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可以“上班”拿“工资”,享受按摩理疗、足浴等优...

Post on 13-Jan-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欢迎大家通过穿越门来到‘趣玩小镇’,恭喜您已经是20多岁的年轻人了!您现在就可以选择您喜欢的职业。”走进“趣玩小镇”,笔者看见年轻的

“副镇长”沈欣玥正面带笑容,等待着前来“上班”的老年朋友。

“趣玩小镇”是五家渠市养老院的二期项目,2017年,五家渠市养老院入选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兵团养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创建项目验收,“五家渠模式”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正不断建立、创新、推广。

2018年,六师五家渠市陆续建成三个养老基地,并入选全国第三批居家养老试点单位。今年,五家渠市养老院二期项目中的“趣玩小镇”养老模式,其新颖的养老概念和适老化的养老服务,正成为许多老年朋友结伴养老的首选之地……

开创养老新模式

“我们‘趣玩小镇’将五家渠市养老院‘吾家乐宝’养老主题设计中原有的舞蹈组、歌唱组、花草种植组等13个兴趣小组进行了全面升级。”7月21日,五家渠市养老院院长王俊说。

按照老人的不同需求,该院工作人员将自己巧妙的构思和创意融入“趣玩小镇”,打造了拥有蓝天、白云、大海、沙滩的海洋乐园主题空间;拥有纺车、犁铧、地窝子,展示兵团人艰苦创业、维稳戍边精神的大漠胡杨主题空间;拥有土灶锅台、长条桌椅、自流井,悬挂玉米、辣椒、蒜辫的农家小院主题空间;拥有沙发茶几、风景油画,可以制作甜点、果汁、咖啡,欣赏怀旧音乐的都市时尚主题空间。

“这里所有的软装潢部分都是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亲手制作的,比如门框、树木、云朵……你看墙面上的壁画,这些海洋、森林、江南水乡等图形都是工作人员和美术学院的大学生一起绘制的,这都倾入了我们的心血。”王俊告诉笔者。

“趣玩小镇”巧妙地通过各兴趣功能区域将各主题空间串联,与一期的

‘吾家乐宝’连接成了一个巨大的娱乐场所,让养老院的老人们流连忘返。

在“趣玩小镇”一楼大厅,最引人注意的是印有“中国邮政”字样的小镇邮

电局,身穿绿色“信使”服饰的快递员们是小镇里最忙碌的成员,他们每天穿梭在各个楼层、每个房间,将大量的快递、信件分发给镇上的老年朋友们。

“家书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趣玩小镇’,我们邀请老人们的家人每个月给院里的老人写一封家书,每周我们会选一天在‘小镇广播站’请大家分享家书,这种方式比微信聊天、网络视频更有温度。”沈欣玥介绍说。

“第一次听到孩子给我说心里话,没想到还是在邮递员送来的信中,我已经很久没有拥抱过我的孩子了,下次见到他们,我一定要好好拥抱他们一下。”不善言辞的90岁老人陈普凡在读到孩子寄来的信时,几度哽咽。他说他过去表达感情太过含蓄,如今想要弥补这个遗憾,让孩子明明白白感受到爱意。

小镇有自己的“商业街”,其中“小镇储蓄所”“小镇小卖部”“小镇宾馆”等都是由小镇成员自己运营的,这里流通的“货币”是养老院自己印制的特色卡片,老人们可以根据上班考勤制度获得月工资,工资的金额也颇具纪念意义。

“我们调查了一下,这些老人刚来新疆时的月工资是22元到33元之间,所以我们取了平均值 28.88 元‘小镇币’作为他们的基础工资,如果做到全勤,或者参与小镇内的活动,还会有额外的奖励。‘小镇币’可以兑换实物,老人们都积极参与。”沈欣玥说。

满足老年人需求

“根据查房的情况看,目前养老院二期304号房和207号房的两位老人身体情况欠佳,我们要选出两名医生,一对一地对他们进行诊疗。养老院一期4楼的老人失能失智的情况较多,需要更多关注……”7月 20日 12时许,

“趣玩小镇”的“卫生局局长”、今年80岁的于彩云正在召集“小镇医院”咨询团队的“医生”们开会,一起讨论一天的巡查情况。

“小镇医院”的医生80%都是曾经在医院从事过医务工作的医生,他们退休后来到“趣玩小镇”继续发挥余热,成了“小镇医院”的医生。

“这里其实也是一个一级医院,有两个医联体组成,一个是我们和乌鲁木

齐市中医院合作,通过按摩推拿、针灸、足浴等方式,让老年人少吃药、少打针,保持身体健康;另一个医联体是我们在六师医院有绿色通道,需要紧急救助的,可以直接联系他们的救护车寻求帮助。”于彩云说。

