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手冊 - po kok primary school11....

124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1 教師手冊 (最新修訂日期:2018 年 9 月 1 日) 東蓮覺苑 寶覺小學

Upload: others

Post on 10-Feb-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1

    教師手冊

    (最新修訂日期:2018 年 9 月 1 日)

    東蓮覺苑

    寶覺小學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1

    目錄 (一)管理與組織 學校行政及架構圖 P.3

    教師須知 P.4

    教師的職責 P.4

    副校長的職責 P.4

    小學課程統籌主任的職責 P.5

    科主任的職責 P.5

    班主任的職責 P.5

    圖書館主任的職責 P.6

    老師晉升/改編職位制度 P.6 獎懲制度 P.8

    考績制度 P.9

    投訴學校制度 P.11

    學校請假制度 P.15 防止性騷擾政策 P.16 教職員防貪紀律守則 P.17

    處理學生缺席指引須知 P.19

    研討會/工作坊分享表 P.20

    會議議程/紀錄範本 P.21

    工作指引/範本 P.22

    週年計劃範本 P.24

    週年檢討報告範本 P.27

    校外進修課程教學計劃 P.29

    未能如期完成工作紀錄表 P.30

    遲到紀錄表 P.31

    (二)課程和評估 1) 課程和評估 課程發展規畫及架構 P.32

    小班教學指引 P.34

    跨學科學習指引 P.37

    全方位學習活動指引 P.38

    家課政策 P.40

    學習評估組工作指引 P.42

    學生學習歷程檔案 P.48

    各科評分須知 P.54

    科主任查閱試卷意見表 P.59

    評估及考試批改查閱表 P.60

    評估及考試報告及跟進計劃 P.61

    成績覆核表 P.62

    2) 學生學習和教學 優化課堂教學計劃 2.0 P.63

    合作學習 P.66

    提問技巧及紅綠燈 P.72

    自學策略發展架構 P.76

    科本自學教材 P.83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2

    優質課業計劃 P.87

    課業審查記錄 P.90

    課業設計檢討 P.92

    共同備課政策及文件 P.94

    教學設計 P.97

    (三)校風及學生支援 搜查學生財物須知 P.101

    老師當值須知 P.102

    學生輔導服務校內轉介表格 P.104

    學生行為紀錄表 P.106

    教師與家長商談記錄表 P.108

    學生個案紀錄表 P.110

    學生突發事件紀錄表 P.114

    學生個別教學計劃 P.116

    輔導教學計劃檢視表 P.118

    常見的特殊教育需要、輔導方法及調適指引 P.120

    (四)學生表現 防火演習須知 P.123

    課外活動須知 P.123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3

    學校行政架構圖

    管理與組織

    學生學習和教學 學生支援 學校夥伴 態度和行為 / 參與和成就

    學生表現校風及學生支援 學與教

    課程及評估專業領導 學校管理

    副校長

    家長教師會

    學生福利組

    校友會

    課程發展組

    圖書組

    資訊科技組

    學習評估組

    中文科

    英文科

    數學科

    常識科

    視覺藝術科

    電腦科

    音樂科

    體育科

    普通話科

    德育科

    課外活動組學習支援組

    課後支援組

    訓輔組

    教師發展組 校務組

    學校自評及

    發展小組

    校監

    法團校董會

    校長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4

    (一) 教師須知 1. 老師於學校舉行開學禮、浴佛節、畢業禮及與畢業生合照時需穿劃一服飾:夏天穿短袖白恤

    衫、黑半截西裙,冬天穿長袖白恤衫、黑半截西裙、穿外套者宜黑色或深藍色。

    2. 老師須穿裙或西褲回校,衣著宜端莊。該天需上體育課或帶隊出外可合適裝束及運動鞋。 3. 老師每天最遲須於上午八時回校(當值須於七時四十五分前), 下午四時正可離校。如有需

    要輔導學生或接見家長,請盡可能留下或作妥善安排時間。若學生於中午十二時正放學,老

    師的離校時間為下午一時正;若學生的放學時間於上午十一時正或以前,老師的離校時間為

    中午十二時正。

    4. 教師因私事或因病請假,事前請通知校長及事後到校長處簽簿記錄及呈交註冊醫生証明書。有薪事假須因直系親屬紅、白二事,其他要事須有關文件証明。

    5. 影印事只可用於教學上資料或學生作業,並盡可能以雙面影印,以節省紙張。 6. 學生凡忘帶書籍或功課等,科任老師應隨即在該學生手冊上寫上並簽名,並在家課日誌最後

    一頁的忘帶記錄上寫上記號。每天上最後一節課老師特提醒學生寫齊功課紀錄。

    7. 學生如需留堂,負責老師必須事前用手冊或致電通知家長及妥善安排學生放學事宜。 8. 班主任 / 第一節課老師請填寫遲到 / 缺席學生於課室日誌內。 9. 老師應盡速到達授課之課室以保學生安全。老師宜待學生靜候上課才進入課室,並要求起立

    齊聲有禮。 10. 在授課、導修課或監考時,教師不得在課室內批改習作或試卷。授課時盡量站立以便照顧全

    班學生。如身體不適有需要坐下授課事前告知校長。 11. 接待/致電家長時應本教師專業身份,以誠懇及關懷之態度與家長協商學生之學行事宜。 12. 如校方認為老師須要提昇教學能力及表現,老師必須接受校方的安排及協助。

    (二) 教師的職責 1. 在學與教方面加強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能夠隨機應變; 2. 能掌握本校及教育局的發展計劃及課程發展和變茉的最新動態; 3. 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課室秩序管理良好; 4. 能按行政指引、科務指引進行教學工作; 5. 準時繳交所有文件(包括恆常的教學工作文件及行政同事指派的工作文件); 6. 採用配合本校發展計劃的各種教學策略,並於工作時加檢討; 7. 與社區工作者協作; 8. 與其他教師商討問題,分享知識和經驗,包括接受校外及校內人仕觀課、共同備課及協作上

    課;

    9. 於與校長商討及經批準後,訂定個人的專業發展計劃。

    (三) 副校長的職責 除負責課堂教學外,小學副校長主要協助校長處理下列工作:

    1. 課程發展與管理,學與教及學生評估

    2. 全校參與的關顧輔導與學生支援

    3. 人力資源管理

    4. 學校管理、評估及發展

    (四) 小學課程統籌主任的職責 除負責課堂教學外,小學課程統籌主任主要處理下列工作:

    1. 協助校長統籌全校課程發展、小班教學、電子學習計劃等工作;

    2. 協助校長統籌評估政策的制訂及推行;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5

    3. 統整及監管各科科務及老師教學工作;

    4. 統整及監管「學與教」範疇各行政小組工作;

    5. 統整及監管學校發展計劃「關主事項一」各科組小組工作;

    6. 統整校內/校外教師交流觀課及共同備課;

    7. 統整跨科/組綜合課程及活動;

    8. 統整全方位學習活動;

    9. 統整學生用書、各科教師用書、教具及學生課業;

    (五) 科主任的職責 1. 負責協助推行及配合校務組訂定的決策,並作監察與評估,定時向課程發展組滙報及提改善

    建議。

    2. 擬定監察該科應有進度,領導科任老師實踐以求達到教學目的,帶動課程和教學法方面的變革。

    3. 妥善管理及靈活運用資源,鼓勵老師多使用教具,點存、增添或更換教具,並記錄於冊內。 4. 主持、撰寫並記錄科務會議。 5. 主持科務計劃及報告會議。 6. 凡有改善該科發展意見宜與科任老師商討並多加推行,規劃和部署教師持續專業發展,表揚

    其他教師取得的成就,並提供適當的回饋。

    7. 監察該科功課量、測考題目類型及比重。查閱測、考卷並齊集交出查閱。 8. 每學期集齊進度表 / 測考卷於指定日期交校長。 9. 參加由教統局為科主任而設的研討會,並鼓勵科任老師參加與該科有關的研習班及多利用以

    輔助教學。

    10. 能掌握課程發展和變革的最新動態,加強與各學習領域/科組之間的聯繫。

    (六) 班主任的職責

    1. 請班主任於開學週內填妥點名簿內資料及緊急聯絡電話冊,並於有需要時即時更新有關資料。 2. 請學生把所有物品寫上班級及姓名,並不時加以檢查。 3. 每天班主任課,老師請準時入課室點名(上午由班主任點名,下午第一節由隨堂老師負責)

    並指導學生交功課,老師宜訓練學生有效地完成交功課,並利用班主任課節進行品德培訓。

    4. 各班主任須分別出席小一家長會、家長日及小六家長會,接見及輔導家長了解學生情況。 5. 訓練及督促學生每天於手冊寫上日期和登記家課,並於每週檢查學生手冊家課欄及家長簽署。 6. 可善用手冊與家長聯絡,以收共同管教之效。 7. 派發通告前應向學生講解及查閱家長有否簽妥交回,並將所有通告妥善保存至學年結束。 8. 定期了解學生忘帶次數,並即時作出警告及跟進行動。 9. 多觀察學生在校行為品性發展,並多與科任老師及家長溝通以了解學生學行情況。

    (七) 圖書館主任的職責

    1. 積極發展及提供多元化的圖書館服務,包括發展與課程配合的館藏,支援學生閱讀和從閱讀中學習。

    2. 與教師共同策劃及發展以資源為本的學與教活動。 3. 圖書館課節(非學科課節)和統籌其他相關活動,以

    a.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b. 培養學生的資訊技能和態度。 c. 提升學生自學能力,以及積極的終身學習態度(例如﹕專題研習)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6

    (八)老師晉升/改編職位制度 1. 目的 1.1 訂定晉升基準,讓老師有所依據。 1.2 選賢與能,確保學校行政素質。 1.3 保障老師權益,提高老師士氣。 1.4 確保老師晉升制度﹑程序具透明度及得以公平處理。 2. 流程

