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观察12月:创业月报

6
201012月版 PAGE 1 本期导读★ Twitter 带来的不仅仅是对社会化媒体的革命,更重 新定义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 ★ Kik等等新近出现的应用引发了我们对“强关系”的 思考; ★ 2011年消费者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 电子商务大热,还有哪些新的思路和发展空间? ★ 视频网站纷纷上市,仿佛已经度过严冬,其盈利模式 还有多少空间可以开拓? ★ 8家新锐网站概揽; ★ 新媒体环境下,内容如何跨平台生产和传播? 重构人与人的“关系” Re- Connected in the New Social Media STAR WATCH 星观察,是一份关于互联网/移动互 联网创业热点和趋势的汇编月刊; 我们从主流媒体之外的独立博客中 精选素材和观点,以创业者的草根视 角进行总结. 评论和推荐;汇总创业 领域的各类热点和新兴话题; 希望 更多的新公司,观点和人物, 通过这 份月刊的 编写和传播,受到关注,引 发探讨, 进而启迪创新. 感谢法国电信,盛大研究院,蓝驰创 投和TrilogyVC对我们的帮助和支持 这份月报由来自天涯海阁的徐建海 (WatsonXu), 动点博视的卢刚以及蒋 静(Cindy) 联合编辑;请您把意 见,建议,观点及评论随时 分享给我们!联系方式: mobinode AT gmail.com 请关注我们的网站www.mobinode.tv www.mobinode.com www.web20share.com

Upload: mobinode

Post on 16-May-2015

1.56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星观察12月:创业月报

2010年12月版

PAGE 1

本期导读:★ Twitter 带来的不仅仅是对社会化媒体的革命,更重

新定义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

★ Kik等等新近出现的应用引发了我们对“强关系”的

思考;

★ 2011年消费者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 电子商务大热,还有哪些新的思路和发展空间?

★ 视频网站纷纷上市,仿佛已经度过严冬,其盈利模式

还有多少空间可以开拓?

★ 8家新锐网站概揽;

★ 新媒体环境下,内容如何跨平台生产和传播?

重构人与人的“关系”Re-Connected in the New Social Media

星观察STARWATCH星观察,是一份关于互联网/移动互

联网创业热点和趋势的汇编月刊;

我们从主流媒体之外的独立博客中

精选素材和观点,以创业者的草根视

角进行总结. 评论和推荐;汇总创业

领域的各类热点和新兴话题; 希望

更多的新公司,观点和人物, 通过这

份月刊的 编写和传播,受到关注,引

发探讨, 进而启迪创新.

感谢法国电信,盛大研究院,蓝驰创

投和TrilogyVC对我们的帮助和支持

这份月报由来自天涯海阁的徐建海

(WatsonXu), 动点博视的卢刚以及蒋

静(Cindy) 联合编辑;请您把意

见,建议,观点及评论随时

分享给我们!联系方式: mobinode

AT gmail.com

请关注我们的网站: www.mobinode.tv www.mobinode.com www.web20share.com

Page 2: 星观察12月:创业月报

2010年12月版

PAGE 2

最早互联网上的关系的形成可能要数从

OICQ,MSN,QQ,Gtalk等IM构建的这种双向的关

系,这种关系需要一方请求,另外一方同意才构建

的。

之后以Twitter为代表的微博客出现之后,一种新的关

系出现了,实际其实也就是将原来的双向的关系切割

成两个单向的关系。用户可以主动关注别 人,但是别

人不一定要反过来关注,当然也有权利屏蔽对方。实

际上这种单向的关注是IM双向关系的一种延伸,用户

相互关注其实就可以认为是一种IM上的好友 的关系,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微博的客户端其实是可以取

代IM客户端的。

目前现有互联网上的关系(微博或者SNS)很多可能

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建立的,或者是通过Email,或者

是通过手机号,不过其实从本质上来讲,人 与人之间

的关系本质上只有一种,就是真实世界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人是主体,手机也好,Email也好只不过是人的

