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經濟學

43
個個個 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 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Upload: gabriel-kinney

Post on 02-Jan-2016

6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個體經濟學. 教學檔案:賴禎秀教授 編著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商船學系大一上. 個體經濟學 教學目標: 旨在使學生瞭解個體經濟學之基礎理論 與如何應用於相關領域 課程大綱: 1. 經濟問題與經濟觀念 2. 供需均衡與彈性 5. 消費者與生產者的決策 6. 競爭與獨占. 教學方式:課堂內容講解 (by Powerpoint) 問題討論與解答 參考書目:經濟學 (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 吳聰敏等人合著 ) 第四版 2011 評量方式: 以兩次考試的平均成績為學期總成績,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個體經濟學

個體經濟學教學檔案:賴禎秀教授 編著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商船學系大一上

Page 2: 個體經濟學

2

教學目標:旨在使學生瞭解個體經濟學之基礎理論 與如何應用於相關領域

課程大綱: 1. 經濟問題與經濟觀念

2. 供需均衡與彈性

5. 消費者與生產者的決策

6. 競爭與獨占

個體經濟學

Page 3: 個體經濟學

3

教學方式:課堂內容講解 (by Powerpoint)

問題討論與解答參考書目:經濟學 ( 張清溪、許嘉棟、劉

鶯 釧、吳聰敏等人合著 ) 第四版 2011

評量方式:以所有考試的平均成績為學期 總成績,缺課次數超過全班平 均缺課次數者,扣學期總成績 之分數。講義位址: http://lib.ntou.edu.tw/laih/index.php

Page 4: 個體經濟學

第一章經濟問題與經濟觀念

Page 5: 個體經濟學

5

• 什麼是經濟?什麼是經濟學?它與日常生活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要學經濟學?它如何思考問題、解釋現象?如何掌握它的基本觀念?這是我們開宗明義要講的內容。

• 請同學先看 17 頁阿毛的故事。

P.16

Page 6: 個體經濟學

6

1.1 什麼是經濟學?

◎ 經濟就是生活,經濟學研究人類的日常生活事務 (by Alfred Marshall, 1842-1924) 。

◎Why 生活問題就是經濟問題? Because 資源之稀少性( scarcity) 。◎ 經濟行為就是在有限資源中所進行之各種

選擇行為。◎ 經濟學是研究如何以有限資源滿足慾望的

社會科學。

P.17-18

Page 7: 個體經濟學

7

1.2 為什麼要學經濟學?

◎ 經濟學幫助我們了解個人行為,人際互動與社會分工,並且滿足好奇。

◎ 經濟學建立在人性上,充分考慮人際互動關係。

◎ 人類是因為分工合作、專業生產、市場交易而成為萬物之靈。一個人離群獨居,無論有多聰明,也只能過原始人的生活。

◎ 經濟學是社會科學領域中唯一的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物理、化學、生醫、文學、和平、經濟

P.18-19

Page 8: 個體經濟學

8

1.3 機會成本與生產可能線

1.3.1 機會成本 (Opportunity Costs)◎ 天下事有所「得」必有「失」,「失」是

「得」的機會成本。無機會成本之事物皆非經濟問題。

◎ 機會成本有兩個要件 : 稀少、多用途,缺一不可。因為稀少所以必須選擇;因為有其他用途故可選擇。

◎ 機會成本是資源在其他用途中的最高價值。 (參 20 頁最後一段)

◎ 請回答問答題 1, 4, 5 ( 如下頁)

P.20

Page 9: 個體經濟學

9

【問答 1 】 「貧窮」與「稀少」有何不同 ?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足夠的糧食,是不是糧食就不「稀少」了 ? 「稀少」 是指資源不能無限制的供人使用,

或為獲得某種物品一定要犧牲其他物品之意。

「貧窮」 則是指生活水準未達某種基本標準。「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足夠的糧食」,不表示糧食沒有稀少的問題;除非人們已得到他們想要的糧食,且不以犧牲任何東西為代價。換言之,只要人們必須犧牲其他東西才可獲得糧食,則縱使糧食生產過量,它仍然是「稀少」的。

P.33

Page 10: 個體經濟學

10

【問答 4 】 有一個世界打字比賽冠軍的人,卻在他經營的公司請打字比他差的人幫他打字。你認為他的行為有沒有道理?為什麼?

