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與香港

28
1 內內內內內 內內內內內內內內內內內內內內內內

Upload: atalanta-vasiliou

Post on 03-Jan-2016

2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內地與香港. 關於對所得避免雙重徵稅的最新安排. 《 內地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關於對所得 避免雙重徵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安排 》. 已於2006年12月8日生效 雙方對於部分條款有不同的闡釋 經過磋商 修訂 部分 條款 具體執行方法 達成共識. 《 第二議定書》. 已於2008年1月30日在北京簽訂 《稅務條例》第49條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作出命令 在4月23日提交立法會審議 28 日的法定審議期限剛剛過 自最後一方發出通知之日起生效. 《 第二議定書》與《安排》的關係及其主要內容 對《安排》條款釋義方面可能遇到的問題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內地與香港

1

內地與香港

關於對所得避免雙重徵稅的最新安排

Page 2: 內地與香港

2

《內地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關於對所得 避免雙重徵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安排》

已於 2006 年 12 月 8日生效雙方對於部分條款有不同的闡釋經過磋商修訂部分條款具體執行方法達成共識

Page 3: 內地與香港

3

《第二議定書》

已於 2008 年 1月 30 日在北京簽訂《稅務條例》第 49條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作出命令在 4月 23 日提交立法會審議28日的法定審議期限剛剛過自最後一方發出通知之日起生效

Page 4: 內地與香港

4

《第二議定書》與《安排》的關係及其主要內容對《安排》條款釋義方面可能遇到的問題 內地新企業所得稅法對《安排》的影響

Page 5: 內地與香港

5

《第二議定書》與《安排》 的關係及其主要內容

關於判定在內地提供勞務是否構成常設機構

關於股份轉讓獲得的收益

Page 6: 內地與香港

6

關於判定在內地提供勞務是否構成常設機構

“ 一方企業直接或者通過僱員或者僱用的其它人員,在另一方為同一個項目或者相關聯的項目提供的勞務,包括諮詢勞務,僅以在任何十二個月中連續或累計超過六個月的為限” 。“月”的定義內地和香港各自有不同的算法

Page 7: 內地與香港

7

關於判定在內地提供勞務是否構成常設機構

內地處理方法:抵達內地的月份起,直到完成服務項目僱員最後離開的月份作為計算期間。在這期間如連續 30 天沒有僱員在內地從事服務活動,可扣除一個月。按這方法計算超過 6 個月的,即被視為在內地設有常設機構。以下簡稱為「原規定」

Page 8: 內地與香港

8

關於判定在內地提供勞務是否構成常設機構

香港處理方法:“月”應理解為為期 30天會考慮內地企業在任何 12 個月內直接或透過其僱員在香港提供勞務的每一個時段(不論該時段的天數有多少 )的累計天數。如果超過 180 天,該內地企業便會被視為在香港設有常設機構。

Page 9: 內地與香港

9

關於判定在內地提供勞務是否構成常設機構

《第二議定書》以“一百八十三天”取代“六個月”作為計算單位凡在任何 12個月內,香港企業在內地提供勞務連續或累計超過 183 天的,即應視為在內地設有常設機構並有責任在內地繳納企業所得稅。

Page 10: 內地與香港

10

例 (一 )

香港 A 企業,派其僱員陳先生,為實施服務項目,在 2007 年 11 月 1 日抵達內地,陳先生完成服務項目,在 2008 年 5月 4日撤離內地。

在 11 月到 5月期間,陳先生只會在每個月頭 4天在內地從事服務活動,其餘時間在香港。

陳先生在這期間沒有連續 30天不在內地。

問 – 香港 A 企業是否在內地設有常設機構?

Page 11: 內地與香港

11

例 (一 )

答 –陳先生沒有連續 30 天不在內地的情況,按原規定已達到“六個月”的標準,內地會視香港 A 企業於內地設有常設機構。如果按“一百八十三天”的新規定,陳先生在內地提供勞務累計只有 28 天,香港 A 企業不會被視為在內地設有常設機構。

Page 12: 內地與香港

12

關於股份轉讓獲得的收益 -《安排》第十三條第四款

如果一家公司的財產主要直接或者間接由位於內地的不動產所組成,則轉讓該公司的股份獲得的收益,內地可以徵稅。界定公司的財產是否 “主要”由不動產組成,雙方均採用 50%為指標。對公司財產價值 50%或以上為不動產的時點理解上,雙方出現分歧。

