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介绍 多情却被无情恼 -...

Post on 26-Sep-2020

2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一周悦读2020年 4月 20日/星期一/责编 凌小月/版式 陈 然/校对 李 真 新闻热线:22960000

A9

新书介绍

王棵锁

本版电子邮箱:bianliangfukan@163.com

古诗词赏析

湘行散记

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词《蝶恋花·春景》赏析

《老照片》冯克力 主编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

经典图书

《宋仁宗:共治时代》吴钩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

作者吴钩是著名宋史学者,著有畅销书《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

《宋:现代的拂晓时辰》《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等。本书是他所写的第一部人物传记,有别于其他“吴钩说宋”之纵览、概说宋朝的历史作品。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宋仁宗,作者通过回顾宋仁宗的一生,致力于回答

“什么样的皇帝才是称职的皇帝”“为什么这样一个大家普遍忽略的平庸之主,却缔造了中华文明的黄金时代”这两个重要的问题。

《宋词三百首诵读本》(插图版)中华书局经典教育研究中心 编中华书局 出版

《宋词三百首诵读本》(插图版)是“中华经典诵读工程配套读本”之一,专为 4 岁~12 岁的少年儿童编写。中华书局依据权威版本收录《宋词三百首》,并附有拼音,对难字、难词、难句作了精炼、准确、易懂的注释,同时,配有大量与文字密切关联的图片,让读者在愉悦的审美中品味经典的魅力。

蝶恋花·春景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晚年时,曾命爱妾朝云再唱《蝶恋花·春景》,而朝云竟“歌喉将啭,泪满衣襟……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这首词之所以能感人至深,乃是因为它在景语中渗透着人生的复杂遭际。

写作地点及年代

这首词的写作地点和年代有多种说法。首先,从《全宋词》记载作品的顺序来看,这首词是苏轼被贬密州(今山东诸城)的熙宁七年至九年(1074年秋~1076年)之后所作,然而具体年代并未写明。其次,薛瑞生先生的《东坡词编年笺证》及邹同庆、王宗堂先生的《苏轼词编年校注》都认为该词创作于绍圣二年春,也 就 是 苏 轼 晚 年 贬 谪 惠 州 时 期

(1095 年~1097 年)写就。然而根据词中的“青杏”“柳绵”和“燕子”这些北方春天常见的关键意象,认为本篇写于亚热带的惠州这一说法在立论上至少存在两个漏洞。其一,惠

州自古并不出产杏,“柳绵”也非岭南常见春景。其二,“燕子飞时”是春天,南方稀见燕子。因此,本词写于惠州的可能性极小。那么,有没有可能作于密州呢?密州时期这两年苏轼虽遭贬斥,但处于不惑之年的他人生态度还是非常积极的,他甚至在任上做出了不俗的政绩,可谓中年“聊发少年狂”。此一时期他的词作(如《望江南》《江城子》和《南乡子》等)中愤郁的风格并不明显。由于本词的风格与其黄州时期的多数作品在内容(尤其是重点意象)和风格上较为接近,因此,它应写于黄州时期——宋神宗元丰三年至元丰七年(1080年~1084年)。

“佳人”“行人”的隐喻

和 多 数 词 一 样 ,《蝶 恋 花·春景》的 上 片 写 景 ,下 片 写 人 和 抒情。上片以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暮春之景。落红青杏和绿水,色彩明亮而丰富;而流水和燕子为春景增添了动感和生机。从隐含的情感来看,残红和飘飞的柳絮给人带来寂寥伤感,但可爱的青杏、灵动的燕子和绕宅院的绿水把这种伤感冲 淡 了 许 多 ,因 此 才 有 自 我 慰 藉

“天涯何处无芳草”的旷达。下片对景与情的摹写有了更

生动的表现,景、声、情叠加,调动了读者的多重感官。墙内秋千上的

“佳人”和多情的“行人”处在一墙之隔的两个空间。连接这两个共时性空间的是勾起情思的“佳人笑”,这样富有青春气息的动人声音“渐悄”,从有到无,引起“行人”和读者的无限遐思。“墙”作为空间区隔,有使下片陷入用词重复大忌的风险,却又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使其不断在墙内外跳跃,在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空间的同时,引发读者思考“佳人”和“行人”的关系。