    3. 評核模式 3.1 利用多層次評核辦法達至全面評估教師個人表現,並以平均分為依歸。 3.2 避免個別老師被單一評核人作針對性評核。 3.3 第一階段評核方法

    校方根據老師工作表現,作第二階段評核

    校方因應申請者的各方面表現作出第一階段評核

    老師因應校方公佈晉升/改編職位空缺資料遞交申請

    校方根據第一階段評核結果,安排獲推薦署位老師,擔任有關晉

    升/改編職位,署位時間約一至二個學期

    法團校董會根據第二階段評核結果,作出討論及審批。

    校方根據法團校董會審批結果,向教育局遞交申請。

    校長填寫教育局有關教師晉升/改編的所有文件。

    IMC 遴選委員會成員填寫「教師晉升/改編職位申請」評核表格

    校長﹑副校長﹑課程發展主任,相關科組長填寫「教師申請署位」評估表格

    老師填寫「晉升/改編職位」申請表格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7

    4. 上訴機制

    如教師對其評核結果有意見,教師有權於評核後四星期內,就有關評核結果進行投訴。投訴

    人必須以書面方式呈交校長轉交法團校董會辦理。

    校長 副校長 課程發展主任/科任 行政小組組長

    按不同層面評核有關老師

    全面評核有關老師

    課程發展主任 副校長 校董 校監 校長

    全面評核

    班務及個

    人專業 科務及教

    學表現 行政小組工

    作表現

    第二階段評核方法

    校監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8

    (九)獎懲制度 1. 目的: 1.1 訂立明確的教職員工作守則,使有所依循。

    1.2 提高老師的工作效率,令學校運作順暢及建立和諧的工作氣氛。

    1.3 培養老師團隊精神,提昇工作表現。

    1.4 確保獎懲制度、程序具透明度及得以公平處理。

    2. 學生方面 一般學生違規情況 根據訓輔組工作指引, 一般學生違規情況 (如說話粗俗、攜帶玩具/不當物品、

    擅自進入特別室等) ,教師可自行處理。

    其違規行為填寫於課室日誌中附加的「學生行為紀錄表」內,老師每堂可作一

    次紀錄,該紀錄表將表列出學生於課堂內的違規行為。

    屢犯一般學生違規 學生屢次犯錯,教師可向班主任反映,讓班主任處理,寫手冊通知家長。

    每月作統計,若違規行為超過 20 次,屢勸無效,班主任發「學生行為改善備

    忘」通知家長或發警告信。

    教師把學生的違規問題交予訓輔組跟進或懲處。

    嚴重違規情況 教師把學生的違規問題交予訓輔組開會跟進或懲處。

    發「學生行為改善備忘」通知家長,及後發警告信。

    重犯嚴重違規情況 約見家長,並記缺點一次

    學生遲到 學生每學期遲到五次發口頭警告,十次發警告信,二十次記缺點。

    學生欠交功課 學生每學期欠交功課二十次發警告信,四十次記缺點。而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

    生將同樣地作紀錄,並交由學習支援組跟進。

    校服檢查 每學期檢查校服三次,學生校服違規須口頭警告,寫手冊通知家長並作紀錄。

    3. 教師方面 3.1 有關教職員遲到紀錄: 3.1.1 教職員須於指定時間到校簽到,根據教員室的時鐘作準,書記於限時收回簽到簿,遲到教職

    員將紀錄於《教職員遲到紀錄》資料夾內,並存放於校務處。遲到的值日老師需盡快致電校

    方,以便校方能盡快安排替代值日老師,以確保學生的安全。

    3.1.2 教職員每學期累積遲到 7 次,校長將與有關教職員作面談及了解情況。

    3.1.3 校長將有關教職員之遲到情況轉告校監。

    3.1.4 校董會決定是否對有關教職員發書面警告信。

    3.1.5 若教職員全年均能準時上班,於學期末將獲頒獎狀一張,以作鼓勵。

    3.2 有關教職員未能如期遞交文件紀錄:

    3.2.1 教職員須於指定時間 (即最後限期當天下午 4:00 前) 遞交文件,如擬定試卷、會議紀錄、簿

    本、共同備課文件及各科組教材等。如未能如期遞交文件,須紀錄於《教師未能如期遞交文

    件紀錄》資料夾。

    3.2.2 如教職員於遞交文件當日請假,須以電郵或傳真遞交。如未能遞交,同樣當作未能如期遞

    交論。如教職員遞交未完成的教師文件,或有關文件遠低於標準,行政同事或科主任將要求

    教職員重做,並同樣當作未能如期遞交論。

    3.2.3 教職員每學期未能如期遞交文件 5 次,校長將與有關教職員作面談及了解情況。

    3.2.4 校長將有關教職員之工作失當轉告校監。

    3.2.5 校董會決定是否對有關老師發書面警告信。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9

    3.3 有關教師違反專業守則 3.3.1 若教師違反專業守則,將直接交由校長處理及跟進。

    4. 上訴機制

    如教師對其書面警告信有意見,教師有權於評核後四星期內,就有關書面警告信進行投訴。

    投訴人必須以書面方式呈交校長轉交法團校董會辦理。

    (十)考績制度

    1. 目的: 1.1 協助教師明白自己的潛質及更有效地履行各項職責,從而改善教育質素

    1.2 表揚有效的教學法,提高教師專業水平,以配合學校整體發展

    1.3 有助管理階層評核教師工作表現

    1.4 提供參考資料作教師升留、紀律處分及擬備推薦書

    2. 評核流程:

    9-10 月 科主任進行第一次簿本查閱

    11 月 校長及科主任進行第二次簿本查閱

    2 月 教師進行自我評核

    教師填寫「自我評估表」,就職務上的表現及專業精神和個人特質等作出自我評鑑

    3-4 月 校長及科主任進行第三次簿本查閱

    6 月 科組組長及組員進行互評

    6 月至 7 月 校長與教師進行考績會晤

    9 月至 6 月考績觀課

    科主任/教師進行 備課/試教/觀課

    校長/行政老師進行觀課

    - 預早 3 天通知有關教師觀課日期、時間、科目及班級

    - 配合學校發展,每年訂定不

    同的觀課重點

    - 由校長、副校長或主任連同科主任及科任到課室觀課並

    填寫「評鑑觀課表」

    - 所有的觀課也須安排拍攝,有關錄影帶只會在科任老師

    就自己在觀課表中所得的等

    級有意見時,由校長觀看錄

    影帶及作最終評核者。 - 被觀課的老師須填寫一份

    「自我反思表」,於觀課後呈

    交科主任。 - 觀課後,與有關教師討論觀

    課評語/意見

    - 如老師在觀課表的等級屬 D級,科主任便須在一個月內

    再觀該老師課,直至該老師

    的表現提升至 C 級為止。

    - 如行政老師在觀課表的等級屬 C 級或以下,科主任便須

    在一個月內再觀該行政老師

    課,直至該行政老師的表現

    提升至 B 級為止。

    - 如教師於 3 次觀課後仍未達水平,校方將與有關老師面

    談及了解情況,然後轉告校

    監並啟動對有關老師發書面

    警告信程序。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10

    3. 評核模式

    3.1 利用多層次評核辦法達至全面評估教師個人表現,並以平均分為依歸

    3.2 避免個別老師被單一評核人作針對性評核

    3.3 評核方法

    4. 評列等級:

    A. 表現優異,達到較高標準。(5 分)

    B. 表現良好,在標準之上。(4 分)

    C. 表現符合標準,宜多關注並加以改善。(3 分)

    D. 表現低於要求標準,宜接受校方個別性監察、督導及培訓,以達至應有水平。(2 分)

    E. 表現遠低於要求標準,宜呈校監/法團校董會商討,以啟動書面警告程序。(1 分)

    教師須在個人專業上,就自己長短處,訂定個人專業發展路向

    校長 科/組長 組員/科任

    按不同層面評核有關老師

    考績面談:就教學表現及個

    人專業兩方面具體評核工作

    表現

    老師本人

    教師自我評鑑

    觀課

    由科主任/組長就教學

    表現及個人專業兩方

    面評核工作表現

    科/組長 老師本人

    提供互評機會:就教學表現

    及個人專業兩方面評核科/

    組長

    個人專業:教師須在個人專業上,就

    自己長短處,訂定個人專業發展路向

    - 如需於在職時進修超過一星期,須

    就進修填寫校外進修課程教學計劃,

    並交予校長審批,獲批准才可參加

    考績結果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11

    5. 上訴機制

    5.1 如教師對其考績報告有意見,教師有權於考績會晤後四星期內,就考績結果進行投訴

    5.2 投訴人必須以書面方式呈交校長辦理

    5.3 考績報告及相關資料屬個人私隱,祗有教師本人、校長、法團校董會及相關評核人員有權閱

    5.4 考績報告及相關資料將存放校內,教師享有下所有權利,包括索取副

    本及要求更正個人資料等

    (十一)投訴學校制度

    1. 目的:

    1.1 成立投訴制度,透過填寫紀錄表,以保障投訴者與被投訴者的利益。

    1.2 建立投訴處理程序,公平、公正及公開地處理事件,確保整件事得以圓滿解決。

    1.3 設立投訴機制,及時解決老師間的矛盾,確保科組運作暢順。

    2. 流程

    2.1 家長透過電話投訴老師處理程序

    班主任或 Miss Mamta 收到家長電話投訴

    班主任或 Miss Mamta 先把有關內容通知校長,由校長判斷投訴內容是否成立

    班主任把「家長投訴紀錄表」正本交予被投訴老師

    班主任先把「家長投訴紀錄表」影印一份,然後把副本存放在「家長投訴紀錄文件夾」內

    被投訴老師需於一星期內解決問題。同時,班主任亦需跟進處理情況。

    被投訴老師需在紀錄表上填寫處理的方法及結果

    班主任需把「家長投訴紀錄表」交予副校長簽署

    完成填寫內容後,被投訴老師需把「家長投訴紀錄表」交予班主任,班主任需檢閱,並簽署。

    如成立,班主任或 Miss Mamta 需將話音內容筆錄在「家長投訴紀錄表」內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12

