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 u 6 êc ñ b ÷ ? ë À z Ä Õ...

8

Upload: others

Post on 07-Jul-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編輯部報告 III

編輯部報告

禪修作為佛學核心的戒、定、慧三學之一,是佛學重要的修行體悟

之道,更是佛教實踐探索宇宙與人生真實內涵的重要方法。從四念處、

五停心觀、止觀雙運到中國禪師的默照禪與話頭禪,在不同地域、年代

的佛學修行者依據種種因緣條件而施設不同的修學之道,都是作為瞭解

自我與世界,開發自性,達到覺察世間緣起而空性,不拘泥於一般凡夫

見解的方法。

「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禪,所重在實踐

而非文字,實踐中會有真實切身的感受。文字則含括菁蕪,有時會讓人

如入迷霧。畢竟文字為相,有其表達的限度且易造成落入言詮之危殆,

人若坐困其中,則必然陷身當局者迷的困境,此當非學禪者所想見的結

果。六祖慧能曾說:「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舉凡所有身外的,

當屬生命最邊緣而無關核心之種種,故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離一

切相,即名諸佛」。一旦人開始向虛妄處起心動念,那麼理當只得收穫

虛妄。開解之道,便是在自性中作求取,把原來真實存具的自性與本心

發掘呈顯出來,那麼就可以從「迷則佛眾生」轉化成「悟即眾生佛」,

人人皆在自我的覺悟當中澄澈清明,得朗朗明光各自解脫。

本期「禪學與實踐」專題之規劃,範圍錨定在廣義之禪,並不囿限

於六祖南傳之禪宗;而解析禪學內涵的角度,則重在實踐,同時亦不忽

略學理。

第一篇特稿是佛光大學名譽教授陳玉璽先生的〈正念禪原理與療癒

功能之探討──佛教心理學的觀點〉一文,其由心理學的角度嘗試切

IV 新世紀宗教研究 第十二卷第二期

入,討論正念禪原理,及其附屬之療癒功效。首段以葛印卡從心理學角

度對內觀禪所作的重新詮釋,討論「貪」與「嗔」的兩面「習性反應機

制」,繼而討論對治的方法與解脫之道;再則以「持戒」與「修定」兩要

件,解說正念與正定養成之過程與效益。接續談論「如實觀照」的進階體

驗,而後有「如實知見」以致「純粹覺知」的正智產生,以此扣緊慧能大

師之「定慧一體」與原始佛法正念禪的教導,旨在發明兩者同歸殊途之路

向;而後,陳教授則用自身實修的經驗與理解,探討「止觀並用」之禪

理,並述及「業」對於正念、正定與開悟解脫的影響;最後則以多件療效

案例,相互印證學習正念禪所可能帶來的身心療癒;並對禪修療癒之功能

作一省思,提醒讀者禪修究其根本,在使生命脫離貪嗔痴所造成之精神苦

惱,而生理之療效只是附產品,切莫以此為主,反而忽略更為重要的解脱

之道。

第二篇是法鼓佛教學院專任助理教授溫宗堃先生的論文──〈正念

減壓的根源與作用機轉:一個佛教學的觀點〉。目前在西方,正念減壓

(MBSR)課程正被廣泛地推廣與應用,其於醫學、心理學、腦神經科

學、教育學等方面亦逐漸受到重視,相關研究接踵出新。然此「正念」之

概念與底蘊,實從佛教四念處的禪修傳統承續得來,而發微之禪修根源,

卻於實際教學當中被略而不談。所幸此忽略,並無法完全抹滅正念內藏之

底蘊,一旦能理清此正念之組構元素、發掘原貌,便得以掌控並進而有效

地推廣與實踐正念之學習,以獲得確實有效之身心健康的作用機轉。故溫

先生先從正念的發展源流談起,繼而清劃「內觀」與「禪」兩個構成元

素,再依上座部阿毘達磨的理論架構做統整與梳理,使吾人得以釐清其原

來與照攬現下之發展,如此,於學習正念或禪修時,才能有確實而精進的

收穫。

編輯部報告 V

第三篇為歷任《現代禪雜誌》總編輯、社長,現為輔仁大學宗教所

博士生的溫金柯先生之〈持誦聖名:日常意識與禪修的邊界〉。「持誦

聖名」,如持念佛號等,此類形式之修養工夫,比諸其他佛教之整備進

程更加簡略。是故於現代佛教批判傳統佛教的聲浪中,貶抑掩過其全體

風貌與欲觀照之層面,給出主觀卻不一定明確之評價。溫金柯先生以佛

教淨土宗的持名念佛為例,嘗試對這種介於日常生活意識與禪修邊際的

修養工夫作出釐清,並透過對淨土三經一論的詮釋,試圖呈現淨土念佛

與禪修的意義,使人人皆可持誦聖名借以所緣、攝心一處的普遍關懷,

得以被更加客觀及全面的體認。

第四篇專欄文章,為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退休教授暨內觀教育

禪林創辦人林崇安教授之〈從四預流支來看禪修〉。四預流支即「親近

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與「法隨法行」,此四項為禪修

學程之依據,方便學禪者對於修行次第、原則的掌握。故林教授逐一字

句演義闡明各要項,欲使觀覽者對禪之學修進程能無有旁歧走偏的進

向,進而證得法性,悟入聖流。

第五篇研究論文,為中國美術學院社科部哲學講師朱文信先生之

〈試論印度宗教哲學家維韋卡南達的行動瑜伽〉。此篇以印度教聖典

《薄伽梵歌》為源流,討論維韋卡南達於其中離析並重構所得之「行動

瑜伽」(Karma-yoga,羯磨瑜伽)的精義。接續再從行動、不執、無私

等概念,進一步來談「無動機的行動」,以此成就純然的「無我」,此

回歸中心、真我的無我境地,便已臻至「瑜伽」的聯結本義,得有終極

解脫的奇妙效益。

VI 新世紀宗教研究 第十二卷第二期

此期最後一篇文稿為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系退休教授施郁芬女士所提供

之書介──〈內觀與禪那:簡介《超越觀呼吸》〉。《超越觀呼吸》為

德寶法師(Bhante Henepola Gunaratana)的第二本著作,內容著重於修止

(禪那)。施教授以四大部分劃歸本書十四個章節,分別以行前說明、方

法的提綱挈領和基本練習、修行的目的、介紹禪那等,來類比修行像爬

