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 生活 文学 b3epaper.file.routeryun.com/jsb/other/5e60d918c1203.pdf2020年3月6日 星期五...

1
2020 2020 3 3 6 6 星期 星期文学 文学 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 杨梦婷 杨梦婷 人物 生活 文学 校园 B B3 3 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 有个北平。每每读到老舍先生这句话, 心就会被触动。于我而言,我不能爱北 京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上海。而之 于上海,我爱的是金山,宛若情窦初开, 第一次踏上金山的土地就被深深吸引。 2005 年暮春,我乘着绿皮火车熬了 三十几个小时来到上海,在这个举目无 亲的城市,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奔赴 金山看海。在这之前,我对这里的了解 仅限于金山卫的战争史和一些千年古 镇精美的图片。 走出车站,看到梧桐香樟相伴的马 路,我知道,我踏上了上海的土地。可 拖着行李箱来到海边却大跌眼镜,海水 不是蓝的,浑浊中泛着斑斓的油光。附 近的化工厂白烟滚滚,一些高塔上燃着 熊熊火焰。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中央为 解决八亿人民的穿衣问题而规划的,工 程之大不亚于开发北大荒。因为石化 厂的建设,周围的乡村才有了城市的模 样,并以石化命名。 海水的颜色并没有影响大海的壮 阔,我沿着海堤向东而行。堤下是零散 的芦苇丛,潮水冲刷着乌黑的沙滩和沾 满寄生物的破浪石,远处是朦胧的金山 三岛。我吹着海风,不知不觉走到了金 山嘴渔村。看着浪中摇晃的渔船,我已 经幻想着有朝一日乘风破浪前往金山 岛。渔民在路边摆着海产叫卖,都是我 没见过也没吃过的海鲜,只是腥涩的气 味一时还难以适应。我在一处坡道走下 海堤,穿过一条老街,眼前竟是小桥流水 的江南风光,田野里金灿灿的油菜花让 我仿佛回到了家乡。想不到在上海还有 这样的乡村,我决定在此落脚,竟一住 就是三年。 从渔村沿着海堤到石化,记不清在 这条静谧幽香的小路往返了多少趟。 当城市沙滩让海边的风景焕然一新时, 我竟以为走错了地方。曾经和朋友捉 螃蟹的芦苇丛不见了,黑土变成了金 沙,褐水也变成了碧波。人们在游泳区 内尽情地戏水,在落日的美景中驱散酷 暑和疲惫。 音乐节、沙排赛、烟花节,各种活动 让这片寂寥的海滩热闹起来。我也换 了工作,离开渔村到了石化街道。 我工作的地方正对着一座荒废的大 楼,本地人叫它“贸中广场”,石化曾经最 繁华的地方。据说以前每年元宵节这里 都会举办盛大的活动,那时的盛况已成 为一代人的记忆。繁华不再,热闹依 然。傍晚时分,广场舞的音乐响起,很多 人会来到贸中广场散步。附近的滨海公 园是小孩最爱去的地方,我也经常带着 足球到公园对面的工人体育场挥汗如 雨。我的房东是本地人,也是石化厂的 老员工。他总会给我讲述这里的往事, 跟着他的话语,我仿佛在时空中穿梭了 一回,一点点了解金山的历史。而维修 电脑的工作也让我有机会了解这里形形 色色的人群,他们是这个城市的建设者, 也是见证 者。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电脑生意举步 维艰。科技的发展就是不断淘汰,而一 个城市的发展则是一点一点的变迁。 来金山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卫清东路 的工业区,那时候横贯石化的卫清路附 近还有很多荒地。几年间,各种高楼建 筑拔地而起。4 万平米的“金山好人”主 题公园像一道丰碑矗立在卫清路和金山 大道之间,几大一站式购物中心分布在 卫清路以北,这些新地标不仅改变了人 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金山的重心。 我也随波逐流,离开石化到了金山新城。 在一个地方待太久总会忽略它的 变化,当我感觉到周围的变化时,才发 现自己不再年轻。城市不会衰老,只会 不断更新。再回到老城区时,为了应对 夏季的拥堵,这里已经变成了单行道。 贸中焕然一新,新开了超市和酒店。文 化馆和图书馆搬到了区政府旁边,那里 建了一栋大楼,面积更大环境更好。