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aper.jrkunshan.cn › resfile › 2018-03-01 › b03 › b03.pdf 推动文广新事业上新台阶...

1
截至目前,我市作家协会拥有 会员154人。其中,中国作家协会 会员12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29人,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12 人。国家一级作家5名,二级作家 5 名,三级作家 5 名。2017 年是晋 级上一级协会人数最多的一年, 被苏州市作家协会吸收新会员 8 名,有丁卫华、江浩、陆林根、郭元 珍、邵雪娟、邝立新、秦耀然、何玉 忠;被江苏省作家协会吸收新会 员 4 名,有邵卫花、刘军、褚福海、 魏丽饶。 据统计,去年,高巧林、陈益、 翟之悦、陆林根、褚福海等会员共 出版文学著作7部,全年获省级以 上文学奖11项。其中,黄劲松诗 歌获世界华语诗歌大赛银奖;高巧 林散文《闪烁在童年时光里的油 灯》获第三届金近儿童文学奖;韩 墨诗歌获第五届李白诗歌奖三等 奖;韩墨组诗《晒月光和晒稻谷》获 “中新 · 鸷山桃花源杯”全国散文诗 歌大赛二等奖;闻之诗歌《街雨》获 《山东文学》全国第三届“孔子文学 奖”;陈益散文《阳澄襟怀》获“寻 访沈周”全国散文征文二等奖、《项 脊之光—归震川传》获江苏省版 权局优秀版权三等奖;陆惠明散文 《父亲》获辽宁省第一届父亲节诗 歌散文二等奖;万芊小说《腐化墙》 获第十五届中国微型小说评选三 等奖、小说《赝画》获上海“北虹桥 杯”微型小说征文二等奖。 2017 年,全市作家共在省级 以上文学报刊发表新作600篇 首。其中,昆山诗人 2017 年在全 国 40 余 家 报 刊 发 表 作 品 400 余 首,包括《诗刊》《十月》《中国诗歌》 《诗选刊》《星星》《扬子江》《诗歌月 刊》《绿风》《安徽文学》《延河》《青 年作家》《山东诗人》《扬子晚报》等 国家级省级高端报刊。20 多名诗 人的近百首诗歌分别入选 2017 年 国内专业出版社的 10 余种诗歌选 本,其中不乏权威选本,创造了历 年之最。老铁、黄劲松、苏省、夏 杰、韩墨等诗人引起诗坛较大关 注。高巧林、万芊、翟之悦、朱闻 麟、李建、张寄寒、张雪芳、宗琮等 十多名小说作家在《小说选刊》《雨 花》《广西文学》《小说月刊》《天津 文学》《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 刊》发表小说作品 100 多篇,入选 年度精品选12篇。马昇嘉、高巧 林、盛永明、张寄寒、梁慧玲、贾顺 星、张其平等儿童文学作家先后在 《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东方少 年》《儿童文学选刊》《读友》等刊物 发表原创作品 50 多篇。秋石 5 万 余字纪实文学作品《寻找那个在延 安与毛泽东争抢名著碑帖的“任正 真”》刊于《中国作家》杂志第 3 期。 马丁 我市作协会员创作成果丰硕 2017年出版文学著作7部,获省级以上文学奖11项 本版由昆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协办 B3 文化昆山 2018/3/1 星期四 责编:吴阳辉美编:沈花英校对:朱海荣 特约编辑:万芊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围绕站位、视野、平台、团队四个关键词 推动文广新事业上新台阶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春节期间,锦溪古镇到处张 灯结彩,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欢天喜地的民俗表演、精彩的戏 曲演唱以及如织的游人,让古镇 变得格外热闹喜庆。