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 文匯副刊 責任編輯:韓小玲 版面設計:邱少聰 「國家地理全...

1
2016 2016 12 12 28 28 星期三 星期三 A19 視野 責任編輯:韓小玲 版面設計:邱少聰 文匯副刊 相機照出港澳情懷 相機照出港澳情懷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丁春麗 山東報道)首屆山東中 美文化交流藝術節將於 2017 年 1 月 10 日在濟南開幕,以 羅傑滿德博士為首的五位美國當代國寶級大師將在山東 舉辦「美國當代傑出藝術家來華繪畫展」。作為本次展會 的最大亮點,世界首創的水墨交互式虛擬繪畫展示裝置也 將首次面世。 參加畫展的五位藝術大師分別是羅傑滿德博士、弗萊 馬丁教授、大衛弗雷澤教授、傑米莫根教授和任 敏教授,他們均來自世界一流美術學院,是美國當代藝術 教育學術水平的傑出代表,具有極高的藝術成就。 以羅傑滿德博士為例,他曾是美國三屆總統的藝術顧 問,還曾擔任美國國家美術館副總館長兼總策展人,他還 擁有自己的羅傑滿德博物館。90 高齡的弗萊德馬丁 曾任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院長,此次來華展出的水彩畫作 很多是上世紀 70 年代作品,十分珍貴。其作品市值售價 在100萬元-350萬元人民幣。 大衛弗雷澤是美國藝術院校排名第一的羅德島美術設 計學院繪畫系主任,他的畫被多家博物館和藝術機構收 藏,其作品市值售價在 80 萬元-300 萬人民幣左右。傑米 莫根是美國著名的丙烯畫權威藝術家,他的作品影響了 一大批中國油畫藝術家。任敏是唯一的華人藝術家,現為 羅德島美術設計院和舊金山美術學院教授,他的一幅 8 尺 水墨作品曾在 2013 年保利拍賣 115 萬元人民幣。 世界首創「人畫交互」亮相 中美文化交流藝術節另外一個亮點就是將展出美國硅谷 新研製出的高科技畫 作展示裝置,作為人 畫交互的最新高科技 水墨裝置,「水墨交 互」由任敏教授與舊 金山硅谷的工程師張 寒松博士共同研發和 創作,本次活動也是 該裝置的首次面世。 水墨交互是人類 在走向智能化時代 時藝術與科技結合 的典範和當代藝術 中人與畫面互動的 最新形式,屆時將 與任敏教授的水墨 繪畫相結合,為展 覽帶來全新的體驗。該裝置以計算流體力學為基礎,能 實現觀眾與畫作進行實時互動。觀眾作為能量源,能夠 參與作品的再創作。 在長達 12 米的巨幅作品前,當觀眾走過的時候,畫面 上的水與墨隨着觀眾移動的快慢,人數多少的感應而產生 流動和變化,畫面也變得更為奇妙和有趣,所有瞬間產生 的畫面都是驚喜和意外,且不可複製。這件作品開創了當 代藝術中人與畫面互動的最新形式,參觀者與藝術作品沒 有關聯的傳統展覽和參觀模式將就此終結。 在出席第三屆「中國麗江(大益)國際當代文 學論壇」的外方作家群中,法國加利瑪出版社 《加利瑪-中國藍叢書》負責人、漢學家熱納耶芙 .安博蘭絕對是個「大腕」,但又十分和善。她 舉止優雅,又說得一口流利的漢語。文學粉絲遞 上本子找她簽名時,她一臉不解:「你這本書裡 沒有我的作品啊?」粉絲說:「thank you」!她 馬上更正:「我不是英國人,我是法國人,可以 說法語謝謝,賣何惜」,逗得粉絲一臉懵懂。 及至台上用法語發言,安博蘭執意要找一個熟 悉中國文學的翻譯。這個謎底在她滔滔的言語中 得到了釋然,她對中國當代文學及作家的熟悉程 度,遠遠超過一般人;她對中國文化的熱愛更是 令人崇敬。 安博蘭介紹說,正是通過文學使她對中國產生 了興趣,而且正是在書裡學習了中國的歷史,普 通人的歷史、傳統、地理、社會、生存方式和思 考方式,她才深深地愛上了中國的語言和中文寫 作。「文學的產出和創新是對社會的反映,打破 了時間和空間的邊界,我一直能夠看到中國文學 的變化和豐富多彩。」 安博蘭在台灣學習四年漢語後在法國駐北京大 使館任職兩年,因此結識了許多中國藝術家和作 家朋友。安女士在演講中,對中國傷痕文學作家 盧新華、尋根文學代表作家韓少功,以及莫言、 賈平凹、劉震雲、閻連科、王安憶、方方、於 堅、鐵凝、余華、蘇童、遲子建等作家及作品特 色如數家珍。