六师是一支光荣的部队,艰苦戍边60多年过去了,当年英姿勃发的英俊后生,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当年如花似玉的妙龄姑娘,如今也已两鬓斑白……五家渠市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主动担起照顾他们的责任,让他们在这片曾经奋斗过的土地上幸福地生活。

“大家来看,这是一张世界地图,我们所处的位置在新疆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来到“趣玩小镇”二楼的小镇学校,你会看到课桌前坐满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时而认真地做着笔记,时而举起手来向“老师”请教。

“在这里上课的老师都很敬业,每次上讲台前他们都会精心备课,内容也比较有深度。”86岁的周兰华老人说。

继续往前走,在“小镇手工编织厂”里,笔者看到一些老人围坐在一起,编织沙发坐垫、小饰品等物品;在“墨轩阁”内,“阁主”们正认真写着毛笔字……小镇内种类繁多的文娱项目,为老年人展示个人爱好和特长提供了空间。

“在这里,我们要让老人找到可以发挥自身价值的岗位,满足老人们的社交需求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王俊说。

托起养老幸福梦

乘电梯上3楼,笔者路过“青山远黛”“花海森林”主题房,来到了知青主题房,看到农耕麦田的室外设计,室内则有小马灯、旧电视机等。

“现在最流行‘抱团养老’,我们几个是志同道合的好友,在一起‘上班’、生活非常幸福。”90岁的老人李素云说。

小镇主题房的设计理念就是为“抱团养老”专门打造的,私密的居室,独立的卫浴,公共的客厅,主题房的设计原则就是最小化的居室,最大化的公共区域,既满足了老人们的社交需求,又让老人们轻松融入小镇的各个部门。

“我们有12个主题房,每一个主题房都有一名‘小管家’,负责老人们的营养用餐、‘上下班’和全部的起居照料。”王俊说。

小镇上最大的主题房是“婚房”。过去,很多老年人牵手走过一生,共同经历苦难,可却没有举行过一个正式的婚礼。如今,小镇的工作人员准备在

“婚房”里为老人们举办金婚、钻石婚的纪念仪式。

王俊介绍说:“很多老人都是来到小镇后相识、相知、相守的,我们鼓励他们在这里找到自己晚年的幸福。”

87岁的孙毓吉和77岁的何兰芳就是在“趣玩小镇”相识的。何兰芳老人视力模糊,出门不便。看到这一情况,热心的孙毓吉主动做起了何兰芳的“拐杖”。

“我们在一起,有很多话题可以聊。时间久了,都觉得相见恨晚,慢慢就有了感情。”孙毓吉说。

“我们想办法给老人们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交流环境,鼓励他们一起玩互动的游戏,打破陈旧思想,追求幸福生活。”王俊说,“我们还打算成立一个‘小镇婚介所’,让老人们大大方方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在这里,孙毓吉和何兰芳不仅收获了爱情,还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祝福。如今,小镇的工作人员正帮他们筹备小镇婚礼,这也将是小镇成立后的第一场婚礼。

“养老本身就是一个有温度、有爱心的事业,我们希望‘趣玩小镇’的老人都能幸福生活。未来我们还将筹建趣游小镇、趣晒小镇等,我们希望更多人与我们分享这份幸福,一起实现幸福养老的梦。”王俊说。

多年来,他累计献血5300毫升,曾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一次,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

“熊猫警察”。他就是六师新湖监狱民警康旭德。

在从警13年的岁月里,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践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铮铮誓言,赢得了群众和各级组织的认可,多次被新湖监狱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个别教育能手”等荣誉称号。

2006年12月,康旭德光荣地加入兵团监狱人民警察的行列。工作没多久,在一次个别教育谈话中,康旭德发现一名服刑人员情绪很不稳定,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但是苦于对心理知识的匮乏,导致教育谈话失败,这成了他的一个心结。自那以后,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掌握心理矫治和谈话技巧,用真心感化服刑人员。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他考取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成为名副其实的心理咨询师。

服刑人员张某长期闹思想情绪,谈话不说实话,故意兜圈子,扬言要解脱(自杀)。康旭德主动接近张某,在多次接触并建立信任的基础上,采取认知疗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张某逐渐认可了他并说出了心里话,最终解决了自己长期积存的心理问题。

2001 年,康旭德第一次献血。得知自己是稀有血型“熊猫血”时,他主动给医院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十几年来,从最初的每次义务献血200毫升到现在的每次献血400毫升,他没有半点怨言。

