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66

Upload: biancoolor

Post on 27-Jul-2016

23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8 download

DESCRIPTION

 

TRANSCRIPT

Page 1: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Page 2: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Page 3: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Page 4: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序 沒有地圖的狩獵者

 編採社的同學們陪伴卓溪數位機會中心,已經是第五個

年頭了,採訪、書寫與典藏「狩獵者」的故事,一直是我

們的心願,今年終於實現夢想。

 我們謹慎從事這個報導,雖然還沒達到賈島歌詠的「十

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的時光悠長,但內心的戒慎與嚴

肅,可以說是一致的。原因無他,在一片文創與社區觀光

風潮衝擊下,布農族的狩獵者文化,經常讓人們形容成浪

漫、刺激與趣味的冒險活動。實則不然,在狩獵中,包含

著太多宗教信仰、傳統智慧、族群分享以及家庭關係的聯

繫,越採訪,會越感陌生,也會越感崇敬。

 狩獵在布農族是為聖潔的行為,狩獵者要參與祝禱儀式,

儀式中先生火,火苗必須一次點燃,若火點不著或火苗熄

滅,則出獵就要延期或取消。家人也有各種禁忌要遵守,

有狩獵者在山上時,戒禮與禁忌十分多樣,不掃地、不借

火、不吃大蒜、不與外人往來、甚至不耕田,無一不是展

現出族人對神靈的崇敬,更有擔心狩獵者安危的情意。

 傳統的狩獵者並沒有地圖,更沒有衛星定位,進入山林,

老人家與長者會藉由狩獵,傳授植物學、地質學、動物行

為以及野外求生的各種知識,從認識獵場開始,到各種趨

吉避凶的知識,都不是教科書上有的知識。

4

Page 5: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布農族最動人的社群文化就是「分享」,一個狩獵者進

入山林,辛苦取得獵物,更艱辛的是要負重下山,辛勤的

成果並不是為了自家的口腹之慾,而是要能夠和部落的族

人一起享用。這樣的美德總讓現代人難以置信,也讓布農

族的狩獵男子,因為狩獵而成為家中真正的男人,更是部

落中的「真男子」。

 這幾十年來,不斷有原住民朋友因為狩獵而入罪遭判刑,

《槍砲彈藥刀械管理條例》和《野生動物保護法》都沒有

給予狩獵者尊重與例外,更不理解狩獵文化的宗教、部落

與家族意義,把獵槍上手銬,讓狩獵者入監獄,再再凸顯

臺灣人的無知與膚淺。

 透過這本小而虔敬的書寫,祝福布農族這群沒有地圖的

狩獵者能夠繼續傳遞文化,讓傳統和生活永續結合,在山

林中傳遞族群的知識與智慧。

宜花數位中心主任

東華大學編輯採訪社資訊志工 副領隊老師

5

Page 6: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謝謝林俊偉老師、須文蔚老師與編採社資訊志工團隊,

多年來提供了許多的幫忙與協助,每一年的成果都為部落

保存了許多的文化。

  從去年暑假開始,資訊志工開始與我討論此年度的計

畫,在許多的想法交織下,最後決定收錄狩獵相關文化。

對布農的狩獵者來說,山是個神聖的領域,進入或離開都

必須要跟族靈虔心禱告,感謝族靈所給予的一切。因此狩

獵有著相當多的禁忌,像是狩獵之前許多必須遵守或避免

觸犯的事項,並且狩獵者會傾聽族靈與土地的聲音,讓我

們瞭解與土地相處的智慧。

  布農的狩獵文化裡,山提供了一切,在狩獵者的眼中,

山林中的每種植物都有其用途;看著泥濘的黃土地,便能

從凌亂的現場判讀,這裡曾經有哪種動物走過。正因為如

此,狩獵者深知:在獲得的同時,也必須保護這塊土地。

人與山林間的關係和諧,才能夠讓大地得以生生不息的延

續下去。

  在這千百年來,狩獵者一代接著一代與山林相處、和

山共生共榮,是天性,也是眾人共同的身分。反觀現在部

落的年輕人,或許是受到主流文化的影響,許多人都對狩

獵文化沒有太大的興趣,狩獵變成是少部份人自發性的追

尋。過去的狩獵者,馳騁獵場、追逐獵物;現在的狩獵者,

轉換身份,帶著大家親近山林,學習怎麼跟山林相處。狩

獵者就像是山的子民,守護著山、延續族靈的故事。

卓溪數位機會中心 駐點人員

李嘉明

6

Page 7: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7

Page 8: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8

告報室

Page 9: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9

循著狩獵者的足跡 撰文 林瑋珉

 「文字可以只是印在紙上的碳漬痕跡,也可以成為有力量的

語言。」用雙腳踏尋、用雙耳雙眼紀錄、用文字傳遞,為著那

一份感動,我們是東華大學編輯採訪社。

 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火車與機車的交接,我們再度踏上卓溪

的土地。今年是第五年在卓溪收錄,每一年都有所創新與突破,

然而不管主題是什麼、關注的是什麼,當中不變的總是文化的

斷層。每一年、每一本刊物完成時,總是默默期待我們的文字

能產生足夠的力量,牽起那條回家的線。

 今年我們將目光聚焦在布農族的狩獵文化,曾有一次我們隨

著長者踏入樹林之中,那是一段僅能稱為「步道」的旅程,與

狩獵者們實際上山的「路」,可說是天差地別,但我們仍是踉

踉蹌蹌才勉強完成那段路程。對比我們的拙樣,看著長者那毫

不遲疑而敏捷的身姿,半年來所聽聞的種種狩獵經驗好像才有

了實感,狩獵文化就流淌在他們的血液中。

 我們跟不上腳步,只能從一次次的對談中尋找足跡:說起狩

獵經驗,便炯炯有神的雙眼;從小開始狩獵,退休後回到山林

間;無法持續狩獵的長者,期望能將經驗傳給主動請教的人;

