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似字教学

2
126 o d e r n c h i n s e M X I A N D A I  Y U W E N 2008.10 一、引 近年来,海内外的汉语教学工作者在汉字教学方面 做出了很大努力,同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彭增安、陈光 磊主编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概论》(2006)中的汉字和 汉字教学章节里系统而详细地论述了具体的问题和策略, 针对形似字也有专项论说。对留学生而言,形似字极难区 分。需要我们帮助留学生解决相关的难题。 二、汉字中的形似字 汉字中的形似字有多少呢?杜智群编的《形近易误字 八百组》(1984)一书中列了800组形似字,但这是对所 有汉字而言的,对留学生来说,要掌握的形似字的数量不 必有那么多。形近字最基本的特点就是轮廓相似,大同小 异。仔细查考,可从以下方面说明:笔画数相同,字形轮 廓特征相同,笔形一致或稍异,如:士力等,轮廓相同,结构一致,区别只在多 一笔少一笔。比如:土令等;轮廓一样,结构一致,笔画相同,区别只在个别笔 画所在位置不同,比如:玉等,结构一致,构件相同,区别在于构件位置摆放不同, 分左右换位和上下换位。如:部吞等, 结构一致,大部分构件相同,区别在于某个构件不同,这 样的例子也有很多,这类形近字都是合体字,而且多数是 关于形似字教学 □邵 汉字学习是学习汉语的外国人难以跨越的一道关,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形似字,这对外国学习者来说 是一大障碍。本文对形似字的错误类型及原因做了简要分析,同时提出一些针对形似字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帮助 留学生区分汉语中的形似字。 关键词:汉字 对外汉字教学 形似字 很多中国人都不能准确地说出数字式缩略语的原词 语,对于外国人来说就更难了。因为数字式缩略语的原词 语内容较多而且难以记忆,单从字面上是很难进行还原 的,只能对它们的原词语进行硬性记忆。因此,目前在教 学中一般并不要求外国学生掌握这类缩略语。但这类缩略 语在汉语中又比较常见,外国学生在汉语阅读中不可避免 地会与它们邂逅,这又使得我们不能采取回避的态度。因 为数字式缩略语的原词语在人们头脑中往往会形成一个比 较抽象、概括的概念,为此,我们可以用语言把这个概念 提取出来,然后教给外国学生,而不是教给他们原词语。 这种教学方法称为概念提取法。我们把三个代表三高农业”“三乱”“九通一平分别进行概念提取, 结果如下: 三个代表——对当代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三 个要求 三高农业——一种达到现代化水平的农业 三乱——当前公路管理中的三种不良现象 五个一工程——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五个要求 对词化缩略语的教学,可以把它们当作普通词语教 给学生,一般不需要告诉学生它们的原词语是什么。因为 词化缩略语自身已经形成了一个语义明确的概念,对它们 的理解不再需要原词语作中介,有时不还原为原词语更容 易理解。比如智商的意思是智力水平,如果硬要 用原词语智力商数来进行解释,反而会增加理解的难 度。但是,词化缩略语的原词语还在语言中使用着,如果 阅读时碰到了它们的原词语,我们有必要向学生说明一下 它们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池昌海,钟舟海.“白骨精无知少女:托形格 略析[J].修辞学习,2004,(5. [2]蒋孔阳.美学新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3]王立廷,沈基松,张小平.缩略语[M].北京:新华出版 社,1998. [4] 徐国庆. 缩略语与原词语的语义联系[J]. 语文建设, 1998,(12. [5]于根元.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 社,2006. [6]晖,阮显忠.现代汉语缩略语词典.[Z].北京:语文 出版社,2002. [7].网络缩略语词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4,(4. [8]赵燕华.当代汉语解构式缩略语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 2007,(2. [9]郑元者.蒋孔阳的美论及其人类学美学主题[J].文艺研究, 1996,(6. (王 侠,北京华文学院)

