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責任編輯:梁曉斌...

1
勿妄言港法制受破壞 一三年一月十五日 星期二 A3 要聞 責任編輯:梁曉斌 美術編輯:郭亞文 支持梁振英施政報告打 翻身仗 馬官 籲司法勿 政治化 井水集 特首梁振英,將於明天(星期三) 上午十一時在立法會大樓議事廳發表其 上任以來的首份施政報告。 連日來,不僅特首本人心情 如履 薄冰,就是社會各方,對梁振英這個 第一次似乎也給予了特殊的關注, 仿似試場上的考生就要在眾多 考官面前公開其答卷和成績表一樣。 對梁振英來說,這確實是一個重要 的時刻。自去年七月一日上任以來,因 山頂物業僭建問題,梁振英一直受到反 對派的追纏和困擾,就連到立法會出席 答問大會,也是 十問九僭建,如何 發展經濟、改善住屋、安老扶貧等議題 根本沒有深入探討的餘地。而阻撓梁振 英政府依法施政,正正就是反對派和亂 港傳媒的政治目的。 因此,明天的首份施政報告,將會 給予梁振英一個很好的機會和平台,讓 他可以比較清晰、完整、系統地向全港 市民展示他的施政理念和抱負,為特區 未來一年以至更長遠發展繪畫出一幅願 景和藍圖,引領全港市民和輿論的目光 跨越僭建風波,切實回歸到以發展經 濟、改善民生為核心的建港大業上來。 那麼,明天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 有沒有突破?會不會 派糖?相信市 民大眾都會希望盡快得到答案。不過, 如果只是希望從施政報告中得到 幾粒 ,相信可能會感到失望,因為有關 人士已經透露這不會是一份 派糖報告 ,就算要 ,也會留給緊接發 表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預算案去派。 但是,如果市民希望從這份施政報 告中了解本港經濟未來有什麼新的 長點、國際金融中心和人民幣境外結 算中心的地位如何進一步鞏固、特區如 何從國家 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得到更 多的商機,以及未來公營房屋的供應量 是否會逐年增加、土地資源如何善用和 活用、扶貧有何新猷、安老有何妙策, 以至十五年免費教育是否實施,相信施 政報告不僅不會令人失望,甚至還會帶 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事實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不 僅是特區政府之所應為,而且恰恰正是 梁振英的優點和強項。自當選和上任以 來,反對派刻意把梁振英 政治化把他 包裝成一個 政治特首,渲 染其任內將會加緊 西環治港、加緊 二十三條立法……,其實這通通都是 欲加之罪和別有用心的歪曲而已。事 實是梁振英任內當然會涉及一些政治、 政制議題,但這顯然不會是其唯一工作 、更不會是政府的施政重點或全部;無 論是當年 一國兩制方針的制訂,以 至梁振英日前北京述職習近平總書記的 最新指示,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 生、促進和諧、推動民主,始終都是中 央對港、對特首工作的唯一準則和要求。 梁振英是一位 政治特首,在愛 國愛港、振興中華上有較高的認識水平 ;但梁振英同時更是一位 經濟特首民生特首以至 專業特首,在 任內帶領香港經濟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為國家作出更大貢獻,並且協助基層市 民改善生活,不僅是他參選和出任特首 的根本抱負,也是他對中央、對港人的 唯一回報和承諾。 可以相信,明天發表的梁振英首份 施政報告,是其個人施政信心和能力的 翻身仗,也是港人社會未來步上正 軌、更上層樓的重要契機。市民對梁振 英首份報告可以抱有期望,更應給予大 力支持。 昨日是一年一度的本港法律 啟年。這是本港法治傳統上的一項 重要活動,也是本港司法獨立和法治 基石的一次重要展示。 而值得關注的是,作為本港司法 界兩位最高負責人:律政司司長袁國 強、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昨日 在致詞中全面闡述了本港的法治傳統 、當前的司法工作和公正、公開、透 明、公義等理念外,不約而同都談到 了司法 政治化的問題。 就此,馬道立法官明確指出: 我們應當謹記,雖然法庭有時候須要 處理由政治事件衍生的法律問題,但 是法庭及其工作不應被政治化。我完 全尊重個人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事 實上,我認為可以自由表達言論的社 會是健康的社會,而在香港,言論自 由始終是受保障的基本權利之一。不 過,法庭和法官是不會受近日眾多不 同意見所左右。法庭和法官從不間斷 恪守法律及法律的精神。這絕對是社 會大眾對司法機構的期望。就同一問題,律政司司長袁國強 也毫不含糊的指出: 香港擁有世界 級的司法機構,亦享有真正的司法獨 立。然而,我們必須保持謹慎,讓法 官能夠在沒有不當干擾或任何形式壓 力的環境下判案。與政治過程不同, 司法程序不受游說,亦不應受到游說 毫無疑問, 馬官和袁司長說 的是同一個問題、表達的也是一致的 觀點:港人有言論自由,但不應動輒 對司法工作指指點點、說三道四,企 圖構成壓力,實質就是妨礙司法公正。 兩官此說,當然不是空穴來風。 日前,袁國強司長要求終審法院就外 籍傭工居港權案提請全國人大 釋法 。居港權是一個法律問題,法律問 題當然就得依法解決,因此袁司長的 要求完全是依法辦事;而提請不提請 ,同樣是法治問題, 馬官提請是 依法辦事、不提請也是依法辦事。如 此而已,豈有他哉! 但反對派借此大做文章, 要求 終審法院不要提請釋法、不能提請 釋法。