因為狩獵,牽起意外的尋根;重視狩獵背後布農文化的教育者;

出外闖蕩後回鄉,重新學起狩獵文化。六位狩獵者的故事,趁

著足跡尚未消失,尋找到背後相同的狩獵文化及精神。

 期許這一本刊物抵達各位手中,不僅僅是白紙上的碳漬痕跡。                        

Page 10: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10

       序

02 須文蔚 老師

04 李嘉明 駐點人員

06 編輯室報告

08 目錄

09 卓溪地圖

          狩獵者

  潘豊源  10  高添丁  16  馬祥成  22  阿度爾  28  李忠祥  34  季文祥  40

46 司泰安爺爺說故事

50 陷阱小教室

56 志工身影、志工心語

目錄

Page 11: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11

卓溪地圖

 卓溪鄉是一個幅員遼闊的鄉鎮,群山環繞,

居民大部分是布農族人。除了下大雨時,這裡

的溪流幾乎終年無水,所以舊名「乾溪」。布

農族語稱卓溪為「Banida」,「樹林」之意,

在行政區劃分後才更名為「卓溪」。

 鄉內一共六個村,由南至北依序為崙山村、

立山村、太平村、卓溪村、卓清村與古風村,

各村大多以務農為主,民風純樸。

Page 12: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Page 13: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13

潘豊源Bukun Benkinuan

「父親不能不打獵,他的身體裡還流著獵人的血液。」

卓清村 ╳ 卓樂部落

Page 14: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狩 獵 者

14

專訪布農族老獵人撰文 楊芳綾  攝影 蔡維倫、孫正儒

 入秋,於十月十七號前往卓溪鄉的卓樂部落,採訪八十歲的布農族

老獵人--潘豊源,記錄了他從原本居住地中央山脈搬遷到卓樂部落

的原因及過程,和生活中各種打獵經驗,探討打獵文化因時代變遷產

生的差異。

輾轉遷移的家族

 因為潘豊源大多還是說布農族語,因此由其子潘子星(Salizan

Benkinuan)擔任翻譯,侃侃述說著他的故事。潘豊源原本居住在中

央山脈,而原住民們在山地多種植地瓜、玉米,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

森林資源,以教導他們新的農業技術(例如播種水稻)為條件,半利

誘半強迫地使原住民搬離中央山脈,當時約民國十年,國民政府光復

前,潘豊源一家就這樣離開中央山脈,遷移到山坡地;民國三十四年,

台灣開始關心環境議題,政府建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林務

局」,為保護因日治時期被大量開採而減少的森林資源,禁止砍樹,

也限制原住民使用林中自然資源,因工作機會減少,經濟考量下居住

Page 15: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15

潘豊源(右)與兒子潘子星(左)

