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排队购买人员 制造客人多的假象 工商定性涉事“鲍师...

1
深度· 关注 2018 5 24 星期四 04 责编 陈学忠 美编 肖琴 校对 张小宁 公益广告展播 一天收5个包裹 半数买回物品没用过 女儿求助:如何让六旬妈妈戒掉网购瘾 “我妈自从学会网购之后就上了瘾, 每天包裹不断,有时一天收5个,家里全 是快递纸箱,花钱是小,最严重的是买回 来的东西半数都没用过。 ”523日,市民 陈女士向本报求助,母亲网购成瘾,现在 最想的就是让她戒掉网购瘾。 记者调查发现,如今,网购已不再是 年轻人的专利, 越来越多的银发消费者 加入网购大军。 然而不少老人在享受网 购带来的实惠便利时, 也常常因为缺乏 辨别能力,导致非理性消费以及遇假货、 产品质量低劣、退换困难等各种问题。 六旬母亲网购成瘾 一天收5个包裹 近日,陈女士遇到让她非常糟心的事, 那就是自己60岁的母亲自从学会网购后, 每天都会买买买,根本停不下来,更重要的 是,买回来的东西有一半都没用过。 陈女士说, 妈妈每天都会登录购物 网站,每周网购两到三次,有时一天收5 个包裹。 每次买东西,妈妈都会告诉她这 次便宜了多少,又省了多少钱,可陈女士 算了一下,因为买的东西太多,家里花销 反而增多了,真正用得上的并不多,一半 东西买回来都成了摆设。 “年前,她看到网上正好有活动,买 了两箱苹果、一箱梨、一箱橙子,一箱猕 猴桃,可家里人几乎不怎么吃水果,最后 都放坏了。 ”陈女士无奈地说,妈妈最买的就是9.9的产品, 有次她买 了一个手机屏幕放大,就用了一次。 护膝颈椎枕蒸脸仪厨具……很都没陈女士粗略估算, 妈妈一年花在网 购上的近两万元, 她的退休金乎全花在了这上。 现在陈女士最想的 就是让妈妈戒掉网购瘾。 老年人常因缺乏辨别力 导致非理性消费 天, 者在3 微信群中调查了 100余名发现,网购不仅仅是年轻人 的专,如今的老人也俱进,就“ 本人或长辈会在互联网上购物”的 问题,72%调查者选择 “会”。 者调查发现, 相较于年轻人的网 购,老年人面对网购时,常常因为缺乏辨 别能力,贪图便宜导致非理性消费。 年近七旬万奶奶说, 她也热衷于 购物。 万奶奶承认买回来的东西多 半用不,自也不想买,是根本停不 下来家发信息给我, 说优惠券 这个月不用就过了。 要不就是提醒东西又有优惠活动, 过这次会就 没有了。 一看到这些信息我就网买东西。 ” 心理学家: 老人购物上瘾是心理减压 武汉荣格心理咨询室首席心理咨询师 黄进军分析,老人购物上瘾,其实是一种心 理减压的方式,享受喜欢购物的快感。 退休 生活比较单调空虚,当接触到这种新鲜的购 物方式后,既是一种刺激,也觉得自己在网 上为家人淘取便宜货实现了存在感和价值 感。 目前,不少儿女最大的忧虑是怕老人乱 花钱, 但也许儿女不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 态,如果家里家庭经济条件可以支撑,黄进 军建议还是尽量满足老人的购物欲望。另外 也要多和老人沟通, 多带老人出去走走,为 他们培养新的爱好,转移注意力,争取让老 人在其他方面获得认可和满足,放弃用购物 排解孤单和压力。 记者谢冰林 追踪报道 本报讯(记者费权) 本报连续两日 追踪红店雇 排队后, 在全国范围内生强烈523 日上,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江汉 区工商监局相关执法汉路步行街场进行调查,并要求汉区工商监局第二工商所抓紧依 法办此案据介绍工商部门目前已将此案 性为“ 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 并已确定涉事的“ 鲍师 糕点店用“ 代办排队排队购买人,在江汉路步行 流较多时进行排队人多 的假导消费者购买的违规行为, 《侵害消费者权益行处罚办法》 第六条第四款: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 关商服务信息应当真实、 准确,不得虚构交易虚标 量、评论或雇佣他人等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 前,相关调查材料都已上交案 件审理会,处罚结讨论中另据江汉区工商部门辖区内否存类似问题展开调查, 如有发现,一并理。 雇佣排队购买人员 制造客人多的假象 工商定性涉事“鲍师傅”违法 涂记油酥饼: 顾客吃得好就是最好的宣传 23日下4位于江汉涂记油 酥饼店铺前,十余位顾客正在排队排队和路拿出手机老家的老说,1991来到摊卖亲那学到的 油饼从一口北湖做江汉路,来里的不少是老顾客,吃的是情怀旦变 了,子就了。 说,店铺口碑积攒是一个花时江汉路一天才卖出100个,第二150多个,第四500个。 ” 现在,他还直坚持店员提醒客人,买最好现买现吃, 包的时袋口敞 —— “因为子有水湿了就不了”, 人吃得好就是店铺最好的”。 刘记三狗牛肉面: “用心换人”才会生意好 兰陵路紧租界,有家狗牛肉前一天到都有人排队板潘永说, 她1980开店38年, 不少报纸电视台访过她家, 她从没在外贴过一张广告。 是用来吃干净整洁 了,不用得花里胡哨”,她说“因为我自 是天天吃,进店牛肉每次都要,一质量。 ” “用心人”她经营学。 袁大头包子: 靠炒作是兔子的尾巴 现在的不少人,说起光华不一包子”就有不少人得。 1982开店叶桂云做白亲那里学习做包子,店铺原先的小到现在 门店人从来的坊邻居到现在的市民,店门常有人排队叶桂云说,老 顾客口口里的不过来。 “我就不相信炒作可以30年”,经营多年 的她感叹叶桂云觉得,靠炒作开店子的 尾巴不了。 记者戴旻阳 央视采访本报记者 本报讯(记 者 戴旻 阳)本报连续 追踪红店排队后,门店被工商部门确定违法5 2314时,央视 《经信息联电话线本报者费,就本报访红店雇 排队情况进行访他们从不“吆喝”门前却常排起长队 三家老店凭食品质量博得好口碑 在武汉,有一批经营几十年的老店,他们从不“吆喝”,门前却常常有人排起长队。 523日,记者先后采访了江汉三路“涂记油酥饼”、兰陵路“刘记三狗牛肉面馆”以及光华路 “袁大头包子”的老板,解密他们的“被网红”之路。 三家老店都有顾客在排长队 记者戴旻阳 摄