海 边也有了新的规划,将建湿地公园,一 切都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只是我仍没 有机会去一趟金山岛。 每次走在海边,我总会想起第一次 来时的感受,尤其是旅途的煎熬。如今 坐高铁几个小时就能到上海,曾经的沪 卫线也变成了走高速的虹桥枢纽 7 路, 不过更多的人选择金山铁路,更舒服更 快捷。 金山卫站一旁就是金山嘴,没想 到再次来到这里却是十年之后。 这里已经变成 了景区,我才知道,这是上海沿海陆地最 早的一个渔村,也是最后一个。海滩依 旧是熟悉的样子,另一边却建起了博物 馆、渔业文化馆以及一座座海鲜酒楼、民 宿。我还记得当年走下海堤的那条路, 现在成了文化气息浓厚的老街。走上小 桥,看着桥下清澈的流水,水边熟悉又陌 生的人家,我仿佛看到自己在这里四处 奔跑的身影。很早就离家漂泊,在这里 的时光是这些年最快乐的。住在朴实的 村民家里,共用一口古老的井水,每天穿 过田园和铁路去工业区上班,下班了跨 过小桥来到海边吹着海风眺望海岛。最 开心的莫过于夏天,沙滩上走一走,海水 里泡一泡,所有的疲惫烦恼都会在自然 里消融掉。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会在金 山一待就是十几年,也庆幸自己的第一 个落脚点就在渔村,正是因为这里的吸 引,我厌倦了四处漂泊。虽然当时并不 知道这里的历史,但这里人文环境散发 出来的魅力深深感染了我。在这之后 不管走到金山哪里,周围的环境都让我 感到安全而熟悉,我的人生也随着金山 的发展而改变,我越来越习惯这里的变 化和生活节奏,习惯就是家的感觉。一 个在长江边长大的人,顺流而下来到长 江的尽头,因为喝的仍是长江水,我知 道,我不是独在异乡的异客。 第一次知道“梅雨”一词,是在初中地理 课本上,之后语文课本上也出现了她的身 影:“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 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那时候的 我喜欢雨天,但对梅雨却没有实质感受,只 觉得这个词应该代表着浪漫唯美,在心中已 留下深深的向往。 如今,“有约”而来的我,在金山已工作了 两年,亲身感受到了梅雨季节的小意婉约,书 本上的知识“活生生”地呈现在自己周围,再一 次深刻理解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 至理名言。此刻,在黄梅成熟、雨丝缠缠的午 后,执笔写下这一行行追忆缠绵的文字。 在家乡生活了 24 年,参加工作后才得以 见识早已想象多次的外面的世界。现在我住 在朱行靠近亭林的一个小区,听当地人说十年 前这里是一片田地,因发展需要,当初的田地 已被一幢幢高楼所取代,周围的农民也被安置 于此。十年的时间过去,这里已十分繁华,衣 食住行样样齐全,再找不到乡村的影子。在朱 行生活的两年幸福感很高,邻里和睦友善,交 通出行方便。与朱行相比,每年会回一次的农 村老家,十多年来,只有两条通往县城的路在 近几年从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其他变化不大, 现在仍能循着童年的记忆找到儿时玩乐的地 方,逛完小小的村落。 对上海的认知,是东方明珠的璀璨瞩目, 是外滩夜景的妖娆迷人,是国际都市的新潮 前卫,一切都让曾经的我只敢想象上海的存 在,而没有勇气第一时间选择这个地方作为 新生活的起点。生活却常常如此难以预料, 最终我来到了这里,来到了金山,才发现,上 海原来也有如此让人安之为乡的地方。来到 金山的第一天便不觉得陌生,很自然地便融 入了这里的生活。与邻里朋友闲聊金山的变 化就好像自己亲眼见证一般:朋友在金山嘴 渔村的老家十几年前已经拆迁,重新规划后, 现在将要建成住宅小区,她们一家也早已搬 入交通更为便利、基础设施更为齐全的小区 居住;朱行也在不断完善设施建设,努力为居 民创建更为方便的宜居之地;再到我工作的 地方,自2003 年成立开始,便不遗余力地大力 开发建设, 15 年的时间里,已将工业区建设成 为企业投资发展的首选之地。这一切的一 切,无不与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正在不知不 觉中改变着这里的生活方式和居民的生活水 平,在生活了两年后,更能真切感受到润物细 无声的悄然变化。让我从最初只想客居在此 逐渐萌生了定居于此的想法。 