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无锡 茶,点亮生活美学 -...

Post on 22-Jun-2020

3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10· 2020年1月2日 星期四编辑 季 湄 视觉 湛 肹 组版 陆德强·无锡商报·

·速读·

周刊·阅读

·最书评·

杨荫浏先生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音乐史学家、民族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是最能代表其学术成就的著作,该书的出版轰动了当时的音乐史学界,对中国音乐史的研究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史稿》作为史学类巨著,采用线条式的编年体体裁,以社会的演变为依据,按照中国历朝历代的发展顺序尽可能详尽地构建了中国音乐史的体系。

用这种方式写作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读起来便于理解,层次清晰,一目了然。该书的目录也极为细致,共分成了八编、三十六章,并在每一章分列了许多知识点。作者对每个时期涉及到的历史事件、音乐现象以及音乐发展规律基本上都进行了细致的记述。最值得一提的是,杨荫浏先生还特别注意在每一章的开头部分撰写了关于本章所涉及到的相关历史概况。在概况中先是阐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制度、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结构、经济文化、思想意识,继而再将音乐置于宏观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客观分析。这样的编排方式,使得读者既能够清晰了解历史背景,还能了解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音乐的走向,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多方位的视角。

此外,在每一章结束后,都有一段总

结性的文字,一般是对这一历史时期的音乐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包括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乐器乐律理论、音乐美学等等,有利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音乐发展规律。

与同时期音乐史类的其他书籍相比,《史稿》的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书中包罗了历朝历代发生的重要音乐现象;音乐生活和音乐表现技术的发展;乐器的分析介绍;音乐家及其音乐思想的贡献;历史进程中多种音乐体裁和题材的形成;乐律制度的形成过程等等。据不完全统计,该书运用文献资料多达 446 本,如《隋书·音乐志》《史记》这样必不可少的史论类文献资料,也有《中国戏剧史长编》这样的传统音乐资料;音乐谱例大概引用了近90首;插入图片130多幅。有专家评说这部著作在诸家之中可算是材料最丰富、论述最全面,而且最为重视音乐实践的一部中国音乐通史。

这部著作在内容的选择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过往的同类著作基本上都把精力放在雅乐、宫廷音乐的撰写上,很少提及民间音乐的重要价值。但是《史稿》打破了这种旧格局、旧观念,重视民间音乐,将中国音乐史写成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史,而不是所谓的“宫廷音乐史”。作者在《史稿》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提出“劳动

创造了人类本身,也创造了音乐”,表明了作者对民间音乐的态度,能够站在客观的角度认识每个不同时期人民所创造的民间音乐,并提出“人民的声音——民歌”这一具有创造性的看法,因此在写作中基本都会将民间音乐放在每一编的前半部分。作者还运用田野调查法、逆向考察法,寻找民间音乐创作的实例;在介绍宫廷音乐时,还会列出大量的文献资料来说明其与民间音乐的关系。

杨荫浏先生一生致力于音乐和音乐史研究,《史稿》在编写过程中也恰恰做到了这难能可贵的一点——将音乐史真正编写成了以音乐为中心的音乐史。古谱解释和曲调考证是《史稿》最有光彩的部分。第五章在介绍汉代音乐形式多样化时提到汉代的相和歌、相和大曲。在原始谱极少的情况下,作者通过音乐术语来分析、推论相和大曲的艺术形式。在《霓裳羽衣曲》的研究中,通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记录和 《杨太真外传》等文献资料,来分析这首唐代大曲的曲式结构、演奏方式。在古琴曲方面,利用明代朱权编纂的《神奇秘谱》来了解魏晋时期的《广陵散》等等。在没有录音、原始谱留下的情况下,这些做法无疑是最恰当的了,对于音乐的保存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读后□魏子斐