她認為,賈平凹、方方等作家對中 國文學的看法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非常有效和現實 的,他們認為文學能夠安慰和塑造人的靈魂。賈 平凹認為作家應該跟政治上的東西保持一定距 離,又不能完全失卻對社會的關注,因為作家首 要的任務就是講述同胞的生活現狀。安博蘭把賈 平凹的《廢都》譯成法文出版並獲獎,從而保持 了對賈氏作品的長期關注。她評介賈平凹說,作 家應該保留這樣的記憶,不能面對悲慘的現實然 後閉上眼睛。文本是可以改變歷史進程的,一個 好的小說的主題與靈感,才能夠使一個中國作家 在國際文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安博蘭女士是原法國「中國藍出版社」創辦 人,也是一位漢學家和身體力行的漢法文學翻譯 家,同時她還在法國民間組織「中國之家」中擔 任文化顧問一職。在她的推動下,《人民文學》 推出了法文版《曙光》,專門推介中國嶄露頭角 的新星作家,目前已經出版了「女作家專輯」、 「男作家專輯」、「新老作家的碰撞專輯」。 安博蘭在題為《我和我的寫作》的專題演講中 誠懇地表示,中國作家應該擺脫單一的對西方文 學的模仿,回到自己的根源,找到自己本土文化 的根,創造、傳承屬於中國特色的文學風格。要 成為世界性的作家不意味着要減弱跟自己的土地 和國家的聯繫。中國的文學非常豐富,比如上百 度可以看到有很多文學評論。普遍來說,中短篇 的創作比長篇的質量好,寫作主題也都符合了讀 者們的期待。最近幾年,有這樣一種文學,從每 天的新聞事實中尋找主題,將年輕人生活的困難 寫到小說中,作家和電影人一樣將生活當做了創 作的主題。一個文學評論家認為,現在的作家都 非常努力反映當下生活的複雜性,希望對當下中 國生活的複雜性作出反思和判斷。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和向紅 五位美國水彩畫家下月魯辦畫展 五位美國水彩畫家下月魯辦畫展 法國漢學家安博蘭忠告 中國作家應找回本土文化的根 安博蘭發表演講 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 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得獎青少年 得獎青少年 每一位攝影師、攝影愛好者,都是說故事的人。 扛着一部相機、一支腳架,穿梭城中各地,或拍下 自然風光,或拍下小城故事,按一下快門,最美麗 動人的光景、或喜或悲的城中故事,都一一定格在 小小的框框中。愛攝影的人,大概都有一份耐性與 堅持,在他們巧妙的攝影構圖下,照片被注入了鮮 血,賦予了靈魂。在香港和澳門,便有一班攝影 師,在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勇奪大獎,且聽聽 他們心目中的故事。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慧恩 圖:由《國家地理》雜誌及三聯提供 年,香港攝影師在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吐氣 揚眉,繼 2015 年鄭振揚和袁斯樂分別奪得自然組 及青少年組冠軍,2016年香港區的得獎者更多達九 名。早前,《國家地理》雜誌特別邀請 2015 及 2016 年 香港及澳門的得獎者聚首一堂,互相分享攝影心得,也 向大眾講述自己如何透過照片呈現心中的故事。 香港,每一處都是美景 周朗溢,17 歲,年紀輕輕,已在比賽中吐氣揚眉,勇奪青少 年組的第三名。朗溢的作品《雷神之怒》,拍下「雷神發怒」的 一刻,早已在網上瘋傳。「照片攝於七月的塔門,本來打算攝日 落和星空,可惜天公不作美,反倒拍下了閃電的一幕。」「我當 時只穿着背心、拖鞋便衝出去拍下這張照片。」朗溢笑說。言談 間,感受到朗溢對攝影那份單純卻熾熱的愛。朗溢愛拍攝風景, 西貢、大帽山是他常留足跡的地方。因要備戰 DSE,朗溢最近已 減少外出拍照,「但五月我會到冰島拍攝!」 梁曉輝,15 歲,中四,也奪得青少年組的佳作獎,臉上略帶 稚氣的他,在分享會的開場白是「抱歉,還未來得及換去校 服。」