两年的时间与人的一生相比其实很短, 但在这两年里,我不光了解了金山多年来的 发展变化,见证了这两年的改变,更感受到了 来自邻里朋友间的感情变化。一个城市从初 期建设到繁华兴旺需要时间来记忆,一段感 情从陌生到温暖,同样也需要时间来承载。 每天上班,楼下坐着聊天的爷爷奶奶都会对 我说一句我听不懂的金山话,下班时也会对 我说一句金山话。起初我并不懂这些话是什 么意思,只是礼貌性地微笑一下。次数多了, 时间久了,知道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上班去 哇、下班了哇。顿时倍觉温暖,感情便在这两 句话中逐渐酝酿发酵。 终究是时间太短,还未能让我品出更多 金山让人值得回味的味道,但已经历过的,留 下来的记忆将会被我珍藏,成为我人生阅历 的一部分,不管我以后是否会离开这里,这份 记忆都不会随着我的离开而消失。“有约”而 来,或促膝长谈,或鼓瑟吹笙,不会空手而归。 “有约”而来 马荣节 “……城市的高度,它越变越快,有人 出去有人回来……好日子,好时代,我在 上海……”一直很喜欢这首力波啤酒的广 告歌,虽然过去了很多年,力波啤酒也消 失不见了,但这首歌仍然让人念念不忘、 记忆犹新。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广告,而是刻有 上海变化历程的记忆,更深藏着片片热爱上 海的情愫在内。其欢快的旋律、生动的画 面、有趣的情节、经典的歌词,没有随着时代 的变迁而被人遗忘,反而让人回味无穷。 城市的高度在不断刷新,城市的长度 也在不断缩短。上海在高速发展,出行也 越来越便捷。 1988 年,我初中毕业考到了徐汇区的 中专读书。学校到家的来回路程,从植物 园到金山山阳,对一个 15 岁没见过什么 世面的乡下丫头来说,想想都觉得担心。 怀着忐忑的心情,在父母的陪同下,我到 学校报到后,幸运地发现了我的初中同学 也在那里读书,还碰到了一名学长居然是 我哥哥的同学。 于是,从学校到家的路程我不再害 怕,学长带着我们走过 3 条不同的线路。 第一条,乘 56 路到龙华,再转 72 路到长宁 火车站,然后坐火车到山阳;第二条乘吴 闵线到闵行,摆渡到西渡,再乘西卫线到 金山嘴,然后乘朱山线到山阳;第三条乘 56 路到徐家汇,再乘沪卫线到石化,然后 乘朱山线到山阳。 经过一番体验比较后,我们后来选择 了走第一条线路,一来是因为比较省力, 乘火车大多有座位坐;二来时间花费最 少,到家比较早。从山阳到徐汇 60 多公 里的路程,最快 4 小时就可以到达。当 然,搁现在,乘山阳 1 路到金山卫站,再乘 金山铁路到上海南站,再骑共享单车到学 校,两小时顶多了。 2013 年,我儿子高中毕业考到了河 南读大学。还没开学,儿子就已经通过 网络加好了该校的上海同学 QQ 群,那里 的学长学姐们在群里传授各种心得体 会、生活经验,也知道了该怎么乘车去学 校。考虑到行李比较多,外加我们也想 去学校看看,他第一次去学校报到是老 公和我开车送去的,全程走高速开了 10 小时左右。 后来每学期的学校到家的来回,我儿 子和上海的同学一起,乘过火车、大巴、飞 机、高铁,经过综合考虑时间、费用、便利 等因素,他较多地选择乘飞机到虹桥机 场。从石化到虹桥,开车走高速 1 小时不 到,飞机两小时左右。他毕业后去学校办 理相关入职手续,提前联系好老师,网上 订好机票,一天就搞定回家了。从石化到 郑州 1000 多公里的路程,最快 4 小时也可 以到达。 正好,与父亲说起我和儿子的 4 小时 求学之路,老爸忍不住也感慨了一番:“我 当年从山阳到松江 40 公里的路程,最快 4 小时才可以到达。”他说道, 1966 年,他初 中考到了松江二中读书。那时的交通只 有每天一个班次的小型轮船,从山阳出 发,沿龙泉港走水路,一路要停靠十多个 站点,到人民桥路码头后,还要再走半小 时到学校。如果乘车更远,得从金山卫、 张堰再绕到松江,有句俏皮话是这样形容 这个乘法的“上松江兜大圈子”。 祖孙三代的求学路,同样 4 小时的路 程,距离天差地别,交通出行方式也各不 相同,由此就能感受到城市的变化,道路 宽了,车子多了,距离短了,时间少了。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 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 的“一日千里”是夸张奇想,如今的“一日 千里”是小菜一碟! 求学之路 胡慧文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Jun-2020

