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epaper.cqwb.com.cn ·...

1
责编 陈志刚 图编 张路 美编 青泉 责校 李勇强 慢新闻深阅读 让生活慢下来 生活 ·健康 2019年2月22日 星期五 09 逛街 堪比去健身房 去健身房锻炼太贵、太难坚 持?或许可以考虑戒掉网购,亲自 上街买东西。澳大利亚研究人员 说,运动不必刻意,购物、爬楼梯、做 家务等日常活动都是运动。 先前研究显示,较短时间内做 强度较大的运动,即高强度间歇性 锻炼减脂效果更佳。而悉尼大学教 授伊曼纽尔·斯塔曼塔斯基在《英国 运动医学杂志》撰文指出,日常生活 中几乎“任何活动”都是锻炼身体的 机会,人们无需为健身额外支付金 钱或花费时间。 “走路或骑车从一个地方到另 一个地方,爬楼梯或者打扫卫生、搬 运沉重的购物袋等日常杂务都是运 动。”英国《泰晤士报》21 日援引斯塔 曼塔斯基的话报道。他说,每天有 几次累得气喘吁吁就足以达到促进 健康的目的。 据新华社 睡吊床 改善睡眠质量和记忆力 众所周知,父母为了让婴儿安然入睡,会把他们抱 在怀里轻轻摇晃。近日,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科学家发 现,“摇晃着”进入梦乡对成年人改善睡眠质量同样有 效,并且还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研究人员招募了 18 名健康的年轻人在实验室接 受睡眠监测,他们中一半人睡在会轻轻摇晃的吊床上, 另一半人睡在普通的固定床上。结果发现,睡在吊床 上的参试者入眠速度比睡普通床者平均快6分钟,整 晚处于深度睡眠的时间更长,醒来次数更少。 为证明摇晃着入睡对记忆力的影响,研究人员在 第二项试验中让参试者在前一晚记忆一组单词配对, 然后在第二天早上测试他们醒来后的准确记忆量。结 果发现,吊床组参试者平均比普通床组多记了3.2个 单词。 研究人员表示,从婴儿时期开始,我们便已经在母 亲的子宫里来回摇摆。轻微的晃动控制着睡眠时的脑 电波,有助于促进大脑丘脑和皮质神经网络的同步活 动,这在深度睡眠和记忆巩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开动着的汽车和火车上人们更容 易入睡。专家称,这一新发现可能有助于通过摇晃刺 激治疗失眠和情绪障碍患者,并帮助那些经常遭受睡 眠和记忆障碍困扰的老年人。 据生命时报 僵尸鹿病 未来存在传播给人类的风险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近日发布公报说,一种被 称为“僵尸鹿”的传染病在美国、加拿大等地的鹿群中传 播。有专家认为,这种病毒未来存在传播给人类的风险。 美疾控中心说,截至今年1月,美国本土至少24个 州和加拿大两个省已报告发现“僵尸鹿”病,该病主要感 染野生的麋鹿和驼鹿等鹿科动物。此外,挪威和芬兰的 驯鹿和驼鹿以及韩国的进口动物也曾报告过感染病例。 “僵尸鹿”病是一种朊病毒导致的“慢性消耗性疾 病”,美国于 1967 年首次报告发现该病,阮病毒通过体液 和身体组织接触等方式传播,侵袭鹿的大脑、脊髓等组 织,引起体重急剧减轻、协调能力变差、流口水、走路不稳 等症状,并最终导致死亡。 “僵尸鹿”病与牛食用被朊病毒污染的饲料后引发的 疯牛病类似,而人食用疯牛病病牛肉可能染上致命的克 雅氏症。美疾控中心说,目前尚未发现人类感染“僵尸 鹿”病毒病例,但动物实验显示,引发“僵尸鹿”病的阮病 毒可能传播给松鼠猴、猕猴等动物,所以“僵尸鹿”病有传 人的风险,建议避免接触染病动物。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研究和政策中心主任迈克 尔·奥斯特霍姆在有关会议上说,未来几年,存在人类因 食用受污染鹿肉而患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可能。 据新华社 超声内窥镜 探头伸进体内做 B 超 记者从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获悉,该所医用声学室研究员 崔崤峣带领的团队,最新研发出一种适用于人体消化道和肠 道病变检查的超声内窥镜微探头。这种新仪器能更好地为病 灶部位成像,以便医生更准确地鉴别消化道肿瘤分期并制定 治疗方案。 目前,新探头已实现小批量生产,预计两年内进入产品注 册阶段。 超声内窥镜是将超声波用于人体内腔道成像检查的一种 技术。它将微型的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介入导管前端,插入 食道、胃肠、支气管等,进行实时扫描成像。 此次研发出的内窥镜微探头,核心部件为一个米粒大小的超 声换能器。最新成像测试显示,这一换能器能够清晰看到胃壁的 五层结构,满足临床需求。通过使用超声内窥镜,医生能清楚地 鉴别肿瘤生长层次、浸润深度。