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的撰寫

Post on 01-Jan-2016

2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學習目標的撰寫. 學習目標的心理學理論. 有關的概念與研究背景 學習目標的分類 認知學習領域 心理動作 ( 或技能 ) 學習領域 情意學習領域 人際關係技巧學習領域 各類學習之間的相互關聯性與主次關係. 有關的概念與研究背景. 各科教師的任務為根據總教育目標,制訂各門課程的總教學目標 ( 課程目標 ) ,並為實現課程目標設計每個教學單元的目標 ( 單元目標 ) 。 學習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是單元目標的進一步分解,為單元教學目標的具體、明確的敘述。 單元目標較學習目標為概括性。. 教育目標→課程目標→單元目標→學習目標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學習目標的撰寫

學習目標的心理學理論 有關的概念與研究背景 學習目標的分類 認知學習領域 心理動作 (或技能 )學習領域 情意學習領域 人際關係技巧學習領域 各類學習之間的相互關聯性與主次關係

有關的概念與研究背景 各科教師的任務為根據總教育目標,制訂各門課程的總教學目標 (課程目標 ),並為實現課程目標設計每個教學單元的目標(單元目標 )。

學習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是單元目標的進一步分解,為單元教學目標的具體、明確的敘述。

單元目標較學習目標為概括性。

教育目標→課程目標→單元目標→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亦稱行為目標,為對學習者透過教學以後將能作什麼的一種明確的、具體的描述。

學習目標主要描述學習者透過學習以後預期產生的行為變化,而不是老師的教學計畫。 (例子, p.150)

內容分析與目標編寫間的關係

教學內容分析

教學目標編寫

學習目標的分類 認知 (cognitive) 心理動作 (技能 )(psychomotor) 情意 (affective) 人際關係技巧 (interpersonal skills learning)

認知學習領域 Bloom的認知歷程分類:

知識 (knowledge):對訊息的回憶 理解 (comprehension):用自己的語言解釋訊息

應用 (application):將知識運用到新的情境中

分析 (analysis):將知識分解,找出個部分之間的關聯性

綜合 (synthesis):將知識各部分重新組合,形成一個新的整體

評鑑 (evaluation):根據一定標準進行判斷

兩種認知學習分類系統的比較

Bloom認知學習分類 Gagne’認知學習結果分類

評鑑綜合分析 智能技巧應用理解

認知策略高層次規則規則 智能技巧概念辨別 ( 分辨 )

知識 語文訊息

相同之處 Bloom所稱之教育目標與 Gagne所稱之學習結果是相通的

均把認知領域的學習分成不同層次,認為「知識 (語文資訊的回憶 )」僅是教學的最低要求。教學上應重視學習者智能技巧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把智能技巧的學習排成由低而高的不同層次,層次的分類是累積性的,表現為每一層次的行為包含了較低層次的行為。

相異之處 Bloom分類系統便於引導全面描述教學目標和評定教學,但未揭示各級層次智能技巧的心理機制,而無法引導教師用什麼方法或提供什麼條件來實現教學目標。對課程開發中的內容分類有用。

Gagne的分類系統可彌補 Bloom分類系統的缺失。對實際教學計畫與評量更有用。

心理動作 (或技能 )學習領域 Harrow將心理動作學習由低而高分成四類:

反射動作 基礎性的基本動作 知覺能力:對所處環境中刺激所做的觀察和理解,並做出相對應調節動作的能力。

體力:動作的耐力、力量、靈活性和敏捷性。 技巧動作:熟練完成複雜動作的能力。 有意交流:傳遞感情的體態動作,亦稱肢體語言。包括:反射性及習得的動作。

Kibler所提心理動作領域的分類 臂、肩、腳、腿的全身動作 手和手指、手和眼、手和耳、手、眼、腳的精

細協調動作 臉部表情、手勢、肢體動作的非語言性表達 言語行為及其與手勢的協調。

Simpson將動作技巧的學習目標分為 (運用最廣 ): 知覺 (perception):瞭解與某動作技巧有關的知識、性質、功用

準備狀態 (set):為適應某動作技巧的學習做好心理上、身體上和情緒方面的準備

指導下的反應 (guided response):能在教師指導下表現有關動作的行為

機械作用 (mechanism):經過一定程度的練習,要掌握的動作已形成熟練的技能。

複雜的外顯反應 (complex overt response):能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表現全套動作技巧,一氣呵成。