1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B2 生活 文学 B3epaper.file.routeryun.com/jsb/other/5e60d918c1203.pdf2020年3月6日 星期五 文学 责任编辑 杨梦婷 人物 生活 文学 校园 B3 金 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

20202020年年33月月66日日 星期星期五五

文学文学责任编辑责任编辑 杨梦婷杨梦婷

人物 生活 文学 校园

BB33 金金

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

有个北平。每每读到老舍先生这句话,

心就会被触动。于我而言,我不能爱北

京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上海。而之

于上海,我爱的是金山,宛若情窦初开,

第一次踏上金山的土地就被深深吸引。

2005年暮春,我乘着绿皮火车熬了

三十几个小时来到上海,在这个举目无

亲的城市,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奔赴

金山看海。在这之前,我对这里的了解

仅限于金山卫的战争史和一些千年古

镇精美的图片。

走出车站,看到梧桐香樟相伴的马

路,我知道,我踏上了上海的土地。可

拖着行李箱来到海边却大跌眼镜,海水

不是蓝的,浑浊中泛着斑斓的油光。附

近的化工厂白烟滚滚,一些高塔上燃着

熊熊火焰。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中央为

解决八亿人民的穿衣问题而规划的,工

程之大不亚于开发北大荒。因为石化

厂的建设,周围的乡村才有了城市的模

样,并以石化命名。

海水的颜色并没有影响大海的壮

阔,我沿着海堤向东而行。堤下是零散

的芦苇丛,潮水冲刷着乌黑的沙滩和沾

满寄生物的破浪石,远处是朦胧的金山

三岛。我吹着海风,不知不觉走到了金

山嘴渔村。看着浪中摇晃的渔船,我已

经幻想着有朝一日乘风破浪前往金山

岛。渔民在路边摆着海产叫卖,都是我

没见过也没吃过的海鲜,只是腥涩的气

味一时还难以适应。我在一处坡道走下

海堤,穿过一条老街,眼前竟是小桥流水

的江南风光,田野里金灿灿的油菜花让

我仿佛回到了家乡。想不到在上海还有

这样的乡村,我决定在此落脚,竟一住

就是三年。

从渔村沿着海堤到石化,记不清在

这条静谧幽香的小路往返了多少趟。

当城市沙滩让海边的风景焕然一新时,

我竟以为走错了地方。曾经和朋友捉

螃蟹的芦苇丛不见了,黑土变成了金

沙,褐水也变成了碧波。人们在游泳区

内尽情地戏水,在落日的美景中驱散酷

暑和疲惫。

音乐节、沙排赛、烟花节,各种活动

让这片寂寥的海滩热闹起来。我也换

了工作,离开渔村到了石化街道。

我工作的地方正对着一座荒废的大

楼,本地人叫它“贸中广场”,石化曾经最

繁华的地方。据说以前每年元宵节这里

都会举办盛大的活动,那时的盛况已成

为一代人的记忆。繁华不再,热闹依

然。傍晚时分,广场舞的音乐响起,很多

人会来到贸中广场散步。附近的滨海公

园是小孩最爱去的地方,我也经常带着

足球到公园对面的工人体育场挥汗如

雨。我的房东是本地人,也是石化厂的

老员工。他总会给我讲述这里的往事,

跟着他的话语,我仿佛在时空中穿梭了

一回,一点点了解金山的历史。而维修

电脑的工作也让我有机会了解这里形形

色色的人群,他们是这个城市的建设者,

也 是 见 证

者。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电脑生意举步

维艰。科技的发展就是不断淘汰,而一

个城市的发展则是一点一点的变迁。

来金山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卫清东路

的工业区,那时候横贯石化的卫清路附

近还有很多荒地。几年间,各种高楼建

筑拔地而起。4万平米的“金山好人”主

题公园像一道丰碑矗立在卫清路和金山

大道之间,几大一站式购物中心分布在

卫清路以北,这些新地标不仅改变了人

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金山的重心。

我也随波逐流,离开石化到了金山新城。

在一个地方待太久总会忽略它的

变化,当我感觉到周围的变化时,才发

现自己不再年轻。城市不会衰老,只会

不断更新。再回到老城区时,为了应对

夏季的拥堵,这里已经变成了单行道。

