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193
2019 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2019 级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1 2019 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75 2019 级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06 2019 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33 2019级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年制)………………………………170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Jan-2021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目 录

2019 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2019 级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1

2019 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75

2019 级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06

2019 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33

2019 级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年制)………………………………170

Page 2: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Page 3: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2019 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代码:560101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学制与学历

基本学制为三年,最长修业年限不超过六年;

学历为全日制专科。

四、职业面向

表 1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所属专业类别、行业及主要就业岗位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所属专

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

业类

(代码)

对应

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

或技能等级证

书举例

装备制

造大类

56

机械设

计制造

5601

通用设备制造业(34)

专用设备制造(35)

汽车制造业(36)

铁路、船舶、航空航

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

造业(37)、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

业(38)、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

电子设备制造业(39)

生产制造及

有关人员

(6-18~26)

产品设计

工艺编制

生产操作

产品检测

1.车工

2.铣工

3.钳工

4.磨工

5.AutoCAD

6.UG

1

Page 4: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掌握机械设计、制造领

域中数字化设计、模具设计、数控加工技术和机电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

能,熟悉机械制造行业规范和标准,能够在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产品创

新设计、智能工装设计、智能检测、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编程与加工等岗位工作的

复合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热爱祖国,能够准确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

(2)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了解中国制造业发展和世界制造业发展,理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能够与同行或业界进行专业技术领域的沟通和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4)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人际交往与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相关工程活

动中适应角色转换,能够和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有效的团队合作,并能在团队中

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5)具有认真学习的态度、求索的精神、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较强的创新、创业意

识;

(6)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岗位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对社

会、安全、环保、质量、健康、法律以及文化影响等方面的责任,具有敬业精神、进取

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知识

(1)掌握与本专业实际岗位工作相关的政治思想理论、国防军事、人文社科、法

律道德、身心健康、职业发展和创业基础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本专业必需的英语知识、数学基础知识、工程力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机信

息技术;

(3)熟练掌握本专业必需具备的制图识图、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设计基础、工

程材料选用与成型工艺、零件精度设计与检测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方法;

(4)掌握普通加工机床的结构、金属切削原理等专业基础理论,掌握机械加工过

2

Page 5: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程中的工艺路线、智能工装夹具的常规设计方法及应用;

(5)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机械机构及零部件设计基本知识,掌握

智能产品结构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的方法;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 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 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8)了解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包括生产现场 5S 要求、定置管理

与精益管理知识、安全操作知识和机械加工过程控制与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

(9)了解国家有关装备制造领域与机械制造行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

与研发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内外相关的标准、规范和技术变化。

3.能力

(1)能运用数学、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的知识分析、解决机械设计等简单的

机械 工程问题;

(2)能够识读中等复杂产品的零件图和装配图,能读懂常见的设备电气原理图,

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产品零件图、装配图,能够在机械设计过程中使用机械设计手册;

(3)能够编制中等复杂零部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读懂数控加工工艺,具有选择和

应用工装夹具、刀具及夹具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常见的工艺问题和应变能力,

具有产品质量测量、产品精度设计和质量检验的能力;

(4)能够熟练地使用二、三维 CAD/CAM 应用软件绘图和建模,能运用 UG 等软件进

行产品三维造型设计,具有计算机辅助机械产品设计开发和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

件的能力;

(5)能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和 3D 打印技术,具有生产现场优化管理的基本能力,

具有持续学习机械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

能力;

(6)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解决实际工作过

程中的问题,具有文献检索与资料查询、计算机和网络运用能力;

(7)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相关的英语书刊、资料;

3

Page 6: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8)能够与业界同行在专业技术领域进行交流和沟通,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

能力,撰写行业调研报告和技术设计方案;

(9)能科学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体

育合格标准和心理健康标准。

六、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培养面向智能制造和设计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从以下三个

方面进行: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融合数控、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技术,提

升应用机械专业知识进行机械结构创新设计、工艺设计以及解决机械加工技术问题的能

力。

本专业依托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以现代高职教育理念为基础,以“岗位对接”和

“能力对接”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技术知识和工程过程知识为主要

内容,以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重点,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突出“教学练做

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循序渐近的“双向互动、三项

融合,四层递进”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2.5+0.5”的分段学制。

三项融合:紧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知识、技术技能、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素

养”培养贯穿融合于一体,构建“相互平行”、“相互融合”的课程整合结构。“相互平

行”是指“四层”递进能级技能培养与各层级的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相互平行,课程流程

相互平行;“相互融合”是指“四层”递进能级技能培养的各层级的课程知识内容与技

术技能培养相互融合,技术技能培养与创新实践能力相互融合,知识、技术技能与职业

素养培养相融合。

4

Page 7: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图 1 “双向互动,三项融合,四层递”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四层递进: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三项融合”发展为取向,以“四层”技能

递进(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岗位综合能力)为实践教学模式,

构建职业能力培养递进式螺旋上升的实践教学体系。

七、课程设置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适应装备制造业行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服务学生职业生

涯发展为原则,依据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对接国家职业资格车标准,

衔接全国机械创新设计比赛,基于“平台+模块”的智能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基础上设

计本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职业素质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综合素质拓展课程)、专

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等四类课程,系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并

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体系总览

第 1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3 学期 第 4 学期 第 5 学期 第 6学期

知识提升

岗位综合能力

顶岗实习

专业基础技能

钳工、车工操作技能

机械零部件测绘能力

机械装配技术

专业基础课程

工程制图与 CAD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制造基础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电工电子技术

液压与气动技术

专业核心技能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能力

机床夹具、机器人夹装设计能力

机械创新设计能力

数控编程及加工能力

专业拓展课程

工业机器人基础与现场编程

电气控制与 PLC

模具设计与制造

智能检测与数据处理

专业核心课程

机械加工方法及工艺编制

柔性线的机构与夹装设计

产品三维造型与结构设计 UG

数控编程与加工

产品创意设计与 3D 打印技术

5

Page 8: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表 2 课程体系总览

能力

结构

课程

类型课程名称

跨专

业能

专业

拓展

课程

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控制与 PLC、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工业机器人基础与现场编程、

智能检测与数据处理、柔性制造线(智能制造单元)装调及加工、工厂供配电技术、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生产现场优化管理、机电产品营销、机电专业英语、云计算与大

数据概论、工业智能云服务、Python 程序设计、单片机与 C语言应用设计

职业

特定

能力

专业

核心

课程

机械加工方法及工艺编制

柔性线的机构与夹装设计

产品三维造型与结构设计(UG)

机械创新设计

产品创意设计与 3D 打印技术

数控编程与加工

核心

课程

单独

实践

环节

机械创新设计作品制作

职业资格考证

技能等级认证

顶岗实习

毕业设计

行业

通用

能力

专业

基础

课程

工程制图与 CAD

机械零部件测绘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基础

电工电子技术

液压与气动技术

基础

课程

单独

实践

环节

机械装配技术

钳工实训

车工实训

职业

关键

能力

公共

基础

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

形势与政策

应用写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

大学英语

工程数学

体育与健康

综合

素质

课程

国防教育及军事技能训练

职业生涯规划

心理健康教育

就业指导

素质拓展课程

创新实践

(二)公共基础课程

表 3 公共基础课程描述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总学

时数

主要

教学

方法

考核

方式

1

1.素质目标:(1)加强培养学生责任心

和时代使命。(2)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

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3)注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时代精神,以及正确的道德观与法律思

维,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4)

1.思想素质教育

的基本概念、基本

理论和行为要求;

2.道德素质教育

的基本概念、基本

理论和行为要求;

48

讲 授

案 例

教 学

问 题

平时考核

(20%)

项目考核

(40%)

期末考核

(40%)

6

Page 9: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努力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和接班人。

2.知识目标:(1)掌握《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

念。(2)掌握新时代、中国梦、崇高理

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与时代价值。(3)掌握中国精神、优良

传统道德、革命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和

宪法法律的基本内容、原则和行为要

求。

3.能力目标:(1)初步树立崇高的理想

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树立自觉遵守和维护国家道德、

法律的意识。(3)具有一定的是非辨别

能力,以及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4)具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意识和能力。

3.法治素质教育

的基本概念、基本

理论和行为要求。

导 向

教 学

2

1.素质目标: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

国际观分析和观察国际现象认识国际

局势发展的主流和发展趋势,增强学生

对各种国际现象的鉴别能力和判断能

力;促进学生自觉融入人民群众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基本思想政治素

质的形成;培养学生自觉拥护党的领

导,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坚定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正确认识掌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掌握毛

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的科学内涵,掌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的内涵;通过学习, 深刻理解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

内容和历史地位,充分把握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

3.能力目标:能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历史进程,把握实事求是思想路

线的确立过程,正确理解两大理论成果

的相互关系;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

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正确理解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培养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实际行动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做贡献。

《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的教学体系

整合为三大知识

模块、14 个教学专

题。第一部分:毛

泽东思想(4 个教

学专题);第二部

分: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科学发展

观(3 个教学专

题),第三部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7 个教学专

题)。

72

讲 授

案 例

平时学习

20%+、作

业和实践

40%+理论

考核 40%

3

1.素质目标:通过了解和正确认识经济

全球化形势下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树

立科学的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

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增强学生振兴中华

1.本课程的内容

着重围绕党的基

本理论、基本路

线、基本纲领和基

本经验进行教育;

32/40

把 课

堂 讲

授 与

形 势

平时学习

(30%)

理论考核

(70%)

7

Page 10: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信念

和历史责任感以及国家大局观念,全面

拓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塑造“诚、

勤、信、行”和“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融于一体的当代合格大

学生。

2.知识目标:结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对学生进行马克思

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帮助学生熟

悉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

法,掌握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

社会等多领域的知识和信息,从而开拓

视野、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3.能力目标:通过对国内外形势和国家

大政方针的学习和研讨,使大学生能够

厘清社会形势和正确领会党的路线方

针政策精神,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敏锐的

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以及对职业角

色和社会角色的把握能力,提高学生的

理性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进行我国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形势、

任务和发展成就

教育;进行党和国

家重大方针政策、

重大活动和重大

改革措施教育。紧

紧围绕国内外形

势、重大事件、重

要时事和我国的

外交政策,围绕我

省建设及省情地

情进行教育,以提

高学生对形势与

政策的认知能力

为着力点,引导学

生正确把握国内

外形势的基本态

势。

2.教学内容以教

育部社政司每学

期下发的《高校

“形势与政策”教

育教学要点》为内

容,从国内外的形

势出发,紧密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建设的实际,针

对学生关注的国

际国内热点和思

想特点,确定教学

内容。

告 、

专 题

讲 座

相 结

合 ,

课 堂

讲 授

教 学

法 与

课 堂

研 讨

相 结

合。

4

1.素质目标:培养正确的职业观、事业

观。

2.知识目标:了解、理解、掌握各种文

书的格式规范。

3.能力目标:学生能根据工作需要,写

作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

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和格式规范的应

用文(公文、事务文书、学业文书、职

业文书)。

1.概论、条据

2.求职应聘、实习

报告、论文、竞聘

3.行政公文

4.会务文书

5.管理文书

6.经济文书

7.法律文书

32

情 境

教 学

法 ,

讲 授

法 ,

案 例

展 示

法 ,

学 做

一体

平时学习

(30%)

实践项目

(30%)

理论考核

(40%)

5

本课程的任务是从应用角度出发,在理

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技能有充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有足

够的能力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

1.认识计算机

2.计算机信息录

入技术

3.Windows7 操作

系统

56

项目

化教

平时成绩

+项目考

核+上机

综合考核

8

Page 11: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问题,并为以后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工

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Office 办公软

件 Word、Excel、

Powerpoint 的基

本操作

5.Internet 基本

操作

6.信息检索

7.电子邮件

8.计算机安全技

6

1.素质目标:(1)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社

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 具有良

好的协作能力和处理能力;(3)收集信

息、查阅资料能力;(4)根据已有知识

进行重构和创新的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的总词汇量应达

到 6500 个单词和 1700 个词组;(2)掌

握基本的英语语法;(3)掌握一定的英

语基础知识和技能。

3.能力目标:(1)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听、

说、读、写、译的能力;(2)有较强的

组织与英语语言交流表达能力。

根据《大学英语》

课程标准制定依

据,该门课程的教

学内容分词汇、听

力理解、语法、口

语表达、阅读理

解、翻译、写作几

大教学模块。

100

项 目

教 学

法 、

情 景

教 学

法 、

角 色

扮 演

平时学习

(20%)

实践实训

(30%)

理论考核

(50%)

7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力;

2.知识目标:掌握一元微积分的基本知

识;

3.能力目标:能解决后续课程中的相关

计算问题.

1.函数与极限;

2.导数与微分及

应用;

3.一元函数的积

分及应用.

60

问题

教学

法、

讲授

法、

练习

平时学习

(30%)、

项目

(20%)、

理论考核

(50%)

8

1.素质目标: (1)身体健康目标:能

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

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

法;能合理选择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

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

健康的体魄。(2)心理健康目标:自觉

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

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

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

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在运动

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3)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

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

作的关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知识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各职

业身体工作的特征,掌握与职业相关的

身体素质的知识,了解与职业相关的职

业性疾病的预防与康复知识。(2)体能

目标:通过体育锻炼,提升与职业相关

的关键身体素质和素养,为顺利从业与

胜任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能力目标:(1)学习掌握运动的基本

1.理论部分

体育的概论;运

动项目的技战术

理论和其它运动

知识;锻炼身体的

原理和方法;运动

损伤的预防与处

理措施;体育养生

及保健知识;体育

欣赏和自我评价

等。将理论知识贯

穿于教学全过程。

2.实践部分

以运动项目为主,

主要包括田径、篮

球、排球、足球、

羽毛球、乒乓球、

游泳、武术(套路、

太极拳)、健美操、

艺术体操、形体、

定向运动和野外

生存等内容。突出

64

教学

做一

体化

平时学习

(30%)

理论考核

(30%)

实践考核

(40%)

9

Page 12: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达到

增强体质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

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

应能力,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良好习

惯。(2)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

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

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

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运动技能的学习

和锻炼过程,同时

将娱乐体育教学

内容贯穿于教学

过程,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

9

以国防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教学为

重点,通过军事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

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

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

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

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

坚实基础。

军事理论(军事思

想、战略环境、中

国国防、军事科

技、信息化战争);

军事训练(中国人

民解放军条令教

育与训练、轻武器

射击、战术、军事

地形学、综合训

练)

60

实践

教学

考查

10

1.知识目标:(1)了解与人交流沟通的

方法技巧;(2)了解职业职业生涯的内

涵以及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和职业生

涯规划的步聚,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

要性和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3)掌握非正式评估自我认知的方法

和利用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评 MBTI 测评

等测评工具分析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

和价值观的方法;了解职业价值取向的

内涵以及 13 种职业价值取向的表现;

(4)了解兴趣性格对职业生涯发展的

影响,理解“兴趣能培养”和“性格可

以调适”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意义;

(5)了解职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方法,

了解职业信息的分析选择方法;(6)了

解所学专业及其对应的职业(职业群)

和相关行业,了解岗位分析包括的内容

和方法,理解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

和能力要求;

(7)了解职业决策的意义和方法,掌

握职业生涯规划书的设计制作方法。

2.能力目标:(1)能够良好地与人交流

沟通合作完成任务;(2)能利用正式和

非正式测评工具分析自己的性格兴趣

技能和价值观;(3)能通过查阅资料网

络搜索人物访谈实地考察或观看影像

分为六个模

块:1.建立生涯与

职业意识;2.职业

生涯发展规划;3.

职业生涯规划设

计与评估;4.求职

过程指导;5.职业

适应与发展;6.创

业教育

24

讲授

分组

讨论

过程性考

核40%+

期未考试

60%

10

Page 13: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资料了解收集职业信息,能分析综合职

业信息,并分析各种可能选择的途径;

(4)能够辨认自己在重大问题上常用

的决策风格,掌握计划型的决策方案;

(5)能够为自己的生涯发展设立近期

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并制定相应

的行动计划;(6)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

定生涯计划的评估和调整方案;(7)能

够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步聚和方法设

计制作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与人交流沟

通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通过分

析职业与人生,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好

“人选职业”与“职业选人”之间的辩

证关系,培养主动适应社会适应职业的

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价值取

向;(3)通过感受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关注职业生涯规划和未来职

业发展的意识;(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

的职业理想,认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的重要性,树立高职生能成才的信念和

“融入社会,自己职业才能良好发展

“的意识,让学生树立既能满足本人发

展需求又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

取向。

11

1.知识目标:(1)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

知识和心理健康的标准;(2)了解常见

的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心理疾

病;(3)了解人格的基本观点,主动挖

掘自身积极因素和潜能,塑造自尊自

信、理性平和的健康人格;(4)了解在

大学期间需要发展的能力目标并对自

己的大学生涯进行规划,有目的地安排

自己的时间,更好适应大学生活;(5)

了解大学学习活动的基本特点与学习

心理特点、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表现

及成因,学会调适学习心理问题;(6)

了解自身的情绪特点,正确理解压力和

挫折对人生的意义,掌握情绪调适、管

理压力和应对挫折的方法;正确认识、

尊重、珍爱生命,帮助大学生识别心理

危机的信号,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预

防心理危机,维护生命安全;(7)了解

人际交往及网络交往的基本观点及影

响大学生交往的因素,掌握基本的交往

原则、技巧及调适方法,增强人际交往

1.适应心理

2.健全人格

3.学习心理

4.人际交往

5.情绪与压力管

6.职场心理

7.积极心理

32

讲授

法、

案例

法、

讨论

法、

心理

验、

情景

验、

角色

演、

心理

训练

集中笔试

11

Page 14: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能力;(8)了解自身性生理和心理的发

展,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了解

大学生在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存在

的问题,形成对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的正

确认识。

2.技能目标:(1)能科学看待和分析大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2)能调适学习心

理问题,使自己拥有良好的学习心理状

态;(3)能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

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并合理规

划与安排;(4)能使用适宜的心理调适

技术和应对方法进行情绪及压力管理,

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5)能协调

好人际关系和融入团队发展,处理好在

网络虚拟世界的行为;(6)能正确处理

恋爱关系;(7)能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

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预防心理危机,

维护生命安全;(8)能进行自我人格分

析,在客观评价自我的基础上进行针对

性的性格优化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3.素质目标:(1)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

自主意识和积极的生命态度;(2)增强

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和自助求助意识;

(3)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

上的心理品质;(4)培养学生良好的生

涯规划意识和职业理念;(5)锻炼和培

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6)培养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7)树立

终身学习、主动适应的观念。

12

1.知识目标:(1)了解就业是成才的平

台;(2)了解专业职业事业的内在关系;

(3)了解确立就业目标制定职业生涯

规划的基本过程方法和要求;(4)掌握

了解就业方针政策;

(5)掌握撰写自荐书的步骤和要求;

(6)掌握和运用求职应聘的技巧和方

法;(7)掌握职业心理调适的内容方法

和步骤;(8)掌握就业协议书的相关知

识并独立进行签订协议;(9)掌握相关

就业手续的办理程序;(10)掌握择业

应具备的能力;

2.能力目标:(1)能弄清就业形势与政

策,形成合理的就业期望;(2)能确立

就业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3)能制

作求职简历;(4)能运用求职面试的技

巧和方法进行求职择业;(5)能进行择

业心理调适;(6)能熟练进行就业协议

书填写与就业手续办理;(7)能理性选

择投资领域,能够分析创业环境;

分为四个模块。第

一个模块为总论,

包括就业指导就

业制度和就业形

势;第二个模块为

求职准备,信息材

料收集和了解政

策程序;第三个模

块为技巧,包括求

职择业的方法与

技巧;第四个模块

为权益保护,包括

就业权益保护就

业心理自我调适

及适应社会。

30

讲授

分组

讨论

平时

30%+项目

实践

30%+期未

考试 40%

12

Page 15: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3.素质目标:(1)通过收集信息,培养

学生具有处理汇总信息的能力;(2)通

过求职面试,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岗位

应聘,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写作

能力;(4)通过就业训练,培养学生具

有良好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5)通过

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人际沟通

和团队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

13

1.知识目标:(1)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

性与必要性;(2)了解安全基本知识;

(3)了解与安全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

和校纪校规;(4)掌握安全防范技能防

灾避险能力;(5)掌握安全信息搜索与

安全管理技能,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危

机应对能力;

2.能力目标:(1)能提高大学生的安全

意识,把安全问题与个人发展和国家需

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构筑平安人生主

动付出积极的努力;(2)能理解安全问

题所包含的基本内容;(3)能了解相关

的安全问题分类知识以及安全保障的

基本知识;(4)能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

危机应对能力。

3.素质目标:(1)通过学习学会自护自

救的能力;(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具有

互助互救的能力;(3)通过学习培养学

生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机智灵活处理问

题的能力;(4)通过项目活动,让安全

警钟时刻在学生头脑中敲响。

分为九个章节。第

一个章节为校园

安全;第二个章节

为实验教学安全;

第三个章节为出

行安全风险;第四

个章节为消防安

全;第五个章节为

治安防范;第六个

章节为网络安全;

第七个章节为自

然灾害;第八个章

节为大学生社会

实践安全;第九个

章节为安全救护

常识。

18

讲授

分组

讨论

过程性考

核40%+

期未考试

60%

14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进取、

勇于挑战、勇于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乐于奉献精

(3)培养学生良好心里素质(抗压性、

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与独立性等)

(4)培养学生社交能力(包括语言表

达和与人沟通技巧等)

2.知识目标:(1)熟悉创业基本认知。

(2)了解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3)理解创业知识与创业风险。

(4)了解创业资源的概念,认识创业

的基本模式。

(5)了解创业计划书的相关内容,掌

握创业计划书的编写步骤。

(6)了解新企业创建的流程。

1、创业与创业者

2、创业机会识别

与评价

3、创业资源与商

业模式

4、创业计划

5、新创企业的开

6、新创企业的经

营与成长战略

16

教学

做一

体化

1、知识考

核(15 %)

2、技能考

核(25 %)

3、素质考

核(60 %)

13

Page 16: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7)了解并理解新企业各个方面的运

营管理。

3.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撰写创业计

(2)具备创业所需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3)具备企业风险评估能力能

(4)在生活和实践中培育创业精神,

同时理性对待创业。

15

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学生综合

素养。

第一课堂之外的

各类大赛、素质提

升类活动等。

36实践

教学

过程性记

录考核

(三)专业(技能)课程

从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和就业岗位来看,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

的机械制图基础,能够正确识图和绘图,掌握 AutoCAD 软件绘图。另外,为满足现代制

造技术的进步,对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等有初步地了解。更重要的是,从企业对人才

的需求定位来看,专科层次的学生专业基础好、技能过硬,适应环境快、培养周期短,

是理想的技术骨干培养人选,因此,必须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掌握工程材料、产

品检验、机床、刀具、夹具和机械加工工艺等知识,具备一定的创新设计能力,解决生

产中的技术问题。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本专业将机械加工方法

及工艺编制、柔性线的机构与夹装设计、产品三维造型与结构设计(UG)、机械创新设

计、产品创意设计与 3D 打印技术、数控编程与加工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核心

课程描述参见表 5。

表 4 专业基础课程描述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考核方式

1

C

A

D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的工作态度、

严谨的工作作风,安全文明生产的责任意识以

及良好的职业素质;(2)通过项目训练,培养

学生具有对机械制图标准、新技术的持续学习

能力和创新工作能力;(3)通过绘图训练,培

养学生严格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意识。

(4)通过对零部件视图表达方案的选择和修

改,培养学生的工作耐心和抗挫折能力;(5)

1.机械制图的基

本规定;

2.三视图的形成

及投影规律;

3.截交线与相贯

线的投影;

4.机件的基本表

达方法;

104

随堂

非笔试

( 过 程 考

核+技能考

核)

过程考核:

绘 制 平 面

图形、组合

体三视图、

14

Page 17: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培养学生爱护工具、量具,规范操作的意识;

(6)通过小组汇报展示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7)通过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具有责任心,爱岗敬

业、团结合作。

2.知识目标:(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2)掌握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识图的基

本方法;(3)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4)掌

握机件的表达方法;(5)掌握零件图的表达方

法和标注要求;(6)掌握零件图的工艺结构表

达;(7)掌握装配图的基本内容;(8)掌握装

配图的尺寸和技术要求标注;(9)掌握装配图

的工艺结构表达(10)掌握部件测绘的基本方

法;(11)了解机械制图英语词汇;(12)熟悉

AutoCAD 软件的绘图环境;(13)掌握 AutoCAD

软件基本的绘图、修改命令操作;(14)掌握

样板图设置、文字样式及标注样式设置;(15)

掌握 AutoCAD 标注尺寸公差、几何公差;(16)

掌握 AutoCAD 的图块制作及标注表面粗糙度;

(17)掌握 AutoCAD 组画装配图。

3.能力目标:(1)能够利用正投影法绘制三视

图;(2)能够合理地选择机件的表达方案;(3)

能够正确地绘制机械零件图,合理标注尺寸和

公差;(4)能够识读简单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

图;(5)能够用 AutoCAD 软件绘制中等复杂的

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6)能够用 AutoCAD 软

件进行合理标注尺寸和公差;(7)能够熟练使

用工具和量具,进行机械零部件装拆,并完成

手工绘图和 AutoCAD 绘图。

5.零件图;

6.装配图;

7.AutoCAD 软件

的绘图和编辑功

能;

8.AutoCAD 软件

绘制三视图;

9.AutoCAD 软件

绘制零件图;

10.AutoCAD 软

件组画装配图

识 读 零 件

图 以 及 装

配 图 四 个

项目;技能

考核:分小

组 进 行 考

核,每2位

同 学 为 一

组,分工完

成 AutoCAD

软 件 抄 绘

二 维 零 件

图(60min)

尺 规 绘 制

二 维 零 件

图(90min)

两 部 分 内

容。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的工作态度、

严谨的工作作风,安全文明生产的责任意识以

及良好的职业素质;(2)培养学生具有对机械

制图标准、新技术的持续学习能力;(3)培养

学生严格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意识。(4)

培养学生的工作耐心和抗挫折能力;(5)培养

学生爱护工具、量具,规范操作的意识;(6)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7)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具有责任心,爱岗敬业、团结合作。(8)培养

学生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规范操作的职业

习惯。

2.知识目标:(1)掌握部件拆装的基本要求,

能够正确分析组成零件之间的装配连接关系;

(2)掌握零件上一般尺寸的测量和数据处理

1.典型零件视图

表达方案选择;

2.标注零件

尺寸的方

法;

3.确定零件

技术要求的

常用方法;

4.装配图中各组

成零件之间装配

连接关系的表达

方案选择;

5.装配图中

尺寸和技术

要求的标注

26

随堂

非笔试

( 过 程 考

核+技能考

核)

过程考核:

职 业 素 养

和 团 队 合

作;

技能考核:

(1)部件

拆 装 顺 序

和 操 作 规

范;(2)零

件 上 一 般

尺 寸 和 标

准 结 构 参

数 的 测 量

15

Page 18: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方法;(3)掌握零件上标准结构要素(如齿轮

模数、键槽、销孔、螺纹大径等)参数的确定

方法和国标规定的画法;(4)掌握零件上标准

结构要素的尺寸和技术要求标注方法;(5)掌

握装配图中装配连接结构的画法以及标注尺

寸和技术要求的方法。

3.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使用工具和量具,

进行机械零部件装拆和测量;(2)能够合理地

选择机件的表达方案;(3)能够手工规范地绘

制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并规范地标注尺寸和

技术要求;(4)能够用 AutoCAD 软件绘制机械

零件图和装配图,并用 AutoCAD 规范地标注尺

寸和技术要求。

方法;

6.装配图中零件

编号和明细栏填

写的要求。

和 数 据 处

理 正 确 ;

(3)相邻

组 成 零 件

之 间 的 装

配 结 构 分

析 准 确 ;

(4)零件

图 和 装 配

图 的 画 法

符 合 机 械

制 图 国 家

标准规定。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的工作态度、

严谨的工作作风,安全文明生产的责任意识以

及良好的职业素质;(2)培养学生具有对机械

装配技术的持续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的工

作耐心和抗挫折能力;(4)培养学生爱护工具、

量具,规范操作的意识;(5)培养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6)通过小组合

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具有责任心,爱

岗敬业、团结合作。(7)培养学生保持工作环

境清洁有序,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

2.知识目标:(1)掌握部件拆装的基本要求,

n 以及装配中的 5S 操作规范;(2)掌握固定连

接的装配;(3)掌握滚动轴承的装配;(4)掌

握密封件的装配;(5)掌握传动机构的装配。

零件的清洗、无尘室基本知识。

3.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使用工具,进行机

械零部件装拆;(2)能够采用恰当方法拆装部

件,并保证其装配精度;(3)能使用设备安装

中常用的测量仪器;(4)能进行典型机械零部

件的安装;(5)能对车床与数控机床进行精度

检测。

1. 专用工量具

的使用 2. 轴传

动的测绘、轴承

认识与装配

3. 变速齿轮的

测绘与维修

4. 车床主轴箱

的拆卸与装配

26

随堂

非笔试

( 过 程 考

核+技能考

核)

平 时 10%+

项 目 实 践

40%+ 期 未

综 合 项 目

考核 50%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学苦

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2)培养学生工作认真

负责、踏实细致的精神;(3)要求学生具有团

队协作精神,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并具有

一定的创新精神。收集信息、查阅资料能力、

根据已有知识进行重构和创新的能力;

一丝不苟、严格要求,作风严肃,细致耐心

2.知识目标:(1)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的分类。(2)掌握计量器

具和新技术应用,了解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的

1.极限与配合;

2.检测技术

3.形状与位

置公差及测

量;

4.表面粗糙度及

测量;

5.光滑极限量

规;

6.圆锥的公差配

48

集中

笔试

16

Page 19: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方法;(3)掌握互换性与尺寸公差的内容,理

解互换性的定义和作用;(4) 掌握形位公差

的定义及特征项目,以及形位公差的标注;(5)

掌握形位误差的评定方法,以及不同的形位误

差特征项目典型的检测方法;(6)掌握表面粗

糙度的评定参数和测量方法;(7)掌握各种光

滑极限量规的特点和设计方法;(8)熟悉圆锥

的公差配合与测量;(9)熟悉螺纹的公差配合

与测量;(10)了解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11)了解齿轮的公差配合与测量。

3.能力目标:(1)能认识常用量具,了解三坐

标测量仪及其应用;(2)会正确使用常用量具

和准确读数;(3)会查阅公差配合表;(4)能

根据所需检测零部件的类型、大小和精度,合

理选择量具;(5)能正确测量零部件;(6)能

根据零部件测量的结果判断其合格与否;(7)

会日常维护保养量具。

合与测量;

7.滚动轴承的公

差与配合;

8.螺纹的公

差配合与测

量;

9.齿轮的公

差配合与测

5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2)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培养学生语言表

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爱岗敬

业的职业意识。

2.知识目标:(1)掌握机构简图的绘制方法、

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条件分析、简单机构自

由度计算原理;(2)掌握静力学、材料力学基

础知识;(3)掌握四杆机构、凸轮机构、间隙

运动机构的类型、特点及应用与设计;(4)掌

握螺纹的类型、特点、应用和几何参数,螺纹

联接的主要形式、应用与设计,掌握键、销联

接的主要形式、应用与设计;(5)掌握带传动、

链传动、齿轮机构、蜗杆传动工作原理、类型、

特点、应用及设计;(6)掌握轮系的定义、类

型、应用与传动比计算;(7)掌握轴的类型、

应用与设计;(8)掌握轴承的结构、类型、结

构、特点和代号及选择设计;(9)掌握联轴器

和离合器的功用、结构、特点、应用及选择计

算;(10)熟悉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步骤和方法;

(11)掌握机构的分析与选型方法;(12)掌

握常用机构的应用及设计方法;(13)掌握通

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步骤和参数选择;

3.能力目标:(1)能绘制机构的运动简图,会

判定机构运动是否确定;(2)能分析连杆机构

的工作特性,掌握急回特性、死点位置的特性

和应用、简单四杆机构设计;(3)能正确选用

凸轮机构,会设计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1.平面机构的结

构分析;

2.静力学基础;

3.材料力学基

础;

4.平面连杆机

构、凸轮机构、

间隙运动机构、

螺纹联接与螺旋

传动;

5.带传动、链传

动、齿轮传动、

蜗杆传动、齿轮

系;

6.轴、轴承;

7.机械运动方案

设计;

8.机构的分析与

选型;

9.常用机构的设

计;

10.通用机械零

件的设计;

72

集中

笔试

平 时 考 核

30%+ 实 验

考 核 30%+

期 末 考 试

40%

17

Page 20: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轮廓;(4)能对不同的应用选用不同的螺纹零

件,不同的联接场合会选用不同的联接类型;

(5)能选用 V 带的结构、型号,会进行 V 带

设计;(6)能安装和维护链传动;(7)能对齿

轮进行测绘和设计;(8)能进行蜗杆传动的设

计计算;(9)能对轮系各轮转速转向进行计算

和判断;(10)能对轮系各轮转速转向进行计

算和判断;

6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学苦

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2)培养学生工作认真

负责、踏实细致的精神;(3)培养学生团队合

作精神;(4)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意识。

2.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产品的设计过程;

(2)掌握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内容;(3)掌

握零部件结构尺寸设计的内容;(4)掌握机械

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内容和绘图要求;(5)掌握

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要求。

3.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机

械运动方案设计;(2)能够进行机械零部件结

构尺寸设计及计算;(3)能够绘制符合机械制

图国家标准的零件图和装配图;(4)能够编写

设计计算说明书。

1、设计准备

布置任务,减速

器结构分析,参

考资料等;

2.传动装置的总

体设计

传动方案分析,

选电机,传动比

分配,运动和动

力参数计算;

3、传动零件的设

计计算;

齿轮传动计算,

轴、轴承、键计

算,联轴器选择;

4.减速器装配图

绘制;

5.减速器零件图

绘制(齿轮、轴 、

箱盖体)

6.设计计算说明

书编写及准备答

辩。

52

随堂

非笔试

( 过 程 考

核+技能考

核)

7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2)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培养学生语言表

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爱岗敬

业的职业意识。

2.知识目标:(1)掌握刀具种类、结构、材

料,能够绘制角度图;(2)掌握金属切削过程

中的力,热及刀具磨损情况的方法;(3)掌握

常用车、铣、磨床的传动系统的计算方法,能

够计算机床的运动参数;(4)掌握各类机床夹

具,能进行定位夹紧分析;(5)掌握分析工艺

1.传动系统;

2.刀具、车削加

工、铣削加工;

3.钻削加工、磨

削加工;

4.齿轮加工;

5.夹具、加工工

艺安排;

6.典型零件的加

60

集中

笔试

18

Page 21: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尺寸链的基本计算方法;(6)掌握切削用量的

选择及优化方法;(7)掌握基准的选用原则及

加工工艺过程的安排方法;

3.能力目标:(1)能绘制转速图,能根据机

床传动系统图分析计算;(2)能绘制刀具角度

图,根据实际刀具外型判断切削能力;(3)能

根据加工条件合理选用机床,能对各类机床日

常保养,能进行操作;(4)能进行零件加工的

工艺设计;(5)能进行传动方案设计;(6)能

进行简单的机械夹具定位夹紧方案的分析;

工工艺;

8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2)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培养学生语言表

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爱岗敬

业的职业意识(5)树立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

加强质量意识;。

2.知识目标:(1)掌握划线平台、丝锥、铰杠

等钳工工具、设备的基本知识;(2)掌握钳工

工艺理论;(3)掌握高度游标卡尺、游标卡

尺、刀口型直角尺等量具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4)掌握錾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3.能力目标:(1)能正确使用、维护保养钳工

常用设备;(2)能正确识读零件图,并能够根

据零件图纸要求制定工艺方案,并根据制定的

方案进行零件加工;(3)能正确选择和使用钳

工工具,独立完成含有划线、锯削、锉削和钻

孔的钳工作业件;(4)能正确操作台式钻床进

行钻孔、扩孔和铰孔等工艺的操作方法。

1.划线

2.錾削

3.锉削

4.锯削

5.钻孔

6.螺纹加工

26

随堂

非笔试

( 过 程 考

核+技能考

核)

9

1.素质目标:(1)服从工作分配;遵纪守法;

安全意识; (2)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

协作精神及社会责任心; (3)收集信息、查

阅资料能力、根据已有知识进行重构和创新的

能力;(4)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

作作风;(5)培养学生注意细节、实事求是的

精神品质。

2.知识目标:(1)了解普通机床加工在机械制

造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习本课程的信

心。(2)熟悉常用普通机床的主要结构、传动

系统、日常调整维护保养方法。(3)掌握零件

的加工工艺过程,获得较全面的知识。(4)初

步掌握工件的定位、夹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能较熟练地解决实际操作中的计算问题。

3.能力目标:(1)能较合理地选用切削用量和

切削液,正确使用工、量、夹、刀具,并能合

理刃磨刀具。(2)会查阅车工有关的技术手册。

(3)了解有关车削的先进工艺,养成文明生

1.CA6140 型车

床的基本操作

2.车刀的刃磨和

刃磨后的试切削

3.车削传动轴

4.车削轴套

5.车削圆锥面

26

随堂

非笔试

( 过 程 考

核+技能考

核)

19

Page 22: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产,安全操作的职业习惯。(4)掌握车工的基

本操作技能,能正确地分析工件质量,达到中

级工的操作水平。

10

1.素质目标:(1)服从工作分配;遵纪守法;

安全意识; (2)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

协作精神及社会责任心; (3)收集信息、查

阅资料能力、根据已有知识进行重构和创新的

能力;(4)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

作作风;(5)培养学生注意细节、实事求是的

精神品质。

2.知识目标:(1)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基

本定律和分析方法;(2)掌握交流电路基本概

念,正弦量的三要素 ,RLC 电路分析及功率因

素提高;(3)掌握变压器和电动机的基础知识,

电机控制电路的组成、原理与应用;(4)掌握

模电、数电基础知识,基本元件和基本电路特

点及应用;(5)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及用电安全

操作规程;

3.能力目标:(1)能使用常用工具仪表;(2)

能正确选择元器件;(3)能识别电路图,能检

测、分析电路;(4)能检索电工电子相关手册

资料;

1.电路基本理论

直流电路;

2.正弦交流电

路;

3.变压器和电动

机;

4.模拟电子技

术;

5.数字电子技

术;

6.安全用电;

56

集中

笔试

11

1.素质目标:(1)服从工作分配;遵纪守法;

安全意识; (2)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

协作精神及社会责任心; (3)收集信息、查

阅资料能力、根据已有知识进行重构和创新的

能力;(4)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

作作风;(5)培养学生注意细节、实事求是的

精神品质。

2.知识目标:(1)掌握液气压传动的工作原

理;(2)掌握液气压元件的图形符号;(3)掌

握各种液气压回路的工作原理;(4)掌握典型

工程设备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5)了解液气

压传动的组成及应用场合;(6)了解液压传动

中液压油的性质及选用;(7)了解流体静力学

和动力学基础,管路流体的压力损失计算等;

3.能力目标:(1)能正确选用、拆装和维修

液压元件;(2)能组装、调试和维护液压基本

回路;(3)能设计和计算液压缸的主要尺寸;

(4)能设计工程设备的液压系统;(5)能阅

读、绘制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6)能阅读、

绘制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7)能维护、保养

工程设备的液压气压系统;(8)能分析、诊断

工程设备液压气压系统的故障原因并排除故

障;

1.液压传动基础

知识;

2.液压元件;

3.液压基本回

路;

4.典型液压系

统;

5.液压传动系统

设计;

48

随堂

非笔试

( 过 程 考

核+课程设

计)

20

Page 23: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表5 专业核心课程描述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主要

教学

方法

考核

方式

1

线

1.素质目标:(1)服从工作分配;遵纪守法;安

全意识; (2)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

精神及社会责任心; (3)收集信息、查阅资料

能力、根据已有知识进行重构和创新的能力;(4)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5)

培养学生注意细节、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

2.知识目标:(1)了解柔性线的机构及组成;(2)

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各种工艺装备及其设计,包括

夹具、检具、工位器具、辅具等;(3)掌握工业

机器人工装夹具分类、工装定位和夹紧方式;(4)

掌握工业机器人工装夹具设计原理,并进行加工

工艺编制。

3.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工业机器人的不同应

用进行夹具选择和夹具设计;(2)能熟练操作

UG 等软件;(3)能进行工业机器人夹具(装配)

安装、调试;(4)能根据工业机器人国家相关标

准和行业规范进行技术资料编写。

1.工业机器人

装 夹 具 的 特

点;

2.工业机器人

装夹具分类、

工装定位和夹

紧方式;

3.工业机器人

典型应用夹具

实例解析;

4.工业机器人

不同应用类型

夹具选择与安

装、调试;

5.工业机器人

典型应用夹具

设计。

64

讲 授

案 例

教 学

随堂

非笔试

( 过 程

考核+技

能考核)

2

1.素质目标:(1)服从工作分配;遵纪守法;安

全意识; (2)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

精神及社会责任心; (3)收集信息、查阅资料

能力、根据已有知识进行重构和创新的能力;(4)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5)

培养学生注意细节、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

2.知识目标:(1)掌握机床设备结构、原理;(2)

掌握常用机械加工方法及其加工经济精度;(3)

掌握定位装夹原理,熟悉常用夹具;(4)掌握工

艺规程设计过程,主要内容。会针对典型零件,

如回转体、箱体等对象,编制其完整工艺路线;

3.能力目标:(1)能够制订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

数控加工工艺规程;(2)能够正确选择零件加工

的定位元件并进行定位误差分析;(3)能够根据

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选择加工方法与机床,选择

合适的夹具;(4)能够综合分析机械加工中常见

的问题。

1.机床设备的

结构及工作原

理;

2.常用的机械

加工方法及其

加工精度;

3.机械加工工

艺规程设计;

4.工件装夹及

夹具设计;

5.典型零件工

艺制定.

