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v › 文字 › 现观庄严论文字稿 › 2014 … · web...

Download › mov › 文字 › 现观庄严论文字稿 › 2014 … · Web view一切时中至诚顶礼归依于与能仁金刚持无别之上师夏坝仁波切足下 伏请大悲摄受!整理说明:

If you can't read please download the document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Jul-2020

1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14现观学习笔记

一切时中至诚顶礼归依于与能仁金刚持无别之上师夏坝仁波切足下 伏请大悲摄受!

整理说明: 1、【颂】《现观庄严论》,至尊弥勒菩萨著,法尊法师译。

2、【释】《明义释》,阿阇梨狮子贤著。引自《心要庄严疏》。

3、【疏】《心要庄严疏》,嘉曹杰尊者著,宗根法师译。

4、【金】《金鬘疏》,至尊宗喀巴大师著,北塔翻译组译。

5、【义】《般若总义-<现观庄严论>之庄严》克主丹巴达杰大师著,北塔翻译组译。

6、【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会》,玄奘译。

7、【光明释】《二万五千颂光明释》,尊者圣解脱军著,北塔翻译组译。

8、【八品】《八品二万颂》,阿阇梨狮子贤著,北塔翻译组译。

9、【庄严光明释】《八千颂庄严光明释》阿阇梨狮子贤著,北塔翻译组译。文中或称为《八千颂》。

10、以上译文多引自北塔翻译组《现观大全》。文稿顺序同于音频。人名地名未作核对。

【疏】无量智者所行道 波罗蜜多最胜理

以谁大恩作显明 至尊上师恭敬礼

佛教圆满道津要 如实观见获得已

悲悯众生施教诫 上师足下头顶礼

如其尽其所有深广义 无余观见大悲心随转

补处正士文殊师利等 于诸传承上师至诚礼

前后次第决定之承接 颂释结合以为心要义

见于此宗少分未通达 辨析此论意乐略生起

欲入遍智大觉城 无垢理眼若不具

复离善士之导引 唯趣谬道空奔驰

此甚深道虽极难通达 然为自身生生能熟习

亦为报答本尊上师恩 今作解说惟愿专敬听

20140421-1

一、简略复习学过的内容

现在请大家先打开《现观庄严论·根本颂》,简单地说一下。

好,阿弥陀佛。今天又是我们非常殊胜的一年的开始。为什么说是殊胜一年的开始呢?我们2014年的《现观庄严论》的般若波罗蜜多隐义的八现观七十要义一百七十三行相的讲述就要开始了,而且我们今年已经开始要讲第二品了。

今天是第一天,先我们梳理一下以前已经讲过的《现观庄严论》的部分,这样大家心里面就会有一个大致的概念。

附:《现观庄严论》总体科判

(注:此科判根据本次复习课内容作出,其中标有干支序号者源自宗根法师所译《心要庄严疏》。)

甲一、释名义(P4)

甲二、释论体义(P5)

乙一、趣入造论(P5)

乙二、正出论体(P10)

丙一、供赞(求寂声闻由遍智,引导令趣最寂灭…)(P10)

丙二、于乐广之补特伽罗开广而说(P26)

丁一、论所为义(大师于此说,一切相智道…)(P26)

丁二、略义(P43)

(1)总说(般若波罗蜜,以八事正说…)(P44)

(2)分说 (发心与教授,四种决择分…)(P53)

丁三、文义(P68)

戊一、广说三智(P68)

(1)第一品(一切种相智十法)

[1]大乘发心22种(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2]十大教授30种(修行及诸谛,佛陀等三宝…)

[3]四顺决择分12+36+4种(所缘及行相,因缘并摄持…)

[4]大乘种姓13种(通达有六法,对治与断除…)

[5]大乘正行所缘11种(所缘一切法,此复为善等…)

[6]大乘正行所为3种(胜诸有情心,及断智为三…)

[7]甲铠正行36种(由彼等别别,皆摄施等六…)

[8]趣入正行9种(静虑无色定,施等道慈等…)

[9]资粮正行17种(悲及施等六,并修止观道…)

[10]出生正行8种(所为及平等,利有情无用…)

(2)第二品(道智十一法)(以下待讲授)

(3)第三品(基智九法)

戊二、广说四加行(P293)

(4)第四品(圆满一切相现观十一法173行相)

(5)第五品(至顶加行八法)

(6)第六品(渐次加行十三法)

(7)第七品(刹那加行四法)

戊三、广说法身(P489)

(8)第八品(法身四法)

丙三、说余略义(相及彼加行,彼极彼渐次…)(P543)

乙三、释论究竟之理(P548)

甲三、结义(甲三)P550

首先我们讲到的《现观庄严论》分成为三个部分:一是名义;二是论义;三是摄义。

首先名义。

梵文:Abhisamaya alamkara mana prajbaparamita upadewa wastra vrttih

(注:此梵文出自滇津桑摩译师所译《心要庄严疏》。)

这个是梵文的名字。如果把这个梵文的名字用另一种写法表达的话,就是——

印度的梵文讲:阿比萨麻雅阿朗嘎(日阿)拿嘛扎杂波罗蜜多乌巴得夏夏答哲滴。

(注:此梵文音译出自宗根法师所译《心要庄严疏》。)

因为梵文的叠加方式有所不同,所以就导致了这样的一个结局,这就是名字。意思就是说《般若波罗蜜多现观庄严论》,大概是这个意思。

第二论义。这个论义分成为几个部分:

一、礼赞;二、为广摄信解者而广为分辨;三、摄义。

整个《现观庄严论》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礼赞 第一部分就是礼赞。礼赞部分的藏文就是:

【颂】求寂声闻由遍智 引导令趣最寂灭

诸乐饶益众生者 道智令成世间利

诸佛由具种相智 宣此种种众相法

具为声闻菩萨佛 四圣众母我敬礼

第二、广说 第二段从大师于此说开始,到最后的末端有二十七种,般若波罗蜜多现观庄严论颂法身品第八,到这里为止就是第二段——为信求者广说之故广为宣说的部分。这就是第二个部分,也就是现观整体的内容就是这个,或者说为乐广者分别广说。

第三、摄义 从这里开始——相及彼加行,到般若波罗蜜多现观庄严论颂竟为止,由弥勒菩萨所造,这个部分就是第三段。

《现观庄严论》的三段明白了吗?一个是礼赞、二个是广义、三个是摄义,这样就把整个《现观庄严论》分成为三个部分。

好,现在我们讲讲为乐广说者分别广说。这个部分有三个部分:第一个、撰述论文之所为;第二个、论文之略义;第三个、论之词义。这个广说出现了三个部分:一个是所为、二个是摄义、三个是词义,或者略义和词义。

这个现观为什么会出现三个部分?因为在(藏)当中说(藏)总共有五个部分:一个是摄义、二个是词义、三个是连接、第四个是什么?(藏)就是有五种解释法:一个是摄义,二个是…这个是在世亲菩萨所著的那个里面,就是宣说论义之五种,搜索一下“所为”,还有承接。一个是承接、一个是所为、还有一个就是略义、还有一个就是词义、还有一个就是断诤。所为、略义、文义就叫词义、承接、(断诤)这样的五个部分。其中连接或者承接的部分不是按照顺序的,每一个论的上面要承接的时候才需要的。断诤的部分是在别别处专门有些诤论的地方会辨解一下,这叫断诤。

所为 剩下来的是所为,所为是什么呢?这个就是所为:

【颂】大师于此说,一切相智道,非余所能领,于十法行性。

经义住正念,具慧者能见,为令易解故,是造论所为。

这个部分就是所为。为什么它是所为?为什么要写这样的论文呢?写论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地方总共有“所为等四”这样的关系,这就不多说了。

第二略义 现在就是略义。略义里面还要分成为总般若:般若波罗蜜,以八事正说。然后在分开的时候说八现观:遍相智、道智、次一切智性,三个部分;一切相现观是第四个;第五个是至顶;第六个是渐次;第七个是刹那证菩提;第八个就是法身。

说到这儿的时候非常有意思,我们所谓的尊者解脱军所著的这个里面并没有八现观,是七现观加法身,就变成为八个,《根本颂》里面就是这个样子,非常有意思。这跟那个不一样。所以我推断,圣解脱军和尊者解脱军之间,按照狮子贤所说,似乎尊者解脱军是圣者解脱军的弟子。但是根据他文本的现象来看,似乎尊者解脱军可能是圣解脱军没有成圣之前,第一次拿到《现观庄严论》法本的时候解释的,后来可能拿到了更完整更准确的法本而重新写的《二万颂般若光明释》。大概是这个,很像是这个样子,当然这个是可以研究的。但是这个里面根据《现观庄严论》本颂的角度去研究的时候,的确有这样的一个事情,我们可以观察。简单地说一下就是这样。第一个是所为。

第二个就是略义。略义八现观七十要义。其实我们有许多大德都写有七十要义,比如说咱们色拉昧扎仓的七十要义,还有嘉木样大师的七十要义,至尊巴大师的七十要义,班钦索南扎巴的七十要义,其实都是在这儿写的。通过这个来解释整个《现观庄严论》这样的一个问题。总体上来说,七十要义解释的是什么呢?就是把将来要学的八品现观的完整内容摄略为七十要义来讲述,这是《根本颂》里面直接所说的内容。

那么这样的略义分成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论体、第二个是广说。

第一、论体 首先论体就是能说的总说和别说两个部分。

第一个,就是般若波罗蜜,以八事正说;

第二个,所说的内容总体的数量,就是八现观。这个是遍相智、道智,然后一切智性这样的八现观,这就是略说当中的摄义。

然后广义是什么呢?从发心开始,种相智的十个要义,以及道相智的十一个要义和一切智的九个要义等等,总共有七十要义,就是广说。这就是摄义的部分。

那么好,那么我们现在已经讲完了第一品,也就是说第一品里面,一切种相智的十个行相已经完毕了。那我们完毕的十个行相是哪些呢?