后 世 早 已 把“ 天 涯 何 处 无 芳草”滥用为失恋后自我慰藉的故作旷达之语,因此“佳人”与“行人”的第一重关系,可以理解为多情的“行人”与无情的“佳人”之间的男女爱情。第二重关系则可视为人生际遇,无情的“佳人”欢乐无忧,而多情的赶路之人在“声渐悄”后伤春思乡。第三重关系则是一种政治隐喻,“佳人”居于庙堂,而“行人”漂泊天涯,一道墙隔绝了君臣。全词中的“芳草”“佳人”和“行人”关系是对苏轼黄州时期的政治处境、人生际遇之间的意象化处理,传达了词人欲作旷达却终难以排遣胸中郁结的复杂心境。(作者为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教师)

拿起我这支笔来,想写点我在这地面上二十年所过的日子,所见的人物,所听的声音,所嗅的气味,也就是说我真真实实所受的人生教育,首先提到一个我从那儿生长的边疆僻地小城时,实在不知道怎样来着手就较方便些。我应当照城市中人的口吻来说,这真是一个古怪地方……

这 古 怪 地 方 的 成 立 与 一 切 过去,有一部《苗防备览》记载了些官方文件,但那只是一部枯燥无味的官书。我想把我一篇作品里所简单描 绘 过 的 那 个 小 城 ,介 绍 到 这 里来。这虽然只是一个轮廓,但那地方一切情景,欲浮凸起来,仿佛可用手去摸触。

一个好事人,若从二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去寻找,当可

在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了一个名为“镇箪”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当有一个城市,在那城市中,安顿下三五千人口。不过一切城市的存在,大部分都在交通、物产、经济活动情形下面,成为那个城市枯荣的因缘,这一个地方,却以另外一种意义无所依附而独立存在。试将那个用粗糙而坚实巨大石头砌成的圆城作为中心,向四方展开,围绕了这边疆僻地的孤城,约有五百左右的碉堡,二百左右的营汛。碉堡各用大石块堆成,位置在山顶头,随了山岭脉络蜿蜒各处走去;营汛各位置在驿路上,布置得极有秩序。这些东西在一百八十年前,是按照一种精密的计划,各保持相当距离,在周围数百里内,平均分配下来,解决了退守 一 隅 常 作“ 蠢 动 ”的 边 苗“ 叛 变 ”的。两世纪来满清的暴政,以及因这暴政而引起的反抗,血染红了每一条官路同每一个碉堡。到如今,一切完事了,碉堡多数业已毁掉了,营汛多数成为民房了,人民已大半同化了。落日黄昏时节,站到那个巍然独在万山环绕的孤城高处,眺望那些远近残毁碉堡,还可依稀想见当时角鼓火炬传警告急的光景。这地方到今日,已因为变成另外一种军事重心,一切皆用一种迅速的

姿 势 在 改 变 ,在 进 步 ,同 时 这 种 进步,也就正消灭到过去一切。

凡有机会追随了屈原溯江而行那条长年澄清的沅水,向上游去的旅客和商人,若打量由陆路入黔入川,不经古夜郎国,不经永顺、龙山,都应当明白“镇箪”是个可以安顿他的行李最可靠也最舒服的地方。那里土匪的名称不习惯于一般人的耳朵。兵卒纯善如平民,与人无侮无扰。农民勇敢而安分,且莫不敬神守法。商人各负担了花纱同货物,洒脱地向深山中村庄走去,同平民作有无交易,谋取什一之利。地方统治者分数种:最上为天神,其次为官,又其次才为村长同执行巫术的神的侍奉者。人人洁身信神,守法爱官。每家俱有兵役,可按月各自到营上领取一点银子,一份米粮,且可从官家领取二百年前被政府所没收的公田耕耨播种。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无,到天王庙去杀猪,宰羊,磔狗,献鸡,献鱼,求神保佑五谷的繁殖,六畜的兴旺,儿女的长成,以及作疾病婚丧的禳解。

(摘自沈从文《湘行散记》)

《老照片》是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记录了历史学家邓广铭的女儿邓可蕴在童年时发生的点滴故事,讲述了一战华工在欧洲战场辛苦劳作的情景,收录了摄影大师郑鸣玉拍摄的影像等。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