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游戏 抓子儿 - cdyee.comcdrb.cdyee.com/images/2018-05/31/a05/cdrb20180531a05.pdf ·...

1
2 5 社会纪录 2018 5 31 日 星期四 农历戊戌年四月十七 责任编辑 高翔 视觉总监 崔建湘 美术编辑 张渝婧 随着世界杯的临近, 闺蜜小蕾的心情一天比一 天郁闷,她笑称自己又要 当“世界杯寡妇”了。四年 一轮的世界杯如同女人头 顶的魔咒,因为世界杯导 致的作息时间颠倒、男人 不肯干家务、陪老婆的时 间变少甚至关心程度急剧 下降,这些都足以引发情 侣之间的闹别扭、争吵乃 至冷战。我安慰小蕾说: “世界杯是男人的节日,你 心里不舒服我能理解,但 是抱怨没有用,你只能 ‘挺’过去。好歹你老公平 日对你呵护有加,退一万 步说就让他当一个月的 ‘老大’,换来的可就是你 在其余的三年零十一个月 里的女王地位,你多划 算。” 我是属于那种典型 的对足球毫无兴趣的女 人,而老公则是个超级球 迷。结婚后第一次遇上 世界杯,老公一改平日温 存面目,对我不闻不问, 感兴趣的只剩下那些浑 圆的物事,世界杯成了我 的情敌,成了我醋意大发 的标靶,我只好以上街购 物来宣泄自己的不满。 第二次世界杯,老公喝 着啤酒看着比赛,旁边 是散落的脏衣服,屋里 杯盘狼藉,我一气之下 带着女儿回了娘家。婚后的第三次世界杯,我 已经被磨砺得没有了脾气。既然我不能战胜 “世界杯”,那只能适应它了。渐渐地我发现世 界杯对女人来说并非一无是处,期间我也能从 厨房解放出来好好休息一下,平常口味挑剔的 老公此时对快餐店里的盒饭一概来者不拒,只 需外加一瓶冰啤,他就会开开心心看着球赛度 过一个人的狂欢盛夜。世界杯期间老公是绝 对不会责怪我“败家”的,这是一个男人对家庭 经济不设防的绝佳时期,我心仪已久的爱马仕 女包就是在上届世界杯赛事时趁机购入的,老 公只是轻描淡写地说:“真看不出来就这么一 个包包就上万元。” 又一届世界杯即将来临,前几日老公摩拳 擦掌准备好好享受这次足球盛宴,啤酒他买了 三箱,乱七八糟的零食买了两大袋,我明白自 己“世界杯寡妇”的日子又要如期而至了。精 明的商家已经看到了“世界杯寡妇”带来的商 机。我们当地一家旅行社就组织了一个“世界杯 寡妇旅行团”,招募那些被球迷老公冷落的姐妹 们去巴厘岛观光,我非常心动。面对价格不菲的 旅费,老公笑着说: “这个夏天我看足球,你看美 景,有什么不可以呢?”在我的劝说下,闺蜜小蕾 面对世界杯也变得超脱起来,她决定利用这段时 间做个隆胸手术,世界杯后自己以更美的姿态出 现在老公面前。 与其哀怨地做“世界杯寡妇”,不如换成积 极的心态和他一起迎接这个节日,各取所需, 相得益彰。世界杯对女人来说不是什么“洪水 猛兽”,说真的,套用一句广告词,世界杯对女 人来说也是“你值得拥有”。 近日,在市城区某茶楼偶遇手工制茶, 从摊青 、杀青 、揉捻 、发酵 、烘焙等每一道工 序都有着特定的动作,每一份力道都需要严 格把控。 本报通讯员 陈自德 我的童年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度过的。那时的农村,经济条件比较落后,没 有电视,没有书报,没有体育器材,文化生活 贫乏。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既没有什么魔 方、溜溜球、变形金刚,更没有什么电子玩具、 网络游戏,玩的大多是一些传统游戏,如斗 鸡、滚铁环、翻花绳、踢毽子、丢手绢、跳橡皮 筋等,虽然没有那么高大上,但这些游戏曾在 启发儿童智力、锻炼运动技能等方面产生过 很大的作用。几十年过去,我还依稀记得玩 抓子儿游戏的情景。 (一) 那时候,抓子儿是夏秋季节一项最时尚 的游戏活动,深受小伙伴们喜爱。一不受性 别和场地的限制,男孩女孩都喜欢,室内室外 都能玩,操场上、走廊里、晒谷场、树荫下、放 学路上,都是我们玩子儿的乐园。二不用花 钱去买,随便捡几块小石子,自己动手打磨一 下就能玩得上。三不存在什么安全隐患,大 人们乐意让孩子去玩。四不需要刻意组织, 灵活方便,没伴时可一个人玩,有伴时可两个 人或三个人一起玩,抓的子儿多少不定,少的 四五颗,多的八九颗,或十几颗。所以,上学 时几乎每个小伙伴的书包里都会装有一幅各 式各样的子儿,下课时,或放学后,三五个聚 在一起,席地而坐,叉开两腿,用嘴吹出筛子 大一块的干净地面,算是游戏战场,谁的子儿 漂亮就玩谁的子儿。 游戏是从发子儿开始的,常常是用“石 头、剪刀、布”的方式确定先后顺序的,或者用 翻子儿的方式来确定,即将几颗子儿由手心 翻到手背,谁翻的子儿多谁先玩。第一个小 伙伴开始玩了,先把子儿放在手心,向上一 抛,趁子儿落地之前,有选择地用手背去接, 只能接住一颗,余下的自然散落在地上。而 后把手背的那颗翻到手心,再往空中用力一 抛,在子儿落下来之前,又迅速地从地上抓起 一颗子儿握在手心,并接住空中落下来的那 颗,手指不能碰到其他的子儿,如果碰到了其 他的子儿,或没有接住落下来的子儿,或从地 上抓起来的子儿又掉了,就算失败,成功了就 取出一颗放在一边,算是抓到的“俘虏”,手里 留下的那颗再抛向空中,再继续抓,直到把地 上的子儿全部抓完,谁抓的“俘虏”多谁就胜 了。这只是一级玩法,升到二级就难一些,子 儿增加到了十颗左右,在抛出去的子儿落地 之前,要迅速在地上抓起就近的两颗,也可跳 跃式抓起两颗。二级过关了,就挑战三级,子 儿增加到了十多颗,在抛出去的子儿落地之 前,要迅速在地上抓起就近的三颗。三级过 关了,就再升级,抓的子儿会更多,难度也会 更高,也更具挑战性。 一场高水平的抓子儿游戏,玩起来并不 简单,也是有很多技巧和讲究的。抓子儿时, 有点像杂技中的空中抛物游戏,全凭眼急手 快,必须在“飞子儿”落地之前,迅速而准确地 抓起“地子儿”,抓起的数量要准确,还不能碰 到其他的“地子儿”。撒子儿时要适度地撒开 一点,子儿不能堆叠或紧挨在一起,这样抓子 儿时才不至于碰到其他的“地子儿”,但又不 能撒得太开,不然抓起来费劲,容易漏掉子 儿。翻子儿时要平稳,手背既要用力伸直,同 时又要适度地有点晃动,只能留一颗做“飞子 儿”,让其他的子儿滑下去。抛子儿时要稍高 一点,为抓子儿预留时间,但也不能抛得太高 了,太高了,往往会接不准而落空。 一场抓子儿游戏特别能锻炼人的眼力和 手的灵活性,说的好听点,其观赏性并不亚于 一场高水平的杂技表演。抓子儿的小伙伴, 常常是全神贯注,头不停地仰起俯下,如小鸡 啄米一般。碰到高难度动作时,整个人会屏 息静气,唯恐呼吸惊扰了子儿。当一双双灵 巧的小手把子儿从手心抛出去后,子儿就像 仙女散花一样的从空中劈劈啪啪地滚落在地 上,此时手背稳稳地去接住抛在空中的子儿, 给人一种花蕾绽放的感觉。而围观的小伙伴 们也是乐在其中,有的大声喝彩,有的默不作 声,更多的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小伙伴们就这样成天子儿不离手,一有 机会就玩,大家都着迷了。常常下课后抓子 儿玩过了头,上课了还不知道,以至于匆忙跑 到教室后,被任科老师罚站或罚抄作业。放 学后,因为抓子儿玩得天黑而忘了扯猪草,忘 了做其他家务,或者手指甲磨秃了,衣服弄脏 了,都浑然不知,回家后免不了父母一顿责 骂。但骂过之后,照样还去抓子儿。 (二) 抓子儿的乐趣,不仅在于如何玩法,制作 也是一个十分用功的过程,需要细心和耐 心。 做子儿的材料很简单,可以是大小适中 的小石子、硬木块等块状物,也可以是桃子 骨头,不一而足。