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59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 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四川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研究员 国家卫生部医学情报专家咨询委员 会委员 刘德齐

Upload: may-neal

Post on 01-Jan-2016

3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5 download

DESCRIPTION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四川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研究员 国家卫生部医学情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刘德齐. 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的全体医务人员学习 致敬! 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涤生、邱蔚六、戴 尅 戎教授以及国际牙医学院大师张锡泽教授和美国整形外科医师协会最高奖项 —— 詹姆斯 . 培雷特勃朗大奖的获得者曹谊林教授 致意!. 1 、 信息素养问题的提出.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正在把人类文明带向一个新的里程。 正如世界未来学家托夫勒预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掌握了整个世界。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四川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研究员国家卫生部医学情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刘德齐

Page 2: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的全体医务人员学习 致敬!

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涤生、邱蔚六、戴尅戎教授以及国际牙医学院大师张锡泽教授和美国整形外科医师协会最高奖项——詹姆斯 . 培雷特勃朗大奖的获得者曹谊林教授 致意!

Page 3: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1 、信息素养问题的提出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

势,正在把人类文明带向一个新的里程。 正如世界未来学家托夫勒预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掌握了整个世界。

在当今信息时代,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不断扩大。信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在未来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谁能更多更快地占有信息资源并能有效地开发和充分利用.谁就能取得国际竞争的优势,创造经济奇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信息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而。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国民的信息素质教育。

Page 4: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1997 年,克林顿提出了美国教育行动纲领:让每一个青少年 8 岁能阅读、 12 岁能上网、 18 岁上大学;让每一位成年美国人都能进行终身学习。美国政府同时投入巨资加强信息素质教育所需的软硬件建设,仅在 1998 年就投入了 510 亿美元用于学校计算机及网络建设。 2000年美国实现了 95 %的中小学和 72 % 的教室联接互联网.平均每 5 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 .

Page 5: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李天顺副司长在全国电教馆馆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已经成为新世纪的基本能力( 2002.2.28 ) 。

Page 6: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中国的信息化程度仍处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 2000

年编制的信息能力指数,美国信息能力总水平得分为 71.76 分,是世界信息能力最强的国家,而我国信息能力的得分为 6.17 ,仅为美国的 8.6% ,尤其在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信息化人才与人口素质、国家对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持状况等方面均列末位 。

Page 7: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有作者最近对中国医科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大学师范学院三个学校的学生就有关信息素质问题进行了书面调查。结果三所学校的学生了解信息素质的内涵人数

均在 10 %以下。三所学校均有 80 %以上的学生感到需要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中国医科大学以“缺乏专业信息检索技术”为获取专业信息的主要障碍的学生占 42 %。其次是“图书馆现代化设备落后”占 45 %不少学生固守传统的信息获取渠道;三所大学的学生中多数不太会构造文献检索式,中国医大通过文献检索获取文献知识的学生仅占 6 %。

Page 8: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2 情报信息素养概念的定义   ( 1 )情报信息素养概念的酝酿始于美国图书检索技能的演变 , 即将图书检索技能和计算机技能集合成为一种综合的能力、素质,即信息素养。 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信息意识,即知道何时需要何信息的直观意识。

第二,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即采用有效方法获取需要的信息的知识和技能。

Page 9: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 2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 ·泽考斯基 (Paul Zwkowskivki) 于 1974 年率先提出了信息素养( Information literacy )这一全新概念,并将之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指标。解释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指那些在如何将信息资源应用到工作中这一方面得到良好训练的人。有信息素养的人已经习得了使用各种信息工具和主要信息来源的技术和能力,以形成信息解决方案来解决问题。”

Page 10: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 3 ) 1989 年美国国家图书馆协会(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下属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给信息素养下的定义 : “ 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他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从根本意义上说,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那些知道如何进行学习的人。他们知道如何进行学习,是因为他们知道知识是如何组织的,如何去寻找信息,并如何去利用信息。他们能为终生学习做好准备,因为他们总能找到为做出决策所需的信息”。

