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28
2 0 1 5 1 LOGOS MINISTRIES 胡露茜:上主的敵人 2 佘枝鳳:不能摧毀的聯合,不能停止的相交 4 陳韋安:敵人其實不是一個人 6 鄧紹光:透過祈禱做神學 8 林鴻信:導讀《盼望.神學:莫特曼》 12 2014 年基道及印象文字出版書籍報告 14 2014 年基道書樓暢銷書榜 26 梁冠霆:基督教文字事工的優先關懷 27

Upload: logos-

Post on 07-Apr-2016

22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6 download

DESCRIPTION

 

TRANSCRIPT

Page 1: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2 0 1 5 年 1 月基 道 文 字L O G O SM I N I S T R I E S胡露茜:上主的敵人 2

佘枝鳳:不能摧毀的聯合,不能停止的相交 4陳韋安:敵人其實不是一個人 6

鄧紹光:透過祈禱做神學 8林鴻信:導讀《盼望.神學:莫特曼》 12

2014 年基道及印象文字出版書籍報告 142014 年基道書樓暢銷書榜 26

梁冠霆:基督教文字事工的優先關懷 27

Page 2: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公然反對納粹主義而及後被處死的德國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他在《團契生活》(Life Together)第一章清楚指出:「信徒之得以和其他信徒一起過活,並不是甚麼理所當然的事。

耶穌基督生活在仇敵中間。」1

昔日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以真理的光芒照亮黑暗,使善惡、是非、黑白、虛假與真實得以顯明,祂親口說:「你們不要想我來是叫地上太平;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太十 34)因為真理必然與虛假為敵、自由必然與專制對抗。

壓迫必帶來反抗,在恐怖的高壓統治下,耶穌採取了非暴力的抗爭手段去挑戰當時的權貴。祂的第一次講道,就引述以賽亞書:「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路四 18~19)

耶穌因宣講天國福音,抗衡羅馬帝國的暴力統治,觸怒了猶太教的領袖,而被羅馬政權以「猶太人之王」的罪名,判釘十字架。耶穌的天國福音,並非那種掩飾黑暗和不公義的粉飾太平。相反,那些選擇跟隨耶穌及天國福音的人,他們與那些選擇跟隨邪惡勢力、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以及因害怕和自保而選擇妥協、沉默的人之間一定會有矛盾、衝突,甚至對立。

從信仰的角度,「上主的敵人」也是基督教會的敵人,問題是我們如何辨識和對待「上主的敵人」!

6 4

Page 3: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胡露茜曾先後出任香港婦女基督徒協會及香港基督徒學會總幹事。現於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教授基督教與性倫理。

在當今的世代,「上主的敵人」會化身成多種不同形式的邪惡展現它自己,例如:種族主義、殖民主義、極權主義、軍國主義、經濟霸權、恐怖主義、性別歧視等。作為基督信仰的教會,必須清楚辨識和指出邪惡的所在,因為不願正視邪惡,就是與邪惡同流合污。這亦是教會為社會的罪而悔改,並帶領社會參與悔改的行動的具體見證。從這意義看,香港最近由一百五十名教牧及信徒發起聯署,公開呼籲宗教界應主動提出放棄選委會或提委會中的宗教界議席,積極爭取人人平等的政治權利,以實踐宗教對人性尊嚴的信念的行動,可算是香港基督教會自回歸以來的一大躍進,亦是我們一次集體認罪與悔改的見證。

《耶穌與非暴力:第三條路》( Jesus and Nonviolence: A Third Way) 的作者溫克(Walter Wink)認為,一般人對邪惡和壓迫會採取兩種回應方式:被動屈從或武力戰鬥。但耶穌卻選擇了第三條路,就是富創意的非暴力抗爭,包括揭示制度的不公義、拒絕屈從的地位、打破羞辱的循環、甘願因違抗不公義法律導致的懲罰而受苦、拒絕報復和使用暴力等。2

然而,耶穌的第三條路的最大挑戰是:「……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太五 44)這要求我們超越當時一般社會所遵守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倫理準則,又或者現代文明社會視為補償的倫理法則——「欠債還錢」或「血債血償」,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天國觀的倫理,就是「愛與寬恕」。

溫克認為:「愛仇敵就是信任上主,相信聖靈寬恕的奇迹……透過上主國度的鏡片來看壓迫自己的人——不單看他們現在的模樣,也看他們可以成為怎樣的人,

就是看他們被上主的能力轉化。」3 寬恕不是縱容不公義和暴力,而是尋求徹底的復和與盼望。從人的本性,寬恕似乎不大可能,惟有我們回歸上主的恩典,讓祂的大愛擁抱和更新,重建復和的關係。

最後,以天主教神修大師盧雲神父(Henri J. M. Nouwen)的一段說話,送給每一位香港雨傘運動的基督徒佔領者和支持者,作彼此互勉:「基督徒的抵抗不能夠建基在成功的標誌上,這是一次徹頭徹尾的屬靈抵抗,所依靠的不是結果,而是一份內在的忠誠。一旦我們淡然於這個世界那種促使人追求成功的衝動,進入上帝禱告與讚美的居所裏,我們的抵抗才能從『有用』的需求中釋放出來。然後我們的抵抗便能夠在這個被死亡纏繞著的世界中成為永生上帝明晰的見證。」4

註釋1. 潘霍華:《團契生活》,鄧肇明譯(香港:基督教文藝,2011),頁 1。2. 溫克:《耶穌與非暴力:第三條路》,陳永財譯(香港:基督教文藝,2013),頁 21~22,32~33。

3. 溫克:《耶穌與非暴力》,頁 63。4. 節錄自盧雲:《和平篇章——禱告、抵抗、羣體》,譚偉光譯(香港:基道,2007),頁 94。

32

Page 4: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不能摧毀的聯合,不能停止的相交

對於神學生來說,「教會衝突」是一個熱門的研究課題,有不少學生以此為實踐神學的專文題目,他們所關注的衝突問題有些由「佔中」

議題引發出來,有些則因為教會領導困乏,又或在小組互動中衍生。衝突的成因雖不盡相同,但同樣使人苦惱、不知所措。有時衝突會帶來嚴重的後果,有些信徒甚至因此而不相往來,離開小組、羣組、堂會;有些則勉強維持社交,內裏卻劃清界線,小心翼翼地進行安全的交往。

學生們的故事,使我反思為何教會面對衝突時那麼無助?那麼容易演變成「撕裂」?那麼輕易跟對方「割席」?以弟兄姊妹相稱的為何一下子成為「敵人」?我們所踐行的「合一」,好像糠秕,隨風而散。

常聽說衝突後要對話,但實行對話時,卻往往只是各自表述、重申立場,無助衝突降溫。有見及此,有人主張對話之先要聆聽,溝通要在沒有前設下進行。可是,在不對等的權力關係中,聆聽的要求很容易被強者扭曲和操控,成為將弱者滅聲的技倆。我不反對對話有化解衝突的作用,但亦質疑這有可能是一種迷

思;我們常誤以為,在任何情況下,只要對話,衝突便迎刃而解。其實,

真正的對話,需要以一種平等關係為基礎。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其實擁有比平等更優勝的對話基礎,只是我們遺忘了。

巴特(Karl Barth)在《教會教義學》(Church Dogmatics)的第六十七節中,提醒信徒他們有一不能摧毀的聯合,教會不是普通的社團組織,不是靠賴個體意願而成立、組織和運作的。教會是上帝的創造,跟其他人類組織截然不同。耶穌基督是教會的頭,教會是祂的身體,祂是教會合一的創始成終者。因此,無論發生甚麼衝突,教會本體是不會被撕裂的。若然出現撕裂,乃是因為個體自欺、失憶、和自相矛盾所引致。正如哥林多前書十二章 15節所記,縱然「腳說:『我不是手,所以不屬乎身子』;它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因此,信徒不會因彼此不和而不屬乎基督,教會合一是既成客觀事實,不會因信徒主觀感受而改變。

在這基督作成的聯合上,遇上衝突,教會是比其他人類組織更有條件去進行真正的溝通,這不單因受洗而有平等關係的基礎,肢體彼此從屬的事實,更要求我們切實地聆聽對方。這聆聽不是徒具形式的「偽諮

6 4

Page 5: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詢」、「政治騷」,而是出於實際需要,因為若不聆聽,便會違背自己,陷入身分危機。

萬寧威瞿(Bernd Wannenwetsch)指出羅馬書十二章 5節所描述的信徒關係,比其他社會組織更激進,因經文用了一個不尋常的片語——「個個都互相為肢體」(《呂振中譯本》),英譯“ individually members of one another”。此片語不是重複上半節「眾人在基督裏是一個身體」的意思,這是讀者不難想像的,而是不按身體自然律,表示一種肢體間的從屬關係,彷彿奇怪地說:「眼是口的肢體,腳是手的肢體。」萬寧威瞿指出,這怪誕用語是要凸顯信徒羣體的組織原理,超越慣用的選賢任能方式。「個個都互相為肢體」的意思,就是要求個體在自己的專長上聽從能力稍遜的人,例如一個聖經學者在預備講道時,請教身旁那智障的信徒,而且不是點綴性的諮詢,而是成為自己理解上帝話語的必要條件。這種奇怪的從屬關係,對我而言並不陌生,以往在跟智障朋友的交誼中,我領受過很多上帝話語的亮光和督責,並且成為宣講的信息。

其實,以上的屬靈組織秩序不難理解:宣講不是才能,是恩賜;恩賜不能被私有化,好像貨幣可以憑己力賺取,然後累積,進行交易。恩賜是聖靈為建立教會賜予個別肢體的禮物,因此,宣講者無論學識有多少,也要每次求恩賜,亦要在肢體相交中,領受上帝為每個肢體預備的話語,這又豈可容許人輕言跟肢體不相往來呢!