【颂】发心与教授,四种决择分,正行之所依,谓法界自性。

诸所缘所为,甲铠趣入事,资粮及出生,是佛遍相智。

这个部分的内容我们已经说完了。

好,我今天想和大家重新捋顺一下这样的十个性相到底是什么。

发心(种相智十法-1) 发心是什么?发心就是从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开始,总共有二十二菩提心,这个就是发心的部分。这个发心从经的角度来说,有一个广经和略经。就是彼彼如经中,略广门宣说,这个里面所说的有略说的经和广说的经,两个部分。广说的经总共分二十二段,比如说如地的经、如金的经、如月的经、如火的经等等,总共有二十二分,这个部分就是发心的部分。

十大教授(种相智十法-2) 第二个是教授,总共有十教授。十教授是什么呢?

【颂】修行及诸谛,佛陀等三宝,不耽著不疲,周遍摄持道。

五眼六通德,见道并修道,应知此即是,十教授体性。

第一个是修行。修行的内容是什么?二谛,世俗谛和胜义谛的部分。

第二,诸谛。诸谛指的是什么?苦圣谛、集圣谛、灭圣谛、道圣谛等四个谛的部分。其中苦谛有四个行相、集四个行相、灭四个行相、道四个行相,共十六行相,在佛经里面都有相对应的经,就是这个部分。

第三是归依三宝的佛陀等三宝,三宝的教授就是佛宝、法宝、僧宝三个部分。其中佛宝和法宝部分都是通常按照这个里面去了,但是僧宝有广说和略说两个部分。略说就在僧宝那个地方。广说就是下面的诸钝根利根,信见至家家,一间中生般,行无行究竟。直到麟喻共二十为止,这样的二十僧,属于是僧宝的广说。

第四是什么?不耽著精进。第五个不疲倦精进。第六个是周遍摄持道的精进。第七个是五眼。第八个是六通。第九个是见道。第十个是修道。这样的十个教授修行的教授。

这就是资粮道当中,从前面的发心为利他到分二十二种这个为止的内容,整个讲的就是菩提心。这个菩提心里边,初发菩提心同时入资粮道,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果位之间,整个修行道过程当中为利有情而求证菩提的心,就是这个里面所说的发心的部分。

第二个部分就是在大乘五个道里面的资粮道当中所修的内容——十大教授内容的修行。好,这就是十教授,就完毕了。

四顺决择分(种相智十法-3) 现在是四种决择分。为什么诸钝根利根没有了呢?这是因为三宝的僧宝里面已经包括了,不需要单独说。这个地方《现观庄严论》已经略说,不需要说,实际上就属于是僧宝的范畴。

然后就是四种决择分。四种决择分是什么?暖、顶、忍、世第一法,这样的四种决择分。这个地方总共有所缘、行相、因缘、摄持、分别心,总共有五个。其中所缘和行相两个是对每个不同的阶段,从暖位的下品中品上品、顶位的下品中品上品、忍位的下品中品上品、世第一法位的下品中品上品等分成为十二种。分别心也是一样的。摄持有内外二摄持,按照圣解脱军的方式是内外二摄持;按照狮子贤也就只有一个摄持,大概是善知识的意思。另外,因都是一样的,三乘因。这样顺决择分的部分就已经完毕了。

种姓(种相智十法-4) 现在就是正行之所依。正行之所依是什么知道吗?种姓。总共有十三个种姓。通达有六法,直到故说彼差别为止,这就是十三种姓。这个里面总体上种姓有两个:一个是能增种姓;一个是自性住种姓。通过修行的不同阶段而分的话,有十三种种姓。这个是修行之所依,所以说种姓。

说到这儿的时候,种姓这个东西,在大乘佛教修行的任何一个时候,都经常会提及这个问题。打个比方说,《宝性论》当中有七金刚,就是七金刚处。所谓的七金刚处是什么?佛宝金刚处、法宝金刚处、僧宝金刚处…金刚处还是金刚要义呀?然后就是如来藏金刚处、菩提金刚处、功德金刚处、事业金刚处,这样的七个金刚处。其中哪个是中心呢?这个里面有一个叫“如来藏金刚处”,如来藏金刚处讲的就是这个种姓。这个是非常有意思的。首先,略义通过三个性相角度来讲,然后用十种安立法来讲,然后有九种比喻,来解释有漏或者有垢染的如来本性或者如来藏,也就是佛的种姓的这个含义。最近我写了一个《宝性论》的介绍,其中我就专门介绍了关于这些方面的一些叙述方式,将来如果翻译成汉文,你们可以看到的。

好,这就是种姓的部分。然后是谓法界自性,这个就是一回事了。

所缘(种相智十法-5)诸所缘,总共有十一个所缘,所缘一切法到及佛不共法为止。

所为(种相智十法-6)然后是三大所为,胜诸有情心,及断智为三,当知此三大,自觉所为事。也就是心大,一个;断大,一个;证大,一个。或者智大,或者证大,应该是证得的证,言字旁的证才对。这个就是三大所为。

从这部分开始就是正式修行的内容,正行的修行内容。正行修行的内容有多少?有四个:甲铠正行第一个、第二趣入正行、三个是资粮正行、四个是出生正行,四个部分。

甲铠正行(种相智十法-7)六波罗蜜的每个波罗蜜都由六波罗蜜来披甲,变成为三十六。

趣入正行(种相智十法-8)甲铠正行从资粮道开始,趣入正行从加行道开始。是什么呢?从静虑、无色、六波罗蜜,然后大慈等等,这就是趣入正行的部分。

资粮正行(种相智十法-9) 然后就是资粮正行,总共有十七个资粮。资粮正行从这里开始:悲及施等六,就是首先是慈悲,再加上六波罗蜜,就是七个了。然后修止、修观、修双运,就变成十个。这十个是从佛经的角度,由甲铠精进那里引出的。剩下的是什么呢?诸善权方便,善巧方便;然后是智资粮;福资粮;然后诸道,四个;陀罗尼,五个;十地,六个;对治,七个。这部分是从趣入正行当中所引出的,从佛经的角度来说是这样的。就是这样的十七个资粮正行到次第行,这是总说。

然后下面有几个细说。细说里面有什么呢?在《现观庄严论》里面十地是要细说的,在《明义释》里面,智慧资粮也是要细说的,十八空性的修行。然后,地资粮也要细说的,因为地资粮里面有十地的修治。

说到这儿的时候,其他的十地的修治大致上都是一样,唯一不一样的是什么呢?玄奘的译本《第一会》和《第二会般若》里面,把八地的修治列为四个、九地的修治列为四个,然后十地也有修治。其他的包括《道行般若》、藏文版的《八品二万颂》和《多品二万颂》等等当中,修治的内容,八地有八个、九地有十二个,十地就没有单独的修治。《现观庄严论》的密意也是这样。这是有点不一样的地方,跟大家细说一下。

出生正行(种相智十法-9)然后就是出生正行,为说八对治为止以上,总共全部已经上去了,接下来就是出生正行:

【颂】所为及平等,利有情无用,超二边出生,证得相出生。

一切相智性,道有境出生,当知此八种,是出生正行。

这样,第一品简单的内容梳理一下它的关系,已经完毕了。

二、以《道智摄义》概述道智十一法附:第二品简明科判

1、道智之支分(第1法)

(1)堪为道智支分

(2)境决定道智支分

(3)普遍道智支分

(4)自性道智支分

(5)事业道智支分

2、道智之体性

(1)知声闻道之道智(第2法)

[1] 声闻道的体性

[2] 声闻道之因——顺决择分

(2)知独觉道之道智(第3法)

[1] 独觉道的体性

[2] 独觉道之因——顺决择分

(3)知菩萨道之道智

[1]大乘见道(第4法)

<1>见道之所依

<2>能依之见道

①见道之体性

②见道之差别

[2]大乘修道

<1> 大乘修道之作用(第5法)

<2> 具作用之修道

有漏修道

●1 胜解修道(第6法)

胜解修道功德(第7法)

●2 回向修道(第8法)

●3 随喜修道(第9法)

②无漏修道

●1 引发修道(第10法)

●2 清净修道(第11法)

现在我们要讲今年的事儿了。

先大家打开《明义释》。你们知道为什么我要跟你们说一下《明义释》吗?我想通过《明义释》先简单地说一下整个第二品的内容,然后我们再细讲。先解释一下《现观庄严论》第二品的词义,再从《明义释》的角度略要地说一下,然后我们再从《庄严光明释》,然后就是《心要庄严疏》的角度说就可以了。

今天我解文的时候,用克主丹巴达杰所著的解《现观庄严论》文义的疏,用这个来主要解释《现观庄严论》本身的词义,我们以此作为一个简义。

(藏)总体上就是解释第二品,就是专门到达…前面我们所说的是什么?是从境的门中解释种相智。那么要得到这样的种相智,靠什么样的法才能得到呢?是通过道相智或者道智的修行而得的。那么道智有几何呢?道智有十一法,或者能表道智的法总共有十一。这个里面下一步要解释的就是能表道智的十一法以及摄略所说的内容,两个部分。

首先道智总体上分两个:一个是道智的支分、二个是道智的体性或者道智的自性。

1、道智五支分(1)《根本颂》中的道智五支分

首先,道智的支分总共有五个:

第一个,断除显明傲慢的障碍,或者远离显明傲慢的障碍,就是障缘;

第二,俱生因缘,就是生起发心;

第三是近取缘,近取缘由种姓普遍;

第四个是道智的体性;

第五个是道智的作用。

大致上是以五个部分来解释这个的,《明义释》总体上有五个道智的支分。

首先讲第一个支分。那么我在这里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讲呢?依照前面我刚才说过的,略义和文义两个部分当中的,略义有一个偈颂,我们看一看这个略义的偈颂,请大家看一看,略义里面道智品的偈颂:

【颂】令其隐暗等,弟子麟喻道,此及他功德,大胜利见道。

作用及胜解,赞事并称扬,回向与随喜,无上作意等。

引发最清净,是名为修道,诸聪智菩萨,如是说道智

现在我们标一下道智的十一法,在偈颂里面标一下。

(1)令其隐暗等是第一个;

(2)弟子是二个,弟子指的是声闻;

