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年度...

75
臺北醫學大學 103 年度 系所學位學程暨通識教育評鑑 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 自我評鑑報告書 人:熊兆男 聯絡電話:02-27361661 ext 7602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系所主管:___________________(簽章) 日期:103 09 23~24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Sep-2019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臺北醫學大學

    103年度

    系所學位學程暨通識教育評鑑

    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

    自我評鑑報告書

    聯 絡 人:熊兆男

    聯絡電話:02-27361661 ext 7602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系所主管:___________________(簽章)

    日期:103年 09月 23~24日

  • I

    目錄

    摘要…………………………………………………………………………………. 1 第一章 導論………………………………………………………………………… 2

    第一節 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之歷史沿革……….............. 2

    第二節 自我評鑑過程 ………………………………………………………. 3

    第二章 評鑑項目…………………………………………………………………… 5

    第一節 項目一、目標、核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5

    壹、現況描述 5 1-1 運用合適的分析策略以擬定發展計畫之結果……..………………. 5 1-2 教育目標與校院發展重點、特色之配適性……..…………………. 10

    1-3 依據教育目標、結合大學人才培育功能與國家產業人才需求,訂

    定學生核心能力之作法與結果……………………………………… 11 1-4 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宣導機制與師生對其瞭解程度…………… 12 1-5 依據核心能力進行課程規劃與設計之機制運作與結果……………. 13

    1-6 課程地圖建置與實施情形……………………………………………. 14

    1-7 設置在相關領域發展趨勢及科際整合之需求性……………………. 15

    貳、特色…………………………………………………………………………. 16

    參、問題與困難………………………………………………………………….. 26 肆、改善策略…………………………………………………………………….. 16 伍、項目一總結………………………………………………………………….. 17 第二節 項目二、教師教學與學習評量…………………………………………… 18 壹、現況描述…………………………………………………………………….. 18

    2-1 專、兼任教師之數量與學術專長,符合系所、學位學程及在職專班

    教育目標及滿足學生學習需求之情形……...……………………….. 19 2-2 專任教師之結構與流動之情形……...……………………………...... 25 2-3 教師依據課程所要培育之核心能力,進行教學設計與應用研究成

    果、多元教學方法及設計學習評量之情形…….............................. 25 2-4 教師自編講義、編製數位媒材做為教學輔助,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之

    情形……………………………………………………………………. 26 2-5 依據教學評量結果,協助教師改進教學設計、教材教法與多元學習

    評量方法之情形………………………………………………………. 26 2-6 教師配合課程需求,進行實務教學之成果…………………………. 27

    2-7 學位學程授課教師協調課程教學內容,達成科際整合之機制及其運

    作情形…………………………………………………………………. 27 貳、特色………………………………………………………………………….. 28 參、問題與困難………………………………………………………………….. 28 肆、改善策略……………………………………………………………………... 28 伍、項目二總結…………………………………………………………………. 28

  • II

    第三節 項目三、學生輔導與學習資源…………………………………………… 30 壹、現況描述…………………………………………………………………….. 30

    3-1 提供學生學習輔導之作法………………………………………….... 30

    3-2 提供學生之學習資源及其管理維護機制……………………………. 33

    3-3 提供學生課外學習活動之作法………………………………………. 34

    3-4 學位學程提供學生生涯輔導、生活輔導之作法…………………….. 36 3-5 院(系)配合學位學程需求,提供空間與設備支援,滿足教師教學與

    學生學習需求之情形…………………………………………………. 38 貳、特色…………………………………………………………………………. 40

    參、問題與困難…………………………………………………………………. 40

    肆、改善策略……………………………………………………………………. 40 伍、項目三總結…………………………………………………………………. 40 第四節 項目四、學術專業表現…………………………………………………… 41 壹、現況描述……………………………………………………………………. 41

    4-1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之情形……....................................................... 43 4-2 教師產學合作表現及社會貢獻度之情形…….................................. 47

    4-3 教師專業服務表現之情形……………………………………………. 47

    4-4 博士班學生之數量與品質……………………………………………. 48

    4-5 博士班學生之學術研究與專業表現……..…………………………... 52

    4-6 學生論文主題與實務應用結合之情形……..................................... 52 4-7 學生參與國際交流或創新活動之情形……..................................... 53

    貳、特色…………………………………………………………………………. 53 参、問題與困難…………………………………………………………………… 54 肆、改善策略……………………………………………………………………. 54

    伍、項目四總論…………………………………………………………………. 54

    第五節 項目五、畢業生表現與整體自我改善機制……………………………… 56

    壹、現況描述……………………………………………………………………. 56

    5-1 畢業生生涯發展追蹤機制落實之情形……..................................... 57 5-2 學生學習成效評核機制之情形……................................................ 57 5-3 自行規劃機制或結合學校之機制,蒐集內部互動關係人、畢業生及

    企業雇主對學生學習成效意見之情形……..................................... 58 5-4 根據內部互動關係人、畢業生及企業雇主對學生學習成效意見之分

    析結果,進行檢討修訂核心能力之設計、課程規劃與設計、教師教學與學習評量,以及學生輔導與學習資源提供之情形……........ 58

    5-5 行政管理機制運作與定期自我改善之情形…….............................. 58 5-6 針對前期評鑑之改善建議,確定教育目標、擬訂發展計畫之結果及

    進行品質改善之計畫與落實的情形……......................................... 58 貳、特色………………………………………………………………………….. 58

    參、問題與困難………………………………………………………………….. 59

    肆、項目五總結………………………………………………………………….. 59

  • III

    第六節 項目六、特色競爭力……………………………………………………… 62 壹、現況描述……………………………………………………………………. 62

    6-1學位學程具前瞻性、鑑別性之發展特色………………………………... 62

    6-2落實此發展特色之具體作法……………………………………………. 64

    貳、特色…………………………………………………………………………. 65

    參、問題與困難………………………………………………………………….. 65

    肆、改善策略……………………………………………………………………. 65 伍、項目六總結………………………………………………………………….. 65

  • IV

    附表目錄

    表一、癌藥學程評鑑機制之組織與負責工作項目………………………………. 4 表二、自我評鑑委員時程紀錄…………………………..………………………… 4 表 1-1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 SWOT分析……………………… 6

    表 1-2 北醫/中研院委員會執掌表…………………………………….................. 8

    表 1-3短程計畫…………………………………………………………………….. 9

    表 1-4長程計畫…………………………………………………………………….. 9

    表 1-5校定、院定及本學程教育目標對照表…………………………………….. 10 表 1-6學程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對照表………………………………………….. 12 表 2-1 各學年度生師比……………………………………………………………. 19 表 2-2 專任教師名冊………………………………………………………………. 20 表 2-3 合聘教師名冊………………………………………………………………. 22

    表 2-4 兼任教師名冊………………………………………………………………. 23

    表 2-5 講座教授名冊………………………………………………………………. 24

    表 2-6 各級教師數目一覽表…………………….………………………………… 25

    表 2-7 核心課程規劃…………………………….………………………………… 25 表 3-1 與中研院合辦之學生事務委員會及其職掌……………………………… 30 表 3-2 本學程自訂學生輔導委員會及其職掌……………………………………. 30 表 3-3 學程導師及行政老師現況…………………………………………………. 31 表 3-4 課程委員會組成表…………………………………………………………. 33

    表 3-5學程作業經費表….…………………………………………………………. 34

    表 3-6大型學術演講活……………………………………………………………. 35

    表 3-7研究生獎助學金核發情形…………………………………………………. 36

    表 3-8圖書館館藏圖書統計表…………………………………………………….. 38 表 4-1 癌藥學程師資現況…………………………………………………………. 41 表 4-2各癌症群組研究方向.………………………………………………………. 42 表 4-3學程專任教師近三年研究發表著作………………………………………. 43 表 4-4 100-103年度教師獲得補助計畫件數及經費….…………………………. 44 表 4-5教師獲學術獎勵情形……………………………..………………………… 46

    表 4-6 100-102學年度本學程專任教師彈性薪資統計表……………………….. 46

    表 4-7 100-102學年專任教師專業服務概況……………………………………... 47

    表 4-8本學程學生入學前背景一覽表…………………………………………….. 48 表 4-9博士班報考及錄取率狀況………………………………………………….. 49 表 4-10英文成績及格標準………………………………………………………… 51 表 4-11 學生參與國際發表……………….……………………………………….. 52 表 4-12 學生論文選題…………….……………………………………………….. 52 表 4-16 英文成績及格一覽表……………………………………………………... 73

    表 4-17及研究方向一覽表………………………………….. 73

  • V

    表 4-18 學生論文選題…………………………………………………………….. 74 表 5-1 癌藥學程學生結構表……………………………………………………… 56 表 5-2 項目評鑑報告之摘要……………………………………………………… 60

  • VI

    附圖目錄

    圖一、醫學科技學院組織架構圖………………………………………………...... 3 圖 1-1本學程成立宗旨、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關聯圖….……………………….. 11 圖 1-2學程制定/修訂教育目標流程圖………………...………………………….. 13

    圖 1-3課程規劃與職涯路徑圖…………………………………………………….. 14

    圖 1-4項目一 PDCA流程圖……………………….……………………………… 17

    圖 2-1 教師教學評量湤測情形……………………………………………………. 26

    圖 2-2參訪永信藥廠……………………………………………………………….. 27 圖 2-3 參訪聯華生技………………………………………………………………. 27 圖 2-4 項目二 PDCA流程圖……………………………………………………… 29 圖 3-1 學程輔導組織架構………………………………………………………… 31 圖 3-2 學程內獎勵優良導師……..……………………………………………….. 32