他的作品〈井底之蛙〉,攝於何文田愛民邨從雙塔式井字 公屋的天井「低炒」,拍下藍藍的「框」,還有一抹斜光作點 綴。「作品其中的一個意思,是突破。四周都是黑暗的,卻有一 束光打到左下角,象徵着從黑暗中突破,有出路。」曉輝雖然在 中二開始接觸攝影,但真正學習較專業的技術則是在今年六月才 開始。短短幾個月的學習已能奪獎,確是不容易。 澳門,豈止賭場豬扒包 總覺得澳門是個背負着沉重包袱的地方。被富麗堂皇的賭場、 花花綠綠的籌碼粉飾得太久,若果她能夠卸下這件花衣,應該會 是挺可愛的。在這紙醉金迷的地方,他騎着電單車,遊走於大街 小巷,發掘澳門最原始而純真的一面。 梁舜堯,來自澳門,他的參賽作品《小漁港》勇奪地方組別第 二名。梁舜堯鏡頭下的澳門小漁港,不施脂粉,與印象中的花花 世界大相逕庭。在這樣一個國際性比賽中,梁舜堯毅然選擇了以 小小的澳門為題材的照片參賽,無他,只希望其他人能拋開對澳 門只有「賭場」及「豬扒包」的世俗印象。「我希望將澳門的另 一面展示予世界各地的朋友,往昔的香港和澳門都是一個小漁 港,但現在澳門只剩下約三十至四十位漁民。這些行業不久將淹 沒在時代的洪流中,因此我很希望用相機把他們記錄下來。」梁 舜堯鏡頭下的小漁港,取景自澳門的內港區,當時正值初秋,是 傍晚六點多。「選擇這張〈小漁港〉作為參賽品,是因為我覺得 漁網的紋路很美。相中的人物、陽光,一切是自然發生。」 盂蘭勝會後台,另一番光景 提起盂蘭節,讀者腦海裡或會即時浮現出高高的竹棚、極富傳 統色彩的花牌及精彩的神功戲。台前如此熱鬧,讀者們可曾想過 後台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圖片故事組佳作得獎者之一鍾劍彬便 以照片把後台最真實的一面呈現在讀者眼前。其中一張,幾位師 傅每人口叼一支煙,氣定神閒地奏着樂器。這班師傅,沒有華麗 的衣飾,卻正正是高手在民間。聽完鍾劍彬的分享,筆者亦慨嘆 高手真的無處不在!「拍這張照片時,我看到十分有趣的一幕, 原本拉大提琴的師傅去抽煙,拉二胡的就頂替他的位置,本來演 奏別的樂器的師傅又去拉二胡,像是輪班一樣,每位都好像懂得 十八般武藝。」三十三歲的鍾劍彬,學習攝影只有三年時間,但 憑着他敏銳的攝影觸覺,把盂蘭勝會後台最真實的一面呈現出 來,恍如帶各位穿越到古代的時空。 其餘的得獎者,也各自分享了自己的攝影心得及心路歷程。 《國家地理》雜誌營運總監(香港)蔡耀明坦言對於今年有眾多港 澳參賽者得獎,感到非常高興,他亦表示今年主辦機構收到不少 高水準的作品,並鼓勵攝影愛好者勇於嘗試,繼續努力。 2016 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港澳得獎名單 組別 名次 得獎者 作品名稱 地區 自然 佳作 邱志鏵 Silent 澳門 自然 佳作 彭曉東 回家去 香港 人物 佳作 李維燊 穿越時空的少女 香港 人物 佳作 李國良 香火鼎盛 香港 地方 第二名 梁舜堯 小漁港 澳門 地方 身三名 何振東 黑暗森林 香港 地方 佳作 謝家寶 午夜之瞳 香港 青少年 第三名 周朗溢 雷神之怒 香港 青少年 佳作 梁曉輝 井底之蛙 香港 圖片故事 佳作 王力祈 洗衣場的一天 香港 圖片故事 佳作 鍾劍彬 盂蘭盛會 香港 《國家地理》雜誌營運總監(香港)蔡 耀明介紹是次比賽的情況。 周朗溢奪得青少年組第三名 梁曉輝奪得青少年組佳作獎 地方組第二名得獎者梁舜堯 弗萊德 · 馬丁教授作品 任敏 任敏水墨交互 水墨交互展示效果 展示效果 安博蘭為文學粉絲簽名 一眾參賽者與分享會聽眾合照 一眾參賽者與分享會聽眾合照人物組 佳作 李維燊作品穿越時空的少女(香港) 青少年組 第三名 周朗溢作品雷神之怒(香港) 地方組 第二名 梁舜堯作品小漁港 ( 澳門) 地方組 佳作 謝家寶作品午夜之瞳(香港)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Aug-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A19 文匯副刊 責任編輯:韓小玲 版面設計:邱少聰 「國家地理全 …pdf.wenweipo.com/2016/12/28/a19-1228.pdf · 問,還曾擔任美國國家美術館副總館長兼總策展人,他還