Upload: jia-yuh

Post on 10-Jan-2016

2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关于形似字教学

TRANSCRIPT

7/18/2019

http://slidepdf.com/reader/full/563dba36550346aa9aa3ac0c 1/2

126

od ern

ch i nese

X I A N D A I  Y U W E N 

2008.10

一、引 言

近年来,海内外的汉语教学工作者在汉字教学方面

做出了很大努力,同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彭增安、陈光

磊主编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概论》(2006)中的汉字和

汉字教学章节里系统而详细地论述了具体的问题和策略,

针对形似字也有专项论说。对留学生而言,形似字极难区

分。需要我们帮助留学生解决相关的难题。

二、汉字中的形似字

汉字中的形似字有多少呢?杜智群编的《形近易误字八百组》(1984)一书中列了800组形似字,但这是对所

有汉字而言的,对留学生来说,要掌握的形似字的数量不

必有那么多。形近字最基本的特点就是轮廓相似,大同小

异。仔细查考,可从以下方面说明:笔画数相同,字形轮

廓特征相同,笔形一致或稍异,如:士—土 未—末 午—

牛 元—无 刀—力等,轮廓相同,结构一致,区别只在多

一笔少一笔。比如:土—王 休—体 鸟—乌 师—帅 今—

令等;轮廓一样,结构一致,笔画相同,区别只在个别笔

画所在位置不同,比如:玉—主 压—庄 庆—厌 乒—乓

等,结构一致,构件相同,区别在于构件位置摆放不同,

分左右换位和上下换位。如:部—陪 呆—杏 吴—吞等,结构一致,大部分构件相同,区别在于某个构件不同,这

样的例子也有很多,这类形近字都是合体字,而且多数是

关于形似字教学

□邵 磊

摘 要:汉字学习是学习汉语的外国人难以跨越的一道关,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形似字,这对外国学习者来说

是一大障碍。本文对形似字的错误类型及原因做了简要分析,同时提出一些针对形似字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帮助

留学生区分汉语中的形似字。

关键词:汉字 对外汉字教学 形似字

很多中国人都不能准确地说出数字式缩略语的原词

语,对于外国人来说就更难了。因为数字式缩略语的原词

语内容较多而且难以记忆,单从字面上是很难进行还原

的,只能对它们的原词语进行硬性记忆。因此,目前在教

学中一般并不要求外国学生掌握这类缩略语。但这类缩略

语在汉语中又比较常见,外国学生在汉语阅读中不可避免

地会与它们邂逅,这又使得我们不能采取回避的态度。因

为数字式缩略语的原词语在人们头脑中往往会形成一个比

较抽象、概括的概念,为此,我们可以用语言把这个概念提取出来,然后教给外国学生,而不是教给他们原词语。

这种教学方法称为“概念提取法”。我们把“三个代表”

“三高农业”“三乱”“九通一平”分别进行概念提取,

结果如下:

三个代表——对当代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三

个要求

三高农业——一种达到现代化水平的农业

三乱——当前公路管理中的三种不良现象

五个一工程——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五个要求

对词化缩略语的教学,可以把它们当作普通词语教

给学生,一般不需要告诉学生它们的原词语是什么。因为词化缩略语自身已经形成了一个语义明确的概念,对它们

的理解不再需要原词语作中介,有时不还原为原词语更容

易理解。比如“智商”的意思是“智力水平”,如果硬要

用原词语“智力商数”来进行解释,反而会增加理解的难

度。但是,词化缩略语的原词语还在语言中使用着,如果

阅读时碰到了它们的原词语,我们有必要向学生说明一下

它们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池昌海,钟舟海.“白骨精”与“无知少女”:托形格

略析[J].修辞学习,2004,(5).

[2]蒋孔阳.美学新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3]王立廷,沈基松,张小平.缩略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4]徐国庆.缩略语与原词语的语义联系[J].语文建设,

1998,(12).

[5]于根元.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

社,2006.

[6]袁 晖,阮显忠.现代汉语缩略语词典.[Z].北京:语文

出版社,2002.

[7]张 莉.网络缩略语词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4,(4).

[8]赵燕华.当代汉语解构式缩略语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

2007,(2).[9]郑元者.蒋孔阳的美论及其人类学美学主题[J].文艺研究,

1996,(6).

(王 侠,北京华文学院)