有道理。因為打字冠軍的人,如果把打字的時間用在處理公司業務,當營業獲利大時,則他把時間用來打字就「得不償失」或「因小失大」了。換言之,這時他把時間用來打字的機會成本,是策畫公司業務的利得;而策畫公司業務的時間成本,只是打字所節省的雇員薪資。

P.33

Page 11: 個體經濟學

11

【問答 5 】 阿毛固定在星期六下午擺三小時地攤 ,通常可以淨賺 1,000元。這天出門前阿珠來訪 , 阿毛陪她逛街看電影 , 剛好把擺地攤的三小時用掉,還花了計程車費 200元、電影票 400元,另外則吃了阿珠買的零食100元。對阿毛而言,他陪女朋友出遊的機會成本多少? 從阿毛的觀點,出遊的機會成本包括他的各種資源投入的機會成本總和:時間與金錢成本。因此,機會成本為 1, 600元 (=1, 000+200+400) 。阿珠提供的零食 100元不計在成本內;阿毛從中得利,應與他陪阿珠的滿足合併而成「收益」 面。

(1) 1,000元

(2) 1,700元

(3) 1,600元

(5)女友無價

P.33

(4) 其他

Page 12: 個體經濟學

12

1.3.2 生產可能線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的構成

◎ 生產可能線是指在已知五個條件下(參 21頁),兩物的最大產量組合。

◎ 表 1 與圖 1 之例子,請參閱 22-23 頁。

P.21

Page 13: 個體經濟學

13

◎ 「失」去稻米是「得」到蔬菜的機會成本 ─圖 1 。 (8 個農人與 10甲地投入一年生

產 )

Page 14: 個體經濟學

14

◎邊際是指最後一個單位,其所對應之成本,就是邊際機會成本─如表 1 。

◎ 請回答問答題 2 ( 下頁)

Page 15: 個體經濟學

15

【問答 2 】試計算表1中米的邊際機會成本。• 米的邊際機會成本,是米每增產一單位時,須放棄多少蔬菜。由於米每次變動量不是一單位,故計算米的邊際機會成本,要用蔬菜的減量除以米的變動量。例如,米從零單位到 10單位時,蔬菜要減產一單位,故此時米的邊際機會成本是 1單位蔬菜除以 10單位米 =0.1單位蔬菜;其餘如下列所示。下表中也可以看出,米的成本也一樣會隨產量增加 (從下往上看 ) ,而有遞增現象。

經濟學裡的成本,就是機會成本, 亦是邊際機會成本,又稱經濟成本。

P.33

Page 16: 個體經濟學

16

1.3.3 成本遞增法則 (Law of Increasing Cost)

◎ 成本遞增法則是一個普遍的自然現象,圖1與表1顯示稻米產量將隨著蔬菜產量之逐一增加而「加速減少」。 Why?

◎邊際機會成本遞增,斜率愈陡,因而使得PPC線向外凸出。

P.23-24

Page 17: 個體經濟學

17

1.3.4 經濟成長◎ 以農產品與非農產

品之生產可能線來說明 線內與線外之點的含義─圖 2A

◎ 經濟成長表現在生產可能線的外移─圖2B

◎ 請回答問答題 7(如下頁)

P.25

A圖線上的點如 b或 d,表示滿足生產可能線的所有假設條件;線內的點如 f,則表示未充分運用現有資源或生產技術;線外的生產組合點如 g,則是目前的生產條件下所做不到的。

B圖表示只要非農產品生產技術提升,我們就可以從 a點移到 c點,同時享受更多的非農產品與農產品。

Page 18: 個體經濟學

18

【問答 7 】 圖 2B裡只有非農產品技術提升造成的 PPC右移,為何可以同時生產出較多的非農產品與較多的農產品(例如由圖中之 a點移到 c點 )?

