍵因素。

限制而效果有限;出國留學人數近年來亦有減

緩成長的趨勢;面對國際社會,除了語言的問

題外,我們的學生對於國際事務的關心與了解、

國際經驗及視野及溝通能力,相對於其他國家

不具競爭力。

優勢在於民主多元有困境,也有優勢!臺灣因為幾十年來民主

社會發展和經濟繁榮,建構了完善的教育體系,

提供了充沛的人力,而穩定的民主社會制度,

讓高等教育發展更加健全且多元,大學的學費

相對歐美國家低廉,研究水準相對部分亞洲國

家如東南亞地區較佳;而且臺灣有體系完整的

華語文教學體系,工程教育品質已達國際水準,

科技發展相對領先東南亞。

值此東方復興、亞洲的崛起的時刻,東協帶

動了經貿體系整合浪潮,且東南亞經濟崛起也

帶動了人力需求 , 這正是臺灣高等教育發揮影

響力的關鍵時機。相對於美國積極佈局亞洲,

在面對國際化的競爭下,雖

然我們也提出了幾個方案,擴

增國際學生數、加強國際交流、

提升本國學生英語能力 . 等,

但是,臺灣不是英語系國家,

先天上就受到一些限制,如國

際化不足、本國學生的外語能

力普遍不佳,而法規面的限制

及缺乏完善的配套措施等等。

例如大學人事及教師薪資制

度僵化缺乏彈性,比起鄰近國

家,缺乏延攬優秀國際人才的

環境及誘因;招收國際學生的

成效,也受到英語授課及其他

●99年僑生週表演活動。(圖╱世新大學)

Page 9: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8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前進大陸,澳洲更將高等教育當作最大出口產業

之一,其中 2010-2011 的產值為澳幣 164億元,

相當於新臺幣 5,000 億元。另外,英國及新加坡

的精英移民政策等等,在各國都在爭高教人才之

際,臺灣應利用既有的優勢及其地理環境位置,

帶領東南亞高教發展,以及其對我國的依賴度,

成為歐美各國前進亞洲、進軍東南亞的重要樞

紐!

人才匯流亞洲重鎮21 世紀所需的人才,必須具有國際競爭力且

能在國際移動的人才,如何培育能夠融入國際社

會、具備外語溝通能力、國際視野、對於國際社

會了解與關心,且多元思考及創造能力的人才,

大學必須在學生學習及課程結構上進行徹底的變

革!

人才的延攬和招收國際學生,除了要有更為友

善的國際環境(如英語環境)外,還要從薪資結

構、國際人才退撫等制度面規劃完善配套措施,

並提出更為前瞻開放的移民政策。以澳洲為例,

在彈性的教育服務模式結合,有利於留學生的移

民政策之下,建立起國際公認的教育產業輸出規

模。

以東南亞為據點,利用臺灣研究及高教的優

勢,帶領東南亞國家發展,加深對其影響力,並

推動大陸地區的高教策略,成為歐美國家進入亞

洲的樞紐;此外,與歐美國家頂尖大學,進行策

略性的結盟和合作,提升臺灣的研究及學術水準

及國際化。

面對國際化的競爭,臺灣的高等教育能否在

世界各國競逐中,搶得先機,脫穎而出,大學的

自覺和行動、教育部門的政策及政府部門間的合

作,才能產生藴效的成果。

●外國學生融入校園生活中。(圖╱中央大學)

Page 10: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9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外籍生進入臺灣校園

現象 1:量身打造實務課程

近年來由於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招收國際生不但能為高等教育注入

活水,也是大學永續發展最好的出路。隨著外籍生進入校園,各大學也

出現學校治理的挑戰。

採訪撰文/黃曉波

比起國外,臺灣高等教育招收外籍生的起步

晚,不過面對外籍生的招收,除了要解決學校的

招生策略之外,緊接著包括學生生活治理、課程

安排等等,都是各大學招收外籍生之際,必須克

服及解決的問題。

尤其,高等教育國際化已成為國家教育能力

的一種指標。同時也是一國國力與文化影響力的

重要指標,因此近年來全球大學都力求國際化。

以美國為例,美國是一個高等教育國際化成功案

例,因為來自全球各地的優秀生,使得各國菁英

為美國所用,進一步提升美國的各項發展。

目前臺灣高等教育外籍生比例約只有 1%,與

鄰近國家新加坡的 15%差距甚遠,教育部預估

在今年要達到外籍生比例為 2.6%,遠程目標則

設在 2020 年外籍生比例為 10%。為了迎接即將

大幅成長的外籍學生,大學必須重新調整治理的

方向。

Page 11: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10

招生方式多元根據〈各大學院校招收外籍生之市場現況調

查與分析〉一文指出,目前各校用來宣傳招收

國際學生的方法,仍以透過學校網站,以及姐

妹校或雙聯學制學校張貼海報為多,而宣傳內

容則是以修習正式學位為主,其次為交換學生。

中央大學國際處秘書簡君怡表示,中央大學

從 95 學年度配合教育部政策,擴大招收國際

學生,一開始也只是採用學校網站以及張貼海

報作為宣傳,但從近來也透過學校校友、教授

及現有外籍生積極向外招生,成效不錯。

除此之外,並舉辦國際學生招生團,由國際

長與相關主管帶隊,前往東南亞國家(如泰國、

印尼、越南)辦理招生說明會,直接在當地舉

辦面試等相關事宜。目前中央大學的外籍生約

有一百多人,大多來自於東南亞國家,且以研

究生為多。看好東歐國家的人口素質,從 101

學年開始,中央大學預計到東歐國家舉辦招生

說明會。

最大挑戰師資需英文授課 招收外籍生對於學校最大的挑戰在於必須具

備全程以英語授課的師資。臺北科技大學國際

事務處黃聲東國際長表示,學校目前除了甘比

亞國際專班外,並設有 6 個國際學生研究所,

如機電科技國際學生碩士專班、電資國際學生

碩士專班、能源與光電材料國際學生研究所專

班、土木與環境工程國際學生研究所專班、管

理國際學生碩士專班以及創意與永續建築研究

國際學生碩士專班。

上述國際專班全程皆採英文授課,因此學校

會特別挑選師資,就讀的學生也必須具備舊託

福 550 分的水準,才具備入學資格。

至於對學校第二個挑戰就是,必須設有華語

●學校鼓勵外籍生融入本地生活(圖/中央大學)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Page 12: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11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學習中心。雖然目前外籍生以東南