有的是从河滩上捡来的那 种小鹅卵石,经过长年累月河水的打磨碰 撞,圆不溜秋的,色彩斑斓,好看极了,将子 儿向上抛时,感觉就像是彩色的小花在飞 舞。但用小鹅卵石做子儿也有不足,因为过 于光滑,很容易从手背上滚下来,又因质地 坚硬,不易打磨,难以配齐一幅大小一致的 子儿。有的是从简易公路上寻觅到的拇指 肚大小的石灰石,经过自己用镰刀背或小锤 子慢慢打磨而成,虽然粗糙不圆滑,但有棱有 角,结实,手感好,深受小伙伴们的追捧。有 的是用破碎的水缸瓷片儿打磨而成,由于水 缸瓷片硬度不高,比较脆,敲打时稍稍用力过 猛,瓷片儿就打碎了,所以用水缸瓷片做的子 儿不太耐用。有时实在找不到合适的石材 了,就从老屋周围捡几块 被风吹落的碎瓦片做子 儿,但瓦片太薄,不成球 形,子儿落到地上不易抓 上来,这种子儿不怎么受 欢迎。至于用桃子骨头 做子儿,是一时找不到子 儿的情况下才临时替代 的,因为桃子骨头太大, 小伙伴们手又小,一下抓 不了几个,再加上又轻, 抛子儿时找不到感觉。 要说最显档次、最 能体现制作水平的,是 用打碎了的白瓷碗的碗 兜做的子儿。打磨白瓷子儿是个慢功夫,也 是个细功夫,不花上两三天时间整不出个样 子来。因为瓷碗兜质地坚硬,棱角锋利,稍不 注意,就会划伤手,力用小了,打不成型,力用 大了,棱角有被打没了。待打出雏形后,还得 花时间去磨,一直要把棱角锋刃磨掉为止。 一幅磨好的白瓷子儿,好把控,不扎手,不打 滑,经过无数温热的小手把玩后,显得玲珑剔 透,特有灵性。那时候,能拥有一副白瓷子 儿,别提有多自豪多神气了,好像人都高了三 分,不知令多少小伙伴垂涎欲滴,羡慕嫉妒恨 啊! (三) 小时候,我们只知道抓子儿是个游戏,好 玩,有趣,根本就不知道还是一项流传久远的 文化活动,最近查阅有关资料时才知道,抓子 儿游戏在我国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随着时代的变化,随着教育科技的飞跃 发展,社会为孩子们提供的娱乐场地设施 日臻完善,游戏产品也丰富多彩,应有尽 有。然而,许多父母迫于应试教育的压 力,不得不让孩子远离游戏,远离游乐 场。现在的孩子很少有自由活动的时间, 很少开展户外游戏活动,即使有,都在家 长或教师的陪伴下,浅尝辄止。在学校 里,课间十分钟孩子大多喜欢呆在教室里 休息,或是在走廊上聊聊天,不愿到室外 去“撒野”,操场上更难看到孩子玩传统游 戏的热闹场面。在家里,小一点的孩子玩 的多是发展智力的拼图、积木,或是看动 画片,除此之外,还要学钢琴,学唱歌,学 跳舞,学英语,学画画;大一点的孩子要写 作业,还要上特长班、奥赛班,即使有多余 的时间,他们的娱乐活动也多是看电视, 玩电子玩具,玩网络游戏。与我们儿时比 较,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重了,学习压力 大了,好像变得越来越“听话懂事”了,越 来越不会“调皮捣蛋”,也难得看到他们聚 在一起蹦蹦跳跳、喊喊叫叫、打打闹闹了, 那些充满泥土气息的传统游戏已彻底淡 出了他们的视野,只能成为我们这一代人 的美好回忆。 童年游戏 抓子儿 黄锐 手工制茶 摊青 摊青 杀青 杀青 揉捻 揉捻 烘焙 烘焙 成品 成品 制图/张渝婧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Sep-2020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童年游戏 抓子儿 - cdyee.comcdrb.cdyee.com/images/2018-05/31/A05/CDRB20180531A05.pdf · 我的童年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度过的。那时的农村,经济条件比较落后,没

