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70
2015.06 第六期 'Jun

Upload: hyuan-tsai

Post on 22-Jul-2016

23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6 download

DESCRIPTION

準備放暑假囉!

TRANSCRIPT

Page 1: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通識 在東海

2015.06第六期

'Jun

Page 2: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 ♥  

Page 3: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目錄

本月焦點.特別報導

  系列講座:基督教大學與中國的現代化

   胡適形象的解構和重塑

   基督教大學與中國的現代化

   胡適與基督教

   燕京大學社會系與社會學的中國化

   

五&六月座後報導

  通識茶敘&通識講堂:

張燦輝教授系列講座:通識教育啟示錄

張燦輝教授系列講座:最後歸宿──墓園雕塑文化探索

神學沙龍:威廉斯:知識的傷痕  

  神學沙龍:基督信仰與生態運動

  神學沙龍:臺灣基督教& 1 9 8 0 後社會運動

  人文三缺一:「大學」為什麼(不)讀經典

  人文三缺一:「創造性」創造性的條件

  人文三缺一:「大學」東海大學的人文教育

  人文三缺一:「創造性」創造性的心靈

教室之外.專欄

  別小看戀愛啦!─談 2 月冬季日劇《約會》的喜劇式愛情。  折磨與苦難成就更好的自己─談 2 月冬季日劇《影子寫手》的女性成長

裸奔.東海

問卷反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age 4: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本月焦點.特別報導系 列 講 座 : 基 督 教 大 學 與 中 國 的 現 代 化

講 者 : 江 勇 振 教 授

    ( 美 國 哈 佛 大 學 博 士 , D e P a u w U n i v e r s i t y 歷 史 系 教 授 )

0529FRI

12:15-14:00

0529FRI

15:00-17:00

胡適形象的解構和重塑─《舍我其誰:胡適》的啟示主講者:江勇振教授

與談人:陳以愛副教授

基督教大學與中國的現代化主講者:江勇振教授

主持人:潘兆民副教授

Page 5: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0601MON

13:00-15:00

0526MON

16:00-18:00

胡適形象的解構和重塑─ 胡適與基督教主講者:江勇振教授

主持人:童元方教授

燕京大學社會系與社會學的中國化主講者:江勇振教授

主持人:王崇名教授

主 辦 單 位 : 共 同 學 科 暨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 歷 史 學 系 、 社 會 學 系 、 校 牧 室

Page 6: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正午、驕陽似火,一群人們聚在角落習齋聽江勇振教授談胡適。江教授任

教於德堡大學歷史系,為忠實地呈現胡適的思想淵源,他在教書之餘下苦

功研究。完成了兩部《舍我其誰:胡適》後,江教授為下一本努力 . . . . . .

關於胡適的研究不勝枚舉,許多人從各式史料中拼湊出這位跨文史哲、

宗教、社會學的新文化運動領袖。胡適青年時便深知自己必定聲名顯赫,

故在文字上多有保留,日記、情書也不例外。部分研究者迷失在胡適故布

的迷陣,但江教授享受研究時的挑戰、趣味。他為研究胡適對易卜生的看

法遠赴挪威外交部,最後雖未見手稿,卻意外得知《玩偶之家》的原版結

局,在場聽眾無不為那大相逕庭的最後一幕驚豔。言談中,江教授再三強

調研究胡適之難非看遍史料,是從眾資料中掏出「金」,提出新觀點。

胡適形象的解構和重塑─《舍我其誰:胡適》的啟示

撰文|胡家瑋

系列講座

主講者|江勇振教授

與談人|陳以愛副教授

基督教大學與中國的現代化 

Page 7: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與 談 人 陳 以 愛 老 師 讚 許 江 教 授 治 學 的 嚴 謹 態

度 , 也 提 出 自 己 閱 讀 江 教 授 著 作 後 的 感 想 。 她

稱 讚 江 教 授 行 文 時 的 栩 栩 如 生 , 鼓 勵 在 場 同 學

培 養 基 本 語 文 能 力 。 在 陳 老 師 的 認 知 中 , 學 界

對 胡 適 呼 聲 最 高 的 時 期 是 一 九 二 零 到 三 零 年

代 , 許 多 近 代 學 者 詬 病 胡 適 的 深 度 。 對 此 , 江

教 授 認 為 以 胡 適 所 處 的 時 代 環 境 他 並 不 膚 淺 ,

他 的 過 人 之 處 是 「 廣 度 」 。 江 教 授 將 胡 適 比 做

刺蝟,用一個方法便打遍天下。

在 場 的 同 學 好 奇 胡 適 、 江 教 授 對 太 陽 花 學 運 的

看 法 。 江 教 授 表 示 他 的 看 法 較 接 近 杜 威 , 杜 氏

一 輩 子 堅 持 民 主 理 念 , 他 認 為 遊 戲 規 則 要 循 體

制 內 管 道 改 變 的 可 能 性 極 低 。 胡 適 則 認 為 任 何

政 權 一 定 要 維 護 , 法 律 至 高 無 上 。 江 教 授 也 用

目 前 任 教 學 校 所 面 臨 的 運 動 和 學 生 們 對 話 , 整

場分享討論熱烈,欲罷不能。

對 於 胡 適 花 十 年 拿 到 博 士 學 位 一 事 , 江 教 授 亦

提 出 引 人 入 勝 的 洞 見 。 在 他 看 來 , 胡 適 可 能 是

口 試 沒 過 。 胡 適 在 論 文 中 指 出 墨 家 觀 點 可 以 發

展 出 邏 輯 , 但 他 的 口 試 官 杜 威 先 生 卻 認 為 傳 統

邏 輯 不 是 思 想 程 序 只 是 形 式 。 學 成 歸 國 後 , 胡

適閱讀杜威,受其政治哲學影響至深。

除 了 學 術 外 , 胡 、 杜 兩 人 在 感 情 世 界 也 有 所 交

鋒 。 胡 適 的 情 婦 洛 維 茨 多 年 後 成 了 杜 威 的 第 二

任 夫 人 。 不 明 瞭 命 運 安 排 的 胡 適 只 有 在 給 洛 維

茨的信中敢用吻、 想念等字眼,給江冬秀、韋

蓮司和曹誠英的情書盡是月亮。

Page 8: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基督教大學與中國的現代化

撰文| 林郁翎

緊 接 著 上 一 場 解 構 和 重 塑 胡 適 形 象 的 講 座 , 江 勇 振 教 授

在 今 日 第 二 場 課 外 講 堂 接 著 講 述 關 於 中 國 現 代 化 與 基

督 教 之 間 的 淵 源 , 在 講 堂 開 始 時 , 江 教 授 以 歷 史 詮 釋 的

角 度 作 為 本 次 前 言 , 他 提 到 歷 史 大 部 分 都 是 詮 釋 下 的 產

物 , 如 日 本 戰 敗 後 , 國 民 黨 接 收 台 灣 時 將 他 們 的 行 為 稱

作 光 復 , 而 共 產 黨 政 府 則 以 解 放 作 為 他 們 掌 權 中 國 大 陸

的 詞 彙 , 這 些 用 詞 的 使 用 是 奠 基 在 撰 寫 歷 史 的 政 府 有 多

少 名 詞 能 夠 使 用 , 所 以 是 選 擇 性 的 用 語 , 這 種 情 況 同 樣

也 能 套 用 在 中 國 基 督 教 大 學 的 歷 史 上 , 因 此 本 次 講 座 便

以歷史上教會大學在近代中國的變遷作為主題。

系列講座

主講者|江勇振教授

主持人|潘兆民副教授

基督教大學與中國的現代化 

Page 9: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首先,江教授提到在華人地區的基督教教育和當

時 在 地 的 傳 教 士 有 密 不 可 分 的 關 係 , 早 在 1 9 世

紀末,待在中國的傳教士多為英國和美國遣派而

來,而當時到中國傳教目的並不是教育,在這些

傳教士的概念中,他們來此不在提升文明,而是

和黑暗勢力搏鬥,他們是為著把基督福音傳給中

國 人 , 並 且 使 所 有 地 球 上 的 國 家 成 為 基 督 教 國

家,因此許多傳教士對於對中國的教育問題其實

不大關心的,但由於當時的中國百姓的識字率不

高,並且當時人民的身體也不好,因此要讓中國

的百姓身體健康乃至於能夠看懂福音,醫院以及

教 會 學 校 的 建 立 便 是 當 時 1 9 世 紀 傳 教 的 首 要 工

作,但因為國籍的不同以及基督教各個派別的不

同,因此衍伸出不少問題,所以此時設立學校以

及各機構的資源難以得到統合。

直到20世紀前半葉的一場自強運動,讓早期教會

大學的努力得以能開枝散葉,因著這場運動,讓

當時的傳教士教授的科目,如英語以及數學,得

以獲得重視,並且因為商業的需求,教會學校也

由免費讓窮人子弟就讀的機構轉為商紳子弟的貴

族學校,這讓教會學校在當時成為一種獨立於科

舉制度外的學校,在這樣的情況下,教會學校確

實為中國的現代化做出許多貢獻,如有些教會設

置的女子學校是不允許學生纏足的,同時,在有

些女學生畢業之後,她們是能夠繼續在學校裡教

書甚至繼續就讀研究所,這為當時的中國帶來不

少女權的觀念,在科學的面向,教會學校設立第

一所有科學實驗室的大學,並且也是首先成立教

科書編輯的團隊,甚至開設體育課程的創舉,因

此教會學校的確為當時仍留有封建氣息的中國帶

來一股西方學校的風氣。

但是好景不長,在1946年以後當時的國民黨政府

兵敗如山倒,因此教會學校在連搬家都來不及的

情況下,不得不配合當時的人民政府,將原本在

國民黨政策底下的三民主義改為共產黨的馬克思

主義,而在1950年美國凍結所有在中國的教會大

學資金,許多教會大學必須整併,或者隨著國民

黨政府撥遷來台灣,而這也是所謂的因著擁有歷

史詮釋權的因素,教會學校或者被抹為西方帝國

主義的先鋒,或是為帶來西方進步思想的機構。

Page 10: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胡適形象的解構和重塑─胡適與基督教

撰文|胡家瑋

第三場講座,江教授帶我們探討胡適與宗教的關係。胡適是無神

論 者 , 其 無 神 論 啟 蒙 在 十 一 歲 , 彼 時 司 馬 光 所 說 的 : 「 形 既 朽

滅,神亦飄散,雖有剉舂磨,亦無所施」將他從地獄、牛頭馬面

的夢靨解救出來。未料相信無神論的他會在留美之始幾乎皈依基

督教,江教授認為這是因為胡適是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人;

從 上 海 求 學 時 期 開 始 , 他 有 對 反 躬 自 省 的 執 著 及 修 身 進 德 的 焦

慮。留美後的所見所學卻徹底地挑戰他傳統的學術、思想、價值

體系。他對基督教的興趣、幾乎成為基督教徒的事實所反映的就

是傳統修身進德體系對基督教道德體系的全面臣服。

系列講座

主講者|江勇振教授

主持人|童元方教授

基督教大學與中國的現代化 

Page 11: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胡 適 與 基 督 教 邂 逅 在 「 北 美 中 國 基 督 徒 留 學 生 協

