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四川省精品课程” - uestc€¦  · web...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others

Post on 02-Jan-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2007年度“四川省精品课程”

附件二:

2009年度四川省精品课程申报表

(本科)

推 荐 单 位 电子科技大学

所 属 学 校 电子科技大学 (部属)

课 程 名 称 拓扑学导论

课程类型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验(践)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理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数学类

课 程 负 责 人

朱培勇

申 报 日 期

2009年3月27日

四川省教育厅制

二○○九年三月

填 写 要 求

1、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2、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3、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4、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信息

姓 名

朱培勇

性别

出生年月

1956.10.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教授(博导)

电话

83206918

学 位

博士

职务

系主任

传真

028-83206918

所在院系

应用数学学院

E-mail

[email protected]

通信地址(邮编)

成都市建设北路,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学院,邮编,610054

研究方向

拓扑学及其应用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

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1、 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总学时/班数/人数

任课时间

拓扑学基础

专业课(本科生)

48/2/60,3学时/每周

2007,上半年

拓扑学导论

专业课(本科生)

48/2/60,3学时/每周

2008,上半年

拓扑学

专业基础课(研究生)

40/1/30/每年,4学时/每周

2004-2008,下半年(前10周)

实变函数

专业课(本科生)

64/4/120/每年,4学时/每周

2004、2005、2007三年(上半年)

数学分析Ⅰ、II、III

基础课(本科生)

256/6/120/每年,

(6、6、4)学时/每周

2004-现在

二、实践性教学

[1] 每年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2004年以来,共指导22名学生完成毕业设计;

[2] 2004年以来,指导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共计12名,目前已经有5名硕士毕业。

三、主持的教学主要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本人所起作用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教育部

1998-2001

主持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的研究与实践

教育部(子课题)

2004-2007

主持

数学类专业学生科研训练 的探索与实践

电子科技大学

2009-2012

第1主研

四、教学研究论文

[1] 喷灌系统设计中的微积分模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科版),第31卷第4期(2005),495-497.

[2] 一般流行病患病人数与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科版),第29卷第2期(2003),533-536.

[3] 冰山运输问题的微积分解法[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科版),第29卷第2期(2003),140-143.

[4] 师专数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 数学通报,2002年,第8期,8-10.

五、编写教材

[1] 数学分析, 四川的学出版社,2003.9(主编,排名第1)

[2] 拓扑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9.1(主编,排名第1)

六、主要教学表彰/奖励

[1] 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个人排名第1)

[2] 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2004,(个人排名第3)

[3] 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个人排名第1)

1-3学术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一、科研项目

[1] 连续统基数不变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0671134, 第1主研人,2007.1-2009.12.

[2] 混沌的数学基础与工程应用,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培养基金,主持, 2006.1 - 2009. 12.

二、近期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限5项)

[1] A Periodic Solution of Delayed Celluar Neural Neworks, Neural Network World 1/05 (2005), 69-76 .(捷克,SCI和EI双检索, 排名第1)

[2] Inverse Limits and infinit product of expandable spaces[J]. Scienticae Mathematicae Japonicae, Vol.65, No.2 (2007), 173-178. (日本,排名第1)

[3] Hopfied网络的全局稳定性, 控制理论与应用,第23卷第2期(2006), 302-305. (EI检索,排名第1)

[4] 可膨胀空间类的逆极限与Tychonoff积[J]. 数学年刊,25A:25A:5(2004),621-626. (排名第1)

[5] 再论集体正规空间的逆极限[J]. 数学进展,第34卷第2期(2005),80-84. (排名第1)

三、科研获奖

[1] 用覆盖刻画的拓扑空间的遗传性和乘积性,四川省科技进步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四川省教育厅,2000年,个人排名第1.

2、主讲教师情况(1)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干泰彬

性别

出生年月

1965.03.31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66495895

学 位

硕 士

职务

教师

传真

所在院系

应用数学学院

E-mail

[email protected]

通信地址(邮编)

成都建设北路二段4号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学院,邮编,610054

研究方向

拓扑及其应用

2-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

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一、授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总学时/班数/人数

任课时间

拓扑学

专业基础课

48/3/150

三学期

线性代数

基础课

64/10/1600

五学期

微积分

基础课

64/10/1600

五学期

二、实践性教学工作

1)指导毕业设计2人,指导研究生2人.

三、参与教学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本人作用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教育部

2007-2009

主研

数学类专业学生科研训练 的探索与实践

电子科技大学

2009-2012

主研

四、教学论文

[1] 提高"微积分"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01期,排名第三.

[2] 讨论式开放式教学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03年04期, 排名第二.

五、主要表彰/奖励

[1] 对角优势类矩阵与大型方程组迭代解法及应用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3, 2006;

[2] 应用数学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 2005,2006,2007.

2-3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一、学术研究课题

[1] 对角优势类矩阵与大型方程组迭代解法及应用研究,四川省科技厅,2004.1.-2006.12.

二、学术论文(限五项)

[1] Gan Tai-Bin,Huang Ting-Zhu ,Simple Criteria for Nonsingular H-Matrices[J], Lin. Alg. Appl. 2003(374) 317-326

[2] Gan Tai-Bin, Huang Ting-Zhu, D. J. Evens, Gao Jian,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H-Matrices[J] intern. J. Computer. Math.2005(82)247-258

[3] Gan Tai-Bin,Huang Ting-Zhu. Practical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Nonsingular H-Matrices [J] Chinese J. Num. Math. & Appl. 2004(26:2),73-82.