72

项 目

化 教

随堂

非笔试

( 过 程

考核+技

能考核)

3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2)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培养学生语言表述

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

力;

2.知识目标:(1)掌握草图绘制方法;(2)掌握

扫描特征、扫掠特征、成型特征、基本体四种造

型手段;(3)掌握关联复制特征、细节特征、组

合等特征、体操作、编辑工具使用方法;(4)掌

1.线框造型;

2.曲面造型;

3.特征造型;

4.自动编程;

5.仿真加工;

96

项 目

化 教

随堂

非笔试

( 过 程

考核+技

能考核)

21

Page 24: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U

G

握空间曲线绘制方法;(5)掌握直纹面、通过组

等曲面造型;(6)掌握零部件装配知识;(7)掌

握工程图生成方法;(8)掌握加工工序创建流程;

(9)掌握型腔铣、等高轮廓铣、平面铣、孔加

工方法(10)掌握后置处理方法;(11)掌握加

工仿真知识;

3.能力目标:(1)能进行中等复杂程度零件三维

造型;(2)能生成标准工程图纸;(3)能进行中

等复杂程度零件自动编程;(4)能仿真校验加工

程序;(5)能针对制定机床后置处理生成 NC 代

码;

4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学苦练

和爱岗敬业的精神;(2)培养学生工作认真负责、

踏实细致的精神。(3)通过设计、加工、装配、

调试整个环节的训练,强化职业意识;

(4)锻炼协作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开拓创新

的意识。

2.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的过程;

(2)熟悉机械传动、计算机控制和机电一体化

系统设计知识;(3)掌握机械运动方案创新设计

的相关知识;(4)掌握三维建模软件

(SOLIDWORDS,UG 等)的应用,以及结构运动

学仿真的方法;(5)了解机械动力学分析软件

(ADAMS 等),并学习动力学分析的方法;(6)

掌握编制机械加工工艺的知识;(7)掌握数控加

工工艺及编程的知识。(8)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

设计的知识。

3.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机械

运动方案创新设计;(2)能够进行机械零部件结

构尺寸设计;(3)能够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实现产

品运动仿真,验证设计理念,进行运动干涉检查;

(4)能够绘制标准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5)

能够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6)能够根据材料购

置情况和已有的加工制造条件,制作非标准件的

加工工艺卡;(7)能够借助三维软件

(SOLIDWORDS,UG 等)生成加工代码,并进行

数控加工,完成产品制作。(8)能够将机械零部

件进行安装调试,实现安全稳定的功能。

1.了解常用的

创造性原理和

机械创新方

法;

2.熟悉创新设

计的实例;

3.掌握计算机

辅助设计的软

(CAD\UG\SOL

IDWORDS);

4.熟悉单片机

C 语言编程;

5.熟悉3D打印

制造技术;

6.熟悉 PLC 编

程及控制;

7.熟悉液压和

气动控制相关

知识。

84

项 目

化 教

随堂

非笔试

( 过 程

考核+技

能考核)

5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学苦练

和爱岗敬业的精神;(2)培养学生工作认真负责、

踏实细致的精神。(3)通过设计、加工、装配、

调试整个环节的训练,强化职业意……

2.知识目标:(1)掌握操作安装 FANUC、广数、

西门子等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2)

1.数控机床加

工程序编制的

基础知识和基

本方法;

2.典型零件数

控加工工艺编

96

项 目

化 教

随堂

非笔试

( 过 程

考核+技

能考核)

22

Page 25: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掌握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方法;(3)掌握典型零件加工工艺,会合理选择

相应的工艺,设计加工方案,填写工艺文件卡片;

(4)会使用数控机床装夹中常用工具和测量仪

器,并独立完成工件的测量;(5)能够完成典型

零件的基点计算;(6)熟悉 FANUC、广数数控机

床常用指令,合理编制加工程序;(7)熟悉数控

机床保养内容和相关规程。

3.能力目标:(1)能选择和使用数控加工常用的

各类刀具、夹具;(2)能选择和使用常用的量具,

并会对常用的量具进行校正与保养;(3)能操作

数控车床完成零件加工全过程;(4)能独立进行

数控机床日常保养,(5)能根据数控机床的报警

信号,初步判断常见的故障部位(6)能判断加

工操作中的危险隐患,避免安全事故;(7)能正

确使用数控编程岗位的技术规范和查阅技术手

册;(8)能遵守环保要求,按职业规范安全操作。

制;

3.数控车床结

构及数控车削

技术;

4.数控车削实

训;

6

3

D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学苦练

和爱岗敬业的精神;(2)通过设计、加工、装配、

调试整个环节的训练,强化职业意识;(3)锻炼

协作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开拓创新的意识。

2.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产品创意设计的过程;

(2)掌握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DS,UG 等)

的应用;(3)了解“工业产品设计概念”和先进

制造技术与逆向设计技术的理论;(4)了解数字

化增材制造技术;(5)了解 3D 打印机内部结构、

外形、使用方法;(6)了解 3D 打印技术的基本

认知;(7)了解“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操作及扫

描后的处理;

3.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产品

创意设计;(7)能够借助三维软件(SOLIDWORDS,

UG 等)生成加工代码,并进行3D 打印,完成产

品制作。

1.机械零件三

维造型;

2. 3D打印机械

零件模型;

3.“三维激光

扫描仪”的操

作;

60

项 目

化 教

随堂

非笔试

( 过 程

考核+技

能考核)

表6 专业拓展必修课程描述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主要

教学

方法

考核

方式

1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学苦

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2)通过设计、加工、

装配、调试整个环节的训练,强化职业意识;

(3)锻炼协作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开拓创

新的意识。

2.知识目标:(1)熟悉机器人本体基本组成结

构,包括机身及臂部结构、腕部及手部结构、

1.工业机器人

的基本知识;

2.工业机器人

的机械系统、

驱动系统、控

制系统、感觉

系统;

3. 机 器 人 的

64

讲 授

案 例

教 学

随堂

非笔试

23

Page 26: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传动及行走机构等;(2)熟悉机器人轨迹规划

和关节插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3)熟悉机器

人控制系统的构成、编程语言与编程特点;(4)

掌握工业机器人基本操作;(5)掌握典型工业

机器人应用工作站操作与现场编程方法;(6)

熟悉工业机器人安全操作规范,具有技术资料

编写能力。

3.能力目标:(1)能根据任务要求编制机器人

运行工艺路线;(2)能根据零件结构选用夹具;

(3)能编制机器人运动程序;(4)能熟练操

作机器人。

I/O 通信、数控

传输、通讯网

络搭建;

4.CNC 上下料

工作站现场编

程;

5.搬运工作站

现场编程;

6.码垛工作站

现场编程;

7.焊接工作站

现场编程;

8.视觉分拣工

作 站 现 场 编

程。

2

PLC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2)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培养学生语言表

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动手实

践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选择方

法、电机工作原理;(2)掌握数控机床电气控

制线路分析方法;(3)掌握典型设备电气控制

电路的分析、设计和接线工作;(4)掌握可编

程序控制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工作方

式;(6)掌握 PLC 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及

步骤。

3.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电气原理图完成电

器元件的安装、连接与调试;(2)能根据 PLC

的性能、特点及控制功能正确选用 PLC;(3)

能够熟练连接 PLC 的输入输出设备、懂得 PLC

内部存储器分配情况;(4)能够进行 PLC 控制

系统的设计。

1.常用低压电

器 元 件 的 功

能、选择与使

用;

2.三相异步电

机起动、正反

转、制动等继

电器控制线路

的 连 接 与 调

试;

3.机床冷却、

刀架等 PLC 控

制线路的连接

与调试;

4.机床液压卡

盘等常用液压

控制系统及加

工中心主轴松

刀 等 控 制 系

统;

5.机床故障诊

断技术及常见

故 障 诊 断 方

法;

6.系统连接及

急停等电气控

制回路故障分

析方法;

7.主轴运行系

统及变频器的

装调方法;

8.进给系统调

试及 PLC 故障

诊断方法;

72

讲 授

案 例

教 学

集中

笔试

24

Page 27: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9.机床常见气

动液动故障分

析方法;

3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2)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培养学生语言表

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查阅资

料和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的

基本知识;(2)了解冲模加工的特点;(3)初

步具有编制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4)了解塑

料成型的特点;(5)掌握塑料模的基本结构和

塑料模设计的基本知识。

3.能力目标:(1)能阅读模具相关图样;(2)

能设计和制造简单冲模和注射模。

1.冲压模具设

计基础;

2.冲裁工艺及

冲裁模设计;

3.弯曲工艺及

弯 曲 模 具 设

计;

4.拉深工艺及

拉深模设计;

5.其他成形工

艺 及 模 具 设

计。

6.冲压模具设

计实例

7.塑料成形概

8.注射成形工

艺及注塑模;

9.其他塑料成

形工艺与模具

48

讲 授

案 例

教 学

随堂

非笔试

4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2)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培养学生语言表

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查阅资

料和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

2.知识目标:(1)了解测试信号、测试系统的

基本知识;(2)熟悉传感器分类与工作原理;

(3)了解信号处理方法;(4)熟悉智能检测

系统的硬件设备及单片机的应用;(5)了解标

准接口系统与总线;(6)典型工程参数的测试

及数据处理方法。

3.能力目标:(1)能根据需要选定智能检测系

统的结构及组成方案;(2)能选择智能检测系

统的元器件;(3)能按步骤组装和操作检测系

统;(4)能正确选择和安装传感器;(5)能对

检测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处理。

1.信号检测传

感器、中间转

换电路、测量

显示与记录仪

表;

2.计算机接口

与数据采集技

术;

3.数据总线与

通信技术;

4.干扰抑制技

术;

5.智能结构检

测 与 控 制 技

术;

6.虚拟仪器检

测与控制技术

7.智能检测与

控制技术常用

算法

48

讲 授

案 例

教 学

随堂

非笔试

(三)专业核心技能概要

25

Page 28: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表 7 专业核心技能概要

号技能名称 内容及要求

考核鉴定

方式

1车工

(高级)

1.加工准备

(1)读图与绘图:能读懂中等复杂程度(如:刀架)的装配图;能

根据装配图拆车零件图;能测绘零件。

(2)制定加工工艺:能编制复杂零件的车床加工工艺文件。

(3)零件定位与装夹:能选择和使用车床夹具;

(4)刀具准备: 能选择各种刀具及刀具附件;能根据加工材料的

特点,选择刀具的材料、结构和几何参数;能刃磨特殊车削刀具。

2.零件加工

(1)轮廓加工:能进行细长、薄壁零件加工,并达到以下要求:

轴径公差等级:IT6,孔径公差等级:IT7,形位公差等级:IT8,表

面粗糙度:Ra1.6μm。

(2)螺纹加工:能进行单线和多线等节距的 T形螺纹、锥螺纹加工,

并达到以下要求:

尺寸公差等级:IT6,形位公差等级:IT8,表面粗糙度:Ra1.6μm,

能进行变节距螺纹的加工,并达到以下要求:

尺寸公差等级:IT6,形位公差等级:IT7,表面粗糙度:Ra1.6μm。

(3)孔加工:能进行深孔加工,并达到以下要求:

尺寸公差等级:IT6,形位公差等级:IT8,表面粗糙度:Ra1.6μm。

(4)零件精度检验:能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百分表、千分表等进行在

线测量,并进行加工技术参数的调整;能够进行多线螺纹的检验;

能进行加工误差分析。

3.车床维护与精度检验:

(1)车床日常维护:能制定车床的日常维护规程;能监督检查车床

的日常维护状况。

(2)车床故障诊断:能判断车床机械、液压、气压和冷却系统的一

般故障;能判断数控车床控制与电器系统的一般故障;能够判断车

床刀架的一般故障。

(3)机床精度检验:能利用量具、量规对机床主轴垂直平行度、机

床水平度等一般机床几何精度进行检验;能进行机床切削精度检验。

理论

+

操作

2数控车工

(高级)

1.加工准备

(1)读图与绘图:能读懂中等复杂程度(如:刀架)的装配图;能

根据装配图拆车零件图;能测绘零件。

(2)制定加工工艺:能编制中等复杂零件的数控车床加工工艺文件。

(3)零件定位与装夹:能选择和使用数控车床夹具;能分析并计算

车床夹具的定位误差;

理论

+

操作

26

Page 29: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4)刀具准备: 能选择各种刀具及刀具附件;能根据加工材料的

特点,选择刀具的材料、结构和几何参数;能刃磨特殊车削刀具。

2.数控编程

(1)手工编程:能运用变量编制编制含有公式曲线的零件数控加工

程序。

(2)计算机辅助编程:能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装配图。

(3)能利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实施加工过程仿真以及加工代码检

查、干涉检查、工时估算。

3.零件加工

(1)轮廓加工:能进行细长、薄壁零件加工,并达到以下要求:

轴径公差等级:IT6,孔径公差等级:IT7,形位公差等级:IT8,表

面粗糙度:Ra1.6μm。

(2)螺纹加工:能进行单线和多线等节距的 T形螺纹、锥螺纹加工,

并达到以下要求:

尺寸公差等级:IT6,形位公差等级:IT8,表面粗糙度:Ra1.6μm,

能进行变节距螺纹的加工,并达到以下要求:

尺寸公差等级:IT6,形位公差等级:IT7,表面粗糙度:Ra1.6μm。

(3)孔加工:能进行深孔加工,并达到以下要求:

尺寸公差等级:IT6,形位公差等级:IT8,表面粗糙度:Ra1.6μm。

(4)零件精度检验:能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百分表、千分表等进行在

线测量,并进行加工技术参数的调整;能够进行多线螺纹的检验;

能进行加工误差分析。

4.数控车床维护与精度检验:

(4)数控车床日常维护:能制定数控车床的日常维护规程;能监督

检查数控车床的日常维护状况。

(5)数控车床故障诊断:能判断数控车床机械、液压、气压和冷却

系统的一般故障;能判断数控车床控制与电器系统的一般故障;能

够判断数控车床刀架的一般故障。

(6)机床精度检验:能利用量具、量规对机床主轴垂直平行度、机

床水平度等一般机床几何精度进行检验;能进行机床切削精度检验。

八、教学计划与运行安排

按 6个学期安排教学计划,在校学习 5个学期,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学期,教学运行 20 周,其中课程计划安排 15 周,国防教育与军事技能训练安

排 2 周(包含在 20 周之内);第二、三、四学期,教学运行 20 周,其中课程计划安排

18 周;

27

Page 30: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第五学期,教学运行 20 周,其中课程计划安排 16 周,顶岗实习安排 4周;

第六学期,顶岗实习安排 20 周。

表 8 学期安排教学计划

项目

学期

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 教学

运行

周数课堂

教学

专周

实训

机动

周数

复习

考试

入学

教育

国防

教育

社会

实践

1 13w 1w 1w 2w 1w 2w ★ 20w

2 15w 2w 1w 2w ★ 20w

3 14w 3w 1w 2w ★ 20w

4 16w 2w 2w ★ 20w

5 12w 2w 2w 4w ★ 20w

6 20w

合 计 120w

九、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另附)

(二)按整周安排的专业实习/实训/技能训练课程

表 9 按整周安排的专业实训/技能训练课程一览表

序号修习

类别

实训//实训/技能训练

课程名称

分学时

考核

方式

按学期分配周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必修课 钳工实训 1 26 技能 1w

2 必修课 车工实训 1 26 技能 1w

3 必修课 机械零部件测绘 1 26 技能 1w

4 必修课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2 52 技能 2w

5 必修课 机械装配技术 1 26 技能 1w

28

Page 31: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6 必修课 机械创新设计作品制作 2 52 技能 2w

7 必修课 顶岗实习 24 576 4w 20w

(三)各类课程学时分配

表 10 各类课程学分和学时分配与所占比例

课程类别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学分数 比例 学时数 比例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公共基础课45 29.32% 770 27.39% 460 310

综合素质拓展课

专业基础课程 28.5 18.57% 544 19.55% 302 242

专业核心课程 29 18.89% 460 16.53% 188 272

专业拓展课 27 17.59% 440 15.82% 260 180

顶岗实习 24 15.64% 576 20.70% 0 576

选修课 19 12.38% 292 10.50% 220 72

学时合计 2790 1210 1580

学分合计 153.5

十、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专业带头人

本专业专业带头人应精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相关理论和知识,了解国内外机械制

造技术发展动态,掌握国内同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状况,有能力组织、带领专业教学团

队开展教学改革和技术科研服务。了解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了解国内

外机电技术的发展动态,了解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情况。

2、骨干教师

本专业骨干教师应掌握机械加工图纸分析、工艺编制、程序设计、加工实施、质量

监控等工作流程;协助专业带头人制定专业标准、参与课程体系改革;主持或参与专业

29

Page 32: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核心技能课程建设。

3、企业兼职教师

本专业企业兼职教师要求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中

级以上职称)或高水平技术工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

(二)教学设施

1.本专业实践教学条件

围绕本专业“专业对接企业、团队对接项目、学生对接岗位”的“双向互动、三项

融合、四层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识岗学习、贴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

要,完善融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产品生产、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技术服务功能

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

表 11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一览表

实训室名称主要设备

及数量支撑课程 实训项目

机械制图测

绘实训室

制图桌及绘图工具 100 套

一级减速器模型 30 套、螺旋

千斤顶模型 8 套、齿轮油泵

模型 8 套,

工程制图与 CAD

机械零部件测绘

1.机械零件测绘

2.部件测绘

机械设计基础2.减速器箱体中的螺纹联接

件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

设计

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课

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

础实训室

《机械零件》示教展示柜 1

套、《机械原理》示教展示

柜 1套

机械设计基础平面机构和机械传动的陈列

演示

液压与气动

实训室 液压实训装置 液压与气动技术

2#实训工厂

普通车床 15 台

磨床 2台

铣床 1台

钻床 6台

钳工(42 工位)

车工实训、

钳工实训、

机械装配技术

车工实训

钳工实训

磨工实训

铣工实训

钻削实训

机械制造基础1.车床的基本认识

2.磨床的基本操作

30

Page 33: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实训工厂

普通车床 15 台

铣床 1台

磨床 2台

钳工(42 工位)

钻床 6台

机械创新课程设计

及作品制作机械创新设计作品制作

机械加工方法及工

艺编制齿轮零件的工艺编制

机床夹具设计

1.机床夹具拆装认知实训

2. 车床变速拨叉铣键槽夹

具的定位方案设计

3. 机床夹具安装、调试、维

护、保养技能专题训练

3D 打印创

新实训室

光固化打印机、金属 3D 打印

机、工业塑料 3D 打印机、普

通打印机、激光雕刻机、三

维相机、三维扫描仪

(待完善)

3D 打印技术

三维造型设计与应

1.UG 软件的基本操作;

2.参数化草图建模

3.零件三维建模;

4.特征的操作与基准特征创

5.高级特征创建

6.零件装配

7.运动仿真

机械创新课程设计

及作品制作作品制作

机械创新实

训室

仪表车床(配套刀具)1套、

钻铣床(配套刀具)1套、探

索者机器人套件 1套

(待完善)

机械创新课程设计

及作品制作作品制作

机械制图测

绘实训室

零件尺寸误差检测、零件形

位误差检测、零件表面粗糙

度对比检验组合实训装置各

10 套、硬度计等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1.尺寸公差测量;

2.形位公差测量;

3.跳动公差测量;

4.硬度检测。

2#实训工厂

C616 车床 3套、

CA6140 车床 3 套、

C6136 数控车床 3套

机械装配技术

1.轴传动的测绘、轴承认识

与装配;

2.变速齿轮的测绘与维修;

3.车床主轴箱的拆卸与装配

数控仿真实训室(三维设计)

45

数控车床 16 台

数控编程与加工

1.小轴零件加工;

2.轴套零件加工;

3.非圆曲线轴加工;

4.梯形螺纹轴加工;

专业核心技能鉴定 数控车工职业技能鉴定知识

电气自动化

PLC 实训室电气自动化 PLC 实训

工业互联网云平台 1套

智能电气应用软件 50 节点

电气控制与 PLC

1.电气控制线路基本环节;

2.可编程控制器基本工作原

理;

3.PLC 的程序设计;

4.PLC 应用系统设计。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

31

Page 34: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工业机器人

技术实训室

工业机器人仿真 50 节点

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工作站

8个

工业机器人电气拆装工作站

4个

智能制造生产线 1条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

(2)校外实训基地

表 12 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群校外共享主要实训基地

序号 企业名称

1 乐山博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2 世马联(乐山)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3 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 鸿准(深圳)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5 成都伟创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6 深圳市锴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7 乐山启航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8 乐山一拉得有限公司

2.信息网络教学条件

学院智慧化校园建设支撑在线教学资源建设、学生在线课程学习、师生在线互协和

教学质量诊改平台建设。

(三)教学资源

1.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与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乐山博思半导体有限公司、世马联(乐山)精

密模具有限公司、鸿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乐山机械工程学会等扬等企业合作,紧跟新

工艺、新装备的技术发展,系统分析乐山区域、成渝经济带、成都经济圈机械装备制造

业和汽车零部件加工业的机械加工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

在本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发涵盖专业培养目标、

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教学安排、教学条件等内容的课

32

Page 35: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程教学标准。

2.开发课程资源

对已建设的各类课程资源进行疏理、整合,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实

际情况,按照“小课程、多模块”进行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建立机械产品数控加工工艺

实例库,校企合作开发工艺工装的二维图、三维动画库,制作现场加工技能要素视频库、

金属切削加工视频库及有关工艺实施视频库、机床电气控制及故障诊断维修视频库,制

作便于学生学习的专业模块实训指导手册等助学课件,收集 20 余套典型零件实物及通

用、专用夹具实物。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工程,开发以项目化、职业化为特征,以岗

位技能培养为重点,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课程,采用课程组集中

备课方式,制作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网络课程等课程教学资源。创建集课内与课外、

仿真生产现场教学、实物展示、数据信息一体的先进立体化教学环境。

3.图书资料

(1)教材选用

按照学院教材选用相关管理制度,优先从国家和省两级规划教材目录中选用教材。

教材选用注重实用,教材内容侧重当前行业主流技术并有一定的超前性,注重多媒体技

术与传统纸质教材的结合,增加教材的新颖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灵活的

学习中拓展本学科领域的知识面。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突出技能训练,鼓励与行

业企业合作开发特色鲜明的专业课校本教材。

(2)图书配备

加大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教学图书配备和生产性实训教学资源的配备和开发,

结合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推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和在线课程资源的建设。

4.信息化资源

(1)以学习者为中心来设计和制作教学资源,资源展示界面设计精致美观,操作风

格统一,画面简洁,突出主题,有层次感,具有良好的人机对话机制,实现资源互动及

虚拟仿真功能,易学易用。

(2)资源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专业教学资源内容选取应体现基础理论以应用为

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教学需要加强针对性

和实用性;在实践教学中强调职业岗位实际工作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

33

Page 36: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严格训练。

(四)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行任务

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突出“教学练创”一体化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

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重视学生情感、职业素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

养。

(五)教学评价

1.公共基础课程和综合素质拓展课程考核、评价

突出学生人文社会素养知识的掌握、学习态度的考核。

2.专业课程考核、评价

专业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评价与考核要注重过程、突出能力的考核,体

现综合素质的评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项目结果考核;考核内容、方法与职业、行业标

准接轨。

3.顶岗实习考核、评价

顶岗实习严格执行本专业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考核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

共同评定,以企业评价为主。校内指导教师主要根据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日志、顶岗实

习报告(总结)和对学生的指导记录进行评定;企业指导教师主要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

期间工作态度、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素质提高情况进行

评定,并填写《顶岗实习鉴定表》。

4.“学分替代”的考核评价改革

根据学院“学分”管理相关制度,制定本专业“学分”改革实施管理办法,报学院

教务处备案。实施“以赛代考”、“以证代考”、“以产代考”、“以创代考”的多种灵活的

考核与教学评估方式。定期举办和组织参加如机械制图大赛、数控技能大赛、虚拟工艺

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比赛,以学生参赛的结果计成绩,评价教学质量;在校

内外企业的生产现场,以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与生产的产品(例如加工的真实产品、编制

的产品工艺、绘制的工艺装备图纸)作为考查对象,依据产品质量标准、企业管理标准,

将企业对学生工作能力的考核标准与学校教学中的考核标准统一起来,由企业人员与教

学人员共同评定学生学习效果,实现教学评估的立体化。

34

Page 37: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六)质量管理

1.院系教研室三级质量监控管理体系

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建立了院、系、教研室三级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制定了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督导管理办法》、《乐山职业技术学院院系两级教育督导管理实

施细则(试行)》、《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规定(试行)》、《乐职院学生

督导信息员制度实施办法》、《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管理办法(试行)》等管理制度。

形成了院系两级督导评教、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等日常工作规范,学院督导处开展常规

督导和专项督导,定期发布督导简报,有效的促进了教风、学风建设,为形成良好校风

奠定了基础。

2.开展本专业的诊断改进

(1)质量保证与诊断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专业层面、课程层面构建专业质量保证、课程质量保证诊断体系。

将从专业建设规划与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执行、教学团队建设状态、实

践教学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社会服务、专业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诊断指标的构建。其

中专业建设规划是否科学、规范,专业办学定位是否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国家标准

和企业要求,人才培养目标中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毕业率、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就

业对口率是否达到标准。课程建设中课程建设规划、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

学(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程考核、教学评价、顶岗实习)、课程资源(教材选用与

建设、数字教学资源应用与开发)作为评价的因素。师资队伍建设主要评价校内专任教

师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成果,教师顶岗实践情况与“双师型”教师比例,校外实训

教师的执教能力、指导学生实训的知识技能水平。实践教学建设评价主要从实践教学条

件、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与管理、企业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组织管理等方面评价。

(2)加强过程性诊断,形成阶段性报告

专业诊断过程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明确责任,实时监控教师、学生等

参与教学管理的情况,加强日常教学督导,日常管理考核分析,设计良好的工作绩效、

质量管理成效分析制度。

(3)依据诊断报告,及时反馈整改

通过对诊断报告进行分析研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到解决方法,进一步突出

35

Page 38: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专业特色与加强社会服务。

十一、毕业要求

(一)思想品德和操行考核合格

由学院学工部根据学院现行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品德和操

行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不获得毕业资格。

(二)最低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业毕业的最低学分数 153.5 学分。

(三)其他专项能力要求

1.英语取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A或 B级证书,或通过校内同等水平考试;

2.大学计算机二级以上证书或通过校内同等水平考试;

3.车工或数控车工高级证书。

十二、建议与说明

(一)继续专业学习建议

本专业可通过专升本学习、函授成人教育本科学习、自考本科学习等方式,继续本

专业专业的本科教育。在参加工作之后,也可通过非脱产教育参加工程硕士的学习深造,

为后续发展创造更好的平台。

(二)其他说明

本方案在实施时应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质量评价标准,建立质量激励机制,强

化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与考核,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同时在

校生家长、毕业生及用人单位三方评价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

适应性。

36

Page 39: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专业主任(专业负责人)签字:

公共课程部主任签字:

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字:

系部教学副主任签字:

系主任签字:

系部公章:

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签字:

编制时间: 年 月 日

37

Page 40: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模块

修习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计划课时数 学期课内周课时安排(周课时*周数) 考试形式(集中/随堂)

考试方式(笔试/非笔试)

考试用时

(1h/2h)

教学责任单位合计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一、公共基础课

必修 11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6 12 4*12 集中 笔试 2h 思修教研室

必修 1108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72 56 16 4*18 集中 笔试 2h 概论教研室

必修 01024A 形势与政策1

1 40 40 0第一学期8学时,每周4学时,行课2周;其余学期8学时,每周2学时,行课4周(不计周学时)

集中 笔试 1h

形策教研室

必修 01024B 形势与政策2 集中 笔试 1h

必修 01024C 形势与政策3 集中 笔试 1h

必修 01024D 形势与政策4 集中 笔试 1h

必修 01024E 形势与政策5 集中 笔试 1h

必修 01017 应用写作 2 32 22 10 2*16 集中 笔试 1h 语文教研室

必修 01015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56 28 28 4*14 随堂 非笔试 1.5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研室

必修 01014 工程数学 3.5 60 60 0 4*15 集中 笔试 2h 数学教研室

必修 11074 大学英语上6

28 14 14 2*14 集中 笔试 2h/1h 英语教研室

必修 11075 大学英语下 72 36 36 4*18 集中 笔试 1h/2h 英语教研室

必修11072 体育与健康上

4 642 26 2*14 随堂 非笔试

体育教研室11073 体育与健康下 2 34 2*18 随堂 非笔试

小计 27.5 472 296 176 16 12 0 0

二、综合素质拓展课

必修 11011 国防教育及军事技能训练 2 60 0 60 第2、3周 学工部

必修 04930 职业生涯规划 1.5 24 14 10 2*12 随堂 笔试 1 德育教研室

必修 04554 心理健康教育 2 32 16 16 2*16 集中 笔试 1 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

必修 00003 就业指导 2 30 20 10 2*15 随堂 笔试 1 德育教研室

必修 24564 大学生安全教育 1 16 16 0每学期安排4学时,第一学期为第4周和第18周,第二、三学期为第1周和第18周,第四学期为第1

周和第15周,每周2学时。(不计周学时)集中 笔试 1 德育教研室

必修 05001 创业基础 1 16 14 2 4*4 随堂 笔试 创新创业教研室

必修 第二课堂 2 36 0 36 学院团委

小计 11.5 214 80 134 3 2 0 2

任选

全院统一开设,学生任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共党史、艾滋病性与健康、音乐、美术、书法、篮球、足球、乒乓球、象

棋、围棋、桥牌等)

6 84 84 0

小计 6 84 84 0 2 2 2 0

38

Page 41: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模块

修习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计划课时数 学期课内周课时安排(周课时*周数) 考试形式(集中/随堂)

考试方式(笔试/非笔试)

考试用时

(1h/2h)

教学责任单位合计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三、专业基础课

必修1

31129 工程制图与CAD 6 104 94 10 8*13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基础教研室

31410 机械零部件测绘 1 26 0 26 1W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基础教研室

31143 机械装配技术 1 26 0 26 1W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2 31337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3 48 36 12 4*12 集中 笔试 2h 机械基础教研室

必修303027 机械设计基础 4 72 64 8 6*12 集中 笔试 2h 机械基础教研室

KC0090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2 52 0 52 2W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基础教研室

必修4

03149 机械制造基础 3.5 60 56 4 4*15 集中 笔试 2h 机械基础教研室

31146 钳工实训 1 26 0 26 1W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工程教研室

31201 车工实训 1 26 0 26 1W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5 33023 电工电子技术 3 56 28 28 4*14 集中 笔试 2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6 31225 液压与气动技术 3 48 24 24 4*12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基础教研室

四、专业核心课程

必修1 31411 机械加工方法及工艺编制 4 72 48 24 6*12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2 KC0026 产品三维造型与结构设计(UG) 5 84 42 42 6*14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3 31406 柔性线的机构与夹装设计 4 64 32 32 4*16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基础教研室

必修4 31422 产品创意设计与3D打印技术 3.5 60 30 30 6*10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基础教研室

必修5 31394 数控编程与加工 5.5 96 24 72 6*16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631309 机械创新设计 2 32 12 20 4*8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基础教研室

31310 机械创新设计作品制作 2 52 0 52 2W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基础教研室

必修7 31393 职业资格(X技能等级)高级认证 3

五、专业方向与拓展课

必修1 31403 工业机器人基础与现场编程 4 64 32 32 4*16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2 31206 电气控制与PLC 4 72 36 36 6*12 集中 笔试 2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3 34008 模具设计与制造 3 48 32 16 4*12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4 31425 智能检测与数据处理 3 48 24 24 4*12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工程教研室

小计 71.5 1236 614 622 8 14 20 20 18 随堂 非笔试

选修1 31395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2 32 16 16 2*16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2 31396 Python程序设计 2 32 16 16 2*16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3 31408 工业智能云服务 2 32 28 4 2*16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4 31388 智能制造概论 2 32 28 4 2*16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工程教研室

39

Page 42: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模块

修习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计划课时数 学期课内周课时安排(周课时*周数) 考试形式(集中/随堂)

考试方式(笔试/非笔试)

考试用时

(1h/2h)

教学责任单位合计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选修5 31407 云计算与大数据概论 2 32 28 4 2*16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6 37118 生产现场优化管理 2 32 28 4 2*16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7 37020 机电产品营销 2 32 28 4 2*16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8 37117 机电专业英语 2 32 28 4 2*16 随堂 笔试 2h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9 31409 单片机与C语言应用设计 3 48 24 24 4*12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10 31426 机电产品选型设计 3 48 24 24 4*12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11 31404 柔性制造线(智能制造单元)装调及加工 3 48 24 24 4*12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12 31021 工厂供配电技术 2 32 24 8 4*8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13 31405 电火花加工技术 2 32 24 8 4*8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14 37119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 2 32 16 16 4*8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15 31077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2 32 16 16 4*8 随堂 非笔试 机械工程教研室

小计 13 208 136 72 0 0 2 4 8

六、实习

必修 03110 顶岗实习(岗位分析报告/毕业设计) 24 576 0 576 4W 20W

小计 24 576 0 576

合计 153.5 2790 1210 1580 29 30 24 26 26

40

Page 43: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2019 级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数控技术

专业代码:560103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生,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学制与学历

基本学制为三年,最长修业年限不超过六年;

学历为全日制专科。

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乐山及成都平原经济区智能装备、汽车制造、智能终端等战

略性新兴制造业的相关制造领域从事高端数控机床操作、高端数控工艺和程序编制、高

端数控设备及智能制造产线维护和智能设备管理与销售等岗位的工作。

1.应胜任岗位:

(1)高端数控机床的操作;

所属专业

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

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

书或技能等

级证书举例

装备制造

(56)

机械设计与

制造(5601)

通用设备制造业(34)、

专用设备制造(35)、

汽车制造业(36)、铁

路、船舶、航空航天和

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37)、电气机械和器

材制造业(38)、计算

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

备制造业(39)

生产制造

及有关人

(6-18~

26)

数控加工工艺

编制与实施、数

控机床编程与

加工、数控设备

和智能制造自

动化产线装调

与维护、设备管

理与销售

1.车工职业

技能等级证

2.铣工

3.钳工

4.磨工

5.机床装调

维修工

6.AutoCAD

7.UG

41

Page 44: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复杂零件数控工艺方案设计和现场工艺实施;

(3)高端数控设备及智能制造产线安装、调试与维护;

(4)机械产品三维造型设计;

(5)数控车间生产组织与生产调度、车间技术组织与管理;

(6)数控产品的质量检验与监督。

2.未来经过培训能转岗到的岗位:

(1)数控加工技术工程师;

(2)数控设备及智能设备管理与销售;

(3)数控设备及智能制造产品售后技术支持服务。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安全意识、

绿色节能意识、创新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数字控

制、计算机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数控技术的专业知识和较强实践能

力,具有吸收和利用国内外先进制造新技术的能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能够从事高端数

控机床操作、数控工艺设计及编程、产品三维设计与制造、数控机床装调与改造和智能

生产线维护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热爱祖国,能够准确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

(2)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了解中国制造业发展和世界制造业发展,理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能够与同行或业界进行专业技术领域的沟通和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4)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人际交往与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相关工程活

动中适应角色转换,能够和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有效的团队合作,并能在团队中

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5)具有认真学习的态度、求索的精神、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较强的创新、创业意

42

Page 45: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识。

(6)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岗位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对社

会、安全、环保、质量、健康、法律以及文化影响等方面的责任,具有敬业精神、进取

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知识

(1)掌握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关的政治思想理论、国防军事、人文社科、法律道

德、身心健康、职业发展和创业基础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应用文写作、英语知识、数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机信息技术。

(3)熟练掌握本专业必需具备的制图识图、计算机辅助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

程材料选用与成型工艺、零件检测与精度设计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方法。

(4)掌握数控机床的结构、金属切削原理等专业知识中的基础理论,了解和必须

掌握数控加工过程中的工艺路线、工装夹具和刀量具设计的常规设计方法及应用范围。

(5)掌握数控加工技术原理及相关的理论知识,熟悉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方法、

UG三维造型与自动编程方法以及数控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熟悉数控车工、数控

铣工和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机电检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掌握数控机床控制原理、故障诊断维修技术和现代化数控设备的管理知识。

(7)掌握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智能制造自动化产线装调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方法。

(8)了解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包括生产现场5S要求、定置管理

与精益管理知识、安全操作知识和机械加工过程控制与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

(9)了解国家有关装备制造领域与机械制造行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

与研发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内外相关的标准、规范和技术变化。

3.能力

(1)会运用数学、力学、电工电子技术的知识分析、解决机械设计等较复杂的机

械工程问题。

(2)能够识读中等复杂程度产品零件图、装配图、数控设备电气原理图和绘制中

等复杂程度的产品零件图、装配图,能够在机械设计过程中使用机械设计手册。

43

Page 46: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3)能够编制中等复杂零部件的普通、数控加工工艺,具有选用工装夹具、刀具、

量检具和设计简单数控加工夹具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常见的工艺难题和处理

应变能力。

(4)能够按照工艺要求,编制数控机床加工程序,具有数控机床中、高级工的操

作技能。

(5)能够进行计算机辅助机械产品设计开发和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能

够熟练地使用二、三维CAD/CAM应用软件建模和编程加工,运用UG进行产品三维造型设

计与自动编程。

(6)能够进行产品质量测量、产品精度设计和质量检验。

(7)能够从事机械、电气、PLC、液压、气压等控制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能够阅

读和理解数控设备使用说明书,对数控机床进行安装调试、维护保养和简单维修,具有

设备改造和处理生产现场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

(8)能够运用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智能制造技术,能够持续学习机械工程新技

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知识,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

(9)能够进行文献检索与资料查询、计算机和网络运用,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和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解决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问题。

(10)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相关的英语书刊、资料。

(11)能够使用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与业界同行在专业技术领域进行交流和

沟通,撰写行业调研报告和技术设计方案。

(12)能够科学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

体育合格标准和心理健康标准。

六、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依托四川省陈作越数控加工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乐山市干强华钳工技能大

师工作室,校企深度对接,以培养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

校企协同,构建了“以岗导学,大师引领,三项融合,能力递进”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

式,体现高职院校“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创新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与优质企业合作共建生产实训基地、大师工作室和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生产情景,

引入企业产品和企业技术技能大师,顶岗实习与在校学习相衔接,实现教学和生产的无

44

Page 47: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缝对接;对接国家职业资格车工、铣工和机床装调维修工高级工标准,衔接国家技能大

赛和大学创新创业要求,开发“课证融通、学赛衔接、做创结合”的专业课程;以技术

技能大师为引领,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融合职业素养、技术技能和

创新能力培养于专业教育全过程,校企大师共同引领学生不断提升“职业关键能力、行

业通用能力、职业特定能力和跨专业发展能力”,实现学生增值。

七、课程设置

本专业对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求,面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以提升学生职业发展

能力为核心,依据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对接国家职业资格车工(数

控车工)高级工标准、铣工(数控铣工)高级工标准和机床装调维修工高级工标准,衔

接数控机床装调与改造技术等国家技能大赛要求,基于“平台+模块”的智能制造专业

群课程体系基础上设计本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职业素质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综合

素质拓展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等四类课程,系统培养

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5

Page 48: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一)课程体系总览

能力

结构

课程

类型课程名称

跨专

业能

专业拓

展课程

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机电产品选型设计、工业机器人基础与现场编程、电火

花加工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应用、Python 程序设计、工业智能云服务、智能制

造概论、云计算与大数据概论、智能检测与数据处理、柔性线的机构与夹装设

计、柔性制造线(智能制造单元)装调及加工、数控英语、生产现场优化管理、

机电产品营销、工厂供配电技术、3D 打印技术、工业控制网络技术、传感器与

检测技术

职业

特定

能力

专业核

心课程

数控加工工艺与装备

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

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

多轴加工技术

机械产品三维设计与自动编程(UG)

机床电气控制与 PLC

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

核心

课程

单独

实践

环节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职业资格考证

技能等级认证

顶岗实习

毕业设计

行业

通用

能力

专业基

础课程

工程制图与 CAD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机械设计基础

电工电子技术

液压与气动技术

基础

课程

单独

实践

环节

机械零部件测绘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钳工实训

车工实训

专业认知实习

职业

关键

能力

公共基

础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

形势与政策

应用写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

大学英语

工程数学

体育与健康

综合

素质

课程

国防教育及军事技能训练

职业生涯规划

心理健康教育

就业指导

素质拓展课程

创新实践

(二)公共基础课程

表 3 公共基础课程描述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总学

时数

主要教

学方法

考核

方式

1

思想道德修

养与法律基

1.素质目标:(1)加强培养学生责任

心和时代使命。(2)引导学生树立崇

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3)注重培养学生爱国

主义精神、时代精神,以及正确的道德

观与法律思维,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

公民。(4)努力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知识目标:(1)掌握《思想道德修

1.思想素质教育的

基本概念、基本理

论和行为要求;

2.道德素质教育的

基本概念、基本理

论和行为要求;

3.法治素质教育的

基本概念、基本理

论和行为要求。

48

讲授法

案 例 教

学法

问 题 导

向 教 学

平时考核

20%+

项目考核

40%+

期末考核

40%

46

Page 49: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

概念。(2)掌握新时代、中国梦、崇

高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内涵与时代价值。(3)掌握中国精神、

优良传统道德、革命道德、社会主义道

德和宪法法律的基本内容、原则和行为

要求。

3.能力目标:(1)初步树立崇高的理

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2)树立自觉遵守和维护国家道

德、法律的意识。(3)具有一定的是

非辨别能力,以及认识、分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4)具有积极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和能力。

2

毛泽东思想

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

1.素质目标: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

国际观分析和观察国际现象认识国际

局势发展的主流和发展趋势,增强学生

对各种国际现象的鉴别能力和判断能

力;促进学生自觉融入人民群众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基本思想政治素

质的形成;培养学生自觉拥护党的领

导,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坚定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正确认识掌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掌握毛

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的科学内涵,掌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的内涵;通过学习, 深刻理解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

内容和历史地位,充分把握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

3.能力目标:能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历史进程,把握实事求是思想路

线的确立过程,正确理解两大理论成果

的相互关系;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

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正确理解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培养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实际行动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做贡献。。

《毛泽东思想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课程

的教学体系整合为

三大知识模块、14

个教学专题。第一

部分:毛泽东思想

(4个教学专题);

第二部分:邓小平

理论、“三个代表”

要思想、科学发展

观(3 个教学专题),

第三部分: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7个教

学专题)。

72讲授法

案例法

平时学习

20%

+、作业和

实 践

40%+理论

考核 40%

3 形势与政策

1.素质目标:通过了解和正确认识经济

全球化形势下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树

立科学的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

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增强学生振兴中华

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信念

和历史责任感以及国家大局观念,全面

拓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塑造“诚、

勤、信、行”和“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融于一体的当代合格大

学生。

2.知识目标:结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对学生进行马克思

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帮助学生熟

悉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

法,掌握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

社会等多领域的知识和信息,从而开拓

视野、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1.本课程的内容着

重围绕党的基本理

论、基本路线、基

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进行教育;进行我

国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形势、任务和发展

成就教育;进行党

和国家重大方针政

策、重大活动和重

大改革措施教育。

紧紧围绕国内外形

势、重大事件、重

要时事和我国的外

交政策,围绕我省

建设及省情地情进

行教育,以提高学

40

把 课 堂

讲 授 与

形 势 报

告、专题

讲 座 相

结合,课

堂 讲 授

教 学 法

与 课 堂

研 讨 相

结合。

平时学习

30%+

理论考核

70%

47

Page 50: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3.能力目标:通过对国内外形势和国家

大政方针的学习和研讨,使大学生能够

厘清社会形势和正确领会党的路线方

针政策精神,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敏锐的

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以及对职业角

色和社会角色的把握能力,提高学生的

理性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生对形势与政策的

认知能力为着力

点,引导学生正确

把握国内外形势的

基本态势。

2.教学内容以教育

部社政司每学期下

发的《高校“形势

与政策”教育教学

要点》为内容,从

国内外的形势出

发,紧密结合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的实际,针对学生

关注的国际国内热

点和思想特点,确

定教学内容。

4 应用写作

1.素质目标:培养正确的职业观、事业

观。

2.知识目标:了解、理解、掌握各种文

书的格式规范。

3.能力目标:学生能根据工作需要,写

作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

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和格式规范的应

用文(公文、事务文书、学业文书、职

业文书)。

1.概论、条据

2.求职应聘、实习

报告、论文、竞聘

3.行政公文

4.会务文书

5.管理文书

6.经济文书

7.法律文书

32

情 境 教

学法,讲

授法,案

例 展 示

法,学做

一体

平时学习

30%+

实践项目

30%+

理论考核

40%

5计算机应用

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从应用角度出发,在理

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技能有充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有足

够的能力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

问题,并为以后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工

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认识计算机

2.计算机信息录入

技术

3.Windows7 操作系

4.Office 办公软件

Word、Excel、

Powerpoint 的基本

操作

5.Internet 基本操

6.信息检索

7.电子邮件

8.计算机安全技术

56项目化

教学

平时成绩

30%+项目

考核

30%+上机

综合考核

40%

6 大学英语

1.素质目标:(1)使学生具有良好的

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 具有

良好的协作能力和处理能力;(3)收

集信息、查阅资料能力;(4)根据已

有知识进行重构和创新的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的总词汇量应

达到 6500 个单词和 1700 个词组;(2)

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3)掌握一定

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

3.能力目标:(1)使学生具有一定的

听、说、读、写、译的能力;(2)有

较强的组织与英语语言交流表达能力。

根据《大学英语》

课程标准制定依

据,该门课程的教

学内容分词汇、听

力理解、语法、口

语表达、阅读理解、

翻译、写作几大教

学模块。

100

项 目 教

学法、情

景 教 学

法、角色

扮演法

平时学习

20%+

实践实训

30%+

理论考核

50%

7 工程数学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力;

2.知识目标:掌握一元微积分的基本知

识;

1.函数与极限;

2.导数与微分及应

用;

3.一元函数的积分

60

问题教

学法、讲

授法、练

习法

平时学习

30%+

项 20%+

理论考核

48

Page 51: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3.能力目标:能解决后续课程中的相关

计算问题.

