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 享受慢生活2015/05/19  · 货币的兴衰,彰显了一个国家...

Post on 12-Jun-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8 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 吴险峰 古华风FENGXIAN NEWS

本报地址:奉贤区南桥镇江海路246号四楼 电话:67110518(办公室) 67110519(传真) 发行67110518 邮编:201499 奉贤报印务照排 电话:67110518 上海浦东彩虹印刷厂承印

朝花夕拾朝花夕拾

■ 郑月红我与我与《《奉贤报奉贤报》》

墨西哥有这样一则耐人寻味的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停下来?那人笑了笑说,走得太快了,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这大概是快节奏生活压力下,人们从心灵深处对慢生活的企盼和呼喊。是啊,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人因步履匆匆而遗忘了弥足珍贵的亲情、友情、爱情;有多少人匆忙赶路而忽视了旅途中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又有多少人走得太快而落下了自己的灵魂,以至于遗恨终生。

快生活是现代社会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从商品经济的萌芽到市场经济为主导,从高速发展的经济活动,到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至于这样的活动和节奏渗透并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直到形成陀螺式的生活习惯,人完全被利益甚至贪欲所裹挟。

为了适应这种快节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有人发明了方便面、快餐、快照、快递、快客等等。尤其是网络和计算机的应用,从网络小说,到网上阅读,从电子邮件到短信、微博、微信,常人几乎永远跟不上计算机、手机的升级和更新。生活中甚至出现了一曲成名、一夜暴富的人物。

高速运行的经济活动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固然可以增加一定的社会财富,甚至让一部分人一夜暴富。遗憾的是,时间的珍贵正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还。人生的宝贵,在于它是一条不可复制的单行线。一味追求快节奏,步履匆匆地赶路,当有一天对镜整装,你突然发觉两鬓斑白时,回首过往,你或许会懊悔甚至伤感,时间都去哪儿去了?

生活的本真是什么?笔者以为生活就是人生轨迹的展现,是人生观的真实写照。人生就好比是一次

长途的旅行,重要的不应该是匆匆地奔向终点,而是享受旅途的惬意和浏览沿途的无限风光。我羡慕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和人间的欢乐;我很羡慕陶渊明的洒脱,不献媚权贵,不迷恋金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沉浸在世外桃园的梦幻里,陶醉于闲云野鹤般的田园风光中; 我也羡慕苏东坡的豁达和淡定。才高八斗,命运坎坷;人生无常,几度沉浮,却始终能笑对人生。

享受慢生活并非可望而不可及,关键看你是否有主见和定力。笔者以为,享受慢生活,首先要有一种健康的心态,即抛弃浮躁,抛弃功利,虚怀若谷,宠辱不惊。能操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行为准则,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其次,要学会简单,学会取舍。君不见,生活因复杂、奢

侈而忙碌,生活因贪欲而变得焦虑、烦躁,甚至身心疲惫。学会简单和放弃,就是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让身心得到放松,让心情得到愉悦。再次,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上帝给我们每个人、每天的时间是公平的,关键看你如何去安排。有人说休闲是人类心灵的救赎。你认为闲暇时,泡一壶香茶,让阅读成为习惯,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或许是最好的休息;珍视亲情、友情,享受天伦之乐和叙情交流的快乐;学会一、二项文娱或体育活动,享受集体的温暖和有氧运动的乐趣;适时安排度假,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结伴而行,投入大自然的怀抱,纵情享受大自然的和谐和美妙……

让我们放慢生活的脚步吧,呵护好自己的灵魂,科学地设计好人生的旅程,尽情地享受慢生活所带来的自然、轻松和惬意,让人生的旅程变得更加丰满、精彩、诗意。

享 受 慢 生 活■ 金国强

故宫晨曦■ 方国政

区档案馆藏有一批解放前在中国社会流通的军用手票、株券、法币、金圆券等票证,它见证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从而给中国带来沉重苦难的历史。

图上第一行第一张是“军用手票”。军用票是指交战国一方在对方国家的被占领区内发行的一种强制使用的纸币。它是占领国把战争负担转嫁到被占领国人民身上的一种手段。其发行无任何保证,只能在被占领区内流通,纯属依靠暴力强制人民使用的废纸。图上第一行第二张是“朝鲜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所谓日本的“朝鲜银行”,其实是日本帝国主义在1909年11月在首尔建立的韩国银行,之后于1910年,日本又非法吞并韩国。日本曾利用“朝鲜银行”肩负起对中国东北进行金融侵略之任,以达到其垄断东北金融业的阴谋。

