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寶壇經 - mpf ·...

BA01401

Upload: others

Post on 10-Jul-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智者叢書

BA01401

民國.融熙法師著

社 

出版

智者文教基金會 

印行

智者叢書

養正堂版

目次

說通及心通 如日處虛空 .................................

唯傳見性法 出世破邪宗 .................................

法即無頓漸 迷悟有遲疾 .................................

只此見性門 愚人不可悉 ...............................

一五

說即雖萬般 合理還歸一 ...............................

一八

煩惱暗宅中 常須生慧日 ...............................

二〇

邪來煩惱至 正來煩惱除 ...............................

二二

邪正兩不用 清淨至無餘 ...............................

二二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

二三

淨心在妄中 但正無三障 ...............................

二五

BA01401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世人若修道 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 與道即相當 .......

二七

色類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 離道別覓道 終身不見道 .......

三一

波波度一生 到頭還自懊 欲得見真道 行正即是道 .......

三三

自若無道心 闇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

三五

若見他人非 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

三九

但自卻非心 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 長伸兩腳臥 .......

四〇

欲擬化他人 自須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現 .......

四二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 恰如求兔角 .......

四七

正見名出世 邪見名世間 邪正盡打卻 菩提性宛然 .......

五〇

此頌是頓教 亦名大法船 迷聞經累劫 悟則剎那間 .......

五二

智者叢書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融熙法師著

《法寶壇經》是禪宗東土第六代祖惠能大師所說。稱性而談,無

絲毫迷信的宗教色彩;亦不落教下諸家窠臼,實為佛海中不可不讀的奇

書。現在英、美、德、俄,都有此經譯本,可謂法周沙界了。經分十

品,以〈般若品〉尤為重要;而〈般若品〉又以〈無相頌〉為要。吾人

治《壇經》,應將此頌文誦至極熟,然後逐句深思尋繹,則禪宗旨趣,

如探驪得珠,如吹糠見米,自不會落於空談;向後既不受人欺,亦不會

自欺了。今先將全文錄左,頌曰:

說通及心通 

如日處虛空 

唯傳見性法 

出世破邪宗

BA01401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法即無頓漸 

迷悟有遲疾 

只此見性門 

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 

合理還歸一 

煩惱暗宅中 

常須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 

正來煩惱除 

邪正兩不用 

清淨至無餘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淨心在妄中 

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 

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 

離道別覓道 

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 

到頭還自懊 

欲得見真道 

行正即是道

自若無道心 

闇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 

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 

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 

長伸兩腳臥

欲擬化他人 

自須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現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 

恰如求兔角

智者叢書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正見名出世 

邪見名世間 

邪正盡打卻 

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 

亦名大法船 

迷聞經累劫 

悟則剎那間

上來頌文共六十句,每句五言,表面文義,似極淺率,在文人看

來,似無須加以詳釋的必要。而不知其中涵有無上甚深妙義,包括全經

理趣,及六祖所演的整個東山法門秘奧。今試逐句分疏於後。

說通及心通 

如日處虛空

先消文,「說」就是說話,口有所言叫作說。「通」謂通達、通

融、貫通。「及」,與也,「心」指真如心,空、無相、無作之心。

「如」,似也。「日」,就是日輪,太陽也。「處」,在也。「虛

空」,就是舉頭所見的晴空。謂此心朗然,明白四達;凡有所說,於

事、事通,於理、理通。似日輪在空,容光必照,無幽不燭也。如此解

釋,文義周足。即使再展「五重玄義」,亦屬多餘的話,反貽「莊子註

BA01401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郭象」之譏了。

可是如上所釋,若以宗門眼睛看來,於六祖頌意,尚大遠在!古

人道:「依文解義,三世佛冤」。學人是個書生出身,三十年來討疏尋

經,於文句上比較少所杆格。但有一次,自以為決定無疑之見,舉似虛

雲老和尚,不意卻被這位老人家給我一個橫點頭。學人悶然還家,中心

不服,終夜失眠,直至天明,淌了一身大汗,才得個入處。始知祖師言

句,若只在紙墨間啄啐鑽研,還是隔鞋搔癢。古人道「依文解義,三世

佛冤」的話,果然不錯!

那麼,「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究竟要怎樣解釋才對呢?

原來宗門所謂說通者,要上符佛意、下契當機,才叫得作「通」。當機

者,就是問法之人的根機程度,及其人之疑情念慮的癥結所在也。若只

嘴漉漉地,饒你說得簇花簇錦,轉加懸遠。只如夾山和尚出世,僧問如

何是法身?山曰:法身無相。問如何是法眼?山曰:法眼無瑕。這在言

智者叢書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語文字上,夾山所釋法身、法眼,本來沒有錯處。當時道吾禪師在座,

知山未契當機,不覺失笑。山下法堂後,問吾曰:某甲適來答這僧,必

有不是,致令上座失笑,望上座不吝慈悲。吾曰:和尚一等是出世未有

師在。山曰:某甲甚處不是,望為說破。吾曰:子因緣在華亭船子處。

山問此人如何?吾曰:此人上無片瓦,下無立錐。山乃散眾,束裝直造

華亭。問答之下,被船子一橈打落水裏。山才上,船曰:道!道!山擬

開口,船又打一橈,山豁然大悟。船曰:釣盡江波,金鱗始遇。山得法

歸,吾復遣一僧往問如何是法身?山仍曰:法身無相。問如何是法眼?

山仍曰:法眼無瑕。僧歸,舉似道吾。吾曰:這漢今回方徹也。

從這段公案看來。夾山答前僧,道吾便失笑;答後僧,道吾便首

肯。可見禪師開口不契當機,不能叫得作「說通」。但若要契機,必須

識機;若要識機,必須心通;若要心通,必須到一空倚傍如日輪相似始

得。我們不見日輪麼?它是無物支柱的,故它能普照一切處。若日輪有

BA01401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一部份支柱著,那就不能無幽不燭了。譬如燈柱乘燈,柱處便不能照。

所以道吾叫夾山去見船子。山問此人如何?吾曰:此人上無片瓦,下

無立錐。這不是明明點出船子境界,是一空依傍凌虛而立,像日輪相似

嗎?那末六祖所謂:「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若是依文解義,不

向上符下契功夫處著眼,你說不是「三世佛冤」得麼?