及应用. 50%

8 体育与健康

1.素质目标: (1)身体健康目标:能

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

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

法;能合理选择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

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

健康的体魄。(2)心理健康目标:自觉

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

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

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

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在运动

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3)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

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

作的关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知识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各职

业身体工作的特征,掌握与职业相关的

身体素质的知识,了解与职业相关的职

业性疾病的预防与康复知识。(2)体

能目标:通过体育锻炼,提升与职业相

关的关键身体素质和素养,为顺利从业

与胜任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能力目标:(1)学习掌握运动的基本

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达到

增强体质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

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

应能力,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良好习

惯。(2)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

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

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

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1.理论部分

体育的概论;运动

项目的技战术理论

和其它运动知识;

锻炼身体的原理和

方法;运动损伤的

预防与处理措施;

体育养生及保健知

识;体育欣赏和自

我评价等。将理论

知识贯穿于教学全

过程。

2.实践部分

以运动项目为主,

主要包括田径、篮

球、排球、足球、

羽毛球、乒乓球、

游泳、武术(套路、

太极拳)、健美操、

艺术体操、形体、

定向运动和野外生

存等内容。突出运

动技能的学习和锻

炼过程,同时将娱

乐体育教学内容贯

穿于教学过程,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

64教学做

一体化

平时学习

30%+

理论考核

30%+

实践考核

40%

9

国防教育及

军事技能

训练

以国防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教学为

重点,通过军事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

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

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

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

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

坚实基础。

军事理论(军事思

想、战略环境、中

国国防、军事科技、

信息化战争);军

事训练(中国人民

解放军条令教育与

训练、轻武器射击、

战术、军事地形学、

综合训练)

60实践教

学法考查

10职业生涯

规划

1.知识目标:(1)了解与人交流沟通的

方法技巧;(2)了解职业职业生涯的

内涵以及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和职业

生涯规划的步聚,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

重要性和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3)掌握非正式评估自我认知的方法

和利用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评 MBTI 测评

等测评工具分析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

和价值观的方法;了解职业价值取向的

内涵以及 13 种职业价值取向的表现;

(4)了解兴趣性格对职业生涯发展的

影响,理解“兴趣能培养”和“性格可

以调适”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意义;

(5)了解职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方法,

了解职业信息的分析选择方法;(6)

了解所学专业及其对应的职业(职业

群)和相关行业,了解岗位分析包括的

分 为 六 个 模

块:1.建立生涯与

职业意识;2.职业

生涯发展规划;3.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与评估;4.求职过

程指导;5.职业适

应与发展;6.创业

教育

24讲授分

组讨论

过程性考

40%

+期未考

试 60%

49

Page 52: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内容和方法,理解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

要求和能力要求;

(7)了解职业决策的意义和方法,掌

握职业生涯规划书的设计制作方法。

2.能力目标:(1)能够良好地与人交流

沟通合作完成任务;(2)能利用正式

和非正式测评工具分析自己的性格兴

趣技能和价值观;(3)能通过查阅资

料网络搜索人物访谈实地考察或观看

影像资料了解收集职业信息,能分析综

合职业信息,并分析各种可能选择的途

径;(4)能够辨认自己在重大问题上

常用的决策风格,掌握计划型的决策方

案;(5)能够为自己的生涯发展设立

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并制定

相应的行动计划;(6)能够根据实际

情况制定生涯计划的评估和调整方案;

(7)能够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步聚和

方法设计制作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与人交流沟

通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通过

分析职业与人生,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好

“人选职业”与“职业选人”之间的辩

证关系,培养主动适应社会适应职业的

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价值取

向;(3)通过感受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关注职业生涯规划和未来职

业发展的意识;(4)培养学生树立正

确的职业理想,认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

质的重要性,树立高职生能成才的信念

和“融入社会,自己职业才能良好发展

“的意识,让学生树立既能满足本人发

展需求又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

取向。

11心理健康

教育

1.知识目标:(1)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

知识和心理健康的标准;(2)了解常见

的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心理疾

病;(3)了解人格的基本观点,主动挖

掘自身积极因素和潜能,塑造自尊自

信、理性平和的健康人格;(4)了解在

大学期间需要发展的能力目标并对自

己的大学生涯进行规划,有目的地安排

自己的时间,更好适应大学生活;(5)

了解大学学习活动的基本特点与学习

心理特点、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表现

及成因,学会调适学习心理问题;(6)

了解自身的情绪特点,正确理解压力和

挫折对人生的意义,掌握情绪调适、管

理压力和应对挫折的方法;正确认识、

尊重、珍爱生命,帮助大学生识别心理

危机的信号,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预

防心理危机,维护生命安全;(7)了解

人际交往及网络交往的基本观点及影

响大学生交往的因素,掌握基本的交往

原则、技巧及调适方法,增强人际交往

能力;(8)了解自身性生理和心理的发

展,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了解

大学生在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存在

1.适应心理

2.健全人格

3.学习心理

4.人际交往

5.情绪与压力管理

6.职场心理

7.积极心理

32

讲授法、

案例法、

讨论法、

心理测

验、情景

体验、角

色扮演、

心理训

集中笔试

50

Page 53: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的问题,形成对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的正

确认识。

2.技能目标:(1)能科学看待和分析大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2)能调适学习心

理问题,使自己拥有良好的学习心理状

态;(3)能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

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并合理规

划与安排;(4)能使用适宜的心理调适

技术和应对方法进行情绪及压力管理,

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5)能协调

好人际关系和融入团队发展,处理好在

网络虚拟世界的行为;(6)能正确处理

恋爱关系;(7)能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

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预防心理危机,

维护生命安全;(8)能进行自我人格分

析,在客观评价自我的基础上进行针对

性的性格优化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3.素质目标:(1)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

自主意识和积极的生命态度;(2)增强

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和自助求助意识;

(3)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

上的心理品质;(4)培养学生良好的生

涯规划意识和职业理念;(5)锻炼和培

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6)培养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7)树立

终身学习、主动适应的观念。

12 就业指导

1.知识目标:(1)了解就业是成才的平

台;(2)了解专业职业事业的内在关

系;(3)了解确立就业目标制定职业

生涯规划的基本过程方法和要求;(4)

掌握了解就业方针政策;

(5)掌握撰写自荐书的步骤和要求;

(6)掌握和运用求职应聘的技巧和方

法;(7)掌握职业心理调适的内容方

法和步骤;(8)掌握就业协议书的相

关知识并独立进行签订协议;(9)掌

握相关就业手续的办理程序;(10)掌

握择业应具备的能力;

2.能力目标:(1)能弄清就业形势与政

策,形成合理的就业期望;(2)能确

立就业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3)

能制作求职简历;(4)能运用求职面

试的技巧和方法进行求职择业;(5)

能进行择业心理调适;(6)能熟练进

行就业协议书填写与就业手续办理;

(7)能理性选择投资领域,能够分析

创业环境;

3.素质目标:(1)通过收集信息,培养

学生具有处理汇总信息的能力;(2)

通过求职面试,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

岗位应聘,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

写作能力;(4)通过就业训练,培养

学生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5)通过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

好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等职业核心能

力。

分为四个模块。第

一个模块为总论,

包括就业指导就业

制度和就业形势;

第二个模块为求职

准备,信息材料收

集和了解政策程

序;第三个模块为

技巧,包括求职择

业的方法与技巧;

第四个模块为权益

保护,包括就业权

益保护就业心理自

我调适及适应社

会。

30讲授分

组讨论

平时学习

30%+

项目实践

30%+期未

考试 40%

51

Page 54: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13大学生安全

教育

1.知识目标:(1)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

性与必要性;(2)了解安全基本知识;

(3)了解与安全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

和校纪校规;(4)掌握安全防范技能

防灾避险能力;(5)掌握安全信息搜

索与安全管理技能,提高大学生安全意

识危机应对能力;

2.能力目标:(1)能提高大学生的安全

意识,把安全问题与个人发展和国家需

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构筑平安人生主

动付出积极的努力;(2)能理解安全

问题所包含的基本内容;(3)能了解

相关的安全问题分类知识以及安全保

障的基本知识;(4)能提高大学生安

全意识危机应对能力。

3.素质目标:(1)通过学习学会自护自

救的能力;(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具

有互助互救的能力;(3)通过学习培

养学生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机智灵活处

理问题的能力;(4)通过项目活动,

让安全警钟时刻在学生头脑中敲响。

分为九个章节。第

一个章节为校园安

全;第二个章节为

实验教学安全;第

三个章节为出行安

全风险;第四个章

节为消防安全;第

五个章节为治安防

范;第六个章节为

网络安全;第七个

章节为自然灾害;

第八个章节为大学

生社会实践安全;

第九个章节为安全

救护常识。

18讲授分

组讨论

过程性考

核40%+

期未考试

60%

14 创业基础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进取、

勇于挑战、勇于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乐于奉献精

(3)培养学生良好心里素质(抗压性、

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与独立性等)

(4)培养学生社交能力(包括语言表

达和与人沟通技巧等)

2.知识目标:(1)熟悉创业基本认知。

(2)了解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3)理解创业知识与创业风险。

(4)了解创业资源的概念,认识创业

的基本模式。

(5)了解创业计划书的相关内容,掌

握创业计划书的编写步骤。

(6)了解新企业创建的流程。

(7)了解并理解新企业各个方面的运

营管理。

3.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撰写创业计

(2)具备创业所需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3)具备企业风险评估能力能

(4)在生活和实践中培育创业精神,

同时理性对待创业。

1、创业与创业者

2、创业机会识别与

评价

3、创业资源与商业

模式

4、创业计划

5、新创企业的开办

6、新创企业的经营

与成长战略

16教学做

一体化

知识考核

15 %+技

能考核

25 %+素

质考核

60 %

15 第二课堂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学生综合

素养。

第一课堂之外的各

类大赛、素质提升

类活动等。

36实践教

过程性记

录考核

(三)专业(技能)课程概要

52

Page 55: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表 4 专业(技能)课程描述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总学

时数

主要教

学方法

考核

方式

1

工程制图与

CAD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

神;(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

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

知识;(2)掌握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

法识图的基本方法;(3)掌握三视图的

投影规律;(4)掌握机件的表达方法;

(5)掌握零件图的表达方法和标注要求;

(6)掌握零件图的工艺结构表达;(7)

掌握装配图基本内容;(8)掌握装配图

的尺寸和技术要求标注;(9)掌握转配

图的工艺结构表达;(10)掌握部件测绘

的基本法法;(11)了解机械制图英语词

汇;(12)熟悉 AUTOCAD 软件的绘图环境;

(13)掌握 AUTOCAD 软件基本的绘图、修

改命令操作;(14)掌握样板图设置、文

字样式及标注样式设置;(15)掌握

AUTOCAD 标注尺寸公差、几何公差;(16)

掌握 AUTOCAD 的图块制作及标注表面粗

糙度;(17)掌握 AUTOCAD 组画装配图;

3.能力目标:(1)能够利用正投影法绘

制三视图;(2)能够合理地选择机件的

表达方法;(3)能够正确地绘制机械零

件图,合理标注尺寸和公差;(4)能够

识读简单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5)

能够用 AUTOCAD 软件绘制中等复杂的机

械零件图和装配图;(6)能够用 AUTOCAD

软件进行合理标注尺寸和公差;(7)能

够熟练使用工具和量具,进行机械零部件

装拆,并完成手工绘图和 AUTOCAD 绘图;

1.机械制图的基本

规定;

2.三视图的形成及

投影规律;

3.截交线与相贯线

的投影;

4.机件的基本表达

方法;

5.零件图;

6.装配图;

7.AutoCAD 软件的

绘图和编辑功能;

8.AutoCAD 软件绘

制三视图;

9.AutoCAD 软件绘

制零件图;

10.AutoCAD 软件组

画装配图

96

讲授法、

案 例 教

学法、问

题 导 向

教学法

随堂非笔

试(过程

考核 +技

能考核)

过 程 考

核:绘制

平 面 图

形、组合

体 三 视

图、识读

零件图以

及装配图

四 个 项

目;

技 能 考

核:分小

组进行考

核,每 2

位同学分

为一组,

分工完成

AUTOCAD

软件抄绘

二维零件

(60min)

尺规绘制

二维零件

(90min)

两部分内

2

机械零部件

测绘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

神;(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

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部件拆装的基本

要求,能够正确分析组成零件之间的装配

连接关系;(2)掌握零件上一般尺寸的

测量和数据处理方法;(3)掌握零件上

标准结构要素(如齿轮模数、键槽、销孔、

螺纹大径等)参数的确定方法和国标规定

的画法;(4)掌握零件上标准结构要素

的尺寸和技术要求标注方法;(5)掌握

装配图中装配连接结构的画法以及标注

尺寸和技术要求的方法。

3.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使用工具和

量具,进行机械零部件装拆和测量;(2)

能够合理地选择机件的表达方案;(3)

能够手工规范地绘制机械零件图和装配

图,并规范地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4)

能够用 AUTOCAD 软件绘制机械零件图和

装配图,并用 AUTOCAD 规范地标注尺寸和

技术要求;

1.典型零件视图表

达方案选择;

2.标注零件尺寸的

方法;

3.确定零件技术要

求的常用方法;

4.装配图中各组成

零件之间装配连接

关系的表达方案选

择;

5.装配图中尺寸和

技术要求的标注方

法;

6.装配图中零件编

号和明细栏填写的

要求;

26 项 目 化

教学

随堂非笔

试(过程

考核 +技

能考核)

过 程 考

核:职业

素养和团

队合作;

技 能 考

核:(1)

部件拆装

顺序和操

作规范;

(2)零件

上一般尺

寸和标准

结构参数

的测量和

数据处理

正确;(3)

相邻组成

零件之间

53

Page 56: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的装配结

构分析准

确;(4)

零件图和

装配图的

画法符合

机械制图

国家标准

规定;

3

互换性与测

量技术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

神;(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

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常用量具、三坐

标测量仪原理及使用;(2)掌握公差配

合表读取方法;(3)掌握根据所需检测

零部件的类型、大小和精度,合理选择量

具方法;(4)掌握日常维护保养量具;

3.能力目标:(1)能正确使用常用量具

和准确读数;(2)能查阅公差配合表;

(3)能正确测量零部件;(4)能进行日

常维护保养量具;

1.极限与配合;

2.检测技术;

3.形状与位置公差

及测量;

4.表面粗糙度及测

量;

5.光滑极限量规;

6.圆锥的公差配合

与测量;

7.滚动轴承的公差

与配合;

8.螺纹的公差配合

与测量;

48

讲授法、

项 目 化

教学

随堂非笔

试(过程

考核 +技

能考核)

4机械制造基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

神;(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

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刀具种类、结构、

材料,能够绘制角度图;(2)掌握金属

切削过程中的力,热及刀具磨损情况的方

法;(3)掌握常用车、铣、磨床的传动

系统的计算方法,能够计算机床的运动参

数;(4)掌握各类机床夹具,能进行定

位夹紧分析;(5)掌握分析工艺尺寸链

的基本计算方法;(6)掌握切削用量的

选择及优化方法;(7)掌握基准的选用

原则及加工工艺过程的安排方法;

3.能力目标:(1)能绘制转速图,能根

据机床传动系统图分析计算;(2)能绘

制刀具角度图,根据实际刀具外型判断切

削能力;(3)能根据加工条件合理选用

机床,能对各类机床日常保养,能进行操

作;(4)能进行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

(5)能进行传动方案设计;(6)能进行

简单的机械夹具定位夹紧方案的分析;

1.传动系统;

2.刀具、车削加工、

铣削加工;

3.钻削加工、磨削

加工;

4.齿轮加工;

5.夹具、加工工艺

安排;

6.典型零件的加工

工艺;

60

讲授法、

项 目 化

教学

集中笔试

(平时

20%+项目

实践30%+

期未考试

50%)

5

机械设计基

础/机械设

计基础课程

设计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

神;(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

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机构简图的绘制

方法、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条件分析、

简单机构自由度计算原理;(2)掌握静

力学、材料力学基础知识;(3)掌握四

杆机构、凸轮机构、间隙运动机构的类型、

特点及应用与设计;(4)掌握螺纹的类

型、特点、应用和几何参数,螺纹联接的

1.平面机构的结构

分析;

2.静力学基础;

3.材料力学基础;

4.平面连杆机构、

凸轮机构、间隙运

动机构、螺纹联接

与螺旋传动;

随堂非笔

试(过程

考核 +技

能考核)

过 程 考

54

Page 57: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主要形式、应用与设计,掌握键、销联接

的主要形式、应用与设计;(5)掌握带

传动、链传动、齿轮机构、蜗杆传动工作

原理、类型、特点、应用及设计;(6)

掌握轮系的定义、类型、应用与传动比计

算;(7)掌握轴的类型、应用与设计;

(8)掌握轴承的结构、类型、结构、特

点和代号及选择设计;(9)掌握联轴器

和离合器的功用、结构、特点、应用及选

择计算;(10)熟悉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步

骤和方法;(11)掌握机构的分析与选型

方法;(12)掌握常用机构的应用及设计

方法;(13)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步

骤和参数选择;

3.能力目标:(1)能绘制机构的运动简

图,会判定机构运动是否确定;(2)能

分析连杆机构的工作特性,掌握急回特

性、死点位置的特性和应用、简单四杆机

构设计;(3)能正确选用凸轮机构,会

设计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轮廓;

(4)能对不同的应用选用不同的螺纹零

件,不同的联接场合会选用不同的联接类

型;(5)能选用 V带的结构、型号,会

进行 V带设计;(6)能安装和维护链传

动;(7)能对齿轮进行测绘和设计;(8)

能进行蜗杆传动的设计计算;(9)能对

轮系各轮转速转向进行计算和判断;(10)

能对轮系各轮转速转向进行计算和判断;

5.带传动、链传动、

齿轮传动、蜗杆传

动、齿轮系;

6.轴、轴承;

7.机械运动方案设

计;

8.机构的分析与选

型;

9.常用机构的设

计;

10.通用机械零件

的设计;

98

讲授法、

项目化

教学

核:职业

素养和团

队合作;

技 能 考

核:(1)

减速器零

件选型、

设计、计

算;(2)

零件图和

装配图的

画法符合

机械制图

国家标准

规定;

6电工电子技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

神;(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

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

基本定律和分析方法;(2)掌握交流电

路基本概念,正弦量的三要素 ,RLC 电

路分析及功率因素提高;(3)掌握变压

器和电动机的基础知识,电机控制电路的

组成、原理与应用;(4)掌握模电、数

电基础知识,基本元件和基本电路特点及

应用;(5)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及用电安

全操作规程;

3.能力目标:(1)能使用常用工具仪表;

(2)能正确选择元器件;(3)能识别电

路图,能检测、分析电路;(4)能检索

电工电子相关手册资料;

1. 电路基本理论

和直流电路;

2. 正弦交流电路;

3.变压器和电动

机;

4.模拟电子技术;

5.数字电子技术;

6.安全用电;

56

讲授法、

项 目 化

教学

随堂非笔

试(过程

考核 +课

程设计)

7液压与气动

技术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

神;(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

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液气压传动的工

作原理;(2)掌握液气压元件的图形符

号;(3)掌握各种液气压回路的工作原

理;(4)掌握典型工程设备液压系统的

工作原理;(5)了解液气压传动的组成

及应用场合;(6)了解液压传动中液压

油的性质及选用;(7)了解流体静力学

和动力学基础,管路流体的压力损失计算

等;

1.液压传动基础知

识;

2.液压元件;

3.液压基本回路;

4.典型液压系统;

5.液压传动系统设

计;

48讲授法、

项目化

教学

随堂非笔

试(过程

考核 +课

程设计)

55

Page 58: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3.能力目标:(1)能正确选用、拆装和

维修液压元件;(2)能组装、调试和维

护液压基本回路;(3)能设计和计算液

压缸的主要尺寸;(4)能设计工程设备

的液压系统;(5)能阅读、绘制液压系

统工作原理图;(6)能阅读、绘制液压

系统工作原理图;(7)能维护、保养工

程设备的液压气压系统;(8)能分析、

诊断工程设备液压气压系统的故障原因

并排除故障;

8钳工实训/

车工实训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

神;(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

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知识目标:(1)了解钳工的任务和基

本操作技能;(2)了解钳工常用的量具

及设备;(3)掌握划线、锯削、锉削等

加工方法;(4)典型机构的装配与调整;

(5)熟悉常用普通机床的主要结构、传

动系统、日常调整维护保养方法;(6)

掌握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获得较全面的

知识;(7)掌握工件的定位、夹紧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8)掌握解决实际操作

中的计算问题方法;

3.能力目标:(1)能较合理地选用切削

用量和切削液,正确使用工、量、夹、刀

具,并能合理刃磨刀具;(2)会查阅车

工有关的技术手册;

1.钳工的任务、基

本操作技能;

2.钳工常用的量具

及设备;

3.划线、锯削、錾

削、锉削、刮削、

研磨、钣金等加工;

4.螺纹连接、销连

接、滚动轴承等的

装配要求及方法。

5.CA6140 型车床的

基本操作;

6.车刀的刃磨和刃

磨后的试切削;

7.车削传动轴;

8.车削轴套;

9.车削圆锥面;

52项 目 化

教学

随堂非笔

试(过程

考核 +技

能考核)

9 数控加工工

艺与装备

(含课程设

计)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

神;(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

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金属切削原理;

(2)掌握数控机床设备结构、原理;(3)

掌握刀具种类、结构、材料、切削用量对

切削过程影响;(4)掌握装夹定位原理,

熟悉常用夹具;(5)掌握工艺规程设计

过程,主要内容。会针对典型零件,如回

转体、箱体等对象,编制其完整工艺路线;

(6)了解其他数控加工方法,如数控磨

削、数控冲压等;

3.能力目标:(1)能制订中等复杂程度

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规程;(2)能正确

选择零件加工的定位元件并进行定位误

差分析;(3)能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要

求选择加工方法与机床,选择合适的刀

具、夹具及加工参数;(4)能综合分析

数控加工过程中的一般问题;

1.金属材料切削变

形原理;

2.刀具结构参数、

刀具材料及性能;

3.刀具合理几何参

数选择及切削用量

优化;

4.数控加工工艺规

程设计基础;

5.数控加工切削理

论基础;

6.工件装夹及夹具

设计;

7.数控车削工艺及

典型零件工艺制

定;

8.数控铣削工艺及

典型零件工艺制

定;

9.车刀、孔加工刀、

铣刀详解;

10.典型零件加工

工艺规程编制;

168

讲授法、

项目化

教学

随堂非笔

试(过程

考核 +课

程设计)

56

Page 59: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10

数控车削/

铣削编程与

加工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

神;(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

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操作安装 FANUC、

广数、西门子等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的基

础知识;(2)掌握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

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3)理解典

型零件加工工艺,会合理选择相应的工

艺,设计加工方案,填写工艺文件卡片;

(4)会使用数控机床装夹中常用工具和

测量仪器,并独立完成工件的测量;(5)

能够完成典型零件的基点计算;(6)熟

悉 FANUC、广数数控机床常用指令,合理

编制加工程序;(7)具有合理选择与使

用数控机床加工出合格零件的质量控制

能力;

(8)熟悉数控机床保养内容和相关规程;

(9)能够正确使用数控编程岗位的技术

规范和查阅技术手册;(10)能够遵守环

保要求,按职业规范安全操作;

3.能力目标:(1)能选择和使用数控加

工常用的各类刀具、夹具;(2)能选择

和使用常用的量具,并会对常用的量具进

行校正与保养;(3)能操作数控车床/

铣床完成零件加工全过程;(4)能独立

进行数控机床日常保养,能根据数控机床

的报警信号,初步判断常见的故障部位

(6)能判断加工操作中的危险隐患,避

免安全事故;

1.数控车削技术;

2.数控车削实训;

3.数控铣削与加工

中心技术;

4.数控铣削与加工

中心实训;

5.数控加工综合实

训。

180 讲授法、

项目化

教学

随堂非笔

试(过程

考核 +技

能考核)

11机械产品三

维设计与自

动编程(UG)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

神;(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

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草图绘制方法;

(2)掌握扫描特征、扫掠特征、成型特

征、基本体四种造型手段;(3)掌握关

联复制特征、细节特征、组合等特征、体

操作、编辑工具使用方法;(4)掌握空

间曲线绘制方法;(5)掌握直纹面、通

过组等曲面造型;(6)掌握零部件装配

知识;(7)掌握工程图生成方法;(8)

掌握加工工序创建流程;(9)掌握型腔

铣、等高轮廓铣、平面铣、孔加工方法(10)

掌握后置处理方法;(11)掌握加工仿真

知识;

3.能力目标:(1)能进行中等复杂程度

零件三维造型;(2)能生成标准工程图

纸;(3)能进行中等复杂程度零件自动

编程;(4)能仿真校验加工程序;(5)

能针对指定机床后置处理生成 NC 代码;

1.线框造型;

2.曲面造型;

3.特征造型;

4.自动编程;

5.仿真加工;

96 讲授法、

项目化

教学

随堂非笔

试(过程

考核 +技

能考核)

12多轴加工

技术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

神;(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

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1.多轴联动数控加

工中心种类、结构、

坐标系、原理;

2.CAM(UG)4 轴加

32

讲授法、

项目化

教学

随堂非笔

试(过程

考核 +技

能考核)

57

Page 60: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知识目标:(1)了解所用数控机床的

型号、规格、性能、结构和组成;(2)

了解多轴数控机床数控系统;(3)掌握

多轴加工定位与夹紧原理;(4)掌握 UG

三轴曲面刀具路径建立,并设置合理参

数;(5)掌握 UG 四轴、五轴零件刀具路

径建立,并设置合理参数;(6)掌握多

轴数控机床日常维护要求和自诊断功能、

出错报警功能操作;

3.能力目标:(1)能完成中等复杂程度

曲面类零件的自动编程,并仿真加工结

果;(2)能操作多轴机床完成零件加工;

工自动编程,后置

处理;

3.典型零件多轴加

工;

13机床电气控

制与 PLC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

神;(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

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

选择方法、电机工作原理;(2)掌握数

控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分析方法;(3)掌

握典型设备电气控制电路的分析、设计和

接线工作;(4)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

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6)

掌握 PLC 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步

骤;

3.能力目标:(1)能根据电气原理图完

成电器元件的安装、连接与调试;(2)

能根据 PLC 的性能、特点及控制功能正确

选用 PLC;(3)能熟练连接 PLC 的输入

输出设备、懂得 PLC 内部存储器分配情

况;(4)能进行 PLC 控制系统的设计;

1.常用低压电器元

件的功能、选择与

使用;

2.三相异步电机起

动、正反转、制动

等继电器控制线路

的连接与调试;

3.数控机床冷却、

刀架等 PLC 控制线

路的连接与调试;

4.数控机床液压卡

盘等常用液压控制

系统及加工中心主

轴松刀等控制系

统;

5.数控机床故障诊

断技术及常见故障

诊断方法;

6.数控系统连接及

急停等电气控制回

路故障分析方法;

7.主轴运行系统及

变频器的装调方

法;

8.进给系统调试及

PLC 故障诊断方法;

9.机床常见气动液

动故障分析方法;

66讲授法、

项目化

教学

随堂非笔

试(过程

考核 +技

能考核)

14数控机床装

调与维修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2.知识目标:(1)掌握机床零配件装配方法;(2)掌握数控机床主要电子元件功能;(3)熟悉数控机床系统参数;(4)掌握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连接方法;(5)掌握机床刀架系统的控制原理、动作过程;(6)掌握数控机床加工精度下降的原因;3.能力目标:(1)能识别数控机床电路,并能使用工具对电路进行检测;(2)能进行数控机床日常维护;(3)能确认故障现象、调查故障现、收集故障信息;(4)能分析故障产生原因、制定维修方案;(5)能检测、定位故障产生部位并排除故障;(6)能正确修复、备份系统文件、调整相关系统参数;

1.机械装配技术;

2.数控机床电气原

理识读,PLC 系统

检测、数控系统参

数设定;

3. “机床回零参考

点超程”故障排除;

4. “刀架锁紧失

效”故障排除;

5. “加工轮廓过象

限导致接刀痕”故

障排除;

6. “螺纹加工功能

失效”故障排除;

60

讲授法、

项目化

教学

随堂非笔

试(过程

考核 +技

能考核)

58

Page 61: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15 智能控制技

术及应用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

神;(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

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模糊控制的基本

原理和应用;(2)掌握神经网络控制的

基本原理和应用;(3)掌握智能算法及

其应用;(4)掌握迭代学习控制原理及

应用;

3.能力目标:(1)能对智能制造系统进

行设计与仿真(2)能对智能制造系统进

行维护、试验分析与管理;

1.专家控制;

2.模糊控制的理论

基础;

3.模糊控制;

4.自适应模糊控

制;

5.神经网络控制;

6.智能算法及其应

用;

32

讲授法、

案例教

学法

随堂非笔

试(过程

考核 +课

程设计)

16 机电产品选

型设计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

神;(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

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机电产品选型设

计所学收集的原始资料;(2)掌握系统

方案技术比较方法;(3)掌握制造生产

线机电设备选择原则、选择方法、步骤;

3.能力目标:(1)能根据原始资料分析

机电产品的生产条件;(2)能根据生产

要求拟定机电产品配套组合的最佳方案;

(3)能查阅和使用相关规程标准、技术

手册、产品资料;

1.常用机电产品性

能结构;

2.常用机电系统运

行原理;

32 讲授法、

案例教

学法

随堂非笔

试(过程

考核 +课

程设计)

17

工业机器人

基础与现场

编程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

神;(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

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知识目标:(1)熟悉机器人本体基本

组成结构,包括机身及臂部结构、腕部及

手部结构、传动及行走机构等;(2)熟

悉机器人轨迹规划和关节插补的基本概

念和特点;(3)熟悉机器人控制系统的

构成、编程语言与编程特点;(4)掌握

工业机器人基本操作;(5)掌握典型工

业机器人应用工作站操作与现场编程方

法;(6)熟悉工业机器人安全操作规范,

具有技术资料编写能力;

3.能力目标:(1)能根据任务要求编制

机器人运行工艺路线;(2)能根据零件

结构选用夹具;(3)能编制机器人运动

程序;(4)能熟练操作机器人;

1.工业机器人的机

械系统;

2.工业机器人的驱

动系统;

3.工业机器人的控

制系统;

4.机器人的 I/O 通

信、数控传输、通

讯网络搭建;

5.CNC 上下料工作

站现场编程;

6.搬运工作站现场

编程;

7.码垛工作站现场

编程;

8.焊接工作站现场

编程;

9.视觉分拣工作站

现场编程;

64

讲授法、

项目法

教学

随堂非笔

试(过程

考核 +技

能考核)

18 电火花加工

技术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

神;(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

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电火花加工的基

本原理;(2)掌握材料放电腐蚀的主要

因素;(3)掌握电火花成形加工脉冲电

源原理;(4)掌握电火花成形加工自动

控制系统;(5)掌握电火花成形加工的

基本工艺设计;

3.能力目标:(1)能分析零件结构,选

择适合夹具,并进行定位装夹;(2)能

根据零件加工要求设置参数;(3)能编

1. 电火花加工的

物理本质;

2. 电火花成形加

工脉冲电源;

3. 电火花成形加

工自动控制系统;

4. 电火花成形加

工机床;

5. 电火花成形加

工的基本工艺规

律;

6. 电火花成形加

工工艺及应用;

32

讲授法、

案例教

学法

随堂非笔

试(过程

考核 +技

能考核)

59

Page 62: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制电火花加工工艺方案;(4)能操作机

床完成电火花加工;(5)能对常见加工

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解决措施;

(四)专业核心技能概要

号技能名称 内容及要求

考核鉴定

方式

1

车工

(数控车

工)

1.加工准备

(1)读图与绘图:能读懂中等复杂程度(如:刀架)的装配图;能根据装配图拆

车零件图;能测绘零件。

(2)制定加工工艺:能编制复杂零件的数控车床加工工艺文件。

(3)零件定位与装夹:能选择和使用数控车床组合夹具和专用夹具;能分析并计

算车床夹具的定位误差;能设计与自制装夹辅具(如心轴、轴套、定位件等)。

(4)刀具准备: 能选择各种刀具及刀具附件;能根据加工材料的特点,选择刀

具的材料、结构和几何参数;能刃磨特殊车削刀具。

2.数控编程

(1)手工编程:能运用变量编制编制含有公式曲线的零件数控加工程序。

(2)计算机辅助编程:能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装配图。

(3)能利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实施加工过程仿真以及加工代码检查、干涉检查、

工时估算。

3.零件加工

(1)轮廓加工:能进行细长、薄壁零件加工,并达到以下要求:

轴径公差等级:IT6,孔径公差等级:IT7,形位公差等级:IT8,表面粗糙度:Ra1.6

μm。

(2)螺纹加工:能进行单线和多线等节距的 T 形螺纹、锥螺纹加工,并达到以下

要求:

尺寸公差等级:IT6,形位公差等级:IT8,表面粗糙度:Ra1.6μm,

能进行变节距螺纹的加工,并达到以下要求:

尺寸公差等级:IT6,形位公差等级:IT7,表面粗糙度:Ra1.6μm。

(3)孔加工:能进行深孔加工,并达到以下要求:

尺寸公差等级:IT6,形位公差等级:IT8,表面粗糙度:Ra1.6μm。

(4)配件加工:能按装配图上的技术要求对套件进行零件加工和组装,配合公差

达到 IT7 级。

(5零件精度检验:能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百分表、千分表等进行在线测量,并进行

加工技术参数的调整;能够进行多线螺纹的检验;能进行加工误差分析。

4.数控车床维护与精度检验:

(1)数控车床日常维护:能制定数控车床的日常维护规程;能监督检查数控车床

的日常维护状况。

(2)数控车床故障诊断:能判断数控车床机械、液压、气压和冷却系统的一般故

障;能判断数控车床控制与电器系统的一般故障;能够判断数控车床刀架的一般

故障。

(3)机床精度检验:能利用量具、量规对机床主轴垂直平行度、机床水平度等一

般机床几何精度进行检验;能进行机床切削精度检验。

理论

+

操作

2

车工

(数控铣

工)

1.加工准备

(1)读图与绘图:能读懂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能测绘零件;能读懂数控铣床主

轴系统。

理论

+

操作

60

Page 63: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制定加工工艺:能编制二维、简单三维曲面零件的铣削加工工艺文件。

(3)零件定位与装夹:能选择和使用组合夹具和专用夹具;能选择和使用专用夹

具装夹异型零件;能分析并计算夹具的定位误差;能够设计与自制装夹辅具(如

轴套、定位件等)。

(4)刀具准备: 能选用专用刀具(刀具及其他);能根据加工验证加工材料的

特点,选择刀具的材料、结构和几何参数;

2.数控编程

(1)手工编程:能够编制较复杂的二维轮廓铣削程序;能根据加工要求编制二次

曲面的铣削程序;能运用固定循环、子程序进行零件的加工程序编制;能够进行

变量编程。

(2)能够利用 CAD/CAM 软件进行中等复杂程度的实体造型(含曲面造型);能生

成平面轮廓、平面区域、三维曲面、曲面轮廓、曲面区域、曲线的刀具轨迹;能

进行刀具参数的设定;能进行加工参数的设置;能确定刀具的切入切出位置与轨

迹;能够编辑刀具轨迹;能够根据不同的数控系统生成 G 代码。

(3)数控加工仿真:能利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实施加工过程仿真、加工代码检查

与干涉检查。

3.数控铣床操作

(1)程序调试与运行:能够在机床中断加工后正确恢复加工。

(2)参数设置:能够依据零件特点设置相关参数进行加工。

4.零件加工

(1)平面铣削:能够编制数控加工程序铣削平面、垂直面、斜面、阶梯面等,达

到以下要求:

尺寸公差等级:IT7,形位公差等级:IT8,表面粗糙度:Ra3.2μm。

(2)轮廓加工:能编制数控加工程序铣削较复杂的(如凸轮等)平面轮廓,达到

以下要求:

尺寸公差等级:IT8,形位公差等级:IT8,表面粗糙度:Ra3.2μm。

(3)曲面加工:能编制数控加工程序铣削二次曲面,达到以下要求:

尺寸公差等级:IT8,形位公差等级:IT8,表面粗糙度:Ra3.2μm。

(4)孔系加工:能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对孔系进行切削加工,达到以下要求:

尺寸公差等级:IT7,形位公差等级:IT8,表面粗糙度:Ra3.2μm。

(5)深槽加工:能编制数控加工程序进行深槽、三维槽的加工,达到以下要求:

尺寸公差等级:IT8,形位公差等级:IT8,表面粗糙度:Ra3.2μm。

(6)配合件加工:能编制数控加工程序进行配合件加工,达到以下要求:尺寸配

合公差等级:IT8。

(7)精度检验:能利用数控系统的功能使用百分表、千分表测量零件的精度;能

对复杂、异型零件进行精度检验;能够根据测量结果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能够

通过修正刀具补偿值和修正程序来减少加工误差。

5. 维护与故障诊断

(1)日常维护:能未完成数控铣床的定期维护;

(2)故障诊断:能排除数控铣床的常见机械故障;

机床精度检验:能协助检验机床的各种出厂精度。

61

Page 64: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八、教学计划与运行安

按6个学期安排教学计划,在校学习5个学期,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学期,教学运行20周,其中课程计划安排12周,国防教育与军事技能训练安排

2周(包含在20周之内);

第二、三、四学期,教学运行20周,其中课程计划分安排15周、16周、16周;

第五学期,教学运行20周,其中课程计划安排10周,顶岗实习安排4周;

第六学期,顶岗实习安排20周。

表 5 按 6 个学期安排教学计划与运行表

项目

学期

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教学

运行

周数课堂

教学

专周

实训

机动

周数

复习

考试

入学

教育

国防

教育

社会

实践

1 12w 2w 1w 2w 1w 2w ★ 20w

2 15w 2w 1w 2w ★ 20w

3 16w 2w 2w ★ 20w

4 16w 2w 2w ★ 20w

5 10w 4w 2w 4w ★ 20w

6 20w 20w

合 计 120w

九、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另附)

(二)按整周安排的专业实习/实训/技能训练课程

按整周安排的专业实习/实训/技能训练课程一览表

序号修习

类别

实习/实训/技能训练

课程名称学分 学时

考核

方式

按学期分配周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必修 机械零部件测绘 1 26 考查 1w

2 必修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1 26 考查 1w

3 必修 钳工实训 1 26 考查 1w

4 必修 车工实训 1 26 考查 1w

5 必修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4 104 考查 4w

6 必修 顶岗实习 24 576 考查 4w 20w

62

Page 65: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三)各类课程学时分配

各类课程学分和学时分配与所占比例

课程类别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学分数 比例 学时数 比例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公共基础课45 29.13% 770 27.52% 460 310

综合素质拓展课

专业基础课程 26 16.83% 484 17.30% 256 228

专业核心课程 36.5 23.62% 602 21.52% 208 394

专业方向或拓展课 23 14.89% 366 13.08% 214 152

实习 24 15.53% 576 20.59% 0 576

选修课 19 12.30% 290 10.36% 218 72

学时合计 2798 1138 1660

学分合计 154.5

十、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对专业带头人基本要求

专业带头人应精通数控技术专业相关理论和知识,了解国内外数控技术发展动态,

掌握国内同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状况,有能力组织、带领专业教学团队开展教学改革和

技术科研服务。

2.对骨干教师基本要求

骨干教师应掌握机械数控加工图纸分析、工艺编制、程序设计、加工实施、质量监

控等工作流程;协助专业带头人制定专业标准、参与课程体系改革;主持或参与专业核

心技能课程建设。

3.对企业兼职教师的基本要求

企业兼职教师要求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中级以上

职称)或高水平技术工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

63

Page 66: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4.师资条件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做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

标,建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动态组合、团结合作”的具有“双师”素质、“双

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

(二)教学设施

1.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围绕本专业“专业对接企业、团队对接项目、学生对接岗位”的“双向互动、三项

融合、四层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识岗学习、贴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

要,完善融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产品生产、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技术服务功能

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需求

表 6 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群实训设备及功能需求

实训室名称 主要设备及数量 主要实训项目

机械基础技术实训

机械制图实训室 制图桌及绘图工具 100 套 机械制图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室《机械零件》示教展示柜 1套、《机械原理》示教展示柜 1 套

机械设计

机械创新实训室仪表车床(配套刀具)1 套、钻铣床(配套刀具)1套、探索者机器人套件 1 套

机械创新实验

机械零件测绘实训室

一级减速器模型 30 套、螺旋千斤顶模型 8套、齿轮油泵模型 8 套,零件尺寸误差检测、零件形位误差检测、零件表面粗糙度对比检验组合实训装置各 10 套

零件测绘

液压与气动实训室 液压实训装置 液压与气动

3D 打印实训室光固化打印机、金属 3D 打印机、工业塑料 3D 打印机、普通打印机、激光雕刻机、三维相机、三维扫描仪

3D 设计及打印

普通机加工技术实训

普通车床实训区 普通车床 15 台 车工实训

铣床实训区 铣床 1 台 钳工实训

磨床实训区 磨床 2 台 磨工实训

钳台实训区 钳工(42 工位) 铣工实训

钻床实训区 钻床 6 台 钻削实训

64

Page 67: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机床设备维修技术实训

机械拆装实训区C616 车床 3套、CA6140 车床 3 套、

C6136 数控车床 3 套机床维修

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数控车床维修实训台 2 套、数控铣床维修实训台 2 套、三坐标测量仪 1 套、激光干涉仪 1套、普通机床电气维修实训装置 10套、球杆仪含测头 1套

