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王澍

15
王王

Upload: parson-hsieh

Post on 20-Jan-2017

29 views

Category:

Engineering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偉大的王澍

王澍

Page 2: 偉大的王澍

•出生年月日 : 1963年 11月 4日•出生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市•生平 :王澍, 1985年畢業於南京工學院建築系穫學士學位, 1988 畢業於東南大學建築研究所穫碩士研究生學位,後進入在杭州的浙江美術學院的研究所,做關於建築、環境和舊建築改造的研究工作。王澍在研究生畢業後的數年間,並未接受任何建築設計工作,而是經常與建築工匠在一起,試圖尋找建築的本源。在 1997年他和妻子創建“業餘建築工作室” 2000年穫同濟大學建築學博士,現任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其多項作品中讓人最感興趣的部分,是對古舊建築材料的循環利用。

Page 3: 偉大的王澍

2000年王澍完成了他第一個主要作品——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圖書館。在設計中,這座圖書館將近一半的體積處理成半地下。 2004年,王澍憑這個作品榮穫中國建築藝術獎。 2006年威尼斯雙年展上,首次出現了中國館。其中,王澍和美術學院院長許江設計完成的《瓦園》他們在地面上用 6萬片舊青瓦搭出了屋頂。 2007年,他在杭州還建造了由 6個 26層的高塔組成的大型高層集合公寓“,並因此穫得 2008年德國全球高層建築獎提名。 2012年 2月 27日,王澍穫得了普利茲克建築獎。王澍是穫得這項殊榮的第一個中國公民。頒獎典禮將於 5月 25日在北京擧行,穫獎者將被授予 10萬美元獎金和一枚銅質獎章。

       

Page 4: 偉大的王澍

• 母校 :南京工學院• 家庭背景 :王澍的父親是一名音樂演奏家,業餘時間喜歡做木工。他的母親是北京人,是教師和學校的圖書管理員。在父母的熏陶下,王澍開始對材料、工藝和文學感興趣。當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喜歡四處繪畫。他的父母認爲藝術家是難以謀生的,所以要求他學習理工科,但他堅持要學習一個和藝術有關的理工科專業,於是找到了建築學。• 設計特色與風格 :中國風格的現代建築、不只是純粹複製中國古代建築 , 而是揉合傳統與現代而發明出一種新的建築語言。

Page 5: 偉大的王澍

• 國際大獎肯定 : 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圖書館 穫“2003年度中國建築藝術獎、垂直院宅-錢江時代高層住宅群穫 2003年十屆全國美展銀獎、 2008年德國全球高層建築獎提名。、五散房穫 2005年可持續建築獎亞太區獎、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園一期工程”穫 2005年度中國建築藝術年鑒學術獎、。 2012年 2月 27日,穫得了普利茲克建築獎

Page 6: 偉大的王澍

• 代表性作品 : 南京華僑大廈( 1985-1987,已建成);杭州國旅航空售票外( 1989,建成並已拆毁);海寧市青少年宮( 1988-1989,已建成);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國際畫廊( 1991,建成並將拆毁);杭州孤山室内小劇場( 1991,建成並已拆毁);杭州鬥樂橋人防地道口( 1991,建成並已拆毁);中國美術學院杭州湖濱校園改造規劃( 1993,方案);中國美術學院雕塑系館( 1993,方案);中國杭州虎跑禪心茶道園( 1994,方案);一個退休建築教師的住宅( 1996-1999,方案);自宅室内( 1997,已建成);浙江海寧陳默藝術工作室( 1998,已建成);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圖書館( 1998-2000,已建成);上海南京東路頂層畫廊( 1999-2000,已建成)。杭州牆門(雕塑)( 2000年,已建成);杭州垂直院宅 (錢江時代)( 2001年,已建成);杭州一分爲二(雕塑)( 2001年,已建成);寧波當代美術館( 2002-2003年,已建成);杭州中國美術學院視覺藝術學院( 2002-2003年,已建成);東莞理工學院藝術系館( 2002-2003年,已建成);浙江台州路橋古鎮保護、古建修複及協調區( 2002-2003年,方案);廣州、北京拆築間( 2003年,已建成);杭州HZ093—728 ( 2003年,已建成);南京三合宅( 2004-2005,已建成);杭州三合宅( 2004-2005,已建成);浙江寧波慈城古建保護、古建修複及協調區( 2003-2004,方案);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一期工程( 2002-2005,已建成);寧波五散房( 2004-2005,已建成);寧波博物館( 2005年,在建)。

Page 7: 偉大的王澍

代表作品

Page 12: 偉大的王澍

• 瓦園 (2006)

Page 13: 偉大的王澍

• 寧波歷史博物館

Page 14: 偉大的王澍

• 因此我給他的評分是 :A+++++• 為什麼給他這個評等 :• 近年來中國的瘋狂高速發展 , 新頴建築林立 ,但是這些 絕大多數皆是都是外國建築師的設計的 ,當然所設計的建築 絕大部份也都是西方式的現代化建築。所以王澍便發現這個問題,現代化的建築是不是等於完全西化,在王澍發現了這樣的一個窘境。 王澍認為建築應要融入中國的建築元素並保留中國建築的傳統特色, 因此他多數的作品都滲入了很多傳統中式的的手法和材料 , 設計同時既有本土特色又不失現代感, 這可是我目前以來得知最令我敬佩的一位,因為他不是純粹複製中國古代建築 , 而是揉合傳統與現代而發明出一種新的建築語言。

Page 15: 偉大的王澍

• 難怪普利茲克獎評委對他的評語是:「  [他 ]能夠喚起往昔,卻又不直接使用歷史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