會 」 所 舉 辦 的 夏 令 營 , 在 日 記 中 他 提 到 當 時 M e r -

ce r的見證深深感動他。但胡適的理性在受洗前戰

勝 感 性 , 他 寫 到 : 「 他 們 用 『 感 情 的 』 手 段 來 捉

人 , 實 是 真 情 , 後 來 我 細 想 此 事 , 深 恨 其 玩 這 種

『 把 戲 』 , 故 起 一 種 反 動 。 」 胡 適 便 這 樣 與 皈 依

基督教擦肩而過。

自 我 要 求 高 的 胡 適 赴 美 後 在 基 督 教 的 感 化 下 持 續

修 身 進 德 。 他 學 習 富 蘭 克 林 《 自 傳 》 的 日 省 十 三

條 , 閱 讀 聖 經 與 《 效 法 基 督 》 。 曾 經 他 因 讀 馬 太

福 音 淚 流 滿 面 , 晚 年 與 陳 之 藩 先 生 談 起 此 「 宗 教

經 驗 」 仍 意 猶 未 盡 。 他 讚 賞 《 效 法 基 督 》 中 那 絕

對 、 無 條 件 、 匍 匐 謙 卑 、 無 怨 無 悔 地 學 習 基 督 的

受 難 的 精 神 的 教 誨 , 認 為 此 精 神 可 以 變 化 氣 質 ,

造 就 像 聖 人 一 般 無 私 奉 獻 的 人 , 惟 它 有 其 反 智 的

一 面 。 對 胡 適 而 言 , 那 個 反 智 的 代 價 太 高 。 由 此

可見胡適雖有宗教情懷,但也有愛智的心性。

此 外 , 胡 適 也 關 心 在 華 基 督 教 事 業 的 前 途 。 他 認

為 基 督 教 必 須 與 近 代 文 明 與 時 俱 進 , 相 信 天 國 就

在 此 時 此 地 的 人 世 間 。 有 趣 的 是 , 他 相 信 中 國 的

理 性 主 義 將 戰 勝 基 督 教 , 這 與 他 終 其 一 生 專 研 可

證學、科學的事實不謀而合。

與 談 人 童 元 方 院 長 以 文 學 角 度 切 入 , 認 為 胡 適 是

個 壓 抑 的 人 。 她 大 膽 推 測 胡 適 與 江 冬 秀 結 婚 的 理

由迫於社會壓力。 這推測引發熱烈討論。在座

的 李 貽 峻 牧 師 則 認 為 胡 適 是 個 典 型 的 中 國 知 識 份

子 , 傳 統 的 包 袱 可 能 是 造 成 他 不 能 夠 信 仰 基 督 教

的 原 因 。 在 座 同 學 也 將 討 論 延 續 到 太 陽 花 、 民 主

和政治,好的對話讓角落習齋好不熱鬧。

Page 12: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燕京大學社會系與社會學的中國化

撰文|林郁翎

本 日 第 二 場 課 外 講 堂 由 社 會 系 的 黃 崇 名 老 師 做 簡 短 的 引

言,他提到東海大學的社會所是兩岸中創立最早的,並且

燕京大學是中國第一間擁有社會系的大學,同時燕京大學

也和東海的成立頗有淵源,因此今日這場講座使他感覺親

切,而在結束胡適與基督教的講座後,江勇振教授本次的

題目和他的博士論文研究有關,他那時的題目為以燕京大

學的社會科學,南開大學的經濟研究所以及馬克斯主義的

農村經濟研究機構這三者為主,而本次他主要所講的題目

為燕京大學的社會系和當時中國社會的關係。

系列講座

主講者|江勇振教授

主持人|王崇名教授

基督教大學與中國的現代化 

Page 13: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江教授提到燕京大學社會系的開辦和當時在中

國的基督教青年會有很大的關係,當時在北京

青 年 服 務 團 面 臨 的 問 題 就 是 他 們 沒 辦 法 引 起

學 生 對 基 督 教 的 熱 情 , 於 是 他 們 想 知 道 當 時

1 9 1 1 年 的 中 國 學 生 對 什 麼 有 興 趣 , 他 們 做 了

一些問卷調查的結果發現,太過理想主義的中

國 學 生 沒 辦 法 看 到 當 時 中 國 社 會 的 問 題 , 於

是他們從開辦夏令營,針對國家的興衰和個人

的德行問題著手,成功引起中國學生的興趣。

並且在1918年後,青年會的不少成員也過渡到

燕京大學的社會系中,但在此時燕京社會系面

臨的問題就是,由於從事社會服務的成員佔大

多數,因此想從事社會研究的成員就變得比較

弱勢,這使得燕京大學社會系有一個慘澹的開

始,但在二戰過後社會研究派轉為主流,並且

之後為學術界做了不少貢獻,在過後由於共產

黨人民政府底下的政策緣故,燕京大學以及它

的社會系也因此走入歷史。

Page 14: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Page 15: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張燦輝教授系列講座:

通識教育啟示錄

─ 香港中文大學 張燦輝 客座教授

張燦輝教授系列講座:

最後歸宿──墓園雕塑文化探索

─ 香港中文大學 張燦輝 客座教授

Page 16: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撰文| 陳姵穎0602TUE

─ 香港中文大學 張燦輝 客座教授

張燦輝教授系列講座:通識教育啟示錄

通識茶敘&通識講堂

除 此 之 外 , 對 於 一 門 課 程

的 衡 量 標 準 亦 試 圖 採 取

多 元 的 面 向 , 除 了 學 生 的

評 量 之 外 , 也 要 衡 量 老 師

對 於 一 門 課 程 的 承 諾 , 是

否 與 一 開 始 的 授 課 大 綱 符

合 。 因 為 知 道 學 生 的 評 鑑

並 非 完 全 等 於 實 質 , 故 才

需 拉 長 時 間 來 觀 察 一 門 課

的 開 設 。 期 望 一 門 課 能 真

正 的 對 學 生 有 所 影 響 、 有

幫助。

關於通識教育,古往今來總有諸多的討論,通識教育之於大學課程中的地位性、

比重性,人們站在不同的立場,對於通識教育的思量亦會有所不同。在香港中文

大學,張燦輝教授對於大學通識教育採行的方式是根據唐君毅先生的教育理念,

以智性關懷劃分的四個修讀範圍, 大學通識教育,注重知性學術的培養,科目設

計需要協助學生理解學術追求與生活經驗的關聯。

Page 17: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2 0 1 5 年 6 月 2 日 為 通 識 講 堂 , 開 放 給 老 師 、 學 生

共 同 參 與 。 本 次 講 堂 邀 請 曾 擔 任 過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哲 學 系 系 主 任 、 通 識 教 育 主 任 的 張 燦 輝 教 授

前 來 分 享 , 對 於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十 四 年

下 來 之 經 營 經 驗 與 理 念 。 本 學 期 因 港 大 與 東 海

的 合 作 , 邀 請 張 燦 輝 教 授 於 六 月 份 前 來 開 授 榮

譽 通 識 課 程 , 分 別 為 死 亡 與 不 朽 、 愛 情 哲 學 兩

門 課 程 , 期 望 在 日 常 課 程 之 餘 , 亦 能 透 過 講 座

來讓東海師生們有不同對話的空間與機會。

而 從 通 識 教 育 實 行 的 經 驗 來 看 , 會 發 現 幾 個 狀

況,包括:學生選修性質不相同的學科,不易掌

握整個課程理念、缺乏共同學習經驗,難以建立

校園討論風氣。而在這樣的風氣底下,為了使學

生 們 能 具 備 更 廣 泛 的 共 通 基 礎 形 成 對 話 風 氣 ,

於 是 便 有 為 所 有 一 年 級 同 學 設 的 經 典 名 著 研 討

班:與人文對話、與自然對話,讓學生們從經典

閱讀開始。引領方式是讓重要的問題透過經典中

被提出,進而並且產生怎樣的對話。當以特定主

題 切 入 , 經 典 成 為 學 生 自 省 和 同 儕 討 論 的 觸 發

點,進一步帶領他們唸完經典,那麼就成功了。

透過張燦輝老師的經驗分享,我們不免反思起東

海這幾年通識教育課程主題的開設,跨領域的經

典閱讀課、角落習齋舉辦的人文三缺一、神學沙

龍等講座、讀書會都試圖啟發與改變師生之間的

經 驗 交 流 方 式 , 透 過 經 典 去 結 合 自 身 的 生 活 經

驗、人生信仰……等等,在大學中重要的時空間

引領師生的對話、交流,每一刻都能成為在場所

有參與者的啟蒙點。

Page 18: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有一天我們也會經歷自己的死亡。死亡作為一個生物

性的事實,它被談論的價值在於生命本身不是問題,

而是社會建構下的奧秘。如果我們僅僅侷限在思索「

生」的問題而不將「死」納入我們的視野,如何在這

有限的存在中發現其奧秘呢?又或者對死亡的看法,

「墓園」是一個可以接近與面對死亡的途徑。

墓 園 , 基 本 上 源 自 在 十 八 世 紀 , 隨 著 工 業 革 命 的 進

展,人口逐步集中城市,原本位於城牆內的大小墓地

不敷使用,不得不挪出更大的空間來容納往生的人。

到十九世紀初,有規模的墓園開始出現。當天現場,

張燦輝教授提供許多親自去各地墓園的照片。除了客

座於東海時在附近墓場所拍的照片外,也包含了張教

授自己家鄉香港的墓園以及旅行歐洲時所拍下的各地

如米蘭、巴黎、德國等地不同的墓與墓園。

通識茶敘&通識講堂

撰文|黃雯秋0609TUE

─ 香港中文大學 張燦輝 客座教授

張燦輝教授系列講座:最後歸宿──墓園雕塑文化探索

Page 19: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張 燦 輝 教 授 指 出 墓 園 空 間 的 設 計 對 象 , 主 要 是 針 對 生

者 , 而 非 對 於 死 者 ; 因 為 逝 者 已 矣 , 而 生 者 來 到 墓 園

裡 , 內 心 可 以 被 安 慰 , 思 念 之 心 可 以 被 滿 足 。 墳 墓

不 單 單 是 埋 葬 死 者 的 地 方 , 它 亦 是 表 達 濃 烈 情 感 的 場

域,代表生者與死者之間的記憶。

西 歐 的 墓 園 大 多 有 許 多 雕 像 裝 飾 , 這 些 雕 像 通 常 裸 著

身 , 表 達 痛 苦 、 悲 傷 、 渴 望 、 希 望 等 。 雕 像 既 是 藝 術

亦 是 對 死 亡 的 敬 畏 , 它 們 同 時 也 是 生 者 與 死 者 之 間 的

仲 介 者 。 事 實 上 雕 像 的 「 裸 」 形 塑 著 死 亡 跟 愛 慾 是 一

體 的 。 愛 與 死 有 甚 麼 關 係 ? 於 現 代 社 會 制 式 的 靈 骨 塔

是 無 法 展 現 死 亡 中 的 慾 ; 在 歐 洲 許 多 墓 碑 除 了 有 天 使

雕 像 陪 伴 外 , 那 些 裸 著 身 的 雕 像 以 沉 靜 冰 冷 樣 貌 , 看

似 凝 結 了 一 切 , 卻 也 企 圖 在 凝 結 中 尋 找 永 恆 , 尋 找 死

者與生者關係的永恆。

墓 園 好 似 一 本 人 生 故 事 集 , 一 個 墓 碑 即 一 個 個 體 的 私

人 史 , 儘 管 人 人 在 時 間 面 前 沒 有 贏 的 機 會 ; 然 而 透 過

墓 園 雕 像 表 述 無 限 與 不 朽 。 不 論 華 麗 或 滄 桑 皆 在 此

轉 化 成 一 個 個 引 人 入 勝 的 故 事 , 讓 人 佇 足 、 停 留 、 懷

想、思考並凝視著死亡。

Page 20: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Page 21: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世界中的靈性:

羅雲.威廉斯的《知識的傷痕》

─ 鄧元尉、姜文斌老師

台灣基督教與1980年代以來的社會運動

─ 王昭文、王政文老師

舉目望山:

基督信仰與生態運動的對話

─ 林益仁老師

Page 22: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神學沙龍.座後報導

撰文|簡郁婷

─鄧元尉、姜文斌老師0505TUE

世界中的靈性:羅雲.威廉斯的《知識的傷痕》

「他在教義學與系統神學中/發想,/他的鼻孔聞到/靈的味道,在上帝

那一邊看到/一個洞,那是知識的/傷痕,並把他的手伸進去,相信」

           

               ──節錄R.S 湯瑪斯〈羅傑.培根〉

五月的第一場神學沙龍由來自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的鄧

元尉老師與東海大學哲學系的姜文斌老師一同帶領著在場

師生共同進入羅雲‧威廉斯所著「危險」信仰世界,帶著

所有人共讀這本當代基督史經典:《知識的傷痕》。

Page 23: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知識的傷痕》此一書名源自威爾斯詩人R.S 湯瑪斯

的 詩 作 〈 羅 傑 . 培 根 〉 中 的 一 個 片 語 。 鄧 元 尉 老 師

開 場 就 聲 明 「 靈 修 」 會 炸 毀 我 們 長 期 累 積 的 信 仰 知

識 , 所 以 靈 修 是 危 險 的 ─ ─ 靈 修 並 不 盡 是 平 靜 與 喜

樂 , 上 帝 的 臨 在 並 不 總 會 讓 我 們 感 到 安 逸 或 舒 適 。

鄧 元 尉 老 師 也 援 以 自 己 的 信 仰 與 神 學 研 究 經 驗 為 註

解 。 他 坦 言 自 己 第 一 次 閱 讀 《 知 識 的 傷 痕 》 時 確 實

受 到 許 多 信 仰 上 的 挑 戰 , 特 別 是 他 從 小 深 受 系 統 神

學 所 影 響 , 而 他 自 己 也 引 以 為 傲 ─ ─ 換 句 話 說 , 羅

雲 ‧ 威 廉 斯 的 思 想 直 接 有 力 地 搗 進 他 用 信 仰 知 識 所

建 立 起 的 堡 壘 ─ ─ 而 直 至 今 日 、 時 過 多 年 , 他 依 然

仍能從羅雲‧威廉斯這本書中得到許多啟發。

Page 24: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羅 雲 ‧ 威 廉 斯 認 為 對 於 ( 信 仰 的 ) 知 識 而 言 , 靈 性 是

危 險 的 , 因 為 我 們 過 去 信 仰 經 驗 所 累 積 的 知 識 會 因 上

帝 的 臨 在 不 在 如 以 往 地 理 所 當 然 , 更 甚 者 我 們 的 印 仰

與 知 識 ─ ─ 如 羅 雲 ‧ 威 廉 斯 在 書 中 一 再 強 調 ─ ─ 會 因

為 上 帝 的 介 入 而 扭 曲 變 形 , 盡 是 矛 盾 與 陌 生 。 羅 雲 ‧

威 廉 斯 身 為 一 名 神 學 學 者 、 英 國 教 會 的 領 導 人 、 以 及

普 世 教 會 的 精 神 領 袖 , 他 的 研 究 不 僅 受 到 學 界 大 量 關

注 , 也 因 為 他 這 樣 特 殊 、 與 傳 統 教 會 觀 點 格 格 不 入 的

信 仰 觀 點 而 備 受 爭 議 , 甚 至 也 曾 被 捲 進 許 多 場 爭 辯 當

中。

鄧 元 尉 老 師 進 一 步 闡 釋 羅 雲 ‧ 威 廉 斯 眼 中 的 靈 修 。 傳

統 靈 修 學 透 過 默 想 經 驗 靈 性 、 透 過 出 離 經 驗 , 放 下 屬

人 的 掙 扎 與 痛 苦 到 達 屬 靈 的 領 域 。 然 而 , 羅 雲 ‧ 威 廉

斯 並 不 同 意 此 一 觀 點 , 他 認 為 靈 修 只 能 來 自 自 身 的 經

驗 與 實 驗 。 靈 修 學 是 對 靈 性 經 驗 的 探 索 、 是 個 人 透 過

自 身 挖 掘 信 仰 的 經 驗 。 靈 修 無 法 訴 諸 於 權 威 與 教 義 ,

教 義 是 最 後 總 括 經 驗 的 角 色 , 教 義 是 骨 幹 , 而 唯 有 透

過 經 驗 人 們 才 能 為 這 骨 幹 賦 與 具 體 的 血 肉 。 而 這 同 時

也是為什麼羅雲‧威廉斯選擇以基督教史的觀點切入

靈 修 學 , 透 過 整 理 過 去 聖 人 的 靈 修 經 驗 , 並 將 個

人 生 命 史 、 失 敗 , 或 是 挫 折 等 個 人 層 面 涵 納 進 靈

修學方能賦予教義具體的意義。

Page 25: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知識的傷痕》特別著眼於失敗,因為在上帝炸

毀了人們所歸納出的教義傳統之後,追尋上帝的

人只得在這片混亂與失敗中不知所措地探索,希

望 找 出 一 條 光 明 之 路 卻 又 不 斷 陷 入 迷 茫 深 霧 之

中,但那卻是基督信仰的起點──一如保羅與伊

格那丟所經歷的那樣。

姜文斌老師──身為在場少數幾位非基督徒中之

一──向鄧元尉老師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我們

該如何面對自己被判斷為異端這件事呢?鄧元尉

老師則為回答,對於羅雲‧威廉斯而言,社群是

優於個人的;意即,做為一個基督徒優先於個人

對上帝、真理與信仰的追求;但這件事情仍需考

量到當代的情境,「做為一名基督徒」最後也有

可能與馬丁路德一樣造成與教會的決裂;然而即

便如此,羅雲‧威廉斯的看法仍然是以社群的成

長為主,絕裂並非優先選項。

最後,鄧元尉老師如此結語:靈性需要透過肉身

的經驗認識上帝,而非只是透過智性上的理解,

畢竟教義與知識的歸納最終只是人們無法經驗的

骨幹。聖經透過矛盾質疑我們的信仰,希冀以知

識或邏輯化解這個矛盾,同時也失去與上帝或靈

性直接接觸的機會,因為信仰的最深處是我們無

法化解、也不可能化解的陌生性師──那是通往

上帝的路徑。

Page 26: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神學沙龍.座後報導

撰文|林怡秀

─ 王昭文、王政文老師0512TUE

台灣基督教與1980年代以來的社會運動

「我們確信太平洋的美麗島台灣是上帝所創造,並恩賜給四

族群為鄉土,讓我們在此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人權宣言》1977

Page 27: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時間來到五月中旬,在禮拜二晚上的角落習齋,

這個晚上由《新使者》的執行總編輯──王政文

老師一同與東海大學歷史系的王昭文老師來到一

周 一 會 的 神 學 沙 龍 , 與 在 場 的 師 生 共 同 追 憶 自

1980年代以來台灣長老教會如何與居住在台灣的

人們共同起伏於當代社會波動之中。

王 昭 文 老 師 先 是 從 長 老 教 會 說 起 。 在 2 0 0 0

年 以 前 , 長 老 教 會 因 為 太 過 涉 入 俗 世 , 而 經

常 受 到 其 他 教 會 的 質 疑 ; 但 長 老 教 會 的 入 世

精 神 究 竟 從 何 而 來 呢 ? 長 老 教 會 是 根 據 加 爾

文 神 學 而 生 的 教 會 議 會 體 制 ; 身 為 宗 教 改 革

主 流 之 一 的 加 爾 文 神 學 , 長 老 教 會 同 樣 地 也

延 續 這 樣 為 真 理 與 自 由 奮 鬥 的 信 念 與 傳 統 。

從1960年以降,台灣長老教會大量地參與台灣

社會運動。當時,在國民黨獨裁統治的黑幕之

下,長老教會因為教會人員經常有機會出國考

察,多有機會接觸民主自由浪潮與波動,與美

國神學新氣象;在1965年起,為了因為當時大

戰後急速變化的社會,長老教會發起「倍加運

動」以及隨後的「新世紀宣教運動」,主張關

懷弱勢、並進行社會調查,進而發展出深耕於

台灣社會的本土神學,為台灣長老教會參與社

會運動發出最初的槍響。1970與1980年代,台

灣面臨一連串的國際危機,長老教會因此以更

大幅度參與台灣社會的發展。

Page 28: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舉凡台灣於民國六十年退出聯合國或隨後美國

與中國建交,長老教會均公開發表宣言,呼籲

台灣政府確保台灣人民的權利以及確保台灣是

為自由的堡壘,甚或向美國與台灣政府呼請,

確保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長

老教會也在這社會波動中對內發表信仰宣言,

希冀教會能定根於本土社會、認同島上人民,

並盼望眾人因教會而得福;從1960年代以來,

儘管受到其他教會的質疑,長老教會一直以教

會的立場關心國家前途,並主張民主改革。而

在台灣民主改革重大歷史事件中,長老教會並

無缺席。王昭文老師為在場師生們講起在美麗

島事件,在這事件中許多長老教會領袖人物常

見於黨外運動,甚至因為受牽連而入獄,以及

因為林宅血案而建立的義光教會。

王昭文老師繼而講述1980年代,當時社會因為

黨外運動已在高壓政權下衝出一些空間,氛圍

已變,教會參與於社會運動與關懷的多樣性大

為開展,包括勞工、漁民、彩虹婦女,或原住

民社區關懷等,以及農民院動、吳鳳銅像破壞

事件等等,長老教會多所參與;教會甚至引進

草根運動基礎訓練,教育一般民眾了解政府與

人民的權利結構,為人民提供與政府權力抗衡

的力量基礎。王昭文老師當天也展示許多舊照

片,拉近在場師生與當時教會與社會處境的距

離,一張張黑白照片,如歷其境。

Page 29: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1 9 9 0 年 代 以 後 至 今 , 長 老 教 會 維 持 其 改 革 傳

統,不只在政治上多所參與台灣社會,在其他

議題如反核、美麗灣,以及近期的太陽花運動

與都市更新相關運動都可以看見長老教會的身

影。

儘 管 近 幾 年 ─ ─ 一 如 當 天 在 場 同 學 所 提 出 的

──長老教會因為各自的政治立場與教會所秉

持的信念而導致內部意見有所分歧,而太多議

題也會分散教會力量、甚至造成彼此的衝突,

對此,王昭文老師則認為,那個可以討論、可

以有分歧、有衝突的空間才是長老教會最為珍

貴之處;畢竟上帝也在別人的話語當中,學習

傾聽、並與他人妥協是代議制,也是長老教會

中非常珍貴的經驗,即便這會讓代議制看來似

乎毫無效率。

Page 30: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神學沙龍.座後報導

撰文|林怡秀

─ 林益仁老師0408WED0519TUE

舉目望山:基督信仰與生態運動的對話

今天的神學沙龍由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人文研究所的所長,林益仁老

師為大家講述生態、人文、神學三

者 之 間 的 關 係 。 以 《 新 約 聖 經 》 (

羅馬書,第1章:第20節)的內容作

為開序。『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

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

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

得,叫人無可推諉。』從上帝所造

的天地萬物之中,去感受到其中的

秩序,從而建立對於上帝的信仰。

Page 31: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林益仁老師從生態學的根本串聯到人與生態的關