Page 13: 內地與香港

13

關於股份轉讓獲得的收益 -《安排》第十三條第四款

內地理解為在股份持有人持有公司股份期間,該公司曾經擁有財產價值的 50%或以上為不動產。

香港理解為股份持有人轉讓公司股份時公司財產價值的 50%或以上為不動產。

Page 14: 內地與香港

14

關於股份轉讓獲得的收益 -《安排》第十三條第四款

《第二議定書》為“曾經擁有”設定具體時限 – 三年如果在轉讓公司股份之前三年內,該公司財產至少 50%曾經為不動產,內地可以就轉讓該公司股份獲得的收益徵稅。

Page 15: 內地與香港

15

關於股份轉讓獲得的收益 -《安排》第十三條第四款

如何判定公司財產價值雙方已經在 2007 年 9 月互換函件具體列明按每個納稅年度年終時的帳面數據

Page 16: 內地與香港

16

關於股份轉讓獲得的收益 -《安排》第十三條第五款

轉讓第十三條第四款以外的任何股份取得的收益,而該項股份相當於一方居民公司不少於 25%的股權,可以在該一方徵稅。所謂“ 25%”在第五款是指那些股權

Page 17: 內地與香港

17

關於股份轉讓獲得的收益 -《安排》第十三條第五款

內地理解主要強調“該股份相當於一方居民公司至少 25%的股權”一語,即是指擁有的股份。

香港理解“25%” 是指轉讓交易中所涉及的股份,即是指被出售的股份。

Page 18: 內地與香港

18

關於股份轉讓獲得的收益 -《安排》第十三條第五款

《第二議定書》雙方現同意“ 25%” 是指轉讓者擁有的股份並定出“十二個月”的具體時限以判定轉讓者是否曾經擁有至少 25%的股份

Page 19: 內地與香港

19

對《安排》條款釋義方面可能遇到的問題

居民認證有香港企業向內地稅務機關,要求享受《安排》待遇並發出轉介函,以便向香港稅務局申請香港居民證明文件,但遭拒絕。

Page 20: 內地與香港

20

對《安排》條款釋義方面可能遇到的問題

居民認證根據《安排》,在香港成立為法團的公司,或在香港以外成立為法團而通常是在香港進行管理或控制的公司,均為香港居民。公司註冊證書及商業登記署內資料摘錄的核證本內地稅務機關發出轉介函給納稅人

Page 21: 內地與香港

21

對《安排》條款釋義方面可能遇到的問題

常設機構 有關判定香港企業在內地提供勞務,是否構成常設機構的問題 涉及“相關聯的項目”的定義在以下各種情況是否需要加總來計算天數,以判定達到“一百八十三天”的計算條件而構成常設機構?

Page 22: 內地與香港

22

對《安排》條款釋義方面可能遇到的問題常設機構 - “相關聯的項目” 的定義(1) 數間香港企業在內地為同一項目提供勞務答- 根 據 經 濟 合 作 及 發 展 組 織 ( 簡 稱 為

「 OECD 」)的評論,“相關聯的項目”應該是指在商業上和地理上有密切連貫性的項目。

- 撇開稅務安排不說,應該以每一間企業分別計算天數。

Page 23: 內地與香港

23

對《安排》條款釋義方面可能遇到的問題

常設機構 - “相關聯的項目” 的定義(2) 同一間香港企業內的不同單位在內地為同一項目提供勞務

答- 同一間香港企業為同一項目提供勞務,即使由企業內不同單位提供,以商業上和地理上有密切連貫性的角度來看,應該以同一間企業計算所有天數。

Page 24: 內地與香港

24

對《安排》條款釋義方面可能遇到的問題

常設機構 - “相關聯的項目” 的定義(3) 同一間香港企業為同一項目在不同階段提供勞務

答- 應該與例 (2) 一樣

Page 25: 內地與香港

25

對《安排》條款釋義方面可能遇到的問題

常設機構一間香港企業派遣員工到內地為該企業提供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而該員工在內地逗留超過 183 天,根據《安排》定義是否已構成常設機構?

Page 26: 內地與香港

26

對《安排》條款釋義方面可能遇到的問題

常設機構提供勞務需要有服務對象才構成常設機構如果純粹是為企業本身的投資項目進行準備性或輔助性的工作,沒有直接產生利潤,應不涉及稅務問題員工在內地從事受僱的活動所得的報酬

Page 27: 內地與香港

27

對《安排》條款釋義方面可能遇到的問題

常設機構如果是為企業的其他關聯業務或客戶進行可行性分析,則屬於提供服務,涉及利潤問題判定是否構成常設機構,視乎個案的實際情況而定,單憑現在有限資料很難作出準確判斷國家稅務總局才是判定是否構成常設機構的內地主管當局

Page 28: 內地與香港

28

內地新企業所得稅法對《安排》的影響

國家稅務總局透過香港政府收集香港各界對新稅法的意見

( 一 )居民、非居民企業定義 (二 )稅收優惠範圍 ( 三 )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方法 (四 ) 股息紅利預提所得稅計算方法 (五 ) 其他包括過渡期、特別納稅調整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