20162016年年1212月月2828日日((星期三星期三))A19 視 野■責任編輯:韓小玲 ■版面設計:邱少聰文 匯 副 刊

相機照出港澳情懷相機照出港澳情懷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丁春麗 山東報道)首屆山東中美文化交流藝術節將於2017年1月10日在濟南開幕,以羅傑.滿德博士為首的五位美國當代國寶級大師將在山東舉辦「美國當代傑出藝術家來華繪畫展」。作為本次展會的最大亮點,世界首創的水墨交互式虛擬繪畫展示裝置也將首次面世。參加畫展的五位藝術大師分別是羅傑.滿德博士、弗萊德.馬丁教授、大衛.弗雷澤教授、傑米.莫根教授和任敏教授,他們均來自世界一流美術學院,是美國當代藝術教育學術水平的傑出代表,具有極高的藝術成就。以羅傑.滿德博士為例,他曾是美國三屆總統的藝術顧問,還曾擔任美國國家美術館副總館長兼總策展人,他還擁有自己的羅傑.滿德博物館。90高齡的弗萊德.馬丁曾任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院長,此次來華展出的水彩畫作很多是上世紀70年代作品,十分珍貴。其作品市值售價在100萬元-350萬元人民幣。大衛.弗雷澤是美國藝術院校排名第一的羅德島美術設計學院繪畫系主任,他的畫被多家博物館和藝術機構收藏,其作品市值售價在80萬元-300萬人民幣左右。傑米.莫根是美國著名的丙烯畫權威藝術家,他的作品影響了一大批中國油畫藝術家。任敏是唯一的華人藝術家,現為羅德島美術設計院和舊金山美術學院教授,他的一幅8尺水墨作品曾在2013年保利拍賣115萬元人民幣。