適應 (adaption):練就的動作具有應變能力,能適應環境條件及要求的變化。

創作 (origination):學習某動作技巧的過程中形成了一種創造新動作技巧的能力。

情意學習領域 Krathwohl所提情意目標的分類

接受或注意 反應 價值評定 組織 形成品德

人際關係技巧學習領域 尋求與提供訊息 提議 支持和擴充 引導和阻止發言 異議 摘要

各類學習之間的相互關聯性與主次關係

認知學習 心理動作學習

情感學習人際關係技巧學習

學習目標的編寫方法 基本要求

說明具體的行為,以便教師能觀察學生,瞭解教學目標是否已經達到。

說明產生上述行為的條件 指出評定上述行為的標準

ABCD 模式編寫學習目標 確定教學對象 (A,即 audience) 說明透過學習後,學習者應能做什麼 (B,即

behavior) 說明上述行為在什麼條件下產生 (C,即

conditions) 規定評定上述行為的標準 (D,即 degree)

具體編寫方法 對象與行為的描述

學習目標描述中首先應確定教學對象 說明學習者透過一定的學習後,應獲得怎樣的能

力 行為的描述應該是具體可觀察的特徵,應避免使

用諸如:「知道」、「理解」、「掌握」、「欣賞」等涵意較廣的動詞來描述行為

描述行為的基本方法為動賓結構的短語:行為動詞 (action verb) 為說明學習的類型;賓語則說明學習的內容

條件的描述:條件指學習者表現行為時所處的環境等因素。學習活動本身常容易被看成作為描述學習結果的一種條件;而學習目標中所謂的條件是用以評定學習結果的約束因素,說明在何種條件下來評定學習成績。 環境因素 人的因素 設備因素 信息因素 時間因素 問題明確性的因素

標準的描述:標準指作為學習結果的行為可被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據。

基本部分和選擇部分 內外結合的描述:先用描述內部過程的術語陳述教學目標,後用可觀察的行為作例子使目標具體化。 (Gronlund, 1978)

教學過程和學習結果的區別。

認知領域一般教學目標及行為動詞舉例

認知層面的分類

一般教學目標範例 特殊學習結果的行為動詞

知識 記憶 (knows) 普通名詞記憶單一事實記憶方法與步驟記憶基本觀念記憶原則

界定、描述、指出、列舉、配對、說出、選出、複製、命名、回憶、

認知層面的分類

一般教學目標範例 特殊學習結果的行為動詞

理解 瞭解事實與原理解釋教材解釋圖表由文字轉為數學公式由資料估計未來結果

轉換、估量、推論、解釋、分辨、預測、辨認、作成摘要、敘述意義、擴展、改寫

認知層面分類

一般教學目標範例 特殊學習結果的行為動詞

應用 應用原理或原則於新的情境應用法則或理論於實際情境解決數學問題畫出圖表示範正確的過程或步驟

改變、修改、找出關係、計算、操作、解決、組織、遷移、發展、準備、運用、揭示、演示

認知層面分類

一般教學目標範例 特殊學習結果的行為動詞

分析 指出未陳述的假說指出邏輯推理的錯誤區別事實和推論評鑑相關資料分析作品 ( 藝術、音樂、寫作 ) 的組織結構

細分、區辨、指出、演繹、解說、找出關係、圖示、推論、分辨、列出綱要、選擇、分類

認知層面分類

一般教學目標範例 特殊學習結果的行為動詞

綜合 寫出有組織的論文發表組織良好的演說寫出有創意的短篇故事 ( 詩或音樂 )提出實驗計畫從不同的領域提出解決問題的計畫形成分類架構

整合、分類、編輯、編寫、創造、設計、提出、計畫、綜合、歸納、重新安排、重新建構、重新組織、修改、改寫、作成摘要

認知層面分類

一般教學目標範例 特殊學習結果的行為動詞

評鑑 判斷書面資料邏輯的一致性判斷實驗結果是否有充分的數據支持依據內在標準判斷藝術 (文學、音樂 )作品的價值依據外在卓越的標準判斷藝術 (文學、音樂 )作品的價值