数控机床装配与调试、机床维修

数控加工实训区

数控仿真实训 数控仿真实训室(三维设计)45 CAD/CAM 实训

数控车床实训 数控车床 16 车削加工实训

数控铣床实训 数控铣床 7 铣削加工实训

数控加工中心实训 数控加工中心 4 台、五轴加工中心 1 套 加工中心加工实训

电气自动化PLC实训

电气自动化 PLC 实训 电气自动化 PLC 实训装置 8 套 电气控制实训

智能电气应用软件 智能电气应用软件 50 节点 电气控制仿真实训

工业互联网云平台 工业互联网云平台 1 套 工业控制网络装调

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训

工业机器人仿真实训 工业机器人仿真 50 节点 工业机器人仿真实训

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工作站

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工作站 8 个 示教编程、操作

工业机器人电气拆装工作站

工业机器人电气拆装工作站 4 个电器元件安装、线路连接、电气控制实训

智能制造生产线 1套 系统集成、装调实训

(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需求

表 7 数控技术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需求

序号 企业名称

1 乐山博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2 世马联(乐山)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3 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 鸿准(深圳)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5 成都伟创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6 深圳市锴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7 乐山启航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8 乐山一拉得有限公司

2.信息网络教学条件

学院智慧化校园建设支撑在线教学资源建设、学生在线课程学习、师生在线互协和

65

Page 68: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教学质量诊改平台建设。

(三)教学资源

1.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与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乐山博思半导体有限公司、世马联(乐山)精

密模具有限公司、鸿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乐山机械工程协会等企业合作,紧跟新工艺、

新装备的技术发展,系统分析乐山区域、成渝经济带、成都经济圈机械装备制造业和汽

车零部件加工业的机械加工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在本专

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发涵盖专业培养目标、职业领

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教学安排、教学条件等内容的课程教学

标准。

2.开发课程资源

对已建设的各类课程资源进行疏理、整合,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实

际情况,按照“小课程、多模块”进行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建立机械产品数控加工工艺

实例库,校企合作开发工艺工装的二维图、三维动画库,制作现场加工技能要素视频库、

金属切削加工视频库及有关工艺实施视频库、机床电气控制及故障诊断维修视频库,制

作便于学生学习的专业模块实训指导手册等助学课件,收集20余套典型零件实物及通

用、专用夹具实物。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工程,开发以项目化、职业化为特征,以岗

位技能培养为重点,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课程,采用课程组集中

备课方式,制作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网络课程等课程教学资源。创建集课内与课外、

仿真生产现场教学、实物展示、数据信息一体的先进立体化教学环境。

3.图书资料

(1)教材选用

按照学院教材选用相关管理制度,优先从国家和省两级规划教材目录中选用教材。

教材选用注重实用,教材内容侧重当前行业主流技术并有一定的超前性,注重多媒体技

术与传统纸质教材的结合,增加教材的新颖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灵活的

学习中拓展本学科领域的知识面。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突出技能训练,鼓励与行

业企业合作开发特色鲜明的专业课校本教材。

(2)图书配备

66

Page 69: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加大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教学图书配备和生产性实训教学资源的配备和开发,

结合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推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和在线课程资源的建设。

4.信息化资源

(1)以学习者为中心来设计和制作教学资源,资源展示界面设计精致美观,操作风

格统一,画面简洁,突出主题,有层次感,具有良好的人机对话机制,实现资源互动及

虚拟仿真功能,易学易用。

(2)资源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专业教学资源内容选取应体现基础理论以应用为

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教学需要加强针对性

和实用性;在实践教学中强调职业岗位实际工作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

严格训练。

(四)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行任务

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突出“教学练创”一体化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

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重视学生情感、职业素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

养。

(五)教学评价

1.公共基础课程和综合素质拓展课程考核、评价

突出学生人文社会素养知识的掌握、学习态度的考核。

2.专业课程考核、评价

专业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评价与考核要注重过程、突出能力的考核,体

现综合素质的评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项目结果考核;考核内容、方法与职业、行业标

准接轨。

3.顶岗实习考核、评价

顶岗实习严格执行本专业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考核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

共同评定,以企业评价为主。校内指导教师主要根据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日志、顶岗实

习报告(总结)和对学生的指导记录进行评定;企业指导教师主要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

期间工作态度、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素质提高情况进行

评定,并填写《顶岗实习鉴定表》。

67

Page 70: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4.“学分替代”的课程考核评价改革

根据学院“学分”管理相关制度,制定本专业“学分”改革实施管理办法,报学院

教务处备案。实施“以赛代考”、“以证代考”、“以产代考”、“以创代考”的多种

灵活的考核与教学评估方式。定期举办和组织参加如机械制图大赛、数控技能大赛、虚

拟工艺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比赛,以学生参赛的结果计成绩,评价教学质量;

在校内外企业的生产现场,以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与生产的产品(例如加工的真实产品、

编制的产品工艺、绘制的工艺装备图纸)作为考查对象,依据产品质量标准、企业管理

标准,将企业对学生工作能力的考核标准与学校教学中的考核标准统一起来,由企业人

员与教学人员共同评定学生学习效果,实现教学评估的立体化。

(六)质量管理

1.院系教研室三级质量监控管理体系

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建立了院、系、教研室三级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制定了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督导管理办法》、《乐山职业技术学院院系两级教育督导管理

实施细则(试行)》、《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规定(试行)》、《乐

职院学生督导信息员制度实施办法》、《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管理办法(试行)》等

管理制度。形成了院系两级督导评教、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等日常工作规范,学院督导

处开展常规督导和专项督导,定期发布督导简报,有效的促进了教风、学风建设,为形

成良好校风奠定了基础。

2.开展本专业的诊断改进

(1)质量保证与诊断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专业层面、课程层面构建专业质量保证、课程质量保证诊断体系。

将从专业建设规划与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执行、教学团队建设状态、实

践教学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社会服务、专业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诊断指标的构建。其

中专业建设规划是否科学、规范,专业办学定位是否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国家标准

和企业要求,人才培养目标中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毕业率、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就

业对口率是否达到标准。课程建设中课程建设规划、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

学(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程考核、教学评价、顶岗实习)、课程资源(教材选用与

建设、数字教学资源应用与开发)作为评价的因素。师资队伍建设主要评价校内专任教

68

Page 71: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师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成果,教师顶岗实践情况与“双师型”教师比例,校外实训

教师的执教能力、指导学生实训的知识技能水平。实践教学建设评价主要从实践教学条

件、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与管理、企业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组织管理等方面评价。

(2)加强过程性诊断,形成阶段性报告

专业诊断过程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明确责任,实时监控教师、学生等

参与教学管理的情况,加强日常教学督导,日常管理考核分析,设计良好的工作绩效、

质量管理成效分析制度。

(3)依据诊断报告,及时反馈整改

通过对诊断报告进行分析研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到解决方法,进一步突出

专业特色与加强社会服务。

十一、毕业要求

(一)思想品德和操行考核合格

由学院学工部根据学院现行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品德和操

行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不获得毕业资格。

(二)最低学分要求

数控技术专业学业毕业最低学分数要求为154.5学分。

(三)其他专项能力要求

1.英语取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或B级证书,或通过校内同等水平考试;

2.大学计算机二级以上证书或通过校内同等水平考试;

3.数控车工达到高级水平或取得国家职业资格中高级证;或数控铣工至少达到中级

水平或取得国家职业资格中级证书。

十二、建议与说明

(一)继续专业学习建议

本专业可通过专升本学习、函授成人教育本科学习、自考本科学习等方式,继续本

专业专业的本科教育。在参加工作之后,也可通过非脱产教育参加工程硕士的学习深造,

为后续发展创造更好的平台。

(二)其他说明

本方案在实施时应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质量评价标准,建立质量激励机制,强

69

Page 72: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化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与考核,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同时在

校生家长、毕业生及用人单位三方评价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

适应性。

专业主任(专业负责人)签字:

公共课程部主任签字:

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字:

系部教学副主任签字:

系主任签字:

系部公章:

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签字:

编制时间: 年 月 日

70

Page 73: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019级数控技术专业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

模块

修习

类别

课程

代码课程名称 学

计划课时数 学期及周课时安排(周课时*周数)

考试形式(集中/随

堂)

考试方式(笔试/非笔试)

考试用时

(1h/2h)教学责任单位

学时

课程类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理论

教学

实践

教学

一、公共基础课

必修 11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6 12 4*12 集中 笔试 2h 思修教研室

必修 1108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72 56 16 4*18 集中 笔试 2h 概论教研室

必修 01024A 形势与政策1

1

8 8 0

第一学期8学时,每周4学时,行课2周;其余学期8学时,每周2学时,行课4周(不计周学

时)

集中 笔试 1h

形策教研室

必修 01024B 形势与政策2 8 8 0 集中 笔试 1h

必修 01024C 形势与政策3 8 8 0 集中 笔试 1h

必修 01024D 形势与政策4 8 8 0 集中 笔试 1h

必修 01024E 形势与政策5 8 8 0 集中 笔试 1h

必修 01017 应用写作 2 32 22 10 2*16 集中 笔试 1h 语文教研室

必修 01015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56 28 28 4*14 随堂 非笔试 1.5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研室

必修 11074 大学英语上

6

28 14 14 2*14 集中 笔试 1h 英语教研室

必修 11075 大学英语下 72 36 36 4*18 集中 笔试 2h 英语教研室

必修 17008 工程数学 3.5 60 60 0 4*15 集中 笔试 2h

必修

11072 体育与健康上

4 64

2 26 2*14 随堂 非笔试

体育教研室

11073 体育与健康下 2 34 2*18 随堂 非笔试

小计 27.5 472 296 176 16 12 0 0 0

71

Page 74: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019级数控技术专业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

模块

修习

类别

课程

代码课程名称 学

计划课时数 学期及周课时安排(周课时*周数)

考试形式(集中/随

堂)

考试方式(笔试/非笔试)

考试用时

(1h/2h)教学责任单位

学时

课程类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理论

教学

实践

教学

二、综合素质拓展课

必修 11011 国防教育及军事技能训练 2 60 0 60 第2、3周 学工部

必修 04930 职业生涯规划 1.5 24 14 10 2*12 随堂 笔试 1h 德育教研室

必修 04554 心理健康教育 2 32 16 16 2*16 集中 笔试 1h 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

必修 00003 就业指导 2 30 20 10 2*15 随堂 笔试 1h 德育教研室

必修 24564 大学生安全教育 1 16 16 0

每学期安排4学时,第一学期为第4周和第18周,第二、三学期为第1周和

第18周,第四学期为第1周和第15周,每周2学时。(不计周学时)

集中 笔试 1h 德育教研室

必修 05001 创业基础 1 16 14 2 2*8 随堂 笔试 创新创业教研室

必修 第二课堂 2 36 0 36 学院团委

小计 11.5 214 80 134 3 2 0 2 0

任选

全院统一开设,学生任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共党史、艾滋病性与健康、音乐、美术、书法、篮球、足

球、乒乓球、象棋、围棋、桥牌等)

6 84 84 2*14 2*14 2*14

小计 6 84 84 0 2 2 2 0 0

三、专业基础课

必修131129 工程制图与CAD 5.5 96 48 48 8*12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基础教研室

31410 机械零部件测绘 1 26 0 26 1W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基础教研室

必修2 31337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3 48 36 12 4*12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基础教研室

必修3 03149 机械制造基础 3.5 60 56 4 4*15 集中 笔试 2h 机械基础教研室

必修403027 机械设计基础 4 72 64 8 6*12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基础教研室

31338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1 26 0 26 1W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基础教研室

必修5 33023 电工电子技术 3 56 28 28 4*14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6 31225 液压与气动技术 3 48 24 24 4*12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基础教研室

必修731146 钳工实训 1 26 0 26 1W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工程教研室

31201 车工实训 1 26 0 26 1W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工程教研室

72

Page 75: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019级数控技术专业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

模块

修习

类别

课程

代码课程名称 学

计划课时数 学期及周课时安排(周课时*周数)

考试形式(集中/随

堂)

考试方式(笔试/非笔试)

考试用时

(1h/2h)教学责任单位

学时

课程类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理论

教学

实践

教学

四、专业核心课程

必修1

31341 数控加工工艺与装备 4 64 48 16 4*16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工程教研室

31342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4 104 0 104 4W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2 31399 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 5 84 24 60 6*14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3 31400 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 5.5 96 24 72 6*16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4 31350 多轴加工技术 2 32 16 16 4*8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5 31401 机械产品三维设计与自动编程(UG) 5.5 96 36 60 6*16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6 31303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 4 66 30 36 6*11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7 31402 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 3.5 60 30 30 6*10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8 31393 职业资格(技能等级)高级认证 3 机械工程教研室

五、专业

方向与拓展课

必修1 31427 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 2 32 16 16 4*8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2 31426 机电产品选型设计 2 32 16 16 4*8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3 31403 工业机器人基础与现场编程 4 64 32 32 4*16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4 31405 电火花加工技术 2 32 16 16 4*8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小计 72.5 1246 544 702 8 14 24 16 22

任选1

31395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2 32 16 16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汽车交通教研室

31396 Python程序设计 2 32 16 16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汽车交通教研室

任选2

31408 工业智能云服务 2 32 28 4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31388 智能制造概论 2 32 28 4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基础教研室

31407 云计算与大数据概论 2 32 28 4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汽车交通教研室

73

Page 76: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019级数控技术专业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

模块

修习

类别

课程

代码课程名称 学

计划课时数 学期及周课时安排(周课时*周数)

考试形式(集中/随

堂)

考试方式(笔试/非笔试)

考试用时

(1h/2h)教学责任单位

学时

课程类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理论

教学

实践

教学

任选3

31425 智能检测与数据处理 3 48 24 24 4*12 随堂 非笔试 1h 汽车交通教研室

31406 柔性线的机构与夹装设计 3 48 24 24 4*12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31404 柔性制造线(智能制造单元)装调及加工 3 48 24 24 4*12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任选4

37127 数控英语 2 30 26 4 2*15 随堂 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37118 生产现场优化管理 2 30 26 4 2*15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37020 机电产品营销 2 30 26 4 2*15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任选5

31021 工厂供配电技术 2 32 24 8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51119 3D打印技术 2 32 24 8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基础教研室

任选6

37119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 2 32 16 16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31077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2 32 16 16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小计 13 206 134 72 0 0 2 8 4

六、实习

必修 03110 顶岗实习 24 576 0 576 4W 20W

小计 24 576 0 576

合计 154.5 2798 1138 1660 29 30 28 26 26

74

Page 77: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2019 级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专业代码:560702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学制与学历

学制:基本学制为三年,最长修业年限不超六年;

学历:全日制专科。

四、职业面向

表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所属专业类别、行业及面向的就业岗位

所属专业大

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

或技能等级证

书举例

装备制造大

类(56)

汽车制造类

(5607)

汽车制造业

(36)

汽车整车制造人

员(6-22-02)

汽车质量与性

能检测

汽车维修工

汽车装调工

机动车、电子

产品和日用

产品维修业

(81)

汽车摩托车维修

技术服务人员

(4-12-01)

汽车故障返修

汽车机电维修

服务顾问

机动车检测工

机动车维修工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安全意识、绿

色节能意识、创新意识及协作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吸收和利用国内外先进

检测维修技术的能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掌握汽车构造原理、汽车检测维修方法及相关

75

Page 78: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设备使用的基本知识,具备对汽车检测、诊断、维修设备进行正确选择、运用与维护的

能力,从事汽车维护、汽车性能检测、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售后服务管理等工作的高

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热爱祖国,能够准确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

(2)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了解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和世界汽车制造业发展,理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的内涵,能够与同行或业界进行专业技术领域的沟通和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4)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人际交往与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相关工程活

动中适应角色转换,能够和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有效的团队合作,并能在团队中

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5)具有认真学习的态度、求索的精神、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较强的创新、创业意

识。

(6)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岗位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对社

会、安全、环保、质量、健康、法律以及文化影响等方面的责任,具有敬业精神、进取

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知识。

(1)掌握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关的政治思想理论、国防军事、人文社科、全生产、

法律道德、身心健康、职业发展和创业基础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本专业必需的英语知识、数学基础知识、写作应用基础知识和计算机信

息技术。

(3)掌握零件图绘制与测量、零件受力分析、汽车常用材料分析与选用、金属机

械性能知识和简单机械设计知识;

(4)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基本知识和汽车电路图分析知识;

(5)熟悉汽车结构和汽车理论,掌握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

器、汽车维护、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使用等专业知识;

76

Page 79: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6)熟悉现代企业管理、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质量管理、汽车运输、配件、现

代汽车新技术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3.能力。

(1)能运用数学、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等知识进行分析、解决汽车机械工程

中的基础问题,具有零件绘制与测绘、零件受力分析、简单汽车机械设计计算分析能力

和汽车电路、油路分析及维护能力;

(2)具备汽车的正确使用和维护能力,掌握汽车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日常维护保养

工作、汽车检修基本设备、工具的使用、汽车检修及其工艺的组织能力;

(3)具有汽车检测、故障诊断与检修能力;

(4)具有汽车和配件销售能力;

(5)具有汽车维修和销售企业技术管理能力;

(6)具有英文专业资料阅读、翻译的基本能力;

(7)具有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获取新知识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8)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及专业软件应用的基本能力;

(9)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六、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采用“2+1”的分段培养学制,“2”年在校内完成公共基础课程、综合素质

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专业技术技能达到国家汽

车维修工高级水平,职业素养基本养成,并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1”年企业顶

岗实习,完成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提升和岗位能力的提升,学生在专业知识、技术

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岗位综合能力达到企业岗位从业标准。

1、实施“大师引领、三项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师引领:本专业现有汽车维修高级技师2名,技师3名,高级工4名,建有“乐山

市徐斌(汽车维修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大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精湛的技术、过硬

的技能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领学生技术技能、创新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

三项融合: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精心开发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

设计教学模式,将(知识)技术技能、创新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融合在人才培养的全过

程。

77

Page 80: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图1 “大师引领、三项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职场体验 实境训练 顶岗实习

合作企业 校内基地/企

合作企业

岗位氛围体验

岗位能力认知

职业习惯培养

汽车故障分析能力

汽车故障检测维修能力

汽车维护保养能力

5S 要求落实、工匠精神

岗位适应能力

专业综合能力

职业素养养成

技术技能、创新实践能力、职业素养提

升新生 职业人

大师引领

工学给合:充分发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实

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2、“大师引领、三项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

表2 “大师引领、三项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

人才培养阶段

大师引领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2 3 4 5 6

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开展专题讲座带领学生认知实习

职业规范、标准学习;严谨教学、以身示范

老师参与、企业主导技术规范、流程学习

学生技术技能提升 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基础技能训练

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专业核心技能培训指导专业技能大赛

培养学生岗位综合技术技能

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 将创新创业案例融入教学过程中,开展技术创新指导

指导“汽车爱好者”协会活动开展“节能汽车设计制作”和“智能汽车设计”等大赛

78

Page 81: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七、 课程设置

本专业对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求,面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以提升学生职业发展

能力为核心,依据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对接国家职业资格汽车维修

高级工标准,衔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国家技能大赛要求,基于“平台+模块”的智

能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基础上设计本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职业素质课程(包括公共基础

课程和综合素质拓展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等四类课程,

系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体系总览

能力

结构

课程

类型

课程名称

跨专

业能

专业

拓展

课程

智能汽车技术,汽车保险与理赔,单片机与 C语言应用设计,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现代汽车设计基础(CATIA),汽车自动变速器专修技术,CAD/CAM 软件应用,工

业智能云服务,云计算与大数据概论,3D 打印技术,汽车美容与改装,汽车服务

企业管理经营,汽车评估与鉴定、智能制造概论、Python 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

及应用

职业

特定

能力

专业

核心

课程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

汽车底盘系统检修

汽车电气系统检修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

新能源汽车技术

核心

课程

单独

实践

环节

汽车维护保养

职业资格考证

技能等级认证

专业跟岗实习

顶岗实习

毕业设计

行业

通用

能力

专业

基础

课程

工程制图与 CAD

机械制造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电工电子技

液压与气动技术

基础

课程

单独

实践

环节

钳工实训

专业认知实习

职业

关键

能力

公共

基础

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概论

形势与政策

应用写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

大学英语

工程数学

体育与健康

综合

素质

课程

国防教育及军事技能训练

职业生涯规划

心理健康教育

就业指导

素质拓展课程

创新实践

79

Page 82: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二)公共基础课程概要

表3 公共基础课程描述

序号课程

名称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总学

时数

主要教

学方法考核方式

1

思 想

道 德

修 养

与 法

律 基

1.素质目标:(1)加强培养学生责

任心和时代使命。(2)引导学生树

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3)注重培养学

生爱国主义精神、时代精神,以及正

确的道德观与法律思维,做知法懂法

守法的合格公民。(4)努力培养成

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

人。

2.知识目标:(1)掌握《思想道德

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2)掌握新时代、中国

梦、崇高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内涵与时代价值。(3)掌握

中国精神、优良传统道德、革命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和宪法法律的基本内

容、原则和行为要求。

3.能力目标:(1)初步树立崇高的

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2)树立自觉遵守和维护

国家道德、法律的意识。(3)具有

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以及认识、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积

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

和能力。

1.思想素质教育

的基本概念、基

本理论和行为要

求;

2.道德素质教育

的基本概念、基

本理论和行为要

求;

3.法治素质教育

的基本概念、基

本理论和行为要

求。

48

讲授法

案例教

学法

问题导

向教学

平时考核

(20%)

项目考核

(40%)

期末考核

(40%)

2

毛泽

东思

想和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理论

体系

概论

1.素质目标: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

义国际观分析和观察国际现象认识

国际局势发展的主流和发展趋势,增

强学生对各种国际现象的鉴别能力

和判断能力;促进学生自觉融入人民

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基

本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培养学生自

觉拥护党的领导,自觉践行党的宗

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

义理想信念。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正确认识掌

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掌

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掌握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的内涵;通过学习, 深刻

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充分

《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 理论 体系 概

论》课程的教学

体系整合为三大

知识模块、14 个

教学专题。

第一部分:毛泽

东思想(4 个教

学专题);

第二部分:邓小

平理论、“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3

个教学专题),

第三部分: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

72讲授法

案例法

平时学习

20%+、作

业和实践

40%+理论

考核 40%

80

Page 83: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把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

略部署。

3.能力目标:能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把握实事求是思

想路线的确立过程,正确理解两大理

论成果的相互关系;深刻理解中国共

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

择,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

党的领导;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

能力,以实际行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色社会主义思想

( 7 个 教 学 专

题)。

3

形 势

与 政

1.素质目标:通过了解和正确认识经

济全球化形势下实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引导

学生树立科学的社会政治理想、道德

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增强学

生振兴中华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信心信念和历史责任感以及国

家大局观念,全面拓展能力,提高综

合素质,塑造“诚、勤、信、行”和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融于一体的当代合格大学生。

2.知识目标:结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期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对学生进行马

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帮助

学生熟悉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掌握政治、经济、文化、

历史以及社会等多领域的知识和信

息,从而开拓视野、构建科学合理的

知识结构。

3.能力目标:通过对国内外形势和国

家大政方针的学习和研讨,使大学生

能够厘清社会形势和正确领会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精神,培养学生逐步形

成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以

及对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的把握能

力,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社会

适应能力。

1.本课程的内容

着重围绕党的基

本理论、基本路

线、基本纲领和

基本经验进行教

育;进行我国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

形势、任务和发

展成就教育;进

行党和国家重大

方针政策、重大

活动和重大改革

措施教育。紧紧

围 绕国 内外 形

势、重大事件、

重要时事和我国

的外交政策,围

绕我省建设及省

情 地情 进行 教

育,以提高学生

对形势与政策的

认知能力为着力

点,引导学生正

确把握国内外形

势的基本态势。

2.教学内容以教

育部社政司每学

期下发的《高校

“形势与政策”

教育教学要点》

为内容,从国内

外的形势出发,

紧密结合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建设

的实际,针对学

生关注的国际国

内热点和思想特

点,确定教学内

容。

32

把课堂

讲授与

形势报

告、专

题讲座

相 结

合,课

堂讲授

教学法

与课堂

研讨相

结合。

平时学习

(30%)

理论考核

(70%)

81

Page 84: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4应用

写作

1.素质目标:培养正确的职业观、事

业观。

2.知识目标:了解、理解、掌握各种

文书的格式规范。

3.能力目标:学生能根据工作需要,

写作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

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和格式规

范的应用文(公文、事务文书、学业

文书、职业文书)。

1.概论、条据

2.求职应聘、实

习报告、论文、

竞聘辞

3.行政公文

4.会务文书

5.管理文书

6.经济文书

7.法律文书

32

情境教

学法,

讲 授

法,案

例展示

法,学

做一体

平时学习

(30%)

实践项目

(30%)

理论考核

(40%)

5

计算

机应

用基

本课程的任务是从应用角度出发,在

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

本操作技能有充分的认识、理解和掌

握;有足够的能力解决日常生活学习

中遇到的问题,并为以后各专业课程

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认识计算机

2.计算机信息录

入技术

3.Windows7操作

系统

4.Office办公软

件 Word、Excel、

Powerpoint的基

本操作

5.Internet基本

操作

6.信息检索

7.电子邮件

8.计算机安全技

56项目化

教学

平时成绩

+项目考

核+上机

综合考核

6大学

英语

1.素质目标:(1)使学生具有良好

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具

有良好的协作能力和处理能力;(3)

收集信息、查阅资料能力;(4)根

据已有知识进行重构和创新的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的总词汇量

应达到 6500 个单词和 1700 个词组;

(2)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3)掌

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

3.能力目标:(1)使学生具有一定

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2)

有较强的组织与英语语言交流表达

能力。

根据《大学英语》

课程标准制定依

据,该门课程的

教 学内 容分 词

汇、听力理解、

语法、口语表达、

阅读理解、翻译、

写作几大教学模

块。

100

项目教

学法、

情景教

学法、

角色扮

演法

平时学习

(20%)

实践实训

(30%)

理论考核

(50%)

7工程

数学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力;

2.知识目标:掌握一元微积分的基本

知识;

3.能力目标:能解决后续课程中的相

关计算问题.

1.函数与极限;

2.导数与微分及

应用;

3.一元函数的积

分及应用.

60

问题教

学法、

讲授

法、练

习法

平时学习

(30%)、

项目

(20%)、

理论考核

(50%)

8

体育

与健

1.素质目标: (1)身体健康目标:

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

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

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营养食品;养

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

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2)心理健

康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

1.理论部分

体育的概论;运

动项目的技战术

理论和其它运动

知识;锻炼身体

的原理和方法;

运动损伤的预防

64教学做

一体化

平时学习

(30%)

理论考核

(30%)

实践考核

(40%)

82

Page 85: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

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

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

和成功的感觉,在运动环境中表现出

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3)社会适

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

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

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知识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各

职业身体工作的特征,掌握与职业相

关的身体素质的知识,了解与职业相

关的职业性疾病的预防与康复知识。

(2)体能目标:通过体育锻炼,提

升与职业相关的关键身体素质和素

养,为顺利从业与胜任工作岗位打下

良好的基础。

3.能力目标:(1)学习掌握运动的基

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参

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

社会适应能力,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

良好习惯。(2)熟练掌握两项以上

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

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

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与处理措施;体

育养生及保健知

识;体育欣赏和

自我评价等。将

理论知识贯穿于

教学全过程。

2.实践部分

以运动项目为

主,主要包括田

径、篮球、排球、

足球、羽毛球、

乒乓球、游泳、

武术(套路、太

极拳)、健美操、

艺术体操、形体、

定向运动和野外

生存等内容。突

出运动技能的学

习和锻炼过程,

同时将娱乐体育

教学内容贯穿于

教学过程,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

趣。

9

国防

教育

及军

事技

能训

以国防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教学

为重点,通过军事教学,使学生掌握

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

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

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

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

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

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

军事理论(军事

思想、战略环境、

中国国防、军事

科技、信息化战

争);军事训练

(中国人民解放

军条令教育与训

练、轻武器射击、

战术、军事地形

学、综合训练)

60实践教

学法考查

10

职业

生涯

规划

1.知识目标:(1)了解与人交流沟通

的方法技巧;(2)了解职业职业生

涯的内涵以及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

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步聚,理解职业生

涯规划的重要性和高职生职业生涯

规划的特点;(3)掌握非正式评估

自我认知的方法和利用霍兰德职业

倾向测评 MBTI 测评等测评工具分析

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的方

法;了解职业价值取向的内涵以及

13 种职业价值取向的表现;(4)了

解兴趣性格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理解“兴趣能培养”和“性格可以调

适”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意义;(5)

了解职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方法,了

分为六个模块:

1.建立生涯与职

业意识;

2.职业生涯发展

规划;

3.职业生涯规划

设计与评估;

4.求 职过 程指

导;

5.职业适应与发

展;

6.创业教育

24讲授分

组讨论

过程性考

核40%+

期未考试

60%

83

Page 86: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解职业信息的分析选择方法;(6)

了解所学专业及其对应的职业(职业

群)和相关行业,了解岗位分析包括

的内容和方法,理解职业对从业者的

素质要求和能力要求;(7)了解职

业决策的意义和方法,掌握职业生涯

规划书的设计制作方法。

2.能力目标:(1)能够良好地与人交

流沟通合作完成任务;(2)能利用

正式和非正式测评工具分析自己的

性格兴趣技能和价值观;(3)能通

过查阅资料网络搜索人物访谈实地

考察或观看影像资料了解收集职业

信息,能分析综合职业信息,并分析

各种可能选择的途径;(4)能够辨

认自己在重大问题上常用的决策风

格,掌握计划型的决策方案;(5)

能够为自己的生涯发展设立近期目

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并制定相应

的行动计划;(6)能够根据实际情

况制定生涯计划的评估和调整方案;

(7)能够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步聚

和方法设计制作自己的职业生涯规

划书。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与人交流

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

通过分析职业与人生,培养学生正确

处理好“人选职业”与“职业选人”

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主动适应社会

适应职业的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和职业价值取向;(3)通过感受职

业规划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职业

生涯规划和未来职业发展的意识;

(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认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重要性,

树立高职生能成才的信念和“融入社

会,自己职业才能良好发展“的意识,

让学生树立既能满足本人发展需求

又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取向。

11

心理

健康

教育

1.知识目标:(1)了解大学生心理健

康知识和心理健康的标准;(2)了解

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

心理疾病;(3)了解人格的基本观点,

主动挖掘自身积极因素和潜能,塑造

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健康人格;(4)

了解在大学期间需要发展的能力目

标并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规划,有

目的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更好适应大

学生活;(5)了解大学学习活动的基

1.适应心理

2.健全人格

3.学习心理

4.人际交往

5.情绪与压力

管理

6.职场心理

7.积极心理

32

讲授

法、案

例法、

讨论

法、心

理测

验、情

景体

验、角

色扮

集中笔试

84

Page 87: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本特点与学习心理特点、大学生学习

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成因,学会调适学

习心理问题;(6)了解自身的情绪特

点,正确理解压力和挫折对人生的意

义,掌握情绪调适、管理压力和应对

挫折的方法;正确认识、尊重、珍爱

生命,帮助大学生识别心理危机的信

号,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预防心理

危机,维护生命安全;(7)了解人际

交往及网络交往的基本观点及影响

大学生交往的因素,掌握基本的交往

原则、技巧及调适方法,增强人际交

往能力;(8)了解自身性生理和心理

的发展,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

点,了解大学生在性心理和恋爱心理

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对性心理和恋

爱心理的正确认识。

2.技能目标:(1)能科学看待和分析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2)能调适学

习心理问题,使自己拥有良好的学习

心理状态;(3)能对自己的身体条件、

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

并合理规划与安排;(4)能使用适宜

的心理调适技术和应对方法进行情

绪及压力管理,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

能力;(5)能协调好人际关系和融入

团队发展,处理好在网络虚拟世界的

行为;(6)能正确处理恋爱关系;(7)

能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掌握初步的

干预方法,预防心理危机,维护生命

安全;(8)能进行自我人格分析,在

客观评价自我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

的性格优化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3.素质目标:(1)树立心理健康发展

的自主意识和积极的生命态度;(2)

增强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和自助求助

意识;(3)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

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4)培养学生

良好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职业理念;

(5)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和团队意识;(6)培养健康恋爱观和

择偶观;(7)树立终身学习、主动适

应的观念。

演、心

理训练

12就业

指导

1.知识目标:(1)了解就业是成才的

平台;(2)了解专业职业事业的内

在关系;(3)了解确立就业目标制

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过程方法和

要求;(4)掌握了解就业方针政策;

(5)掌握撰写自荐书的步骤和要求;

(6)掌握和运用求职应聘的技巧和

方法;(7)掌握职业心理调适的内

分为四个模块。

第一个模块为总

论,包括就业指

导就业制度和就

业形势;

第二个模块为求

职准备,信息材

料收集和了解政

30讲授分

组讨论

平时 30%+

项目实践

30%+期未

考试 40%

85

Page 88: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容方法和步骤;(8)掌握就业协议

书的相关知识并独立进行签订协议;

(9)掌握相关就业手续的办理程序;

(10)掌握择业应具备的能力;

2.能力目标:(1)能弄清就业形势与

政策,形成合理的就业期望;(2)

能确立就业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3)能制作求职简历;(4)能运用

求职面试的技巧和方法进行求职择

业;(5)能进行择业心理调适;(6)

能熟练进行就业协议书填写与就业

手续办理;(7)能理性选择投资领

域,能够分析创业环境;

3.素质目标:(1)通过收集信息,培

养学生具有处理汇总信息的能力;

(2)通过求职面试,培养学生具有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岗位应聘,培养学生具有

自主学习能力写作能力;(4)通过

就业训练,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素

质和创新能力;(5)通过项目活动,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人际沟通和团队

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

策程序;

第三个模块为技

巧,包括求职择

业的方法与技

巧;

第四个模块为权

益保护,包括就

业权益保护就业

心理自我调适及

适应社会。

13

大学

生安

全教

1.知识目标:(1)了解安全教育的重

要性与必要性;(2)了解安全基本

知识;(3)了解与安全问题相关的

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4)掌握安

全防范技能防灾避险能力;(5)掌

握安全信息搜索与安全管理技能,提

高大学生安全意识危机应对能力;

2.能力目标:(1)能提高大学生的安

全意识,把安全问题与个人发展和国

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构筑平安

人生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2)能

理解安全问题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3)能了解相关的安全问题分类知

识以及安全保障的基本知识;(4)

能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危机应对能

力。

3.素质目标:(1)通过学习学会自护

自救的能力;(2)通过学习培养学

生具有互助互救的能力;(3)通过

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机

智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4)通过

项目活动,让安全警钟时刻在学生头

脑中敲响。

分为九个章节。

第一个章节为校

园安全;

第二个章节为实

验教学安全;

第三个章节为出

行安全风险;

第四个章节为消

防安全;

第五个章节为治

安防范;

第六个章节为网

络安全;

第七个章节为自

然灾害;

第八个章节为大

学生社会实践安

全;

第九个章节为安

全救护常识。

18讲授分

组讨论

过程性考

核40%+

期未考试

60%

14创业

基础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进取、

勇于挑战、勇于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乐于奉献

精神

(3)培养学生良好心里素质(抗压

1、创业与创业者

2、创业机会识别

与评价

3、创业资源与商

业模式

16教学做

一体化

1、知识考

核(15 %)

2、技能考

核(25 %)

3、素质考

86

Page 89: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与独立

性等)

(4)培养学生社交能力(包括语言

表达和与人沟通技巧等)

2.知识目标:(1)熟悉创业基本认知。

(2)了解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3)理解创业知识与创业风险。

(4)了解创业资源的概念,认识创

业的基本模式。

(5)了解创业计划书的相关内容,

掌握创业计划书的编写步骤。

(6)了解新企业创建的流程。

(7)了解并理解新企业各个方面的

运营管理。

3.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撰写创业

计划

(2)具备创业所需的组织和管理能

(3)具备企业风险评估能力能

(4)在生活和实践中培育创业精神,

同时理性对待创业。

4、创业计划

5、新创企业的开

6、新创企业的经

营与成长战略

核(60 %)

15第二

课堂

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学生综

合素养。

第一课堂之外的

各类大赛、素质

提升类活动等。

36实践教

过程性记

录考核

(三)专业(技能)课程

从本专业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和毕业生就业岗位调研情况分析,分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等课程。

表 4 专业(技能)课程描述

序号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总学时数

主要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1

工 程

制 图

CAD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认

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

细致的工作作风;

2.知识目标。具有识读中

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系

统图,绘制中等复杂程度

的零件图和简单的装配图

的基本能力;

3.能力目标。能对汽车零

部件及其相关系统图样进

行识读与测绘,能用

AutoCAD 软件绘制机械工

程图。

1.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2.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

律;

3.截交线与相贯线的投影;

4.机件的基本表达方法;

5.零件图;

6.装配图;

7.AutoCAD 软件的绘图和编

辑功能;

8.AutoCAD 软件绘制三视

图;

9.AutoCAD 软件绘制零件

图;

10.AutoCAD 软件组画装配

70

讲授法、

案 例 教

学法、任

务 驱 动

平时考核

项目考核

期末考核

87

Page 90: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

机械

制造

基础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认

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良好

的职业道德;

2.知识目标。了解、掌握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及

常见零件的加工方法;

3.能力目标。能初步具备

在实际生产中设计加工工

艺流程的能力。

1.机械加工方法

2.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3.金属切削机床

4.机床夹具原理与设计

5.工艺规程设计

6.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

60

讲授法、

案例法、

任 务 驱

动法

平时考核

项目考核

期末考核

3

机 械

设 计

基础

1.素质目标。要求学生具

有团队协作精神,有较强

的实践工作能力,并具有

一定的创新精神;

2.知识目标。掌握各种通

用零部件、常见机构的结

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

基本的选用、设计方法和

使用、维护基本知识;

3.能力目标。具备基本的

机械运动分析能力、简单

机械设计能力和一定的机

械使用维护能力。

1.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2.静力学基础;

3.材料力学基础;

4.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

构、间隙运动机构、螺纹联

接与螺旋传动;

5.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

动、蜗杆传动、齿轮系;

6.轴、轴承;

7.机械运动方案设计;

8.机构的分析与选型;

9.常用机构的设计;

10.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

60

讲授法、

案 例 法

任 务 驱

动法

平时考核

项目考核

期末考核

4

电工

电子

技术

1.素质目标。要求学生具

有团队协作精神,有较强

的实践工作能力,并具有

一定的创新精神;

2.知识目标。具有电路识

图与分析能力,能检测、

分析电路;

3.能力目标。基本掌握本

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技能,

初步具备汽车检测与维修

技术专业所应具备的电工

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职业技

能。

1.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

方法

2.电路的暂态分析

3.交流电路

4.三相电路

5.常用半导体器件

6.基本放大电路

7.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

8.半导体直流稳压电源

9.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

10.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

11.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

12.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56

讲授法、

案例法、

实 践 教

学法

平时考核

项目考核

期末考核

5

液压

与气

动技

1.素质目标。树立良好的

职业行为规范;

2.知识目标。具备简单实

验项目的组织能力,具备

中等难度的液压系统故障

检测能力,会绘制简单的

液压回路图等;

3.能力目标。具有分析和

维护液压与气动系统的能

力,具有设计一般液压与

气动技术系统的能力。

1、液压流体力学基础

2、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3、液压缸

4、液压控制阀

5、液压辅助元件

6、液压回路

7、典型液压传动系统

8、气压回路装调

48

讲授法、

任 务 驱

动法、

实 践 教

学法

平时考核

项目考核

期末考核

6钳工

实训

1.素质目标。树立良好的

职业行为规范,加强质量

意识;

2.知识目标。熟悉钳工基

1.钳工的任务、基本操作技

能;

2.钳工常用的量具及设备;

3.划线、锯削、錾削、锉削、

26

项 目 教

学法、实

践 教 学

过程考核

88

Page 91: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本知识和钳工工艺理论,

懂得钳工工具、量具、设

备的使用方法,熟悉中等

复杂零件钳工加工工艺的

编制;

3.能力目标。掌握钳工基

本技能,能按图进行基本

的钳工加工。

刮削、研磨、钣金等加工;

4.螺纹连接、销连接、滚动

轴承等的装配要求及方法。

7

汽车

发动

机机

械系

统检

1.素质目标。树立良好的

职业行为规范;

2.知识目标。了解、掌握

汽车发动机各机构、系统

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3.能力目标。能对汽车发

动机各机构、系统进行拆

装、检测和维修。

1.拆装发动机

2 曲柄连杆机构检修

3 配气机构的检修

4 发动机冷却系统检修

5 发动机润滑系统检修

6 发动机总装配与调整

7.汽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

统检修

8.柴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

统检修

64

讲授法、

任务驱

动法、角

色扮演

法、小组

探究法

平时考核

项目考核

期末考核

8

汽车

底盘

系统

检修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树

立质量意识、节约意识、

安全意识、文明操作等职

业意识;

2.知识目标。了解、掌握

汽车底盘各机构、系统的

工作原理和组成;

3.能力目标。能对汽车底

盘各机构、系统进行拆装、

检测和维修。

1.离合器构造与检修

2.手动变速器构造与检修

3.自动变速器构造与检修

4. 万向传动装置检修

5.驱动桥构造与检修

6.车轮与轮胎检修

7. 悬架系统检修

8.汽车转向系构造与检修

9.汽车制动系构造与检修

96

讲授法、

任务驱

动法、

实践教

学法、小

组探究

平时考核

项目考核

期末考核

9

汽车

电气

系统

检修

1.素质目标。具备良好的

工作态度、责任心和安全

意识,遵守职业道德;

2.知识目标。掌握汽车电

器设备各相关模块的工作

原理和组成;

3.能力目标。能对汽车电

器设备各相关模块进行拆

装、检测和维修。

1.汽车电路识读

2.蓄电池检修

3.汽车电源系统检修

4.汽车起动系统检修

5.汽车照明与信号装置检

6.汽车仪表与报警系统检

7.汽车电动刮水器与清洗

装置检修

96

讲授法、

任务驱

动法、

实践教

学法、小

组探究

平时考核

项目考核

期末考核

10

汽车

发动

机电

控系

统检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树

立质量意识、节约意识、

安全意识、文明操作等职

业意识;

2.知识目标。掌握现代汽

车电控发动机的结构、工

作原理、掌握检测设备及

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了

解故障数据的分析方法。、

区分现代电控系统的类

型、了解常见故障的产生

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检修

2、电控点火系统检修

3、进气控制系统检修

4、排放控制系统检修

5、其他辅助控制系统检修

6、发动机电控系统常见故

障诊断

7、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

统检修

64

讲授法、

任务驱

动法、

实践教

学法、小

组探究

平时考核

项目考核

期末考核

89

Page 92: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原因;

3.能力目标。能够辨别传

感器及执行部件类型的能

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知

识综合应用能力、具备诊

断、排除电控发动机常见

故障的能力、相关技术资

料的能力、使用检测设备

及维修工具的能力、具备

一定的技术数据分析的能

力。

11

汽车

综合

故障

诊断

与维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系

统、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2.知识目标。掌握汽车一

般常见故障进行检测方

法;

3.能力目标。能对汽车一

般常见故障进行检测和维

修,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

1.发动机起动系统故障诊

2.发动机充电系统故障诊

3.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诊

4.发动机燃油系统故障诊

5.发动机怠速与加速故障

诊断

6.发动机冷却与润滑系统

故障诊断

7.底盘故障诊断

8 电气系统故障诊断

9.电控系统综合故障诊断

84

讲授法、

任 务 驱

动法、

实 践 教

学法、角

色 扮 演

平时考核

项目考核

期末考核

12

新能

源汽

车技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系

统、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2.知识目标。掌握新能源

汽车的相关知识;

3.能力目标。在维护保养

时能进行安全操作,培养

学生的实际技能。

1.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

2.电动汽车用电动机

3.纯电动汽车

4.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5.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6.其他新能源汽车