(3)麟喻道是第三。能不能把刚才藏汉对照的那个标上?这样比较好。

(4)此及他功德,大胜利见道,第四;

(5)作用,第五;

(6)及胜解,第六;

(7)赞事并称扬是第七;

(8)回向,第八;

(9)与随喜,第九;

(10)无上作意等,引发,为第十;

(11)最清净,第十一。

是名为修道,诸聪智菩萨,如是说见道。

现在看出来这个能表道智的十一个性相了吧。简单地说是这样的:隐暗等一个;弟子声闻道;麟喻独觉;然后菩萨见道一个;修道的作用或者功德;然后是修道当中有漏修道和无漏修道里边,有漏修道里边的第一胜解;然后第七个是胜解修道的功德,比如说赞事并称扬等等,就是赞一个、事一个、称扬一个,这三个部分属于是胜解的功德;第八个就是回向修道;第九是随喜修道,这三个部分属于是有漏修道。无漏修道有两个:一个是引发修道,二个是最清净修道。这样就是十一个了。

好,现在我们再说令其隐暗等,我们正在说的道智的支分,指的是令其隐暗等。这个等字里边有几何?等里边除了隐暗之外,还有四个,加起来总共有五个道智的支分。境决定是一个、普遍是一个、体性是一个、事业是一个,加上前面所说的调伏诸天故,放光令隐暗是一个,是这样的五个。明白了吗?这样的五个属于是这个里边所说的隐暗等的等里边所摄的内容。到了第二品的时候,把这个等里边的内容,全部都取出来了。

现在我们就去第二品的《明义释》。那么现在我们就简单地说:

第一个,道智的支分;

第二个,知声闻道的道智;

第三个,知独觉道的道智;

第四个,具有广大功德的大乘的见道;

第五个,修道的作用;

第六个,有漏修道之一——胜解修道;

第七个,胜解修道的功德,包括礼赞、包括侍奉、包括称扬等等;

第八个是有漏修道之二的回向修道;

第九个是三个有漏修道之一的随喜修道;

第十个,无漏修道总共有二,其中之一的引发修道;

第十一是无漏修道之二的最清净修道。

这样总共有十一个部分。

这个是从哪里知道呢?从刚才那个开头的礼赞里边可以知道的。

从科判的角度来分的话,道智品总共有道智支分和具支分的道智两个部分。

(2)克主丹巴达杰、嘉木样、班钦索南扎巴、杰尊巴诠释道智五支分

其中所谓的道智支分总共有五个:

隐暗诸天光(支分1),首先是生起道智的障碍。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是显明的傲慢。为了调伏显明的傲慢所说的内容,就是调伏诸天故,放光令隐暗。为什么要调伏显明的傲慢?因为如果有了显明的傲慢,则不能成为生起道智的所依,所以为了让他变成殊胜的生起道智的所依的话,就要调伏这些诸天的傲慢。诸天有什么傲慢?因为诸天天众的天子、天女有一个特点,身上放许多许多的光明,十丈之外、二十丈之外、百丈之外等等就能够像阳光普照一样,能够有显明的光明。由于如来放这样的光明之故,就能够把一切天众等等的光明变成为黯淡,由此令天众等调伏一切认为自己身发光明等等的傲慢,让他变成为相续中能够生起道智的殊胜的所依,所以说这个很重要。

关于这个问题,克主丹巴达杰对本颂里边的调伏诸天故,放光令隐暗是怎么解释的?

【道智摄义】远离我慢魔障现前之道智生起所依者,颂曰:“调伏诸天故,放光令隐暗。”

克主丹巴达杰《现观本释》云:道智有法,汝直接生起之所依境别别决定,以唯发殊胜菩提心之补特伽罗,其相续方能生起汝故。如来自性光明令欲色界诸天光明暗淡有法,此有所为,以摧伏欲色界诸天我慢,令其发心,堪为道智法器故。

如来的自性光明令一切欲界天身放出的光明皆为黯淡,这是有目的的。有什么目的呢?让那些欲界天消除内心的傲慢,让他生起殊胜的菩提心和道智,成为殊胜的容器之故而如是显现也。大概是这个意思。这就是克主丹巴达杰的解释,这个是第一个的支分。为什么叫支分?因为调伏了傲慢之后,让他变成为殊胜的容器,将来相续中可以生起道智,所以说这就是它的支分。

境决定(支分2)第二个支分是什么?俱有缘,令其了知境决定,境别别决定。关于这个克主丹巴达杰说(藏)。

【道智摄义】俱有缘境别别决定者,颂曰:“境决定……”

克主丹巴达杰《现观本释》云:道智有法,汝直接生起之所依境别别决定,以唯发殊胜菩提心之补特伽罗,其相续方能生起汝故。

说道相智不是每一个人的相续中都可以生起的。为什么?正生起这样的道智的所依境应该是什么?是有决定之故。什么样的人相续当中才能够生起呢?唯有生起殊胜菩提心的补特伽罗的相续中才能够生起道智。也就是说,没有菩提心——大乘的无上菩提心——是不会在相续中生起道智的,道相智或者道智。是这个意思。

普遍(支分3)说到这儿,这个和第二个看起来有点矛盾。

【道智摄义】其因种姓周遍一切有情者,颂曰:“……普遍。”

克主丹巴达杰《现观本释》云:除诸菩萨,余者并非不堪生起道智,以诸有情周遍佛之种姓故。

因种姓普遍一切于众生,这叫普遍。普遍什么?就是因的种姓,佛的种姓普遍于一切众生。除了菩萨之外,其它的众生相续中能不能够生起道智呢?能生起,不是不能生起,因为一切众生皆有如来种姓之故,或者皆有佛性之故。这两句话是矛盾的吗?那你们说说为什么这两个不矛盾?

(弟子:一个是已生起,一个是能生起。)不是,他说的是正生起和能生起,不应该说已生起。什么叫正生起?就是说,你没有在相续中生起菩提心之前,不管你是什么人,相续中都不能够生起道智,前面的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他的直接所依,比如说生起道智,按照我们《心要庄严疏》的观点,生起道智是什么时候?是见道的时候,是大乘的见道。必须是菩萨,世第一法最后有的菩萨,相续中才能够生起这个道智。为什么?因为他在没有证得菩萨的加行道世第一法之前,是不可能在相续中生起这个道智的,按照《心要庄严疏》来说的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唯有胜解道中的菩萨,才能够正生起道智,这个是说直接生起的对象是这样的。但是,这样是不是不是菩萨的人干脆就没有这个缘分,从不生起这个呢?那不是,一切众生皆能够生起。为什么?一切众生皆会成佛呀,将来会发菩提心,将来会修资粮道,将来会修加行道,将来会达到世第一法最后有,那也就是说,皆能够生起菩提心。说到这儿的时候,又牵涉到如来藏,又牵涉到佛的种姓的问题,因为一切众生相续当中皆有种姓之故。这是第三个道智的支分,也就是普遍的意思,也就是《现观庄严论》中的普遍。

前面的境决定,就是唯有色拉杰扎仓的一个大德,它这个里边说的非常有意思,这个词解释得非常精确,他是这么说的:境决定这个地方,道智唯在菩萨相续中生起,而非声闻缘觉生起故,现前生起的境别别决定。这个是巴丹曲杰所说的说法。然后第二个他是怎么说的呢?一切众生皆将会成佛之故,毕竟或最终三类众生皆能生起道智,皆修行道智。这个是普遍,是巴丹曲杰的普遍。

他说的是什么?前面的别别的境决定是现前。普遍是究竟而言的;境决定是现前而言的。现前生起是说,必须是菩萨的相续当中才能够生起道智,所以说是这样。那普遍是什么?并不是说一切众生不会生起道智,因为一切众生都会成佛,那自然就都会生起道智,普遍就是这个意思。

体性(支分4)第四个支分是本性及…。关于体性,克主丹巴达杰是怎么解释的呢?

【道智摄义】道智本性者,颂曰:“本性及……”

克主丹巴达杰《现观本释》云:道智有法,较声闻道自性殊胜,不以断除烦恼为主,而是具足能作利他支分之本性故。

道智或道相智与声闻道相比是自性殊胜,自然殊胜或者自性殊胜。为什么?第一,声闻道主要断烦恼障,而道智主要不是断烦恼障,而是所知障和烦恼障二障;第二,声闻道不能成为利益众生的支分,而道智成为利益众生的支分。所以说,其自性殊胜于声闻缘觉道,所以叫自性。从自性的角度就殊胜于声闻独觉道,这叫自性。这是第四个。

事业(支分5)第五个是其作用。道智的作用或者事业是什么?

