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光学总结

41
2013 光光光光 光光光光 光光光光光光光光光光光光 光光光光 光光光光光光光光光光 光光光光 光光光光光 光光光光光 光光 :、、 光光光光光光光光光 光光光 光光光 光光 :、、 光光光光光 光光 光光光 光光 :体、

Upload: ursula-norman

Post on 31-Dec-2015

3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2013 光学总结. 几何光学:光线的实验定律与成像定理 波动光学:相干叠加与非相干叠加 变换光学:空间滤波、相衬显微、全息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吸收、色散、散射 光的量子性:黑体辐射、激光. 几何光学. 基础:实验定律,费马原理 核心:物像公式 基本方法:逐次成像 应用:各种成像仪器. 几何光学的物理基础. 1. 光的物理模型:光线模型 模型评述:唯象模型,不涉及光物理的本质,仅适用于大孔径条件下光的传播、反射、折射以及光学器件成像的情形。根据几何线的数学特征确定光的传播(包括反射、折射)规律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2013 光学总结

2013光学总结

几何光学:光线的实验定律与成像定理波动光学:相干叠加与非相干叠加变换光学:空间滤波、相衬显微、全息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吸收、色散、散射光的量子性:黑体辐射、激光

Page 2: 2013 光学总结

几何光学基础:实验定律,费马原理

核心:物像公式基本方法:逐次成像应用:各种成像仪器

Page 3: 2013 光学总结

几何光学的物理基础• 1.光的物理模型:光线模型• 模型评述:唯象模型,不涉及光物理的本质,仅适用于大孔径条件下光的传播、反射、折射以及光学器件成像的情形。根据几何线的数学特征确定光的传播(包括反射、折射)规律

• 2.实验基础:传播定律,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光的可逆原理(包括光路可逆原理)

• 上述实验定律是基于光线模型,对光的实验现象的总结• 3.基本理论概括:费马原理• 也可以将费马原理作为基本假设,据此建立整个几何光学的理论体系(数学逻辑体系)

Page 4: 2013 光学总结

实验定律的要点• 1.角度关系: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角度以介质表面入射点的法线作为基准

• 2.入射面:入射光线与入射点法线所确定的唯一的平面为入射面;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都在入射面内

• 3.全反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 4.光程:光线传播过程与介质有关• 5.特殊情况下的数学处理:虚光线、虚光程、可以将反射作为折射的特例处理(反射光线所在空间的折射率为负值)

Page 5: 2013 光学总结

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 1.同心光束:物点与像点的基本光学特征• 根据同心光束确定实物、虚物、实像、虚像• 2.物方、像方:从物到元件的空间是物方;经过元件射出的光线所在的空间是像方

• 3.折射面、反射面、薄透镜:元件与光线作用的基本单元,可以将反射面作为折射面的特例处理

• 4.光具组:折射面(包括反射面)、薄透镜的组合

• 实际处理上,将透镜作为一个基本成像单元,由透镜组成光具组,一般都是共轴的理想光具组

• 5.近轴条件:理想光具组的近似条件

Page 6: 2013 光学总结

近轴条件下成像的基本关系• 1.符号约定• 2.物距、像距、焦距、焦平面、光焦度• 3.单个折射球面的物象关系(高斯公式)

• 4.薄透镜的物象关系(高斯公式、牛顿公式)

• 5.横向放大率• 6.共轭光线:同一条物方、像方光线

n n n n

s s r

1

f f

s s

1f f

s s

y ns

y n s

xx ff y s

y s

反射镜折射面、透镜

Page 7: 2013 光学总结

焦距、光焦度的数学公式• 单个球面

• 单个薄透镜

• 多个紧贴的反射折射面1 2

1 2

L Ln n n n

r r

n

r

nn

r

nnn

fLL

21

n

r

nn

r

nnn

fLL

21

n n

r

nrf

n n

n r

fn n

1

n

ii

Page 8: 2013 光学总结

折射球面的光学参数

n n

CO

f f

F F

r

物方焦距 像方焦距

物方焦点 像方焦点

物方焦平面 像方焦平面

Page 9: 2013 光学总结

折射球面的光学性质n n

COF F

FF

根据这些光学参数,可以得到任意一条光线的共轭光线

Page 10: 2013 光学总结

基本方法• 1.逐次成像:前一元件的像作为后一元件的物,是作图、计算的基本步骤

• 2.一定要注意区分实物与虚物• 作图时虚物不能直接利用;计算时虚物的物距取作负值

• 虚像只要在物方(实际上通常都是在物方),可视为实物

• 作图法的核心是由物光线求出共轭像光线• 计算法的核心是由物距求出像距

Page 11: 2013 光学总结

高级内容• 非近轴系统的阿贝正弦条件与齐明点• 阿贝正弦条件

• 齐明点

sin sinny u n y u

nQC r

n

nQ C r

n

M

QQnn

r

H AC

Page 12: 2013 光学总结

光学仪器• 光学仪器就是物镜、目镜及其组合• 可看作理想光具组• 系统的主要光学参数是角放大率• 望远镜的光学参数及其标注• 显微镜物镜目镜的光学参数及其标注• 成像物镜(照相机镜头)的焦距、光阑与成像的简单关系

