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20

Upload: karen-flowers

Post on 31-Dec-2015

5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 与新罗的交往. 与日本的交往. 对外交往发达的表现. 与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 交 往. 与中西亚的交往. 与欧非的交往. 特点. 主要形式. 影响. 启示. 政治 : 统一 , 声望高. 经济 : 繁荣. 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 文化 : 先进. 对外政策 : 开放. 东达朝鲜. 陆路. 西通印度、伊朗、阿拉伯和欧非许多国家. 交通 : 发达. 东达韩、日. 水路. 经马来半岛、印度 , 可达波斯湾. 唐朝留学生中 , 新罗人 最多 , 其中以 崔致远 最著名.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Page 2: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 交 往

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

对外交往发达的表现

与新罗的交往与日本的交往与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与中西亚的交往与欧非的交往特点

主要形式影响启示

Page 3: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

政治 : 统一 , 声望高

经济 : 繁荣

文化 : 先进对外政策 : 开放

交通 : 发达

陆路

水路

东达朝鲜西通印度、伊朗、阿拉伯和欧非许多国家东达韩、日经马来半岛、印度 ,可达波斯湾

Page 4: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新罗

双方交流唐朝留学生中 , 新罗人最多 , 其中以崔致远最著名双方贸易繁盛 , 长安和沿海许多城市设有“新罗坊”、“新罗馆”

唐文化对新罗的影响

政治上 : 新罗立国 , 参用唐朝制度经济上 : 从唐引入茶种文化上 : 设立国学 , 教授儒学 ; 喜读写唐诗、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生活习惯上 : 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

Page 5: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日本

双方往来

遣使隋唐 : 隋时互遣使 , 遣唐使十多次贸易频繁 : 日本出土大量“开元通宝” , 中国也出土了日本奈良时的银币

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政治 : 由留学回国人员策动大化改新 , 新政中的制度大都以唐制为蓝本 .文化 : 学校教授儒学 ; 建筑艺术深受唐朝影响生活习惯上也受唐影响

双方交往中有突出贡献人物

吉备真备

鉴真

Page 6: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与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 来

与东南亚的 往 来

政治上 : 互派使节经济上 : 交换土特产品

与天竺的往来

天竺的概念 : 相当于现在的印度半岛

双方往来

表现

代表人物 :

政治 : 遣使来唐经济 : 贸易频繁 , 天竺送来郁金香、菩提树文化 : 唐太宗派人去学习熬糖法 , 中国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入天竺

以佛教为纽带

玄奘、义净

Page 7: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与中亚的往来

政治 : 遣使经济 : 贸易

与西亚的往来

与波斯的往来 ( 西汉时称之为安息 )

政治隋时已互遣使节唐时遭大食侵扰 ,其王及儿子先后来唐求援

经济 : 波斯商人在唐开设波斯店与大食

( 阿拉伯 ) 的往来

政治 : 唐高宗时 , 开始遣使来唐文化 : 造纸术唐时传大食

与欧非的往来

与欧洲的往来

政治 : 唐与东罗马有使节往还经济文化 : 东罗马医术、杂技传中 , 唐丝绸、瓷器运欧

唐与非洲的来往

Page 8: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Page 9: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Page 10: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特点

广泛对外开放 , 与各国交流同亚洲国家交往最为密切兼收并蓄 ,吸收和容纳外国先进事物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交往的主要形式

政治

经济 :

文化

使节往来派遣留学生经贸往来技术交流艺术交流宗教传播

Page 11: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影响唐朝对外关系的发展 , 使唐文明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进一步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 , 也丰富了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启示

应大力发展经济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 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应坚定不移的实行对外开放 , 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扩大对外贸易 ,加强与外国的经济技术合作

应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Page 12: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1. 与唐和东南亚、西亚、欧非的交流相比 , 唐和日本朝鲜交流内容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

A. 政治制度 B. 生产技术 C. 宗教 D. 建筑A

2. 唐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 . 出现这个盛况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

