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26
兒兒兒兒兒兒兒兒兒兒兒兒兒兒 1

Upload: bruce-patel

Post on 01-Jan-2016

2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受虐兒少人數. 93~97 年受虐兒少人數有逐年增加趨勢, 98 年高達 1 萬 3,400 人 。. 施虐者身份. 九成以上為父母、照顧者及共同居住的親友, 致死案件中亦高達 83% 是父母及其同居人所為。. 施虐因素. 一般兒虐及致死案件多因父母或照顧者缺乏親職知識、不當管教,各占 35% 及 25% ,其次為婚姻失調,各占 21% 及 20% 。. 兒虐致死. 一般兒虐. 兒少保護事件通報法源.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 34 條. 責任通報人員. 113 保護專線. 知悉有 兒童及少年保護情事 者.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1

Page 2: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93~97年受虐兒少人數有逐年增加趨勢,98年高達 1萬 3,400人 。

受虐兒少人數

2

Page 3: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九成以上為父母、照顧者及共同居住的親友,致死案件中亦高達 83%是父母及其同居人所為。

施虐者身份

3

Page 4: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施虐因素

一般兒虐及致死案件多因父母或照顧者缺乏親職知識、不當管教,各占 35%及 25%,其次為婚姻失調,各占 21%及 20%。

一般兒虐 兒虐致死4

Page 5: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責任通報人員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司法人員及其他執行兒童及少年福利業務人員

一般民眾 113 保護專線

知悉有兒童及少年保護情事者

兒少保護事件通報法源

社會局處、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 34條

單一窗口

當地主管機關

24小時內

5

Page 6: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1. 遺棄。2. 身心虐待。3. 利用兒童及少年從事有害健康等危害性活動或欺騙之行為。4. 利用身心障礙或特殊形體兒童及少年供人參觀。5. 利用兒童及少年行乞。6. 剝奪或妨礙兒童及少年接受國民教育之機會。7. 強迫兒童及少年婚嫁。8. 拐騙、綁架、買賣、質押兒童及少年,或以兒童及少年為擔保之

行為。9. 強迫、引誘、容留或媒介兒童及少年為猥褻行為或性交。10.供應兒童及少年刀械、槍、彈藥或其他危險物品。11.利用兒童及少年拍攝或錄製暴力、猥褻、色情或其他有害兒童及

少年身心發展之出版品、圖畫、錄影帶、錄音帶、影片、光碟、磁片、電子訊號、遊戲軟體、網際網路或其他物品。

12.違反媒體分級辦法,對兒童及少年提供或播送有害其身心發展之出版品、圖畫、錄影帶、影片、光碟、電子訊號、網際網路或其他物品。

13.帶領或誘使兒童及少年進入有礙其身心健康之場所。14.強迫、引誘、容留或媒介兒童及少年為自殺行為。15.其他對兒童及少年或利用兒童及少年犯罪或為不正當之行為。

30兒童及少年保護情事

法源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6

Page 7: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兒少有下列各款情形,致生命、身體或自由有明顯而立即之危險者: (1) 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2) 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但未就醫者。 (3) 遭遺棄、虐待、押賣,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者。 (4) 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者。

36

兒童及少年保護情事

施用毒品、非法施用管制藥品或其他有害身心健康之物質。

26

充當酒家、特種咖啡茶室、限制級電子遊戲場及其他涉及賭博、色情、暴力等足以危害其身心健康場所侍應。

28

法源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7

Page 8: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通報前

知悉有疑似兒少保護情事

蒐集資訊

身體虐待 精神虐待

性虐待 疏忽

遺棄 其他

雖然通報後,社會工作者仍需訪視、評估,但教育人員如果能於通報前蒐集更多具體的資訊( ex. 家訪),包括兒少的基本資料(姓名、年齡、電話、地址等)、受傷情形、受虐史、家庭狀況、生活照顧情形等,以提高通報表填寫的完整度,提升兒童少年陳述的可信度,將節省社政單位再次查證的時間與人力,亦有助於社工人員能有效、及時判斷案件之緊急性,並給予適當之處遇。

辨識指標

教育人員兒童及少年保護工作手冊 - 兒童及少年保護 Q&A詢問學生方式

8

Page 9: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通報後,家長會不會遷怒到學生身上?