贸中焕然一新,新开了超市和酒店。文

化馆和图书馆搬到了区政府旁边,那里

建了一栋大楼,面积更大环境更好。海

边也有了新的规划,将建湿地公园,一

切都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只是我仍没

有机会去一趟金山岛。

每次走在海边,我总会想起第一次

来时的感受,尤其是旅途的煎熬。如今

坐高铁几个小时就能到上海,曾经的沪

卫线也变成了走高速的虹桥枢纽 7 路,

不过更多的人选择金山铁路,更舒服更

快捷。

金山卫站一旁就是金山嘴,没想

到再次来到这里却是十年之后。

这里已经变成

了景区,我才知道,这是上海沿海陆地最

早的一个渔村,也是最后一个。海滩依

旧是熟悉的样子,另一边却建起了博物

馆、渔业文化馆以及一座座海鲜酒楼、民

宿。我还记得当年走下海堤的那条路,

现在成了文化气息浓厚的老街。走上小

桥,看着桥下清澈的流水,水边熟悉又陌

生的人家,我仿佛看到自己在这里四处

奔跑的身影。很早就离家漂泊,在这里

的时光是这些年最快乐的。住在朴实的

村民家里,共用一口古老的井水,每天穿

过田园和铁路去工业区上班,下班了跨

过小桥来到海边吹着海风眺望海岛。最

开心的莫过于夏天,沙滩上走一走,海水

里泡一泡,所有的疲惫烦恼都会在自然

里消融掉。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会在金

山一待就是十几年,也庆幸自己的第一

个落脚点就在渔村,正是因为这里的吸

引,我厌倦了四处漂泊。虽然当时并不

知道这里的历史,但这里人文环境散发

出来的魅力深深感染了我。在这之后

不管走到金山哪里,周围的环境都让我

感到安全而熟悉,我的人生也随着金山

的发展而改变,我越来越习惯这里的变

化和生活节奏,习惯就是家的感觉。一

个在长江边长大的人,顺流而下来到长

江的尽头,因为喝的仍是长江水,我知

道,我不是独在异乡的异客。

第二故乡

第一次知道“梅雨”一词,是在初中地理

课本上,之后语文课本上也出现了她的身

影:“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

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那时候的

我喜欢雨天,但对梅雨却没有实质感受,只

觉得这个词应该代表着浪漫唯美,在心中已

留下深深的向往。

如今,“有约”而来的我,在金山已工作了

两年,亲身感受到了梅雨季节的小意婉约,书

本上的知识“活生生”地呈现在自己周围,再一

次深刻理解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

至理名言。此刻,在黄梅成熟、雨丝缠缠的午

后,执笔写下这一行行追忆缠绵的文字。

在家乡生活了 24年,参加工作后才得以

见识早已想象多次的外面的世界。现在我住

在朱行靠近亭林的一个小区,听当地人说十年

前这里是一片田地,因发展需要,当初的田地

已被一幢幢高楼所取代,周围的农民也被安置

于此。十年的时间过去,这里已十分繁华,衣

食住行样样齐全,再找不到乡村的影子。在朱

行生活的两年幸福感很高,邻里和睦友善,交

通出行方便。与朱行相比,每年会回一次的农

村老家,十多年来,只有两条通往县城的路在

近几年从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其他变化不大,

现在仍能循着童年的记忆找到儿时玩乐的地

方,逛完小小的村落。

对上海的认知,是东方明珠的璀璨瞩目,

是外滩夜景的妖娆迷人,是国际都市的新潮

前卫,一切都让曾经的我只敢想象上海的存

在,而没有勇气第一时间选择这个地方作为

新生活的起点。生活却常常如此难以预料,

最终我来到了这里,来到了金山,才发现,上

海原来也有如此让人安之为乡的地方。来到

金山的第一天便不觉得陌生,很自然地便融

入了这里的生活。与邻里朋友闲聊金山的变

化就好像自己亲眼见证一般:朋友在金山嘴

渔村的老家十几年前已经拆迁,重新规划后,

现在将要建成住宅小区,她们一家也早已搬

入交通更为便利、基础设施更为齐全的小区

居住;朱行也在不断完善设施建设,努力为居

民创建更为方便的宜居之地;再到我工作的

地方,自2003年成立开始,便不遗余力地大力

开发建设,15年的时间里,已将工业区建设成

为企业投资发展的首选之地。这一切的一

切,无不与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正在不知不

觉中改变着这里的生活方式和居民的生活水

平,在生活了两年后,更能真切感受到润物细

