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 - washingtonchinesepostwashingtonchinesepost.us/postfiles/20190125/a14.pdf ·...

Post on 06-Jan-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國家檔案A142019年1月25日

The Washington Chinese Post华盛顿中文邮报

廢不掉的春節七十八年前的大年初一,公曆1941年1

月 27日,時任浙江大學校長的竺可楨依舊到校上班。他在日記中寫道:“今日為陰曆元旦,故昨晚爆竹聲通宵不絕,今日則市上各店均關門……今日到校辦公者極少,受大環境影響也。”竺校長顯然是有些不快,按那時的規定,哪怕大年初一,大家也是應該要來上班的。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後宣佈中國廢除陰曆(舊曆),而採用陽曆(公曆)與世界接軌,用民國紀年。這樣,原來代表正月初一的“元旦”,就不再承擔“新年”的使命了,變成了公曆1月1日的節日名稱。公曆 1月 1日至 4日為新年假,傳統的年節活動則相應前移:12月15日為年前掃除日;12月31日為除夕,舉行夜宴;1月 1日為新年正日,舉行春宴;1月 15日為元宵節,是日“打年鑼鼓,遊市上燈”。實行幾千年的陰曆忽然改成陽曆,大家都不適應。據《申報》報道,當年人們按照公曆1月15日過元宵節,但天上卻無月亮,因為那天是農曆十一月二十七日。那麼民間就只好一節兩過,春節照舊。不過,把農曆新年視為“春節”,也是後來的事了。在民國總統正式選舉中,袁世凱勝出。1913年7月,時任民國政府內務總長朱啟鈐向袁世凱呈上四時節假報告,稱:“我國舊俗,每年四時令節,即應明文規定,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我國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員,亦准假一日。”這是“春節”第一次被提出。袁世凱同意“春節”為全國性節日,1914年起開始實行。自此,“過年”被正式定為“春節”。但尷尬的是,袁世凱後來復辟帝制,搞得人神共憤,他定下來的春節,也就不受歡迎了。1924年,孫中山就提出了廢除春節的建議。後來國民政府北伐成功,就直接廢除舊曆,禁止過舊年。春節不僅不放假,還不允許商店關門,要求正常營業;如發現按照舊曆年節放假的學校、單位負責人,就進行嚴厲制裁;嚴禁貼春聯燃煙花爆竹、互相拜年等一切過年的民俗活動。上海警察局釋出了舊曆年管理辦法:一、禁止燃放爆竹;二、禁賣春聯;三、沒收郵遞廢歷新年賀年片;四、不準各報刊刊載慶祝廢歷新年之廣告等。據當時的媒體報道,河北昌黎縣政府曾派警察武力驅散民眾的慶賀,各家掛起來的節日彩燈也全被沒收。

廢除舊曆年,自然是新時代的要求了。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新青年們熱衷於新事物與新生活,認為過農曆新年是守舊俗、不進步的體現。舊文化不破,百姓精神不容易革新,所以民國政府要如此嚴厲地廢除春節這一民間舊俗。然而,後來的結果大家也知道了,春節這個歷史久遠、且意義非凡的傳統節日,如今依舊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

中國人的原始信仰現今狹義的春節,一般指中國農曆年

的歲首,即農曆正月初一。民間廣義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春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夏代以前。上古時期,禾穀一年一熟,人們自然將禾穀成熟一次稱為一年。莊稼收穫後,人們要殺牲祭神,豐收祭便是春節最初的起源。農曆十二月就有“大蜡”之祭,合祭農田諸神,以祈來年不降災害。農田諸神分別是先嗇、司嗇、百種、農、郵表、禽獸、坊、水庸。這八神大都與農事活動有關。據考證,先嗇是神農,司嗇是后稷,百種為百穀神,農為田神,郵表為井田道路問的界亭神,禽獸為貓虎神,坊為堤防神,水庸為溝渠神。八神中包括貓、虎,也是為了保證農作物的豐收——貓可以吃田鼠,虎能趕走田裡的野豬。

大蜡之祭這一天,就是臘日,到後來就演化為農曆十二月初八的臘八節。如今的臘八節是作為春節的前奏曲,在古代,臘日其實就相當於過年了。雖然漢武帝將農曆正月定為歲首,確定了正月初一過春節(正旦),但在漢代,臘日是與正旦齊名的盛大節日,聲勢甚至要過之。人們在臘日期間休息、團聚。鄭玄十二歲,隨母回家,“正臘宴會,同列十數人”,場面熱鬧。即使是囚徒也有被假釋回家過節的,以顯示政事的清明與寬大。虞延任淄陽令時,“每至歲時伏臘,輒休遣囚各歸家。”