关系的联系的一种方式。目前只能手机上面 很多人其

实都会通过Google Sync来和Gmail Contacts同步

联系人,这应该是很多人最真实的联系人,但是目前

很多服务还在构建自己的关系,用户注册,邀请好

友,用户真实需要很多的关系圈吗,显 然是不需要

的,并且用户会很讨厌这种重建关系圈的过程,这也

是QQ黏性所在。

所以从用户角度而言,在互联网上用户其实也只要一

种关系圈,那就是基于用户真实关系圈的,关系圈本

身就存在,只是要怎么去利用这些现有的关系。

二、如何利用这些关系

既然关系一直存在,那如何利用真实的关系,如何整

合目前现有的互联网服务,对应于真实的关系呢,看

三个案例吧:

Pip.io

这个网站也是前两天比较火的一个网站,很多人对于

其也给予了非常高的评 价。pip.io可以将很多目前互

联网上的服务(Facebook、Twitter、YouTube)作

为应用添加到自己的页面中,很多人觉得这是将来

WebOS的最佳雏形,不过个人而言,我觉得pip.io的

一个更加重要的价值在于其统一了互联网上的关系,

核心对应于人,这些原本这些Twitter、 Facebook等

都作为人的属性存在,一个人可以有很多的社会化网

络,但是其本体应该在网络上是唯一存在的。所以其

价值应该是在于在目前的互联网的各类 服务至上其构

建了一个基于关系的服务,而这样的一个服务(入

口)或许会是用户最需要的。

inbox2

是一个社会化网络桌面集成客户端,支持的网络服务

包括:邮箱:Gmail, Yahoo, Hotmail, Outlook, Mi-

crosoft Exchange, AOL, 和任何支持IMAP/POP3 的

邮箱;社会化网络: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Yammer和 Hyves。用户可以在这样的一个客户端管

理所有的联系人,管理社会化网络信息。不过其最大

的一个价值也是可以将所有网络服务的的联系人联系

人管理页面进 行统一管理,并且使用同一邮箱的联系

人会归并显示,可以按照联系人查看相应的会话信

息。(详细介绍)

Kik Messenger

据说也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其客户端就有非常高的下

载量,其Alexa曲线也是很恐怖。当然Kik不是第一个

推出此类服务的,pingchat 和 whatsapp都是这样

的服务,不过kik短期内获得如此多的成功,还是尤其

独到之处。用户下载软件注册之后,它会扫描你的通

讯录的邮件,寻找那些已经 用同样邮件注册了Kik 服

务的朋友添加到Kik自带的通讯录,并且会通过Push的

方式提醒用户,当有你通讯录里面的用户安装kik软件

的时候,kik也会通过Push的方式提 醒你。所以其实

这个服务的价值在于,其实用户不在乎是通过手机短

信,还是邮件联系到对方,用户的需求只是要联系到

这个人,通过何种途径其实对于用户而言不重要,所

以其实这也是一种直接基于真实通讯录上的一种关系

的服务。

三、结语

所以其实上面三个例子我想表达的一个意思是,互联

网上现在的不管是SNS或者微博,都太多了,而这些

服务都在尝试着去构建一个新的关系圈,其实对于 用

户而言,可能这不是最有价值的,对于用户而言,一

方面真实的关系一直存在,另一方面互联网上的各种

关系太多,需要整合,第三就是用户希望真实的关系

可以 对应到某一个真实的虚拟关系圈。用户本质上的

需求在于联系,这个联系背后是IM,Email、手机

号,对于用户而言不是很重要。所以整合关系,构建

基于真 实互联网关系的产品非常有价值。

从新兴互联网服务看互联网服务用户关系发展趋势

-热点视野-

Page 3: 星观察12月:创业月报

2010年12月版

PAGE 3

基于“强联系”的社交网络是否会到来?《纽约客》最近有篇文章非常热门,它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指出了基于“弱联系”的社交网络其实作用有限。如果按照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见过面,来区分强弱关系的话,你会发现,目前流行的社交网络,无论是Facebook、还是Twitter,或者QQ,好友列表中总是没见过面的要多于见过面的。从中可以产生无数的信息,但是大部分不足以改变你的现实生活。

