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29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LNT @ Walami Activity 2 LNT@瓦拉米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LNT @ Walami

Upload: albert-wang

Post on 28-Jul-2016

21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6 download

DESCRIPTION

舞動馬太鞍團長團紀實

TRANSCRIPT

Page 1: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LNT @Walami

Activity 2 LNT@瓦拉米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LNT @Walami

Page 2: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Foreword 無意間踏入童軍運動的世界有幾年了,在這個過程中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夥伴。

這些朋友對世界充滿好奇;對學習滿懷熱誠,整重要的是,我們都十分樂意將接觸到的美好事物與青少年分享。

於是,平日在網路上經常彼此交換訊息與經驗;在訓練與活動中相互交流想法與做法,這些已成了休閒生活的重心之一。

另外,也有很多夥伴透過讀書會、論壇、工作坊等形式各異的聚會,針對特定的主題做深入探討。這些彼此以「團長」相稱朋友們,長久下來便有了更好的學習默契與兄弟情誼了。

2015年12月和2016年4月,因緣際會下我們促成了兩次遠赴花蓮的團長團。算是好夥伴間更深刻的學習旅程。兩次的籌備都很即興而快速成軍,兩次的活動都因為極其有限的資源未能邀齊親愛的朋友,是已將這兩次活動大致紀錄下來,以饗朋伴。

團長團是什麼?就是好夥伴們以童軍運動發展為核心所舉辦的深度旅程。同時,活動結束都要引發與孩子有關的一系列活動。這才不枉我們彼此見面時的那聲問候。

團長你好!

正是,咱們可是團長呢!

LNT @Walami

2015年11月的團長團,舞動馬太鞍,探索溼地與原民文化的力量

2016年4月的團長團,遠征瓦拉米,在豐富的人文與自然資源以及最真實的戶外倫理教育現場,尋找更多活動方案的可能。

Page 3: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2015年11月,在花蓮馬太鞍與欣綠農園業主朱進郎敘舊。席間人稱阿郎的老闆提到,除了經營有年的溼地教育之外,近年他對食農教育、原民風情、糖廠文化等足以活絡鄉村青年度能的主題也頗有著墨。正期待有越多對旅遊與深度活動設計安排有興趣的人士前來了解。

感受到阿郎滿腔的理想與熱誠,在座的兩位團長當下與阿郎敲定時間,回台北邀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夥伴,準備要進行第一次的東遊團長團活動。

馬太鞍有「阿美族首都」的戲稱。原民舞蹈與阿美族生活縮影當然會是這次活動的元素之一,於是這次活動的名稱就訂為

由於場地、民宿皆有限,無法大張旗鼓的邀約。同時,也希望這個資源的釋出,可以創造更大的效益,所以原則上設定將席次盡量在團之間擴散,一個團可以參加的人數便有了限制。

馬太鞍濕地欣綠農園餐廳主人朱進郎

十二月

12

十二月

13

活動日期

Page 4: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馬太鞍濕地石頭屋 民宿主人朱進豐

除了團長之外,在籌備之初也希望可以邀請幾位羅浮參加。

邀約好夥伴的時候就有掛一漏萬的心理準備,籌備時間倉促,也沒有時間一一向夥伴解釋許多,但做這些事情原本就隨緣無愧,許多小節也就不拘了。

花東行程對大的挑戰是火車票的預定,部過因為因人數符合團體訂票的規定,可以在一個月前透過網路下單,及早規劃,也就不算是太大的問題。

阿郎很快的傳來了活動計畫,住宿的部分當然不做他想,石頭屋不但就在溼地園區內,而且十分舒適,更重要的是,主人是阿郎的哥哥,兄弟倆待客都一樣熱誠。

兩天活動內容交錯進行,幾位籌備夥伴一看都驚呆了,簡直是太豐富太多元了。大致上可以分為

阿美原鄉體驗 幸運頭飾 原民舞蹈 原民食藝 古法捕魚

糖廠文化巡禮牛車寮故事街

濕地環境教育 生態解說 外來種移除 水生可食植物 溼地導覽

縱谷風情 自行車旅行 平地森林

Page 5: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活動的安排總是充滿不確定的驚奇,幾位羅浮臨時不能參加,也有幾位團長臨時有事割愛,最後關頭一陣忙亂確認後總算得以開拔。 最後參加團總數為14個團,還算符合預期,比較可惜的是羅浮夥伴沒有辦法來參加。