    2.2 家長透過信件投訴老師處理程序

    2.3 教師投訴科組長處理機制

    該份「家長投訴紀錄表」會由 Miss Mamta 存放在「家長投訴紀錄文件夾」內

    最後交予校長簽署

    班主任或 Miss Mamta 收到家長投訴信

    班主任先把「家長投訴紀錄表」及投訴信影印一份

    知會校長

    班主任或 Miss Mamta 需將家長投訴信的內容,簡要記錄在「家長投訴紀錄表」內

    班主任把「家長投訴紀錄表」正本及投訴信副本交予被投訴老師

    把「家長投訴紀錄表」副本及投訴信正本存放在「家長投訴紀錄文件夾」內

    被投訴老師需於一星期內解決問題。同時,班主任亦需跟進處理情況

    被投訴老師需在紀錄表上填寫處理的方法及結果

    班主任需把「家長投訴紀錄表」交予副校長簽署

    完成填寫內容後,被投訴老師需把「家長投訴紀錄表」交予班主任,班主任需檢閱,並簽署

    該份「家長投訴紀錄表」會由 Miss Mamta 存放在「家長投訴紀錄文件夾」內

    最後交予校長簽署

    投訴有關學校科務事宜

    老師先向科主任查詢

    若科主任仍未能解決問題,可向行政同事(所屬四大範疇查詢)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13

    2.4 教師投訴有關學校行政人員或個別員工處理機制

    若事情仍未能解決,可再向副校長查詢

    校長與有關科組長面談及了解情況,由校長指示有否需要改善科務的安排

    若事情到了一個嚴重的情況,需向校長查詢

    投訴有關行政人員或個別員工

    再在例會向所有同事宣佈及落實執行

    直接書面向校長投訴

    校長會即時召開行政會,與行政同事商討程序安排

    若該位科組長,未能作出有效的改善,而情況惡化至嚴重的地步

    校長將轉告校監,啟動對有關老師發書面警告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14

    3.審核模式

    如老師被投訴成立,並無處理,有關問題便會交予校長調查,校長會即時成立「調查委員會」處理

    問題,調查委員會成員包括校長、所屬範疇行政老師一名及教師代表。如該老師已有三次被投訴成

    立的紀錄,但工作態度及表現均未達校方所定水平,校長會與校監及校董會商討,決定是否發出書

    面警告信,並需填寫報告,以作紀錄。

    3.1 家長投訴

    第一階段審核方法

    3. 上訴機制 如老師對處理結果有意見,教師有權於評核後四星期內,就評核結果進行上訴。投訴人以書面方

    式呈交校長轉法團校董會辦理。

    被投訴老師 副校長 校長

    處理第一次被投訴

    成立「調查委員會」處理,商

    討是否需要發警告信

    一般老師 (代表)

    校長 行政老師

    監察 監察

    第二階段審核方法 – 3 次被投訴

    班主任

    跟進 處理

    校監 校董

    進一步跟進 進一步跟進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15

    (十二)學校請假制度 1. 目的: 1.1 訂定學校請假制度,讓教職員和學生有所依循。 1.2 確立學生請假程序,讓班主任落實跟進學生請假情況。 1.3 設立教師請假細則,讓校方的校務及學生的學習能如常進行。

    2. 學生層面 2.1 如學生需要申請事假,家長須於學生缺席前一天填寫並簽閱(學生手冊內)學生請假表,然後吩咐學生出示學生請假表,讓班主任簽署核准申請。 2.2 如學生需要申請病假,家長須於當日上午 8 時至 9 時致電回校替貴子弟請假。 當學生復課時家長需填寫並簽閱(學生手冊內)學生請假表,然後吩咐學生出示學生請假表,讓班主任簽署並完成請假程序。如學生病假多於壹天,學生亦需同時交回認可的醫生證明書。 2.3 缺席不請假者或校方無法聯絡到的學生作曠課論。 2.4 如因要事早退須家長到校接放或經校方批准始可離校,家長需要先到校務處登,職員將代通知學生。 2.5 處理學生手冊上中英文版校規頁對照時,只要英文版上包括中文版的要點,內容與中文版的相同及清晰,翻譯版便可接受;最終亦以英文版為主導。 3. 教師層面 3.1 病假 教師一旦受聘 如能呈交認可的醫生證明書 首年可獲病假最多 28 天,以後每服務滿一年,可多獲 48 天,而可累積的最高限額為 168 天。 教師若患病,則可依照有關《資助則例》病假的規定,獲給有薪病假及肺病特別病雙假。 3.2 產假 倘教師能呈交認可的醫生證明書,可依照有關《資助則例》產假的規定,獲給全薪或無薪產假。 3.3 缺勤 教師如因病缺勤必須立即通知校長並獲其批准。 缺席壹天,即須呈交認可的醫生證明書。 如因其他理由缺勤,須獲校長批准否則作曠工論。 3.3.1 老師在致電通知校長時必須由老師本人與校長對話。 3.3.2 老師在致電通知校長請假時,必須交代當天的教學內容 (代課老師需要教學 或指導學生溫習/預習 避免吩咐學生自行做功課)。 3.3.3 缺席後老師於翌日或復工第一天即須呈交認可的醫生證明書。 3.3.4 缺席三天或以上,老師需要在獲得續假醫生證明書的同時馬上主動聯絡校方。 3.3.5 如「病假紙」被批准超過三天以上病假, (如非留院者)老師應每隔三天主動聯絡校方壹次, 透露病假情況及復工日期的可能性,亦需指示代課老師對學生應有 的教學內容。 3.3.6 在病假期間,(如非留院者)老師有義務接聽校方查詢公事上的致電或電郵及作出適當的回應。 3.4 教師請假代課安排 3.4.1 請假 1 至 2 天,由校內老師代課,以曾經請假之老師先補代。 3.4.2 請假 3 天或以上,校方將聘請代課老師。 3.4.3 請假當天須代課節數 3 天總數 12 節或以上,校方將安排代課老師。 3.4.4 校方已聘請代課老師之節數,將不會計算作補代。 3.4.5 於正常上課天請假,請假老師應盡快補代相同之已請假節數 3.4.6 於半日上課天請假,請假老師應盡快以當天半日正常上課節數來補代。 3.4.7 於非上課天或星期六請假,請假老師應以 2 節課來補代。 3.4.8 未能於同一學年補代相同之已請假節數,剩餘節數累積至下學年。 3.4.9 若聘請代課老師之津貼已用完,而仍有老師請假,則請假 1-29 天之節數均不能再聘請代課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16

    老師,須由校內老師補代,所請假之節數均須計算作補代,每天代課不多於 1 節。若自費聘請代課老師或須留醫院進行手術者,則不會計算作補代。

    4. 上訴機制 4.1 如家長對學生需要申請事假或病假的程序上有任何質詢,家長可以書面向校方反映意見,校方

    將啟動調查委員會就問題進行研討,並於接獲該項投訴三天內給予家長有關回應。 4.2 如教職員對請假細則有任何疑問,教職員可以書面向校長反映意見,校長將啟動調查委員會就

    問題進行研討,並於接獲該項投訴五天內給予有關回應;如結論仍未能與投訴人達成共識,投訴

    人可用書面方式呈交校長轉法團校董會辦理。 4.3 調查委員會成員包括校長、所屬範疇行政老師一名及教師代表。

    (十三) 防止性騷擾政策 1. 引言 經修訂的《性別歧視條例》於2008年10月3日生效後,任何人因作出任何涉及性並造成「有敵意或威嚇性的環境」的行徑而構成的性騷擾,亦適用於教育環境。因此,學校有責任確保所有人(包

    括全體學生、教職員、義務工作者、合約員工/服務供應商/代理人)能夠在一個沒有性騷擾的安全環境下學習、進行課外活動、工作或提供服務。同時,除個別人士要對做出性騷擾的違法行為

    承擔個人責任外,法團校董會作為僱主,亦可能要為僱員的性騷擾行為負上轉承責任。性騷擾是

    違法行為,會帶來民事法律責任,有部分行為(例如非禮、跟蹤、電話騷擾等)更會同時帶來刑事後果。學校管理層有消除及防止性騷擾的決心,不容發生性騷擾事件,一旦發生,校內任何人都

    有權投訴。 2.性騷擾的定義及例子 2.1根據《性別歧視條例》,「性騷擾」的法律定義包括以下情況:

    2.1.1任何人如 ─

    a. 對另一人提出不受歡迎的性要求,或提出不受歡迎的獲取性方面的好處的要求;或 b. 就另一人作出其他不受歡迎並涉及性的行徑,而在有關情況下,一名合理的人在顧及 所

    有情況後,應會預期該另一人會感到受冒犯、侮辱或威嚇;或

    c. 任何人如自行或聯同其他人作出涉及性的行徑,而該行徑對另一人造成有敵意或具威嚇性的環境。

    2.2校園內性騷擾的例子 2.2.1以下是性騷擾的行徑的一些例子:

    主動作出的身體接觸或動作 不受歡迎的性要求 涉及性的言論或笑話 追問或影射別人涉及性的私生活 展示使人反感或色情的資料如海報、艷照、卡通、塗鴉或月曆 不受歡迎的邀請 使人反感的涉及性的通信資料 (信件、電話、傳真、電郵等) 盯著或色迷迷的看著別人或其身體部位 不受歡迎的身體接觸,例如未經邀請為某人按摩或故意摩擦其身體 觸摸或撥弄別人的衣服,例如掀起裙子或襯衫或把手放進其口袋