在這種屬靈組織秩序下,肢體間合一的聯合不能摧毀,彼此的相交不能隨意停歇。遇上衝突,信徒不應輕易否定自己跟頂撞者同屬一身,亦不要忘記大家彼此從屬的關係,不要將短暫的破裂現象合理化、正常化,不要錯過聆聽對方的機會,儘管只有一刻注視、一個點頭,總要竭力保守上帝所賜合一的心。若力有不逮、事與願違、復和無期,我們亦不用灰心,仍可仰望教會合一的那位創始成終者,安然等待。

參考書目Wannenwetsch, Bernd. "'Members of One Another' : Charis, Ministry and Representation: A Politico-Ecclesial Reading of Romans 12. "In A Royal Priesthood? The Use of the Bible Ethically and Politically: A Dialogue with Oliver O'Donovan, 196~224. Edited by Craig G. Bartholomew, Jonathan Chaplin, Robert Song and Al Wolters. Cumbria: Paternoster Press /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02.

佘枝鳳中國神學研究院實踐科助理教授,喜歡跟智障朋友一起。

54

Page 6: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德國二十世紀政治思想家卡爾.施米特(Carl Schmitt)在《政治的概念》(Der Begriff des Politischen)一書重新定義「政治」一詞的意

思:「政治的特殊區分,就是政治行動與動機指向的,是一種『明辨敵友』的過程。」(Die spezifisch politisch Unterscheidung, auf welche sich die politischen Handlungen und Motive zurückführen lassen, ist die Unterscheidung von Freund und Feind)總的來說,政治是一個釐清敵友的過程。施米特認為,若然道德就是分辨「善」與「惡」;美學分辨「美」與「醜」;經濟是分辨「有利益」與「沒有利益」,那麼,政治就是分辨「朋友」與「敵人」。政治上的「敵人」,與經濟學上的「競爭對手」(competitor)不同,敵人的重點不在於善惡、美醜或競爭性,而是與己之別。因此,由於人類的差異性不會在社會中消失,人類社會不可能沒有敵人,不能避免戰爭與衝突,更離不開政治。

不過,施米特政治理論所強調的「敵人」,不是指個人之間具仇恨的敵人。「他殺了我全家」這類敵人不是最原本的。政治上的敵人,對施米特來說,是具羣體性和公共性的。政治的敵人不是某個人,而是作為羣體的公共敵人(öffentliche Feind)。政治的敵友關係是羣體與羣體的對立。因此,施米特指出,耶穌在登山寶訓中的「愛仇敵」概念不適用於政治層面——登山寶訓的「愛仇敵」其實不是指「愛(族羣性的)仇敵」(diligite hostes),而是單指「愛(個別性的)仇家」(diligite inimicos)。

6 4

Page 7: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76

施米特對政治敵人羣體性的理解,解釋了政黨政治的形成。政見相同的人(朋友)組織政黨,並與異己的政黨(敵人)對敵。某程度來說,奧古斯丁政治神學中「上帝之城」與「地上之城」的對立也不謀而合地證明了施米特政治理論的合理性。因此,政治不是個體的分歧,而是羣體的分歧。

回看今日的香港社會,黃絲帶與藍絲帶的對立、學生與警察的對立、建制與本土的對立,按照施米特的理論,明顯是一種仇敵關係,也正是一種政治關係。隨著香港社會日漸政治化,仇敵的對立化似乎也是無可避免的。因此,若按施米特的理論,「公共敵人」是政治社會的必然產物,「敵我關係」本是平常事。問題在於:當公共敵人(public enemy)被錯誤理解為私人敵人(private enemy)的時候。甚麼意思呢?如先前所說,「公共敵人」作為政治的必然後果,從來都沒有指向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仇恨。政治敵人不是在你面前的個體,而只是敵對的羣體。因此,把公共敵人錯判為私敵是沒有必要的。

簡單的說,就是:Don't take it personal。

面對香港社會政治白熱化,教會面臨重大的難題:究竟教會如何面對肢體間的撕裂呢?教會,作為基督復和下的羣體,容許有政治對立嗎?施米特的「政治.敵人」理論對此提供了出路——敵「人」不存在。因為敵人不是一個人,而是羣體。敵人不是一個

人,不是某執法人員,也不是持某種政治立場的個體(individual),更不是教會的弟兄姊妹。如果我們把「政治敵人」約化為眼前的個體,就帶來不必要的個人仇恨——這是不必要的。

由此看來,任何個人層面的仇敵關係都應當回到登山寶訓「愛仇敵」的教導——這教導正要處理任何個人仇敵的關係。任何基督徒的公共政敵,落到面對面的個人層面,都不能避免面對「愛仇敵」的命令。嚴格來說,教會不變的仇敵只有一位——撒但的黑暗勢力才是教會的真正敵人。正如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詩歌《堅固保障》(Ein feste Burg ist unser Gott) 形容:「古老邪惡的仇敵,所講的就是牠。」(Der alt böse

Feind mit Ernst ers jetzt meint)

面對政治敵人,從抽象回歸具體,是仇恨回歸愛的起點。

Hatred is abstract.Love is concrete.

陳韋安建道神學院神學系助理教授。Facebook 專頁「神學是粉紅色的秋」作者。

Page 8: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鄧紹光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基督教思想(神學與文化)教授

當代英國神學家根頓(Colin E. Gunton,1941~2003)寫有一本論文集,名為 Theology through the Theologians, 1 以及一本講道集,名為 Theology through Preaching。 2 前者可中譯為「透過眾多神學

家做神學」,後者則為「透過宣講做神學」。這兩本書的名稱,標示了根頓做神學的方法:他者是不可以繞過去的。根頓批判地閱讀教會歷史上眾多神學家的著作,走出他自己的神學道路。根頓也在教會宣講,透過宣講聖經,他在上帝的話語之中深入地體會他所相信的三一上帝及其作為,從而修正、整合他自己的神學道路。

筆者仿效根頓,而提出「透過祈禱做神學」。那麼,我們可以怎樣了解這句說話?「透過祈禱做神學」是甚麼意思?首先,祈禱,對於跟隨耶穌基督的門徒來說,是甚麼舉動?我們以為很明白祈禱是甚麼,實質上並非如此。我們很多人以為祈禱是不學而識的,因此隨意而為。若然真是這麼簡單,門徒就無須請求耶穌教導他們禱告了。也許,我們首先需要學習

的,就是透過門徒謙卑地向主耶穌學習怎樣禱告,校正自己對於禱告的錯誤態度與認識。

祈禱,為甚麼需要學習?這是因為我們祈禱的對象,是跟我們在本體上、存有上不一樣的上帝。這不一樣,用聖經的言語來說,就是「聖潔」;這「聖潔」,就是「全然的他者」(wholly other)。那麼,我們怎樣才可能跟這「聖潔」、「全然的他者」的上帝祈禱?門徒也許並不知道,他們是問對了耶穌,惟有耶穌才能夠正確回答他們的問題。因為耶穌是成了肉身的道,所以祂可以教導他們怎樣向那位「聖潔」、「全然的他者」的上帝祈禱。上帝的兒子,成了肉身教導祂的門徒,怎樣向天上的父禱告。作為耶穌

的門徒,我們也跟昔日的門徒一樣,需要來到耶穌面前,請求祂教導我們學習怎樣祈禱。

但是,不讀聖經,就不能領受耶穌的教導。不讀福音書,我們就不能領受耶穌教導門徒怎樣禱告。只有閱讀聖經,我們才會學習得到怎樣祈禱。因為抽離整本聖經,我們並不了解耶穌對門徒所教導的祈禱。

透過祈禱

做神學

6 4

Page 9: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98

作者簡介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當代知名神學家,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神學院(Divinity School)吉伯特�羅爾(Gilbert T. Rowe)

講席神學倫理學教授,現部分時間任教於鴨巴甸大學(University of Aberdeen)。他曾獲《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選為「美國最佳神學

家」。已譯成中文的著作有《和平的國度》、《馬太福音神學註釋》、《當

祂在十架上》、《暴力世界中的溫柔》(合著)、《異類僑居者》(合著)等。

註釋1. Colin E. Gunton, Theology through the Theologians

(Edinburgh: T&T Clark, 1996).2. Colin E. Gunton, Theology through Preaching

(Edinburgh: T&T Clark, 2001).