56

讲授法、

案例法、

小组探

究法、

任 务 驱

动法

平时考核

项目考核

期末考核

13

汽车

维护

与保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系

统、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能对汽车进

行维护保养,培养学生的

实际技能;

3.知识目标。掌握汽车维

护保养基本知识。

1.汽车保养与维护工艺规

2.汽车保养与维护注意事

项及常见误区

3.汽车保养与维护基础知

4.汽车发动机的保养与维

5.汽车底盘的保养与维护

6.汽车电器的保养与维护

7.汽车一级维护

8 汽车二级维护

26

讲授法、

案例法、

任 务 驱

动法、

实 践 教

学法

过程考核

14

智能

汽车

技术

1.素质目标。能严格遵守

工艺纪律、执行工作规范

的工作习惯,有高度的责

任心,具有强烈的安全生

1.汽车智能化设计知识与

体系

2.智能网联汽车知识体系

3.智能汽车传感器技术

64

讲授法、

案例法、

任 务 驱

动法、

平时考核

项目考核

期末考核

90

Page 93: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产意识;

2.能力目标。能对汽车常

用传感器进行检修,能进

行电路板的设计与焊接,

能对智能小车进行实物制

作;

3.知识目标。掌握汽车智

能化技术知识以及汽车智

能化设计方法。

4.Protel 99SE 的基本功能

与基本操作

5.电路图的绘制

6.智能小车实物制作

7.智能汽车先进驾驶辅助

系统

8 未来智能汽车发展趋势

实 践 教

学法

15

汽车

保险

与理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系

统、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

集信息、整理信息、发现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

3.知识目标。掌握汽车保

险与理赔基本知识。

1.汽车保险概述

2.汽车保险原则

3.汽车保险合同

4.汽车保险种类

5.汽车消费信贷与分期付

款的保险

6.汽车承保实务

7.汽车理赔实务

32

讲授法、

任 务 驱

动法、

实 践 教

学法

平时考核

项目考核

期末考核

16

单片

机与

C语

言应

用设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系

统、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

单片机产品制作的过程中

掌握单片机的应用技术的

能力;

3.知识目标。掌握单片机

的应用技术,能对简单的

电路和程序进行设计。

1.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入

门实践

2.单片机的并行 I/O 口应

用实践

3.单片机的中断与低功耗

工作方式应用实践

4.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应

用实践

5.显示与键盘扩展实践

6.单片机的串口应用实践

7.并行与串行扩展实践

8.制作多功能数字钟

64

讲授法、

任 务 驱

动法、

实 践 教

学法

平时考核

项目考核

期末考核

17

现代

汽车

设计

基础

(CA

TIA)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系

统、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能利用

CATlA 软件进行汽车部件

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际

技能;

3.知识目标。掌握汽车设

计基础知识及 CATlA 软件

的应用。

1.数学模型基础

2.CATIA 概述

3.CATIA 机械设计

4.外形设计和曲面造型

5.工程分析

6.数字化样机与人体工程

7.数控加工技术

8.汽车零部件设计综合应

用实例

64

讲授法、

任 务 驱

动法、

实 践 教

学法

平时考核

项目考核

期末考核

18

汽车

设计

课程

设计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系

统、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

立完成汽车相关部件的设

计与分析的能力。

3.知识目标。掌握汽车课

程设计相关知识。

1.概述

2.汽车总体设计

3.离合器设计

4.机械式变速器设计

5.万向传动轴设计

6.整体式单级主减速驱动

桥设计

7.悬架设计

8 转向系设计

9.制动系设计

10.课程设计参考范例

26

项 目 教

学法、

实 践 教

学法

过程考核

91

Page 94: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四)专业核心技能概要

表5 专业核心技能概要

号技能名称 内容及要求

考核鉴定

方式

1汽车维护

保养

1、能根据维修手册技术要求和规范熟练完成汽车一级维护

2、能根据维修手册技术要求和规范熟练完成汽车二级维护

3、能正确、熟练填写维护保养单

4、能达到汽车维修工初级水平

理论

操作

2

汽车故障

诊断与排

1、能诊断与排除发动机常见故障

2、能诊断与排除底盘常见故障

3、能诊断与排除底盘电器常见故障

4、能运用仪器仪表对车辆进行检测

5、能达到汽车维修工中级水平

理论

操作

3汽车大修

及验收

1、能独立编制汽车各总成主要零部件的修理工艺卡

2、能主持汽车整车或总成的大修

3、能进行汽车维修接车、过程、竣工验收

4、能达到汽车维修工高级水平

理论

操作

4解决汽车

疑难故障

1、具有诊断发动机疑难故障的能力

2、具有诊断底盘疑难故障的能力

3、具有诊断汽车电路疑难故障的能力

4、达到汽车维修工高级水平。

理论

操作

八、教学计划与运行安排

第一学期新生报到安排 1周;课程计划安排 15 周,其中课堂教学 14 周,专周实训

1周;国防教育与军事技能训练安排 2周;考试安排 2周。教学运行共 20 周。

第二学期课程计划安排 18 周,其中课堂教学 16 周,专周实训 1周;机动周数 1周;

考试安排 2周;教学运行共 20 周。

第三学期课程计划安排 18 周,其中课堂教学 16 周,专周实训 1周;机动周数 1周;

考试安排 2周;教学运行共 20 周。

第四学期课程计划安排 18 周,其中课堂教学 16 周,专周实训 1周;机动周数 1周;

考试安排 2周;教学运行共 20 周。

第五、六学期安排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共计 40 周。

92

Page 95: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表6 按6个学期安排教学计划表

项目

学期

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

教学

运行

周数

课堂

教学

专周

实训机动

复习

考试

顶岗

实习

入学

教育

国防

教育

社会

实践

实习就

业教育

1 15w 1w 2w ★ 2w ★ 20w

2 16w 1w 1w 2w ★ 20w

3 16w 1w 1w 2w ★ 20w

4 16w 1w 1w 2w ★ ★ 20w

5-6 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共计 40 周 40w

合计 120w

九、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另附)

(二)按整周安排的专业实训/技能训练课程

表7 按整周安排的专业实训/技能训练课程一览表

修习

类别

实训/技能训练课

程名称学分 学时

考核

方式

按学期分配周数

一 二 三 四五

1 必修

汽车机械维修基本

技能实训(钳工实

习)

1 26 技能 1w

2 必修 汽车维护与保养 1 26 技能 1w

3 必修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1 26 技能 1w

4 必修 实习 40 考查20w

20w

93

Page 96: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三)各类课程学时分配

表8 各类课程学分和学时分配与所占比例

课程类别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学分数 比例 学时数 比例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公共基础课45.5 28% 766 28% 456 310

综合素质拓展课

专业基础课程 18 11% 320 12% 172 148

专业核心课程 31 19% 486 17% 202 284

专业方向或拓展课 27 17% 442 16% 220 222

顶岗实习(或临床实习) 40 25% 768 28% 0 768

其中:选修课 18 11% 276 10% 192 84

学时合计 2782 1050 1732

学分合计 161.5

十、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教学需教师 8名;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职业

拓展课程、顶岗实习等教学需教师 16 名。综合考虑专业招生规模、课程设置、教师能

力水平等因素,专业教学团队中教师总数规划为 24 名。

1、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应精通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相关理论和知识,了解国内外汽车技术

发展动态,掌握国内同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状况,有能力组织、带领专业教学团队开展

教学改革和技术科研服务。

(1)专业带头人需了解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更好地指导专业课

程改革。

(2)专业带头人需了解国内外汽车技术的发展动态,跟踪汽车维修、检测领域的

新设备、新技术。

94

Page 97: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3)专业带头人需了解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专

业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毕业生的工作适应能力。

2、骨干教师

骨干教师应掌握汽车结构、发动机检修技术、底盘检修技术、车身电气控制系统检

修技术和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协助专业带头人制定专业标准、参与课程体系改革;

主持或参与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建设。

(1)骨干教师需参加各类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培训,参与专业核心课程

的开发工作。

(2)骨干教师需到企业实践锻炼或挂职,提高技术技能水平。

(3)骨干教师需参加教师信息化教学等比赛,提高教学水平。

(4)骨干教师需协助专业带头人参与专业建设与核心课程建设,编制教学文件。

3、企业兼职教师

企业兼职教师要求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中级以上

职称)或高水平技术工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从生产一线选聘具有实践经验

的技术骨干,经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培训成为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在校外企业实习

阶段,聘用企业中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作校外实习指导兼职教师。

4、师资条件

根据“大师引领、三项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做创一体化”教

学模式的要求,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建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动态组合、

团结合作”的具有“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

表9 专业教学团队教师构成表

项目 人数 备注

专业教学团队人数 24 人 生师比<18/1

专职教师 12 人专职教师占 50%,“双师”占 100%

教师中取得技师及高级技师的占 25%

兼职教师 12 人 兼职教师占 50%

专业带头人 1人

骨干教师 4人

95

Page 98: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二)教学设施

围绕本专业“专业对接企业、团队对接项目、学生对接岗位”的“两线推动、三项

融合、项目引导、分层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本专业学生技术技能、创

新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需完善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

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表10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所需主要设备及功能

主要实训室 主要设备及数量 主要实训项目

机械

基础

技术

实训

机械制图实训室 制图桌及绘图工具 100 套 机械制图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 机械零件示教柜 1套、机械原理示教柜 1套 机械设计

机械创新实训室

仪表车床(配套刀具)1 套、钻铣床(配套刀具)

1 套、钳工台(台虎钳)2 套、探索者机器人套件

1 套、电脑及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4 套

机械创新实验

机械零件测绘实训

一级减速器模型 30 套,螺旋千斤顶、齿轮油泵模

型各 8套,零件尺寸误差检测、零件形位误差检

测、零件表面粗糙度对比检验组合实训装置训 10

零件测绘

液压与气动实训室 液压实训装置 液压与气动

普通

机加

工技

术实

普通车床加工区 普通车床 15 台 车工实训

铣床实训区 铣床 1 台 钳工实训

磨床实训区 磨床 2 台 磨工实训

钳台(工位) 42 个 铣工实训

汽车

实训

中心

汽车发动机机械实

训仪器设备、汽车发

动机控制系统实训

仪器设备的装备要

实物解剖发动机、发动机各系统示教板、汽油发

动机零部件、柴油机燃料系零部件、汽油发动机

附翻转架、柴油发动机附翻转架拆装工具及专项

测量工具、吊装设备、发动机维修测量常用量具、

连杆校正器、气门座口修复设备、弹簧测力计、

平板、工作台、零部件清洗设备、电控汽油发动

机实训台、电控柴油发动机实训台、汽油机气缸

压力表、柴油机、气缸压力表压力/真空表、燃油

油压表、气缸泄漏测试仪、冷却系统测试仪、汽

油机点火正时灯、柴油机喷油正时测试仪、手动

真空泵、汽油机转速表、柴油机转速表、汽车专

用万用表、红外测温仪

发动机拆装、运

行实训

96

Page 99: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汽车电气实训仪器

设备的装备要求

汽车专用示波器、汽车故障电脑诊断仪、汽车发

动机喷油嘴清洗检测仪、柴油喷油器检测仪汽车

排气分析仪、柴油机烟度计、汽车发动机综合检

测仪、喷油泵、试验台、内窥镜、汽车蓄电池、

密度计、高率放电计、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起

动机、分电器总成、分电器式点火系统部件、无

分电器式点火系统部件拆装工具、车身电器总成、

汽车车身电气系统示教台、点火系统示教板、汽

车万用表安全气囊示教板、汽车电动座椅示教板、

车载网络示教板

空调系统部件、湿度计、温度计、空调制冷剂电

子测漏仪、制冷剂、鉴别仪、汽车空调、实训台、

(手动空调) (自动空调)汽车空调实训台、制冷剂

加注回收机、汽车故障电脑诊断仪、

汽车拆装工具

汽车电器实训

汽车底盘实训室设

备要求

汽车实物、解剖车总成实物、解剖教具、转向系

及前桥总成、离合器总成、手动变速器总成及翻

转架、自动换挡类的变速器总成及翻转架、无级

变速器总成、传动轴总成、后桥、悬架及车轮总

成、液压制动系统、真空助力器总成、气压制动

系统、汽车底盘通用拆装工具、汽车底盘拆装专

用工具、量具、制动鼓和制动盘修理设备、轮胎

拆装机、轮胎动平衡机、压力机、工作台、自动

变速器实验台、变速器液压检测仪表、汽车故障、

电脑诊断仪、汽车专用示波器、动力转向实验台、

电控悬架实验台、ABS/EBD 制动系统实验台

汽车底盘实训室

汽车整车实训仪器

设备的装备要求

轿车整车(10 台)、货车整车(1台)、举升器、

四柱举升器(2 台)、通用工具及工具车、轮胎

气压表、轮胎胎纹深度检测仪、皮带、张紧力计、

密度计、真空表、汽油机、点火正时灯、气缸压

力表、制动液补给和回收机、润滑脂、加注器、

废油机油、回收机、制动系、换油机、手动真空

泵、轮胎拆装机、轮胎动平衡机、制动系统、压

力表、汽车悬架、转向系、间隙检测仪、转向系

统测试仪自动变速器压力表、汽车故障电脑诊断

仪、汽车万用表、变速箱、举升器、吊车、卧式

千斤顶、汽车排气分析仪(1 套)、压缩空气机

及管路系统、汽车尾气排气设施、润滑系统免拆

清洗机冷却系统免拆清洗机、燃油系统免拆清洗

机、自动变速器系统免拆清洗机、空调系统免拆

清洗机

97

Page 100: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

实训仪器设备的装

备要求

蓄电池检测仪、制动检验台、机动车前照灯检验

仪、汽车尾气、分析仪、柴油机、烟度计、声级

计、汽车四轮定位仪、四轮定位专用举升机(1

台)、汽车底盘测功机(1 套)、转向盘、转向

力转向角检测仪、汽车故障电脑诊断仪

汽车仿真模拟实训

仪器设备的装备要

学生用计算机(50 台)、教师用计算机(2 台)、

打印机(2台)、汽车维修资料库(1 套)、多媒

体汽车知识学习软件(1 套)、汽油发动机电控

系统仿真实训系统(1 套)、柴油发动机电控系

统仿真实训系统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仿真实训系

统(1套)、ABS/ASR 系统仿真实训系统(1 套)、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仿真实训台、电控悬架系统仿

真、实训台、自动空调系统电控系统仿真实训台、

车身网络系统仿真实训台、汽车传感器与执行器

综合实训台

汽车仿真实训

新能源汽车实训仪

器设备的装备要求

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电

动机、电池等部件、绝缘杆、绝缘夹钳、高压试

电笔、装有绝缘柄的工具、低压试电笔、绝缘垫、

绝缘台、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测试仪、绝缘

头盔、放电工装、电流钳、电阻仪、动力电池拆

装品台、托盘千斤顶、新能源车专用故障诊断仪、

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实训台、电机功率、分析

仪、手持式、示波器

新能源汽车检

测维修

(三)教学资源

1、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与多家汽车制造汽车服务企业合作,系统分析乐山区域、成渝经济带、成都经济圈

汽车生产制造、汽车销售服务工作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

在本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发涵盖专业培养目标、

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教学安排、教学条件等内容的课

程教学标准。

2、开发课程资源

对已建设的各类课程资源进行疏理、整合,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实

际情况,按照“小课程、多模块”进行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工程,

98

Page 101: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开发以项目化、职业化为特征,以岗位技能培养为重点,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

学模式的核心课程,采用课程组集中备课方式,制作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网络课程等

课程教学资源。创建集课内与课外、仿真教学软件现场教学、总成实训、整车实训、数

据信息一体的先进立体化教学环境。

3、图书资料

(1)教材选用

按照学院教材选用相关管理制度,优先从国家和省两级规划教材目录中选用教材。

教材选用注重实用,教材内容侧重当前行业主流技术并有一定的超前性,注重多媒体技

术与传统纸质教材的结合,增加教材的新颖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灵活的

学习中拓展本学科领域的知识面。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突出技能训练,鼓励与行

业企业合作开发特色鲜明的专业课校本教材。

(2)图书配备

加大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教学图书配备和生产性实训教学资源的配备和开发,

结合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推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和在线课程资源的建设。

4.信息化资源

(1)以学习者为中心来设计和制作教学资源,资源展示界面设计精致美观,操作风

格统一,画面简洁,突出主题,有层次感,具有良好的人机对话机制,实现资源互动及

虚拟仿真功能,易学易用。

(2)资源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专业教学资源内容选取应体现基础理论以应用为

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教学需要加强针对性

和实用性;在实践教学中强调职业岗位实际工作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

严格训练。

(四)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行任务

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突出“教学练创”一体化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

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重视学生情感、职业素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

养。

(五)教学评价

99

Page 102: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1、公共基础课程和综合素质拓展课程考核、评价

突出学生人文社会素养知识的掌握、学习态度的考核。

2、专业课程考核、评价

专业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评价与考核要注重过程、突出能力的考核,体

现综合素质的评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项目结果考核;考核内容、方法与职业、行业标

准接轨。

3、实习考核、评价

实习严格执行本专业实习管理规定,考核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评定,

以企业评价为主。校内指导教师主要根据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日志、顶岗实习报告(总

结)和对学生的指导记录进行评定;企业指导教师主要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工作态

度、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素质提高情况进行评定,并填

写《顶岗实习鉴定表》。

4、“学分替代”的课程考核评价改革

根据学院“学分”管理相关制度,制定本专业“学分”改革实施管理办法,报学院

教务处备案。实施“以赛代考”、“以证代考”、“以产代考”、“以创代考”的多种

灵活的考核与教学评估方式。定期举办和组织参加如汽车检测维修技能大赛、新能源汽

车技术技能大赛、智能汽车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比赛,以学生参赛的结果计成绩,

评价教学质量;依据维修质量标准、企业管理标准,将企业对学生工作能力的考核标准

与学校教学中的考核标准统一起来,由企业人员与教学人员共同评定学生学习效果,实

现教学评估的立体化。

(六)质量管理

1、院系教研室三级质量监控管理体系

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建立了院、系、教研室三级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制定了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督导管理办法》、《乐山职业技术学院院系两级教育督导管理

实施细则(试行)》、《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规定(试行)》、《乐

职院学生督导信息员制度实施办法》、《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管理办法(试行)》等

管理制度。形成了院系两级督导评教、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等日常工作规范,学院督导

处开展常规督导和专项督导,定期发布督导简报,有效的促进了教风、学风建设,为形

100

Page 103: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成良好校风奠定了基础。

2、开展本专业的诊断改进

(1)质量保证与诊断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专业层面、课程层面构建专业质量保证、课程质量保证诊断体系。

将从专业建设规划与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执行、教学团队建设状态、实

践教学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社会服务、专业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诊断指标的构建。其

中专业建设规划是否科学、规范,专业办学定位是否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国家标准

和企业要求,人才培养目标中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毕业率、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就

业对口率是否达到标准。课程建设中课程建设规划、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

学(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程考核、教学评价、顶岗实习)、课程资源(教材选用与

建设、数字教学资源应用与开发)作为评价的因素。师资队伍建设主要评价校内专任教

师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成果,教师顶岗实践情况与“双师型”教师比例,校外实训

教师的执教能力、指导学生实训的知识技能水平。实践教学建设评价主要从实践教学条

件、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与管理、企业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组织管理等方面评价。

(2)加强过程性诊断,形成阶段性报告

专业诊断过程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明确责任,实时监控教师、学生等

参与教学管理的情况,加强日常教学督导,日常管理考核分析,设计良好的工作绩效、

质量管理成效分析制度。

(3)依据诊断报告,及时反馈整改

通过对诊断报告进行分析研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到解决方法,进一步突出

专业特色与加强社会服务。

十一、毕业要求

(一)思想品德和操行考核合格

由学院学工部根据学院现行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品德和操

行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不获得毕业资格。

(二)最低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业毕业的最低学分为 161.5。

(三)其他专项能力要求

101

Page 104: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1.英语取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A或 B级证书,或通过校内同等水平考试;

2.大学计算机二级以上证书或通过校内同等水平考试;

3.汽车维修工高级证书。

4.汽车驾驶证 C1 及以上(选考)。

十二、建议与说明

(一)继续专业学习建议

结合专业特点,建议通过专升本考试,继续专业的本科教育。同时,在参加工作之

后,建议通过非脱产教育参加本科和工程硕士的学习深造,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其他说明

本方案在实施时应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质量评价标准,建立质量激励机制,强

化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与考核,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同时在

校生家长、毕业生及用人单位三方评价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

适应性。

专业主任(专业负责人)签字:

公共课程部主任签字:

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字:

系部教学副主任签字:

系主任签字:

系部公章:

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签字:

编制时间: 年 月 日

102

Page 105: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019级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模块

修习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计划课时数 学期及周课时安排(周课时*学周) 考试形式

(集中/

随堂)

考试方式(笔试/

非笔试)

考试用时(1h/2h

教学责任单位

合计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1 2 3 4 5 6

一、公共基础课

必修 11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6 12 4*12 集中 笔试 2h 思修教研室

必修 1108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72 56 16 4*18 集中 笔试 2h 概论教研室

必修 01024A 形势与政策1

1

8 8 0

第一学期8学时,每周4学时,行课2周;其余学期8学时,每周2学时,行课4周(不计周学时)

集中 笔试 1h

形策教研室必修 01024B 形势与政策2 8 8 0 集中 笔试 1h

必修 01024C 形势与政策3 8 8 0 集中 笔试 1h

必修 01024D 形势与政策4 8 8 0 集中 笔试 1h

必修 01017 应用写作 2 32 22 10 2*16 集中 笔试 1h 语文教研室

必修 01015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56 28 28 4*14 随堂 非笔试 1.5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研室

必修 11074 大学英语上 3 28 14 14 2*14 集中 笔试 1h英语教研室

必修 11075 大学英语下 3 72 36 36 4*18 集中 笔试 2h

必修 01014 工程数学 4 64 64 0 4*16 集中 笔试 2h 数学教研室

必修11072 体育与健康上

4 642 26 2*14 随堂 非笔试

体育教研室11073 体育与健康下 2 34 2*18 随堂 非笔试

二、综合

素质拓展课

小计 28 468 292 176 12 16 0 0 0

必修 11011 国防教育及军事技能训练 2 60 0 60 第2、3周 学工部

必修 04930 职业生涯规划 1.5 24 14 10 2*12 随堂 笔试 1h 德育教研室

必修 04554 心理健康教育 2 32 16 16 2*16 集中 笔试 1h 心理健康教研室

必修 00003 就业指导 2 30 20 10 2*15 随堂 笔试 1h 德育教研室

必修 24564 大学生安全教育 1 16 16

每学期安排4学时,第一学期为第4周和第18周,第二、三学期为第1周和第18周,第四学期为第1周和第15周,每周2学时。(不计周

学时)

集中 笔试 1h 德育教研室

必修 05001 创业基础 1 16 14 2 4*4 随堂 笔试 创新创业教研室

必修 41222 第二课堂 2 36 0 36 学院团委

小计 11.5 214 80 134 3 2 2

任选

全院统一开设,学生任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共党史、艾滋病性与健康、音乐、美术、书法、篮球、足

球、乒乓球、象棋、围棋、桥牌等)

6 84 84 0 2 2 2

注意:每学期周课时数中至少预留2课时作为任选课(含专业拓展课模块的任选课)的课位。

小计 6 84 84 0 2 2 2

103

Page 106: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019级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模块

修习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计划课时数 学期及周课时安排(周课时*学周) 考试形式

(集中/

随堂)

考试方式(笔试/

非笔试)

考试用时(1h/2h

教学责任单位

合计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1 2 3 4 5 6

三、专业基础课

必修1 31129 工程制图与CAD 4 70 34 36 5*14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基础教研室

必修2 03149 机械制造基础 3.5 60 56 4 4*15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基础教研室

必修3 03027 机械设计基础 3.5 60 30 30 4*15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基础教研室

必修4 33023 电工电子技术 3 56 28 28 4*14 集中 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5 31225 液压与气动技术 3 48 24 24 4*12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基础教研室

必修6 31146 钳工实训 1 26 0 26 1W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四、专业核心课程

必修1 31227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 4 64 32 32 4*16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2 31357 汽车底盘系统检修 5.5 96 48 48 6*16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3 31358 汽车电气系统检修 5.5 96 48 48 6*16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4 31229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4 64 32 32 4*16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5 31361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 5 84 14 70 6*14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6 37100 新能源汽车技术 3 56 28 28 4*14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7 34112 汽车维护与保养 1 26 0 26 1W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8 31393 职业资格(X技能等级)高级认证 3 汽车交通教研室

五、专业

方向与拓展课

必修1 34113 智能汽车技术 4 64 32 32 4*16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2 34094 汽车保险与理赔 2 32 16 16 2*16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3 31409 单片机与C语言应用设计 4 64 32 32 4*16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4 31363 现代汽车设计基础(CATIA) 4 64 32 32 4*16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5 31421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1 26 0 26 1W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小计 64 1056 486 570 13 10 20 20

104

Page 107: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019级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模块

修习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计划课时数 学期及周课时安排(周课时*学周) 考试形式

(集中/

随堂)

考试方式(笔试/

非笔试)

考试用时(1h/2h

教学责任单位

合计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1 2 3 4 5 6

五、专业方向与拓展课

选修1 31388 智能制造概论 2 32 28 4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基础教研室

选修2 31408 工业智能云服务 2 32 28 4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3 31407 云计算与大数据概论 2 32 28 4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4 34015 汽车专业英语 2 32 16 16 2*16 随堂 笔试 1h 汽车交通教研室

选修5 31395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2 32 16 16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汽车交通教研室

选修6 31396 Python程序设计 2 32 16 16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7 51119 3D打印技术 2 32 16 16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基础教研室

选修8 37103 汽车美容与改装 2 32 16 16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汽车交通教研室

选修9 31362 汽车自动变速器专修技术 3 48 24 24 3*16 随堂 非笔试 1h 汽车交通教研室

选修10 34077 CAD/CAM软件应用 3 48 24 24 3*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11 31175 汽车服务企业管理经营 3 48 24 24 3*16 随堂 非笔试 1h 汽车交通教研室

选修12 37126 汽车评估与鉴定 3 48 24 24 3*16 随堂 非笔试 1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小计 12 192 108 84 0 0 6 6

六、实习

必修 41218 认识实习 2 48 0 48 2W 企业

必修 41219 跟岗实习 6 144 0 144 6W 企业

必修 03110 顶岗实习 32 576 0 576 12W 20W 企业

小计 40 768 768

合计 161.5 2782 1050 1732 30 30 28 28

105

Page 108: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2019 级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智能交通技术运用

专业代码:600201

二、适用生源对象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生,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学制与学历

基本学制为三年,最长修业年限不超过六年;

学历:全日制专科。

四、职业面向

表1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所属专业类别、行业及职业面向

所属专

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

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

书或技能等

级证书举例

交通运输

60

道路运输类

6002

道路运输业

54

软件和信息

技术服务业

65

道路与水上运输工程(2-02-15)道路运输服务人员(4-02-02)电气信号设备装置制

作人员(6-24-08)信息通信网络维护人

员(4-04-02)电子工程技术人员(2-02-09)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2-02-13-02)营销工程技术人员(2-02-34-06)其他交通工程人员(2-02-18-99)

1.智能交通控制

系统集成技术员

2.交通信号控制

技术员

3.道路运输车辆

监控员

4.智能交通硬件

设备维护人员

5.智能交通产品

销售人员

6.软硬件开发技

术人员

1.电工

2.信息通信网

络运行管理

3.信息处理技

术员

106

Page 109: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智能交通行业和企业需要,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创新创业能力,掌握智能交通信息采集、

网络传输、数据处理与系统集成等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交通智能产品生产、城市智能

交通系统建设和运营维护管理、售前售后服务支持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热爱祖国,能够准备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

(2)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理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能够与同行或业界进行专业技术领域的沟通

和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4)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人际交往与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相关工程活动

中适应角色转换,能够和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有效的团队合作,并能在团队中承

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5)具有认真学习的态度、求索的精神、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

(6)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岗位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对社会、

安全、环保、质量、健康、法律以及文化影响等方面的责任,具有敬业精神、进取精神;

(7)树立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2.知识

(1)掌握与本专业实际岗位工作相关的政治思想理论、国防军事、人文社科、法律

道德、身心健康、职业发展和创业基础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本专业必需的英语知识、数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机信息技术;

(3)掌握本专业必需具备的识图制图、计算机辅助制图的专业知识;

(4)熟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

107

Page 110: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5)掌握现代交通工程技术、智能交通监控系统与技术、城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与

控制技术、智能交通系统集成与运维相关专业知识;

(6)掌握智能交通系统网络构建与管理相关专业知识;

(7)熟悉基于 Python 的交通大数据应用相关专业知识;

(8)掌握单片机与 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 程序设计的知识;

(9)掌握智能交通创意产品设计的专业知识。

3.能力

(1)能熟练使用 CAD 绘制交通工程设备结构图、设计交通工程施工图;

(2)能正确对智能交通监控设备进行安装、配置、调试和维护;

(3)能完成交通信号控制机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完成交通信息采集,并根据采集

的信息设置配时方案、感应方案;

(4)能完成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能够进行智能交通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组网、

能够进行智能交通系统集成与自动化运维;

(5)能够综合运用电工电子、单片机与 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 程序设计、智能交

通相关知识进行智能交通创意产品设计与制作;

(6)能够完成交通数据的挖掘、数据清洗、数据可视化;

(7)能解决本专业的一般技术问题,具有实施能力和进行质量评估的能力。

六、人才培养模式

1.以合作企业为依托,面向行业定位人才培养方向

本专业与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由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

份有限公司和行业智能交通领域的专家、技术工程人员、人力资源专家、专业教师和职

业教育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和课程、教学指导团队,成功举办了“北京易华录订

单培训班”,合作建设了“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华录集团智能交通实训中心”和课

程资源。面向行业和智能交通未来发展趋势,校企共同确立了本专业以“现代交通工程

技术、城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与控制技术”为基础,以“电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为

主要手段,培养“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运行、维护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定位。

2.构建“2+1”的“四个面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学组织上,把培养过程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2年,主要完成专业基础理论

108

Page 111: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知识学习,掌握专业基本技术,训练专业基本技能,着力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第二阶段

1年,校企合作,实施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和完成岗位分析报告,强化岗位

技术技能训练,全面促进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养成,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为学生就业上岗作好准备。“四个面向”人才培养,主要针对智能交通行业的特点:应

用领域广,技术领域宽,学科交叉性强,涉及知识、技术、技能面宽,行业处于发展阶

段且技术更新快,对从业者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高。鉴于此,我们制定了“面向合作企

业、面向行业、面向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面向学生未来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图 1 “2+1”的“四个面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09

Page 112: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七、课程设置

本专业对接智能交通产业发展需求,面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以提升学生职业发展

能力为核心,依据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对接国家职业资格电工高级

工标准、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高级工标准,衔接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国家大赛要

求,基于“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基础上设计本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职业素质课程(包

括公共基础课程和综合素质拓展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

等四类课程,系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体系总览

表2 课程体系总览

能力

结构

课程

类型课程名称

跨专

业能

专业

拓展

课程

3D 打印技术、CAD/CAM 软件应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运行与维护、电气控制与 PLC、

网页设计与制作、云计算与大数据概论、人工智能及应用

职业

特定

能力

专业

核心

课程

城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与控制技术

智能交通监控系统与技术

基于 Python 的智能交通大数据应用

智能交通创意产品设计

智能交通系统集成与运维

核心

课程

单独

实践

环节

智能交通创意产品设计课程设计

职业资格考证

技能等级认证

认识实习

跟岗实习

顶岗实习

毕业设计

行业

通用

能力

专业

基础

课程

现代交通工程技术

电工电子技术

Python 程序设计

单片机与 C 语言应用设计

网络构建与管理

工程制图与 CAD

基础

课程

单独

实践

环节

电工电子实训

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

专业认知实习

职业

关键

能力

公共

基础

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概论

形势与政策

应用写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

大学英语

工程数学

体育与健康

综合

素质

课程

国防教育及军事技能训练

职业生涯规划

心理健康教育

就业指导

素质拓展课程

创新实践

110

Page 113: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二)公共基础课程

表3 公共基础课程描述

序号课程

名称课程目标

课程

内容

主要

教学

方法

考核方式

1工程

数学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一元微积分的基本

知识;(2)掌握线性代数和概率中的基本

知识;

3.能力目标:能解决后续课程中的相关计算

问题.

1.函数与极限;

2.导数与微分;

3.一元函数的积分

及应用;

4.矩阵的相关知

识;

5.随机变量的数字

特征.

64

问题教

学法、

讲授

法、练

习法

平时学习

(30%)、项

目(20%)、

理论考核

(50%)

2应用

写作

1.素质目标:培养正确的职业观、事业观。

2.知识目标:了解、理解、掌握各种文书的

格式规范。

3.能力目标:学生能根据工作需要,写作符

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相关法

律、法规,内容和格式规范的应用文(公

文、事务文书、学业文书、职业文书)。

1.概论、条据

2.求职应聘、实习

报告、论文、竞聘

3.行政公文

4.会务文书

5.管理文书

6.经济文书

7.法律文书

32

情境教

学法,

讲 授

法,案

例展示

法,学

做一体

平时学习

(30%)

实践项目

(30%)

理论考核

(40%)

3大学

英语

1.素质目标:(1)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交

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 具有良好的

协作能力和处理能力;(3)收集信息、查

阅资料能力;(4)根据已有知识进行重构

和创新的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的总词汇量应达到

6500个单词和 1700个词组;(2)掌握基

本的英语语法;(3)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

知识和技能。

3.能力目标:(1)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听、

说、读、写、译的能力;(2)有较强的组

织与英语语言交流表达能力。

根据《大学英语》

课程标准制定依

据,该门课程的教

学内容分词汇、听

力理解、语法、口

语表达、阅读理解、

翻译、写作几大教

学模块。

100

项目教

学法、

情景教

学法、

角色扮

演法

平 时 学 习

(20%)

实践实训

(30%)

理论考核

(50%)

4 形势与政

1.素质目标:通过了解和正确认识经济全球

化形势下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艰巨性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社

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

理想,增强学生振兴中华和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信心信念和历史责任感以及国

家大局观念,全面拓展能力,提高综合素

质,塑造“诚、勤、信、行”和“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融于一体的当代合

格大学生。

2.知识目标:结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

际和国内形势,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形

势观、政策观教育,帮助学生熟悉和了解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政

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社会等多领域

的知识和信息,从而开拓视野、构建科学

合理的知识结构。

3.能力目标:通过对国内外形势和国家大政

1.本课程的内容着

重围绕党的基本理

论、基本路线、基

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进行教育;进行我

国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形势、任务和发展

成就教育;进行党

和国家重大方针政

策、重大活动和重

大改革措施教育。

紧紧围绕国内外形

势、重大事件、重

要时事和我国的外

交政策,围绕我省

建设及省情地情进

行教育,以提高学

32

把课堂

讲授与

形势报

告、专

题讲座

相 结

合,课

堂讲授

教学法

与课堂

研讨相

结合。

平 时 学 习

(30%)

理 论 考 核

(70%)

111

Page 114: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方针的学习和研讨,使大学生能够厘清社

会形势和正确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精

神,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深

刻的理解力,以及对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

的把握能力,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

社会适应能力。

生对形势与政策的

认知能力为着力

点,引导学生正确

把握国内外形势的

基本态势。

2.教学内容以

教育部社政司每学

期下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

学要点》为内容,

从国内外的形势出

发,紧密结合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的实际,针对学生

关注的国际国内热

点和思想特点,确

定教学内容。

5

毛泽东思

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

1.素质目标: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国际

观分析和观察国际现象认识国际局势发展

的主流和发展趋势,增强学生对各种国际

现象的鉴别能力和判断能力;促进学生自

觉融入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基本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培养学生自

觉拥护党的领导,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坚

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

念。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正确认识掌握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掌握毛泽东思

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

涵,掌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通过

学习, 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充分

把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

署。

3.能力目标:能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历史进程,把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

立过程,正确理解两大理论成果的相互关

系;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

史和人民的选择,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

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

际的能力,以实际行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毛泽东思想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课程

的教学体系整合为

三大知识模块、14个教学专题。第一

部分:毛泽东思想

(4个教学专题);

第二部分:邓小平

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展观(3 个教学专

题),第三部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7个教学专题)。

72 讲授法

案例法

平 时 学 习

20%+、作业

和实践 40%+理 论 考 核

40%

6思想道德

修养与法

律基础

1.素质目标:(1)加强培养学生责任心和

时代使命。(2)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注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时代精

神,以及正确的道德观与法律思维,做知

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4)努力培养成

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知识目标:

(1)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2)掌握新时

代、中国梦、崇高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时代价值。(3)掌握中

国精神、优良传统道德、革命道德、社会

主义道德和宪法法律的基本内容、原则和

行为要求。

1.思想素质教育的

基本概念、基本理

论和行为要求;

2.道德素质教育的

基本概念、基本理

论和行为要求;

3.法治素质教育的

基本概念、基本理

论和行为要求。

48

讲授法

案例教

学法

问题导

向教学

平 时 考 核

(20%)

项 目 考 核

(40%)

期 末 考 核

(40%)

112

Page 115: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3.能力目标:

(1)初步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树立自觉遵

守和维护国家道德、法律的意识。(3)具

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以及认识、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积极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和能力。

7 体育与

健康

1.素质目标: (1)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

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

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

理选择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2)心理健康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

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

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

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

感觉,在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

志品质。(3)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

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

合作的关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知识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各职业身体工作的特

征,掌握与职业相关的身体素质的知识,

了解与职业相关的职业性疾病的预防与康

复知识。(2)体能目标:通过体育锻炼,

提升与职业相关的关键身体素质和素养,

为顺利从业与胜任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

础。

3.能力目标:(1)学习掌握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

技术和基本技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

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养成终身锻炼身

体的良好习惯。(2)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

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

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

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1.理论部分

体育的概论;运动

项目的技战术理论

和其它运动知识;

锻炼身体的原理和

方法;运动损伤的

预防与处理措施;

体育养生及保健知

识;体育欣赏和自

我评价等。将理论

知识贯穿于教学全

过程。

2.实践部分

以运动项目为主,

主要包括田径、篮

球、排球、足球、

羽毛球、乒乓球、

游泳、武术(套路、

太极拳)、健美操、

艺术体操、形体、

定向运动和野外生

存等内容。突出运

动技能的学习和锻

炼过程,同时将娱

乐体育教学内容贯

穿于教学过程,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

64 教学做

一体化

平时学习

(30%)理论考核

(30%)实践考核

(40%)

8 创业

基础

1、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挑战、勇于

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乐于奉献精神

(3)培养学生良好心里素质(抗压性、坚

韧性、克制性、适应性与独立性等)

(4)培养学生社交能力(包括语言表达和

与人沟通技巧等)

2、知识目标

(1)熟悉创业基本认知。

(2)了解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3)理解创业知识与创业风险。

(4)了解创业资源的概念,认识创业的基

本模式。

(5)了解创业计划书的相关内容,掌握创

业计划书的编写步骤。

(6)了解新企业创建的流程。

(7)了解并理解新企业各个方面的运营管

理。

3、能力目标

(1)能够独立撰写创业计划

1、创业与创业者

2、创业机会识别与

评价

3、创业资源与商业

模式

4、创业计划

5、新创企业的开办

6、新创企业的经营

与成长战略

16 教学做

一体化

1、知识考核

(15 %)2、技 能 考 核

(25 %)3、素 质 考 核

(60 %)

113

Page 116: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具备创业所需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3)具备企业风险评估能力能

(4)在生活和实践中培育创业精神,同时

理性对待创业。

9国防教育

及军事技

能训练

以国防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教学为重

点,通过军事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

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

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

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

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

军事理论(军事思

想、战略环境、中

国国防、军事科技、

信息化战争);军

事训练(中国人民

解放军条令教育与

训练、轻武器射击、

战术、军事地形学、

综合训练)

60 实践教

学法考查

10 心理健康

教育

1.知识目标:(1)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

心理健康的标准;(2)了解常见的大学生心

理困惑及异常心理、心理疾病;(3)了解人

格的基本观点,主动挖掘自身积极因素和

潜能,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健康人

格;(4)了解在大学期间需要发展的能力目

标并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规划,有目的

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更好适应大学生活;

(5)了解大学学习活动的基本特点与学习心

理特点、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成

因,学会调适学习心理问题;(6)了解自身

的情绪特点,正确理解压力和挫折对人生

的意义,掌握情绪调适、管理压力和应对

挫折的方法;正确认识、尊重、珍爱生命,

帮助大学生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掌握初

步的干预方法,预防心理危机,维护生命

安全;(7)了解人际交往及网络交往的基本

观点及影响大学生交往的因素,掌握基本

的交往原则、技巧及调适方法,增强人际

交往能力;(8)了解自身性生理和心理的发

展,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了解大

学生在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存在的问

题,形成对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的正确认识。

2.技能目标:(1)能科学看待和分析大学生

常见心理问题;(2)能调适学习心理问题,

使自己拥有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3)能对

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

进行客观评价并合理规划与安排;(4)能使

用适宜的心理调适技术和应对方法进行情

绪及压力管理,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5)能协调好人际关系和融入团队发展,处

理好在网络虚拟世界的行为;(6)能正确处

理恋爱关系;(7)能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

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预防心理危机,维

护生命安全;(8)能进行自我人格分析,在

客观评价自我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性格

优化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3.素质目标:(1)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

意识和积极的生命态度;(2)增强心理危机

预防意识和自助求助意识;(3)培养自尊自

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4)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职业理

念;(5)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

团队意识;(6)培养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

(7)树立终身学习、主动适应的观念。

1.适应心理

2.健全人格

3.学习心理

4.人际交往

5.情绪与压力管理

6.职场心理

7.积极心理

32

讲 授

法、案

例法、

讨 论

法、心

理 测

验、情

景 体

验、角

色 扮

演、心

理训练

集中笔试

114

Page 117: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11 就业

指导

1 知识目标

(1)了解就业是成才的平台;(2)了解

专业职业事业的内在关系;(3)了解确立

就业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过程方

法和要求;(4)掌握了解就业方针政策;

(5)掌握撰写自荐书的步骤和要求;(6)掌握和运用求职应聘的技巧和方法;(7)掌握职业心理调适的内容方法和步骤;(8)掌握就业协议书的相关知识并独立进行签

订协议;(9)掌握相关就业手续的办理程

序;(10)掌握择业应具备的能力;

2 能力目标

(1)能弄清就业形势与政策,形成合理的

就业期望;(2)能确立就业目标制定职业

生涯规划;(3)能制作求职简历;(4)能运用求职面试的技巧和方法进行求职择

业;(5)能进行择业心理调适;(6)能

熟练进行就业协议书填写与就业手续办

理;(7)能理性选择投资领域,能够分析

创业环境;

3 素质目标

(1)通过收集信息,培养学生具有处理汇

总信息的能力;(2)通过求职面试,培养

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3)通过岗位应聘,培养学生具有自

主学习能力写作能力;(4)通过就业训练,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5)通过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人

际沟通和团队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

分为四个模块。第

一个模块为总论,

包括就业指导就业

制度和就业形势;

第二个模块为求职

准备,信息材料收

集和了解政策程

序;第三个模块为

技巧,包括求职择

业的方法与技巧;

第四个模块为权益

保护,包括就业权

益保护就业心理自

我调适及适应社

会。

30 讲授分

组讨论

平时 30%+项目实践 30%+期 未 考 试

40%

12 大学生安

全教育

1 知识目标

(1)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2)了解安全基本知识;(3)了解与安全问题

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4)掌握安

全防范技能防灾避险能力;(5)掌握安全

信息搜索与安全管理技能,提高大学生安

全意识危机应对能力;

2 能力目标

(1)能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把安全问

题与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

合,为构筑平安人生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2)能理解安全问题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3)能了解相关的安全问题分类知识以及

安全保障的基本知识;(4)能提高大学生

安全意识危机应对能力。

3 素质目标

(1)通过学习学会自护自救的能力;(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具有互助互救的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因事制宜

机智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4)通过项目

活动,让安全警钟时刻在学生头脑中敲响。

分为九个章节。第

一个章节为校园安

全;第二个章节为

实验教学安全;第

三个章节为出行安

全风险;第四个章

节为消防安全;第

五个章节为治安防

范;第六个章节为

网络安全;第七个

章节为自然灾害;

第八个章节为大学

生社会实践安全;

第九个章节为安全

救护常识。

16 讲授分

组讨论

过程性考核

40%+期未

考试 60%

13 职业生涯

规划

1 知识目标

(1)了解与人交流沟通的方法技巧;(2)了解职业生涯的内涵以及职业发展的阶段

特点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步聚,理解职业生

涯规划的重要性和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

特点;(3)掌握非正式评估自我认知的方

法和利用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评 MBTI 测评

等测评工具分析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

分为六个模块:1.建立生涯与职业意

识;2.职业生涯发

展规划;3.职业生

涯规划设计与评

估;4.求职过程指

导;5.职业适应与

发展;6.创业教育

24 讲授分

组讨论

过程性考核

40%+期未

考试 60%

115

Page 118: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值观的方法;了解职业价值取向的内涵以

及 13种职业价值取向的表现;(4)了解

兴趣性格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理解“兴趣能培养”和“性格可以调适”对职业生涯

发展的重要意义;(5)了解职业信息收集

的途径和方法,了解职业信息的分析选择

方法;(6)了解所学专业及其对应的职业

(职业群)和相关行业,了解岗位分析包

括的内容和方法,理解职业对从业者的素

质要求和能力要求;

(7)了解职业决策的意义和方法,掌

握职业生涯规划书的设计制作方法。

2 能力目标

(1)能够良好地与人交流沟通合作完成任

务;(2)能利用正式和非正式测评工具分

析自己的性格兴趣技能和价值观;(3)能

通过查阅资料网络搜索人物访谈实地考察

或观看影像资料了解收集职业信息,能分

析综合职业信息,并分析各种可能选择的

途径;(4)能够辨认自己在重大问题上常

用的决策风格,掌握计划型的决策方案;

(5)能够为自己的生涯发展设立近期目标

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

划;(6)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生涯计划

的评估和调整方案;(7)能够根据职业生

涯规划的步聚和方法设计制作自己的职业

生涯规划书。

3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和团队

合作精神;(2)通过分析职业与人生,培

养学生正确处理好“人选职业”与“职业选

人”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主动适应社会适

应职业的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

价值取向;(3)通过感受职业规划的重要

性,培养学生关注职业生涯规划和未来职

业发展的意识;(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

职业理想,认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重

要性,树立高职生能成才的信念和“融入社

会,自己职业才能良好发展“的意识,让学

生树立既能满足本人发展需求又能满足社

会发展需要的价值取向。

14 第二

课堂

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学生综

合素养。

第一课堂之外的各

类大赛、素质提升

类活动等。

36 实践教

过程性记录

考核

15 计算机应

用基础

素质目标

1、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2、具有良好的职业规范能力和较强的创新

精神

3、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即信息的收集、

整理、创新能力

4、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学会与人沟通、

协作的工作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计算机基本知识、特点及应用;

2、了解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应用和计算

机管理与维护;

3、理解 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及特点

1.认识计算机

2.计算机信息录入

技术

3.Windows7 操 作

系统

4.Office 办公软件

Word 、 Excel 、

Powerpoint 的基本

操作

5.Internet基本操作

6.信息检索

7.电子邮件

8.计算机安全技术

56 项目化

教学

平时成绩+项目考核+上机

综合考核

116

Page 119: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三)专业(技能)课程

表 4 专业(技能)课程描述

序号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主要

教学

方法

考核方式

1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培

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智能交通系统概念 2.掌握 ITS 系统组成 3.熟悉

交通规划 4.熟悉 Vissim 软件使用

能力目标:

1.了解 ITS 系统框架 2.熟悉交通规划的常见方法 3.熟

悉Vissim 交通仿真软件 4.了解先进的交通理念5.会分

析交通影响因素

1.ITS 以及交通

设计概论

2.交通设计基础

3.城市交通设计

4.VISSIM 软件使

30

讲 授

法 ,

案 例

教 学

法,

项目

教学

平时成绩

(10%)+项

目考核

(40%)+期

末考核

(50%)

2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3.培

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

践能力

知识目标:

1.掌握常见电路定律 2.熟悉简单电路分析方法 3.掌握

三相电4.掌握交流电动机5.熟悉半导体二极管及基本电

路 6.熟悉基本放大电路 7.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 8.熟

悉555定时器 9.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和小规模逻辑电路

能力目标:

1.熟悉常见电路分析方法 2.会使用 multisim 仿真软件

3.了解三相电及交流电动机基础知识 4.掌握二极管和基

本放大电路的应用及实现 5.掌握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

电路实现 6.熟悉 555 定时器的基本功能及应用 7.熟悉

基本逻辑门电路和小规模逻辑电路的实现方法

1.电路分析

2.三相交流电、

交流电动机

3.multisim 软件

使用

4.半导体二极管

及基本电路 5.