此外,超声内窥镜还可应用于肠 道附近的脏器成像,在胰腺、胆管、胆囊的病变诊断中发挥作用。 崔崤峣介绍,相比传统的光学内窥镜诊断或X射线成像, 超声内窥镜检测得到的信息丰富得多,相比穿刺检查也更方 便安全。“打个比方,传统胃肠镜相当于给胃肠道‘照镜子’,只 能看见脏器内壁的表面情况,而超声内窥镜则相当于把探头 伸进体内做 B 超。”崔崤峣说,“随着技术提升,未来还能获得 更高分辨率、更大穿透深度的图像,帮助外科医生更好地对症 下药,或者采取更优的手术策略。” 据新华社 大家一起来做俯卧撑 每次做 40 个以上 一生有望不受心血管疾病困扰 如果你是一名成年男性,那么 趴到地上,开始做标准的俯卧撑,看 看一次性能坚持做多少个。 别误会,这不是要测试你的肱 三头肌有多发达,而是预测一下你 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多大。 俯卧撑、心血管疾病,这两者能 有什么必然联系?哈佛大学一项历 时十年的全新研究告诉你:俯卧撑 一次性做40个以上,可能你的一生 将不会受到心血管疾病的困扰。 这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的 研究来自哈佛大学研究团队,该研 究阐释了成年男性做俯卧撑次数和 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据钱江晚报、视觉中国供图 俯卧撑 运动快速免费简单 “临床医生能否找到一种简单到可以直接 在办公室进行的测试方法,来客观预估心血管疾 病的风险?”作者在文章开头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这 也是他们进行此项研究的动机。 最终他们锁定了俯卧撑这项运动。相比于其他 运动,俯卧撑不受场地、时间、器械的限制,更为“快 速、免费、简单”。 这项研究在 1104 个年龄在 21 岁到 66 岁之间 的成年男性中展开。他们按照一次性完成俯卧撑 的 次 数 被 分 为 五 组 ,分 别 是 0~10 个、11~20 个、21~30 个、31~40 个、40 个以上,并检测 他们冠状动脉疾病等主要心血管疾病 的状况。 俯卧撑 与心血管疾病存在负相关性 经过十年的追踪,研究者发现俯卧撑个数 和心血管疾病存在负相关性:一次性俯卧撑做得 越多,心血管疾病风险越小。一个10个俯卧撑都做 不到的成年男性,其心血管疾病风险要比做40个以上 的高出 96 倍。 研究者由此得出结论,做俯卧撑的能力可以为一种 简单、便捷评估中年男性机体状态的方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蒋峻看完研究后表示,“嗯,这个研究还是有点意思 的。” 他说,心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是致 残、致死的重要原因,评估心血管疾病远 期风险对于预防疾病有重要意义, 所以医学界从未停止探索。 规避 抽烟、喝酒、肥胖、“三高” 美国之前开发的用于评估冠心病和脑卒中发 病风险的数学预测模型,非常复杂—输入年龄、性别、 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等综合指标数据, 计算出个人患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 管疾病的风险。 “相对来说,哈佛这个研究采用的方法简易多了。”蒋峻也 强调了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俯卧撑做得多的人,可能 相对自律,注重锻炼,不良生活方式更少。 在心内科的临床上,医生有时候也需要借助一些运动来诊 断、治疗疾病。最常见的方法叫“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改良 Bruce方案”。患者在跑步机上根据不同的速度和斜度奔 跑,最后测试心肺功能。这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辅助手 段,也是心梗患者康复阶段常做的训练。 不管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方式多么千变万化, 规避抽烟、喝酒、肥胖、“三高”等传统的危险 因素,一定会降低远期心血管疾病的风 险。 新闻链接 1 2 3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Jan-2021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生活 - epaper.cqwb.com.cn · 雅氏症。美疾控中心说,目前尚未发现人类感染“僵尸 鹿”病毒病例,但动物实验显示,引发“僵尸鹿”病的阮病