我們須知禪宗又名「心宗」。心為體,說為用。心為本,說為

末。本能攝末,所以心通的自然說通,而說通的卻未必心通。只如「秦

跋陀禪師問生公法師講何經論?生公曰:《大般若經》。師曰:作麼說

色空義?曰:眾微聚,名「色」;眾微無自性,名「空」。師曰:眾微

未聚喚作甚麼?生公罔措。師又問別講何經?曰:《大涅槃經》。師

曰:如何說涅槃義?曰:涅而不生,槃而不滅,故曰涅槃。師曰:這個

是如來涅槃。那個是法師涅槃?曰:涅槃之義,豈有二耶?某甲祇如

此,未審禪師如何說涅槃?師拈起如意曰:還見麼?曰:見。師曰:見

智者叢書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個甚麼?曰:見禪師手中如意。師將如意擲於地曰:見麼?曰見。師問

見個甚麼?曰:見禪師手中如意墮地。師斥曰:觀公見解,未出常流,

何得名喧宇宙。拂衣而去。其徒懷疑不已,乃追師叩問曰:我師說色空

涅槃不契,未審禪師如何說色空義。師曰:不道汝師說得不是。汝師說

得果上色空,不會說得因中色空。其徒曰:如何是因中色空?師曰:

一微空故眾微空,眾微空故一微空;一微空中無眾微,眾微空中無一

微。」觀

此公案,生公說雖通,而心未通,故不能會得秦跋陀拈起如意

所表之意。若石頭希遷禪師則不同了。「鄧隱峰向馬祖辭行。祖問甚麼

處去?峯曰:石頭去。祖曰:石頭路滑。峯曰:竿木隨身,逢場作戲。

便去。才到石頭,即繞禪床一帀,振錫一聲問是何宗旨?石頭曰:蒼

天!蒼天!峯無語。回舉似祖。祖曰:汝更去問,待他欲答,汝便噓兩

聲。峯再去。依前問。石頭乃噓兩聲。峯又無語。回舉似祖。祖曰:向

BA01401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汝道石頭路滑!」可見禪宗是心地法門,故曰心通的自然說通,而說通

的卻未必心通也。

惟傳見性法 

出世破邪宗

「惟」,獨也。「傳」謂傳承,輾轉授受也。「見」是親證的了

知。「性」是眾生本具的性真,第八阿賴耶識也,又名「阿陀那識」。

又名「所知依」,《阿毗達磨》大乘經偈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

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故譯義名「藏識」。此性空故,人人

具足,個個圓成,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包羅一切善惡種子。「法」

謂方法。「出世」謂將此「見性法」於世間顯現來廣度眾生。「破」,

闢也,排除為義。「邪宗」是指不見此性真,未了心外無佛、心外無法

的一切宗派。此兩句頌意,謂達摩初祖,遠紹世尊拈花一脈,以後祖祖

相承,只是傳此見性之法。法本無諍,然為度生故,破邪顯正,責無旁

智者叢書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貸。

只如初祖得法於般若波羅尊者,演化本國。時有二師,一名佛大

先,一名佛大勝多,皆曾與祖同學於佛陀跋陀,習小乘禪觀。後來佛大

先既遇般若波羅,亦捨小趨大;與祖同門並化,時號為「二甘露門」。

而佛大勝多,更分其徒成六宗。所謂:有相宗、無相宗、定慧宗、戒行

宗、無得宗、寂靜宗。祖嘆曰:彼之一師已陷牛迹,況復支離分為六

宗?我若不除,永纏邪見。說畢,分往破之,一一皆令得開正見。然後

浮海東行,入於震旦。禪宗「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性即是

體,故此見性法,乃如來家業。初祖分破六宗已留榜樣,故應出世破邪

宗也。

法即無頓漸 

迷悟有遲疾

「法」梵語達磨,是通於一切的話。凡是小的、大的、有形的、

BA01401

一〇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無形的、真實的、虛妄的,一切事物、一切道理,都叫作法。《唯識

論》以「法」有自體任持,與軌生物解二義。自體任持者,如山有山的

自體,水有水的自體。軌生物解者,如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不能指山

作水,不能指水作山。如是各有自體,皆有自體任持之狀。但這只限於

有體,不能包括無體。「法」者則兼攝無體,賅盡一切,此乃唯識家的

解釋。禪宗融萬法為一心,唯識即萬法明三能變,性相分途,理無二

致。

然六祖此句所言之「法」,是指從本以來默傳分付之法,即見性

之法。「頓」者立即。「漸」者漸次。歷劫修行,方出生死之法,名為

「漸教」。頓成頓悟佛果之教,名為「頓教」。《楞伽經》云:「如庵

摩羅果,漸熟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心中現流亦復如是。(中略)譬

如明鏡頓現一切無相色像。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

「迷」者,眾生為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五蘊(色受想行識)所障

智者叢書

一一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蔽,輪迴生死,謂之迷。「悟」者,於一念頃,靈光迸露,照見五蘊皆

空,六塵非有,識自本心,見自本性時,謂之悟。「遲」者,遲慢。

「疾」者迅速。謂這祖祖相傳之法,原是一味醍醐,沒有劃分這是頓

法,那是漸法的界線。只因眾生有些信得及的,直下承當;有些信不及

的,便徘徊瞻顧。這由於人的根機有利、有鈍,就形成悟道有速、有

遲,而「法」不是有頓漸的。

此兩句頌文,要明白六祖絃外之音,最好讀《法華經•譬喻品》

和〈信解品〉。〈譬喻品〉大致說:「有一長者,財富無量,其宅廣

大,堂閣朽壞,惟有一門,忽然大火,長者諸子,嬉戲宅內,不知出

離,父知其子各好珍玩奇異之物,乃告之言:我有羊車、鹿車、牛車,

今在門外。諸子聞已,爭出火宅,白父索取。爾時長者,各賜同一大

車,皆駕白牛,雜寶嚴飾,名貴美麗,得未曾有。是大長者而作是念:

我財物無極,不應以下劣小車而與諸子,今此幼兒皆是吾子,愛無偏

BA01401

一二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黨,我七寶車其數無量,應當等心各各與之,不宜差別。」此段經文,

「宅」喻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一門」喻無二法,「長者」

喻佛,「諸子」喻眾生,「嬉戲玩具」喻沉迷五欲(財色名食睡),

「白牛寶車」喻大涅槃法,「爭出火宅」喻聞法頓超三界,「疾了生

死」喻頓教。

次〈信解品〉大致說:「譬如有人,年幼逃逝,及長窮困,求食

四方,其父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財寶無量,多有僮僕。常

自思維,一旦終歿,財物散失,我若得子,委付財物,無復憂慮。爾時

窮子,傭賃展轉,遇到父舍,驚怖豪華,疑是王者,或見逼使。作是念

已,特趨貧里。時富長者,於師子座,見子便識,歡喜庫藏今有所付,

即時遣人急追將還。窮子驚愕!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使

者執之愈急,窮子躄地悶絕。父遙見之,而語使言:不須此人,勿強將

來;即以冷水洒面,令得醒悟,莫復與語。所以者何?父知其子意志下

智者叢書

一三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劣,自知豪貴為子所難。審知其子,而以方便,不語他人云是我子。使