係,進而衍伸出自然神學、生態神學的概念。生

態學一詞,由德國生物學家恩斯特‧海克爾(Er -

nst Heinr ich)於1866年所定義,意指研究生物體

與其周遭環境關係的科學。生態學的詞彙再更往

前追溯,是由希臘語“家”與“學科”所組成。

由此帶入了今日講者的中心主軸:家。

所 以 當 生 態 知 識 在 建 構 時 , 必 須 面 對 且 回 答

的 問 題 為 : 「 生 態 學 為 何 在 ? ( W h y ? ) 」 、 「

生 態 學 為 什 麼 在 ? ( W h a t ? ) 」 、 「 生 態 學 何 時

在?(When?)」、「生態學為誰在?(Who?)」

,以及「生態學如何在?(How?)」(以上翻譯參

照 講 者 文 字 簡 報 ) 。 當 講 者 拋 出 這 些 問 題 後 , 將

這些似乎圍繞著生態學一詞打轉的問題,帶回生

態學其形成的根源。這根源與人文,家的定義;

以及信仰,宗教之間對自然生態的不同認識,脫

離不了關係。

Page 32: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當林恩‧懷特(Lynn Townsend Whi te)於1967

年發表《The His tor ica l Roots of Our Ecolog -

ica l Cr is is》一文時,撼動了當時的思想。他

提出了一個假設:中世紀時,由於基督宗教鼓

勵了科技的發展,因而導致生態惡化。這樣的

思考觀點雖簡略、甚至粗糙,但是卻影響了人

們對基督宗教的傳統想法。生態惡化時,基督

宗教是否需要反省長久以來“以人為中心”的

考量,回歸到自然生態本身。思考對於我們所

居住的環境,一個稱“家”的地方,是否忽略

了它最根本的重要性。“家”的建立,在於土

地、在於周遭的動植物間的相處、在於空氣與

水等。一直以來被灌輸的觀念:「神創萬物,

人主宰世界」的價值觀,是否需要做調整與重

新的定義。

所以1986年,於聖方濟(St . Francis of Ass is i )

的故鄉─義大利,成立的“世界野生生物基金

會”(World Wildl i fe Fund,縮寫:WWF),便

是 一 種 對 他 者 ( 又 或 作 它 者 , 泛 指 一 切 生 物 及

非 生 物 ) 的 關 懷 之 情 。 而 一 波 波 對 於 宗 教 自 身

的反省、反思的潮流不斷湧現後,宗教界開始

了針對生態問題如何解決的會議,社會則產生

出了反文化的運動。然而這一切又都需要再度

的回到根本思考,生態的本質究竟是什麼,為

什麼需要關心生態。

Page 33: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以 台 灣 為 例 , 當 9 2 1 地 震 發 生 時 、 當 馬 告

公 園 爭 議 建 立 與 否 時 , 再 再 地 提 醒 我 們 生

態 、 人 文 、 信 仰 三 方 的 關 係 。 林 益 仁 老 師

以 他 自 身 的 經 歷 , 娓 娓 道 來 關 於 馬 告 公 園

的 爭 議 問 題 。 深 入 泰 雅 族 的 生 活 領 域 , 了

解 他 們 的 文 化 。 這 些 背 後 的 文 化 歷 史 有

他 們 獨 特 的 信 仰 , 揉 合 著 神 靈 信 仰 與 基 督

宗 教 , 他 們 看 待 事 情 的 角 度 與 非 原 住 民

不 同 。 當 他 們 在 面 對 不 確 定 性 時 , 有 種 隨

興 的 、 泰 然 自 若 的 態 度 。 他 們 理 解 在 萬 物

下 、 在 神 之 下 , 自 己 是 渺 小 的 。 這 種 渺 小

因 其 渺 小 而 被 包 容 、 被 重 視 , 因 為 他 們 的

信仰、宗教存在著靈性。

林益仁老師推薦的書本,因故無法追究其書本原名與作者。故於網路上搜尋了兩本,同書名且概念相近的書作簡介。

第一本書,《像山一樣思考(Thinking Like a Mounta in : Toward a Counci l of Al l Beings)》。林益仁老師為它寫推薦,且在

2011年3月31日,於靜宜大學中邀請作者演講。內容提到了根源性保護森林的概念,與此次講座的內容有很大的相關性。

第二本書,《沙郡年紀: 像山一樣思考, 荒野詩人寫給我們的自然之歌(A Sand County Almanac and Other Wri t ings)》。作者

是美國的生態學家奧爾多‧利奧波德(Aldo Leopold)。此書被譽為自然保育聖經,力圖喚醒人們對於生態平等、土地倫理的

意識。雖然與林益仁老師本身的關聯不如第一本書多,但是仍然與此次講座的主題有所切合,在此也供大家作為閱讀參考。

後記補充

今 日 的 講 座 從 生 態 學 、 人 類 學 中 , 看 見 了

宗 教 信 仰 的 價 值 影 響 。 當 生 態 、 人 文 、 信

仰 和 諧 融 合 時 , 似 乎 可 以 從 中 探 索 出 其 中

的 關 聯 性 與 相 似 性 。 從 講 者 舉 出 原 住 民 化

解 衝 突 的 例 子 中 , 得 知 和 解 的 意 義 實 際 上

就 是 面 對 真 相 。 結 合 此 次 講 座 的 主 題 , 從

面 對 真 相 、 還 原 根 本 的 態 度 來 看 , 似 乎 成

了 解 讀 生 態 、 人 文 、 信 仰 三 方 的 最 佳 總

結 。 最 後 , 林 益 仁 老 師 推 薦 了 《 像 山 一 樣

思考》一書供大家作參考。

Page 34: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Page 35: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大學」為什麼(不)讀經典

─彭錦堂老師

「創造性」創造性的條件

—李奉書老師

「大學」思索東海大學的人文教育

─陳以愛老師

「創造性」創造性的心靈

─吳超然老師

Page 36: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人文三缺一.座後報導

撰文|黃雯秋0514THU

─彭錦堂老師

「大學」為什麼(不)讀經典

究竟我們到底該不該讀經典?透過本周讀本,卡

爾維諾(Ita lo Calvino)的《為什麼讀經典》與林毓

生《思想與人物》中的〈一個培育博士的獨特機

構:「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兼論為什麼

要讀原典?〉思考與討論讀經典之議題。

Page 37: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現 場 同 學 提 出 了 一 個 問 題 : 談 經 典 的 問 題 在

於 「 觸 動 」 嗎 ? 所 謂 的 觸 動 即 在 閱 讀 中 使 你

產 生 特 別 的 感 受 , 現 在 經 典 是 不 是 只 剩 文 學

作 品 好 像 比 較 能 被 大 眾 接 受 ? 彭 錦 堂 老 師 的

回 復 是 : 事 實 上 這 個 問 題 不 是 問 題 , 而 是 多

元 文 化 的 關 係 。 如 果 以 直 覺 思 考 到 經 典 , 會

推薦《聖經》與達爾文(Char les Rober t Dar -

w i n ) 的 作 品 , 特 別 是 非 教 徒 更 該 讀 《 聖 經 》 。

而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客 座 張 燦 輝 教 授 分 享 經 典 的 看

法 : 經 典 最 重 要 的 是 「 人 文 」 , 從 荷 馬 、 柏 拉

圖 、 海 德 格 、 牛 頓 都 是 經 典 , 並 提 到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每 位 學 生 都 得 必 修 六 學 分 的 經 典 閱 讀 , 透

過 小 班 教 學 企 圖 使 同 學 積 極 參 與 討 論 與 思 考 。

翻譯大師彭淮棟先生則提到美國的工商管理碩士

( M B A ) 在 2 0 0 8 年 全 球 經 濟 危 機 後 改 變 課 程 , 要

求學生讀經典,而非只會替公司算成本效益;要

學 生 重 新 思 考 問 題 而 非 只 會 替 老 闆 算 錢 。 我 們

到 底 要 這 個 社 會 和 國 家 長 成 甚 麼 樣 子 , 才 是 重

要 的 問 題 。 關 於 社 會 思 想 不 能 只 看 單 一 問 題 。

首先,彭錦堂老師問了在場的大家有沒有讀過卡

爾 維 諾 的 作 品 , 老 師 認 為 卡 爾 維 諾 的 作 品 總 是

那麼好唸、這麼好讀;如果從讀者的角度思考,

不一定要想哪個經典最好,沒有確切的答案,並

期盼大家從個人性的經驗出發討論。老師也分享

了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經典是徐速的《星星.月

亮.太陽》,其書中背景是描寫抗日戰爭時期,

三 個 不 同 個 性 的 女 性 與 不 同 的 愛 情 故 事 。 老 師

說,這是成長時期閱讀最多次的書,看起來也許

沒甚麼,但是在潛意識中可能默默的在生理裡扮

演了陪伴的角色。

Page 38: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對於博雅教育未來的發展性,與談者大致認

同在現今系所專業課程的設計之下,要帶入

博雅教育的精神有其難度,尤其是課堂學生

人數增加,使得深度討論及思考的空間被壓

縮。但是專業知識和博雅教育並不對立或衝

突,博雅課程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養成,

培 養 的 是 人 在 生 活 中 所 應 具 備 的 表 達 、 思

考、書寫的能力。但是否每位學生都適合博

雅教育的教學方式則是值得關注的;陶老師

認為學生能力各不相同,就像文中提到,不

同的種子需要按照其特性來給予不同程度的

營養(知識)來使其茁壯,因此在多元開放的

情況下才有可能達到自由教育的理想。

而對於同學所提出的「人該不該讀經典」這

個疑問,本次同樣參與對談的陳以愛老師和

陶老師也針對這個問題提出各自的看法。陶

老師認為讀經典故然很有收穫,但每個人在

生活極其豐富的當代,面對當下相對來說是

更迫切的課題;在歷史的推演中,經典是經

過選擇產生的,因為在不同政權統治下都重

複進行著「再篩選」,而學習者在探索知識

的過程中也對何謂經典具有「選擇性」。以

愛老師則認為,學習固然是自我的選擇,但

無 限 制 或 不 經 篩 選 的 開 放 對 於 學 習 者 而 言

也未必是好事,還是必須要設計一個有限制

的框架,而這樣的限度下所進行的自由教育

就是博雅教育的精神。經典也的確是經過挑

選、篩選所產生的,但當代留存的經典之中

還是有值得學習的基本價值,還是能夠被稱

為典範。

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2012,〈為什麼讀經典〉,《為什麼讀經典》。南京:譯林。頁:1-10。

林毓生,2001,〈一個培育博士的獨特機構:「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兼論為什麼要精讀原典?〉

《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頁:293-306。

當週文本

Page 39: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Page 40: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人文三缺一.座後報導

撰文|林怡秀0521THU

─ 李奉書老師

「創造性」創造性的條件

今 天 討 論 的 文 本 是 〈 人 群 中 的 藝 術

家 〉 , 節 錄 自 猶 太 裔 德 國 社 會 學 家 ,

諾博特‧伊里亞斯((Norber t El ias)

