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66

Upload: isha

Post on 20-Jan-2016

41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Respiratory Gases Exchange)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 肺通气的器官包括 呼吸道 、 肺泡 和 胸廓 等 呼吸道:具有加温湿润、过滤清洁等保护功能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2: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Respiratory Gases Exchange)

•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Respiratory Regulation

Page 3: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

肺通气的器官包括呼吸道、肺泡和胸廓等– 呼吸道:具有加温湿润、过滤清洁等保护功能– 肺泡:气体与血液气体进行交换的场所– 胸廓:呼吸肌的运动是肺通气的动力

(一)肺通气原理(直接动力取决于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压力变

化)1. 肺通气的动力(原动力)

Page 4: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 呼吸运动(胸廓运动)• 吸气肌(隔肌、肋间外肌)• 呼气肌(肋间内肌、腹肌及辅助肌)

– 呼吸方式、特点及过程• 平静呼吸( eupnea)

–(吸气主动;呼气被动)• 用力呼吸( forced breathing )

–(吸气主动;呼气主动)– 呼吸类型

• 腹式呼吸( abdominal breathing )• 胸式呼吸( thoracic breathing )

Page 5: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平静呼吸基本过程:

吸气肌收缩

肺容积增大

胸廓容积增大

肺内压下降

外界气体流入

吸气肌

舒张

胸廓容积缩小

肺容积缩小

肺内压上升

肺内气体流出

Page 6: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用力呼吸基本过程:

吸气肌收缩加强

肺容积明显增大

胸廓容积明显增大

肺内压明显下降

外界气体流入增加

呼气肌主动收缩

胸廓容积

进一步缩小

肺容积

进一步缩小

肺内压明显上升

肺内气体流出加大

Page 7: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 呼吸运动(胸廓运动)• 吸气肌(隔肌、肋间外肌)• 呼气肌(肋间内肌、腹肌及辅助肌)

– 呼吸方式、特点及过程• 平静呼吸( eupnea)

–(吸气主动;呼气被动)• 用力呼吸( forced breathing )

–(吸气主动;呼气主动)– 呼吸类型及临床意义

• 腹式呼吸( abdominal breathing )• 胸式呼吸( thoracic breathing )

Page 8: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2. 肺内压在呼吸过程中周期性变化– 平静吸气开始(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1-2m

mHg ,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当外界气体进入肺泡内达平衡时,吸气终止,即吸气末 = 大气压);呼气则相反。因此,气体进出肺泡的动力来自肺泡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

– 图示–人工呼吸的原理:

• 口对口;• 节律性举臂压背或挤压胸廓

Page 9: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10: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2. 肺内压在呼吸过程中周期性变化– 平静吸气开始(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1-2mm

Hg ,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当外界气体进入肺泡内达平衡时,吸气终止,即吸气末 = 大气压);呼气则相反。因此,气体进出肺泡的动力来自肺泡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

– 图示– 人工呼吸( artificial respiration )的原理:

• 口对口;• 节律性举臂压背或挤压胸廓

Page 11: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平静呼吸基本过程:

吸气肌收缩

肺容积增大

胸廓容积增大

肺内压下降

外界气体流入

吸气肌

舒张

胸廓容积缩小

肺容积缩小

肺内压上升

肺内气体流出

Page 12: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3. 胸膜腔和胸膜腔内压– 胸膜腔结构(密闭潜在的腔隙,内有少

量浆液)– 胸膜腔内压( intrapleural pressure )

• 测量方法:直接法 ;间接法• 通常胸膜腔内压为负压

– 平静吸气末( -1.33 ~ -0.665kPa,-10~-5mmHg ) – 平静呼气末( -0.665 ~ -0.399kPa,-5~-3mmHg )

• 形成原因:作用于胸膜腔存在两种力(肺内压,使肺泡扩张;肺的回缩力,使肺泡缩小)

–胸膜腔内压 = 肺内压 - 肺回缩力

Page 13: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 吸气末或呼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若以大气压 =0 ,则:

胸膜腔内压 = - 肺回缩力– 胸膜腔内压意义 :

1. 牵引肺扩张 2. 促进腔静脉和胸导管内静脉与淋巴液的回流

– 气胸 (pneumothorax) 临床意义– 小结,呼吸过程中肺内压与胸内压的变

化规律(图示)

Page 14: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15: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二)肺通气的阻力 包括弹性阻力(肺与胸廓的弹性阻力,占 7

0% )和非弹性阻力(主要是气道阻力,占30% )

弹性阻力与顺应性 (compliace) 的概念及关系 C=1/R= ( V / P ) L/cmH2O

1. 肺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肺顺应性( CL ) 肺容积的变化( V ) 跨肺压的变化( P ) 跨肺压 = 肺内压 - 胸膜腔内压

L/cmH2O=

Page 16: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 肺静态顺应性曲线 (图示)及意义• 比顺应性( specific compliance )概念

