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节能减排

100
班班班班班班 班班班班 班班班

Upload: pia

Post on 09-Jan-2016

5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6 download

DESCRIPTION

班组节能减排. 主讲教师 孟昭利. 第一讲 节约资源是基本国策 , 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1 、我国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 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 实现可持续发展。” 2 、胡锦涛主席在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 “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班组节能减排

班组节能减排

主讲教师 孟昭利

Page 2: 班组节能减排

第一讲

节约资源是基本国策,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Page 3: 班组节能减排

1 、我国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2 、胡锦涛主席在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量少,资源进口依赖度高。我国现有人口总量为 13.15 亿人,约占世界人口 1/5 ,大约有 45 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Page 4: 班组节能减排

表 1-1 中国人口、 GDP 、资源、能源和耗能产品占全球的比重

人口 19.8 水力发电量 14.0GDP 5.5 小水电装机容量 60煤炭剩余可采储量 21.8 钢产量 36.2石油剩余可采储量 1.24 铝锭产量 33.6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 1.81 水泥产量 50.4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 15.6 平板玻璃产量 40耕地面积 9 化学纤维产量 45淡水资源 5 房间空调器市场占有率 80一次能源消费量 16.8 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 50石油消费量 9.3 紧凑型荧光灯产量 90煤产量 39.7 原油进口量 8.2发电量 16.5 (来源:王庆一: 2008 年能

源数据)

单位:% ( 2007 年)

Page 5: 班组节能减排

表 1-2 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占有量比例

资源 比例淡水森林石油煤炭

1/4

1/5

约 1/14(7%)

约 1/ 1.6(62%)

资源 进口依赖度( % )铁矿石氧化铝

铜粮食石油

35

46

60

8-9

49

表 1-3 我国资源进口依赖程度

Page 6: 班组节能减排

4. 我国粗放型生产,单位产品能耗高,资源浪费严重

( 1 )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建材、化工、轻工、纺织工业主要产品单位产量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 40%

( 2 )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比相当可比国家高出 1-2 倍

( 3 )各类矿山采矿破坏土地累计为 500 万公顷,而工矿废弃地复垦 率只有 12% 。

Page 7: 班组节能减排

5. 我国自然环境不断恶化

( 1 )我国沙漠化土地 263.6 万平方公里( 2 )我国石漠化土地 12.98 万平方公里 两者占我国国土陆地面积 28.8% ,每年直接经济损失 540 亿元人民币

( 3 )气候变暖,我国近 30 年沿岸海平面上升 9 厘米,中国部分冰川总体积萎 缩面积达到 7.4%, 2007 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公布《全球变暖导致港口城市遭遇洪灾预测报告》指出中国损失最为严重,约为 11 万亿美元。

Page 8: 班组节能减排

5. 我国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续)

( 4 )我国 660个城市中有 400多个城市缺水,正常年份缺水 400 亿立方米。对水资源开发缺少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局部地区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甚至枯竭。

( 5 )城市供水管网跑冒漏水损失率达 20%左右,虽有南水北调重大治水工程,供水成本很高。

( 6 )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 72% ,在送水与浸灌过程中损失约 2/3 ,我国万元产值的耗水量 225M3 ,为发达国家 2 倍多。

Page 9: 班组节能减排

6. 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

表 1-4 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与国外比较表

资源 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差比例( % ) 国外利用比率( % )

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木材使用率废钢利用率再生钢比率再生铝比率

20

20

20

10

15

50

80

40

35

40

Page 10: 班组节能减排

7. 自然灾害频发、日趋严重

我国近几年大型自然灾害频发,危害严重,损失巨大。社会影响很大,必须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共渡难关。

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有:地震、台风、干灾、水灾、风雹、低

温冷冻、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流感等等。工业酸雨影响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 30%左右;经常发生赤潮,我

国 20 世纪 60 年代,只发生 4 次, 70 年代记录了 30多

次, 80 年代记录 75 次, 2004 年一年中国海域就发生了 34 次赤潮,累计面积高达 2 万平方公里。

Page 11: 班组节能减排

8. 世界只有一个地球,我国要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 1 ) 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 2 )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

言》、《 21 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3 ) 2002 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约翰内斯堡

可持续发展宣言》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

Page 12: 班组节能减排

8. 世界只有一个地球,我国要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续)

( 4 ) 2008年 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厘岛路线图》为 2009 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

确立了明确议程。

到目前为止国际上有关环境问题已有 240多个多边协议,

我国加入了 22项国际环境公约, 7 项议定书, 5 个修正

案,其中与环境相关的有 11项公约, 6 个议定书。

Page 13: 班组节能减排

表 1-5 世界 CO2 排放量 (来源:日本能源经济所,日本能源与经济统计手册 2008 年版)

CO2 排放量 /Mt-C

(Mt-C 为百万吨碳)

1990 2000 2005

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韩国意大利

1330 1569 1599

632 831 1386

—— 424 434

294 332 341

165 264 325

260 227 222

101 99 107

159 157 157

1175 137 145

65 116 122

104 118 123

5.39 145

1.06 734

2.95 1208

2.67 68

0.30 497

2.70 113

1.75 75

2.60 97

4.50 180

2.54 192

2.10 109

欧盟( 27

国)OECD

世界

1120 1058 1096

3045 3439 3566

5702 6275 7280

2.24 120

3.06 126

1.14 200

年份国家/ 地区

2005 年人均排放量

/t-C/ 人

2005年GDP 产值排放量 /t-C/百万美元( 2000 年不变价)

Page 14: 班组节能减排

9. 中国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表 1-6 中国和世界能源产量( 1950-2007 年)

年份中国 世界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发电量 /Mt /Mt /亿M3 /TWh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发电量 /Mt /Mt /亿M3 /TWh

195019601970198019902000200520062007

43 0.2 0.07 4.6 397 5.2 10.4 59.4 354 30.7 28.7 115.9 620 106.0 142.7 300.6 1080 138.3 153.0 621.2 1299 163.0 272.0 1355.6 2205 181.4 493.2 2500.3 2373 184.8 585.8 2865.7 2526 186.7 693.1 3281.6

1853 539 1851 959 2658 1087 4889 2358 2959 2275 10400 5069 3775 2974 15256 8247 4738 3164 19912 11774 4590 3612 24323 15248 5887 3897 27798 18263 6196 3914 28722 19028 6396 3906 29400 19895

来源:国家统计局; UN World Energy Supplies; BP Statistical of World Energy;王庆一: 2008 能源数据