    2.2.2 以下是一些在學校造成「有敵意或具威嚇性的環境」的情景:

    任何人用帶有性含意的漫畫教授與性無關的課題。 一群學生在小息及/或午膳期間在操場聚集,並對在場正在玩耍、聊天或逗留的女同學

    評頭品足,部分女生因此不敢在操場逗留。

    在男女同事共處一個教員室的情況下,有些同事將裸體照片用作螢幕保護程式,或喜歡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17

    當異性同事在場時講色情笑話。

    教職員在校舍內其他教職員/學生聽到的範圍內講色情笑話或討論自己的性生活。 一班學生在課堂討論時,強行把討論內容轉為與性有關的話題。不同性別的學生因此感

    到冒犯,不想參與討論。

    3.防止性騷擾的措施

    3.1為提高教職員對性騷擾行為的認知和意識,學校會:

    向新入教職員工提供有關防止性騷擾的政策聲明及其他相關資料; 定期在教職員會議上向員工分發政策聲明,以作討論/向員工強調有關政策; 有關舉報/接受和提出投訴的程序及指引應載列於教師手冊; 定期張貼通告以發放有關資料; 委任教師代表處理性騷擾投訴,以便能公平地處理有關性騷擾的個案。 學校會為學生提供防止性騷擾方面的教育及訓輔工作。

    4.處理性騷擾投訴的機制

    4.1如教職員/學生受到性騷擾,可採納以下非正式或正式處理方法:

    即時表明立場,告訴騷擾者他/她的行為是不受歡迎的,必須停止。 告訴信任的人,例如老師/同事,讓他們給予情緒上的安慰和建議。 以書面記錄有關事件的詳情,包括日期、時間、地點、證人,以及投訴人的反應。 如員工受到性騷擾,員工可於事發日期起 3 個月內,直接向校長或副校長作出投訴。

    如學生受到性騷擾,學生可直接向老師或社工作出投訴,再由老師及社工轉交訓輔主任

    處理。

    向平機會投訴,要求調查及調解。 報案及/或向個別騷擾者提出法律訴訟。

    4.2學校調查的方法

    學校會參考平等機會委員會及教育局相關建議,依照學校的處理投訴機制公平處理性騷擾投訴,並確保投訴資料保密及投訴人不會被迫害或被懲處。

    4.3校內處分措施 員工涉及確實性騷擾事件的處分措施,將交由法團校董會處理。 學生涉及確實性騷擾事件的處分措施,將按校規處理。

    5.請參考下列網頁: 5.1 教育局《防止校園性騷擾的問與答》 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TC/Content_7131/edbc22009_qa_c.pdf 5.2 平等機會委員會網頁

    (十四)教職員防貪紀律守則 引言 1. 誠信、廉潔、公平是寶覺小學(下稱「本機構」)的重要價值。本紀律守則列明本機構所有職員必須

    恪守的基本操守準則,以及在處理本機構事務時應遵守的有關接受利益及申報利益衝突的政策。 預防賄賂 《防止賄賂條例》 2. 根據《防止賄賂條例》(第 201 章),若任何職員未經僱主或主事人(即本機構)許可,索取或收受

    任何利益,作為他作出任何與主事人的事務或業務有關的作為或優待的誘因或報酬,即屬違反法例,

    而提供利益者亦違反法例。 3. 根據《防止賄賂條例》,若任何職員行使載有虛假資料的文件,意圖欺騙其僱主或主事人,亦屬違法。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18

    接受利益 4. 本機構的政策是禁止職員以私人身分向任何與本機構有業務往來的人士或公司(如服務對象、供應商、承辦商)索取或收受任何利益。不過,他們可接受(但不准索取)下列由饋贈人自

    願送贈的利益: (甲) 只具象徵價值的宣傳或推廣禮品或紀念品;或 (乙) 傳統節日或特別場合中的饋贈,惟價值不得超過 200 元; 或 (丙) 任何人士或公司給予本機構職員的折扣或其他優惠,而使用條款及條件亦須同樣適用於其他一般顧客;或 (丁) 職員代表本機構以公職身分獲贈的禮物或紀念品。 除第 4(甲)及(乙)段所指饋贈外,所有職員均不得以私人身分接受由下屬提供的任何利益。 5. 所有在 4(丁)段所指的禮物或紀念品,應當視作給予本機構的饋贈,職員只可在獲批准後方可保留。獲饋贈者應向本機構報告接受禮物一事,並向校長徵詢如何處理這些獲贈禮物。如職員希

    望收取其他任何不屬於第 4 段所指的禮物/利益,他們亦應向校長申請批准。 6. 如接受禮物會影響職員處理機構事務的客觀態度,或導致他們作出有損本機構利益的行為,或他們相信饋贈者確有該等意圖,或接受禮物會被視為處事不當,他們便應予以拒絕。 提供利益 7. 職員在執行本機構事務時,均不得直接或間接經第三者向任何基金管理委員會成員或秘書處職員提供利益,以影響該成員或人士在其職務上的決定。 款待 8. 根據《防止賄賂條例》第 2 條,「款待」指供應在當場享用的食物或飲品,以及任何與此項供應有關或同時提供的其他款待。雖然款待是一般業務上可以接受的商業及社交活動,但職員應

    拒絕接受與本機構有業務往來的人士(如服務對象、供應商或承辦商)或其下屬所提供過於奢華

    或頻密的款待,以免對提供款待者欠下恩惠。 記錄、帳目及其他文件 9. 職員應盡其所知,確保所有提交本機構的任何記錄、收據、帳目或其他文件,內容對所載事件或商業交易如實報告。如職員刻意使用載有虛假資料的文件以欺騙或誤導本機構,則不論他們

    有否獲取任何得益或利益,均可能觸犯《防止賄賂條例》。 遵守其他司法管轄區的法例 10. 職員在其他司法管轄區為本機構辦理業務,必須遵守該司法管轄區的法例,包括反貪法例。 利益衝突 11. 任何職員應盡量避免任何利益衝突(即私人利益與本機構利益有所衝突)或會被視為有利益衝突的情況。他們不得濫用其在本機構的職位或權力,以謀取私人利益。「私人利益」泛指職

    員本身及與他相關的人士,包括其家人及親屬、私交友好、所屬會社及社團和他欠下恩惠或人情

    的任何人士的財務和個人利益。在實際或潛在的利益衝突情況出現時,職員應向校長申報。若他

    們沒有避免或申報利益衝突,可能會被指徧私、濫權、甚至貪污。 12. 利益衝突的情況不能盡錄,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利益衝突的例子: (甲) 參與採購工作的職員與其中一間被考慮的供應商有密切關係或擁有該公司的財務利益。 (乙) 負責處理聘用或晉升事宜的職員是其中一名應徵者或獲考慮晉升的職員的家屬、親戚或私交友好。 (丙) 一名職員接受服務對象、供應商或承辦商過於頻密或奢華的款待。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19

    (丁) 一名全職或兼職職員在一間他負責監管的承辦商裡兼職。 使用機構資產 13. 獲授權管理或使用本機構資產(包括資金、財物、資料及知識產權等)的職員,只可將資產用於進行本機構業務的事宜上。本機構嚴禁職員將機構資產作未經許可之用途以謀取私利。 資料保密 14. 所有職員未經授權不可向任何其他人士洩露本機構任何機密資料或濫用本機構任何資料。獲授權查閱或管理該等資料的職員,必須時刻採取保密措施,以防該等資料遭人濫用或未經授權

    下洩露。在使用任何僱員及服務對象的個人資料時,必須格外小心,以確保符合 《個人資料(私隱)條例》 (第 486 章)和本機構的個人資料私隱政策的規定。 外間兼職 15. 全職僱員如欲兼任本機構以外的工作,不論是固定職務或屬顧問性質,均須事先向校長申請書面批准。核准人員應考慮該項工作會否對申請人在本機構的職務構成利益衝突。 與供應商、承包商及服務對象的關係 賭博活動 16. 任何職員應避免與本機構有業務往來的人士進行頻密的賭博活動(如搓麻將)。若在社交場合中與服務對象、供應商或生意夥伴參與有賭博成分的遊戲,應先判斷是否恰當,如注碼過高,

    則應退出。 貸款 17. 任何職員不可接受任何與本機構有業務往來的人士或機構的貸款,或由其協助獲得貸款。然而,向持牌銀行或財務機構的借貸則不受限制。 遵守紀律守則 18. 本機構的所有職員,不論在香港或其他地方執行本機構事務,都有責任瞭解及遵守紀律守則的內容。 19. 任何職員違反紀律守則,均會受到紀律處分,嚴重者更可能被終止職務。如本機構懷疑該違規事項涉及貪污或其他刑事罪行,將會向廉政公署或有關執法機構舉報。 20. 如對本守則有任何疑問,應向校長請示。

    (十五)處理學生缺席指引須知

    時間 程序

    上午 7:30-8:10 教職員接聽家長替學生請假的電話,將學生名字記錄於教員室白板

    8:10-8:45 書記 / 工友派發點名簿予各班 班主任點名,並於點名簿詳細記錄學生缺席情況,包括已申請事假者

    8:45-9:00 助理跟進各班出缺情況,若未能聯絡者,則於下午或翌日繼續跟進

    下午 1:00-1:45 書記 / 工友再次派發點名簿予各班,隨堂老師負責下午點名事宜 書記跟進各班下午出缺情況

    備註:各班主任或隨堂老師務必於課室日誌內清楚記錄學生缺席、遲到及早退情況。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20

    寶覺小學

    20____-20____

    教師專業發展—研討會分享

    老師姓名: _ 編號: ________

    研討會名稱:

    主辨單位:教育局/大專院校/其他:______________(請註明)

    日期: 時間:

    進修範疇: 中/英/數/常/中層管理/訓輔/SEN/IT/其他:_______________(請註明)

    內容重點:

    得着﹕

    *老師須填寫不小於 100 字之感想,並於教師例會上作簡短分享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21

    寶覺小學

    200 -200 年度第 次 科/組會議議程/紀錄

    日期 : 200 年 月 日(星期 )

    時間 : 午 時

    地點 : 室

    (一)跟進上次會議

    (二)討論事項

    1. 2. 3. 4.