者語之,我今放汝,隨汝所往。窮子歡喜,得未曾有,往至貧里,以求

衣食。爾時長者欲誘其子而設方便,密使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

汝可詣彼,徐語窮子,此有作處。若問何作?便可語之:僱汝除糞,我

等二人亦共汝作。時二使人即求窮子具陳上事。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

糞。其父見子,愍而怪之。他日於窗外見子贏瘦、污穢不淨,即脫纓

絡,著垢膩衣,執持除糞之器,語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以方

便故,得近其子。後復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復餘去!當加汝

價,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勿復憂慮。所以者何?我年老大,汝無怠

怨,自今以後,如所生子。更與作字,名之為兒。爾時窮子雖欣所遇,

猶自謂客作賤人,故二十年中,常令除糞。過是以後,心相體信,出入

無難,然其所止,猶在本處。尋,長者有疾,自知不久,將金銀珠寶,

及諸庫藏,付託窮子,而告之言:我今與汝不異,宜加用心,無令漏

失。窮子受教,而無希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猶在本處,下劣之心,

BA01401

一四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亦未能捨。復經少時,意漸通泰。父欲終時,令子並會親族,國王大

臣,剎利居士,皆悉已集,即自宣言:諸君當知,此是我子,我之所

生,於某城中,捨吾逃走,竛竮辛苦五十餘年,今我財物皆是子有。是

時窮子,即大歡喜!而作是念:我今無心有所希求,今此寶藏自然而

至。」此

段經文,「富父」喻佛,「窮子」喻眾生,「捨父逃逝」喻眾

生自違真性、自拋家寶,「求食貧里」喻轉向外道欲求解脫,「使人急

追」喻將告以即生即佛、即佛即心之頓教,「躄地」喻小機不堪大受。

「悶絕」以下至「更與作字名之為兒」喻因機逗教,說以「漸法」。兩

云「然其所止,猶在本處」喻劣機之人終不敢直下承當「頓法」,窮

子言:「今無心寶藏自然而至」喻下劣根小,雖云無心,早是有心(喫

緊)。看它畏怖心,自謂客作賤人等心,不是心麼?若最上根人,當處

無心,直下承當,何須枉作二十年清糞伕呢?

智者叢書

一五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細看此經兩品所喻,可見眾生同生如來家中,家內珍寶,生佛平

等享有。釋尊為四生慈父,等愛諸子,無所偏私,皆示以惟一無二的解

脫法門。如諸子於言下直信不疑,即能橫超三界煩惱火宅。次喻如來曠

劫所積法財,無時無刻不想念諸子繼承家業,一見其子,即如實示之,

奈何下劣之子,聞命駭走,不能不權與賤役,漸安魂慮。而慈父愛子之

心,實無有二。故曰:「惟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法惟是一,則本

無頓漸。只以眾生迷悟千差,見有遲疾,乃有頓漸的假名罷了。

只此見性門 

愚人不可悉

「見性門」就是指東山法門。此法門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此「性」聖凡不二,本來清淨,不假修為,是從上以來默傳分付的心地

法門。「愚人」是無智慧人,包括聰明人,意思是指「愚法聲聞」人。

愚法聲聞有二種:單執自法,觀無我、無常、不淨等相,昧於大乘之

BA01401

一六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理,謂之愚法小乘。一旦雖取小果,解大乘法,回心向大,謂之不愚法

小乘。二者皆非「見性門」所收,因大乘「最上乘」還是同中有別。看

經中〈頓漸品〉:神秀命徒志誠到曹溪聽法。祖問:汝師如何示眾?對

曰:常誨大眾住心觀淨,長坐不臥。祖曰:「住心觀淨,是病非禪;長

坐拘身,於理何益?」示偈曰:「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

頭,何為立功課?」誠曰:「弟子在秀大師處,學道九年不得契悟,今

聞和尚一說便契本心。」(中略)祖曰:「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

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中略)聽吾偈曰:「心地無

非自性戒,心地無痴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

身來本三昧」。誠聞偈悔謝,乃呈一偈曰:「五蘊幻身,幻何究竟?回

趣真如,法還不淨。」祖然之。詳見《壇經》本文。所以道:二者(小

乘、大乘)皆非「見性門」所收。看張拙悟後偈云:「光明寂照遍河

沙,凡聖含靈共我家,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遮,斷除煩惱重

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隨分世緣無罣礙,涅槃生死等空花。」可見宗

智者叢書

一七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門一法不立,闇鈍固非器,聰明者亦非器!

試看後唐時首山念禪師。念常默誦《法華經》二十年不斷,眾呼

為「念法華」。他晚年在風穴沼禪師會下充知客,一天在侍立之間,

風穴垂涕曰:不幸臨濟之道,至吾將墜於地矣!念曰:觀此一堂大眾豈

無人耶?穴曰:聰明者多,見性者少。念曰:如某者如何?穴曰:吾雖

望子已久,猶恐躭著此經不能放下!念曰:此亦可事,願聞其要。穴遂

上堂,舉拈花公案,世尊以青蓮目,顧視大眾。乃曰:正當恁麼時,且

道說個什麼?若道不說而說,又是埋沒先聖,且道說個什麼?念乃拂袖

下去。穴擲下拄杖歸方丈。侍者隨後請益曰:「念法華」因甚不祗對和

尚?穴曰:「念法華」會也。侍者始知念於風穴問且道說個甚麼時得授

受心印。後來「念法華」出世首山,臨濟宗風復大振。

吾人味風穴「聰明者多,見性者少」的話,可見祖師門下,伶俐

漢亦無立足處。而謂愚闇之人可以委悉得麼?學人以偈舉似讀者吧!偈

BA01401

一八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曰:

智者過之愚不及,中道何曾堪允執?

鐵師怒吼木牛驚,子夜日輪光熠熠。

說即雖萬般 

合理還歸一

「說」謂說法,指宗門對來機所說的話。「萬般」是極言其多,

意味著藏有許多機用分別的方便在內。「理」指萬物不二的真理。「合

理還歸一」,謂宗門對來機,或縱或奪,或破或立,對症發藥,萬般不

同,而印之「一實相」的不二真理卻沒有兩樣,故道:「說即雖萬般,

合理還歸一。」

實際理地,一亦強名。古德云:「本自無二,一亦不立。」這事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非言說思量所到。然既立這原不可說而強名之

一,則自有其相待而起生生不已的種種分別可以指陳的森羅萬象。故老

智者叢書

一九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子亦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說道本無二,

既莫之二,則一而已。(此處初稿是「道本無偶,既莫之偶,則一而

已」後奉雲居老人手示,因改「偶」為「二」,義更極成。)由道無二

而說為一,則是一從道生,故說「道生一」。既謂之一,則能謂與所

謂,合之成二,故說「一生二」。二與一為三,故說「二生三」。自三

以往則無窮,故說「三生萬物」。《中庸》云「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

不測」,其理亦同。故儒家亦見到此心、此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

則退藏於密」。未賢更換句話道:「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

由此可見,一之與萬,是即體攬用,如水攬波;萬之與一,是即

用攬體,如波攬水。故六祖云:「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

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

性。」禪家稱性而談,語不離宗。如大海滴水,味具百川;味雖百川,

濕性是一。凡有言句,為逗當機。如馬祖說「即心即佛」,又說「非心

BA01401

二〇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非佛」。趙州說「狗子無佛性」,又說「狗子有佛性」。從上祖師皆無

死法與人,可為「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的鐵案。

煩惱暗宅中 

常須生慧日

「煩惱」二字,指凡夫六種「根本煩惱」,即貪、瞋、痴、慢、

疑、不正見之六種;不正見又名惡見,有左列之五:

(一)身見:謂執身為我,自私自利。

(二)邊見:如執此身死後斷滅,或執為常等。

(三)邪見:撥無因果等。

(四)見取:取著一見,以為最上,如基督教執萬物是上帝所造

等。

(五)戒取:執著邪戒,如印度外道持牛狗戒,謂可成道等。

如上貪、瞋、痴、慢、疑五種,性稍鈍,雖愚人皆能生起,名

智者叢書

二一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五鈍使」。五種不正見,則必有世智辯聰的利根人方能生起,則名

「五利使」。合名十使,謂使人不能超出三界之煩惱,故名「根本煩

惱」。其

次,隨著這根本煩惱而起的有二十種「隨煩惱」,即忿、恨、

惱、覆、誑、諂、憍、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

惛沉、掉舉、失念、不正知、亂心等。此中無慚以下十種名為「十

纏」,謂這能纏著人們不能得到解脫。故怡山然禪師發願文云:「十

纏、十使,積成有漏之因」,凡夫根塵交織,為這煩惱所遮,不能見

道,如常處暗宅,不能見物。故六祖教人,須以「觀照般若」,於一切

時中,無論行住坐臥,無念、無相、無住,令本來智慧如日麗中天,自

性光明,當體顯現,故道:「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此中「常」

字,大須著眼,若時起時滅,作輟無常,便不相應了。

BA01401

二二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邪來煩惱至 

正來煩惱除

妄念起時,便是邪來,貪瞋痴等即跟著生起;行人覺知是妄,即

不隨之,名為正來;正念來時,煩惱自然消滅。契經云:「念起即覺,

覺之即無。」古德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昔有僧問古德曰:

「家賊難防如何?」(家賊指妄念也)德曰:「識得不為冤。」問:

「識得後如何?」德曰:「貶向無生國裏去。」此正可詮「邪來煩惱

至,正來煩惱除」的頌意。

邪正兩不用 

清淨至無餘

邪之與正,相待立名,去邪存正,正卻成妄,故須雙遣,兩俱不

用。心水湛然,無少法可得,名為無餘。三祖〈信心銘〉所云:「一切

不留,無可記憶。」又云:「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

咎。」因以理克欲,以正換邪,能所相對,如龜在泥塗,拂迹迹生,終

智者叢書

二三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難泯滅。執正為是,只許成一個儒門存養省察的寡過君子,未能脫得凡

胎;意根壓捏工夫,正犯認賊作子之病。所以到「正來煩惱除」,六祖

急掃云「邪正兩不用」,正符〈信心銘〉:「止動歸止,止更彌動,惟

滯兩邊,寧知一種;一種不通,兩處失功,遣有沒有,從空背空」的旨

趣。

蓋正與不正,是兩頭語,才存分別,便在生滅門邊,成了「知

見」。如智常禪師謂:「自性覺源體,隨照枉遷流,不入祖師室,茫然

趣兩頭!」所以有僧舉臥輪偈云:「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

不起,菩提日日長。」六祖聞之,便道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

加繫縛;因示偈云:「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

麼長?」此偈正詮著「邪正兩不用,清淨至無餘」的玄旨。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BA01401

二四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菩提」舊譯為道,新譯為覺。道者,通義;覺者,覺悟之義。

這所通、所覺的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指不生不滅的涅槃極則真

理,由斷「煩惱障」而證得一切智,這是通於三乘(聲聞、緣覺、菩

薩)的菩提。事者,一切有為諸法,由斷「所知障」而知諸法的一切種

智,是惟佛之菩提。佛之菩提通於此二者,故叫作「大菩提」。

「自性」者,就是指藏識—

第八阿賴耶識。六祖云:「自性能含

萬法,名含藏識。」明明指出自性就是第八識了。六祖當時三鼓入室

聽授《金剛經》,黃梅說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處,徵其初悟。六

祖於言下大徹,脫口而呼曰:「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

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證

知此性,一切眾生與佛無殊;迷為眾生,覺即是佛。此性在凡不減,在

聖不增,可見菩提大道,元是本有之法,非從外得,故道:「菩提本自

性。」

智者叢書

二五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起心者,不是指肉團心,依《楞伽經》意,分清淨心、慮知心;

此言「起心」,是指慮知心。《大乘起信論》分一心真如、一心生滅

之二門。真如湛然常寂,起心即屬生滅門。無論所起緣慮善與不善,無

不是妄,所以道:「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

涯。」六祖要人們明白菩提,原是眾生性中本有之法,所謂狂心若歇,

即是菩提。若起心馳求,反隨妄走,轉加懸遠。故永嘉〈證道歌〉云:

「覓即知君不可見。」又云:「放四大,莫把捉,寂寞性中隨飲啄。」

南泉道:「真理一如,更無思想;才有思想,即被陰(五陰)拘,便有

眾生名,有佛名。」法順道:「將功用功,展轉便蒙,取即不得,不取

自通。」皆深得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的祖意。

淨心在妄中 

但正無三障

「淨心」指真如心,「妄」指生滅心。真之與妄,約用則二,約

BA01401

二六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體則一。離真無妄,全妄是真;離妄無真,全真是妄。真喻如水,妄喻

如冰,冰水雖殊,畢竟非二;真妄相對,亦猶空色相對。《心經》云: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準於斯義,則真即是

妄,妄即是真;真不異妄,妄不異真,可以推知了。故道:「淨心在妄

中。」既明真心在妄中,則即妄即真,毋須斷妄證真起二乘知見。〈證

道歌〉:「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

如來真實相。」六祖防到人們將淨心妄心打成兩橛,故緊接道:「但正

無三障。」

「正」者,此心一念不生,二邊不著即是正,與前數句「正來煩

惱除」之「正」不同,前句是對邪起正,指念後的覺照功夫;此之正

字,須在一念未起前著眼。《中庸》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又云:「心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

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亦可為這「正」字註腳。

智者叢書

二七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三障」者:煩惱障、業障、報障也。貪欲、瞋恚、愚癡三惑,

名煩惱障;五逆、十惡之罪業,名業障;地獄、餓鬼、畜生之苦報,名

報障。此心若正,則三障皆空。誌公云:「煩惱,因心故有;無心,煩

惱何居?」〈證道歌〉云:「剎那滅卻阿鼻業……夢裏明明有六趣,覺

後空空無大千。」不是分明道著麼?