的作品《莫札特:探求天才的奧秘》(

《Mozar t:Port ra i t of a Genius》)。

李 奉 書 老 師 提 到 , 她 讀 的 英 文 版 篇 名

為〈The Art is t in Human Being〉,

其實指的是在普通人中間的藝術家。

Page 41: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要 討 論 的 是 藝 術 家 的 生 活 和 藝 術 , 當 我 們 指

稱 一 位 藝 術 家 為 天 才 時 , 他 有 沒 有 可 能 同 時

也 是 一 位 普 通 人 。 以 及 當 一 位 被 我 們 所 稱 為

天 才 的 藝 術 家 , 他 的 藝 術 與 生 活 是 否 能 夠 被

切 割 。 就 十 九 世 紀 浪 漫 派 的 迷 思 而 言 , 當 時

的 人 們 開 始 崇 尚 天 才 的 形 象 , 反 而 將 他 普 通

人 的 一 面 , 有 著 喜 怒 哀 樂 的 一 面 給 抹 滅 。 而

今 天 所 要 討 論 的 文 本 的 作 者 : 伊 里 亞 斯 , 在

這 個 章 節 裡 頭 就 會 剖 析 出 , 生 活 與 藝 術 無 法

分割的觀點。

張 義 東 老 師 指 出 , 作 者 伊 里 亞 斯 不 贊 成 十 九

世 紀 浪 漫 化 刻 意 把 天 才 抬 高 的 方 式 。 他 認 為

那 種 方 式 是 藉 由 把 天 才 抬 高 , 把 普 通 人 ( 我

們 自 己 ) 貶 低 , 進 而 更 加 看 重 、 珍 惜 藝 術 家

的 作 品 。 但 是 那 樣 子 的 方 式 , 卻 會 使 得 藝 術

家 本 人 與 其 作 品 有 所 切 割 。 因 此 在 那 樣 的

情 況 下 , 莫 札 特 悲 劇 的 產 生 就 歸 結 於 他 所 誕

生 的 時 代 了 。 他 是 一 個 天 才 時 代 之 前 的 天

才 , 但 他 的 處 境 卻 因 時 代 而 與 貝 多 芬 ( B e e -

t h o v e n ) 大 不 相 同 。 貝 多 芬 在 市 場 上 , 可 以

得 到 很 多 匿 名 的 中 產 階 級 音 樂 愛 好 者 購 買 其

樂 譜 。 出 版 商 亦 會 等 著 貝 多 芬 , 將 樂 譜 寫

好 後 出 版 。 而 兩 人 最 大 的 差 別 就 在 於 , 貝

多 芬 可 以 不 需 要 再 仰 賴 宮 廷 的 資 助 。 莫 札 特

雖 然 需 要 仰 賴 宮 廷 的 資 助 , 但 是 他 卻 認 為 不

需 要 將 自 己 限 制 在 薩 爾 斯 堡 ( S a l z b u r g ) 聽 人

使 喚 , 而 是 遊 走 各 方 成 為 一 位 f r e e l a n c e r 。

當 莫 札 特 周 邊 的 人 都 將 他 歸 類 為 工 匠

的 藝 術 時 , 他 認 為 自 己 所 創 造 的 是 一 種

藝 術 家 的 藝 術 。 他 所 處 的 是 一 個 正 在

轉 型 的 時 期 , 在 意 識 型 態 上 開 始 慢 慢 拒

絕 宮 廷 的 資 助 , 拒 絕 藝 術 家 必 須 附 庸 在

統 治 者 、 教 宗 之 下 。 “ 為 藝 術 而 藝 術 ”

的 思 想 開 始 崛 起 , 認 為 可 以 靠 自 己 的 力

量 打 天 下 。 然 而 , 反 觀 貝 多 芬 , 他 則

是 勇 敢 地 完 全 拒 絕 宮 廷 的 資 助 。 從 這 兩

個 例 子 中 , 不 但 看 見 了 時 代 的 轉 變 、 思

潮 的 轉 變 , 甚 至 將 鏡 頭 聚 焦 於 “ 天 才 ”

上 。 從 這 兩 位 藝 術 家 的 身 上 看 到 , 儘 管

貝 多 芬 “ 天 才 ” 不 如 莫 札 特 早 , 但 是 對

於 作 品 的 傳 播 、 經 濟 的 獨 立 情 況 , 竟 不

如 我 們 想 像 中 “ 天 才 ” 該 有 的 遭 遇 。

Page 42: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伊里亞斯(Norber t El ias),2005,〈人群中的藝術家〉,《莫札特:探求天才的奧秘》。台北,聯經。頁:67-85。

當週文本

Page 43: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從 莫 札 特 約 五 歲 時 被 稱 “ 天 才 ” 後 , 父 親

便 安 排 他 到 處 巡 迴 演 奏 。 成 長 的 過 程 中 ,

不 僅 和 各 地 貴 族 打 好 關 係 , 也 因 父 親 的

要 求 而 有 了 十 分 嚴 格 的 訓 練 。 這 位 渴 求 關

注 與 愛 的 “ 天 才 ” , 在 尋 找 賞 識 之 人 的

路 途 上 並 不 順 遂 。 四 歲 作 曲 、 七 歲 寫 交 響

曲 、 十 歲 寫 歌 劇 , 這 樣 的 一 個 “ 天 才 ”

在 當 時 的 人 們 眼 中 僅 是 一 位 “ 天 才 ” 的 工

匠 罷 。 對 於 貴 族 而 言 , 只 是 一 個 漂 亮 的

裝 飾 品 。 期 待 與 得 到 往 往 不 成 正 比 的 情 形

下 , 莫 札 特 的 悲 劇 性 更 加 地 濃 烈 。 在 兩 位

老 師 的 剖 析 、 拆 解 下 , “ 天 才 ” 固 有 他 超

於 常 人 的 能 力 , 然 而 他 們 同 凡 人 般 努 力 、

曲 折 的 一 面 更 是 值 得 我 們 思 索 的 部 分 。

藝 術 家 也 是 人 。 藝 術 家 他 人 的 那 一 面 , 與

藝 術 的 那 一 面 其 實 是 互 相 照 映 的 。 每 個

人 其 實 都 有 想 像 力 與 創 造 力 , 但 是 藝 術 家

卻 能 夠 透 過 他 熟 嫻 的 練 習 了 解 其 規 則 , 並

且 將 想 像 與 創 造 的 部 分 展 現 出 來 。 莫 札

特 當 時 在 作 曲 時 , 其 實 並 未 脫 離 制 曲 的 框

架 , 但 是 卻 填 入 了 許 多 新 的 組 合 與 創 新 ,

而 這 部 分 很 可 以 說 是 “ 天 才 ” 與 工 匠 之 間

的 差 別 。 “ 天 才 ” 有 他 天 生 的 敏 感 , 但

他 也 和 所 有 人 一 樣 有 他 自 己 的 夢 想 與 想 像

力 與 創 造 力 。 當 這 些 條 件 具 備 後 , 再 經

由 他 們 先 前 嚴 格 訓 練 的 基 礎 , 才 能 將 混

沌 不 明 且 難 以 掌 握 的 東 西 顯 現 了 出 來 。

所謂“創造性的條件”其實不如我們想像的

簡 單 , 也 不 是 天 生 地 如 同 上 天 給 予 般 。 透

過莫札特的經歷,可以了解到一個天才的塑

造,不僅僅需要天分還有後天的努力。創造

性的條件可以說是需要經過累積與沉澱的。

Page 44: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人文三缺一.座後報導

撰文|徐瑞鎂0528THU

─陳以愛老師

「大學」 思索東海大學的人文教育

由於這場活動非常直擊核心的以「東海大學

的 人 文 教 育 」 為 主 , 現 場 的 同 學 自 然 而 然

地就談起了自己在休習課程與通識課程上的

經歷,大多數同學對於通識課程都各自懷有

想 像 , 共 同 點 不 外 乎 是 : 通 識 課 程 是 自 由

的、是智性的、是精煉的,不過每個同學對

於 修 到 什 麼 樣 的 通 識 課 機 緣 巧 合 不 一 , 第

一 印 象 和 選 擇 類 型 也 就 不 一 , 有 的 同 學 認

為通識應當取代各系的大一必修,原因是大

多 數 大 一 新 生 其 實 並 未 真 正 了 解 自 己 想 學

什 麼 、 興 趣 在 何 處 , 通 識 教 育 則 可 以 提 供

一個很好的摸索場域,為尋找自己的方向打

下基礎;也有同學認為通識課在目前大多數

同學心中,仍然是營養學分課,修課標準是

以 好 過 好 考 為 主 , 最 好 還 能 躺 著 拿 高 分 。

Page 45: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在前段同學的分享中,以愛老師聽出同學們似乎將主題

中 的 「 人 文 教 育 」 與 「 通 識 教 育 」 畫 上 等 號 , 如 果 以

上述同學所分享的通識經驗來看,其實對於通識的開課

老師而言,他們想像中的通識教育也是南轅北轍,例如

永 峰 老 師 早 先 提 過 一 些 課 程 , 曾 經 引 發 通 識 課 程 內 部

的辯論;以愛老師自己也曾經因為得過傑出通識教師獎

被 委 託 寫 通 識 相 關 的 申 請 與 企 劃 , 但 是 在 這 個 程 序 裡

面 , 無 論 是 教 育 部 自 己 、 請 來 審 查 的 評 審 或 者 是 老 師

們對於通識教育都沒有共識,參與今日討論的大一、大

二 同 學 也 不 是 很 多 , 這 整 個 現 況 甚 是 令 人 憂 心 , 畢 竟

這 是 結 構 性 的 問 題 , 光 是 東 海 本 身 內 部 就 很 麻 煩 了 ,

尤 其 類 似 於 今 天 的 討 論 通 常 都 無 法 參 與 高 層 的 決 策 ,

不 禁 令 人 疑 問 什 麼 時 候 可 以 坐 下 來 認 真 的 進 行 討 論 ?