[4] 干泰彬,黄廷祝,非奇H矩阵的实用充分条件[J],计算数学.2004 (26)109-116

[5] Gan Tai-Bin, Huang Ting-Zhu, Gao Jian, Yuan Yu-Bo A note on generalized nonlinear diagonal dominance[J], Math. Anal. Appl.2006(313)581-586.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主讲教师情况(2)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雷银彬

性别

出生年月

1978年10月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讲师

电话

81684515

学 位

博 士

职务

传真

所在院系

应用数学学院应用数学系

E-mail

[email protected]

通信地址(邮编)

成都建设北路,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学院,邮编,610054

研究方向

拓扑学、Domain理论及其应用

2-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

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一、授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总学时/班数/人数

任课时间

拓扑学

公选课

48/1/31

2007年9月-11月

模糊数学

专业课

48/4/143

2008年9月-12月

数学实验

基础课

32/1/77

2009年2月-6月

二、实践性教学工作

正在指导2名学生毕业设计;指导研究生2名

三、参与教学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本人作用

数学类专业学生科研训练 的探索与实践

电子科技大学

2009-2012

主研

关于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大学数学主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教育部:国家“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地”

2006-2010

主研

四、主要表彰/奖励

2008年教职工年度考核为优秀人员.

2-3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一、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序、拓扑及形式语义学的数学基础”(10331010),起止年月2004.1.1-2007.12.31

[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不确定性处理的数学理论、方法及其应用”(10731050),起止年月2008.1-2011.12

二、学术论文

[1] 雷银彬、罗懋康. 有限偏序集的Cartesian积的收缩[J]. 数学学报, 2008, 51(3).

[2] Lei Yinbin, Luo maokang. A Proof of Plotkin’s Conjecture[J]. Fundamentae

Informaticae. (已录用,SCI)

[3] Lei Yinbin, Luo maokang. Rough Concept Lattices and Domains[J]. 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Algebra. (已录用,SCI)

[4] 雷银彬、罗懋康, Hausdorff 拓扑与Scott拓扑的对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219-223.

[5] 雷银彬, Domain上的

m

拓扑及信息导数[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33-38.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主讲教师情况(3)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杨春

性别

出生年月

1965年3月

最终学历

硕士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13678122637

学 位

硕士

职务

信息计算系书记

传真

028-83208903

所在院系

应用数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

E-mail

[email protected]

通信地址(邮编)610051

成都建设北路,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学院,邮编,610054

研究方向

拓扑图论、组合数学

2-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

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一、授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总学时/班数/人数

任课时间

图论及其应用

专业课

600/10/1000

2005年—2009年

图论与组合数学

选修课

64/1/134

2008年9月-12月

离散数学

专业课

320/5/800

2005年—2009年

数学物理方程

专业课

600/10/1500

2005年—2009年

微积分

基础课

1344/10/1500

2005年—2008年

二、实践性教学工作

[1] 已经指导20名学生毕业设计;

[2] 正指导3名本科学生完成校级创新实践课题.

三、参与教学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本人作用

国家工科数学教学基地项目

教育部

1996.12—现在

主要骨干

全国大学数学教学资源库:线性代数知识点讲解库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02—2006

主要骨干

国家级教学团队

教育部

2007.09-现在

主要骨干

四、主要表彰/奖励

[1] 教学质量优秀主讲教师,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3月;

[2] 离散数学国家精品课程奖,教育部,2005年12月;

[3] 微积分省级精品课程奖,四川省教育厅,2003年6月;

[4] 结构化、数字化、探究式素质教育研究论文,获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5] 建设高水平工科数学教学队伍的探索与实践,获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年11月.

五、教学论文

[1] 杨春. 结构化、数字化、探究式素质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教学研究2004第3期

[2] 杨春. 傅英定,彭年斌,《 微积分》双语教学探讨[J]. 石河子大学高等教育研究 2006.12 半年刊.

2-3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一、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维奇异积分与超奇异积分方程的高精度算法”,起止年月: 2008-2010。项目主要成员,负责算法设计。

[2] 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高功率瞬态脉冲源与发射机研究”( YAK200501), 起止年月:2005.05-2006.12。项目主研(完成)

二、学术论文

[1] Yangchun, ZhangXianDi. Wide Diameter of finite Groups[J]. Advances in Matrix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2006.7 ISTP检索2006.12.

[2] 杨春,张先迪. 两类图的W-宽直径[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科版) , Vol.33, No.1, (2004) 98-101.

[3] 杨春,张先迪,对一类最小图的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科版), Vol.34, No.2. (2005) 258-260.