 

因為要素有多種用途,因此,雖然只有「非農產品」的技術提升,但可以在提升非農產品產量後,移轉一部份要素去生產農產品,而使兩種產品同時增產。

P.33

Page 19: 個體經濟學

19

1.4 比較利益法則(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王老五與趙小二之例 ◎王老五與趙小二之工作成果比較─ 如下表

P.26-27

Page 20: 個體經濟學

20

◎ 生產力較高的產品有絕對利益,即建木屋與磚屋之絕對利益者皆為王老五

Page 21: 個體經濟學

21

◎ 機會成本低的產品有生產的比較利益,即建木屋之比較利益者為王老五,但建磚屋之比較利益者為趙小二

◎ 只要根據比較利益法則,決定「專業生產」之產品分工,則雙方皆可獲利。 (27 頁第 1段 )

P.27

Page 22: 個體經濟學

22

◎王老五與趙小二的分工合作,有很多種不同的互利方式,表 3 是阿毛在固定總產量下的應用,我們如何再做進一步之應用,使總產量維持在22棟,甚至更多? (計時 3 分鐘 )

王老五 趙小二 月數 棟數 月數 棟數 總棟數木屋 5.75 23 0 0 23

磚屋 5.75 11.5 11.5 11.5 23

月數 11.5 11.5

結論: 23 > 22, 11.5 < 12 ,

對於勞資雙方各蒙其利。

按一下就開始倒數了

P.27

Page 23: 個體經濟學

23

P.33【問答 3-1 】用表 2 的資料,繪出王老五與趙小二的生產可能線 (圖 3,P.29) 並標出實際生產點 ( 如 a1 、 b1點 ) 。現在假設王老五用 12 個月生產木屋,趙小二用 12 個月生產磚房,用 a2 與 b2 標示分工後的生產點。最後再以二棟磚房交換三棟木屋的比例,王老五用他生產的九棟木屋交換趙小二的六棟磚房,用 a3 與 b3 標示他們交換後個別擁有的數量。以圖證明 a3 與 b3 是在個人生產可能線外面。

現 況 : a1 點 位 於 A 圖 之(16,16) , b1點位於 B圖之 (6,6) 。專業分 工 : a2 點位於 A 圖之(48,0) , b2點位於 B圖之 (0,12) 。專業分 工 後再交換 :王老五消費39(=48-9)棟木屋與 6棟磚屋,故 a3點位於 A圖之 (39,6) ;趙小二消費 9棟木屋與 6(=12-6)棟磚屋,故 b3點位於 B圖之 (9,6) 。由此可知 a3 與 b3 是在各人生產可能線的外面,透過專業分工後再交換,雙方都可突破生產可能線之限制。

Page 24: 個體經濟學

24

P.33【問答 3-2 】用表 2 的例子,繪出王老五與趙小二的生產可能線 (圖 3) 並標出實際生產點 ( 如 a1 、 b1點 ) 。現在假設王老五用 12 個月生產木屋,趙小二用 12 個月生產磚房,用 a2 與 b2 標示分工後的生產點。接著王老五用他生產的二十棟木屋交換趙小二的十棟磚房,用 a3 與 b3 標示他們交換後個別擁有的數量。

a3(28,10)

b3(20,2)

現況: a1點位於 A圖之 (16,16) ,b1點位於 B圖之 (6,6) 。專業分工: a2點位於 A圖之(48,0) , b2點位於 B圖之 (0,12) 。專業分工後再交換:王老五消費28 (= 48-20 )棟木屋與 10棟磚屋,故 a3點位於 A圖之 (28,10) ;趙小二消費 20棟木屋與 2 (= 12-10 )棟磚屋,故 b3點位於 B圖之(20,2) 。

由此可知 a3 在生產可能線上, b3在生產可能線外,形成趙小二經濟成長,但王老五維持原狀。

Page 25: 個體經濟學

25

P.33【問答 3-3 】用表 2 的例子,繪出王老五與趙小二的生產可能線 (圖 3) 並標出實際生產點 ( 如 a1 、 b1點 ) 。現在假設王老五用 12 個月生產木屋,趙小二用 12 個月生產磚房,用 a2 與 b2 標示分工後的生產點。接著王老五用他生產的二十四棟木屋交換趙小二的十棟磚房,用 a3 與 b3 標示他們交換後個別擁有的數量。

a3(24,10)

b3(24,2)

