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7 港專題 劏房戶久候 - wen wei popdf.wenweipo.com/2019/12/24/a07-1224.pdf ·...

1
港專題 A6-7 港公屋輪候時間猶如脫韁的野馬不斷飆升,至今年 9 月底 公屋申請者平均要苦等 5.4 年才能上樓,遠超 3 年上樓承 諾。輪候公屋期間,不少申請人被迫居於劏房,甚至「棺材 房」,他們都表示以為政府會「起多啲樓」,惟 3 年又近 3 年, 他們由滿心期待等到失望。 香港文匯報記者早前與社協訪察幾家劏房戶,當時正值寒流殺 到,社協籌集棉被和厚褸向劏房戶送暖。其中一個位於銅鑼灣唐 樓的單位被業主一劏七,李先生及其唸小學的女兒住其中一個僅 30 多平方呎的房裡已有 10 年,單位放置一張碌架床和一張書桌 後,空間所餘無幾;全屋 7 戶人共用廁所和廚房。 七戶共用廁所 阿女唔敢沖涼 李氏父女 6 年前申請公屋,至今仍未有聲氣,李先生不禁問: 「政府係咪專登?我今年 67 歲,等多幾年都可能唔喺度,到時佢 就唔使安排我上樓啦,慳返間公屋。」回首 5 年前,他從電視新 聞中知悉長策計劃,一度以為政府會「起多啲樓」,父女倆快將 脫離劏房:「我同阿囡講我哋好快換大屋,點知一講就 5 年,由 滿心期待到無晒希望。」 不過,他慶幸這 10 個年頭裡,業主一直未有加租、維持 3,000 元月租:「靠政府不如祈求有個良心業主。」李先生直言已習慣 蝸居在劏房裡,但卻苦了女兒:「咁細嘅地方點夠小朋友活動? 佢愈大,愈發現佢好似比其他小朋友矮小,我都內疚係咪我害到 佢!」而且女兒漸懂事,對公用廁所感到不安和尷尬:「佢兩三 日先沖一次涼,冬天還好,夏天佢都係咁,我只有盡量叫佢沖, 但佢好多時唔聽,(唔沖涼)好多細菌㗎,好易搞到病!」 離開李先生的家,記者又隨社協到北角訪察「棺材房」。所謂的 「棺材房」就是上世紀 50年代籠屋的「進化版」,將籠屋門由鐵絲 網換成鐵門,但房租卻較籠屋貴不少,一個「棺材房」月租高達 2,500 元,過往聯合國曾公開批評這等居住環境是侮辱人的尊嚴。 夫婦排公屋 太太等到死 記者甫入單位,眼前是近 30 個「棺材房」及一個共用廚廁。70 歲的陳伯是住戶之一,已放棄申請公屋,他語帶黑色幽默道: 「我同太太排(公屋),排到佢死都未得,我諗自己都係喺呢個 『棺材房』度餘生。」他對居住環境未有太多怨言:「尚算乾 淨,只係有啲木蝨!」惟提起租金就一臉愁容,他靠領取 3,375 元 綜援維生,雖然另有 1,800 多元租金津貼,但不足以交租,「(自 行補貼租金後)每月剩 2,000 幾蚊,好多時一日只食一餐。」 屈居「棺材房」睇化度餘生 回顧過去 5 年,陳伯坦言愈住愈差,早年太太在世時,兩人綜援 租金津貼達 3,795 元,可以租一個近百呎劏房,曾申請公屋,惟太 太去年離世,陳伯成孤家寡人「看破了」:「我都唔知幾時會走, 有得住就得。」他直言,若「棺材房」再加租,或選擇露宿街頭。 港人住得貴、細、擠迫已是公認的事實,為扭轉 房屋供求嚴重失衡的困局,政府於5年前的上周, 公佈長遠房屋策略(長策),訂出未來 10 年(即 2015年至2025年)興建47萬伙住宅單位的目標, 其中28萬為公屋和資助出售單位。報告當時直認首 5年不大可能達標,第二個5年才有望落實。 本月正式開展長策第二個 5 年,政府上周亦公 佈最新一份長策報告,但回顧過去 5 年,港人的 居住環境有沒改善?長策目標又是否即將實現? 香港文匯報記者請來撰寫該報告的前長策會主 席、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前長策會成員 兼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以及劏房 戶、公屋輪候者探討本港的居住問題,論盡長策 成與敗。