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4版) 途书馆 作品|15 -...

1
途书馆 · 作品|15 2017年5月10日 星期三 编辑:车晓沐校检:杨愫 视觉编辑:戚文 第一次读安妮宝贝,还是高中的时 候。没想到再次重读,已经十几年过去 了,久到安妮宝贝也改了名字,叫庆山。 曾经,字里行间的似懂非懂,原来是 真的没懂,只记得文字里的疼痛,只记得 纯洁的白、阴冷的黑和鲜血的红。如今看 来,那时的自己有点像小说里的七月,看 着爬上树的安生,一部分无能为力,一部 分恐惧,只不过,聪明的七月知道自己要 什么,而当时的我却不知道。 小说里,七月是七月,安生是安生。 但在电影里,安生就是七月,七月就是安 生。你爱,我也念着;你疼,我也痛着。我 羡慕你安稳平淡;你向往我漂泊自由。你 恨自己爱自己比爱我多;我也怪自己忍不 住抢了你的人…… 而电影,则给了七月更加鲜活的生 命,给了安生更多的勇敢,让两个女生的 灵魂,有了更多撕扯和纠缠。没有约到闺 蜜,虽然有点遗憾,但散场时却坦荡。无 数的影像,无数的言语,无数的回忆,满满 地盈在眼眶。有机会让我一个人慢慢沉 淀,慢慢享受回忆带来的回响。 看着荧幕上一起欢笑一起成长一起 挣扎一起哭泣的两个女生,忽然想起了当 年坐在教室里,看着窗外那些翻墙逃出校 园身影的我。成长,要么充满挣脱荆棘的 疼痛,要么伴着失去幻想的遗憾。也许, 就像电影里七月的妈妈所说,过得折腾不 一定就不幸福。安生的漂泊,努力跟自己 较劲,用力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和美好,因 为是真的在流浪,她找不到终点。而七月 的漂泊,美好而平静,因为心有归处,她享 受身体旅行的自由。 也许没有哪一种道路一定是正确的,要 么承担反抗的痛苦,要么安于琐碎的平淡。 和我一起读安妮宝贝的亲们,很想你 们。 关于过去和往事 —读《告别薇安》 连迎霞 年龄为“3”字头的我会打开《向着光 亮那方》这本书,好像还有点蛮尴尬的。 之所以会买这本书来看,完全是缘于对作 者的欣赏。 几年前在某档电视求职类节目中看 到作者刘同本人,即刻被他的人格所吸 引,不仅会说还会写,事业也蛮有成就,这 大抵就是自己期待活出的那个样子吧! 自此,对他的关注不禁多了些,对他新作 的关注也多了几分灵敏。 有人说刘同的作品像鸡汤,但我觉得还 蛮清淡的,读后没有那种打了鸡血的感觉, 但心中会充满无以言表的感动。在刘同最 新作品《向着光亮那方》中,作者通过17个故 事,讲述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以及工作 后各阶段中曾与自己有过交集的、深深印刻 在生命里的每一个人。惊讶于作者一个大 男生心思也如此地细腻,每个细节都记得这 样清晰。书中每个故事不算长,也没有太过 华丽的语言,读来却很朴实生动。因为自己 也是个性情中人,看过这些故事会让我也想 起自己在每个过程中所遇见的那些人那些 事,原以为自己都已忘记,但当把故事中的 主角和自己人生中的原型人物一一对照后, 记忆就像打开了的闸门,那一个个温暖的瞬 间也都鲜活了起来! 电影《后会无期》中曾说:“我们听过 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其实 这个世界要告诉我们的,除了如何过好这 一生,还有如何面对背对阳光的时刻。一 生很长,未来还很遥远,不勇往直前怎知 前途不光明?也许,向着光亮那方的追 逐,所有路过的经历过的,无论好的还是 坏的,都是一种幸福的见证。 一本出色的自传需要具备哪些元素? 对于作者,自传要对自己负责,它更像掏心 掏肺的人生反馈;对于读者,一本自传可能 无法教你正确的生活方式,但能给你的最 好帮助是让你看到一个鲜活的灵魂,和它 肆意生长的多彩世界。 恐怕不会再有人如马尔克斯一样大胆 地在自传中填满魔幻现实元素。这真实 吗?不真实吗?其实人生、命运本就奇特, 现实要比虚构离奇,那些在马尔克斯的小 说中魔幻现实韵味浓厚的段落,在你读过 本书后,仿佛具有言之凿凿的纪实性,细节 之生动、人物之丰盈,让你赞叹:如此钟情 于孤独的马尔克斯自己并不活在孤独里, 而是活在绵长而古怪的记忆中。如果你用 心读过马尔克斯的小说,那这本自传一定 会令你爱不释手,足量的彩蛋使它成为马 尔克斯小说解码器,小说中的形象在自传 里活灵活现,小说中的情节又化身自传里 的关键词,它记录了马尔克斯的灵感来源, 更记录了那些值得被讲述的魔幻与现实! 我们有记忆是因为我们还活着,这句 话反过来说也成立,我们活着是因为我们 还有记忆。