    4.1

    4.2

    4.3

    5.

    (三)其他事項

    1.

    2.

    3.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22

    _____________科工作指引 目的:

    1. 2. 3.

    基本方針: 1.

    2. 3.

    運作程序: (一) 教學方面

    1. 2. 3. (二) 用書方面

    1. 2. 3. (三) 課業方面 (包括種類、格式、批改方法、調適等)

    1. 1.1. 1.2. 1.3.

    2. 3. (四) 評估方面 (包括種類、形式、評分準則、調適等)

    1. 1.1 1.2 1.3

    2. 3. (五) 教具方面

    1. 2. 3. (六) 其他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23

    _____________組工作指引 目的:

    1. 2. 3.

    基本方針: 1.

    2. 3.

    運作程序: (一) 方面

    1. 2. 3. (二) 方面

    1. 2. 3. (三) 方面

    1. 2. 3. (四) 其他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24

    Po Kok Primary School

    20XX-20XX

    Subject:XX Annual Plan

    Team Member:

    1 Overall Aims:

    2 Strengths:

    3 Weaknesses:

    4 Aims of the year:

    4.1

    4.2

    4.3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25

    5 Annual Plan 1:

    (1) Activities that related to our three major concerns

    Major Concern 1: Develop students’ positive learning attitude, enhance their self-study skills and promote interactions in lessons

    Target Strategies/Work Target Intended Outcome Evaluation

    Method

    Time Scale Resource

    s

    Co-organizer Generic Skills Four

    key

    tasks

    Students can demonstrate the following

    qualities during lesson time:

    1. Participate actively and confidently.

    2. Try to answer different levels of

    questions

    Students can develop good learning

    habits and use appropriate learning

    skills:

    1. Complete their preparation study at

    home.

    2. KS 2 students can drop notes for self

    study.

    3. Bonus Mark Dictation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26

    6 Annual Plan 2:

    7 Budget Plan Item Amount Total Credit Expenses Total Expenses Balance Domain head’s signature: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a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ubject Panel / Team leader’s signature: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a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jor Concern 2: Cultivate students’ sense of healthy life

    Aims Strategies/Work Target Intended Outcome Evaluation

    Method

    Time Scale Resources Co-organizer Generic

    Skills

    Four key

    tasks

    Major Concern 3: Support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ims Strategies/Work Target Intended Outcome Evaluation

    Method

    Time Scale Resources Co-organizer Generic

    Skills

    Four key

    tasks

    Time Scale Aims Strategies Respond to ESR/ To remed

    weakness/ Routine work

    Target Teacher in

    charge

    Co-organizer Resources

    Evaluation method: All the mentioned activities will be assessed through different modes of evaluations, for example observing learner’s performance, examining learning tasks, using

    questionnaires, having meetings among subject teachers. The assessments will be assessing the aims of the activity and analysis students’ performances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outcomes of the activities. The evaluations will be used for future planning and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ctivity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27

    Po Kok Primary School

    20XX-20XX Evaluation Report

    Subject:

    Panel Member:

    1. Overall Aims:

    2. Strengths:

    3. Weaknesses:

    4. Aims of the year:

    4.1

    4.2

    4.3

  • 寶覺小學-教師手冊

    28

    5. Annual Plan 1:

    6 Evaluation and Recommendation: 7 Budget Report

    Item Amount Total Credit Expenses Total Expenses Balance

    Domain head’s signature: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a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ubject Panel / Team leader’s signature: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a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jor Concern 1:

    Target Strategies/Work Intended Outcome Achievement Evaluation Evidence

    Major Concern 2:

    Target Strategies/Work Intended Outcome Achievement Evaluation Evidence

    Major Concern 3:

    Aims Strategies/Work Intended Outcome Achievement Evaluation Evidence

  • 課程與評估政策

    29

    寶覺小學

    20___-20___

    校外進修課程教學計劃

    報讀老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寫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報讀課程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進修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為何你要報讀有關的課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這個課程與你現在的教學工作有何關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若你完成了整個課程,你會如何協助學校進行教學,請寫出你的行動計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課程與評估政策

    30

    寶覺小學

    20____-20____

    未能如期完成工作紀錄表

    老師姓名: 科/組長姓名: __

    遞交文件類型: 應遞交日期: __

    填寫此表日期:

    A. 老師從沒有遞交文件

    B. 老師曾於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遞交文件,並請他/她於______________(日期) 前修訂及交予科主任/組長,但至現在__________________(日期)仍未收到有關文件。

    科/組長是否有提醒遞交: 有 / 否

    (如有者,請列明日期/會面/會議時間: )

    科/組長簽名: 遞交文件老師簽名:

    以下部份由遞交文件老師填寫:

    遲交文件原因:

    課程發展主任/副校長簽名:

    校長簽名:

  • 課程與評估政策

    31

    寶覺小學

    20____-20____

    遲到紀錄表

    1. 遲到累積次數﹕截至________月,共________次(包括今天)。

    2. 今天遲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改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師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師簽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進主任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進主任簽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課程與評估政策

    32

    課程發展組工作規畫

    辦學宗旨﹕ 致力為兒童提供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並透過佛教道德教育的培養,令學生以校訓「慈悲博愛為做人宗旨」,

    成為有愛心、善心、博學、明理的良好公民,從而為社會和國家作出貢獻。

    學校目標﹕ 1. 引導學生認識佛

    陀及實踐佛理,發

    揚慈悲博愛的精

    神。

    老師自擬德育科校本課程,以配合非華語

    學生的學習需要。 德育科在五個學習範疇中,把「佛學」融

    入「社會」的範疇中,

    老師會透過不同的佛

    學故事,引導學生明

    白服務社群、互相幫

    助等重要性,從而培

    養良好的價值觀。

    德育科﹕ 包括佛學教學內容

    學校目標﹕

    3.改善學習環境及增辦課外活動,提升學生中、英

    改善學習環境,提升學生中、英語文水平。 增辦課外活

    動,發揮學生

    多元智能。著重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改善學習環境,從

    而提升學生中、英語文水平。 1. 教學政策方面﹕ 小班教學 優化課堂教學計劃 2.0 (TIPS) E-Pokok Scheme 合作學習及 HHL 提問技巧 校外協作支援計劃 強化中文語境政策

    2. 學生學習方面﹕ 「愉快學.懂得學 Happy to learn, Ready

    to learn」之自學策略 主科推行分層預習活動 科本自學策略活動 主科筆記簿 Bank book (P.3-6) 主科優化自我檢視表(Self-checklists)

    優質課業計劃 校本課程

    3. 評估政策(進展性、總結性及作為學習的評估)﹕ 教學評估(課堂): 跟進目標與學生學習成

    效 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個人學習計劃(P.4-6) 單 元 評 估 ( 中 、 數 ) 自 我 檢 視 表

    Self-Checklists (主科校本課程) 制定愉快家課政策及評估政策

    著重發揮非華語學

    生的多元智能,增

    辦多元化的學習活

    動﹕ 課外活動 全方位學習活動 跨科學習活動 專題研習 STEM Activity 境內外交流活動 校外比賽/表演活動

    學校目標﹕

    4. 善用資源設備,

    擴展資訊科技教

    學。

    老師層面

    E-Pokok Scheme 電子教學工作坊 建立電子教學資源庫

    互動教學策略﹕ a. 利用互動電子白板,加強學與教

    互動

    b. iPad 電子互動學習融入主科

    教學中

    c. 一人一白板Individual Whiteboard

    學生層面

    培養學生主動完成網上學習的習慣

    學校目標﹕

    5. 建立良好

    的校園閱

    讀風氣。

    跨課程閱讀活動 閱讀獎勵計劃 圖書科推行多元化閱讀活動

    2017-2020 學校發展計劃 關注事項一﹕ 營造 “愉快學.懂得

    學”學習環境

    學校目標﹕

    2.加強訓輔學生品行培養,使成為有愛心、

    善心的良好公民。

    1. 班級經營活動培養學生健康生活意識

    IE 計畫 班級布置及班級口號 班際比賽 一人一職

    2. 健康生活計劃 體適能訓練計劃 至營健康校園計劃 週會講座及成長課

    3. 透過不同的獎勵計畫培養學生正面的學習態度

    Po Kok Super STAR Scheme Outstanding Student Award Best Attendance Award

    4. 透過跨學科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健康生活態度。

    2017-2020 學校發展計劃 關注事項二﹕培養學生正面人生價值觀

    2017-2020 學校發展計劃 關注事項一﹕ 營造 “愉快學.懂得學”學習環境

    2017-2020 學校發展計劃 關注事項一﹕ 營造 “愉快學.懂

    得學”學習環境

    2017-2020學校發展計劃 關注事項一﹕ 營造 “愉快學.