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廣盛 十年「屋債」逾12.1萬 張炳良嘆舉步難 長策落成量與目標落差(表一) 2014/15 2015/16 2016/17 2017/18 2018/19 5 年結 2019/20* 2020/21* 2021/22* 2022/23* 2023/24* 5 年結* #長策目標:2014 年公屋目標為 2 萬伙、資助出售單位目標為 9,000 伙;2015 至 2017 年公屋目標為 2 萬伙、資助出售單位目標為 8,000 伙;2018 年公屋目標為 2.2 萬伙、資助出售單位目標為 9,500 伙;2019 年公屋目標為 2.1 萬伙、資助出 售單位目標為9,100伙 *預測建屋量 資料來源:政府於 2014 年 12 月 16 日公佈長遠房屋策略 公屋 (與目標相差#) 9,938(-10,062) 14,264(-5,736) 11,276(-8,724) 13,413(-6,587) 17,658(-4,342) 66,549(-35,451) 13,000(-8,000) 6,100(-14,900) 20,700(-300) 13,400(-7,600) 18,400(-2,600) 71,600(-33,400) 資助出售單位 (與目標相差#) 0(-9,000) 0(-8,000) 3,017(-4,983) 248(-7,752) 9,121(-379) 12,386(-30,114) 4,400(-4,700) 6,800(-2,300) 3,300(-5,800) 3,500(-5,600) 5,600(-3,500) 23,600(-21,900) 兩者落成量總數 (與目標相差#) 9,938(-19,062) 14,264(-13,736) 14,293(-13,707) 13,661(-14,339) 26,779(-4,721) 78,935(-65,565) 17,400(-12,700) 12,900(-17,200) 24,000(-6,100) 16,900(-13,200) 24,000(-6,100) 95,200(-55,300) 6 輪候公屋:5.5 年 李先生苦候公屋 李先生苦候公屋 6 6 年仍未上樓 年仍未上樓輕嘆 輕嘆靠政府不 靠政府不 如祈求有個良心業主 如祈求有個良心業主」。 」。 香港文匯報記者陳廣盛 香港文匯報記者陳廣盛 陳伯語帶黑色幽默道,會在這 個「棺材房」度過餘生。 香港文匯報記者陳廣盛 攝 李先生的女兒漸懂事,對公用 廁所感到不安和尷尬,致幾天不洗 澡。 香港文匯報記者陳廣盛 香港文匯報記者陳廣盛 理應落實長策目標的張炳良表示 理應落實長策目標的張炳良表示目標不代表承諾 目標不代表承諾香港文匯報記者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攝 香港文 匯報訊 (記者 陳廣盛)首份《長遠 房屋策略》(長策)訂出未 來 10 年間(即 2015 至 2025 年)要興 建 20 萬個公屋單位及 8 萬個資助出售單 位的目標,並預料今年、第二個 5 年計劃開 始, 建屋量將有 起色,惟事與願 違,該兩類房屋的實際 落成量,與目標愈扯愈遠, 過去 5 年累積的「屋債」逾 6.5 萬 個;而且根據政府預測,未來5年都不可 能達標,直到 10 年建屋計劃完結時,「屋 債」將累積至逾 12.1 萬。前運輸及房屋局局 長、前長策督導委員會主席張炳良解釋, 「好多變數係政府控制唔到」,箇中主因包 括地區反對、立法會拖延等,他又笑談地區 議員的「橫蠻」態度拖垮建屋計劃。 長策會每年都會因應實際情況檢討建屋目 標,但無論哪一個時期的長策,實際的公營 房屋落成量都與目標有明顯落差,以過去 5 例,公屋及 資助出售單位的總 落成量,分別為66,000 多伙和 12,000 多伙;分別比目 標 落 後 35,000 多 伙 和 30,000 多 伙 (表一)。