【道智摄义】道智事业者,颂曰:“……事业。”

克主丹巴达杰《现观本释》云:道智有法,其事业较声闻道殊胜,盖不非时证住实际,且具足成熟、解脱无边有情之事业故。

道智的事业远远殊胜于声闻道的事业。为什么?因为不非时证住实际,这是其一。

说到这儿的时候,你们对证住实际的内容很熟悉吧?菩萨什么时候能够证住实际,然而佛教导不住呢?从八地菩萨开始,就能够证住实际,然而不住。非是不住,唯有到了十地最后有的时候,才能证住实际。佛证住实际和证得佛的果位是同时的。所以说,菩萨不非时证住实际,这是其一;其二,为令无量无边众生成熟,有这样的事业,有成熟无量无边众生,并且令其解脱的事业。所以说与声闻的事业相比,远远较其殊胜。这就是第五个道智支分。

有五个道智的支分。这五个部分,能表道智的十一个法之一,就是这五个部分。

【颂】调伏诸天故,放光令隐暗,境决定普遍,本性及事业。

调伏诸天故,放光令隐暗,这是第一;第二是境决定;第三是普遍;第四是本性;第五是事业。这五个部分属于是道智的十一法当中的第一个放光令隐暗的意思。

嘉木样大师有关于道智的性相、支分和界限三个部分的解释:

【道智摄义-嘉木样】能圆满道智支分之功德,是道智支分性相。

能圆满道智支分之菩萨相续功德,即是本品直接开示之道智支分性相。

此中所说的道智支分的性相是:令圆满道智支分的菩萨相续中的功德,是此中所正显示的道智的支分。

【道智摄义】班钦索南扎巴云:道智之因、体性、果三者随一所摄之大悲,其所摄持之殊胜功德,是道智支分性相。

班钦索南扎巴大师是这样说的(藏)。这两个非常有意思,就是说,嘉木样大师只是说“令圆满道智的支分是菩萨相续中的功德”,并没有很详细地说清楚。但是班钦索南扎巴大师把它分为三类:称之为道智支分的,要么是能生起道智的因;要么是道智本身的体性;要么是道智的果。反正这三个由大悲心所摄的殊胜功德是道智的支分。

【道智摄义】杰尊巴法幢云:道智之因、体性、果三者随一所摄之大悲,其所摄持之殊胜功德,是道智支分性相。

色拉杰的至尊巴大师是这样说的(藏),跟班钦索南扎巴大师的说法一模一样,没有什么区别。

【道智摄义】嘉木样云:道智支分有五:1、所依远离我慢魔障;2、俱有缘发心;3、因种姓普遍;4、不舍轮回之体性;5、摄他为眷属之事业。

那么刚才所说的分成为道智支分者有五:

对于所依而言,远离生起道智的障碍——显明傲慢。这是第一:

第二,俱生缘——令生起菩提心;

第三,其因——种姓普遍;

第四,具有为众生不舍弃轮回的体性;

第五,将一切众生摄为眷属,然后来度化。

就是这样的五个,从这样的角度来说的。刚才我已经说过了,但是嘉木样大师这样说的时候,我们还能分出一些主次来,有意思。

【道智摄义】杰尊巴云:道智支分有五:1、远离我慢魔障现前;2、近取因觉醒大乘种姓;3、顺缘发菩提心;4、道智本性;5、道智事业。

近取因唤醒大乘种姓,然后就是顺缘生起菩提心,然后是道智的自性、道智的作用或事业等五个部分。这是至尊巴大师所说,有一点点表法不同,但意思基本上是一样的。

【道智摄义】嘉木样云:道智支分界限,自未入道乃至佛地。直接开示之支分,自资粮道乃至最后续流。

杰尊巴及班钦云:界限,觉醒大乘种姓乃至佛地。

界限是从哪里到哪里呢?道智的支分是从未入道开始到佛为止全部都有的。因为这里面是因、体性、果,也就是道智的有些支分既是道智的因,又是道智的支分;有的又是道智的体性,又是道智的支分;有的是道智的果,又是道智的支分。所以说,最初是未入资粮道之前,从唤醒种姓开始,到最后成佛之间,全部都有道智的支分。

这里边显明所说的是从资粮道到菩萨最后有之间。为什么这里一定要说“显明的”这个词呢?因为嘉木样大师在立性相的时候说了(藏),就是菩萨相续的功德。成佛后,没有菩萨相续的功德,因为已经变成佛相续的功德了;第二,在未入道之前没有菩萨相续的功德。所以,这里边直显的内容是(藏)…,直摄的内容大概是这样,这跟色拉昧的克主丹巴达杰和嘉木样大师所说的一样。但是一般来说,道智的种姓的话是不需要的,是从未入道到结果的佛为止都有的。

按照至尊巴大师来说的话,他就没有说显明的宣说和非显明的宣说之别。他说:从唤醒菩萨种姓开始到佛为止。这样一来,实际还是未入道。(藏语辨析)他可能就不承认这个,是这样说的,这是微细的区别。

这些是第一品的道体广说当中令其隐暗等这个地方的内容,五个道支分讲完了。

道的体性和道的支分两个部分,其中道的支分一共有五个:第一、令其隐暗;第二、境决定;第三、普遍;第四、自性;第五、事业。那么直显示和正显示的正显示是什么意思?就是在《现观庄严论》的文字里面体现出来的这个,按照嘉木样大师和克主丹巴达杰所说的,必须是在菩萨相续当中的功德。这样一来,佛地和未入道者是没有的。一般道的支分,未入道至佛地之间都有的。这是十一法里边的第一个,简单地讲完了。

(3)狮子贤《明义释》关于道智五支分的教授

现在我们从《明义释》的角度来讲一下。

【释】若无圆满了知道智,则不能证一切相智,故说“道智”。

…若要了知种相智,或者若无道智…。(弟子:这里有一个重译:若无圆满了知道智,则不能证一切相智。我们这个学习资料里,《明义释》的文字作了一些调整。)我看一下你们调整好的那个。这个是这样的意思,我跟大家说一下:若未圆满了知一切道智,则不能了知一切相智,故说道智。和你们说的这两个一样吗?其实你们的字更顺一些是吧。可以了,就这样。

这就是承接。承接什么呢?它直接承接第一品种相智品。说,如果不圆满了解一切道智的话,就不能够了解种相智。那为什么这里面要说“圆满”二字?虽然种相智品里也说过道智,种相智哪里说起过道智呢?种相智所有的境几乎都是道智,包括十七资粮、趣入正行、铠甲正行、出生正行,都是道智,但是还不够圆满,那里面还没有完全说完,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你没有完全了知道智,就不能够证一切智,故说道智。这是承接。

接下来是偈颂:调伏诸天故,放光令隐暗,这是第一;第二、境决定;第三、普遍;第四、体性;第五、事业。

隐暗诸天光(支分1)关于这个,狮子贤是怎么解释的呢?

这里表明的是能生道智的所依。为什么说能生道智的所依?因为这里说了一个问题:

【释】谓为成就堪生道智,如来自性之光,隐暗诸天异熟之光,此为令知“唯摧我慢,相续方生证悟”,故由侧面诠说所依。

“唯一堪能生起道智性故,如来自性光明令诸天等的异熟光明成隐暗者,是为了知唯灭我慢之相续中方能生起证德故作。是故,论中是诠所依。”这个地方说的是所依——所依的补特伽罗。所依的补特伽罗需要什么呢?需要调伏我慢的相续。那么调伏我慢的相续以何而表呢?比如说,佛的自性光明使一切诸天的光明隐暗,用这样的种种方便,令所有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的、具有七种我慢的补特伽罗调伏内心的傲慢,令他们成为能够生起道智的容器。这里说的相续中能够生起道智的容器是谁?就是所依的菩萨,这是其一。第一个问题就说完了。

境决定(支分2) 然后有一句非常简短的话表明这个:

【释】此复唯是已发菩提心者,故说“境决定”。

此复唯是已发菩提心者故,彼境决定。什么样的人相续中能生起道智呢?只有已经生起菩提心的菩萨相续中才能生起。也就是说,要在相续中生起道智,必须是资粮道圆满,而且加行道的世第一法的下品、中品、上品皆圆满的菩萨相续中才能够生起道智。所以,境唯是菩萨,这叫境决定。

普遍(支分3)(藏)这个讲的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所以最终皆能成为佛的意思。

【释】宗(圣解脱军《光明释》)说“三乘建立是密意说而非真实”,则一切士夫究竟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是故,已离欲者(声缘阿罗汉)及彼相违(未离贪欲)诸瑜伽师,为得佛位,应修道智。故说“普遍”。

(注: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否究竟三乘,阿罗汉无余涅槃是否相续中断。)

宗说,这里面的“宗”是指谁呀?宗,宗教的宗。究竟三乘的这种说法是有密意的,而非真实的这样的宗。比如说随理行唯识宗,《释量论》。这里的“宗”大致上指的是法称菩萨的《释量论》(注:后边将“宗”纠正为“圣解脱军”)。其实除了宗之外,教里面也有说的,比如《如来藏经》。《陀罗尼王经》汉文叫什么?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叫《大哀经》,也有《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有吗?对,就是类似于这样的,这个里面也说过。所以说,不仅仅是宗,但是不管怎么着,这里面说的是宗。

这个“宗”是谁的提法呢?我发现,印度人除了自己直接认许的宗派之外,对于自己认许的东西,经常会说宗。比如梵文的语法妙音佛母里,引用波尼尼呀、嘎啦吧之类的时候,他就会用“宗”。“宗说”什么什么…这样去叙述的。所以这里的“宗说”,应该主要指的是《释量论》之类的。说三乘密意。另外在《究竟一乘宝性论》里面,也说的是三乘密意之类的这个意思。

总而言之,一切众生毕竟皆当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觉菩提。故已离贪及彼相违诸瑜伽师,为得佛位应当修习道智性故,于彼普遍。“普遍”这个词就是这样出来的,证得无上正等觉菩提果位的这个,是故远离贪欲。另外,已经远离贪欲的阿罗汉,声闻缘觉阿罗汉也好,没有远离贪欲的普通大乘信众的修行者或者瑜伽行者也好,都最终会成佛。这里的“已远离贪欲者”是誰?声闻阿罗汉和缘觉阿罗汉,以及还没有远离贪欲者的普通众生,最终皆要证得佛陀果位,所以必将修行道智。因此,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而普遍。

说到这儿的时候,《辨析》和《总义》里面会出现这个问题,引用《释量论》的偈颂,否定三乘,否定断种姓和无种姓者,否定究竟三乘的这种说法有很多辩论,这个到时候在我们讲细说的时候再说。我曾经说过一次,专门通过《释量论》来讲,有五个发问,就是五个责难。以这样的门中,曾经讲过完整的一次,但是将来我们还会面临这个问题,因为这个地方引用了《释量论》的否定究竟三乘的说法。

说到这儿时候有个开玩笑的话,我问你们:究竟三乘、究竟一乘,不承认究竟三乘的,是不是都是大乘呢?比如说是谁?(弟子:小乘根本就不承认。)小乘中有一部分干脆就不承认大乘,所以,他也不是究竟三乘说。只有小乘里面比较认同大乘者和大乘里面的随教行的唯识宗,也可能包括中观的清辨论师等,都属于是承认究竟三乘者。