25 社会纪录 2018年 5月 31日 星期四 农历戊戌年四月十七

责任编辑 高翔 视觉总监 崔建湘 美术编辑 张渝婧

随着世界杯的临近,闺蜜小蕾的心情一天比一天郁闷,她笑称自己又要当“世界杯寡妇”了。四年一轮的世界杯如同女人头顶的魔咒,因为世界杯导致的作息时间颠倒、男人不肯干家务、陪老婆的时间变少甚至关心程度急剧下降,这些都足以引发情侣之间的闹别扭、争吵乃至冷战。我安慰小蕾说:

“世界杯是男人的节日,你心里不舒服我能理解,但是 抱 怨 没 有 用 ,你 只 能

‘挺’过去。好歹你老公平日对你呵护有加,退一万步说就让他当一个月的

‘老大’,换来的可就是你在其余的三年零十一个月里 的 女 王 地 位 ,你 多 划算。”

我是属于那种典型的对足球毫无兴趣的女人,而老公则是个超级球迷。结婚后第一次遇上世界杯,老公一改平日温存面目,对我不闻不问,感兴趣的只剩下那些浑圆的物事,世界杯成了我的情敌,成了我醋意大发的标靶,我只好以上街购物来宣泄自己的不满。第二次世界杯,老公喝着啤酒看着比赛,旁边是散落的脏衣服,屋里杯盘狼藉,我一气之下带着女儿回了娘家。婚后的第三次世界杯,我已经被磨砺得没有了脾气。既然我不能战胜

“世界杯”,那只能适应它了。渐渐地我发现世界杯对女人来说并非一无是处,期间我也能从厨房解放出来好好休息一下,平常口味挑剔的老公此时对快餐店里的盒饭一概来者不拒,只需外加一瓶冰啤,他就会开开心心看着球赛度过一个人的狂欢盛夜。世界杯期间老公是绝对不会责怪我“败家”的,这是一个男人对家庭经济不设防的绝佳时期,我心仪已久的爱马仕女包就是在上届世界杯赛事时趁机购入的,老公只是轻描淡写地说:“真看不出来就这么一个包包就上万元。”

又一届世界杯即将来临,前几日老公摩拳擦掌准备好好享受这次足球盛宴,啤酒他买了三箱,乱七八糟的零食买了两大袋,我明白自己“世界杯寡妇”的日子又要如期而至了。精明的商家已经看到了“世界杯寡妇”带来的商机。我们当地一家旅行社就组织了一个“世界杯寡妇旅行团”,招募那些被球迷老公冷落的姐妹们去巴厘岛观光,我非常心动。面对价格不菲的旅费,老公笑着说:“这个夏天我看足球,你看美景,有什么不可以呢?”在我的劝说下,闺蜜小蕾面对世界杯也变得超脱起来,她决定利用这段时间做个隆胸手术,世界杯后自己以更美的姿态出现在老公面前。

与其哀怨地做“世界杯寡妇”,不如换成积极的心态和他一起迎接这个节日,各取所需,相得益彰。世界杯对女人来说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说真的,套用一句广告词,世界杯对女人来说也是“你值得拥有”。

当一个幸福的﹃世界杯寡妇﹄

□卢素玉

近日,在市城区某茶楼偶遇手工制茶,从摊青、杀青、揉捻、发酵、烘焙等每一道工序都有着特定的动作,每一份力道都需要严格把控。

本报通讯员 陈自德 摄

我的童年是上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度过的。那时的农村,经济条件比较落后,没有电视,没有书报,没有体育器材,文化生活贫乏。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既没有什么魔方、溜溜球、变形金刚,更没有什么电子玩具、网络游戏,玩的大多是一些传统游戏,如斗鸡、滚铁环、翻花绳、踢毽子、丢手绢、跳橡皮筋等,虽然没有那么高大上,但这些游戏曾在启发儿童智力、锻炼运动技能等方面产生过很大的作用。几十年过去,我还依稀记得玩抓子儿游戏的情景。

(一)