责编 陈志刚 图编 张路 美编 青泉 责校 李勇强

慢新闻深阅读 让生活慢下来

慢生活·健康

2019年2月22日 星期五

09

逛街堪比去健身房

去健身房锻炼太贵、太难坚持?或许可以考虑戒掉网购,亲自上街买东西。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说,运动不必刻意,购物、爬楼梯、做家务等日常活动都是运动。

先前研究显示,较短时间内做强度较大的运动,即高强度间歇性锻炼减脂效果更佳。而悉尼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斯塔曼塔斯基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撰文指出,日常生活中几乎“任何活动”都是锻炼身体的机会,人们无需为健身额外支付金钱或花费时间。

“走路或骑车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爬楼梯或者打扫卫生、搬运沉重的购物袋等日常杂务都是运动。”英国《泰晤士报》21日援引斯塔曼塔斯基的话报道。他说,每天有几次累得气喘吁吁就足以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据新华社

睡吊床改善睡眠质量和记忆力

众所周知,父母为了让婴儿安然入睡,会把他们抱在怀里轻轻摇晃。近日,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科学家发现,“摇晃着”进入梦乡对成年人改善睡眠质量同样有效,并且还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研究人员招募了18名健康的年轻人在实验室接受睡眠监测,他们中一半人睡在会轻轻摇晃的吊床上,另一半人睡在普通的固定床上。结果发现,睡在吊床上的参试者入眠速度比睡普通床者平均快6分钟,整晚处于深度睡眠的时间更长,醒来次数更少。

为证明摇晃着入睡对记忆力的影响,研究人员在第二项试验中让参试者在前一晚记忆一组单词配对,然后在第二天早上测试他们醒来后的准确记忆量。结果发现,吊床组参试者平均比普通床组多记了3.2个单词。

研究人员表示,从婴儿时期开始,我们便已经在母亲的子宫里来回摇摆。轻微的晃动控制着睡眠时的脑电波,有助于促进大脑丘脑和皮质神经网络的同步活动,这在深度睡眠和记忆巩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开动着的汽车和火车上人们更容易入睡。专家称,这一新发现可能有助于通过摇晃刺激治疗失眠和情绪障碍患者,并帮助那些经常遭受睡眠和记忆障碍困扰的老年人。 据生命时报

僵尸鹿病未来存在传播给人类的风险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近日发布公报说,一种被称为“僵尸鹿”的传染病在美国、加拿大等地的鹿群中传播。有专家认为,这种病毒未来存在传播给人类的风险。

美疾控中心说,截至今年1月,美国本土至少24个州和加拿大两个省已报告发现“僵尸鹿”病,该病主要感染野生的麋鹿和驼鹿等鹿科动物。此外,挪威和芬兰的驯鹿和驼鹿以及韩国的进口动物也曾报告过感染病例。

“僵尸鹿”病是一种朊病毒导致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美国于1967年首次报告发现该病,阮病毒通过体液和身体组织接触等方式传播,侵袭鹿的大脑、脊髓等组织,引起体重急剧减轻、协调能力变差、流口水、走路不稳等症状,并最终导致死亡。

“僵尸鹿”病与牛食用被朊病毒污染的饲料后引发的疯牛病类似,而人食用疯牛病病牛肉可能染上致命的克雅氏症。美疾控中心说,目前尚未发现人类感染“僵尸鹿”病毒病例,但动物实验显示,引发“僵尸鹿”病的阮病毒可能传播给松鼠猴、猕猴等动物,所以“僵尸鹿”病有传人的风险,建议避免接触染病动物。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研究和政策中心主任迈克尔·奥斯特霍姆在有关会议上说,未来几年,存在人类因食用受污染鹿肉而患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可能。