    懂得學”學習環

  • 課程與評估政策

    33

    **整個課程發展架構,期望能達致七個學習宗旨,包括﹕多元價值觀(責任感)、國民身份、閱讀興趣、兩文三語、獨立學習能力、八個學習領域(詳見各科課程縱向發展)、健康生活方式。

    回應基礎教育課程指引 2.

    a.總結性 考評及 TSA

    b.進展性 多元化評估政策(自評、互評、家長評),如﹕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優質課業計劃、單

    元評估(中、數) 制定愉快家課政策及評估政策

    評估內容涵蓋學生知識、技能、態度表現。如﹕STEM Activity、跨學科學習活動冊等。

    功課回饋 學生學習歷程檔案

    c.持續性監察(作為學習的評估) 教學評估(課堂): 跟進目標與學生學習成效

    自我檢視表 Self-Checklists (主科校本課程)

    個人學習計劃(P.4-6) 單元評估(自我反思)(中、數)

    「愉快學.懂得學 Happy to learn, Ready to learn」之 自學策略方向

    步驟一﹕*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 (承擔、責任感、自律) P.1-2

    自理能力訓練 P.1-2 生活技能課 Life Skill Program(常) 德育課程 Po Kok Super STAR Scheme 訓輔組、學習支援組著力推行不同的活動,支援幼小銜接及學生自理能力。

    滲入自學策略 自我檢視表 Self-Checklists(主科)

    老師教授學生檢視答案的方法(紅綠燈)。 分層預習活動 挑戰無限分 Bonus Dictation(中、英)

    步驟二﹕*讓學生逐步掌握學習方法

    (責任感、誠信、承擔) P.3-4 1.鞏固 P.1-2 自學策略及自理能力 2.課堂摘錄筆記(主科)

    3.單元評估自我反思 5.P.4 個人學習計劃 My Learning Plan(中、英、數)

    步驟三﹕*喜歡學習.懂得學習.解決困難

    (誠信、堅毅、責任感) P.5-6 1.個人學習計劃 My Learning Plan(中、英、數) 2.運用組織圖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及解決問題的方法(P.5-6 始) 2 強化 P 3 4 各項自學策略及發展科本自學策略

    培養自學策略,走向自主學習

    (逐步培養獨立學習能力)

    寶覺小學

    課程架構

    多元化評估模式

    配合教育發展趨勢

    更有效跟進學生學習進展 學生學習背景

    強化學生自學技巧(ESR & 持分者問卷) 透過後設認知理念,先讓學生掌握自我管理技巧,再引導學生掌握自學技巧

    學生學習背景

    需更妥善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ESR) 強化課堂互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持分者問卷、教師大會)

    全方位學習活動

    訂立全方位學習活動主題,一是照顧非華語學生學習需要;二是

    配合學校關注事項,舉辦不同活

    動,擴闊學生視野,促進學習效

    能(見全方位學習活動冊) 照顧非華語學生學習需要

    a. 節日慶祝跨閱讀(見跨課程閱讀表

    b. 配合教學課題,讓學生融入香港生活(參觀、體驗、閱讀)

    c. 透過多元化學習活動,讓學生從活動中學習,如﹕STEM Activity、中文圖畫書教學活動、音樂科專題習作等

    學校以健康生活為主題,或從學習內容中,滲入健康生活訊息,

    配合四個關鍵項目。 a. 跨科學習活動(以常識科作主導)

    b. 主題學習週(視乎每年教學安排而定)

    訓輔組推行各項計劃或活動,安排學生參與不同活動,如﹕服務

    社群、職業講座等。 課外活動組亦配合非華語學生學習需要,舉辦不同課外活動,

    亦提供機會,讓學生表現自己,

    發揮潛能。

    培養價值觀及

    態度

    價值觀及態度 各科組按課題內容滲入

    價值觀 德育科 全方位學習活動、跨科學

    習活動、跨課

    程閱讀活動

    等 訓輔組活動 課外活動組活動

    發展共通能力 按不同學習領

    域的特性,發

    展共通能力、

    價值觀及態

    度。如﹕常識

    科推展生活技

    能課、思維能力

    架構;德育科滲

    入思考題(見共通能力架構表)

    因應學生的學

    習興趣及能

    力,訂定「愉快

    學.懂得學

    Happy to learn, Ready to learn」之發展方向 訂定自學策略發展架構

    發展科本自學教材

    自學策略﹕分層預習活

    動、紅綠燈

    Traffic Light 自我檢視

    表、P.3-6 筆記簿

    課堂學習反思

    學生學習 課程安排

    優化課堂計劃 2.0(TIPS) E-Pokok

    Scheme 一人一白板 合作學習 提問技巧 分層教學(中文科)

    教學安排

    支援老師教學專業發展 校內﹕Mentorship Program、Learning Circle、共同備課、觀課交流、課研分享、恆常查簿 校外﹕參與支援協作支援計劃、境內外教師交流活動、與大學

    進行行動研究

    透過有系統的學與教政策,期望能照顧非華語學生學習多樣性

    校本課程﹕ 各科因應學生學

    習需要設計校本

    課程(見校本課程發展方向)

    小班教學 提升對香港及中國文化的認識﹕

    中文科、德育科、

    全方位學習活

    動、跨課程閱讀活

    動等 加強中文語境政策(回應家長日問卷)

    中文科分組教學政策(更有效照顧非華語學生中文

    學習需要) 優化上課時間表,於下午進行較

    輕鬆的活動,如﹕

    導修課、德育課、

    課外活動等

  • 課程與評估政策

    34

    小班教學指引

    一. 目的

    自 2009 年教育局進行了一項有關「香港小學推行小班教學研究」後,結果發現教師能更有效地

    運用教學策略,教學效能有所提升,而學生的學習成果亦見進步。因此,本校自 2009-2010 年也

    實施了小班教學政策,希望能達致相應的果效。

    二. 策劃方面

    1. 行政安排 1.1 由一年級開始推行小班教學,每班人數不多於 27 人。 1.2 加強與小一家長溝通,推行家長手冊、家長日、陽光電話等。 1.3 安排有關「小班教學」的專業培訓。

    2. 教學安排 2.1 訂定合適的小班教學政策,有效照顧非華語學生學習多樣性(回應 ESR)。 2.2 透過共同備課、教材設計及多元化教學策略,照顧非華語學生學習多樣性。 2.3 善用小班教學的優勢,運用不同的自學教學策略,如﹕分層預習、「紅綠燈」自我檢視表、

    筆記簿等,逐步培養學生自學習慣。

    2.4 透過「優質課業計劃」,設計合適的教材,有效照顧非華語學生學習多樣性。 2.5 教學前後會進行共同備課活動,有關安排詳見共同備課指引。

    3. 評估安排﹕多元化評估方向 (詳見評估發展架構) 從學校整體規劃來看,為更有效發揮小班教學的優勢,學校會透過不同的評估模式,有效跟

    進及支援學生的學習成效。

    從評估中學習

    進展性評估

    總結性評估

    三. 推行方面

    1. 行政安排上 1.1 每年小一推行家長手冊、陽光電話、陽光老師計劃、家長日等。 1.2 老師參與有關小班教學教師專業培訓工作坊。

    2. 教學安排上 2.1 妥善運用「優化課堂教學計劃 2.0」,營造一個優質的教學環境,提升教學素質,有效照

    顧非華語學生學習多樣性(回應 ESR)。有關教學安排,詳見「課程和評估政策」。

    2.2 着重透過課堂的提問技巧,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a. 基於小班教學的原則下,老師能有足夠的時間及空間照顧學生的學習需要。因此,老

    師在提問過程中,應按「優化課堂教學計劃 2.0」的教學指引進行教學,特別運用「兩

    高一低」的提問技巧,以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

    b. 建議如下﹕ 低能力 高能力

    1. 複述課文的內容2. 詮譯句子的意思

    1. 分析及重組 2. 推論及引伸意思3. 評鑑 4. 創意

  • 課程與評估政策

    35

    c. 透過有層次及系統的提問技巧,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照顧,有效發展思維能力。

    2.3 透過互動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 a. 透過多元化教學活動,如﹕E-Pokok Scheme、一人一白板、電子白板教學或運用不同

    的科本教學策略,推動學生踴躍參與課堂活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及課堂互動效能。

    (回應 ESR)

    b. 老師亦可適時運用合作學習或其他小組活動,以達致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的最終目的。

    2.4 透過共同備課、教材設計及多元化教學策略,照顧非華語學生學習多樣性。

    善用分層教學優勢,運用分層教材及活動,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

    設計多元化教材,如﹕電子教材、分層預習教材等,提升非華語學生學習動力。(回應

    ESR)

    透過「優質課業計劃」,設計合適的教材,有效照顧非華語學生學習多樣性。

    2.5 善用小班教學的優勢,運用不同的自學教學策略,如﹕分層預習、「紅綠燈」自我檢視表、

    筆記簿等,逐步培養學生自學習慣。

    2.6 透過「優質課業計劃」,設計合適的工作紙,以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 老師應按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不同程度的教材,以有效地協助學生學習。 有關「優質課業計劃」的運作模式及內容,詳見「優質課業計劃」的指引。

    2.7 善用小班教學的優勢,為老師提供不同的教學支援,提升教學素質 a. 共同備課安排

    1.政策執行

    學校會編定共備時間文件(見共同備課文件指引),讓老師能有清晰的方向及空間進行共備。

    主科上、下學期各進行最少 6 次共備,全年進行最少 12 次。 術科上、下學期各進行最少 3 次共備,全年進行最少 6 次。 同級的科任老師需共同製作教具及教材。

    2.執行

    科任老師需輪流填寫共同備課表 Record for collaboration of work,並交予科主任檢閱

    教學前後會進行共同備課活動,以評估教學成效。 共備後,老師須把內容記錄在「共同備課表」上。 「共同備課表」須針對學生的學習難點,共同訂定教學策略,照顧學生的學習多