靈修著作精選

禱告不是偽術──反璞歸真的祈禱(暫名)

Prayers Plainly Spoken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著 /禤智偉 譯2015年 3月出版

只有從整本聖經所記載的上帝在世的故事,我們才可以明白耶穌教導的祈禱,是關乎上帝從亙古以來的心意。只有從耶穌所教導的祈禱,我們才可以明白整本聖經所記載的上帝在世的故事,是關乎上帝那亙古以來的心意。我們不懂祈禱,所以向耶穌學習怎樣祈禱;我們向耶穌學習怎樣祈禱這一舉動,引導我們閱讀聖經、閱讀上帝在世故事的心意。

向上帝祈禱,與閱讀聖經,原來是一個螺旋的關係。但是在這個螺旋中間的,卻是道成了肉身的耶穌。耶穌所教導的祈禱,讓我們的焦點首先落在那位「聖潔」、「全然的他者」的上帝身上,讓我們的注意力首先集中在聖經所記載的那位大而可畏的上帝身上。然後,我們才會知道我們真正需要的是甚麼,也會明白為甚麼只求日用的飲食、赦免我們的債、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耶穌所教導的祈禱,指向了讀經;而讀經,則是在耶穌所教導的祈禱底下進行

的。在祈禱底下進行的讀經,不是一種學術的研習,而是一種生命的參與、有分,在其中與那位「聖潔」、「全然的他者」的上帝相遇。

透過祈禱做神學,於是,就不是一種學術的研習,而是一種生命的參與、有分,不是一種知性主體對知性客體的認識歷程,而是一種生命被介入、感動,以致被整頓、轉化的歷程。神學的本源目的就是認識上

帝,但我們認識上帝,是因為上帝首先認識我們,是因為上帝在基督裏藉著聖靈首先認識我們,以致我們可以藉著聖靈承認耶穌是主,並因著耶穌基督而認識父,與上帝的生命有分。這樣的神學,乃是一種信仰的知識、位格的知識(personal knowledge),跟啟蒙時代以來的

主-客知識無關。因此,我們以耶穌基督之名,藉著聖靈的能力而向父上帝祈禱;我們以耶穌基督之名,藉著聖靈的能力而閱讀聖經──父上帝連同子上帝靈上帝在世的故事與心意。

透過祈禱做神學,無可避免地,是透過耶穌的祈禱做神學。然而,耶穌這位他者的祈禱,也是一眾門徒的通道,向父上帝祈禱。他人在耶穌祈禱裏的祈禱,也因著耶穌而彼此和應、回響,從而互相激盪,這就成了祈禱的羣體,也成了認識上帝的羣體。這個不斷在祈禱之中認識上帝的羣體,同時也是一個活在聖經之中的羣體。聖經成了這個羣體的背景、脈絡,以及血肉。當這個羣體所讀的聖經規範他們,在耶穌的祈禱裏祈禱,他們的祈禱就猶如文本,具體活現(embody)他們所相信的,並指向耶穌基督,以及聖父與聖靈,而可以互相閱讀。

最終,在耶穌的祈禱之中,而可以彼此透過對方的祈禱做神學。

(英文版封面)

Page 10: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侯活士的

禱告

譯註:這裏提到「路德鍾愛的小雞」( Luther's beloved chicken ),應該是

指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 ~ 1546),但為甚麼是「小雞」?

相傳路德是個饞嘴的人,是否特別嗜好吃雞?但明顯地,侯氏是

採用了俏皮的雙關語,上帝的「羽翼」令人想到路德是「母雞」、

信徒是「小雞」的牧養關係。另參馬太福音二十三章 37 節和路加

福音十三章 34 節下:「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

雞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們不願意。」

暴烈的主,祢的和平使我們驚懼Ferocious God, We Fear Your Peace

暴烈的主,祢的和平使我們驚懼。雖然我們口裏說渴慕和平,但我們承認,戰爭和暴力更能刺激我們的想像、更吸引我們的心神。請以祢的愛轉化我們,令我們的暴力失去作用。求把我們從自己的恨愛之中救拔出來,因為這些暴烈的情緒皆是暴力的溫牀。我們願見祢的和平降臨,但和平不會按我們的意志而發生,因為只有祢透過聖靈,能把我們安頓在祢的和平當中。所以,求祢的靈火燃燒我們,好叫世界被祢那復和萬有的國度所充滿。阿們。

我們難道不能只是「 稍微地不受歡迎 」? Can’t We Just Be “Mildly Disliked”?

滿有公義大能的主,我們經常祈求祢覆庇我們、保守我們;雖則我們未必清楚有甚麼在威脅我們的安危。畢竟,像我們這樣討人歡喜的一羣人,我們很難會記得,作為祢的子民,注定會有人與我們為敵。祢在聖經裏甚至提示,我們將會被恨惡。我們不得不說,這樣會否太極端?難道我們不能只是「稍微地不受歡迎」嗎?否則,我們就必須祈求來自祢的敏銳眼光,能夠公正地看待事物,分辨出我們的敵人,並以聖靈的裝備應對他們。親愛的主,請賜我們勇氣去擔當這項任務;請用祢的翅膀護庇我們,就像路德對待他所愛的雛鳥一樣(參譯註)。阿們。

6 4

Page 11: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1110

我不想我的敵人被原諒I Do Not Want My Enemies Forgiven

寬大的主,我不想我的敵人被原諒,我希望祢消滅他們;就如詩篇裏面,詩人有時也會這樣祈禱!事實上,我更寧願祈求祢懲罰他們,而不是對他們趕盡殺絕,因為我想親眼看到他們受苦。何況,我也害怕失去我的敵人,因為我心中的恨意,比我其他的愛,彷彿更寶貴,使我更不能割捨。假使我不再懷恨,我的敵人也通通消失,我還能夠知道自己是誰嗎?可是,祢執意要我們學會與人和好,叫來自基督的和平可以被我們傳揚開去。這樣的要求實在叫人不知所措,我自問就無法辦到。但祢是位胸有成竹的神,因祢能以神蹟成就一切。願祢的恩典在我們身上行奇事,使我們被重新喚醒,不單可以彼此復和,甚至能夠與自己重歸於好。阿們。

為被打倒的敵人祈禱A Prayer for Defeated Enemies

謙卑虛己的主,求祢的恩典使我們有這樣的風度,不要因為祢的仇敵被挫敗而幸災樂禍。我們承認自己沒有足夠的謙卑去表現出這種雅量,所以求祢必須幫助我們。肉身的創傷最真實,所以我們往往渴望能夠徹底摧毀那些假正義之名而傷害別人的人。但祢既已呼召我們作祢和平之子,雖則我們老不願意,但求祢仍然幫助我們活出祢的樣式,並在努力嘗試當中,學懂愛祢。阿們。

摘自

侯活士:《禱告不是偽術──反璞歸真的祈禱》(暫名),

第 37、52、64、65 篇。

Page 12: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導讀《盼望.神學:莫特曼》

回顧起來,一九六四年出版的《盼望神學》 ( Theology of Hope)引起了眾多回響,這是有其時代背景因素。六十年代是一個全球燃燒

騷動不安的年代,是質疑傳統的年代,是追求解放的年代,也是追求盼望的年代。

進入六十年代的前一年,布洛赫(Ernst Bloch)出版《盼望原理》( Das Prinzip Hoffnung),他先知般地對人類追尋盼望提出哲學回應,五年後的《盼望神學》不只是莫特曼( Jürgen Moltmann)與布洛赫對話結晶,而且是他對於人類追尋盼望的神學回應。

盼望神學並不是出於莫特曼的獨創,因為當時有不少神學家已經注意到「盼望」這神學主題的重要,然而為何莫特曼的著作能夠脫穎而出呢?比如曾為莫特曼同事的潘寧博(Wolfhart Pannenberg)也在同一時期深刻地論述未來與盼望,兩人同樣重視終末論的重要性,並且從未來的眼光來了解終末的意義。或許潘寧博的著作在哲學思想上更有深度,在學識上更加廣博,然而卻遠遠不及《盼望神學》所引發的回響,原因在於《盼望神學》裏充滿著熊熊火燄般的熱情與盼望,生動有力地回應人們熱切追求盼望之呼聲。

莫特曼並未企圖建立一套關於終末的形而上學理論,儘管書中也有不少與哲學思想的深刻對話,然而焦點從頭到尾都集中在呈現:未來全在於上帝的應許中,基督教信仰從上帝應許的未來之眼界來觀看詮釋歷史的走向—過去的回憶、現在的決定以及未來的盼望。如作者鄧紹光博士所說:「事實上,應許乃開啟莫特曼的終末神學的必要鑰匙。」

老一輩的神學大師們,若非如同巴特(Karl Barth)注重永恆超越者隨時可介入時空下的歷史,就是如同布特曼(Rudolf Bultmann)強調時空下的人們如何在信仰的

