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24
1

Upload: maxwell-bailey

Post on 04-Jan-2016

2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4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前 言 人類所從事的行業 第一產業─農、牧、漁和林業 第二產業─製造業 第三產業─服務業.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18 世紀之前 第二和第三產業,其重要性遠不及農業 16 世紀 歐洲開始「海外冒險行動」 所帶來的影響  帶入鉅大的財富  使歐洲人看到了不同的原料、 市場和機會  激勵歐洲人放棄農業社會的保守性格,勇於新嘗試.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歐洲人勇於作新的嘗試 用蒸汽機取代人力和獸力作為動力 用機械替代人工來作為生產的工具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1

Page 2: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2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前 言人類所從事的行業

第一產業─農、牧、漁和林業

第二產業─製造業

第三產業─服務業

Page 3: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3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18世紀之前 第二和第三產業,其重要性遠不及農業

16世紀歐洲開始「海外冒險行動」所帶來的影響帶入鉅大的財富使歐洲人看到了不同的原料、 市場和機會激勵歐洲人放棄農業社會的保守性格,勇於新嘗試

Page 4: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4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歐洲人勇於作新的嘗試用蒸汽機取代人力和獸力作為動力用機械替代人工來作為生產的工具

正面成果:「產業革命」 ( 或稱「工業革命」 )

生產力大幅度提高

將第二產業推上到人類經濟活動中的主要地位;連帶的促進了第三產業的開展

Page 5: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5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潛在問題「產業革命」所引發的社會變遷和由此所產生的問題

產業革命前後,資源佔用率高的國家,與佔有率少的國家之間的關係變化

能源問題

大量使用能源所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

Page 6: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6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2.1 產業革命的背景產業革命起源是自英國的棉紡織工業開始

從產業發展四大要素 ( 資金、原料、市場和技術 ) 說明當時的背景

資金16世紀之前

東西方貿易是自產地經陸路,由中東阿拉伯人轉手到歐洲

歐洲商人非常希望能直接和東方貿易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讓歐洲人開始在海上向西 ( 亞洲 ) 和向東( 美洲 ) 探尋商機的行動

Page 7: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7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資金歐洲「海外冒險行動」,成功地在亞洲取得有利的直接貿易權,進而將亞洲的國家殖民化

在中、南美洲,歐洲人則從作海盜開始,繼之加以殖民化

無論是做商人或者是做海盜,都為歐洲人帶來大批財富

17世紀初

英國開始挑戰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海權

西元 1797 年,納爾遜上將擊敗西班牙艦隊,於 1805 年 10 月21 日消滅了法國和西班牙聯合艦隊之後,為英國取得海上至尊的地位

Page 8: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8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資金18世紀

英國已是很富有的國家,英國的銀行為了有效的利用這些自海外取得的資金,投資 ( 包含海外冒險行動 ) 活動也大幅度的展開

18世紀中、後期

英國已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援新的嘗試,例如:蒸汽機等

Page 9: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9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原料工業革命之前

產於印度、製作精美的棉布是歐洲最主要的進口商品之一

棉原產於中國、印度和埃及,歐洲僅只有葡萄牙曾引進過

工業革命之後

北美於 1605 年引進種植棉花

1619 年開始引入黑奴種植棉花,並在美國南部大量生產

17 世紀開始,英國可以自它的殖民地──美國,取得大量的棉花

解決了英國棉紡織業的原料來源問題

Page 10: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10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市場 _ 工業革命之前現有市場─歐洲

其他市場─英國海外不產棉的殖民地英國的東印度公司是伊莉莎白女皇一世於 1600年下令所成立的對亞洲特許貿易集團。

西元 1611年開始,即從印度的Mogul皇朝取得有利的貿易權 在 1708年之前控制了馬德里、孟買和加爾喀答 在 1751~1760年之間,將法國人完全趕出了印度 在 1763年的巴黎條約歐洲諸國正式承認英國在印度的主權

英國主要是將棉紡織品由印度輸往歐洲,將鴉片運到中國

Page 11: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11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市場 _ 工業革命之後 英國成了棉紡織品的出口國

印度成了英國棉紡品的進口地區 直至 1865年為止,英國的棉織品仍不能和印度的手工織物公平競爭,於是英國採用了行政手段,大規模燒毀了印度的手工紡紗和織布機,在實質上摧毀了印度的手工棉紡工業,而使得印度成為了英國棉紡品的進口地區