世人若修道 

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 

與道即相當

「世人」指世間的男女。「修」是當處無心之謂。「道」指頓教

法門之道。「一切」指時間環境而言。「妨」者,礙也。六祖意謂:

世間男女,若果欲修此道,須知道不屬修,修與不修,屬兩頭語。誌

公云:「大道不由行得,說行只為凡愚,得理返觀於行,始知枉用功

夫。」但於行住坐臥一切時中,貧富苦樂一切境中,騰騰兀兀,善惡都

BA01401

二八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莫思量,時節到來,便會摸著娘生鼻孔。如幻人生,一切境緣,畢竟了

無妨礙的!〈證道歌〉云:「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縱遇

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閒閒。」但話雖如此,初機不能承當,容易流

於放縱豁達,犯著《圓覺經》「作止任滅」四病中之第三種病,所以六

祖跟著說:「常見自己過,與道即相當。」

「常」者,綿綿不絕、醒夢一如叫作「常」。「過」者,貪、

瞋、癡、殺、盜、婬、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及計有、無、非有非

無、亦有亦無,計常、無常、非常非無常、亦常亦無常等四過。「相

當」者,相配相合也。這是說修行人要時常回光返照,檢點自己過愆,

使到念念清淨無絲毫滲漏。這在儒家亦同樣注重,《大學》所謂「誠

意、慎獨」。《中庸》所謂:「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曾子每日「三省」其身,顏子「不貳過」,子路聞有過則喜,孔子亦以

「不善不能改」為憂,又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

智者叢書

二九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矣。又曰:「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可見儒門亦極度重視

「知過」一著。因人們不能自見過愆,則理為欲掩,無法得入聖城。

《中庸》云:「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看儒家想造成一個君子,尚

須要這般綿密地自我檢討,何況禪門超佛越祖的大人作略呢?因人們不

能直下承當,而回頭轉腦去修道,那就首先須要常時覺照自己過愆,才

能與此道相應的!所以温尚書問圭峰宗密禪師曰:「悟理息妄之人,不

復結業,一期壽終之後,靈性何依?」師曰:「一切眾生無不具有覺

明,靈明空寂,與佛何殊?但以無始劫來未曾了悟,妄執身為我相,故

生愛惡等情,隨情造業,隨業受報,生老病死,長劫輪迴。然身中覺性

未嘗生死,如夢被驅役,而身本安閒;如水作冰,而溼性不易。若能悟

此性即是法身,本自無生,何有依托?靈靈不昧,了了常知,無所從

來,亦無所去。然多生妄執,習以成性,喜怒哀樂,微細流注,真理雖

然頓達,此情難以卒除,須常覺察,損之又損,如風漸止,波浪漸停,

豈可一生所修,便同諸佛力用?但可以空寂為自體,勿認色身;以靈知

BA01401

三〇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為自心,勿認妄念。妄念若起,都不隨之,則臨命終時,自然業不能

繫,雖有中陰,所向自由,天上人間,隨意寄托。若愛惡之念已泯,即

不受分段之身,自能易短為長,易粗為妙。若微細流注,一切寂滅,惟

圓覺大智,朗然獨存,即隨機應現,千百億化身,度有緣眾生,名之為

佛。」圭

峰此段談話之前,先有八句偈顯示此意,偈曰:「作有義事,

是惺悟心;作無義事,是狂亂心。狂亂隨情轉,臨終被業牽;惺悟不由

情,臨終能轉業。」此所謂義,指如理之事,古人詮分為三:「(一)

合現而得的資益色身之事,謂衣食藥具房舍等世間義。(二)資益法身

之事,謂戒定慧、六波羅蜜等出世間義。(三)弘揚正法,利濟群生,

乃至為三寶諸餘緣之事,通世出世義。」人們日常心行,合義的名惺

悟,反之為狂亂。此偈,上四句述業因,下四句述業果,故知欲驗臨終

受生自在不自在,但驗平時心行於塵境中自由不自由。合觀圭峰偈意,

智者叢書

三一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及所答問,正可為六祖頌意的副詮也。

色類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

離道別覓道 

終身不見道

「色類」,是說各色各類「胎、卵、濕、化、有色、無色、有

想、無想」各等眾生。「自有道」,即本來自有之性,此性一切眾生所

同具,故道「色類自有道」。此「道」一相齊平,莊子亦云:「舉莛與

楹,厲與西施,詼詭譎怪,道通為一。」這事約理邊來講,凡物體齊,

故海鷗可狎,麋鹿可友,老子云:「善攝生者,陸行不避兕虎。」蓋萬

物皆同此「善」「常」之性,只要吾人不起分別心,親見此道,自能化

及異類。昔南嶽西園寺曇藏禪師,東廚忽有大蟒,長數丈,張口噓氣,

毒燄熾然。侍者請師速避,師曰:「彼以毒來,我以慈往!毒無實性,

激發剛強;慈苟無緣,怨親一揆。」言訖,蟒自俯首而去。潭州華林寺

BA01401

三二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善覺禪師,道行高潔,一日觀察使裴休到謁,問師還有侍者否?師曰:

「有一兩個,只是不見客。」裴曰:「在甚麼處?」師乃喚:「大空、

小空!」時二虎自菴後出。裴見驚悸,師語虎曰:「有客且去!」二虎

哮吼而去。鳥巢道林禪師,見秦望山長松如蓋,乃棲止其上,雀巢師

側,自然馴狎。即今之虛雲老和尚,在南華寺主化時,亦有狐虎皈依、

樹神受戒之事,皆可為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之明證。

「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者,基於如上所講事理,物類皆同

此「道」,此「道」從本以來,並未曾離開各色各類一切眾生!人亦是

眾生之一類。黃檗希運禪師云:「諸佛體圓,更無增減,流入六道,處

處皆圓;萬類之中,個個是佛。譬如一團水銀,分散各處,顆顆皆圓;

若不分時,只是一塊;此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種種形貌,喻如屋舍,

捨驢屋入人屋,捨人身至天身,乃至聲聞、緣覺、菩薩、佛屋,皆是汝

所捨處。處所有別,本源之性(道)何曾有別?」於此可見眾生背覺合

智者叢書

三三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塵,迷頭忍影,離開心內之道,妄求心外之道,向外馳求,無有是處。

《法華經》窮子之喻,指出捨父逃走,不能承受家業;故祖云「離道別

覓道,終身不見道」,恰與佛說冥符!

波波度一生 

到頭還自懊

欲得見真道 

行正即是道

「波波」,是奔波不停,像河海波濤後浪推前浪無有休歇之貌。

「度」,過也。「一生」,由生到死謂之一生。「到頭」者,是說到

死之日也。「懊」者,喪也。「真道」,謂真常之道,即吾人的不生不

滅本來真性。「正」者,不思善、不思惡,屏息諸緣勿生一念;根塵不

偶,色聲香味觸法諸塵,我人眾生壽者諸相,一切皆捨;捨相亦無,心

如虛空,名之為正。能行此行,謂之「行正」。

凡夫貪染愛著,妄想不停。起惑,作業,感苦;惑業苦三,如惡

BA01401

三四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叉聚,乃鐵定的因果規律。世人不明因果,波波地空過了一生寶貴的時

光。及臘月三十日命到盡頭時節,「萬般將不去,惟有業隨身」,畢竟

還是一場懊喪!如世典中,《紅樓夢•好了歌》云:

人人都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坵埋沒了!

人人都道神仙好,惟有金錢忘不了;

生前苦恨聚無多,得到多時眼閉了!