    圖 3-3 新生說明會實況…...……………………………………………………….. 32

    圖 3-4 TIGP設施………...…………………………………………………………. 34

    圖 3-5導生聚……………………………………………………………………….. 37

    圖 3-6 本學程學生輔導與學習資源 PDCA機制………………………………… 40 圖 4-1北醫大支援運作之組織架構………………………………………………. 41 圖 4-2 癌症群組發展示意圖……………………………………………………… 42 圖 4-3 論文發表 Impact Factor 分布……………………………………………. 43 圖 4-4 研究計畫件數趨勢圖………………….…………………………………… 45

    圖 4-5 研究經費成長趨勢….……………………………………………………… 45

    圖 4-6 經費來源示意圖…….……………………………………………………… 45

    圖 4-7 項目四之 PDCA循環圖…………………………………………………… 55

    圖 5-1 項目五之 PDCA循環圖…………………………………………………… 61 圖 6-1 項目六之 PDCA循環圖…………………………………………………… 66

  • VII

    附件目錄

    附件一 第一次自我評鑑委員意見及回覆….……………………………………. 67 附件二 校及自我評鑑委員意見追蹤…………………………………………….. 72 附件三 第二次自我評鑑委員意見及回覆………………………………………… 82 附件 2-1 臺北醫學大學教學回饋意見調查表……………………………………. 87 附件 2-2 臺北醫學大學教學課程評量實施辦法…………………………………. 88 附件 2-3 各學期教學評鑑結果表…………………………………………………. 90 附件 2-4 中央研究院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教學師資群組……. 91 附件 3-1 臺北醫學大學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學生輔導委員會

    組織章程………………………………………………………………… 96 附件 3-2 臺北醫學大學補助教師及博士生出國研修辦法………………………. 97 附件 3-3 臺北醫學大學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辦法……………………………. 99 附件 3-4 臺北醫學大學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補助學生出國發

    表論文暨參加國際會議相關獎勵辦法………………………………… 102 附件 3-5 臺北醫學大學國際盟校清冊……………………………………………. 103 附件 3-6癌藥學程現有空間及未來空間………………………………………….. 111 附件 3-7 共用儀器設備列表………………………………………………………. 113 附件 4-1 癌藥學程教師論文發表…………………………………………………. 114 附件 4-2 癌藥學程教師研究計畫列表……………………………………………. 135 附件 4-3 癌藥學程教師參與學術活動……………………………………………. 141 附件 4-4 臺北醫學大學教師彈性薪資實施要點…………………………………. 144 附件 4-5 臺北醫學大學獎勵研究及產學績優院系所辦法………………………. 146 附件 4-6臺北醫學大學暨附屬醫院學術研究獎獎勵指標及作業細則………….. 147 附件 4-7 癌藥學程教師擔任校外服務概況表……………………………………. 152 附件 4-8 甄試入學簡章..………………………………………………………….. 155 附件 4-9 一般入學簡章……………………………………………………………. 156 附件 4-10 臺北醫學大學學生逕修讀博士學位作業要點………………………... 157 附件 4-11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培育醫師科學家修業要點……………………... 159 附件 4-12 外國學生入學簡章……………………………………………………... 160 附件 4-13 臺北醫學大學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博士學位候選

    人資格審查實施細則…………………………………………………. 161 附件 4-14 臺北醫學大學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修業規定……... 162

  • 摘 要

    癌症藥物的研發一直是製藥產業中最為熱門也最為重要的領域,本學程成

    立的目的即在提昇癌症醫學及藥物研發研究人才之知識與技能,以投入醫療機

    構、研究機構與生物醫學相關技術產業,為未來生物醫學研究奠定基礎。臺北

    醫學大學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於民國 98 年籌備,獲教育部申請

    通過,於 100 學年度開始正式招生,並聘有專任師資,在師資、教學經驗、研

    究設備及各項資源都很充裕,且本校以發展成【研究型大學】為標竿,以培育

    兼具人文關懷、社會服務熱忱及國際觀的醫事專業人才為宗旨,重

    視基礎研究並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NIH)等 10 餘個國際單位合作

    研究外,同時與我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中央研究院亦有多項合作計

    劃,每年研究總經費超過 6 億元。2010 年北醫大卓越癌症研究中心

    (TMU-CECR),獲衛生署補助 4 年近 2 億元, 2014 亦拿下第二期癌

    症研究計畫,可見本校對癌症研究的努力。本學程與中研院合作辦理,

    若能藉由整合臺北醫學大學校內基礎研究團隊及三家附屬醫院臨床研究人員長

    期以來奠定的基礎,並結合中央研究院的專家之研究能量,達到資源共享、能

    量集中且以最有效率的方法積極培育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對我國在癌症預防

    與治療上提供最大貢獻。

    自我評鑑報告將針對:(一)目標、核心能力與課程設計;(二)教師教學與學

    習評量;(三)學生輔導與學習資源;(四)學術與專業表現;(五)畢業生表現與整

    體自我改善機制;(六)特色競爭力等六個項目進行逐項評鑑。期望能達到自我成

    長的目標。

    1

  •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之 歷史沿革

    臺北醫學大學與中央研究院合辦之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以

    下簡稱癌藥學程)成立於民國 98 年籌備,獲教育部申請通過,於 100 學年度開

    始正式招生。隨著醫藥科技進步及國人生活形態的改變,台灣地區主要死因已

    由急性傳染病轉變為慢性疾病,且癌症自民國 71 年即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

    其標準化死亡率及發生率也逐年呈上升趨勢。有鑑於此,有關癌症的診斷、預

    防及治療相關研究與藥物研發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國家也需要相關人才投入

    研發工作。行政院於 2002 年核定「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劃」,將生技

    製藥列為重點發展產業,並於 2005、2006 年「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

    擇定醫療器材及生技製藥為重點領域。2007 年政府宣示將輔導生技製藥產業成

    為下一個兆元產業,通過「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提供生技新藥公司研發補

    助與獎勵等優惠措施。2010 年,持續推動「生技與醫材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

    期望藉由舉辦兩岸產業交流合作研討會,建立兩岸產業合作模式。如上所述,

    歷年來我國政府推動生技製藥產業不遺餘力,舉凡獎勵措施、基磐設施的建置、

    人才培育、技術研發等各方面都已奠立良好且完備的基礎。

    癌症藥物的研發一直是製藥產業中最為熱門也最為重要的領域,本學程成

    立的目的即在提昇癌症醫學及藥物研發研究人才之知識與技能,以投入醫療機

    構、研究機構與生物醫學相關技術產業,為未來生物醫學研究奠定基礎。本學

    程之成立也符合本校校務發展十大策略之「拔尖研究動能」與「邁向頂尖大學」

    之內涵,邁向研究型大學,建立與國際一流研究單位合作,整合本校附屬機構

    以及校本部之研究人力及資源,加強延攬國際學者、院士與校內研究菁英,共

    組重點研究團隊,針對可成為國內領先的研究主題全力發展,推動跨領域整合

    型研究,朝向具國際競爭力之頂尖大學邁進。

    本學程自 100 學年度招生以來,學生來源為獲有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

    學或獨立學院具生物醫學或理工科學相關碩士學位或同等學歷者,因癌症仍是

    醫學研究的重點領域,且藥物研發亦是生技產業的核心項目,故相關領域之專

    門研究人才,包括學術單位、藥廠、生技公司及醫院等,仍有很大的市場需求。

    學生修讀本學程後,可參與本校及各附屬醫院之研究與教學工作,本校亦能藉

    此儲備優秀師資,故本學位學程之設置,對於醫學教學研究人才的培養,極有

    助益。

    目前本學程隸屬醫學科技學院,醫科院另有其他兩個博士學位學程分別為

    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與中央研究院合辦)、神經再生醫學博士學位學程(與國

    家衛生院合辦),三個博士學位學程皆有異於他校的學位學程,設有專任師資,

    研究方向各有特色卻可在資源、師資上相互支援。

    2

  • 圖一、醫學科技學院組織架構圖

    第二節 自我評鑑過程

    本學程成立將邁入第四年,過去三年本學程在學程發展、師資、課程及空

    間規劃仍有進步空間,我們需藉由評鑑作業確定各項效標之落實執行,並藉由

    委員之建議修正改善,以期本學程之發展越臻完整。基於此,本學程積極成立

    自我評鑑小組(表一),確定責任分組與自評方向,定期追蹤自我改善情況,以獲

    得最佳的修正時效性。並接受校方安排的評鑑時程進行自我評鑑作業,接受委

    員所提出的意見,加以改善及追蹤,並配合校方的自評作業,提出各項追蹤結

    果。(附件一~三)。藉由這一連串的評鑑工作及定期追蹤,對評鑑結果與專家委

    員的意見進行逐項分析,召開各項相關委員會議,以期朝向成為癌症與藥物研

    發之人才培育中心。

    3

  • 表一、癌藥學程評鑑機制之組織與負責工作項目

    小組名稱 負責人 組員 任務說明

    醫學科技學院總召 李友專 統籌學院整體資源運

    系所自我評鑑指導委員會 彭汪嘉康、鄭雅文 統籌學程全部評鑑工作、

    審查自評報告書

    行政支援組 熊兆男 資料彙整、行政程序協

    (1)目標、核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鄭雅文 李輝、潘秀玲 評鑑項目一自評報告

    撰寫及資料準備

    (2)教師教學與學習評量 黃翠琴 黃旭山、潘秀

    玲、皇甫維君

    評鑑項目二自評報告

    撰寫及資料準備

    (3)學生輔導與學習資源 蔡淵欽 劉晏年、李雨青 評鑑項目三自評報告

    撰寫及資料準備

    (4)學術與專業表現 潘秀玲

    林宏惲

    黃翠琴、陳忻

    怡、皇甫維君

    評鑑項目四自評報告

    撰寫及資料準備

    (5)畢業生表現與整體自我改

    善機制 楊培銘 李崑豪

    評鑑項目五自評報告

    撰寫及資料準備

    (6)學用合一與特競爭力 李崑豪 楊培銘 評鑑項目六自評報告

    撰寫及資料準備

    表二、自我評鑑時程紀錄

    時 程 序 號 姓 名 單 位 /職 稱

    101.07. 13 第一次

    自我評鑑 校內

    許準榕 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副院長

    施純明 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學務處/學務長

    梁有志 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系主任

    校外 鄭瑞棠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藥理學科(所)/ 教授

    黃昭蓮 教授 中央研究院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102.09.09 校內自我評鑑委員檢視