「日不落」的英國,在 19世紀是沒有市場問題的

Page 12: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12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技術 漸進式的產業發展

在蒸汽機發明之前,和棉紡織有關的生產工具已出現了一些變革

18 世紀中葉至 19 世紀初,改良型的梳棉機、紡紗機和紡織機陸續問世

這些機械都是用木頭製作的,仍是用人力或獸力來操作木材並不適用於製造大型機器,同時大型機械也缺少可以使它們運行的動力

Page 13: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13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技術 在 18 世紀初,英國開發出用焦碳取代木炭來生產生鐵

在 18 世紀中葉,開發出生產熟鐵的技術生鐵太脆不能鍛造,而熟鐵可以鍛造成不同形狀,適合取代木頭並用於製造大型機械

Page 14: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14

資金、原料、市場和技術

資金無論是做商人或者是做海盜,都為歐洲人帶來大批財富

原料英國可以自它的殖民地──美國,取得大量的棉花

市場「日不落」的英國,在 19 世紀是沒有市場問題的

技術熟鐵可以鍛造成不同形狀,適合取代木頭並用於製造大型機械

Page 15: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15

動力革命

棉紡織工業已具備了可以機械化大規模生產的一切條件,所缺少的是能使這些機械有效運行的動力,這就是蒸汽機問世前的背景。

瓦特蒸氣機

資料來源 http://www.bud.org.tw

Page 16: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16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2.2 瓦特的蒸汽機─動力革命開始了 產業革命發生的過程動力革命

1698 年, Thomas Savrey 利用蒸汽機來推動活塞

1712 年,英國鐵匠 Thomas Newcomen 將它加以改良用於抽取礦坑中的水

瓦特的貢獻

將原有的蒸汽機,改進成為有實用價值的動力來源這種動力可以推動大型機械來為人類做工,使人類脫離了人力和獸力的侷限,能用機械來取代手工具,大大增進人類的生產力

Page 17: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17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Page 18: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18

瓦特的設計:刪除了 Newcomen 的冷水進口 2 和水出口 6

增加了冷凝器,冷卻蒸氣用的冷水是引到冷凝器中,而不是汽缸中在汽缸的兩端各設蒸氣進口一個 (閥門 1 和 3) ,以及出氣口 (閥門 4 和 5)

Page 19: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19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操作的方法:(1)打開閥門 1 ,關閉閥門 3 、 4 和 5 ,蒸氣將活塞向上推。(2) 當活塞被上推到頂點時,關閉閥門 1 ,打開閥門 5 。 使得水蒸氣進入冷凝器冷凝為水而降低汽缸下方的壓力,然後再關閉閥門 5 。 同時打開閥門 3 ,使蒸汽由汽缸上方進入汽缸,將活塞向下推。(3) 在活塞下降到汽缸底部時,關閉閥門 3 ,打開閥門 4 ,使得蒸氣進入冷凝為水。重複 (1) 至 (3) 的步驟,活塞即能連續的作上、下反復的動作,提供動力而帶動輪子轉動。

Page 20: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20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經瓦特改良後的蒸汽機,具有下列的優點:不需要冷卻整個汽缸,也不需要再加熱汽缸;大幅度減短活塞的運行週期。

活塞上、下移動都是由蒸汽機推動的,縮短了活塞運行的週期。

由於不需要重複冷卻和再加熱汽缸,大大節省了蒸汽的浪費量。

Page 21: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21

瓦特的蒸氣機模擬動畫

資料來源 http://www.geocities.com/Athens/Acropolis/6914/wvae.htm

Page 22: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22

日常科技大搜查─ 14.爆炸的動力 ( 汽車引擎 )

爆炸的動力 ( 汽車引擎 ) 在陸地上行駛的車輛幾乎都要依靠輪子來行進,還未發明動力引擎之前,車輪要由人力或獸力來帶動,譬如自行車、馬車、牛車等等。動力引擎發明後,除了休閒及運動車輛以外,幾乎所有的陸上交通工具都由引擎帶動。

引擎是如何運轉的 ?引擎的動力是由爆炸產生的。控制良好的結構裏,利用爆炸的威力卻能夠產生巨大力量。

Page 23: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23

日常科技大搜查─ 14.爆炸的動力 ( 汽車引擎 )

Page 24: 第二章 產業革命─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遷

24

日常科技大搜查─ 14.爆炸的動力 ( 汽車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