[4] 杨春. 光导开关实验研究[J]. 压电与声光,Vol.26, No.6 (2004) 443-446 (EI)

[5] YangChun. Beam scanning and decaying property of linear element planar antenna array[J]. 电波科学学报 2005,10. (EI)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主讲教师情况(4)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段勇

性别

出生年月

1972.10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13689004208

学 位

博士

职务

传真

所在院系

应用数学学院

E-mail

[email protected]

通信地址(邮编)

成都建设北路二段4号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学院,邮编,610054

研究方向

应用偏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2-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

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一、授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总学时/班数/人数

任课时间

微积分I

公共课

480/5/660

2007;2008

微积分II

公共课

160/2/270

2006;2008

实变函数

专业基础课

128/2/250

2006;2008

微分方程数值解

专业课

144/3/143

2006;2007;2008

高等数学

公共课

344/2/250

2005;2006

二、实践性教学工作

1)2006-2008(三年)共指导毕业设计9人

三、参与教学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本人作用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教育部

2007-2009

主研

数学类专业学生科研训练 的探索与实践

电子科技大学

2009-2012

主研

四、教学论文

[1] 浅谈数学建模思想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大学教学,1,2007

五、主要表彰/奖励

[1] 应用数学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2006-2008;

[2] 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3]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指导教师.

2-3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一、学术研究课题

[1] 电磁计算中大规模线性代数方程组的预条件技术与高效算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01-2009.12,主研

[2] 大规模稀疏线性系统的高性能迭代解法,教育部科研重点项目,2007.01-2009.12,主研

[3] 高维奇异、超奇异积分的高精度数值技术及外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01 - 2010.12,主研

[4] 计算电磁学中的无网格方法,学校,2007.1-2008.12,主持

[5] 矩阵计算与偏微分/积分方程高性能算法和相关问题研究,学校,2007.7-2010.6,主研

二、学术论文

[1] Coupling projection domain decomposition method and Kansa method in electrostatic problems. Computer&Physics Communications,1,2009

[2]A note on meshless methods 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s.Computers&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1,2008

[3] A meshless Galerkin method for Dirichlet problems 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s,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mematics,1,2006

[4] On condition number of meshless collocation method 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s,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1,2006

[5] Meshless Galerkin method 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s based on domain decomposition.,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1,2006

2、主讲教师情况(5)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向昭银

性别

出生年月

1978.7

最终学历

博士后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028-83202631

学 位

博士

职务

传真

所在院系

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学院

E-mail

[email protected]

通信地址(邮编)

成都建设北路二段4号,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学院,邮编,610054

研究方向

偏微分方程

2-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

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一、授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总学时/班数/人数

任课时间

微分几何

专业课

48/本科生/60

2007.03-2007. 06

解析几何

专业基础课

48/本科生/120

2007.09-2008.01

泛函分析

公共课

60/研究生/180

2007.09-2008.01

拓扑学基础

习题课

16/2/60

2007.09.-2008.01.

二、实践性教学工作

2008年指导4名本科生毕业设计.

三、参与教学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本人作用

数学类专业学生科研训练 的探索与实践

电子科技大学

2009-2012

主研

关于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大学数学主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教育部:国家“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地”

2006-

主研

四、主要表彰/奖励

[1] 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工科数学教学基地教学团队”骨干教师(2008).

[2] 2007年年度考核为优秀

2-3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一、学术研究课题

[1] 非线性扩散方程解的爆破、自由边界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2007.7-2008.12,负责人(一等资助);

[2] 非线性扩散方程的自由边界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2008.12-2010.4,负责人(特别资助);

[3] 非线性发展方程解的性质和动力学行为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01- 2010.12,主研;

[4] 非线性扩散方程(组)解的性质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008.01- 2009.12,主研;

二、学术论文(限5项)

[1] Blowup behaviors for degenerate parabolic equations coupled via nonlinear boundary flux, Communications on Pure and Applied Analysis,第一作者,2007.6;

[2] Critical curves for degenerate parabolic equations coupled via nonlinear boundary flux,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第一作者,2007.6;

[3] Blow-up rate estimates for a system of reaction-diffusion equations with absorption, Journal of Korean Mathematical Society,第一作者,2007.7;

[4] A Liouville-type theorem for a system of parabolic inequalities and its applications,Applied Mathematics Letters,第一作者,2007.9;

[5] Support properties of solutions to a degenerate equation with absorption and variable density,Nonlinear Analysis,第一作者,2008.4.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3、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

外聘

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朱培勇

1956.10.

教授

基础数学

课程负责人

干泰彬

1965.03.

副教授

应用数学

主讲教师

雷银彬

1978.10

讲师

基础数学

主讲教师

杨 春

1965.03

副教授

应用数学

主讲教师

段 勇

1972.04

副教授

应用数学

辅导、答疑与作业批改

向昭银

1978.07

副教授

应用数学

辅导、答疑与作业批改

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

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教师职称、学历、年龄结构表

年龄

结构

职称结构

学历结构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博士

硕士

学士

其他

≥40

1

1

0

1

1

0

0

30-40

0

2

1

3

0

0

0

≤30

0

0

1

1

合计

1(16.7%)

3(50%)

2(33.3%)

5(83.3%)

1(16.7%)

0(0%)

0(0%)

教师学缘结构表

来自学校

来自专业(7个专业)

其它院校(9所)

本校毕业

基础数学

应用数学

其他

6(100%)

0(0%)

2(33.3%)

4(66.7%)

0(0%)

博士生导师1人,博士后出站人员2人,校级优秀主讲教师2人。

3-3教学

改革

与教

学研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一、教改项目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教育部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的研究与实践

教育部(子课题)

关于提高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

质量的研究

教育部:国家“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地”

“数学建模”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省教育厅

数学类专业学生科研训练 的探索与实践

电子科技大学

三、教学教改成果

1、出版改革教材(两部)