进茶山,知茶理

汪云有着国家一级茶艺师、品茶员、制茶师等多个头衔,但她却说自己只是茶人,最希望的是能“择一事,终一生”。20多年前,她从一家小小的茶馆开始,与茶结缘,以茶为友。

在茶山中的生活,她觉得是最为自在的。为了保护古茶树的每一根枝条,她们在采摘茶叶的过程中,动作轻缓,小心翼翼。“采摘古茶树的茶叶一般都是手采,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芽叶,轻轻向上提采或折断。”她告诉记者,在密林深处,时间是静止的,午饭往往是吃包在塑料袋里的白饭,加一点当地的苦菜。没有筷子,就近折根枯枝当筷子使。巨大的体力消耗催生强烈的食欲,粗茶淡饭也觉滋味隽永,十分香甜。每年她都用近三分之一时间,跟着茶农住在茶山种茶采茶。

她也曾用整整一年时间,完成了制茶师等多个专业资格的考试,“这些职业能力证书给了自己一个系统梳理知识的机会。”汪云说,随着对茶文化了解的深入,与茶农频繁的接触,她也在思考制茶工艺的“隐藏问题”。她说,茶农制茶一直都是延续传统,师傅怎么教的他们就怎么做,可以说是工匠精神的延续,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时代在变化,环境在变化,人的体质也随之变化。比如,传统的红茶发酵,都是高温提香、烘焙,在这个过程中,茶的本性已经丢失,“我们为什么不能在保留茶之本性的同时,稍微提升香气,既让人喝下去身心愉悦,又使茶本身的物质

更有助于人体健康呢?”于是,她开始自主研发自然发酵的制茶改良工艺,“除了技术,还有如何保持对茶的尊重和仪式感,比如制茶过程茶叶不落地,比如培养家庭茶席的习惯。”

以茶为媒,输出文化

生活中遇到困惑时,汪云习惯坐在茶桌前,等煮水泡茶一系列饮茶过程结束,自然而然就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了。汪云说,正是因为这样,她希望将自己与茶相处的过程,对茶文化的理解传递给更多人。

汪云的茶禅班已经开了多年,透过讲茶,她将生活美学融入茶席,日本、韩国、

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学院也慕名而来。“学技能很简单,文化和生活哲理的渗透更吸引人。”汪云说,比如在开壶注水时,壶盖先向内再向外呈画圆状,不仅因为这样的动作优雅,其中更蕴含着生活哲理:生活中遇到冲突时,先自省,后沟通。“壶盖向内侧,就是先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找问题。但只是一味地自我消化情绪,也不是最佳解决问题之道,顺着茶盖向外,与人沟通交流后找到矛盾焦点,才是标本兼治之策。”

茶体现了中华文化将物质升华为精神,在质朴中体会悠然的精髓。作为茶文化形象大使,汪云曾去到米兰世博会推广茶文化,也应邀去韩国、日本进行禅茶交

流,无论是在中日评茶交流会上拿出的千年野、古树晒红、东方美人等自制红茶,还是在韩国成均馆大学的禅茶道表演,都大受好评。“与其说是我们在推广茶文化,不如说是茶文化给了我走出去的自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让我们走出国门与外国友人交流时,底气十足。”汪云说。

为传统茶文化贡献新智慧

“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系统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和饮茶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饮茶过程中,还创作了很多茶诗,仅在《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就有百余位诗人的四百余首茶诗,从而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在汪云看来,新时代茶人,不能只满足于历史的辉煌,而是要在深度研读理解茶文化历史的基础上,为民族文化增添更多新的智慧,而书是最好的记录工具。

去年,她出版的制茶读物《觉茶道》一书,获评黄山书社最美图书。该书茶饼状的外观,现代设计语言的装帧,都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茶这一中国文化典型元素的精神实质。书籍的各个部分皆具有巧思——封面、护封、函套、环衬、目录、版面、插图、字体高度和谐,构成一个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整体。汪云说,陆羽和皎然等文人非常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逐渐使茶从物质领域走向更为高阶的精神领域,而她也将借由此书的出版开启对茶文化更为深层的探究。

茶,点亮生活美学□哲 肖

(日)岩井俊二 著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裕里在姐姐未咲的葬礼上,得到姐姐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封信和一张同学会请柬。她代替姐姐出席了同学会,本打算向大家告知姐姐的死讯,却被多年未见的同学们认成了姐姐。阴差阳错下,裕里扮演起了姐姐的角色。