那为什么清辨论师也承认究竟三乘呢?其实,承不承认究竟三乘取决于一样东西——声闻缘觉阿罗汉无余涅槃的时候,是不是他的相续由此中断,他的识的续流由此中断,或者从此结束。如果承认无余涅槃的同时中断了他的意识续流的话,那实际上,他就承认了究竟三乘。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是不是究竟三乘或者一乘,不是靠嘴皮来说的,而是最终证得结果的时候,结果到底是什么样,由此决定是不是究竟一乘或者究竟三乘。佛经里面有的看起来似乎说了究竟三乘,很多,包括般若里面,有相似究竟三乘的说法。而且随教行的唯识派绝对不是随随便便地就承认究竟三乘,因为《般若经》中明确有说法,他解释这个的时候,就直接解释为究竟三乘。

但是归根结底,假如你承认有余涅槃的时候还有躯体,还有意识,无余涅槃我们这个躯体结束的时候,直接进入灭尽定的三摩地的时候,是不是色和识的续流由此终止?如果承认终止的话,你想承认究竟一乘也不行,为什么呢?你的识的续流到此结束了,那么你得到声闻阿罗汉的时候,已经从此结束了,自然也就变成了直接成为声闻阿罗汉者、缘觉阿罗汉者、佛者。而声闻阿罗汉者、缘觉阿罗汉者永远都不可能再恢复,因为他的意识续流已经终止了,没有了。没有了,就不可能再恢复了,彻底地就没有了。

如果承认意识的续流仍然存在,但是安住于完全没有一切感觉和知觉的灭尽地当中,但是识的续流仍然存在,还没有彻底地灭的话,还可以唤醒。因为他只不过暂时停止了他的意识的对外活动,但是他意识续流一直存在,可以再度唤醒。

那为什么我说清辨论师是究竟三乘者呢?因为他的《思择燃论》说起过这样的问题。在证明有来世的理论的时候,他说,除了阿罗汉无余涅槃者之外,凡是意识,皆有延续的续流,不可能间断的连续的续流。这个地方出现了一个问题:无余涅槃者就没有连续的续流。也就是说,自然就承认了究竟三乘。所以我说,清辨论师应该是承认究竟三乘的。

其实这个里面有几个问题是连在一起的:一切众生是不是皆有佛性,这是第一个;是不是究竟一乘,这是第二个;还有一个是声闻缘觉的无余涅槃是不是非中断色和识的一切续流的延续。这三个除了语言不一样、说法不一样之外,实际上是一码事。如果是的话,就是究竟一乘;如果否的话,就是究竟三乘。这都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在承认结果的时候就会有些不一样的地方。这是第三个。

体性(支分4)

【释】发菩提心者,穷生死际趣入饶益有情,非一切皆为断烦恼,即是“本性”。

说发菩提心之故,凡是轮回未尽,为利一切众生而安住于轮回,度化众生之故。道智的自性本身,不仅仅是为了断除烦恼而言的,也是为了度化一切有情,也就是不以断除烦恼为主。大概是这个意思。这里面有:发菩提心者,即是乃至轮回安住利益有情之性,故谓非一切种而断烦恼者,是其自性。

这个翻译有点不对哦,这里的“一切种”指的是什么?唯非一切时中断烦恼者。大概是这个意思。这里的“种”能说明白吗?意思就是说,不都是为了断烦恼,非一切皆为断烦恼。大概是这个意思。这就是这里所说的本性。

事业(支分5)(藏)他的作用或者他的事业是什么呢?

【释】其次,具如是本性之事业者,不证住实际,由般若及方便善巧,周遍摄受未摄有情等。故说“事业”。

其次具有如是自性之事业者,谓不现证真实边际,或者证住实际。也就是说,真实边际能证得的时候也不去证。为什么?因为八地菩萨以上,能证真实边际,然而为利众生之故,不证真实边际,直到断除一切所知障和烦恼障才证住实际。这是第一。第二,智慧与大悲具善巧之故,为摄有情能遍摄受故,度化一切有情。

这样,道智支分的部分就已经讲完了。

2、知声闻道之道智(1)克主丹巴达杰释知声闻道道智

现在说一下道智的体性。

分三个部分:一是知声闻道的道智;二是知缘觉道的道智;三是知菩萨道的道智。

知声闻道的道智在谁的相续中拥有呢?唯在圣菩萨的相续中拥有。非圣菩萨者不具有知声闻道的道智、知缘觉道的道智和菩萨道的道智,都没有的。有一切智,但是没有道智。所以说,般若中有句话,你们还记得吗?凡是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一切道皆应了知,皆应生起,因此而作什么什么事业等等。这是《般若经》里面有的。

这里所说的是菩萨道…,佛经里面说的是佛道。实际上是除了名字的区别之外,趣往佛的道,从这个角度所说的。这个是趣往佛的因的菩萨道,名字的取法不一样,实际上指的是一样的内容。所以,道智有知声闻道的道智、知缘觉道的道智、知菩萨道的道智三个部分。

【道智摄义-克主丹巴达杰】第二具支分之道智有三:知声闻道道智、知独觉道道智、知菩萨道道智。

这里,这样的知声闻道的道智也好、知缘觉道的道智也好、知菩萨道的道智也好,这三个都具有前面所说的五种道智的支分。具有这样的支分的三种道的道智。

首先说知声闻道的道智,两个部分:这里说一个果和一个因。

首先说知声闻道的道智的体性是什么;第二讲的是能够引发声闻道的顺决择分是什么。顺决择分就是加行道——暖、顶、忍、世第一法,四个加行道是四顺决择分,而这四顺决择分就是这个里面说的生起知声闻道的道智的因。

首先圆满修行道智的方便,在《根本颂》里边说:

【颂】道相智理中,由诸四圣谛,行相不可得,当知声闻道。

就是说,知声闻道的道智,对声闻道如何修行呢?回答就是说,以四圣谛十六行相,佛教字典里边也有。好,你看,苦圣谛、集圣谛、灭圣谛和道圣谛。

苦圣谛的四个行相:一无常、二苦、三空、四无我;集圣谛的四个行相为集、因、缘、生;灭圣谛的四个行相为静、灭、妙、离;道圣谛的四个行相为道、如、行、出,这样的十六行相。

【道智摄义-克主丹巴达杰】复次,须应了知如何修习声闻道,以由发心、回向、谛实不可得慧三门,须应修习四圣谛之十六行相故。

那么这样的十六行相与声闻独觉有所不同:第一、发心不同,由大乘菩提心所摄;第二、回向不同,为利一切有情众生;第三、体性不同,了知不可得。以三种智慧所摄的门中去修行四谛十六行相,这就是加行道当中修行的内容。大乘菩萨在加行道中的时候,以这样修行的内容而生起的道智,就是知声闻道的道智。

(藏)这个里边讲的是菩萨在加行道当中,暖、顶、忍、世第一法四个当中修行的内容就在这个里面表现的。

【颂】圣声闻道中,1、由色等空故,空无别为暖,

这是暖位当中的修行。

2、由彼无所得,许为至顶位,

这就是至顶的部分,顶位。

3、忍位于色等,破住常等理,

这就是忍位。

4、依于十地等,由广说无住,即名第一法,

也就是世第一法位,就是第四位。

由佛以现智,不见诸法故。

【道智摄义-克主丹巴达杰】现证圣声闻道,须以彼因四顺决择分为前行,

要生起这样的了知圣声闻道、现证圣声闻道的道智者,其因一定要有四个顺决择分。何等顺决择分?

1、暖:以义共相理,通达色等诸蕴与彼等空性,体性无别,初得此慧,由义共相理通达无常等十六行相,是为“暖”;

色等一切蕴之上的空性和无二无别的义总上了知的智慧所摄的无常、苦、空等十六行相的义总,了知为空性的智慧,是暖位。为什么是义总?因为不现证。他虽然是暖位的菩萨、加行道的菩萨,虽然由修所得的门中了知空性,但是他并没有现证。现证空性的话,只有见道才能够。所以说这个里边是从大体上或者义总上了知的,这是暖。

2、顶:彼诸色等,胜义了无所得,通达如是之慧,已得增长,许为“顶位”;

色等一切法之上胜义不可得的这种证悟的智慧,增长到极致的时候,就达到了顶位。顶就是达了极致的意思。

3、忍:于彼色等,破以谛实可得之理若或住常若住无常,如是得忍,是为“忍位”;

于色等之上,遮止常、无常等谛实有的一切智的能够堪忍,获得这样的忍位。

4、世第一法:依于十地等,经中广说胜义无住,为由义共相理通达无我之慧所摄持,名“世第一法”。如是四种须为前行故。

能执的十地等,胜义不可住的道理从佛经当中所广说的内容,说无我,义总上了知的智慧所摄,为世第一法的修行。

这样有四个顺决择分,四顺决择分。

问:何故谛实无所应住?

答:量士夫以不可得正因证成:“若法谛实有所应住,佛以现智,须应见彼,然未见故。”如是结合四加行。此中直接开示之加行道,是通达空性之加行道,知声闻道道智之因顺决择分,是间接显示为主之加行道。

为什么一切生住灭等,或者所住者,不真实或者无有谛实呢?因为佛未曾现证一切法真实安住之故。如果一切法谛实有或谛实而住的话,佛一定能够观察到,然而佛未曾观察到,就证明一切法自性无有。有具量的士夫未得见之故,一切皆谛实空,这样的有暖、顶、忍、世第一法,配合于这样的世第一法。

此中直接所宣的内容是什么?通达空性的加行道,因为知声闻道的道智的因的加行道,但是间接也宣说了声闻的顺决择分,或者声闻的暖、顶、忍、世第一法,也间接地宣说了。这就是它的因,知声闻道道智的因的部分,四顺决择分。

这个里边说到知声闻道的道智和它的因的四顺决择分、知缘觉道的道智和它的因的四顺决择分,都说了,但是唯有菩萨的时候,没有说能够引发知菩萨道的道智的四顺决择分。为什么?因为第一品的时候,有四顺决择分里边的所缘、行相、因、摄持、分别心,广为宣说了证得知菩萨道的道智因的顺决择分,这在第一品的时候已经说完了,所以在这个地方没有说。但是知声闻道和知缘觉道的道智的因的修行的顺决择分在这里边说了,这是作为前面已经说过的四顺决择分内容里边的补充部分,知声闻道的因的顺决择分、知缘觉道的因的顺决择分等等。

以发心、回向、谛实不可得慧所摄持,由此三差别法,而较声闻基智殊胜之现证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之基智,是为摄受声闻种姓而应了知之知声闻道道智。

圣菩萨相续当中的知声闻道的道智,有三个殊胜的法而殊胜于声闻缘觉道。何等三个法?一个是由殊胜无上菩提心所摄,这个是声闻的一切智所没有的;回向为利众生而求证菩提的无量的回向,这是声闻的一切智所不具有的;第三个是了知这一切道不可得的空性,或者无谛实的空性的智慧,这也是声闻的一切智所不具有的。所以,与具有这样的声闻的基智相比,更加殊胜的以四谛十六行相为所缘,而现证的这样的道智或者一切智,是为摄受声闻种姓之故,必须要了知的知声闻道的道智。也就是说,此中所说的能表道智的十一法里边的第二——弟子,知弟子声闻道的道智部分。

(2)嘉木样、杰尊巴大师释知声闻道道智

【道智摄义-嘉木样】知弟子声闻道道智分三:性相、分类、界限。

按照嘉木样大师的这个说法,就是知声闻弟子道的道智,分成为性相、分别及其界限三个部分。首先性相是什么?

