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僱用型態

42
非非非非非非非 非非非非 非非非非非非 非非非非 非非非非非非 非非非非非 非非非非非

Upload: hussein-naif

Post on 15-Mar-2016

7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非典型僱用型態. 開南大學 國際企業學系 古芷婷整理. 大綱. 一、非典型僱用介紹 二、非典型僱用產業趨勢分析 三、非典型僱用之影響. 一、非典型僱用型態介紹. 一、非典型僱用. 起因:經濟全球化衝擊、國際化與市場不確定性,企業組織漸朝向彈性企業發展,為降低成本或強化競爭力,將工作時間彈性化與勞動彈性化。進而衍生出非典型僱傭關係( atypical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非典型僱用型態

非典型僱用型態

開南大學 國際企業學系開南大學 國際企業學系古芷婷整理古芷婷整理

Page 2: 非典型僱用型態

大綱一、非典型僱用介紹二、非典型僱用產業趨勢分析三、非典型僱用之影響

Page 3: 非典型僱用型態

一、非典型僱用型態介紹

Page 4: 非典型僱用型態

一、非典型僱用 起因:經濟全球化衝擊、國際化與市場不確定性,企業組織漸朝向彈性企業發展,為降低成本或強化競爭力,將工作時間彈性化與勞動彈性化。進而衍生出非典型僱傭關係( atypical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 亦稱「非傳統或非標準的聘僱關係」( non-

tradition or non-standard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不安定僱用關係」( precarious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 資料來源: De Grip, Andries et.al , 1997

Page 5: 非典型僱用型態

非典型僱用即為所有異於非定期之全時有酬僱傭關係的僱用。 採用各種非全職、非全時、非固定地點、非固定僱傭關係方式。以因應市場快速變遷,而導致勞工市場的僱傭型態多樣化與多變化。

Page 6: 非典型僱用型態

非典型僱用定義非典型勞動契約1.部份工時2.派遣3.電傳勞動 ( 又稱在宅勞動 )

邱俊彥教授非典型工作型態1.部份工時工2.定期或 短期工3.派遣勞動、派遣工

柯志哲教授

不是傳統雇主自己僱用勞工 , 在自己工作地點工作稱之

Page 7: 非典型僱用型態

非典型僱用之類型 部分工時勞工( part-time work ) 定期契約工( fixed-ten contracts ) 季節工( seasonal work ) 家內勞動( home-based work ) 電傳勞動( tele work ) 自我僱用( self-employment ) 派遣( dispatch work )

資料來源:Cordova,1986;Delson,1991;Polivka & Nardone,1989;Willborn,1997

Page 8: 非典型僱用型態

非典型僱用之類型 部分工時勞工( part-time work )

謂其工作時間,較該事業單位之全時勞工工時間有相當程度縮短之勞工。 定期契約工( fixed-ten contracts ) 季節工( seasonal work ) 家內勞動( home-based work ) 電傳勞動( tele work ) 自我僱用( self-employment ) 派遣( dispatch work )

Page 9: 非典型僱用型態

非典型僱用之類型 部分工時勞工( part-time work ) 定期契約工( fixed-ten contracts )

從事短期的非繼續性工作者,不超過一年為限。 季節工( seasonal work ) 家內勞動( home-based work ) 電傳勞動( tele work ) 自我僱用( self-employment ) 派遣( dispatch work )

Page 10: 非典型僱用型態

非典型僱用之類型 部分工時勞工( part-time work ) 定期契約工( fixed-ten contracts ) 季節工( seasonal work )

受季節性原料、材料來源或市場銷售影響之非繼續性工作,工作期間在九個月之內。 家內勞動( home-based work ) 電傳勞動( tele work ) 自我僱用( self-employment ) 派遣( dispatch work )

Page 11: 非典型僱用型態

非典型僱用之類型 部分工時勞工( part-time work ) 定期契約工( fixed-ten contracts ) 季節工( seasonal work ) 家內勞動( home-based work )

在家工作,從事家務者(在家工作者)、 SOHO (Small Office/Home Office )

電傳勞動( tele work ) 自我僱用( self-employment ) 派遣( dispatch work )

Page 12: 非典型僱用型態

非典型僱用之類型 部分工時勞工( part-time work ) 定期契約工( fixed-ten contracts ) 季節工( seasonal work ) 家內勞動( home-based work ) 電傳勞動( tele work )

藉電腦資訊技術及電子通訊設備,為勞務給付活動者。 自我僱用( self-employment ) 派遣( dispatch work )

Page 13: 非典型僱用型態

非典型僱用之類型 部分工時勞工( part-time work ) 定期契約工( fixed-ten contracts ) 季節工( seasonal work ) 家內勞動( home-based work ) 電傳勞動( tele work ) 自我僱用( self-employment )

自營作業,自己僱用自己的勞動者 派遣( dispatch work )

Page 14: 非典型僱用型態

非典型僱用之類型 部分工時勞工( part-time work ) 定期契約工( fixed-ten contracts ) 季節工( seasonal work ) 家內勞動( home-based work ) 電傳勞動( tele work ) 自我僱用( self-employment ) 派遣( dispatch work )