Page 13: 2013 光学总结

友情提示• 根据基本的物理规律分析成像的过程• 剩下的都是数学问题,所以要记住基本的公式

• 需要记住的公式• 单球面的物像公式,单透镜的物像公式,焦距、光焦度的公式,横向放大率的公式

• 几何光学要在实用,科研和生活处处都有应用

Page 14: 2013 光学总结

波动光学基础:电磁波理论

核心:光波的叠加原理,光的相干性数学处理:定态光波的数学表示,复

振幅的叠加(相干)基本方法:相干叠加与非相干叠加相干叠加:干涉、衍射非相干叠加:非相干光源、光的偏振

Page 15: 2013 光学总结

电磁波模型• 1.空间周期性、时间周期性• 2.定态光波• 3.相位、振幅、相速度、电矢量(光矢量)、波

矢、波面、波前、波前函数(波函数)、光程差与相位差、复振幅、光通量、光强

• 4.波前函数的表达式:余弦式、复振幅式• 不同表达式对于相位超前或滞后的描述不同• 5.平面波、球面波• 6. 傍轴条件、远场条件• 7.光的偏振态: 5种

Page 16: 2013 光学总结

光波的叠加原理• 1.本质是电场强度(当然也包括磁感应强度)瞬时值的叠加,表现结果是合振动的振幅分布(光强)

• 2.相干叠加与非相干叠加• 3.相干条件与相干性• 4.分立的波列,直接求和,归类于光的干涉;

• 5. 连续分布的次波中心发出的波列,计算积分,归类于光的衍射

Page 17: 2013 光学总结

叠加原理的基本物理结果• 1. 两列定态相干光波的叠加

• 2.相干叠加的干涉项• 3.非相干叠加• 正交电矢量的叠加• 两列不同频率单色光的叠加:光学拍• 非单色光的叠加:波包,群速度

2 2 21 2 1 20

1d 2 cosI A t A A A A

cos2 21AA

Page 18: 2013 光学总结

光的干涉• 1. 获得相干光:实际中,光波只与自己相干

• 2.直接应用光的叠加原理:根据每一列光波的波前函数的相位分布计算该波前上的光强分布

• 3. 杨氏干涉:看作是两个相干光源的干涉• 因为总是在某一面上观察光的干涉情况,所以往往对波前函数求和即可

Page 19: 2013 光学总结

波前函数的相位• 1.根据波列传播的路径求出光程,可得到波前(即接收屏幕)上的波前函数的相位

• 2.根据光程差确定干涉相长或干涉相消的条件,这一方法适用于光源位置确定的情况

• 3.根据相位差确定干涉相长或干涉相消的条件,这一方法适用于平面波的情况

• 4.对于有反射的情形,要考虑是否存在半波损失• 5. 针对具体的干涉装置,有不同的相位差或光程

差表达式

Page 20: 2013 光学总结

分波前的干涉装置• 在杨氏干涉装置基础上发展起来• 通常采用几何成像的方式,将每一列光波分为两列

• 菲涅耳双棱镜,菲涅耳双面镜• 劳埃德镜• 对切透镜

Page 21: 2013 光学总结

分振幅的干涉装置• 基于薄膜干涉的原理发展而来• 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 要考虑半波损失• 迈克尔孙干涉仪:等倾、等厚• 牛顿环:等厚•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多光束等倾干涉• 关键是正确地计算两列光之间的光程差

2 22 cos / 2L n h i

半值宽度 )1(2

Page 22: 2013 光学总结

光波场的时空相干性• 空间相干性:光源扩展导致的干涉条纹消

失。接收屏上条纹全部消失• 空间相干性的反比关系• 时间相干性:非单色性导致干涉条纹消失。接收屏上仅有部分干涉条纹

• 波包的长度与相干长度、相干时间• 时间相干性的反比关系

Page 23: 2013 光学总结

光的衍射• 1.波前上连续分布次波中心发出次波的相干叠加• 球面次波、瞳函数、倾斜因子、近轴条件• 2. 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公式

• 3.求解衍射问题,就是求解积分公式• 4.根据求解积分公式的方法 [实际上是波前(衍射波面)的特征 ],将衍射分类

• 5. 菲涅耳衍射:距离有限;球面波前,半波带法• 6. 夫琅禾费衍射:距离无限远;平面波前,平面次波,积分可求得解析表达式

0 0

e( ) ( ) ( , ) d

ikr

U P K U Q Fr

Page 24: 2013 光学总结

典型的衍射装置• 1. 菲涅耳圆孔、波带片• 半波带• 半波带方程• 细分半波带,采用振幅矢量处理• 2. 夫琅禾费单缝• 单元衍射因子• 3. 夫琅禾费圆孔,艾里斑

11

1( ) [ ( 1) ]

