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 in higher education 大学开慕课的一种逻辑(李晓明)

Post on 29-Jul-2015

189 Views

Category:

Education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北京大学李晓明, lxm@pku.edu.cn2013 年 11月

mooc ? MOOC?慕课?慕课?

• 对自己的学生负责:天职• 如果有什么办法能明显改进他们的学习效果

• 而且成本可接受• 我们就会采用这种办法

一所大学一所大学今天,利用在线教学技术就是很有希望的、且具有普适性的一个办法今天,利用在线教学技术就是很有希望的、且具有普适性的一个办法

离线+在线, offline+online, o+o,混合式学习

这也不一定做慕课呀!这也不一定做慕课呀!

为什么这么认为?

为什么这么认为?

教改教改

为什么这么认为?• 社会环境的变化–网络信息社会,课堂已经难以圈住学生–大量知识,尤其是事实性知识,不再需要教室就可以获得(而且很可能效率更高)

–师生定期相聚, 50 分钟一堂课的安排,本质上只是传统环境下教学管理的一种便利(优化)

• 技术进步的使能–基础设施,Web 2.0,云计算,流媒体–大数据带来更多憧憬;还有教育技术的进步为什么现在该这么想,几年前就不行?为什么现在该这么想,几年前就不行?

于是,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离线+在线”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意义。最简单地讲,多了一个优化教学过程的维度。认识到这一点,接下来自然就是综合成本与效果诸因素之间的优化实践。

于是,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离线+在线”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意义。最简单地讲,多了一个优化教学过程的维度。认识到这一点,接下来自然就是综合成本与效果诸因素之间的优化实践。

技术环境那时还不成熟,成本太高!

技术环境那时还不成熟,成本太高!

O+O,这也不一定做 mooc呀!看成是一个策略问题①号召做 O+O,待成熟且完整的 O,放出去成为 mooc②做 mooc , moocO,于是有了 O+O③做 mooc,同时也做 O+O , moocO

mooc的三重作用mooc的三重作用

① moocO② mooc辐射社会,大学意义之一③ 开 mooc的无形责任感,让人充满激情,从而 O能做得更好

2013年 3 月

目标: 2013年秋首批上线; 5 年开出 100门目标: 2013年秋首批上线; 5 年开出 100门

北大实践2013.1-2014.7

• 平台:实现与edx 和 coursera 的合作

• 开课:开出了15 门课程

• 学生:超过 15 万人注册学习

1. 民俗学( 11周)- 0.3万人选课2. 电子线路( 12周)- 0.4万3. 二十世纪西方音乐( 12)- 0.4万4. 世界文化地理( 12周)- 0.5万5. 生物信息学( 12)- 3.6万6. 计算概论( 12周)- 1.4万7. 大学化学( 10周)- 1.1万8. 艺术史( 14周)- 1.9万9. 数据结构与算法( 14周)- 1.2万10.人群与网络( 13周)- 0.9万11.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 13)- 0.5万

12.中级有机化学( 10)- 0.3万13.刑法学总论( 12)- 0.5万14.程序设计实习( 14)- 1.6万15.高级面向对象技术( 12)- 0.4万

1. 民俗学( 11周)- 0.3万人选课2. 电子线路( 12周)- 0.4万3. 二十世纪西方音乐( 12)- 0.4万4. 世界文化地理( 12周)- 0.5万5. 生物信息学( 12)- 3.6万6. 计算概论( 12周)- 1.4万7. 大学化学( 10周)- 1.1万8. 艺术史( 14周)- 1.9万9. 数据结构与算法( 14周)- 1.2万10.人群与网络( 13周)- 0.9万11.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 13)- 0.5万

12.中级有机化学( 10)- 0.3万13.刑法学总论( 12)- 0.5万14.程序设计实习( 14)- 1.6万15.高级面向对象技术( 12)- 0.4万

北大 2013学年慕课结课情况课名 参加考试人数 获得证书人

数其中获得优秀证书人数

大学化学 1350 241 160

生物信息学 1240 1011 491

二十世纪西方音乐 80 57 38

数据结构与算法 73 55 36

计算概论 376 286 149

民俗学 16 15 -艺术史 1320 237 88

世界文化地理 57 41 -人群与网络 284 149 -计算机辅助翻译 153 94 -中级有机化学 13 12 9

刑法学总论 150 38

高级面向对象技术 67 57 23

程序设计实习 287 207 356000多人参加考试, 2500多人合格通过

北大发出的慕课证书

大学化学 生物信息学

北京大学 2014秋季学期慕课表1. 民俗学2. 中级汉语语法3. 国际刑法学4. 中国古代史5. 化学与社会6. 人群与网络7. 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8. 程序设计基础(吉林大学张长海)

9. 数据结构与算法10.魅力机器人11.身边的营养学12.更年期综合管理

13.中国古代文化14.汉语入门15.法律写作与检索16.二十世纪西方音乐17.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18.电磁学19.中级有机化学20.生物演化21.生物信息学方法22.生物医学中的统计学23.流行病学基础24.软件包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25.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26.操作系统与虚拟化安全27.计算概论28.计算机组成

edxcoursera

北大慕课( 2013.9-2014.12)

汉语入门( Chinese for Beginners)