亞居多,多半都有些許的中文能力,

再加上大部分的國際學生碩士班,

採全程英文授課,學生就算不懂中

文,也不會有學習上的問題。

但外籍生在食衣住行上,仍需要

使用中文溝通,因此招收外籍生的

學校,大部分都設有華語中心。簡

秘書說,中央大學的外籍生不一定

要上華語中心課程,但假如若要申

請學校的獎學金,則具備華語中心

的中文檢定成績,則是申請資格的

必備要素之一。透過獎學金的鼓勵,

事實上無形也強化外籍生學習華語的動機。

成立國際處 專職專責外籍生 隨著愈來愈多外籍生來臺就讀,幾乎大部分

的學校都成立國際處或國際事務處來專責處理

相關事務,例如北科大就在 99學年度成立「國

際事務處」為國際學生專責單位,並設國際合

作組與國際學生組分組辦事,以強化國際學生

服務。

為了協助外籍生快速融入臺灣生活,北科大

並成立國際學生「輔導小天使」,小天使由應

用英語系學生擔任,負責接待外籍新生從入境

臺灣到註冊、住宿與各項團體聚會等活動。

此外,為協助外籍生了解學校各項訊息,北科大還特地出版英文校訊,讓外籍生與本地生同步

瞭解學校的最新消息。值得一提的是,北科大在宿舍內特別新增設了國際學生專屬廚房,當學生

思念家鄉菜時,可以自行與三五好友下廚做飯一解鄉愁。

中央大學對於外籍生的生活輔導也照顧的無微不至,專門設置英文網頁提供各種校內、學生及

學術相關資訊外,在生活上學長姐擔任小老師,提供生活上的諮詢;在學業上並設置學伴制度,

與外籍生互相切磋課業。校方並且成立國際親善大使來執行支援外國學生的各式活動。

對於外籍生,各校都採取「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營造友善校園文化的氛圍,希望吸引

各地的優秀人才與臺灣高等教育共創雙贏。

●外籍生對本地文化充滿好奇(圖/中央大學)

●由本地生協助外籍生融入臺灣生活(圖/北科大)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Page 13: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12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迎接大陸學生的挑戰

現象 2:陸生來了

教育部開放大學可以授予大陸學生正式學位之後,大學必須面臨的挑戰,除了

陸生的學程規劃、生活管理外,比其他外籍生還多了兩岸特殊政策考量,陸生來

了究竟對大學校園產生哪些化學變化?

採訪撰文/黃曉波

2011 年 9 月,第一批來臺攻讀正式學位,超過 1 千名的陸生

進入臺灣校園求學,雖然 87 所招生學校裡,有 21 所大學招生

成績掛零,然而各大學對於陸生來臺仍積極爭取。畢竟,陸生被

視為大學將來重要的學生來源。

當陸生進入臺灣攻讀正式學位那一刻起,大學的挑戰才要開

始,因為陸生之於臺灣有眾多政策和文化情結等因素,學校在陸

生的學習和生活安排上,必須採取更多不同面向的思考和策略。

從入學談起,原本應該等同國際生就學辦法的陸生,因為兩岸

間特殊的政治關係,似乎產生了不一樣的對待方式與政策限制;

其次,亦有認為「教育部規劃倉促、宣傳不足」等的社會聲浪出

現。●暨南大學國際事務長-陳佩修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Page 14: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13

政策影響全盤關鍵世新大學陸生事務承辦人傅

應翔表示,光是協助陸生來臺

進行短期進修,存在著申請時

間有限與繁瑣程序的雙重壓力。

他指出,此過程攸關國家政策

面向的法令,短期內或許很難

修改,但相關文書認證、行政

程序與陸生在臺生活照料等面

向,應該有流暢和人性化的規

劃;其次,如能放寬三限六不

原則,在公平合理化的前提下

才能吸收到對岸優秀人才,進而將臺灣民主思維傳遞過去。

暨南大學國際事務處國際長陳佩修則談到,這些年開放陸籍交換生、訪問生來臺研究受到極大

歡迎,原因在於交換學生的工作,不涉及兩岸政策問題。可是,招收正式學位陸生面臨的問題,

卻不如陸籍交換生單純,教育部在多方考量兩岸政策,及各大學實務運作的情形之後,去年正式

開放各大學招收正式學位的陸生。當陸生招生政策出爐後,則有助有於各大學針對各校特色招收

陸生。

陸生對臺灣生活的嚮往目前,世新大學有約 200 名短期陸生、26 名

大學部正式學位陸生,及 2 名陸生研究生。傅

應翔觀察到,選擇來臺進修的陸生,普遍存在

著「臺灣情結」。他們普遍家境不錯,從小聽

著臺灣流行音樂看著臺灣的綜藝節目,尤其透

過網路看著像「康熙來了」這一類的節目,對

臺灣的生活有著嚮往。

其次,來臺的陸生,多半認為來臺灣學習是

進步的表現,因為在國際上,不承認中國大陸

學歷的國家,比不承認臺灣學歷的國家還要多,

突顯出臺灣在全球的競爭優勢。

反觀去年僅有 2 名陸籍研究生名額的暨南大

學,受限於名額,並未成功招收陸生攻讀正式參訪與臺灣文化體驗對陸生具有吸引力

(圖/世新大學)

●與僑生共同融入管理,也是陸生生活

管理的一環(圖/世新大學)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Page 15: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14

學位。然而,4 年前暨南大學已開始接受陸籍交

換生與訪問生,來臺短期就學,陳佩修認為,

這些學生被學校視為培育未來陸籍研究生的先

峰種子。他也觀察到,陸生對臺灣最有興趣的學

科,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尤其是臺灣的中文領

域,是陸生特別關注的部份。原因在於,臺灣的

繁體字當中,保留許多中文的精髓,這部分的學

習是大陸遠遠不及的。

建立輔導配套措施各大學在接待陸生,都擬定相關輔導配套措

施,加強陸生與本地生的交流,例如臺灣大學有

接待家庭制度,協助農曆過年期間的照顧與體

驗;世新大學與地方醫院簽約,讓全校師生看病

有優惠,使無健保的陸生降低部分醫療負擔;暨

大擅用地理優勢,安排戶外參訪與體驗埔里地區

文化,傳遞本土社會關懷概念。

另外,社團活動則是建立學生間,不分彼此的

凝聚力量,盡可能讓所有外籍生融入學校多元面

向,減少區分學生國籍的特殊性,不讓陸生在有

限的學習時間,感受到自己始終是一個外來者。

由老師與學校擔任輔導、轉介的角色,重點還是

訴求,讓學生自主學習與同儕間的自主交流。

鼓勵臺生體驗對岸高教臺灣本地生對於陸生在校園裡,共同生活求

學,開始不免有些擔心。傅應翔指出,「恐懼來

自於陌生」,因為兩岸學生間的隔閡,來自於對

彼此的不了解,加上政治議題、用語不同、文化

認知差異,的確在初期會產生磨擦,這些狀況同

樣會發生在不同國籍的學生之間,後期大多能夠

消彌。

暨大國際長陳佩修指出,隨著越來越多的陸生

來臺,熟悉彼此的情況逐漸縮短當中,臺灣學生

也感受到陸生不僅學習動機強烈、目標清楚,也

勇於挑戰權威與表達學習的批判性,顛覆以往認

為,陸生是受制式教育的刻板印象。

對大學校園最大的效應是,全校師生體認到本

地生要了解中國大陸,並不是靠修一門中國大陸

的相關課程就夠了,鼓勵本地生也到對岸交流,

實際去應證對岸的學術環境與文化,例如:為什

麼中國大陸一些大學排名很前面、學術聲望很

高?讓所謂的衝擊,可以發酵成為兩岸學生的正

向效應!