受訪時的潘豊源

1

1

2

2

在山坡地的原住民又開始各自往平地搬遷,

潘豊源於民國四十六年遷到位於卓溪鄉的卓

樂部落外圍,一家人於此定居,生活至今。

融於生活中的打獵文化

 聽著潘豊源述說家族的遷移史,不禁感慨

與自然為伍的原住民們因時代不同、政府政

策不同而一次又一次離開居住地,四處尋找

可以扎根的地方,生活型態也被迫改變,以

前,對於潘豊源而言,工作與打獵都是生活

中重要的部分,農暇時狩獵是一種生活常

態,時常一個人提著一把槍就上山,偶爾會

聚集一群獵狗和一、兩個人一起,通常用於

圍獵。

 特別是在四、五月份,小米播種、除草後,

農事告一段落之際,布農族會舉辦重要的慶

典--射耳祭,又稱打耳祭,祈禱小米豐收,

祭典前族裡的人會相約上山打獵,一去就是

十幾天。潘豊源說當時沒有冰箱,打到的獵

物會直接處理,大卸八塊之後擺在山上的工

寮裡類似灶的檯子上面,用爐火燻烤以利保

存,等到祭典時拿出來分享。

Page 16: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16

 對於布農族而言,打獵是流傳

已久的習俗,他們自有規範,例

如懷孕的、幼小的動物不打,別

人的獵場不能亂闖,還有打獵中

各式各樣的禁忌……等等,這些

早已形成獨特的文化。

獵人的夥伴--獵槍

 潘豊源說他們於清領時期用以物易物的方式獲得槍枝,那時的槍枝

有兩種,一種需要自己製作彈藥,一槍一發,沒了就必須立刻重新製

作;一種較先進,一把槍有十發,但子彈的材料比較難取得,兩種均

為打獵的主要工具,並且槍枝十分珍貴,不能隨便借人,須好好保存

一代傳承一代,另外也使用繩索、捕獸夾、石板……等等不同的方式

打獵,技法均向族中長輩學習,也透過實際操作累積經驗。

 現在的年輕人則多以槍枝打獵,並且和老式獵槍不同,為新式獵槍,

殺傷力較強,雖然民國七十二年頒發《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槍

枝受到管制不能買賣,而原住民本身持有的獵槍可申請後使用,但仍

有人並未申請而是透過私下交易獲得,偷偷用來打獵。

無法割捨的習慣

 隨著民國六十一年頒發的《禁獵令》與民國七十八年頒發的《野生

動物保育法》,政府開始禁止狩獵保育類動物,實質上這些法令幾乎

將原住民所有的狩獵行為視為違法,只在射耳祭這個特殊慶典時可破

例開放打獵,但對於潘豊源而言,打獵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他現在

仍維持著打獵習慣,甚至出遠門都不忘關心他放的陷阱有無捕獲獵物

而要求兒子替他查看,因為對老獵人而言,獵物是上天給予的禮物,

要好好珍惜。

Page 17: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17

 潘豊源兩眼發光的分享著打獵的技巧,說明以前他如何用一片石板

困住小動物,然後壓死以取得獵物;如何使用頸繩套住獵物脖子,使

其立即死亡以維持肉的新鮮度,而使用捕獸夾獵物不斷掙扎,潘豊

源說:「會變瘦,那個肉不好吃。」還有甚麼樣的季節適合打甚麼獵

物,像最近是公猴交配的季節,牠們長得特別肥,前些天他才獵了三

隻……突然就明白打獵對於潘豊源而言,不是拿來買賣、賺錢的手段,

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一個再自然不過的習慣,潘子星在一旁說道:「父

親不能不打獵,他的身體裡還流著獵人的血液。」

獵人文化的傳承

 遷到平地後,能打獵的地方變少,老獵人得重新適應,至於年輕人,

大部分都到外地討生活,只能於假期返家時可以上山打獵,對他們而

言,打獵已不是習慣的日常,而是一項難得的活動,因此,鄉公所也

常於射耳祭時舉辦相關活動,由族中耆老帶領上山打獵,期許外地工

作的青年能回鄉參加,讓獵人文化流傳下去。

背負獵物下山用的背架

協助翻譯的潘子星

4

4

3

3

Page 18: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Page 19: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19