基本放大电路

6.集成运算放大

7.基本逻辑门电

路和小规模逻辑

电路

90

讲 授

法,

案 例

教 学

法,

项目

教学

平时成绩

(10%)+项

目考核

(40%)+期

末考核

(50%)

3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 3.

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动

手实践能力

知识目标:

1.掌握安全用电 2.掌握基本电路规律 3.掌握电路分析

过程及方法 4.熟悉三相交流电 5.掌握模拟电路 6.掌握

中规模数字电路

能力目标:

1.掌握安全用电基本要求 2.会基本电路的分析过程 3.

掌握基本电路规律 4.熟悉三相交流电 5.掌握各种电子

元器件的特性 6.掌握电路的故障排除方法 7.会分析较

复杂的模拟电路的功能及故障排除 8.会中规模逻辑电路

的分析及故障排除

1.安全用电

2.电路分析

3.三相交流电

4.电子元器件特

5.电路故障排除

如典型模拟电路

和数字电路

52

项目

教学

平时成绩

(20%)+项

目考核

(80%)

4

CA

D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认真负责精神 2.培养学生语

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力,

提高空间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严谨、认真、

细微的工作作风与科学的工作方法

知识目标:

1.熟悉投影原理 2.熟悉三视图基本知识 3.掌握尺寸

标注方法 4.掌握专业绘图方法

1.交通工程制图

基本知识

2.投影基本知识

3.三视图基本知

4.尺寸标注方法

5.交通专业制图

如交通标志、桥

64

讲 授

法,

案 例

教 学

法,

项目

教学

平时成绩

(10%)+项

目考核

(40%)+期

末考核

(50%)

117

Page 120: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能力目标:

1.用投影理论(主要是正投影)表示空间形体的图示法

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法 2.熟悉国家制图标准,掌

握绘制与阅读工程图的技能 3.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力,

提高空间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严谨、认真、

细微的工作作风与科学的工作方法

梁、公路的设计

5

Py

th

on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

3.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

1.熟悉变量与字符串 2.熟悉数据结构 3.熟悉函数 4.

熟悉面向对象的方法 5.了解文件操作 6.掌握模块与

包 7.熟悉网络编程 8.了解正则模块 9.熟悉多线程 10.

熟悉 GUI 编程

能力目标:

1.能够 Python 开发的基础知识 2.熟悉常用模块的使用

3.掌握网络编程的基本方法 4.掌握多线程的应用 5.建

构一个 GUI 应用

1.Python 的变量

与字符串 2.面向

对象的方法

3.Python 中的模

块与包

4.文件操作的应

用 5.使用多线

程进行编程 6.

基于 TCP/IP 协

议的网络编程

7.区域交通信号

控制设计 8.

基于 GUI 的应用

程序开发

60

讲 授

法,

案 例

教 学

法,

项目

教学

平时成绩

(10%)+项

目考核

(40%)+期

末考核

(50%)

6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

3.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

1.熟悉周期、相位、绿信比 2.掌握标志、标线 3.掌

握 RS485、以太网 4.熟悉交通量、出行统计

能力目标:

1.了解我国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2.理

解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硬件设施,各种标志和标线、信号

控制机、信号显示器等的功能、结构 3.熟悉信号机控制

面板的功能 4.熟悉交通信息采集、传输与数据处理流程

5.掌握交通信号机日时方案的设计与配置 6.掌握交通

信号机安装、调试维护 7.掌握交通控制 UTC 软件使用

1.交通信号机的

安装、设置和维

2.信号灯人工配

时、计算机模拟

配时、配时设计、

路口信号控制器

软件,交通信号

响应 及自 适应

3.城市道路交通

标 志 和 标 线

4.平面交叉口控

制设计

5.单个交叉口交

通信号控制设计

6.干线交叉口交

通信号协调控制

设计

7.区域交通信号

控制设计

8.交通信息采

集、传输与处理

64

讲 授

法,

案 例

教 学

法,

项目

教学

平时成绩

(10%)+项

目考核

(40%)+期

末考核

(50%)

7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

3.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

1.熟悉模拟与数字信号 2.熟悉摄像机、镜头结构 3.

掌握解码器、DVR、视频矩阵、拼接大屏结构

能力目标:

1.了解交通监控系统各设备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

2.理解交通监控系统组成与结构 3.掌握智能交通监控设

备进行安装、配置、调试和维护 4.掌握交通监控系统设

计及集成

1.交通监控设备

认知 2.监控方案

设计 3.监控系统

接线 4.混

合交通监控集成

系统搭建 5.硬盘

录像机操作、矩

阵控制主机基本

操作 6.网络监控

管理软件操作 7.

监控故障解决

64

讲 授

法,

案 例

教 学

法,

项目

教学

平时成绩

(10%)+项

目考核

(40%)+期

末考核

(50%)

8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 3.

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

1.制作流水灯

2.点亮点阵

3.智能温控小风

扇制作

64

讲 授

法,

案 例

教 学

平时成绩

(10%)+项

目考核

(40%)+期

118

Page 121: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1.了解 MCU 概念 2.掌握 GPIO、LED、PWM 、I2C 原理 3.

掌握回调函数 4.掌握定时器 5.了解操作系统

能力目标:

1.了解Python开发板布局与功能 2.理解Python开发板

各模块原理3.熟悉开发板与传感器连接与数据通信4.掌

握传感器库的调用与功能应用

5.掌握创意产品设计与制作

4.机器人舵机控

5.直流、步进电

机控制

6.智能寻迹小车

设计与制作

法,

项目

教学

末考核

(50%)

9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 3.

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自动化运维概念 2.掌握 Linux 命令 3.熟悉运维

库使用方法 4.掌握网络通信

能力目标:

1.了解智能交通系统框架 2.熟悉Linux系统安装与基本

使用3.熟悉Python基本用法4.掌握 Python常用运维库

5.掌握智能交通系统自动化运用实战

1.linux 系统使

用方法

2.Python 基本语

3.Python 常用运

维库入门 4.

路由器与交换机

自动配置

5.服务器状态自

动采集

64

讲 授

法,

案 例

教 学

法,

项目

教学

平时成绩

(10%)+项

目考核

(40%)+期

末考核

(50%)

10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

3.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 PCB 概念 2.掌握电机与舵机控制方法 3.掌

握 I2C、PWM 原理 5.掌握图像矩阵

能力目标:

1.了解单片机 MCU 各个模块的功能

2.熟悉电机舵机等编程应用

3.掌握 PCB 设计与制作流程

4.掌握智能小车产品设计与制作方法

1 PCB 设计与制

2.智能小车制作

3.程序编写与调

4.电路模块功能

优化

5.智能小车综合

调试

26

项目

教学

平时成绩

(20%)+项

目考核

(80%)

11

Py

th

on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

3.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大数据概念 2.熟悉网络爬虫概念 3.了解数据

清洗概念 4.了解数据挖掘概念 5.了解面向对象概念

能力目标:

1.了解大数据应用场景 2.熟悉大数据应用三方库 3.熟

悉从 CSV、Excel、XML、JSON 和 PDF 文件中提取数据的

方法 4.熟悉网络爬虫的方法 5.掌握各种数据清洗与分

析技术 6.掌握数据可视化方法 7.掌握用 Python 完成数

据获取、数据清洗、数据可视化的流程

1.数据获取与存

2.数据清洗:研

究、匹配与格式

3.数据清洗:标

准化和脚本化

4.网页抓取:获

取并存储网络数

5.高级网页抓

取:屏幕抓取器

与爬虫 6.数

据可视化

64

讲 授

法,

案 例

教 学

法,

项目

教学

平时成绩

(10%)+项

目考核

(40%)+期

末考核

(50%)

12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

3.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

1.掌握设计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电路 2.熟悉电子产品设

计电路的仿真 3.掌握电子产品的原理图绘制与 PCB 设

计 4.掌握电子产品的 PCB 制作

能力目标:

1.使用信号源产生信号

2.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

1.正弦波电路的

仿真 2.方波电

路的仿真 3.三

角波电路的仿真

4.稳压电源的仿

5.原理图绘制

6.PCB 设计

7.监控故障解决

64

讲 授

法,

案 例

教 学

法,

项目

教学

平时成绩

(10%)+项

目考核

(40%)+期

末考核

(50%)

119

Page 122: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3.掌握电子产品的原理图绘制与 PCB 设计

4.掌握电子产品的 PCB 制作

13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神

3.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整体结构 2.了解机械调校与设计

3.熟悉电源模块 4. 熟悉 PCB 设计实例

5. 掌握智能车巡线技术 6.熟悉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7.掌握机械调校 8.熟悉程序设计

能力目标:

1.了解智能汽车整体结构 2.掌握嵌入式 C 语言编程 3.

掌握PCB电路板设计与制作 4.掌握汽车机械调校与设计

5.掌握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1.电子元件与电

2.控制器与传感

3. C 语言的应用

4.电机控制系统

设计

5.智能车巡线技

6. PCB 设计实例

7.机械调校与设

64

讲 授

法,

案 例

教 学

法,

项目

教学

平时成绩

(10%)+项

目考核

(40%)+期

末考核

(50%)

(四)专业核心技能概要

表 5 专业核心技能概要

序号 技能名称 内涵及要求 考核鉴定方式

1交通信号采集与控制能力

能够对交通信号机进行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够配置交通信号机常用的配时方案能够采集和处理交通信息并优化交通控制方案

交通信号机操作考核

2网络构建与管理的能力

能够完成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能够完成中小型企业网络组网能够处理现有网络故障

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考证

3交通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

能够完成交通数据的挖掘,通过网络爬虫获取交通数据能够完成交通数据的清洗能够完成交通数据的可视化操作

数据挖掘、清洗与可视化操

作考核

4智能交通监控系统平台搭建

的能力

能够安装并调试内外场监控系统能够搭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ATMS 平台能够使用 ATMS 平台中各个子系统的功能

监控设备组网与ATMS平台的

搭建考核

5智能交通系统集成与运维的能力

能够搭建智能交通系统集成与运维平台能够通过网络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够对数据进行可视化能够完成对设备故障进行报修、派单和反馈等功能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集成与运维操作考核

6智能交通创意产品设计

能够完成交通报警灯、电子时钟、简易红绿灯、超声波测距等设计能够完成基于 MCU 的实战交通数据网关平台的开发、实战交通监控系统开发

创意产品设计与制作考核

八、教学计划与运行安排

按 6个学期安排教学计划,在校学习 4个学期,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学期,教学运行 20 周,其中课程计划安排 15 周,国防教育与军事技能训练安

120

Page 123: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排 2周(包含在 20 周之内);

第二、三、四学期,教学运行 20 周,其中课程计划安排 18 周;

第五、六学期安排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共计 40 周。

表 6 学期教学计划安排

项目

周数

学期

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

教学运

行周数课堂

教学

期末

考试

专周

实训

教学

机动

入学

教育

国防

教育

社会

实践

实习就

业教育

1 15w 2w 1w 2w ★ 20w

2 16w 2w 2w ★ 20w

3 16w 2w 1w 1w ★ 20w

4 16w 2w 2w ★ ★ 20w

5、6 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共计 40周 40w

合 计 120w

九、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另附)

(二)按整周安排的专业实训/技能训练课程

表 7 按整周安排的专业实训/技能训练课程一览表

序号修习类别

实习/实训/技能训练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考核方式

按学期分配周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必修 电工实训 2 52 考查 2w

2 必修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

1 26 考查 1w

2 必修智能交通创意产品设计课程设计

2 52 考查 2w

3 必修 认识实习 2 48 考查 2w

4 必修 跟岗实习 6 144 考查 6w

5 必修 顶岗实习 32 576 考查 12w 20w

121

Page 124: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三)各类课程学时分配

表 8 各类课程学分和学时分配与所占比例

课程类别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学分数 比例 学时数 比例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公共基础课45.5 28.6% 766 27.9% 456 310

综合素质拓展课

专业基础课程 28.5 17.9% 518 18.9% 194 324

专业核心课程 25 15.7% 372 13.6% 160 212

专业方向或拓展课 20 12.6% 320 11.6% 160 160

认识、跟岗、顶岗实习 40 25.2% 768 28% 0 768

其中:选修课 18 11.3% 276 10.1% 180 96

学时合计 2744 970 1774

学分合计 159

十、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教学需教师 6名;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职业

拓展课程、顶岗实习等教学需教师 8名(其中包括至少 1名来自行业企业的外聘教师)。

双师比例不低于 60%

1.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应精通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相关理论和知识,了解国内外智能交通技

术发展动态,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专业建设,更新教

学内容,提高毕业生的工作适应能力,掌握国内同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状况,有能力组

织、带领专业教学团队开展教学改革和技术科研服务。

2.骨干教师

骨干教师应掌握网络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技术、交通数据

采集、数据传输与处理等技术,协助专业带头人制定专业标准、参与课程体系改革;主

持或参与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建设。

122

Page 125: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3.企业兼职教师

企业兼职教师要求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从生产一

线选聘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经过教学组织等培训成为专业教学、实训和实习指导

教师。

4.师资条件

为了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动态组合、团结

合作”的具有“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

(二)教学设施

1.实训基地

本专业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产品生产、技术服

务,因此需要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室应满足 45 人/班,根据实训教学类别需求如下表:

表 9 实训教学场所与功能

实训教

学类别

实训场所

名称

实训场所

面积(m3)

功能

主要实训项目 对应主要课程

专业基

础技能

训练

电工实

训室80

1.导线制作 2.照明电路安装

3.万用表使用 4.电路故障排除

5.继电器-接触器电路安装

电工电子技术

电子实训

室80

1.面包板使用 2.搭建简单电子电路

3.直插元器件焊接 4.贴片元器件焊接

5.单片机最小系统焊接 6 电路设计与制作

电工电子技术

网络工程

实训室80

1.交换机本地配置 2.搭建简单的局域网

3.VLAN 划分与通信 4.路由器配置

5.静态路由配置 6.动态路由配置

7.使用广域网实现多分支企业局域网通信

8.ACL 配置 9.使用 NAT 实现互联网访问

网络构建与管理

单片机实

训室80

1.LED 灯闪烁 2.GPIO 3.中断与数码管显示

4.步进电机 5.总线数据传输 6.液晶显示器使用

7.温湿度传感器使用 8.模数与数模转换

单片机与 C语言

程序设计

单片机应用课程

设计

工程制图

与 CAD 实

训室

80

1.点与直线绘制 2.平面绘制

3.投影变换 4.曲线与曲面绘制

5.交通标志标线绘制 6.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绘制

工程制图与 CAD

专业核

心技能

训练

交通信息

采集与控

制实训室

80

1.信号机安装与维护 2.信号机电路连接

3.信号机配时调优 4.信号机数据采集

5.UTC 软件应用

城市道路交通信

息采集与

控制技术

视频监控

实训室80

1.摄像头安装与调试 2.摄像头电路连接

3.摄像头接口调试 4.摄像头数据采集

5.监控系统组网 6.数据应用(电子警察、卡口)

智能交通监控系

统与技术

智能交通 80 1.交通数据挖掘 2.网络爬虫获取交通数据 基于Python的智

123

Page 126: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大数据实

训室

3.交通数据处理清洗 4.交通数据的可视化操作

5.交通大数据应用

能交通大数据应

智能交通

创意产品

创客实训

80

1.交通报警灯制作 2.电子时钟制作

3.交通控制系统制作 4.汽车转向系统制作

5.蓝牙小车制作 6.自动寻迹小车制作

7.自动屏障小车制作

智能交通创意产

品设计

智能交通创意产

品设计课程设计

专业拓

展技能

训练

智能汽车

设计与制

作实训室

80

1.车模组装 2.机械安装

3.电机驱动电路制作 4.电源模块制作

5.舵机安装与调试 6.电路焊接 7.综合联调

智能汽车系统设

计(嵌入式系统)

云计算与

大数据实

训室

80

1.云计算与大数据环境搭建

2.HDFS 文件系统搭建 3.MapReduce 环境搭建

4.合并去重 5.整合排序 6.信息挖掘

云计算与大数据

概论

3D 打印技

术实训室80

1.光固化快速成型机、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机操作

2.机械零件打印 3.交通标志打印

4.模拟交通立杆打印

3D 打印技术

电气控制

与 PLC 实

训室

80

1.摇臂钻床机床控制线路的 PLC 改造

2.运料小车自动往返 PLC 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与维

3.工业机械手 PLC 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与维护

4.交通灯、霓虹灯 PLC 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与维护

电气控制与 PLC

(2)校外实训基地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要建成高效依托型校外实训基地,需满足以下要求:

企业人员深度参与专业建设,聘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

企业每年接受的顶岗实习学生不低于 5名,实习时间不低于 6个月;

企业每年接受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学生不低于 2批次;

每年聘请企业高技能人员开展专业知识讲座不低于2次,专业实践教学不低于1名;

2.信息网络教学条件

需要在线教学资源建设平台、学生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师生在线互协和教学质量诊

改平台。

(三)教学资源

1.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与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乐山易华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安岳交通警

察大队、简阳交通警察大队等企事业单位合作,紧跟智能交通行业发展,遵循高等职业

教育规律,在本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发涵盖专业

培养目标、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教学安排、教学条件

等内容的课程教学标准。

2.开发课程资源

将各类课程资源进行疏理、整合,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

124

Page 127: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进行课程教学资源开发。校企合作开发视频监控技术、信号机操作的相关课程资源,制

作便于学生学习的专业模块实训指导手册等助学课件,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工程,开

发以项目化、职业化为特征,以岗位技能培养为重点,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模式的核心课程,采用课程组集中备课方式,制作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网络课程等课

程教学资源。

3.图书资料

(1)教材选用

教材选用注重实用,教材内容侧重当前行业主流技术并有一定的超前性,注重多媒

体技术与传统纸质教材的结合,增加教材的新颖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灵

活的学习中拓展本学科领域的知识面。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突出技能训练,鼓励

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特色鲜明的专业课校本教材。

(2)图书配备

加强视频监控技术、信号机操作等教学资源的配备和开发,结合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推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线课程资源的建设。

4.信息化资源

(1)以学习者为中心来设计和制作教学资源,资源展示界面设计精致美观,操作风

格统一,画面简洁,突出主题,有层次感,具有良好的人机对话机制,实现资源互动及

虚拟仿真功能,易学易用。

(2)资源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专业教学资源内容选取应体现基础理论以应用为

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教学需要加强针对性

和实用性;在实践教学中强调职业岗位实际工作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

严格训练。

(四)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行任务

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突出“教学练创”一体化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

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重视学生情感、职业素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

养。

(五)教学评价

125

Page 128: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1.公共基础课程和综合素质拓展课程考核、评价

突出学生人文社会素养知识的掌握、学习态度的考核。

2.专业课程考核、评价

专业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评价与考核要注重过程、突出能力的考核,体

现综合素质的评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项目结果考核;考核内容、方法与职业、行业标

准接轨。

3.顶岗实习考核、评价

认识实习考核由专任教师评定,跟岗实习考核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

评定,以企业评价为主,顶岗实习严格执行本专业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考核由企业指导

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评定,以企业评价为主。校内指导教师主要根据学生的顶岗实

习工作日志、顶岗实习报告(总结)和对学生的指导记录进行评定;企业指导教师主要

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工作态度、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职

业素质提高情况进行评定,并填写《顶岗实习鉴定表》。

4.“学分替代”的考核评价改革

根据学院“学分”管理相关制度,制定本专业“学分”改革实施管理办法,报学院

教务处备案。实施“以赛代考”、“以证代考”、“以产代考”、“以创代考”的多种

灵活的考核与教学评估方式。定期举办和组织参加技能比赛,以学生参赛的结果计成绩,

评价教学质量;在校内外企业的工作现场,以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与产品作为考查对象,

依据产品质量标准、企业管理标准,将企业对学生工作能力的考核标准与学校教学中的

考核标准统一起来,由企业人员与教学人员共同评定学生学习效果,实现教学评估的立

体化。

(六)质量管理

1.院系教研室三级质量监控管理体系

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建立了院、系、教研室三级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制定了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督导管理办法》、《乐山职业技术学院院系两级教育督导管理

实施细则(试行)》、《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规定(试行)》、《乐

职院学生督导信息员制度实施办法》、《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管理办法(试行)》等

管理制度。形成了院系两级督导评教、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等日常工作规范,学院督导

126

Page 129: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处开展常规督导和专项督导,定期发布督导简报,有效的促进了教风、学风建设,为形

成良好校风奠定了基础。

2.开展本专业的诊断改进

(1)质量保证与诊断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专业层面、课程层面构建专业质量保证、课程质量保证诊断体系。

将从专业建设规划与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执行、教学团队建设状态、实

践教学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社会服务、专业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诊断指标的构建。其

中专业建设规划是否科学、规范,专业办学定位是否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国家标准

和企业要求,人才培养目标中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毕业率、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就

业对口率是否达到标准。课程建设中课程建设规划、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

学(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程考核、教学评价、顶岗实习)、课程资源(教材选用与

建设、数字教学资源应用与开发)作为评价的因素。师资队伍建设主要评价校内专任教

师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成果,教师顶岗实践情况与“双师型”教师比例,校外实训

教师的执教能力、指导学生实训的知识技能水平。实践教学建设评价主要从实践教学条

件、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与管理、企业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组织管理等方面评价。

(2)加强过程性诊断,形成阶段性报告

专业诊断过程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明确责任,实时监控教师、学生等

参与教学管理的情况,加强日常教学督导,日常管理考核分析,设计良好的工作绩效、

质量管理成效分析制度。

(3)依据诊断报告,及时反馈整改

通过对诊断报告进行分析研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到解决方法,进一步突出

专业特色与加强社会服务。

十一、毕业要求

(一)思想品德和操行考核合格

由学院学工部根据学院现行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品德和操

行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不获得毕业资格。

(二)最低学分要求

127

Page 130: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本专业学业毕业的最低学分数为 159 分,严格执行学院学分制管理制度,达不到最

低学分数要求的,将延期毕业。

(三)其他专项能力要求

1、英语取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A或 B级证书,或通过校内同等水平考试;

2、大学计算机二级以上证书或通过校内同等水平考试;

3、取得电工中(高级)或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十二、建议与说明

(一)继续专业学习建议

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建议通过专升本考试,继续专业的本科教育。在参加工作之后,

建议通过非脱产教育参加本科和工程硕士的学习深造,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其他说明

本方案在实施时应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质量评价标准,建立质量激励机制,强

化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与考核,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同时在

校生家长、毕业生及用人单位三方评价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

适应性。

专业主任(专业负责人)签字:

公共课程部主任签字:

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字:

系部教学副主任签字:

系主任签字:

系部公章:

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签字:

编制时间: 年 月 日

128

Page 131: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019级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模块

修习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计划课时数 学期及周课时安排(周课时*周数) 考试形式(集中/随堂)

考试方式(笔试/非笔试)

考试用时(1h/2h)

教学责任单位

合计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一、公共基础课

必修 11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6 12 4*12 集中 笔试 2h 思修教研室

必修 1108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72 56 16 4*18 集中 笔试 2h 概论教研室

必修 01024A 形势与政策1

1

8 8 0

第一学期8学时,每周4学时,行课2周;其余学期8学时,每周2学时,行课4周(不计周学时)

集中 笔试 1h

形策教研室

必修 01024B 形势与政策2 8 8 0 集中 笔试 1h

必修 01024C 形势与政策3 8 8 0 集中 笔试 1h

必修 01024D 形势与政策4 8 8 0 集中 笔试 1h

必修 01017 应用写作 2 32 22 10 2*16 集中 笔试 1h 语文教研室

必修 17008 工程数学 4 64 64 0 4*16 集中 笔试 2h 数学教研室

必修 01015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56 28 28 4*14 随堂 非笔试 1.5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研室

必修 11074 大学英语上

6

28 14 14 2*14 集中 笔试 2h/1h 英语教研室

必修 11075 大学英语下 72 36 36 4*18 集中 笔试 1h/2h 英语教研室

必修

11072 体育与健康上

4 64

2 26 2*14 随堂 非笔试

体育教研室

11073 体育与健康下 2 34 2*18 随堂 非笔试

小计 28 468 292 176 12 16 0 0

129

Page 132: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019级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模块

修习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计划课时数 学期及周课时安排(周课时*周数) 考试形式(集中/随堂)

考试方式(笔试/非笔试)

考试用时(1h/2h)

教学责任单位

合计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二、综合素质拓展课

必修 11011 国防教育及军事技能训练 2 60 0 60 第2、3周 学工部

必修 04930 职业生涯规划 1.5 24 14 10 2*12 随堂 笔试 1 德育教研室

必修 04554 心理健康教育 2 32 16 16 2*16 集中 笔试 1 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

必修 00003 就业指导 2 30 20 10 2*15 随堂 笔试 1 德育教研室

必修 24564 大学生安全教育 1 16 16 0

每学期安排4学时,第一学期为第4周和第18周,第二、三学期为第1周和第18周,第四学

期为第1周和第15周,每周2学时。(不计周学时)

集中 笔试 1 德育教研室

必修 05001 创业基础 1 16 14 2 4*4 随堂 笔试 创新创业教研室

必修 第二课堂 2 36 0 36 学院团委

小计 11.5 214 80 134 3 2 0 2

任选

全院统一开设,学生任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共党史、艾滋病性与健康、音乐、美术、书法、篮球、足球、乒乓球

、象棋、围棋、桥牌等)

6 84 84 0 2*14 2*14 2*14

注意:每学期周课时数中至少预留2课时作为任选课(含专业拓展课模块

的任选课)的课位。

小计 6 84 84 0 2 2 2

130

Page 133: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019级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模块

修习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计划课时数 学期及周课时安排(周课时*周数) 考试形式(集中/随堂)

考试方式(笔试/非笔试)

考试用时(1h/2h)

教学责任单位

合计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三、专业基础课

必修1 31275 现代交通工程技术 2 30 24 6 2*15 集中 笔试 1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2 33023 电工电子技术 5 90 30 60 6*15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3 31339 电工电子实训 2 56 0 56 2W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4 31396 Python程序设计 3.5 60 20 40 4*15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5 31409 单片机与C语言应用设计 5.5 96 48 48 6*16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6 31389 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 1 26 0 26 1w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7 31416 网络构建与管理 5.5 96 48 48 6*16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8 31129 工程制图与CAD 4 64 24 40 4*16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基础教研室

四、专业核心课程

必修1 31417 城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与控制技术 4 64 32 32 4*16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2 31282 智能交通监控系统与技术 4 64 32 32 4*16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3 31418 基于Python的智能交通大数据应用 4 64 32 32 4*16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4 31331 智能交通创意产品设计 4 64 32 32 4*16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5 31334 智能交通系统集成与运维 4 64 32 32 4*16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6 31419 智能交通创意产品设计课程设计 2 52 0 52 2w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7 31393 职业资格(技能等级)高级认证 3 汽车交通教研室

131

Page 134: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019级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模块

修习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计划课时数 学期及周课时安排(周课时*周数) 考试形式(集中/随堂)

考试方式(笔试/非笔试)

考试用时(1h/2h)

教学责任单位

合计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五、专业方向与拓展课

必修1 81003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 4 64 32 32 4*16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必修2 31333 智能汽车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 4 64 32 32 4*16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小计 62 1018 418 600 12 6 22 16

任选1 03043 网页设计与制作 2 32 16 16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汽车交通教研室

任选2 31420 互联网+交通技术应用 2 32 16 16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汽车交通教研室

任选3 51119 3D打印技术 2 32 16 16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基础教研室

任选4 34057 CAD/CAM软件应用(Solidworks) 2 32 16 16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任选5 31133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运行与维护 4 64 32 32 4*16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任选6 31206 电气控制与PLC 4 64 32 32 4*16 随堂 非笔试 2h 机械工程教研室

任选7 31407 云计算与大数据概论 4 64 32 32 4*16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任选8 31413 人工智能及应用 4 64 32 32 4*16 随堂 非笔试 2h 汽车交通教研室

小计 12 192 96 96 0 2 4 6

六、实习

必修 41218 认识实习 2 48 0 48 2w

必修 41219 跟岗实习 6 144 0 144 6W

必修 03110 顶岗实习 32 576 0 576 12W 20W

合计 159.0 2744 970 1774 29 28 28 24

132

Page 135: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2019 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

专业代码:560309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生,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学制与学历

基本学制为三年,最长修业年限不超过六年;

学历为全日制专科。

四、职业面向

表 1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所属专业类别、行业及主要就业岗位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和创业创新精

神,掌握机械结构设计、机械装调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计算机编程及控制技术、视

觉与传感器应用技术、工业总线集成技术和工业机器人应用操作等技术,具有工业机器

人安装、调试、维护及初步的机器人生产线集成与维护能力,能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装备制造(56)

自动化(5603)

通用设备制造业(C34)汽车制造业(C3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8)仪器仪表制造(C40))

设备工程技术人员(2-02-07-04)

1.工业机器人设备操作与编程2.工业机器人维护与管理3.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设计安装与调试4.工业机器人的销售与售后

1.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证书2.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工证书3.电工中(高)级证书4.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证书

133

Page 136: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运行维护与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面向工业机器人及其关联设备制造商、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和应用

企业就业,主要就业岗位有工业机器人设备操作、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设计和装调、工

业机器人系统维护与管理以及销售客服工程师、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热爱祖国,能够准确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

(2)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了解中国制造业发展和世界制造业发展,理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能够与同行或业界进行专业技术领域的沟通和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4)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人际交往与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相关工程活

动中适应角色转换,能够和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有效的团队合作,并能在团队中

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5)具有认真学习的态度、求索的精神、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

(6)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岗位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对社

会、安全、环保、质量、健康、法律以及文化影响等方面的责任,具有敬业精神、进取

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知识

(1)掌握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关的政治思想理论、国防军事、人文社科、法律道

德、身心健康、职业发展和创业基础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本专业必需的英语知识、数学和计算机信息技术;

(3)掌握电工的基础知识和安全用电及救护常识;

(4)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集成器件、单片机和传感器应用知识;

(5)掌握交流调速技术的应用知识;

(6)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工装夹具设计与选用和数控机械零件加工的知识和

方法;

(7)掌握运用 CAD/CAM 进行机械设计的知识和方法;

134

Page 137: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8)熟悉机械系统绘图与设计的知识和技术方法;

(9)熟练掌握机械传动、液压与气动系统应用的基础知识;

(10)熟练掌握 PLC、变频器、触摸屏、组态软件控制技术的应用知识;

(11)熟练掌握计算机接口、工业控制网络和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的基础知识;

(12)熟练掌握工业机器人原理、操作、编程与调试的知识;

(13)熟悉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和 ISO 标准、标准零件的国家标准和精度设计等标

准、本专业相关的机械和电气等标准以及工业机器人行业的相关标准,了解工业机器人

技术发展变化;

(14)了解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包括生产现场 5S 要求、定置管

理与精益管理知识、安全操作知识和机械加工过程控制与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

3.能力

(1)能读懂机器人应用系统的结构安装图和电气原理图,整理工业机器人应用方

案的设计思路;

(2)能测绘简单机械部件生成零件图和装配图,跟进非标零件加工,完成装配工

作;

(3)能应用操作机、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绘制逻辑运算程序;

(4)能安装、调试、维护、保养工业机器人及应用系统,能排除中等复杂程度的

电气及机械故障;

(5)能根据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作要求,编制、调整工业机器人控制程序;

(6)能进行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的辅助设计,编制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的说

明文件;

(7)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解决实际工作过程

中的问题,具有文献检索与资料查询、计算机和网络运用能力;

(8)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相关的英语书刊、资料;

(9)能够与业界同行在专业技术领域进行交流和沟通,撰写行业调研报告和技术

设计方案,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10)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合格标准和心理健康标准,具有科学锻炼身体的基

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

135

Page 138: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六、人才培养模式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应用性、技术性、操作性和综合性很强,学生仅从课堂上和书

本里是很难理解和掌握操作技能的。本专业通过与企业和行业合作,以机电工程为基础,

以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设计、编程操作、维护管理、调试维修等知识、技术与技能

培养为重点,坚持系统培养,采用“2.5+0.5”分段培养学制,2.5 年在校内完成专业知

识、技术与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养成学习和训练,0.5 年在企业顶岗实习进行岗位综合能

力提升,实施“两线推动、三项融合、项目引导、分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两线推动、三项融合:本专业与南京埃斯顿自动化集团、四川德恩精工科技有限公

司和成都慧盈德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将“专业知识、技术与技能、创新创业能力、

职业素养”融合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共同推动专业人才培养。

项目引导、分层递进:通过分析工业机器人岗位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按照工作任

务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递进关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堆垛工业机器人、搬运

机器人、CNC 上下料机器人等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实行“教学做创”合一的教学模式,

达到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

素养。

学生学校 企业

专业基础技能

课程模块(企业案例)

专业(岗位)核心技能

(专项项目)

岗位综合实践能力(真实的企业项目)

顶岗实习

专业(岗位)综合技能

(综合项目)

企业参与

提供企业项目

企业主导

培养与管理

企业指导

提供教学案例

校内教师参与

指导与管理

校内教师主导

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教师主导

应用企业案例

知识与技术技能、创新创业能力、职业素养提升

图1 “两线推动、三项融合、项目引导、分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136

Page 139: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七、课程设置

(一)课程体系总览

课程体系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结合了电气自动化、机械设计、传感器应用、

加工工艺等专业技能,充分借鉴了数控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成熟规

划,对接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工、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融入了新

形态、新思路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资源的优势,使学生更乐于学习。在制

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深入分析了职业的岗位技术领域和工作任务,明晰了各个岗位所

需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的需求,在“平台+模块”的智能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基础

上,联合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化设计,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优

化,制定了体现“岗位对接”和“能力对接”的课程体系,系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并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表 2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能力结构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跨专业能力

专业拓展课程

电气英语、工业智能云服务、云计算与大数据概论、智能制造概论、CAD/CAM 软件应用(Solidworks)、数控编程与加工、数据库技术及应用、Python 程序设计、工厂供配电技术、3D 打印技术、变频技术及应用、工业组态应用技术、生产现场优化管理、机电产品营销、智能检测与数据处理、机电产品选型设计

职业特定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电气控制与 PLC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虚拟仿真工业机器人视觉与传感技术工业机器人系统夹装设计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工业机器人系统装调与维护

核心课程单独实践环节

PLC 控制线路运行维护课程设计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课程设计职业资格考证技能等级认证顶岗实习

行业通用能力

专业基础课程

工程制图与 CAD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单片机 C 语言应用设计

基础课程单独实践环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电工电子实训单片机控制系统运行维护课程设计钳工实训机加工实训

职业关键能力

公共基础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应用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工程数学体育与健康

综合素质课程

国防教育及军事技能训练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素质拓展课程创新实践

137

Page 140: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二)公共基础课程

表 3 公共基础课课程描述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总学

时数

主要教

学方法 考核方式

1

思想道德

修养与法

律基础

1.素质目标:(1)加强培养学生责

任心和时代使命;(2)引导学生树

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3)注重培

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时代精神,

以及正确的道德观与法律思维,做

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4)努

力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

者和接班人。

2.知识目标:(1)掌握《思想道德

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2)掌握新时代、中国

梦、崇高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内涵与时代价值;(3)掌

握中国精神、优良传统道德、革命

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和宪法法律的

基本内容、原则和行为要求。

3.能力目标:(1)初步树立崇高的

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2)树立自觉遵守和维护

国家道德、法律的意识;(3)具有

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以及认识、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

识和能力。

1.思想素质

教育的基本

概念、基本理

论和行为要

求;

2.道德素质

教育的基本

概念、基本理

论和行为要

求;

3.法治素质

教育的基本

概念、基本理

论和行为要

求。

48

讲授法

案例教

学法

问题导

向教学

平时考核

(20%)

项目考核

(40%)

期末考核

(40%)

2

毛泽东思

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

1.素质目标: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

主义国际观分析和观察国际现象认

识国际局势发展的主流和发展趋

势,增强学生对各种国际现象的鉴

别能力和判断能力;促进学生自觉

融入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基本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

培养学生自觉拥护党的领导,自觉

践行党的宗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正确认识

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

涵,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掌握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通过学

《毛泽东思

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

论》课程的教

学体系整合

为三大知识

模块、14 个

教学专题。第

一部分:毛泽

东思想(4个

教学专题);

第二部分:邓

小平理论、

72讲授法

案例法

平时学习

20%+、作

业和实践

40%+理论

考核 40%

138

Page 141: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习,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

地位,充分把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的战略部署。

3.能力目标:能全面了解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把握实事求

是思想路线的确立过程,正确理解

两大理论成果的相互关系;深刻理

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

人民的选择,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

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培养学生理

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实际行动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做贡献。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

学发展观(3

个教学专题),

第三部分:习

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

(7个教学专

题)。

3形势与政

1.素质目标:通过了解和正确认识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实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社会政治理

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

想,增强学生振兴中华和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信念和历史责

任感以及国家大局观念,全面拓展

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塑造“诚、

勤、信、行”和“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融于一体的当代

合格大学生。

2.知识目标:结合当前和今后一个

时期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对学生进

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

帮助学生熟悉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的

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政治、经

济、文化、历史以及社会等多领域

的知识和信息,从而开拓视野、构

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3.能力目标:通过对国内外形势和

国家大政方针的学习和研讨,使大

学生能够厘清社会形势和正确领会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精神,培养学生

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

解力,以及对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

的把握能力,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

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1.本课程的

内容着重围

绕党的基本

理论、基本路

线、基本纲领

和基本经验

进行教育;进

行我国改革

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形势、

任务和发展

成就教育;进

行党和国家

重大方针政

策、重大活动

和重大改革

措施教育。紧

紧围绕国内

外形势、重大

事件、重要时

事和我国的

外交政策,围

绕我省建设

及省情地情

进行教育,以

提高学生对

形势与政策

的认知能力

为着力点,引

导学生正确

把握国内外

40

把课堂

讲授与

形势报

告、专

题讲座

相 结

合,课

堂讲授

教学法

与课堂

研讨相

结合。

平时学习

(30%)

理论考核

(70%)

139

Page 142: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形势的基本

态势。

2.教学内容

以教育部社

政司每学期

下发的《高校

“形势与政

策”教育教学

要点》为内

容,从国内外

的形势出发,

紧密结合中

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的

实际,针对学

生关注的国

际国内热点

和思想特点,

确定教学内

容。

4 应用写作

1.素质目标:培养正确的职业观、

事业观。

2.知识目标:了解、理解、掌握各

种文书的格式规范。

3.能力目标:学生能根据工作需要,

写作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

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和格

式规范的应用文(公文、事务文书、

学业文书、职业文书)。

1.概论、条据

2.求职应聘、

实习报告、论

文、竞聘辞

3.行政公文

4.会务文书

5.管理文书

6.经济文书

7.法律文书

32

情境教

学法,

讲 授

法,案

例展示

法,学

做一体

平时学习

(30%)

实践项目

(30%)

理论考核

(40%)

5计算机应

用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从应用角度出发,

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

与基本操作技能有充分的认识、理

解和掌握;有足够的能力解决日常

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为以后

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

的基础。

1.认识计算

2.计算机信

息录入技术

3.Windows7

操作系统

4.Office 办

公软件 Word、

Excel、

Powerpoint

的基本操作

5.Internet

基本操作

6.信息检索

7.电子邮件

8.计算机安

全技术

56项目化

教学

平时成绩

+项目考

核+上机

综合考核

6 大学英语

1.素质目标:(1)使学生具有良好

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

具有良好的协作能力和处理能力;

(3)收集信息、查阅资料能力;(4)

根据《大学英

语》课程标准

制定依据,该

门课程的教

100

项目教

学法、

情景教

学法、

平时学习

(20%)

实践实训

(30%)

140

Page 143: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根据已有知识进行重构和创新的能

力。

2.知识目标:(1)掌握的总词汇量

应达到6500个单词和1700个词组;

(2)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3)

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

3.能力目标:(1)使学生具有一定

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2)

有较强的组织与英语语言交流表达

能力。

学内容分词

汇、听力理

解、语法、口

语表达、阅读

理解、翻译、

写作几大教

学模块。

角色扮

演法理论考核

(50%)

7 工程数学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能力;

2.知识目标:掌握一元微积分的基

本知识;

3.能力目标:能解决后续课程中的

相关计算问题.