聯誼活動也是學校讓陸生適應本地生的措施

(圖/世新大學)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陸生在校聯誼活動。(圖╱暨南大學)

Page 16: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1515

國際專班鎖定農業和工業人才

現象 3:量身打造實務課程

國際專班出現在臺灣的校園裡,班上的同學都是外國人、全程英文授課,其

中農業和工業是他們嚮往來臺求學的領域。其中,以北科大和南科大的甘比亞

專班起步最早,來自非洲的學生,為大學校園注入了新的文化。

採訪撰文/黃曉波

將時間拉回民國 100 年 10 月 22 日,在臺北科技大學建校一百年

校慶活動上,有十幾位甘比亞的外籍學生獻上甘比亞的傳統祈福舞

蹈,慶祝學校百年校慶。他們正是北科大「甘比亞國際專班」的學

生。

除了北科大之外,在國境之南的屏東科技大學的「甘比亞農業精

英專班」裡,從 98 年開始,甘比亞政府也選派 25 名其國內的精英

學生,到屏科大進修熱帶農業技術。

國際專班最初是基於外交的需求,在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ICDF)支持下,針對邦交國的需求,為其學生在臺設立的專業

學程,其中農業和工業是主要的授課重點。其中甘比亞是送最多學

生來臺深造的國家之一。

近年,國際專班招收的學生國籍,也增加了越南、馬來西亞等專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北科大國際事務處國際長黃聲

東表示,甘比亞專班都是國家挑

選的精英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Page 17: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16

班,諸如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亞洲大學、南台科

技大學等等,都針對不同國家及技術需求,開設

各種國際專班。

當國際專班出現在臺灣,對大學帶來最大的衝

擊在於,面對不同國家的產業發展需求,如何安

排課程及學生生活管理等等都是新的挑戰。

面對邦交國新貴學子北科大國際事務處國際長黃聲東表示,由於

臺灣缺乏能源,因此很早展開與海外進行能源合

作。經過專家勘測,西非邦交國甘比亞共和國的

儲油潛力驚人,但由於缺乏資金與技術,未能有

效開發。因此由外交部與甘比亞政府共同出資,

由北科大自 93 學年度起執行甘比亞共和國資優

學生培訓計畫,成立了「甘比亞石油專班」,課

程規劃包括油井探勘、石油公司的管理技術、工

程部門相關技術等專業知識,積極培養石油工業

人才,為雙方未來合作經營油田創造條件。

「甘比亞石油專班」一班為 25 人。這些從

甘比亞離鄉背井來臺就讀的學生,都是甘比亞

政府精挑細選後的人才,部分是皇親貴族,甚

至有些是未來當地政府的高階人才。因此北科

大在課程規劃上,不但採取密集式課程,4 年

要修 144 到 147 個學分,也特別強調實作,希

望學生拿到學位後,可以回國立即國貢獻所學。

北科大特別整合相關處、室及教學單位,挑

選師資全程以英文教學,比照四年制大學,分

必、選修課程及實習課程,暑假時並規劃到中

國石油公司煉油廠實習,介紹臺灣石油產業的

運作。

跨領域的實務課程安排相較於北科大的甘比亞專班以石油技術的訓

練為核心,一樣為甘比亞學生開設專班的屏科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北科大為國際專班學班安排的聯誼活動

Page 18: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17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大,4 年課程以熱帶農業為核心,同時整合農