只有一种好友列表是反过来的,那就是手机通讯录。你每天给多少人打了电话,发了短信,更加逼近你的真实生活状态。而运营通讯录的,一般就是传统 的电信运营商。但是如果再进一步,运营商就拿不准了,不仅是运营商拿不准,谁都没有把握会做成什么。但是这并不影响大家都来试试看。

一种方向是功能性的,就是现在流行的kik/whatsapp类应用。你可以跨越各个手机平台、用基于网络的方式,发送短消息、图片或者分享更 多的东西。前提是一切免费。除了免费,还有很多附带优点,比如通讯过程中的状态也成为了一种附送的增值服务,比短信回执的体验更加顺畅。

不可忽视的是kik的流行方式,当你注册并登录kik时,你的好友已经在那里等你了。并且时不时的会冒出来。这应该依赖于kik快速扫描通讯录和远程比对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绝招,kik不可能在2周之内宣称达到100万会员。

同样,国内也有一个应用,上线2个月宣称达到了100万用户,那就是UC刚推出来的“UC乐园”。和kik一样,UC乐园扫描通讯录的本领也受 到了业内关注。这也许会成为手机应用开发商的原罪,哪一款做手机应用的,敢跳出来说从技术上他做不到这一点呢?如果想要隐私不被泄漏,最好的办法是学拉登,不用手机。

核心问题是,为什么需要有这么一款产品,它又能够给用户带来什么?Kik的创始人源自RIM,正是由于RIM的BB messenger 服务,不具备跨平台的能力,才有了Kik的需求和空间;而对于UC来说,浏览器已经不成问题,但它毕竟只是一个功能性的产品,所有功能性的产品都有被取代 的时候,何况手机上还有那么多自带的浏览器。

正因此,UC乐园在内部的战略意义被放得很大,无论

是DeNA、GREE还是mixi,模式都是移动社交服务。移动社交服务这词有点拗口,拿UC乐园的负责人李明远的话来说,是要解决人和信息,两个维度、四种关系的问题。

李明远业界并不陌生,他是百度贴吧的首任产品经理。有趣的是,从贴吧到UC乐园,横跨了从陌生人的匿名信息到熟人之间的真实信息,也横跨了从互 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不仅是李明远,UC也正在尝试一个巨大的转变,从一个WAP流量的门户,要去跨越到一个移动SNS的开放平台。前者是基于链接,后者是 基于应用。

拿UC的体量来看,从一款用户量宣称超过1亿,月PV超过500亿的浏览器的平台,再孵化出一个百万或者千万级的应用来,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 事物的流行,并不能简单的做推论。和开心网一样,UC乐园也是以游戏应用开始切入。只不过这次换成了熟人之间玩游戏。除了游戏之外,UC乐园还把类微博的 服务(所见)、LBS的服务(所在)都囊括进来,未来还要挖掘所说(语音)、所闻(听筒)、所思(智能匹配)。

所以这些手段成功的关键,还是在于能否建立一个基于“强联系”的社交网络,否则即使导入了通讯录,用户也会离去。正如李明远所说,他害怕的不是运营商或者其它大佬,而是在某个地方,一个不知名的创业公司做的一个玩意,那个玩意居然突然流行起来,他却不知道。

Mobinode.tv视频报道:UC CEO俞永福谈国内手机社交网络发展现状与问题UC乐园产品负责人李明远介绍UC社交网络开放平台

-热点视野-

Page 4: 星观察12月:创业月报

2010年12月版

PAGE 4

美国科技博客网站Venturebeat报道,美国投资机构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执行主管杰里米·刘(Jeremy Liew)今天发布了2011年美国消费者互联网业务的5大趋势预测报告,其中包括电子商务增加趣味性、自助广告平台服务日趋饱和、电子商务网站竞争方式 由发展新用户转向换留老用户等等。

每年年底,Lightspeed都会发布一份对来年消费者互联网市场走向的预测报告。在Lightspeed去年对2010年的预测报告中,该机构 预测Facebook社交游戏将大行其道、品牌厂商将重视网络广告资金投入、广告主与网民之间互动性将加强、网络招聘/求职业务规模将壮大以及商家将采取 实时网络业务模式。Venturebeat称,如今回头一看,Lightspeed的这5项预测基本属实。