A. 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 政治制度领先于世界各国 C. 开辟了发达的水陆交通路线 D. 统治者以开明的态度吸纳世界先进文化

A

Page 13: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3. 唐玄宗派使者出使新罗时说 :“ 新罗号为君子国 ,颇知书礼 , 有类中华 . 以卿学术 ,善以讲论 ,故选使充此 .”这反映了 ( )

①新罗文化十分发达 ②新罗和唐朝关系密切 ③中国文化对其影响大 ④新罗已学会印刷术   A. B. C. D.①②③ ③④ ②③ ①②③④

A

4. 唐玄宗在长安可能 ( ) ①看到“波斯店” ②看到郁金香 ③吃到天竺风味的糖果 ④看到东罗马的杂技 A. B. C. D.①② ①②③ ①④ ①②③④

D

Page 14: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5. 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因是(  ) ①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对外交通发达 ③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 ④西欧处于文化低潮时期 ⑤唐朝统治者大多推行三教并行的宗教政策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6. 从唐朝传入新罗的技术包括(  ) ①雕版印刷术 ②制瓷 ③制铜 ④唐诗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A

C

Page 15: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7.在隋唐与各国的交往中,中国有三位高僧作出重要贡献,他们是(  ) ①一行 ②义净 ③玄奘 ④法显 ③鉴真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8.在汉唐对外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是(  ) A.瓷器   B.丝绸   C.纸张   D.茶叶 9.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最大的特点是(  ) A.民间商贸交往   B.使臣互往通好   C.以佛教为纽带    D.技术交流

D

B

C

Page 16: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10. 唐朝时 , 从中国传到大食的手工技术是 ( )A.制瓷技术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冶铁技术 11. 隋唐时 , 中国与周边各国往来的主要方式( )A.民间商贸交往   B.互通使臣   C.以宗教为纽带    D.技术交流 12.下列国家在与中国交往中,受唐政治制度影响较大的是(  ) A.日本、天竺   B.新罗、东罗马    C.新罗、日本   D.天竺、大食

B

B

C

Page 17: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贞观四年起,日本不断派“遣唐使”到中国来,至唐后期 894年止,遣唐使到达中国的有十三次。随同大使、副使来的还有学者、学问僧、留学生、画师、医生、工匠、水手等。   材料 2: 647年,天竺摩揭陀国遣使来中国;随即,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作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Page 18: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材料 3:唐初 , 阿拉伯半岛上大食兴起 ,651年侵占了波斯 , 波斯国王插斯路和他的儿子泥捏斯来到唐朝 ,客居长安 , 后来先后客死长安 . 波斯商人的足迹遍于长安、洛阳、扬州、泉州、广州 .他们贩买珠宝、香药及西域、南海一带的土产 . 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商品也大量运往波斯 .并被波斯商人转销到西方 .  材料 4:大食于 651年遣使和唐朝相通……安史之乱时 , 唐借大食兵帮助收复长安和洛阳 .    ——均摘自《中外关系史讲义》   依据上述材料 , 从历史条件、双边关系和相互影响方面评述唐朝的对外政策 .   要求 : 表述成文 ,限 180字 .

Page 19: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13.唐朝时,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发达,中外交往频繁。唐朝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唐文化在政治经济制度、城市建筑、文化习俗诸方面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

Page 20: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14.汉唐时期,中外交往的特征有何不同?试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不同特征 :①汉朝以陆路为主 , 唐朝水陆并举 .②汉朝以商贸为主 , 唐朝使臣往来、商贸交往、文化交流全面展开 .③汉朝以丝、丝织品为主 , 唐朝有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加 .④汉朝商贸单向性明显 , 唐朝中外交往双向性明显 . 原因 : 汉朝时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 ,江南经济较

为落后 ; 唐朝疆域广大 , 国力强盛 , 经济、文化更加发达 ,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 造船业发达 , 因此中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