Page 15: 班组节能减排

表 1-7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及结构年份 能源消费总量

万 tce构成(能源消费总量 =100 )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和核电

1980 60275 72.2 20.7 3.1 4.0

1985 76685 75.8 17.1 2.2 4.9

1900 98703 76.2 16.6 2.1 5.1

1995 131176 74.6 17.5 1.8 5.5

2000 138553 67.8 23.2 2.4 6.6

2001 143199 66.7 22.9 2.6 7.8

2001 151797 66.3 23.4 2.6 7.7

2003 174990 68.4 22.2 2.6 6.8

2004 203227 68.0 22.3 2.6 7.1

2005 224682 69.1 21.0 2.8 7.1

2006 246270 69.4 20.4 3.0 7.2

2007 265583 69.5 19.7 3.5 7.3

来源:国家统计局; 1994 年开始核电占用电量0.84%

Page 16: 班组节能减排

表 1-8 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年份 二氧化硫

(Mt )烟尘(Mt)

工业粉尘(Mt)

废水(Gt)

化学需氧量(Mt )

工业固体废弃物(Mt)

1995 23.70 17.44 17.31 41.53 22.27

2000 19.95 11.65 10.92 41.52 14.45 31.86

2001 19.48 10.70 9.91 43.29 14.05 28.94

2002 19.27 10.13 9.41 43.95 13.67 26.35

2003 21.59 10.48 10.21 46.00 13.34 19.41

2004 22.55 10.95 9.05 48.24 13.39 17.92

2005 25.49 11.82 9.11 52.30 14.14 16.20

2006 25.89 10.89 8.08 53.68 14.28 13.02

来源:国家环保总局

Page 17: 班组节能减排

10. 我国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明确,任务艰巨( 1 )到 2010 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20%左右(由

2005 年的 1.22吨标准煤下降至 0.98吨标准煤)。( 2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 30% 。( 3 )“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 。( 4 )到 2010年 SO2 排放量下降 10% (即由 2005年 2549 万吨

减少到 2295 万吨)。( 5 )化学需氧量( COD )下降 10% (即由 2005年 1414 万吨

减少到 1273 万吨)。( 6 )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 70% 。( 7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60%以上。 —— 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法》

Page 18: 班组节能减排

第二讲 能源统计方法

Page 19: 班组节能减排

1 、能源名词术语( 1 )能(能量)

能是一个物理概念,根据描述宏观物体基本运动特性的牛顿力学定义,能为做功的本领。能是

物理运动的一种度量,并且是物质运动状态的单值函数。如机械能、分子内能、电能、化学能

及核能。

( 2 )能源

能源是可以从其中得到热、光、动力之类的能量的物质资源,可以是燃料、自然能或能的载体。

能源是一种单纯的物理概念。也就是说,必须是技术经济上合理的那些可以得到能量的资源才

能称之为能源。

我国节能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电力、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燃料油、

液化石油气、可再生能源和其他直接或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Page 20: 班组节能减排

( 3 )节约能源(以下简称节能) 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

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

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称为节能。

( 4 )一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从自然界直接取得,并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如煤炭

、石油、天然气、水力、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风能、地热能等等。

Page 21: 班组节能减排

( 5 )二次能源 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主要有电力、焦

炭、煤气、蒸汽、热水以及汽油、柴油、重油等石油制品。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余能、余热,如高温烟气、可燃气、蒸汽、热水、排放的有压流体等也属于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无论经过几次转换所得到的另一种能源,都称做二次能源。

( 6 )耗能工质 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费的不作为原料使用,也不进入产品,在生产或制取

时需要直接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质。例如水、压缩空气等。

Page 22: 班组节能减排

( 7 )燃料发热值

国家标准《热设备能量平衡通则》( GB2587—81 )规定:燃料发热量取低位发热值,即燃料完全燃烧,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汽仍以气态存在时的反应热,它等于从高位发热值中扣除蒸汽凝结热后的热量: Qdw= Qgw- r xW

式中: Qdw,Qgw——燃料的低位与高位发热量( kJ/ kg );

r—— 水蒸汽凝结热( kJ/ kg ); W——1kg燃料燃烧产物中水蒸汽量( kg/ kg )。

Page 23: 班组节能减排

( 8 )能源统计

统计的最基本概念是计数,它有两个基本要素,即对象和数量。

首先根据具体任务确定统计对象的统计体系、统计范围和表示统计对

象基本特征的参量,对各统计项目间的内在联系加以说明,提出统计

大纲,即 “统计指标体系”。其次,对体系中各项指标计算范围、计

算方式、统计数据采集、整理的方法等项作出明确规定,称为“指标

解释”。“统计指标体系”和“指标解释”组成统计文件,它是统计

工作的依据,用以保证统计工作的准确性、统一性和完备性。能源统

计是以能量为统计单位。

Page 24: 班组节能减排

2. 能源单位

( 1 ) 原始单位 计量各种能源的实物量所用的单位称为“原始单位”。

( 2 )通用单位 能源统计要反映出多种能源的相互关系,就必须采用共同的单位去计量不同的能源。

要找到一种通用的度量单位,对不同对象进行计量,其先决条件是研究这些对象所具有共同的属性。

( 3 )能源统计中使用单位(表 2-1 ) 1969 年国际计量委员会建议废除卡热量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 SI )中焦耳作为能、功、热的单位,定义为 1 国际安培电流,在 1 国际欧姆电阻上, 1 秒钟内消耗的电能。

1984年 3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命令指出 :能量、功、热的法定计量单位为焦[耳]。

Page 25: 班组节能减排

表 2-1 能源统计的原始单位

燃料动力形式 单位固体燃料 t (吨) ①

液体燃料 t (吨)原油 t (吨)成品油 桶②、升、加仑③

气体燃料(标准状态) M3 (米 3 )、 ft3 (英尺 3 )电力 kW·h (千瓦时)

① 这里指的是 1000kg 。另外英美还使用长吨和短吨, 1978 年以前英国用长吨( 1 016.05kg, 2 240磅) ,美国用短吨( 907.2kg,2000磅)。

② 桶为容积单位,这里指的是石油桶,约等于 159L 。③ 加仑为容积单位,有英国加仑( 4.546L )和美国加仑( 3.785 4L )。

Page 26: 班组节能减排

1991年 1 月 1 日起,除个别特殊领域外,不允许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见图2-1

能源所含热量

高位热值

低位热值

热量单位

换算成某种燃料量

焦耳( J )或其倍数卡( cal )或其倍

数英热单位( Btu )或其倍数

煤当量——吨煤当量 ( 我国称吨标煤 )