以下为Lightspeed对2011年美国消费者互联网业务的5大趋势预测:

原文链接:http://www.alibuybuy.com/49928.html

第1种:图书交换站——可换可买

在Titletreader,用户注册后提交自己闲置的图书到站上,当有人选择要阅读提交的书后,用户将书发给请求的一方,同时获得一个信用点。用 户可以消费这个信用点,去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以此类推。发出的书越多,获得的信用点也越多,同时你也可以免费看到更多的书。这个站除了换以外,每本书的 旁边还有一个购买按键,如果想永久保留这本书,可以直接购买。

代表网站http://www.titletrader.com

原文链接:http://www.sixlook.com/archives/820.html

2010年国外比较热门的14种电子商务模式

YouTube毫无疑问是21世纪头十年改变互联网的一大创新。截止到2010年5月,YouTube 的视频在一天之内播放次数超过1亿,每分钟有24小时时长的视频被上传。其对于 1080P 视频的支持功能也于2009年底正式上线。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视频网站的火爆和吸引力。 YouTube 几乎主导了整个美国甚至很多其它国家的网络视频市场。并通过与传统媒体,如CBS, MGM合作,以及直播演艺明星的演唱会、政界人士的演讲等多种方式来寻求新的突破点。

YouTube 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盈利方式。Google CFO Pat-rick Pichette 曾在今年7月表示,YouTu-be将会尝试更多的的广告方式以达到更多的盈利。Google 在 2006 年的高价收购中并没有看走眼。YouTube 不仅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互联网中人与人、网站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并且还是一台运转良好的印钞机。

原文链接:http://tech2ipo.com/1394

国内视频网站的竞争与发展

-趋势前沿-

2011年美国消费者互联网业务的5大趋势预测

Page 5: 星观察12月:创业月报

2010年12月版

PAGE 5

闪动科技:做手机视频领域的的ibook;为视频领域的CP提供一个内容管理和发行的平台服务。闪动科技推出的名为“手机电视”的客户端,今年8月正式上线,目前共有用户400万人,每天登陆约20万,并发同时在线4000人左右。目前用户的发展方式主要是通过手机内的客户端内置:中兴,华为,MOTO和三星等多款 手机都内置了闪动科技的“手机电视”客户端。

链接:http://www.dopool.com/

摆摆书架是一个社会化图书馆服务,摆摆书架的所有藏书均来自会员捐赠、寄存在会员处,并且所有会员都可以随时借阅。摆书架相当于提供了一个用户用于分享自己看过的闲书,并且可以免费借阅他人分享书籍的平台。借阅图书的时候用户不需要支付费用,当别人向你借阅你拥有的书籍的时候你需要支付寄书的费用,寄出的书越多,你获取的借书的限额也越多,用户平等的分享和获取书籍

链接:http://bookfor.us/

在互联网上总有很多的各种各样的资源需要收藏,收藏各种自己喜欢的网站,收藏自己喜欢的图片,收藏自己喜欢的视频的,并且现在其实也有很多单独收藏网站, 图片和视频的各类服务,但是其实一直觉得互联网这些不能下载到本地的资源可以统一地的收藏到一个网站中去,互联网上需要一个统一的可以收藏和整理所有互联 网上这些网站、图片和

视频的服务。今天介绍的爱库网就是这样的一个服务。爱库网是一个用于整理(Collect),组织(Organize),分享(Share)任何互联网上面的网站、图片、视频等资源的在线服务,并且致力于让用户发现(Discover)更多有意思的互联网资源。

链接:http://ikeepu.com/

球迷网是一个专注于球迷的社会化网络社区,用户可以在这个社区里面侃球,查看各个球队的的赛程信息,球队新闻,赛事视频;可以关注其他的球迷,关注球队,关注球星,提供了一个供球迷分享和交流的平台。

链接:http://www.qiumi.cc/

Tap是一个新型的免费自助建站服务平台,它可以创建并管理包括网站在内的各种网络应用。通过Tap,即使你没有任何的技术背景,也可以方便的构建自己的 网站。Tap为不同用户的需求配备了完美的个性化解决方案,Tap致力于将网站建设这一互联网核心应用普及大众。