如此干預司法獨立,正是 喊捉賊【本報訊】記者馮慧婷報道:新一屆港澳區 全國人大代表昨日在深圳舉行會議,全國人大常 委會副秘書長喬曉陽在會上讀出人大常委會副委 員長兼秘書長李建國的信件,勉勵港區人大代表 履行好職責,多為社會作貢獻。喬曉陽又表示, 中央非常關注香港青少年工作,擔心政治爭拗影 響香港青年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期望港區人大代 表全面介紹國家發展,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 但亦可按事實作出合理批評。另外,據了解,會 上推舉了譚惠珠擔任第十二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的召集人,盧瑞安、馬逢國擔任副召集人。 新當選的港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昨日在深圳紫 荊山莊,舉行情況通報及學習培訓會議,喬曉陽 、中聯辦副主任殷曉靜等出席會議。 喬曉陽在會上讀出李建國予港澳區全國人大 代表的信件,表示自己因事未能出席會議,向港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問好,並勉勵大家團結一致, 盡職盡責履行人大職務,多為社會作貢獻。 憂政治爭拗影響年輕人 上午的會議主要向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講解 法例、人大代表的權利責任,以及全國人大的開會 規則等。喬曉陽在會上以《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 程》為題發表講話,而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 委員胡康生亦作了專題報告。下午的會議,則舉行 分組討論,探討未來工作重點、開會議程安排等。 有與會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引述喬曉陽表示 ,留意到早前特區政府推行國民教育不順利,以 及部分遊行、請願活動都出現殖民地時代的旗幟 ,令中央非常關注香港青少年工作,喬曉陽擔心 政治爭拗會影響香港青年人,令他們對自己作為 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有所降低,希望新一屆全國人 大代表,可做好青少年工作,向年輕一代全面介 紹國家發展。 亦有與會代表表示,喬曉陽有提及,人大代 表未來的工作、責任將會更重,希望港區全國人 大代表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至於對特區政府 的政策,甚至是行政長官的批評,則必須合乎事 實和合理。 譚惠珠任港人代召集人 今次是第十二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後, 代表們首次舉行會議。會上推舉了譚惠珠擔任港 區全國人大代表的召集人,盧瑞安、馬逢國擔任 副召集人。對於被推舉為副召集人,成功連任的 盧瑞安感到責任重大,他表示,未來希望更好地 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服務,配合代表們的工作 。盧瑞安又表示,未來5年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有 很多工作要做,尤其是在香港社會分化日益嚴重 的情況下,人大代表如何發揮更大作用,支持特區 政府施政;在培養年輕人方面,也需要加大力度。 另一名副召集人馬逢國則表示,會繼續履行 好人大代表的職責,並與香港立法會議員的工作 相結合,互相推動,對社會發揮促進作用。他又 表示,未來會重點關注國家安全、教育以及文化 發展。 不少人大 新丁都形容這次會議是 迎新 ,為3月舉行的兩會熱身。新當選的港區全 國人大代表陳勇表示,作為註冊社工,會重點關 注社會服務和社會福利、社區工作以及僑務工作 ;而以一曲《我的中國心》唱遍大江南北的張明 敏則表示,會重點關注青少年發展、工商界在內 地的投資環境以及內地演藝事業發展。 對於有代表引述喬曉陽表示,希望大家放下 分歧,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田北辰認為,中央是看 到建制派有不團結的情況,並在政策上有不合理 的訴求,才提出有關要求;而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立法會議員林大輝則認為,現時香港面對不少 民生問題,各黨派應放下歧見,團結促進香港繁 榮穩定,他有信心梁振英可以身作則,與各界共 同構建 香港營,他亦相信不論是人大代表或 政協委員均可發揮更大職能,為港建言良策。 港區人大代表新正副召集人 人大釋法權 符合基本法 法官國籍 未作規定 【本報訊】記者陳錦輝報道:對於早前有關香港法 官應否全由中國公民出任的討論,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 道立表示,除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外 ,基本法沒有對其他法官的國籍作出規定。他又回應前 律政司司長梁愛詩質疑香港司法人員對兩地關係缺乏認 識的言論,他指梁愛詩有言論自由,相信越多人討論法 治,有助港人明白香港的法治和司法制度。 馬道立昨日在法律年度開啟禮發言時,主動提到法 官的國籍問題,指除了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和高等法院首 席法官外,基本法並沒有對其他法官的國籍作出規定 基本法訂明司法人員可從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聘 用。