Page 11: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 4 ) Big6之信息素养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 Mike Eisenber博士和 Bob Berkowitz博士认为,信息素养绝不仅仅是以往图书情报检索技能加上计算机技术的操作技能(这些都还属于低级认知技能),而是综合运用以上技能所形成的信息问题解决能力。基于这样的理念,他们共同创立了包括六大技能的信息问题解决方案,简称“ Big6 技能”,并设计了专门的技能训练课程,开展了长期的实践研究。目前该项研究已从大学扩展到美国的中小学,受到普遍的欢迎。

Page 12: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六步法”或者“六大点”,又称信息问题解决策略,是由Mike Eisenberg 和 Bob Berkowitz 于 90 年代初建立的,是目前国际上信息素养教育和培养的最基本模型,英文称为 The Big 6 。它由下述六个步骤组成:

Page 13: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1 任务或者信息问题的定义 1.1 任务或者信息问题的定义,就是要解决或者回答什么样的问题,比如,上面提到的企业开发项目,要求了解技术和市场情况,读者要完成的论文题目等等。

1.2 确定完成任务(信息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比如,先看看百科全书,然后,一方面进行信息检索,一方面走访专家。

Page 14: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2 信息检索(寻找)策略 2.1 把对解决问题有用的所有可能资源设想出

来,比如信息检索有哪些,网上资源要查哪些,要走访哪些专家,要调查哪些生产经营渠道。

2.2 评估各种不同的资源以确定优先顺序,按照费用、时间、技术先进性等等各种要求来确定渠道利用的优先顺序,在费用和时间比较紧的前提下,以网上寻找二次、三次文献为先;在费用宽余,对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要求较高的前提下,考虑委托检索,如要求剪报服务、专门的技术评定报告、市场调查等。

Page 15: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3 找出和获取3.1 找出这些资源,进入实际查找工作3.2 在这些资源中进一步找出有用的信

息,同时记录这些资源以备再用

Page 16: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4 使用信息4.1 阅读、倾听、观看有用的信息、从洽谈中获得有用的信息等。

4.2 提取有用的信息。

Page 17: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5 合成信息5.1 按照形成的提纲或者客户的要求,

把从不同渠道提取取出来的有用信息整理组织起来。

5.2 信息的显示,比如做成报告、向听众演讲

Page 18: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6 评估信息6.1 评估结果,自己和客户是否满意,

是否有效,不满意,再返回到第一步,或者中间步骤进行补充,比如,重新确定优先顺序。

6.2 评估过程,是否简单高效,不满意,则进一步简化整个过程。

Page 19: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 4 )李克东(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教授 )提出信息素养应当包括三个最基本的要点:( A )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 B )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 C )能够运用信息并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

Page 20: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5) 华东师范大学王吉庆教授的信息素养论:   我们认为,进入到信息社会以后,作为一

个具有文明修养的人,甚至于要作为一般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生活、工作的人,应该能够积极、正确、有效地应用信息系统,正确地了解与认识信息技术,掌握信息传播方法,利用与开发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这就是说,他们除了需要读写算等工业社会所应该具备的文化素养以外,还应该具备适应信息社会所特有的修养与能力,也就是必须具备应用信息技术的修养与能力,这就是我们所称的信息素养。

Page 21: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从上述有关信息素养的定义及信息素养的标准可以看出,信息素养不仅仅指诸如信息获取、信息检索、信息表达、信息交流等信息技能,而且包括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以及在信息社会中合理生活和学习的责任,将信息技能用于信息问题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具体而言,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以下 8 个方面的能力;

Page 22: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1). 运用信息工具: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播工具;

(2). 获取信息: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能熟练地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

(3). 处理信息: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记忆、鉴别、遴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等;

(4). 生成信息: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能准确地概述、综合、履行和表达所需要的信息,使之简洁明了,通俗流畅并且富有个性特色;

Page 23: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5). 创造信息:在多种收集信息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上,进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产生新信息的生长点,从而创造新信息,达到收集信息的终极目的;

(6). 发挥信息的效益:善于运用接受的信息解决问题,让信息发挥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7). 信息协作:使信息和信息工具作为跨越时空的、“零距离”的交往和合作中介,使之成为延伸自己的高效手段,同外界建立多种和谐的合作关系;

(8). 信息免疫:浩瀚的信息资源往往良莠不齐,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甄别能力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能自觉地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且完善合乎时代的信息伦理素养。

Page 24: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3. 信息素养是信息化社会对医生提出的新要求