Upload: trinhthu

Post on 22-Jul-2018

22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深度·关注2018年 5月 24日 星期四04 责编 陈学忠 美编 肖琴 校对 张小宁

强强化化不不敢敢腐腐的的震震慑慑扎扎牢牢不不能能腐腐的的笼笼子子

增增强强不不想想腐腐的的自自觉觉

公益广告展播

一天收5个包裹 半数买回物品没用过

女儿求助:如何让六旬妈妈戒掉网购瘾“我妈自从学会网购之后就上了瘾,

每天包裹不断,有时一天收5个,家里全是快递纸箱,花钱是小,最严重的是买回来的东西半数都没用过。 ”5月23日,市民陈女士向本报求助,母亲网购成瘾,现在最想的就是让她戒掉网购瘾。

记者调查发现,如今,网购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 越来越多的银发消费者加入网购大军。 然而不少老人在享受网购带来的实惠便利时, 也常常因为缺乏辨别能力,导致非理性消费以及遇假货、产品质量低劣、退换困难等各种问题。

六旬母亲网购成瘾一天收5个包裹

近日,陈女士遇到让她非常糟心的事,那就是自己60岁的母亲自从学会网购后,每天都会买买买,根本停不下来,更重要的是,买回来的东西有一半都没用过。

陈女士说, 妈妈每天都会登录购物网站,每周网购两到三次,有时一天收5个包裹。 每次买东西,妈妈都会告诉她这次便宜了多少,又省了多少钱,可陈女士算了一下,因为买的东西太多,家里花销反而增多了,真正用得上的并不多,一半东西买回来都成了摆设。

“年前,她看到网上正好有活动,买了两箱苹果、一箱梨、一箱橙子,一箱猕猴桃,可家里人几乎不怎么吃水果,最后都放坏了。 ”陈女士无奈地说,妈妈最喜欢买的就是9.9元包邮的产品, 有次她买了一个手机屏幕放大器,就用了一次。 还有护膝、颈椎枕、蒸脸仪、厨具……很多连包装都没拆。

陈女士粗略估算, 妈妈一年花在网购上的金钱将近两万元, 她的退休金几乎全花在了这上面。 现在陈女士最想的就是让妈妈戒掉网购瘾。

老年人常因缺乏辨别力导致非理性消费

昨天, 记者在3个微信群中调查了100余名网友发现,网购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属,如今的老人也与时俱进,就“您本人或长辈是否会在互联网上购物”的问题,72%的被调查者选择“会”。

记者调查发现, 相较于年轻人的网购,老年人面对网购时,常常因为缺乏辨别能力,贪图便宜导致非理性消费。

年近七旬的万奶奶说, 她也热衷于网络购物。 万奶奶承认买回来的东西多半用不着,自己也不想买,但是根本停不下来:“商家发信息给我, 说送的优惠券这个月不用就过期了。 要不就是提醒我啥东西又有优惠活动, 错过这次机会就没有了。 一看到这些信息我就忍不住上网买东西。 ”

