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帝王陵墓总体布局的发展变化轨迹

15
报报报 报报报 报报报报 报报 报报5060159022 报报F0601501 报报报报 :2008.11.26 报报报报报报报报报 报报报报报报报报报

Upload: phyllis-mcneil

Post on 01-Jan-2016

3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我国古代帝王陵墓总体布局的发展变化轨迹. 报告人:莫自伟 指导老师:蔡军 学号: 5060159022 班级: F0601501 完成日期 :2008.11.26. 一 夏商时期的帝陵 1 夏代帝陵 王室墓葬目前唯一实例 】 : 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二号宫室大墓 建于夏代晚期。竖穴南北长 2.3 米,东西宽 1.26 米,深 1.26 米。棺穴偏于墓穴西南,长 1.7 米,宽 0.74 米,深 1.44 米,形成了东、北、西三面很浅的“二层台”。比较简单。. 2 商代帝陵 特点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 报告人:莫自伟• 指导老师:蔡军• 学号: 5060159022• 班级: F0601501• 完成日期 :2008.11.26

我国古代帝王陵墓总体布局的发展变化轨迹

一 夏商时期的帝陵1 夏代帝陵王室墓葬目前唯一实例】: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二号宫室大墓建于夏代晚期。竖穴南北长 2.3 米,东西宽 1.26 米,深1.26 米。棺穴偏于墓穴西南,长 1.7 米,宽 0.74 米,深1.44 米,形成了东、北、西三面很浅的“二层台”。比较简单。

• 2 商代帝陵• 特点 • 帝陵位置集中,帝后陵墓分散,陪葬墓较少,陵制基本形成。

以墓道的多少表现墓葬等级的高低。• 实例 1 】南安阳市小屯侯家庄大墓• 墓圹内二层台较窄,墓底有“奠基坑”九处,计中央一,墓

室内四隅各一,椁室四角与墓室四角间又各一。平面为“亚”字形。

• 2 】 山东益都县苏埠屯商代大墓• 墓圹平面长方形,南北长 15 米,东西广 10.70 米,椁室呈

“十”字形,南北 4.6 米,东西 4.3 米,其南端与南墓道相接。

• 二 周代帝陵• 山西侯马市晋侯墓地】• 矩形为陪葬墓,总的排列与组合形式相当有

规律,以胜于河南安阳的商殷王陵,但周围未发现建有围垣,濠洫等设施,可知,当时的墓葬制度与设施未达到成熟与完备的程度。

• 三 战国时期帝陵• 1 陕西临潼县战国秦东陵】• 陵园中有“中”字形大墓一座( M3 ),“甲”字形平面大墓三座

(M4 、 M5) ,陪葬坑一座( P3 ),陪葬墓区二处( BM3 、 BM4 )。• 2 河北平山县中山国王墓】• 共建有宫垣三重,在平面呈“凸”字形的“丘”上,建有王堂、哀后

堂、后堂和二座夫人堂共五座建筑,在布局上是突出了中央的王堂,形成了在位置和尺度上的尊卑与主次。大门设在南垣正中,在北侧的内、中垣之间,又设置了为守卫与服务而用的五座建筑。

• 四 秦代帝陵• 陕西临潼县骊山秦始皇陵】• 是秦王朝帝陵的典型范例,不但规模空前宏巨,还创造了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新

格局和新形制,为后世长期奉为皋臬,影响深远。• 平面为南北长轴的矩形,周以内、外围垣二重,四隅建有角楼,陵门各置门阙。

主轴线为东西向,主要陵门位于东侧。内城中建有寝殿、便殿等建筑,陵园官衙吏舍置于内垣北部及西侧内、外垣之间。外垣之外,另有陪葬墓、兵马俑坑等。

• 陵园的南北纵轴基本与子午线相重合。陵垣由夯土构筑而成,基宽约 8 米。外垣每面各辟一门,南北二门位于陵墓纵向中轴线上。内垣五门,其东南西各面一门,并与外垣相对应的门在同一轴线上,北面开二门。内垣之内,在中部的东西向隔墙上辟有一门。

• 五 汉代帝陵• 西汉形制较完备的帝陵只要可分为陵园、寝园和陵邑三区。• 陵园之外是垣墙,平面大多呈方形,均由夯土筑成。帝陵陵墙每面长 780 米

至 370 米不等,各陵垣正中均开陵门各一,宽 12 米至 16 米。• 寝园为帝王陵中一组专门用以供奉先王的祭祀性建筑。平面多为方形或矩形,

周以垣墙,四面辟墙。• 陵邑的设置始于秦始皇,陵邑的人户均在三万户至五万户之间,迁来的多是

皇亲权臣或豪富之家。• 实例 1汉高祖长陵】• 平面为方形,,北东二面陵园有陵门,垣内有覆斗形二处,分别为刘邦和吕

后之墓。• 2 宣帝杜陵、景帝阳陵】

• 六 三国和魏晋南北朝帝陵• 两汉时期以厚葬著称,到了三国时期,经济极大破坏,已经没有能力和汉代比,并且曹操禁止厚葬,规定他的陵墓“不封不树”,曹丕也规定他的寝园不设寝殿,不造园邑和神道。因此三国时期的帝陵非常简单。魏晋南北朝时期可考的帝陵较少。

• 七 隋唐五代帝陵• 1隋朝只有文帝有墓,帝陵规制,史籍不载。• 2唐朝• 唐朝的帝陵域内都有陵墓和寝宫两大部分。陵即坟墓,有隧道通至墓

室,陵外有二重墙, 内重墙包在陵丘或山峰四周,一般围成方形,每面开一门。寝宫一般在陵墓的西南方,一般相距五里,它是一组宫殿,按生人宫室之制建有朝和寝,内设神座,依朔望和节日上祭。