人人都道神仙好,惟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人人都道神仙好,惟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此歌雖是曹雪芹杜撰為仙人之作,但著語精警,亦足傳也。然此

智者叢書

三五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不過順口引及而已,六祖頌意非只是對貪愛世樂虛度此生的凡夫而說,

其所謂「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者,他的真意,還是側重上文「離

道別覓道」等邪見的人,因此道是本來在吾人自性之中,當處即是。一

切眾生皆有佛性。傅大士道:「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

隨,語默同居止。纖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

是。」若向外尋求,饒你閉目垂簾,舌柱上顎,如機關木人;或穿上

草鞋,歷盡百城烟水。總之,恁麼不得,不恁麼也不得,恁麼不恁麼

總不得!故緊接云:「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三祖《信心銘》

云:「不用求真,唯須息見;二見不住,慎莫追尋。才有是非,紛然失

心。」行者能深明此理,依而行之,名為「行正」。「正」即是道,別

更無道,故云:「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無道心 

闇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BA01401

三六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道心」者,無一切心,名為道心,即上文「行正」之心也。上

頭說過,不思善、不思惡,屏息諸緣,不生一念,根塵不偶,色、聲、

香、味、觸、法諸塵,我、人、眾生、壽者諸相,一切捨卻,捨相亦

無,心如虛空,謂之「行正」,反之便是闇行。正行的人,心無所住;

心無所住,即是心心在道;心心在道,則舉足下足,無非是道。若闇行

的人,心住於法,眼為法遮,盲修瞎鍊,無由見道。《金剛》云:「若

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

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是也。故曰:「自若無道心,

闇行不見道。」

天下有「道心」的人,萬中無一,而「闇行」的人,卻如粟、如

蔴。探其主因,都由不肯布施「我相」所致。他不知此身原是五蘊的

幻有,而認賊作子,勤苦盲修。如道家執色身之內的肉心有一神性,叫

它做真汞,又名姹女。凝神不動,喚作離宮習定。執腎中精氣,叫做真

智者叢書

三七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鉛,又名嬰兒。煉精化氣,喚作水府求玄。又以意為真土,又名黃婆。

用意調息攝心,叫做伏虎。凝神合氣,叫做降龍。身心意合,叫做歸土

釜。寂然不動,叫做「修性」。

護惜精氣,注守丹田(臍下一寸三分)亦名氣海。身心定久,尾

閭氣動,用意吸提,中沖夾脊,過玉枕,上天谷,化為金液,咽下重

樓,落於黃庭,名乾坤交媾罷。此名金液煉形,謂能駐顏益壽,返老還

童,叫作「修命」。這樣性命雙修,修到成功,白晝飛昇,上朝玉帝,

名列仙班。

殊不知凡事有成便有壞,如人射箭,力盡還墮。黃龍禪師開示呂

岩曰:「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楞嚴》十種仙,說得極詳,

他們盡是「不見道」的執我瞎漢。〈毗婆尸佛偈〉云:「身從無相中受

生,猶如幻出諸形相,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世人不明

此理,執有我相。我相一起,便有人相。有人、有我,便有和合的眾生

BA01401

三八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相。有眾生相,便有相續的壽者相。那就諸相兢起,無由見道。饒你九

轉丹成,也只是一個守屍鬼罷了!故道門永無見道之人。即佛門行者,

如有「我相」,亦永無見道之日也。

可是十方釋子,個個都說是修行辦道之人,「無我」兩字,個個

都耳熟能詳,又怎能驗得這個是「真修道人」,那個是「假修道人」

呢?這裏六祖却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他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

過。」這與《壇經•坐禪品》:「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

患,即是自性不動。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

相違。」都是自我檢討所修的道是假是真之試金石。因人我二字,相對

立名。你如果真「能」亡我,那就「所」見的世間眾生,見同不見,能

所雙忘,當處是道。古德所謂:「十字街頭,不見有一人在。」功夫到

此,虛空粉碎,大地平沉,你叫甚麼作世間呢?更叫什麼作世過呢?孔

子云:「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老子云:「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

智者叢書

三九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孩。」亦恰恰道著了也!那末,人們想要知得自己所辦之道是假是真,

只問你對他人的過失見與不見為驗。所以六祖斷然下道:「若真修行

人,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 

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準前頭「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的意趣,若果我還在批評他

人的過處,便是起心分別,我相未忘。他人過非與我無涉,起心分別,

即生憎恚;煩惱種子,滲入識田,轉成自非,這是最不合算的事,便叫

做左。「左」者,劣勢也。手足便右,左遜於右,故道:「若見他人

非,自非卻是左。」

他人有非,非在他人;我之為我,本自無非。古德道:「此心如

明珠在掌,胡來胡現,漢來漢現。」莊子亦云:「至人之用心若鏡,不

BA01401

四〇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將、不迎,應而不藏。」若我動念非之,無論出口詆評與人結怨,或存

心憎惡,染汙己靈,皆成過失。《論語》云:「互鄉難與言,童子見,

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你瞧!孔子原是主

張「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世間聖人,尚有這般度量,不起心去繩墨

他人,何況佛門怨親平等呢?故道:「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 

打除煩惱破

愛憎不關心 

長伸兩腳臥

「卻」者,拒卻,掃除為義。「非心」,非議他人之念。修行人

須如如不動,不理他人是非好惡。老子亦云:「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

亦善之。」那末,功夫相應,心水湛澄,自能打破煩惱,如雲散月明。

誌公云:「煩惱因心故有,無心煩惱何居?不勞分別取相,自然得道須

臾。」又云:「如我身空諸法空,千品萬類悉皆同。」外境都空,那

智者叢書

四一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裏有人?更那裏有人的過非?正如雲門道:「你立不見立,行不見行,

四大五蘊不可得,何處見有山河大地來?是你每日把缽盂曈飯,喚什麼

作飯?何處更有一粒米來?」到這田地,愛憎好惡,都與我性真毫無交

涉,頓時天下太平,更無一事。「長伸兩腳臥」者,表參學事畢,饑來

吃飯果來眠的大休大歇境界。如義青禪師得法浮山後,見圓通和尚,不

參不問,日惟瞌睡。執事僧告訴圓通,通曳杖入堂,見青正睡,罵曰:

我這裏無閑飯給上座吃了便打眠!青曰:和尚教某甲何為?通曰:何不

參禪去?青曰:美食不中飽人吃。通曰:大有人不肯上座!青曰:待肯

又堪作甚麼?通曰:上座曾見什麼人來?青曰:見浮山來。通曰:怪得

恁麼頑賴!遂握手相笑歸方丈。青後領投子。宋元豐六年五月四日,沐

浴陞座別眾,留偈畢,擲筆坐化。其生死之自由如此,若義青者,其為

會得「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愛憎不關心,長伸兩腳臥」的頌意者

歟!