馬道立又指出,基本法第82條特別規定,終審法院 根據需要邀請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法官參加審判 ,因此自1997年7月1日起,終審法院幾乎在所有上訴 案件中,均邀請一名來自海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法官參 加審判。他強調,當一名普通法適用地區的法官獲委任 為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時,必須與香港其他法官作出相 同的司法誓言。 馬道立在開啟禮結束後被問到梁愛詩曾提到,香港 法律界包括法官在內均對中央與特區關係缺乏認識,馬 道立認為,梁愛詩與普通市民一樣都享有言論自由,有 權表達和批評法官及法庭的判決。他又認為,愈多人討 論和研究法庭的判決,對社會是健康,他鼓勵更多人討 論法治,相信能有更多人明白香港的法治和司法制度, 但重申任何人的意見和言論都不會影響法庭判案。 反對派的法律界人士和立法會議員,不斷在多個論 壇上公開批評律政司司長建議法院提請人大常委會釋法 ,是 閹割法治,破壞司法獨立等等。馬道立昨日出 席2013年法律年度開啟禮後表示,按基本法第158條,人 大常委會有權釋法,而終審法院亦有權邀請人大常委會 釋法, 我們的法院和法官只是決定法律的問題,合法 便是合法,如果是合法你便不能說是破壞(法治)。強調法庭工作不應被政治化 對於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包致金提到,本港司法受 到挑戰,形容是 暴風雨來臨,馬道立認為,法院任 何時候都遇到挑戰, 你說是大挑戰,超大的挑戰,或 是細的挑戰,一樣的,我們法院如何處理,都是根據法 律。馬道立在開啟禮上致辭時表示,他常被問到在審理 涉及公法和憲法原則的案件時會否考慮公眾利益,他強 調,法庭一定會考慮公眾利益,但法庭判案時不會受社 會大多數人士或政府樂見的判決結果而影響,法院考慮 的公眾利益,是執行法律必須遵循公平、公義和維護尊 嚴的基本理念,不論任何人士或任何機構都不可凌駕於 法律之上。 雖然馬道立未有點名提到居港權案件,但他發言時 指出,以公法範疇而言,案件可能關乎極為敏感的社會 、政治或憲制事宜,例如入境事務,但不同界別人士對 案件持有不同利益,因此對案件的 正確判決結果有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見。他重申,法院處理所有案 件都是恪守法律條文,依據法律精神判案,他不希望法 院工作被政治化, 雖然法庭有時候須要處理由政治事 件衍生的法律問題,但是法庭及其工作不應被政治化袁國強指司法程序不受游說 袁國強致辭時則重申,理解每當有法律程序對社會 、經濟或政治帶來重大影響,都會引起公眾爭議,但他 沒有意圖和理由用任何手段損害法治或司法獨立, 個負責任的政府,在面對重大法律問題須予解決時,應 該有勇氣和決心,設法把法律問題交由司法程序妥善裁 定,而不論此舉會否帶來爭議。他又認為,公眾應讓 法官在沒有不當干擾或任何形式壓力的環境下判案, 與政治過程不同,司法程序不受游說,亦不應受到游說 大律師公會主席林孟達就指出,法院一些判決成為 某些人指責對象的情況日益嚴重,而社會所有人需時刻 警惕,不要讓任何方面的政治煽動或特殊利益集團得逞 ,削弱 一國兩制賦予香港獨特的憲制和司法體系, 讓法官可以獨立地作出裁決,免受政治勢力或風向所 影響政府就居港權案建議法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遭到反對派法律界人士抨擊此舉是破 壞司法獨立。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昨日指出,人大常委會的釋法權符合基本法,不能說釋 法是破壞香港法制,又指法庭的工作不應被政治化。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就表示,作為負責任的 政府,應有決心和勇氣把可能具爭議的法律問題交由司法程序裁定。 本報記者 陳錦輝 喬曉陽語港人代 做好青年工作 ▼馬道立指出,法 庭及其工作不應被 政治化 本報記者林良堅攝 【本報訊】記者陳錦輝報道: 大律師公會和律師會的主席於法律 年度開啟禮致辭時,都促請政府盡 快設獨立的法援機構,並擴展法援 至中產階層和夾心階層。律政司司 長袁國強表示,法律援助服務局稍 後便會提交報告書,強調政府會在 切實可行的範圍內,協助社會的弱 勢社群能得到法律服務。 大律師公會主席林孟達指,在 最近的調查顯示,於高院原訟法庭 聆訊中,其中一方沒有聘用律師出 庭的個案佔28%,區域法院更超過 60%,希望政府落實措施以擴展法 援至中產階層。他亦建議設立獨立 的法援機構,把法援脫離民政事務 局的管轄下。律師會會長葉禮德亦 認為,當局在審批法援財務資格的 準則一直偏低,令很多夾心階層被 拒諸門外,促請當局成立獨立的法 律援助管理局。 袁國強指出,近年有社會人士 要求改革本港法律援助制度,而法 律援助服務局稍後便會提交報告書 ,強調政府會在切實可行的範圍內 ,協助社會的弱勢社群能得到法律 服務。 ▼召集人譚惠珠 ▲副召集人馬逢國 ▲副召集人盧瑞安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Oct-2019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A3 責任編輯:梁曉斌 美術編輯:郭亞文paper.takungpao.com/resfile/2013-01-15/A03/A3.pdf · 表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預算案去派。 但是,如果市民希望從這份施政報