高添丁Savi

「自己家分一分後,又分給部落族人們吃,大家都很開心。」

古風村 ╳ 崙天部落

Page 20: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20

狩 獵 者

穿梭崙天山林與部落的退休獵人撰文 林筑韋  攝影 林瑋珉、楊芳綾

今年六十八歲身體尚硬朗,住在崙天的高添丁,已擔任崙天天主

堂的吾樂之緣團長三年。談及跟狩獵之間的淵源與大部分布農族人相

同,從小跟隨父親上山打獵,一開始負責包圍獵物,以趕叫的方式使

獵物至槍口下,也因父親長期教導而習得狩獵的技術。大約在他國小

畢業後學會打獵,為家裡的餐食增添野味。後來由於要支撐家庭經濟,

沒有上國中就出外工作,時常要照護自己家中的農作物,幫父母種地

瓜、小米等等,當家中農事告一段落時就會去打獵。直到結婚成家,

才離開山林,離開家鄉。

為求生活 從崙天深山到都市叢林

 民國五十三年結婚後的高添丁,仍打獵支應生活,但他開始有了到

外地工作的念頭。直到孩子出生,為籌孩子學費,獨自一人離開卓溪

至外地兼職,打獵次數也隨著工作減少。在民國六○年到七○年間,

曾任林務局的領班上山砍草,整理管轄地,民國七○年後至花蓮東門

Page 21: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21

高添丁與常去狩獵路徑

受訪時的高添丁

1

1

2

2

的台電打零工,接著去高雄負責做屋頂浪板

的工廠工作,那時一個月兩萬塊收入,對他

來說勉強支撐一家六口的生活。民國八十四

年因父親年紀大而返鄉,待在農會種植玉米

賺錢,同時開始在崙天教會工作。

談到這裡,高添丁說:「以前有吃飽就好

了啊!」沒有什麼錢可以買食物,除了自己

種植小米、地瓜,偶爾打獵加餐飯,溫飽肚

子就可以過生活。而為了孩子上學,隻身在

外地賺錢,有了無數壓力無法訴說,儘管白

天工作,空閒之餘仍會去山上打獵。等孩子

大了,負擔變輕了,高添丁才決定返鄉。

打獵這回事 又煩又開心又危險

 雖然高添丁從國小畢業就跟父親一同打

獵,可在還沒學會打獵以前,他覺得上山很

煩、很累,需要一直上山,走自己不熟悉的

路,背很重的獵物下山,那時候是不喜歡打

獵的。國小時候還沒有學會用槍,上山頻率

視情況而定。當父親教他如何打獵的時候,

Page 22: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22

他很開心,但是打獵得到的肉是

需要分享,一旦分享不公,別人

可是會閒言閒語。他道:「有

次運氣好,同時把山羊、山豬、

山羌三種動物扛下來,家裡都很

高興。把肉切一切,骨頭留在山

上,先烤乾有三樣動物帶下來。

自己家分一分後,又分給部落族

人們吃,大家都很開心。」

高添丁表示:「現在自己吃省麻煩,民國八十年左右大家變得比較

少分享。很多賣獵物都是在賺錢。」當資本主義進入部落,大家紛紛

追求財富,使得間接影響大部分花東地區打獵行為。打獵開始有了轉

變,有的是專門賣,也還有部分自己吃,他認為賣給其他人也是為了

錢,為了生活,打獵就是要吃,這並沒有什麼不對。年輕時期的他曾

經在山上遇到山豬,八十斤的公山豬牙齒很長,看見人就迎面衝撞,

山豬一衝撞人勢必造成嚴重的傷,高添丁掀起腳上的褲管說著打獵的

危險:「聽過有人不小心被山豬摔到一百多公尺的山溝裡死亡。」現

在年紀大了,體力不如從前,擔心身體遇到突發狀況會無法應付,就

不再打獵了。

攜子進入山林 親身體驗狩獵文化

高添丁回憶小時候學打獵的情景表示,布農族傳統打獵是國小、國

中左右開始教。民國八○年代開始,打獵變成族語老師在教室裡教學,

但僅說明技法,他笑:「這個打獵也是不簡單!」若沒教孩子怎麼看

山上的地形,他怎麼學得會?高添丁說他兒子就是帶到山上學會打獵

的,而且光教就是一年的時間。真正的獵人就是要累積一定的頻率帶

獵物下山,如果你一直去山上打獵,但都沒有獵物背回來,父親就會

告訴孩子:「不會打獵,就不要去了,留在家裡幫忙種植作物吧。」

Page 23: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23

對此,他覺得父母這樣告知孩子的並沒有不好,在家裡幫忙跟去山上

打獵一樣,也都在幫助家裡過生活。

在山林間走動自如的高添丁

高添丁時常到崙天教會禱告

崙天教會

4

4

5

5

3

3

Page 24: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Page 25: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25

馬祥成Tibung

「打獵啊,覺得很好玩!」

古風村 ╳ 石平部落

Page 26: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26

狩 獵 者

做不迷路的獵人撰文 林瑋珉  攝影 林筑韋

 位於卓溪鄉石平部落,沿著卓富公路行駛,一間特別的房子進入視

野,仔細一瞧木製招牌上面寫著「地夢工作室」,工作室的主人馬祥

成,不僅是手藝精巧的木雕師,更是位經驗豐富的獵人。

好玩的狩獵

 馬祥成自幼就常與父親一同到山林中打獵、學習技巧,從不會拿槍,

到能獨自狩獵,在山林中就像在自家般熟悉。「打獵啊,覺得很好

玩。」馬祥成說著,臉上露出的笑容令人深刻感受到他對狩獵的喜愛。

馬祥成表示,因為能補貼家用、為家人加菜,再加上每當有豐碩成果,

鄰居們總是會相互分享,令他更加喜愛狩獵。

Page 27: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27

馬祥成以木雕刻畫出布農族的八部合音

受訪時的馬祥成

1

1

2

2

 馬祥成表示,在狩獵中最困難的是天氣難

以預期的變化,常常令狩獵增加更多的危

險。他回憶起四十三歲時,一個人上山打獵,

成功獵捕了一頭山豬,五、六十斤背在身上,

這時卻下起雨、山林間起了霧,又不巧走到

了陌生的路徑上,迷路了大約兩公里,才找

到平時走的路線。那次的經驗,令馬祥成決

定狩獵中不再勉強,不能判斷情況的時候就

先離開,下次再回來。

停止打獵 經驗不止

 民國九十七年,是馬祥成的最後一次狩

獵,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漸漸不能負荷打

獵的辛勞,尤其是雙腳已經無法像過去一

般,能自如地在山上行動,馬祥成說:「腳

一滑、沒站穩,射偏了,獵物就跑掉啦!」

Page 28: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28

 因為身體的狀況,馬祥成只好

停止喜愛的狩獵,但他與狩獵的

連結卻不因此斷開,身為經驗豐

富的獵人,時常有有興趣的年輕

人向他請教,而馬祥成總是樂意

分享,在他的指點下,不僅增加

了狩獵技巧的認知,也變得鮮少

迷路,在山林中活動更加自由、

熟悉。

 過去上山打獵是布農族的傳統,然而現在的年輕人多外出工作,不

再熟悉這項傳統技藝,再加上現在法律的許多限制,使得長者不會刻

意帶著年輕人上山,馬祥成表示,他雖然樂意分享其經驗,但不會主

動教導,而是讓喜歡狩獵的年輕人自己前來請教。

地夢工作室

 馬祥成的木雕工作室名為「地夢」,取自他的布農族名 Tibung,馬

祥成與木雕的相遇,狩獵可說是功臣之一,上山打獵總是要在山林中

過夜,而馬祥成在山中有很多原始林地,往往就在那裡度過夜晚,原

地的許多木頭,後來就變成了馬祥成的作品。

 最初也是自己摸索學習、無師自通,馬祥成靠著自己的力量與靈感,

創作出了精巧的木雕,在他的收藏品中,除了布農傳統文化、狩獵畫

面外,還有些如美人魚、害羞小女孩等令人會心一笑的作品,說起這

些特別靈感的來源,馬祥成總是笑著說:「不知道啊,想到什麼就刻

下來了。」

 雖然已無法重回喜愛的打獵,但馬祥成與狩獵的聯繫仍展現在其作

品中,一件件以狩獵、背負獵物或獵物為主題的木雕品,就像在證明

Page 29: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29

打獵依舊存在在他的腦海中,於是以雕刻刀一筆筆的刻出,化為栩栩

如生的木雕。如同不再在山林中迷路,馬祥成與狩獵的關係,也不因

為停止打獵,而迷失了方向。

栩栩如生的害羞女孩

馬祥成以木雕表現出狩獵時的情景

地夢工作室

4

4

5

5

3

3

Page 30: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Page 31: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31