从正月初 二到初六,文昌广场上热闹非 凡,锦溪多个业余文艺团队带来 了丰富多彩的节目,有舞龙、舞 狮、挑花篮、打连厢、腰鼓舞、扇 子舞等民俗表演,广场上的古戏 台也上演了精彩的沪剧、锡剧折 子戏,多个优秀经典唱段轮番登 场,演员们用歌声和舞姿,为新 春喝彩和祝福。 锦溪老街文艺活动室也开 展了非遗节目展示和江南民间 丝竹表演,极富江南特色的表演 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观看,让大 家感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艺术 享受。各种年味十足、特色鲜明 的民俗文化活动在锦溪古镇轮 番上演,除了营造浓浓的过年氛 围,也让广大居民和游客在欣赏 民俗特色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文 化的魅力,传承优良传统。 (锦 文) 民俗活动为锦溪新春添彩 1 月 30 日,主题为“歌颂新 时代,唱响新生活”的周庄镇“迎 新春”书画展在文体中心三楼艺 术画廊开展。此次活动由周庄 镇文联主办,周庄美术协会、周 庄书法协会承办。 周庄镇“迎新春”书画展得 到了周庄美术协会、书法协会及 广大美术书法爱好者的积极响 应。他们纷纷挥毫泼墨,佳作迭 现,经过筛选,共有 60 余幅书画 作品入选展览。这些书画作品 格调高雅、技术精湛。书法作品 内容丰富,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 话、古诗词、对联等;形式多样, 有行书、草书、隶书等。美术作 品以周庄为题材,极为传神地表 达出了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的 神韵,较好地反映出现阶段周庄 镇的书画水准。 (周 文) 周庄镇举行“迎新春”书画展 2 月 8 日,高新区迎新春歌咏 会举行。歌咏会以节日欢歌、家 乡赞歌、祖国放歌为篇章,祝福祖 国的繁荣富强。在新春之际,群 众文艺演员们为祖国母亲送上赞 歌。在活动现场,不仅能听到美 妙的歌声,还能看到书画界老师 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为现场的百 姓写春联,送“福”字。 (王晓云) 高新区举办迎新春歌咏会 2月2日晚,市文广新局 2017年度总结表彰大会暨迎春 联欢会在昆山大戏院圆满举 行。市文广新局班子领导、干部 职工以及区镇文体站站长等 500 余人参加晚会。 晚会首先由市文广新局局长 徐红生作新春致辞,他以PPT宣 讲的方式,紧紧围绕“站位、视野、 平台、团队”四个关键词,总结了 2017 年的成绩,展望了 2018 年 的方向。新的一年,市文广新局 工作“站位”要高,要深入学习党 的十九大精神,着力打造与昆山 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文广新事 业。 “视野”要宽,新闻舆论和文化 精品创作要紧紧围绕改革开放 40 周年展开,要着眼于保护传承中 华文化文脉角度,做好以600年 历史的昆曲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 化的传承保护,要根据市委市政 府的要求,认真组织启动《昆山史 纪》的拍摄工作,追溯昆山 6000 年文明史,贯穿古今、着眼当下、 启迪未来。 “平台”要广,要自觉地 把文广新局各部门、广播电视台工 作纳入到全市工作大局中去,突破 狭隘的部门观念,做大文化、做大 广电,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 抓手,推动公共文化设施与群众舞 台建设。 “团队”要优,落实市委全 会提出的“责任、创新、落实、清 正”,以“价值、奋斗、使命、奉献”为 内核,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先 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为昆山文广 新事业作出更卓越的贡献。 当晚的迎春会上演了精彩的 职工文艺演出,并对过去一年局 内的先进集体、个人及入职三十 年以上的老职工进行了表彰。 