无论好坏,记忆始终是一种证 明,生活就是我们曾记得的日子,要热爱生 活,你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回忆,难过的事也 好,开心的事也罢,都是成长道路上必经之 路,命运既已写下,我们便按照自己的方式 走过余生。当回溯记忆,你不应该为了碌 碌无为而自责,也不应该为了不知所措而 悔恨,你只需认真地活着,等着有朝一日回 忆重现之时,再将它好好讲述。 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读《活着为了讲述》 董晨宏 学诚法师说,心也会累的,也是需要 充电的。很庆幸我在这个阶段读到学诚 法师的《好好说话》,看的时候我经常停 下,然后思索自己的过往和重新定义自己 对身边人的看法。当你从一个旁观者来 观察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所有 的不良情绪皆源自你内心不被满足的欲 望。 记得小时候,我们小镇上的卫生所护 士们态度非常不好,本来生病就很痛苦, 还要看她们的脸色。于是,我就跟妈妈抱 怨,妈妈劝慰我说: “每天重复千篇一律的 工作,对她们来说也是极为不易的,你以 后做得比她们好就可以了。”这个解释我 记了一辈子,因为越长大越会遇到类似的 人和事,每当要起愤愤不平之心时,我就 会想起妈妈的话,马上就释然了。 学诚法师说,寻找爱的正确道路,只 有一条,就是向自己内心深处去开发。人 之所以会不快乐、易嫉妒痛恨他人,是因 为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式满足所谓的欲望, 然后误把这种负能量的情绪附着于他人、 他事上。 “你嘴里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好好 说话,就是改变命运。”只有修炼好自己的 心(静心、慈悲心、随喜心),说出来的话做 出来的事才不会伤人,如若偶有只言片语 能让人悟到点什么或者帮了别人点小忙, 那更是善哉善哉。修炼之路漫漫之修远 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好好说话就是改变命运 —读《好好说话》 林娟 王小波的小说,虽然风趣幽默,然而 在带入的时候偶尔有些生疏,这是一个文 学素养不高、底蕴不充足,导致难以完全 产生共鸣的事情。但是,在地铁内读了3 篇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瞬间被打动 了。于是,原打算在地铁阅读快闪活动中 捐出的书,厚着脸皮又带了回来继续看。 本书记录了王小波和李银河之间往 来的数篇情书,包括李银河对王小波的怀 念,以及他们写给其他人的信。文字虽然 简单直白,却有着那个年代年轻人对着爱 情的追求,浪漫中有些许的茫然、激情、不 安等情绪。“我会不爱你吗?不爱你?不 会。爱你就像爱生命。”“如果你愿意,你 就恋爱吧,爱我。”“我非常非常地想你,特 别是在紧张工作的间隙。我觉得这世界 上好像除了你和工作,什么都不存在了。 你也这样想我吗?”读着文字,不由地想象 着王小波和李银河两个人絮絮叨叨的场 景,有表达对对方的爱恋和思念,也有缓 缓诉说着生活中的点滴……我向往这种 平淡中时而泛起波澜的感情。 忽然想起最后写纸质信件的时候,应 该还是上大学那会儿,时不时给父母、老 师以及关系很好的朋友写信。那时候,为 让读信人感受自己酣畅淋漓的情感,有时 候能字斟句酌地写个几小时,有时候能洋 洋洒洒地写上好几页。接着满心欢喜跑 到邮局,将精心包装好的信封郑重其事地 投到邮箱里,然后数着日子等回信。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而今,书 信的距离被一条简短的微信缩短了。虽 然这种方便带来的是能实时找到对方,但 却少了情调,少了情绪酝酿的滋味。毕 竟,花了时间和心思写的情书,才最能打 动人心。 (上接 14 版) 最美的情书是需要花时间的 —读《爱你就像爱生命》 张新欣 胡芳栋 不勇往直前怎知前途不光明 —读《向着光亮那方》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Oct-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上接14版) 途书馆 作品|15 - dlxww.comszb.dlxww.com/dtsb/page/2017-05/10/15/2017051015_pdf.pdf · 第一次读安妮宝贝,还是高中的时 候。没想到再次重读,已经十几年过去