阿度爾塔那比瑪

Atul Tanabina

「成為一個獵人是要經過磨難的,不是像遊客去山上觀光。」

崙山村 ╳ 崙山部落

Page 32: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32

狩 獵 者

背獵槍 踏在尋根路上撰文 林筑韋  攝影 楊芳綾

今年(民國一○四年)已五十歲的阿度爾,民國七十四年從花蓮師

專體育組畢業後,至卓溪鄉太平國小任教,開啟他的教職之路,而後,

再度離鄉赴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行政組進修,於民國八十五年至

崙山國小擔任教職。現在除了是卓溪鄉崙山國小的教務主任外,同時

也是當地少數擁有豐富經驗的狩獵者。

獵人,不只是打獵

一般大眾可能認為的獵人是帥氣地拿著獵槍,當槍桿瞄準獵物後,

獵物隨槍聲即刻倒下,對於這樣的想像,阿度爾說:「成為一個獵人

是要經過磨難的,不是像遊客去山上觀光。」他說獵人並不是只有狩

獵本身的意涵而已,打動物是簡單的事,背東西才是困難的事,如何

踏著蔓草叢生的「路」,背負重達近百公斤的獵物下山,那才是困難

的地方。

Page 33: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33

阿度爾所任教的崙山國小

受訪時的阿度爾

1

1

2

2

 「布農族裡沒有獵人這個名詞,我們是狩

獵的人(Qaqanuq tu bunun)。」阿度爾去

除漢人觀點看待狩獵如何影響布農族族人的

態度,像是「布農族不會凌虐動物,因為動

物若是凌虐而死,是不道德的。」、「今天

能得到動物,不能說自己的技術高超,那是

我的運氣很好。若沒有打到是祖先不願意給

我。」他也提及布農族人「分享」的習慣,

獵人必須將捕獲的獵物依部位切成等分,優

先分配給部落裡的獵戶、威重的長者、有殘

疾者、寡婦等等,才接著分配給部落裡的其

他人。

狩獵,牽起意外的尋根

阿度爾不時遊走於拉庫拉庫溪流域附近的

山群,阿度爾說:「你不打獵,這方面的知

識就會消失,你到了山裡面,知識會從四面

八方進來。」他訴說先前與長者分享狩獵經

驗時,將狩獵得來之獵物分享給族人,享用

過食物的人勾起過去的回憶,透過動物可以

連結現存長輩與祖先之間的溝通,他們常會

Page 34: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34

告訴阿度爾,祖先的家在山區某

塊平地上,而他曾也因狩獵經過

此地,知道該怎麼走就會到那個

地方,於是他開始逐步尋找祖居

地的方向。現在阿度爾成為尋根

的發起者,號召具有豐富狩獵經

驗的族人依山尋根,循祖先的路

祭拜祖靈,同時,也紀錄下卓溪

布農族人的遷移史。

狩獵者的消逝

阿度爾表示,在他小的時候,大家都沒有什麼錢可以買肉品,當時

每個孩子都會設陷阱抓小鳥、做彈弓射擊,為家中三餐增添菜色。當

大人農閒時,會帶孩子上山打獵,孩子觀看打獵過程,學習狩獵技術。

到了國中畢業的年紀,基本狩獵技巧(背負能力、行走能力、狩獵能

力)皆已熟悉。到了高中畢業的年紀,狩獵的技巧大致上成熟。

 「但是現在這裡孩子的父親都已經不知道要怎麼打獵了!」阿度爾

感嘆地笑著。在民國六○年代以後,臺灣經濟正在起飛,大量青壯年

人口外移他鄉工作,雖說因此生活水準提高,但狩獵相關知識,也隨

經濟結構的轉變而慢慢消失,這項古老技藝傳承出現嚴重的斷層,老

一輩布農族人知曉技巧卻也僅能靠經驗相傳,中間一代正值打獵意義

轉變、至外地打拼的世代,他們大多僅有小時候見過長輩們狩獵的印

象,而實際上的狩獵技巧早已遺忘,因此新世代的布農族人也無法從

他們的父母口中得知。

他回憶起他第一次獵到飛鼠給母親吃時,母親感動地流下眼淚,因

為那是自他父親過世近三十年以來,家中第一次有獵物,那也使他深

刻地體悟到:若一個家庭沒有獵人,那就象徵一個家族的滅亡。所以

Page 35: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35

阿度爾一有空閒就在整理狩獵相關資料,在孩子心裡種下種子,阿度

爾說:「狩獵是人的天性,是很迷人的東西,在低成就的孩子家,打

到獵物是很有成就的事,為家裡奉獻,是家庭生活來源的貢獻者。」

這樣帶給孩子們的成就感,遠比成績單上的數字來得更有意義。

阿度爾正在介紹周邊環境

阿度爾說起對於獵人的想法,露出了笑容

崙山國小一景

4

4

5

5

3

3

Page 36: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Page 37: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37