本次大会创新采用微信直 播与实时互动,初步展示了昆山 广电融媒体2.0版改革的成效。 截至2月6日,大会微信直播累 计观看人次高达 1.1 万。 新的一年,市文广新局将紧 密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与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 展工作,同心协力,奋发图强,将 昆山文广新事业推上一个新的台 阶! 局办 近日,我市群众文化学会召开 年度工作会议,总结过去一年全市 群文工作,部署今年群文工作。 2017 年,学会组织了“全民艺 术普及”征文活动,学会会员积极 参与,共收到论文稿件28篇。经 过专家的认真评选,共评选出一等 奖 1 个、二等奖 2 个、三等奖 3 个、 优秀奖10个。获奖论文中,既有 对昆曲、段龙舞等非遗项目和民俗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也有对地 方戏发展、书画普及、声乐辅导等 专业领域的探索和解读;既有对特 色文化团队如琼花民乐团等基层 人才队伍的组建和培养的探讨,也 有揭秘文化发展典型文化品牌的 创建和发展之路的经验推广。在 今年江苏省文化厅主办的第八届 “江苏文化周”廉洁主题征文活动 中,学会报送的3件作品分获二、 三等奖;在江苏省群文学会主办的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 题征文活动中,我市3篇论文获 奖,学会获得优秀组织奖。此外, 在去年举办的第二届苏州市群众 文化“繁星奖”评比活动中,由学会 会长周可嘉主编的群众文化论文 集《跨越—昆山市公共文化服务 探索与实践》一书、学会理事唐燕 萍撰写的论文《小地名 · 大品牌 · 作为—周市“野马渡”文化现象 调查》,双双获得理论研究成果类 银奖。 积极组织、参与各类群众文化 活动。2017年,学会与市文化馆 共同承办各类群文演出近 300 场, 主要有“欢乐文明百村行”、广场文 艺“周周演”、百姓舞台专场演出、 昆山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文艺演出等活动。另外,学会与市 文化馆共同开展各类辅导活动 80 余场,主要有“艺术培训走基层”、 集中辅导日活动、“鹿城故事”讲座 活动、鹿城故事“三进”活动等。 会员精品创作硕果累累、亮点 纷呈。由高向东创作、周市镇文体 站演出的小话剧《生活的重量》,由 蒋利平创作、市文化馆演唱的歌曲 《快递小哥》双双入选国家艺术基 金 2017 年度资助项目,这是我市 文艺作品首次入选该国家级项目, 是我市群众文化的重大突破;陈艳 红主演的评弹表演唱《水乡船娘》, 获得第七届江苏省曲艺芦花奖 · 人奖。《水乡船娘》和歌曲《快递小 哥》还登上了央视大舞台,受到观 众的欢迎。在第二届苏州市群众 文化“繁星奖”评奖活动中,我市创 作的群众文艺作品再次取得突破, 共斩获奖项48个,其中金奖14个, 获奖总数首次在苏州各市、区中处 于领先地位,而其中近半数获奖作 品由学会成员参与主创。 2017 年,由学会参与承办的 群文刊物《文化昆山》,完成编辑出 版6期,并以精益求精的办刊精 神,入围第二届全国文化馆期刊、 群众文学期刊评奖活动并参展。 此外,学会参与运作的“昆山市文 化馆”微信公众平台取得显著效 果,共向市民推送资讯近300条; 参与组稿的《昆山日报 · 文化昆山》 版,共完成组稿 6 期。 2018 年,昆山市群众文化学 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坚 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 荣兴盛”的精神,拓宽工作思路,创 新工作机制,继续为我市构建现代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我市文化大 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昆文 群文工作: 文化活动丰富 精品力作不断 2 月 5 日上午,我市第三批群 众文艺选派辅导员、群众文艺重点 创作人才会议在市文化馆召开。 