林鴻信 台灣神學院系統神學教授

存在抉擇中經歷到永恆的超越,事實上他們對於歷史未來發展的興趣不高,這種特質的神學若要回應六十年代人們狂熱地詢問歷史將往哪裏去的問題時,顯得有些蒼白無力。

莫特曼非常適時地提出兼顧垂直面上帝主權以及水平面歷史發展的盼望神學觀點,主張在歷史朝向未來的發展中盼望上帝應許的實現,這是一種永恆將要進入時空—「在地如在天」的盼望,「主上帝說:『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昔在、今在、即將來臨的全能者。』」( 啟一 8)1 由於上帝是「即將來臨的上帝」,祂帶給我們未來「在地如在天」的盼望,讓人們可以彼此祝福說:「但願使人有盼望的上帝,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 羅十五 13)可見「盼望」確實是基督徒信仰羣體的獨特記號。

既然人的盼望建立在上帝的應許,而上帝的應許來自上帝的啟示,莫特曼主張應當排除啟示以外的盼望來源,這是他拒絕盼望的形而上學理論之主要原因,然而這也使得他與後現代思潮中的反形而上學傾向具有令人意外的相似性,正如本書所示。

不過,莫特曼不願看到盼望神學被視為可與「美國夢」、「成功神學」之類的盼望混同,那些不過是世俗的通往榮耀之路的盼望,而盼望神學卻追求通往十架之路的盼望。盼望神學與十架神學是一體之兩面,猶如復活與受苦是一體之兩面,因為復活是受苦之後的復活,而受苦是盼望復活的受苦,同樣地,盼望是建立在十架基礎的盼望,而十架是展開盼望的 十架。

因此,可見《盼望神學》之後必定有《被釘十字架的上帝》(The Crucified God)接續,而後就是描繪出基督

6 4

Page 13: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1312

教信仰羣體的圖像——《在聖靈能力中的教會》(The Church in the Power of the Spirit ),這三本共同構成莫特曼比較早期的三部曲,本書對此脈絡掌握得相當清楚。

本書不只是前作《終末.教會.實踐:莫特曼的盼望神學》的增訂、擴編,而且是舊作新寫,反映時代思潮的新觀點以及作者的新整合,呈現作者不斷地追求突破的思想成長歷程。英國學者包衡(Richard Bauckham)是英語世界中最佳莫特曼思想詮釋者,被莫特曼譽為比他自己還了解自己,而包衡的《莫特曼的神學》( The Theology of Jürgen Moltmann )是迄今最好的莫特曼神學導讀,鄧紹光博士為包衡教授高徒,在他指導之下完成優秀的莫特曼研究博士論文。如今以中文孜孜不倦地寫作介紹、評論莫特曼神學思想,鄧博士自然是最佳人選之一。

註釋1. 和合本的翻譯並未呈現「即將來臨」,而是說:

「主上帝說:『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昔

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然而主要的

英文聖經正確地翻出「即將來臨」的含意:“ I am the Alpha and the Omega, ”says the Lord God, who is and who was and who is to come, the Almighty. (NRSV)“ I am the Alpha and the Omega, ” says the Lord God,“ who is, and who was, and who is to come, the Almighty. ” (NIV)

系統神學叢書

盼望

·

神學:莫特曼

鄧紹光

著/H

K$138

Page 14: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3/14 以銀為本─7評香港產業及人口政策/鄒崇銘、韓江雪、易汶健 著(印象文字) 4/14 共享城市─從社會企業、公平貿易、良心消費到共享經濟(上)/鄒崇銘、黃英

琦、阮耀啟 主編(印象文字) 4/14 共享香港─從社會企業、公平貿易、良心消費到共享經濟(下)/鄒崇銘、黃英琦、阮耀啟 主編(印象文字)4/14 全是教會─踐行中的福音與羣體 Total Church: A Radical Reshaping Around Gospel and Community /查斯特、添美斯(Tim Chester, Steve Timmis) 著 曾景恒、趙半農 譯 4/14 國度倫理─在當世處境跟隨耶穌

Kingdom Ethics: Following Jesus in Contemporary Context /司道生、顧希(Glen H. Stassen, David P. Gushee) 著 紀榮智、吳國雄、梁偉業 譯 4/14 當耶穌遇上病了的教會/鄧瑞強、趙崇

明 合編 5/14 敬虔操練 13課/羅慶才 著 7/14成長,學不完的生命功課/羅乃萱、司徒永富 著(印象文字) 7/14 快樂成長夢飛翔─林校長的生命教育/林浣心校長 口述、邵瑞

珊 編採(印象文字) 7/14 民主,心碎的政治? Healing the Heart of Democracy: The Courage to Create a Politics Worthy of the Human Spirit /帕克�帕爾默(Parker J. Palmer) 著 黃大業 譯

(印象文字) 7/14 擁抱危機的事奉傳承─提摩太後書析讀/曾思瀚 著 曾景恒 譯 7/14 小堂會,大啟示─回歸聖道與聖禮 Preaching and Worship in the Small Church /韋利蒙、

韋爾遜(William H. Willimon, Robert L. Wilson) 著 陳永財 譯 9/14 殺死你的不是轉變─人生下半場要思考的 6個問題/紀治興、黃大業 著(印象文字) 9/14 壞鬼釋經:舊約詩

歌篇─糾正舊約金句的常見詮釋 Commonly Misinterpreted Texts III: Exegetical Fallacies in the Old Testament Poetry /曾思瀚 著 李梅、倪勤生 譯 10/14 同歸於一得基業─以弗所書析讀/郭漢成、劉聰賜 著 10/14 時間:歷久常新─教會年曆與靈命塑造 Ancient-Future Time: Forming Spirituality Through the Christian Year /韋柏(Robert E. Webber) 著 陳永財 譯

10/14 凡事信靠:詩篇二十三篇 Trusting God for Everything: Psalm 23 /簡�約翰遜(Jan Johnson) 著 李小釧 譯 12/14 行雲流水─從吾家到天國/余妙雲、潘正行 著

2014年基道及印象文字出版書籍報告

Page 15: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3/14 以銀為本─7評香港產業及人口政策/鄒崇銘、韓江雪、易汶健 著(印象文字) 4/14 共享城市─從社會企業、公平貿易、良心消費到共享經濟(上)/鄒崇銘、黃英

琦、阮耀啟 主編(印象文字) 4/14 共享香港─從社會企業、公平貿易、良心消費到共享經濟(下)/鄒崇銘、黃英琦、阮耀啟 主編(印象文字)4/14 全是教會─踐行中的福音與羣體 Total Church: A Radical Reshaping Around Gospel and Community /查斯特、添美斯(Tim Chester, Steve Timmis) 著 曾景恒、趙半農 譯 4/14 國度倫理─在當世處境跟隨耶穌

Kingdom Ethics: Following Jesus in Contemporary Context /司道生、顧希(Glen H. Stassen, David P. Gushee) 著 紀榮智、吳國雄、梁偉業 譯 4/14 當耶穌遇上病了的教會/鄧瑞強、趙崇

明 合編 5/14 敬虔操練 13課/羅慶才 著 7/14成長,學不完的生命功課/羅乃萱、司徒永富 著(印象文字) 7/14 快樂成長夢飛翔─林校長的生命教育/林浣心校長 口述、邵瑞

珊 編採(印象文字) 7/14 民主,心碎的政治? Healing the Heart of Democracy: The Courage to Create a Politics Worthy of the Human Spirit /帕克�帕爾默(Parker J. Palmer) 著 黃大業 譯

(印象文字) 7/14 擁抱危機的事奉傳承─提摩太後書析讀/曾思瀚 著 曾景恒 譯 7/14 小堂會,大啟示─回歸聖道與聖禮 Preaching and Worship in the Small Church /韋利蒙、

韋爾遜(William H. Willimon, Robert L. Wilson) 著 陳永財 譯 9/14 殺死你的不是轉變─人生下半場要思考的 6個問題/紀治興、黃大業 著(印象文字) 9/14 壞鬼釋經:舊約詩

歌篇─糾正舊約金句的常見詮釋 Commonly Misinterpreted Texts III: Exegetical Fallacies in the Old Testament Poetry /曾思瀚 著 李梅、倪勤生 譯 10/14 同歸於一得基業─以弗所書析讀/郭漢成、劉聰賜 著 10/14 時間:歷久常新─教會年曆與靈命塑造 Ancient-Future Time: Forming Spirituality Through the Christian Year /韋柏(Robert E. Webber) 著 陳永財 譯

10/14 凡事信靠:詩篇二十三篇 Trusting God for Everything: Psalm 23 /簡�約翰遜(Jan Johnson) 著 李小釧 譯 12/14 行雲流水─從吾家到天國/余妙雲、潘正行 著

