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wnfiles › 10502057.pdf · 經營學院 - 流行快訊數位雜誌fashion express...

6
2016.02.05 撰文:鄭維理 流行服飾產業環境丕變,面對全球化的經貿競爭浪潮、區域經濟的整合及強化,若無法 以科技化、多元化、國際化的思維適時調整相關發展政策,台灣本土品牌在全球產業布局與發 展上勢必有所侷限。 台灣本土女裝品牌發展早,多以實體店舖為主,對於經營虛擬通路到實體通路的結合,仍待 科技化導入,例如透過社群網站與消費者互動,吸收消費者喜好等資訊。將訊息作完整的分析 ,再主動提供消費者知識與他們所想了解的資訊,這樣一來一往不僅增加了品牌與消費者的關 係,更能掌握營運動向。 另外,網路科技日漸發達與普及化,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網路購物成為科技發展下必然 的行銷通路,不僅可節省了時間與店舖成本,更能快速的傳達服裝品牌風格與設計意念。 再者,建議參考國際品牌的多元化經營,利用已經深根社區的街邊店舖加以改造,植化品牌 印象在消費者的潛意識裡,也能促使品牌深入消費者生活。 最後,運用跨界合作的經營模式,讓消費者在得到創意及新奇體驗的背後,同時能鞏固他們 的忠誠度,與合作品牌彼此拉抬,獲得加乘收益。 國際品牌營運案例觀摩分析 經營學院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Feb-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2016.02.05

撰文:鄭維理

流行服飾產業環境丕變,面對全球化的經貿競爭浪潮、區域經濟的整合及強化,若無法

以科技化、多元化、國際化的思維適時調整相關發展政策,台灣本土品牌在全球產業布局與發

展上勢必有所侷限。

台灣本土女裝品牌發展早,多以實體店舖為主,對於經營虛擬通路到實體通路的結合,仍待

科技化導入,例如透過社群網站與消費者互動,吸收消費者喜好等資訊。將訊息作完整的分析

,再主動提供消費者知識與他們所想了解的資訊,這樣一來一往不僅增加了品牌與消費者的關

係,更能掌握營運動向。

另外,網路科技日漸發達與普及化,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網路購物成為科技發展下必然

的行銷通路,不僅可節省了時間與店舖成本,更能快速的傳達服裝品牌風格與設計意念。

再者,建議參考國際品牌的多元化經營,利用已經深根社區的街邊店舖加以改造,植化品牌

印象在消費者的潛意識裡,也能促使品牌深入消費者生活。

最後,運用跨界合作的經營模式,讓消費者在得到創意及新奇體驗的背後,同時能鞏固他們

的忠誠度,與合作品牌彼此拉抬,獲得加乘收益。

國際品牌營運案例觀摩分析經營學院

▍國際平價品牌 從消費端出發

隨著越來越多歐、美、日國際平價服飾品牌紛紛來台灣展店,台北各大商圈的燙金地段幾乎

都被大坪數的國際平價品牌所佔據,國際平價服飾已成時尚圈的當紅炸子雞。

再者,2010年兩岸大三通簽署ECFA,兩岸服飾交易活絡,淘寶網來勢洶洶,以商品種類繁

多、價格便宜,攪亂了台灣消費者的忠誠度。兩項原因相加,對台灣本土女裝品牌造成前所未

有的衝擊性。

如何跟上及開創新的經營模式,以為台灣本土品牌創造價值?答案就是深入消費者生活,從消

費端作為經營的出發點,並透過時下成功的經營模式案例,學習其成功的關鍵。

2

H&M:跨界大牌設計師

圖片取材於H&M官網

H&M是跨界合作的佼佼者。從最早2004年與時尚大帝Karl Largerfeld聯手合作推出“Karl

Largerfeld for H&M”大獲成功後,H&M便定期與國際一線品牌或知名設計師進行聯名合作

,從Jimmy Choo到Comme des Garcons,從Lanvin到Versace,連續幾季與大牌設計師的合

作,讓H&M的粉絲為之瘋狂。

這種平民與貴族的品牌聯姻,啟動消費者童話公主般的思維,因此每一次的聯姻總能創造銷

售佳績。行銷專家表示,這樣的跨界合作對奢侈品牌而言可以走入更全面性的市場視野,H&M

也能提升大眾品牌的形象,可以說是非常聰明的雙贏策略。

跨界合作所碰撞出的火花,的確對消費者有致命的誘惑力,也告訴我們行銷的靈感來源不僅

止於紡織行業本身,跨界帶來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設計和產品,與消費者求新求變的要求十分對

味。

3

ZARA:服裝便利店

以ZARA為首的Inditex集團,運用大量的IT技術,透過網際網路的連結,打造「全通路零售」

(Omni-channel Retailing)時代,有效管理全球供應鏈,穩坐「快速時尚」的寶座。

在行銷方面,ZARA在門市的花費比行銷廣告費用來得高,它們的門市總是座落在主要零售區

和最有名的街上,店內展示及設計更換前都必須在總部測試,再套用在其它所有的店面,可見

ZARA對門市陳列非常重視。

拜科技進步之賜,2014年Inditex運用RFID技術,於ZARA門市累積與管理各項數據,並計畫

2016年於全球門市全面裝設。這項技術的效益在於:

1.縮短盤點的時間:以往要花六個月的時間整理盤點貨品,現在只要花6星期。

2.即時的供應商品:當一件商品售出的同時,透過RFID技術,系統能有效率的回傳至倉庫並下單,

即時補足貨源,讓購買不中斷。

3.即時回應消費者需求:若是找不到商品,只要說出類似關鍵字(如中號、紫色),店員即可透過

相機掃描類似商品RFID,利用數據的交叉比對,系統可立刻回覆客戶的需求。

圖片取材Inditex官網

“Fashion is Life Style”是一種流行,也是一種生活方式。越來越多走在時尚前端的服裝、設

計、生活雜貨業,跨進餐飲及休閒混合的旗艦店。運用不同的形式貼近消費族群,從營運模式

的角度分析,這是一種運用食物及空間的魅力貼近消費者,將品牌理念在空間裡發揮極致,用

LOGO把消費者給包圍起來,也讓消費者在店裡逛累的同時可以有個享受的地方,延長顧客在

店舖中逗留的時間。

1. 咖啡館文化

圖片取材Agnés b.官網

Roots四年前也聯合加拿大連鎖咖啡品牌

Second Cup,在台開創全球首家咖啡廳,

至今展3店。品牌代理台灣分公司資深副總

裁孟廣宗要求專櫃服務人員要與消費者建立

朋友關係,甚至還準備了一百種與客人聊天

的題庫,營造品牌親切感,帶出「自然、和

諧」的品牌態度。咖啡廳開張後,許多民眾

都是先喝咖啡再挑衣,足見集客與刺激服飾

銷售力道。

▍體驗經濟 服裝業的多元化經營

將咖啡館融入到零售空間中,從大型獨立精品店和概念館(如Gucci)的典藏精緻路線,至中端

市場零售商採用的現場咖啡館策略,無非是希望增加品牌價值,並延長消費者在店內停留的時

間。

2010年9月,法國服裝品牌Agnés b.在台北微風廣場開了第一家咖啡店,算是台灣第一個從

時尚跨入餐飲的品牌。Agnés b.標榜法式的生活品味,從燈飾、沙發到地磚,都採巴黎復古風

格。靠著咖啡廳單月破百萬所帶來的集客力,幫助服飾、配件店在人流上平均增加二至三成,

業績也有一至二成成長。

圖片取材Roots官網

4

2. 複合餐廳

零售商開始將全方位服務的餐館融入到店內,相比咖啡館更能進一步延長停留時間,並傳達

更深層的品牌信息,增進與社區的聯繫。

2014年MUJI(無印良品)首間餐廳“Café & Meal MUJI”在台北阪急百貨開幕,簡約清爽的

裝潢、在地自然的食材,以及半自助式的點菜方式,在在呼應品牌精神。而這也是無印良品在

日本本土之外,繼香港、成都之後的海外第三家餐飲店。MUJI以「質素之食」的堅持,讓消費

者品嚐到當季美食的單純與美好,無印良品Café & Meal MUJI餐飲事業團隊經理吳瑜芬表示,

「吃東西,是對品牌最直接的體驗!」一個品牌想要深入人心,就不能只侷限於商品本身而已,

更重要的是想辦法讓消費者得到「體驗」;而吃,正是體驗最容易入門的一種方式。

圖片取材MUJI官網

還有,Ralph Lauren在紐約開起了第三家餐廳。位於East 55th街全新的Polo Ralph Lauren

旗艦店,以經典美國餐廳為靈感的The Polo Bar,完全展現騎士風格,反映該品牌的運動傳統

和標誌性Polo商標。主廳用餐每人大約150美金,另設有兩個黃銅桌面吧檯和一個16人的私人

用餐包廂。

圖片取材Ralph Lauren官網

5

美國平價服飾品牌Urban Outfitters,用「離經叛道」的非常規經營方式快速建立了一家又一

家連鎖店,沒有大批量的產品,也沒有大量的廣告宣傳,他們的連鎖店甚至違背了常規的標準店

面設計,沒有兩家是完全相同的。賣衣服已經不再是唯一的焦點,這裡已經變身為徹頭徹尾的

“lifestyle center”(生活方式中心),顧客在裡面有無窮無盡的事可以做,待上幾個小時不成問

題。2014年Urban Outfitters的概念店Space Ninety 8於紐約布魯克林區開業,這個4層樓的店

舖空間,混合了藝術、活動、購物及用餐等多元化經營 。

參考資料

1. 台灣服務業聯盟〈台灣女裝服飾零售業發展新興業態營運缺口解析〉,IEK張羽婷

2. 台灣服務業聯盟〈台灣服飾業通路之變化與趨勢〉,工研院IEK產業分析師陳麒元

3. 華尚匯微信〈深度解析2014服裝業9大現象:O2O不過是無邊界零售方案〉

4.〈2015年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杜紫宸主任/勤業眾

信整理摘錄

5. 天下雜誌495期〈跨界煮咖啡 勾引消費者〉,馬岳琳

6. 經理人月刊〈無印良品為什麼要開餐廳?真正的原因,你們可能都猜錯了…〉,謝明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