链接:http://www.tap.cn/

Zaker是一个专门为iPad定制的阅读器,以优秀的阅读体验展现微博、新闻、博客、报纸、杂志等信息。可以转发微博、报纸文章到新浪微博、Instapaper。 支持绑定GoogleReader。

链接:http://www.myzaker.com/

Yemark是一款基于书签同步和书签管 理的浏览器插件,其核心是“电脑收藏手机看”,即通过电脑操作,为个人的手机上网阅读提供更便捷的方式和更多的内容。Yemark的主要功能包括:书签同 步——用浏览器书签生成个人WAP导航页,在手机浏览器上输入yemark.com,即可在WAP页上看到已同步的浏览器书签;移动版网址转换——如果收 藏的网站有移动版,在WAP导航页上会显示该站的移动版链接;网摘一键收藏——电脑上看到的文章,如果希望在手机上继续阅读,可以选中文字后,在右键菜单 中选择“收藏到Ye网摘”,在WAP导航页的“网摘”栏目中可以继续阅读该文章。目前Yemark扩展已支持IE、Firefox、Chrome三种浏览器。

链接:http://www.yemark.com/

蚂蜂窝是个很有自己格局,氛围,趣味和创意的….有些不一样的旅游社区.蚂蜂窝目前核心产品是旅游攻略,攻略中的照片和文字信息都来自于真实旅行用户的反馈 评价。蚂蜂窝目前的攻略覆盖了符合中国人出行90%的全球旅行目的地。攻略里边涵盖了旅行中食住行游购娱出入境等重要信息,还有用户旅行的真实体验评价。

链接:http://www.mafengwo.cn/

-星企推荐-

Page 6: 星观察12月:创业月报

2010年12月版

PAGE 6

(嘉宾从左至右为:FrostSullivan中国首席顾问王煜

全,VIVA移动新媒体副总裁王洁明,果壳网CEO/科

学松鼠会创始人姬十三,中信出版社新媒体事业部总

经理/东西和译言创始人赵嘉敏,贝塔斯曼亚洲基金合

伙人熊伟铭)

第九期NTalks群音荟活动于11月28日下午在北京顺利举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两百位新媒体/互联网从业者出席。

本次活动探讨和聚焦的话题,是时下大热的“新”媒体,希望从探讨“媒体的未来”这一宏大的角度着手,落点于内容跨平台的生产和传播,探讨这一领域的创业所需要面对的种种挑战和客观机遇。

活动邀请的嘉宾来自新媒体产业的各个层面,有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的代表人物,也有新锐网络媒体的实践者,产业链上的价值整合者,以及媒体产业投资人的代表。

沙龙现场交锋激烈,观点碰撞热烈而精彩。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孰轻孰重,此消彼长;到UGC和专业编辑谁将是未来价值链 上更重要的主导力量?个

人化媒体的商业力量如何借助技术的力量得以实现?到用户需求、技术表现和内容形态本身之间是如何相互调适、改变和整合的?围绕这些 问题,各位嘉宾从各自不同 的视野和经验出发,给出了饶有兴致、引人思考的解读和碰撞。

其中的精彩观点包括:

• 新媒体不会完全替代传统媒体,尤其是书籍这种介质形式。但新的技术形态的出现会改变内容传播的频率、周期和效率;用户阅读习惯的改变会对传统媒体 既有的生产流程和盈利模式造成冲击;从传统媒体到新的出版发行平台的变革,绝非简单的内容迁移,而最终会是立足于用户需求和习惯的、根据不同介质需求的定 制化媒体大量涌现。

• UGC不能完全替代专业媒体的角色,但会提供一种内容生产和传播截然不同的思路,开辟新的盈利空间和商业探索。UGC如能和专业媒体的精英规范有机结合,形成某种“有序地”UGC,将会开启更加广阔的媒体想像空间。

• 创业者需要熟悉各种技术手段赋予介质的表现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用户的需求。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整合价值链各个环节的资源,根据介质的特点创造内容引导消费是王道。

本次活动视频地址:

http://mobinode.tv/archives/1645

-NTalks群音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