3.1 医生培养自身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 医生的信息素养成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信息环境的变化,信息素养(即在信息社会中必须具备的信息处理所需的实际技能和对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和使用的能力)对于作为一名现代知识分子的医生具有特殊意义,已经成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

Page 25: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 德鲁克 (Peter F. Drucker)中说过:“在知识社会里,对于任何一个人、组织、企业和国家,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竞争成败的关键。”

美国文献家赫伯特也告诉我们:“知识的一半,是知道到哪里去寻找它。明日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缺乏检索能力的人。 "。

Page 26: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美国图书馆界权威路易斯 .肖把人们查询知识的能力称为参考( reference ),即传统的智力 3R ( reading 阅读 ,writing写作 ,arithmetic 计算)之后的第四个 R 。

当今的美国,一位理工科大学毕业生 , 如果不熟悉情报检索知识.没有掌握文献利用方法,那么他将找不到工作,人们将会认为他是一名不会工作、没有创造力、不会有成就的 “知识分子”。

Page 27: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2)我国的医生信息化素质与欧美的医生有很大差距: 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医生在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医生与美国医生的主要差距是在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技术水平。

Page 28: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吉林省卫生信息研究所和吉林省卫生厅对该省妇幼卫生专业人员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调研 ,结果 4755 名被调查人中仅有 1029人能上网( 21.6%) ; 其中能使用网上全文医学期刊的人占 43.0%。证实吉林省妇幼卫生专业人员利用互联网医学信息资源的能力急需得到加强和提高。

Page 29: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调查结果,我国约 26 %的科技人员至今对情报检索、科技查新还一无所知,有将近一半的科技人员不知道或从未使用过国外科技报告,标准,专利等价值较高的文献。

Page 30: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3) 我国医生的外语程度不高,在利用有用的情报信息中存在严重的语言障碍,不会或不能很好利用对国家花大量外汇从国外引进的外文期刊。

(4)我国医生在科研中用于获取信息的时间比美国等国家少得多 . 美日等国为 30-50% ,我国仅 15-30% 。科研资料不足和缺乏最新文献的支持等严重影响我国医学科研水平。

Page 31: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5)我国的医学科研项目严重低水平重复 我国医学水平和世界一流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前卫生部副部长彭玉公开承认:我国医学界科学研究中存在着严重的低水平重复:一是重复外国人已经完成研究并有确切结论的课题;一是在国内不同层次上相互重复。

国家中药新药审评委员会认为, 我国关于中药新药的研发有 90%都是重复研究。在医学其他领域的科研重复率也高达70%左右。

Page 32: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兼医学院院长,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新华医院院长沈晓明教授宣称: 医生队伍总体素质不高,医院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使我国医学水平和世界一流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据《国际竞争力度报告》评价,中国科技竞争力在 49 个被评价的国家和地区中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据 SCI统计,中国论文平均被引用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Page 33: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作为集中当代科技先进技术和综合学科的医学领域的医务工作者来说,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识,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才能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资源,应对挑战,适应信息化医学社会的需要,满足不断增长的病人需求,战胜疾病和伤残,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

Page 34: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3.2 知识经济时代医学信息环境的新特点:

-- 医学模式的现代化:现代科技与医学事业快速发展,医学模式发生历史性变化,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正在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化, 造成医学知识的数量剧增以及获得医学知识的重要性变得特别突出。

Page 35: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 医学信息资源的多元性:全世界范围内信息资源的开发造成医学图书情报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多种文摘和全文数据库、电子书刊等成熟的商品化数据库不断推出。著名的如: SpringerLink 电子图书、  OVID/LWW 数据库、 SCI( 科学引文索引 ) 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 ,以及生物医学专业数据库中文的如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清华同方中国医院知识仓库、整合收录我国引进的外文生物医学期刊 3000余种的深圳迈得公司的“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服务系统 (FMJS)   均成为 我国医学工作者应该掌握的常用数据库。

Page 36: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 医学信息载体复杂、数量巨大:情报图书文献信息载体向多介质化方向发展。传统的印刷型文献正在向电子版和网络版等数字化文献发展;同时医学文献的数量正已惊人的速度增长, MEDLINE 每月以 3 万余条的速度递增, CBMdisc 每年以 12 万余条递增。给获得和阅读这些文献带来困难。

 