資料來源:Cordova,1986;Delson,1991;Polivka & Nardone,1989;Willborn,1997

Page 15: 非典型僱用型態

勞動契約的概念廣義性民法上指契約當事人之一方,對他方負勞務給付義務之契約

僱用契約

委任契約承攬契約 運送契約

居間契約 狹義性—勞動法上指契約當事人之一方, 對他方在從屬關係下提供職業上之勞動力,而他方給付報酬之契約

Page 16: 非典型僱用型態

勞動契約的性質私法、有償、雙務、諾成、不要式、繼續性勞動者與雇主以相對立之意思合致所成 立的契約勞動者給付之勞務,必需是職業上之勞動力,所謂職業上之勞動力,是指勞動者以提供勞務為職業,為謀生之工具。勞動者必須在從屬關係提供其勞務

Page 17: 非典型僱用型態

二、非典型僱用產業趨勢分析

Page 18: 非典型僱用型態

資料來源 :行政院主計處網站

台灣婦女就業率逐年攀升,雙薪家庭增加

32.1% 33.3% 35.7%43.2%

46.9% 48.6% 49.7% 50.5%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1979 1980 1981 1985 1990 1993 2000 2003

經濟情勢變化、婦女教育程度的提升、雙薪家庭型態增多

Page 19: 非典型僱用型態

非典型勞動人數

非典型工作勞動比例1984 年 15.3% 2005 年 32.3%

2008 年日本勞動經濟白書

因為沒有正職的工作才接受目前的工作型態年度 百分比1987 6.4%1994 19.2%1999 29.1%2003 40.0%

2008日本人才產業月刊

Page 20: 非典型僱用型態

非典型勞動人數非典型勞動人數

非典型工作勞動比例1984 年 15.3%2005 年 32.3%

因為沒有正職的工作才接受目前的工作型態1987 年 6.4%1994 年 19.2%1999 年 29.1%2003 年 40%

2008 年勞動經濟白書

美國每日平均派遣勞動人數 296 萬人派遣事業的營收高達 735 億美金ASA 發表 2007 年派遣事業報告

Page 21: 非典型僱用型態

2006年主要國家部分工時勞工占就業者之比率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2007

Page 22: 非典型僱用型態

部分工時勞工之其他身分別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2007

Page 23: 非典型僱用型態

部分工時勞工工作內容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07

Page 24: 非典型僱用型態

部分工時勞工每週平均工作時數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2007

Page 25: 非典型僱用型態

行業別 百分比 平均使用期間1 金融、保險業 28% 12.1M2 水電燃氣業 23.2% 13.2M3 醫療保健服務業 23% 15.7M4 製造業 9.5% 13.1M

台灣使用派遣勞工之狀況

有使用派遣勞工樣本家數 有使用派遣勞工之比率民營 659 7.3

500人以上 173 35.0300人至 499人 80 24.5200人至 299人 87 23.9100人至 199人 114 15.550人至 99人 84 8.730人至 49人 29 3.6

29人以下 92 1.7

使用派遣勞工之狀況調查調查期間 94年 1月 ~7月95年 6月 23 日主計處公佈

Page 26: 非典型僱用型態

日本未來產業發展趨勢新興產業項目 市場規模 (單位:兆圓 )

1993 2000 2010情報通信 31.9 65 120.6生活文化 18.1 25.6 38.2流通物流 8.8 1.6 35.2醫療服祉 2.9 6.9 12.4經營支援 3.6 6.6 11人材服務 1.9 6.3 12.6

Page 27: 非典型僱用型態

單位:千人

1.掌握技術2.建立特色3.運用組織複製品牌力量

美國未來雇用預測產業 2004年 2014年 增加數 成長率人才服務 3470.3 5050.2 1579.9 45.5

地區政府 (教育服務 ) 7762.5 8545.5 783.0 10.1地區政府 (教育服務、醫院以外 )

5485.6 6249.3 763.7 13.9

醫師診所 2053.9 2813.4 759.5 37.0高級餐廳 4226.4 4927.8 701.4 16.6

民間醫療設施、醫院 4050.9 4699.0 648.1 16.0餐廳 (高級餐廳除外 ) 3726.7 4318.6 591.9 15.9在宅醫療服務 773.2 1310.3 537.1 6905

