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績優育成中心成果案例 國際榮譽 南臺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 ·...

2
010 011 2016 績優育成中心成果案例 空間「IQ Space」及 36 間培 育室,提供社會青年或跨校創 業團隊全方位的育成輔導,目前 進駐廠商領域涵蓋文創、生技、資通訊、 多媒體設計、物聯網等領域。另外也斥資 6,000 萬打造台南文化創意園區,佔地廣達 1,700 坪空間,包含 7 間培育室。 重金建置育成輔導場域,南臺科大育成中 心進而建立「123」育成孵化引擎機制,張 萬榮指出,「1」即一個共同工作空間「IQ Space」,此場域是激發創業者靈感、創新、 互動與整合的空間,主要提供學生、校友、 社會人士或創業團隊,在公司成立之前於此 孕育創新創意,協助創業團隊完成公司設立 的準備。 2」指兩個育成基地,即「聯合育成中 心培育基地」與「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前者主要提供進駐廠商辦公空間,設有空間 舒適的會議室、閱覽室、顧問諮詢室與展示 室等;後者則是育成中心協助進駐廠商推廣 通路、行銷產品的場域,目前更透過建構 B16 商城」,由專人代為管理與操作,配 合「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實體展售活 動,由線下體驗引導到線上購物,進行虛實 整合銷售。 3」指三個育成引擎整合即 IQ Space聯合育成中心培育基地與臺南文化創意產業 南臺科技大學斥資 5,000 萬打造 的「聯合育成中心培育基地」, 南臺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後簡稱南臺科大 育成中心)輔導人員正與一個青年創業家熱烈 討論通路布局策略;另一間會議室裡,育成中 心輔導人員與學校教授,正與進駐企業討論如 何加快產品研發進度,熱絡的育成輔導場景, 讓人一窺南臺科技大學產學接軌的樣貌,也了 解到為何南臺科大,是近年來企業尋找人才的 重點學校之一。 誠然,翻開 Cheers 雜誌每年評選的「企 業最愛大學生」調查,南臺科技大學連續七 年榮獲私校第一名,能夠展現這樣耀眼的 光環,與南臺科大完整的產學接軌教學機 制,有很大的關係,而南臺科大育成中心 作為學校與產業界緊密互動的重要平台, 更是使南臺科大躍上檯面的關鍵推手,育 成成果國內外有目共睹,因此於 2016 年榮 獲美國 InBIA 年度「最佳大學育成中心」 南臺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軟硬實力 虛實整合 打造全方位育成輔導機制 首獎(University Incubator of the Year), 也是繼工研院之後,臺灣睽違 13 年又獲得 InBIA 獎,成為育成典範代表。 「123」育成孵化為引擎 南臺科大育成中心成立於 1997 年,過去 18 年一直以推動知識產業化為核心價值, 懷抱活絡地方產業的使命,為進駐中心的企 業,在專業技術研發、管理、行銷、設計、 檢測等經營面向,提供最符合企業需求的育 成服務。南臺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副主任 張萬榮指出,近年來因為育成中心主任由南 臺科大校長戴謙兼任,學校因此注入更多資 源,建立更強大的育成輔導能量,協助更多 新創與中小企業,邁向成長茁壯。 為提供進駐企業兼具軟實力與硬功夫的 輔導機制,2014 年南臺科大育成中心投資 5,000 萬,於南臺校區完成建置「聯合育成 中心培育基地」,打造 1 處前育成共同工作 南臺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以兼具軟硬實力的陪伴式育成機制 使其成為南臺科技科大產學接軌的重要平台,展現豐碩的育成成果, 因此於 2016 年榮獲美國 InBIA 年度「最佳大學育成中心」首獎, 是臺灣第一所大學獲得此一殊榮的創新育成中心,育成能量國內外有目共睹。 國際榮譽 卓越表現 1 18 年來共協助廠商申 請政府計畫 120 件, 獲得 38,741,695 元的補助 卓越表現 2 協助學生團隊申請 「大專畢業生創業 服務計畫」(U-start) 通過20 案 卓越表現 3 促成廠商 投 ( 增 ) 資金額 806,549,340元

Upload: others

Post on 20-Jul-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2016績優育成中心成果案例 國際榮譽 南臺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 · 新創與中小企業,邁向成長茁壯。 為提供進駐企業兼具軟實力與硬功夫的