[1] 教材:拓扑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朱培勇、雷银彬主编

该教材是作者多年来从事拓扑学学术研究以及多年在电子科技大学从事(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拓扑学教学与教学研究的成果,其主要有如下两个重要特点:

① 方法直观:首先建立度量空间的理论,以度量空间为背景引入拓扑空间及其相关的概念。这比传统的从抽象的集合论基础引入拓扑的方法更加通俗易懂,更加适合与具有工科背景的学生阅读。

② 快捷进入科研前沿:作者以最通俗的方式介绍点集拓扑的基础知识以及当前国内外一般拓扑学的部分研究成果与研究热点,对近年来自己在这方面取得部分研究成果进行了较详尽的展示。因此,为数学专业的本科生作毕业设计、研究生作毕业论文提供了很好平台。

[2] 教材:数学分析(上、下两册),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2004年(修改版),朱培勇、黄家琳主编。

本教材将数学分析内容分成了“实用微积分”和“实分析基础”两个侧重点不同的部分。前者重应用,后者重理论,具体如下:

① “实用微积分”是在〈高等数学〉教材的基础上吸收了美、英等发达现行数学教育中重视直观、强调应用的思想。整个知识内容以数学建模主线,体现学一致用的思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主要培养学生学数学并且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

② “实分析基础“,保持传统〈数学分析〉的理论优势,以严密的、抽象的分析理论为主,以此培养学生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因此,对于数学专业的本科生,如果教师讲完第1部分以后再讲授第二部分,不但实现了数学分析的难点后置,而且在理论要求没有降低的情况下渗透了数学建模的思想内容。

2、发表教学研究论文

[1] 浅谈数学建模思想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01期

[2] 提高"微积分"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01期.

[3] 讨论式开放式教学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03年04期,

[4] 喷灌系统设计中的微积分模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科版),第31卷第4期(2005),495-497.

[5] 一般流行病患病人数与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科版),第29卷第2期(2003),533-536.

[6] 冰山运输问题的微积分解法[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科版),第29卷第2期(2003),140-143.[5]

3-4师资

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拓扑学导论》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也是信息与计算专业的选修课程,对主讲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教学能力的要求都很高。为了加强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近五年来,我们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对师资队伍进行培养。

一、重视教师队伍科研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数学研究能力是我校开设《拓扑学导论》课程的重要目标。任课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科研能力。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积极引进拓扑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目前开设该课程的6名教师中3位教师是拓扑学研究方向毕业的研究生(其中:博士2人,硕士1人)。另外3名都是应用拓扑学的方法与技巧进行学术研究、对点集拓扑学非常通晓的教师。

2)派出教师出国进修。目前已经先后派出青年教师2名,出国进修和进行学术访问。

二、重视教师队伍教学能力的培养

由于该门课程对授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技巧都要求很高,对于引进的青年博士必须随堂听课,做一年的助教。措施如下:

1)担任该课程的老师必须是拓扑学科研方向的老师,或者是经过拓扑学专门学习与进修的教师;

2)新开课教师必须担过其他数学课程并且经过专家和学生评教:教学效果优良者才能上岗;

3)开设研讨班,进行讨论式备课,对每一章的内容、例题的取舍、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讨论;

4)院教学质量小组对青年教师进行逐个分析,通过听课或上公开课,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帮助指导青年教师提高讲课艺术,达到撑握好各教学环节的效果;

三、不断总结经验,强化教师队伍对教学改革的适应性

为适应国内外数学教学改革的需求,使《拓扑学导论》课程既符合于我校的专业特色又与国内外数学教学改革形势同步。拓扑教研组经常组织教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拓扑课程的教学观摩,定期召集青年教师教学座谈会,逐渐地将数学的美学思想融入拓扑学的教学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

通过这几年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我校现在在《拓扑学导论》等高难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已具备一支专业过硬、科研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师资队伍。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位的人的比例。

4、课程描述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一、专业的历史沿革

我校1958年招收无线电数学专业(学制五年);1977年改转为应用数学专业(学时四年);1990年建立应用数学硕士点;1998年改名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制四年);2005年,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应用数学博士点申报成功;2007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被评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二、本课程的历史沿革

1990年我校应用数学硕士点建立,为了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对研究生开设了《测度与拓扑》课程; 1998年-2004年,我校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开设《点集拓扑学》选修课,教材:熊金城主编的《点集拓扑讲义》;2005年和2006年,分别将数学类两个专业由原来的《点集拓扑学》改为开设《拓扑学基础》,使用由四川大学梁基华教授和蒋继光教授合编的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拓扑学基础》,研究生使用我校长期从事《一般拓扑学》研究的朱培勇教授的自编讲义。

由于熊金城主编的《点集拓扑讲义》和基华教授和蒋继光教授合编的《拓扑学基础》主要是针对综合性大学数学专业学生和师范院校数学专业学生,教材重视理论的抽象性,较大程度上忽略了拓扑理论的实际数学模型。因此,对我们工科院校的数学类专业重视直观、重视背景、强调应用的学科定位和培养目标不够一致。

为了实现“创一流的理科来支撑一流的工科”,从2004年开始,由我校拓扑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朱培勇教授领衔,以研究生的拓扑学课程为教学实验基地,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开始撰写适合于工科院校数学类专业特点的拓扑学讲义,力求所编写的讲义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1)有具体模型(度量空间)为背景,讲述拓扑空间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体现“重视直观、化简抽象”的思想;