1tce=7×106kcal

油当量

吨油当量( toe )OECD 各国:1toe=107kcal(NCV)

UN 统计1toe=1.02×107kcal(GCV)

其他,如国际壳牌石油公司:1toe=1.0837×107kcal

桶油当量( BOE )图 2-1 能源统计中的各种通用单位

Page 27: 班组节能减排

表 2-2 用于构成十进位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英文词头

因数 词头名称 词头符号 因数 词头名称 词头

符号1018 艾 [ 可萨 ]

(exa)E 10-1 分 (ceci) d

1015 拍 [ 它 ](peta)

P 10-2 厘 (centi) c

1012 太 [ 拉 ] (tera)

T 10-3 毫 (milli) m

109 吉 [ 咖 ](giga)

G 10-6 微 (micro)

106 兆 (mega) M 10-9 纳 [ 诺 ](nano)

n

103 千 (kilo) k 10-12 皮 [ 可 ](pico) p

102 百 (hecto) h 10-15 飞 [ 母托 ](femto)

f

101 十 (deca) da 10-18 阿 [ 托 ](atto) a

Page 28: 班组节能减排

表 2-3 常用带词头的能源单位

带词头的能源单位

能源单位 带词头的能源单位

能源单位

Mt 兆吨(百万吨) TW 太瓦( 10 亿千瓦)

Gt 吉吨( 10 亿吨) kW·h 千瓦小时

Mtce 兆吨(百万吨)煤当量或兆吨(百万吨)

标准煤

MW·h

GW·h

兆瓦时(千千瓦时)吉瓦时(百万千瓦时)

Mtoe 兆吨(百万吨)油当量

TW·h 太瓦时( 10 亿千瓦时)

MW 千千瓦 mg 毫克

GW 吉瓦(百万千瓦) g 微克

Page 29: 班组节能减排

( 4 )当量热值

低(位)发热量等于 29.27MJ (或 7000kcal) 的固体燃料称为 1kgce ,在能源统计计

算中采用 tce 。低(位)发热量等于 41.82MJ (或 10 000kcal )液体或气体燃料称1kgoe或标准立方米气。按标准煤量(或标准油量),折算的热量值称为当量热值。

( 5 )等价热值

等价热值是指为了得到一个单位的二次能源(如汽油、柴油、煤油等石油制品,焦炭、煤气、电力、蒸汽等)或耗能工质(如压缩空气、氧气、各种水等)在工业上实际要消耗的一次能源的热量。

例如:发电煤耗为 0.404kgce/Kw·h ,其等价热值为 0.4047000= 2828kcal

其 1kW ·h 热功当量为 860kcal ,热·电转换效率为 860/2828= 0.304 。

Page 30: 班组节能减排

[例 1 ]计算 1kg焦炭的等价值。

[例 2 ]计算 1kg低压饱和蒸汽的等价热值。

转换效率二次能源具有的能量等价热值

)/(823585.0

70001 kgkcalkg 焦炭的等价热值

)/(90072.0

6501 kgkcalkg 值低压饱和蒸汽的等价热

Page 31: 班组节能减排

3.折算标准煤系数 表 2-4 能源折算系数

能源品种 平均低位发热量 实测或参用 折标系数原 煤 5000 ( kcal/kg ) 20908 ( kJ/kg ) 0.7143 ( kgce/kg )洗精煤 6300 ( kcal/kg ) 26344 ( kJ/kg ) 0.9000 ( kgce/kg )洗中煤 2000 ( kcal/kg ) 8363 ( kJ/kg ) 0.2857 ( kgce/kg )焦 炭 6800 ( kcal/kg ) 28435 ( kJ/kg ) 0.9714 ( kgce/kg )原 油 10000 ( kcal/kg ) 41816 ( kJ/kg ) 1.4286 ( kgce/kg )汽 油 10300 ( kcal/kg ) 43070 ( kJ/kg ) 1.4714 ( kgce/kg )煤 油 10300 ( kcal/kg ) 43070 ( kJ/kg ) 1.4714 ( kgce/kg )柴 油 10200 ( kcal/kg ) 42652 ( kJ/kg ) 1.4571 ( kgce/kg )重 油 10000 ( kcal/kg ) 41816 ( kJ/kg ) 1.4286 ( kgce/kg )

液化石油气 12000 ( kcal/m3 ) 50179 ( kJ/m3 ) 1.7143 ( kgce/m3 )炼厂干气 11000 ( kcal/m3 ) 46055 ( kJ/m3 ) 1.5714 ( kgce/m3 )天然气 9310 ( kcal/m3 ) 38931 ( kJ/m3 ) 1.3300 ( kgce/m3 )焦炉煤气 4300 ( kcal/m3 ) 17981 ( kJ/m3 ) 0.6143 ( kgce/m3 )电 力 当量值 860(kcal/kW·h)

等价值 2828(kcal/kW·h)3600 ( kJ/kW·h )11838 ( kJ/kW·h )

0.1229 ( kgce/kW·h )0.4040 ( kgce/kW·h )

热 力 按热焓计算 0.03412 ( kgce/MJ )0.1429 ( kgce/Mcal )

煤 泥 2000 ~ 3000 ( kcal/kg ) 8374 ~ 12560 ( kJ/kg ) 0.2857 ~ 0.4286(kgce/kg)

泥 炭 1500 ~ 2500 ( kcal/kg ) 6280 ~ 10467 ( kJ/kg ) 0.2143 ~ 0.3571(kgce/kg)

煤焦油 8000 ( kcal/kg ) 33453 ( kJ/kg ) 1.1429(kgce/kg)

粗 苯 10000 ( kcal/kg ) 41816 ( kJ/kg ) 1.4286(kgce/kg)

Page 32: 班组节能减排

(1) 热力单位采用百万千卡( 1Gcal=142.9kgce,1Mcal=0.1429kgce ) ,参考值见表 2-4

表 2-5 蒸汽热焓参考值

蒸汽种类 压力( kgf/cm2 ) 温度(℃) 热焓值( kcal/kg )

饱和蒸汽1 ~ 2.5

3 ~ 7

8

<127

135 ~ 165

>170

620

630

640

过饱和蒸汽 1 ~ 20

<200

222 ~ 260

280 ~ 320

350 ~ 500

650

680

700

750

① 蒸汽或热水产量取报告期内锅炉给水量与排污等损失量之差。② 闭路循环供热时热水焓值取 20kcal/ kg 。③ 开路供热时热水焓值取 70kcal/ kg 。上述情况的热水出口温度为 90℃ ,回水温度为 70℃ ,给水温度为 20℃ 。