香港奇文雲海設計顧問有限公司,是專業的視覺設計顧問公司,為客戶提

供全方位的視覺設計和品牌形象策劃服務。在廣告創意、企業品牌形象、

網站建構、創意產品開發、出版物及策劃、書籍裝幀、產品包裝等諸多領

域,奇文雲海為眾多的客戶提供整合、深入而有效的視覺規劃、設計、諮

詢等方面的服務,以快速高效的執行力,多年來服務了多家國內外知名公

司。奇文雲海設計秉承「專注視覺營銷,深度拓展客戶」的服務理念,

為推動廣告設計行業的嶄新未來繼續努力。歡迎瀏覽 http://qwyh-cn.

wix.com/chival,電郵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曹先生)。

Page 16: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COMINGSOON

01 行雲流水—— 從吾家到天國余妙雲、潘正行 合著/HK$78

這是一本關於暴力的書,特別關於美國一個城市的槍擊暴力。

但這書的應用,超越這個問題和這個城市。這是一本關於克服

無力感和恐懼的書。它的對象,是關心這問題的人。這也是本

關於學習愛陌生人的書,讓我們看到可以走出第一步,跨越社

會障礙,與別人建立關係。

這書結合了兩位作者的經驗和反省。他們在書中講述一個羣體

更深入地參與社會的故事。透過為當地槍擊暴力的受害人舉行

禱告守夜聚會,並與受害人和罪犯建立友誼,歐文明白到,同

在正是暴力的反面──它是愛。對於要在我們這個危險的世界

中克服無力感,超越恐懼,實踐徹底的接納,所需的是甚麼,

這書會我們提供深刻的洞見。

作者簡介塞繆斯.韋爾斯( Samuel Wells )是倫敦聖馬田教堂( St Martin-in-the-Fields )牧區主任牧師,曾任美國杜克大學( Duke University )附

屬禮拜堂的主任牧師,兼杜克神學院( Duke Divinity School )基督

教倫理學的研究教授。他的著作包括《權力與激情》、《上帝的同

伴 》、 Improvisation: The Drama of Christian Ethics 和 Speaking the Truth: Preaching in a Pluralistic Culture。

瑪西婭.歐文( Marcia A. Owen )是一個非牟利機構非暴力達勒姆宗教

聯盟( Religious Coalition for a Nonviolent Durham, nonviolentdurham.org )的行政總監,這機構積極尋求結束社區中的暴力。

信念再思叢書

02 我們沒有敵人—— 暴力世界中的復和使者(暫名)

Living Without Enemies: Being Present in the Midst of Violence塞繆斯.韋爾斯(Samuel Wells)、瑪西婭.歐文(Marcia A. Owen) 著陳永財 譯/2015年 3月出版

在競爭劇烈、風起雲湧、生活忙碌的現代社會,上一代和下

一代往往各自表述,缺乏溝通。如此一來,容易帶來社會撕

裂和家庭不和。到底我們該如何應對?

本書收錄了余妙雲和她兒子潘正行三年間的真誠對話,對話

內容是他們信仰生命的點點滴滴:他們談成長、談宗教、談

政治、談神學,以文字反省信仰、分享經歷、治療傷痛、數

算主恩,為我們展現了在「愛」中的親子對話。與此同時,他

們的對話、他們的生命,讓我們看到──從家到城市,從城

市到世界,都離不開對天國的仰望及踐行,都歸於對天國的

盼望。

作者簡介余妙雲,生於五十年代香港,成長於兄弟姊妹眾多的基層家庭;六十

年代信主,七十年代赴台灣和加拿大進修大學及碩士課程,八十年代

畢業於中國神學研究院,並於工業福音團契事奉。一九八二年與潘仁

智結婚,育有一子正行、一女正言。其著作有《貧窮人的福音——從

失連到結連》、《走過勞工宣教路》,合著有「基層門徒訓練課程──

生命系列」叢書等。

潘正行,生於八十年代香港,成長於基督教家庭,在拔萃男書院接受

小學及中學教育,大學主修「公共行政及管理」,獲頒授學士和碩士

學位;二○○八年蒙召進入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進修,二○

一○年獲頒授神道學碩士,二○一一年進入香港聖公會明華神學院受

訓,二○一四年十月被香港聖公會按立為會吏。

6 4

Page 17: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1716

每當我們感到絕望及失望,我們希望能從信仰中找到出路,

好使我們的絕望變成盼望,失望變成希望。究竟可以怎樣從

基督教信仰中思考有關「盼望」這課題?

當代德國神學家莫特曼( Jürgen Moltmann )以「盼望神學」

( theology of hope )而為世所識。他對基督教信仰與盼望之

間的關係,有這樣的看法:「基督教信仰完完全全是一種朝

向前方、充滿信心的盼望和投身,也是一種在對所期待之物

的先行把握中的生活。對基督教而言,未來並非某種無足

輕重的邊緣之物,它是基督教信仰的根本內涵,是晨曦的色

彩,這些對未來的描畫,渲染了這一信仰裏所包含的全部觀

念。因為只有當信仰是復活節的信仰之時,它才算是基督教

信仰。」他於上世紀六十年代與七十年代分別出版了《盼望神

學》( Theology of Hope )與《被釘十字架的上帝》( The Crucified God ),而奠定他整個終末取向的神學基調。

作者對莫特曼神學素有研究。他在修讀道學碩士課程時已開

始研究莫特曼的神學,畢業後他前往英國跟隨包衡( Richard Bauckman )研究莫特曼的神學,於是他的博士論文也是以莫

特曼神學為主題。直至於一九九九年,他將其有關莫特曼神

學的文章集結成著作——《終末.教會.實踐:莫特曼的盼

望神學》。

本書是以《終末.教會.實踐》為基礎,另外收錄了作者後來

所發表有關莫特曼神學的文章。由此可見,作者對莫特曼的

神學是從未間斷地思考,他以莫特曼神學去回應他所身處的

處境。本書深入分析、疏解莫特曼的辯證基督論(十架與復

活的辯證基督事件),並以此為中心,進而涉及種種議題:敍

02 0301

系統神學叢書

03 盼望�神學:莫特曼 鄧紹光 著 /HK$138

(英文版封面)

事、啟示、辯證、世界、虛無、記憶、教會、政治、將來、

神學的本性等。

本書共分三部。第一部分把莫特曼置於其同代的終末論討論

的氛圍底下,立體地勾畫出他的神學旅程,亦對《盼望神學》

作出導引性的閱讀;第二部分為作者於神學院教授有關莫特

曼神學課程之講稿,此部分會仔細解讀 《盼望神學》與《被釘

十字架的上帝》,呈現這兩本作品之間的辯證關係——十架

與復活,便是將基督這兩個行動成為「盼望神學」的基調;第

三部分進深討論與基督事件相關的神學課題,從而顯出莫特

曼此一終末十架式神學、十架終末式神學,其內含與我們相

關的多種面向與意義。本書同時為認識莫特曼神學入門與進

深之作。

作者簡介鄧紹光,早年畢業於樹仁學院工商管理學系,後於新亞研究所與中國

神學研究院分別獲得哲學碩士與道學碩士,最後在英國聖安德烈斯大

學(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完成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研究莫特曼

神學中上帝的歷史。先後任教於中國神學研究院、信義宗神學院,現

為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基督教思想(神學與文化)教授。著有《界限與倫

理》、《教會不在場》等。

Page 18: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橋底歌歌書HK$20

橋底歌CDHK$100

或許,大部分基督徒會認為聖經是「從天掉下來」的,而這些文獻既是上帝所默示的,我們便只是被動的接收者。支持這種默示觀的人,或許又會認為聖經無誤論是必然的邏輯結論。

可是,若果從歷史的角度重新審視正典形成的過程,會否給我們帶來新的視野?本書正正從歷史的進路出發,帶領我們溯源教會頭四百年的發展軌迹,探究古代的實際處境,給我們拼湊出豐富多姿的新約正典的成形歷程,更重要的是,作者藉此指出了我們今天談論「聖經」時的思考誤區。

聖經不是從天掉下來的(暫名)

A High View of Scripture?The Authority of the Bible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Canon阿勒特( Craig D. Allert )著

曾景恒 譯/ 2015 年 3 月出版

二○一二年二月,因關懷被政府當局驅趕的深水埗玉石市場外的露宿者,基督教善樂堂展開「守護兄弟行動」,風雨不改,與他們同睡同吃。二○一三年,他們曾經先後舉行四場橋底音樂會,用歌聲為露宿者帶來溫暖。

《橋底歌》樂譜書及CD,收錄了《粵語聖詩》不同期數的詩歌共十首,是環繞著橋底下生活的音符,也是黑暗中的無言者向奇妙光明者的敬拜之歌。

出版

基督教善樂堂 出版

(英文版封面)