那时候,抓子儿是夏秋季节一项最时尚的游戏活动,深受小伙伴们喜爱。一不受性别和场地的限制,男孩女孩都喜欢,室内室外都能玩,操场上、走廊里、晒谷场、树荫下、放学路上,都是我们玩子儿的乐园。二不用花钱去买,随便捡几块小石子,自己动手打磨一下就能玩得上。三不存在什么安全隐患,大人们乐意让孩子去玩。四不需要刻意组织,灵活方便,没伴时可一个人玩,有伴时可两个人或三个人一起玩,抓的子儿多少不定,少的四五颗,多的八九颗,或十几颗。所以,上学时几乎每个小伙伴的书包里都会装有一幅各式各样的子儿,下课时,或放学后,三五个聚在一起,席地而坐,叉开两腿,用嘴吹出筛子大一块的干净地面,算是游戏战场,谁的子儿漂亮就玩谁的子儿。

游戏是从发子儿开始的,常常是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确定先后顺序的,或者用翻子儿的方式来确定,即将几颗子儿由手心翻到手背,谁翻的子儿多谁先玩。第一个小伙伴开始玩了,先把子儿放在手心,向上一抛,趁子儿落地之前,有选择地用手背去接,只能接住一颗,余下的自然散落在地上。而

后把手背的那颗翻到手心,再往空中用力一抛,在子儿落下来之前,又迅速地从地上抓起一颗子儿握在手心,并接住空中落下来的那颗,手指不能碰到其他的子儿,如果碰到了其他的子儿,或没有接住落下来的子儿,或从地上抓起来的子儿又掉了,就算失败,成功了就取出一颗放在一边,算是抓到的“俘虏”,手里留下的那颗再抛向空中,再继续抓,直到把地上的子儿全部抓完,谁抓的“俘虏”多谁就胜了。这只是一级玩法,升到二级就难一些,子儿增加到了十颗左右,在抛出去的子儿落地之前,要迅速在地上抓起就近的两颗,也可跳跃式抓起两颗。二级过关了,就挑战三级,子儿增加到了十多颗,在抛出去的子儿落地之前,要迅速在地上抓起就近的三颗。三级过关了,就再升级,抓的子儿会更多,难度也会更高,也更具挑战性。

一场高水平的抓子儿游戏,玩起来并不简单,也是有很多技巧和讲究的。抓子儿时,有点像杂技中的空中抛物游戏,全凭眼急手快,必须在“飞子儿”落地之前,迅速而准确地抓起“地子儿”,抓起的数量要准确,还不能碰到其他的“地子儿”。撒子儿时要适度地撒开一点,子儿不能堆叠或紧挨在一起,这样抓子儿时才不至于碰到其他的“地子儿”,但又不能撒得太开,不然抓起来费劲,容易漏掉子儿。翻子儿时要平稳,手背既要用力伸直,同时又要适度地有点晃动,只能留一颗做“飞子儿”,让其他的子儿滑下去。抛子儿时要稍高一点,为抓子儿预留时间,但也不能抛得太高了,太高了,往往会接不准而落空。

一场抓子儿游戏特别能锻炼人的眼力和手的灵活性,说的好听点,其观赏性并不亚于一场高水平的杂技表演。抓子儿的小伙伴,常常是全神贯注,头不停地仰起俯下,如小鸡啄米一般。碰到高难度动作时,整个人会屏息静气,唯恐呼吸惊扰了子儿。当一双双灵

巧的小手把子儿从手心抛出去后,子儿就像仙女散花一样的从空中劈劈啪啪地滚落在地上,此时手背稳稳地去接住抛在空中的子儿,给人一种花蕾绽放的感觉。而围观的小伙伴们也是乐在其中,有的大声喝彩,有的默不作声,更多的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小伙伴们就这样成天子儿不离手,一有机会就玩,大家都着迷了。常常下课后抓子儿玩过了头,上课了还不知道,以至于匆忙跑到教室后,被任科老师罚站或罚抄作业。放学后,因为抓子儿玩得天黑而忘了扯猪草,忘了做其他家务,或者手指甲磨秃了,衣服弄脏了,都浑然不知,回家后免不了父母一顿责骂。但骂过之后,照样还去抓子儿。

(二)