Page 33: 班组节能减排

( 2 ) 某些耗能工质的平均等价值与折算系数见表 2-5 。表 2-6 某些耗能工质等价值与折算系数

耗能工质种类 单位等价值

kcal kgce

各种水 新鲜水循环水软化水除氧水

t

t

t

t

1 800(1 200~2 000)

1 000(800~1 200)

3 400

6 800

0.257

0.143

0.486

0.971

各种气体 鼓风压缩空气二氧化碳气

氧气氮气

m3

m3

m3

m3

m3

210

280

1 500

2 800

4 700

0.030

0.040

0.214

0.400

0.671

电石乙炔

kg

m3

14 550

58 200

2.079

8.314

Page 34: 班组节能减排

1986年 7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我国采用国际单位( SI制)作为法定单位。取长度米 (m) ,质量千克 (kg) ,时间秒(s), 电流安 [培 ]( A ),热力学温度开 [ 尔文 ]( K),物质质量摩[尔 ](mol)等。

为了使用方便,国际单位制还有一些导出单位,例如:

能量(功,热量)焦耳( J),力牛[顿]( N),压力帕[斯卡]( Pa ),功率瓦[特](W )以及摄氏温度度(℃),等等,经常使用。

4. 能量单位换算

Page 35: 班组节能减排

国家标准 GB2586—81规定热、功、能量单位为焦耳( J ),其定义:

¤ 1 牛顿= 1 千克·米/秒 2( 1N= 1kg·m/ s2)

¤ 1 焦耳从电学定义: 1 安培电流在 1 欧姆电阻上 1 秒钟内所消耗的电能,称为 1 焦耳。

我国原有的热量单位“卡”有几种定义: 1 ( 20℃ )卡= 4.1816焦耳

1 (国际蒸汽表)卡= 4.1868焦耳

1 (热化学)卡= 4.1840焦耳

Page 36: 班组节能减排

( 1 )英热单位( Btu )

它是将 1 磅水温度上升 1 华氏度( °F )所需的热量

1Btu= 1055J

( 2 )千克标准煤( kgce )

固体燃料的低位发热量等于 29.27MJ( 7 000kcal )计为 1 千克标准煤:

1kgce= 29.27MJ= 7 000kcal

( 3 )千克标准油( kgoe )

液体燃料的低位发热量等于 41.82MJ( 104kcal ),计为 1 千克标准油:

1kgoe= 41.82MJ= 10 000kcal

则 0.7kgoe= 1kgce

Page 37: 班组节能减排

( 4 )电能量(千瓦·时— kW·h )

1kW·h= 3 600kJ

( 5 )机械作功(马力·小时)

¤ 1英制马力小时= 1HP·h= 2 686kJ

¤ 1 公制马力小时= 1PSh= 2 648kJ

¤ 1kgf·m= 9.807J

Page 38: 班组节能减排

( 6 )巨大能量单位( Q)

1Q= 1018Btu= 1.055×1021J

( 7 )制冷量单位( J/ h)

国外有时采用冷吨( RT——Refrigerating Ton )。

1 冷吨相当于在 24 小时内,将 1 吨 0℃ 水冻成冰的每小时制冷量。

1RT= 1.39×107J/ h= 3.86kW

Page 39: 班组节能减排

( 8 )液体容积换算:¤ 1英加仑—— Imp.gal= 4.546L

¤ 1美加仑—— US.gal= 3.785L, 1桶石油= 159L

( 9 )大量石油计量单位( MBPD·Y )

MBPD·Y(Million Barrel Per Day·Year )即每天使用 100 万

桶石油的一年用油量。其发热量为:

¤ 1MBPD·Y= 2.25×1018J= 6.2×1011kW·h

¤ 1MBPD ·Y= 3657.315 Mto/Y=49.898Mto/Y50Mto/Y

Page 40: 班组节能减排

各种能量单位换算见表 2-6

Page 41: 班组节能减排

5.企业能源统计

( 1 ) 基本任务:

①便于国家对企业用能进行监督和管理,为国家制定能源政策,编制和检查能

源计划,保持能源供需平衡提供依据;

②调查企业执行国家能源政策和能源计划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

查明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③加强企业能源管理,挖掘节能潜力,制订节能技术改造方案,为提高企业能

源利用率,节约能源,发展生产,改善环境提供必要的信息。

④企业利用能源统计数据,可以科学合理用能,提高能效、降低能耗,节约能

源、保护环境,又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发展生产,推动社会进步。

Page 42: 班组节能减排

( 2 )工作准备:

①明确调查目的,它决定统计的内容和方法。调查目的明确,要求具体,统计的内容和指标体系就容易确定,也就保证了统计资料的完整性。

②统一统计单位,保证统计数据可比性,这样也为统计数据的整理、综合分析提供方便,减少了工作量。

③确定统计项目,设计统计表格,保证统计数据的完整性、统一性和可靠性。

( 3 )统计范围:

企业能源统计范围应遵照国家统计局制发的统计表格规定,不得漏项,也不能随意增加,以保证能源统计的可比性和统一性。

Page 43: 班组节能减排

企业经计量的各类能源总量

企业能源购入总量

企业已配置的能源计量器具数

企业应配置的能源计量器具数

             抽查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数

              抽查能源计量器具总数

             计量标准器具周检合格数

              计量标准器具周检基数

               计量器具周检合格数

               计量器具周检基数

( 1 )能源计量率(检测率) =

×100(%)

×100(%)

( 2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100(%)

( 3 )能源计量器具完好率 =

(抽验合格率)

×100(%)

×100(%)

( 4 )能源计量标准器具=

周检合格率

( 5 )能源计量器具周检合格率=

6.企业能源计量考核指标

Page 44: 班组节能减排

第三讲 节能减排效果评估方法

Page 45: 班组节能减排

1.企业能量平衡模式( 1) .任何企业用能系统都可简化成这样一种标准形式,系统由能源供入企业

,按照能源流向依次划分为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和最终使用四个环节,以有效能和各类能量损失流出系统。