    樣性。

    老師所訂定的教學策略,亦須配合學校的課程發展方向。 3.跟進﹕

    每次共備時,老師都須要跟進上一次的教學難點,共同評估教學成效,記錄改善建議。

    每個學期完結時,老師須整理每次共備的改善及建議,然後交予科主任檢閱及存檔,以備下一年再跟進。

    b.安排同儕觀課

    全年最少 3 次。

  • 課程與評估政策

    36

    觀課前,同級的科任老師需共同商討教學內容,一起備課。 觀課後,各科任老師需填寫「觀課評鑑表」,並就觀課的教學表現進行評課。

    c.其他相關教學專業支援,詳見「課程架構」。

    3. 評估安排

    從學校整體規劃來看,為更有效發揮小班教學的優勢,學校會透過不同的評估模式,有效跟進

    及支援學生的學習成效。(詳見評估發展架構)

    一. 評估政策成效

    4.1 要有效評估小班教學的成效,會透過 I.P.I.E 模式進行﹕

    行政會議檢討並訂定一些工作計劃

    課程發展組檢討

    科務會議檢討(包括學生的學業成績)

    學習圈互相分享

    觀課

    共同備課

    課業檢閱

    課堂觀察

  • 課程與評估政策

    37

    跨學科學習指引

    一. 學習目標﹕

    1. 加強科組間的聯繫及溝通。 2. 透過每級不同的科目選取相關性的主題進行合作,藉以強化學習的重點,鞏固學生的學習知識。 3. 透過不同的學習活動,藉以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

    二. 方向﹕

    1. 課程組需要以縱向及橫向的模式,統整各科組的學習。

    三. 模式﹕

    1.縱向跨科學習活動

    1.1 課程組每年按時間及需要安排主題學習週,透過全校各級各科共同參與,以達致主題學習目標。

    2.橫向跨科學習活動

    ` 2.1 各科組均需按本科的學習重點及特色,然後選取一些級別,與其他科組進行合作。

    2.2 各科主任需先與科任老師商量選取那些級別及單元進行研習。

    2.3 然後再與其他科組商討。

    2.4 各科主任需要把跨科學習活動的資料,記錄在「全方位學習活動表」上,以作記錄。

    四. 進行方法﹕

    1.縱向跨科學習活動

    1.1 各級科任老師會按主題的內容,設計合適的教材。 1.2 課程發展組會把各級各科的教學材料統整,然後製作成小書冊。 1.3 小書冊內會列明學習目標、學習模式、時間表及評估方式。

    2.橫向跨科學習活動

    2.1 每級各科選取類近的課題,然後訂定學習主題。 2.2 科任老師設計相關教材,以配合主題,以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

    五. 評估模式

    1. 多元化評估 1.1 口頭匯報 1.2 觀察 1.3 學生作品

    2. 多方參與評估 2.1 學生自評 2.2 同儕互評 2.3 教師評估 2.4 家長評估

    3. 學校行政方面 3.1 每完成一個學期,課程組將透過以下的項目,檢示跨學科學習活動的成果,並作跟進﹕

    科務會議 行政會議 觀察

  • 課程與評估政策

    38

    全方位學習活動指引

    目標﹕ 1. 透過教師靈活地利用多樣化的環境和社區資源,配合時、地、人各方面所組成的學習情境,

    讓學生獲得一般在課堂上難以體會的經驗。

    2. 為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從實際體驗中反思學習,這有助學生在不斷變化的社會中,實現全人發展的目標和發展終身學習的能力。

    3. 透過全方位的學習機會,讓學生可獲取「五種基要」的學習經歷,促進全人發展。 4. 讓學生能透過多元化活動,掌握學習技巧,促進他們學習能力。 5. 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

    方向﹕

    1. 學校每年訂定全方位學習活動主題,主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照顧非華語學生學習需要(獨有特色),另配合學校發展方向或重點,為非華語學生安排多元化全方位學習活動。

    2. 統整各學習領域,著重透過跨科協作活動,提供不同的機會,讓學生進行體驗或深化活動,加強學生在學習領域上的知識、技能和態度上的認知。

    3. 各學習領域亦會按學生學習需要舉辦不同的科本活動或跨科活動,擴闊學生視野,強化學習效能。 4. 為豐富學生生活經驗,強化學習技能,訓輔組、課外活動組亦會協助按全方位學習活動主題,安

    排學生參與不同的全方位學習活動,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

    學習形式﹕

    1. 參觀、講座 2. 遊學考察 3. 課外活動 4. 實地研習……

    運作方式

    1. 每學年開始前,各科會按來年各級的學習重點或發展要項,安排學生進行不同的活動,並由課程組統籌每月活動,製作「全方位學習活動表」。

    2. 每月由課程主任擬訂全方位學習活動通告。 3. 訓輔組、課外活動組亦會定時安排學生不同的活動,如﹕服務學習、體藝活動等。 4. 科任老師需在活動前兩星期,按活動的學習目標及科本的學習元素設計教材,然後交予科主任檢

    閱及編印。活動後,科任老師需與學生檢討及反思,並記錄在工作紙上,然後交予科主任存檔。

    5. 課程組會再收集每個活動的文件,以檢視學習成效。

    老師注意地方

    1. 活動前準備﹕ 活動必需配合學習目標 讓學生明白學習目標的與課程內容的關係,並讓學生在有關範疇內,選擇他們有興趣的學習

    內容。

    運用不同學習策略,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對活動有初步的認識及準備。 設計教材,如﹕工作紙、小組研習等

    給予清晰的指示 設計教材,如﹕工作紙或小組研習等,讓學生明白在活動過程中,需注意或發現的地方。

    2. 活動過程 時刻跟進學生學習進展。 活動秩序及安全。 靈活多變,應對緊急事情發生。

  • 課程與評估政策

    39

    3. 活動後﹕ A. 反思及檢討 因應所訂立的學習目標進行檢討 讓學生發表感想 檢討學習策略 延伸其他學習重點

    工作紙設計方向

    1. 列明學習目標、課題(如有) 2. 指出活動前準備 可利用影片、資料搜集、思考題等方式,引導學生思考 給予明確清晰的指示,讓學生知道他們參觀時要做的事情 教學生合適的學習技巧或思考方法(常識科及通識科必需運用)

    3. 活動進行期間要記錄的事項 切實運用老師所教的學習技巧或思考方法(常識科及通識科必需運用)

    4. 反思 跟進學習目標 檢討學習技巧 感想等

    工作紙設計規格﹕

    1. 字體大小: 16 2. 字體﹕Times New Roman、標階體

    檢討及評估成效

    科組會議檢討活動成效 例證﹕活動相片、學生課業、工作紙等

    課程組會議、訓輔組會議、課外活動組會

    議、科務會議檢討活動成效

    訂定全方位學習活動

  • 課程與評估政策

    40

    家課政策

    (一) 目的﹕

    a. 鼓勵學生積極地主動學習及培養學習興趣; b. 鞏固課堂學習所獲得的知識或未來課堂作準備; c. 學習內容富趣味性,能啟發學生的思考和創意; d. 協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及問題,亦讓教師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展,從而作出適當的

    跟進;

    e. 促進學校與家長更緊密地合作,讓家長了解子女的學習進展,從而作出適當的跟進。

    (二) 政策﹕

    2.1 特別活動及長假期家課安排

    a. 學校特別活動日﹕學生以愉快及輕鬆心情回校參與活動,著重從活動的過程中學會學習,並以閱讀或資料搜集為延伸活動。

    b. 長假期﹕為配合家長的需求,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建立親子時間,故學校會在長假期時,只安排學生以閱讀圖書或資料搜集為自主學習活動。

    2.2 數量方面

    a. 先協調各科的家課量,讓學生身心達致均衡發展。 b. 家課以主科為主,每個主科每天最多只能給予學生 2 份功課。

    2.3 完成功課時間(在校完成)

    a. 學生能在半小時內完成每科功課﹕為照顧學生的學習需要,科任老師會先在課堂上指導學生部分功課內容,讓學生能自行在功輔班或家中完成剩餘部分。

    b. 學校為學生創造空間,特設「導修課 Self-study Lesson」,讓學生能有空間向老師請功課上的疑難,解決學習上的難點。

    c. 家長能按需要,為學生選擇是否參與功課輔導班,讓學生能在校內完成所有功課。 d. 術科方面,學生有一星期時間完成,讓學生能有充足時間發揮創意及想像力。

    2.4 家課形式

    a. 因應非華語學生的學習需要,主科訂定合適的抄寫量,協助非華語温故知新﹕

    每個詞語抄 5 次、句子及段落最多抄 1 次(英、常)。 每個詞語抄 3 次、句子及段落最多抄 1 次(中)。

    b.除校本課業外,本校亦著重老師安排學生進行自我延習(網上自學、自學活動)等,讓學生

    能把家課延續下一課節的學習上。

    c. 設計家課時,可參考以下要項﹕

    形式多樣化,重思維協作,加強閱讀習慣; 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讓學生善用不同學習資源來學習。 著學生多元化評估及回饋。

    2.5 照顧有學習需要的學生

    a. 家長、科任老師、班主任及科主任於會議及共同備課時段,一同訂定功課調適內容。

    b. 學生會在抄寫方面作調適。

    c. 提供詞語及圖片協助作文,或加入例題、間線、關鍵字放大或加深等。將同一工作紙按能

    力分類以適應不同需要的學生。

    d. 容許學生用數字代碼回答填充題、重組句子等要求抄寫的題目,盡量減省學生的抄寫時間。

  • 課程與評估政策

    41

    2.6 處理程序

    a. 科任老師需把家課填寫在黑板的家課欄上,並提醒學生把家課填寫在家課冊內。 b. 若學生忘帶或忘記完成家課,老師需記錄在家課冊內,以通知家長。

    (三) 跟進﹕

    3.1 定期檢視家課政策

    a. 持續檢視﹕每年透過兩次家長日,向家長發問卷,了解家長對家課政策(功課量、形式等)