李忠祥Bukun Binkinuan

「當布農族狩獵文化消逝的時候,布農族就不是布農族了。」

古風村 ╳ 古楓部落

Page 38: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38

狩 獵 者

心繫布農文化的教育者撰文 林筑韋  攝影 林瑋珉

李忠祥現為卓楓國小的數學老師,從小在古風村長大,在國中時受

到師長影響,因而報考花蓮師專,後分發至富里鄉的明禮國小,現今

則擔任卓楓國小的教職員。於花蓮進修時,因考慮交通費,長期留在

學校,很少回卓溪,每到寒暑假就去梨山或是拉拉山上採收水果,賺

點零錢貼補家用,或是回家幫忙農作。身為布農族人的他,家中雖然

務農,但談起布農族狩獵文化卻有深刻的想法。

孩時印象中的狩獵文化

李忠祥表示,每一戶都會有獵槍,狩獵文化都是口傳相授。在他印

象中部落裏頭有「獵戶」,獵戶並不是頭目,而是首領,常帶領族人

至他們熟悉的獵場狩獵。他們比起一般族人更熟悉打獵的技巧與禁

忌,且一直維持布農族的打獵文化,在一定的期間打獵。跟一般以部

落舉辦射耳祭的形式不同,獵戶是以家族名義舉辦射耳祭,儘管後期

打獵跟生存已經沒有很大的關係了,獵戶仍然持續打獵這項傳統。

Page 39: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39

李忠祥正在講述布農族的狩獵文化

受訪時的李忠祥

1

1

2

2

在他初學狩獵時,是陷阱為主,獵槍為輔。

小孩子都會製作陷阱,像是石板陷阱、鋼索

陷阱、山羌陷阱等等,還學會看鳥足跡、老

鼠出沒地判斷陷阱該如何放置。那時大人們

也是機械式的陷阱為主,獵槍為輔,多以槍

獵、圍捕、燒獵等手法打獵,若是放置陷阱

則三至五天必須去巡一趟,否則太晚發現獵

物,屍體早已腐敗不能食用。

狩獵文化展現布農美德

「曾經有人說,當布農族狩獵文化消逝的

時候,布農族就不是布農族了,比語言消失

還嚴重,當整個狩獵文化都被現代化生活取

代之後,大家都不知道一些狩獵的意涵和精

神了。」李忠祥說,布農族有許多狩獵文化

是很美好的,像是「保育」及「分享」。打

獵多在春天動物繁殖季過後,且懷孕及幼小

的不能打,約四、五月射耳祭才是打獵的季

節;分享狩獵的成果就是跟部落所有的人分

享,從喪偶、孤兒寡母、生計有問題者在狩

獵成果分配時會多分配一些。「但是這些在

Page 40: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40

整個社會都跟著式微,大家物慾

都變重了。」李忠祥感嘆道。

教育傳承文化 「像個布農族人」

作為站在部落教育第一線的他

表示,許多布農族歌謠與打獵息

息相關,不過這些歌就像他們唱

英文歌一樣,「你不要想說透過

學校的教育短短幾天就可以傳承

幾千年來的布農族文化。」李忠祥認為光是關在教室裡,閱讀書本裡

的文字學習打獵是不恰當的,許多事必須到現場才能教學,才可真正

學習到精髓。然而現在沒有這種生活場域,也沒有迫切的需要,文化

的傳承也遇到了瓶頸。

李忠祥警覺到他們這代就是斷層,當他們不能講布農族語的時候,

就不能了解族群的文化。「我們希望可以透過自身開始教導布農族文

化,自己的經驗整理之後再交給孩子,做成田野調查的紀錄,整理成

教育素材。」因為他認為編寫教科書本身就具有文化霸權,「盡信書

不如無書」,盡信一個人不如多問幾個人,盡可能蒐集過去的經驗讓

小孩子了解,親自讓孩子至現場學習,裝備布農族的生活習慣和語言,

成為「有點像布農族的布農族人」。

Page 41: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41

補充:

1. 鋼索陷阱:有一根樹枝綁繩子拉下來,做一個套圈,當腳踏進去的

時候,樹枝彈性和圈圈拉起,如果是鳥類,鳥腳就會掛在那裏,此時

材料多半是竹竿;如果抓山豬的話材料則是粗大的樹枝。

2. 石板陷阱:將石板立在地面,以樹枝支撐石板,再以玉米或是地瓜

作餌,樹枝綁了絲線後,老鼠一旦誤觸陷阱石板就會因失去支撐而倒

塌,老鼠則被石板壓扁。

卓楓國小中設有弓箭練習場,是接觸狩獵文化的

一部份。

李忠祥以繪圖解釋陷阱的運作方式

李忠祥所任職的卓楓國小

4

4

5

5

3

3

Page 42: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Page 43: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43

季文祥ha ngaz tanabima

「動物比我們聰明多了,都是研究所畢業呢!」

古風村 ╳ 古楓部落

Page 44: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44

狩 獵 者

迷途返鄉的獵人撰文 卿潁芝  攝影 楊芳綾、孫正儒

 季文祥在這次的收錄中算是比較新一代的獵人,成年後在外面闖

蕩,因為不適應台北的生活才返鄉,在卓溪他回到最舒適的生活方式,

除了在卓溪數位機會中心工作,打獵是他貼補家用的方式,設陷阱也

是回鄉後向長老習得,比起維護打獵文化傳統,季文祥更在乎的是維

持生計。

Page 45: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45

季文祥示範獵槍的用法

受訪時的季文祥

1

1

2

2

打獵不只是求生存

 打獵對季文祥的意義是什麼呢?他覺得這

是一種回憶,藉由上山打獵體驗以往父母辛

苦養家的方式,以前沒能接觸的技藝,現在

透過親身體驗,彷彿就能看到父親在山上來

去的身影。對他來說,打獵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自然的法則下生存,就像在海邊捕魚的人