擔心及疑慮

面臨家長可能會有的失控行為時,老師通報時,可以同時教導學生自保的方法,如:不要用言語、行為激怒加害人;隨身攜帶哨子、手機等可以求救工具;保護自己的頭、臉、頸、胸、及腹部;遇有危急狀況,打 110 ,或馬上離開現場,尋找鄰居、路人、親戚協助等。若學校評估可能有危急狀況發生,可於通報社政單位時特別說明,並與警政、鄰里等相關單位隨時保持聯繫。

家庭暴力、疏忽或家庭內性侵害行為是持續、循環的,通報後,家長(施虐者)通常會暴跳如雷,甚至有非理性行為出現。不過,通報後保護機制啟動,施虐者可能會面臨司法的刑罰、被害人會得到適當的協助,如庇護安置、法律協助、心理諮商等,是屬於治本的處理方式。

正確認知

因應作為

9

Page 10: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家長懷疑學校通報,到學校理論時,應該如何處理?

擔心及疑慮

依兒少福利法第 47條第 2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進行訪視、調查及處遇時,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實際照顧少之人及師長都應予配合及提供相關資料。必要時,得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 49條規定,請求警察機關提供必要之協助。面對家長的情緒,老師、校方除避免以言語、態度激化外,應以堅定的態度、語氣委婉的方式明確告知家庭暴力、疏忽、虐待等行為是法律明定禁止的,並表明通報的立場與責任。除了讓家長知道法律的規定,也可以使其瞭解政府可以協助解決家庭所遭遇的困境,讓家長不會片面的認為校方與公部門的行為是不友善的。

因應作為

10

Page 11: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兒童及少年保護通報及處理辦法第 2 條規定:教育人員應於 24小時內填具通報表,以電信傳真等方式通報各主管機關;情況緊急時,得先以言詞、電話通訊方式通報,並於 24小時內填具通報單送主管機關。

責任通報人員-法定應辦事項

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 47條第 2項規定,通報後,為協助兒少保護案件調查,教育人員負有配合主管機關調查並提供資料的義務。

1-通報

2-配合調查及提供資料的義務

11

Page 12: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責任通報人員-法定應辦事項

兒童及少年保護通報及處理辦法 第 6 條規定

教育人員對於所通報之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於直轄市、縣市

政府主管機關處理前:

(1) 應提供兒少適當的保護及照顧。

(2)該兒少有接受診治之必要者,應立即送醫。

(3)該兒少有被害情形者,應通報警察機關。

3 -保護兒童及少年安全

教育人員通報後,為保護兒少安全,應將兒少留在學校,或先行報警,至主管機關處理為止。

請看下一頁12

Page 13: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刑事偵察程序

刑法

殺人 加工自殺(教唆或幫

助他人使之自殺) 傷害 遺棄 妨害性自主

殺人 重傷害 強制性交

由檢察官提起公訴

由告訴人(通常為兒少家長、家屬)自知悉時六個月內提起。

兒少福利法第 70條第 2項,亦賦予主管機關決定提出告訴與否的權力(稱為獨立告訴)。

告訴乃論

非告訴乃論家庭暴力

虐待兒童

犯罪行為

110

報警

13

Page 14: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地方政府主管機關(社會局處)

受理通報知悉或接獲通報後 24小時當面訪視到兒童為原則4日後提出調查報告

處遇計畫

危機處理緊急安置 72小時得聲請繼續安置 3個月,每次得延長 3個月 ,次數不限聲請家暴事件保護令

家庭處遇服務

結案評估

家外安置

家庭維繫

調查評估

緊急安置

親屬照顧、寄養家庭、機構安置

替代性家庭服務

長期安置

出養及收養

自立生活方案

停止親權改定監護權

社政主管機關處理程序

追蹤輔導 14

Page 15: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緊急安置要件

基於家庭是最適兒童成長的環境,家外安置永遠是兒少保護最後一道防線!

1.未獲適當之養育及照顧。2.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

而未就醫者。3.遭遺棄、身心虐待、買

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者。4.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

置難以有效保護者。

致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之虞者,須立即給予緊急保護及安置者。

因果均成立

15

Page 16: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高風險家庭

兒虐預警二級預防機制

16

Page 17: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高風險家庭

家庭成員關係紊亂或有家暴紀錄:如家中成人時常劇烈爭吵、無婚姻關係帶年幼子女與人同居、頻換同居人,或同居人有從事特種行業、藥酒癮、精神疾病、犯罪前科等。

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從事特種行業或罹患精神疾病、酒癮藥癮並未就醫或未持續就醫。