据新华社

超声内窥镜探头伸进体内做B超

记者从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获悉,该所医用声学室研究员崔崤峣带领的团队,最新研发出一种适用于人体消化道和肠道病变检查的超声内窥镜微探头。这种新仪器能更好地为病灶部位成像,以便医生更准确地鉴别消化道肿瘤分期并制定治疗方案。

目前,新探头已实现小批量生产,预计两年内进入产品注册阶段。

超声内窥镜是将超声波用于人体内腔道成像检查的一种技术。它将微型的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介入导管前端,插入食道、胃肠、支气管等,进行实时扫描成像。

此次研发出的内窥镜微探头,核心部件为一个米粒大小的超声换能器。最新成像测试显示,这一换能器能够清晰看到胃壁的五层结构,满足临床需求。通过使用超声内窥镜,医生能清楚地鉴别肿瘤生长层次、浸润深度。此外,超声内窥镜还可应用于肠道附近的脏器成像,在胰腺、胆管、胆囊的病变诊断中发挥作用。

崔崤峣介绍,相比传统的光学内窥镜诊断或X射线成像,超声内窥镜检测得到的信息丰富得多,相比穿刺检查也更方便安全。“打个比方,传统胃肠镜相当于给胃肠道‘照镜子’,只能看见脏器内壁的表面情况,而超声内窥镜则相当于把探头伸进体内做B超。”崔崤峣说,“随着技术提升,未来还能获得更高分辨率、更大穿透深度的图像,帮助外科医生更好地对症下药,或者采取更优的手术策略。” 据新华社

大家一起来做俯卧撑每次做40个以上

一生有望不受心血管疾病困扰

如果你是一名成年男性,那么趴到地上,开始做标准的俯卧撑,看看一次性能坚持做多少个。

别误会,这不是要测试你的肱三头肌有多发达,而是预测一下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多大。

俯卧撑、心血管疾病,这两者能有什么必然联系?哈佛大学一项历时十年的全新研究告诉你:俯卧撑一次性做40个以上,可能你的一生将不会受到心血管疾病的困扰。

这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的研究来自哈佛大学研究团队,该研究阐释了成年男性做俯卧撑次数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据钱江晚报、视觉中国供图

俯卧撑运动快速免费简单

“临床医生能否找到一种简单到可以直接在办公室进行的测试方法,来客观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作者在文章开头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也是他们进行此项研究的动机。

最终他们锁定了俯卧撑这项运动。相比于其他运动,俯卧撑不受场地、时间、器械的限制,更为“快速、免费、简单”。

这项研究在1104个年龄在21岁到66岁之间的成年男性中展开。他们按照一次性完成俯卧撑的次数被分为五组,分别是0~10个、11~20个、21~30个、31~40个、40个以上,并检测

他们冠状动脉疾病等主要心血管疾病的状况。

俯卧撑与心血管疾病存在负相关性

经过十年的追踪,研究者发现俯卧撑个数和心血管疾病存在负相关性:一次性俯卧撑做得越多,心血管疾病风险越小。一个10个俯卧撑都做不到的成年男性,其心血管疾病风险要比做40个以上的高出96倍。

研究者由此得出结论,做俯卧撑的能力可以为一种简单、便捷评估中年男性机体状态的方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蒋峻看完研究后表示,“嗯,这个研究还是有点意思的。”

他说,心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是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评估心血管疾病远

期风险对于预防疾病有重要意义,所以医学界从未停止探索。

规避抽烟、喝酒、肥胖、“三高”

美国之前开发的用于评估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风险的数学预测模型,非常复杂——输入年龄、性别、

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等综合指标数据,计算出个人患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对来说,哈佛这个研究采用的方法简易多了。”蒋峻也强调了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俯卧撑做得多的人,可能相对自律,注重锻炼,不良生活方式更少。

在心内科的临床上,医生有时候也需要借助一些运动来诊断、治疗疾病。最常见的方法叫“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改良Bruce方案”。患者在跑步机上根据不同的速度和斜度奔跑,最后测试心肺功能。这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辅助手段,也是心梗患者康复阶段常做的训练。

不管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方式多么千变万化,规避抽烟、喝酒、肥胖、“三高”等传统的危险

因素,一定会降低远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新闻链接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