图 3-1 企业能量平衡模式

Page 46: 班组节能减排

( 2 ) . 企业能源消费量表 •表 3-1 某企业能源消费量表

能源

种类实物量 等价值 当量值

tce % tce %

褐煤 171 114 t 71 868 34.35 71 868 38.64

烟煤 97 517 t 69 656 33.29 69 656 37.45

燃料油 23 861 t 34 088 16.29 34 088 18.33

电力 82.6 GWh 33 384 15.95 10 152 5.45

汽油 152.9 t 225.0 0.11 225.0 0.12

柴油 26.0 t 27.9 0.01 27.9 0.01

小计 209 249 100 186 017 100

Page 47: 班组节能减排

( 3 ) . 企业能量平衡表统计期: 单位: tce

表 3—2 企业能量平衡表

Page 48: 班组节能减排

( 4 )企业能源网络图

图 3-2 某企业能源网络图

Page 49: 班组节能减排

2.企业能源统计体系

( 1 ) .购入贮存环节

表 3-3 企业能源购入贮存环节能源统计表

能源 单位 购入量 期初库存量 期末库存量 外供量 合计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煤炭 t

石油 t

天然气 m3

电 Kwh

燃气 t

焦炭 t

注:⑺ = ⑶ +⑷-⑸-⑹

Page 50: 班组节能减排

序号 统计指标 关系式及说明123456789101112131415

i 类能源购入量i 类能源收入量i 类能源购入亏损量i 能源库存增量i 类能源外供量i 类能源投入量企业能源投入总量企业能源购入总量企业能源收入总量企业能源购入损失总量企业 i 类能源购入量损失率企业各类投入能源构成i 类能源库存量i 类能源库存损失量i 类能源库存损失率

Q1(i) 企业计费的能源购入量Q2(i) 企业一级计量的能源量Q3(i)=Q1(i)-Q2(i)

Q4(i)

Q5(i)

Q0(i)=Q1(i)-Q3(i)-Q4(i)-Q5(i)

Q0= ∑ Q0(i)( 折标值)Q1= ∑ Q1(i)

Q2= ∑ Q2(i)

Q3=Q1-Q2

(i)=Q3(i)/Q1(i)

X(i)=Q0(i)/Q0

Q12(i)= 收入量-支出量+前期末库存量Q13(i)= 能源库存量 Q12(i) -盘存量(i)=Q13(i)/Q2(i)

Page 51: 班组节能减排

( 2 ) .加工转换环节 投入企业各类能源,有的直接使用,有的还要经过加 工、转换,转变成二

次能源和耗能工质,供企业用能系统使用。各种站房生产的二次能源与耗能工质如下。 自备电站: 电力,蒸汽 锅炉房: 蒸汽(高、低压蒸汽) 炼焦厂: 焦炭,煤气 制氧站: 氧气 煤气站: 煤气 制冷站: 冷媒质 空压站: 压缩空气 水泵房: 水(耗能工质) 企业内加工转换的二次能源(包括耗能工质)总量是本企业使用购入能

源加工、转换出的二次能源量,而不包括本企业购入的二次能源量。

Page 52: 班组节能减排

表 3-4 能源加工转换统计指标

统计指标 计算单位转换能耗总量企业内加工、生产的二次能源(包括耗能工质)总量自备电站 电站用煤总量 发电总量 发电用煤单耗 发电用水量 发电用水单耗 电站自用电比率 发电负荷 功率因数 冷凝回水量 冷凝回水率 发电效率

tcetce

tkWhkg/kW htkg/kW h %kW

t%%

Page 53: 班组节能减排

续表 3—4

统计指标 计算单位锅炉房  蒸汽生产量  蒸汽焓值  锅炉房耗煤总量  用煤单耗  用电总量  用电单耗  用水总量  用水单耗  冷凝水回水量  冷凝水回水率  炉渣含炭量  空气过剩系数  锅炉热效率

t 汽Kcal/t汽

tKg/t汽kWh

kWh/t汽t

Kg/t汽t%%

%

Page 54: 班组节能减排

统计指标 计算单位空压站  压缩空气生产总量  空压站用电总量  压缩空气用电单耗  空压站用水总量  压缩空气用水单耗制氧站  氧气生产总量  制氧站用电总量  制氧用电单耗  制氧站用水总量  制氧用水单耗

m3

kWhkWh/m3

tt/m3

m3

kWhkWh/m3

tt/m3

续表 3—4

Page 55: 班组节能减排

统计指标 计算单位煤气站  煤气产量  煤气低(位)发热值  煤气站耗煤总量  煤气用煤单耗  煤气站煤渣含碳量  煤气站耗电总量  煤气用电单耗  煤气站耗水总量  煤气用水单耗  煤气炉热效率

m3

kcal/m3

tkg/m3

%kWh

kWh/m3

tt/m3

%

续表 3—4

Page 56: 班组节能减排

( 3 ) . 输送分配环节

企业能源输送分配分两大类:一类是管道输送的能源与耗能工质 : 有燃料油、天然气、煤气、蒸汽、热水、压缩空气、氧气、乙炔气、液化气等;另一类是输配电线路。

①管道输送能源统计指标: 输送量     Q(i) 输送有效能量  Q1(i) 输送损失能量  Q2(i) 输送效率

计算输送能源损失量,企业必须装有足够的、准确的、可用的二次能源计量仪表,二次能源的计量率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对各类能源做好统计期内的统计记录,所取得的统计数据(累计读数)必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 1---

= (i) =

Q1(i)

Q(i)

Q2(i)

Q(i)

Q(i)- Q2(i)

Q(i)

Page 57: 班组节能减排

饱和蒸汽的输送损失

输送损失 Q2(i)=(进入管网蒸汽热焓-管网输出蒸汽热焓) ×

输送蒸汽量 Q(i)

如果使用等速取样管测量蒸汽热焓值时,在测点附近要装有蒸汽流量计。蒸汽热焓值 i 计算公式为:

其中: i -蒸汽热焓;    C -水的比热;    G0 -冷凝水流量; G -冷却水流量; t -冷凝水温度;   t1,t2 -冷却水进、出口温度。

)kg/kJ()(

0

12

G

ttCGtCGoi

Page 58: 班组节能减排

过热蒸汽的输送损失

利用蒸汽特性图,根据过热蒸汽的流量、压力与温度,查出蒸汽热焓值,再取出进、出口两点的热焓值差,计算过热蒸汽的输送损失。

用热流计直接测量热力管网的散热损失。 耗能工质的输送损失量,当前是以漏失量代替输送损失量。  总之,能源输送效率 η 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