010 011

2016 績優育成中心成果案例

空間「IQ Space」及 36 間培

育室,提供社會青年或跨校創

業團隊全方位的育成輔導,目前

進駐廠商領域涵蓋文創、生技、資通訊、

多媒體設計、物聯網等領域。另外也斥資

6,000 萬打造台南文化創意園區,佔地廣達

1,700 坪空間,包含 7 間培育室。

重金建置育成輔導場域,南臺科大育成中

心進而建立「123」育成孵化引擎機制,張

萬榮指出,「1」即一個共同工作空間「IQ

Space」,此場域是激發創業者靈感、創新、

互動與整合的空間,主要提供學生、校友、

社會人士或創業團隊,在公司成立之前於此

孕育創新創意,協助創業團隊完成公司設立

的準備。

「2」指兩個育成基地,即「聯合育成中

心培育基地」與「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前者主要提供進駐廠商辦公空間,設有空間

舒適的會議室、閱覽室、顧問諮詢室與展示

室等;後者則是育成中心協助進駐廠商推廣

通路、行銷產品的場域,目前更透過建構

「B16 商城」,由專人代為管理與操作,配

合「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實體展售活

動,由線下體驗引導到線上購物,進行虛實

整合銷售。

「3」指三個育成引擎整合即 IQ Space、

聯合育成中心培育基地與臺南文化創意產業

走進南臺科技大學斥資 5,000 萬打造

的「聯合育成中心培育基地」,

南臺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後簡稱南臺科大

育成中心)輔導人員正與一個青年創業家熱烈

討論通路布局策略;另一間會議室裡,育成中

心輔導人員與學校教授,正與進駐企業討論如

何加快產品研發進度,熱絡的育成輔導場景,

讓人一窺南臺科技大學產學接軌的樣貌,也了

解到為何南臺科大,是近年來企業尋找人才的

重點學校之一。

誠然,翻開 Cheers 雜誌每年評選的「企

業最愛大學生」調查,南臺科技大學連續七

年榮獲私校第一名,能夠展現這樣耀眼的

光環,與南臺科大完整的產學接軌教學機

制,有很大的關係,而南臺科大育成中心

作為學校與產業界緊密互動的重要平台,

更是使南臺科大躍上檯面的關鍵推手,育

成成果國內外有目共睹,因此於 2016 年榮

獲美國 InBIA 年度「最佳大學育成中心」

南臺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軟硬實力┼虛實整合�打造全方位育成輔導機制

首獎(University Incubator of the Year),

也是繼工研院之後,臺灣睽違 13 年又獲得

InBIA 獎,成為育成典範代表。

「123」育成孵化為引擎

南臺科大育成中心成立於 1997 年,過去

18 年一直以推動知識產業化為核心價值,

懷抱活絡地方產業的使命,為進駐中心的企

業,在專業技術研發、管理、行銷、設計、

檢測等經營面向,提供最符合企業需求的育

成服務。南臺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副主任

張萬榮指出,近年來因為育成中心主任由南

臺科大校長戴謙兼任,學校因此注入更多資

源,建立更強大的育成輔導能量,協助更多

新創與中小企業,邁向成長茁壯。

為提供進駐企業兼具軟實力與硬功夫的

輔導機制,2014 年南臺科大育成中心投資

5,000 萬,於南臺校區完成建置「聯合育成

中心培育基地」,打造 1 處前育成共同工作

南臺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以兼具軟硬實力的陪伴式育成機制

使其成為南臺科技科大產學接軌的重要平台,展現豐碩的育成成果,

因此於 2016 年榮獲美國 InBIA 年度「最佳大學育成中心」首獎,

是臺灣第一所大學獲得此一殊榮的創新育成中心,育成能量國內外有目共睹。

國際榮譽

卓越表現 1

18 年來共協助廠商申請政府計畫 120 件,

獲得 38,741,695元的補助

卓越表現 2

協助學生團隊申請「大專畢業生創業

服務計畫」(U-start)

通過20 案

卓越表現 3

促成廠商投 ( 增 ) 資金額

806,549,340元

Page 2: 2016績優育成中心成果案例 國際榮譽 南臺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 · 新創與中小企業,邁向成長茁壯。 為提供進駐企業兼具軟實力與硬功夫的