事實上,而過去 5 年的落成量 與長策出台前差異不大(表二)張炳良作為當年建屋目標的「總決策者」, 他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興建一個公屋 項目平均要5年至6年,即過去5年的數字其實 不應入長策的數:「我第一次(就長策)去立 法會,(前立法會議員)黃毓民問我任內交唔 交到功課,我當時已經話一定交唔到,因為就 算(當年)有地,都要5年半至6年後先起好, 我任內點會交到功課?」 訂目標非承諾 助促覓地動力 不過,長策報告及張炳良本人確曾多次表 示,會在「第二個 5 年」計劃,即今年開始 「追落後」,惟根據房委會的建屋計劃,預 計公屋及資助出售單位未來 5 年的總落成量 分別為 7.1 萬多伙和 2.3 萬多伙,即使上周公 佈的長策「削債」(每年公營房屋供應由去年 的 3.15 萬個減至 3 萬個),兩者 仍比目標合共少 5.5 萬伙;再計及首 5 年所積下來的 6.5 萬多伙「屋債」,10 年長 策計劃的缺口共高達12.1萬伙。 對此,身為前局長,理應落實目標的張炳 良解釋,目標不代表承諾:「個指標(目 標)係基於需求而訂出,我哋認為香港需要 咁多屋,係根據(香港人的住屋)需求計出 來的數目。」 他強調即使回到 5 年前,明知「跳票」也 要訂出上述的建屋目標,以便提高社會對 「乏地」的意識和政府內部的積極性:「畀 大家一個目標,要求全社會一齊去努力;另 外,長策經過行政會議討論,於是不同政府 部門咪要努力,當時(前特首)梁振英召開 兩次跨部門會議,要求發展局攤晒啲地出 嚟,逐幅地去睇可唔可以用,我相信特首都 出動埋,應該無咩地可以收埋唔 用。」 屢遇反對暗指區員「橫蠻」 然而,過去幾年的發展似乎 未如預期,起碼社會未有共 識。他亦承認,當中涉及 滯後原因,包括地區反 對、立法會拖延等,「地 區諮詢經常遇到反對聲 音,比如有個項目,想起 1,000 個單位,地區反建議 500 個,我哋再 建議 700 個,來來回回好幾次,講到數已經 好叻,因為好多項目直情講唔掂數。」他又 笑着分享地區議員的「橫蠻」:「佢哋會 問,點解派咁低級(官員)嚟同我哋傾?點解 唔派署長嚟?但同佢哋傾的已經係高級建築 師,屬首長級。」 張炳良續說,雖然興建公屋不用立法會批 錢,但任何大型房屋項目都需要土地平整、 附近的基建也要向立法會工務小組、財委會 申請撥款:「2016年尾發生橫洲事件,橫 洲公屋發展計劃之後上工務小組申請 1 億元 去做前期工程,小組拖咗 3 個月,咁咪少咗 7,000 個單位(入賬),好無理!」 長策出台前 10 年公營房屋落成量(表二) 年度 2004/05 2005/06 2006/07 2007/08 2008/09 5年結 2009/10 2010/11 2011/12 2012/13 2013/14 5年結 資料來源:房委會 製表: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廣盛 公屋 25,015 17,153 7,192 14,598 19,050 83,008 15,389 13,672 11,186 13,114 14,057 67,418 資助出售 單位 0 0 1,776 1,962 1,624 5,362 370 1,110 0 0 0 1,480 總數 25,015 17,153 8,968 16,560 20,674 88,370 15,759 14,782 11 11, ,186 186 13 13, ,114 114 14,057 68,898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Aug-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A6-7 港專題 劏房戶久候 - Wen Wei Popdf.wenweipo.com/2019/12/24/a07-1224.pdf · 後,空間所餘無幾;全屋7戶人共用廁所和廚房。 七戶共用廁所阿女唔敢沖涼