Page 37: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 医学信息服务的网络化: Internet 互联网容纳了全球范围内无限增长的情报图书信息资源,其中医学信息资源占了 30% 以上。医生可以不上图书馆直接可检索各种医学专业数据库和网上电子期刊,与全世界的同行方便地和及时地交流信息,开展远程医疗咨询。但同时又由于网络信息资源信息量大、传播广、发布自由、变化快、分散无序、质量不一等特点,鉴别信息的真伪和质量的高低又变得特别重要。

Page 38: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医学信息检索的现代化: IT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计算机检索方式的革命。 传统的手工检索以被现代的计算机检索方式所取代。各类网络搜索引擎方便快捷,常用的如 Google 、 Sohu 、 Yahoo 、天网、百度等,适用于不同学科的专业搜索引擎如雨后春笋,医学专业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 HighWire Press 、 Medscape 等。掌握这些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快捷、充分、有效地利用医学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医生的当务之急。

Page 39: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4. 医生的信息素养

4.1 高度的情报信息意识 : 树立信息是资源、商品、财富的信息价值观,密切关注生物医学相关信息,自觉培养和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意识。

 4.2 敏锐的信息关注力:认识到系统、

及时和正确的信息是医疗科研决策的基础,对各种全新的或有用的医学情报信息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和持久的关注力。

Page 40: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4.3 熟练的医学信息知识和寻找知识的知识技能:掌握现代医学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信息资源以及信息新技术方面的知识;具备包括信息收集、检索和获取的能力,以及信息分析、处理、利用和信息创造能力(包括英语、论文撰写投稿知识、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技术等)。

  4.4 良好的信息道德:遵循信息生产者、加工者、传递者及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知识产权等。

Page 41: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以上医生的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

Page 42: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4.5 如何培养和提高医生的信息素养:   (1)    了解和掌握各种医学信息资源,特别是

现代化网络和多种电子信息资源,尤为重要的是外文医学数据库等。

(2)    熟悉现代文献检索技术和快速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

(3)    具备分析、鉴别、处理不同渠道来源医学信息的能力。

(4)    养成继续自我教育学习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 (包括利用情报文献来进行知识创新和医学科研的能力 ) 。

Page 43: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5) 和图书情报工作者交友,借助他们的情报文献知识获取和鉴别能力,弥补自己的知识缺陷,不断提高情报信息素养。国外特别尊重医学图书馆员和医学情报信息工作者。里根总统(1986)称赞医学图书馆员是美国人的骄傲。国内外研究资料证明 , 医学图书馆员和医学情报专业工作者在获得新的信息能力上超过临床医学科研人员。 临床医学图书馆员和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法的出现更是奠定了一种新的历史观念 ,打破了文献研究和临床实验室研究的绝对界限。

Page 44: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American citizens, for whom the health of their loved ones is always of primary concern, can take great pride in their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which takes life-giving knowledge from research, organizes it, and transmits it to those who can best use it to fight disease and disability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all of us. January 29th, 1986 RONALD REAGAN

Page 45: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临床医学图书馆员( The Clinical Medical Librarian--CML )这一概念于 1971 年由美国的莱姆伯( Lamb )提出。当今美国医学图书馆界,临床医学图书馆员的服务方式已广泛开展,这种服务方式,极大地节约了临床医务人员的时间,并在有效地利用图书情报信息资源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Page 46: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1985 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教授 Don Swanon 创立了一种全新的医学研究方法— — “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法” .

第一个应用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法的成功案例,就是在1986年有关雷诺病与食用鱼油的研究。 Swanson 推导出鱼油可能会改善或预防雷诺病并得到实验结果的支持。第二个例证是有关偏头痛和镁缺乏会导致某种生理改变,这种改变是与偏头痛相关的。他 的所有研究均在后来得到临床试验的证实 . 故非相关文献的逻辑关联性是新知识的潜在源泉。

Page 47: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Swanson还通过研究吸烟与肺癌的早期文献,把癌症死亡率、病程控制研究、动物实验以及其它数据等综合在一起,比当时的任何一类文献更能说明吸烟会导致肺癌。由此,他设计了相应的人机交互系统( Arrowsmith ),帮助医学研究者更好地发现这种隐含的关联。

Swanson 的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法一经出现,立即引起了美国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在慢慢地接受和应用 Swanson 的方法,但在我国医学界至今还了解不多。