世界首創「人畫交互」亮相中美文化交流藝術節另外一個亮點就是將展出美國硅谷

新研製出的高科技畫作展示裝置,作為人畫交互的最新高科技水墨裝置,「水墨交互」由任敏教授與舊金山硅谷的工程師張寒松博士共同研發和創作,本次活動也是該裝置的首次面世。水墨交互是人類

在走向智能化時代時藝術與科技結合的典範和當代藝術中人與畫面互動的最新形式,屆時將與任敏教授的水墨繪畫相結合,為展覽帶來全新的體驗。該裝置以計算流體力學為基礎,能實現觀眾與畫作進行實時互動。觀眾作為能量源,能夠參與作品的再創作。在長達12米的巨幅作品前,當觀眾走過的時候,畫面

上的水與墨隨着觀眾移動的快慢,人數多少的感應而產生流動和變化,畫面也變得更為奇妙和有趣,所有瞬間產生的畫面都是驚喜和意外,且不可複製。這件作品開創了當代藝術中人與畫面互動的最新形式,參觀者與藝術作品沒有關聯的傳統展覽和參觀模式將就此終結。

在出席第三屆「中國麗江(大益)國際當代文學論壇」的外方作家群中,法國加利瑪出版社《加利瑪-中國藍叢書》負責人、漢學家熱納耶芙.安博蘭絕對是個「大腕」,但又十分和善。她舉止優雅,又說得一口流利的漢語。文學粉絲遞上本子找她簽名時,她一臉不解:「你這本書裡沒有我的作品啊?」粉絲說:「thank you」!她馬上更正:「我不是英國人,我是法國人,可以說法語謝謝,賣何惜」,逗得粉絲一臉懵懂。及至台上用法語發言,安博蘭執意要找一個熟

悉中國文學的翻譯。這個謎底在她滔滔的言語中得到了釋然,她對中國當代文學及作家的熟悉程度,遠遠超過一般人;她對中國文化的熱愛更是令人崇敬。安博蘭介紹說,正是通過文學使她對中國產生

了興趣,而且正是在書裡學習了中國的歷史,普通人的歷史、傳統、地理、社會、生存方式和思考方式,她才深深地愛上了中國的語言和中文寫作。「文學的產出和創新是對社會的反映,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邊界,我一直能夠看到中國文學的變化和豐富多彩。」安博蘭在台灣學習四年漢語後在法國駐北京大

使館任職兩年,因此結識了許多中國藝術家和作家朋友。安女士在演講中,對中國傷痕文學作家盧新華、尋根文學代表作家韓少功,以及莫言、賈平凹、劉震雲、閻連科、王安憶、方方、於堅、鐵凝、余華、蘇童、遲子建等作家及作品特色如數家珍。她認為,賈平凹、方方等作家對中國文學的看法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非常有效和現實的,他們認為文學能夠安慰和塑造人的靈魂。賈平凹認為作家應該跟政治上的東西保持一定距離,又不能完全失卻對社會的關注,因為作家首要的任務就是講述同胞的生活現狀。安博蘭把賈平凹的《廢都》譯成法文出版並獲獎,從而保持了對賈氏作品的長期關注。她評介賈平凹說,作家應該保留這樣的記憶,不能面對悲慘的現實然