家中成員曾有自殺傾向或自殺紀錄者。因貧困、單親、隔代教養或其他不利因素。

負擔家計者失業。負擔家計者死亡、出走、重病、入獄服刑等。

因因果均成立

致兒童及少年未獲適當照顧者

17

Page 18: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村里幹事、公衛護士、教育人員、托育人員、戶政人員、員警、就業服務中心個案管理員、基層小兒科診所、心理衛生醫事人員

基層篩檢人員

經評估為高風險家庭

轉介地方政府社會局10日內進行訪視

訂定高風險家庭評估指標

高風險家庭篩檢及關懷處遇流程

提供關懷處遇服務

18

Page 19: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管教不當 身體虐待

性虐待

精神虐待

遺棄

未獲適當照顧 未獲適當之養育及照顧 疏忽

高風險家庭 兒少保護

兒少保護至高風險家庭的連續光譜

19

Page 20: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身體虐待

施虐者:有責任照顧兒童少年者,如父母、師長、監護人、保母、…等

行為要件:非基於意外的行為

過度或不符其年齡、不適合情境的管教或懲罰,但未造成身體上明顯之傷害。

行為表徵:本人或准許他人施加在兒少身體上的傷害,或讓兒少處於可能發下列傷害的環境中,或過度或不符其年齡、不適合情境的管教或懲罰。

行為結果:造成兒童少年身體上的傷痕、骨折、內傷或灼傷等傷害、身體器官功能受損,或是死亡。

管教不當

兒少保護

高風險家庭

北縣李姓女童案,主要施虐者為表姨,但案母准許表姨傷害女童,也屬施虐者。 20

Page 21: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施虐者:有責任照顧兒童少年者,如父母、師長、監護人、保母、…等

行為要件:非基於意外的行為

過度或不符其年齡、不適合情境的管教或懲罰,但未造成精神上明顯之傷害。

行為表徵:本人或准許他人持續或嚴重對兒童少年排斥貶損、隔離、威脅、恐嚇、忽視或拒絕給予、誘導墮落的狀況、或持續對兒少有不合情理的差別對待、或兒少目睹家庭暴力。

行為結果:造成兒少心生恐懼、產生內在壓力,影響其身體發育,或不利於其行為或情緒發展。

兒少保護

高風險家庭

21

管教不當 精神虐待

Page 22: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疏忽

施虐者:有責任照顧兒童少年者,如父母、師長、監護人、保母、…等

行為要件:無知、無意、不加注意、不作為。

尚未威脅的兒少之健康,且兒少之生命、身體或自由並無立即之危險。

行為表徵:本人或准許他人怠忽執行對於兒少應盡的職責,未提供適當的食物、衣著、住所、安全照顧、醫療照顧及成長所需的教養。

行為結果:兒少之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之虞,或已威脅到兒少的健康。

未獲適當之養育及照顧

兒少保護

高風險家庭

未獲適當照顧

22

Page 23: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警政

勞政

教育

新聞 民政戶政

社政

衛政司法 兒少保護網絡

23

Page 24: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除了通報以外 ~~

教育轉學籍不轉戶籍(密轉)、就學輔導、中輟生學業、心理、…輔導、強迫入學條例、…等與維護兒少教育權益相關事宜。

衛政診治醫療、施虐者及其他家庭成員藥酒癮治療、精神醫療、自殺防治、等與維護兒少健康權益相關事宜。

警政保護兒童及少年人身安全、制止家庭暴力、…等與維護兒少安全權益相關事宜。

新聞禁止報導兒少保護個案之姓名及其他任何足以識別身分之資訊,維護兒少隱私權。

勞政提供兒虐及高風險家庭就業輔導資源、協助自立少年就業。

戶政協助無戶籍兒少取得戶籍,保障兒少身份權。 24

Page 25: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結合司法、教育、警政、民政、醫療、勞政及社會福利資源,建立專業多元的兒少保護網絡。 投入足夠的人力、經費及資源,於既有基礎上推動全面性的兒虐預防工作,努力落實兒童及少年保護工作。

結語

網絡

寧願因通報錯誤,跟孩子的父母道歉;也不願因為沒有通報,對不起受傷、甚至死去的孩子。

通報

25

Page 26: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令及業務宣導

延展閱讀

教育部:教育人員兒童及少年保護工作手冊第一篇 兒童及少年保護 Q&A第二篇 兒童及少年保護案例彙編第三篇 高風險家庭轉介

內政部兒童局:兒童及少年保護工作指南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人生領航員 -協助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校園裏的春天 -學校教師如何關懷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少年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