勿妄言港法制受破壞

二〇一三年一月十五日 星期二A3要聞1051673責任編輯梁曉斌美術編輯郭亞文

關 昭

支持梁振英施政報告打1049504翻身仗1049505 1049504馬官1049505籲司法勿1049504政治化1049505

社 評 井水集

特首梁振英將於明天(星期三)上午十一時在立法會大樓議事廳發表其上任以來的首份施政報告

連日來不僅特首本人心情 「如履薄冰」 就是社會各方對梁振英這個「第一次」 似乎也給予了特殊的關注

仿似試場上的考生就要在眾多 「考官」面前公開其答卷和成績表一樣

對梁振英來說這確實是一個重要的時刻自去年七月一日上任以來因山頂物業僭建問題梁振英一直受到反對派的追纏和困擾就連到立法會出席答問大會也是 「十問九僭建」 如何發展經濟改善住屋安老扶貧等議題根本沒有深入探討的餘地而阻撓梁振英政府依法施政正正就是反對派和亂港傳媒的政治目的

因此明天的首份施政報告將會給予梁振英一個很好的機會和平台讓他可以比較清晰完整系統地向全港市民展示他的施政理念和抱負為特區未來一年以至更長遠發展繪畫出一幅願景和藍圖引領全港市民和輿論的目光跨越「僭建」風波切實回歸到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為核心的建港大業上來