图上第二行两张是日本人或日本企业控股的株式会社的株券,发行时间是昭和19年(1944年)3月和9 月,企业名称分别为“日华麻业”和“兴亚酸素工业”,这种打着日、中合作经营的幌子,实际上这是日本转移国内过剩产能、缓解日本的国内经济危机之举措。这些在华企业与中国的官僚、地主等阶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买办性质。

图上第三行两张是民国政府发行的法币和金圆券。法币是 1935

年11月4日发行的,因当时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国民政府实行金融改革,规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三家银行(后增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取代银本位的银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法币急剧贬值。1948 年 5 月法币彻底崩溃后,以金圆券取代法币。民国政府金融政策失败,从本质上讲,是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对中国人民侵略、压迫、剥削造成的。

这些金融券是“文化大革命”期间造反派抄家得来的,造反派除了拿走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之外,剩下当成废纸放在南桥镇中街居委会,1982 年区档案馆征集进馆。这些金融券进馆时都保存完好,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解放前,这些都是老百姓珍贵的家当,他们把这些当成传家宝而尤为珍视。然而不管是日本人发行的军用手票和株券还是民国政府发行的货币,都是洗劫普通民众财富的“吸血鬼”,对民众的许诺都只是画饼充饥,最后都一文不值。

货币的兴衰,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国家兴,货币兴;国家亡,货币亡”的道理。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当看到这些票证,我们似乎又回到了过去那

些峥嵘岁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70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成功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旧时代屡受帝国主义金融侵略不同,现在人民币逐渐走向国际化,其背后是国家自身实力强大的体现。

和《奉贤报》结缘要追溯到 26年前,我在《奉贤文化》上刊出的第一篇散文《海边遐思》。已退休的

《奉贤报》编辑严良华老师当时收到我的稿件后,写信鼓励我多投稿。他说:“你的作品文字较朴实,也有真情实感,但惜乎少了点韵味和意境。望能做到清新中见深意,平淡中见力度。”一位编辑对初投稿者的关爱之情跃然纸上。

离开家乡10年后,在《奉贤报》复刊的1995年我回到了奉贤,先后从事宣传等工作,和《奉贤报》有了接触。特别担任了开发区《奉浦21》即《工业家园》报的主编及《奉贤报》特约通讯员后,和报社的联系更密切了。为加大市级开发区宣传力度,利用奉贤唯一党报这个宣传平台,开设《奉贤报》开发区专版;为提高企业报质量,多次邀请报社行家为内刊培训信息员队伍。而我,又

重拾爱好写些随笔杂感。我的一篇《我的军旅梦》2007 年在《奉贤报》上发表后,多年没联系的邻居对我说,读了我的文章感同身受,因为他也有我类似的经历。我婆婆喜欢摄影,但作品没发表过,我把她一张题为《万马奔腾》照片投到《奉贤报》刊登了,老人非常兴奋,年近古稀了还背着相机去采风,且又有多张照片被编辑相中。

因为办报我常和报社的总编、大编们碰面,我和余童欢老师还成为生活中的好友。记得那篇《我眼中的英国》初稿时,余老师直言不讳的说不行,要我切入点小些,她决不因私交好而放低稿件的标准。我写的

《我和女儿当了一天“色戒”群众演员》登在自家报上后,潘玉明老师读后就让我投到《奉贤报》。编辑主动邀稿,让我意外欣喜。2008 年我的

《从头说起……》散文,荣获了奉贤

区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三等奖。退休后,更多空闲让我能天马

行空般遐想。近年来,我有14篇短文在《奉贤报》发表,一次次得到编辑的认可,激励我笔耕不辍。许久不见的同事、同学,甚至同学的父母偶尔见面,会提到在报上看到我的文章。毫不夸张的说《奉贤报》是我的福地,见证了我三十而立后到四十不惑再过知天命和迈向甲子的人生轨迹。《奉贤报》每期必看的90岁母亲,因为我常写家里的那点事,甚至要求我投稿前让她审阅。因为有吴险峰、叶丹、陆建国等古华风编辑的知遇,今年10月我首本散文集将面世。这是自己近 30 年涂鸦的小结,也是我文学创作的新起点。

自 由

■ 邵佳玮

诗以言志

诗以言志

档案见证档案见证

票证见证中国近代贫困的根源

能否有一种自由真的没有羁绊

天高云淡

没有人告诉我答案 在耳畔

只有风儿低声呢喃

是否有一种满足真的非常简单

光阴荏苒

没有人告诉我答案 在窗前

只有红叶回旋着点赞

不用去猜

心有多高

不用去想

梦有多遥

月儿皎 云儿飘

鸟儿在林梢

如果有满树花瓣的跌落

我就满怀将它收留

如果有满腹心事的踌躇

我就是摆渡快乐的扁舟

世界很大 真的

好想出去走走

■ 伍德林

人生百味人生百味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