2014年 9 月开出,现在学习人数已超过 18万

2014年 1 月

-教务长,副校长高松

2014年 3 月

2014 年 3 月 21 日,北大首期MOOC ITT 培训班开学

如何使用平台如何使用平台 如何制作视频如何制作视频

如何布置作业如何布置作业 如何组织讨论如何组织讨论

培训理念:今日 PPT,明日 MOOCITT

今年已经办了六期,参加教师超过了 100人今年已经办了六期,参加教师超过了 100人

2014年 8 月

-教务部

2014年 10月

2014 年 10 月 15 日教务长办公会通过

这些工作有什么回报?• 两年时间,开出了 35门慕课,形成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 50多万人学北大课程的局面

• 100多位教师得到了慕课技术培训,实际体验了慕课教学的范式,后续北大慕课的流水线已经建立起来

• 10 多位教师已经翻转课堂

也得到了一些“意外的副产品”也得到了一些“意外的副产品”

2013年全国教育十大新闻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评选

1. 习近平向联合国“教育第一”行动发视频贺词,让 13亿中国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

2.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引发关注3. 最新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发布, 4%目标如期实现4.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启动, 293个县通过评估认定5. 全国统一学籍信息管理制度建立,中小学生“一人一号”终身不变6. 大学章程首批 6 高校实施,中国高校迈入宪章时代7. 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研究生奖助体系全面建立8. 北大首开网络公开课,“慕课”引发在线教育热潮

9 月 23日,北京大学首批大规模在线网络开放课程(“慕课”)在 edX平台开课,面向全球免费开放,首批 4 门课程开课后即受到国内外学生的追捧。这是中国内地高校首次在全球网络公开课平台开课,也是在线课程在我国高校课堂的首次应用。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也纷纷加入“慕课”,“慕课”带来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冲击波。

9. 《通用规范汉字表》发布,信息化时代汉字有了新规范10.首次太空授课成功进行, 6000万师生同听一堂课

2014秋《高等教育年表》点评值得关注的慕课,其中包括北京大学的 “ Chinese for Beginners ”。

总结与体会:大学开慕课的逻辑

??

讲课视频录制环境

两种基本方式

DIY慕课视频录制设施的一种配置

• 手绘屏: DTK-2200 单价: 23000• 工作站: DELL T5600 单价: 14400• 无线话筒:舒尔领夹式话筒 PGX14/93 单价: 3480

• 话筒放大器:百灵达( behringer ) MIC800 单价: 699

• 摄像头: cisco precision HD,单价: 1500

设施成本设施成本

人力成本人力成本

机制成本机制成本

关于该不该,以及如何在本校开展在线教学活动的认识

北京大学:为什么要做慕课• 提高北京大学的教学水平–相信利用MOOC相关技术能起到大范围提高校园教学水平的作用

• 辐射北大优质教育资源,社会责任与贡献–相信MOOC相关技术能让我们低成本地提供开放课程,同时也成为校园教学活动的一部分

• 促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相信MOOC的生命力,同时也感到有许多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待解决,北大应该带头实践和研究

学校鼓励教师开慕课的现实理由

投入¥

投入¥

课程质量课程质量

教学效果教学效果

学校声誉学校声誉 ¥¥

“开慕课”- 包括利用慕课技术革新传统教学方式

深层次激发教师对教学的思考,在学校形成更加浓厚的教学学术的氛围

• 将自己熟悉的课,规划成 8-12周的内容• 每周讲授的内容,安排成 6-8段 10分钟左右的视频(可以找摄像师录,也可以自己录)

• 为每周的学习内容,配合较大量习题– 主要是客观题(选择、填空、匹配等),也可有主观题

• 全球发布开课消息,并将上述准备的材料逐步上载到平台上– 这个可以由助教做,学校组织助教培训

• 一个月后开课,适当参与论坛互动• 课程结束时出一批考题(类似于习题)

总结与体会:开慕课

这么多人都做了,我一定也能做!这么多人都做了,我一定也能做!

要求:热情、时间投入、愿意学习要求:热情、时间投入、愿意学习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传统课程 10 9 8 7 6 5

MOOC 30 10 3.3 1.1 0.36 0.36

开了一次的,绝大多数愿意开第二次。北大生物信息学课程已连开三学期开了一次的,绝大多数愿意开第二次。北大生物信息学课程已连开三学期

有一门慕课,将是教师的一种骄傲也给自己的校园教学带来新的乐趣有一门慕课,将是教师的一种骄傲也给自己的校园教学带来新的乐趣

Q&A• 李晓明,MOOC:是橱窗,还是店堂?,《中国大学教学

》, 2014年第 5期, 15-18页。• 李晓明,从 PPT 到 MOOCITT,《中国大学教学》, 2014年第 7期, 8-10页。

• 李晓明,关于慕课在中国的走向,《人民政协报》, 2014年 8 月 6 日

• 李晓明,是慕课,还是慕课?《中国大学教学》, 2014年 10月, 17-19页

• 李晓明,慕课视频制作中的十个常用 PPT 动画小方法,@北京大学李晓明

• 李晓明,于青青,一种低门槛慕课视频制作方法,《中国大学教学》, 2014 年 12月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