山,而此書則如引領攀登者之嚮導,以此說明經由閱讀此書,且加之以不

輟的精進作為,最終則可直至修習之巔峰。

另外,此期新闢「原住民族與信仰」徵稿專欄。台灣的原住民族其文

化與宗教的面貌和傾向,多發微於自然山林中,如:百步蛇對於排灣、魯

凱、布農三族來說,有其文化意涵與信仰表徵。原住民族藉由雕刻、編織

與珠繡等工藝來豐美牠,以文字作為傳述管道,最終成為整體族群的根源

依據,標誌出人與自然的關係。無論是從宗教、考古、語言或是文化人類

學的角度來說,皆有值得探尋且必然豐美的文學藝調與學術準度,這正是

我們開闢此一新專題的企劃目的,誠摯歡迎學界不吝賜稿。

目錄 VII

Contents

From the Editor ....................................................................................................

ArticleA Theoretical Exposition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and Its Healing

Functions: A Buddhist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Chen, Yu-hsi

Special IssuesThe Origins and Mechanisms of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From A Perspective of Buddhist Studies..............Wen, Tzung-kuen

Reciting the Holy Name: the Boundary of Daily Consciousness

and Meditation.................................................Wen, Chin-ko

Column:A Study on Medi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ur Factors of

Stream-Attainment..........................................................Lin, Chung-an

Research PaperA Study on the Indian Rel ig ious Phi losopher Vivekananda’s

Karma-yoga.................................................................Chu, Wen-hsin

Book Review:Vipassana and Jhana: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Beyond Mindfulness in Plain

English................................................................................Shih, Yu-fen

New Books.................................................................................................................

Index ..............................................................................................................................

Call for papers .......................................................................................................

Call for English Papers & Style for Paper Submission ..........

1

27

49

83

89

113

119127151

164

VIII 新世紀宗教研究 第十二卷第二期

目錄

編輯部報告 ................................................................................................

特稿:

正念禪原理與療癒功能之探討──佛教心理學的觀點…………陳玉璽

專題論文:

正念減壓的根源與作用機轉:一個佛教學的觀點……………溫宗堃

持誦聖名:日常意識與禪修的邊界………………………………溫金柯

專欄:

從四預流支來看禪修………………………………………………林崇安

研究論文:

試論印度宗教哲學家維韋卡南達的行動瑜伽……………………朱文信

書評:

內觀與禪那:簡介《超越觀呼吸》………………………………施郁芬

新書介紹..................................................................................宗教研究期刊論文索引..........................................................稿約..........................................................................................英文徵稿簡約..........................................................................

1

27

49

83

89

113

119

127

151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