6 4

Page 19: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1918

超越藩籬基督教更生事工點滴

白德培、邵倩文、余恩明 合編崇基學院神學院/HK$90

01 唯獨基督 呂沛淵 著/歸正/HK$88

本書的焦點是從「基督十架救贖」來說明「宗教改革信

仰」的真義,並根據教會歷史、嚴謹解經、神學分析,

以及教會實況的討論編寫而成的。本書共有四章:只

誇基督十架、主愛長闊高深、教會被擄於亞米念,以

及恢復真正的福音。

02 建構中的漢語聖經學—— 漢語神學推陳出新之本源

劉平 著/研道社/HK$90

全書以「漢語聖經學是否可能?」這一提問展開探索與

思考。為達及此目的,本書首先試圖對二十世紀九十

年代開始在中國大陸學術界興起的「漢語神學」思潮作

出反思,並在綜述出版文獻的基礎上指出,漢語神學

要真正對漢語世界的神學發揮作用乃至在整個世界的

神學中取得一席之地,其推陳出新之本是尚處建構中

的漢語聖經學。其次,本書將研究的對象聚焦在聖經

的漢譯歷史上,認為聖經漢語譯本本身不僅為漢語神

學提供了權威文本,而且實際上已經在開展漢語神學

的工作。

本書亦重點研究當代美國保守派拉比和聖經學家海舍

爾( Abraham Joshua Heschel ),試圖在漢語聖經學中補

上猶太教聖經學之一環。最後,本書將漢語聖經學與

教學相互勾連,藉此呼籲從事漢語聖經學工作的學者

和學生重視聖經語言,並以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探

討在內地公立大學中漢語聖經教學工作的可能性、可

操作性以及意義。

01 02

神 學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於年前舉辦了金禧慶典監獄

事工研討會,由國際監獄團契榮休主席 Dr. Ron Nikkel

主講,本書結集了研討會的專題文章及參與

監獄事工十多年的瑞士籍牧師白德培博士

(Tobias Brandner)的兩篇相關文章。

除了學術文章,本書另有該院神

學生及囚友的分享,使讀者能

對監獄事工有更豐富

及全面的了解。

超越藩籬, 為生命帶來盼望

神學與監獄事工的 搭橋之旅

鐵窗內的心靈世界香港基督教監獄事工面面觀

白德培(Tobias Brandner)著馮達揚 譯/基道/HK$88

相關參考

Page 20: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Family04 摩拉維亞每日箴言 2015

Die Losungen 2015 德國合一弟兄會 編著/盧怡君、李國隆、潘世娟 譯

宇宙光/HK$77

《摩拉維亞每日箴言》,自一七三一年欽岑多夫伯爵出

版第一本,持續至今,是全球惟一年復年出版而發行近

三百年、未曾中斷,譯成五十多種語言版本的靈修書

籍。本書邀請你加入歷代屬靈、信心偉人的靈修行列。

本書每天列出相呼應的新舊約經文各一節,另有一段

禱詞、詩歌歌詞或屬靈格言。本書沒有任何加上註釋

或引申文章,好讓讀者直接從上帝的話語中,得著靈

命成長所需的養分,助你每天走在與上帝同行的祝福

路徑。

靈 性 與 生 活

03 04

全套HK$263

改革宗 出版

《信仰的基石》

兒童主日學教材系列A—

以《兒童要理問答》為本、

福音為主的兒主教材。

認識世界的起源,

明白我們是按著上帝的形像被造,

為要榮耀上帝!

1 兒童填色冊

2 彩色教學圖案

3 教師手冊

4 詩歌CD

5 兒童要理問答

教會、學校、家庭、兒童

聖經營會參考及教材

幼稚園至小學六年級適用

全系列《信仰的基石》兒童主日學:

十四個系列:共七十八課、每一課可分成四至五個時段(每時段四十五至

六十分鐘),六至八年內完成全套教學。

教材特色:以《兒童要理問答》為本,搭配彩色圖解式教學,以及豐富有

趣的互動,採用法蘭絨板教學(需另外購買),室內、戶外兩相宜。

03 上帝與物理 黃小石 著/宇宙光/HK$98

本書兩大主題:「物理」與「上帝」,對許多人來說,前

者艱深難懂,後者微妙難測。黃小石博士窮極一生探

索鑽研物理學之精髓與對聖經真道之認知,講論「上

帝」與「物理」的關係。他以通俗的文字闡明許多物理

觀念,清楚扼要地解釋多樣新奇的物理現象,讓非科

學領域的讀者逐步了解,以科普的角度觀之,極具啟

發性。

信 仰 探 索

套裝內容

教材特點參︰ http://youtu.be/7qQsYZNQQfI

6 4

Page 21: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Family2120

姻親關係──如何與配偶的父母相處In-Laws: Married with Parents麥克( Wayne A. Mack ) /HK$56

在上帝之下,婚姻第一,兒女第

二,工作第三。作者根據這個

聖經原則,詳細闡述兒女在結婚

後,該如何正確地「離開父母」。

母親的職份──給沮喪母親們的盼望Motherhood: Hope for Discouraged Moms潘妮( Brenda Payne ) /HK$49

在一切妳所愛的工作中,最困難

的就是為人父母!妳是否常因教

導子女而感到沮喪,這本小冊子

將提供妳合乎聖經的安慰與盼望。

離婚──在你「下決定」之前Divorce: Before You Say “I Don’t”派羅( Lou Priolo ) /HK$49

不合乎聖經的離婚,所帶來的結

果就是「痛苦」。身為基督徒的

你,與其因為有罪的離婚而受

苦,倒不如持守婚姻,靠主恩典

來為主受苦。

用神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Problems: Solving Them God’s Way傑伊.亞當斯(Jay Adams) /HK$49

自從亞當和夏娃錯誤地處理了「伊

甸園的入侵者」所帶來的問題之

後,世界的問題便接踵而至。亞

當斯博士教導基督徒讀者,如何

按著上帝的心意,成為一位解決

問題的專家。

聖 經 輔 導 小 冊

家 庭 篇

助你從聖經得著 解 決 題 的 出 路

改革宗 出版

Page 22: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店長推介推介書籍基道書樓有售

職場繁星 —學習靜默禱告的旅程

作者:李適清出版:福音證主協會定價:HK$ 98

職場裏的黑暗、扭曲的人性和

價值觀,是否讓你感到無奈、

乏力、苦無出路?本書作者結

合其教學和傳道經驗,向讀者

傳遞職場的異象和使命。

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個案——專家會診及治療

作者:羅健文出版:突破定價:HK$98

作者以專業治療師角度看兒童

與青少年心理個案,剖析他們

在個人成長、校園問題及親子

關係上會遇到的精神和心理疾

患,為家長提供指引。

聖經多角度——The Bible作者:米高.堅尼(Michael Keene)譯者:車倩瓔出版:宗教教育中心定價:HK$98

世界上最暢銷的書,你對它的認

識有多少?作者堅尼帶領我們從

不同角度去認識聖經,介紹不同

的時期、地理環境、演變過程、

書卷概覽和它的影響力。

回歸——聖言之導引

作者:楊錫鏘出版:福音證主協會定價:HK$98

在現實的處境中,我們要面對很

多外來的衝擊和攪擾,我們實在

需要聖言不斷地提醒、校正和勉

勵。本書著重聖經引導我們回歸

時,我們所經歷的過程。

基督教大思想家(第二版)

Große Christliche Denker

作者:漢斯.昆( Hans Küng )

譯者:包利民

出版: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定價:HK$108

本書概述歷史上七位基督教大思

想家之思想要旨,發弘深古義,

探奧遠聖問,實可謂基督教大思

想家之間的對話。

我們信:尼西亞信經釋義作者:葉菁華、盧龍光出版:基督教文藝定價:HK$85

本書是首本深入詮釋《尼西亞信

經》的華人神學作品,它既顧及

歷史背景、聖經經文,也配合華

人處境,以淺白的語言向讀者介

紹這至為重要的信仰宣言。

6 4

Page 23: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寬恕:為自己及世界療傷止痛的四段歷程

The Book of Forgiving: The Fourfold Path for Healing Ourselves and Our World作者:圖圖大主教(Desmond M. Tutu) 默福.圖圖(Mpho A. Tutu)譯者:祁怡瑋出版:啟示定價:HK$110

面對破碎的生命、充滿怨恨的

關係,我們要怎樣寬恕?作者

透過他的經歷,重新認識寬恕

的重要性,透過四個過程將痛

苦轉化為希望,再次踏上整全

的生命旅程。

2322

耶穌的祈禱書:潘霍華談詩篇

Die Psalmen: Das Gebetbuch der Bible作者: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譯者:歐力仁出版:校園書房定價:HK$58

潘霍華生前出版的最後一本著作,

書中從基督論角度把詩篇分十個

主題作詮釋,並展示出與主禱文

主題的一致性,透過禱詞,讓我

們讀一遍耶穌親自教導禱告課。

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政治中的道德問題

Public Philosophy: Essays on Morality in Politics作者:邁可.桑德爾 (Michael J. Sandel)譯者:蔡惠伃、林詠心出版:麥田定價:HK$120