那麼明天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有沒有突破會不會 「派糖」 相信市民大眾都會希望盡快得到答案不過如果只是希望從施政報告中得到 「幾粒糖」 相信可能會感到失望因為有關人士已經透露這不會是一份 「派糖報告」 就算要 「派」 也會留給緊接發表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預算案去派

但是如果市民希望從這份施政報告中了解本港經濟未來有什麼新的 「增長點」 國際金融中心和人民幣境外結算中心的地位如何進一步鞏固特區如何從國家 「十二五」 發展規劃中得到更多的商機以及未來公營房屋的供應量是否會逐年增加土地資源如何善用和活用扶貧有何新猷安老有何妙策以至十五年免費教育是否實施相信施政報告不僅不會令人失望甚至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事實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不僅是特區政府之所應為而且恰恰正是梁振英的優點和強項自當選和上任以來反對派刻意把梁振英 「政治化」 把他 「包裝」 成一個 「政治特首」 渲染其任內將會加緊 「西環治港」 加緊

二十三條立法helliphellip其實這通通都是 「欲加之罪」 和別有用心的歪曲而已事實是梁振英任內當然會涉及一些政治政制議題但這顯然不會是其唯一工作更不會是政府的施政重點或全部無論是當年 「一國兩制」 方針的制訂以至梁振英日前北京述職習近平總書記的最新指示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促進和諧推動民主始終都是中央對港對特首工作的唯一準則和要求

梁振英是一位 「政治特首」 在愛國愛港振興中華上有較高的認識水平但梁振英同時更是一位 「經濟特首」 「民生特首」 以至 「專業特首」 在任內帶領香港經濟邁上一個新的台階為國家作出更大貢獻並且協助基層市民改善生活不僅是他參選和出任特首的根本抱負也是他對中央對港人的唯一回報和承諾

可以相信明天發表的梁振英首份施政報告是其個人施政信心和能力的「翻身仗」 也是港人社會未來步上正

軌更上層樓的重要契機市民對梁振英首份報告可以抱有期望更應給予大力支持

昨日是一年一度的本港法律 「開啟年」 這是本港法治傳統上的一項重要活動也是本港司法獨立和法治基石的一次重要展示

而值得關注的是作為本港司法界兩位最高負責人律政司司長袁國強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昨日在致詞中全面闡述了本港的法治傳統當前的司法工作和公正公開透明公義等理念外不約而同都談到了司法 「政治化」 的問題

就此馬道立法官明確指出 「我們應當謹記雖然法庭有時候須要處理由政治事件衍生的法律問題但是法庭及其工作不應被政治化我完全尊重個人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事實上我認為可以自由表達言論的社會是健康的社會而在香港言論自由始終是受保障的基本權利之一不過法庭和法官是不會受近日眾多不同意見所左右法庭和法官從不間斷恪守法律及法律的精神這絕對是社會大眾對司法機構的期望」

就同一問題律政司司長袁國強也毫不含糊的指出 「香港擁有世界

級的司法機構亦享有真正的司法獨立然而我們必須保持謹慎讓法官能夠在沒有不當干擾或任何形式壓力的環境下判案與政治過程不同司法程序不受游說亦不應受到游說」

毫無疑問 「馬官」 和袁司長說的是同一個問題表達的也是一致的觀點港人有言論自由但不應動輒對司法工作指指點點說三道四企圖構成壓力實質就是妨礙司法公正

兩官此說當然不是空穴來風日前袁國強司長要求終審法院就外籍傭工居港權案提請全國人大 「釋法」 居港權是一個法律問題法律問題當然就得依法解決因此袁司長的要求完全是依法辦事而提請不提請同樣是法治問題 「馬官」 提請是依法辦事不提請也是依法辦事如此而已豈有他哉