Page 48: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在 2000 年美国情报科学与技术学会 (ASIST)授予 Swanson 学会最高成就奖的典礼上,对Swanson 的研究方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Swanson在过去十五年的非相关医学文献的知识发现研究,是革命性的和可仿效的,把情报科学成功地应用于医学,通过文献的研究提出科学的假设,他使文献处于与临床实验同等重要的地位。他设计的第一个创造性的情报工具 Arrowsmith系统架起了跨学科间沟通与交流的桥梁,更加易于发现非相关文献间的隐含关联”。

Page 49: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 6 )学好外语特别是英语,养成阅读和撰写英语论文的习惯,提高自己的信息交流层次,尽可能与国际接轨,让国际社会认识和接纳自己,尽快融入到国际医学社会中去与世界同步。据统计,医学期刊语种里英语比重上升,目前已占世界医学期刊总数的 60%-80% 。

 

Page 50: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5. 如何评价医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

我本人倾向于借鉴美国图书馆协会 1989年公布的“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只要结合我国医院的实际作适当修改,不失为一个有益的评价我国医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参考标准。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信息素养及其评估”包括五个标准和二十二个表现指标。

Page 51: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标准一:有能力决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

一、定义和描述信息需求二、可以找到多种类型和格式的信息来源三、能权衡获取信息的成本和收益 四、重新评估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

Page 52: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标准二:可以有效地获得需要的信息

一、选择最适合的研究方法或信息检索系统来查找需要的信息

二、构思和实现有效的搜索策略三、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从网上或亲自获取信

息 四、改进现有的搜索策略五、摘录,记录和管理信息和它的出处

Page 53: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标准三:评估信息和它的出处,然后把挑选的信息融合到他(她)们的知识库和价值体系。

一、从收集到的信息中总结要点 二、清晰表达并运用初步的标准来评估信息和它的出

处 三、综合主要思想来构建新概念 四、通过对比新旧知识来判断信息是否增值 ,或是否前后矛盾,是否独具特色 .

五、决定新的知识对个人的价值体系是否有影响,并采取措施消除分歧。

六、通过与其他人、学科专家和\或行家的讨论来验证对信息的诠释和理解。

七、决定是否应该修改现有的查询。

Page 54: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标准四:能够有效的利用信息来实现特定的目的

一、能够把新旧信息应用到策划和创造某种产品或功能中。

二、修改产品或功能的开发步骤。三、能够有效地与别人就产品或功能进行交流。

Page 55: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标准五:熟悉许多与信息使用有关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合理合法的获取信息。

一、了解与信息和信息技术有关的伦理、法律和社会经济问题。

二、遵守与获取和使用信息资源相关的法律、规定、机构性政策和礼节。

三、在宣传产品或性能时声明引用信息的出处。

Page 56: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6 . 结语: 世界卫生信息化事业正在步入一个转折的时刻,

国家有关部门也在继续教育、单位和个人考核奖励、职称晋升、项目立项和成果评审等方面确立了信息素养的标准和严格的考核指标。这些信息说明,医疗卫生信息国际卫生信息时代正在到来,给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特别是医院工作既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迫切要求现代医务人员必须努力提高医学信息素养,学会利用医学情报信息技术开展医疗和科研工作,以提高自身的医疗技术水平和为病人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Page 57: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同时我们更要认识到:信息素养既是一种能力素养 ,更是一种基础素养 ,它是 21世纪时代新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信息素养的形成又是一个逐渐的培养过程,因此,医生要想掌握全部现代化信息素养能力不是通过一次在校教育就能达到的,它需要一个较长或终身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医生们对新型医疗模式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具备 21世纪的现代信息素养的医师只有通过他们持续地对信息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掌握和利用,才能与时俱进,适应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的需要。

Page 58: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希波克拉底誓言现代版

我宣誓要尽我最大的努力和我的最好判断力去实现我的誓言: 我将非常尊重和学习我们的医学前辈历尽千辛万苦所获得的科学成果及医学知识。我也将十分乐意去传授这些知识给我的后来者及未来的医生。

Page 59: 全球卫生信息化时代中国医务人员的情报信息素养

谢谢大家 欢迎商榷 !

本人联系方式:

手机: 13982163406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