一樣,他們應該被同等看待,在原住民族的

眼光中,漁獵皆是生存的方式,上山打獵不

應該被差別對待。在季文祥的心目中,扛山

豬下山就像當兵一樣,是每個獵人一輩子必

須擁有的經驗,回想起自己曾揹一百多公斤

山豬下山,路途艱辛,現在已有不少打獵經

驗的季文祥仍不寒而慄。

難以傳承的獵人文化

 季文祥謙虛地說自己還不算獵人,在布農

族文化的定義中,只有獵到山豬、山羊或水

鹿才有資格成為獵人,但他對獵人的稱呼沒

Page 46: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46

有那麼執著,因為捕獲獵物的成

就感才是在打獵的過程中最無可

取代的。打獵的同時也是和動物

鬥智的過程,除了基本的陷阱架

設能言傳的經驗不多。掌握獸徑

來擺放陷阱不一定成功,必須倚

靠多次的試驗。季文祥開玩笑地

說:「動物比我們聰明多了,都

是研究所畢業呢!」。另外,布

農族的獵區有區域性,每個獵人都有自己的獵區,這也是需要長者傳

承的,知道自己的獵區才不會造成資源爭奪或誤觸別人的陷阱,而像

季文祥這樣重返的獵人,了解自己獵區的界線是需要從頭學習的。

在傳承文化之前

 提到傳承,後來加入採訪的林春基提起動保法的束縛,有政策的限

制使狩獵變成不合法的事,所謂的文化傳承好像就蒙上一層陰影。同

時身為林務局員工,林春基認為還是以尊重政策為優先,但也要考慮

到部落祭典的問題,必須要在這兩者中找到折衷的方法。他也提到其

實布農族的傳統就是分享,獵物主要是分享給族人們,少有私自販賣

的情形。再者,獵人時常在山上活動,可以有效防止山老鼠盜伐山林,

比起獵人狩獵有限的獵物,他們能創造的價值應該遠大於此,政府沒

必要全然反對。

 還有誰能比獵人更了解山林呢?面對自己身分與大環境衝突的無

奈,在政策與文化的夾縫中,希望雙方能一起創造新的出口。

Page 47: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47

季文祥居住的古楓部落

林春基(左)與季文祥(右)

季文祥的獵槍

4

4

5

5

3

3

Page 48: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Page 49: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49

司泰安爺爺說故事

「山羌傍晚下山覓食時誤觸陷阱,發出嘎嘎的叫聲,那聲音很恐怖。」

古風村 ╳ 白端部落

Page 50: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聽爺爺說故事

50

撰文 孫正儒

 探訪完原住民的獵人文化,是否還對部落其他的大小事感興

趣呢?經歷過禁止打獵年代的司泰安爺爺,年輕時出外打拼的

他雖然對打獵不孰悉,但清楚許多趣聞與鬼故事,現在來聽爺

爺說故事囉!

獵人的趣事分享

 聰明的山豬就會利用天氣作為掩護跑到部落中找食物,每到

果子成熟的時期,發生寒流或下雨天就會跑下山吃作物;也有

時是山羌傍晚下山覓食時誤觸陷阱,發出嘎嘎的叫聲,那聲音

很恐怖。

 在過去比起熊,獵人們更害怕山豬,因為相較於熊,山豬會

躲在草叢中,不容易被發現,而且山豬的鼻子很靈可以嗅出附

近有人,獠牙也具有一定的殺傷性,在受傷後會攻擊人,沒受

傷則會跑走。

50

 熊因為體型龐大,走過的路徑相對明顯會被

誤認為是人走的路,力氣很大可以破壞獵人設

的陷阱,近距離接觸還是有相當的危險性,但

若是被箭射中,急著將異物拔除的熊反而會造

成反效果,使傷口更深,所以中陷阱熊反而容

易被獵到。

Page 51: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51

部落中的鬼故事

 部落中也有許多有鬼出沒的傳說,所以獵人打獵時一定會帶

狗,因為族人相信狗可以看到鬼,並且利用吠叫聲讓他們不能

靠近。即使沒有帶狗,也可以利用槍鳴聲將鬼給嚇走。

 他們將鬼分成兩種,山上的與平地的:

 山上的鬼喜歡把人帶到高處或是危險的地方,最常被發現就

是在懸崖邊,因此被帶走的人在清醒之後不知道怎麼離開,其

他人也難以找到他們。司泰安爺爺的媽媽小時候也被帶走過,

當時家人外出工作,回來時發現人不見了,找了一個晚上,都

找不到人,隔天上午才在懸崖邊找到。

 平地的鬼則是親人過世的靈魂,看到過的人會很容易生病死

掉,或是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有警告的作用。但是在族人們逐

漸信基督教後,這些有關鬼的消息也越來越少聽到了。

51

Page 52: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Page 53: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53

陷阱小教室

製作示範/劉聰賢

古風村 ╳ 古楓部落

Page 54: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陷阱小教室

54

 普遍卓溪布農族男孩六、七歲左右就會向周遭年齡相仿學習

壓石陷阱,如果朋友也不了解,就會請教長輩詢問壓石陷阱的

製作方式。此種陷阱多是捕捉老鼠、小鳥等小型動物,若孩子

捕抓到動物的話,通常都會帶回家料理,為家裡補充蛋白質營

養來源。然據多數受訪者表示,約民國六○年代開始孩子漸漸

不會學做陷阱,他們認為可能因生活品質提高,有能力使用金

錢購買肉類,而補充蛋白質的管道也不在靠狩獵或是陷阱等方

式,這些傳統漸漸消失。

 陷阱小教室在這邊介紹兩種在山林中就地取材就能製作的簡

易陷阱:

1. 壓石陷阱(hatub)

2. 縛足陷機(ahu bantas)

Page 55: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55

壓石陷阱(hatub)