–受肺总量的影响– = 测得的肺顺应性( L/ cmH2O ) / 肺总

量( L )• 肺弹性阻力的来源(肺组织的弹性回缩

力,占 1/3 ;表面张力,占 2/3 )• Laplace 定律, P=2T/r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作用及临床意义– 有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 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

Page 17: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18: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 肺静态顺应性曲线 (图示)及意义• 比顺应性( specific compliance )概念

–受肺总量的影响(肺总量大,其顺应性亦大)

– = 测得的肺顺应性( L/ cmH2O ) / 肺总量( L )

• 肺弹性阻力的来源(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占 1/3 ;表面张力,占 2/3 )

• Laplace 定律, P=2T/r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作用及临床意义– 有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 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

Page 19: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20: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21: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 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作功 临床意义:• 胸廓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 自然位置(相当于肺总量的 67% ,胸廓不表现为弹性回缩力)

– 小于自然位置(胸廓回缩力表现为向外,有利于吸气,不利于呼气)

– 大于自然位置(胸廓回缩力表现为向内,有利于呼气,不利于吸气)

– 胸廓的顺应性( Cchw ) = 胸腔容积的变化( V ) / 跨胸壁压的变化 ( P )( L/cmH2O )

Page 22: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2 、非弹性阻力主要来自:– 气道阻力( airway resistance );位于鼻、声

门、气管及支气管等部位,仅 10% 发生于口径 <2mm 的细支气管。正常平静呼吸总气道阻力为 1-3cmH2O/L/s) 。

– 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 受气流速度、形式(层流和湍流)和管径大

小( 1/r4 )的影响;其中气道管径又受:–跨壁压(管内压 - 管外压)–肺实质对气道壁的外向放射状牵引(多种纤维牵引使没有软骨支持细支气管畅通)

Page 23: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兴奋使之平滑肌舒张;副交感神经兴奋使之平滑肌收缩;以及其它共存的递质的调制)

–体液因素调节»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因素(前列腺

素 F2 、组胺、白三烯、内皮素以及等吸入气中 CO2 增加反射引起等)

»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的因素(儿茶酚胺、前列腺素 E2 等)

• 呼吸功:呼吸过程中 ,呼吸肌克服阻力(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实现肺通气所作的功。平静呼吸为 0.3~0.6kg·m/分钟;运动时可增至 10kg·m/分钟;占总耗能的 3% 。

Page 24: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二 . 肺容积和肺容量(图示)潮气量 tidal volume 500ml

补吸气量(吸气储备量) 1500-2000ml

补呼气量(呼气储备量) 900-1200ml

残气量 residual volume 1000-1500ml

• 深吸气量 (inspiratory capacity)

–潮气量 +补吸气量• 功能残气量 (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补呼气量 +残气量– 其意义:缓冲肺泡内 PO2 和 PCO2 的过度变化,

以利于气体交换。

Page 25: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 肺活量( vital capacity ):• 用力肺活量( forced vital capacity )• 用力呼气量(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

– 三者间的区别、正常值及应用意义(图示)• 肺总量 total lung capacity

– 成人 女: 3500 ml 男: 5000ml

三、肺通气量–每分通气量 minute ventilation volume

=潮气量呼吸频率 /分(测定条件及应用单位)

– 最大(随意)通气量( 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 )

Page 26: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27: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28: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 通气贮量百分比(正常值 93% )

–无效腔

– 肺泡通气量 = (潮气量 --无效腔气量) 呼吸频率 为什么浅而快的呼吸对肺换气不利?

最大通气量

最大通气量 --每分平静通气量= 100%

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或接近正常人

生理无效腔

Page 29: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 气体的扩散(取决于分压差)– 气体扩散速率(单位时间时间内气体扩散的容积),它受以下因素影响:•分压差;分子量和溶解度(扩散系数);扩散面积和距离;温度等

扩散系数 CO2 > O2 20 倍– 呼吸气体和人体不同部位的气体的分压

• 呼吸气和肺泡的成分和分压(图表)• 血液气体和组织气体的分压(张力)图表

Page 30: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31: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32: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二.肺换气(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交换过程(图示)

• 0.3 秒达平衡;血液流经 1/3毛细血管长度可基本完成。(图示)

– 影响因素:• 与呼吸膜厚度呈反比(膜结构图示)• 与扩散面积呈正比(总扩散面积达 70m2;安静

为 40m2 )• 通气 / 血流比值: =0.84 ; > 0.84( 意味着肺泡无效腔增大); < 0.84( 意味着动静脉短路)

– 比值异常易造成血液缺O2 和 CO2潴留发生,尤其缺O2更明显,其原因: 1 、 2 、 3

Page 33: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34: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35: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36: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 通气 / 血流比值分布并不均匀– 肺扩散容量 ( pulmonary diffusion capacity)