为摄受所化声闻种姓,缘于四谛随一所缘,随一现证无常等十六行相,如是安立而住声闻证类之大乘圣者现观,是知声闻道道智性相。

目的,为了摄受声闻种姓的弟子之故;所缘,为四圣谛之上;性相,现证无常等十六法的门中安立的属于声闻类证悟的或者类属的大乘菩萨道,或者菩萨的证悟是知声闻道的道智的性相。

我再跟你说一遍:为摄受声闻种姓之故,缘四谛中某一而现证无常等十六门中安立的属声闻证悟类属的大乘菩萨的智,是知声闻道的道智的性相。这是嘉木样大师说的。

至尊大师这个地方有一个说法就是:

【道智摄义】杰尊巴法幢云:彼与住声闻证类之大乘圣者智同义。

属于声闻证悟类的大乘圣者智。是一个意思。

刚才前面的那个也要加一个“大乘圣菩萨智”。

【道智摄义-嘉木样】依行相分为十六种;依道分为自之见道、修道、无修道三种。

如果要分的话,从行相的门中来说要有十六。为什么有十六?因为四谛十六行相嘛,总共有十六个。如果要是从道的门中分,有知声闻道的道智的见道、修道、无修道三类。

界限:大乘见道乃至佛地。若依《金鬘论》等诸论著,谓大乘资粮道乃至佛地。

界限是从大乘见道至佛地。这是我们《心要庄严疏》为主的大多数的说法,按照《金鬘论》的说法,恐怕就不是这样了。按照《金鬘论》的话,应该是从资粮道开始说起。

【道智摄义-初品论体】第一品广说论体中,颂曰:“弟子……”

(藏)这个是在第一品里边广说论体的时候,有一个叫“弟子”,就是这个字的含义。若依《金鬘论》,是从资粮道至佛地。

(3)狮子贤《明义释》释知声闻道道智

关于这个部分,按照《明义释》的说法是这样的:

【释】如是已说所依等,道智分位应圆满一切道,故说声闻道。

(藏)这个是承接。如是已说所依等,这个“等”里边,刚才说包含着四个,道智性时必须圆满一切道故,声闻智道就是知声闻道的道智,是什么?声闻道。

【颂】道相智理中,由诸四圣谛,行相不可得,当知声闻道。

这个部分就是这样。那这是什么意思?

【释】(依原藏文译,宗大师谓此译文有错):

此中苦谛,如其次第,谓无常、苦、空、无我,即彼诸相寂静之四行相。

तत्र दुःखसत्यस्य चतुर्ण्णां यथाक्रमनित्यदुःखशून्यलक्षणानात्मतलक्षणशान्ताकाराणां

(依梵文译:)此中苦谛四种,如其次第,谓无常、苦、空相无我、彼相寂静之行相。

其中,苦圣谛按照次第,为无常、苦、空、无我,彼等行相寂灭之四种行相。

集谛,谓因、集、生、缘之体性,病、痈、箭、疮(अघ,སྡིག་པ་)之行相。

如云:“为厌离、离欲、寂灭而趣入”,各于苦谛、集谛,厌离相之体性,谓逼切、败坏之行相;离欲体性,谓变动、速灭之行相;寂灭体性,谓可畏、有疫、有疠之行相。

这个是集圣谛的部分。就是说,集谛之因、集、生、缘体性,即病、痈、刺、罪人等相,谓云“为厌离、为离贪、为灭除故,为入故”,彼等集谛者,彼等别别厌离行相之他方,及坏灭有法之相体性及离贪体性,摇动与坏灭等相。这个部分是集圣谛部分的四个行相所说的。然后就是灭圣谛的部分:

灭谛行相中,灭之自性为“无我”;[静即]“寂静”;妙相体性为“远离”,离相为“空、无相、无愿、无作”。

灭圣谛的这个是灭自性无我,以及息灭,妙以及远离和出生的性相的空性、无相、无愿、无有作行等等的清净等四。灭谛行相中,灭之四行相为自性无我;寂静;妙相体性为远离;离相为空、无相、无愿、无作。

道谛行相,谓道、如、行、出。

在道圣谛方面,就是道、如、行、出等等行相等,体性不可得中,在道智分际的声闻众道,皆为菩萨应圆满了知者。大概是这个意思。此说如是等道智声闻道,菩萨应该如是遍知,这就是道智。这就是声闻道的体性的部分。

【释】遍知四谛,是以通达顺决择分为其前行,故说道已,当说顺决择分。

前面已经说完了四谛十六行相的这种知声闻道的道智体性之后,这样的了知四圣谛者是以顺决择分的了知为先行,方能够生起这样的知声闻道的道智。所以,说完了知声闻道的道智之后,要说其因的顺决择分。

谓色等诸蕴各自性空,是诸空性互无差别暖;色等如前,悉无所得顶;如是“不住色等若常若无常”,破有所得而住之理忍;何以故?量士夫以不可得正因证成“如来现证圆满菩提,不见诸法”,故“广说不住极喜地等”世第一法。

声闻道的顺决择分是什么?这个里边首先是说,圣者了知声闻道,其中苦谛如其次第:无常、苦、空、无我,彼等性相寂灭之四种行相。灭谛之因、集、生、缘体性…现量了知圣者声闻道,需以顺决择分为先,于时通达无常等十六行相的义总,出以通达空性义总之慧而摄持为暖。

色等诸蕴各自性空,是诸空性互无差别,这大概是暖的意思。

色等如前,悉无所得,这个大概是顶的意思。

如是“不住色等若常若无常”,破有所得而住之理。这大概是忍吧。

量士夫以不可得正因证成“如来现证圆满菩提,不见诸法故”,故“广说不住极喜地等”。这就是世第一法。

由此诸行相,如其次第,于谛所缘,生起顺决择分。

就是以暖、顶、忍、世第一法的次第而生。

3、知独觉道之道智(1)克主丹巴达杰释知独觉道之道智

现在是道体之二,知独觉道之道智。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是所依的差别;第二是如何了知其独觉道之理;第三是其因的顺决择分。大致分三个部分:一个是生起独觉道的所依是什么样的;第二个是怎么样生起知独觉道的道智;第三是生起独觉道道智的因的四顺决择分又如何。这样的三个部分。

首先讲所依的时候,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是正说所依的差别法;第二是断诤。

首先正说所依的差别的时候,偈颂当中说(藏)。

这个里边所说的是正说生起独觉道的道智差别者。

【颂】自觉自证故,亦不依他教,是故当宣说,麟喻智甚深。

【道智摄义-克主丹巴达杰】自觉之阿罗汉,于最后有时,不依他教,以不待阿遮利耶,自证菩提故。

麟喻智有法,当说较声闻证悟甚深,以若声闻,由言诠说法之果相通达者,不能了达,具足以身说法而证悟甚深故。

独觉道的阿罗汉在浊世的时候,不需要依靠他人给他讲证得独觉菩提的道路,而彼等法不依靠当时的阿阇梨等,由自行能够证悟独觉菩提。所以麟喻般的独觉的智慧比较声闻的智慧更加甚深。为什么?不像声闻依靠语言来宣说妙法而了知,仅仅以身体的姿态等等方式来说宣说正法,具有如是等甚深证悟之故,这就是自觉,指的就是独觉。自觉自证故,在浊世的时候不依靠他阿阇梨,不依他教证,就是不需要依靠他人的教化,是故当宣说。麟喻与声闻相比,智慧更加甚深。这个说的是所依的差别,缘觉道的所依差别。

【颂】若谁于何义,欲闻如何说,于彼彼彼义,无声如是现。

【道智摄义-克主丹巴达杰】自觉佛虽无言声,然于说法亦不相违,若有化机,于所证义,欲闻如何相,即于彼彼,虽无言声,然现如是彼彼之义故。

就是说独觉阿罗汉虽然在宣讲佛法的时候,没有声音,但是所化的众生想知道什么、根器如何等等,他能够根据对方的根器,知道所求的内容,欲闻的内容,对此想要的相应的内容,以没有声音的身体的变化等等方式而令对方圆满了知,这就是了知之理。

如何了知知独觉道之理,前面这两个一个是证体、二个是断诤。说没有声音,你怎么可以讲?他说不要紧的,虽然宣讲佛法没有声音,但是他宣讲的时候,对方想知道什么,他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模样,以这种方式来宣讲佛法,使对方完全能够了知,所以没有过患。这就是断诤的部分。

现在讲的是第二个,独觉道的道智如何了知的部分。

【颂】远所取分别,未离能取故,当知由所依,摄为麟喻道。

所谓的麟喻道其实很简单,就是断除了所取的分别心,但是没有远离能取的分别心。为什么?因为麟喻的修行者,他只断除了所取之上的分别心,但是仍然认为能取的知是谛实有的。所以说,这样的人称之为独觉的修行者。所修的这样的道,称之为独觉道。

