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創加油站 - ensit.t · 34 縮短愛的距離 mabow瑪帛科技 文 張雅翔...

Post on 23-Sep-2019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34

縮短愛的距離 MABOW 瑪帛科技 文 張雅翔

  「由顧偉揚與黃治綱於 2013 年 11 月創立的「MABOW 瑪帛科技」,名稱取自諧音「媽寶」,有著「我們是媽媽的寶貝,媽媽也是我們寶貝」的涵義,MABOW 希望透過操作簡單的視訊產品,減少長輩與子女相見的困難。

  兩位創辦人在大學時期對於創業尚未有一定的想法,但都懷抱「做不一樣的事」的夢想。創業的契機來自於顧偉揚在長青機構擔任 3C 志工時,觀察到年長者在學習使用3C 產品時遇到許多困難與問題,常常學了不一會兒又忘記,反覆的學習反而使得年長者感到挫折、不願再學習。另一方面,兩人對於久久才能見到家中長輩的情況都非常有感觸,因此觸發了創業的機會,希望可以做一個操作簡單,讓年長者易於使用的產品。

  擁有臺大生物產業機電工程所的學歷,在臺灣產業中相對佔有優勢與保障,在面對創 業 未 知 的 成 果 與 風 險, 兩 人 以「 機 會 成本」的概念進行評估,覺得創業最重要的是在對的時間點,找到對的一群人。最初成立MABOW 時,兩人分別遇到家庭、人事、籌募資金、宣傳、行銷等不同面向的問題。例

掌握創業的機會成本

如,在創業初期承受來自父母、朋友的擔心、反 對、 嘲 諷 等, 兩 人 除 了 更 加 努 力 激 勵 自己,也藉由加入共同工作空間 (co-working-space),蒐集學習到許多創業、競賽、空間、資金、活動等資訊。

  「隨著上班時間越來越久,領的薪水越來越高,牽掛也會變多,例如家庭,機會成本相對提高,這時候是否有勇氣與能力找到創 業 夥 伴, 會 是 個 問 號。 而 且 我 認 為, 若是先有創業的經歷,假設之後不做了,去上班我們一樣能找到工作,而且會是更好的工作。」顧緯揚說。

MABOW 瑪帛科技團隊 ,右二、三為執行長顧偉揚、技術長黃治綱。( 楊予寧攝影 )

MABOW 瑪帛科技執行長顧偉揚。( 楊予寧攝影 )

社創加油站

35

創業需要具備技術?  黃治綱曾聽前輩說過的一句話,「創業是讓一群最浪漫的人去做最現實的事情。」創業家本質上是具有浪漫性格的人,但創業是一件很現實的事情,創業家必須學習去考慮生計、員工、公司運作各種現實的問題。

  兩人認為技術對於公司的重要性取決於公司發展方向。黃治綱表示「企業的分工很多,執行長本身不一定要甚麼都會做,關鍵在於執行者是否有能力聚攏一群幫忙處理技術層面問題的夥伴,以及整個公司的資金運作和戰略規劃。」公司的領導者建議由非技術者搭配技術者,非技術者可以管理團隊與對外的接觸等,技術者則可以協助解決技術上的問題、評估技術的可行性。

  以硬體出發的瑪帛科技,發展至今近兩年的時間,瑪帛團隊持續每個月至少兩次實地走訪銀髮族的活動,藉由不斷與年長者的接觸,從中發現他們的需求,調整公司的發展方向。未來瑪帛科技的發展方向為「降低對硬體的依賴,提升老人關懷與陪伴」,因為服務跟陪伴是 MABOW 最具價值的地方。目前瑪帛科技計畫與身心障礙協會合作,以MABOW hero 協助長輩記錄下人生中的的精彩故事服務。

小叮嚀  對於在大學推動創新創業教育,MABOW認為校方可以協調各系既有資源,提供學生實質的設備資源,或是技術、知識方面的諮詢。教師在輔導學生創業時,作為啟蒙者的角色,可以適時告知創業正反面影響,並且協助學生評估創業的可行性。學生若想創業,則應該保持興趣的多元化,從中找尋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發展。

  顧緯揚表示「創業要樂觀,要很努力。雖然努力可能會失敗,是不能不努力。心態上需要保持樂觀並努力去嘗試跟執行。」另外,創業初期建議加入共同工作空間,與不同創業團隊進行交流,保持適當的社交,並多以使用者的角度思考顧客需求,進而研發產品,調整公司發展方向。

MABOW 瑪帛科技技術長黃治綱。( 楊予寧攝影 )

MABOW 瑪帛科技團隊活動照。(MABOW 瑪帛科技提供 )

36

AID 重新連結永續經營的建築( 截圖自 http://www.architectureindevelopment.org/)

文 張雅翔

  由來自臺灣的羅章芳與其丈夫 Rob Breed在 2011 年於阿姆斯特丹創立的 Architecture in Development ( 以下簡稱 AID),是提供交流與連結各地建築知識的「非營利」建築實驗平臺,世界各地的建築師或建築相關團隊會在平臺上分享、介紹他們設計、居住的建築,說並明該案例的設計理念與意涵與其在該地產生的社會影響力,同時透過資訊協作共享的模式,關注與理解建築設計如何體現或與當地的社會、經濟與文化脈絡進行思考與對話。