香港專題A6-7

2019年12月24日(星期二)

20192019年年1212月月2424日日((星期二星期二))

2019年12月24日(星期二)■責任編輯:鄧逸明、常樂 ■版面設計:張景光

本港公屋輪候時間猶如脫韁的野馬不斷飆升,至今年9月底公屋申請者平均要苦等5.4年才能上樓,遠超3年上樓承

諾。輪候公屋期間,不少申請人被迫居於劏房,甚至「棺材房」,他們都表示以為政府會「起多啲樓」,惟3年又近3年,他們由滿心期待等到失望。香港文匯報記者早前與社協訪察幾家劏房戶,當時正值寒流殺到,社協籌集棉被和厚褸向劏房戶送暖。其中一個位於銅鑼灣唐樓的單位被業主一劏七,李先生及其唸小學的女兒住其中一個僅30多平方呎的房裡已有10年,單位放置一張碌架床和一張書桌後,空間所餘無幾;全屋7戶人共用廁所和廚房。

七戶共用廁所 阿女唔敢沖涼李氏父女6年前申請公屋,至今仍未有聲氣,李先生不禁問:「政府係咪專登?我今年67歲,等多幾年都可能唔喺度,到時佢就唔使安排我上樓啦,慳返間公屋。」回首5年前,他從電視新聞中知悉長策計劃,一度以為政府會「起多啲樓」,父女倆快將脫離劏房:「我同阿囡講我哋好快換大屋,點知一講就5年,由滿心期待到無晒希望。」不過,他慶幸這10個年頭裡,業主一直未有加租、維持3,000元月租:「靠政府不如祈求有個良心業主。」李先生直言已習慣蝸居在劏房裡,但卻苦了女兒:「咁細嘅地方點夠小朋友活動?佢愈大,愈發現佢好似比其他小朋友矮小,我都內疚係咪我害到佢!」而且女兒漸懂事,對公用廁所感到不安和尷尬:「佢兩三日先沖一次涼,冬天還好,夏天佢都係咁,我只有盡量叫佢沖,但佢好多時唔聽,(唔沖涼)好多細菌㗎,好易搞到病!」離開李先生的家,記者又隨社協到北角訪察「棺材房」。所謂的「棺材房」就是上世紀50年代籠屋的「進化版」,將籠屋門由鐵絲網換成鐵門,但房租卻較籠屋貴不少,一個「棺材房」月租高達2,500元,過往聯合國曾公開批評這等居住環境是侮辱人的尊嚴。

夫婦排公屋 太太等到死記者甫入單位,眼前是近30個「棺材房」及一個共用廚廁。70歲的陳伯是住戶之一,已放棄申請公屋,他語帶黑色幽默道:「我同太太排(公屋),排到佢死都未得,我諗自己都係喺呢個『棺材房』度餘生。」他對居住環境未有太多怨言:「尚算乾淨,只係有啲木蝨!」惟提起租金就一臉愁容,他靠領取3,375元綜援維生,雖然另有1,800多元租金津貼,但不足以交租,「(自行補貼租金後)每月剩2,000幾蚊,好多時一日只食一餐。」

屈居「棺材房」睇化度餘生回顧過去5年,陳伯坦言愈住愈差,早年太太在世時,兩人綜援租金津貼達3,795元,可以租一個近百呎劏房,曾申請公屋,惟太太去年離世,陳伯成孤家寡人「看破了」:「我都唔知幾時會走,有得住就得。」他直言,若「棺材房」再加租,或選擇露宿街頭。