同时,裕里发现,自己学生时代偷偷爱慕的镜史郎也出现在了同学会上。由此,裕里便以姐姐未咲的身份与镜史郎开始了书信往来。往事被一幕幕揭开,未咲生前的故事也渐渐展露……两个分别失去了恋人和亲人的人,用最后的回忆作为延续未咲留在这个世界的证据。

《最后的信》

(日)中村恒子(日)奥田弘美 著北京日报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

人如何度过一生,才不会辜负生命?面对人生的终极问题,当了70年心理医生的作者中村恒子,将其90年的人生智慧,化为本书六大篇章关于工作、爱、人际关系、幸福、死亡等课题的诚挚箴言,陪同数不清的人走过人生泥泞的时期,让他们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仍然有热爱生活的勇气。作者娓娓道来的讲述,总有一句令你豁然开朗,消解心头烦忧,让你意识到“这是你自己的人生”,只要活出自己,就会发现“人间值得”。

《人间值得》

鲁迅 丰子恺 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这是一部由丰子恺绘制插图的鲁迅小说集,收录鲁迅的经典小说九篇(包括《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故乡》《明天》《药》《风波》《社戏》《白光》),以及丰子恺专为这些小说所绘的插图共计194幅。由于与鲁迅的生活年代和环境相近,丰子恺对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背景有极为准确的把握。此外,对于鲁迅文字中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等,也有着恰如其分的诠释。一代艺术大师与文学巨匠深度“合作”,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鲁迅小说。

《丰子恺绘画鲁迅小说》

陈 磊 著海南出版社

2019年10月出版

看半小时漫画,通五千年历史。翻开本书,在笑出腹肌的同时,不知不觉已通晓历史。本书是《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系列书的第 4 部,仅仅通过手绘和段子,陈磊(笔名:二混子)就捋出了五代十国和宋元史的清晰脉络……掀开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每一页都有历史段子,每三秒让你笑翻一次,而手绘的帝王将相、豪杰枭雄总是丑萌又可爱:岳飞、赵匡胤、宋徽宗、忽必烈、成吉思汗,全都和你我一样,有优点和缺陷,有朋友和敌人。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4)》

小时候,我特別爱看小人书。就是64K本的连环画。开始我只看图,不看文字。那时我大约两三岁的样子,还不识字,甚至分不清“学堂”“混堂”分别是什么意思。

上学后,家里关不住了。我们泗堡桥是造船出名的地方,与荷叶村隔着一条

“转河”,就是围绕荷叶村转的一条河。河里和河边的广场上,都歇满了要修的船。小时候最喜欢“跳船头”,就是从这条船跳到另一条船上,这样,调换几条船,不必走泗堡桥,就从岸的这一边轻而易举到了彼岸。荷叶村上有许多同学,可以相约白相。游泳是大人绝对不允许的,光“跳船头”就令母亲日夜担忧。所以,每到寒暑假,母亲主张我看小人书打发时间。

那时北柵口有一个“铁索馆”,馆里有个管“香火”的中年男子,每天下午肩头扛了一大捆书,穿街走巷,边走边喊:“租小人书呵!”书夹在两块木板中间,用麻绳捆紧。一般一本书租金一分钱,可以看整整一天。租两三本,和小朋友交换着看,常可看到十本以上。母亲为了把我留在家里,每天给我几分钱借小人书看。开始我还不识多少字,但小人书确实给了我启蒙教育。我很小就知道“季札挂剑”“范蠡与西施”“孔子七十二门生”等故事。电影连环画《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三毛流浪

记》,还有《戆阿毛》《王先生到上海》等等,我都反复看过。我最初的“借书”,准确地说是“租书”。

真正借书是后来的事。我小时候,无锡市图书馆在公花园斜对门,正中有一座方方的白塔,塔的四面都有一只大大的钟。那时的图书馆是独门独户,北边一条街,南边一个院子。记得第一次上图书馆,在朝北的门下踏上几级台阶,偷偷推门进去,里边静悄悄的,干净又舒适。这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座圣殿。当时我还小,羡慕别人坐在里边读书看报,瞧一眼,赶紧退出来,生怕大人来撵我。