2n

nA P A A

20

1 1 1

/r R n

2

0 2

sin uI I

u

sinau

DR

22.161.00

a

sinu

u

Page 25: 2013 光学总结

衍射孔径与分辨极限• 1. 瑞利判据

• 2.像分辨本领:衍射的极限

0m

Page 26: 2013 光学总结

光的偏振• 1.光的 5种偏振态,正交分量间的相位关系

• 相位差为正值,表示超前

• 2.各种偏振光的振幅及相位差特征• 3. 偏振光的光强

cos( )

cos( )x x

y y

E A t

E A t

Page 27: 2013 光学总结

菲涅耳公式• 反射折射光与入射光的振动(复振幅)关系

• 可以用以解释半波损失• 可以用以获得偏振光

Page 28: 2013 光学总结

衍射光栅的相干叠加• 1.光学结构上是多缝,物理本质上是各条

缝的衍射光之间按光程差的相干叠加。• 2.是夫琅禾费衍射,可以进行积分求解• 3. 第 n条缝在接收屏上的波前函数为• 其中 an为缝宽, Ln为缝中心的光程• 4. 屏上总的波前函数(复振幅)为• 5. 周期性光栅

sine nikLn

nn

ua

u

1

sine n

N ikLnnn

n

ua

u

0

sin sin

sin

u NU U

u

sind

Page 29: 2013 光学总结

衍射光栅的波前函数

nL

1nL

1nL

1 sinn n nL L d

1

1

1

sine

sine e

n

n

N ikLnnn

n

N ik LikL nnn

n

ua

u

ua

u

Page 30: 2013 光学总结

周期性光栅的衍射光谱• 1.实际上主要是由缝间干涉所决定的• 2.光栅方程所反映的就是缝间干涉主极大

• 3.单元衍射因子调制光强,并产生缺级• 4. 重要参数:谱线半角宽度,分辨本领,

自由光谱范围

0(sin sin )d j

cosNd

jNA /M m m j

Page 31: 2013 光学总结

衍射光栅的高级内容• 1. 闪耀光栅• 衍射主极大移动,避开无色散的 0级干涉• 常用的两种照明方式• 2. 正弦光栅• 3. 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布拉格方程

Page 32: 2013 光学总结

光的偏振及双折射• 1.光的 5种偏振态,正交分量间的相位关系

• 相位差为正值,表示超前

• 2.各种偏振光的获得及鉴定• 3. 偏振光的光强• 4. 偏振光的干涉:经过偏振片,电矢量相互平行,进行相干叠加

cos( )

cos( )x x

y y

E A t

E A t

Page 33: 2013 光学总结

双折射• 1. 在晶体中,分为 o光、 e光• 2. 双折射晶体的特征参数• 光轴,主截面,主平面• 3. o光、 e光的特性:平面偏振光• Eo o⊥ 光主平面, Ee e∥ 光主平面• 4. 晶体中的次波光源,发出的 o光是球面, e光是旋转椭球面

• 5. o光的折射率, e光的主折射率• 6. 单轴晶体双折射的惠更斯作图法

Page 34: 2013 光学总结

晶体光学器件• 1. 偏振棱镜• 使 o光、 e光方向分开,获得平面偏振光• 2.波晶片• 使 o光、 e光波面分开,产生固定的相位延

• 快轴,慢轴;快光,慢光• 3.相位补偿器• 产生任意的相位延迟

e o e o( )L L L n n d e o

2( )n n d

Page 35: 2013 光学总结

偏振光的干涉• 从波晶片出射的光波,是两个正交分量,有相位差,但不相干

• 再经过偏振片,成为相干光• 相位差包括波片引起的以及偏振片取向引

起的• 干涉的光强与相位差有关,也与各个元件的相对取向有关

Page 36: 2013 光学总结

平行光自然光经过正交偏振片的干涉

• 1. 偏振片相互垂直,且与晶体光轴成 45o角

• 2. 偏振片相互平行,且与晶体光轴成 45o角

20 sin2 2

cII

20 cos2 2

cII

Page 37: 2013 光学总结

人工双折射、旋光• 定义与原理• 基本应用:• 光调制• 光开关• 光存储

Page 38: 2013 光学总结

傅立叶变换光学• 1.基本方法:将衍射屏作为空间周期性函数,即屏函数,进行空间频谱变换

• 2.核心物理思想:阿贝成像原理,傅立叶频谱面上的衍射斑作为相干光源

• 3.直接应用:• 空间滤波:成像变换• 相衬显微镜:通过相移增加反衬度

Page 39: 2013 光学总结

全息照相• 1.核心思想:波前再现• 2.基本方法:干涉条纹(记录),线性冲

洗(得到衍射屏),相干光衍射(再现波前)

• 3.实验方法:相干光,离轴装置

Page 40: 2013 光学总结

光的吸收、色散、散射• 基本特征,基本规律

Page 41: 2013 光学总结

光的量子性• 实验基础: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

• 激光:受激辐射,粒子数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