(2)既适合于高年级本科生、也适合于研究生使用的通俗易懂、便于预习与自学的教材;

(3)具有学术的前瞻性,能较快地将学生引向科研的前言。

新编的讲义:拓扑学导论,2005-2006年,在研究生的教学实践中获得了极大成果。在学时数为60学时的教学中,可以很好地完成第1章-第6章全部基础内容的教学,第7章与第8章是为工程相关专业的拓扑学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第9章和第10章是近年来作者在一般拓扑学研究中的主要成果展示并且为一般拓扑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作学术论文和数学类专业高年级学生从事毕业设计提供了高质量的素材。

自编讲义:拓扑学导论,2007年和2008年,在数学类(本科)两个专业正式使用,受到学生热烈欢迎,2007年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32人,2008年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65人。今年,2009年春季06级两个数学类专业选修人数已达85人(两专业总人数只有114人)。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改革、实践与创新研究,由原来学生认为是极枯燥、极抽象、高难度的“可怕”课程,变成了一门既有丰富数学美学思想又有理论应用背景的通俗易懂的、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创新的课程。

目前,已有不少本科生,通过选修这门课程,在毕业设计中撰写出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有的已在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杂志发表或者收到录用通知。

4-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我校是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 “211”、“985”重点大学,立足于培养大批优秀科学研究人才和工程技术开发人才,历来非常重视数学基础课的教学,要求学生具有扎实广博的数学基础和数学应用能力。拓扑学是现代数学的“三大基础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度地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学习这门课程,为学生将来从事数学理论研究、数学应用研究提供发现新命题、新理论、新结果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因此,《拓扑学导论》是我校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的专业课程,同时也是信息与计算科学等(本科)专业的选修课程。对于硕士研究生是数学类各专业的选修课程,博士研究生是专业基础课程。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对于数学类本科专业,本课程主要讲述点集拓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即,教材:《拓扑学导论》的第1-5章的主要内容,总学时:48学时。

第1章 集合论基础(2学时):主要为讲述点集拓扑的基础知识作必要准备,讲述集合的概念、罗素悖论产生的原因以及集合的并、交、补运算的基本规律与性质

第2章 拓扑空间及其基本概念(18学时),其中:度量空间及其基本点集(4学时);拓扑空间的定义、例子与基本点集(4学时);网与网收敛(4学时);拓扑基与拓扑子基(4学时);连续映射与同胚基本理论(2学时)。

第3章 分离性公理与可数性公理(16学时),其中:、T0-T4离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等价刻画(6学时);第一可数性公理和第二可数性公理(4学时);函数分离性、Urysohn引理与Tietze扩张定理(4学时);完全正规与度量化定理(2学时)。

第4章 紧性与广义紧性(6学时),其中:紧空间的概念与例子(1学时);紧空间有限交闭集族刻画定理、网刻画定理与Alexander子基定理及其证明(3学时);紧空间的基本性质(2学时)。

第5章:拓扑空间的运算(6学时),其中:乘积空间概念与基本性质(3学时);乘积不变性质的基本证明方法与技巧(3学时)。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拓扑与拓扑空间的概念以及基本点集,网与网收敛,拓扑基与拓扑子基,连续映射概念与等价刻画;T0-T5分离性,可数性公理,Urysohn引理与Tietze扩张定理;紧空间及其等价刻画与性质;乘积空间与乘积不变性质。

难点:罗素悖论,子网与收敛子网,Urysohn引理、Tietze扩张定理与Alexander子基定理;乘积拓扑的结构。

一般采用“画龙点睛”的办法。即,提前告之学生,让他们提前预习,带着问题来听课。

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在开设《拓扑学导论》课程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拓扑学学术研究专题讲座”,鼓励学生参加科研训练,不少学生的毕业设计都选择“拓扑学及其应用”的学术专题为设计题目,有的同学在本科毕业时已撰写出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并且对外投稿。

4-2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在开设《拓扑学导论》课程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拓扑学“理论研究专题讲座”和“应用研究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拓扑学研究的现状与动态,提高学生对数学理论研究与数学应用研究的兴趣,为他们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

理论专题讲座

[1] 拓扑空间的乘积性(包含Tychonof乘积、

s

-积、

S

-积与逆极限),(1-2学时)

[2] 用覆盖刻画的拓扑空间的遗传性质研究,(1-2学时)

应用专题讲座

[3] 拓扑学在《数学分析》与《实变函数》等课程中的应用,(1-2学时)

[4] 拓扑学在混沌理论研究中的应用,(1-2学时)

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该实践内容归属于同期开设的“现代数学专题选讲”课程(选修课)。对拓扑学感兴趣的学生,通过授课教师的介绍,进入“拓扑学及其应用”专业方向的每周进行的研究生学术讨论班,与研究生一起参与拓扑学学术讨论与研究。在讨论班里,本科生与研究生享受同样的教师指导。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考核内容:一般是在(研究生)导师的直到下,学生自拟题目。

考核方法:撰写读书报告、研究报告或者科研小论文,成绩记入“现代数学专题选讲”课程(学分:4个学分)。

4-2-5创新与特点

[1] 本课程几乎自成体系的知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展示给予了学生建立科学理论的一般方法与技巧,这为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何种科学研究无疑是受益非浅的;

[2] 主讲教师在本课程的学术研究中有很高造诣,他们在国际著名杂志Top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以及国内的《数学学报》、《数学年刊》和《数学进展》等重要数学杂志发表有不少高质量学术论文;