心理学家:老人购物上瘾是心理减压

武汉荣格心理咨询室首席心理咨询师黄进军分析,老人购物上瘾,其实是一种心理减压的方式,享受喜欢购物的快感。 退休生活比较单调空虚,当接触到这种新鲜的购物方式后,既是一种刺激,也觉得自己在网上为家人淘取便宜货实现了存在感和价值感。

目前,不少儿女最大的忧虑是怕老人乱花钱, 但也许儿女不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如果家里家庭经济条件可以支撑,黄进军建议还是尽量满足老人的购物欲望。另外也要多和老人沟通, 多带老人出去走走,为他们培养新的爱好,转移注意力,争取让老人在其他方面获得认可和满足,放弃用购物排解孤单和压力。

记者谢冰林

追踪报道

本报讯(记者费权)本报连续两日追踪报道网红店雇“托”排队事件后,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强烈反响。 5月23日上午,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江汉区工商质监局相关执法人员,赶到江汉路步行街现场进行调查,并要求江汉区工商质监局第二工商所抓紧依法办理此案。

据介绍,工商部门目前已将此案定性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并已确定涉事的“鲍师傅”糕点店,存在采用“代办排队”模式,雇用排队购买人员,在江汉路步行街人流较多时进行排队,造成客人多的假象,误导消费者购买的违规行为,违反《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六条第四款: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准确,不得采用虚构交易、虚标成交量、虚假评论或者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

目前,相关调查材料都已上交案件审理会,处罚结果尚在讨论中。

另据了解,江汉区工商部门已对辖区内是否存在类似问题展开调查,如有发现,将一并处理。

雇佣排队购买人员 制造客人多的假象

工商定性涉事“鲍师傅”违法

涂记油酥饼:顾客吃得好就是最好的宣传

23日下午4时许, 位于江汉三路的涂记油酥饼店铺前,十余位顾客正在排队买饼,偶有排队者和路人拿出手机拍下该店。

老家四川的老板涂勇说,1991年他揣着一百多元来到武汉,开始摆摊卖从父亲那学到的炸油饼。

从一开始的汉口北湖做到江汉路口,来店里的不少是老顾客,吃的是情怀,味道一旦变了,牌子就砸了。

涂勇说,店铺的口碑积攒是一个花时间的过程,“刚开始到江汉路, 第一天才卖出100多个,第二天卖了150多个,第四天卖了500个。 ”

现在,他还一直坚持让店员提醒客人,买饼最好现买现吃, 打包的时候一定要将袋口敞开———“因为系上袋子有水汽,饼子湿了就不酥了”, 涂勇解释,“客人吃得好就是店铺最好的宣传”。

刘记三狗牛肉面:“用心换人”才会生意好

江岸区兰陵路紧靠老租界路边,有家刘记三狗牛肉面馆,门前一天到黑都有人排队。

老板潘永红说, 她1980年开始开店卖面,至今38年, 不少报纸和电视台都采访过她家,但她从没在店里店外贴过一张广告。

“面馆是用来吃饭的位置,做得干净整洁就行了,不用搞得花里胡哨”,她说:“因为我自己是天天吃,所以进店的牛肉每次都要认真监督,一直保持质量。 ”

“用心换人”她总结自己的经营哲学。

袁大头包子:靠炒作是兔子的尾巴

现在的不少武汉人,说起光华路不一定知道,但说起“袁大头包子”就有不少人晓得。

1982年开始开店的叶桂云从做白案的父亲那里学习做包子,店铺从原先的小摊到现在的门店,客人从原来的街坊邻居到现在武汉三镇的市民,店门前经常有人排队。 叶桂云说,老顾客口口相传,店里的生意就忙不过来。

“我就不相信炒作可以炒30年”,经营多年的她感叹。 叶桂云觉得,靠炒作开店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记者戴旻阳

央视采访本报记者本报讯(记者戴旻阳)本报连续

追踪报道网红店排队事件后,目前涉事门店已被工商部门确定为违法。 5月23日14时,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栏目电话连线本报记者费权,就本报暗访网红店雇“托”排队情况进行了采访。

他们从不“吆喝” 门前却常排起长队

三家老店凭食品质量博得好口碑在武汉,有一批经营几十年的老店,他们从不“吆喝”,门前却常常有人排起长队。5月23日,记者先后采访了江汉三路“涂记油酥饼”、兰陵路“刘记三狗牛肉面馆”以及光华路

“袁大头包子”的老板,解密他们的“被网红”之路。

三家老店都有顾客在排长队记者戴旻阳 摄

2018-05-24� � 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