1.函数与极

限;

2.导数与微

分及应用;

3.一元函数

的积分及应

用.

60

问题教

学法、

讲授

法、练

习法

平时学习

(30%)、

项目

(20%)、

理论考核

(50%)

8体育与健

1.素质目标: (1)身体健康目标:

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

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

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营养食

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

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2)心理健康目标:自觉通过体育

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

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

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

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在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

志品质。(3)社会适应目标:表现

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

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形成良

好的行为习惯。

2.知识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

各职业身体工作的特征,掌握与职

业相关的身体素质的知识,了解与

职业相关的职业性疾病的预防与康

复知识。(2)体能目标:通过体育

锻炼,提升与职业相关的关键身体

素质和素养,为顺利从业与胜任工

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能力目标:(1)学习掌握运动的

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

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培养学

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

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养成终身

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2)熟练掌

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

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

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

创伤的处置方法。

1.理论部分

体育的概

论;运动项目

的技战术理

论和其它运

动知识;锻炼

身体的原理

和方法;运动

损伤的预防

与处理措施;

体育养生及

保健知识;体

育欣赏和自

我评价等。将

理论知识贯

穿于教学全

过程。

2.实践部分

以运动项目

为主,主要包

括田径、篮

球、排球、足

球、羽毛球、

乒乓球、游

泳、武术(套

路、太极拳)、

健美操、艺术

体操、形体、

定向运动和

野外生存等

内容。突出运

动技能的学

习和锻炼过

程,同时将娱

64教学做

一体化

平时学习

(30%)

理论考核

(30%)

实践考核

(40%)

141

Page 144: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乐体育教学

内容贯穿于

教学过程,提

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

9

国防教育

及军事技

能训练

以国防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教

学为重点,通过军事教学,使学生

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

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

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

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

基础。

军事理论(军

事思想、战略

环境、中国国

防、军事科

技、信息化战

争);军事训

练(中国人民

解放军条令

教育与训练、

轻武器射击、

战术、军事地

形学、综合训

练)

60实践教

学法考查

10职业生涯

规划

1.知识目标:(1)了解与人交流沟

通的方法技巧;(2)了解职业职业

生涯的内涵以及职业发展的阶段特

点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步聚,理解职

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高职生职业

生涯规划的特点;(3)掌握非正式

评估自我认知的方法和利用霍兰德

职业倾向测评 MBTI 测评等测评工

具分析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

观的方法;了解职业价值取向的内

涵以及 13 种职业价值取向的表现;

(4)了解兴趣性格对职业生涯发展

的影响,理解“兴趣能培养”和“性

格可以调适”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

要意义;(5)了解职业信息收集的

途径和方法,了解职业信息的分析

选择方法;(6)了解所学专业及其

对应的职业(职业群)和相关行业,

了解岗位分析包括的内容和方法,

理解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和能

力要求;(7)了解职业决策的意义

和方法,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书的设

计制作方法。

2.能力目标:(1)能够良好地与人

交流沟通合作完成任务;(2)能利

用正式和非正式测评工具分析自己

的性格兴趣技能和价值观;(3)能

分为六个模

块:1.建立生

涯与职业意

识;2.职业生

涯发展规划;

3.职业生涯

规划设计与

评估;4.求职

过程指导;5.

职业适应与

发展;6.创业

教育

24讲授分

组讨论

过程性考

核40%+

期未考试

60%

142

Page 145: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通过查阅资料网络搜索人物访谈实

地考察或观看影像资料了解收集职

业信息,能分析综合职业信息,并

分析各种可能选择的途径;(4)能

够辨认自己在重大问题上常用的决

策风格,掌握计划型的决策方案;

(5)能够为自己的生涯发展设立近

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并制定

相应的行动计划;(6)能够根据实

际情况制定生涯计划的评估和调整

方案;(7)能够根据职业生涯规划

的步聚和方法设计制作自己的职业

生涯规划书。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与人交

流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

通过分析职业与人生,培养学生正

确处理好“人选职业”与“职业选

人”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主动适

应社会适应职业的意识,树立正确

的职业观和职业价值取向;(3)通

过感受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培养学

生关注职业生涯规划和未来职业发

展的意识;(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

的职业理想,认识职业技能和职业

素质的重要性,树立高职生能成才

的信念和“融入社会,自己职业才

能良好发展“的意识,让学生树立

既能满足本人发展需求又能满足社

会发展需要的价值取向。

11心理健康

教育

1.知识目标:(1)了解大学生心理

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的标准;(2)

了解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

心理、心理疾病;(3)了解人格的

基本观点,主动挖掘自身积极因素

和潜能,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

的健康人格;(4)了解在大学期间

需要发展的能力目标并对自己的大

学生涯进行规划,有目的地安排自

己的时间,更好适应大学生活;(5)

了解大学学习活动的基本特点与学

习心理特点、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

的表现及成因,学会调适学习心理

问题;(6)了解自身的情绪特点,

正确理解压力和挫折对人生的意

义,掌握情绪调适、管理压力和应

1.适应心理

2.健全人格

3.学习心理

4.人际交往

5.情绪与压

力管理

6.职场心理

7.积极心理

32

讲授

法、案

例法、

讨论

法、心

理测

验、情

景体

验、角

色扮

演、心

理训练

集中笔试

143

Page 146: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对挫折的方法;正确认识、尊重、

珍爱生命,帮助大学生识别心理危

机的信号,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

预防心理危机,维护生命安全;(7)

了解人际交往及网络交往的基本观

点及影响大学生交往的因素,掌握

基本的交往原则、技巧及调适方法,

增强人际交往能力;(8)了解自身性

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认识大学生恋

爱心理的特点,了解大学生在性心

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形

成对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的正确认

识。

2.技能目标:(1)能科学看待和分

析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2)能调

适学习心理问题,使自己拥有良好

的学习心理状态;(3)能对自己的

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

进行客观评价并合理规划与安排;

(4)能使用适宜的心理调适技术和

应对方法进行情绪及压力管理,提

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5)能协

调好人际关系和融入团队发展,处

理好在网络虚拟世界的行为;(6)

能正确处理恋爱关系;(7)能识别心

理危机的信号,掌握初步的干预方

法,预防心理危机,维护生命安全;

(8)能进行自我人格分析,在客观评

价自我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性格

优化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3.素质目标:(1)树立心理健康发

展的自主意识和积极的生命态度;

(2)增强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和自助

求助意识;(3)培养自尊自信、理

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4)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职

业理念;(5)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人

际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6)培养

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7)树立终身

学习、主动适应的观念。

12 就业指导

1.知识目标:(1)了解就业是成才

的平台;(2)了解专业职业事业的

内在关系;(3)了解确立就业目标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过程方法

和要求;(4)掌握了解就业方针政

策;(5)掌握撰写自荐书的步骤和

要求;(6)掌握和运用求职应聘的

技巧和方法;(7)掌握职业心理调

适的内容方法和步骤;(8)掌握就

分为四个模

块。第一个模

块为总论,包

括就业指导

就业制度和

就业形势;第

二个模块为

求职准备,信

息材料收集

30讲授分

组讨论

平时30%+

项目实践

30%+期未

考试 40%

144

Page 147: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业协议书的相关知识并独立进行签

订协议;(9)掌握相关就业手续的

办理程序;(10)掌握择业应具备

的能力。

2.能力目标:(1)能弄清就业形势

与政策,形成合理的就业期望;(2)

能确立就业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

划;(3)能制作求职简历;(4)

能运用求职面试的技巧和方法进行

求职择业;(5)能进行择业心理调

适;(6)能熟练进行就业协议书填

写与就业手续办理;(7)能理性选

择投资领域,能够分析创业环境;

3.素质目标:(1)通过收集信息,

培养学生具有处理汇总信息的能

力;(2)通过求职面试,培养学生

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3)通过岗位应聘,培养学

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写作能力;(4)

通过就业训练,培养学生具有良好

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5)通过项

目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人际沟

通和团队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

和了解政策

程序;第三个

模块为技巧,

包括求职择

业的方法与

技巧;第四个

模块为权益

保护,包括就

业权益保护

就业心理自

我调适及适

应社会。

13大学生安

全教育

1.知识目标:(1)了解安全教育的

重要性与必要性;(2)了解安全基

本知识;(3)了解与安全问题相关

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4)掌握

安全防范技能防灾避险能力;(5)

掌握安全信息搜索与安全管理技

能,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危机应对

能力。

2.能力目标:(1)能提高大学生的

安全意识,把安全问题与个人发展

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构

筑平安人生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2)能理解安全问题所包含的基本

内容;(3)能了解相关的安全问题

分类知识以及安全保障的基本知

识;(4)能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危

机应对能力。

3.素质目标:(1)通过学习学会自

护自救的能力;(2)通过学习培养

学生具有互助互救的能力;(3)通

过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因事制宜

分为九个章

节。第一个章

节为校园安

全;第二个章

节为实验教

学安全;第三

个章节为出

行安全风险;

第四个章节

为消防安全;

第五个章节

为治安防范;

第六个章节

为网络安全;

第七个章节

为自然灾害;

第八个章节

为大学生社

会实践安全;

第九个章节

为安全救护

16讲授分

组讨论

过程性考

核40%+

期未考试

60%

145

Page 148: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三)专业核心课程概要

本专业主要核心课程:电气控制与 PLC、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业机器人离线编

程与虚拟仿真、工业机器人视觉与传感技术、工业机器人系统夹装设计、工业控制网络

技术、工业机器人系统装调与维护。

表 4 专业核心课程描述

机智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4)通

过项目活动,让安全警钟时刻在学

生头脑中敲响。

常识。

14 创业基础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进

取、勇于挑战、勇于创新能力;(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乐于奉献精

神;(3)培养学生良好心里素质(抗

压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与

独立性等);(4)培养学生社交能

力(包括语言表达和与人沟通技巧

等)。

2.知识目标:(1)熟悉创业基本认

知;(2)了解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3)理解创业知识与创业风险;(4)

了解创业资源的概念,认识创业的

基本模式;(5)了解创业计划书的

相关内容,掌握创业计划书的编写

步骤;(6)了解新企业创建的流程;

(7)了解并理解新企业各个方面的

运营管理。

3.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撰写创

业计划;(2)具备创业所需的组织

和管理能力;(3)具备企业风险评

估能力能;(4)在生活和实践中培

育创业精神,同时理性对待创业。

1、创业与创

业者

2、创业机会

识别与评价

3、创业资源

与商业模式

4、创业计划

5、新创企业

的开办

6、新创企业

的经营与成

长战略

16教学做

一体化

1、知识考

核(15 %)

2、技能考

核(25 %)

3、素质考

核(60 %)

15 第二课堂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学生

综合素养。

第一课堂之

外的各类大

赛、素质提升

类活动等。

36实践教

过程性记

录考核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总学

时数

主要教

学方法 考核方式

1

电工电子

技术(含

实训)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

作精神、认真负责精神;(2)培养

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

力。

2.知识目标:(1)基本元器件的识

别与使用能力;(2)掌握常用电工

仪表、工具的使用方法;(3)能够

1.电路基础;

2.电机与继

电器控制;

3.电工测量

与安全用电;

4.常用电子

元件的原理

124

讲授

法、项

目化教

学、实

践教学

平时成绩

+项目考

核+期末

考核

146

Page 149: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进行电路的分析和计算;(4)基本

电子电路的读图与分析能力;(5)

能够识别一些机电设备的电气原理

图;(6)安全用电知识。

3.能力目标:(1)服从工作分配、

遵纪守法、安全意识;(2)培养学

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社

会责任心;(3)收集信息、查阅资

料能力、根据已有知识进行重构和

创新的能力;(4)培养学生勇于创

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5)培

养学生注意细节、实事求是的精神

品质。

和使用;

5.常用传感

器的工作原

理和使用。

2工程制图

与 CAD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

作精神;(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

神;(3)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

逻辑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动手

实践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正投影法的

基本知识;(2)掌握形体分析法和

线面分析法识图的基本方法;(3)

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4)掌握

机件的表达方法;(5)掌握零件图

的表达方法和标注要求;(6)掌握

零件图的工艺结构表达;(7)掌握

装配图基本内容;(8)掌握装配图

的尺寸和技术要求标注;(9)掌握

转配图的工艺结构表达;(10)掌

握部件测绘的基本法法;(11)了

解机械制图英语词汇;(12)熟悉

AUTOCAD 软件的绘图环境;(13)

掌握 AUTOCAD 软件基本的绘图、修

改命令操作;(14)掌握样板图设

置、文字样式及标注样式设置;(15)

掌握 AUTOCAD 标注尺寸公差、几何

公差;(16)掌握 AUTOCAD 的图块

制作及标注表面粗糙度;(17)掌

握 AUTOCAD 组画装配图。

3.能力目标:(1)能够利用正投影

法绘制三视图;(2)能够合理地选

择机件的表达方法;(3)能够正确

地绘制机械零件图,合理标注尺寸

和公差;(4)能够识读简单的机械

零件图和装配图;(5)能够用

AUTOCAD 软件绘制中等复杂的机械

零件图和装配图;(6)能够用

AUTOCAD 软件进行合理标注尺寸和

1.机械制图

的基本规定;

2.三视图的

形成及投影

规律;

3.截交线与

相贯线的投

影;

4.机件的基

本表达方法;

5.零件图;

6.装配图;

7.AutoCAD 软

件的绘图和

编辑功能;

8.AutoCAD 软

件绘制三视

图;

9.AutoCAD 软

件绘制零件

图;

10.AutoCAD

软件组画装

配图。

84

讲授

法、

案例教

学法、

问题导

向教学

平时成绩

+项目考

核+期末

考核

147

Page 150: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公差;(7)能够熟练使用工具和量

具,进行机械零部件装拆,并完成

手工绘图和 AUTOCAD 绘图。

3机械制造

基础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

作精神;(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

神;(3)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

逻辑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动手

实践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刀具种类、

结构、材料,能够绘制角度图;(2)

掌握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力,热及刀

具磨损情况的方法;(3)掌握常用

车、铣、磨床的传动系统的计算方

法,能够计算机床的运动参数;(4)

掌握各类机床夹具,能进行定位夹

紧分析;(5)掌握分析工艺尺寸链

的基本计算方法;(6)掌握切削用

量的选择及优化方法;(7)掌握基

准的选用原则及加工工艺过程的安

排方法。

3.能力目标:(1)能绘制转速图,

根据机床传动系统图分析计算;(2)

能绘制刀具角度图,根据实际刀具

外型判断切削能力;(3)能根据加

工条件合理选用机床,对各类机床

日常保养,能进行操作;(4)能进

行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5)能进

行传动方案设计;(6)能进行简单

的机械夹具定位夹紧方案的分析。

1.传动系统;

2.刀具、车削

加工、铣削加

工;

3.钻削加工、

磨削加工;

4.齿轮加工;

5.夹具、加工

工艺安排;

6.典型零件

的加工工艺;

56

讲授

法、项

目化教

学、实

践教学

平时成绩

+项目考

核+期末

考核

4 钳工实训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

作精神、认真负责精神;(2)培养

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

力。

2.知识目标:(1)树立良好的职业

行为规范,加强质量意识;(2)熟

悉钳工基本知识和钳工工艺理论,

懂得钳工工具、量具、设备的使用

方法,熟悉中等复杂零件钳工加工

工艺的编制;(3)掌握钳工基本技

能,能按图进行基本的钳工加工。

3.能力目标:(1)服从工作分配;

遵纪守法;安全意识;(2)培养学

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社

会责任心;(3)收集信息、查阅资

料能力、根据已有知识进行重构和

创新的能力;(4)培养学生勇于创

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5)培

1.划线

2.錾削

3.锉削

4.锯割

5.钻孔

6.攻丝

7.矫正

8.螺纹连接

9.复合作业

26

讲授

法、项

目化教

学、实

践教学

平时成绩

+项目考

148

Page 151: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养学生注意细节、实事求是的精神

品质。

5机加工实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

作精神、认真负责精神;(2)培养

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

力。

2.知识目标:(1)树立良好的职业

行为规范,加强质量意识;(2)掌

握机械加工基本操作方法及机械设

备的维护保养;(3)系统掌握机械

加工各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

3.能力目标:(1)服从工作分配;

遵纪守法;安全意识;(2)培养学

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社

会责任心;(3)收集信息、查阅资

料能力、根据已有知识进行重构和

创新的能力;(4)培养学生勇于创

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5)培

养学生注意细节、实事求是的精神

品质。

1.车床简介

2.车床操作

及常用量具

的使用

3.车刀的选

择、使用及刃

4.轴类零件

的车削

52

讲授

法、项

目化教

学、实

践教学

平时成绩

+项目考

6液压与气

动技术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

作精神、认真负责精神;(2)培养

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

力。

2.知识目标:(1)能较好的掌握液

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2)

能对各类液压元件进行选择、组装、

调试、维修;(3)具备阅读、分析

典型液压传动系统组成、工作原理

及特点的能力;(4)初步具备液压

系统调试和故障诊断的能力。

3.能力目标:(1)服从工作分配;

遵纪守法;安全意识;(2)培养学

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社

会责任心;(3)收集信息、查阅资

料能力、根据已有知识进行重构和

创新的能力;(4)培养学生勇于创

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5)培

养学生注意细节、实事求是的精神

品质。

1.液压传动

概述;

2.液压传动

基础知识;

3.液压泵和

液压马达;

4.液压缸;

5.液压控制

阀;

6.液压辅助

元件;

7.液压基本

回路;

8.典型液压

系统;

9.气动基础

知识、气源装

置及气动辅

助元件;

10.气动执行

元件;

11.气动控制

阀、气动回

路;

12.典型气动

系统。

48

讲授

法、项

目化教

学、实

践教学

平时成绩

+项目考

核+期末

考核

149

Page 152: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7

机械设计

基础(含

课程设

计)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

作精神;(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

神;(3)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

逻辑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动手

实践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机构简图的

绘制方法、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

条件分析、简单机构自由度计算原

理;(2)掌握静力学、材料力学基

础知识;(3)掌握四杆机构、凸轮

机构、间隙运动机构的类型、特点

及应用与设计;(4)掌握螺纹的类

型、特点、应用和几何参数,螺纹

联接的主要形式、应用与设计,掌

握键、销联接的主要形式、应用与

设计;(5)掌握带传动、链传动、

齿轮机构、蜗杆传动工作原理、类

型、特点、应用及设计;(6)掌握

轮系的定义、类型、应用与传动比

计算;(7)掌握轴的类型、应用与

设计;(8)掌握轴承的结构、类型、

结构、特点和代号及选择设计;(9)

掌握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功用、结构、

特点、应用及选择计算;(10)熟

悉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步骤和方法;

(11)掌握机构的分析与选型方法;

(12)掌握常用机构的应用及设计

方法;(13)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

设计步骤和参数选择。

3.能力目标:(1)能绘制机构的运

动简图,会判定机构运动是否确定;

(2)能分析连杆机构的工作特性,

掌握急回特性、死点位置的特性和

应用、简单四杆机构设计;(3)能

正确选用凸轮机构,会设计顶直动

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轮廓;(4)能

对不同的应用选用不同的螺纹零

件,不同的联接场合会选用不同的

联接类型;(5)能选用 V带的结构、

型号,会进行 V带设计;(6)能安

装和维护链传动;(7)能对齿轮进

行测绘和设计;(8)能进行蜗杆传

动的设计计算;(9)能对轮系各轮

转速转向进行计算和判断;(10)

能对轮系各轮转速转向进行计算和

判断。

1.平面机构

的结构分析;

2.静力学基

础;

3.材料力学

基础;

4.平面连杆

机构、凸轮机

构、间隙运动

机构、螺纹联

接与螺旋传

动;

5.带传动、链

传动、齿轮传

动、蜗杆传

动、齿轮系;

6.轴、轴承;

7.机械运动

方案设计;

8.机构的分

析与选型;

9.常用机构

的设计;

10.通用机械

零件的设计。

90

讲授

法、项

目化教

学、实

践教学

平时成绩

+项目考

核+期末

考核

150

Page 153: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8

工业机器

人技术基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

作精神、认真负责精神;(2)培养

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

力。

2.知识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由

来与发展、组成与及技术参数,掌

握机器人分类与应用,对各类型的

机器人有较系统的整体认识;(2)

了解机器人本体基本组成结构,包

括机身及臂部结构、腕部及手部结

构、传动及行走机构等;(3)了解

机器人轨迹规划和关节插补的基本

概念和特点;(4)了解机器人控制

系统的构成、编程语言与编程特点。

3.能力目标:(1)服从工作分配;

遵纪守法;安全意识;(2)培养学

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社

会责任心;(3)收集信息、查阅资

料能力、根据已有知识进行重构和

创新的能力;(4)培养学生勇于创

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5)培

养学生注意细节、实事求是的精神

品质。

1.工业机器

人的基本知

识;

2.工业机器

人的机械系

统;

3.工业机器

人的驱动系

统;

4.工业机器

人的控制系

统;

5.工业机器

人的感觉系

统。

56

讲授

法、项

目化教

学、实

践教学

平时成绩

+项目考

核+期末

考核

9

单片机与

C 语言应

用设计

(含课程

设计)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

作精神、认真负责精神;(2)培养

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

力。

2.知识目标:(1)掌握单片机的外

部引脚与内部资源;(2)掌握单片

机指令系统及程序编制;(3)具有

依据项目任务书设计单片机控制系

统软硬件的能力;(4)掌握制作、

调试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能力;(5)

掌握单片机控制系统常见故障检测

及维护能力。

3.能力目标:(1)服从工作分配;

遵纪守法;安全意识;(2)培养学

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社

会责任心;(3)收集信息、查阅资

料能力、根据已有知识进行重构和

创新的能力;(4)培养学生勇于创

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5)培

养学生注意细节、实事求是的精神

品质。

1.流水灯、音

乐门铃的设

计、制作与调

试;

2.交通灯、广

告屏的设计、

制作与调试;

3.简易计算

器、数字温度

计的设计、制

作与调试;

4.直流电机

调速系统的

设计、制作与

调试;

122

讲授

法、项

目化教

学、实

践教学

平时成绩

+项目考

核+期末

考核

10

电气控制

与 PLC(含

课程设

计)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

作精神、认真负责精神;(2)培养

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

力。

2.知识目标:(1)掌握 PLC 的 I/O

端口分配与外围设备连接;(2)熟

悉 PLC 编程指令,掌握 PLC 程序编

1.PLC 编程方

法、编程软件

与编程器;

2.摇臂钻床

机床控制线

路的 PLC 改

造;

110

讲授

法、项

目化教

学、实

践教学

平时成绩

+项目考

核+期末

考核

151

Page 154: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制方法;(3)具备 PLC 控制系统设

计与规划能力;(4)具备 PLC 控制

系统安装、调试、维护能力;(5)

熟悉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具

有技术资料编写能力。 (6)掌握

PLC 控制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和综合

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3.能力目标:(1)服从工作分配;

遵纪守法;安全意识;(2)培养学

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社

会责任心;(3)收集信息、查阅资

料能力、根据已有知识进行重构和

创新的能力;(4)培养学生勇于创

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5)培

养学生注意细节、实事求是的精神

品质。

3.运料小车

自动往返 PLC

控制系统的

设计、安装、

调试与维护;

4.工业机械

手 PLC 控制系

统设计、安

装、调试与维

护;

5.交通灯、霓

虹灯 PLC 控制

系统的设计、

安装、调试与

维护;

11

工业机器

人视觉与

传感技术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

作精神、认真负责精神;(2)培养

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

力。

2.知识目标:(1)熟悉机器视觉系

统组成及原理;(2)熟悉工业机器

人各类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

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应用传感器;

(3)了解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3.能力目标:(1)服从工作分配;

遵纪守法;安全意识;(2)培养学

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社

会责任心;(3)收集信息、查阅资

料能力、根据已有知识进行重构和

创新的能力;(4)培养学生勇于创

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5)培

养学生注意细节、实事求是的精神

品质。

1.工业机器

人的基本知

识;

2.工业机器

人的机械系

统;

3.工业机器

人的驱动系

统;

4.工业机器

人的控制系

统;

5.工业机器

人的感觉系

统。

64

讲授

法、项

目化教

学、实

践教学

平时成绩

+项目考

核+期末

考核

12

工业机器

人现场编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

作精神、认真负责精神;(2)培养

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

力。

2.知识目标:(1)掌握工业机器人

及典型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掌

握工业机器人基本操作;(3)掌握

典型工业机器人应用工作站操作与

现场编程方法;(4)熟悉工业机器

人安全操作规范,具有技术资料编

写能力;(5)了解典型工业机器人

应用工作站系统设计方法;(6)具

有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3.能力目标:(1)服从工作分配;

遵纪守法;安全意识;(2)培养学

1.工业机器

人认知;

2.工业机器

人使用准备;

3.机器人的

I/O 通信、数

控传输、通讯

网络搭建;

4.CNC 上下料

工作站现场

编程;

5.搬运工作

站现场编程;

6.码垛工作

站现场编程;

7.焊接工作

64

讲授

法、项

目化教

学、实

践教学

平时成绩

+项目考

核+期末

考核

152

Page 155: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社

会责任心;(3)收集信息、查阅资

料能力、根据已有知识进行重构和

创新的能力;(4)培养学生勇于创

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5)培

养学生注意细节、实事求是的精神

品质。

站现场编程;

8.视觉分拣

工作站现场

编程。

13

工业机器

人离线编

程与虚拟

仿真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

作精神、认真负责精神;(2)培养

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

力。

2.知识目标:(1)了解机器人仿真

软件,了解机器人仿真软件的应用;

(2)掌握构建基本仿真工业机器人

工作站的方法;(3)掌握码垛机器

人工作站、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等典

型工作站的设计理念和方法;(4)

掌握 ABB 机器人仿真软件

RobotStudio 中的建模功能,能运

用所学制图软件在 RobotStudio 中

进行建模;

(5)掌握 ABB 工业机器人离线轨迹

编程方法。

3.能力目标:(1)服从工作分配;

遵纪守法;安全意识;(2)培养学

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社

会责任心;(3)收集信息、查阅资

料能力、根据已有知识进行重构和

创新的能力;(4)培养学生勇于创

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5)培

养学生注意细节、实事求是的精神

品质。

1.认识、安装

工业机器人

仿真软件;

2.构建基本

仿真工业机

器人工作站;

3.

RobotStudio

中的建模功

能;

4.机器人离

线轨迹编程;

5. Smart 组件

的应用.

64

讲授

法、项

目化教

学、实

践教学

平时成绩

+项目考

核+期末

考核

14

工业机器

人系统夹

装设计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

作精神、认真负责精神;(2)培养

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

力。

2.知识目标:(1)了解工业机器人

的各种工艺装备及其设计,包括夹

具、检具、工位器具、辅具等;(2)

掌握工业机器人工装夹具分类、工

装定位和夹紧方式;(3)掌握工业

机器人工装夹具设计原理,并进行

加工工艺编制;(4)能够根据工业

机器人的不同应用进行夹具选择和

夹具设计;(5)具有 UG 等软件使

用能力;(6)掌握工业机器人夹具

(装配)安装、调试技术;(7)熟

悉工业机器人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

规范,具有技术资料编写能力;(8)

具有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1.工业机器

人装夹具的

特点;

2.工业机器

人装夹具分

类、工装定位

和夹紧方式;

3.工业机器

人典型应用

夹具实例解

析;

4.工业机器

人不同应用

类型夹具选

择与安装、调

试;

5.工业机器

人典型应用

夹具设计。

72

讲授

法、项

目化教

学、实

践教学

平时成绩

+项目考

核+期末

考核

153

Page 156: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3.能力目标:(1)服从工作分配;

遵纪守法;安全意识;(2)培养学

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社

会责任心;(3)收集信息、查阅资

料能力、根据已有知识进行重构和

创新的能力;(4)培养学生勇于创

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5)培

养学生注意细节、实事求是的精神

品质。

15工业控制

网络技术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

作精神、认真负责精神;(2)培养

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

力。

2.知识目标:(1)掌握网络基础知

识;(2)了解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

基本概念和原理;(3)掌握 PP 通

信模型及其主要技术、PP 功能块及

PP 工业组态;(4)掌握 PRDPIBUS

总线通信技术;(5)掌握 CAN 总线

以及工业以太网技术;(6)具有工

业网络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能力;

(7)了解工业网络国家相关标准和

行业规范,具有技术资料编写能力

(8)具有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力目标:(1)服从工作分配;

遵纪守法;安全意识;(2)培养学

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社

会责任心;(3)收集信息、查阅资

料能力、根据已有知识进行重构和

创新的能力;(4)培养学生勇于创

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5)培

养学生注意细节、实事求是的精神

品质。

1.网络基础;

2.基金会现

场总线技术;

3.PROFIBUS

总线通信技

术;

4.CAN 总线以

及工业以太

网技术;

5.基于工业

控制网络的

智能制造(数

控加工)生产

线

64

讲授

法、项

目化教

学、实

践教学

平时成绩

+项目考

核+期末

考核

16

工业机器

人系统装

调与维护

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

作精神、认真负责精神;(2)培养

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

力。

2.知识目标:(1)能根据具体应用

进行工业机器人及相关设备选择;

(2)具备系统机械结构设计、安装

和调试能力;(3)掌握检测元件装

配、精度调整、参数检测方法;(4)

具备自动生产线 PLC 系统设计、安

装、调试能力;(5)具备自动生产

线机电联调及运行维护能力;(6)

具备编写工程项目报告等技术文件

的能力。

3.能力目标:(1)服从工作分配;

遵纪守法;安全意识;(2)培养学

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社

1.自动线施

工工艺及工

程项目报告

书编制;

2.机床上下

料单元装调

及编程

3.加工单元

装调及编程

4.装配单元

装调及编程

5.搬运单元

装调及编程

6.分拣单元

装调及编程

7.检测单元

装调及编程

72

讲授

法、项

目化教

学、实

践教学

平时成绩

+项目考

核+期末

考核

154

Page 157: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四)专业核心技能概要

表 5 专业核心技能概要

序号 技能名称 内涵及要求考核鉴

定方式

1

工业机器

人设备

操作

1.具有熟练操作设备的能力;

2.具有国家标准的查阅、收集和使用技术信息与资料的能力;

3.能根据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作要求,编制、调整工业机器人的控制

流程;

4.能使用常用的电工工具;

5.具备安全操作意识严格按照行业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遵守各项工

艺规程;

6.能够进行机器人的基本操作,切换坐标,调整机器人的运行速度;

理论

+操作

2

工业机器

人的维修

与保养

1.能识读电路板电路原理图;

2.会使常见电工仪器仪表;

3.能说明电气线路检修的基本方法;

4.会排除线路一般故障;

5.会填写测试报告与检修单;

6.掌握电工、电子、液压、气动在工业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技术知

识;

7.具有机器人及其自动线安装调试规范;

8.机器人及其自动线的故障诊断;

理论

+操作

3

工业机器

人工作站

设计安装

与调试

夹具设计

1能进行工业机器人工装夹具设计和加工工艺编制;

2.能够根据工业机器人的不同应用进行夹具选择和夹

具设计;

3.能对工业机器人夹具(装配)安装、调试;

理论

+操作

工业机器

人编程

1.能够完成可编程控制器程序的输入、输出、修改及

与组态软件联接测试;

2.能够完成上位监控主机与现场控制器的通信设置;

3.能够进行系统集成的综合调试;

4.任意直线运动程序编制;

5.任意曲线运动程序编制;

6.PLC 通信编程。

会责任心;(3)收集信息、查阅资

料能力、根据已有知识进行重构和

创新的能力;(4)培养学生勇于创

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5)培

养学生注意细节、实事求是的精神

品质。

8.自动线机

电联调及运

行维护。

155

Page 158: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机电设备

装调

1.能识读低压电气产品控制原理图、接线端子图及元

件布置图;

2.会选择熔断器、空气开关、接触器、继电器、电度

表、电流表、电压表、互感器等低压电气元件;

3.会识别及选用导线的材质、规格、绝缘等级,并会

识别选用产品柜体规格及防护等级;

4.使用螺丝刀、剥线钳、互感器、验电器、万用表、

电钻等工具;

5.会正确判断电气控制设备元器件的好坏;

6.会查找、排除电气控制设备故障;

7.会触电及电气火灾的应急处理;

机电设备

安装工艺

4

工业机器

人的售前

与售后

支持

1.掌握市场上主要品牌工业机器人的性能特点和技术指标;

2.能够较熟练地操作产品;

3.能够对同类产品进行性能、技术指标分析比较,并提出报告;

4.能够快速、准确地口头表达相关产品的性能、技术指标、 特点;

5.能够操作计算机并能上网查询市场动态和相关营销信息;

6.能够操作计算机进行营销购、销、存及相关文件的制作、整理、

打印;

7.能够对产品市场进行调研并作出报告;

8.能够灵活运用销售促进方式;

9.能够协助测定并实施广告计划;

10.能够协助进行广告策划;

11.熟悉营销法律法规;

12.表达能力。

口头表

方案报

八、教学计划与运行安排

第一学期新生报到安排 1周;课程计划安排 15 周,其中课堂教学 12 周,专周实训

3周;国防教育与军事技能训练安排 2周;考试安排 2周。教学运行共 20 周。

第二学期课程计划安排 18 周,其中课堂教学 15 周,专周实训 3周;考试安排 2周;

教学运行共 20 周。

第三学期课程计划安排 18 周,其中课堂教学 16 周,专周实训 2周;考试安排 2周;

教学运行共 20 周。

第四学期课程计划安排 18 周,其中课堂教学 16 周,机动 2周;考试安排 2周;教

学运行共 20 周。

第五学期课程计划安排 14 周,其中课堂教学 12 周,专周实训 2周;考试安排 2周;

顶岗实习 4周;教学运行共 20 周。

第六学期安排顶岗实习共计 20 周。

156

Page 159: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表 6 教学计划与运行安排一览表

项目

学期

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

教学运行周数课堂

教学

专周

实训

机动

周数

期末

考试

入学

教育

国防

教育实习

社会

实践

1 12w 3w 2w 1w 2w ★ 20w

2 15w 3w 2w ★ 20w

3 16w 2w 2w ★ 20w

4 16w 2w 2w ★ 20w

5 12w 2w 2w 4w ★ 20w

6 20w

合 计 120w

九、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另附)

(二)按整周安排的专业实训/技能训练课程

表 7 按整周安排的专业实习/实训/技能训练课程一览表

序号修习

类别

实习/实训/技能训练

课程名称学分 学时

考核

方式

按学期分配周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必修 电工电子实训 2 52 技能 2W

2 必修 钳工实训 1 26 技能 1W

3 必修 机加工实训 1 26 技能 2W

4 必修PLC 控制线路运行维护课程

设计1 26 技能 1W

5 必修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1 26 技能 1W

6 必修单片机控制系统运行维护课

程设计1 26 技能 1W

7 必修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课程

设计2 52 技能 2W

8 必修 实习 24 576 考查4W

20W

(三)各类课程学时分配

157

Page 160: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表 8 各类课程学分和学时分配与所占比例

课程类别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学分数 比例 学时数 比例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公共基础课45 29.70% 762 27.55% 452 310

综合素质拓展课

专业基础课程 34.5 22.77% 658 23.79% 292 366

专业核心课程 35 23.10% 562 20.32% 242 320

专业方向或拓展课 13 8.58% 208 7.52% 136 72

顶岗实习(或临床实习) 24 15.84% 576 20.82% 0 576

其中:选修课 19 12.54% 292 10.56% 220 72

学时合计 2766 1122 1644

学分合计 151.5

十、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专业带头人

本专业的专业带头人应精通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相关理论和知识,了解国内外工业

机器人技术发展动态,掌握国内同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状况,有能力组织、带领专业教

学团队开展教学改革和技术科研服务。了解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更好

地指导专业课程改革。了解国内外机电技术的发展动态,跟踪机电一体化应用的前沿技

术。了解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专业建设,

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毕业生的工作适应能力。

2.骨干教师

本专业的骨干教师应掌握机电技术应用生产项目的技术设计、组织管理、实施、质

量监控等工作流程;协助专业带头人制定专业标准、参与课程体系改革;主持或参与专

业核心技能课程建设。熟悉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能在教学过程中灵

活运用。

3.企业兼职教师

本专业的企业兼职教师要求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

(中级以上职称)或高水平技术工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从生产一线选聘具

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经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培训成为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在校

158

Page 161: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外企业实习阶段,聘用企业中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作校外实习指导兼职教师。

(二)教学设施

1.校内校外实训(习)基地

围绕本专业“专业对接企业、团队对接项目、学生对接岗位”的“两线推动、三项

融合、项目引导、分层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本专业学生技术技能、创

新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需完善融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产品生产、职业技能

培训与鉴定、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

表 9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实训所需主要设备及功能

序号 实训项目 主要设备名称 能力培养要求

1 机械制图 制图桌及绘图工具 100 套1.能读懂机械零件图和绘制零件图

2.会电气图样识读与绘制

2机械设计基础课

程设计

1.机械零件示教柜 1 套

2.机械原理示教柜 1 套

1.能识读机械原理图

2.能对机械传动系统进行设计

3 机械零件测绘

1.一级减速器模型 30 套

2.螺旋千斤顶模型、齿轮油

泵模型各 8 套

3.零件尺寸误差检测、零件

形位误差检测和零件表面粗

糙度对比检验各 10 套

1.能对机械零件进行测绘

2.能对加工零件进行精度设计

4 钳工实训 钳工实训工位 42 个 1.能正确使用钳工工具和加工

5 液压与气动 液压与气动实训台 6 套1.能正确分析电气、液压传动系统

2.能正确操作、使用与维护液压传动设备

6 普通机床加工 普通机床 15 台1.会刀具刃磨、工件装夹与对刀

2.能进行阶梯轴的车削加工

7 机床拆装、维修

1.普车 6 台、数车 3 台

2.数车、数铣实训装置各 2

1.能对机床机械、电气故障维修

2.能对机床进行电气控制改装

8 数控加工

1.数控仿真 45 个节点

2.数控车床 16 台

3.数控铣床 7 台

4.加工中心 4 台

1.会机械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编制

2.能进行数控车削、数控铣削加工

9 电工电子实训 中、高级电工装置 30 套

1.会分析与处理简单的电路故障

2.能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表

3.能安装电工、电子元器件及配电箱

10 电气控制与 PLC

1.电气自动化 PLC 设备 20

2.智能电气软件 50 节点

1.能识读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

2.能进行简单的 PLC 硬件系统设计

3.能编程实现 PLC 对外设的控制

159

Page 162: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3.智能电气互联网平台 1 套

4.工业机器人电气拆装工作

站 4 个

4.能实现 PLC 和外界通信

5.会选用交流电机和变频器、伺服电机和

伺服驱动器、步进电机和步进驱动器

6.能对工业网络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

7.会直流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控

制线路的制作及调试

8.会用电气仿真软件进行控制系统仿真

11工业机器人操作

与编程

1.工业机器人技术典型应用

工作站 6 个

2.工业机器人仿真 50 节点

1.能正确认识和掌握工业机器人基本类

型、结构、工作原理

2.能根据作业对象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编

3.能对工业机器人典型系统进行示教

12

工业机器人系统

集成、调试、安

智能制造生产线 1 套

1.能进行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方案辅助设

计、工作站系统仿真辅助设计、工作站主

控系统程序辅助设计

2.工业机器人系统程序示教

3.能对工作站进行电器零件安装、线路连

接和机电联调

(2)校外实习(训)基地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预计每年招生规模 100 人,预计在校生 300 人左右。为解决学

生的校外实习问题,按照平均 5人/企业的水平,估计需要 20 家以上的合作企业,提供

实习岗位 200 左右,实习基地要求住宿条件、企业指导教师等基本条件。利用校外实习

基地,学生要完成不低于 6个月的顶岗实习。工业机器人要建成高效依托型校外实训基

地,需满足以下要求:

(1)企业人员深度参与专业建设,聘为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

(2)企业每年接受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学生不低于 2 名,实习时间不

低于 6个月;

(3)企业每年接受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学生不低于 2批次;

(4)每年聘请企业高技能人员开展专业知识讲座不低于 2次,专业实践教学不低

于 1名;

2.信息网络教学条件

学院智慧化校园建设支撑在线教学资源建设、学生在线课程学习、师生在线互动和

教学质量诊改平台建设。

(三)教学资源

1.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160

Page 163: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与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乐山博思半导体有限公司、世马联(乐山)精

密模具有限公司、鸿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乐山机械工程学会等企业合作,紧跟新工艺、

新装备的技术发展,系统分析乐山区域、成渝经济带、成都平原经济圈工业机器人在机

械装备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加工过程中的职业岗位要求,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在本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发涵盖专业培养目标、职业

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教学安排、教学条件等内容的课程教

学标准。

2.开发课程资源

结合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特点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按照“小课程、多模块”进

行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建立工业机器人应用案例库、系统集成应用实例库,制作便于学