【道智摄义-克主丹巴达杰】麟喻道有法,当知由具三差别法所正摄,1、已断色等外境所取分别故,2、未断执色识等实有能取故,3、由依种姓之所依,当知如是差别故。

知麟喻道的菩萨道的道智是什么?具有三种差别。何等三种差别?一个是发殊胜的菩提心,因为它是大乘菩萨相续中的道智,所以说是殊胜菩提心所摄;二是殊胜的回向;三是不可得智的空性理。由此三种智所摄这样的智,就是知独觉道的道智,就是道智。

是故,此中现证余直接所示之执色实有空之智,即是彼,此名独觉道。独觉相续中有者,是依彼六处法性;菩萨相续中有者,是依彼之自性住种姓。

那么何为独觉道?对所取的一切色等法之上,断除了一切分别。就是说,断除了一切执于外相的分别心。但是,把执持色等的智慧,或者执持色等的识执为谛实有,这就相当于唯识宗里边所说的空性。心虽然是谛实有的,但是所执的一切法无有真实,一切都是内心所现。所以说,色与能取所取无二的空性,大概是能取所取无二的空性,这个里边所指的是这个,对能执色的智仍然执为谛实有,属于是独觉类的智慧。此中正式所说的是能取所取无二的空性,现证这样空性的智慧,按照瑜伽宗中观自续派来说,是成立这样的。对中观应成来说,没有这样的能取所取无二的空性,但是,对中观自续来说,仍然是存在这样的能所无二的空性。现证能取所取无二的空性的智慧,为这个里面所说的知独觉道的道智。对于这样的能所无二的智,称之为独觉道。为什么?在独觉的相续当中,以六处等之故而了知,菩萨相续当中的能所无二智是依于自性住种姓而生。

此分别所摄之基智,虽依安立之所依立为独觉道,然菩萨相续亦可生起,故菩萨了知独觉道之理,不应了为以眼观色之理。此中主要所示,是知独觉道之道智。

由这样的证悟所摄的基智或者一切智,从安立门中,可以安立为独觉道。然而,在菩萨的相续当中也是生起的,所以菩萨相续当中所生起的现证能所无二的慧,称之为知缘觉道的道智。也就是说,此中主要讲的是知缘觉道的道智,而并不是独觉道本身,然而间接地也解释了独觉道本身。

现证独觉道,须以彼因四顺决择分而为前行。

那么引发这样的知独觉道的道智的因——顺决择分如何?

【颂】开阐假法性,无违相为暖,

也就是说一切法,一切外法假名安立和体性空是不相违的,了知这样的相,为暖。

顶由达色等,无减等所显,

忍由内空等,不执色等故,

忍由内空、外空、内外空等等方式,不执色等,为忍。那世第一法是什么?

色等无生等,相为第一法。

就是这样的四个,暖、顶、忍、世第一法。这个里边,克主丹巴达杰是这样的解释:

【道智摄义-克主丹巴达杰】

1、暖:虽证无境无有,然不相违名言假立之法性,而开示色等之相,为“暖”;

虽然了知一切外境法谛实空,但是,假名安立的法和谛实空,无有相违而宣说色等法的行相,为暖。

2、顶:色等外境,由无减等所显,为“顶”;

所谓的至顶是什么?色等法一切外境无有障碍等故,为至顶。

3、忍:由证内空等,不执色等外境,故为“忍”;

由内空等修行证悟故,色等不执于外境等故,为忍。

4、世第一法:色等外境具有无生等相,为“世第一法”,须以此四为先行故。

色等外境无生等行相的了知,为世第一法,这样的内容。

以此诸相次第而于四谛所缘生起顺决择分。

断除色等外境所取分别,未断执色识等实有能取,于此之上,由发心、回向、通达空性之慧三者故,而较独觉基智殊胜之基智,是为摄受独觉种姓而应了知之知独觉道道智。

(藏)这个里边说,所取的色等一切外境的分别心已经断除,但是,执色的识等等能取的一切仍然执为谛实有,未断的。由发心、回向、空性慧所摄的知独觉道道智与一切智相比的话,更加殊胜,此为摄受独觉类型的众生之故,所生起的知独觉道的道智所表的第三法。也就是刚才所说的第一法是道智的支分;第二法是知声闻道的道智;第三个所表的法是知独觉道的道智。现在已经说完第三法了。

(2)嘉木样释知独觉道之道智

嘉木样大师把知麟喻道的道智分成为性相、分别或者分支、界限三个部分。

【道智摄义-嘉木样】为摄所化独觉,由缘十二处所缘,而断除外境所取相,以此现证分所立住独觉证类之大乘圣道,是知独觉道道智之性相。

首先是什么?为摄受所化的独觉弟子,而所缘为十二处。所缘十二处当中,断除一切外境谛实有的分别心的断除的,或者外境,空性现证的门中所安立的属于是独觉类证悟的大乘圣道,为知独觉道的道智的性相。

分为三种:见道、修道、无学道。

分成为见道、修道和无修道三个部分。

界限,大乘见道乃至佛地。

界限是从大乘见道至佛地为止。

【道智摄义-初品论体】第一品广说论体中,颂曰:……麟喻道。

这个的表达是什么?第一品的论体广说的时候,有一个叫麟喻道,这个里边所说的叫麟喻道,也就是第三个。

(3)狮子贤《明义释》教授知独觉道之道智

《明义释》关于这个是怎么解释的?

【释】声闻道后,理应即说独觉道,然有疑云:“此等如何胜出声闻?以何异于彼等之道?”故先释疑,成立超胜。

他说,说完了声闻道之后,理应宣说独觉道。所以说,若念较诸声闻彼等如何超胜,何以彼等之道别别而有,为释如是之疑故,暂说成立其超胜者。先说的是独觉道比声闻道如何超胜的道理,是先说的。这个就是前面所说的所依的部分。

【颂】自觉自证故,亦不依他教,是故当宣说,麟喻智甚深。

【释】谓具二种差别:一者[行道差别],教云:“诸声闻众,须依他教,证自菩提,亦说言诠之法,而令余等趣入善法。”

这个里边有二个殊胜。这个里边的“教云”的“教”是什么?应该是佛经。一旦说起“宗”的时候,肯定不是佛经的意思;一旦说起“教”的时候,一般指的是佛经。佛经是怎么说的呢?说:诸声闻者,观待他教,能证自果菩提。即声闻依靠他人来教,他学习,才能证得他自己的声闻菩提。声闻菩提就是声闻阿罗汉。于他亦言诠说法,令他入于善法也。除了声闻之外的其他的修善法者,也是通过诠说正法,令他入善法当中,来世投生为人天安乐等等。这个里边所说的“于他”的“他”,指的是大概是《楞伽经》里边的人乘、天乘之类的。声闻乘、缘觉乘、菩提乘,其中的人乘、天乘之类的,都是这个里边所说的善法,这个是一般的善法,这是教里边所说的。

诸独觉众,往昔已作听闻等故,不依他教,自证自之菩提,故彼不须佛等教授。

那么独觉到底是怎么回事?就不是这样了。诸独觉众,往昔已行所闻等故,独觉过去所造的善资粮以及听过佛法之故,到了独觉加行道之后,不依赖于他教而由自能(藏)…是这样的,加行道以上,就不依赖于他人的说法,能够通过自己的记忆求证菩提,大概这是与声闻不同的第一个殊胜。声闻比如说,前世修资粮道或者加行道的话,来世还得继续依止善知识,继续听法,然后继续修行,才能证得的。而唯有独觉,如果前世达到了这个之后,来世他就不需要依赖他人听法,而是直接趣入。

二者,若由言诠说法,令诸听者通达说者慧力,彼等以自得慧力,无声说法,令诸余众入十善等,故其智慧非彼能了。

另外还有一个功能是什么?他对他人讲法的时候,不需要用语言来宣说,而是通过身体的种种神通变化,来使对方断除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绮语、两舌、贪、嗔、邪见等等的十不善。断除十不善、修十善等等。独觉就能够做到这个。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麟喻独觉的智慧甚深于…,与声闻的阿罗汉相比更加超胜。是这样的两个。

又念:“云何无声说法?”为除此疑,

那么有人就想了,独觉既然不需要发出声音也能够宣讲佛法,到底是怎么讲的呢?有这样的疑问的时候,他就有一个回答:

【颂】若谁于何义,欲闻如何说,于彼彼彼义,无声如是现。

【释】未寻未伺,不说言词,是故言诠即是散乱,复令相续错乱,故菩萨如是发愿:“愿我成佛,无声说法。”故与佛同。故独觉位时,亦由发愿等力,虽无言声,然谁于何义,欲闻如何相,于其识中,即现如是相义,故名无声说法。“说法”词义,谓“如是所诠之法,能于听者识中善为建立生起”。

这就是回答。(藏)那么这个到底是怎么做的?他说,若不依细观察,未作寻思观察则不能言,故言诠者是为散乱。就是通过语言来说,很容易引起散乱,由此心乱,导致心乱。故菩萨发菩提心的时候,如是发愿:愿成佛后,虽无言诠亦能说法。菩萨发心的时候,就曾经发愿:我要成佛的时候,虽无言诠也能说法,这样发过愿。独觉同佛之故,其独觉也叫自觉或独觉佛,独觉位时,亦由愿等力故,由前面所发的愿力之故,虽然没有声音,但也能够使对方了知其内容。若谁于何之义,比如说,有什么样的人,想知道什么样的意思,让明白、让了知的时候,以如何的行相,非常真实的,即于想知道的对方心中,以如是相而显现这样的他想知道的内容的义理,因此名无声说法。所谓的无声说法,就是不管用什么办法,让你知道你想知道的内容。

我也会无声宣法,比如说我很生气,满面通红,虽然我什么也没说,你就知道了我不高兴了。开玩笑。我面带笑容,很高兴,虽然我没有说什么,你就知道我很高兴,诸如此类。独觉他有一个通过神通变化,你想知道什么,想问什么内容,通过他的神通了知之后,再通过他的肢体形象或者变化之类的方式,能够让你最形象地了知你想知道的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叫做无声说法。

说法音声之义,谓即是于听者心中极令生起建立所说之法也。所谓的说法之音,无声如是现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不是一个声音的意思,而是你想知道什么,他能够通过某一种其它的办法,让你如实地了知,让你非常明确地了知。

【释】如是已说超胜,诸超胜者道唯是超胜,故说正独觉道。

如是说完了超胜,唯是彼超胜道成超胜故,正说独觉道。那真正的独觉道是什么?