而 談 到 通 識 是 否 等 於 人 文 , 以 愛 老 師 認 為 這 接 近 甘

陽 的 想 法 , 只 不 過 甘 陽 在 書 中 所 述 的 是 菁 英 教 育 的

想 法 。 在 台 灣 , 或 說 在 東 海 , 所 有 院 系 裡 的 理 科 、

應 用 科 系 佔 多 數 , 從 1 9 2 9 年 北 閥 後 , 整 個 教 育 都 走

科 學 、 走 國 家 富 強 的 方 向 , 1 0 0 年 都 沒 變 , 這 點 兩 岸

是 一 樣 的 , 〈 因 為 台 灣 的 現 行 制 度 是 國 民 黨 遷 移 後 跟

著 帶 來 的 〉 尤 其 中 國 大 陸 的 大 學 校 長 出 身 背 景 皆 是

科 學 院 , 換 句 話 說 就 是 教 育 高 層 裡 的 人 都 差 不 多 。

Page 46: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今 天 討 論 的 文 本 , 是 甘 陽 2 0 0 5 年 一 場 論 壇 主

要演講的內容,討論雖然有趣,但也只限於一

小撮人,所以平時談到中國政治、經濟崛起,

文化上卻要打上問號,張一中老師也認為中國

文化走至今天這個地步,扣除西方因素,主要

是因為「自大」,就文化面而言,其實說「中

國崛起」還太早;台灣也擁有一樣的問題。

台 大 、 中 研 院 都 是 過 去 北 大 民 主 科 學

那 一 派 , 人 文 似 乎 不 是 主 要 的 方 向 。

所以毋怪通識教育起步有困難,畢竟長期以來

科學主義氾濫、中華民國立國之初對科學的崇

拜 、 還 有 政 治 思 想 控 制 的 陰 影 籠 罩 , 〈 1 9 5 5

年 東 海 開 創 通 識 教 育 到 1 9 7 1 年 結 束 , 是 因 為

美國聯董會的撤出,政治力的介入很重要。〉

在這樣大家都還沒準備好的情況下就開通識,

就會造成以下情況:從前開國父思想課的老師

一轉身就教別的課,然後說這是通識、台大過

去也曾開過寵物學、珠寶鑑賞、修機車,什麼

課都開。

Page 47: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甘陽,2006,〈大學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標及模式〉,《中國大學的人文教育》。北京:三聯。頁3-40。

當週文本

東海過去因為自由學風而令人驚艷,舉例

來 說 , 新 儒 家 的 徐 復 觀 與 牟 宗 三 在 東 海

開課時就曾蔚為奇觀,畢竟在基督教大學

裡讓最不喜基督教的新儒家開課本身就很

有 趣 又 神 奇 , 變 成 今 日 連 自 己 的 特 色 都

不懂得發掘與「推銷」的景況,東海教育

本 身 需 要 一 番 改 革 , 從 美 國 芝 加 哥 大 學

為借鑑的話,其實大學通識的好壞是一波

一 波 , 東 海 也 是 , 加 上 東 海 的 通 識 教 育

理 念 來 自 哈 佛 大 學 , 核 心 概 念 即 是 「 培

養 公 民 」 , 所 以 就 通 識 教 育 來 看 , 這 如

同逆水行舟,一不努力,成果就會散去。

最 後 以 愛 老 師 認 為 現 在 應 該 做 的 , 就

是 實 踐 。 對 於 老 師 而 言 , 課 堂 就 是 戰

場 ; 對 於 學 生 而 言 , 寫 作 、 臉 書 、 活

動 就 是 戰 場 , 生 活 裡 的 實 踐 是 教 育 的

根 基 , 那 才 是 一 切 問 題 的 重 點 與 原 點 。

Page 48: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人文三缺一.座後報導

撰文|黃雯秋0604THU

─吳超然老師

「創造性」 創造性的心靈

甚 麼 是 「 創 造 性 的 心 靈 」 呢 ? 於

雷 蒙 ‧ 威 廉 斯 《 漫 長 的 革 命 》 書

中 表 述 「 創 造 性 」 有 兩 種 意 義 :

人 類 大 腦 的 進 化 ; 以 及 特 定 文 化

所 做 出 的 特 定 解 釋 , 給 予 我 們

一 些 規 則 或 模 式 , 沒 有 他 們 就 沒

有 人 能 在 平 常 意 義 上 的 「 看 」 。

在 這 樣 的 景 況 中 , 對 現 實 的 描 述

也 就 是 創 造 ; 體 驗 到 一 種 延 伸 或

是 不 同 的 現 實 亦 可 以 是 種 創 造 。

Page 49: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藝術家是否天賦異稟擁有創作的才能,抑或

是才能本來就在身體裡,透過教育發展使的

才能得以展現。如果沒有牛頓,我們就不知

道萬有引力;在藝術史不是有達文西、米開

朗基羅,甚至連梵谷也被稱為天才,這類說

法 即 是 典 型 的 天 才 論 。 在 天 才 論 中 可 以 進

一步追問天分是無中生有嗎?事實上,創作

是 必 須 站 在 前 人 的 肩 膀 上 的 , 好 比 十 九 世

紀的印象畫派,莫內一開始不受重視,直到

許多年後眾人才開始欣賞透過借助光與色的

變幻來表現瞬間之際所捕捉到的印象畫派。

而我們究竟可以談些藝術的甚麼?當天,老

師首先以「對藝術家有甚麼印象?」作為開

場,進一步透過文本的導讀分享藝術與工藝

之間的區隔、藝術與傳播、藝術與世界的關

係。作為回應「對藝術家有甚麼印象?」,

有人說:藝術家很窮、很有想像力、負責創

造不可思議東西的人、感受力較高,並實踐

其感受成為作品.. .等等。也有同學問:藝術

家是天賦異稟的嗎?藝術家的社會地位備受

重視嗎?

Page 50: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藝術家的社會地位,從古至今一直發生著改

變,而現今藝術家的地位已經比以前高出許

多。在古典希臘時代,不論柏拉圖或是亞里

斯多德皆認為藝術是模仿,因為人不可能複

製 真 實 。 十 五 世 紀 大 航 海 時 代 來 臨 , 造 紙

術、印刷術的發明與傳播使知識之取得不再

限制於教會。而在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發生重

大 的 關 鍵 演 變 在 於 復 興 古 希 臘 與 羅 馬 的 藝

術。文藝復興一方面是種學習;另一方面擺

脫了教會的束縛,將文明與文化甚至藝術的

源頭尋找回來。

在西方社會,人或是藝術家的地位都是一步

一步慢慢提升的。所謂的創造性活動或是心

靈就是「反省」。反省整體生活方式並使文

化的各種意義達成協調一致,這一種協調一

致意味著我們用以了解自身以及身邊社會的

力量有了真正的拓展。

藝術脫離不了生活,在當今日新月異的世界

傳播媒體對藝術扮演了另一種關鍵角色。儘

管藝術在不同時代背景或是不同領域擁有不

同面貌,但藝術與藝術家也許永遠是時代的

探索者,辯味著、思考著、實踐著。

Page 51: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 l iams),2013,〈創造性的心靈〉,《漫長的革命》。上海:上海人民。頁:9-49。

當週文本

Page 52: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教室之外.專欄

Page 53: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開場

生活即學習,那是我們對通識教育的想像與期望。

在早已習慣的一切之外,是不是還有些什麼?

經 常 聽 人 說 「 換 個 角 度 就 會 有 不 一 樣 的 發 現 」 , 然

而 我 們 終 究 只 能 以 自 己 狹 窄 的 眼 界 看 世 界 , 但 透 過

交 流 我 們 發 現 參 與 世 界 的 其 他 角 度 ; 知 識 為 我 們 加

上 羽 翼 , 飛 向 寬 闊 的 天 空 , 而 在 交 流 與 衝 撞 間 , 看

見自己其實沒有想像中孤獨──

Page 54: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別小看戀愛啦!─談2月冬季日劇《約會》的喜劇式愛情。

撰文|May

教室之外.專欄

12

1 《約會》宣傳banner

2 《約會》劇照

Page 55: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教室之外.專欄

1 《約會》宣傳banner

2 《約會》劇照

《 約 會 》 批 著 通 俗 喜 劇 的 外 衣 , 實 則 是 以 溫

柔 而 穩 重 的 觀 點 , 更 細 緻 更 深 層 的 包 裝 了 劇

作 家 對 於 「 戀 愛 」 所 擁 有 其 他 可 能 的 解 讀 ,

既 不 突 兀 也 沒 有 典 型 日 劇 的 說 教 情 節 , 裡 頭

更 多 的 是 一 種 揉 在 生 活 裡 的 有 趣 , 沒 有 夢

幻 、 沒 有 激 情 、 沒 有 熱 / 狗 血 , 硬 要 說 的 話 ,

除 了 喜 劇 這 點 之 外 , 一 般 而 言 談 到 對 於 戀 愛

劇 的 套 路 都 不 存 於 《 約 會 》 中 , 更 有 趣 的 是

劇 作 家 對 於 情 節 的 掌 握 , 總 是 能 在 觀 眾 以 為

自 己 就 快 要 欲 見 劇 情 發 展 的 時 候 , 以 小 小 的

反轉將觀眾一軍。

〈※以下劇透注意〉

在 男 女 主 角 的 設 定 上 , 首 先 就 是 一 個 對 於 「

男 主 外 、 女 主 內 」 以 及 「 男 人 理 性 、 女 人 感

性 」 等 等 男 女 刻 板 印 象 的 逆 反 。 男 主 角 谷 口

巧 〈 長 谷 川 博 己 飾 〉 整 天 無 所 事 事 , 沒 有 工

作 , 是 個 年 屆 3 5 還 窩 在 家 裡 靠 母 親 養 的 啃

老 族 , 唯 一 的 興 趣 是 在 自 己 的 房 間 裡 閱 讀 文

學 ; 女 主 角 藪 下 依 子 〈 杏 飾 〉 是 個 不 折 不 扣

的 「 理 科 女 」 , 從 小 就 深 得 已 逝 母 親 在 數 理

方 面 的 天 賦 真 傳 , 養 成 她 對 於 任 何 事 情 幾 乎

不 帶 感 情 的 思 考 方 式 , 故 事 的 起 始 點 , 即 是

依 子 父 親 對 於 女 兒 學 業 事 業 一 路 順 遂 , 在 感

情 上 卻 始 終 有 個 缺 失 的 遺 憾 , 依 子 為 了 回 應

父 親 的 擔 憂 , 於 是 設 下 3 0 歲 前 結 婚 的 目 標 ,

一場「交作業式」的戀愛劇就此展開。

Page 56: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戀愛和結婚之間的關係,似乎總是存在著順序的

問題。劇作家花了一集的時間讓男女主角嘗試以

相親的方式先談場「戀愛」,然而對於男主角谷

口巧而言,已經整整10多年沒有出門過的他連怎

麼跟人相處都不知道;女主角藪下依子則是用心

的收集一切關於戀愛的數據資料,例如時下的女

孩如何打扮自己、如何讓自己可愛一些等等,他

們要求自己以「普通情侶」的方式約會,卻怎麼

也普通不起來,終於在第一集結尾因為無法接受

這樣的約會模式而爆發,有趣的是,兩個自覺奇

葩的人竟然因為「無法戀愛」、「認為戀愛無價

值」而找到共通點,決定捨棄戀愛這一過程,直

接奔向結婚契約。劇作家透過男女主角的奇葩個

性提出整劇的核心問題:「戀愛與結婚是不同的

兩件事,還是擁有先後順序的同一件事?」在往

後的九次約會裡〈一般日劇集數為10集〉漸漸回

答此一問題。

3 4

3 「就算感到痛苦,就算感到厄運,如果沒有那個人

的話就失去了意義,也許這就是戀愛吧!」

4 《約會》劇照

Page 57: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打著通俗戀愛喜劇名號,劇作家卻在劇中不時的

傳達對於女權、平權的看法,例如作為女主角的

依子,在聽見男主角谷口巧稱自己為「理科女」

時,明顯的表達了對於此類稱呼的厭惡,她認為

同樣是理科,人們卻只會稱呼理科女而不稱理科

男,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彷彿女性不屬於原本

的冠稱詞,彷彿女性從事不符合期待或者是不常

見 的 職 業 便 是 怪 異 ; 男 主 角 谷 口 巧 也 曾 提 出 為

何 社 會 對 男 性 有 賺 錢 養 家 和 工 作 等 等 的 期 待 ?

為何當女性可以備受祝福的嫁人而專心做家庭主

婦 時 , 男 性 想 成 為 家 庭 主 夫 卻 是 失 敗 的 代 表 ?