[3] 本课程配有专题学术讲座,与一般拓扑学的学术研究紧密联系,为学生的步入学术研究和进行高水平的毕业设计创造了良好条件。

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2007年以前先后使用熊金城教授编写的《点集拓扑讲义》和梁基华教授等编写的《拓扑学基础》为本科教材,2007年和2008年,使用朱培勇教授的自编讲义:《拓扑学导论》。2009年春季,使用朱培勇教授等编著的《拓扑学导论》(2009年1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在开设本门课程的同时,有课程组的专家与博士为学生进行配套的拓扑学学术讲座和拓扑学应用讲座。以此,开拓学生视野。

对于选择拓扑学及其应用为毕业设计方向的学生,通常以朱培勇教授、雷银彬博士、杨春副教授段勇博士等老师的学术论文为参考读物。也把熊金城的《点集拓扑讲义》和梁基华的《拓扑学基础》作为参考资料。

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拓扑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并且高度抽象的数学课程,绝大部分内容都是用演绎方式展示推理过程。所以,一般主体内容用黑板教学,即不提倡用多媒体教学。但是,在下列情况需用采用“多媒体+黑板”形式进行教学:

(1)对课程内容作系统介绍或者对理论部分进行系统总结;

(2)开展研究性教学,让学生通过充分讨论得出新的研究结果时。例如:在讲述连续映射的六个等价命题后,我们引入半连续映射概念并且提问:半连续映射是否有类似于连续映射的等价刻画?在这问题的讨论中,多媒体的使用使课堂气氛显得异常兴奋与活跃。

所以,一般采用以黑板教学为主、以多媒体教学为辅的方法进行教学。

4-5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一、校外专家评价

1、四川大学数学学院副院长 王宝富教授评价:

“拓扑学”是现代数学的基础,电子科技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及其相关专业开设这门课程有近十年的历史,从他们学校朱培勇教授等编写的《拓扑学导论》教材和他们的“网络课堂”中有关拓扑学课程的介绍以及他们所取得的教学与科研成果,不难看到:他们在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拓扑学的学术研究都取得了很多很好的成绩,其中感受最深的有如下几点:

(1) 教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朱培勇教授等编写的教材《拓扑学导论》,以度量空间及其基本性质为基本模型和背景, 轻松自如地引入拓扑与拓扑空间的概念并且以自成体系(公理化)的方式展示拓扑空间的基本理论。这极大地有利于学生掌握建立一般科学理论的基本方法。

(2) 多媒体与黑板有机结合,教学方法科学合理

拓扑学导论是一门逻辑性很强,又高度抽象的课程。理论证明需要一板一眼。因此,完全依靠多媒体是不科学的。电子科技大学的拓扑学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是科学、合理的。值得推广。

(3) 教学与科研训练交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他们在开设本课程的同时,安排有配套的拓扑学学术研究专题讲座,为学生的开始步入数学研究和进行高水平的毕业设计创造了良好条件。这不能不说是这门课程的一个极好创新。

(4) 师资队伍学术水平高,对学生激励大

课程组的老师不少都是从事长期拓扑学及其教授、副教授或者青年博士。他们在国内外许多高级别的学术杂志上都发表有拓扑学及其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这对学生无疑是一种鞭策与激励。

综上,我认为电子科技大学的拓扑学导论课程已经完全具备四川省精品课程的条件,特此推荐。

2、西北大学数学系 王延庚教授评价:

拓扑学是现代数学的“三大基础”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并且加深学生对数学分析和实变函数等课程的相关理论的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这门课程高度抽象,理论难度大。因此,我国只有很少几所工科院校开设了这门课程。而电子科技大学正是这为数不多的几所学校之一。这正说明他们正力求通过打造高水平的理科来创建一流的工科院校。

在阅读了电子科技大学朱培勇教授等编写的拓扑学导论一书并且浏览他们的网络课堂中“拓扑学导论”课程的建设情况以后,我深感他们在拓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和拓扑学的学术研究等方面都有很有深造诣。其教材编写文笔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除此以外,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开设这门课程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拓扑学专题学术讲座,主讲教师通过自己在一般拓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成果将一些优秀学生较快地引导拓扑学学术研究的前沿。也许,这正是近些年来他们的本科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不少数学类学生保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一流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硕士研究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我认为:电子科技大学的拓扑学导论课程是一门特色鲜明、师资队伍强、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成效显著的高质量课程。我非常乐意推荐它入选四川省精品课程。

二、电子科技大学教学督导组评价:

拓扑学是现代数学的“三大基础”之一,是应用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学院领导与任课教师十分重视《拓扑学导论》课程建设,该课程组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建设和改革;效果显著,成绩突出,特色鲜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形成了一支以朱培勇教授为首的多位博士组成的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效果好的师资队伍

目前,课程组6名教师中,有教授1名(博导),副教授5名,博士4名(其中出站博士后2名),硕士(在读博士)2名。对中青年教师培养措施落实,成效显著,中青年教师已成为课程的教学骨干,学生评教优秀。