【颂】远所取分别,未离能取故,当知由所依,摄为麟喻道。

【释】谓于独觉道,唯修所说四谛,如其诸事,修缘起故,断除所取义分别,未断能取义分别,及由独觉乘所摄之所依差别法,通达具足如是超胜之法,是菩萨所应了知,然非当知一切相,此即独觉道。

证知于独觉道,唯修所说四谛,如其诸法修缘起故,而于所取能取之义分别如其次第断与未断。断是什么?所取的外境之上的执著已断;未断是什么?能取智的谛实执的执著未断。由独觉乘所摄,这个就是第三个,所摄的能依的法就是独觉道,所依差别故具超胜之法,即是菩萨所了知的独觉道。然非了知一切种者,不是一切种,而是独觉道也。这样的智,就是知独觉道的道智。

那么这样的独觉道由何而生呢?其因就是四顺决择分。

【释】若得顺决择分,即生所说之道,故说顺决择分。

其因就是四顺决择分所说的,独觉道的顺决择分。

(藏)这个就是四个,两句两句一个。

【颂】开阐假法性,无违相为暖,顶由达色等,无减等所显。

忍由内空等,不执色等故,色等无生等,相为第一法。

【释】谓开示色等诸法,名言所生,唯是假立,无违法性;

与色等法名言所生假立法性无有相违而为开示,这就是暖。

修学胜义之上,色等无增无减等义;

修学色等于胜义中无有增减等义,为顶。

体性空故,由内空、外空等故,不执色等;

体性空故,遍不执著色等内外等空,为忍。

不对呀,…不执著色等内外空…,体性空故,于色等之上内外空故,这个不是不执空性,是由知内外空之空性而遍不执著。色等空性故,色等之上…其实我们好厉害,一口气就把三个都说完了。这样说能听得懂吗?(弟子:这样听…不如手里有材料先看…。)

我就想通过《明义释》,先从头到尾把它说一遍。为什么?其实很简单:第一、道智支分有五个。第二、知声闻道的道智。第三、知独觉道的道智。第四、知菩萨道的道智,首先是见道,这就变成第四个。第五、先说修道的作用或者功德,然后修道分成有漏修道和无漏修道两个部分。其中第一个,有漏修道有三个:胜解修道、回向修道、随喜修道。其中胜解修道是第六个。胜解修道的功德——赞扬、侍奉、称扬,这三个算是一个,是第七个。第八是回向修道。第九是随喜修道。然后无漏修道有两个:第一是引发修道、第二个是最清净修道。这就是十一个了。

我想先把这个关系梳理起来,然后就往里边装东西,这就相当于先有个书架,然后就可以往书架里边慢慢地放东西了。如果先没有把这个事说明白,不把整个构架说起来的话,就觉得好象是什么都知道、但是也什么都不知道的感觉。

所以说,我现在需要一个东西,我今天给大家讲的有一个内容——能表修道的十一法。大家要记住:第一是道智的支分;第二、知声闻道的道智;第三、知独觉道的道智;第四、知菩萨道的道智里边的见道;第五、修道的功德或者作用;第六、有漏修道之一的胜解修道;第七、胜解修道的功德;第八、回向修道;第九、随喜修道;第十、无漏修道的第一——引发修道;第十一、最清净修道。

那么说起来,道智支分有多少?五个,第一是调伏我慢;第二是境决定;第三是普遍;第四是自性;第五是事业。

知声闻道有两个部分,第一是知声闻道的道智的体性;第二是能够引发声闻道的因——四顺决择分。

独觉道有三个:第一是生起独觉道的所依的补特伽罗的超胜之处;第二是独觉道的体性;第三是引发独觉道的因的顺决择分。

那么顺决择分有多少?暖、顶、忍、世第一法,四个。

好,现在我觉得你们好象是真的懂了一点了。

刚才最后的一句话我们还得说一下:

【释】色等无生无灭等,由是行相,如其次第,于四谛所缘,生起顺决择分。

色等无生灭等,以此诸相次第而于四谛所缘生起顺决择分。

这个里边,“色等无生灭等”就是世第一法。

接下来就是知菩萨道的道智。现在你们是不是有一点心里明白这个框架了?

我们今年希望能够完成道智品,这样首先必须要把这个十一法搞明白。

我们现在再想回忆一下:种相智的十法是什么?第一是发心;第二是教授;第三是顺决择分;第四是所依的种姓;第五是十一所缘;第六、三所为。然后是正行的部分,正行有四:第七甲铠正行;第八趣入正行;第九资粮正行;第十出生正行。

发心有几何?有二十二个,如地、如金等,总共有二十二个。

教授有几何?十个。修行的二谛教授;诸谛的四圣谛教授;三宝教授。然后精进有三个:不耽著精进的教授;不疲倦精进的教授;持圆满道的精进教授。然后是五眼的教授;六通的教授;见道的教授;修道的教授。

这个地方有二十个僧伽。这二十僧伽是从哪里来的?从僧宝里边来的,僧宝的广说。

然后是十三种姓,种姓有十三个。就种姓的体性而言,有自性住种姓和能增种姓。能增种姓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习所成种姓,自性住种姓叫自性住种姓。包括玄奘译本《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里边都说的是习所成种姓。习所成种姓和自性住种姓是这样。

然后所缘是十一;所为三个。然后甲铠正行总共有三十六个;趣入正行九个;资粮正行有十七个。资粮正行里面专门特意说的,在《现观庄严论》里边有几个?有地资粮一个。智资粮在《现观庄严论》里边并没有细说,是《明义释》里边细说了,但是那个里边没有。还有一个是对治资粮。那《明义释》里边加了一个智资粮——十八空性或者二十空性。我们这个色拉昧扎仓有几个特殊说的?加上陀罗尼资粮。那我们讲的时候,还加了福德资粮,一百二十个三摩地的福德资粮。变成四个了。那出生有几个?有八个。

好,我看你们好象是真的明白一些了。你们知道为什么需要明白这些吗?你们把印的《般若经》的内容…,一定要把这些内容和玄奘翻译的《第二会般若》和《放光般若》等,一个一个相结合,把《现观庄严论》里边的每一个内容,变成般若的相当于科判的时候,那你就是真的明白佛经了。你们知道《现观庄严论》庄严什么呀?庄严《二万颂般若》、《十万颂般若》和《八千颂般若》。《十万颂般若》是哪个?玄奘的《第一会般若》,从第一卷到四百卷之间;《二万五千颂般若》是《第二会般若》;《八千颂般若》有好几个译本等等。所以说,把《现观庄严论》变成为庄严的时候,是拿这个去庄严般若,而不是你自己来庄严自己。

20140422-2

好,我们现在开始讲吧。昨天我们讲到了能表道智的十一法当中的第一个——道智的支分;第二、讲了声闻道;第三、讲了独觉道。这三个昨天我们已经讲完了。等一会儿来了色拉昧札仓的《总义》的时候,我们重新温习一下就行。

现在我们想说一下知菩萨道的道智。那么说到这儿的时候有一个问题,无论是从道智的角度说,还是从种相智的角度说,有一个大家必须要记住的问题,是什么呢?到底这个是从什么角度去说的,就是出发点或者角度,解释的角度是非常重要的。打个比方说,能表种相智的十法,是从境的门中表达有境的十法。什么意思?什么叫从境的角度去解释有境的十法?(弟子:就是讲佛了知哪些法,然后就知道佛有什么样智慧。)对,所谓的境就是佛所知道的二十二菩提心、十教授、四顺决择分、十三所依、十一所缘、三所为、甲铠精进三十六、趣入精进九个、十七资粮正行、出生正行八个。这是从佛的角度知道,而且由知道的门中,而且证得了,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证,最后证得佛陀果位。

那么道智,从菩萨而言是什么?是从见道开始要正式修行的内容。也就是说,不是从佛的角度去出发的。打个比方说,四顺决择分,作为菩萨来说是正式修行的内容;从佛来说,是完全明了或者了知的角度。从种相智的角度,是了知的角度;而从菩萨来说,是需要一步一步证得的角度。然而道智作为圣菩萨来说,不能说是一般的菩萨,而是作为圣菩萨来说,除了道智的支分之外,剩下的十个都是从证得的角度。当然道智的支分的部分,也是从菩萨应知道的角度来说的。

但是,说到这儿又有一个问题,声闻和独觉的道,声闻的四顺决择分和独觉的四顺决择分和见道都在这里说到了,是在讲知声闻道和缘觉道的时候。但是这样的道从菩萨的角度,是由知见观察而超越之修行。从菩萨的角度来说是这样的,是由知见观察而超越之修行之理,来知声闻道和独觉道的。但是从独觉道和声闻道本身来说的话,这样的四顺决择分又是什么?是他们自己应该修行的法。从声闻和独觉本身的角度来说,就像道智是圣菩萨正修行的内容一样,声闻弟子和独觉弟子以声闻道和缘觉道作为直接修行的内容,包括其中的四顺决择分等。所以这就相当于佛知一切菩萨的四顺决择分一样,这个地方,菩萨由知见观察而超越声闻的四顺决择分、独觉的四顺决择分。

这就是昨天的补充部分。

★以《般若总义》复习前两天的内容

现在温习一下昨天的从头到尾,把到菩萨道之间的全部读一下。读《般若总义》,因为《般若总义》里边读的话比较简单一点。

【义】二、释往趋一切相智之方便道智

分二:甲一、经论承启,

甲二、辨析。

甲一、经论承启

分二:乙一、已释一切相智,其后当说道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