但反對派借此大做文章 「要求」 終審法院不要提請釋法不能提請釋法如此干預司法獨立正是 「賊喊捉賊」

【本報訊】記者馮慧婷報道新一屆港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昨日在深圳舉行會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喬曉陽在會上讀出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李建國的信件勉勵港區人大代表履行好職責多為社會作貢獻喬曉陽又表示中央非常關注香港青少年工作擔心政治爭拗影響香港青年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期望港區人大代表全面介紹國家發展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但亦可按事實作出合理批評另外據了解會上推舉了譚惠珠擔任第十二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召集人盧瑞安馬逢國擔任副召集人

新當選的港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昨日在深圳紫荊山莊舉行情況通報及學習培訓會議喬曉陽中聯辦副主任殷曉靜等出席會議

喬曉陽在會上讀出李建國予港澳區全國人大代表的信件表示自己因事未能出席會議向港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問好並勉勵大家團結一致盡職盡責履行人大職務多為社會作貢獻

憂政治爭拗影響年輕人上午的會議主要向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講解

法例人大代表的權利責任以及全國人大的開會規則等喬曉陽在會上以《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為題發表講話而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

委員胡康生亦作了專題報告下午的會議則舉行分組討論探討未來工作重點開會議程安排等

有與會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引述喬曉陽表示留意到早前特區政府推行國民教育不順利以及部分遊行請願活動都出現殖民地時代的旗幟令中央非常關注香港青少年工作喬曉陽擔心政治爭拗會影響香港青年人令他們對自己作為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有所降低希望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可做好青少年工作向年輕一代全面介紹國家發展

亦有與會代表表示喬曉陽有提及人大代表未來的工作責任將會更重希望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至於對特區政府的政策甚至是行政長官的批評則必須合乎事實和合理

譚惠珠任港人代召集人今次是第十二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後

代表們首次舉行會議會上推舉了譚惠珠擔任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召集人盧瑞安馬逢國擔任副召集人對於被推舉為副召集人成功連任的盧瑞安感到責任重大他表示未來希望更好地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服務配合代表們的工作盧瑞安又表示未來5年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有

很多工作要做尤其是在香港社會分化日益嚴重的情況下人大代表如何發揮更大作用支持特區政府施政在培養年輕人方面也需要加大力度

另一名副召集人馬逢國則表示會繼續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職責並與香港立法會議員的工作相結合互相推動對社會發揮促進作用他又表示未來會重點關注國家安全教育以及文化發展

不少人大 「新丁」都形容這次會議是 「迎新營」為3月舉行的兩會熱身新當選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表示作為註冊社工會重點關注社會服務和社會福利社區工作以及僑務工作而以一曲《我的中國心》唱遍大江南北的張明敏則表示會重點關注青少年發展工商界在內地的投資環境以及內地演藝事業發展

對於有代表引述喬曉陽表示希望大家放下分歧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田北辰認為中央是看到建制派有不團結的情況並在政策上有不合理的訴求才提出有關要求而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林大輝則認為現時香港面對不少民生問題各黨派應放下歧見團結促進香港繁榮穩定他有信心梁振英可以身作則與各界共同構建 「香港營」他亦相信不論是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均可發揮更大職能為港建言良策

港區人大代表新正副召集人

馬道立

馬道立

人大釋法權符合基本法

法官國籍 未作規定【本報訊】記者陳錦輝報道對於早前有關香港法

官應否全由中國公民出任的討論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表示除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外基本法沒有對其他法官的國籍作出規定他又回應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質疑香港司法人員對兩地關係缺乏認識的言論他指梁愛詩有言論自由相信越多人討論法治有助港人明白香港的法治和司法制度

馬道立昨日在法律年度開啟禮發言時主動提到法官的國籍問題指除了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外基本法並沒有對其他法官的國籍作出規定 「基本法訂明司法人員可從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聘用」

馬道立又指出基本法第82條特別規定終審法院可 「根據需要邀請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法官參加審判」因此自1997年7月1日起終審法院幾乎在所有上訴案件中均邀請一名來自海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法官參加審判他強調當一名普通法適用地區的法官獲委任為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時必須與香港其他法官作出相同的司法誓言

馬道立在開啟禮結束後被問到梁愛詩曾提到香港法律界包括法官在內均對中央與特區關係缺乏認識馬道立認為梁愛詩與普通市民一樣都享有言論自由有權表達和批評法官及法庭的判決他又認為愈多人討論和研究法庭的判決對社會是健康他鼓勵更多人討論法治相信能有更多人明白香港的法治和司法制度但重申任何人的意見和言論都不會影響法庭判案