大约到了三四年级,我凭学生证在市图书馆领到一张借书证,高兴得像吃了喜鹊蛋似的。第一次借了两本书回家,其中有一本是《静静的顿河》,还是第二册,很厚。我不管,越厚,看得时间越长。那时还没有电灯,看书点的是油盏头,里边放点油,置两根灯草。光线太暗,我又是近视眼,头尽量往前伸。“滋”地一响,就发出一股浓烈的焦臭气。头发被烧着了!头马上缩回来。小时候我的前边头发总是短一截,谁也不知是看书被油盏火烧掉的。

后来,北大街、中山路上开了几家新华书店。书店的书当然不能借,但可以站在书架旁边读。这就开始了我站在新华书

店读书看剧本的经历。记得有套《华东戏曲丛书》,我把这套书的戏曲剧本读了个遍。我记得有《西厢记》《盘夫索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香莲》《庵堂认母》,还有后来成为我剧本创作指导老师的叶至诚写的《走上新路》。书店还有许多“戏考”,里边全是唱词,不知怎么会吸引我。许多孩子说看不懂,我却能看懂。不仅懂,还常会想:这个剧本搬上舞台,应该怎么演。

到了初二,我就为同班同学导演了乔羽创作的《果园三姐妹》。我们的排演,引起了当时无锡社桥头“华东艺专”师生的注意,专门派导演系的高材生来协助加工提高。我只知道华东艺专是个培养戏剧、绘画等专门人才的大学,大约后来与上海戏剧学院合并了。《果园三姐妹》排成后,在三星戏院作为学校春节联欢会的节目演出,大受欢迎,后来,还先后被邀请到丽新厂、协新毛纺厂等单位巡回演出。以后我走进剧团,与那时喜欢读剧本、参加排戏不无关系。

我的老师叶至诚,人称“金陵藏书状元”,他给我许多读书的方便。我可以到他的书柜里随便拿书看。这样的待遇,叶至诚老师只给两个人:一位是田汉的女儿田野,她曾演过《文成公主》,另一个就是我。

借别人的书,必须非常爱惜。我常常拆一本画册,为借来的书包上封面再读。

书是损耗品,看的人多了,常会破损、掉线。近期我向朋友老刘借了本《蒋月泉传》,蒋月泉是评弹泰斗,我找了几家新华书店没有买到此书。老刘答应借给我看,谁知看了三分之一,中间一小叠从整个书中滑了出来,我急坏了,后来请人用了最好的胶水把它修复了。

还有一次借了区机关干部小缪三本书,看着看着,习惯性地用红笔在书上画了线。等我发现这是借的书,已经画了大半本。我想买一套赔给小缪,一时又买不到,只能如实打电话告知,对方连说“没关系”,令人感动。

自从有了买书的能力,我就从一名借书者变成了“被借书者”。常常有人上门借书,我当然欢迎。我常想起自己朝思暮想欲看某本书而不得的痛苦,所以有人借书,我总尽量满足。但是,后来我发现,有些人是装风雅,拿去了根本不看;有的是懂读书的,知道什么书有价值。这两种朋友,都有几位“只借不还”。《胡适文存》《巴金随想录》《庄子注释》……一些整套的书,如今缺了一两本,令人遗憾!

尤其讨厌的是,借作者签名版图书,最后不还了,说找不到了。所以,逼得我只能学叶至诚老师,书柜玻璃门上贴白纸,上写“概不出借”。当然,像小缪、老刘那样守信的除外。

借书□薛 明

·书香无锡·

江苏省全民阅读好栏目

·书故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至今已有四五千年历史,而最早利用茶的,便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中国的韵味。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是中国茶文化萌生发展的历史。

2019年12月24日,作为当代中国茶人的形象代表,无锡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汪云的形象海报登陆了有着“世界十字路口”之称的美国纳斯达克大屏。她出版的制茶读物《觉茶道》一书也在2019年获评黄山书社年度最美图书。昨天,记者采访了刚结束茶禅班授课的汪云,她将自己对茶文化的理解及茶情茶缘一一道来。

汪云 著黄山书社

《觉茶道》

杨荫浏 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