无声的悄然变化。让我从最初只想客居在此

逐渐萌生了定居于此的想法。

两年的时间与人的一生相比其实很短,

但在这两年里,我不光了解了金山多年来的

发展变化,见证了这两年的改变,更感受到了

来自邻里朋友间的感情变化。一个城市从初

期建设到繁华兴旺需要时间来记忆,一段感

情从陌生到温暖,同样也需要时间来承载。

每天上班,楼下坐着聊天的爷爷奶奶都会对

我说一句我听不懂的金山话,下班时也会对

我说一句金山话。起初我并不懂这些话是什

么意思,只是礼貌性地微笑一下。次数多了,

时间久了,知道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上班去

哇、下班了哇。顿时倍觉温暖,感情便在这两

句话中逐渐酝酿发酵。

终究是时间太短,还未能让我品出更多

金山让人值得回味的味道,但已经历过的,留

下来的记忆将会被我珍藏,成为我人生阅历

的一部分,不管我以后是否会离开这里,这份

记忆都不会随着我的离开而消失。“有约”而

来,或促膝长谈,或鼓瑟吹笙,不会空手而归。

□迟

“有约”而来 □马荣节

“……城市的高度,它越变越快,有人

出去有人回来……好日子,好时代,我在

上海……”一直很喜欢这首力波啤酒的广

告歌,虽然过去了很多年,力波啤酒也消

失不见了,但这首歌仍然让人念念不忘、

记忆犹新。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广告,而是刻有

上海变化历程的记忆,更深藏着片片热爱上

海的情愫在内。其欢快的旋律、生动的画

面、有趣的情节、经典的歌词,没有随着时代

的变迁而被人遗忘,反而让人回味无穷。

城市的高度在不断刷新,城市的长度

也在不断缩短。上海在高速发展,出行也

越来越便捷。

1988年,我初中毕业考到了徐汇区的

中专读书。学校到家的来回路程,从植物

园到金山山阳,对一个 15 岁没见过什么

世面的乡下丫头来说,想想都觉得担心。

怀着忐忑的心情,在父母的陪同下,我到

学校报到后,幸运地发现了我的初中同学

也在那里读书,还碰到了一名学长居然是

我哥哥的同学。

于是,从学校到家的路程我不再害

怕,学长带着我们走过 3 条不同的线路。

第一条,乘 56路到龙华,再转 72路到长宁

火车站,然后坐火车到山阳;第二条乘吴

闵线到闵行,摆渡到西渡,再乘西卫线到

金山嘴,然后乘朱山线到山阳;第三条乘

56 路到徐家汇,再乘沪卫线到石化,然后

乘朱山线到山阳。

经过一番体验比较后,我们后来选择

了走第一条线路,一来是因为比较省力,

乘火车大多有座位坐;二来时间花费最

少,到家比较早。从山阳到徐汇 60 多公

里的路程,最快 4 小时就可以到达。当

然,搁现在,乘山阳 1路到金山卫站,再乘

金山铁路到上海南站,再骑共享单车到学

校,两小时顶多了。

2013 年,我儿子高中毕业考到了河

南读大学。还没开学,儿子就已经通过

网络加好了该校的上海同学 QQ 群,那里

的学长学姐们在群里传授各种心得体

会、生活经验,也知道了该怎么乘车去学

校。考虑到行李比较多,外加我们也想

去学校看看,他第一次去学校报到是老

公和我开车送去的,全程走高速开了 10小时左右。

后来每学期的学校到家的来回,我儿

子和上海的同学一起,乘过火车、大巴、飞

机、高铁,经过综合考虑时间、费用、便利

等因素,他较多地选择乘飞机到虹桥机

场。从石化到虹桥,开车走高速 1小时不

到,飞机两小时左右。他毕业后去学校办

理相关入职手续,提前联系好老师,网上

订好机票,一天就搞定回家了。从石化到

郑州 1000多公里的路程,最快 4小时也可

以到达。

正好,与父亲说起我和儿子的 4 小时

求学之路,老爸忍不住也感慨了一番:“我

当年从山阳到松江 40公里的路程,最快 4小时才可以到达。”他说道,1966 年,他初

中考到了松江二中读书。那时的交通只

有每天一个班次的小型轮船,从山阳出

发,沿龙泉港走水路,一路要停靠十多个

站点,到人民桥路码头后,还要再走半小

时到学校。如果乘车更远,得从金山卫、

张堰再绕到松江,有句俏皮话是这样形容

这个乘法的“上松江兜大圈子”。

祖孙三代的求学路,同样 4 小时的路

程,距离天差地别,交通出行方式也各不

相同,由此就能感受到城市的变化,道路

宽了,车子多了,距离短了,时间少了。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

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

的“一日千里”是夸张奇想,如今的“一日

千里”是小菜一碟!