途书馆·作品|152017年5月10日 星期三编辑:车晓沐 校检:杨愫

视觉编辑:戚文

第一次读安妮宝贝,还是高中的时

候。没想到再次重读,已经十几年过去

了,久到安妮宝贝也改了名字,叫庆山。

曾经,字里行间的似懂非懂,原来是

真的没懂,只记得文字里的疼痛,只记得

纯洁的白、阴冷的黑和鲜血的红。如今看

来,那时的自己有点像小说里的七月,看

着爬上树的安生,一部分无能为力,一部

分恐惧,只不过,聪明的七月知道自己要

什么,而当时的我却不知道。

小说里,七月是七月,安生是安生。

但在电影里,安生就是七月,七月就是安

生。你爱,我也念着;你疼,我也痛着。我

羡慕你安稳平淡;你向往我漂泊自由。你

恨自己爱自己比爱我多;我也怪自己忍不

住抢了你的人……

而电影,则给了七月更加鲜活的生

命,给了安生更多的勇敢,让两个女生的

灵魂,有了更多撕扯和纠缠。没有约到闺

蜜,虽然有点遗憾,但散场时却坦荡。无

数的影像,无数的言语,无数的回忆,满满

地盈在眼眶。有机会让我一个人慢慢沉

淀,慢慢享受回忆带来的回响。

看着荧幕上一起欢笑一起成长一起

挣扎一起哭泣的两个女生,忽然想起了当

年坐在教室里,看着窗外那些翻墙逃出校

园身影的我。成长,要么充满挣脱荆棘的

疼痛,要么伴着失去幻想的遗憾。也许,

就像电影里七月的妈妈所说,过得折腾不

一定就不幸福。安生的漂泊,努力跟自己

较劲,用力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和美好,因

为是真的在流浪,她找不到终点。而七月

的漂泊,美好而平静,因为心有归处,她享

受身体旅行的自由。

也许没有哪一种道路一定是正确的,要

么承担反抗的痛苦,要么安于琐碎的平淡。

和我一起读安妮宝贝的亲们,很想你

们。

关于过去和往事——读《告别薇安》 连迎霞

年龄为“3”字头的我会打开《向着光

亮那方》这本书,好像还有点蛮尴尬的。

之所以会买这本书来看,完全是缘于对作

者的欣赏。

几年前在某档电视求职类节目中看

到作者刘同本人,即刻被他的人格所吸

引,不仅会说还会写,事业也蛮有成就,这

大抵就是自己期待活出的那个样子吧!

自此,对他的关注不禁多了些,对他新作

的关注也多了几分灵敏。

有人说刘同的作品像鸡汤,但我觉得还

蛮清淡的,读后没有那种打了鸡血的感觉,

但心中会充满无以言表的感动。在刘同最

新作品《向着光亮那方》中,作者通过17个故

事,讲述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以及工作

后各阶段中曾与自己有过交集的、深深印刻

在生命里的每一个人。惊讶于作者一个大

男生心思也如此地细腻,每个细节都记得这

样清晰。书中每个故事不算长,也没有太过

华丽的语言,读来却很朴实生动。因为自己

也是个性情中人,看过这些故事会让我也想

起自己在每个过程中所遇见的那些人那些

事,原以为自己都已忘记,但当把故事中的

主角和自己人生中的原型人物一一对照后,

记忆就像打开了的闸门,那一个个温暖的瞬

间也都鲜活了起来!

电影《后会无期》中曾说:“我们听过

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其实

这个世界要告诉我们的,除了如何过好这

一生,还有如何面对背对阳光的时刻。一

生很长,未来还很遥远,不勇往直前怎知

前途不光明?也许,向着光亮那方的追

逐,所有路过的经历过的,无论好的还是

坏的,都是一种幸福的见证。

一本出色的自传需要具备哪些元素?

对于作者,自传要对自己负责,它更像掏心

掏肺的人生反馈;对于读者,一本自传可能

无法教你正确的生活方式,但能给你的最

好帮助是让你看到一个鲜活的灵魂,和它

肆意生长的多彩世界。

恐怕不会再有人如马尔克斯一样大胆

地在自传中填满魔幻现实元素。这真实

吗?不真实吗?其实人生、命运本就奇特,

现实要比虚构离奇,那些在马尔克斯的小

说中魔幻现实韵味浓厚的段落,在你读过

本书后,仿佛具有言之凿凿的纪实性,细节

之生动、人物之丰盈,让你赞叹:如此钟情

于孤独的马尔克斯自己并不活在孤独里,

而是活在绵长而古怪的记忆中。如果你用

心读过马尔克斯的小说,那这本自传一定

会令你爱不释手,足量的彩蛋使它成为马

尔克斯小说解码器,小说中的形象在自传

里活灵活现,小说中的情节又化身自传里

的关键词,它记录了马尔克斯的灵感来源,

更记录了那些值得被讲述的魔幻与现实!