生学习的专业模块实训指导手册等助学课件,收集 10 余套典型工业机器人应用夹具实

物。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工程,开发以项目化、职业化为特征,以岗位技能培养为重

点,采用“教、学、做、创”四位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课程,采用课程组集中备课方

式,制作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网络课程等课程教学资源。创建集课内与课外、仿真生

产现场教学、实物展示、信息化教学于一体的先进立体化教学环境。

3.图书资料

(1)教材选用

教材选用注重实用,教材内容侧重当前行业主流技术并有一定的超前性,注重多媒

体技术与传统纸质教材的结合,增加教材的新颖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灵

活的学习中拓展本学科领域的知识面。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突出技能训练,鼓励

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特色鲜明的专业课校本教材。

(2)图书配备

加大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教学图书配备和生产性实训教学资源的配备和开发,

结合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推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和在线课程资源的建设。

4.信息化教学资源

(1)以学习者为中心来设计和制作教学资源,资源展示界面设计精致美观,操作

风格统一,画面简洁,突出主题,有层次感,具有良好的人机对话机制,实现资源互动

及虚拟仿真功能,易学易用。

161

Page 164: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资源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专业教学资源内容选取应体现基础理论以应用为

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教学需要加强针对性

和实用性;在实践教学中强调职业岗位实际工作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

严格训练。

(四)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行任务

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突出“教学练创”一体化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

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重视学生情感、职业素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

养。

(五)教学评价

1.公共基础课程和综合素质拓展课程考核、评价

突出学生人文社会素养知识的掌握、学习态度的考核。

2.专业课程考核、评价

专业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评价与考核要注重过程、突出能力的考核,体

现综合素质的评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项目结果考核;考核内容、方法与职业、行业标

准接轨。

3.实习考核、评价

实习严格执行本专业实习管理规定,考核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评

定,以企业评价为主。校内指导教师主要根据学生的实习工作日志、实习报告(总结)

和对学生的指导记录进行评定;企业指导教师主要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工作态度、运用

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素质提高情况进行评定,并填写《顶岗

实习鉴定表》。

4.“学分替代”的课程考核评价改革

根据学院“学分”管理相关制度,制定本专业“学分”改革实施管理办法,报学院

教务处备案。实施“以赛代考”、“以证代考”、“以产代考”、“以创代考”的多种

灵活的考核与教学评估方式。定期举办和组织参加如工业机器应用技术竞赛等比赛,以

学生参赛的结果计成绩,评价教学质量;在校内外企业的生产现场,以学生实际操作过

程与生产的产品(例如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方案、工艺设计)作为考查对象,依据行业

162

Page 165: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技术标准,将企业对学生工作能力的考核标准与学校教学中的考核标准统一起来,由企

业人员与教学人员共同评定学生学习效果,实现教学评估的立体化。

(六)质量管理

1.院系教研室三级质量监控管理体系

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建立了院、系、教研室三级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制定了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督导管理办法》、《乐山职业技术学院院系两级教育督导管理

实施细则(试行)》、《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规定(试行)》、《乐

职院学生督导信息员制度实施办法》、《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管理办法(试行)》等

管理制度。形成了院系两级督导评教、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等日常工作规范,学院督导

处开展常规督导和专项督导,定期发布督导简报,有效的促进了教风、学风建设,为形

成良好校风奠定了基础。

2.开展本专业的诊断改进

(1)质量保证与诊断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专业层面、课程层面构建专业质量保证、课程质量保证诊断体系。

将从专业建设规划与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执行、教学团队建设状态、实

践教学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社会服务、专业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诊断指标的构建。其

中专业建设规划是否科学、规范,专业办学定位是否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国家标准

和企业要求,人才培养目标中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毕业率、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就

业对口率是否达到标准。课程建设中课程建设规划、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

学(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程考核、教学评价、顶岗实习)、课程资源(教材选用与

建设、数字教学资源应用与开发)作为评价的因素。师资队伍建设主要评价校内专任教

师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成果,教师顶岗实践情况与“双师型”教师比例,校外实训

教师的执教能力、指导学生实训的知识技能水平。实践教学建设评价主要从实践教学条

件、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与管理、企业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组织管理等方面评价。

(2)加强过程性诊断,形成阶段性报告

专业诊断过程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明确责任,实时监控教师、学生等

参与教学管理的情况,加强日常教学督导,日常管理考核分析,设计良好的工作绩效、

质量管理成效分析制度。

163

Page 166: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3)依据诊断报告,及时反馈整改

通过对诊断报告进行分析研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到解决方法,进一步突出

专业特色与加强社会服务。

十一、毕业要求

(一)思想品德和操行考核合格

根据学院现行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品德和操行进行考核,不合

格者不获得毕业资格。

(二)最低学分要求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业毕业最低学分数要求为 151.5 学分。

(三)其他专项能力要求

1.身体素质要求:达到国家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

2.英语取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A或 B级证书,或通过校内同等水平考试;

3.大学计算机二级以上证书或通过校内同等水平考试;

4.获得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证书、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工证书、电工中(高)级

证书、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证书中任何一种证书。

十二、建议与说明

(一)继续专业学习建议

1.本专业学生可以通过跨专业辅修,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等智能制造技

术专业群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技术和技能,为今后转岗到数字化设计工程师、数控工

艺工程师等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2.本专业毕业生可通过专升本学习、函授成人教育本科学习、自考本科学习等方式,

继续本专业的本科教育。在参加工作之后,也可通过非脱产教育参加工程硕士的学习深

造,为后续发展创造更好的平台。

(二)其他说明

本方案在实施时应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质量评价标准,建立质量激励机制,强

化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与考核,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同时在

校生家长、毕业生及用人单位三方评价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

适应性。

164

Page 167: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专业主任(专业负责人)签字:

公共课程部主任签字:

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字:

系部教学副主任签字:

系主任签字:

系部公章:

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签字:

编制时间: 年 月 日

165

Page 168: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019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

模块

修习

类别

课程

代码课程名称 学

计划课时数 学期及周课时安排(周课时*周数)

考试形式(集

中/随堂)

考试方式(笔

试/非笔试)

考试用时

(1h/2h)教学责任单位

学时

课程类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理论

教学

实践

教学

一、

公共

基础

必修 11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6 12 4*12 集中 笔试 2h 思修教研室

必修 1108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4 72 56 16 4*18 集中 笔试 2h 概论教研室

必修 01024A 形势与政策1

1

8 8 0

第一学期8学时,每周4学时,行课2

周;其余学期8学时,每周2学时,

行课4周(不计周学时)

集中 笔试 1h

形策教研室

必修 01024B 形势与政策2 8 8 0 集中 笔试 1h

必修 01024C 形势与政策3 8 8 0 集中 笔试 1h

必修 01024D 形势与政策4 8 8 0 集中 笔试 1h

必修 01024E 形势与政策5 8 8 0 集中 笔试 1h

必修 01017 应用写作 2 32 22 10 2*16 集中 笔试 1h 语文教研室

必修 01015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56 28 28 4*14 随堂 非笔试 1.5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研室

必修 11074 大学英语上

6

28 14 14 2*14 集中 笔试 1h 英语教研室

必修 11075 大学英语下 72 36 36 4*18 集中 笔试 2h 英语教研室

必修 17008 工程数学 3.5 60 60 0 4*15 集中 笔试 2h

必修

11072 体育与健康上

4 64

2 26 2*14 随堂 非笔试

体育教研室

11073 体育与健康下 2 34 2*18 随堂 非笔试

小计 27.5 472 296 176 16 12 0 0 0 0

166

Page 169: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019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

模块

修习

类别

课程

代码课程名称 学

计划课时数 学期及周课时安排(周课时*周数)

考试形式(集

中/随堂)

考试方式(笔

试/非笔试)

考试用时

(1h/2h)教学责任单位

学时

课程类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理论

教学

实践

教学

二、

综合

素质

拓展

必修 11011 国防教育及军事技能训练 2 60 0 60 第2、3周 学工部

必修 04930 职业生涯规划 1.5 24 14 10 2*12 随堂 笔试 1h 德育教研室

必修 04554 心理健康教育 2 32 16 16 2*16 集中 笔试 1h 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

必修 00003 就业指导 2 30 20 10 2*15 随堂 笔试 1h 德育教研室

必修 24564 大学生安全教育 1 16 16 0

每学期安排4学时,第一学期为第4周

和第18周,第二、三学期为第1周和第

18周,第四学期为第1周和第15周,每

周2学时。(不计周学时)

集中 笔试 1h 德育教研室

必修 05001 创业基础 1 16 14 2

2*8

(11-

18W)

随堂 笔试 创新创业教研室

必修 第二课堂 2 36 0 36 学院团委

小计 11.5 214 80 134 3 2 2 0 0

任选

全院统一开设,

学生任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共党史

、艾滋病性与健康、音乐、美术、书法、

篮球、足球、乒乓球、象棋、围棋、桥牌

等)

6 84 84 0 2*14 2*14 2*14

注意:每学期周课时数中至少预

留2课时作为任选课(含专业拓展

课模块的任选课)的课位。

小计 6 84 84 0 2 2 2 0 0 0

167

Page 170: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019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

模块

修习

类别

课程

代码课程名称 学

计划课时数 学期及周课时安排(周课时*周数)

考试形式(集

中/随堂)

考试方式(笔

试/非笔试)

考试用时

(1h/2h)教学责任单位

学时

课程类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理论

教学

实践

教学

三、

专业

基础

必修133023 电工电子技术 4 72 54 18 6*12 集中 笔试 2h 机械工程教研室

31339 电工电子实训 2 52 0 52 2W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2 31129 工程制图与CAD 5 84 42 42 6*14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基础教研室

必修3

03149 机械制造基础 3 56 40 16 4*14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基础教研室

31146 钳工实训 1 26 0 26 1W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31316 机加工实训 2 52 0 52 2W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4 31225 液压与气动技术 3 48 24 24 4*12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基础教研室

必修531300 机械设计基础 4 64 56 8 4*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基础教研室

31338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1 26 0 26 1W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基础教研室

必修6 31209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3 56 28 28 4*14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731314 单片机与C语言应用设计 5.5 96 48 48 6*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31315 单片机控制系统运行维护课程设计 1 26 0 26 1W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四、

专业

核心

课程

必修131206 电气控制与PLC 5 84 42 42 6*14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31319 PLC控制线路运行维护课程设计 1 26 0 26 1W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2 31210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 4 64 32 32 4*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3 31390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虚拟仿真 4 64 32 32 4*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4 31323 工业机器人视觉与传感技术 4 64 32 32 4*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5 31321 工业机器人系统夹装设计 4 72 36 36 6*12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6 34109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 4 64 32 32 4*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731391 工业机器人系统装调与维护 4 72 36 36 6*12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31392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课程设计 2 52 0 52 2W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必修8 31393 职业资格(X职业技能等级)中高级认证 3 机械工程教研室

小计 69.5 1220 534 686 6 12 22 16 12 0

168

Page 171: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019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

模块

修习

类别

课程

代码课程名称 学

计划课时数 学期及周课时安排(周课时*周数)

考试形式(集

中/随堂)

考试方式(笔

试/非笔试)

考试用时

(1h/2h)教学责任单位

学时

课程类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理论

教学

实践

教学

五、

专业

方向

与拓

展课

选修1 31395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2 32 16 16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汽车交通教研室

选修2 51119 3D打印技术 2 32 16 16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基础教研室

选修3 31396 Python程序设计 2 32 16 16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汽车交通教研室

选修4 31408 工业智能云服务 2 32 28 4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5 31388 智能制造概论 2 32 28 4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基础教研室

选修6 31407 云计算与大数据概论 2 32 28 4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汽车交通教研室

选修7 31425 智能检测与数据处理 3 48 24 24 4*12 随堂 非笔试 1h 汽车交通教研室

选修8 34077 CAD/CAM软件应用(Solidworks) 3 48 24 24 4*12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9 31394 数控编程与加工 3 48 24 24 4*12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10 31426 机电产品选型设计 2 32 24 8 4*8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11 31021 工厂供配电技术 2 32 24 8 4*8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12 31011 变频技术及应用 2 32 16 16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13 31397 工业组态应用技术 2 32 16 16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14 37120 电气英语 2 32 28 4 2*16 随堂 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15 37020 机电产品营销 2 32 28 4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选修16 37118 生产现场优化管理 2 32 28 4 2*16 随堂 非笔试 1h 机械工程教研室

小计 13 208 136 72 0 0 2 6 8 0

六、

实习

必修 03110 顶岗实习 24 576 0 576 4W 20W

小计 24 576 0 576

合计 151.5 2774 1130 1644 27 28 26 24 20

169

Page 172: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019 级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五年制)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

专业代码:560112

二、适用生源对象

初中毕业生

三、学制与学历

基本学制为五年,最长修业年限不超过七年;

学历为全日制专科。

四、职业面向

表 1 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所属专业类别、对应行业及面向的主要岗位

所属专业

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

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

别(或技术

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

或技能等级证

书举例

装备制造

(56)

机械设计与

制造(5601)

通用设备制造业(34)

专用设备制造(35)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

他运输设备制造业(37)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8)

机械工程

技术人员

2-02-07

机械工程技

术人员

检验试验人

1.车工

2.钳工

3.AutoCAD

4.UG

5.注册计量师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安全意识、绿

色节能意识、创新意识及协作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掌握计量基础、机械制图CAD

等基础知识,熟悉各种常用计量仪器仪表、量具的基本操作规范,能在技术机构或大型

企业针对仪器设备、产品进行检验检测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70

Page 173: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1.素质

(1)热爱祖国,能够准确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

(2)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了解中国制造业发展和世界制造业发展,理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能够与同行或业界进行专业技术领域的沟通和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4)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人际交往与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相关工程活

动中适应角色转换,能够和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有效的团队合作,并能在团队中

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5)具有认真学习的态度、求索的精神、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较强的创新、创业意

识。

(6)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岗位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对社

会、安全、环保、质量、健康、法律以及文化影响等方面的责任,具有敬业精神、进取

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知识

(1)掌握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关的政治思想理论、国防军事、人文社科、法律道

德、身心健康、职业发展和创业基础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本专业必需的英语知识、数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机信息技术。

(3)熟练掌握本专业必需具备的制图识图、计算机辅助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

械制造基础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方法。

(4)掌握计量基础、测量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等专业基础知识。

(5)掌握机械零件图、装配图及电气原理图、接线图的原理。

(6)熟悉各种常用计量仪器仪表、量具的基本操作规范。

(7)熟悉质量管理体系与计量管理。

3.能力

(1)会运用数学、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的知识分析、解决机械设计等较复杂

的机械工程问题。

(2)能够识读中等复杂程度产品零件图、装配图、数控设备电气原理图和绘制中

171

Page 174: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等复杂程度的产品零件图、装配图,能够在机械设计过程中使用机械设计手册。

(3)具备精密测量、测力计量检定、衡器计量检定、电磁计量检定、温度计量检

定等技能,达到国家3级水平。

(4)具备机械零件加工质量的检测能力。

(5)能够完成常用量仪的检定与调修。

(6)具备生产线、数控车床等检验检测维护能力。

(7)具备各种检测数据处理能力。

(8)具有文献检索与资料查询、计算机和网络运用能力,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和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解决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问题。

(9)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够与业界同行在专业技术领域进行交流和

沟通,撰写行业调研报告和技术设计方案。

(10)具有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达到

国家规定的体育合格标准和心理健康标准。

六、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院校深度融合的育人机制,以培养具有“检定校准”和“在线检测”的技术技

能型人才为目标,确立了“重人文素质、厚专业知识、强职业能力、精技能应用”的人

才培养观,构建了“德能并进”的人才培养体系(图1),进一步创新了“院校融通、

做学教一体、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图1 “德能并进”的人才培养体系

172

Page 175: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七、课程设置

(一)课程体系总览

图 2 双线并进、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二)专业核心课程概要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坚持以培养学生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原则,与岗位职业能

力需要对接、与职业资格证考试衔接,加强检测技术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和核心能力训练。

开设专业核心课程有:质量计量、力学计量、电学计量、温度计量、精密测量技术、压

力计量。

专业核心课程

压力计量、温度计量、电学计量、质量计量、

力学计量、精密测量技术、专业核心技能鉴

专业拓展课程

及顶岗实习

三坐标测量技术、无损检测、电气控制与

PLC、3D 打印技术、三维造型设计与应用、

钳工实训、车工实训、通用量具使用与维护、

通用量具检定

公 共基 础 及

综 合素 质 拓

展课

形势与政策、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

社会、哲学与人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语

文、英语、物理、数学、国防教育及军事技

能训练、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等

专业基础课程

检测专业认知、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公差配合、机械识图、工程制图与 CAD、计量学基础、测量误差、计量器具管理、计量光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测量不确定度应用

173

Page 176: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表2 专业核心课程描述

课程

名称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总学

时数

主要教

学方法

考核

方式

1

精 密

测 量

技术

能力目标:

(1)能进行量块检定,并能正确进行数据处

理和出具量块检定证书;

(2)能正确测量内、外长度尺寸;

(3)能正确检测角度和锥度;

(4)能正确测量各类几何误差,并进行评定

和数据处理;

(5)能正确测量螺纹的主要几何参数;

(6)能正确测量齿轮的主要几何参数。

知识目标:

(1) (1)掌握有关量块的主要名词术语、等级的

主要技术指标;

(2) (2)熟悉显微镜的光学系统,掌握瞄准、读

数显微镜的调焦及读数方法,理解阿贝原则

在量仪设计中的应用;

(3) (3)熟悉几何公差各个项目的定义及符号,

掌握几何误差的测量、评定和数据处理方法;

(4)熟悉螺纹的各个几何参数,理解主要几

何参数对互换性的影响,掌握螺纹主要几何

参数的测量方法;

(4) (5)熟悉齿轮参数,理解各参数对齿轮传动

的影响,掌握主要参数的测量方法。

素质目标:

(1)通过项目的完成,培养学生的工作规范

化意识以及良好的职业素质;

(2)通过项目任务分析、探究性问题的解

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量块检定实验,培养学生出具规范

检定证书的能力;

(4)通过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

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创新革新能力。

(1)有关测量、计

量的名词术语;

(2)量块检定;

(3)长度尺 寸 测

量;

(4)角度和锥度

测量;

(5)几何误差测

量;

(6)螺纹测量;

(7)齿轮测量等。

192

讲 授

法、小

组讨论

法、案

例教学

法、教、

学、做

一体化

教学,

以学生

练习为

项 目

考核+

终 结

性 考

2温 度

计量

能力目标:

(1)能进行几个温度单位开尔文(K)、摄

氏度(℃)、华氏(°F)的关系和换算;掌

握现行温标“90 国际温标”;

(2)能正确使用铂电阻温度计、铜电阻温度

计、其它金属电阻温度计、半导体电阻温度

计;掌握电阻温度计工业测量系统的连接;

(3)能建立膨胀式温度计检定装置;能正确

读取玻璃液体温度计的示值;掌握工业用玻

璃液体温度计检定操作和数据处理;

(4)能正确读取压力式温度计的示值;掌握

压力式温度计检定操作和数据处理;

(5)能正确读取双金属温度计的示值;掌握

双金属温度计检定操作和数据处理;

(1)温度与温标

的基础知识

(2)电阻温度计

(3)玻璃液体温

度计

(4)压力式温度

128

讲 授

法、习

题课 和

PPT 相

结合、

实验演

示、做

一体化

教学,

以学生

练习为

过 程

性 考

核+期

终 考

174

Page 177: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6)掌握热电偶的焊接方法;能对热电偶常

见故障进行维修;掌握工业用廉金属热电偶

检定、数据处理和原始记录填写;

(7)掌握数字式温度显示仪表的检定,会分

别用输入被检点标称电量法、寻找转变点法

检定配热电偶数显表和配热电阻数显表、数

据处理和原始记录填写;

(8)掌握用补偿导线法和测量接线端子温

度的方法检定电子电位差计、数据处理和原

始记录的填写。

知识目标:

(1)掌握温度的定义;掌握温标建立的三要

素;掌握热力学温标和国际温标,掌握

“ITS-90 国际温标”;

(2)掌握热电阻的测温原理、结构;了解电

阻温度计的分类;掌握电阻温度计的分度号

及测温范围;掌握电阻温度计使用注意;

(3)掌握玻璃液体温度计的结构、原理;掌

握玻璃液体温度计的各种分类方法;能判别

玻璃液体温度计是否满足浸没要求;了解玻

璃液体温度计的误差来源和消除方法;掌握

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

(4)掌握压力式温度计的原理、结构和分

类,掌握压力式温度计检定规程;

(5)掌握双金属温度计的原理、结构和分

类,掌握双金属温度计检定规程;

(6)了解热电偶测量原理;掌握热电偶的几

个回路定律和应用;掌握热电偶分类;掌握

国际标准化热电偶;掌握热电偶测量误差及

消除方法;掌握热电偶检定的三种方法双极

法、同名极法、微差法的应用条件和特点;

掌握廉金属热电偶相应的检定规程。

素质目标:

(1)通过项目的完成,培养学生的工作规范

化意识以及良好的职业素质;

(2)通过项目任务分析、探究性问题的解决,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项目的完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

能力。

(5)双金属温度

(6)热电偶

(7)数 字 式 温度

显示仪表

(8)自 动 平衡显

示仪表

3质 量

计量

能力目标:

(1)能建立电子版台账;

(2)能按时按规范完成天平拆装;

(3)能完成天平检定、完成数据;处理、出

具证书,完成简单的故障处理;

(4)能完成台称的检定和证书出具;

(5)能完成数字指示天平、称的正确使用和

检定;

知识目标:

(1)砝码、天平的基础知识了解;

(2)认识台账的用途和作用;

(3)天平的结构认识、掌握拆装的步骤和方

(1)砝码、天平基

础知识。

(2)天 平 拆装步

骤及注意事项。

(3)JJG98-2006

机械天平规程的

学习。

(4)JJG14-1997

非自行指示称规

程学习。

(5)JJG1036-200

8 电子天平规程

96

讲 授

法、小

组讨论

法、案

例教学

法、教、

学、做

一体化

教学,

以学生

练习为

形 成

性 考

核+终

结 性

考核

175

Page 178: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法;

(4)机械天平规程的掌握;

(5)非自行指示称规程的掌握数字指示称、

电子天平说明书、规程的学习;

素养目标:

(1)通过项目的完成,培养学生的工作规范

化意识、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学习。

(6)JJG539-1997

数字指示称规程

学习。

4力 学

计量

能力目标:

(1)能独立完成标准测力仪的安装;

(2)完成万能材料试验机的调零、基础操作;

(3)能进行标准测力仪和材料试验机的读

数;

(4)能完成金属材料拉伸实验;

(5)能完成材料试验机的检定;

(6)能完成用电子式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拉

伸和检定任务;

知识目标:

(1)材料实验的工作原理、结构的认识;

(2)标准测力仪工作原理、结构的认识;

(3)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拉伸曲线图的四

个阶特点的分析;

(4)标准测力仪温度的修约方法;

(5)国标 GB/228.1-2010 的学习;

(6)进行拉伸后的数据处理;

素养目标:

(1)通过项目的完成,培养学生的工作规范

化意识、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1)标准测力仪

的结构、原理安

装步骤。

(2)WE 型材料试

验机结构、原理、

油路。

(3)WE 型材料试

验机基本操作、

调零。

(4) 金 属 材 料

GB/T228.1-2010

材料力学性能知

识。

(5)JJG139-2014

材料试验机检定

规程知识。

(6)电 子 式 万能

材 料 试 验 机 规

程,金属材料、

电子式材料试验

机检定。

96

讲 授

法、小

组讨论

法、案

例教学

法、教、

学、做

一体化

教学,

以学生

练习为

形 成

性 考

核+终

结 性

考核

5电 学

计量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认识各类电测仪器仪表;

(2)能熟练使用各类电测仪器仪表;

(3)能对各类电测仪器仪表进行简单维护;

(4)能对各类电测仪器仪表进行检定、检验

和校准;

(5)能独立完成数据处理;

知识目标

(1)了解电学计量的内容、目的和任务;了

解掌握电学单位的复现、保存与传递;掌握

电磁量单位体系;

(2)掌握常用误差理论在电学计量中的应

用;

(3)掌握常用电学计量量具和特殊电测仪器

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4)掌握常用计量标准装置的选用和调试;

(5)熟练掌握常用电学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测

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6)了解电测线路的屏蔽保护;

素质目标

(1)电学计 量 基

本概念和基本知

(2)电 学 计量采

用标准器

(3)标准电池检

(4)电 压 表 和电

流表的检定

(5)交 流 电 能表

的检定

(6)直流电位差

计的检定

(7)直流电桥的

检定

(8)直 流 电阻箱

的检定

128 根据学

习过程

需要,

选择不

同的教

学 方

法:

讲 授

法、讨

论法、

演 示

法、 项

目教学

法、 实

验教学

法、工

学结合

过 程

性 考

核 和

终 结

性 考

176

Page 179: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1)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法律知识;

(2)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所必需的文化

基础知识,具备正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和继续

学习能力;

(3)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和听说能力;

(4)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具有使

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和设备管理的基本能

力;

(5)掌握质量、计量、标准化管理工作所必

需的基础知识;

(6)具备正确使用手册、标准和与本专业有

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借助工具书查阅设

备说明书及本专业一般外文资料的初步能

力;

(7)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

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8)具备一定的体育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

识,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9)具有一定的自我适应和自我发展能力;

(10)取得相应国家职(执)业资格证书;

6压 力

计量

能力目标:

(1)能正确使用各类压力仪器仪表和检定

装置;

(2)会检定台式血压计;

(3)会检定一般压力表;

(4)会检定精密压力表;

(5)会检定各种类型的压力变送器;

(6)能处理数据并判断仪表的合格性;

(7)能对压力仪器仪表和检定装置进行维

护保养;

(8)能对压力表的误差进行调整;

知识目标:

(1)掌握压力有关定义,会进行单位换算;

(2)掌握杯形压力计工作眼里,熟悉其基本

结构,掌握台式血压计的使用和维护调修;

(3)熟悉血压计检定规程,会检定血压计,

会处理数据并判断其合格性,会出具相应证

书;

(4)掌握弹性式压力表的工作原理,了解其

类型,熟悉弹性式压力表的结构;

(5)掌握弹性式压力表的调整和修理;

(6)熟悉一般压力表检定规程,会检定一般

压力表,会处理数据,会判定其合格性,会

出具相应证书;

(7)熟悉精密压力表检定规程,会检定精密

压力表,会处理数据,会判定其合格性,会

出具相应证书;

(8)掌握活塞式压力计的原理和构成,会对

活塞压力计进行维护保养;

(9)掌握压力变送器的原理和结构;

1.压力基础知识

(1)压力概念

(2)压力计量单

(3)压力仪表分

类和量值传递系

2.液体压力计

(1)杯形压力计

(2)台式血压计

的使用与维护

(3)血压计检定

规程(以最新为

准)

(4)实验:台式

血压计检定

3.弹性式压力仪

(1)弹性式压力

仪表基本概况

(2)敏感元件类

(3)单圈弹簧管

式压力表

(4)其他类型弹

性式压力表

(5)压力表调整

和修理压力表检

定规程

(6)一般(以最

64

讲授、

案例分

析、演

示、讨

论、实

过 程

性 考

核+期

末 基

础 理

论 考

177

Page 180: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10)熟悉压力变送器检定规程,会检定各

类型的压力变送器,会处理数据,能判断其

合格性并出具相应证书。

素质目标:

(1)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

的工作作风;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3)具有高度责任心;

(4)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

问题的能力;

(5)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与人沟通能力。

新为准)

(7)实验:一般

压力表检定(用

影迷压力表检和

用智能压力数字

压力校验仪检)

(8)精密压力表

检定规程(以最

新为准)

(9)实验:精密

压力表检定(用

活塞式压力计检

和用智能数字压

力校验仪检)

九、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另附)

(二)按整周安排的专业实习/实训/技能训练课程

表 3 按整周安排的专业实习/实训/技能训练课程一览表

序号修习

类别

实习/实训/技能训练

课程名称学分 学时

考核

方式

按学期分配周数

七 八 九 十

1 必修 钳工实训 1 26 考查 1W

2 必修 车工实训 2 52 考查 2W

3 必修 认识实习 4 96 考查 2W

4 必修 跟岗实习 8 192 考查 6W

5 必修 顶岗实习 28 672 考查 12W 20W

(三)各类课程学时分配

178

Page 181: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表 4 各类课程学分和学时分配与所占比例

课程类别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学分数 比例 学时数 比例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公共基础课 85 31% 1358 30% 888 470

综合素质拓展课 26 9% 372 8% 164 208

专业基础课程 50 18% 798 18% 532 266

专业核心课程 45 16% 704 16% 180 524

专业方向或拓展课 28 10% 490 11% 168 322

实习 40 15% 768 17% 0 768

学时合计 4490

学分合计 274

十、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应精通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相关理论和知识,了解国内外技术发展

动态,掌握国内同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状况,有能力组织、带领专业教学团队开展教学

改革和技术科研服务。了解国内外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的发展动态,跟踪前沿技术,了

解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专业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提

高毕业生的工作适应能力。

2.骨干教师

骨干教师应掌握工程制图、公差配合、测量技术相关知识;协助专业带头人制定专

业标准、参与课程体系改革;主持或参与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建设。

3.企业兼职教师

企业兼职教师要求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中级以上

职称)或高水平技术工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

(二)教学设施

179

Page 182: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1.校内外实训(习)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

表 5 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群机械数控加工实训中心主要设备及功能

实训室名称 主要设备及数量 主要实训项目

机械

基础

技术

实训

机械制图实训室 制图桌及绘图工具 100 套 机械制图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室《机械零件》示教展示柜 1套、《机械原

理》示教展示柜 1 套机械设计

机械创新实训室仪表车床(配套刀具)1 套、钻铣床(配

套刀具)1套、探索者机器人套件 1 套机械创新实验

机械零件测绘实训室

一级减速器模型 30 套、螺旋千斤顶模型 8

套、齿轮油泵模型 8 套,零件尺寸误差检

测、零件形位误差检测、零件表面粗糙度

对比检验组合实训装置各 10 套

零件测绘

液压与气动实训室 液压实训装置 液压与气动

3D 打印实训室

光固化打印机、金属 3D 打印机、工业塑

料 3D 打印机、普通打印机、激光雕刻机、

三维相机、三维扫描仪

3D 设计及打印

普通

机加

工技

术实

普通车床实训区 普通车床 15 台 车工实训

铣床实训区 铣床 1 台 钳工实训

磨床实训区 磨床 2 台 磨工实训

钳台实训区 钳工(42 工位) 铣工实训

钻床实训区 钻床 6 台 钻削实训

机床

设备

维修

技术

实训

机械拆装实训区C616 车床 3套、CA6140 车床 3 套、

C6136 数控车床 3 套机床维修

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数控车床维修实训台 2 套、数控铣床维修

实训台 2 套、三坐标测量仪 1 套、激光干

涉仪 1套、普通机床电气维修实训装置 10

套、球杆仪含测头 1套

数控机床装配与调试、

机床维修

数控

加工

实训

数控仿真实训 数控仿真实训室(三维设计)45 CAD/CAM 实训

180

Page 183: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数控车床实训 数控车床 16 车削加工实训

数控铣床实训 数控铣床 7 铣削加工实训

数控加工中心实训 数控加工中心 4 台、五轴加工中心 1 套 加工中心加工实训

电气

自动

PLC

实训

电气自动化 PLC 实训 电气自动化 PLC 实训装置 8 套 电气控制实训

智能电气应用软件 智能电气应用软件 50 节点 电气控制仿真实训

工业互联网云平台 工业互联网云平台 1 套 工业控制网络装调

工业

机器

人技

术实

工业机器人仿真实训 工业机器人仿真 50 节点 工业机器人仿真实训

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

工作站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工作站 8 个 示教编程、操作

工业机器人电气拆装

工作站工业机器人电气拆装工作站 4 个

电器元件安装、线路

连接、电气控制实训

智能制造生产线 1套 系统集成、装调实训

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表 6 校外主要实训基地

序号 企业名称

1 乐山博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2 世马联(乐山)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3 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 鸿准(深圳)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5 成都伟创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6 深圳市锴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7 乐山启航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8 乐山一拉得有限公司

3.信息网络教学条件

学院智慧化校园建设支撑在线教学资源建设、学生在线课程学习、师生在线互协和

181

Page 184: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教学质量诊改平台建设。

(三)教学资源

1.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与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乐山博思半导体有限公司、世马联(乐山)精

密模具有限公司、鸿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乐山机械工程协会等企业合作,紧跟新工艺、

新装备的技术发展,系统分析乐山区域、成渝经济带、成都经济圈机械装备制造业和汽

车零部件加工业的机械加工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在本专

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发涵盖专业培养目标、职业领

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教学安排、教学条件等内容的课程教学

标准。

2.开发课程资源

对已建设的各类课程资源进行疏理、整合,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实

际情况,按照“小课程、多模块”进行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工程,

开发以项目化、职业化为特征,以岗位技能培养为重点,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

学模式的核心课程,采用课程组集中备课方式,制作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网络课程等

课程教学资源。创建集课内与课外、仿真教学软件现场教学、总成实训、整车实训、数

据信息一体的先进立体化教学环境。

3.图书资料

(1)教材选用

按照学院教材选用相关管理制度,优先从国家和省两级规划教材目录中选用教材。

教材选用注重实用,教材内容侧重当前行业主流技术并有一定的超前性,注重多媒体技

术与传统纸质教材的结合,增加教材的新颖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灵活的

学习中拓展本学科领域的知识面。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突出技能训练,鼓励与行

业企业合作开发特色鲜明的专业课校本教材。

(2)图书配备

加大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教学图书配备和生产性实训教学资源的配备和开发,

结合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推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和在线课程资源的建设。

4.信息化资源

182

Page 185: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1)以学习者为中心来设计和制作教学资源,资源展示界面设计精致美观,操作风

格统一,画面简洁,突出主题,有层次感,具有良好的人机对话机制,实现资源互动及

虚拟仿真功能,易学易用。

(2)资源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专业教学资源内容选取应体现基础理论以应用为

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教学需要加强针对性

和实用性;在实践教学中强调职业岗位实际工作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

严格训练。

(四)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行任务

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突出“教学练创”一体化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

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重视学生情感、职业素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

养。

(五)教学评价

1.公共基础课程和综合素质拓展课程考核、评价

突出学生人文社会素养知识的掌握、学习态度的考核。

2.专业课程考核、评价

专业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评价与考核要注重过程、突出能力的考核,体

现综合素质的评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项目结果考核;考核内容、方法与职业、行业标

准接轨。

3.顶岗实习考核、评价

顶岗实习严格执行本专业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考核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

共同评定,以企业评价为主。校内指导教师主要根据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日志、顶岗实

习报告(总结)和对学生的指导记录进行评定;企业指导教师主要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

期间工作态度、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素质提高情况进行

评定,并填写《顶岗实习鉴定表》。

4.“学分替代”的课程考核评价改革

根据学院“学分”管理相关制度,制定本专业“学分”改革实施管理办法,报学院

183

Page 186: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教务处备案。实施“以赛代考”、“以证代考”、“以产代考”、“以创代考”的多种

灵活的考核与教学评估方式。定期举办和组织参加如机械制图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等比赛,以学生参赛的结果计成绩,评价教学质量;在校内外企业的生产现场,以学生

实际操作过程与生产的产品作为考查对象,依据产品质量标准、企业管理标准,将企业

对学生工作能力的考核标准与学校教学中的考核标准统一起来,由企业人员与教学人员

共同评定学生学习效果,实现教学评估的立体化。

(六)质量管理

1.院系教研室三级质量监控管理体系

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建立了院、系、教研室三级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制定了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督导管理办法》、《乐山职业技术学院院系两级教育督导管理

实施细则(试行)》、《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规定(试行)》、《乐

职院学生督导信息员制度实施办法》、《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管理办法(试行)》等

管理制度。形成了院系两级督导评教、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等日常工作规范,学院督导

处开展常规督导和专项督导,定期发布督导简报,有效的促进了教风、学风建设,为形

成良好校风奠定了基础。

2.开展本专业的诊断改进

(1)质量保证与诊断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专业层面、课程层面构建专业质量保证、课程质量保证诊断体系。

将从专业建设规划与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执行、教学团队建设状态、实

践教学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社会服务、专业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诊断指标的构建。其

中专业建设规划是否科学、规范,专业办学定位是否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国家标准

和企业要求,人才培养目标中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毕业率、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就

业对口率是否达到标准。课程建设中课程建设规划、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

学(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程考核、教学评价、顶岗实习)、课程资源(教材选用与

建设、数字教学资源应用与开发)作为评价的因素。师资队伍建设主要评价校内专任教

师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成果,教师顶岗实践情况与“双师型”教师比例,校外实训

教师的执教能力、指导学生实训的知识技能水平。实践教学建设评价主要从实践教学条

184

Page 187: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件、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与管理、企业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组织管理等方面评价。

(2)加强过程性诊断,形成阶段性报告

专业诊断过程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明确责任,实时监控教师、学生等

参与教学管理的情况,加强日常教学督导,日常管理考核分析,设计良好的工作绩效、

质量管理成效分析制度。

(3)依据诊断报告,及时反馈整改

通过对诊断报告进行分析研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到解决方法,进一步突出

专业特色与加强社会服务。

十一、毕业要求

(一)思想品德和操行考核合格

由学院学工部根据学院现行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品德和操

行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不获得毕业资格。

(二)最低学分要求

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学业毕业最低学分数要求为274学分。

(三)其他专项能力要求

1.英语取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或B级证书,或通过校内同等水平考试;

2.大学计算机二级以上证书或通过校内同等水平考试;

十二、建议与说明

(一)继续专业学习建议

本专业可通过专升本学习、函授成人教育本科学习、自考本科学习等方式,继续本

专业的本科教育。在参加工作之后,也可通过非脱产教育参加工程硕士的学习深造,为

后续发展创造更好的平台。

(二)其他说明

本方案在实施时应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质量评价标准,建立质量激励机制,强

化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与考核,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同时在

校生家长、毕业生及用人单位三方评价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

适应性。

185

Page 188: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专业主任(专业负责人)签字:

公共课程部主任签字:

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字:

系部教学副主任签字:

系主任签字:

系部公章:

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签字:

编制时间: 年 月 日

186

Page 189: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019级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模块修习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课内计划学时数 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周学时*学周)

合计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2周+15周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20周 20周

一、公共基础课

必修 01024 形势与政策 4 64 64 0 在校每学期安排4次讲座,每次2课时 2*4 2*4

必修 44107 职业道德与法律 2 34 30 4 2*17

必修 11022 经济政治与社会 2 34 30 4 2*17

必修 44109 哲学与人生 2 34 30 4 2*17

必修 1108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72 56 16 4*18

必修 1108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6 12 4*12

必修 01015 计算机应用基础 8 126 26 100 2*15 2*16 2*16 2*16

必修 31375 体育与健康 8 126 26 100 2*15 2*16 2*16 2*16

必修 01016 语文 16 252 200 52 4*15 4*16 4*16 4*16

必修 01002 英语 8 124 80 44 4*15 4*16

必修 01012 物理 6 92 60 32 4*15 2*16

必修 01013 数学 16 252 200 52 4*15 4*16 4*16 4*16

必修 11074 大学英语上

6

28 14 14 2*14

必修 11075 大学英语下 72 36 36 4*18

公共基础课合计 85 1358 888 470 20 20 14 14 0 0 6 8 0 0

187

Page 190: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019级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模块修习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课内计划学时数 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周学时*学周)

合计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2周+15周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20周 20周

二、综合素质拓展

必修 11011 国防教育及军事技能训练 2 84 12 72

必修 04930 职业生涯规划 2 30 16 14 2*15

必修 04554 心理健康教育 2 32 16 16 2*16

必修 00003 就业指导 2 30 20 10 2*15

必修 01017 应用写作 2 32 22 10 2*16

必修 04188 职业口才 2 32 16 16 2*16

必修 05001 创业基础 1 16 14 22*8

必修 24564 大学生安全教育 1 16 16 0

必修 01026 人际沟通 2 32 16 16 2*16

必修 31376 职业礼仪 2 32 16 16 2*16

必修 57016 校园文化活动 2

计学分不计课时,在

课外或假期完成必修 41015 社团活动 2

必修 67004 创新实践教育 2

必修 第二课堂 2 36 0 36

任选1建议各专业提供一门艺术教育任选课

综合素质拓展课合计 26 372 164 208 2 0 2 2 0 4 3 2 0 0

188

Page 191: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019级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模块修习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课内计划学时数 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周学时*学周)

合计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2周+15周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20周 20周

三、专业基础课

必修1 31377 检测专业认知 2 30 20 10 2*15

必修2 31052 电工基础 4 64 24 40 4*16

必修3 000157 电子技术 4 64 24 40 4*16

必修4 31180 公差配合 4 64 50 14 4*16

必修5 31378 机械识图 4 64 32 32 4*16

必修6 31129 工程制图与CAD 4 64 40 24 4*16

必修7 31181 计量学基础 4 64 50 14 4*16

必修8 31182 测量误差 4 64 50 14 4*16

必修9 31183 测量不确定度应用 4 64 54 10 4*16

必修10 31184 计量器具管理 4 64 50 14 4*16

必修11 31185 计量光学 4 64 50 14 4*16

必修12 03027 机械设计基础 4 64 34 30 4*16

必修13 03149 机械制造基础 4 64 54 10 4*16

小计 50 798 532 266 2 8 12 8 4 0 16 0 0 0

189

Page 192: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019级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模块修习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课内计划学时数 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周学时*学周)

合计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2周+15周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20周 20周

四、专业核心课

必修1 31190 压力计量 4 64 24 40 4*16

必修2 31191 温度计量 8 128 46 82 4*16 4*16

必修3 31192 电学计量 8 128 46 82 4*16 4*16

必修4 31193 质量计量 5.5 96 16 80 6*16

必修5 31194 力学计量 5.5 96 16 80 6*16

必修6 31196 精密测量技术 11 192 32 160 6*16 6*16

必修7 31393职业资格(X技能等级)高级认证

3

小计 45 704 180 524 0 0 0 0 20 24 0 0 0 0

五、专业拓展课

必修1 31038 三坐标测量技术 4 64 32 32 4*16

必修2 31200 无损检测 2 32 24 8 2*16

必修3 31206 电气控制与PLC 4 64 32 32 4*16

必修4 51119 3D打印技术 2 32 16 16 2*16

必修5 31385 三维造型设计与应用 5.5 96 30 66 6*16

必修6 31146 钳工实训 1 26 0 26 1W

必修7 31201 车工实训 2 52 0 52 2W

190

Page 193: 2019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 … ·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液、plc控制和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术方法; (7)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3d打印和工业网络控制安装、调试的知识和技

2019级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模块修习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课内计划学时数 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周学时*学周)

合计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2周+15周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17周 20周 20周

必修8 31386 通用量具使用与维护 3.5 60 10 50 4*15

必修9 31387 通用量具检定 4 64 24 40 4*16

必修10 31297综合实训(由各教研室安排,不计入周课时)

小计 28 490 168 322 4 0 0 4 4 0 0 14 0 0

六、实习

必修 41218 认识实习 2 48 0 48 2w

必修 41219 跟岗实习 6 144 0 144 6W

必修 03110 顶岗实习 32 576 576 12W 20W

小计 40 768 0 768 0 0 0 0 0 0

合计 274 4490 1932 2558 28 28 28 28 28 28 25 24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