“献血无损身体健康,还可以拯救生命,那为什么不能献出自己的一点爱心呢?”康旭德说。

2016年8月10日,中国稀有血型联盟微信群发布的一篇求助信息,引起了康旭德的注意。苏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名患者因车祸截肢,急需RHA(-)血液。正在上海探亲的他看到信息后,立即搭乘高铁,赶往苏州市血

液中心献血400毫升,最终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2012年年初,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回族农民沙星汗的小女儿出生了。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就被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症,需要大量 RHA(-)血液换血。经历过两次痛失孩子的打击,这一次沙星汗不愿放弃,他踏上了寻找血源、救助孩子的路。

3月20日,康旭德与妻子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带孩子看病时,得知了沙星汗的求助,便决定去献血。然而他的决定遭到妻子的反对,妻子说:“孩子正发着高烧呢,你能不能等孩子的烧退了再去?”

由于监狱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康旭德和家人平常都是聚少离多。妻子的抱怨,康旭德非常理解。但一想到沙星汗的孩子生命垂危,他没有丝毫犹豫就赶往乌鲁木齐血液中心。

凌晨5时,他献出的400毫升血液被紧急送往沙星汗小女儿就诊的医院。400毫升的血液,相当于患儿全身血液总量的两倍。最终,沙星汗小女儿的生命得以延续。当满怀感激的沙星汗想要感谢这位救命恩人时,康旭德已经离开了乌鲁木齐血液中心。

时光荏苒,一转眼6年时间过去了。想着自己的女儿和救命恩人康旭德始终未曾谋面,沙星汗决定做点什么。

2018年6月10日,经过沙星汗的多次邀请,康旭德终于来到沙星汗的家中。看到自己的救命恩人出现在眼前,沙星汗的小女儿亲切地叫了声“康爸爸”。

“‘康爸爸’,谢谢你救了我,让我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沙星汗的小女儿说。

如今,康旭德救助回族小女孩的故事,已在当地传为一段佳话。

“等忙完这段时间,我会买几本图书给我的‘小女儿’送过去。”8月6日,不善言辞的康旭德对笔者说。

和煦的阳光映照着绿水青山,成片的秧苗正在争先恐后地拔穗,散发出阵阵怡人的清香……7月的重庆从未辜负其“火炉”的盛名,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在这个炎热的夏季,“巡视”稻田是梁伯芳消暑的良方。

7月21日,家住重庆市合川区百岁村的梁伯芳像往常一样戴上草帽来到自家的稻田。放眼望去,绿油油的秧苗将近半人高了。

“估计再过一个多月就可以丰收了,今年的丰收可来得不易啊!”梁伯芳说。今年5月,梁伯芳不慎摔伤了胳膊,很长一段时间都缠着绷带,无法下田劳作,同村也没有富余的劳动力可以提供帮助。眼看就要错过插秧的最佳季节,梁伯芳心急如焚,如果不能按时播种,3亩多的稻田今年将颗粒无收。

了解这一情况后,十一师所属重庆蕴丰建设公司联合党支部主动联系百岁村党支部,提议双方共同开展一次主题共建活动,凝聚全体党员的力量,帮助梁伯芳一家解决燃眉之急。这一提议很快得到百岁村党支部的认可和支持。

很快,重庆蕴丰建设公司联合党支部全体党员准时到达指定位置,与百岁村党支部党员会合。大家在插秧师傅的示范下开始有序劳作。

一些人以前并没有插秧的经验,刚进入田里的时候还劲头十足,走在队伍前面,可不到1个小时,疲劳感逐渐袭来,他们的速度也越来越慢。党员智德银说,为了插得准、插得直,大家整齐站成一排,匀速前进,保持体力能够跟得上。

经过一天的奋战,整片稻田种上了绿油油的秧苗。“我心里也担心,万一成活率低可咋办,没想到全部通过了插秧师傅的验收,当时心里特别高兴。”智德银说。

百岁村副主任陶孝义说,为了保证这次活动的实际效果,提高秧苗的成活率,村党支部特别邀请了经验丰富的插秧师傅进行开始前的指导和结束后的检查。“插秧师傅对我们这次劳动的评价非常高,称赞大家的插秧技术不比当地村民差。”

看着前后成列、左右成行的秧苗,梁伯芳眼前似乎浮现出金灿灿的稻穗,悬在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下了地。愁闷的情绪一扫而光,他紧紧握住重庆蕴丰建设公司联合党支部书记杨云峰的手说:“你们可真是帮了我的大