会议对第二批群众文艺选派辅导 员、群众文艺重点创作人才签约 制工作做了简要汇报,为第二批 重点创作人才 2017年度创作成 果获奖人员进行颁奖,并宣读了 第三批群众文艺选派辅导员、群 众文艺重点创作人才名单。 昆山市群众文艺选派辅导员 制度是为满足市民基本精神文化 需求、提高对我市群众文艺辅导 的覆盖率而设立的一项重要制 度;昆山市群众文艺重点创作人 才签约制旨在打造一支能代表我 市群众文艺创作水平的人才队 伍,充分调动成员积极性,推动我 市群众文化创作工作,自实施以 来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次会 议重点对签约人员和制度激励方 法进行了调整完善,为我市群众 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周 蓓) 群众文艺选派辅导员 重点创作人才会议召开 1 月到 2 月 23 日,昆山博物 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文管所 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起,对存放在 鉴赏室、昆仑堂和文物库房内的 历年征集文物进行了一年一度的 逐件点校工作。 点校活动将针对历年征集文 物进行账目核对、确认。整个点 校活动的开展严格按照博物馆馆 藏文物的点校规定,按征集时间 先后顺序从 2013年征集的藏品 开始点校。一个文物箱内的藏品 核对结束后,在回放的过程中进 行清点数量,然后对文物箱重新 进行密封,用胶带把博物馆封条 粘帖于文物箱上并戳盖博物馆公 章。一个文物箱内征集藏品点校 完毕后,开启第二个文物箱并进 行同样的操作,依此循环。整个 点校过程完全遵守出入库房章程 和操作程序。这次点校活动共点 校 艺 术 作 品 36 件 。 2013 年 — 2017 年 征 集 的 文 物 334 件 (套)。经点校,账目清晰、数据准 确。历年征集文物按年份分箱放 置、管理,整体保存良好,但极小 部分藏品的收藏状况还需要改 善。一些文物因为要考虑温湿度 影响和防止氧化锈蚀,应该有专 门的设备保存。 (昆博馆) 2 月 9 日上午,2018 年昆山 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在张浦镇市民文化广场拉开序 幕。市文化馆带来的文艺演出, 为现场营造了一片欢乐祥和的热 烈氛围。 演出以歌舞《不忘初心》开 篇,男女声对唱《美丽中国走起 来》、名剧选段《夜奔》、评弹《水乡 船娘》、小品《特殊礼物》相继亮 相,而尾声歌舞《喜庆的日子》则 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将活动氛围 推向高潮。 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强对昆 山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 和弘扬,在本次“三下乡”活动现 场,有来自昆山、苏州等地的雕刻、 剪纸、糖画、面塑等 12 种传统手工 制作技艺展示技艺流程;在活动现 场集中展示昆山市省级以上 10 项 非遗项目的宣传介绍图板,并在现 场发放《鹿城故事》《文物在我身 边》及昆山系列古桥明信片等介 绍昆山文化遗产的书籍。现场不 少老百姓驻足观看传统手工艺的 制作流程及非遗展示图板,并领 取文化遗产介绍丛书,活动切实 拉近了民众和非遗的距离,让大 众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演出同时,现场30个服务团 成员单位在各自的摊位上提供送 书籍、写春联、普及消防知识等服 务,让市民朋友们乘兴而来,满意 而归。 (俞卫华 周蓓) 昆山博物馆点校历年征集文物 非遗展示亮相“三下乡”活动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Feb-2020