企業管理系、土木系、食品系、畜產與動物科

學系及生物機電系等課程,希望能讓這些學生

將來回國後,成為其國家重要的農業發展人才。

國際專班的課程安排,有別於國內其他學系,

反而是跨領域整合配合學生需求量身打造的課

程。不管是 4 年或者是 2 年的學程,都偏重於

實務技術的應用,像是南台科技大學今年已與

馬來西亞馬華公會,合作第二期「馬來西亞技

職專班」。其專班開設的課程以汽車工程為主,

為期 2 年的課程實習課即佔當中極大的比例。

由於,國際專班的學生來臺深造,都以未來

職業發展考量的技術學習為主,因此實習課程

對他們而言更顯重要。課程安排上自然或偏重

在實務部份的教授。

課業及生活輔導並進國際專班和其他國際學生最大的不同在於,

他們都來自相同的國家,因此在臺灣求學在學

業和生活上,較能找到互相扶持和成長。不過,

來到異地求學,難免有文化和衝擊,對此學校

也會提出協助。

以北科大為例,黃聲東指出,像甘比亞學生

在數理程度上還是有些許落差,因此學校特別

成立導師助教團制度,請助教針對程度稍差的

學生進行課後輔導,協助同學跟上進度。在生

活上,也安排集中學校宿舍住宿,由導師與助

理,負責專班同學的生活協助庶務。

由於北科大全方位地提供輔導方案,甘比亞

專班的學生在畢業前,不但大多數聽懂中文,

對臺灣文化也有深入瞭解。舉例來說,部分學

生學會原住民舞蹈,在學校慶典活動中表演,

博得滿場喝彩,而在 2011 年苗栗國際馬拉松

大賽,甘比亞專班就有三名學生報名參加,透

過參與運動,更瞭解臺灣風土民情,並與各國

好手文化交流。

除了學校輔導體系之外,另外也會安排當地

學生做為學伴,協助外國專班學生能及早融入

本地生活。像是亞洲大學就針對越南專班的學

生,找來創意領導學程組成的 25位大學學伴,

藉由學生活動的辦理等等,讓這些學伴能協助

大家,習慣臺灣的學習生活。

國際專班的學生,多半是國家或當地公會、

團體組織選出的精英,不論在生活學習或課程

上都會比其他學生來得積極,與本地生的交流

有助於刺激臺灣同學的競爭力。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屏科大外籍生校外參訪

●亞洲大學為越南專班找學伴

Page 19: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1818

Column

高教論壇

校園國際化打造競爭力

全球化大學不缺席

教育部 1989 年公布《高等教育白皮書》,當中指出,我國大學主要困境

之一,在於大學國際化程度不足,國際交流仍侷限在學術輸入;至此,教育

部旋即投資重大資源於促進大學國際化。

高教論壇 Column

撰文/國立成功大學國際事務副校長 蘇慧貞、教育部高教司    科長 倪周華

除了透過「提升大學國際競爭力計畫」協助

學校英語學程設置、改善學校基礎國際環境建

置,鼓勵大學招收外藉學生及教師學生赴海外

進修交流,更於「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

心計畫」(更名為「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及「獎

勵教學卓越計畫」中將學校國際化的成效列為

計畫推動重點。

在大專院校共同投入、行政部門努力支援之

下, 99 學年度統計顯示,外籍學生來臺就讀

正式學位的人數已擴增 3 倍有餘,在 8,800 餘

人,其中美國、歐陸、日韓、印度及東南亞為

大宗,而在中東、南亞、南美及非洲諸國亦有

所成長;若再加入去年開始開放的大陸學生,

未來數年,我國大學校園內類似聯合國的多元

Page 20: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1919

Column

高教論壇

情況,相信將是普遍的風貌。

經由外籍學生的國籍類別不斷增加,從日常

生活中所領入校園的多元文化與價值觀、行為

取向,無一不挑戰新的校園經營思維。

師大夜市異國美食街及宿舍分配的優先權與

門禁風波,帶來許多不同的討論,也只反應了

其中一小部分的挑戰 !! 究竟外籍學生的存在是

國際化的成果?還是大學資源的分散?引進國

際學生是高等教育產業化的目標?還是高等教

育理念的推廣?都是政府與大學教育同業不斷

論證的議題。

高等教育國際化趨勢對高等教育對國際化的討論,韋伯辭典中定

義(Webster’s Concise College Dictionary,

1999)「國際化」係以國家間的合作,來促進

共同的利益。國際化的過程是延伸國與國之間

的文化互動,與國際接軌,了解並能夠接納國

際上不同的多元文化,使世界成為各種文化不

斷自然交流激盪的場域。

歷經許多政治經濟環境的演化,這樣的傳統

論述似乎已不足以形容 21 世紀的國際化的實

質意涵。

歐洲高等教育協會(EUA,Association of

Europea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在 2010〈高等教育前瞻〉一文中指出,在各類

別國際化活動中,學生交流計畫(包括出國與

入境)日益重要,部分反應了高等教育國際化

概念的演變。

過去數世紀以來,歐美大學的國際化是以

科學社群(scientific community)的學術自

由流通為特色,但在二次大戰後至 1970 年代

間,歐美大學的國際化焦點移轉在開發協助上

(development aid),雖然不免有一定的政

治考量,其中「傅爾布來特計畫」(Fulbright

program)可以做為大學國際化活動的典型案

例。

1970 年代以後,這樣的人道性國際化活動逐

漸退居第二線,躍而取代之的是國家經濟競爭

力的焦點移轉,也就是強調研究的強化是國家

在全球市場裡競爭的利基,而主張大學將在知

識經濟裡扮演核心角色,人員(學者與學生)

的移動,是以其對未來貢獻於經濟的程度來考

量,留學生與研究者的引進,搭配著移民政策,

臺灣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當年都在歐美主導的

高等教育國際化中進行交流,拜此之賜,我們

才有 NBA 的臺灣小子林書豪,林父當年就是

在此時空背景下,赴美的臺灣留學生。

●外籍生與本地生的學習生活都在一起。

(圖╱中央大學)

Page 21: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20

高等教育全球化歐洲高等教育協會清楚指出,高等教育的

跨國境移動並非新鮮事,從中世紀歐洲開辦大

學以來就存在。(Cross-border mobility has

existed ever since the fir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re founded in the Middle

Age)但亦指出,當年學者悠遊各國的學習與

研究,雖是科學進步的重要本質,而這樣單純

的交流,早也難以涵括當前高等教育中國際交

流的全貌。

因為世界流動的資訊系統與技術,自由貿易

及技術專業人員的流動,都彰顯著當前國際化

是「全球」為範疇,而大學做一個「全球化參

與者」(global players),不但參與形塑這個

超級國際化(或稱全球化)的過程,同時也深

受國際化的影響而調整主動、被動地大學的結

構。

跨國學生的學習、學者間的辨論、共同合作

的研究模式等國際化都是模式,廣度與深度 21

世紀高等教育中國際化的最重要精神(關於高

等教育國際化的結構變化,請參考 Barrows,

C.W. et al., 2003; Eggins, H. et al, 2004;

King, R., editor, 2004)。

全球化參與者大 學 國 際 化 活 動 歷 史 演 變(historical

evolution),我們發現,在 1980 年代後期的

全球化浪潮,人力、貨物、服務及資本(people,

goods, service and capital)的自由流通,

是以全球國際貿易與經濟主軸,新興經濟體

(merging markets,如 BRIC)的熱絡,也重

新界定「國家比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本質。

易言之,在國家邊界日益模糊,且溝通與流

Column

高教論壇

●外籍生的座談會。

(圖╱暨南大學)

Page 22: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21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動迅速的國際環境當中,高等教育事業的目的,

不再如過往以對本地(社會經濟)的貢獻為單

一依歸,某種程度而言,其中更重視個別人才

的成就。如同國際性的研究團隊,可能有跨國

大學的學者組成,雙語或三語是全球性人才的

基本能力,畢業選擇就業的本國企業(如鴻海)

也非常可能會派你需要被駐上海、東京、紐約

或開羅,「全球化參與者」(global players)

己經不是個人的自由意志選擇,而是必然面臨

的整體社會經濟環境。

建立多元文化校園因此,成為一個具有充分知能的 global

players 已經是每個地球公民的本質生態,多元

文化的接觸,「多元文化校園」(Multicultural

Campus)的建立,顯然是大學必須提供的基

本環境,因此,招收外國學生,就不再是侷限

於「高等教育產業輸出」的思維,不再是以賺

取外匯(如過去英國與澳洲)為論述,而是應

以「全球化的校園是現代優質大學的基本條件」

來推動國際化。

策略上也應該以如何提高「教育的質」來吸

美食活動,所呈現的淺表風華也不應短視地以

為是若干資源的分享,恐怕已成為現代高等教

育最核心的競爭力表現;對學生,適應多元校

園是多元文化的溫床;對教師,多元校園是品

質提升的踏石;對學校經營者,多元校園更是

學校競爭力的基礎。

多元視野提升教育競爭力能夠培育具全球視野的人才,大學也必然成

為具全球思維的優質大學。臺灣的高等教育發

展,縱有仍待改革之處,大學院校的品質則已

相當成熟完整。

在全球化的時代,高等教育的國際化不但不

可逆,更不會僅是由外向內的單行道,不但應

讓國際學生走進校園,更要讓國內學生走向國

際;不但要讓教師快步邁向國際連結,也要讓

國際教師更自然地進入我們的校園藴根;一個多

元文化的校園,展現一所大學經營的核心價值

與格局,反應一所大學學研成果的實力與影響,

更代表著臺灣高等教育的整體競爭力與永續發

展的未來。

Column

高教論壇

引全球各地的學生來參與,

一起建構「多元文化校園」

(Multicultural Campus),

大學也才能在國際競爭的視野

下,不斷改進品質及擴展全球

連繫脈絡,受惠的是所有在校

園學習的學生,與教學研究的

教師。

「 多 元 文 化 校 園 」

(Multicultural Campus)的

影響,早已遠超過歡樂多彩的

●國際生的校外聯誼活動。(圖╱世新大學)

Page 23: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22

Column

高教論壇

高教論壇 Column

高等教育產業輸出連結亞太

深耕東南亞

東南亞是我國高等教育輸出最主要的學生來源,透過「高等教育產業輸出

連結亞太 - 深耕東南亞計畫」推動,將可帶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交流。

撰文╱教育部技職司四科幹事楊子慧

早於 1960 年代地球村一詞出現時,全球化

概念旋即影響世界的運作。全球化概念指涉一

種過程,在此過程中國與國的界線逐漸模糊,

國際間的動態有如漣漪產生擴散效應並相互影

響。

邇來在全球化浪潮牽引下,我國高等教育亦

已進行轉型,並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獎

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及「區域教學資源中心

計畫」等計畫之執行下,各大專校院積極推動

教學、研究、產學合作、國際化、國際排名及

學術影響力等面向之革新,並提供外國學生獎

學金、強化全英語授課環境、精進大專校院境

外學生事務行政支援體系、放寬境外學生申請

入學及畢業留臺相關規定等相關工作,以提升

國際競爭力及高等教育水準,積極輸出我國優

質高等教育。

Page 24: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23

Column

高教論壇

外籍生多來自東南亞依據教育部統計處統計資料可知,100 學年

度於我國正式就讀學位之境外學生為 10,987

人;僑生為 14,045 人;華語生為 14,480 人;