港人住得貴、細、擠迫已是公認的事實,為扭轉

房屋供求嚴重失衡的困局,政府於5年前的上周,

公佈長遠房屋策略(長策),訂出未來10年(即

2015年至2025年)興建47萬伙住宅單位的目標,

其中28萬為公屋和資助出售單位。報告當時直認首

5年不大可能達標,第二個5年才有望落實。

本月正式開展長策第二個5年,政府上周亦公

佈最新一份長策報告,但回顧過去5年,港人的

居住環境有沒改善?長策目標又是否即將實現?

香港文匯報記者請來撰寫該報告的前長策會主

席、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前長策會成員

兼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以及劏房

戶、公屋輪候者探討本港的居住問題,論盡長策

成與敗。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廣盛

十年「屋債」逾12.1萬張炳良嘆舉步難

長策落成量與目標落差(表一)

年度

2014/152015/162016/172017/182018/195年結

2019/20*2020/21*2021/22*2022/23*2023/24*5年結*

#長策目標:2014年公屋目標為2萬伙、資助出售單位目標為9,000伙;2015至2017年公屋目標為2萬伙、資助出售單位目標為8,000伙;2018年公屋目標為2.2萬伙、資助出售單位目標為9,500伙;2019年公屋目標為2.1萬伙、資助出售單位目標為9,100伙 *預測建屋量資料來源:政府於2014年12月16日公佈長遠房屋策略

公屋(與目標相差#)

9,938(-10,062)14,264(-5,736)11,276(-8,724)13,413(-6,587)17,658(-4,342)66,549(-35,451)

13,000(-8,000)6,100(-14,900)20,700(-300)13,400(-7,600)18,400(-2,600)71,600(-33,400)

資助出售單位(與目標相差#)

0(-9,000)0(-8,000)

3,017(-4,983)248(-7,752)9,121(-379)

12,386(-30,114)

4,400(-4,700)6,800(-2,300)3,300(-5,800)3,500(-5,600)5,600(-3,500)

23,600(-21,900)

兩者落成量總數(與目標相差#)

9,938(-19,062)14,264(-13,736)14,293(-13,707)13,661(-14,339)26,779(-4,721)78,935(-65,565)

17,400(-12,700)12,900(-17,200)24,000(-6,100)16,900(-13,200)24,000(-6,100)95,200(-55,300)

劏房戶久候長命鬥長策

父女申公屋6年等到無晒希望「不如祈求有個良心業主」

輪候公屋:5.5年

■■李先生苦候公屋李先生苦候公屋66年仍未上樓年仍未上樓,,輕嘆輕嘆「「靠政府不靠政府不如祈求有個良心業主如祈求有個良心業主」。」。香港文匯報記者陳廣盛香港文匯報記者陳廣盛 攝攝

▼陳伯語帶黑色幽默道,會在這個「棺材房」度過餘生。

香港文匯報記者陳廣盛 攝

▲李先生的女兒漸懂事,對公用廁所感到不安和尷尬,致幾天不洗澡。 香港文匯報記者陳廣盛香港文匯報記者陳廣盛 攝攝

■■理應落實長策目標的張炳良表示理應落實長策目標的張炳良表示,,目標不代表承諾目標不代表承諾。。香港文匯報記者攝香港文匯報記者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陳廣盛)首份《長遠房屋策略》(長策)訂出未

來10年間(即2015至2025年)要興建20萬個公屋單位及8萬個資助出售單

位的目標,並預料今年、第二個5年計劃開

始 ,建屋量將有

起色,惟事與願違,該兩類房屋的實際

落成量,與目標愈扯愈遠,過去5年累積的「屋債」逾6.5萬

個;而且根據政府預測,未來5年都不可能達標,直到10年建屋計劃完結時,「屋債」將累積至逾12.1萬。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前長策督導委員會主席張炳良解釋,「好多變數係政府控制唔到」,箇中主因包括地區反對、立法會拖延等,他又笑談地區議員的「橫蠻」態度拖垮建屋計劃。長策會每年都會因應實際情況檢討建屋目