臘日除團聚慶祝外,還有一個重要節俗就是驅儺。驅儺是我們的祖先利用神靈驅除疫病的一項重要活動。傳說“五帝”之一的顓頊有三子,死後化為疫鬼:一居江水,為瘟鬼;一居若水為魍魎;一居人宮室樞隅處,喜好驚嚇小兒。按照《後漢書•禮儀志》的記載,驅儺的儀式要選一百二十名十歲以上、十二歲以下的逐鬼童子,在方相氏(驅儺之神)的帶領下驅逐疫鬼。方相氏和十二獸在前面邊走邊舞,童子頭戴紅色的頭巾,身穿玄色的衣服,手裡拿著桃弧棘矢(桃木做的弓,棘枝做的箭)以及撥浪鼓,跟在後面唱逐疫的歌謠。最後持火炬將疫鬼送出城外,並將火把丟入洛水之中。將房屋內的疫鬼驅除後,如何能保證以後家裡的安全?這裡又有神荼、鬱壘縛鬼飼虎的神話故事。據緯書《河圖括地象》記

載:“桃都山有大桃樹,盤屈三千里。上有金雞,下有二神,一名鬱,一名壘,並執葦索,伺不祥之鬼、禽奇之屬。”一旦發現鬼怪,神荼、鬱壘就會立即出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所以在驅儺儀式之後,當時的人們要在門上畫上神荼、鬱壘二神像,還要在門戶上懸掛捉鬼的葦索。到了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是春聯的前身。

爆竹真的就是“爆竹”除夕守歲之俗,也是出自這種原始宗

教信仰。民間傳說:古時,有怪獸名曰“年”,形若獅子而獨角。定時出現傷害人畜,人們苦無制服之法。一次,“年”闖入某村,巧遇穿紅衣、燃竹竿取暖者,驚竄奔逃。於是人們每逢“年”出時,家家戶戶閉門家居,徹夜不睡,在門口掛上紅燈籠,家

裡則燈火不滅,還要燃爆竹以驅“年”。“年”果然不再來。人們慶幸過了“年關”,敲鑼打鼓,互稱“恭喜”。從此便有了“過年”。

那時的爆竹,真的就是“爆竹”一一將竹筒置於火中燒烤,竹筒受熱膨脹,最後爆出聲響。聲音也不小,唐朝名臣張說曾寫詩抱怨爆竹的擾民問題:“桃枝堪辟惡,爆竹好驚眠。”但是沒有放爆竹,怎麼算過年呢?王安石就在詩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宋代以後,人們用上了火藥爆竹。這種火藥爆竹不僅有霹靂的雷聲,而且有硝煙散出。當時人們相信爆竹散出的硝煙能驅散空氣中的病菌,所以在瘟疫發生的時候,也要燃放爆竹。

那時的爆竹,跟現代的鞭炮已經沒什麼區別了。人們將單一爆竹編連線在一起,這就是放“編炮”。因炸時如舞長鞭般響震,又被叫做“鞭炮”。據《武林舊事》記

載,當時的爆竹已經用上了引線。除了驅邪之外,爆竹又有了“封門炮”“迎神炮”“報旺鞭”這類“迎新”的用法。這種演化路徑,跟春節節俗的變遷一致。秦漢以後,中國社會逐漸脫離早期的原始宗教信仰影響,春節也漸漸從鬼神崇拜的迷信思想中解放出來,開始初步轉變成娛樂型、禮儀型的節日。節日變得歡樂愉快,習俗生活內容也變得豐富多彩。

在唐代,宮廷中要大宴群臣,奏九部樂,還有舞獅表演,以歌舞頌揚太平盛世。在民間也同樣喜慶,除夕夜要吃年夜飯,喝花椒酒。大年初一、初二過後,唐朝人開始走訪親友,互相邀宴,稱為“傳座”。春節期間若逢立春,人們還要剪紙做成春幡戴在頭上。在北宋,大年初一,開封府還會開賭禁三天,任百姓娛樂。百姓家裡再窮,也要穿上乾淨的新衣服,把酒相酬。

與春節有關的神話故事,也不再那麼猙獰可怖,而是變得生動活潑起來。五花八門新增加的門神取代了神荼、鬱壘等先秦門神。這些新門神主要有“祈福類”“道界類”“文官類”“武將類”,祈福類如賜福天官,道界類如鍾馗與王靈官,文官類魏徵、包公和文天祥,武將類如秦瓊與尉遲恭等。