桑德爾藉由美國的政治傳統,

以及這十幾年來炙手可熱的道

德議題為例,引導讀者探索道

德和公民難題,論述風格則維

持了他一貫的清晰簡明。

365 天在祈禱中的相遇——遇見神、遇見人、遇見自己

編者:南與北文化出版社編譯小組出版:南與北文化定價:HK$160

祈禱不是早午晚一個必做動作,而

是一個相遇的時刻:遇見自己、

神和人。本書節錄了南與北文化

不同出版中值得我們默想的文

章,讓我們天天遇見神的祝福。

聖經找找看

Look & Find Bible繪者:Gill Guile譯者:梁璧君出版:宗教教育中心定價:HK$65

本書包含了十幅色彩繽紛、內

容豐富的圖畫,讓小朋友一邊

聽故事,一邊找出圖畫中的人

物、動物和物件。內容包括:

創造的故事、耶穌使五千人吃

飽、耶穌復活和升天等。

生命的操練——52 篇靈修小品

作者:楊牧谷出版:更新資源定價:HK$78

本書是楊牧谷牧師遺作的部分內

容,書中的上半部包括五十二篇

靈修篇章,下半部是關於生命操

練的小錦囊。每一篇小品就如一

碗湯水,滋潤我們的屬靈生命。

Page 24: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The Book of Revelation Made Clear: A Down-to-Earth Guide to Understanding the Most Mysterious Book of the BibleTim LaHaye & Timothy E. Parker / Thomas Nelson / HK$207尤記得千禧年初臨,「末日迷蹤」系列作者黎曦庭( Tim LaHaye )以歷險小說的寫作方式,嘗試

拉近這一聖經終卷與民眾的距離,並曾泛起一片末日熱潮。縱然近年熱潮已退,但作者仍致力

讓啟示錄更「易讀易明」。此書特點在於內文滿佈小測驗,透過反覆的問與答,逐節查考,讓

讀者愈讀愈通。

Zondervan Essential Atlas of the BibleCarl G. Rasmussen / Zondervan / HK$153聖經是信徒認識基督宗教的寶庫,了解聖經的地理及歷史背景,對信徒認識經文尤有幫助。此

書為 Zondervan Atlas of the Bible 的簡易版,設計精巧,圖文並茂,尤其適合小組研習之用。

From Whom No Secrets Are Hid: Introducing the PsalmsWalter BrueggemanEdited by Brent A. Strawn / WJK / HK$270當代舊約學者布魯格曼( Walter Brueggermann )在書中嘗試簡述詩篇中的歷史性、文學性、神

學性,並詩歌中的不同主題,諸如敬拜、哀傷、暴力、智慧等。此外,作者亦嘗試引導讀者以

詩篇為禱告親近神的藍本。

Interpretation: Reading the ParablesRichard Lischer / WJK / HK$315在新約聖經中,耶穌的講話論述甚多,當中不少是用了比喻的方式,因此認識比喻的解讀方式

尤其重要。本書著重如何詮釋及宣講比喻,特別適合教牧及神學生。

Nelson’s Illustrated Bible DictionaryRonald F. Youngblood / Thomas Nelson / HK$450Thinking through Paul: A Survey of His Life, Letters, and TheologyBruce W. Longenecker & Todd D. Still / Zondervan / HK$405

聖 經 研 究 01

02

03

The Second Letter to the Corinthians (The Pilla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Mark A. Seifrid / Eerdmans / HK$450The Epistles to the Colossians and to Philemon (The New International Greek Testament Commentary) James D. G. Dunn / Eerdmans / HK$396Sensing the Scriptures: Aminadab’s Chariot and the Predicament of Biblical InterpretationKarlfried Froehlich / Eerdmas / HK$225Poetic Heroes: The Literary Commemorations of Warriors and Warrior Culture in the Early Biblical WorldMark S. Smith / Eerdmans / HK$495The Baker Compact Bible DictionaryTremper III Longman / Baker / HK$117Acts: An Exegetical Commentary: 15:1-23:35Craig S. Keener / Baker / HK$540The Church According to Paul: Rediscovering the Community Conformed to ChristJames Thompson / Baker / HK$243Colossians (Brazos Theological Commentary on the Bible)Christopher R. Seitz / Baker / HK$270Early Christian Martyr Stories: An Evangelical Introduction with New TranslationsBryan M. Litfin / Baker / HK$180Galatians and Christian Theology: Justification, the Gospel, and Ethics in Paul’s LetterEdited by Mark W. Elliott, N. T. Wright, Scott J. Hafemann & John Frederick / Baker / HK$360

The First Phone Call From Heaven : A NovelMitch Albom / HarperCollins / HK$144Jesus Calling: Enjoying Peace in His Presence (10th Anniversary Expanded Edition)Sarah Young / Thomas Nelson / HK$270

04

信 徒 生 活 /靈 命 塑 造

6 4

Page 25: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02

0405

05

01

03

英文新書資訊推介書籍基道書樓有售

2524

Soul Keeping: Caring for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YouJohn Ortberg / Zondervan / HK$207The Grave Robber: How Jesus Can Make Your Impossible PossibleMark Batterson / Baker / HK$135Have a Happy Family by Friday: How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 Respect & Teamwork in 5 daysKevin Leman / Revell / HK$126God Loves Sex: An Honest Coversation about Sexual Desire and HolinessDan B. Allender & Tremper III Longman / Baker / HK$153This is the life!: Enjoying the Blessings and Privileges of Faith in ChristWarren W. Wiersbe / Baker / HK$117Loving Jesus MorePhil Ryken / Crossway / HK$135New Morning Mercies: A Daily Gospel DevotionalPaul David Tripp / HK$207The Romantic Rationalist: God, Life, and Imagination in the Work of C. S. LewisJohn Piper / Crossway / HK$162Wellness for the Glory of God: Living Well after 40 with Joy and Contentment in All of LifeJohn Dunlop / Crossway / HK$144

Gospel-Centered Counseling: How Christ Changes Lives Robert W. Kellemen / Zondervan / HK$171Distance in Preaching: Room to Speak, Space to ListenMichael A. Brothers / Eerdmans / HK$180Secular Government, Religious PeopleTra C. Lupu / Eerdmans / HK$225Experiencing the Loss of a Family Member: Discover the Path to Hope and HealingH. Norman Wright / Bethany House / HK$135From Every Trube and Nation: A Historian’s Dicsovery of the Global Christian StoryMark A. Noll / Baker / HK$180

教 牧 /宣 教

神 學 /護 教

Re: Vision: The Key to Transforming Your ChurchGordon E. Penfold & Aubrey Malphurs / Baker / HK$180The Unfinished Church: God’s Broken and Redeemed Work-in-ProgressRob Bentz / Crossway / HK$135Conversational Evangelism: Connecting with People to Share JesusNorman Geisler / Harvest House / HK$149Life Together in Christ: Experiencing Transformation in CommunityRuth Haley Barton / IVP / HK$162

The Case for Christianity Answer BookLee Strobel / Zondervan / HK$135本書為《重審耶穌》作者的又一力作,他以其擅長的編採手法,結合相關經文,以問與答形式,

闡釋六十個有關基督教真理的疑難,本書尤其適合初信慕道者閱讀。

A Theology of James, Peter, and Jude: Living in the Light of the Coming KingAndreas J. Kostenberger & Peter H. Davids / Zondervan / HK$360Between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A Radical Kingdom VisionJ. H. Bavinck / Eerdmans / HK$180Kierkegaard’s Concept of FaithMerold Westphal / Eerdmans / HK$315The Touch of the Sacred: The Practice Theology, and Tradition of Christian WorshipF. Gerrit Immink / Eerdmans / HK$270For the Glory of God: Recovering a Biblical Theology of WorshipDaniel I. Block / Baker / HK$315Bonhoeffer as Youth Worker: A Theological Vision for Discipleship and Life TogetherAndrew Root / Baker / HK$180Engaging the Doctrine of Revelation: The Mediation of the Gospel Through Church and ScriptureMatthew Levering / Baker / HK$405

Page 26: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L O G O SM I N I S T R I E S

2 0 1 5 年 1 月總 第 6 4 期

2015

基 道 文 字

出版:基道文字事工有限公司 香港沙田火炭坳背灣街2 6號富騰工業中心1 0 1 1室 電話:(8 5 2)

2687-0331 /傳真:(852)2687-0281 網址:w w w.l o g o s.c o m.h k /電郵:i n f o@l o g o s.c o m.h k 索取