抓子儿的乐趣,不仅在于如何玩法,制作也是一个十分用功的过程,需要细心和耐心。

做子儿的材料很简单,可以是大小适中的小石子、硬木块等块状物,也可以是桃子骨头,不一而足。有的是从河滩上捡来的那种小鹅卵石,经过长年累月河水的打磨碰撞,圆不溜秋的,色彩斑斓,好看极了,将子儿向上抛时,感觉就像是彩色的小花在飞舞。但用小鹅卵石做子儿也有不足,因为过于光滑,很容易从手背上滚下来,又因质地坚硬,不易打磨,难以配齐一幅大小一致的子儿。有的是从简易公路上寻觅到的拇指肚大小的石灰石,经过自己用镰刀背或小锤子慢慢打磨而成,虽然粗糙不圆滑,但有棱有角,结实,手感好,深受小伙伴们的追捧。有的是用破碎的水缸瓷片儿打磨而成,由于水缸瓷片硬度不高,比较脆,敲打时稍稍用力过猛,瓷片儿就打碎了,所以用水缸瓷片做的子儿不太耐用。有时实在找不到合适的石材

了,就从老屋周围捡几块被风吹落的碎瓦片做子儿,但瓦片太薄,不成球形,子儿落到地上不易抓上来,这种子儿不怎么受欢迎。至于用桃子骨头做子儿,是一时找不到子儿的情况下才临时替代的,因为桃子骨头太大,小伙伴们手又小,一下抓不了几个,再加上又轻,抛子儿时找不到感觉。

要 说 最 显 档 次 、最能体现制作水平的,是用打碎了的白瓷碗的碗兜做的子儿。打磨白瓷子儿是个慢功夫,也是个细功夫,不花上两三天时间整不出个样子来。因为瓷碗兜质地坚硬,棱角锋利,稍不注意,就会划伤手,力用小了,打不成型,力用大了,棱角有被打没了。待打出雏形后,还得花时间去磨,一直要把棱角锋刃磨掉为止。一幅磨好的白瓷子儿,好把控,不扎手,不打滑,经过无数温热的小手把玩后,显得玲珑剔透,特有灵性。那时候,能拥有一副白瓷子儿,别提有多自豪多神气了,好像人都高了三分,不知令多少小伙伴垂涎欲滴,羡慕嫉妒恨啊!

(三)

小时候,我们只知道抓子儿是个游戏,好玩,有趣,根本就不知道还是一项流传久远的文化活动,最近查阅有关资料时才知道,抓子儿游戏在我国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随着时代的变化,随着教育科技的飞跃发展,社会为孩子们提供的娱乐场地设施日 臻 完 善 ,游 戏 产 品 也 丰 富 多 彩 ,应 有 尽

有 。 然 而 ,许 多 父 母 迫 于 应 试 教 育 的 压力 ,不 得 不 让 孩 子 远 离 游 戏 ,远 离 游 乐场。现在的孩子很少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很 少 开 展 户 外 游 戏 活 动 ,即 使 有 ,都 在 家长 或 教 师 的 陪 伴 下 ,浅 尝 辄 止 。 在 学 校里,课间十分钟孩子大多喜欢呆在教室里休 息 ,或 是 在 走 廊 上 聊 聊 天 ,不 愿 到 室 外去“撒野”,操场上更难看到孩子玩传统游戏的热闹场面。在家里,小一点的孩子玩的 多 是 发 展 智 力 的 拼 图、积 木 ,或 是 看 动画片,除此之外,还要学钢琴,学唱歌,学跳舞,学英语,学画画;大一点的孩子要写作业,还要上特长班、奥赛班,即使有多余的 时 间 ,他 们 的 娱 乐 活 动 也 多 是 看 电 视 ,玩电子玩具,玩网络游戏。与我们儿时比较 ,现 在 的 孩 子 学 习 负 担 重 了 ,学 习 压 力大了,好像变得越来越“听话懂事”了,越来越不会“调皮捣蛋”,也难得看到他们聚在一起蹦蹦跳跳、喊喊叫叫、打打闹闹了,那 些 充 满 泥 土 气 息 的 传 统 游 戏 已 彻 底 淡出了他们的视野,只能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美好回忆。

童年游戏 抓子儿□黄 锐

手工制茶

摊青摊青

杀青杀青

揉捻揉捻 烘焙烘焙

成品成品

制图/张渝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