現況: a1點位於 A圖之 (16,16) ,b1點位於 B圖之 (6,6) 。專業分工: a2點位於 A圖之(48,0) , b2點位於 B圖之 (0,12) 。專業分工後再交換:王老五消費24(=48-24)棟木屋與 10棟磚屋,故a3點位於 A圖之 (24,10) ;趙小二消費 24棟木屋與 2(=12-10)棟磚屋,故 b3點位於 B圖之 (24,2) 。由此可知 a3 在生產可能線內, b3在生產可能線外,形成趙小二經濟成長,但王老五經濟退步。

Page 26: 個體經濟學

26

【問答 6 】 如果甲、乙兩國原有的生產能力如下左表所示,請分析兩國各自的絕對利益、比較利益與應專業分工的產品。

P.33

由生產可能表中知道,甲國不論生產紡織品或武器,其投入相同資源的生產量均不如乙國,故乙國生產兩種產品都有「絕對利益」。

比較利益是決定於 「機會成本」 較低者,故須計算各自的機會成本。左表中,甲國生產紡織品雖無絕對利益,但每生產一匹布只要犧牲0.2支槍,比乙國之 0.4支槍為少,故具有比較利益,應專業生產之;乙國則具有生產武器的比較利益( 機會成本較低 ) ,故應分工專生產武器。

Page 27: 個體經濟學

27

隨堂測驗

• 齊、秦兩國生產米與布的能力如下表所示。請問,生產米與布的絕對利益、比較利益是齊國或秦國 ?

科科1分鐘

Page 28: 個體經濟學

28

秦國具有生產米之比較利益,應專業生產之。齊國具有生產布之比較利益,應專業生產之。

秦國生產兩種產品都有絕對利益。

比較利益之分析如右

Page 29: 個體經濟學

29

1.5 經濟理論與現實

◎ 理論 (theories) 就是一套由邏輯或事實歸納出來之「因果關係」,必須要能解釋現實。

1.5.1 「假設」與理論◎假設是為了簡化現實,它不是違反現實,

而是營造一個最單純而又具代表性之環境。經濟理論最重要的假設就是:其他條件不變 (e.g., 所得不變,或其他價格不變 )

P.27-28

Page 30: 個體經濟學

30

1.5.2 實是性 (positive) 與規範性(normative)

◎ 科學強調實是性 →實是性之主張可驗證或推翻◎規範性涉價值判斷 →規範性之主張無法證實也無法否定

P.28-29

Page 31: 個體經濟學

31

P.291.6 經濟行為流程圖與本書架構

經濟學之內容區分成以下兩種:• 研究個別行為者的決策及其相互作

用,以及由此所決定的市場價格及資源配置。

• 本書 1~8 章

個體經濟學(microeconomics)

• 研究和整體經濟有關的變數之間的關係及政府政策,如物價膨脹與失業問題、國民所得與經濟成長、貨幣與財政政策。

• 本書 9~16 章。

總體經濟學(macroeconomics)

Page 32: 個體經濟學

32

◎ 經濟流程圖 (圖 4)提供經濟分析之步 驟,該圖將決策者區分成家戶與廠商,將市場區分成產品與要素,以反映經濟行為。

◎ 經濟流程圖代表經濟學對市場行為的觀察。

P.30

Page 33: 個體經濟學

33

1. 阿英月底領到薪水

2.小九在超市櫃臺結帳 530元

3.陽明海運營業獲利 70億

4.長榮海運到海大徵才

A

BC

D

Page 34: 個體經濟學

34

附錄P.34

Page 35: 個體經濟學

35

Page 36: 個體經濟學

36

Page 37: 個體經濟學

37

Page 38: 個體經濟學

38

Page 39: 個體經濟學

39

Page 40: 個體經濟學

40

Page 41: 個體經濟學

41

Page 42: 個體經濟學

42

稻米產量將隨著蔬菜產量之逐一增加而「加速減少」

Page 43: 個體經濟學

43

邊際機會成本遞增,斜率愈陡→向外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