BA01401

四二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欲擬化他人 

自須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現

他人在迷,你想化他趣覺;他人入邪途,你想化他歸正路。這是

如來出世的本懷,亦即菩薩修因的正行,可是自己方面必須具有「方

便」的智輪,才能起得化他的作用。甚麼叫做「方便」呢?梵語名為

「漚和」,這有兩種解釋:一對般若而釋,二對真實而釋。

對般若而釋,謂達於真如之智為般若,通於權道之智為方便;權

道乃利益於他之手段方法。依於此釋,則大小乘一切之佛教概稱為方

便。方者方法,便者便用;便用契於一切眾生之根機方法也。又方是方

正之理,便為巧妙之言辭;對種種之機,用方正之理與巧妙之言也。又

方者眾生之方域,便者教化之便法;應諸機之方域,而用適化之便法謂

之方便。是皆通一大藏佛教而名之也。

對真實而釋,則謂究竟之旨歸為真實,假設暫廢為方便,故又名

智者叢書

四三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善巧,或曰善權,即入於真實能通之法也。利物有則謂之方,隨時隨機

設施謂之便。依次釋則為小乘入大乘之門,故謂之方便教。三乘為通於

一乘而設者,故亦名方便教。因此判一切法為「方便、真實」之二。

如上所釋方便,還是約教而言。若論宗門方便,說通、心通,如

李廣用兵,機動應敵,縱橫無定;這著一言難盡,然大綱已在《壇經•

付囑品》指出了。經云:「祖一日為門人法海等曰:吾今教汝說法不失

本宗,先須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

離自性。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

除,更無去處……三十六對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

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

……若有人問汝義,

問有將無對,問無將有對,問凡以聖對,問聖以凡對,二道相因,生中

道義。汝一問一對,餘問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設有人問:何名為

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緣,明沒即暗;以明顯暗,以暗顯明,來去相

BA01401

四四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因,成中道義。餘問悉皆如此。汝等於後傳法,依此轉相教授,勿失宗

旨。」六祖這話,於化他方便已和盤托出了也。

昔嵩山竣極和尚,僧問如何是修善行人?師曰:擔枷帶鎖。曰:

如何是作惡行人?師曰:修禪入定。僧曰:某甲淺機,請和尚直指!

師曰:汝問我惡,惡不從善;汝問我善,善不從惡。僧良久,師曰:會

麼?僧曰:不會。師曰:惡人無善念,善人無惡心,所以道:善惡如浮

雲,俱無起滅處。僧於言下大悟。後破竈墮和尚聞舉,歎曰:「此子會

盡諸法無生!」此段公案,就是曹溪正脈的「方便」作略,故能令該僧

無疑。但

這樣的啟示,須是「見性」的善知識才能解用的!不然的話,

只學得個反面的鬥嘴死法,人家問如何是有,你只答無是;人家問如

何是善?你只答惡是,那就像鸚鵡學語,不止無益,翻成大害了。只如

竣極和尚,若無後話,固然會令該僧轉加迷惘;即有後話,若非「自性

智者叢書

四五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現」的竣極,於問答之間,以自他一如的精純心印力用,截斷當機的現

業流識,也不能令其言下大悟的。這是大善知識直指人心的妙密作用,

非教下講主所能理會得到之處(吃緊)。宗門「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

識」,不從文字名句著眼,故講主多瞧禪師不起,亦猶商科學院碩士,

瞧彼老於商場經驗者,雖能臆則屢中而胸無點墨之人不起一樣。不知經

商以得世財來資益身命為目的,學佛以得法財來資益慧命為目的。如果

自無方便,徒然以知解接人,決難令人得究竟實利、而能夠了生脫死

的!

昔護國寺守澄禪師,在湖南報慈和尚會下時,一日慈升座,有禪

人名叫演化者問曰:如何是真如佛性?慈曰:誰無?退參後,首座問演

化曰:汝剛才問和尚話還會嗎?化曰:不會!曰:和尚與公慈悲為甚不

會?真如佛性誰人沒有?乃至一切眾生都皆具足的!化謝曰:感激首座

為某甲說破!守澄聞知,不禁齩齒曰:這漢無眼,更瞎他人。乃召化問

BA01401

四六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曰:剛才首座與汝說什麼?化曰:我當時不會,得他指示,具如前說。

澄曰:佛法不是這個道理,你不信去問和尚。化遂去堂上,具說前解,

求為印證。慈亦曰:佛法不是這個道理!化曰:剛才守澄上座亦說不是

這個道理,教來問和尚,望慈悲決破!慈曰:你卻去問他吧!化乃過澄

處作禮曰:和尚令某甲來請教!澄曰:汝但問來!化乃問曰:如何是真

如佛性?澄曰:誰有?化頓契悟,通身汗出,禮謝曰:向後師或在眾、

或住持,某願終身佐助,後來相繼住持護國。

看這段公案,首座未見本性,自無方便,雖所解不錯,卻不能

令演化親見娘未生前本來面目,幸遇澄公以「誰有」一問,對破「誰

無」。透底一撈,令他言下頓契,慶快平生。因澄公是得於疏山仁和尚

的瞥地作家,故能解用方便,在擊石火、閃電光之剎那頃,截妄破疑,

脫他漆桶,這非明心見性現起妙用之人,不能具此手眼,故曰:「欲擬

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也。

智者叢書

四七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 

恰如求兔角

「佛法」,指佛祖相傳頓教之法。「世間」,世為遷流之義,破

壞之義,覆真之義。間是中間之義。墮于世中之事物,叫作世間。又

間隔之義,世上事物,個個間隔而為界畔,謂之世間,與世界二字相

同。大要有二種:一、有情世間,二、器世間。人們多誤說佛法是出世

間法,以隱身岩壑,木食草衣,遠離塵俗,獨自修行為尚;卻不知佛法

就在世間裏,不須離開世間求取正覺。儒家亦說:「道不遠人,人之

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矣。」如果離卻世間做人本分,去尋覓菩提

(覺),那就是向兔頭上覓角的傻瓜。兔沒有角,猶離世間沒有菩提一

樣。《壇經》祖偈云:「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

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鑽木出火,淤

泥定生紅蓮;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

BA01401

四八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非賢;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何曾必要離世清修呢?祖又云:「於

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愛憎,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

安閑恬靜,虛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正定),若於一切處,行住

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直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

二三昧,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覺果)。」若人們能依此用

心,時節到來,頭頭是道;遇緣觸著,當下豁然。如寶壽第二世和尚,

在先寶壽為供養主。壽問父母未生前還我本來面目來?師立至夜深,下

語不契,翌日辭去。壽曰:汝何往?師曰:昨蒙和尚設問,某甲不契,

往南方參知識去!壽曰:南方禁夏不禁冬,我此間禁冬不禁夏,汝且作

街坊過夏。若是佛法,闤闠之中、浩浩紅塵,常說正法!師不敢違。一

日,街頭見兩人交爭,揮一拳曰:你得恁麼無面目?師當下大悟,走見

寶壽;未及出語,壽便曰:汝會也,不用說。師便禮拜。這裏可見佛法

只在當人照顧棉密,功夫親切,世間法就是出世間法,出世間法就是世

智者叢書

四九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間法;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迷為世間,覺即淨土,「隨其心淨,

即佛土淨」,迷悟在心,不在於境。此點儒家亦有大略相同的見處,

故子路問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問仁,子曰:「仁者,人

也。」都是同一機杼!