留影於石頭屋民宿

Page 6: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馬太鞍是一個很適合團體做深度遊憩的地方。從火車站步行到糖廠並不遠,在糖廠租了腳踏車之後,就可以很便利的悠遊在縱谷之間了。

取車之後,我們往濕地奔去。

眼尖的朋友也許好奇我們的行李怎麼都不見了?喔….那是請民宿主人先代我們運回濕地去了。

有了這些配套,在設計活動時的確增加了很多便利性。

光復糖廠值得遊憩,但濕地才是我們最急著想要造訪之處呀。

糖廠附近出租的腳踏車是我們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松山搭車

步行取車

到光復

抵達濕地

幸運頭飾

原民舞蹈

濕地環境

八卦網捕魚

移除外來種

原民烤肉餐

生態夜觀

吃 吃 吃 玩 玩 玩 玩 玩 玩 第一日活動概要

消夜

Page 7: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抵達濕地享受過優雅的池邊咖啡

之後,以阿美族的幸運頭飾以及原民舞蹈拉開序幕。在午餐之前做這些活動真是恰如其分,削好一點熱量再享用美食,以免餵豬團噩夢成真啊!

原住民老師豐富的經驗引導下,這群團長很快都變成阿美族了。

Page 8: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馬太鞍濕地自然資源豐富,四季各有風情,在老師的帶領下理解濕地的地理、人文與自然景觀真是一大饗宴。

在這裡巧遇結識了兩位來自美國的溼地科學家,她們對馬太鞍濕地的養護措施感到好奇,經過溝通漸漸由不解變成接受,對兩國的濕地特性的不同有更多的理解。

美麗的登芙溪。很多的濕地活動都從這條溪開始

移除外來種植物

踏進濕地,感受其孕育的生命

採了水生可食植物,晚上可以加菜了

Page 9: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Page 10: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收穫滿滿

撒網捕魚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為自己準備食物,是第一天下午的主軸之一。善加引導,對年齡階段高一點的孩子是有機會帶領思索食安食農或生活教育等其他議題的。除了採集水生可食植物外,捕魚是另一個很棒的體驗。

原住民老師示範操作八卦網

Page 11: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Page 12: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欣綠農園經營餐飲非常用心,食材以當地當令為選。舞動馬太鞍團長團第一日就見識了濕地的好山好水,以及欣綠的美食佳餚。晚餐的魚都是自己捕撈的,半數鹽烤了,另一部分與水生野菜一起煮了湯。

童軍以上的階段如果可以善用這些活動元素,應該在炊事與小隊生活上有機會創造更多精彩。\

Page 13: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夜間觀察是溼地最精彩的一部份。

在晚上的原住民烤肉餐之後,團長團邀請生態老師安排了一段路線的夜間觀察。

冬天的晚上小動物在產業道路上並不太活躍,但短短一段路走著,依然有一些爬蟲類與我們在路上相遇,為第一日的活動畫上句點。

Page 14: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DAY 1

松山搭車

步行取車

到光復

抵達濕地

幸運頭飾

原民舞蹈

濕地環境

八卦網捕魚

移除外來種

原民烤肉餐

生態夜觀

吃 吃 吃玩 玩 玩 玩 玩玩

消夜

SCORE CARD

0

2

4

6

8

10原住民文化

美食

動手做

唱跳舞蹈

農村生活自然生態

環境關懷

國際交流

兄弟情誼

Page 15: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清晨是溼地最美的時刻。漫步在步道上、水池邊,恣意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團長團第二天的活動也很緊湊,但早餐之前的時間是完全屬於個人的,早起的人最有福氣擁有這樣的片刻。

Page 16: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早餐之後,大家騎 了腳踏車往大富大農平地 森林出發,這裡的森林自行車道 美得讓人放慢速度來感受這裡的一切 花蓮在地的童軍

好夥伴曾金龍校長,在團長團晨間自行車旅行的時間特地前來探班,並與我們共騎了一段美麗的大農大富森林自行車道。

曾校長與團長團一行人在遊客中心前。合影

Page 17: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馬太鞍的大全社區過去是糖廠開工季時的人力資源中心,運送甘蔗用的大批牛車亦在這一帶集中,遂有「牛車寮」的暱稱。