(2) 教材特色鲜明,重视阐明数学思想与方法,深入浅出、便于教学

朱培勇教授等编写的教材《拓扑学导论》,吸收了囯内外《拓扑学》教材的长处,融入了作者多年从事“拓扑学”教学与教学研究的成果的经验与体会,恰当地组织教学内容,以自成体系(公理化)的方式介绍了拓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不仅给学生传授拓扑学的基本知识,而且给学生展示了建立科学理论的一般方法,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3) 坚持以研促教,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课程组的教师都是长期从事拓扑学研究的教授、博士。他们在国内外许多高级别的学术杂志上发表拓扑学及其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他们十分重视将科研成果持化为教学资源,将科研思想方法融入教学内容,介绍当前国内外拓扑学研究成果与研究热点,引导学生快捷进入科研前沿,使学生受到初步的科研训练,为数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作毕业论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 坚持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将传统的黑板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课程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启发式” “研讨式” 等多种研究型教学方法,构建师生互动、平等交流、共同参与的教学平台。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他们在开设本课程的同时,安排有配套的拓扑学学术研究专题讲座,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课程组坚持将传统的黑板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教师在讲述拓扑学中的新概念之前,用多媒体复习数学分析、实变函数等课程中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从这些课程的相关概念与理论抽象出拓扑学的相关概念与理论。然后利用板书进行理论分析与证明,因而,教学内容的来龙去脉清楚,知识内在联系清晰,从而,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校督导组认为:《拓扑学导论》是我校一门优秀的精品课程,特推荐申报四川省精品课程。

三、三年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近三年学生评价结果

我校学生利用网上评教系统,按以下评教指标打分,每项分值为1~95分,并由计算机统计汇总为总评成绩。

参评人数

育人寓教

教学态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表达能力

批改作业

在近三年的学生评教中,课程组主要成员的“学生评教”成绩均为优秀(注:85~95分为优秀),深受学生欢迎。年终考核成绩均为优良。

拓扑学导论课程教师近三年学生评教统计成绩(满分 95分)

序号

教师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1

朱培勇

91.80

92.41

92.8

2

干泰彬

87.73

92.30

91.35

3

雷银彬

90.76

91.05

4

杨春

90.00

90.03

92.60

5

段勇

89.86

91.80

92.77

6

向昭银

87.91

90.00

91.60

四、学生评议:

2510202017 宋世禹 通过学习拓扑学这门课程,我学到了点集拓扑的基本知识,譬如分离公理,可数公理,空间的紧性和积空间等。更重要的是加深了自己对度量空间这一特殊拓扑空间的理解,对数学分析和实变函数中许多知识理解更加深刻,它给我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总的来说,学习拓扑,对我数学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2510102020 李洋 拓扑学是现代数学的三大基础之一,我有幸选修了这一门课程。课堂上朱老师对拓扑学那自成体系的理论知识的讲解,时时象一股股泉水从我们心中流过,纯洁无暇、清澈美丽;时时我们又觉自己游览在山川之间,那精妙的数学技巧就是那多姿的奇峰异石,它们让我们美不胜收。总之,拓扑学让我对数学更加热爱。

2510102009 向茂松 去年我选修了拓扑学导论这门课程。拓扑学作为现代数学的三大基础之一,她以独有的魅力与美妙的结论让我获益匪浅。虽然这门课程本身是抽象与晦涩的,由于老师精心备课与严谨治学,同时还举出现实生活中的有趣的例子辅助理解,使课堂变得活跃、使抽象的数学变得美丽。

2510102007 石坐顺华 拓扑学是数学专业高年级的一门基础课程。我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它是我们以前所学一些课程(例如:如数学分析、实变函数、泛函分析等课程)的一些相关理论知识的推广与抽象。

在学习拓扑学的预习中,我曾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生动地讲解,对问题分析鞭辟入里,授课方式独具匠心,就是课堂上老师的板书有时也可称得上“杰作”。这充分彰显出我们的老师对拓扑学的高深造诣和精心的备课。加上拓扑学课程包含了对拓扑学当前研究现状和有关前沿课题的讲座,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2510202029 罗黎 在大三下学期,我选修了《拓扑学》这门课程。深感这是一门理论性很强但又非常精美的数学。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仿佛是带领着我们在神秘的理性世界中遨游,他每引入一种拓扑空间都几乎是让我们在神秘的宇宙世界中发现了一个新天体,寻找这类空间的等价刻画就好象是在对这新天体进行采样、拍照。总之,学习拓扑学后我的最大体会是:拓扑学这一理性世界在一定程度上象现实的宇宙世界一样神奇、美丽。

2510201032 高桂秋 拓扑学是研究“图形”在同胚映射下保持不变性质与不变量的一个数学分支。它不仅给予我们展示了数学的抽象,而且为我们展示了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一般方法与技巧。也许,这中方法与技巧会使我们在将来的学习、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中受益终生。

五、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该课程在网上提供了3位主讲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

1)朱培勇老师作拓扑学理论研究专题选讲报告;

2)干泰彬老师讲授“紧空间的概念与性质”;

3)雷银彬老师讲授“分离性公理”(包括:

0

T

空间、

1

T

空间、

2

T

空间的概念、等价刻画与三种空间的关系).