私立大學、專科學校 1377.5 1849.8 472.3 34.3管理、科學、技術顧問服務 779.0 1250.2 471.2 60.5

Page 28: 非典型僱用型態

歐盟派遣勞工預測

名喬專案團隊

貢獻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歐盟

義大利

德國

西班牙

比利時

法國

英國

荷蘭

1998 2010

1998年 ~2010 年派遣勞工佔勞動人口比賽

Page 29: 非典型僱用型態

三、非典型僱用之影響

Page 30: 非典型僱用型態

企業經營的挑戰市場環境變化與競爭

改善作業

擴大營收

組織 /人才

作業效率控制成本核心價值能力主義技術升級人才培育組織再造

企業的對策

Page 31: 非典型僱用型態

多樣化勞動型態臨時性

專業性核 心

固定性暫時性

部份工時全職派遣

外包契約工

正式員工顧問外調

兼職

作業效率控制成本核心價值能力主義技術升級人才培育組織再造

派遣服務派委外服務人力仲介人才甄聘求才情報教育訓練

企業需求 作業方式 雇用型態 人才服務產業

Page 32: 非典型僱用型態

企業彈性策略 數量的彈性( Numerical Flexibility ) 職能的彈性( Functional Flexibility ) 俸給的彈性( Pay Flexibility ) 距離的彈性( Distancing Flexibility ) 區隔的彈性( Segmentation

Flexibility )

Page 33: 非典型僱用型態

企業彈性策略 數量的彈性( Numerical Flexibility )

企業透過勞動投入數量與工作時間的調整,使員工總數迅速而順利的進行增減,以符合景氣變動或季節性的需求變遷。 職能的彈性( Functional Flexibility ) 俸給的彈性( Pay Flexibility ) 距離的彈性( Distancing Flexibility ) 區隔的彈性( Segmentation Flexibility )

Page 34: 非典型僱用型態

企業彈性策略 數量的彈性( Numerical Flexibility ) 職能的彈性( Functional Flexibility )

又稱功能的彈性,係指企業透過持續在職訓練,即重整「工作能力」,並配合技術創新及因應市場對產品的多變需求。即水平或垂直工作之整合。 俸給的彈性( Pay Flexibility ) 距離的彈性( Distancing Flexibility ) 區隔的彈性( Segmentation Flexibility )

Page 35: 非典型僱用型態

企業彈性策略 數量的彈性( Numerical Flexibility ) 職能的彈性( Functional Flexibility ) 俸給的彈性( Pay Flexibility )

以績效為基礎的工資制度或利潤分享制度來達成,以符合市場對稀有技術之報酬率,獎賞個人的努力。 距離的彈性( Distancing Flexibility ) 區隔的彈性( Segmentation Flexibility )

Page 36: 非典型僱用型態

企業彈性策略 數量的彈性( Numerical Flexibility ) 職能的彈性( Functional Flexibility ) 俸給的彈性( Pay Flexibility ) 距離的彈性( Distancing Flexibility )

企業為達成生產高峰需求、降低用人成本等目標,利用商業契約取代雇用契約如採業務外包、承攬方式、彈性運用外部資源,利用自業人員或其他組織來取代受僱員工承擔非核心活動。 區隔的彈性( Segmentation Flexibility )

Page 37: 非典型僱用型態

企業彈性策略 數量的彈性( Numerical Flexibility ) 職能的彈性( Functional Flexibility ) 俸給的彈性( Pay Flexibility ) 距離的彈性( Distancing Flexibility ) 區隔的彈性( Segmentation Flexibility )

企業將員工區分為核心人員( Cord Worker)、邊陲勞工( Peripheral or Ring Worker)即約聘僱人員與臨時工等三種組成方式 。

Page 38: 非典型僱用型態

企業彈性策略 數量的彈性( Numerical Flexibility ) 職能的彈性( Functional Flexibility ) 俸給的彈性( Pay Flexibility ) 距離的彈性( Distancing Flexibility ) 區隔的彈性( Segmentation

Flexibility )

Page 39: 非典型僱用型態

影響非典型工作型態因素企業策略運用

經濟景氣變化產業結構變遷 非典型工作型態

政府政策價值改變 技術變革

Page 40: 非典型僱用型態

非典型工作型態影響 低度就業:指想工作較長時間,工作時數卻明顯低於全時工作;或所得收入低於最低生活工資 衝擊就業安全 技術層級較低 升遷前景較不樂觀

在資格條件相當的情形下,非典型勞工的薪資水準較低 非典型勞工所獲得的福利待遇有限 非典型勞工較不會獲得教育訓練的機會 集體力量無法發揮

Page 41: 非典型僱用型態

聘僱關係模式改變

傳統聘僱關係模式 (緊密的關係)

非傳統聘僱關係模式 (薄弱的關係)

勞工長期待在一家企業

企業與勞動者間只維持一段相當短的時間

勞雇之間互有承諾與責任 企業與勞動者間彼此擁有最大的自由與彈性

勞工的未來發展與企業緊密結合

勞動者所依賴的是個人技能而非企業

雇主對勞工願意進行人力資本投資

勞動者個人進行人力資本投資

Page 42: 非典型僱用型態

電傳勞動及其影響 電傳勞動:在遠離企業或辦公室以外的地點完成工作,透過資訊與通訊科技及設備的使用將工作成果傳遞至企業或其他經指定的地點 「跨越企業圍牆的工作團隊」或「人力資源外部化」

彈性、高生產力和減少廢氣污染 離群索居和缺乏人際互動 僱用關係徹底改變、社會夥伴的角色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