秦瓊與尉遲恭成為門神,至少是明代以後的事了。這要歸功於《西遊記》。小說中寫道,涇河龍王私改下雨的時辰點數,觸犯了天條。他去找唐太宗李世民求情,李世民承諾救他,卻沒做到。涇河龍王的冤魂便糾纏上李世民,秦瓊與尉遲恭便來為皇帝守門,從此邪崇不入。後來李世民覺得這兩個老將軍太辛苦,便在門上貼他們的畫像,居然也管用。

灶神的祭祀,也變得有趣起來。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宋代開封人祭灶,十分省事。在灶上貼灶馬(灶神的坐騎),用酒糟塗抹灶門,稱為“醉司命”。民間一般認為灶神是玉皇大帝派駐人間的使者,報告人間功過,定人禍福。在臘月二十三日他會騎馬上天,跟玉帝述職。如果灶神醉醺醺地上天,就能少打幾個小報告了。但從常理推斷,這麼投機取巧顯然不行,所以後來又有了更好的辦法,就是給灶王爺敬灶糖(麥芽糖)。這種黏度極高的糖,不僅能粘住了灶神的嘴,還能讓他“口舌甘如飴”,就只會說甜言蜜語了。

一年僅一次,婦女穿白衣過年的歡樂氣氛,一直持續到正月十

五元宵節。從隋代開始,元宵節有了燈會的節俗。據《隋書•音樂志》記載,公元606年,隋煬帝楊廣為顯示國力,招待外國使者,曾調集數萬民間藝人進京,在正月十五這天演出各種歌舞技藝,戲場綿延八里,夜以繼日,張燈結綵。

面對宮裡、街道上隨處可見的燈輪、燈樓和燈樹,隋煬帝詩興大發:“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燈樹幹光照,花焰七枝開。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燔動黃金地,鍾發琉璃臺。”他也成為了給元宵節寫詩的第一人。

到了唐代,元宵張燈風氣更盛,元宵節的燈會也延長到三天,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政府機關也要放假三日。為了讓人們通宵觀燈遊賞,節日期間還取消了平時的宵禁,即所謂“金吾不禁”。宋朝城市生活進一步發展,元宵燈火更為興盛。放燈的期限最短三天,最長則能延長到七天。政府機關同樣放假七天。到了明代,元宵節的時間還在延長。朱棣曾經專門下旨,元宵節前後取消宵禁,並賜百官十日假期,隨意飲酒作樂,並要求從此之後,永為定例。

宮中的燈火被稱為“鰲山”,即是用彩燈堆疊成的山,像傳說中的巨鰲形狀。壯觀是壯觀,就是容易釀成火災。正德九年,鰲山大火,火焰一直蔓延到乾清官,皇帝朱厚照倒是淡定,他在豹房(位於紫禁城西北角)望著乾清官方向開玩笑說:“好一棚大煙火也。”

對於平民百姓而言,元宵是春節的尾巴,更是一年之中唯一的狂歡節。因為沒有宵禁,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平時難得出門的婦女們也在此時得到了自由,入夜之後,她們往往結伴在城中四處遊逛,或過橋,或拜廟,或摸黑去觸碰城門上的門釘,一次便摸中者就視為有生子的吉兆。出遊婦女之眾,有時連男子都要“稍避”。這種習俗,時人稱之為“走百病”。

《金瓶梅》第十五回中的西門慶一家老小也未能免俗,在正月十六這天,吳月娘、李嬌兒、孟玉樓、潘金蓮、李瓶兒、孫雪娥、西門大姐等女性,都“穿著錦繡衣裳、白綾襖兒、藍裙子”,到大街小巷上去走百病、看花燈。到了第二十四回,陳敬濟又帶著家中眾人去“走百病兒”。月色之下,穿著白衣的婦女們“恍若仙娥,都是白綾襖兒,遍地金比甲,頭上珠翠堆滿,粉面朱脣”,看得陳敬濟眼花繚亂。

婦女穿白衣,這是元宵節特有的習俗。在平常日子,白色是禁忌的顏色,紅色綠色才是主流著裝配色。但是,在元宵夜皎潔的月光下,一切都不一樣了。婦女穿上白衣,就像穿上了“夜光衣”,會顯得更加鮮明奪目、如仙似畫,同時也有了幾分輕佻的意味。所以,“走百病”也叫做“走百媚”。

老祖宗的“年”“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很多外國人很難理解中

國人對於春節的執著。春節這個農業社會的傳統節

日,到如今的資訊化時代,依舊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

日。那麼,春節是如何“誕生”的呢?

←慈禧時期的宫延過年

→大年初一給長輩拜年的習俗傳了一代又一代

↓ 1906年,北京人置辦年貨的場景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