交換生、研修生、短期研習及個人選讀為

15,090 人;海青班為 861人,總計 55,463 人。

其中,東南亞國家來臺修讀學生人數約佔總外

國學生人數之 58.7%。由此可知,目前在我國

就讀之外國學生主要來自東南亞國家。

另一方面,東南亞國家人口總數約為5.7億,

華人比率約佔 5%,平均大學毛入學率低於

20%,故有利於我國爭取該區域學生來臺求學。

在上揭之脈絡下,盱衡東南亞國家之地理和文

化背景與我國相近,且與我國有深厚的經貿互

動。

教育部提出「高等教育產業輸出連結亞太 -

深耕東南亞計畫」,以深耕東南亞為起點,期

盼透過深化東南亞國家對我國學術交流之需

求,建立我國於東南亞之學術影響力,藉此連

結亞太,進而佈局全球。

「高等教育產業輸出連結亞太 - 深耕東南亞

計畫」(以下簡稱本計畫)乃一為期 4 年之中

程計畫,以擴大招收東南亞國際學生、使臺灣

成為東南亞高階人才培育之重鎮、深化與東南

亞之交流互動機制為三大主軸,並依此建構 13

項策略及 46 個推動計畫,以達深耕東南亞之

目標。

交流互動三大主軸在「擴大招收東南亞國際學生」方面,教育

部除精進在臺留學友善環境外,亦集合臺灣教

育中心及相關資源,擴大於東南亞國家辦理高

等教育展等相關宣導工作,以整體宣導我國優

質之高等教育,吸引優秀境外學生來臺修讀學

位、短期研修、學習華語。

此外,為暢通國際學生來臺就學的行政管道,

目前已完成《入出國及移民法》修正,簡化國

際學生來臺後之居、停留簽證程序,未來本部

將協調相關部會持續檢討相關規定

在「使臺灣成為東南亞高階人才培育之重鎮」

方面,教育部積極邀請東南亞高階公務員來臺

進修,目前已與越南、印尼、泰國、印度、馬

來西亞等國簽訂人才培育計畫協定,未來將持

續與東南亞國家合作,以協助培育其高階人才。

另規劃辦理高等教育論壇,力邀重要領導人物

來臺進行對話,以期獲得東南亞國家對我國教

育之認可,促使雙方更進一步合作。101 年 3

月辦理臺泰高等教育論壇,4 月辦理臺印尼高

等教育論壇,以促進國際間高等教育交流。

在「深化與東南亞之交流互動機制」方面,

教育部鼓勵大專校院開設多元語種課程,並針

對新住民舉辦各類輔導課程、全國性及社區藝

文表演、家庭親子交流等活動,以達成本國人

民與新移民透過學習與交流方式相互瞭解。

深化國際交流此外,各校亦協助東南亞國際學校舉行校園

活動,其範圍包含招生、聯誼交流、語言交換、

校友經驗傳承、節慶等學生社團活動,積極進

行國際學生生活輔導,以深化國際間之交流。

本計畫歷經幾波協調與調整,在各執行機關

之協助推動下,我國高等教育品質廣受各國肯

定,各項績效已新蕊初露。未來將持續推動並

精進檢討前揭之計畫,以利深耕東南亞計畫之

推展,進而將我國優質高等教育推向國際舞臺。

Page 25: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24

Column

高教論壇

高教論壇 Column

政大多元國際校園啟動

面對全球化挑戰

在全球化的時代,國際化是每一個大學所面對挑戰,也成為大學校園文化

的建設與發展的要素之一。

撰文/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四所研究員兼所長    王瑞琦

多年來,國立政治大學缺乏理工科或是醫學

院的奧援,在國際大學排行榜中相對委屈,但

是在人文、外交、社會等領域,擁有深厚傳統

的學術發展特質,深切的體會,走出去、國際

化的重要性。

現今政大的國際生人數 1 千多人,超過政

大學生人數十分之一。這些還不包括近 2 年,

陸籍交換生與研究生。政大的姐妹校分布在世

界 77 個國家,遍佈五大洲,歐洲 100 所,占

43%,居第一位;其次為亞洲,共 60 所,占

34%;北美地區 27 所,占 15%。

自民國 89 年至 100 學年度,政大的薦外生從

52人增加至348人,外薦生從34人增至346人。

「將學生帶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政大成為日

不落學校」的國際化目標已不是夢想。

院系及教師參與國際化除了打造「日不落大學」,國立政治大學推動

國際化的目標包括: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合作與

相互學習、訓練學生具備優異語言專長與表達能

力,以及鼓勵師生積極汲取各類國際交流經驗。

近幾年,透過國合處、各院系、教師、行政同

Page 26: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25

Column

高教論壇

仁的努力與相互協調合作,在學校環境、課程

教學、學校行政等方面,均有突破性的發展,

不僅促進國際化與政大的校園之間的融合,而

且帶動校園文化的多元化。

課程國際化是政大校園國際化的首要工作之

一,其中包括課程改革、推動英語授課,以及

開設境外課程及英語夏日課程等等。

其中以英語授課而言,自 95 學年度至 100

學年度上學期,全校英語授課總數從 230 個增

至313個,其中專業課程從117個增至165個。

最具成效的應是英語學程的發展。英語學程是

以院為單位推動,從最早的 IMBA,擴展到社

科院的亞太英語碩士(IMAS)和博士(IDAS)

學程、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位學程。這些學程

經過多年的經營,教學計畫、課程安排趨向成

熟,課程的評鑑亦逐步展開。

國際化推動與國際生輔導政大國際化的宣導從大一新生就開始,在為

期三天的新生營,安排暑期參加各類境外學習,

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藉此引導新生們思考和

規劃未來四年的生活。

另外,也加強國際學生與本地生的互動,國

合處舉辦,如國際節、海外留遊學週、運動會

等多項活動,加強外籍生與本地生的互動,亦

邀請國際生至附近小學介紹自己的國家,以及

參加「Life at NCCU」英文短宣製作競賽。

94 年起,外籍生開始舉辦 Language Group,

近兩年成立社團,並強化與本地生的互動。

自 95 學年度開始,政大將服務課程納入必

修的畢業門檻。服務課程分為課程型與認證型

兩種。

境外活動集中於課程型,採取與課外活動結

合的模式,自 95 至 100 學年度之間,參與的

學生從 743 人增至 2,394 人。學校補助的對象

初始以國際會議與交流,以及國際競賽為主。

與國際化銜接的服務課程近幾年,隨著學校政策的引導,國際志工服

務發展快速。92 學年度,僅 1 名學生獲補助參

與國際志工,100 學年度,人數多達 46 人,成

為服務課程的主體。除了人數的成長外,出隊

類型亦呈多元化,從泰北到肯亞、中國偏遠農

村,加爾各答街童援助志工計畫。志工的足跡

遍布亞、歐、美、澳、非等世界各地。

認證型以返鄉服務營隊為主。自 95 至 100

學年度之間,參與的學生從1人成長至538人。

多元化的認證型課程除了返鄉服務營隊之外,

還包括讓學生擔任藝文中心、心諮中心的志工

等。

去年年底,國立政治大學加入 QS Stars 五

星評鑑。透過全校院、系與各處室行政同仁的

努力,在三個月內對學校的國際化資料進行總

整理,近日結果出爐,獲得四星級的評比,其

中在「基礎建設」、「國際化」、「創新」以

及「社區參與」四個項目獲得最高五星級的評

鑑,國際化已成為政大的標誌。

●外籍生校外參訪活動。(圖╱中央大學)