我们有记忆是因为我们还活着,这句

话反过来说也成立,我们活着是因为我们

还有记忆。无论好坏,记忆始终是一种证

明,生活就是我们曾记得的日子,要热爱生

活,你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回忆,难过的事也

好,开心的事也罢,都是成长道路上必经之

路,命运既已写下,我们便按照自己的方式

走过余生。当回溯记忆,你不应该为了碌

碌无为而自责,也不应该为了不知所措而

悔恨,你只需认真地活着,等着有朝一日回

忆重现之时,再将它好好讲述。

记忆中重现的日子——读《活着为了讲述》 董晨宏

学诚法师说,心也会累的,也是需要

充电的。很庆幸我在这个阶段读到学诚

法师的《好好说话》,看的时候我经常停

下,然后思索自己的过往和重新定义自己

对身边人的看法。当你从一个旁观者来

观察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所有

的不良情绪皆源自你内心不被满足的欲

望。

记得小时候,我们小镇上的卫生所护

士们态度非常不好,本来生病就很痛苦,

还要看她们的脸色。于是,我就跟妈妈抱

怨,妈妈劝慰我说:“每天重复千篇一律的

工作,对她们来说也是极为不易的,你以

后做得比她们好就可以了。”这个解释我

记了一辈子,因为越长大越会遇到类似的

人和事,每当要起愤愤不平之心时,我就

会想起妈妈的话,马上就释然了。

学诚法师说,寻找爱的正确道路,只

有一条,就是向自己内心深处去开发。人

之所以会不快乐、易嫉妒痛恨他人,是因

为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式满足所谓的欲望,

然后误把这种负能量的情绪附着于他人、

他事上。

“你嘴里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好好

说话,就是改变命运。”只有修炼好自己的

心(静心、慈悲心、随喜心),说出来的话做

出来的事才不会伤人,如若偶有只言片语

能让人悟到点什么或者帮了别人点小忙,

那更是善哉善哉。修炼之路漫漫之修远

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好好说话就是改变命运——读《好好说话》 林娟

王小波的小说,虽然风趣幽默,然而

在带入的时候偶尔有些生疏,这是一个文

学素养不高、底蕴不充足,导致难以完全

产生共鸣的事情。但是,在地铁内读了3

篇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瞬间被打动

了。于是,原打算在地铁阅读快闪活动中

捐出的书,厚着脸皮又带了回来继续看。

本书记录了王小波和李银河之间往

来的数篇情书,包括李银河对王小波的怀

念,以及他们写给其他人的信。文字虽然

简单直白,却有着那个年代年轻人对着爱

情的追求,浪漫中有些许的茫然、激情、不

安等情绪。“我会不爱你吗?不爱你?不

会。爱你就像爱生命。”“如果你愿意,你

就恋爱吧,爱我。”“我非常非常地想你,特

别是在紧张工作的间隙。我觉得这世界

上好像除了你和工作,什么都不存在了。

你也这样想我吗?”读着文字,不由地想象

着王小波和李银河两个人絮絮叨叨的场

景,有表达对对方的爱恋和思念,也有缓

缓诉说着生活中的点滴……我向往这种

平淡中时而泛起波澜的感情。

忽然想起最后写纸质信件的时候,应

该还是上大学那会儿,时不时给父母、老

师以及关系很好的朋友写信。那时候,为

让读信人感受自己酣畅淋漓的情感,有时

候能字斟句酌地写个几小时,有时候能洋

洋洒洒地写上好几页。接着满心欢喜跑

到邮局,将精心包装好的信封郑重其事地

投到邮箱里,然后数着日子等回信。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而今,书

信的距离被一条简短的微信缩短了。虽

然这种方便带来的是能实时找到对方,但

却少了情调,少了情绪酝酿的滋味。毕

竟,花了时间和心思写的情书,才最能打

动人心。

(﹃葡萄来了﹄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本报)

(上接14版)

最美的情书是需要花时间的——读《爱你就像爱生命》 张新欣

胡芳栋

不勇往直前怎知前途不光明——读《向着光亮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