输入量-输出量      输入量

       输送损失 Q2=∑管网各段损失

= ×100%

Page 59: 班组节能减排

②输配电损失

电能是企业内主要动力,各种用电设备中有电力拖动、电加热设备等,例如电热、电解、电焊,还有照明、自动控制、检测、显示和通信装置都需要电力。

发电厂通过电力网将电能送到用户。电力网按其功能分为输电网和配电网两部分。输电网一般是由电压在 35kV以上的输电线路和与其相连的变压器组成,它的作用是将电能输送到各个地区的配电网或直接向工业用户送电;配电网则是由电压在 10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组成,它的作用是将电能分配到各类用户。

在企业内部应实行严格的计划用电制度,降低电耗保证电能更好地为生产与社会服务,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合理用电,节约用电,安全用电,提高企业电能利用率。

Page 60: 班组节能减排

图 3-3 电能输送途径机器转换效率

Page 61: 班组节能减排

(4) 最终使用环节

最终使用环节是企业能源系统中最为复杂的一个环节,各类企业的能源消费形式千差万别。我们参照国家标准《企业能源平衡通则》( GB/T 3484-93 ),可以将企业的最终使用环节划分为如下几个主要部分:主要生产,辅助生产,采暖(制冷),照明,运输,生活及其他。

最近,全国大规模开展企业能源审计工作,发现了很多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国家标准更应满足能源审计工作的要求,进行修订。

同时,也应该修订《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企业能源网络绘制方法》等项标准。

由于企业能源系统所包含的用能设备种类繁多,耗能量有大有小,所以我们要把精力集中在能源消费量大的用能环节和单元,作为企业能量平衡计算与分析的重点。

Page 62: 班组节能减排

3.企业节能量计算

• 企业节约能源量

– 企业节约能源量简称节能量,是指一定的统计期内,企业实际消耗的能源量与某一个基准能源消耗量的差值,所以,随着所选定的基准量不同,其节能量也有所不同。所以,节能量计算中基准线选择十分重要。

• 企业节能量的分类

– 企业节能总量、单位产品节能总量、单位产值节能总量、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节能量和单项工艺的节能量;

– 当年节能量,累计节能量

Page 63: 班组节能减排

⑴. 企业能源消费总量与单位产品能耗计算

计算公式:

( i =1,…n )

其中: E -企业能源消费总量( kgce ) Q -企业用电总量( kWh ) P -总产量 Pi-第 i 类产品产量 ei-第 i 类单位产品能耗( kgce / 单位产品) qi-第 i 类单位产品电耗( kWh/ 单位产品) •

n

1iii PeE

n

1iii PqQ

n

1iiPP

Page 64: 班组节能减排

⑵节能量计算

△E= EB- E , △ Q= QB- Q

其中:△ E—— 节能量( tce ) EB—— 基准能源消费量( tce ) E ——实际能源消费量( tce ) △Q —— 节电量( kWh ) QB —— 基准用电量( kWh ) Q ——实际用电量( kWh )

Page 65: 班组节能减排

⑶ 节能率( )计算

其中:△ E—— 节能量 EB—— 基准能源消费量, E——实际能源消费量。

或:

其中: eB —— 基准年单位产品能耗( kgce/ 单位产品) e —— 目标年单位产品能耗( kgce / 单位产品) 注:节电率计算形式相同

EE

E

E

E

B

B

B

e

ee

① 定比节能率

Page 66: 班组节能减排

n

BE

nE

EnE

1

1n

, n 为统计期数

例如:“十一五”期间单位 GDP 能耗下降 20%,其每年平均节能率(环比)是多少?

%365.404365.095635.018.015

因为

② 环比节能率

Page 67: 班组节能减排

⑷ 能效指数( EEI )计算

能效指数:企业实际用能量与基年用能量比值

( i=1,2…n )

式中: EEI -能效指数 n -企业统计的产品种类总数 ei -第 i类产品目标年的单位产品能耗 (kgce/ 单位产品 )

ei,B -第 i类产品基年的单位产品能耗( kgce / 单位产品)

Pi-第 i类产品目标年的产量

n

1iB,ii

n

1iii

eP

ePEEI

Page 68: 班组节能减排

4. 企业 CO2 排放量计算

( i =1 , 2…n )

其中: - CO2 排放量( )

E i - i 类能源消费总量( t )

Ee i - i 类能源折标系数( tce /t )

EF i - i 类能源的 CO2 排放系数( / tce )

i -用能种类 ( i =1 , 2…n )

n

iieiiCO EFEEW

12

2COW2COt

2COt

⑴ 企业的 CO2 排放量

Page 69: 班组节能减排

⑵ 企业用电的 CO2 排放量

其中: Q -用电总量( kWh ) Ece -供电煤耗( kgce/kWh )

EF -标准煤的 CO2 排放系数( /tce )

1000/2

EFEQW ceCO

2COt

Page 70: 班组节能减排

5. 减排 CO2系数( EF )计算

⑴中国发、供电煤耗

来源:国家电力公司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发电煤耗 0.373 0.369 0.363 0.357 0.356 0.355 0.349 0.343 0.342 0.332

供电煤耗 0.404 0.399 0.392 0.385 0.383 0.380 0.376 0.374 0.367 0. 356

单位: kgce/kWh表 3-5 中国发电、供电煤耗

Page 71: 班组节能减排

⑵ CO2排放系数推荐数据

表 3-6 CO2排放系数表 单位: kg-c/kgce

出处 燃煤 燃油 燃天然气 年份

美国能源部 DOE/EIA 0.702 0.478 0.389 1999

日本能源研究所 0.756 0.586 0.449 1999

中国工程院 0.680 0.540 0.410 1998

全球气候变化基金会(GEF)

0.748 0.583 0.444 1995

亚洲开发银行 0.726 0.583 0.409 1994

北京加拿大项目 0.656 0.591 0.452 1994

Page 72: 班组节能减排

⑶ CO2 排放系数简便计算表 表 3-7 CO2排放系数简表

能 源

(物料 )

节约能源 减排系数

kWh kgce kg-C kg-CO2

1kWh 1 0.400 0.272 1

1kgce 2.5 1 0.680 2.5

1kg 熟料 0.509

1kg 水泥 0.376

Page 73: 班组节能减排

6.大气污染物排放

⑴ 中国化石燃料燃烧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 (kg/tce) 2000 年数据: SO2 16.5

NOx 15.6 烟尘 9.6

⑵火力发电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 (g/kW·h) 2000 年数据: SO2 8.03 NOx 6.90 烟尘 3.35

⑶火力发电 CO2排放系数 0.287(kg.c/kW·h)

来源:王庆一编著, 2008 年能源数据(美国能源基金会: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

Page 74: 班组节能减排

7. 中国煤炭生产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煤矸石 2007 年排放 470M t, 全国堆存约 4700M t,有 1600多座矸石山,占地约 1.7万公顷 .

