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與美學

12
欣欣欣欣欣 欣欣欣欣欣 聖‧聖聖 (Saint Beuve, 1804-1869, 法法法法法法法 ) 欣欣欣欣欣欣欣欣欣欣欣欣欣欣 欣欣欣欣欣 欣欣欣欣欣欣欣欣欣欣欣欣欣欣欣欣欣。」 聖聖‧聖聖 (Walter Pater, 1839-1894, 法法法 法法法法 法法法 法法法法法法法法法法法法法法 ) 聖聖聖聖聖聖聖聖聖聖 欣欣欣欣欣欣欣欣 ,一 欣欣欣欣欣欣欣 欣欣欣欣欣欣欣欣 欣欣欣欣 。, 欣欣欣欣欣欣欣欣 欣欣 欣欣欣欣欣欣欣欣欣 一, 欣欣欣欣欣欣欣欣 欣欣欣欣欣欣欣欣欣欣欣 欣 ,。

Upload: colorado-dunlap

Post on 01-Jan-2016

2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欣賞與美學. 聖 ‧ 貝韋 (Saint Beuve, 1804-1869, 法國文學批評家 ) 「只要深入地認識那些美麗的事物,就能用它們 培養出高雅的愛好者和成熟的人道主義。」 華特 ‧ 佩特 (Walter Pater, 1839-1894, 理論家、文學家與 批評家,十九世紀英國唯美主義代表人物 ) 「 照其本來面目看待事物 ,一向是大家公認藝術 批評的真正目標。而在審美批評中,照其本來 面目看待事物的第一步,就是了解事物在自己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欣賞與美學

欣賞與美學欣賞與美學 聖‧貝韋 (Saint Beuve, 1804-1869, 法國文學批評家 ) 「只要深入地認識那些美麗的事物,就能用它們 培養出高雅的愛好者和成熟的人道主義。」

華特‧佩特 (Walter Pater, 1839-1894, 理論家、文學家與 批評家,十九世紀英國唯美主義代

表人物 )

「照其本來面目看待事物,一向是大家公認藝術 批評的真正目標。而在審美批評中,照其本來 面目看待事物的第一步,就是了解事物在自己 印象中的本來面目,加以辨析並明確把握它。」

Page 2: 欣賞與美學

欣賞與美學欣賞與美學 克萊夫‧貝爾 (Clive Bell, 1881 - 1964, 英國文學批評家、 晢學家, 20世紀布魯斯伯里集團核心成

員 )

「…藝術作品可喚起人們內在的獨特情感,並且 各種視覺藝術 (繪畫、雕塑、雕刻、建築、陶瓷、紡 織品等 )都能同樣地喚起這種情感,我們稱之為 審美感。」

Page 3: 欣賞與美學

聽覺 聽覺 / / 欣賞欣賞 程序的重建程序的重建

第 一 步 耳中聽到的是什麼聲音?第 二 步 有必要仔細聽嗎? ( 是否值得欣賞,

或是應該“充耳不聞”! )

第 三 步 音樂 / 非音樂、藝術 / 非藝術?第 四 步 何時 / 何地 / 什麼風格?第 五 步 應該有何反應?第 六 步 應該如何評價?

Page 4: 欣賞與美學

Opera 歌 劇 歌劇是一種以人聲歌樂與器樂為主體,再加上舞蹈、佈

景、燈光、口白而成之綜合藝術,十六世紀末源於義大利的佛羅倫斯。 文藝復興初期之歌劇是為少數知音的精英文人雅士而作,其理想目標為恢復古代之希臘文藝,故重用希臘悲劇中之合唱方式,以強化藝術張力表現。

意大利威尼斯於 1637 年建立世界第一座公眾劇院 - 聖卡西亞諾劇院 (Teatro San Cassiano) ,英國倫敦的公眾劇院建於 1656 年,法國巴黎 1669 年,羅馬 1671年,德國漢堡 1678 年各城市公歌劇院相繼成立。

Aria (詠嘆調 ) / Romance Recitative (宣敘調 )

Page 5: 欣賞與美學

Opera seria, Semi-seria, & Comic opera 莊嚴歌劇 / 半莊嚴 / 喜歌劇

莊嚴歌劇 (opera seria) 是指十八世紀義大利歌劇中,劇情莊嚴而將全劇分為三幕者 ( 或以上 ) ,與分為兩幕的喜歌劇(comic opera)相反,莫札特的「 Idomeneo 」就是莊嚴歌劇。

半莊嚴歌劇 (opera semi-seria)則是含有喜歌劇成分的莊嚴歌劇。莫札特的「費加洛婚禮」則為其典型。

喜歌劇 (comic opera, opera buffa) 自十九世紀中葉以後,受群眾廣大歡迎,種類繁多數量極大,但大部分都不經久。其中三部值得一提,華格納的「紐倫堡名歌手 , 1868 」,威爾第的「法斯塔夫 , 1893 」和理查‧史特勞斯的「玫瑰騎士 , 1911 」。浦朗克的「泰蕾莎的懷抱 , 1947 」是一齣極端幽默機智的喜歌劇。現代英國著名喜歌劇中,有 Holst的「絕頂傻瓜 The Perfect Fool, 1923 」與威廉斯「戀愛中的約翰爵士 Sir John in Love, 1929 」。

Page 6: 欣賞與美學

歌劇的序曲與幕間音樂

序 曲 (overture) 引領觀眾情緒 預示劇種樣式 先現音樂主題 提示人物形象 呈現劇情梗概

前奏曲 (prelude) 全劇開始前演奏

間奏曲 (intermezzo) 幕與幕之間演奏

Page 7: 欣賞與美學

威爾第 Giuseppe Verdi, 1813-1901

後期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 [義 ]