    102.10.08

    第二次

    自我評鑑

    校內 林婉婉 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所長

    呂思潔 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微生物免疫學科/主任

    校外

    吳永昌 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張俊彥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院長

    鐘景光 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教授

    103.07.14 校內自我評鑑委員檢視

    4

  • 第二章 評鑑項目

    第一節 項目一、目標、核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壹、現況描述

    1-1 運用合適的分析策略以擬定發展計畫之結果

    本學程以SWOT 分析策略進行內部條件的檢討,分析本學程的優勢

    (Strength)與劣勢(Weakness);同時依據外部環境的轉變,分析本學程的機會

    (Opportunity)與會面臨的威脅(Threats)。

    一、優勢(Strength):

    1. 定位明確: 本學程以『形成特色癌藥特色研究團隊,發展具預防及治療之

    特色研究』為發展方向,推動整合型研究。

    2. 師生比高: 本學程聘有 13 位專任教師,教師專長多元,增加學生學習機

    會。指導教授與導師雙軌並行,課程規劃完善且多元,增加學生學習機會

    3. 師資陣容堅強,有多位院士加入教學研究團隊,教師專長各異,可互相合

    作有助專業研究領域的深耕。

    4. 國際化,招收國際生,與國際學術機構合作,增加學生國際視野。

    二、劣勢(Weakness)

    1. 知名度不足:本學程成立至今僅三年,還未建立本學程之學術定位,知名

    度不足。

    2. 研究空間有限,空間及設備未能及時擴充:本校位居都會中心,校域擴展

    不易,導致教師研究空間狹小,發展受限。且本學程成立時間短,空間及

    設備未能及時擴充。

    3. 課程規劃無法確實執行:本學程每學年僅招收三名學生,學生人數過少,

    許多規劃課程無法順利開課。

    4. 藥物研發相關師資不足:本學程聘任的教師目前仍以癌症生物學方面教師

    人數比例較高,藥物研發相關師資相對不足。

    三、機會(Opportunity)

    1. 癌症為國家之重點研究:癌症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為解決國民健康問題,

    政府挹注大量研究經費重於癌症的預防與治療,本學程亦以『形成特色癌

    5

  • 藥特色研究團隊,發展具預防及治療之特色研究』為發展方向。

    2. 癌藥研發商機龐大:在台灣及全世界,癌症都是造成人類死亡很重要的主

    因之一。目前在預防及治療藥物的研發各國均投資龐大的資金,且在進入

    臨床試驗甚至臨床運用後,不僅造福人類甚而可帶來龐大的商機,本學程

    對癌症生物及藥物研發均投注心力,希望培育適合的人才加入產業界。

    四、威脅(Threats)

    1. 少子化衝擊:近年來國內出生率節節下降,大專院校則擴充快速,學生選

    擇多元化,導致本所招生競爭日益激烈。

    2. 國內外相關研究所資源較豐富:政府財政不佳,國科會大幅縮減預算造成

    研究資源不足之狀況持續惡化。

    3. 臺灣整體大環境的博士就業市場飽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導致具博士學位人

    口數急遽上升以致就業市場飽和。

    表 1-1 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 SWOT 分析

    優點 (Strength) 劣勢(Weakness)

    1. 定位明確。 2. 師生比高,指導教授與導師雙軌並行,課程規劃完善且多元,增加學生學習機會。

    3. 師資陣容堅強,有多位院士加入教學研究團隊,教師專長各異,可互相合作有助專業研究領域的深耕。

    4. 國際化,招收國際生,與國際學術機構合作,增加學生國際視野。

    1. 成立僅 3 年,知名度不足。 2. 研究空間有限,空間及設備未能及時擴充。

    3. 學生人數過少,許多規劃課程無法開課

    4. 藥物研發相關師資較不足。

    機會 (Opportunity) 威脅 (Threat)

    1. 癌症為國家之重點研究。 2. 癌藥研發商機龐大。

    1. 少子化衝擊。 2. 國內外相關研究所資源較豐富。 3. 大環境就業市場失衡。 4. 產業界人才需求過少。 5. 政府財政不佳,國科會大幅縮減預算造成研究資源不足之狀況持續惡化。

    6

  • 根據以上的 SWOT 分析,制定本學程之發展目標及各項指標如下:

    發展目標

    本學程在同時考量國家科技與經濟發展的趨勢,及本學程之師資陣容與研

    究資源,同時考量人文素養的內涵與對整個國家社會之貢獻,進而規劃本系之

    發展方向。因此本學程根據『培育癌症生物學研究與藥物研發之國際級專業人

    才培育』的發展方向,訂定以下四個發展目標:

    (1) 培育癌症生物與生技製藥產業的國際專業人才。

    (2) 研發具有預防或治療癌症之新藥及治療方法,並完成臨床試驗前之各項實

    驗測試。

    (3) 培養終生學習、自主學習之人文、科技兼備之高階人才。

    (4) 推動國內外研究相關之學術機構、生技研發公司結盟,促進台灣生技製藥

    產業的永續發展,提昇台灣癌症研究於國際間競爭力。

    教育宗旨

    根據以上的發展計畫,很明確的可歸納出本學程成立的主要目的是:為國

    家培育癌症生物學研究與藥物研發之國際級專業人才。

    教育目標

    癌藥學程成立宗旨在於【培育癌症生物學研究與藥物研發之國際級專業人

    才】,為了符合此宗旨,訂定了以下教育目標:

    (1) 培育國內頂尖癌症生物醫學與藥物研發之專門人才

    (2) 具有與國際間癌藥相關學術領域共同合作研發之能力

    (3) 增進癌症科技研究與藥物研發之跨領域技術應用

    (4) 促進癌藥基礎研究應用於臨床轉譯醫學之能力

    本學程與中央研究院合作辦理,簽訂合作協議書,訂定運作組織架構及工

    作職掌,雙方推派共同總召集人,置「執行委員會」下設「招生委員會」、「教

    務委員會」與「學生事務委員會」等三個委員會,由雙方人員共同參加,並各

    推派若干人擔任委員會委員,必要時另聘諮詢委員會委員。各單位的運作方式

    以協調溝通達成共識來進行。

    7

  • 表 1-2 北醫/中研院委員會執掌表

    職稱

    臺北醫學大學 中央研究院

    職掌 姓名/職稱 姓名/職稱

    總召集人 閻雲 校長 翁啟惠 院長

    執行委員會

    召集人 李友專院長 陳仲瑄主任

    1. 本學程之統籌規劃

    2. 負責教師之延攬、教師權

    利義務之界定、學程之發

    展及督導等

    招生委員會主席 李友專院長 吳世雄副所長

    教務委員會主席 朱娟秀教務長 沈志陽研究員

    學生事務委員會主席 施純明學務長 楊文欽副研究員

    諮詢委員會 彭汪嘉康院

    士、張文昌院士

    李國雄院士、

    劉鴻文院士

    招生委員會

    主席 李友專院長 吳世雄副所長 1. 訂定入學報考標準

    2. 申請入學者之甄選工作

    (包括:審核、入學考試、

    口試等項目)

    3. 決定錄取名單(含備取)

    4. 製作招生宣傳資料(包括招

    生海報、招生簡章、學程網

    頁等項目)

    委員 鄭雅文主任 徐麗芬副主任

    委員 張丞圭副院長 吳宗益副研究員

    委員 楊培銘助理教授

    教務委員會

    主席 朱娟秀教務長 沈志陽研究員 1. 課程制定及授課教師排訂

    2. 博士生之畢業資格相關規

    定及學生學位授予確認

    3. 追蹤考核研究生之學習進

    4. 指導教授之選擇

    委員 鄭雅文主任 楊安綏副主任

    委員 林宏惲教授 吳宗益副研究員

    委員 黃翠琴助理教授

    學生事務委員會

    主席 施純明學務長 楊文欽副研究員 1. 學生住宿事宜

    2. 學生報到、新生訓練、醫療

    保險等事宜

    3. 發放獎學金事宜

    4. 提供學生課業上及生活上

    之諮詢與輔導

    委員 林宏惲教授 楊文彬助研究員

    委員 劉晏年助理教

    8

  • 臺北醫學大學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之發展計劃分為兩階段。短期為成立

    後第一至三年,長程為後續之第四年至第六年,各時程發展之重點分述如下:

    短程計劃:

    除了開設進階的癌症生物與藥物研發專業課程外,並在博士班研究生學

    習過程中加強訓練學生原創及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技巧。此外,

    更鼓勵學生積極參予國際性演講及海報展示等學術活動,並培養學生具備國

    際觀。短程計劃分為三大目標:

    表 1-3 短程計畫

    1~3 年短程計畫

    目標一 將規劃空間、聘任師資、招收學生及準備相關研究所課程。

    目標二 設置一般性實驗設備及採購重要之貴重儀器。

    目標三 籌辦大型之學術演講及研討會等活動,並適時透過媒體宣傳使一

    般大眾、學生、醫療從業人員、及政府相關管理單位,能更深入

    了解癌症生物與藥物研發博士學程之範疇及其重要性。

    長程計劃

    延續前三年之短程計劃,後四年將繼續拓展癌症生物及藥物研發博士學

    程之研究範疇及完成各項既定目標。長程計劃分為五大目標:

    表 1-4 長程計畫

    4~6 年長程計畫

    目標一 建立博士後研究員之聘任制度,網羅具研究潛能之國內外博士後

    研究員,甚至是學程所培育的人才。

    目標二 提出整合型大型研究計劃,尤其側重在藥物研發方面之研究。本

    學程將結合基礎及臨床研究人員,共同參與此研究計劃。

    目標三 將著重研究之原創性,並以發表於高排名之學術期刊為目標。

    目標四 致力於提昇臺北醫學大學及台灣在國際學術舞台的地位。本學程

    將透過與國外專業的學術團體(如 Taiwanese BioScientists of

    America)進行交流合作,共同舉辦大型之學術演講等活動。

    目標五 與其他國內外研究相關之學術機構、生技研發公司結盟,使計劃

    下的產值能夠轉譯到臨床或是到醫療市場。

    9

  • 1-2 教育目標與校院發展重點、特色之配適性

    本校之教育宗旨與願景為歷任領導菁英們所重視且奉為治校之重要指引。

    在學校歷經改制大學,附設醫院的成立,接辦市立萬芳醫院,乃至接辦衛生福

    利部雙和醫院等,在少子化、經濟衝擊、國際化及重視社會責任的今日,宗旨

    與願景在一校三院全方位的溝通層級中將經營理念與價值觀傳承與落實,除充

    份發揮溝通協調與全員參與的精神,更讓本校得以在瞬息萬變的大環境中,適

    應、成長、精進與創新。透過本校的溝通與共識機制,由下而上分別為學院系

    所學程之會議、行政處室之會議、各小組委員會議等,上至主管、行政、校務

    會議、共識營及校務研討會等,最後與董事會充分溝通的董事會各小組及董事

    會議。由上至下,由下至上,循環透明的溝通機制,凝聚全校教職員生之共識。

    北醫自創校以來,發揮「誠樸」校訓精神,堅信核心價值:(1)人文Humanity:

    重視全人教育;(2)卓越Excellence:追求多元創新;(3)服務Services:強調社

    會責任;(4)永續Sustainability:落實綠色大學;(5)全球化 Globalization:拓

    展國際視野。透過全校循環之溝通機制,充份學習標竿國際大學教育趨勢,研

    商高教政策及北醫面臨之優劣勢和機會點,再配合領導者之治校理念及學校中

    長程發展計劃,形成本校之教育宗旨「培育兼具人文關懷、社會服務熱忱及國

    際觀的醫事專業人才」與「成為國際一流的醫學研究大學」之願景。

    因此,在打造現代化國際一流學府的學校教育目標下,(1)兼顧教學與研究,

    以提昇臺北醫學大學為具高度競爭力的國際化大學與最佳國內外產學研合作夥

    伴;(2)人文與科技並重,以培養具國際視野及獨立思考能力且為社會所器重的

    有用人才,實則與本學程教育目標偌合符節環環相扣。

    本學程自成立以來,便是北醫發展重點之一,在癌症基礎研究及癌症用藥

    的開發配合能夠應用於臨床轉譯的特色,皆呈現於本學程之教育與研究發展

    上。

    表1-5 校定、院定及本學程教育目標對照表

    臺北醫學大學校定

    教育目標

    醫學科技學院

    教育目標

    癌藥學程

    教育目標

    培養學生具備人文素養與思

    辨能力 培養醫學科學跨領域之

    領導與研究人才

    培育國內頂尖癌症生物醫

    學與藥物研發之專門人才

    培養學生具備醫學倫理與專

    業能力

    增進癌症科技研究與藥物

    研發之跨領域技術應用

    培養學生具備國際視野與溝

    通能力

    培養具醫學新科技知

    識、創新能力及國際競爭

    力之人才

    具有與國際間癌藥相關學

    術領域共同合作研發之能

    培養學生具備社會責任與行

    動能力

    培養具有社會責任之醫

    學科技人才

    促進癌藥基礎研究應用於

    臨床轉譯醫學之能力

    10

  • 1-3 依據教育目標、結合大學人才培育功能與國家產業人才需求,訂定學生核心

    能力之作法與結果

    培育具【專業知識實作技能】、 【獨立思考研發創新】、 【社會關懷終

    生學習】及【團隊溝通國際合作】之人才,以呼應本學程設立的教育目標及設

    立宗旨(圖 1-1,因此本學程設定以下核心能力指標,做為本學程開設課程、教

    學重點、規劃儀器設備採購等所務運作的參考準繩,也是檢核本學程教育目標

    達成的重要依據。

    圖 1-1、本學程成立宗旨、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關聯圖

    經學程課程委會修訂,並整理本學程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如下:

    (1) 癌症生物學及藥物研發之專業背景知識

    (2) 批判性思維和實證醫學研究能力

    (3) 國際視野與溝通技能

    (4) 癌藥研發科技跨領域整合能力

    (5) 臨床轉譯技能

    11

  • 1-4 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宣導機制與師生對其瞭解程度

    為了讓本學程所有師生對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都有所了解,本學程將發展

    目標、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公告在本學程的網頁上,另外製作宣傳小卡片發送

    給每位同學。對於新進同學系主任也利用新生座談時間,說明本學程的成立背

    景與規劃理念,及宣導本系的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此外,也請研究生導師利

    用導師時間向同學說明本學程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間的關聯,以及需要達成的

    指標有哪些。

    表 1-6 學程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對照表

    學程教育目

    標 相關連之學生核心能力 能力指標 關連性說明

    培育國內頂

    尖癌症生物

    醫學與藥物

    研發之專門

    人才

    癌症生物學及藥物研

    發之專業背景知識

    批判性思維和實證醫

    學研究能力

    1. 畢業生應擁有癌症醫

    學、生物製藥與生化工

    程背景的知識

    2. 畢業生應擁有執行實

    驗設計與儀器操作的

    能力

    1. 必須具有專業知識

    2. 必須具有專業技能

    3. 必須擁有主動學習

    的能力

    具有與國際

    間癌藥相關

    學術領域共

    同合作研發

    之能力

    國際視野與溝通技能 1. 畢業生應擁有外文演

    講與書面報告的技巧

    與能力

    2. 畢業生應擁有獨立作

    業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1. 擴大國際交流合

    作,增加國際知名

    2. 提昇外語能力

    增進癌症科

    技研究與藥

    物研發之跨

    領域技術應

    癌藥研發科技跨領域

    整合能力

    1. 畢業生應擁有適應社

    會環境變遷的能力

    2. 畢業生能與時俱進終

    生學習以符合解決臨

    床醫學研究困境之能

    3. 畢業生應擁有專業資

    料收集與數據分析的

    1. 環境自我調適

    2. 必須擁有領導溝

    通能力

    3. 擁有團隊合群互

    動的工作態度

    促進癌藥基

    礎研究應用

    於臨床轉譯

    醫學之能力

    臨床轉譯技能 1. 畢業生應擁有製程創

    新整合及專利申請的

    能力

    2. 畢業生應擁有執行藥

    物製程及功能分析的

    能力

    1. 須能將專業知識與

    技能應用於產業

    2. 瞭解臨床醫學之困

    境與需求

    12

  • 1-5 依據核心能力進行課程規劃與設計之機制運作與結果

    本學程總體課程規劃分為必修課程及選修課程。所有課程皆由本學程教務

    委員會負責規劃。修讀本學程之應屆畢業生至少應修滿 30 學分,包括 22 個必

    修學分(含博士論文 12 學分)及 8 個選修學分,為加強學生專業素養,自 102 學

    年度起入學之學生,必須修滿本學程設定之專業課程共 6 學分。

    為了因應未來可以招收較多的博士班研究生,以及遠程發展目標,本學程

    擬根據目前專任教師專長及研究學群特色,建立學程修課分類制度,課程規劃

    分【癌症生物研究基礎課程】、【新藥研發課程】、【癌症研究實驗設計課程】及

    【生物醫學資訊課程】四大類。本學程學生,除必修該學程之科目外,也可依

    照個人專長選修其他課程之科目。

    目前學程之「課程委員會」於每學期定時開會,針對每學期課程異動、內

    容修訂、計畫變更、授課教師成員組成,及必、選修科目課程規劃表之再確認

    等作業,由各授課教師提案經行政教師彙整編排先行將討論議題之相關資料以

    書面發送給各委員,再透過本所「課程委員會」通過後,再經過院、校兩層級

    「課程委員會」之審核通過後正式施行。有關此作業流程如下圖所示。

    圖 1-2 學程制定/修訂教育目標流程暨歷程紀錄圖

    13

  • 1-6 課程地圖建置與實施情形

    本學程據核心能力建置課程地圖,讓學生了解學什麼?如何學?學習後如

    何進行評估?問題如何改善?並將課程地圖放置於校方專屬網站上供師生隨時

    檢索參考。

    依據本學程成立宗旨、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將課程規劃四大類,並於每學

    之課程委員會會議中進行課程檢討。經過充分討論、動議修正與表決後,通過

    『教育宗旨』、『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的訂定,回饋機制說明如下。

    (1)毎學期之課程學習評量由本校教學資源中心對本學程全體老師所開授課程之

    修課學生做課程及教學評量。

    (2)一年一度的『課程規劃』調整 以二年為一週期,做一次『課程規劃』調整,

    做法是收集這二年內,對全體教師授課課程內容及教學成效、應屆畢業生學

    習成效、在校生學習成效、畢業系友及聘僱業主對本系教育等所做評量,並

    做評量資料分析後,召開教育成果討論會議,邀請業界課程規劃委員共同調

    整本系之課程規劃,形成回饋機制。

    (3)兩年一度的『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調整以2年為一週期,先收集2年來,

    各回饋機制成員的評量資料,經分析後,召開教育成果討論會議,邀請課程

    規劃委員、業界專家、畢業校友,及畢業校友雇主擔任諮詢委員,共同討論

    『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調整方向,形成本系教育之回饋機制。

    圖 1-3 課程規劃與職涯路徑圖

    14

  • 1-7 設置在相關領域發展趨勢及科際整合之需求性

    臺北醫學大學一直以來對於癌症的研究非常投入,除了校內眾多積極參與

    癌症相關教師群,過去在中草藥、新藥合成、新藥開發和機轉研究上展現出全

    方位的基礎研究能量之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校三家附屬醫院(臺北醫學大

    學附設醫院、萬芳醫院及雙和醫院)也都有設置癌症研究中心,分別致力於各項

    癌症的研究(例如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以乳癌為研究重點;萬芳醫院以腦瘤為

    主要的研究對象;雙和醫院以消化系統癌症為研究重心)。以臺北醫學大學附設

    醫院為例,從民國 88 年設立癌症委員會,負責規劃及推行各科癌症診治計劃開

    始,到 94 年成立癌症防治中心,為癌症預防、篩檢、治療、整合區域性癌症醫

    療資源、推動癌症相關教育研究及提昇癌症醫療照護品質,並且組成六大癌症

    小組,明確制定六大癌症臨床診療指引。同年 8 月安寧病房成立(20 床規模),

    IGRT 及安寧居家療護,獲得國家品質標章,更近一歩於 98 年啟動轉譯醫學研

    究室,並啟用癌症大樓(第二醫療大樓)專屬癌症病房共 87 床,以期為病患能提

    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此外,本校於民國 102 年成立台北國際癌症中心

    (International Taipei Cancer Cancer),著重於臨床與基礎結合的轉譯醫學,臨

    床部分由本校三家附設醫院及台北癌症中心負責,基礎部分則以本學程為中心

    成立四大特色癌症研究團隊(乳癌、大腸直腸癌、腦癌及前列腺癌),進行一校四

    院的整合型研究,以期未來能藉由臨床與基礎的整合型研究使臺北醫學大學成

    為國際首屈一指的癌症研究中心。中研院為國內最高的科技及學術研究機構,

    擁有眾多傑出的科學人才以及諸多先進的設備與技術。目前中研院正積極與國

    內各大專院校合作,成立各博士學位學程,以達到資源共享,並提昇各大學之

    學術水平的目的。若能藉由整合臺北醫學大學校內基礎研究團隊及三家附屬醫

    院臨床研究人員長期以來奠定的基礎,並結合中央研究院的專家之研究能量,

    達到資源共享、能量集中且以最有效率的方法積極培育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

    對我國在癌症預防與治療上提供最大貢獻。

    隨著醫藥科技進步及國人生活形態的改變,台灣地區主要死因已由急性傳染

    病轉變為慢性疾病,且癌症自民國七十一年即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標準

    化死亡率及發生率也逐年呈上升趨勢。有鑑於此,有關癌症的診斷、預防及治

    療相關研究與藥物研發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以臨床醫療需求為導向,投入前瞻性癌症早期診斷及治療的研發將至關重要。