地面塌陷 2007 年,矿井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面积已超过 70 万公顷。

甲烷排放 2007 年煤矿开采排入大气的甲烷约 200亿M3 。 矿井石 2007 年排放 54亿M3 ,利用率 60% 。

二氧化硫排放 2007 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24.68M t,其中燃煤排放的约占 85% 。

二氧化碳排放 据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测算, 2005 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 1368M t-C (百万吨碳),占世界总排放量的 19.0% ,其中燃煤排放的为 1175M t-C ,占中国总排放量的 84.8% 。

表 3-8 中国煤炭生产使用对环境的损害

M t-C 为百万吨碳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日本能源和经济统计手册 2008 年版

Page 75: 班组节能减排

⑴表 3-9 单位 GDP 、工业增加值能耗统计报表 200 年 月 日 (半年、年报)综合机关名称:

表 号: P306表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文 号:国统字 [2006]13号有效期至: 2006年 7月

说明: 1. 半年报只填报带“*”行。 2. 年报报送时间为 5 月底前;半年报报送时间为 7 月底前,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

•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200    年 月 日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本期实际

GDP(2005 年可比价 ) 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005 年可比价 ) 亿元 单位 GDP 能耗 (等价值 ) 吨标准煤 / 万元 单位 GDP 能耗 ( 当量值 ) 吨标准煤 / 万元

* 工业增加值能耗 (规模以上,当量值 ) 吨标准煤 / 万元

8. 计算单位 GDP 、工业增加值能耗

Page 76: 班组节能减排

⑵需要补充上报的相关指标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年

2009 年

地区能源消费总量 ( 等价值 ) 万吨标准煤地区能源消费总量 ( 当量值 ) 万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 ( 等价值 )

万吨标准煤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 ( 当量值 )

万吨标准煤

GDP(2005 年可比价 )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005 年可比价 ) 亿元单位能耗 ( 等价值 ) 吨标准煤 / 万

元单位能耗 ( 当量值 ) 吨标准煤 / 万

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 规模以上 , 等价值 ) 吨标准煤 / 万

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 规模以上 , 当量值 ) 吨标准煤 / 万

表 3-10 各地区节能上报表

Page 77: 班组节能减排

⑶单位 GDP 能耗等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 ① 单位 GDP 能耗

地区能源消费总量 (等价值 )、地区能源消费总量 (当量值 )取自能源平衡表; GDP(2000 年可比价 )取自地区相关核算表。

Page 78: 班组节能减排

②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000 年可比价):利用以 2000 年为基期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对当期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进行紧缩后,得到

2000 年可比价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

Page 79: 班组节能减排

第四讲 中国政府推动,全民参加节能减排

Page 80: 班组节能减排

1. 积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⑴节约能源法 2008年 4月 1日起施行

⑵可再生能源法 2006年 1月 1日起施行

⑶水法 2002年 10月 1日起施行

⑷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3年 1月 1日起施行

⑸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3年 1月 1日起施行

⑹环境保护法 1989年 12月 26日起施行

⑺矿产资源法 1996年 8月 20日修订

正在制定:《能源法》、《循环经济法》、《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建筑节能条例》

正在修订:《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电力法》

Page 81: 班组节能减排

新《节能法》由原来的 6 章 50条充实为 7 章87条分别为总则、节能管理、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节能技术进步、激励措施、法律责任和附则。增设了有关建筑、交通运输和政府机构节能管理的内容。尤其是根据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国情,重点补充了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的内容。此外,在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和管理办法、加大政策激励力度、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强化法律责任等方面都有许多新的内容。

原有的节能法 新修订的节能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节能管理 第二章 节能管理

第三章 合理使用能源 第三章 合理使用能源

第四章 节能技术进步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节 工业节能

第六章 附则 第三节 建筑节能

第四节 交通运输节能

第五节 公共机构节能

第六节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

第四章 节能技术进步 第五章 激励政策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2. 节约能源法

⑴主要内容

Page 82: 班组节能减排

①完善节能的基本制度

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评价考核制度、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重点用能单位报告能源利用状况制度等。

②体现市场调节与政府管理的有机结合

通过财税、价格、信贷、政府采购等政策鼓励和引导节能。另一方面,又规定了一些强制性的节能管理措施,如生产高耗能产品必须符合单位能耗限额标准,对一些用能产品实行能效标识管理,对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重点用能单位实施强制性能源审

计等。

③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国务院有关部门也正在组织制定有关配套制度、标准和管理办法。

⑵. 《节能法》编制原则

Page 83: 班组节能减排

① 国家实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② 强调中央(地方)政府管理节能工作部门的职责。③ 建立节能基金。④ 加大节能奖惩力度,增加第五章激励政策。同时惩罚力度加大,更加

明细,可操作性强。⑤ 加强人材培养,重点用能单位设立企业能源管理岗位(三级管理体系),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单位用能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编写能源利用报告,提出节能措施,并组织实施。

⑶. 为了节能减排的需要,新《节能法》突出要点

Page 84: 班组节能减排

⑥ . 明确节能指标为指令性指标,各级政府必须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

告节能降耗工作,国家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估制度。

⑦ . 强化政策通过能源价格、税收、融资以及奖惩手段推动节能减排工

作。

⑧ . 明确节能监查、标准、认证、标识、计量体系,加强能源统计体系

和上报制度。

⑨ . 国家鼓励支持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机

构的发展,建立节能服务体系,依法规范节能服务市场。

Page 85: 班组节能减排

⑴完善强制性的能源效率标准、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限额标准、交通运输

营运车船的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等。

  集中钢铁、电力、有色金属、化工和建材等已有 22 种重点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目前已发布终端用产品能效国家标准 23项,集中在家用电器、照明器具、工业及商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同时正在制订工业锅炉、电力变压器等工业设备、商用制冷展柜以及家用电器能效标准。

3.健全能效标准

Page 86: 班组节能减排

⑵制定空缺的标准,修改落后的标准

编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标准体系编制通则》国家标准 2007 年国家标准修订计划为 662项,其中强制性标准 78项,推荐性标准

565项,指导性技术文件 19项;涉及节能、节水、节材、可再生能源、环境管理、废旧产品回收利用、清洁生产等领域国家标准 71项,其中强制性标准21项。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标准   涉及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技术和产品标准,综合性基础和管理标准。