劇 作 家 在 解 答 核 心 問 題 前 , 也 提 出 了 戀 愛 和 結

婚 中 , 對 男 女 刻 板 的 期 待 事 實 上 存 在 著 粗 暴 的

限 制 , 觀 眾 一 邊 覺 得 劇 情 爆 笑 , 其 實 也 代 表 這

個社會正一邊的對男性和女性畫下價值觀上的界

線,但是既然觀眾會珍惜這樣的有趣和幽默,為

何對待現實社會的各種男性女性卻那樣的苛刻?

5 6

5 《約會》劇照

6 「在戀愛與結婚中,對男女刻板的期待事實上存在

著粗暴的限制」

Page 58: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另外,以劇情發展而言,每次的約會中,谷口和依

子不停的在冤家式的相處中調和,他們從來都不喜

歡對方、甚至連好感都沒有,但是因為結婚的目標

一致,彼此慢慢的了解對方,即使那樣的了解是出

於交作業的心態。從此處看來,無論男權女權,在

谷口和依子的相處中,那都已經不是什麼重要的大

事 , 因 為 他 們 正 一 邊 嫌 棄 對 方 , 一 邊 以 希 望 對 方

更好的心態,試著是否能成功結婚,又或者是祝福

對方都能成功地找到心儀的另一半,只是即使擁有

結 婚 的 契 約 , 他 們 仍 舊 不 確 定 戀 愛 究 竟 是 什 麼 ,

其 中 又 以 女 主 角 依 子 特 別 想 要 知 道 戀 愛 的 感 覺 。

於 是 他 們 也 分 別 和 心 儀 自 己 的 人 們 : 鷲 尾 〈 中 島

裕 翔 飾 〉 、 佳 織 〈 國 仲 涼 子 飾 〉 試 著 談 戀 愛 ,

談 著 談 著 也 真 的 覺 得 自 己 戀 愛 了 , 就 在 他 們 都 以

為 自 己 要 換 結 婚 對 象 時 , 鷲 尾 和 佳 織 卻 發 現 谷 口

和 依 子 比 自 己 還 要 更 了 解 對 方 , 總 是 吵 架 、 總

是 不 對 頭 的 兩 人 卻 堅 決 的 認 為 對 方 身 上 到 處 是 不

滿 意 的 點 , 一 邊 吐 槽 又 一 邊 嫌 棄 , 甚 至 依 子 對

谷 口 不 滿 意 的 回 憶 竟 可 以 寫 了 三 本 筆 記 以 上 的

數 量 , 這 令 鷲 尾 和 佳 織 十 分 傷 心 , 雙 雙 與 之 分

手 , 驚 愕 之 下 , 谷 口 和 依 子 才 漸 漸 發 現 或 許 這 才

是 戀 愛 , 回 應 了 劇 情 中 , 公 車 上 阿 姨 所 說 的 :

「 只 有 美 好 記 憶 的 戀 愛 是 兒 戲 。 」 這 也 是 劇 作 家

在 除 了 男 女 平 權 之 外 , 最 想 表 達 的 中 心 主 旨 。

Page 59: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只 是 對 於 第 一 集 提 出 的 問 題 , 劇 作 家 並 沒 有

給 出 確 定 的 答 案 。 或 許 戀 愛 與 結 婚 並 不 互

斥 , 但 也 不 一 定 要 有 所 關 聯 , 唯 一 可 以 確 定

的 是 , 對 戀 愛 和 結 婚 極 端 感 到 美 好 或 者 是 惡

劣 的 想 像 都 是 片 面 的 , 無 論 是 哪 一 個 , 更 多

的 時 候 都 充 滿 了 柴 米 油 鹽 醬 醋 茶 般 的 平 凡 ,

一 如 角 色 所 說 的 台 詞 : 「 就 算 感 到 痛 苦 , 就

算 遇 到 厄 運 , 如 果 沒 有 那 個 人 的 話 就 失 去

了 活 著 的 意 義 , 也 許 這 就 是 戀 愛 吧 . . . ! ! 」

對 於 男 性 女 性 的 價 值 規 範 , 在 《 約 會 》 一

劇 中 已 不 成 問 題 , 因 為 無 論 孰 強 孰 弱 、 無

論 開 心 痛 苦 , 擁 有 彼 此 陪 伴 才 是 最 重 要 的

事 , 在 這 樣 已 經 幾 乎 是 結 婚 誓 言 的 前 提 之

下 , 追 問 男 權 還 是 女 權 似 乎 都 顯 得 多 餘 了 。

10

7 《約會》劇照

8 《約會》劇照

9 《約會》劇照

10 「無論孰強孰弱,無論開心痛苦,

擁有彼此陪伴才是最重要的事」

7

8

9

Page 60: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折磨與苦難成就更好的自己─談2月冬季日劇《影子寫手》的女性成長

撰文|May

教室之外.專欄

1

1 《影子寫手》宣傳海報

2 《影子寫手》劇照

3 《影子寫手》劇照

4 《影子寫手》劇照

42

3

Page 61: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教室之外.專欄

1 《影子寫手》宣傳海報

2 《影子寫手》劇照

3 《影子寫手》劇照

4 《影子寫手》劇照

「 麗 莎 終 於 是 麗 莎 , 由 樹 也 終 於 是 由 樹 ,她們彼此都從那樣晦暗的渾沌中重生。」

故 事 伊 始 , 遠 野 麗 莎 〈 中 谷 美 紀 飾 〉 作 為

屹 立 文 壇 十 幾 年 的 女 性 作 家 , 因 為 家 庭

和 事 業 上 的 雙 重 夾 擊 , 在 作 品 上 的 筆 鋒 不

如 以 往 , 對 自 己 的 能 力 和 自 信 產 生 動 搖 ;

與 此 同 時 , 新 人 作 家 川 原 由 樹 〈 水 川 麻

美 飾 〉 正 苦 於 自 己 的 寫 作 才 能 因 為 沒 有 名

氣 而 無 法 得 到 發 揮 , 因 緣 際 會 下 成 為 麗

莎 的 助 理 , 兩 個 女 性 的 成 長 史 就 此 展 開 。

相 較 於 《 約 會 》 的 輕 鬆 幽 默 偶 爾 夾 帶 諷 刺 ,

《 影 子 寫 手 》 的 文 學 性 和 嚴 肅 感 就 較 濃 ,

從 情 節 設 計 到 畫 面 拍 攝 、 現 場 設 置 皆 然 ,

如 果 說 《 約 會 》 將 男 性 女 性 的 平 權 過 程 ,

以 有 趣 的 冤 家 式 鬥 嘴 為 象 徵 的 話 , 那 麼 《 影

子 寫 手 》 更 側 重 在 女 性 的 自 我 超 越 和 寬 恕 。

Page 62: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然 而 真 正 困 擾 麗 莎 的 並 不 是 寫 作 事 業 , 她 書 寫