• 静息正常值平均为 20ml/min0.133kPa

• DL=V/ ( PA-PC )• 是衡量呼吸气体通过膜的能力的一种指标

• 三.组织换气 (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Page 37: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38: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一、O 2 和CO 2 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 物理溶解:量虽少,但是进行化学结合必需的中间步骤。

– 化学结合:运输的主要形式,量多,效率高

– 体内血液O2和CO2的含量(见表)

Page 39: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40: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 表 5-4 血液 O2 和 CO2 的含量 (ml/100ml)

物理溶解 动脉血化学结合 合计O2 0.31 20.0 20.31

CO2 2.53 46.4 48.93

物理溶解 静脉血化学结合 合计O2 0.11 15.20 15.31

CO2 2.91 50.0 52.91

Page 41: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二、氧的运输(物理溶解占 1.5% ;化学结合占 98.5%)

– Hb 与 O2 结合特征1 、(反应快、可逆、不需酶催化、受 PO2

的影响)2 、 Fe 2+ 与 O2 结合呈氧合反应 (oxygenation)

3 、 Hb氧饱和度( oxygen saturation ) = Hb氧含量( oxygen content ) / Hb氧 容量( oxygen capacity )的百分比 发绀( cyanosis )

Page 42: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 4 、“ S” 形解离或结合曲线• 氧离曲线 (oxygen dissociation curve)

–含义及特点(图示)• 上段 ( >60mmHg ;曲线平坦,提示氧分压

变化对氧饱和度影响不大,具有缓冲能力)• 中段( 40~60mmHg ,相当于体内静脉血的

PO2环境;曲线较陡,提示氧分压变化对氧饱和度影响较大,以满足组织供养需要。 O2

的利用系数的概念)• 下段( 15~40mmHg ;曲线更陡,提示氧分

压进一步下降时, Hb释放 O2 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O2 的利用系数可提高安静时的 3倍)

Page 43: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44: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 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 P50 的概念(正常为 26.5mmHg ; P50 增大,提

示 Hb 与 O2 的亲和力下降,曲线右移,反之则相反)图示

– pH 和 PCO2 的影响(波尔效应机制及意义)– 温度– 2 , 3-DPG ( 2,3-diphosphoglycerate )– 其它因素

• Hb 自身性质(氧化时、胎儿 Hb 及异常 Hb )• CO 与 Hb 的结合的危害性

Page 45: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三.二氧化碳的运输• 运输形式(物理溶解占 5% ;化学结合占 95

% ,其中以碳酸氢钠形式占 88% ,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占 7% )– 化学结合机制

•碳酸氢钠形式(图示)•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 (carbaminohemoglo

bin)

HbNH2O2+H2+CO2 bNHCOOH+O2

调节这一反应的主要因素是氧合作用

在组织

在肺

Page 46: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 二氧化碳解离曲线( carbon dioxide dissociation curve )– 接近线性关系(图示)

• 氧与H b 结合对二氧化碳运输的影响–何尔登效应( Haldane effect )– O2 和 CO2 的运输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

相互影响的。 CO2 通过波尔效应影响 O2

的结合和释放; O2又通过何尔登效应影响 CO2 的结合和释放。

Page 47: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48: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49: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50: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51: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呼吸中枢(对产生呼吸节律的影响)图示•脊髓• 低位脑干(呼吸节律产生部位)

–延髓(背侧呼吸组;腹侧呼吸组)–脑桥上部

•高位脑–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图示)

Page 52: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53: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54: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肺牵张反射(肺扩张反射、肺萎陷反射)• 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

– 化学感受器• 外周化学感受器:图示• 中枢化学感受器:图示

– CO2 、 H+ 和 O2 对呼吸的调节• PCO2 (生理刺激、范围、作用途径及意

义)• [H+ ] (作用途径及特点)• PO2 (作用途径及特点)

Page 55: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56: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57: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CO2+H2O

H2CO3

HCO3- H+

外周化学感受器

中枢化学

感受器

延髓呼吸中枢

反射性引起呼吸运动加强

CO2

血液中

CO2

[H+]PO2

等因素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H+

CO2

H+

O2

窦神经与迷走神经传入

Page 58: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CO2 :(一定范围内增加),通过中枢感受器和外周感受器两条途径反射引起呼吸运动加强,肺通气量增加,有助于体内排除过多的 CO2 。

[H+] :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和外周感受器两条途径反射引起呼吸运动加强,其中中枢途径作用受限制,主要则靠外周途径为主。

PO2 :只能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途径发生作用。低氧对中枢起抑制作用。

Page 59: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60: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61: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 PCO2 、 H+ 、 PO2 在影响呼吸中的相互作用(图示)

• 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防御性呼吸反射等三、周期性变化

– 周期性呼吸( periodic breathing )•陈 -施式呼吸( Cheyne-Stokes breathing )• 比奥呼吸( Biot breathing )

四、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及调节

Page 62: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63: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64: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65: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Page 66: 第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