    國科會工程處特別提出跨領域生醫工程的研究方向,亦即發展以運用生醫工程

    技術在癌症早期診斷與治療,以快速有效的方法,從人群中篩選出無症狀的早

    期癌症病人,以達早期癌症篩檢以及癌症治療的臨床檢驗目的。

    中草藥在近年來被廣泛地運用於癌症腫瘤治療相關研究中,本校結合產學計

    畫,與國內各大生技公司合作,利用中草藥來促使癌細胞由高度致癌性轉化成

    為低度致癌性細胞,甚至細胞生理表現趨近於正常細胞,使已被逆轉之癌細胞

    可以於病人體內長久共生,延長病患生命,目前已獲得極具發展潛能之研究成

    15

  • 果。本校於教育部顧問室第三階段之「尖端生物技術科技人才培育計畫」中,

    提出「基因體與蛋白質體醫學」、「生技中草製藥」及「醫衛分子檢驗」三項重

    點領域計畫。此外,藥物的設計、研發及市場應用,以及如何利用實驗室技術,

    進行疾病的致病及藥物作用的分子機轉探討等研究範疇,亦為本校之研究重

    點。

    本學程之設立乃配合本校校務發展十大策略之「拔尖研究動能」與「邁向頂

    尖大學」之內涵,建立與國際一流研究單位合作,整合本校附屬機構以及校本

    部之研究人力及資源,加強延攬國際學者、院士與校內研究英,共組重點研究

    團隊,針對可成為國內領先的研究主題全力發展,推動跨領域整合型研究,朝

    向具國際競爭力之頂尖研究大學邁進。

    綜上所述,本學程的設置應符合現在跨領域癌症研究與尖端生物科技發展之

    世界潮流。

    貳、特色

    整體而言,本學程設立有明確的宗旨及教育目標,師生對於本學程教育目標

    也頗能認同。與中研院合辦,並結合本校各附屬醫院的臨床資源,擁有他校所

    沒有的奧援,設有專任教師,減少增加其他系所需分派師資來支源的負擔,本

    學程也依據教育目標,訂定學生應具備的核心能力;在教學研究發展方向,頗

    為明確。

    參、問題與困難

    一、學生報考雖有每年成長,但校內名額仍然不易增加。

    二、學生數量過少,學程成立發展時間短,尚無法觀察出核心能力等指標之

    適妥性。

    三、校內空間有限,教師研究空間分隔兩地。

    肆、改善策略

    一、擴展招生管道,利用醫學會等管道發送招生資訊,廣泛延攬本校附屬醫

    院優良並想進修之人員,包含醫師、護理師、醫檢人員等。

    二、為求學程學生人數能夠穩定持續的成長,學程將積極向校方爭取本籍學

    生的員額,並且另外爭取陸生及僑生員額並尋求外籍學生獎學金補助的

    資源,吸引外籍生就讀。

    16

  • 三、本校地處商業中心之信義區,校地取得不易,至於本學程分隔兩地,未

    來 5~10 年內,校方已規畫新大樓建置。預計於 104 年 3 月斥資 4 億耗

    時 18 個月建設癌症大樓,屆時將會有充分的空間安置醫學科技學院的

    三個學程(癌藥學程、神經學程及轉譯學程)。在空間完善前,學程教師

    藉由各類的整合計畫執行、特色研究團隊的成立及定期的學術分享進行

    交流,減少因空間的不整合而產生的距離。

    伍、項目一總結

    從 SWOT 分析得知,如何立基於本學程既有的優勢,掌握外部發展的機

    會,並正視本學程面對的危機與挑戰,而能積極加以處理、改善,是規劃本學

    程發展的基本態度。儘管本學程才剛始起步,然而,基於全球面臨癌症治療與

    癌藥需求,臺北醫學大學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深具發展之光明

    遠景。本學程亦透過規劃、執行、檢評與行動(plan-do-check-act, PDCA)四階

    段之自我檢核回饋機制,將學程之教育目標、核心能力與課程設計進行品質管

    理。

    圖 1-4 項目一 PDCA 流程圖

    17

  • 第二節 項目二、 教師教學與學習評量

    壹、現況描述

    本學程課程之規劃依循校方之校務發展計畫,並配合本學程設立宗旨及教

    育目標,致力培養學生具備核心能力,為將來投身癌症醫學及藥物研發奠定紮

    實的基礎,成就新一代頂尖的科研領導人才。

    本學程為與中央研究院合辦之學程,因此師資涵蓋本校及中研院與癌症生

    物與藥物研發相關科學之人才,目前本學程專任師資共13位,其中教授有5位、

    副教授2位、助理教授6位,另有兩名具博士學位之專案助理教授。專任師資之

    專長在聘任時均考慮本學程教學及研究之需求,足以傳授學生所需之專業學識

    技術。

    本學程中合聘本校之專任師資共15位,其中教授10位、副教授5位。兼任教

    師共有13位,含5位教授、4位副教授及4位助理教授。為了提昇教學、研究經驗

    及國際視野另敦聘5位講座教授。6位講座教授皆在研究上相當具有國際知名度,

    其中有四名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參與本學程師資35位員,其中包含

    特聘研究員10位、研究員8位、副研究員10位,助研究員7位。

    本學程教師皆配有辦公室,實驗室採開放式空間,配置有教師專屬實驗操

    作台、共用細胞培養室、共同儀器室等以及完善的研究設備供教師們共同使用。

    大、小型會議室搭配視聽影像系統供教師教學使用。本學程另外透過與中研院

    的合作擁有更多的學習空間及先進的設備,空間及設備充足,在學習及研究上

    均能符合學生之需求。

    透過課程問卷填寫、學習評量表及教師對學生之訪談及報告了解學生對課

    程教學之意見,彙整師生意見至課程委員會提出討論並做持續改善,以期學生

    得以獲得最大學習效果。

    積極鼓勵教師參與校方教師培育中心之活動,提供教學專業成長之管道與

    機會,隨時充實教師專業智能。

    18

  • 2-1 專、兼任教師之數量與學術專長,符合系所、學位學程及在職專班教育目

    標及滿足學生學習需求之情形

    一、專、兼任教師數量

    本學程在100年度成立之初,只有閻雲校長及張丞圭教授兩位專任師資,後

    續即開始增聘數位符合本學程需求之專任教師,並持續延攬癌藥研發各領域之

    知名學者,成長至今,已經擁有13位專任師資。

    100學年度~103學年度之生師比分別為1.5、0.6、0.77及1,遠優於一般規

    定。為強化教學效果與小班教學目標,未來仍將增聘師資,維持低生師比,提

    供學生優渥之學習資源。

    表2-1 各學年度生師比

    學年度

    專任師資 兼任師資 中研院

    師資 學生數

    本校講座教授

    生師比 學程內

    支援專任

    合聘專任 學程內

    中研院

    院士

    國際知

    名學者

    100 2 36 0 37 3 3 2 1.5

    101 10 36 9 37 6+1(外) 3 2 0.6

    102 13 15 13 35 9+1(外) 3 2 0.77

    103 13 15 13 35 11+2(外) 4 2 1

    二、專、兼任教師學術專長符合學程之教育目標,並滿足學生學習之需求

    本學程專任教師均獲有國內外著名大學生命科學相關系所博士學位且擁有

    豐富的癌症生物與藥物研發相關領域專業知識與背景,在癌症與藥物研發的研

    究之經歷均有傑出專業表現。教師專長及開課內容與本學程訂定四大教育目標:

    【培育國內頂尖癌症生物醫學與藥物研發之專門人才】、【具有與國際間癌藥

    相關學術領域共同合作研發之能力】、【增進癌症科技研究與藥物研發之跨領

    域技術應用】及【促進癌藥基礎研究應用於臨床轉譯醫學之能力】符合,因此

    能符合學生學習與教學所需。本學程專兼任師資概況如下:

    19

  • 表 2-2 專任教師名冊

    姓名 職稱 最高學歷 研究領域及專長

    鄭雅文 教授/主任 中山醫學大學醫研所博士

    肺癌毒理、病毒腫瘤學、大腸直腸癌、轉譯醫學

    閻雲 教授 托馬斯杰弗遜大學病理學與細胞生物學博士

    臨床癌症學、癌症藥物研發、轉譯醫學

    李輝 教授 中興大學食科所博士 腫瘤學、轉譯醫學

    林宏惲 教授 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病毒學博士

    細胞生物學、癌症研究、Signal transductions 、Steroid hormones

    黃旭山 教授 德國雷根斯堡大學藥理學博士

    新藥開發:先導藥物至候選藥物,小分子藥物研發、癌症藥物研發、轉譯醫學

    許南榮 副教授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 胸腔外科、肺癌研究

    潘秀玲 副教授 台灣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研究所博士 藥物研發、疾病動物模式、藥理學

    20

  • 姓名 職稱 最高學歷 研究領域及專長

    李崑豪 助理教授 成功大學基礎醫學研究所博士

    癌症分子機制研究、微小核

    糖核酸致癌與抑癌機轉研

    究、腫瘤細胞能量代謝之研

    究、抗癌藥物活性篩選

    黃翠琴 助理教授 台灣大學分子與生物學研究所博士

    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生

    物資訊學、細胞與分子生物

    學、癌症生物學

    劉晏年 助理教授 慈濟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

    細胞與分子生物學、癌細胞

    轉移機制 及訊 息傳遞 、

    Cancer Epigenetics、癌幹細

    胞分化調節機轉、miRNA 與

    基因調控

    楊培銘 助理教授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

    基因調控與表觀遺傳學、癌

    症表觀基因標靶治療、細胞

    自噬與癌症療法、細胞死亡

    機轉、細胞週期調控炎症訊

    息傳遞

    皇甫維君 助理教授 北卡州立大學分子細胞毒理博士

    分子毒理學、訊息傳遞、分

    子與細胞生物學、癌症生物

    蔡淵欽 助理教授 羅格斯大學藥理學博士

    去氧核糖核酸受損訊息、抗

    癌研究

    李雨青 專案

    助理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藥學博士

    分子生物學、標把藥物研

    發、噬菌體展現系統、抗體

    工程學

    陳忻怡 專案

    助理教授 台灣大學分子醫學博士

    細胞生物學、癌症轉移分子

    機轉、癌症動物模式、微小

    核醣核酸與癌症轉移

    21

  • 表 2-3 合聘教師名冊

    姓名 職稱 原聘單位 專長

    何元順 教授

    醫學科技學院醫

    學檢驗暨生物技

    術學系

    癌細胞生物學、抗癌藥物研發、轉譯醫學

    陳瑞明 教授 醫學院醫學科學

    研究所 細胞及分子生物學、分子藥理與毒理

    王家儀 教授 醫學院醫學科學

    研究所

    生理學、神經藥理學、神經生物學、神經

    解剖學

    邱弘毅 教授 公衛暨營養學院

    公共衛生學系

    癌症流行病學、心血管流行病學、遺傳流

    行病學、公共衛生

    徐鳳麟 教授 藥學院生藥學研

    究所

    然藥物(降血糖、降血壓、腦神經障礙、

    代謝症候群疾病等)之探索、

    中草藥應用研究開發、生物科技於製藥及

    保健領域之應用、多酚性活性化合物探索

    張丞圭 教授 公衛暨營養學院

    傷害防治所 腫瘤生理學、神經腫瘤、轉譯醫學.

    陳志榮 教授 醫學院醫學系病

    理學科

    解剖病理、細胞病理、腫瘤的新穎生物標

    陳瑞明 教授 醫學院醫學科學

    研究所 細胞及分子生物學、分子藥理與毒理

    劉景平 教授 藥學院藥物科學

    學科 抗癌小分子化合物設計與合成、有機合成

    賴文福 教授 醫學院臨床醫學

    研究所

    生物醫學材料、分子影像、組織工程與再

    生醫學、社會科學與醫學、轉譯醫學

    邱仲峯 副教授 醫學院醫學系放

    射線學科 放射腫瘤學

    賴基銘 副教授 醫學院醫學系內

    科學科

    腫瘤內科專科、癌症分子靶點基礎研究、

    抗癌新藥開發

    劉興璟 副教授 醫學院臨床醫學

    研究所 癌症生物學、幹細胞生物學

    魏柏立 副教授 醫學院醫學系外

    科學科 大腸直腸癌

    林景堉 副教授

    醫學科技學院醫

    學檢驗暨生物技

    術學系所

    生物晶片、體外診斷試劑開發、專利地圖

    分析、產業分析

    22

  • 表 2-4 兼任教師名冊

    姓名 職稱 專長

    陳立宗 教授 腫瘤內科、消化內科、實驗治療和轉譯研究

    陳育民 教授 胸腔內科學、胸腔腫瘤學

    翁祖輝 教授 生化及分子毒理學、毒物代謝與致毒機制、催化活性、分

    析重組及環境污染物、藥物調控單氧之研究

    劉昉 教授 癌症醫學、抗癌藥物研發

    謝世良 教授 醣體免疫學、腫瘤免疫學、分子醫學

    洪建中 副教授 病毒學、蛋白質化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

    陳炳焜 副教授 細胞訊息傳遞、腫瘤生物學、細胞分子生物學、基因調控

    曾大千 副教授 核糖核酸穩定度調控、蛋白轉譯調控、微型核醣核酸、生

    物資訊

    林家齊 副教授 泌尿癌症的藥物治療、胸腔癌症的藥物治療、癌症新藥早

    期臨床試驗

    王宗曦 助理教授 人體試驗、醫務法規、公共衛生、傳染病防治、婦女健康

    林鼎晏 助理教授 蛋白質交互作用、蛋白質轉譯後修飾、細胞老化

    洪良宜 助理教授 細胞生物學、細胞週期調控、分子生物學

    董光義 助理教授

    頭頸部及四肢各種腫瘤切除及重建、燒燙傷傷口及其他各

    種傷口之手術治療及照護、洗腎用動靜脈管手術及周邊血

    管手術、其他各種整形及美容手術

    23

  • 同時,本學程亦延攬多位講座教授,多為國際知名學者,其中更有四位為

    中央研究院院士,定期來校進行交流,並向學生分享最新學術研究。

    表 2-5 講座教授名冊

    姓名 專長

    彭汪嘉康院士 腫瘤內科、癌症遺傳學

    龔行健院士 Biochemistry、Microbial

    Biology、Molecular Genetics

    劉昉院士 癌症醫學、抗癌藥物研發

    葉篤行院士 Rheumatology、Cardiology、

    Immunology

    安康教授 分子生物、分子藥理學、轉譯

    醫學

    Dr. James Miser Pediatric Oncology & Pediatric Hematology

    24

  • 2-2 專任教師之結構與流動之情形

    由於本學程甫成立兩年多,大部分教師都是新進教師,目前教師的流動有

    張丞圭教授轉聘回醫學院傷害防治研究所,於103學年度起,許南榮副教授亦轉

    聘醫學系負責胸腔外開教學,其他並無任何教師退休或離職。

    所延攬之師資皆具有博士學位,目前師資結構堅強,同時進一步結合醫學

    科技學院其他學程,神經再生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及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之師

    資,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表2-6 各級教師數目一覽表

    師資結構 教授 副教授 助理教授 總數

    學程專任師資 5 2 6 13

    校內支援師資(合聘) 15 5 0 15

    學程兼任師資 5 4 4 13

    總數 25 11 10 41

    中研院師資共 35 位 特聘研究員 研究員 副研究員 助研究員

    10 8 10 7

    2-3 教師依據課程所要培育之核心能力,進行教學設計與應用研究成果、多元教學方法

    及設計學習評量之情形

    本學程經過多次會議討論核定通過四項教育目標五項核心能力(詳項目一:

    目標、核心能力與課程設計)。依據本學程成立宗旨、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將課

    程規劃四大類,規劃對應之課程如表2-6。

    表2-7 核心課程規劃

    領域核心課程 課程規劃

    癌症生物研究基礎課程 分子癌症生物學、分子毒理學、表觀遺傳學、細胞與分

    子生物學、訊息傳遞、高等化學生物學、結構生物學、

    腫瘤生物學

    新藥研發及分析課程 分子醫學與藥物研發、天然物化學與藥草醫學、抗癌分

    子藥物作用學、藥物設計與開發、病毒腫瘤學癌症能量

    代謝特論、生物晶片之分析與應用

    癌症研究實驗設計課程 高等儀器分析、癌症生物研究方法、臨床癌症與轉譯醫

    學、肺癌研究專題討論、生技製藥產業之發展

    生物醫學資訊課程 基因體學和系統生物學、生物晶片之分析與應用、進階

    生物統計學、癌症生物資訊學

    25

  • 本學程每一門課皆有製作教學綱要,以便學生於開學之初即瞭解課程的教

    學目標、教學內容及評量方式,並且在第一堂授課時即説明教學目標與內容及

    評量方式,確保學生充分瞭解。教師教學方式非常多元,包括講授、討論、報

    告、外聘演講、實驗操作、實地參訪等。此外,本校也提供了My2TMU的網路平

    台,師生之間亦充分利用此一平台進行互動與線上討論。

    本學程教師所採用的評量方法,皆針對本學程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指標設

    計評量方式,且評量方式多元,包括學習態度、課堂參與、書面作業、紙筆測

    驗、期末專題報告等檢核學生是否達成該課程所定的各項核心能力。如此學生

    可以瞭解自己是否已具備該項能力,教師亦可針對學生核心能力達成度進行課

    程設計、教學及評量方式的改善,讓學生能多元的、充分的展現學習成效。

    2-4 教師自編講義、編製數位媒材做為教學輔助,提昇學生學習成效之情形

    本學程教師大多以自編講義做為教學輔助,並利用數位媒體如 power point

    或是影片協助授課以提昇學習成效。本校也已建置提供教師與學生存取講義、

    討論課程、成績公布、作業批改的 My2TMU教學平台,藉由數位平台與學生互

    動討論,以瞭解修課學生的學習歷程,提供學生更多元化的學習,對於教師的

    授課亦有相當大的幫助。此外,為因應網路教學之趨勢,本校亦設立開放式課

    程網(Open Course Ware, OCW),以提供學生日後複習以及網路課程學習之管

    道,目前本學程教師正在熟悉此系統,預計在 103 學年開始使用。

    2-5 依據教學評量結果,協助教師改進教學設計、教材教法與多元學習評量方

    法之情形

    一、 執行教學評鑑機制:

    本校訂有教師教學評鑑實施要點,每學期由問卷彙集學生反應教學意見,

    協助教師改進教學參考。本校教學評鑑採5 級分評定(附件2-1)。依本校教學評

    鑑辦法(附件2-2)規定:「凡平均級分在3.5(不含)以下者,由教務長會同系所主

    管共同研商處理,必要時由系所主管進行教學改進與輔導」。

    本學程近三年教師教學評鑑結果如附件2-3,皆高於教學評鑑辦法規定的3.5

    積分,顯示在教學上頗受學生的肯定。

    圖2-1教師教學評量實施情形

    26

  • 二、藉由教師發展中心協助教師專業成長

    本校的教學發展中心會定期辦理教師專業成長研習、新進教師研習、協助

    教師教材數位化等活動,提昇教師教學品質。並藉由教師教學反應調查檢視教

    學品質提昇成效,建立回饋機制,以完善教學品保系統,本學程亦皆配合宣傳

    並鼓勵教師踴躍參加,若有老師因無法於活動當時參加者,本校教學發展中心

    都會將活動的簡報及影音公布在網頁上,以提供有興趣的老師參考。教學發展

    中心亦設置了數位教學網頁交流,提供老師們相當多的教學網站,有豐富的教

    材、教案、討論區、社群、教學平台等以協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

    2-6 教師配合課程需求,進行實務教學之成果

    本學程規定入學之學生須完成兩次的實驗室實習(Laboratory Rotation),每

    次實習至少 6 週,教師須對進入實驗室的同學,進行學術研究實務上的教導,

    同學亦藉由本實習課程,了解教師研究內容,將有助於同學未來研究方向。

    本學程課程規劃教學主軸,除了課堂教學亦開設“生技製藥產業之發展”

    這門課,提供學生至生技公司參訪,以達理論與實務學習之目標。

    圖 2-2 參訪永信藥廠 圖 2-3 參訪聯華生技理署

    2-7 學位學程授課教師協調課程教學內容,達成科際整合之機制及其運作情形

    一、學程合作單位師資

    本學程合作之單位為中央研究院癌症生物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因此

    所有的合作師資均以中央研究院癌症與轉譯醫學相關領域之專才為主(附件

    2-4)。

    二、學程協調課程教學機制

    本學程專任教師配合中研院的「癌症生物與藥物研發」學程以及本校其他

    系所等單位,進行癌症生物與藥物研發博士學程的課程協調,以及協助教學內

    容的安排與規劃。相關的機制運作情形包括:(1)由本學程專任教師提供協助支

    援中研院開設的癌症生物與藥物研發課程中的必修項目,以及(2)由本學程專任

    27

  • 教師開設選修課程並邀請本校或中研院相關研究人員參與課程之教授。

    貳、特色

    1. 本學程師資橫跨臺北醫學大學與中央研究院,專業領域師資陣容堅強, 有助

    專業研究領域的深耕。

    2. 本學程之課程注重研究之深度與廣度,從癌症生物之基礎課程至藥物研發之

    後端應用平台,依教師之專長規劃四大核心課程,內容循序漸進,有利於專

    業人才之培育。

    3. 本學程整合本校與中央研究院的相關單位,在教學與研究資源的利用達到最

    大的效益,支援學程所需,提昇研究與教學的品質。

    参、 問題與困難

    1. 本學程之師資在癌症生物學研究的師資陣容符合目標,但藥物研發(例如藥物

    動力學)的相關人才稍顯不足。

    2. 學程內教師教學經驗尚淺,仍需不斷學習精進其教學方式,以落實學生基本

    能力之培養。

    肆、改善策略

    1. 積極延聘藥物研發相關領域的師資,結合校內其他學院有關藥物研發及製成

    的師資。

    2. 敦請資深教授提供其教學規劃與推行經驗。

    3. 執行新進教師輔導機制。

    伍、項目二總論

    本學程師資充足、教師專業領域多元,符合本學程的教育目標。並且整合

    本校及中央研究院師資共同依據核心能力協調課程教學內容,利用師資的互補

    性加強學生在研究及課程上的跨領域訓練。開設課程注重研究之深度與廣度,

    從癌症生物之基礎課程至藥物研發之後端應用平台,依教師之專長規劃四大核

    心課程,內容循序漸進,有利於專業人才之培育。根據教學內容所需,本學程

    教師使用多元化之輔助教學,協助學生學習效率。評量之方式則根據不同學生

    之特質,有效評鑑其習得之核心能力。本學程並備有完善的教學評鑑回饋機制,

    能即時並有效協助教師改善教學。

    28

  • 圖 2-4 項目二 PDCA 流程圖

    • 積極聘任符合教學專長師資• 確實規劃符合本學程核心能力及發展的課程

    • 輔導教師設計多元化教學方法,提昇學生學習意願

    • 設計適當評量方法了解學生學習成效

    • 課程委員會定期審視課程是否符合教學目標

    • 依據學生教學評鑑回饋調查了解學生學習成效

    • 辦理師生座談了解學生學習狀況

    • 依據教師評鑑回饋機制檢討核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 協助教師改善教學方法及輔導學生加強其學習能力與動力

    • 規劃學程之師資結構• 確保教學符合教學目標• 規劃適宜之多元教學與評量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成效

    • 落實教學評鑑機制

    Plan Do

    CheckAct

    29

  • 第三節 項目三、 學生輔導與學習資源

    壹、現況描述

    3-1 提供學生學習輔導之作法

    3-1-1 學生輔導委員會設置

    本學程是與中央研究院共同設立學生事務委員會,協助學生各項課業上及

    生活上之諮詢與輔導(如表 3-1),其中北醫依據 101 年 9 月 18 日學程會議設置

    學生輔導委員會,並於 102 年 7 月 25 日學程會議進行學生輔導委員會委員改選

    (如表 3-2),藉由學生輔導委員會成立可隨時瞭解與掌握學生研究與生活上的需

    求,其章程與任務如附件 3-1 說明。

    表 3-1 與中研院合辦之學生事務委員會及其職掌

    北醫 中研院 執掌

    主席 施純明 學務長

    (當然委員)

    楊文欽 副研究員

    (當然委員)