求学之路 □胡慧文

20202020年年33月月66日日 星期星期五五

生活生活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 陆辰丽陆辰丽

人物 生活 文学 校园

BB22 金金

含氯消毒剂消毒防“疫”产品小知识之二

投诉地址:石化蒙山路1109弄8号

3楼(东) 投诉电话:57935522

消费的参谋消费的参谋 维权的后盾维权的后盾

天 气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个人防护

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给家居和

生活环境消毒都是非常重要的预防

手段。消毒产品也成了人们最关注

的话题。

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漂白粉、含氯消毒粉

或含氯泡腾片等都属于含氯消毒

剂,可以直接稀释后装在塑料容器

中进行杀菌消毒。

危害特性(1)84消毒液可能腐蚀金属;(2)84消毒液对皮肤有刺激性;

(3)84 消毒液会对眼睛造成严

重损伤。

安全使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金属制品经消毒后应尽快

用清水冲洗干净;

(2)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按

照说明书),使用时应佩戴口罩、橡

胶手套、防水围裙及护目镜,避免直

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3)必须用于衣物的消毒时浓

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4)宜现用现配,一次性使用,

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用盖盖好,勿

用 50℃以上热水稀释,使用时要及

时通风换气;

(5)不能和洁厕灵等含酸的日

用品、消毒剂同时使用,会产生有毒

气体(氯气),轻者可能引起咳嗽、胸

闷等,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甚至

死亡;

(6)应储存在低温、阴凉、通风

以及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近期,国家卫健委就复工后人们

应该如何兼顾工作与防疫提出建议,

确保疫情期间复工人员做好正确的

自我防护。

国家卫健委将工作日的一天分

为:出门前、出行中、进入办公场所

前、进入办公区域后、下班回家后等

时段,并对每个时段给出了细致的防

护建议。

出门前正确佩戴口罩在人员密集场所从业的人员建

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在室内办公的

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戴口罩时保持手部干净,颜色深

的一面朝外,拿好两侧系带,挎在耳

朵上,挎好后把口罩撑开。双手按压

口罩上边的钢丝,使其贴附于鼻梁,

能够起到很好的密闭效果。

出行方式上下班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

家车,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

做好个人防护。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避免

用手触摸车上物品,与他人保持一定

距离。

乘坐出租车、网约车,上车时选

择在后排落坐,全程佩戴口罩,打开

车窗,让空气流通,除必要的地点交

流外,不要与司机攀谈。

进入办公场所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

入楼工作,若体温超过 37.3℃,请勿

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

到医院就诊。

疫情期间,楼层不高时尽量步

行,如果确需乘坐电梯,尽量选择人

少的时候乘坐,并与他人保持一定距

离,手指直接接触电梯按钮后,不要

直接触碰口、眼、鼻,并及时洗手。

工作前清洗双手,时间不少于 20秒。

进入办公区域后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不低于15

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在能够保证适

宜室温的情况下,可持续通风换气。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与人之

间尽量保持 1 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

时要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疫情流行期间尽量不开会、少开

会、开短会,可采用视频会议等形式

开会。如必须开会,应保持会议室通

风,参会人员要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

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开会人员

间隔至少1米以上。

如需要公务外出,佩戴一次性使

用医用口罩,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

停留。

办公场所如有员工食堂,建议采

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就餐。如

无食堂,建议自备食物,避免外出就

餐或外卖食物。

工作期间可适当、适度做一些简

便易行的运动。

下班回家后将自己身上所穿着的衣物进行

更换,且外套和家居服要分开放置。

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时长

不少于20秒。

将口罩摘下,并将口罩放在清

洁、透气的袋子里,或悬挂在洁净、干

燥通风处,对手机和钥匙等下班途中

触摸的用品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

规律作息正确看待疫情:通过权威渠道获

取疫情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

早睡早起:理性面对疫情信息,

保持平和心态。(来源:上海发布)

复工复产,不同时间段的防护建议

门店销售转型“线上”战疫

实体店主摇身一变成主播

眼下,我区桃花和油菜花开始大面积绽放。在合作社大棚里,朵朵桃花竞相绽放,红粉相间、千姿百态。金黄

的油菜花在微风轻拂下摇曳生姿,一派生机勃勃。考虑疫情期间,市民需减少出行,部分街镇微信公众号将推出

赏花视频,让市民在家里也可欣赏美景。 记者 熊雪寒 封健炜/文 庄毅/图

本报讯 昨天,继上海地铁、公交、

出租车启动乘客扫码登记后,金山铁

路也启用了“防疫登记二维码”。

为方便乘客扫码登记,每节车厢

的车门上方和车窗旁均张贴了二维

码。市民在乘车时需主动、正确登记

乘坐信息,这样一旦有关部门接到疫

情通报后,能够通过登记信息,及时

联系追溯相关密切接触者,更好地保

障乘客健康安全出行。

居家居家““云赏花云赏花””