7/18/2019

http://slidepdf.com/reader/full/563dba36550346aa9aa3ac0c 2/2

od ern

ch i nese

M 127X 

I A N D A I  Y U W E N 

2008.10

形声字,区别构件形体近似;声符相同,形符近似。这些

字会使留学生在学习中区分不清、产生混淆,因此有必要

在教学中对相似部件的表意情况进行区别性讲解,以减少

或避免此类错误的出现。

三、形似字产生识别错误的原因

汉字产生形似字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声旁相同,

形旁不同;有的是因为汉字简化,如“车”用草书字体作

为简化字。“东”也是简化字,二者形似;还有的是因

为汉字的造字法造成的,如“未”和“末”、“土”和

“士”、“已”和“己”等等。陈文认为一是因造字时偶

然形成,如甲骨文“犬、豕”;二是文字在演变进程中一方

面分化,一方面又趋于近似造成的。周文德(1998)对此

分历时和共时来加以说明。他认为现行汉字中70%的形近

字是从历史上传承下来,20%是由汉字简化后形成的。如

“言”与“水”未简化之前区别很大,简化后作部件时,

成为相近的“讠、氵”,由此构成了“没有—设有”“请

谈—清淡”的难辨。此外,10%的形似字简化前与简化后同

样都是形近字,如:贫—贪,场—扬。形似字容易写错,

主要在于其中的部件容易引起人的错觉,学生在学习时,

要更多地关注那些形似字的形异之处。教师要抓住形异之

处强调其音义的差别,从而让学生从细微处理解形似字的

区别特征。

四、针对形似字的教学策略

由上可以看出,形似字是汉字学习中的一大障碍,

尤其是对于没有汉语环境的留学生而言,因此教师要讲求

方法和技巧,抓住时机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区分这些形似

字,解决学习汉字的难题。

(一)运用汉字字理区分形似字

运用汉字字理对形似字教学特别有用,比如学生常常

将“话”和“活”写错。“讠”和“氵”是代表两个不同

意类的部件,学生如果知道“讠”和“氵”各自代表的意

义,就会知道“话”跟“活”是不同的汉字。学生写错这

两个字的时候,教师应帮助他们区分二者的差别:“话”

左边是“讠”,有这个部件,其意义一般都离不开与嘴有

关的动作,都跟语言表达有关,因此我们常常说“说话”

“话语”“一番话”等等。“活”字的左边是“氵”,做

形旁时出现在左边,有这个部件的汉字意义大都跟水有

关。学生从字形的差异上了解了两个汉字意义的不同,以

后在运用这两个形似字时会减少出错的几率。

(二)结合语素和常用词区分形似字

结合语素进行汉字教学,也能区别形近字,加深学

生对汉字构形的理解。比如学生在学习“睛”时,要告诉

学生左边是“目”,古字形就是一个眼睛的象形,代表眼

睛,右边是“青”,是声符,“睛”读jīng,口语常常说

“眼睛”,学完这个字后,老师马上在黑板上写出“晴”

字,学生可能很快就会发现两个字在字形上的差别,然后

教师可以写出“晴”字的读音qíng,写出常用词语“晴

天”“晴朗”等,并强调“晴”指天气好,太阳会出来,

所以,左边是“日”;而“睛”指眼珠,与“目”有关,

不能写错。

汉语中还存在大量的同音形似字,这就更加增添了

外国人学习汉字的难度,因此需要更加注意区分同音形似

字。在很多常用词中,这个汉字所代表的义项一般是固定

的,如“历”和“厉”两个汉字,既是形似字,也是同音

字,学生常常会用错。如“经历”写成“经厉”,“日

历”写成“日厉”,“厉害”写成“历害”,“严厉”写

成“严历”。出错的学生通常不知道这两个汉字的形义区

别,教师可以从字形一直解剖到常用词或更多语境,让学

生明白这两个汉字的意义所在。“历”是形声字,“厉”

不是,但二者都是简化字,所有跟“历”有关的常用词或

语境都跟时间、经过有关,如“历史”“历时”“日历”

等。而“厉”中的“万”是由“萬”简化而来的,“萬”

的古字形就是蝎子的形状,所以“厉”字取蝎子在“厂”

下,因此跟“厉”有关的常用词或语境都离不开严厉、严

肃之意,如“厉害”“严厉”等。

(三)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加以区分巩固

区分形似字,不仅在学习新字时要注意讲解区分,讲

授形义差别,还要针对学生常常出错的形似字,设计一些

辨析练习。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归纳哪些字形体相近容易

经常写错,还可以给出多组形似字,让学生注音并组词;

也可以选择一些包含形似字的句子、段落,让学生多读多

看,由易到难。当然还可能有其他方法。

五、结 语

综上所述,对于形近字的研究和总结是十分必要和有

意义的,要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要重视对比,加强复习,

通过书写识记汉字,对形近字要进行结构和字义的比较。

在对留学生的汉字教学中,要抓住时机,从形音义三方面

引导学生,加强这些汉字在语境中的运用,这样能够较好

地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学生突破障碍。

参考文献:

[1]彭增安,陈光磊.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概论[M].北京:世

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2]李大遂.简明实用汉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原新梅.汉语论稿[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5]崔希亮.汉语教学:海内外的互动与互补[M].北京:商务

印书馆,2007.

[6]陈五云.现代汉字形似字初探[J].语文建设,1984,(4).

[7]潘先军.近四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述评[J].汉字文化,

2003,(3).

[8]王 火.略谈形近字[J].辽宁大学学报,1994,(6).

[9]周文德.现行汉字形近字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5).

[10]周文德.现代汉字形近字成因简论[J].语文建设,1998,(11).

(邵 磊,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