012 013

2016 績優育成中心成果案例

園區的整合運用,透過完整的硬體設備,讓

育成中心可以快速導入軟實力,然後採取量

身訂做的育成輔導策略,提供進駐廠商包

括:「定期訪視」、「研究規劃」、「策略

聯盟」、「能量提升」與「推廣傳播」的五

大育成輔導構面。

量身訂做的陪伴輔導策略

而為達到符合個別企業的輔導機制,南

臺 科 大 育 成 中 心 更 以「Our team,Your

team」的專業經理人陪伴創業家成長模式,

深入廠商需求提供最適化資源。張萬榮強

調,一般創業團隊或急需轉型升級的廠商,

並不了解政府或學校資源有哪些,因此無法

善加運用,因此育成中心透過串連校內工學

院、商管學院、人文社會學院、數位設計學

院 42 個領域的專業系所,以及 10 個技術研

發中心資源,搭配校內 500 個專業老師與 1.8

萬個學生,成為進駐廠商最強的後盾。

除此之外,育成中心也針對每一進駐廠商提

供技術與經營管理的「雙輔導老師制」,依照

成果豐碩 育成火花持續燃燒

南臺科大育成中心兼具軟硬、虛實整合的

育成輔導措施,使其完成豐碩的育成成果,18

年來累計培育企業家數達 156 家,畢業企業家

數 129 家,其中上市櫃公司有 4 家,新創企業

有 99 家、青年創業家有 70 家、校園衍生企業

3 家,為臺灣優秀的科技大學育成中心。

在非量化指標上,育成中心更透過結合

南臺科大創新創業課程、三創競賽、育成輔

導、臺南文化產業園區小老闆創業競賽等,

提供校園青年創業服務;另外也結合校友中

心資源,延攬年輕時創業有成校友回流母

每一家企業需求,擬定量身訂做的輔導策略,

並透過定期與專案輔導老師的討論,以及中心

專業經理人陪伴,針對企業營運的每一個階

段,提供符合企業發展進程的輔導措施。

在外部資源與跨國網路連結上,育成中

心除積極協助進駐廠商連結政府與公協會資

源,也藉由在中華創業育成協會 (CBIA) 協

會取得理事與監事席次,以及加入 InBIA 等

國際組織,與國內外育成單位成為聯盟夥伴

關係,建立國際育成連結體系,為進駐團隊

提供更具國際化的輔導服務。

張萬榮另外提到,育成中心有鑑於青年

創業型態繁多,因此也建立駐點創業家陪伴

輔導機制,因應不同型態的青年創業團隊需

求,將中心的校友企業、管理顧問公司、協

會、政府等資源,提供給青年創業家;再

者,為營造親產學校園、學產一貫學程、教

師三年一輪企業研習等培育機制,縮短學用

落差,育成中心也提供師生研發實習人力給

進駐廠商,為學生實現「學用零落差」的目

標,也為企業培育即時可用的人才。

校,提供青年創業團隊每月駐點輔導服務;

而為進一步鼓勵師生創業,南臺科大更已陸

續擬定相關鼓勵師生創業辦法,如南臺科技

大學學生校園創業基金補助管理辦法、學生

校園創業競賽暨創業基金實施要點、薪傳創

業基金辦法(校友基金)等,為南臺科大的

青年創業,點燃更強大的火花。

展望未來,南臺科大育成中心將持續秉持

產學無縫接軌的育成理念,協助南區創業團

隊順遂經營之路,以及幫助更多中小企業轉

型升級,同時為學校青年創業創造機會,為

南部產業與經濟的發展,創造源源不絕的新

動能。

南臺科大育成中心建立「123」育成孵化為引擎,利用 IQ�Space、

聯合育成中心培育基地與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3大育成場域,

導入兼具育成經理人、學校資源、科技力的育成軟實力,為南區創新創業與中小企業育成,建立全方位的輔導機制。

--南臺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副主任張萬榮

南臺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南臺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組織架構圖

南臺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主任 戴謙校長類別│國際榮譽育成中心 育成中心主任│戴謙 成立時間│1997 年

培育領域│青年創業 員工人數│8 人

育成中心簡介│南臺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在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指導協助之下,於 1997 年 7 月 1 日成立,

迄今 19 年持續以創新、創意、創業的三創育成機制,整合空間設備及學校研究與行政等資源,提供進駐

空間、儀器設備及研發技術、協尋資金、商務服務、管理諮詢、結合政府資源等有效輔導,協助創業者

孕育新事業、新產品、新技術,降低創業研發初期的成本與風險,以及協助中小企業升級轉型,為企業

創造優良的培育環境,提高事業成功的機會,加速中小企業邁向成長茁壯。

國際榮譽

中心主任 張萬榮

產學副校長

產學合作 營運輔導 技術轉移創新育成 公司治理 專案執行 智財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