    1. 學生住宿事宜

    2. 學生報到、新生訓

    練、醫療保險等事宜

    3.發放獎學金事宜

    4.提供學生課業上及生

    活上之諮詢與輔導

    委員 林宏惲 教授 沈家寧 副主任

    委員 劉晏年 助理教授

    表 3-2 本學程自訂學生輔導委員會及其職掌

    學生輔導委員會 執掌

    主任委員 鄭雅文主任 1. 協助本學程學生課業問題之輔導。

    2. 協助本學程學生生活經濟問題。

    3. 關於本學程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之評估。

    4. 建立本學程學生預防與治療性輔導之機

    制。

    5. 協助建立本學程學生因學習研究壓力之心

    理健康狀況出現偏差行為等精神疾病之輔

    導機制。

    6. 收集導師輔導紀錄、追蹤導師輔導成效,

    及依據導師輔導記錄,每學年遴選系優良

    導師 1-2 名,給予獎勵並提報競選院、校

    級優良導師。

    執行秘書 楊培銘老師

    委員

    劉晏年 老師 黃翠琴老師

    皇甫維君 老師 蔡淵欽老師

    30

  • 3-1-2 導師制度建立,落實輔導

    癌症生物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於與「中央研究院」合辦,於 100 學年

    度開始招生,103 學年度學生數達 13 名(含二名國際生),本學程建立導師制提

    供學生之學習輔導。102 學年度學生輔導委員會由鄭雅文主任擔任主任委員,行

    政老師楊培銘擔任執行秘書,劉晏年老師、黃翠琴老師、皇甫維君老師、蔡淵

    欽老師擔任委員,任期一年制。教師平時除課堂上的授業、解惑外,也提供其

    他問題的諮詢,使學生在其成長的過程中可以得到適當的幫助。

    本學程輔導組織架構(圖3-1)與102學年度導師輔導學生人數(表3-3)如下所

    示:

    圖 3-1 學程輔導組織架構

    表 3-3 學程導師及行政老師現況 (103 更新)

    博士班

    年級 人數 導師姓名 行政老師姓名

    博一 3 劉宴年 楊培銘

    博二 3 黃翠琴 楊培銘

    博三 3 李崑豪 楊培銘

    博四 2 蔡淵欽 楊培銘

    外國學生 2 (博一、博三各一名) 林宏惲 楊培銘

    31

  • 本學程採小班導師制,輔導學生生活調適與學習適應的方式。一年級新生

    在尚未確定指導教授前,學程會先指定一位專任教師為導師,並在學期中召開

    座談會輔導新生適應校園生活,每年會召開學程會議確定每年專任教師擔任導

    師之導生名單;配合研究生確定指導教授後,由指導教授與導師雙軌並行對研

    究生進行輔導,適地協助學生的學習與壓力反應。

    圖 3-2 學程內獎勵優良導師

    3-1-3 本學程規劃新生輔導

    對於甫入學的一年級的研究所新生都於入學階段舉行「新生入學說明會」,

    同時中央研究院也會於入學前進行新生參訪活動,讓同學們更加認識中研院的

    師資以及研究環境,開放自由選擇性的實驗室實習,藉由此活動了解兩邊師資

    的研究內容,進而幫助同學進行指導老師的選擇及研究方向的定位。北醫大也

    會在開學前對新生同學進行新生座談,詳細告知學程發展特色、教育目標及核

    心能力,以此加強學程整體的向心力。藉由此座談且透過清楚的說明,使學生

    們能順利地適應研究所生活。

    圖 3-3 102 學年度新生說明會實況

    32

  • 3-2 提供學生之學習資源及其管理維護機制

    3-2-1 教學資源

    本學程課程開授規劃,事先皆以會議進行討論,其中課程委員會成立成員(如

    表3-4)更會邀請學生及校外學者(產業界人士)擔任,藉由一同參與討論過程中,

    隨時調整本學程之課程規劃。此外,本學程學生可利用學校網路上網查詢各個

    課程之教學進度與課程大綱,在選課前可先上網查詢,清楚了解到課程內容,

    包括課程介紹、授課方式、授課目的、學習目標、參考書目、課程進度及考試

    配分等項目,進而幫助學生選擇適合的研究發展方向之相關課程。同時,學程

    學生可透過全校課程地圖的建立,學生可以清楚了解修課學習路徑,提供學生

    選課選擇性與自主性,能有助於學生規劃、組織、整合所修之課程。此外,學

    校 建 置 多 元 的 數 位 學 習 平 台 , 如 My2TMU 線 上 學 習 管 理 系

    (http://my2.tmu.edu.tw),本學程部份課程的教學兼具e-learning的學習管道,讓

    老師學生可於平台上進行課程討論與講義或課程影音分享,學生利用網路互動

    (My2-TMU)得到更有效率的研究學習。此外,本學程學生也可以利用校內舉辦

    各項多元的訓練課程與研習,從中可因應自身的領域專長,選擇課堂外的專業

    技能。

    為輔導學生增強英語能力之機制,本學程所規劃之必、選修課程多數為全英

    語教學,其中專題討論課程更是安排學生以英語報告方式進行,此外,本學程

    學生更可選讀修習通識教育中心及其它各系所開設學術寫作之相關英文課程,

    藉以增強英語能力,以達學程畢業門檻。

    表 3-4 課程委員會

    課程委員會 任期(二年):103.08.01~105.07.31

    召集人:鄭雅文主任

    專任教師:林宏惲老師、潘秀玲老師、劉晏年老師、李崑豪老師、楊

    培銘老師、黃翠琴老師

    學生代表:楊仲智 (三年級代表)、林曉晴(二年級代表)

    校外學者:沈志陽(中研院)、徐麗芬(中研院、吳漢忠(中研院)、陳瑞

    青(產業界人士)

    校友代表:缺

    3-2-2 行政人員聘任

    本學程的行政工作主要聘任一名專任行政人員負責,除了在工作崗位克盡

    職守外,並以協助學程工作順利運作為目標,現階段除能支援教學行政工作,

    更能協調本學程學生課業、學習、行政、實驗研究及學習生活的相關支援,本

    學程所編列業務費如表 3-5,行政事務達老師與學生需求。本系大部分採購、經

    33

  • 費撥付、公共設施之維修與清潔等工作均由學校特定單位統一處理,因此在行

    政作業上減輕許多系上的負擔。

    表 3-5 學程經費表

    年度 100 學年度 101 學年度 102 學年度 103 學年度

    學程業務經費 500,000 元 465,100 元 465,100 元 465,100 元

    3-2-3 中央研究院提供學程空間

    本學程與中央研究院合辦,有許多共同開課的課程,中研院在國際研究生

    教學大樓(Taiwa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Program,簡稱 TIGP) 設有教室、休

    息室及討論室等,可供同學上課、自習、交誼等使用。

    圖 3-4 TIGP 設施

    3-3 提供學生課外學習活動之作法

    3-3-1 提高國際視野

    博士班研究生應更具有國際視野,為了提供課外學習活動,未來規畫包括:

    一、提昇校際合作

    1. 擴展國際大學或研究室計畫合作,達成實質學術交流: 本學程鼓勵研究生

    多多參與國外學術活動,發表其研究成果, 以推廣本學程的國際學生招生

    目的。出席國際會議除了可以向教育部申請補助外,校內亦有相關補助

    辦法,例如「臺北醫學大學補助教師及博士班出國研修辦法」、「臺北醫

    學大學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辦法」等(附件3-2~3-3),本學院也訂定了

    「補助學生出國發表論文暨參加國際會議相關獎勵辦法」(附件3-4)以激

    勵學生參與國際化。另外,積極邀請國內外學者參與所內舉辦的學術研

    討會, 於其中尋求可能合作的機會 (表3-6)。

    34

  • 表3-6 大型學術演講活動

    時間 內容

    102.01.31 邀請美國John Hopkins教授Paul Englund來台進行研

    究分享

    102.03.28 敬邀 Dr. Reen Wu 演講,並與學程內教師座談,目前

    已有許多合作進行

    102.04 教師參與 AACR 年會(美國華盛頓 DC)

    102.5.24 鄭雅文教授受邀演講(2013 臺灣蛋白體學會年會暨國

    際轉譯醫學新知研討會)

    102.05.28 敬邀 Prof. Tony Kong 演講並與學程教師座談

    102.05 敬邀 James Miser 進行演講 (Topic: Pediatric

    Oncology)

    102.07.19 敬邀 Jian Han MD. Ph.D 演講及座談(Topic: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of Immune Repertoire for Biomarker Discovery)

    102.07.19 敬邀 Prof. Chung-Chiun Liu 進行演講(Topic:

    Advancement in Single Use Disposable Biosensors for Detection of Biomarkers for Various Diseases)

    103.03.21~22

    舉辦 2014 國際臨床分子醫學診斷研討會,敬邀多位國

    際知名學者分享學術及最新研究

    103.04.11 鄭雅文教授受邀至 Center for Comparative

    Respiratory Biology and Medicine (CCRBM)進行演講

    103.04.19 敬邀 Dr. Jiaoti Huang 進行演講(Topic:

    Neuroendocrine Differentiation in Prostate Cancer)

    103.05.02 敬邀 Dr. Edward Chu 進行演講及學術交流(Topic: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Cancer Institute Cancer Therapeutics and Phase I Program)

    103.05.19 敬邀Dr. Gerd P. Pfeifer進行演講(Topic: Modified DNA

    bases in development and cancer)

    2. 提供師生赴海外姊妹校交流之機會(北醫盟校列表附件3-5),提昇學生外

    語能力及增進其國際視野: 本學程明確訂定學生需於畢業前,必須達到

    一定的英文能力檢驗為畢業條件之一,鼓勵學生及教師參與國際性學會

    (如:American society for cell biology, 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

    spectrometry),發表成果於國外研討會。輔導學生英語能力的機制目前

    反映在80%學程所開設之必選修課程均為英語授課,其中專題討論課程

    更是安排學生以英語報告方式進行,此外,本學程學生更可選讀修習以

    下通識教育中心開設相關英文課程,藉以增強英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