的 作 品 讓 她 輝 煌 過 , 她 也 以 為 當 紅 作 家 的 成

就 足 以 讓 她 的 家 庭 幸 福 , 母 親 的 話 語 卻 時 時

縈 繞 耳 邊 : 「 要 是 我 不 在 , 你 明 明 什 麼 都 做

不 了 。 」 那 無 異 於 詛 咒 的 話 語 使 她 迫 切 的 想 要

逃 離 , 這 其 實 是 很 多 職 業 婦 女 都 曾 面 對 的 問

題 , 她 們 總 將 事 業 與 家 庭 的 界 線 混 淆 , 就 像

麗 莎 是 為 了 向 母 親 證 明 自 己 和 養 育 兒 子 才 寫

作 , 她 的 自 我 其 實 也 在 作 為 母 親 、 作 為 女 兒

和 自 我 追 尋 中 迷 失 , 她 不 明 白 她 長 久 以 來 的

付 出 是 為 了 什 麼 , 所 以 她 想 從 影 子 中 掙 脫 ,

去 尋 找 解 答 ; 這 對 由 樹 卻 不 公 平 , 麗 莎 的 引 退

使 她 的 小 說 生 涯 提 前 終 止 , 無 疑 是 一 種 文 學 式

的 殺 人 , 過 去 她 沒 有 名 字 , 而 今 她 被 迫 消 失 ,

所 以 她 反 擊 了 , 她 故 意 穿 著 和 麗 莎 一 模 一 樣

的 白 色 正 裝 出 現 在 電 影 發 表 會 場 , 作 她 力 所

能 及 的 反 抗 、 諷 刺 , 由 樹 的 自 我 追 尋 和 麗 莎 一

樣 , 或 者 說 和 所 有 女 性 一 樣 , 都 始 於 叛 逆 、 始

於 分 離 , 從 這 點 來 看 , 麗 莎 成 了 由 樹 的 母 親 。

女 人 和 女 人 之 間 , 通 常 有 很 多 種 關 係 型 態 , 麗 莎

和 由 樹 的 關 係 也 是 , 她 們 可 以 說 是 作 家 與 讀 者 關

係 、 偶 像 與 粉 絲 關 係 、 上 司 與 下 屬 的 關 係 ; 也 可

以 是 師 生 關 係 、 母 女 關 係 、 競 爭 對 手 關 係 , 同 時

又 是 彼 此 的 鏡 子 , 赤 裸 的 照 見 自 我 , 以 互 相 折 磨

的 方 式 互 相 成 長 , 構 成 所 謂 的 「 女 人 何 苦 為 難 女

人 。 」 不 過 《 影 子 寫 手 》 畢 竟 不 是 單 純 的 婆 媳 爭

吵 家 庭 劇 , 麗 莎 和 由 樹 的 相 遇 也 不 是 起 自 於 爭 奪

一 個 男 人 , 〈 這 什 麼 世 間 情 走 向 … 。 〉 她 們 更 多

時 候 是 彼 此 的 盟 友 、 彼 此 永 遠 的 對 手 , 劇 作 家 透

過 麗 莎 和 由 樹 , 將 女 性 從 傳 統 男 權 戀 愛 劇 裡 的 正

宮 小 三 關 係 解 放 出 來 , 在 現 實 生 活 裡 , 女 性 和 女

性之間遠比男性們所想的更精彩。

故 事 裡 的 麗 莎 身 分 多 重 , 是 當 紅 作 家 、 是 母 親 、

也 是 女 兒 , 在 母 親 的 陰 影 和 兒 子 的 叛 逆 下 , 她 的

家 庭 一 直 是 折 磨 她 身 心 的 一 部 分 ; 由 樹 則 是 幾 乎

沒 有 身 分 的 新 人 作 家 , 在 長 期 的 槍 手 生 涯 中 , 頂

著 不 屬 於 她 的 「 遠 野 麗 莎 」 的 名 稱 活 著 。 現 實 生

活 中 , 麗 莎 是 由 樹 的 影 子 , 在 文 壇 , 由 樹 是 麗 莎

的 影 子 , 她 們 互 相 利 用 、 糾 纏 、 卻 又 珍 惜 , 擁 抱

著 各 自 的 目 的 緊 緊 相 依 , 她 們 共 享 一 份 成 就 、 也

共 同 承 擔 罪 過 , 如 同 劇 中 所 說 : 「 只 有 我 們 兩 個

合作,才是遠野麗莎。」

5 《影子寫手》劇照

6 《影子寫手》劇照

7 《影子寫手》劇照

5

6

7

Page 63: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6

7

社 會 對 於 由 樹 自 我 的 怒 吼 沒 有 太 大 興 趣 , 他 們 將

那 當 成 是 個 笑 話 看 待 , 如 同 女 性 在 聲 張 自 我 的 叛

逆 一 般 , 沒 有 人 願 意 當 作 一 回 事 , 〈 甚 至 曾 經 女

嬰 的 啼 哭 聲 被 淹 沒 在 用 來 溺 斃 她 們 的 水 盆 中 。

〉 由 樹 的 自 我 在 那 一 場 反 抗 中 被 擊 倒 而 至 於 毀

滅 的 邊 緣 , 沒 有 人 承 認 她 、 甚 至 她 自 己 也 產 生

自 我 混 淆 , 意 外 的 是 , 麗 莎 卻 因 為 不 忍 和 內 心

的 譴 責 , 主 動 承 認 了 槍 手 事 件 , 這 一 刻 起 , 即 使

惹 來 多 少 非 議 , 麗 莎 終 於 是 麗 莎 , 由 樹 也 終 於

是 由 樹 , 她 們 彼 此 都 從 那 樣 晦 暗 的 渾 沌 中 重 生 。

重 生 不 是 結 束 , 而 是 苦 難 的 開 始 , 兩 人 本 來 擁 有

多少成就,就擁有多少痛苦,由樹開始頂著「前槍

手」的名號寫作出版,因為那使她擁有更多的知名

度,她更為熟知更受歡迎,但是相對而言,她也活

在麗莎的陰影下;麗莎則用心經營自己與母親和兒

子的關係。母親失智,從只記得否定麗莎到徹底遺

忘麗莎,不過屈指可數的光陰,對麗莎而言,她所

有對母親的證明已注定是場空,在母親的記憶裡,

她將不復存在,這場為期不長的對抗中,她的恨、

她的愛、她的所有終於輸給了母親的遺忘。兒子大

樹則計畫了離家出走,用自已的人生做為籌碼對抗

母親,和麗莎自己當年對她的母親一樣絲毫不差。

「只有我們兩個合作,才是遠野麗莎。」

Page 64: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作 為 本 劇 中 隱 藏 的 第 三 女 主 角 , 〈 我

自 己 是 這 麼 認 為 的 啦 ! 〉 田 浦 美 鈴 〈 木

村 綠 子 飾 〉 與 其 說 是 麗 莎 的 秘 書 , 更

多 時 候 她 象 徵 著 大 部 分 的 日 本 女 性 , 認

真 、 專 注 、 忠 誠 、 溫 柔 , 卻 極 端 的 沒 有

自 我 , 因 為 她 將 麗 莎 的 成 就 視 為 她 的 全

部 , 麗 莎 在 文 壇 上 的 挫 敗 同 時 也 是 她 的

失 敗 , 這 使 她 將 一 切 仇 恨 指 向 由 樹 ,

帶 著 忌 妒 與 不 甘 , 她 計 畫 好 在 由 樹 的 簽

書 會 上 刺 殺 她 , 然 而 卻 是 由 穿 著 幾 乎 與

由 樹 一 樣 的 麗 莎 代 她 受 過 , 或 許 的 確 真

如 麗 莎 倒 地 後 所 說 是 報 應 , 但 正 是 這 一

刀 , 田 浦 才 確 切 的 體 認 到 自 己 和 麗 莎 本

不 同 , 她 的 自 我 才 終 於 誕 生 , 只 不 過 是

和 真 正 的 嬰 兒 出 生 一 般 血 淋 淋 罷 了 。

麗 莎 回 歸 家 庭 後 , 因 為 書 寫 的 對 象 不

同 、 為 何 、 為 誰 而 寫 也 不 同 , 她 慢 慢 地

找 回 自 己 的 筆 鋒 , 這 一 刻 她 才 發 現 自

己 一 直 尋 找 的 從 來 就 不 在 外 頭 , 如 同 麗

莎 兒 子 所 說 的 : 「 討 厭 就 討 厭 吧 ! 有 什

麼 不 好 呢 ? 」 就 算 是 恨 、 就 算 是 討 厭 ,

那 也 有 個 對 象 存 在 , 從 根 本 上 來 說 , 恨

與 愛 本 就 相 依 而 生 , 自 然 的 接 受 便 好 。

兒 子 的 率 直 讓 麗 莎 終 於 看 到 一 絲 救 贖 的 光 線 , 就 在 由

樹 和 過 去 的 麗 莎 一 樣 陷 入 寫 作 上 的 窘 境 時 , 麗 莎 及 時

的 告 訴 了 她 , 面 向 看 不 見 臉 的 讀 者 寫 作 , 事 實 上 也

是 一 種 慢 性 抹 殺 自 我 的 方 式 , 當 自 己 失 去 了 創 作 的 本

真 , 自 己 就 不 再 是 自 己 , 於 是 她 們 決 定 合 寫 一 本 小

說 , 以 誠 實 的 書 寫 面 對 自 我 , 向 所 有 大 眾 揭 開 過 去 那

段 代 筆 的 心 理 活 動 , 那 些 苦 痛 與 折 磨 的 曾 經 終 於 幻

化 成 為 創 作 的 動 力 , 只 是 她 們 的 故 事 並 不 因 劇 情 結

束 在 這 裡 , 作 為 女 性 的 她 們 還 有 好 長 一 段 路 要 走 。

Page 65: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另外,在女性獲得成長、女性彼此之間和解了以

後,劇作家畫龍點睛的處理了女性與男性之間的

關係,劇中的男性並沒有被塑造成十惡不赦的形

象 , 認 真 來 說 倒 是 多 了 點 現 實 和 理 性 、 利 益 考

量 的 味 道 , 但 正 是 因 為 劇 中 的 男 性 多 半 在 現 實

考量下選擇忽略女性、利用女性,〈出版社高層

幾乎是男性比喻職場上的不平等。〉所以或多或

少 的 成 為 女 性 痛 苦 的 元 兇 , 然 而 麗 莎 作 為 女 性

的代表,她理解他們、她包容、寬恕他們,甚至

感激他們的存在,畢竟不只女性之間有競爭對手

督促自己更好,男性更是作為女性永遠的敵手而

存在,那不是為了消滅對方,是為了砥礪自己、

遇強則強,在雙方公平競爭的情況下,發現更好

的自己,追根究柢,敵手本就是做為親密之人以

外,最長遠的陪伴者。

女性過去怒其不爭的柔弱印象終於徹底在劇中被

瓦解,為了跟男性競爭,女性自身必須比她所知

的更加堅強,在自己親身的痛過、苦過、磨練過

後,男女平權才更加可能。

「由樹的自我追尋和麗莎一樣,或者說和所有女性一樣,都始於叛逆、始於分離」

8 《影子寫手》劇照

8

Page 66: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ISSUE /

輕度強迫症病患。眼瞎耳聾的很嚴重,近

視快四百度卻不愛戴眼鏡,該聽清楚時聽

不清楚,不該聽到的聲音卻一直鑽進耳

膜裡。有時候喜歡低著頭走直線,有時候

喜歡搖搖晃晃假裝自己進入了迷幻世界。

文理卡道茵妹妹 /

竟然有男人把自己擇偶標準定為:身高160以

上、體重42,而且要有腦還有奶,但是自己根

本不達男人標準175,結果就是:有這個標準

的查某(女人〉根本看不上這個男人。

Geis t /

自介:「我是誰?」從小到大的陌生場合總要

好好介紹一番,但說清楚我到底是誰其實並不容

易。我可不可以是一朵向宇宙綻放的花?好吧,

其實我是Geis t,德文有精神意志的意思。如果

你問我人生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我會跟你說我

最喜歡的笑話:有一天紅豆餅走在路上不小心跌

倒了,你猜它說了什麼?原來我是包奶油的!

鹿方 /

魯蛇延畢生 / 自然崇拜 / Two-spi r i t / 低

調正直清新不糟糕 / 好花木玉石 / 太陽雙

子 / 月亮雙魚 / 軟漢子 / 上昇還是雙子

裸奔 ‧

幕後

==

表達的是赤誠、真摯的赤子心

象徵著青年求學的純粹與熱情

Page 67: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文理卡道茵妹妹 /

竟然有男人把自己擇偶標準定為:身高160以

上、體重42,而且要有腦還有奶,但是自己根

本不達男人標準175,結果就是:有這個標準

的查某(女人〉根本看不上這個男人。

表達的是赤誠、真摯的赤子心

象徵著青年求學的純粹與熱情

J /

小時候自以為是魔羯,長大後才

發現一切都是騙局的太陽射手,

理想主義, 但其實是走在路上也

會自撞或摔倒的危險生物, 人生

階段正處於問號滿天飛的狀態,

最愛大喊要喝酒, 但根本不常喝,

最想做的事是帶著相機去流浪

May /

目標迷糊 一直迷路 雙眼近視 令人堪

憂 通識大解放 裸奔奇幻冒險 現正上

映中 謝謝大家

瑞德 /

太陽雙魚,月亮處女。極端感性加上極端理

性,再乘以極端矛盾,等於一位擁有少女心的

憤青小姐。有時喜歡穿著率性幹練,有時喜歡

戴上超誇張髮帶、穿著Lady洋裝,假裝是公

主。關於生活,喜歡走走停停。聽覺視覺味覺

觸覺感覺是生命中的必須品,尤其仰賴味覺生

存。不相信宇宙有「絕對值」,只相信謙讓的

理解與誠實的溝通。至於人生,在歷經多次近

似宇宙大爆炸的「驚喜」之後,認為嘗試努力

將每一個當下活得踏實、快樂、健康,才能通

往安靜安定的幸福。

亞亞亞 /

心血來潮在轉車的途中想起以前愛

看的夢夢(guil ty p leasure?),

結帳前突然覺得自己應該換個口味

所以臨時改成Candy,回家開開心心

地拿出漫畫發現:我買的是上個月

的…(為什麼大家都很認真地寫了

自我介紹!?)

嘎嘎 /

走在理想道路上的奮鬥者。

一直覺得自己是挑剔的處女座,最後發現

是隻大獅子。對於香菸無感,卻短暫做過

煙斗,熱愛酒精,卻要開始戒酒。被笑稱

是極度樂觀,勇於追求夢想的傻子。

現在預備要從一個坑跳進另一個水比較乾

淨的坑裡(是嗎?)

Page 68: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神 學 沙 龍 人 文 三 缺 一

Page 69: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問卷 反饋

為使活動未來有更好的參考依據及方向

懇請您撥出10分鐘的時間協助填寫本回饋單

共同學科暨通識教育中心謝謝您!

Page 70: 104年(103-2)通識在東海 期末暑期刊

東海大學共同學科暨通識教育中心製作

策劃:陳以愛

主編:蔡函芫

執行主編 : 簡郁婷

文字編輯:簡郁婷 徐瑞鎂 林郁翎 胡家瑋  

林怡秀 陳姵穎 黃雯秋 陳冠吟

美編設計:陳儷方

攝影 : 簡郁婷 徐瑞鎂 林郁翎 陳姵穎

   林怡秀 黃靖茜 黃雯秋 陳冠吟

教學卓越計畫

地址 : 40704 台中市東海大學 975 號信箱 /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電話 : 04-23590121*22700-22704 /

傳真 : 04-23599209 東海大學共同科暨通識教育中心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of Tunghai University

通識在東海

粉絲專頁 x I n s t a g r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