生於意大利北部的威爾第, 13 歲開始學音樂。他的第一部歌劇「聖波尼法西奧伯爵奧貝爾托」交斯卡拉歌劇院初演並獲成功。威爾第 29 歲時再以鼓吹民族解放意識的歌劇「那布科」贏得了名聲。此後幾乎每年都有一部新劇問世並獲成功,如「塞爾維亞理髮師」、「弄臣」、「茶花女」、「阿伊達」等 27 部歌劇,逐漸在歌劇樂壇奠定了無人可與之匹敵的地位。

威爾第認為意大利歌劇應該打破公式化結構,人物性格和戲劇情節必須具有現實生命力。因此成熟期作品故事貼近生活,情節生動感人,尤其熟練的動機運用使音樂更為豐滿。後期作品融合了雨果的浪漫主義精神,把音樂與戲劇、語言和歌腔緊密結合,和聲與對位技法有新的突破,配器也更為複雜,富於內在動力,且色彩清澈透明,促使劇情連續發展,創造了真正的音樂戲劇( 「奧賽羅」「法斯塔夫」 ) 。

Page 8: 欣賞與美學

Aida 阿依達 故事背景 ( 一 )

1869 年,埃及為慶祝蘇伊士運河開航建築了開羅歌劇院,原本想邀請威爾第為劇院寫一首頌歌,但被威爾第拒絕。劇院只好以他的「弄臣」揭幕。但當局仍希望能請威爾第為該劇院寫一部新的歌劇。當時法國派遣至埃及的著名考古學家馬利埃(Auguste Mariette) 以自己的研究完成了一個以埃及為背景的歌劇腳本,並受劇院當局所託,返回巴黎來找將此故事搬上歌劇舞台的作曲家,威爾第自然是他們心目中的第一人選,在一番說服之後,威爾第才答應下來。

Page 9: 欣賞與美學

Aida 阿依達 故事背景 ( 二 )

「阿依達」故事背景發生古代埃及,戲劇的表現則運用十九世紀 30 年代裡發展成型的法國「大歌劇」結構。這一類作品通常有五幕,劇情有如野史,經常設定某個歷史的時代背景,主角亦經常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劇中相戀的男女主角往往因種族、宗教、家族世仇、社會階級等因素,而註定不能結合的命運,最後以殉情收場。大歌劇的另一大特色在於舞台場景的編排,劇中一定會安排一些群眾合唱場面,做出場面浩大的盛況。此外,法國宮廷喜好芭蕾的傳統亦一直延伸到法國歌劇演出和創作中。簡言之,大歌劇不僅「劇情曲折,賺人熱淚」,還場面浩大,極當時視聽愉悅能事,無怪乎會很快地風行全歐。

Page 10: 欣賞與美學

Aida 阿依達 故事背景 ( 三 )

但威爾第卻仍在此劇中加入了許多自己的想法因此「阿依達」的前兩幕和後兩幕在很多方面都判若兩部歌劇。明顯地,在寫前兩幕時,威爾第依然習慣性地去呈現素材。但是,在寫後兩幕時,威爾第發掘了素材中的戲劇性,嘗試著在傳統中做一些改變。他在「阿依達」之後多年未有新創作,或許亦是在創作「阿依達」時引發的省思,讓他對新作的選材、合作者更加慎重。之後,再出發的威爾第先後以「奧賽羅」、「法斯塔夫」兩劇奠定他在歌劇史上的地位。

Page 11: 欣賞與美學

Aida 阿依達 故事背景 ( 四 )

「阿依達」前兩幕的傳統和後兩幕的創新,呈壁壘分明的界限,在晚期的兩部作品中蔚成一股圓融,以音樂結合戲劇方式,不讓德奧樂派大師華格納專美於前,亦將義大利歌劇引導進入音樂推動戲劇 的「新樂劇」時代。總而言之,威爾第在「阿依達」一劇所表現出的創新與突破,確為他的創作高峰期劃下完美句點。

多明哥版 的錄影係於 1991 年在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演出實況。

帕華洛帝版 的錄影於 1985 年 12月在義大利米蘭史卡拉歌劇院的實況,為慶祝本劇在米蘭首演的百周年紀念,而威爾第認為歌劇在義大利的首演,才算是正式的首演,而男高音帕華洛帝則為首度為義大利演出此劇。

Page 12: 欣賞與美學

Operetta 歐洲輕歌劇 / 小歌劇 十八世紀輕歌劇是指「短的歌劇」;十九世紀後則

是指輕鬆的「歌劇小品」,形式更為簡單通俗,其中有口語對話、音樂、舞蹈等等。創立現代輕歌劇者有維也納的蘇佩 (Franz von Suppe, 1819-95; 從 1860至逝世共完成卅部輕歌劇 );巴黎有奧芬巴赫 (Jacques Offenbach, 1919-80, 從 1955至逝世共完成五十五部輕歌劇 );小史特勞斯 (Johann Strauss, the Younger, 1825-99) 在 1871至 1897 年之間作了約有十六部輕歌劇,把維也納的輕歌劇提昇到國際地位。其中「蝙蝠 , 1874 」仍是重要演奏的曲目之一。維也納的勒哈爾 (Franz Lehar, 1870-1948) 作的「風流寡婦 , 1905 」亦頗受歡迎;英國有沙利文爵士 (Sir Arthur Sullivan)寫輕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