鑑別、批判、評定、判斷、下結論、比較、證明、解釋、支持、作成摘要

Gronlund所提撰寫教學目標的方法 列出教材大綱 依據認知、技能、情意分類系統草擬一般教學目標

查閱有關教學目標的資料 撰寫具體目標

行為的描述應具有可觀察的特徵 具體目標的寫法是行為動詞加上學習內容

每項一般目標都要列出足夠的具體目標,來描述學生的行為是否可以達成該項目標,具體目標要和一般目標緊密結合。

對於高層次的目標、較複雜的目標及不易觀察的情意目標,均不能予以忽視。

如有需要可修改一般目標。

情意目標的撰寫 編寫成具有可觀察性和可測量性的學習目標有

其困難度,僅能透過「觀察的」來間接推斷情意目標是否達成。即將學習者的具體言行看成是思想觀念的外在表現。

情意目標編寫中,應儘量避免使用如「增強…意識」、 「培養…態度」 、 「提高…欣賞能力」等抽象術語,應採具體的、可觀測的、甚至是可測定的行為動詞來描述。

同意、爭辯、贊成、承擔…職責、迴避、合作、辯護、駁斥、參加、幫助、提供…幫助、拒絕、分享、主動做…、專注

情意領域一般教學目標及行為動詞舉例

情意層面分類

一般教學目標範例 特殊學習結果的行為動詞

接受 專心聽講表示學習意思參加班上活動認真做實驗表示對於科學問題的關切

發問、選擇、回答、描述、使用、追隨、給予、指出、命名、保持

情意層面分類

一般教學目標範例 特殊學習結果的行為動詞

反應 完成家庭作業遵守學校校規參加教室討論活動完成實驗工作自願為班上服務表現對某一主題的興趣樂意幫助別人

回答、持續、幫助、順從、討論、表現、問候、標示、練習、閱讀、提出、實施、遵守、記憶、選擇、說出、寫出

情意層面分類

一般教學目標範例 特殊學習結果的行為動詞

價值判斷

表現民主的信念欣賞科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欣賞優美的文學作品關心其他人的福祉展現問題解決的態度 展現改革社會的承諾

完成、描述、區別、評價、解釋、研究、追隨、模仿、著手、參加、閱讀、選擇、報告、分享

情意層面分類

一般教學目標範例 特殊學習結果的行為動詞

價值組織

認同民主社會自由和責任要取得平衡贊成有系統的計畫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重要性對於自己的行為負責瞭解並接受自己的優缺點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信仰規劃自己的人生計畫

堅持、指出、修改、整合、安排、規劃、解釋、保護、組織、排序

情意層面分類

一般教學目標範例 特殊學習結果的行為動詞

形成品德

表現獨立工作的自信在團體中表現合作精神使用客觀方法解決問題表現勤奮、守時和守紀律行為保持良好的健康習慣

表現、展示、影響、解決、辨別、修訂、練習、使用、鑑賞、有資格

技能領域一般教學目標及行為動詞舉例技能層面分類

一般教學目標範例 特殊學習結果的行為動詞

知覺 由機器的聲音聽出異狀嘗試食物的味道決定是否需要調味知道音樂與特殊舞步有關

選擇、描述、發現、辨別、區別、指出、與…有關、分類、檢查

準備 知道水彩畫的步驟正確表現揮球棒的姿勢顯示想要增進打字速度

開始、執行、解釋、移 (搖 )動、著手、反應、顯示、自願、表現

技能層面分類

一般教學目標範例 特殊學習結果的行為動詞

在引導下反應

依示範表現揮桿姿勢看完示範能使用繃帶包紮決定準備晚餐的最好步驟

蒐集、建立、查看、建構、拆卸、表現、解剖、修理、綁緊、碾磨、操作、測量、混合、組織、模仿、練習、繪圖

機械性行為

寫出流利易懂的文章裝置實驗室設備操作幻燈機演示簡單的舞步

複雜性行為

有技巧地操作電動鋸子展示正確的游泳姿勢熟練地演奏小提琴快速、正確地修理電器用品

技能層面分類

一般教學目標範例 特殊學習結果的行為動詞

適應 改變網球的打法以反擊對手的攻擊修改游泳的方法以適應較大的波浪

適應、改變、重新安排、重新組織、修改、變換

創作 創造新舞步創作音樂曲子設計新的服裝樣式

組合、撰寫、作曲、改寫、創作、設計、構造、發明、研發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