金山铁路推出防疫登记二维码

今日,阴雨天“返场”。白天阴

天为主,夜间有小雨,气温 6℃至

13℃,体感湿冷。周末气温回升,

最高气温将回升到15℃至16℃。

记者 陆辰丽

本周阴雨天继续“打卡”

扫二维码

了解详情

本报讯(记者 朱奕)近日,一家

位于朱泾镇金龙新街 528 弄经营 15年的服装小店人气颇高。原来,由于

疫情的原因,这家实体店做起了线上

直播生意。

2 月 28 日 13:15,店主赵伶俐和

她的姑姑赵婉英,正在准备下午档

直播的内容。由于已经有前三场的

直播经历,挑衣服,试款式,她们已

经十分默契。然而,就在 1 个多月

之前,两个人还在发愁小店是否能

经营下去。

由于这家店已经营了 15 年,大

多数都是老客户,顾客上门挑选已经

成为她俩长久以来唯一的销售渠

道。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让店里的

销售成了问题,人工和房租费用更是

让赵伶俐忧心忡忡。眼见年前进的

衣服可能无法通过线下销售,两人想

到了线上直播的主意。

赵伶俐说,第一场直播可谓是真

正的大考,从打算直播到选定日子,

什么都要从头学起。“后勤大管家”赵

伶俐主要承担的是记录和算账,真正

的压力则在姑姑赵婉英身上。作为

一名出镜零经验的“主播”,学习线上

直播是那段时间她做的最多的事。

下午两点,她们的直播正式开

始。随着流量的不断涌入,下单接连

不断。赵伶俐说,这样的成果也是源

于 2 月 15 日的第一次直播。由于毫

无经验,当天她们也做足了准备,主

要面对的也是原有的老顾客。结果

一个半小时的直播,下单就有五六十

件衣服,顾客反响很好。

第一次的成功让她们攒足了信

心。随之而来每一次的直播,不仅有

邀请的老顾客参与,还有流量池里的

新顾客在不断加入。赵伶俐说,每一

次直播都能够基本将进货卖空,她们

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

一个多小时后,姑姑赵婉英忙着

继续推荐新品,赵伶俐已经包装好了

几十件即将要寄出的衣服,忙得热火

朝天。赵伶俐姑侄俩对店铺进行转

型升级,既能保障疫情防控,又能减

少人员聚集,还给自己的店铺赚足了

人气。附近的服装店、鞋店、花店商

户得知后纷纷向她们“取经”学习,有

序恢复经营。

通讯员通讯员 王晨童王晨童 摄摄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

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

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

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

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

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

全的决定》。《决定》自公

布之日起施行。

问:金山人喜欢吃的带鱼、黄鱼之类的东海海鲜,能吃吗?

答:捕捞鱼类等天然

渔业资源是一种重要的

农业生产方式,也是国际

通行做法,渔业法等已对

此作了规范,按照决定,

鱼类等水生野生动物不

列入禁食范围。像带鱼、

黄鱼之类的东海海鲜,是

野生动物,但不属于陆生

野生动物,不在其列,可以吃。

问:花鼠、仓鼠、麝鼠等驯养野生动物,可以吃吗?

答:属于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禁止

食用野生动物,不可以食用。

问:网传牛蛙也被列入禁食名录?答:相关部门目前尚未发布相关禁

食名单。

问:兔子、鸽子等人工养殖动物也在禁止范围吗?

答:兔、鸽等人工养殖利用时间

长、技术成熟,群众已广泛接受,所形

成的产值、从业人员具有一定规模,

有 些 在 脱 贫 攻 坚 中 发 挥 着 重 要 作

用。按照规定,这些列入畜牧法规定

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动物,也属

于家畜家禽,对其养殖利用包括食用

等,适用畜牧法的规定进行管理,并

进行严格检疫。

问:到底哪些野生动物不能再吃了?

答:决定指出,野生动物保护法和

其他有关法律明确禁止食用的野生动

物,必须严格禁止。全面禁止食用国家

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

陆生野生动物”

以及其他陆生

野生动物,包括

人工繁育、人工

饲养的陆生野

生动物。

牛蛙、带鱼、花鼠……

到底哪些不能端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