1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epaper.jrkunshan.cn › resfile › 2018-03-01 › B03 › B03.pdf 推动文广新事业上新台阶 昆山博物馆点校历年征集文物员4名,有邵卫花、刘军、褚福海、

截至目前,我市作家协会拥有会员154人。其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2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29 人,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12人。国家一级作家5名,二级作家5名,三级作家5名。2017年是晋级上一级协会人数最多的一年,被苏州市作家协会吸收新会员8名,有丁卫华、江浩、陆林根、郭元珍、邵雪娟、邝立新、秦耀然、何玉忠;被江苏省作家协会吸收新会员4名,有邵卫花、刘军、褚福海、魏丽饶。

据统计,去年,高巧林、陈益、翟之悦、陆林根、褚福海等会员共出版文学著作7部,全年获省级以

上文学奖11项。其中,黄劲松诗歌获世界华语诗歌大赛银奖;高巧林散文《闪烁在童年时光里的油灯》获第三届金近儿童文学奖;韩墨诗歌获第五届李白诗歌奖三等奖;韩墨组诗《晒月光和晒稻谷》获

“中新·鸷山桃花源杯”全国散文诗歌大赛二等奖;闻之诗歌《街雨》获《山东文学》全国第三届“孔子文学奖”;陈益散文《阳澄襟怀》获“寻访沈周”全国散文征文二等奖、《项脊之光——归震川传》获江苏省版权局优秀版权三等奖;陆惠明散文《父亲》获辽宁省第一届父亲节诗歌散文二等奖;万芊小说《腐化墙》获第十五届中国微型小说评选三

等奖、小说《赝画》获上海“北虹桥杯”微型小说征文二等奖。

2017年,全市作家共在省级以上文学报刊发表新作 600 篇首。其中,昆山诗人2017年在全国 40 余家报刊发表作品 400 余首,包括《诗刊》《十月》《中国诗歌》《诗选刊》《星星》《扬子江》《诗歌月刊》《绿风》《安徽文学》《延河》《青年作家》《山东诗人》《扬子晚报》等国家级省级高端报刊。20多名诗人的近百首诗歌分别入选2017年国内专业出版社的10余种诗歌选本,其中不乏权威选本,创造了历年之最。老铁、黄劲松、苏省、夏杰、韩墨等诗人引起诗坛较大关

注。高巧林、万芊、翟之悦、朱闻麟、李建、张寄寒、张雪芳、宗琮等十多名小说作家在《小说选刊》《雨花》《广西文学》《小说月刊》《天津文学》《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发表小说作品100多篇,入选年度精品选12篇。马昇嘉、高巧林、盛永明、张寄寒、梁慧玲、贾顺星、张其平等儿童文学作家先后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东方少年》《儿童文学选刊》《读友》等刊物发表原创作品50多篇。秋石5万余字纪实文学作品《寻找那个在延安与毛泽东争抢名著碑帖的“任正真”》刊于《中国作家》杂志第 3期。 (马 丁)

我市作协会员创作成果丰硕2017年出版文学著作7部,获省级以上文学奖11项

本版由昆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协办B3文化昆山

2018/3/1 星期四 责编:吴阳辉 美编:沈花英 校对:朱海荣特约编辑:万芊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围绕站位、视野、平台、团队四个关键词

推动文广新事业上新台阶

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文化简讯

春节期间,锦溪古镇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浓浓的“年味”,欢天喜地的民俗表演、精彩的戏曲演唱以及如织的游人,让古镇变得格外热闹喜庆。从正月初二到初六,文昌广场上热闹非凡,锦溪多个业余文艺团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节目,有舞龙、舞狮、挑花篮、打连厢、腰鼓舞、扇子舞等民俗表演,广场上的古戏台也上演了精彩的沪剧、锡剧折子戏,多个优秀经典唱段轮番登场,演员们用歌声和舞姿,为新

春喝彩和祝福。锦溪老街文艺活动室也开

展了非遗节目展示和江南民间丝竹表演,极富江南特色的表演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观看,让大家感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艺术享受。各种年味十足、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活动在锦溪古镇轮番上演,除了营造浓浓的过年氛围,也让广大居民和游客在欣赏民俗特色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传承优良传统。

(锦 文)

民俗活动为锦溪新春添彩

1月 30日,主题为“歌颂新时代,唱响新生活”的周庄镇“迎新春”书画展在文体中心三楼艺术画廊开展。此次活动由周庄镇文联主办,周庄美术协会、周庄书法协会承办。

周庄镇“迎新春”书画展得到了周庄美术协会、书法协会及广大美术书法爱好者的积极响应。他们纷纷挥毫泼墨,佳作迭

现,经过筛选,共有60余幅书画作品入选展览。这些书画作品格调高雅、技术精湛。书法作品内容丰富,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古诗词、对联等;形式多样,有行书、草书、隶书等。美术作品以周庄为题材,极为传神地表达出了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的神韵,较好地反映出现阶段周庄镇的书画水准。 (周 文)