1. 準備一支粗樹枝和石板,以玉米

或是地瓜作餌。取兩支樹枝立於地面

後交叉綑綁,而粗樹枝則穿越樹枝交

叉口暫時先放置於石板下,確認是否

可以撐住一個石板的重量。

2. 再增加兩枝細樹枝,一枝作為支

撐石板使其與地面有一定的角度,另

一枝則作為觸發石板壓下獵物。上面

與石板相連的樹枝喬好位置後,與另

一支放穿進兩相交的樹枝綁上線。

3.依上面最後步驟中的樹枝綑綁處,

再加上另立於地面的短樹枝隔段小距

離綁起來。將剛剛閒置的粗樹枝放在

綑綁穩當的細樹枝上,並確認粗樹枝

能否協助側立石板。

4. 最後一次確認出發現機關是否有

綁好、位置是否放對。

Page 56: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陷阱小教室

56

縛足陷機(ahu bantas)

通常埋伏在動物必經的路上,將套圈部分以枯葉掩蓋,當獵物

的腳踏入陷阱就會被套圈拉住,無法逃脫。如果獵物是鳥類,

鳥腳就會掛在那裏,此時材料多半是竹竿;如果抓山豬的話,

材料則是粗大的樹枝,依可能的獵物使用適當的材料製作陷阱。

1. 找一根有彈性的樹枝綁繩子拉下

來,確定韌度。

2. 以手將接觸地面端扎進土壤。

56

Page 57: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57

4.將綁有套圈的小木棍以機關固定。

5. 最後確認套繩是否能因樹枝拉起

而縮小。

3. 綁出套圈,能使獵物將腳踏入。

57

Page 58: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Page 59: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59

志工身影

志工心語

東華大學 ╳ 編採社

「謝謝每位受訪者,還有參與刊物製作的大家!我愛你們!!!」

Page 60: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志工 身影

60

Page 61: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志工 身影

61

Page 62: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62

志工心語志工心語

62

龍香君 諮臨三

不知不覺已邁入第三本刊物了 ~時間過得真快 >< 從收錄、編輯、

排版到出刊,這個過程辛苦但是很值得,東華編輯採訪社的大

家,我們真棒阿 ~~

孫玉紋 華文二

資訊志工並不總是開心的事,有時候也會覺得疲憊煩躁,但是和

服務當地的人們建立的連結和與夥伴們的共同經歷,將會是心中

一輩子的回憶。

卿潁之 華文二

做資訊志工服務已經進入第二年,每次出隊總是有意想不到的收

穫,在繁忙的大二生活裡,這些收穫也成為成長的養分。

孫正儒 光電二

參與資訊志工出隊,一步步的探訪卓溪,部落也敞開大門迎接我

們,獲得的是山林間天籟的記憶,和一段段值得珍藏的故事 。

楊芳綾 中文三

每次出隊與卓溪鄉的小朋友們互動,看到他們因我們到訪而開心

活潑的模樣,就感覺心裡暖暖的,因為可以陪伴他們,同時也看

見了原住民的部落文化與熱情好客的個性,未來也會繼續出隊,

更深入的了解其文化。

黃琬玲 藝創三

跟大家一起工作很開心。

志工心語

Page 63: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6363

蔡維倫 歷史四

這次在刊物的參與上,協助的其實不多,幫忙攝影,聽獵人們的

故事,待在卓溪的這些年,實在太多的回憶。感謝總召大大的帶

領:)

陳慧敏 英美四

大二初次拜訪卓溪,對她還有點陌生;大三開始試著了解她,傾聽

她的故事;到了大四,發現自己喜歡上卓溪。

吳雨霓 華文二

參與刊物製作近二年,很喜歡與自身文化截然不同的人接觸。希望

這本獵人專刊能喚起,哪怕只是一點點關注。

柯亮亦 中文三

雖然很懶都沒有出過隊,只參與了美編排版的作業,但看了大家寫

的報導,對卓溪的種種開始有了興趣,或許之後會鼓起勇氣嘗試加

入資訊志工的行列!

林筑韋 藝創三

從單純想要了解布農族人對狩獵文化的看法,然而在這幾個月訪問

過程中發生某些事件,讓我覺得原來我們在做的事情是這麼的有意

義!謝謝每位受訪者,還有參與刊物製作的大家!我愛你們!!!

Page 64: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花現‧卓溪 玉山下的狩獵者

國立東華大學編輯採訪社資訊志工團隊

指導老師 |黃凱昕

領隊老師 |林俊偉、須文蔚

策畫編輯 |林瑋珉、李品蓁、林筑韋

執行編輯 |李品蓁

文字編輯 |李品蓁、林瑋珉、龍香君、卿潁芝、吳雨霓、孫正儒、孫玉紋

簡子涵

美術編輯|林瑋珉、李品蓁、黃琬玲、楊芳綾、柯亮亦、葉威利

撰  文|林筑韋、林瑋珉、卿潁芝、楊芳綾、孫正儒

攝  影|蔡維倫、孫正儒、楊芳綾、林筑韋、林瑋珉

版面設計|林瑋珉、李品蓁、黃琬玲、楊芳綾、柯亮亦、葉威利

封面設計|龍品涵

美術指導|吳柏熹

編務行政|林瑋珉

出版日期| 2016 年 4 月

出版單位

國立東華大學編輯採訪社

Email:[email protected]

地址: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大學路二段一號 編輯採訪社

企劃單位

104 年度教育部資訊志工團隊計畫

指導單位

花蓮縣數位機會中心、卓溪數位機會中心、國立東華大學數位文化中心

特別感謝

李嘉明、田桂花、李月春、李瑞勝、潘子星、潘豊源、高添丁、馬祥成、

阿度爾、李忠祥、季文祥、林春基、劉開勝、劉聰賢

贊助單位

國立東華大學課外活動組、徠福公司獎助學金

Page 65: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
Page 66: 【花現‧卓溪 Vol.7】玉山下的狩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