Page 27: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26

People

校園人物

屏科大菲利普愛上臺灣

來自甘比亞的高材生

來自邦交國甘比亞的高材生菲利普(Philip Gomez),來到屏科大求學已經

2 年,這段時間他除了習得專業之外,他最愛的是臺灣人情味。

採訪撰文/唐祖湘

「我喜歡臺灣人的熱情」、「以前有友人申

請到臺灣唸書覺得很好,所以我也想試試!」

來自非洲國家甘比亞,26 歲的外籍生菲利普

(Philip Gomez),雖然在母國已經獲得大學

學位,但想要更上一層樓的他,2 年前決定來

臺求學,目前正就讀屏東科技大學的熱帶農業

暨國際合作系。

菲利普說,之所以選擇來臺念書,是因為

聽說臺灣的農業教育及生物科技在世界上很厲

校園人物 People

害,而屏科大又是知名的農業科技大學,並提

供外籍學生獎助學金,所以選擇不遠千里來臺

念書,充實先進的農業知識;跟一般大學外籍

生不同的是,菲利普唸的是 2009 年起屏科大

所開設的 4 年制「甘比亞農業精英專班」,班

上共有 31 位同學,除了 24 位甘比亞學生外,

還有來自瓜地馬拉、巴拿馬、馬拉威等,遍及

非洲及中南美洲國家。

Page 28: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27

People

校園人物

來臺學習農業生技甘比亞專班課程分別為動物

生產組、植物生產組、農企業

組及農業工程組等,菲利普主

修動物科學,除共同必修科目

外,也修習農場管理、加工、

運銷和推廣等課程,全程以英

文授課,問到菲利普的學習狀

況如何,他笑咪咪地說:「還

可以啦!」後來透露他的考試

成績大約都在八、九十分,學

習成果不錯。

「我覺得臺灣的大學學習環

境很好,老師教書很認真。」唸過大學的菲利

普表示,跟甘比亞學校比起來,臺灣在農業專

業技術方面真的很強,老師的授課方式比較靈

活,不會一直講課,還安排學生參與多項實務

活動,上課 2 年來讓他受益良多。

最愛臺灣的人情味 外籍學生來臺唸書難免遇到生活、語言與文

化的衝擊,菲利普也不例外,他說自己之前從

未去過其他國家,第一次出國就是來臺灣唸書,

所以並非馬上就融入本地的生活,未到臺灣之

前的他,一句中文都不會說,加上對氣候、食

物的不適應,以及思鄉心切,令他曾度過好一

段時間的低潮,還好學校每週安排上中文課,

學期中並不時安排節慶活動和文化之旅,讓外

籍生融入當地生活,半年後情況逐漸好轉,現

在他不僅中文聽說沒問題,飲食口味也有了轉

變,最喜歡吃臺灣的炒飯、咖哩飯,對於屏東

的氣候也慢慢習慣了。

雖然課堂上都是與外籍同學,但因為住在學

校宿舍,菲利普還是有很多機會與本地學生接

觸,他大讚臺灣同學人情味濃,喜歡主動幫助

別人,比方說,從宿舍到教室有一段距離,臺●菲利普在課堂上的實習報告

●菲立普很喜歡學校的實習課

Page 29: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28

灣同學常會主動騎摩托車載他到

學校,而每逢過年過節,也都有

臺灣同學邀他到家裡吃飯、聊天,

帶他走入當地人的家庭,有機會

深入了解臺灣的風俗民情。

來臺灣交朋友菲利普曾結交一位臺灣女友,

這個經驗讓他有別於一般角度體

察臺灣與非洲的文化差異,他說:

「在甘比亞,男女朋友出去吃飯,

結帳時都是各付各的,在臺灣,

好像大多數時候男生要付錢,有

時女方也會,總之是其中一方會

出錢,很有趣。」菲利普還觀察

到,臺灣情侶比較喜歡黏在一起,

不是一起出去用餐,就是到哪逛街散步,幾乎

每天都要碰面,反觀自己的國家,男女雙方都

是有空才聯繫,情侶相處之道可以說差很大!

專心唸書、結交當地朋友外,閒暇時菲利普

還喜歡踢足球,並與班上多數來自甘比亞同學

都參加了學校的足球校隊,在大專足壇刮起一

陣「黑旋風」,矯健的身手為屏科大爭取到不

少榮譽,他認為「臺灣學生踢足球滿厲害的」,

對於能在課堂與宿舍之外,跟本地生在運動場

上交流,算是來臺求學另一個驚喜收穫。

將在臺所學貢獻家鄉「我已經來臺灣 2 年又零 6 天了,中間都沒

有回家,因為機票太貴啦。」菲利普幽默地說,

雖然在臺灣的生活學業都很愉快,但他對於家

鄉的思念絲毫不減,每天都會算已經來臺灣多

久了,但由於在臺學習頗有斬獲,也很喜歡屏

科大的校園環境,4 年畢業後他仍想申請屏科

大研究所繼續深造,希望學成歸國後,能幫忙

改善母國的農業環境。

「我有一個夢想,回到家鄉建立一個動物農

場,把臺灣這邊所學到的通通發揮在我的農場

裡。」菲利普眉飛色舞地說。相信等到那一天

來臨,菲利普帶回國的將不光是養育動物的專

業技術,還有臺灣給予他的溫暖、友善與滿滿

回憶!