5、自我评价

5-1本课程的主要特色(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

一、教材通俗易读、教学深入浅出. 教材以度量空间及其基本点集的理论为模型和背景,引入拓扑、拓扑空间及其基本点集、连续映射等概念,充分展现拓扑空间理论是数学分析相关理论、实变函数相关理论和度量空间相关理论的高度抽象。因此,学生在学习拓扑的基础理论中由于有具体的模型背景,课程的抽象性和内容的理解难度极大降低。

二、教学与学术研究交融一体. 在开设本课程的同时,以教材的最后两章为载体,专门安排有配套的拓扑学学术研究专题讲座。因此,这门课程实际上是学生从事数学学术研究的一个入门课程,也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选题的重要课程。

三、师资队伍学术水平高

课程组的老师都是从事长期拓扑学研究或者利用拓扑学从事相关数学学术研究的教授、副教授或者青年博士。

5-2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1、与国内的综合性院校和师范类院校数学类专业的“拓扑学”课程相比较,本课程更重视背景教学与直观性教学;

2、本课程以相应的“一般拓扑学”学术讲座同步配套,应该说在国内本科数学教学中是具有开拓性的。我们认为:这比不少学校把“拓扑学”仅作为一门单纯的课程来开设更加有特色、更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本课程已经使一批较优秀的学生,在本科阶段撰写出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因此,本课程实际上给予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他们的数学创新能力的一个平台。

近年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开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或科研单位都较大量地吸收我们的本科生就读他们的研究生,这不能不肯定我们在以本课程为代表的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巨大的进步。

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本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展示科学理论建立的一般方法,但目前尚不能直接展示本课程在工程应用研究中的作用与价值。因此,目前还没有工科专业的本科学生选修该课程先例。

6、课程建设规划

6-1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1、建设目标

在五年内,将本课程成为一流的精品课程。极大地扩展学生的受益面,让学生通过《拓扑学导论》课程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掌握建立数学理论(或者一般科学理论)的基本方法。

为实现“创建一流的理科来实现一流的工科”创造条件。

2、建设步骤

(1)学院搬往清水河校区后,组建拓扑教研室,定期进行本课程的教学研究活动和学术交流;

(2)进行“研究型”教学实验,力争更多的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

(3)加强网上资源建设,在网上为学生提供拓扑学及其应用方向的学习资料和科研信息;

(4)筹建“本科生科研奖励基金”,鼓励本科生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

3、课程资源上网计划

2009年 将现有已上网的本课程资源进一步充实、完善与优化,丰富拓扑学及其应用在网上的学习资料与科研资料;

2010年 进行对网上教学环境优化,为学生提供“拓扑学”网上学习与讨论平台;

2011年 通过多种途径收集适合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课题,即时向学生介绍拓扑学及其应用科研的最新动态;

2012年 进一步充实、完善已上网的本课程资源。

年6-2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

网上资源名称列表

1. 课程简介

2. 教学大纲

3. 教学日历

4. 教学录像(1,2,3,4)

5. 本课程师资队伍简介

6. 新编教材《拓扑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介绍

7. 授课电子教案ppt.

8. 拓扑学专题选讲(一),理论研究专题讲座ppt

9. 拓扑学专题选讲(二),应用研究专题讲座ppt

10. 参考资料目录

11. 拓扑学导论作业(第1章-第5章)

12. 拓扑学导论作业参考解答(第1章-第5章)

13. 拓扑学学术论文库(电子版)

14. 拓扑学导论本科毕业设计题库

15. 网上论坛,供网上讨论、答疑

16. 获奖证书,专家评审意见,学生评价

17. 申报表

7、学校的政策措施

所在高校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及实施情况

一、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文件:

精品课程建设是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原2002年底启动的“教学优质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得到学校各级的高度重视。学校先后制定和发布了《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校教意见[2002]64号)、《关于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通知》(校教通知[2004]48号)、《关于印发〈电子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校教[2004]161号)3个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文件,对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步骤、保障、奖励等事项做出明确规定,使精品课程建设有了制度保证。

二、实施情况:

1、学校以立项形式加强对精品课程的管理,对于立项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予以立项资助,采取专款专用、滚动支持、中期考核、建成验收的政策;对获得省级、国家级的精品课程,分别给予2万元和10万元的奖励。对于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课程网页和网络教学环境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统一提供技术支持。使精品课程建设有了经费与技术条件保证。

2、制定鼓励措施,调动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使精品课程建设有了人员保证。在教师晋升职称时,省级精品课程视为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精品课程视为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3、在每年度的院部目标责任考核中,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本科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被列入学院的本科教学目标任务之中。

三、实施效果:

1、使广大教师深刻理解、认识到精品课程的内涵及重要意义,自觉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逐步提高,在近几年的学生评教和教学顾问组评价中,各级精品课程的评教成绩均高于全校平均水平。

3、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精品课程67门,教育部—微软、教育部—IBM精品课程建设项目9项。

四、进一步建设的政策与措施:

1、对获得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精品课程,分别给予3000元、5000元和1万元的建设维护费,用于支持课程的后续建设。

2、对获得校级以上精品课程者,在实验室建设立项、实验项目建设立项和规划教材建设立项时,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立项。

3、对校级以上精品课程实施年度检查制度和课程评估制度,组织专家组检查建设进展情况和课堂教学情况,确保建设规划的顺利执行和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4、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统一提供后续建设中有关网站维护、网络环境等的技术支持。

8、说明栏

http://202.115.21.138/wlxt/ncourse/inttopol/web/website/website01/index.aspx

PAGE

25

_1297367808.unknown
_1297367836.unknown
_1297109113.unknown
_1297109157.unknown
_1297109166.unknown
_1150849608.unkn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