周庄镇举行“迎新春”书画展

2月8日,高新区迎新春歌咏会举行。歌咏会以节日欢歌、家乡赞歌、祖国放歌为篇章,祝福祖国的繁荣富强。在新春之际,群众文艺演员们为祖国母亲送上赞

歌。在活动现场,不仅能听到美妙的歌声,还能看到书画界老师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为现场的百姓写春联,送“福”字。

(王晓云)

高新区举办迎新春歌咏会

2 月 2 日晚,市文广新局2017年度总结表彰大会暨迎春联欢会在昆山大戏院圆满举行。市文广新局班子领导、干部职工以及区镇文体站站长等500余人参加晚会。

晚会首先由市文广新局局长徐红生作新春致辞,他以PPT宣讲的方式,紧紧围绕“站位、视野、平台、团队”四个关键词,总结了2017年的成绩,展望了2018年的方向。新的一年,市文广新局工作“站位”要高,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着力打造与昆山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文广新事业。“视野”要宽,新闻舆论和文化精品创作要紧紧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展开,要着眼于保护传承中华文化文脉角度,做好以600年历史的昆曲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认真组织启动《昆山史纪》的拍摄工作,追溯昆山6000年文明史,贯穿古今、着眼当下、启迪未来。“平台”要广,要自觉地把文广新局各部门、广播电视台工作纳入到全市工作大局中去,突破

狭隘的部门观念,做大文化、做大广电,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抓手,推动公共文化设施与群众舞台建设。“团队”要优,落实市委全会提出的“责任、创新、落实、清正”,以“价值、奋斗、使命、奉献”为内核,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为昆山文广

新事业作出更卓越的贡献。当晚的迎春会上演了精彩的

职工文艺演出,并对过去一年局内的先进集体、个人及入职三十年以上的老职工进行了表彰。

本次大会创新采用微信直播与实时互动,初步展示了昆山广电融媒体2.0版改革的成效。

截至2月6日,大会微信直播累计观看人次高达1.1万。

新的一年,市文广新局将紧密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工作,同心协力,奋发图强,将昆山文广新事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局 办)

近日,我市群众文化学会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总结过去一年全市群文工作,部署今年群文工作。

2017年,学会组织了“全民艺术普及”征文活动,学会会员积极参与,共收到论文稿件28篇。经过专家的认真评选,共评选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10个。获奖论文中,既有对昆曲、段龙舞等非遗项目和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也有对地方戏发展、书画普及、声乐辅导等专业领域的探索和解读;既有对特色文化团队如琼花民乐团等基层人才队伍的组建和培养的探讨,也有揭秘文化发展典型文化品牌的创建和发展之路的经验推广。在今年江苏省文化厅主办的第八届

“江苏文化周”廉洁主题征文活动中,学会报送的3件作品分获二、

三等奖;在江苏省群文学会主办的“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征文活动中,我市 3篇论文获奖,学会获得优秀组织奖。此外,在去年举办的第二届苏州市群众文化“繁星奖”评比活动中,由学会会长周可嘉主编的群众文化论文集《跨越——昆山市公共文化服务探索与实践》一书、学会理事唐燕萍撰写的论文《小地名·大品牌·重作为——周市“野马渡”文化现象调查》,双双获得理论研究成果类银奖。

积极组织、参与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017年,学会与市文化馆共同承办各类群文演出近300场,主要有“欢乐文明百村行”、广场文艺“周周演”、百姓舞台专场演出、昆山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艺演出等活动。另外,学会与市

文化馆共同开展各类辅导活动80余场,主要有“艺术培训走基层”、集中辅导日活动、“鹿城故事”讲座活动、鹿城故事“三进”活动等。

会员精品创作硕果累累、亮点纷呈。由高向东创作、周市镇文体站演出的小话剧《生活的重量》,由蒋利平创作、市文化馆演唱的歌曲《快递小哥》双双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这是我市文艺作品首次入选该国家级项目,是我市群众文化的重大突破;陈艳红主演的评弹表演唱《水乡船娘》,获得第七届江苏省曲艺芦花奖·新人奖。《水乡船娘》和歌曲《快递小哥》还登上了央视大舞台,受到观众的欢迎。在第二届苏州市群众文化“繁星奖”评奖活动中,我市创作的群众文艺作品再次取得突破,共斩获奖项48个,其中金奖14个,