●跟同學一起過元宵節

People

校園人物

菲利普的小檔案

就讀學校:屏東科技大學

就讀系所年級 : 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系

大學部三年級

國籍 : 甘比亞

在臺灣印象深刻的事:老師教書很認真

Page 30: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29

●跟同學一起過元宵節

校園焦點 Campus

Campus

校園焦點

淡江大學國際化領先標竿

世界走進淡水小鎮

淡江大學從民國 79 年就開始招收國際學生,被稱為「大學國際化,世界

走進來」的領先標竿學校,一點也不為過。

採訪撰文/黃曉波

淡江大學宛如一個小型聯合國!走在校園裡,

隨處可以來自於東南亞的黃皮膚黑頭髮、金髮藍

眼、或是捲髮黝黑膚色的外籍學生。經過教室,

愈來愈多課程採取全英文授課,剎那間會懷疑這

是否為臺灣的大學校園。

「國際化是淡江大學校務發展三大策略之

一。」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副校長戴萬欽博士解

釋,早在民國 57 年起,淡江大學就陸續與國外

各大學簽訂學術合作協議,後續並成立「國際交

流委員會」積極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民國 88

年為加速達成國際化目標,特別設置國際交流暨

國際教育處,是全國第一所設立專則國際學術交

流合作事務一級單位的大學。

因應愈來愈多的外籍生與陸生到淡江就讀,因

此在去年將國際交流暨國際教育處更名為「國際

暨兩岸事務處」,並擴大編制分設「國際暨兩岸

交流組」及「境外生輔導組」,前者負責國際及

兩岸交流等相關業務;而後者負責國際學生、僑

生及陸生的輔導等相關業務。

Page 31: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30

多管道宣傳外籍招生淡江從民國 79 年開始招收國際學生,包括招收博士生、碩士生

與大學部學生,各系均開放供國際學生申請入學。在資格審核上,

由各院系所均訂定標準,並經由系、院、校之招生委員會三級三審

方式。根據統計,淡江大學目前有來自約 65 個國家的境外學生,

包括國際學位生 213 名,交換學生 38 名。

據教育部統計,在各校的國際學生中,東南亞學生超過 6 成;然

而淡江大學最與眾不同的是,國際學生以來自拉丁美洲地區國家的

學生最多,其中又以尼加拉瓜為最。

戴萬欽分析,由於淡江國際化招生的策略領先其他各校,再加上

姊妹校數目多(目前國外姐妹校已達 110 所),國際招生管道又多

元,因此國際生的來源也分佈地廣。舉例來說,去年畢業典禮淡江

首度安排薩爾瓦多的外籍生孟熙娃(Flora Menjivar)代表畢業生

致詞,其流利與感性的中文致詞,讓全校師生相當感動。戴萬欽解

釋,孟熙娃小時候與駐大使館的父親到臺灣生活 2 年,當時對臺灣

風土民情留下相當深刻印象,因此長大後決定到來臺唸書。

國際企業系最受歡迎淡江大學目前除了各院各系都招收國際生

外,並針對國際生開設國際企業學系英語專班,

以及蘭陽校園全球創業發展學院的資訊創新與

科技學系、國際觀光管理學系、多元文化與語

言學系、全球政治經濟學系等四系,開設全英

語授課,此外每年也開設約 600 門英語授課課

程,讓國際生有更多元的選擇。

目前淡江大學最受外籍生歡迎的熱門科系主

要是國際企業學系,有 72人。戴萬欽解釋,該

系為英語專班,再加上商管科系為國際熱門科

系,所以受到外籍生的青睞。此外淡江的特色

學系如全球政治與經濟學系、國際事務與戰略

研究所也有各 20多位外籍生就讀。而國際學院

於 100 學年度首創跨國遠距碩士學位的「亞洲

研究所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招收拉丁美

洲暨加勒比海地區的在職菁英15名學生研讀。

協助外籍生參與各項活動戴萬欽進一步分析,國際生來臺除了語言能

力外,也存在課業壓力與思鄉等因素,因此學

校細心考量外籍生需求而加以規劃,在輔導方

面還包括生活輔導、課業輔導、心理輔導等,

建立境外生導師制及安排學伴幫助同學,並設

有國際大使團及僑生社團為境外生辦理各項活

動及協助處理各項問題。舉例來說,土木系查

德籍學生伊狄斯因長期失眠導致無法專心課

業,學校長期與系上合作輔導,協助學生適應

環境,最後順利畢業學成回國。而海地地震時,

學校也主動提供 2 位海地籍學生各 3 萬元的急

難救助金。

Campus

校園焦點

Page 32: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31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去年畢業於國際企業學系的孟熙娃就說,之所以選

擇淡江,主要是因為學校對外籍生的照顧,讓他覺得

孤身在臺不會寂寞。孟熙娃很感謝國際暨兩岸交流組的

Alice,協助在校生活的大小事,舉例來說淡水國際環

境藝術節,也是因為學校同仁的熱心協助,讓外籍生參

與淡水老街遊行,而對臺灣文化有另一層瞭解。

獎學金讓學生無後顧之憂從 2004 年政府推出「臺灣獎學金」吸引各國優秀人

才來臺攻讀學位,就吸引諸多邦交國的學生來臺就讀。

以淡江來說,目前就有 114 位學生為臺灣獎學金授獎

學生。

除此之外,淡江還提供外籍生 5 項不同種類的獎學

金,讓學生在生活上有充裕的零用金支用。如入學獎學

金,針對不同國家提供減免 2 年學雜費之獎學金,目前

以馬來西亞最多學生獲得。

其次是國際生一般獎學金,國際生入學從第 1 學年第

2 學期開始即可申請,申請資格為學業成績優良且品行

端正,經系所主管推薦者即可申請。第三則是國際生清寒獎學金,國際生入學從第 1 學年第 2 學

期開始即可申請外國學生,申請資格為學業成績優良且品行端正,家境清寒經系所主管推薦者可

申請。

戴萬欽分析,目前淡江外籍生畢業後,除部分同學繼續修讀研究所;大部分礙於規定,無法在

國內就業,因此學校主動協助外籍生回

國就業。舉例來說,企業合作舉辦海外

就業說明會(如台達電子公司),或是

鼓勵學生參加外貿協會舉辦的各項徵才

活動,以利回國就業。值得一提的是,

淡江有 29 個海外校友會,國際學生畢

業後可選擇加入當地校友會,一方面校

友可宣傳招收外籍生;另一方面,也盡

力協助畢業生回國就業。

大學國際化勢必所趨! 淡江一步一

腳印,讓大學國際化,世界走進來!

Campus

校園焦點

●外籍生約談座談會。(圖╱淡江大學)

●外籍生保齡球比賽。(圖╱淡江大學)

Page 33: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32

高教技職 新聞 News

101 學年度,教育部將五專免試入學名額比率,從

100 學年度的 35%擴大至 55%。此舉是為了配合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推動,並減輕學生升學壓力。五專

以職場就業能力為導向,主要在培育中級技術人力,

傳授內容著重在應用科學與技術,為國中畢業學生提

供另一升學選擇。101 學年度免試入學,各校不設報

名門檻,全國分北、中、南 3 個招生委員會辦理招生

作業,學生不限地區皆可跨區報名,亦可 3 區同時報

名,但只能擇一校辦理現場登記分發及報到。

為了平衡城鄉差距,教育部辦理「繁星計畫」,讓

各大學自主招生,使不同面向的優秀人才,毋需再透

過學科能力測驗,即可以推薦保送的方式進入大學就

讀。由於繁星計畫的名額及篩選條件均由各校自行提

出,校方可於學生提出申請時,針對符合篩選條件的

弱勢學生從優考量。未來教育部將推動線上書審,以

消除社經地位背景在甄選過程中產生的影響。

擴大五專免試入學招生名額

繁星計畫平衡城鄉差距

「大專校院產學合作實施辦法」於 101 年修正,對於學生校外

實習之權益將有更嚴謹的規範。校外實習有助於學生將理論與實務

結合,是正規課程之延伸,因此教育部積極推廣專科以上學校之產

學合作事務,惟因實習樣態日趨複雜,為顧及學生權益,辦法中規

定校方需建置完善之智財管理機制,並與合作機構簽定產學合作契

約,明定訓練、輔導、安全防護、保險等事項,以確保學生能從實

習過程中獲得實務操作機會,在安全上也將更有保障。

校外實習有保障

News

高教技職新聞

Page 34: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Page 35: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出版者∕教育部高教司 教育部技職司