後閉上眼睛。文本是可以改變歷史進程的,一個好的小說的主題與靈感,才能夠使一個中國作家在國際文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安博蘭女士是原法國「中國藍出版社」創辦人,也是一位漢學家和身體力行的漢法文學翻譯家,同時她還在法國民間組織「中國之家」中擔任文化顧問一職。在她的推動下,《人民文學》推出了法文版《曙光》,專門推介中國嶄露頭角的新星作家,目前已經出版了「女作家專輯」、「男作家專輯」、「新老作家的碰撞專輯」。安博蘭在題為《我和我的寫作》的專題演講中誠懇地表示,中國作家應該擺脫單一的對西方文學的模仿,回到自己的根源,找到自己本土文化的根,創造、傳承屬於中國特色的文學風格。要成為世界性的作家不意味着要減弱跟自己的土地和國家的聯繫。中國的文學非常豐富,比如上百度可以看到有很多文學評論。普遍來說,中短篇的創作比長篇的質量好,寫作主題也都符合了讀者們的期待。最近幾年,有這樣一種文學,從每天的新聞事實中尋找主題,將年輕人生活的困難寫到小說中,作家和電影人一樣將生活當做了創作的主題。一個文學評論家認為,現在的作家都非常努力反映當下生活的複雜性,希望對當下中國生活的複雜性作出反思和判斷。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和向紅

五位美國水彩畫家下月魯辦畫展五位美國水彩畫家下月魯辦畫展 法國漢學家安博蘭忠告中國作家應找回本土文化的根

■安博蘭發表演講

「「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得獎青少年得獎青少年每一位攝影師、攝影愛好者,都是說故事的人。

扛着一部相機、一支腳架,穿梭城中各地,或拍下

自然風光,或拍下小城故事,按一下快門,最美麗

動人的光景、或喜或悲的城中故事,都一一定格在

小小的框框中。愛攝影的人,大概都有一份耐性與

堅持,在他們巧妙的攝影構圖下,照片被注入了鮮

血,賦予了靈魂。在香港和澳門,便有一班攝影

師,在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勇奪大獎,且聽聽

他們心目中的故事。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慧恩

圖:由《國家地理》雜誌及三聯提供

近年,香港攝影師在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吐氣揚眉,繼2015年鄭振揚和袁斯樂分別奪得自然組

及青少年組冠軍,2016年香港區的得獎者更多達九名。早前,《國家地理》雜誌特別邀請2015及2016年香港及澳門的得獎者聚首一堂,互相分享攝影心得,也向大眾講述自己如何透過照片呈現心中的故事。

香港,每一處都是美景周朗溢,17歲,年紀輕輕,已在比賽中吐氣揚眉,勇奪青少

年組的第三名。朗溢的作品《雷神之怒》,拍下「雷神發怒」的一刻,早已在網上瘋傳。「照片攝於七月的塔門,本來打算攝日落和星空,可惜天公不作美,反倒拍下了閃電的一幕。」「我當時只穿着背心、拖鞋便衝出去拍下這張照片。」朗溢笑說。言談間,感受到朗溢對攝影那份單純卻熾熱的愛。朗溢愛拍攝風景,西貢、大帽山是他常留足跡的地方。因要備戰DSE,朗溢最近已減少外出拍照,「但五月我會到冰島拍攝!」梁曉輝,15歲,中四,也奪得青少年組的佳作獎,臉上略帶

稚氣的他,在分享會的開場白是「抱歉,還未來得及換去校服。」他的作品〈井底之蛙〉,攝於何文田愛民邨從雙塔式井字公屋的天井「低炒」,拍下藍藍的「框」,還有一抹斜光作點綴。「作品其中的一個意思,是突破。四周都是黑暗的,卻有一束光打到左下角,象徵着從黑暗中突破,有出路。」曉輝雖然在

中二開始接觸攝影,但真正學習較專業的技術則是在今年六月才開始。短短幾個月的學習已能奪獎,確是不容易。

澳門,豈止賭場豬扒包總覺得澳門是個背負着沉重包袱的地方。被富麗堂皇的賭場、

花花綠綠的籌碼粉飾得太久,若果她能夠卸下這件花衣,應該會是挺可愛的。在這紙醉金迷的地方,他騎着電單車,遊走於大街小巷,發掘澳門最原始而純真的一面。梁舜堯,來自澳門,他的參賽作品《小漁港》勇奪地方組別第