昔牛頭融禪師問四祖法要,祖曰:「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

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

離汝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

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如是之

法,汝今已得,更無闕少,與佛何殊?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

澄心,莫起貪瞋,莫懷悲慮;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善,不作諸

惡,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快樂無憂,故名為佛。融

曰:既不許作觀行,於境起時,心如何對治?祖曰:境緣無好醜,好醜

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隨

BA01401

五〇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心自在,無復對治,即名常住法身。」融得法後,法席之盛,擬於黃

梅。可見祖祖傳承此法,世出世間,同此一心,本無二法;若執要離開

世間去求菩提,簡直可說並無其事,故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也。

正見名出世 

邪見是世間

邪正盡打卻 

菩提性宛然

「正見」,不二之見,不起心分別,反之則為邪見。三祖〈信心

銘〉云:「一心不生,萬法無咎。」正見迥然,身雖在纏,心已出世。

誌公所謂:「京都鄴都浩浩,還是菩提大道。」試問:心不住相,還叫

甚麼做世間呢?若起心分別,便為境風苦樂所纏,名為世間。但邪之與

正,乃相對立名,正為邪藥,病去藥除,正亦應捨,故須盡行打卻。邪

正雙遣,那就「靈光獨耀,迥脫根塵」,菩提本性,宛然可見了。這與

智者叢書

五一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上文「邪正兩不用」相同。所不同者,前是申煩惱暗宅中,當須生慧日

之旨,此則意在破世出世間,妄分兩撅之見而已。祖偈云:「不離見聞

緣,超然登佛地……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宗門見處,佛法、世

法,端的不是兩樣。但能當處無心,如蓮在污泥,豈礙香潔?

昔有僧問百丈海禪師曰:「對一切境,如何得心如木石去?」師

曰:「一切諸法,本不自言空,不自言色,亦不言是非垢淨,亦無繫

縛人,但人自虛妄計著,作若干種解會,起若干種知見,生若干種愛

憎。但了諸法不自生,皆從自己一念妄想顛倒取相而有,知心與性,本

不相到,當處解脫,一一諸法,當處寂滅,當處道場,本有之性,不可

名目。本來不是凡,不是聖,不是垢淨,亦非空有,亦非善惡,與諸染

法相應,名人天二乘界,若垢淨心盡,不住繫縛,不住解脫,無一切有

為無為。縛脫心量,處於生死,其心自在,畢竟不與諸妄虛幻塵勞蘊界

生死諸入和合,迥然無寄,一切不拘,去留無礙,往來生死,如門開相

BA01401

五二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似。學道人若遇種種苦樂,稱意不稱意事,心無退屈,不念名聞、利

養、衣食,不貪功德利益,不為世間諸法之所滯礙,無親無愛,苦樂平

懷,粗衣遮寒,糲食活命,兀兀如愚如聾,稍有相應分。若於中廣學知

解,求福、求智,皆是生死,於理無益,卻被知解境風之所漂溺,還歸

生死海裏。佛是無求人,求之即乖;理是無求理,求之即失。若著無

求,復同於有求;若著無為,復同於有為。故經云:『不取於法,不取

非法。』又云:『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若能一心如木石相

似,不被陰界、五欲、八風所漂溺,即生死因斷,去住自由,不為有為

因果所縛,不被有漏所拘;他時還以無縛因為因,同事利益,以無著心

應一切物,以無礙慧解一切縛,亦云應病與藥。」百丈這番話,正好拿

來做「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的註脚!

此頌是頓教 

亦名大法船

迷聞經累劫 

悟則剎那間

智者叢書

五三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這四句總結本頌全文,《壇經》決疑第三,有〈無相頌〉十八

句,懺悔第六,亦有〈無相頌〉二十句,「此頌」者,揀非餘頌也。

「是頓教」者,意謂這首頌可代表整個頓教,即是說東山法門,不外如

是而已。祖意到此,剖心相示,明白地指出本頌的重要性了!「亦名大

法船」者,謂要頓時渡過生死大海,須是這船才能得到彼岸,這船非為

小根人設,同品長行云:「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

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於閻浮提,城邑

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故名為大。

「迷聞」者,凡夫為十纏十使所困,輪迴六道無有出期;聲聞執

我、執法,自信不及,皆謂之「迷」。皆不堪「聞」此頓教,徒勞勤

苦修行,累積多劫,不得正覺(劫者,時也,每歷一度成住壞空為一

劫)。經云:「大通智勝佛(辟支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

得成佛道。」皆由不能直下承當,起心外覓之故。若悟人,自淨其心,

BA01401

五四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一空依傍,無相無作;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本來是佛,不假修為。百

丈所謂:「但離妄緣,即如如佛。」正詮「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之旨。「剎那」者,是極短的時間,壯夫一禪指頃,便有六十個剎那。

時間無實性,遲速相對立名,古人有久參不得,故身倚壁,身未及壁,

即大徹悟者。但無一切心,頓成一切佛,故道「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

間」也。

上來《法寶壇經•般若品無相頌講話》已竟,利根者,於此當已

知歸,無所疑滯。中下根人但先熟讀本頌,然後每日細心尋味本講全

文一次,積時一月兩月,智慧漸開,便能相信得及。日常無論行住坐

臥,善惡都莫思量,念起即覺,覺之即無,終身行之,勿忘勿助,時節

到來,於前念後念,兩不相到之時,遇境逢緣,劃然虛空粉碎,大地平

沉,親見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慶快平生,決不相賺。這是曹溪正路,

試看《壇經•自序品》,六祖開首在大庾嶺度惠明曰:「汝既為法而

智者叢書

五五

養正堂版

法寶壇經‧

般若品‧

無相頌講話

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祖曰:「不思善、

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即於言下大悟。至

經末〈護法品〉,祖語薛簡曰:「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

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簡蒙指教,豁然大

悟。此中消息,細玩便明。古德云:「尋牛須訪迹,悟道貴無心」,所

以道:「狂心若歇,歇即菩提」,離妄即真,更無餘事!頌曰:

我已盡自能 

演無相頌意 

博地諸凡夫 

同具自然智

上士不生疑 

中下多自悸 

但無一切相 

兀兀如鑽燧

時節若到來 

摸著娘生鼻 

此心能善安 

禪淨實非二

願以此功德 

普及有情類 

我等與眾生 

皆共入佛位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資料

法寶壇經‧般若品‧無相頌講話/融熙法師著. -- 初版. -- 臺中市:養正堂, 民102.0964面;21*14.8公分. -- (智者叢書;BA01401)

ISBN 978-986-89137-1-4(平裝)

1.六祖壇經 2.注釋

226.62 102019960

書名:法寶壇經‧般若品‧無相頌講話

作者:融熙法師

出版者:養正堂出版社 電話:04-23717166

登記證:局版台業字第3304號

印行者:智者文教基金會 電話:04-23717166

地址:臺中市西區大全街154巷18弄4號

網址:http://www.mpf.org.tw

e-mail:[email protected]

郵撥帳號:20679951

出版日期:中華民國102年9月初版一刷印贈1000本