標,但無論哪一個時期的長策,實際的公營房屋落成量都與目標有明顯落差,以過去5

年 為例,公屋及

資助出售單位的總落成量,分別為66,000

多伙和12,000多伙;分別比目標落後 35,000 多伙和 30,000 多伙

(表一)。事實上,而過去5年的落成量與長策出台前差異不大(表二)。張炳良作為當年建屋目標的「總決策者」,

他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興建一個公屋項目平均要5年至6年,即過去5年的數字其實不應入長策的數:「我第一次(就長策)去立法會,(前立法會議員)黃毓民問我任內交唔交到功課,我當時已經話一定交唔到,因為就算(當年)有地,都要5年半至6年後先起好,我任內點會交到功課?」

訂目標非承諾 助促覓地動力不過,長策報告及張炳良本人確曾多次表

示,會在「第二個5年」計劃,即今年開始「追落後」,惟根據房委會的建屋計劃,預計公屋及資助出售單位未來5年的總落成量分別為7.1萬多伙和2.3萬多伙,即使上周公佈的長策「削債」(每年公營房屋供應由去年

的3.15萬個減至3萬個),兩者仍比目標合共少5.5萬伙;再計及首5

年所積下來的6.5萬多伙「屋債」,10年長策計劃的缺口共高達12.1萬伙。對此,身為前局長,理應落實目標的張炳

良解釋,目標不代表承諾:「個指標(目標)係基於需求而訂出,我哋認為香港需要咁多屋,係根據(香港人的住屋)需求計出來的數目。」他強調即使回到5年前,明知「跳票」也要訂出上述的建屋目標,以便提高社會對「乏地」的意識和政府內部的積極性:「畀大家一個目標,要求全社會一齊去努力;另外,長策經過行政會議討論,於是不同政府部門咪要努力,當時(前特首)梁振英召開兩次跨部門會議,要求發展局攤晒啲地出嚟,逐幅地去睇可唔可以用,我相信特首都出動埋,應該無咩地可以收埋唔用。」

屢遇反對暗指區員「橫蠻」然而,過去幾年的發展似乎

未如預期,起碼社會未有共識。他亦承認,當中涉及滯後原因,包括地區反對、立法會拖延等,「地區諮詢經常遇到反對聲音,比如有個項目,想起

1,000個單位,地區反建議500個,我哋再建議700個,來來回回好幾次,講到數已經好叻,因為好多項目直情講唔掂數。」他又笑着分享地區議員的「橫蠻」:「佢哋會問,點解派咁低級(官員)嚟同我哋傾?點解唔派署長嚟?但同佢哋傾的已經係高級建築師,屬首長級。」張炳良續說,雖然興建公屋不用立法會批

錢,但任何大型房屋項目都需要土地平整、附近的基建也要向立法會工務小組、財委會申請撥款:「2016年尾發生橫洲事件,橫洲公屋發展計劃之後上工務小組申請1億元去做前期工程,小組拖咗3個月,咁咪少咗7,000個單位(入賬),好無理!」

長策五年

長策出台前10年公營房屋落成量(表二)

年度

2004/05

2005/06

2006/07

2007/08

2008/09

5年結

2009/10

2010/11

2011/12

2012/13

2013/14

5年結

資料來源:房委會製表:香港文匯報記者陳廣盛

公屋

25,015

17,153

7,192

14,598

19,050

83,008

15,389

13,672

11,186

13,114

14,057

67,418

資助出售單位

0

0

1,776

1,962

1,624

5,362

370

1,110

0

0

0

1,480

總數

25,015

17,153

8,968

16,560

20,674

88,370

15,759

14,782

1111,,186186

1313,,114114

14,057

68,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