获奖总数首次在苏州各市、区中处于领先地位,而其中近半数获奖作品由学会成员参与主创。

2017年,由学会参与承办的群文刊物《文化昆山》,完成编辑出版 6期,并以精益求精的办刊精神,入围第二届全国文化馆期刊、群众文学期刊评奖活动并参展。此外,学会参与运作的“昆山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平台取得显著效果,共向市民推送资讯近300条;参与组稿的《昆山日报·文化昆山》版,共完成组稿6期。

2018年,昆山市群众文化学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精神,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继续为我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昆 文)

群文工作:

文化活动丰富 精品力作不断

2月5日上午,我市第三批群众文艺选派辅导员、群众文艺重点创作人才会议在市文化馆召开。会议对第二批群众文艺选派辅导员、群众文艺重点创作人才签约制工作做了简要汇报,为第二批重点创作人才2017年度创作成果获奖人员进行颁奖,并宣读了第三批群众文艺选派辅导员、群众文艺重点创作人才名单。

昆山市群众文艺选派辅导员制度是为满足市民基本精神文化

需求、提高对我市群众文艺辅导的覆盖率而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昆山市群众文艺重点创作人才签约制旨在打造一支能代表我市群众文艺创作水平的人才队伍,充分调动成员积极性,推动我市群众文化创作工作,自实施以来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次会议重点对签约人员和制度激励方法进行了调整完善,为我市群众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周 蓓)

群众文艺选派辅导员重点创作人才会议召开

1月到2月23日,昆山博物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文管所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起,对存放在鉴赏室、昆仑堂和文物库房内的历年征集文物进行了一年一度的逐件点校工作。

点校活动将针对历年征集文物进行账目核对、确认。整个点校活动的开展严格按照博物馆馆藏文物的点校规定,按征集时间先后顺序从2013年征集的藏品开始点校。一个文物箱内的藏品核对结束后,在回放的过程中进行清点数量,然后对文物箱重新进行密封,用胶带把博物馆封条

粘帖于文物箱上并戳盖博物馆公章。一个文物箱内征集藏品点校完毕后,开启第二个文物箱并进行同样的操作,依此循环。整个点校过程完全遵守出入库房章程和操作程序。这次点校活动共点校艺术作品 36 件。2013 年—2017 年 征 集 的 文 物 334 件(套)。经点校,账目清晰、数据准确。历年征集文物按年份分箱放置、管理,整体保存良好,但极小部分藏品的收藏状况还需要改善。一些文物因为要考虑温湿度影响和防止氧化锈蚀,应该有专门的设备保存。 (昆博馆)

2月9日上午,2018年昆山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张浦镇市民文化广场拉开序幕。市文化馆带来的文艺演出,为现场营造了一片欢乐祥和的热烈氛围。

演出以歌舞《不忘初心》开篇,男女声对唱《美丽中国走起来》、名剧选段《夜奔》、评弹《水乡船娘》、小品《特殊礼物》相继亮相,而尾声歌舞《喜庆的日子》则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

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强对昆山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弘扬,在本次“三下乡”活动现场,有来自昆山、苏州等地的雕刻、

剪纸、糖画、面塑等12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展示技艺流程;在活动现场集中展示昆山市省级以上10项非遗项目的宣传介绍图板,并在现场发放《鹿城故事》《文物在我身边》及昆山系列古桥明信片等介绍昆山文化遗产的书籍。现场不少老百姓驻足观看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流程及非遗展示图板,并领取文化遗产介绍丛书,活动切实拉近了民众和非遗的距离,让大众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演出同时,现场30个服务团成员单位在各自的摊位上提供送书籍、写春联、普及消防知识等服务,让市民朋友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俞卫华 周 蓓)

昆山博物馆点校历年征集文物

非遗展示亮相“三下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