    的安排,然後跟進。

    3.2 家課回饋

    a. 科任老師需在家課上給予多元化回饋,包括欣賞學生強項、給予建議或改善方法、針對性地指出學生的弱點,然後提供適切的改善方法等

    b. 老師亦可把一些優質的家課,張貼在課室的壁報板上,藉以給予學生肯定。 c. 科任老師需用紅筆批改課業,並提醒學生做改正。

    3.3 訂立「認真寫字獎勵」活動

    a. 課程組訂立「認真寫字」的獎勵制度,若學生認真書寫字詞,字體端正,取得甲/A 或以上的成績,可於下次抄寫時,每個字詞只抄 3 次。科任需在下一頁蓋上指定的獎勵印章,讓家長知

    道學生的表現及達鼓勵學生之效。

    3.4 支援功課表現較弱的學生

    a. 功課輔導班。 b. 善用 Learning Circle 密集式地支援有需要的學生。

  • 課程與評估政策

    42

    學習評估組工作指引

    目的:

    1. 發展評估政策和措施,並擴闊學生學習空間和提供學習機會、強調培養獨立的學習能力的理

    念為基礎。

    2. 透過多元化的評估模式,全面評定學生的學習進展及學習能力。 3. 透過不同形式的回饋方式,藉以提升學生主動學習,改進不足之處。 4. 不斷檢示及評核學生的學習進展,從而了解學生的強弱之處,藉以給予學生適當的協助。

    基本方針﹕

    1. 各科組應積極發展進展性評估,逐步檢示學生的學習進展,以作出即時的改善及強化學習之果效。 2. 為學生設計學習歷程檔案,藉此讓老師定期檢示學生的學習進展及強弱之處,從而給予即時的協

    助,亦可讓家長對子女的學習進展加深了解。

    3. 多方面評估學生的學習能力,除知識層面外,老師亦應着重基本態度、自我管理、品德及公民素質等範疇。

    4. 科主任應定期召開評估檢討會議,藉以檢討學生的學習成效,從而作出有效的改善方法。 5. 評估模式及內容應貼近現時的評估趨勢。 6. 教師應適時回饋學生(例如:非正式、正式、口頭、書面),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學

    生會因教師認同他們的成就而更主動學習,改進不足之處。

    7. 科任老師應適時安排學生進行同儕互評及自評的活動,藉以訓練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及培養自我反思的能力。

    8. 致力照顧不同學習需要學生,例如﹕給予深淺程度的課業、考評時給予更多的協助等。 9. 鼓勵教師參與有關考評的講座,藉以提升專業發展,並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改善學生的學習效

    能。

    10. 透過「基本能力評估」,藉此診斷學生在中、英、數學習上的強弱之處,從而再檢示學與教的成果,然後作出相應的改善方法。

    運作程序﹕

    1. 家課安排

    1.1 數量及形式方面

    科任老師每天需給予適量的家課。若周末或長假期時段,老師可給予額外的補充練習、自學練習及閲讀報告等家課。

    家課形式可包括﹕課本、作業、補充工作紙、閱讀、自我延習等。 1.2 處理程序

    科任老師需把家課填寫在黑板的家課欄上,並提醒學生把家課填寫在家課冊內。 學生需在家中完成家課,並按時交回。 若學生忘帶或忘記完成家課,老師需用紅筆記錄在家課冊內,藉以通知家長。 1.3 回饋

    科任老師需在家課上給予回饋。 老師亦可把一些優質的課業,張貼在課室的壁報板上,藉以給予學生肯定。 1.4 批改形式

    科任老師需用紅筆批改課業,並提醒學生做改正。 盡量不應摺疊學生的課業,老師可用紙條或其他可行的方式,提醒學生做改正。

    2.評估及考試的行政運作

    2.1 次數﹕

    上、下學期各進行 2 次,分別是一次評估,一次考試。 2.2 考試及評估佔分比例﹕

    評估佔 40%,考試佔 60%

  • 課程與評估政策

    43

    2.3 各級評估的科目﹕(各科佔分比重)

    中文科﹕閱讀(語文知識及閱讀理解) 英文科﹕語文及作文、聆聽 數學科、常識科

    2.4 各級考試的科目﹕

    中文科﹕閱讀(語文知識及閱讀理解)、寫作、聆聽及說話、默書。 英文科﹕語文及作文、默書、聆聽、說話。 數學科、常識科、普通話科(筆試及口試)、電腦科、音樂科、體育科。 德育科及視藝科(無需考試,只需計算常分的平均分)。

    2.5 考試佔分比例見「各科評分方法表」。

    3. 評估及考試前準備﹕

    3.1 考評範圍表及考評時間表

    評估組組長會先著科任老師填寫考評範圍,然後整理成考評範圍表。 編訂考評時間表。 考評範圍表及考評時間表會在考評前三周派發給學生,並著學生張貼在手冊內。

    3.2 擬卷工作程序

    評估組組組長會在學期初,制訂全年「評估及考試卷查閱時間表」。 老師需依從「評估及考試卷查閱時間表」內所訂定的日期,遞交試卷。 老師應按照科組指引,擬定一份高效能的試卷。 老師不能抄襲以往的試卷,應盡量按照學生的學習進展及能力,擬訂試卷。 老師需把試卷連同答案卷,一同交予科主任查閱。 老師擬聆聽卷時,需一併把答案、講稿及錄音軟件,交予科主任。 當科主任查閱無誤,便會交予校長查閱。 科任老師需把有關試卷,儲存在 “S drive”中「Exampaper」文件夾內。 科主任收集考評卷,然後交給校工影印備用。 工友印妥試卷後,科主任需檢示試卷的清晰度及檢查試卷的數量是否正確? 主科周應考的試卷,監考老師須在早上 8:10 前到校務處簽收。

    3.3 擬卷格式注意事項﹕

    試卷應以 F4 紙編印。 每張試卷需印有頁碼。

    3.4 擬卷內容注意事項﹕

    中、英、數科的試卷內容及模式,需跟貼 TSA 模式。 科任老師需按科組指引要求,擬訂考卷內容。

    3.5 編印試卷流程

    科主任查閱試卷正確無誤後,交給校長查閱。 校長查閱後,退還試卷給科主任。 科主任把試卷交給工友編印,並向她們講解複印時須注意的細節。 工友須檢視印稿是否清晰? 如試卷初稿不太清晰,應向科主任查詢。 編印完畢,工友把試卷按科目放入試卷箱,並通知科主任查閱及簽署。

  • 課程與評估政策

    44

    如該科目已簽署,工友須在每班試卷面放上監考表(黃色)並把試卷放入校長室。 應考當天,書記從校長室取出試卷。 監考老師須在早上 8:10 前去校務處簽收試卷。 監考完畢,監考老師把試卷交給批改老師。

    3.6 處理評估周 / 考試周的異常事項

    3.6.1 學生遲到

    如果學生在評估或考試期間遲到 ,他們仍可參加評估 / 考試,但將不獲延長評 估 / 考試時間。

    3.6.2 學生缺席

    學生因身體不適或其他因素,在考評當天缺席,他 / 她須在翌日遞交醫生證明書或家長信,方可獲補考,而補考的成績亦可計算在成績表內。

    若學生不能遞交任何醫生證明或家長信,其補考科目的分數將不計入成績表。而缺考科目那一欄將以‘缺席’顯示。另外,分數亦不獲排名次。

    3.6.3 學生要求前往洗手間 如有需要,學生可前往洗手間,但不得帶同評估 / 考試應用物品。另外,學生將 不獲額外加時。 3.6.4 考試期間,學生身體不適 如有需要,學生可離開課室休息,但不得帶同與評估相關的物資。學生將不獲額 外加時。在任何情況下, 監考員都須把事件記錄於「監考表」上。 3.6.5 違規物品 監考員在評估進行期間如發現任何違規物品,如書籍、筆記或通訊工具,應立即 沒收,並把事件記錄於「監考表」上。 3.6.6 懷疑作弊 如監考員懷疑學生作弊,例如抄襲其他學生的答案,監考員應立即警告該學生, 並把事件記錄於「監考表」內。 3.67 緊急事項 緊急事項,如發生火警、停電等,監考員須立即疏散學生到安全的地方。稍後 再安排學生補考。 3.6.8 特殊個案 如發現學生嘔吐,監考員應透過通話系統向評估組組長尋求協助。在與評估組 組長商討後,應立即把學生調到另一個課室進行測考。在測考前,評估組組長 已預備高、低年級的後備課室,以應付不時之需。如評估不能繼續進行,評估 組組長應立即通知校長,監考員須把事件詳情記錄於「監考表」上。 3.69 比賽安排 如果學生的比賽與考試撞時間,學生須於當天下午回校補考。

    3.70 天氣惡劣的安排

    若教育局宣佈學校停課,當天的考試科目會取消,補考日期已顯示在評估/考試時間表

    上。

    4. 老師監考須知﹕

    A. 運作程序﹕

    老師應按照監考日期及時間,到有關級別進行監考。 老師需在第一次鐘聲響起後,便到達監考課室,並整頓學生秩序。 老師需吩咐學生把課業或溫習工作紙放在書包內,並把拉鍊拉好,然後把書包放在椅子

    下。

    老師須帶備監考員手冊進入課室並在派發試卷前,向學生宣讀考試須知。

  • 課程與評估政策

    45

    老師派發試卷後,才著學生檢查試卷,若無錯漏,便寫上有關資料。 各科考試時限為 45 分鐘,請老師在螢幕上清楚顯示應考時間,讓學生一目瞭然。 考試完結前 15 分鐘,老師應向學生報告考試時間,並提醒學生檢閱試卷。 在監考期間,老師須經常跟進學生應考進度,如發現進展太慢,應即時提醒學生,並於

    收卷前 10 分鐘檢閱全班試卷,以免有部分學生漏空半版。

    當考試結束,老師應著學生停止一切作答,並放下書寫工具。 如有半班學生在收卷時仍未完成試卷,監考老師需先填寫申請加時表格,由班長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