中央有关部门制定国家标准,各省、区市制定地方标准。新《节能法》允许地方按照一定程序制定更严的地方标准。

⑶ 在健全标准的基础上,开展家用电器的能效标识管理和节能产品认证工作

Page 87: 班组节能减排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及审查指南( 2006 ) 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法规、产业准入条件)

工业类相关标准和规范

建筑类标准和规范

交通类标准和规范

农业类标准和规范

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

4.尽快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Page 88: 班组节能减排

5.尽快落实电网节能调度

《节能发电调度办法》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细则和试点工作方案已经编制完成,应当尽快开展试点,特别要抓紧落实对余热余压利用、热电联产的上网政策。我国发电次序:

无调节能力可再生能源(风力、太阳能、海洋能、水能等);有调节能力可再生能源(水能、生物质能、地热等)垃圾发电;核能发电;“以热定电”燃煤热电联产、余热、余气、余压等资源利用发电;天然气、煤气化发电;其他燃烧发电;燃油发电。

Page 89: 班组节能减排

抓好各地区建筑节能规划的制定,节能标准和设计规范的制定,新建项目

的审查和建设过程中的检查,进一步实施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制度等。

7.从预算管理入手,抓好政府等公共机构的节能

各级政府要制定本级公共机构的能源消耗定额,财政部门根据该定额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标准。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但也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此外,要进一步完善节能政府采购制度。

6.尽快颁布和实施《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Page 90: 班组节能减排

对重点用能单位实行能源审计。

    2006 年千家企业开展能源审计, 2007 年底国家千家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审计已经全部完成,目前各省(市)正在省级重点企业(约10000 家)中进一步开展能源审计工作。

8.强化对重点用能单位的监督检查

Page 91: 班组节能减排

9.对列入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推广目录

10. 进一步健全财政节能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2007 年中央财政年初安排了 50 亿元,后又追加了 70 亿元。 2008 年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 (270 亿元 ) ,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根据第 59条的要求,省级财政也应加大投资力度。

技术和产品,实行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还要运用财政补贴等措 施,支持节能照明器具的推广和使用。国家绿色照明工程通过招标选取 13 家企业供应高效照明产品,中央财政按招标价补贴居民用户 50% ,大宗用户 30%。 2008 年推广0.5 亿只,到 2009年 1月中央财政通过补贴 2.8 亿元,拉动社会消费 6.5 亿元,实

际推广了 0.62 亿只灯,每年可节电 32亿 Kwh 。减排 CO2320 万吨, SO23.2 万吨。

2009 年再推广 1.2 亿只。

Page 92: 班组节能减排

11. 利用价格政策,包括通过实行峰谷电价、差别电 价促进节能。

2004年 6 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政策出台了电价调正方案,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等高耗能行业试行差别电价。

2004年 9 月,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电监会发文《关于进一步落实差别电价自备电厂收费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电 [2004]159号),对差别电价做了进一步完善。

2005年 11 国家发改委发文《关于继续实行差别电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 [2005]2767 ),决定进一步实行差别电价。

当前检查清理高耗行业的优惠电价。

Page 93: 班组节能减排

表 4-1 部分高耗能产业差别电价标准

单位:元 /千瓦时

行业现行差别电价标准

2006 年10月 1 日

2007 年1月 1 日

2008 年1月 1 日起

电解铝、铁合金、钢铁、电石、烧碱、水泥、黄磷、锌冶炼

淘汰类 0.05 0.10 0.15 0.20

限制类 0.02 0.03 0.04 0.05

Page 94: 班组节能减排

 ⑴ .2005年 12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发布《关于控制部分高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有关措施。

 ⑵ .2006 年再次调正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停止部分产品的加工贸易,对部分产品征收出口暂定关税,共涉及 30多个行业,约 200 余种。

 ⑶ .2009年 4 月 1 日开始六大行业出口退税率 .

 ⑷ .2007年 1 - 7 月政政部到消 553项高污染、高耗能、资源类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 2268项商品出口退税率,对钢铁、焦炭等 142项商品 加征或开片出口暂定关税。 

12.税收政策

Page 95: 班组节能减排

  ⑸ .2008 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它产品增值税政策通知:

利用风积砂生产建材新型墙体材料建材产品利用废渣生产水泥熟料利用废液回收白银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等免收 100%和 50%增值税,即征即退!

13.融资机制  ⑴ . 国家发改委可以向节能技项目进行国债贷款的贴息优惠。

  ⑵ . 出售节能减排 CO2收益  

Page 96: 班组节能减排

⑴.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

办法》(财建 [2007]371号   2007年 8月 22日发

•奖励条件经发展改革委或经贸委、经委审批、核准或备案;

属于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节能量在 1 万 tce以上(暂定)

•奖励标准东部地区  200元 /tce

中西部地区  250元 /tce 节能量

14.奖励机制

Page 97: 班组节能减排

⑵.黄标车淘汰财政奖励资金2008年 9 月 27日- 2009年 6 月 30日补助金 25000-800元 /台车2008年 9 月 27日- 12月 31日补助金 20000- 500元 /台车

⑶.国家研究出台对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电价与税收优惠

⑷.各级政府、相关优先采购节能环保产品(由 18类 4770

种扩展到 33类 15087 种节能产品)。2009 年国务院批准《促进扩大内需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方案》汽车以旧换新每辆补贴 3000-6000 元;

Page 98: 班组节能减排

⑸.家电下乡,政府补贴 13%

2009 年对空调、冰箱、平板电视、洗衣机等实行惠民政策:

空调:能效一级品补助 500-850元 /台;能效二级品补助 300-650元 /台;

对十大节能产品实行惠民政策,每年可拉动内需 4000-5000

亿元,市场占有率提高到 30%以上,可节能 750亿 Kwh ,减

排 co27500 万吨。

Page 99: 班组节能减排

15. 积极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十一五”期间可节能 2.4 亿吨标准煤(不含节约和替代石油) 燃烧工业锅炉改造工程; 区域热电联工程; 余热余压利用工程; 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 电机系统节能工程; 能量系统优化(系统节能)工程; 建筑节能工程; 绿色照明工程; 政府机构节能工程; 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Page 100: 班组节能减排

16. 积极开展全民节能减排活动

采用高效节能家用电器与办公设备;

养成随手关灯,科学、合理用电习惯;

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加强废品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

爱惜粮食、节约用粮;

节约用水;

做好岗位工作,积极参加节能、节水活动,认真贯彻岗位责任制,做好日常能源监测、统计工作,时刻关注节能指标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