發行人∕何卓飛 李彥儀

地址∕100臺北市中山南路5號

網址∕www.news.h igh .edu . tw

編輯製作∕德屹科技創意有限公司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莊敬路48-2號2樓

電話∕(02)82598599

出版登記證∕局版北誌字第1887號

中華郵政北臺字第6215號

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高教簡訊創刊日期∕中華民國78年12月

技職簡訊創刊日期∕中華民國79年9月

高教技職合刊出版日期(每月出刊一次)

∕中華民國96年1月10日

封面題字/徐永進

本刊同時登載於高教技職網站

網站:www.news.h igh .edu . tw

展售處∕

五南文化廣場

 台中市中山路6號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台北市台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

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

 台北市和平東路1段181號

教育部員工消費合作社

 台北市中山南路五號

三民書局

 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1段61號

定價∕40元 GPN 2009601415

本刊之國際標準期刊號 ISSN 1994-9758

著作財產權人∕教育部

本書保留所有權利,欲利用本書全部或部分

內容者,需徵求教育部同意或書面授權,請

逕洽教育部高教司/技職司。

第 63 期封面故事 Cover Story01大學聯合國時代

學校就像地球村

06 政策論述:人才是競爭關鍵

高等教育國際化策略

09 現象1:量身打造實務課程

外籍生進入臺灣校園

12 現象2:陸生來了

迎接大陸學生的挑戰

15 現象3:量身打造實務課程

國際專班鎖定農業和工業人才

高教論壇 Column18 全球化大學部缺席

校園國際化打造競爭力

22 深耕東南亞

高等教育產業輸出連結亞太

24 面對全球化挑戰

政大多元國際校園啟動

校園人物 People26 來自甘比亞的高材生

屏科大菲利普愛上臺灣

校園焦點 Campus29 世界走進淡水小鎮

淡江大學國際化領先標竿

高教技職新聞 News32 擴大五專免試入學招生名額‧繁星計畫平衡城

鄉差距‧校外實習有保障

33 學貸人數首次下降‧教育部打造國際級人才‧

國際學歷輕鬆取

版權頁 目 錄

5 月號徵稿主題「學識 vs. 職能」撰稿方向:大學是博雅教育也是專業教育,學生與教師要如何面對迅速變化的世代,做好人生調適?徵稿對象:對高等教育發展關心的先進及專家學者。截稿日期:4 月 20 日以前。每篇字數:2500-3000 字。投稿稿酬:每千字 800 元。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陳小姐收。*本刊保有投稿稿件採用與否以及編修權利。

高教技職簡訊徵稿

Page 36: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sletter

News

高教技職新聞

根據統計,申請就學貸款人數已逐步下降,尤其以

高中職最明顯。究其原因,應是教育部自 100 年啟

動 12 年國教,率先從高職實施免學費方案,並預計

103 年起,全面讓高中職學生免學費。透過免學費政

策全面啟動,可奠定基本國教之良好基礎,並讓學生

減輕就學費用以及貸款的負擔。而在高等教育方面,

因我國屬選擇性教育,基於「受益者付費」原則,就

學貸款則針對低收入者給予免息優惠,而不將利息轉

嫁至全民身上。

學貸人數首次下降

教育部推動「打造國際級人才」策略,將從制度面著手,

以延攬及留任國際級人才。另一方面,也繼續強化國際交

流,全面提昇學生外語能力,增強我國學生之國際視野及

經驗,提升國際競爭力。制度方面,將改革薪資結構、薪

資及聘僱制度、退撫機制、放寬國際人才來臺就業條件限

制等。此外,與國外頂尖大學交流合作,不僅讓我國優秀

人才可以到國外進修,也吸引他國人才來臺就讀。

教育部打造國際級人才

近年來為與國際接軌,教育部極力推動教育國際化,並通過

「大學辦理國外學歷採認辦法」修正案,以符合各大學在招收

國際學生時的實務需求。本辦法有幾個重點,一:簡化國外學

歷文件驗證程序,也讓國內學生可同時於兩所以上國外大學修

讀。二:針對身心障礙學生的修業期限,由各校視情況酌減。三:

以遠距教學方式修國外高中學歷習者,不予認定。四:明定修

業期限的採計方式,修業者也必需提供入出國紀錄,做為修業

期限的佐證。

國際學歷輕鬆取

33

Page 37: 歡迎訂閱 大學聯合國 時代 - news.high.edu.t · PDF file如輔大與東吳 等教會系統 ... 使語言成為學習障礙,規劃有全英語學位學程 如:管 ... 國際生提供全英語學位學程

教育部高教司 教育部技職司 100 臺北市中山南路 5 號

www.news.high.edu.tw

定價∕新台幣40元 GPN 2009601415

獎勵私立大學校院校務發展計畫簡報。(高教 4 科)

技術學院改名科技大學申請。(技職 1 科)

技專校院變更校名申請。(技職 1 科)

繁星推薦報名及繳費截止。(高教 1 科)

「如何運用產學合作之技術能量,提升機械設備之國際競爭力」研討會 - 南區(技職 3 科)

技專校院認可制評鑑制度座談會。(技職 4 科)

1013 月高等教育校務資料庫填報作業開始。(高教 1 科)

101 學年度科技校院繁星計畫網路報名作業開始。(技職 2 科)

100學年度全國技專校院總務(暨會計)主管會議—高雄餐旅大學。(技職 2 科)

繁星推薦公告錄取名單。(高教 1 科)

「如何運用產學合作之技術能量,提升機械設備之國際競爭力」研討會—中區。(技職 3 科)

甄選入學個人申請報名。(高教 1 科)

TDK 盃 16 屆記者說明會。(技職 1 科)

陸生碩博士班招生報名截止。(高教 1 科)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通識教育暨第二週期系所評鑑實地訪視。(高教 2 科)

訪視靜宜大學教師資格運作機制。(學審會)

100 年度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計畫成果發表暨頒獎典禮。(高教 3科)

101 年教育部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核定名單公布。(技職 3 科)

甄選入學個人申請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高教 1 科)

高教司˙技職司 101年 3月份重要活動

101.2.23-4.9

101.2.20-3.9

即日起 -3.31

101.3.2

101.3.2

101.3.2-3

101.3.5

101.3.7-9

101.3.8-9

101.3.9

101.3.9

101.3.13-15

101.3.14

101.3.14

101.3.19-30

101.3.29

101.3.30

101.3.30

101.3.3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