讓建築成為地方發展的進行式  AID 取名「in Development」( 發展中 ),希望透過公開的訊息讓網站成員共同探究並建構建築背後的文化、社會、經濟發展脈絡相關資訊,為「發展中」建築提供地方觀點,使建築設計者可以發展呼應當地需求的建築方案。對創辦人羅章芳、Rob Breed 而言,AID 不僅僅是紀錄、分享各地知識與經驗的網站,它還是個讓大家自由交流知識和地方訊息的平臺。

  現今建築界面臨許多挑戰。許多建築專案遭遇執行困難,但同時在都會區出現越來越多待活化的閒置空間。而建築師與建築團隊也在重新思考與定位自身社會實踐的角色。若建築社群能善用閒置建築,透過設計活化該空間的意義,便可成為都市發展轉型加值的動能。同時,世界各地許多地區因為面臨社會文化與環境問題的挑戰,產生對於永續發展的不同需求。因此 AID 希望能將建築社群遭遇的發展瓶頸與地方社會的需求與問題有所對話。

從 5% 到 100% 的服務對象  作為資訊共享平臺,AID 主張建築不該只服務金字塔頂端,建案的設計應以使用者觀點為中心,並從社區、地方出發,將服務對象擴大到 100% 的使用者。

  AID 蒐集世界各地的建案與人才,以參與者貢獻的知識、專業技能和創造力為基礎,轉換為針對特定地方的解決方案,如:替低收入戶或弱勢社群設計社區發展策略、解決西歐國家閒置用地的永續經營方針、以及營造社區新價值的都市計畫提案等。

   現 在 AID 網 站 上 的 建 案 大 多 著 重 於 重新利用在地資源、設計閒置空間的概念。例如, 奈 及 利 亞 拉 哥 斯 的 Makoko 浮 動 學 校(Makoko Floating School) 將現有校舍建立在填土地上,避免洪災長年淹沒當地學校;孟加拉達卡的 Deyalkotha 利用粉筆牆、字母、地圖、國歌等學習元素,將天橋下方的空間改造成開放式的學習平臺,解決空間被忽視而導致土地濫用的問題。

連結知識、人力、經濟、資源  AID 的發展目標,除了利用精挑細選的文章鼓勵正在發展中的計畫外,也希望成為一個能夠集合世界各地建築人力、技術與經濟資源的交流平臺,讓更多非營利組織、學生、企業、社區民眾以及建築師參與,並期許 AID平臺上所有的專案,皆能成為啟發更多建築靈感的「發展中」檔案。

AID 網站連結:http://www.architectureindevelopment.org/

37

團隊人物 : 操盤手

有地圖、有羅盤、有 GPS 不代表事情就會自動發生。最大的挑戰在於產生機制並推動團隊以有效率的方式合作參與。雖然從小不喜歡拼圖,但是拼圖的能力很必要。相信理解事物與問題脈絡可以幫助看見全貌觀、增進溝通協調解決問題與賦予行動意義與價值。

ENSIT 陳懷萱

海大 陳炯豪腦袋放空,似乎是一項奢侈的享受。很想體會腦袋放空的感覺,然而腦子裡卻不同地轉啊轉,想著如何策劃活動,並解決問題,讓計畫可以順利地推動。由於上升星座在處女座,因此總是追毛求疵。

中興 趙苾聿

高醫 梁郁敏Stacey,高醫育成中心團隊的金頭腦,永遠都有充沛精力、創新的好點子,身材雖嬌小,嗓門卻很大,做事不拖泥帶水,擁有過人的毅力。從十年前的育成小助理到現在的經理,一次一次的鍛鍊,抓住每個機會,蛻變出更好的自己,「十年磨一劍」是長官們對她的評價。帶領育成團隊,不分階級,教導每一個組員擁有獨立思考及問題解決的能力,在團隊裡沒有個人色彩只有團隊合作精神,讓所有組員都可以在育成家族中得到成長。

東華 陳震宇東華電機系陳震宇老師,其專業為通訊和網路技術,在計畫中擔任 APP 團隊的指導老師,同時也與其他團隊合作,支援、建置APP、網站 / 網頁等,並引導、鼓勵學生進行跨領域的學習與合作。

靜宜 顏炘怡靜宜大學隱藏已久的秘密武器。自擔任 iDO培力基地執行長一職以來,以其優雅的風格、清準的思考、俐落的處事與獨到的眼光,不僅為 iDO 注入一股全新的活力,也帶來更全面的策略佈局、人脈與資源,協助iDO 再次成長及蛻變。

修平 楊心瑜在看到霧太達利近期舉辦的幾場大活動與競賽海報文宣後,常常會有人詢問,到底是找哪間優秀的廣告公司製作的 ? 其實都是由霧太的新助理楊心瑜一手包辦。心瑜是廣告公司出身,眼光與設計極具專業,以致霧太達利自從有了她之後更有設計感了 !

一個好的操盤手所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時時接收新的知識與想法,彙整後運用在事前規劃溝通協調,也冷靜快速處理任何突發事務。這正是計畫助理苾聿天天在做的事情。

一個水平良好的操盤手和一個公司的經理人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差別,在計畫、事務開始之前必須有良好的經營計畫,擬定未來的策略,補強不足的部分,並勇於對決策的後果承擔全部責任。本期 ENSIT 特地邀請六校的夥伴們,分享各自所遇見值得分享的人事物;在此也讓讀者認識這些在幕後細心策劃一切的操盤手吧!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