二名。梁舜堯鏡頭下的澳門小漁港,不施脂粉,與印象中的花花世界大相逕庭。在這樣一個國際性比賽中,梁舜堯毅然選擇了以小小的澳門為題材的照片參賽,無他,只希望其他人能拋開對澳門只有「賭場」及「豬扒包」的世俗印象。「我希望將澳門的另一面展示予世界各地的朋友,往昔的香港和澳門都是一個小漁港,但現在澳門只剩下約三十至四十位漁民。這些行業不久將淹沒在時代的洪流中,因此我很希望用相機把他們記錄下來。」梁舜堯鏡頭下的小漁港,取景自澳門的內港區,當時正值初秋,是傍晚六點多。「選擇這張〈小漁港〉作為參賽品,是因為我覺得漁網的紋路很美。相中的人物、陽光,一切是自然發生。」

盂蘭勝會後台,另一番光景提起盂蘭節,讀者腦海裡或會即時浮現出高高的竹棚、極富傳

統色彩的花牌及精彩的神功戲。台前如此熱鬧,讀者們可曾想過後台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圖片故事組佳作得獎者之一鍾劍彬便以照片把後台最真實的一面呈現在讀者眼前。其中一張,幾位師傅每人口叼一支煙,氣定神閒地奏着樂器。這班師傅,沒有華麗的衣飾,卻正正是高手在民間。聽完鍾劍彬的分享,筆者亦慨嘆高手真的無處不在!「拍這張照片時,我看到十分有趣的一幕,原本拉大提琴的師傅去抽煙,拉二胡的就頂替他的位置,本來演奏別的樂器的師傅又去拉二胡,像是輪班一樣,每位都好像懂得十八般武藝。」三十三歲的鍾劍彬,學習攝影只有三年時間,但憑着他敏銳的攝影觸覺,把盂蘭勝會後台最真實的一面呈現出來,恍如帶各位穿越到古代的時空。其餘的得獎者,也各自分享了自己的攝影心得及心路歷程。

《國家地理》雜誌營運總監(香港)蔡耀明坦言對於今年有眾多港澳參賽者得獎,感到非常高興,他亦表示今年主辦機構收到不少高水準的作品,並鼓勵攝影愛好者勇於嘗試,繼續努力。

2016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港澳得獎名單組別 名次 得獎者 作品名稱 地區自然 佳作 邱志鏵 Silent 澳門自然 佳作 彭曉東 回家去 香港人物 佳作 李維燊 穿越時空的少女 香港人物 佳作 李國良 香火鼎盛 香港地方 第二名 梁舜堯 小漁港 澳門地方 身三名 何振東 黑暗森林 香港地方 佳作 謝家寶 午夜之瞳 香港青少年 第三名 周朗溢 雷神之怒 香港青少年 佳作 梁曉輝 井底之蛙 香港圖片故事 佳作 王力祈 洗衣場的一天 香港圖片故事 佳作 鍾劍彬 盂蘭盛會 香港

■《國家地理》雜誌營運總監(香港)蔡

耀明介紹是次比賽的情況。

■周朗溢奪得青少年組第三名

■梁曉輝奪得青少年組佳作獎

■地方組第二名得獎者梁舜堯

■弗萊德·馬丁教授作品

■■任敏任敏「「水墨交互水墨交互」」展示效果展示效果

■安博蘭為文學粉絲簽名

■■一眾參賽者與分享會聽眾合照一眾參賽者與分享會聽眾合照。。

人物組 佳作 李維燊作品穿越時空的少女(香港)

青少年組 第三名 周朗溢作品雷神之怒(香港)

地方組 第二名 梁舜堯作品小漁港 (澳門)

地方組 佳作 謝家寶作品午夜之瞳(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