忙,谢谢你们。”“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

参与精准扶贫,为百岁村的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北新路桥集团的国企担当和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百岁村党支部书记蔡维说,多年来,共建活动已经成为彼此加强沟通、增进感情的“常规动作”和重要载体。

“这是一次面向全体干部群众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大家不忘兵团人艰苦奋斗的本色,进一步坚定全体党员不忘初心、奋斗建功的信心和决心。”杨云峰说,该公司党支部一直将共建活动作为传播兵团文化的窗口,把当地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切实将兵地共建落到实处,走出新路,实现企业与地方同发展共繁荣。

在十三师红星一场星光花苑19号楼,因为有了热心人周秀梅,便上演了一个个暖心的故事。

“每年3月中旬,我们这栋楼的人都会聚在楼下办一个‘长桌宴’,大家一起唱歌、跳舞、交流,十分热闹。自从周秀梅搬到这里以后,我们这栋楼的人是越来越有人情味儿了。”19号楼的住户孙梅说。

“19号楼里,有子女不常回家看望的老人,有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有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大家住在同一个单元、同一层楼,却彼此不熟悉、不认识,邻里缺乏沟通和帮助,感情淡漠,我得打破这一状况。”周秀梅搬到19号楼后,就暗下决心。

孙梅家的双胞胎需要照顾,但其丈夫在外地打工。得知这一情况后,周秀梅允诺“不论几点,我随叫随到”。

有个老太太摔倒在家,朝门外喊救命,尽管老太太大小便失禁,但周秀梅不嫌脏不怕累,给老太太擦洗身子,换干净衣物。

春暖花开的季节,周秀梅会出钱租车,带上楼里的老人们外出赏风景。

秀梅,帮我到社区买个电;秀梅,我腿疼,你骑上电动三轮车带我去买个药;秀梅,顺便给我带一袋面粉。秀梅,秀梅,秀梅……

19号楼,12户人家,在日常琐碎的小事中,将心贴在了一起,成为一个大家庭。在为19号楼的住户用心服务的同时,周秀梅还干了许多不起眼的小事。

“这些衣服还挺新的,扔了多可惜。”周秀梅一边说着,一边把一些住户不穿的衣服洗干净并分类打包,再送给团场的困难家庭。

看到炎炎烈日下团场职工在军训,周秀梅专门买来个大桶,熬

上绿豆汤,趁着中午午睡时间,悄放在饮水机旁,晚上再过来拿走。

2013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起了“恒爱行动”,免费发放绒线,鼓励“爱心妈妈”们手工织毛衣赠给孤残儿童。周秀梅积极参与,3天就编织了7件毛衣。

记得在红星社区当保洁员时,她每个月只有 1500 元的工资。但每次她都会从中拿出500元,再喊上几个朋友,买些水果和衣物,定期去看望养老院里的老人。

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周秀梅提议19号楼的家庭妇女,手工制作康乃馨。

“我觉得,买的花跟自己做的心意不一样,我就动员大家一起做,由我出面请老师过来教大家学习制作方法。”周秀梅说。

……有人不解,私下里问周秀梅,

为什么对公益事业这么热心?“因为我经历过,所以我懂得

感恩。”周秀梅说。1991年,3岁的儿子被查出

患有肌肉萎缩症,周秀梅一照顾就照顾到了儿子结婚的那天。2008年,周秀梅被查出患有乳腺癌,随后又被查出患有宫颈癌。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周秀梅夫妇受到了来自多方的关爱,团场给她家申请了低保,在临时救济、大病医疗救助和企业家捐赠资金时进行了多方面的帮扶,并为周秀梅提供公益性岗位,让这个家庭一次次渡过难关。

“我要感恩党、记党情、跟党走,用自己的双手回馈社会。”周秀梅坚定地说。

19号楼的故事未完待续,周秀梅的人生也依旧在发光发热。

在这里可以“上班”拿“工资”,享受按摩理疗、足浴等优质服务,五家渠市养老院二期的“趣玩小镇”,每天都给老年朋友们带来惊喜——

●张乐 文/图

6版2019年8月9日 星期五

客户端

责任编辑:杨学森 电话:0991-5509362视觉:张乐 校检:曹艺丹文明

新闻线索邮箱:btrbxwxs@126.com兵团网:www.bingtuannet.com

视点

康旭德:用爱谱写赞歌●岳占峰

热心人周秀梅●孙荣

共建情 暖心田●熊欣 李诗语

老人们在“小镇学校”学习(摄于6月21日)。

老人在“小镇医院”就诊(摄于6月21日)。

老人们在编织坐垫(摄于6月21日)。

穿越“趣玩小镇”追寻心中梦想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