現在的牛車寮,有了一位熱愛畫圖的素人邱金鳳阿嬤,過去她在農閒時將過去的,農村生活描繪於日曆背面,並在畫作上加入閩語四句聯,爾後畫作產量越來越多,遂移畫至牆面成為一條人文色彩豐富的故事街,邱阿嬤更全程為我們解說牆面故事的有趣內容。

Page 18: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故事街的每一面牆都敘述著日治時代的農村小故事,這些作品構圖簡單,但饒富趣味。

更有趣的是,每一幅畫作上的文字,反映了先人的思維與生活哲觀,走在窄小的街道上,過去的農村生活與人文樣態很鮮活的進入訪客的心裡。很有意思的經驗。

仔細規劃,這條故事街可以給童軍伙伴的驚奇會是很豐沛的。

花蓮縣光復鄉大全村中山路一段82巷

Page 19: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Page 20: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自行車的田園風光和森林驚豔以及大全故事街的深邃人文之旅之後,我們就近在拉索埃社區活動中心落腳。

團長團在活動中心親手製作過去盛行的庶民美食-草仔粿。

從糯米粉的揉製一直到包餡完成作品,現做現吃的美味體現動手做並且即時檢視成果的節奏,這類的項目很適合設計在童軍活動裡。

Page 21: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大富大農 遊客中心

1公里

馬太鞍濕地

綠野香坡大道

大全故事街

拉索埃部落

大農大富森林 遊客中心

森林車道

早安濕地

早餐

自行車

森林車道

故事街

做草仔粿

午餐

巴拉告捕魚

農藝DIY

石頭煮魚湯

杜倫

公開討論

晚餐

搭車返北

第二日活動概要

第二日早上離開濕地的活動

Page 22: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巴拉告捕魚 法是阿美族的 經典生活智慧,團長團除了實際操作這種有趣的捕魚方式 之外, 也群體合 作以手網 捕撈大型 的魚類。 親水、食 農議題等 多元內涵 的一場團 隊合作的 活動在返 回濕地午餐之後緊接著展開,更重要的是,它好玩極了。

Page 23: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利用檳榔葉鞘製作餐具是阿美族人的絕活,在捕魚料理之前,團長團成員動手做出自己的碗勺準備大快朵頤。

同時,為了感謝這次提供大量資源與指導的欣綠農園與石頭屋,團長團特別製作了兩個感謝板,利用餐具DIY的時間,分別貼上來自各團的紀念布章,並慎重的簽上自己的名字。

Page 24: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自己動手的漁獲,自己採摘的野菜,在燒紅的岩石燙煮之下,變成誘人的佳餚。 自己生火炊煮的糯米,自己捶搗成杜倫。 用自己摺製的檳榔葉鞘餐具進食,相信我.這只是下午茶而已。

Page 25: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Page 26: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公開討論

公開討論是這這次團長團的尾聲。參與這次活動的團長們,嘗試著給予馬太鞍濕地的朋友一些針對活動方案設計的建議。會後,總召與副總召聯合致贈了感謝板。

Page 27: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DAY2

SCORE CARD 大富大農遊客中心

早安濕地

早餐

自行車

森林車道

故事街

做草仔粿

午餐

巴拉告捕魚

農藝DIY

石頭煮魚湯

杜倫

公開討論

晚餐

搭車返北

0

2

4

6

8

10原住民文化

美食

動手做

農村生活

在地人文自然生態

環境關懷

運動健身

兄弟情誼

Page 28: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普悠瑪202次(松山->花蓮).自強號308次(花蓮->光復) 步行(光復車站->糖廠).自行車(糖廠->馬太鞍濕地)

一直玩一直吃一直玩一直吃一直玩一直吃(馬太鞍濕地)

自行車(濕地->大富大農).自行車(大富大農->拉索埃)

一直玩一直吃一直玩一直吃一直玩一直吃(馬太鞍濕地)

莒光號611次(光復->花蓮).自強號523次(花蓮->松山)

兩日速記

Page 29: 團長團東遊紀實上卷

團長團東遊紀實 上卷

Activity 1 舞動馬太鞍

2015.12 2016.04 團長團東遊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