反對派的法律界人士和立法會議員不斷在多個論壇上公開批評律政司司長建議法院提請人大常委會釋法是 「閹割法治」破壞司法獨立等等馬道立昨日出席2013年法律年度開啟禮後表示按基本法第158條人大常委會有權釋法而終審法院亦有權邀請人大常委會釋法 「我們的法院和法官只是決定法律的問題合法便是合法如果是合法你便不能說是破壞(法治)」

強調法庭工作不應被政治化對於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包致金提到本港司法受

到挑戰形容是 「暴風雨來臨」馬道立認為法院任何時候都遇到挑戰 「你說是大挑戰超大的挑戰或是細的挑戰一樣的我們法院如何處理都是根據法律」

馬道立在開啟禮上致辭時表示他常被問到在審理涉及公法和憲法原則的案件時會否考慮公眾利益他強調法庭一定會考慮公眾利益但法庭判案時不會受社會大多數人士或政府樂見的判決結果而影響法院考慮的公眾利益是執行法律必須遵循公平公義和維護尊嚴的基本理念不論任何人士或任何機構都不可凌駕於法律之上

雖然馬道立未有點名提到居港權案件但他發言時指出以公法範疇而言案件可能關乎極為敏感的社會

政治或憲制事宜例如入境事務但不同界別人士對案件持有不同利益因此對案件的 「正確判決結果」會有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見他重申法院處理所有案件都是恪守法律條文依據法律精神判案他不希望法院工作被政治化 「雖然法庭有時候須要處理由政治事件衍生的法律問題但是法庭及其工作不應被政治化」

袁國強指司法程序不受游說袁國強致辭時則重申理解每當有法律程序對社會

經濟或政治帶來重大影響都會引起公眾爭議但他沒有意圖和理由用任何手段損害法治或司法獨立 「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在面對重大法律問題須予解決時應該有勇氣和決心設法把法律問題交由司法程序妥善裁定而不論此舉會否帶來爭議」他又認為公眾應讓法官在沒有不當干擾或任何形式壓力的環境下判案 「與政治過程不同司法程序不受游說亦不應受到游說」

大律師公會主席林孟達就指出法院一些判決成為某些人指責對象的情況日益嚴重而社會所有人需時刻警惕不要讓任何方面的政治煽動或特殊利益集團得逞削弱 「一國兩制」賦予香港獨特的憲制和司法體系「讓法官可以獨立地作出裁決免受政治勢力或風向所

影響」

政府就居港權案建議法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遭到反對派法律界人士抨擊此舉是破壞司法獨立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昨日指出人大常委會的釋法權符合基本法不能說釋法是破壞香港法制又指法庭的工作不應被政治化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就表示作為負責任的政府應有決心和勇氣把可能具爭議的法律問題交由司法程序裁定

本報記者 陳錦輝

喬曉陽語港人代 做好青年工作

馬道立指出法庭及其工作不應被政治化本報記者林良堅攝

【本報訊】記者陳錦輝報道大律師公會和律師會的主席於法律年度開啟禮致辭時都促請政府盡快設獨立的法援機構並擴展法援至中產階層和夾心階層律政司司長袁國強表示法律援助服務局稍後便會提交報告書強調政府會在切實可行的範圍內協助社會的弱勢社群能得到法律服務

大律師公會主席林孟達指在最近的調查顯示於高院原訟法庭聆訊中其中一方沒有聘用律師出庭的個案佔28區域法院更超過60希望政府落實措施以擴展法援至中產階層他亦建議設立獨立的法援機構把法援脫離民政事務局的管轄下律師會會長葉禮德亦認為當局在審批法援財務資格的準則一直偏低令很多夾心階層被拒諸門外促請當局成立獨立的法律援助管理局

袁國強指出近年有社會人士要求改革本港法律援助制度而法律援助服務局稍後便會提交報告書強調政府會在切實可行的範圍內協助社會的弱勢社群能得到法律服務

兩律師會倡設獨立法援機構

召集人譚惠珠

副召集人馬逢國

副召集人盧瑞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