• 实例 唐乾陵】• 乾陵以梁山主峰为陵,在山腰开凿墓道、墓室。乾陵有二重陵垣,内

重环在主峰四周,围成方框,东西宽 1450 米,南北长 1538 米。陵的内重垣基宽 2.5 米,四面正中有门,内陵垣四门之外各有一对包砖的土阙,神道入口之南余脉已尽,降为平地,在其南 2850 处又有一对土阙,自此至神道入口门址处为陵道。

• 3 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繁,中原五朝递起,即使传代建陵,也很少有保存下来的。

• 八 宋辽金西夏帝陵• 1 北宋帝陵布局特点• 各陵建制大体相同,皆坐北朝南,偏东约 6 度,每陵所占的地域称为“兆域”或“茔域”,兆域之内分为帝陵区、后陵区和陪葬墓区。帝陵区有上宫、下宫,后陵区每后皆有自己独立的上宫、下宫。兆域边界“周以枳橘”,植篱为界,最外一周为外篱。

• 帝陵上宫是帝陵中最重要的部分,位于兆域的南部,以陵台为核心,陵台之下为皇堂地宫。下宫亦为寝宫,为供奉陵主灵魂之所。

• 2 南宋帝陵• 由于种种原因,南宋六陵具有临时性,不像北宋皇陵讲究排场,但仍有相当

规模。• 实例 高宗永思陵】• 总体布局分为上下宫两部分,见图。• 3 西夏帝陵• 明《嘉靖宁夏新制》称“其制度仿巩县宋陵而作”,概括了西夏陵的基本特征。每座陵的核心部分是由神墙四面包围的陵城,,陵城主要建有献殿、陵台、墓道、墓室。神墙四面中部皆设有门阙,四角设有角台。

• 九 元明帝陵• 1元代帝陵位置不为人所知。• 2明代帝陵• 明代在建国之初,全面地继承和恢复一系列的古代礼仪制度。在

陵寝制度方面,沿袭了“因山为陵”、帝后同陵和集诸陵于同一兆域的做法,同时又改革了某些旧的制度,呈现出自己的特点。

• 明代陵寝规制的最大变化之处在于将唐宋两代陵寝制度中的上下二宫合为一体,确立了以祾恩殿(享殿)为中心的长方形陵区布局。其次,在于创立了以方城明楼为主体建筑的宝城制度,并改方形陵体为圆形陵体;另外,诸陵合用一条公共神道,也是明北京十三陵的与众不同之处。

• 明代帝陵的基本布局模式为前后两个区域,即以祾恩殿为主体建筑的祭祀区在前,以方城明楼为标志的地宫区居后。祭祀区以墙垣围绕成长方形,其内以横墙分割成三个院落:从陵门至祾恩门为第一进院落,祾恩门以内为第二进院落,祾恩殿即在此院中;祾恩殿之后为内红门,进内红门即为第三院落。在陵门之前的轴线上,设有石桥、石象生、大红门等建筑,在大红门两侧有墙垣环绕,将整个陵区加以圈护。

• 十三陵】• 十三陵诸陵的建筑规制基本相似,按规模大小及建筑配置的多少少有区别,

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轴线上的建筑有陵门、祾恩门、祾恩殿、内红门、二柱门、方城明楼、宝城、宝顶。此类形制仅长陵一例,为明代帝陵规制最完备的一种。

• 第二种,轴线上的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内红门、二柱门、方城明楼、宝城、宝顶。比第一类少了陵门,这一类的帝陵有个共同点,都有“哑巴院”。

• 第三种,轴线上的建筑有陵门、祾恩门、祾恩殿、二柱门、方城明楼、宝城、宝顶。比第一类少了内红门。

• 十 清代帝陵• 清陵布局受明陵影响颇大,但又各具特色。• 1盛京三陵• 包括永陵、福陵和昭陵。永陵的建造历史最早,但规模最小,由前院、

中院、宝城三部分组成。四周红墙围护,前院正南为正红门。中院为启运门,内有启运殿。福陵可分为四部分:正红门、神道、碑亭、方城及宝城。昭陵沿纵轴分为:正红门、碑亭院、方城宝城三部分。

• 2清东陵• 主陵孝陵的布局主轴线长达 5.5公里,沿神道井然有序地排列着石碑坊、大红门、更衣殿、神功盛德碑楼等建筑。陵园区可分为前朝后寝两座院落。

• 总结• 从夏代开始,到清朝,我国古代的帝陵经历了将近四千年的发展。

在夏代和商代,人类社会刚刚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人类的文明也刚刚开始起步,因此,反映在陵墓上,这一时期的陵墓极其简单,仅仅是在地下挖一个一米多深的坑存放棺。到了秦始皇时期,由于中国的统一,秦始皇的权利也变得非常庞大,他的陵墓创造了我国古代帝王陵墓的新格局和新形制,长期为后世引用。这是古代帝王陵墓的一个里程碑。两汉的王陵是对秦朝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是到了一个顶峰。但是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经济遭到极大破坏,人口锐减,所以这一时期是帝陵发展的一个低谷期。并且由于这一时期的帝王在位时间也较少,朝代更迭较快,所以建成的和保存下来的帝陵也少之又少。到了北宋,中国的再一次统一,也为王陵的再一次发展提供了基础,但是紧随其后的是少数民族的统治,并且少数民族的墓葬方式保持得较为神秘。到了明清时期,社会较为安定,国家富强,这一时期的帝陵又一次发展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