地 點 : 基 道 書 樓 .旺角店 香港旺角弼街 5 6號基督教大樓 1 0樓 電話:(8 5 2)2 3 9 6 - 3 5 2 8

基道書樓.銅鑼灣店 香港銅鑼灣禮頓道1 1 9號公理堂大樓1 5樓 電話︰(8 5 2)2 9 9 6 - 5 2 9 9

電郵:b o o k h o u s e @ l o g o s . c o m . h k 董事會:王明理、鄧紹光、李兆匡、張漢強、王道隆、司徒永

富、余劍雲、趙崇明、邵樟平 編 委 會 :梁冠霆(執行編輯)、沈靜筠、吳國雄、慕容愛明、黃婉

婷、陳鎮洲、陳家樑 製 作 :鄭倩霞 創 意 設 計 :奇文雲海.設計顧問 承 印 :宏亞印務有限公司

TOP10年度

靈修及禱告類 TOP10

信仰及生活類 TOP10 聖經及神學類 TOP10

牧養及事奉類 TOP102 1 學作主的門徒——與潘霍華一同靈修40天 羅恩.克盧格 主編 /基道 /201015 2 敬虔操練13課 /羅慶才 /基道 /201417 3 如何按照神的旨意祈禱 /溫偉耀 /卓越使團 /200221 4 每日經歷神 /亨利.布克比 /道聲 /200023 5 我掙扎.我成長 /安德魯.梅斯 /基道 /200625 6 生命成長17課──學習聖靈果子和八福 羅慶才 /基道 /201229 7 每日與主同行 /蘇穎智 /全心 /200632 8 心靈愛語:當我陷入靈命低潮的時候 盧雲 /卓越使團 /201333 9 禱告範例60篇 /程蒙恩 /主恩 /200939 10 禱告靈旅──與15位聖徒一起禱告 梅智理 /基道 /2013

1 1 佔領中環與教會政治 /趙崇明 /基道 /20136 2 真的有天堂 /陶德.博爾普 /保羅文化 /20117 3 灌溉心靈的半杯水──沈祖堯最想分享的感恩故事 沈祖堯 /皇冠 /201310 4 相信,仍可以……──羅乃萱的深情分享 /羅乃萱

印象文字 /201311 5 雞毛蒜皮的信仰 /許立中 /基道 /201312 6 同性戀的十字架──倫理學者的對話與交鋒 羅秉祥、龔立人 /印象文字 /201326 7 民主,心碎的政治? /帕克.帕爾默 /印象文字 /201427 8 標竿人生 /華理克 /基督使者協會 /200641 9 與自己對話 /帕克.帕爾默 /商周 /201455 10 A貨信徒 /格羅舍爾 /天道 /2012

人際、兩性及家庭類 TOP1016 1 結婚後要做到的50件事 /區祥江 /青源 /201318 2 真誠的關係──發掘失落了的互為肢體之道 韋恩.雅各布森、克萊.雅 /基道 /201028 3 猶太人的親子教育 /劉清虔 /浸信會 /201134 4 42件不說不知的男人心事 /區祥江 /青源 /201237 5 結婚前要知道的46件事 /區祥江 /青源 /201140 6 戀愛靈旅──給戀人的靈修書 /賓.楊、撒母耳.亞當斯

基道 /200750 7 上帝喜歡你! /路卡杜 /校園 /200654 8 不必完美,仍能完全 /金.蓋恩斯 /基道 /201276 9 說出來感覺真好 /麥成輝 /青源 /200983 10 40件男人最想知的女人心事 /區祥江 /青源 /2013

19 1 當耶穌遇上病了的教會 /鄧瑞強、趙崇明 /基道、香港神學院

201424 2 事奉生命的建立 /郭鴻標 /基道 /200730 3 牧養是場冒險──靈性關顧12講 /潘霍華 /校園 /201335 4 由初信到成長 /陳終道 /宣道 /199645 5 堂會確是一間有限公司 /馬保羅 /201048 6 屬靈品格的建立 /郭鴻標 /基道 /200757 7 牧養新世代 /蔡元雲、謝文策 /突破 /201369 8 全是教會──踐行中的福音與羣體 /查斯特、添美斯

基道 /201474 9 信主之後(附研讀指引)/梁家麟 /基道 /199698 10 佈道新世代 /滕張佳音、余德淳 /短宣中心 /2014

2014 年度暢銷書榜的統計資料,涵括了由 2013 年 12 月 1 日

至 2014 年 11 月 30 日期間銷售的書籍,以中文書為向度,參

考各細類在書店的銷售佔比,分列「靈修及禱告類TOP10 」、

「信仰及生活類TOP10 」、「人際、兩性及家庭類TOP10 」、「牧

養及事奉類TOP10 」及「聖經及神學類TOP10 」,並於左側列出

該五十本分類暢銷書的全年總銷量排名。

3 1 上帝與人間的苦難 /溫偉耀 /明風 /20134 2 為甚麼要我信耶穌 /溫偉耀 /明風 /20145 3 壞鬼釋經:舊約敘事篇──糾正舊約金句的常見詮釋 曾思瀚 /基道 /20138 4 壞鬼釋經──糾正新約金句的常見詮釋 /曾思瀚 /基道

20119 5 是否真有神的存在? /溫偉耀 /明風 /201213 6 回歸聖言之召喚 /楊錫鏘 /證主 /201314 7 剛強壯膽回應上帝的應許──約書亞記析讀 /黃嘉樑

基道 /201320 8 回歸聖言之陶造 /楊錫鏘 /證主 /201322 9 壞鬼釋經:舊約詩歌篇──糾正舊約金句的常見詮釋 曾思瀚 /基道 /201431 10 國度倫理——在當世處境跟隨耶穌 /司道生、顧希 /基道

2014

6 4

Page 27: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基督教文字事工的優先關懷

2726

相信大部分人會認同,新媒體已成為新一代擷取

資訊的主要渠道,人們開始習慣並滿足於跳躍

式、片段式的速讀和表層瀏覽,閱讀變得愈來

愈隨機化、實用化和娛樂化,而流動閱讀的普及,更進

一步為這種「 淺閱讀 」的趨勢推波助瀾。可以說,淺閱

讀顛覆了知識進駐我們生命的方式,雖然人們能夠隨時

隨地閱讀,甚至可以隨身帶走海量書庫,但人的生命內

涵卻可能諷刺地變得淺薄,缺乏深度。

誠然,淺閱讀和沉浸式閱讀原非截然二分,甚至應該互

相補充、彼此引導。但淺閱讀的現象在在提醒我們,相

較於致力探索閱讀的載體/平台「是甚麼」,其實「讀甚麼」

和「怎樣讀」更是從事文字事工者的優先關懷。「讀甚麼」

關乎選書和書籍編輯的專注和執著,後者則叫我們不懈

地堅守推動閱讀的信念,並使其落實於書店這個與讀者

相遇互動的空間。

是以,在浩瀚書海裏,「 基道 」不僅是書店或出版社的經

營者,更是內容的嚮導、與讀者在現實處境中同行的思

想伙伴。過去幾個月,我們在書店這個與讀者共同建立

的人文空間裏,一起「 閱讀撕裂的年代 」,探討那不能回

避的教會及社會議題,一起重尋和平與盼望,重拾道德

的勇氣,讓那些真誠的叩問終究被聆聽、被認真看待,

使我們的生命得以被重塑、被造就。坦誠的交流,直擊

我們心靈深處。

閱讀,使我們凝聚在一起,這種連結關係既體現於書店

這真實的空間,也體現於生活化媒體與社交媒體組合而

成的平台。在移動互聯網的年代,閱讀與社羣的互動關

係,將要不住地被重新定義。去年十一月,我們在臉書

成立了「 基道 Special Offer 」羣組,最初的想法就是希望

將選書的理念帶進社交圈子,並以限時優惠的方式,鼓

勵讀者重新注視那些或許被遺忘了的中英文好書。在這

個互動的平台裏,我們努力呈現書籍世界的多樣性,並

且希望充分發揮社交平台與實體書店的協同效應,為讀

者提供線上線下的服務。隨著羣組的成長,這鼓勵我們

要不住探索如何藉新媒體推動優質閱讀。

《 突破 》雜誌創辦人之一蘇恩佩女士說過,「 復興文字工

作有種『 救贖 』作用,能使人們那些漸漸麻木的官能甦醒

過來,對自己的思想情感有更敏銳的反應 」。先知的諍

言,總教人感動不已。世界在變,媒體在變,內容提供

者正面臨必要的轉型,過程中總會令人感到困惑,甚至

懼怕。但我們堅信,任何創新都必須不離文字事工的核

心價值,重申基督教文字事工自身的救贖重任,且要努

力開創多元共生的閱讀生態。

[

]

梁冠霆

基道文字事工出版事工策劃主管、印象文字執行主編

Page 28: 基道文字(64期 敵人)

這一代的鬱悶鄒崇銘、韓江雪 合著

印象文字/2015年 3月出版

攝影:廖偉棠

新 / 書 / 預 / 告

“愛情是難以癒合的傷痛,

政治是縈繞不去的夢魘;

兩者同樣暴烈、殘酷、不可理喻,

換來的同樣是背叛、痛苦、失魂落魄……

而然後,激情逝去鉛華盡洗,

一切彷彿人生如夢,

生命剩下只有無法承受的輕。”

本羣組由基道文字事工設立,為讀者嚴選中英文好書,並提供限時優惠,讓閱讀栽種生命。

本書簡目導論:夢生涯規劃

──又或,超越專業中產的矛盾階級處境?

I. 失落中的夢生涯 /韓江雪

II. 流徙中的幾代人/鄒崇銘

III. 狂舞中的新想像/韓江雪

IV. 賣家檔的富二代/鄒崇銘

V. 消失中的天與地/韓江雪

基道 Special 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